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设计及其节能措施

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设计及其节能措施
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设计及其节能措施

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设计及其节能措施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设计,换热器的选址比较,循环水泵扬程流量的选择计算以及变频补水定压系统,并针对目前换热站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换热站的节能措施。

关键词换热器循环水泵补水泵气候补偿器变频调节

目前,供热系统的总趋势是集中供热,这是因为锅炉房集中供热均采用大型高效锅炉,用热效率高,可节省大量能源,同时整个供热系统可实行统一管理,操作方便,有较高的安全保障和较好的环境效益。热力站是连接一级网和二级网热量交换、热量分配及系统监控、调节的枢纽。采用集中供热换热站,比采用分散小锅炉供热更便于实现检测、计量和控制,提高供热质量,而且对环境保护也有很大的效果。合理选择换热站的设备,以及对换热站采取相关的节能措施,对整个供热系统的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工程实例

乌鲁木齐某新建住宅小区,共15栋楼房,均有外墙保温,楼房建筑面积为9万m2,均为六层楼建筑,室内供暖不分区,采用地板辐射采暖方式,供水温度为55℃,回水温度为45℃,压力等级为l.OMPa。小区供热的热源定为一大型集中供热锅炉房,锅炉房供暖的一次供水温度为135℃,一次回水温度为80。C,压力等级为2.5MPa。现需在小区新疆一座换热站,通过水水换热,解决小区的供暖问题。

二、换热站的选址

在新建住宅小区,换热站维护结构应尽量避免新建,若单独新建一座换热站不仅占用紧张的用地,又会增加附属设施的投资,最理想的站址是小区某一栋楼房的地下室,靠近小区地下泵房。这样,既便于取水、用电,又可以节约维护结构和减少其他附属设施的投资。

相对整个小区供热管网而言,换热站宜选在管网的中心区域,这样也减小了供热半径,缩短了最不利环路的长度,有利于管网的水里平衡,改善供热效果。从节约能源方面考虑,供热半径缩小相应管道的沿程与局部阻力损失也会减小,循环泵的扬程必然会减小。

三、换热站设备选择

1.基础数据。(1)供热规模:10万m2(地板辐射)。(2)供热综合热指标:60W/m2。(3)供热参数:一次水侧135℃/80℃,二次水侧55℃/45℃。(4板式换热器传热系数:

2000kcal/m2℃。(5)热水循环泵:流量富裕系数:1.1。(6)补水设备按循环水量的4%选取。

(7)对数平均温差:

(8)污垢系数:0.85。 2.换热器的选择。根据热媒的性质不同,换热器可分为汽水换热器和水水换热器,按照换热器的形式构造可分为管壳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结构简单造价低,但其缺点是传热系数低,体积大,占地面积大。板式换热器是一种传热系数高、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适应性大、拆洗维护方便的换热器。因此本工程中选用板式换热器。

换热器要求一次侧承压:2.5MPa、二次侧承压:1.0 MPa;一次水供水温度:135℃、一次水回水温度:80℃;二次水供水温度:55℃、二次水回水温度:45℃;一次侧允许压降≤SmHz0,二次侧允许压降≤SmH20。

换热器的换热面积:

换热器可不设备用,换热器台数的选择和单台能力的确定应能适应热负荷的变化,并考虑供热可靠性的需要,事故停暖后单台需满足热负荷的70%。因此,本工程选择板式换热器型号:BR0.6-40,台数为两台,一用一备。

3.热水循环泵的选择。循环水泵的流量应根据换热器的换热量和进出水温差计算而得:水泵流量不应小于所有用户的设计流量之和,水泵扬程不应小于换热器、站内管道设备、主干线和最不利环路阻力之和,水泵设置3台或3台以下水泵并联运行时应设备用泵,设置4台或4台以上水泵并联运行时可不设备用泵。因此,本工程选择循环水泵参数:G=300m3/h、H=32mH20、N=45kW、n=1480r/min,型号:KQW200/315-45/4(2),台数为3台,两用一备。

4.热水补水泵及补水箱、软化水设备的选择。室内外供热管网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由于管道和附件的连接处不严密和管理不善而产生漏水。漏水量与系统规模、供水温度和运行管理的水平而有所不同。

补水量一般按热网系统的循环水量的1%设计估算。选择补水泵容量应考虑事故增加的补给水量,一般为正常补给水量的4-5倍。补水泵一般不宜少于两台,可不设置备用泵。

补水扬程的确定。扬程不应小于补水点压头加3-5米富裕量。

补水量:0.04×568=23t/h

因此,本工程选择补水泵参数:G=12.5m3/li、H=32mH20、N=4kW、n=1480r/min,型号:KQW65/315-4/4,两台,两用;选用20t/h的软化水处理一台;20t/h的软化水箱一台。

5.除污器的选择。供热系统是经过锅炉房、换热站、室外管网、用户散热器循环的过程。到达换热站的供暖循环水会含有很多杂质,对换热站的设备有腐蚀及堵塞作用,因此换热站内必须设置除污器。但是除污器功能与结构注定了它的阻力损失会很大,减小阻力的最好办法是在运行阶段根据除污器出口的压力变化及时排污,及时清洗滤网。最好选用带反冲洗功能的除污器。

因此,本工程一次水除污器选择:DN200、压力等级:2.5 MPa的卧式直通除污器;二次水除污器:DN400、压力等级:l.OMPa的卧式直通除污器。

四、换热站节能措施

1.热网水力平衡。在供热系统中,通常都希望热网中的流量能按设计要求在各用户之间进行正确分配。尽管在设计网路的水力计算市。已进行了水利调平,但设计与实际不符的情况难免,既存在热网水利失调问题。为解决失调问题,就需要利用预先安装好的用户入口装置,对各支路的流量进行调节,热网水利达到下衡,从而消除了冷热不均的现象。

2.加装气候补偿控制器。采用气候补偿控制器与电动调节阀结合控制一次水循环量,从而控制热量的产生,对于供热系统来讲影响负荷的主要参数主要是室外气温的变化,室外气温的变化必然导致系统的整体负荷的变化,有必要就此调节系统的供热量。所以,热源的调节中应以室外作为基本参数调节产热量,同时可通过典型房间的室温或回水温度等作为参考值进行修订。这就是所谓的气候补偿原理,最常见的实现方式是用户根据系统的特件设计出一条室外温度与供水温度关系曲线,随室外温度的变化自动实现系统的调节,这样系统通

过调节换热站一次侧的电动调节阀的开度等,达到根据室外气温自动调节一次水循环量从而控制热量的产生。

3.变频设备的应用。在换热站的实际运行中,我们发现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二级网供回水温差过小,较设计温差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循环泵的流量和扬程偏大,造成热介质在热网中的流量过大,流速过快,从而造成电能浪费和热能的不合理利用。尤其是部分新建换热站,设备的选型安装按规划进行,而热用户的热负荷没有按时按计划完成,造成大马拉小车,这种情况电能的浪费非常严重。变频设备的应用为我们解决上诉问题提供了一个好办法。变频设备的功能之一就是可以手动调节频率,从而调节电机的转速,减小电机的功率,减小水泵的流量和扬程,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在调节频率时要注意调节的幅度和水泵的效率,满足用户的室内温度。

4.加强设备的维护维修及更新改造。在供热季节,设备及管网的巡检工作必不可少的,巡检人员定时对设备及管网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在运行季节无法检修,做好记录,以备停热后检修,做到应修尽修,保证设备完好,杜绝跑、冒、滴、漏的发生,达到节能的目的。

五、结束语

换热站是供暖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供暖设备,在采暖和集中供热工程中具有一种“承前启后”的过渡连接作用。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城市集中供热也成为城市小区尤其是北方城市小区供热的大势所趋。本文介绍的换热站设计及节能措施,都是成熟、可靠的。只要积极实施上述技术,就能保证供热质量的同时,降低供热成本,从而实现节能增效的目的。

小区热力管网及换热站工程设计

供热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长春市曙光小区热力管网 及换热站工程设计 院(部):热能工程学院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热电) 班级:热动102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摘要 本设计名为长春市曙光小区室外供热管网和换热站工程设计。 随着国家计量供热的逐步推行,供热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计量供热是供热行业从粗放型管理方式向精细型管理方式的一次深刻转变。计量供热的主目标是节能环保。计量供热的成功实行必须依托高精确的热网调控。而热网的高精确调控基础是热网的设计和建设。这对我们供热系统的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能否设计出满足热网精确调控需求的供热系统是当前我们设计人员面临的一道重要难题。 供热工程是现代化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城市公共事业的一项重要设计。各地区都努力从现有条件出发,积极调整能源结构,研究多元化的供热方式,实现供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计量供热的节能目标。计量供热不仅能给城市提供稳定的可靠地高品位热源,改善人民生活环境。而且能节约能源,减少城市污染。有利于城市美化,有效地利用城市空间。城市供热管网的设计,首先要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既要为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又要实事求是的对热负荷进行调查和计算。在了解热负荷的性质、类别、用途等多方面现场的资料后,进行供热外网的设计。 本次设计以节能建筑的热指标为基础,以热网的精确调节为最终目标,尽量降低热网的各项指标,尽量应用精确调节的阀门和设备,为计量供热打好基础。 本设计以经济、环保、节能为原则,通过借鉴以前的设计方法和经验,采用了合理的技术措施,使设计的各个系统达到了很好的使用效果。 关键词:集中供热;供热管网;换热站;节能;

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节能措施

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节能措施 摘要: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突飞猛进。集中 供热系统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和发展。主要分析了集中供热系统中所出现的 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出只有降低换热站对燃料的消耗,才能在一定 程度上提高热源的使用效率,达到节能目标。 关键词: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节能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另外我国科学技术的稳步发展也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其中近年来供热 行业的迅速发展能够更好地为人们供热,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集中供热系统凭借着自身方便、环保的应用优势深受人们的喜爱,这就使得集中 供热系统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通常情况下集中供热 系统的应用都比较耗费能源,以致于集中供热系统应用成本不断增加,这极其不 利于供热行业的向前发展。因此我国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及时对集中供热系统应用 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以便于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从而 为供热行业的稳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工作原理 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在供热系统当中属于一个中转站,其是连接一次供水管 与二次供水管网,相关控制设备等一系列装置的机房。在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当中,一次供水管主要指的是连接在城市各个热水管网和换热站的管网,二次供水 管网主要是连接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和用户的管网。换热站的工作原理主要是, 通过一次热源中热水管网传输到换热站之内,然后换热站的内部就会对水源进行 换热,并且通过换热之后的水源进行传输到二次集中供热管道当中,然后为用户 提供相关的热源。在温度表上所显示的温度就是换热站管道当中水源的实际温度,一般的回水温度和用户所使用暖气的温度相对接近。 2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对于集中供热系统应用知识认识不足 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在应用过程中虽然整体操作流程比较简单,但是在实际 应用当中需要注重的细节比较多,比如需要合理调整供热压力、严格把控供热设 备质量等,这也就表明在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应用过程中必须要注重细节。然而 现今我国大多数供热行业中的工作人员对于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应用知识认识都 不足,相关的工作经验也不够丰富,这就导致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应用水平一 直得不到提高,换热站能源大量浪费的现象频繁出现。另外如若相关工作人员忽 略了这些细节因素,那么将会对于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供热效果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导致供热系统能源消耗量更高。 2.2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设备质量不达标 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应用对于设备的质量要求比较高,一般来说整个系统 内的设备都需要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这样才能够确保系统内部设备的协调运行, 进而保障供热系统的高效应用,并且一旦系统设备出现不协调运作,则极有可能 会影响供热效果,同时增加能源消耗。现今我国一些供热企业为了尽可能地谋取 利益,使得所应用的大多数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设备质量都不达标,并且还比较 单一落后,这就导致供热设备无法满足现今的供热需求,不利于供热行业的向前

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的研究及应用_0

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的研究及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时代绿色发展观的不断深入,我国集中供热行业对供热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节能要求,应当严格按照能源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在遵守国家节能政策的基础上不断降低供能的能源消耗,能源供应商在供热系统运营的过程中应当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只有将多个节能技术综合起来才能够有效的实现供热系统的节能目的。 标签:集中供热;节能技术;措施 在目前环保低碳的大环境下,重视能源的节约是非常有必要的。日常的集中供热系统建设中,要将节能的理念贯穿其中,发现现行供热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利用节能技术和措施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供热系统使用中的能源消耗,达到绿色生活的目的,提高用户和企业的使用效益,进而实现经济的循环可持续发展。 1、集中供热节能的主体思路 做好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工作,需要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等工作的水平。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要大力推广新设备,对补水泵、鼓引风等设备进行改造,引进先进的设备,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技术,使设备能够针对供热负荷实时调整工作状态,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管理方面,不仅要重视基础计量,合理安排计量人员和器具,定期校验计量仪表,健全计量管理办法,还要加强动态管理,在供热前制定合理的能耗指标和相应的奖惩办法,在生产过程中依据指标和数据进行管理,做好月考核、奖优罚劣等工作,消除浪费现象和不合理损耗。另外,还需要科学调配热源,有效整合管网,使热负荷需求更加均衡,保证热能合理分配。为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等工作,必須加强内部职工的培训,实现技术和行为节能。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和岗位都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现象,例如水质处理环节存在质量问题将导致锅炉结垢,进而降低供热效率,使能耗提高。如果没有针对气温等因素的变化而及时调节供热量,可能导致供热浪费或是降低供热质量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职工培训,让职工不仅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能,更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只有增强职工的工作责任心、提升职工专业能力,才能确保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的有效落实。除此之外,还需要重视对热用户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热用户的节能意识,改变不合理的用热行为,以科学的保温措施减少耗热量。 2、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的应用 2.1 烟气热回收装置的节能应用 热源节能进行改造比较重要的一项措施是烟气回收,锅炉在正常运行中,会不断排出燃料燃烧后的烟气,燃气的热量远远高于外部温度,所以这种烟气排放

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4404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 正式样本

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 安装热工仪表,掌握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 供热系统安装所需的热工仪表是掌握系统运行工况、准确了解和分析系统存在的问题、采取正确方法与措施以达到节能挖潜目的重要手段。目前热工仪表安装不全、不准的情况比较普遍,因此,必须要按照规定补齐所有热工仪表,并保证仪表的完好和准确。 2. 加强锅炉房的运行管理,是投资少、效果显著的节能措施 1.司炉人员及水处理人员必须经国家劳动部门或技术监督部门培训并考试合格; 2.建立正确、完善、切实可行的运行操作规程;

3.锅炉房水处理(包括软化水或脱盐、除氧)设备处理后的水质,必须达到而易见国家规程规定的水质标准,严禁锅炉直接补自来水或河水; 4.严格执行定期维修,停炉保养制度,保证设备完好,杜绝跑、冒、滴、漏。 3. 采用分层燃烧技术,改善锅炉燃烧状况 目前城市集中供热锅炉房多采用链条炉排,燃煤多为煤炭公司供应的混煤,着火条件差,炉膛温度低,燃烧不完全,炉渣含碳量高,锅炉热效率普遍偏低。采用分层燃烧技术对减少炉渣含碳量、提高锅炉热效率,有明显的效果。 沈阳惠天公司一台10.5MW的热水炉,采用分层燃烧后,热效率由70.2%提高到75.1%,炉渣含碳量由13%下降为10%。唐山热力公司采用该技术,使锅炉热效率提高10~15%,炉渣含碳量降低至10%以

无人值守换热站设计方案

太原邦意无人值守换热站设计方案 一、 引言 集中供热因具有节约能源和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而日益成为城市公用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大力推广的节能和环保措施。随着我国的城市集中供热规模也不断扩大,科学的管理热力管网具有非常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根据用户的具体要求,对于该供热自控系统,既要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调节二次侧供水温度,保证终端热用户的室内变化不超出某一范围(18±2℃,最低不低于16℃),这样既保证终端热用户有一个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也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同时也要实现在换热站的无人值守的情况下中控室可以远程调度每个热力站的参数,保证整个热网的热力平衡,供热系统可以安全可靠地运行。并初步实现热网热量的计量。 二、 系统组成 本系统由换热站的自动控制系统、各个换热站与监控中心之间的通讯系统、监控中心管理系统三个部分构成。(见系统构成示意图) 换热站PLC 控制系统可独立完成本地控制。各个换热站利用通讯系统将现场监测数据、运行状态数据传给监控中心管理系统,同时接受监控管理软件进行的运行参数调整。各个换热站与监控中心采 用GPRS 通讯方式。 监控中心管理系统安装在中央调度室的工控机上,通过GPRS 网络和下位的换热站通讯模块相连,完成换热站运行 与管理系统数据之间的数据交换,既可以监视各换热站的运行情况,也可以调整 工程师站 操作员站其它站点 天线 通讯模块控制系统 输入检测 输出控制 温度输入压 力输入泵状态输入 电动调节阀调节控制 报警输出 补水系统调节控制 循环系统调节控制 其它控制 水箱水位输入1#换热站 热量计 进口温度输入一次流量输入 水泵电参数输入 电动调节阀输入 出口温度输入除污器差压输入 除污器控制 除污器控制 除污器差压输入 出口温度输入电动调节阀输入 水泵电参数输入 一次流量输入 进口温度输入热量计 1#换热站 水箱水位输入其它控制 循环系统调节控制 补水系统调节控制 报警输出 电动调节阀调节控制 泵状态输入 压 力输入温度输入输出控制 输入检测 控制系统 通讯模块天线 系统构成示意图

供热系统换热站设计

换热站设计2017年2 月份

目录 一、设计题目 二、小区基本资料 三、换热站设备选型 1.循环泵的选择 2.补水泵的选择 3.换热器的选择 4.除污器的选择 5.水箱的选择 6. 管道保温

一、设计题目 长春市某小区集中供热换热站设计。 二、小区基本资料 1、设计地区气象资料 供暖期室外计算温度:tw=--23℃; 供暖期室外平均温度:tpj=-8.3℃; 供暖天数:N=167天。 2、设计参数资料 一次网供回水温度:t1/t2= 90/60℃; 二次网供回水温度:tg/th =60/50℃; 供暖期室内计算温度:tn =18℃。 3、设计基本要求 本设计采用间接供热,在小区内设置换热站。供热站内选择两组各两台水—水换热器,单台换热能力占本区热负荷的50%,以便保证一台换热器故障情况下,其余一台换热器能保障基本热负荷的要求,循环水泵、补水泵在高低区各设两台,一用一备,补水泵按循环流量的4%选择。 4、小区基本资料 总建筑面积为150000㎡,总供热面积为150000㎡,均为地面热辐射采暖系统; 其中: 低区建筑面积为100000㎡; 高区建筑面积为50000㎡

换热站总供热面积为150000㎡ 三、换热站设备选择 (一)循环泵的选择: 1、循环水泵应满足的条件 (1)、循环水泵的总流量应不小于管网的总设计流量,当热水锅炉出口至循环水泵的吸入口有旁通管时,应不计入流经旁通管的流量。 (2)、循环水泵的扬程应不小于流量条件下热源、热力网最不利环路压力损失之和。 (3)、循环水泵应具有工作点附近较平缓流量扬程特性曲线,并联运行的水泵型号相同。 (4)、循环水泵承压耐温能力应与热力网的设计参数相适应。 (5)、应尽量减少循环水泵的台数,设置三台以下循环水泵时,应有备用泵,当四台或四台以上水泵并联使用时,可不设备用泵。 2、循环水泵的选择 1)Q=q f*F*10-3 式中:Q----供暖热负荷,KW; q f----建筑物供暖面积热指标,取45W/㎡; F----供热面积,㎡; 2)流量计算 根据公式G=3600Q/4.187*1000(tg-th)

换热站控制系统设计

换热站控制系统设计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吉林化工学院信控学院专业综合设计说明书换热站控制系统设计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职称: 起止日期: 吉林化工学院 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专业综合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换热站控制系统设计 二、适用专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三、设计目的 1. 了解换热机组工艺流程; 2. 了解温度、压力、液位及流量等工艺参数的信号测量及传输方法; 3. 掌握PLC各种典型信号(二线制、四线制变送器及热电阻、热电偶)接线方法; 4. 掌握PID控制算法及其在PLC中的编程和离线仿真及调试方法; 5. 熟悉自控工程实践设计及应用的一般步骤和实现方法。 四、设计任务及要求 某换热站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一次网进水由热水锅炉加热,经板式换热器与二次网进行换热后再返回锅炉。二次网循环水由循环泵P201加压后进行换热器,加热后进入管网对居民住户进行循环供热。 控制要求: 1.二次网供水温度PID控制:通过一次网调节阀V101进行供水温度定值控制; 2.二次网供水压力PID控制:通过循环泵调频进行供水压力定值控制; 3.补水箱水位限值控制:水箱水位小于低限时开补水阀,大于高限时关补水阀; 4.二次网回水压力限值控制:回水压力小于低限时启动补水泵,大于高限时停泵; 5.连锁控制(选做):水箱水位小于低低限时,补水泵禁止运行;二次网回水压力小于低低限时,循环泵禁止运行; 6.流量/热量累计(选做):增加一次网流量和回水温度仪表,实现流量和热量累计。 五、设计内容 1. 总结IO点表,并进行PLC系统选型; 2. 设计控制系统IO信号接线图纸; 3. 按上述控制要求编写和设计PLC控制程序; 4. 设计上位机操作画面,包括工艺流程画面、操作画面、趋势及报警等画面; 5. 撰写设计说明书。 六、设计时间及进度安排

供热系统及换热站工程设计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设计题目:天津迎光丽苑供热系统及换热站工程设计学生姓名: 学院名称:城建学院 专业名称: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班级名称: 学号: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教授 学历:本科 2017年3月3日

开题报告 一、选题依据 1.设计目的及意义 冬季采暖是我国北方居民的生活需求。采暖是人们为了保证适宜的生活条件而创造的。因此采暖方式与设备便成为了一直以来人们所关心的话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室内环境水平程度也越来越看重。现在的供暖方式日新月异,当然,每种供暖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保障冬季供热工作安全稳定运行,保障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同时,通过进一步的熟悉相关专业知识,了解相关规范,做好有关专业知识的衔接,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让自己可以在这个领域有进一步的发展。 通过本设计可以清晰的了解供热系统及换热. 站的设计不走和相关设备的工作原理,进一步熟练应用专业知识,熟悉相关规范;同时,本设计也应理论联系实际,在符合相关规范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设计出节能环保的供热系统,使设计方案达到最佳。 2.设计拟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 (1)根据建筑物的实际工程概况,选择采暖系统,供水方式,计算热负荷; (2)选择散热器种类或者采用地暖,并计算散热器片数或者地暖热负荷; (3)计算管径和水利平衡并进行采暖管路布置; (4)选择换热器型号及数量; (5)选择水泵、水箱等设备并确定水泵、水箱等设备的布置位置; 室内供暖系统要考虑如何能够让整栋楼达到水力平衡,使每户温度在设计温度。室外管网要考虑怎样进行室外管网的最优设计,使其既经济合理,又不影响小区的整体规划美观,在出现故障时还能够方便检修;换热站的设计中设备、各种附件等的选型与布置,要保证其提供的热量能够满足各用户的需求,并且方便设备的维护与检修等。 3.设计拟应用的现场资料综述 据《供热通风与通条工程设计资料大全》气象资料,采暖室外计算温度-9℃,冬季室外平均风速3.1m/s,冬季室外最多风向的平均风速6.0m/s,冬季最多风向

集中供热管线及换热站安装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 组织 设计 一、工程概况; 二、工期及质量目标; 三、施工准备情况; 四、施工组织管理网络; 五、施工总体部署; 六、主要分部、分项施工方法; 七、针对本工程特点采用的特殊措施; 八、季节性施工措施;

九、质量保证措施; 十、工期保证措施; 十^一、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措施; 十二、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措施; 十三、主要施工机械和工具、主要周转材料、劳动力安排一览表; 十四、施工进度计划; 十五、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廊坊市廊坊市中心血站热力改造工程工程,项目供热面积1.1万平方米,供热负载500KW铺设一次管网600米,二次管网以及换热站设备安装工程。 1、工程主要内容土建施工、管道架空、地埋敷设、支架的制作安装、阀门及附件 安装,管道检验, 管道探伤,管道压力试验,管道防腐,管道吹扫、试运行、交付验收。 2、工程特点 ⑴工程焊接量大,质量要求高,必须保证一次合格,避免产生返修现象。 ⑵工期要求紧,该工程工程量大,为向沿线相关单位早日供热,所以工期控制至关重要。 ⑶管道线路长,随着施工管线的延伸,施工用电、用水只能向临近单位接取,因 此,工程的外部协调工作必须到位。 ⑷为适应施工现场不断变更的情况,临时设施尽量采用移动 式。 二、工期及质量目标 1、工期目标:本工程项目要求工期为 60工作日。 2 、质量目标:合格,力争优良。 ⑴各分项工程质量合格率100%优良率大于95% ⑵各分部工程质量优良率100% ⑶调试投运一次成功 三、施工准备情况 ㈠现场平面布置及临时设施施工现场平面 布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㈡现场材料设备贮存保管 现场材料、设备的贮存保管,按本单位的管理制度执行。同时,配备相应管理人员。 ㈢劳动力配备 1、各施工班组主要以专业工种人员形成建制,以专业施工人员为主,并配制一定数量的 辅助人员。本工程施工各阶段人员配备详见劳动力安排一览表和调配计划表(动

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方案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15021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 Energy-saving technical measures for heating system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1.安装热工仪表,掌握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 供热系统安装所需的热工仪表是掌握系统运行工况、准确了解和分析系统存在的问题、采取正确方法与措施以达到节能挖潜目的重要手段。目前热工仪表安装不全、不准的情况比较普遍,因此,必须要按照规定补齐所有热工仪表,并保证仪表的完好和准确。 2.加强锅炉房的运行管理,是投资少、效果显著的节能措施 1.司炉人员及水处理人员必须经国家劳动部门或技术监督部门培训并考试合格; 2.建立正确、完善、切实可行的运行操作规程; 3.锅炉房水处理(包括软化水或脱盐、除氧)设备处理后的水质,必须达到而易见国家规程规定的水质标准,严禁锅

炉直接补自来水或河水; 4.严格执行定期维修,停炉保养制度,保证设备完好,杜绝跑、冒、滴、漏。 3.采用分层燃烧技术,改善锅炉燃烧状况 目前城市集中供热锅炉房多采用链条炉排,燃煤多为煤炭公司供应的混煤,着火条件差,炉膛温度低,燃烧不完全,炉渣含碳量高,锅炉热效率普遍偏低。采用分层燃烧技术对减少炉渣含碳量、提高锅炉热效率,有明显的效果。 沈阳惠天公司一台10.5MW的热水炉,采用分层燃烧后,热效率由70.2%提高到75.1%,炉渣含碳量由13%下降为10%。唐山热力公司采用该技术,使锅炉热效率提高10~15%,炉渣含碳量降低至10%以下,而且锅炉燃烧系统的设备故障大大减少,提高了锅炉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对于粉末含量高的燃煤,可以采用分层燃烧及型煤技术。该技术是将原煤在入料口先通过分层装置进行筛分,使大颗粒煤直接落至炉排上,小颗粒及粉末送入炉前型煤装置压制成核桃大小形状的煤块,然后送入炉排,以提高煤层的透气性,从而强化燃烧,提高锅炉热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中原

基于PLC的换热站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

吉林化工学院信控学院专业综合设计说明书基于PLC的换热站控制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职称: 起止日期:2016.8.29~2016.9.18 吉林化工学院 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专业综合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换热站控制系统设计 二、适用专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三、设计目的 1. 了解换热机组工艺流程; 2. 了解温度、压力、液位及流量等工艺参数的信号测量及传输方法; 3. 掌握PLC各种典型信号(二线制、四线制变送器及热电阻、热电偶)接线方法; 4. 掌握PID控制算法及其在PLC中的编程和离线仿真及调试方法; 5. 熟悉自控工程实践设计及应用的一般步骤和实现方法。 四、设计任务及要求 某换热站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一次网进水由热水锅炉加热,经板式换热器与二次网进行换热后再返回锅炉。二次网循环水由循环泵P201加压后进行换热器,加热后进入管网对居民住户进行循环供热。 控制要求: 1.二次网供水温度PID控制:通过一次网调节阀V101进行供水温度定值控制; 2.二次网供水压力PID控制:通过循环泵调频进行供水压力定值控制; 3.补水箱水位限值控制:水箱水位小于低限时开补水阀,大于高限时关补水阀; 4.二次网回水压力限值控制:回水压力小于低限时启动补水泵,大于高限时停泵; 5.连锁控制(选做):水箱水位小于低低限时,补水泵禁止运行;二次网回水压力小于低低限时,循环泵禁止运行; 6.流量/热量累计(选做):增加一次网流量和回水温度仪表,实现流量和热量累计。 五、设计内容 1. 总结IO点表,并进行PLC系统选型; 2. 设计控制系统IO信号接线图纸;

供热系统优化节能技术措施的研究

供热系统优化节能技术措施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8-12-03T16:22:16.85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4期作者:王伟[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大,使得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不断深入,使供热系统的管理工作越来越严格 王伟 天津市热电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16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大,使得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不断深入,使供热系统的管理工作越来越严格。供热系统也开始积极倡导节能减排,并且加大管理措施,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重视和关注。本文主要针对供热系统的节能措施分析元阐述展开深入的探究,并提出几点针对性的建议、对策,以供相关人士的借鉴,旨在进一步推动供热系统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供热系统;节能措施;分析;阐述引言目前,城市集中供热已经成为一种大的趋势,城市集中供热不只包括供应热气,还要包括供应生活用水等等,甚至以后都会发展出供冷功能,这也是将来公共设施所发展的一个趋势。如今的城市集中供暖主要是靠供热管网实现的,相比于区域锅炉供热,它具有能耗小、绿色无污染的特点,为了开拓城市自动化供热减排技术目前所使用的这种技术主要有四种:供热管网的分层管控技术、气候补偿技术、用户热计量、水力平衡技术,今天我们对这些技术进行简单的介绍。 1供热系统能源浪费原因对于供热系统能源浪费的原因分析,主要是因为选型不合理导致电能浪费。一些设计人员针对供热系统能源应用设计,墨守成规的设计方式,加上按照平时工作经验对其进行设计,对于具体的能源消耗等调查与分析不到位,导致资源浪费现象非常严重。其次是技改措施不合理导致资源浪费,一些企业技术人员,其供热系统在运行期间存在供热问题,对于问题研究分析不到位,并没有准确寻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单凭经验进行问题处理,导致问题处理不及时、不到位,造成能源浪费。加上在管理措施上制定与执行不到位,造成水循环阻力增加,导致供热系统能源浪费。 2供热系统的节能技术研究 2.1用户方面的研究 (1)在用户端使用双通阀的系统。双通阀在用户室内进行安装时,常常都是在室内管网中安装相应的双通阀对用户室内供热系统进行控制。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每一室内散热器都要配备一个性能优良的温度控制阀,进而可以实现系统自身控制并检测室内的散热情况,从而依次控制用户室内的水平系统和温度系统,而在用户室内安装温度控制阀,就能实现室内供热体系的平衡,另一方面能够最大程度实现供热系统对于变流量的要求。(2)在用户端使用三通阀的系统。用户室内也可以使用三通阀,利用三通阀可以实现室内供热系统的调节,进而使室内的供热系统达到平衡,一般三通阀主要用来控制垂直系统的散热体系,有效的使用三通阀也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供热系统对于变流量的要求。 2.2气候补偿技术 我们采用的是天然气的热水锅炉。利用气候补偿的技术就是自动化技术的一种,在面对不同的天气时候,人们所需要的工作量是不同的。比如天气晴朗,气候温暖的时候,虽然一样是寒冷的冬天,但是在室内的供热量可以收稍稍减少,但是在天气寒冷的情况下,虽然温度较高,仍然要加大供热量。气候补偿器就是这种自动调控技术的一种,将气候补偿器安放在天然气热水锅炉中,根据气候补偿器所获得的气候情况行输入到管理系统中,管理系统对各个采热管道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可以通过管理系统调控热水的供应量和烧煤量以及供热程度等等,最后确定整体的工作量,这样就可以达到自动调节,不会起到过多浪费,比如说,天气炎热的时候,供热量卷和平常一样用户觉得室内温度过高,同时也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得不偿失。 2.3水泵变频技术 热计量系统中,用户可以根据室外温度和自身的需求,不断调节散热器。水泵是供热系统中比较重要的部分之一,以往传统的水泵主要采用节流调节的方式,导致大量的功率流失和浪费。但是水泵变频调节技术的应用,就可以大大发挥水泵的节能优势,同时也可以提升管道网设备和水泵的使用年限。 2.4水力平衡技术 静态水力失调主要是由于施工和设计方面出现的问题所导致的,也就是供热管自身的限制性因素。进而使管道阻力出现较为严重的差异,进而引发水力失调。动力水利失调主要是指在供热管道网的运行过程中,热用户随意调节阀门,进而使管道阻力出现变化。用户之间的流量会被重新分配,致使实际流量与设计流量出现偏差,引发水力失调。 2.5分层管控技术概述 这个技术主要是对供热管道的管理采用三级管理体系,我们将对每层管理进行详细的介绍如下:一级管理站是总体的调控中心,通过调控中心管理者可以实时采集和监控下属各个监控分站的各项数据,并及时进行彼此间异常数据与控制命令的传输。二级管理站就是调控中心和各个三级管理站的传递中心,主要对不同的区域的供热需求进行采集。主要有具备四种功能,第一种是通讯功能,第二种是数据采集功能,第三种是管理功能,第四种是数据转发功能。首先数据采集不需要我们过多的赘述。统计的整个控制区域的供热数据以及管道的正常运转信息,一旦出现于正常数据不同的时候,将信息传递到调控中心既可。收集从三级管理站得到的信息,汇总好后,转给调控中心即可。数据转发功能是指中介站作为三级管理站和一级管理站的数据转发中心所具有特色的功能,向上一级管理中心转达三极管理中心的供热的具体情况,同时给三级管理站传达一级管理站的具体命令在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延伸出的管理功能。通过日常的供热管道数据采集,可以得到整个供热管道正常工作时的各项数据指标范围,在确定数据指标范围之后,就可以对供热管道进行监控了,一旦发现数据异常的情况,就可以通过管理系统进行管理。管理之后延伸出的是通讯功能,在管理中心除了把数据转发,除了发送管道信息之外,也可以和一级管理中心通过系统进行沟通,对管道的问题进行调控。确定是否减少供热,还是增加供热,请工作人员对供热管道进行维修等等。三级管理即中继站的热量管理。中继站中的下位机在接收到由监控分站转发的操作指令后可在确保安全运行的前提下自行达成各种热量调控工作。

集中供热换热站设计

榆林嘉园住宅小区 热力站、换热站设计方案河北长城锅炉容器有限公司

一、设计资料 1、采暖面积 126760平米高低区地暖(高区9612地暖,低区117148地暖) 2、锅炉设备型号 SZL10.5-1.0/115/70-AII 一台 SZL7.0-1.0/95/70-AII 一台 一用一备 3、设计数据 (1)供回水温度 一级网供回水温度:t 1/t 2= 95/70℃; 二级网供回水温度:t g /t h =60/50℃; (2)管径及数量 一级网管径及数量:DN400 30m 二级网管径及数量: a 、高区管径及数量:DN250 462m b 、低区管径及数量:DN450-250 462m DN450 224 m DN400 47 m DN350 171 m DN250 20 m

(3)标高 锅炉间标高:±0.000 换热站标高:-4.000 水泵间标高:-4.000 最远端用户标高:+2.500 4、设计思路 锅炉设备甲方已选定,二次网管径甲方已设计; 现需设计锅炉房部分附属设备及换热站内所有设备; 供热站内选择两组各二台水—水换热器,单台换热能力占本区热负荷的70%,以便保证一台换热器故障情况下,另一台换热器能保障基本热负荷的要求,循环水泵在高低区各设三台,二用一备;补水泵在高低区各设二台,一用一备;全自动软水器及软水箱一套、一、二次网共用。 二、供热系统热负荷的计算 1、热负荷的计算方法 310-??=F q Q f n 式中 n Q —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KW ; f q —建筑物供暖面积热指标,2 /W m ; F —建筑物的建筑面积,2 m 。 注:1、本表摘自《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34-90,1990年版;

基于S7-200PLC的热力公司换热站控制系统设计

理工类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电气工程学院综合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设计题目热力公司换热站控制系统设计 姓名班级暂 答辩小组成员(职称): 说明书主要内容:(小摘要) 热力公司换热站利用热水或蒸汽作为热媒,由集中的热源向一个城市或较大区域供应热能。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多年以来供热行业一直在探讨开发能充分适应热负荷不断变化的细调节运行方式,以适应热负荷变化较大、调节频率较高对系统平衡能力的需求,满足热用户的合理需求,达到经济运行目的。 PLC控制换热站从技术上满足了这种需求,其原理是通过变送器远程采集系统运行数据,经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将信号传递到控制中心进行中央监控,同时将控制信号以组态模式实时反馈,控制电控执行机构进行系统调节,实现对二次供、回水温度的合理控制和处理突发事故。本课题来源于换热站的控制与技术,如何随时了解换热站的工作情况和有关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和室外温度对换热站进行及时调控,使供暖系统始终在一个最佳工况下运行,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是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所在。 评定成绩: 答辩小组组长:年月日

目录 目录 引言 (1) 第一章绪论 (2) 1.1 换热站的发展概述 (2) 1.1.1 国外换热站发展概况 (2) 1.1.2 国内换热站发展概况 (2) 1.2 换热站的简介及运行现状 (3) 1.3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3) 第二章换热站的构成和总体设计方案 (5) 2.1换热站的简介 (5) 2.2换热站控制系统的构成 (5) 2.3 换热站控制系统的硬件 (6) 2.3.1换热器 (6) 2.3.2 循环水泵 (7) 2.3.3 阀门 (7) 2.3.4 温度计、阀门 (8) 2.3.5 PLC S7-200 (8) 2.4 换热站工作原理 (11) 2.5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思路 (12) 2.6 该方案要实现的控制功能 (13) 第三章控制系统实施方案 (15) 3.1 换热站与热用户的连接方式 (15) 3.2 温度的控制调节 (15) 3.3 循环水流量的调节控制 (16) 3.4 压力的调节控制 (17) 3.5 换热站总体控制系统方案 (18) 3.5.1 换热站控制系统设计 (18) 3.5.2 控制系统硬件总体框架图 (18) 3.5.3 换热站控制系统电气图 (18) 参考文献 (20)

换热站自动节能控制系统

换热站自动节能控制系统 摘要:文章介绍换热站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和基本原理 关键词:换热站S7-300PLC 电动调节阀PID控制 包钢热电厂炼钢换热站采用人工操作、控制及运行管理,生产过程中大致根据生产生活需要,采用人工手动调节蒸汽阀门、回水阀门,以蒸汽加热凉水的方式来调节供热管道的温度,实现需要的供暖温度,但存在的问题如下: 首先入冬及初春季节早午晚温差较大,最高可达20℃,人工难以实时调节,此时存在能源浪费或者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的情况较多。 其次由于阀门的尺寸较大,蒸汽压力较高,所以调节阀门不可能按照要求实时控制,存在较大的滞后现象,实际供热调节温度误差高达±10%左右,造成控制温度不能够准确反映实际需要的温度,控制精度较差,并造成大量的蒸汽损耗。另一方面由于人为手动调节,在户外温度高或低时,不能够及时调节供热温度,不是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就是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实现舒适的供热环境。 1、系统配置清单(表1) 2、原理说明 (1)整个换热站采用一台蒸汽电子调节阀门,针对汽水换热器的总进汽,采集供热系统的供水温度,综合当时环境温度后,给出一个供水温度给定值,打入蒸汽调节供水温度,当供水温度和回水温度差值满足正常需要以及出水温度达到要求时,控制进汽量,保障正常恒温,进汽阀采用高精度数字调节阀门进行PID闭环控制,稳定供热系统的供水温度。由此可免去人工调节进汽阀门,避免随机性、误差性、难操作及难控制的问题,同时可实现远程控制进汽阀门,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杜绝±10%的调节误差,大量节约蒸汽。(2)系统采用SIEMENS公司的S7-300PLC 进行现场压力及温度信号的采集,进行信号的运算及处理,实时向数字调节阀控制器发送数据,调节电子蒸汽调节阀门开度,以适时调节供热温度,达到最佳的供热效果。 系统可监视或控制的温度有:每台换热器供水温度、回水温度、环境温度;系统可监视的压力有:汽水换热器供水压力、回水压力。以上参数可使用SIEMENS 操作员面板进行控制或显示。(3)针对换热站冷凝水箱采用一台电动蝶阀进行水箱的恒液位差值控制,免去经常由人工进行调节。(4)系统改造后安全性强,运行率高,供热系统仍保留原有系统所有手动控制功能,又增加了一套自动化控制系统,两套系统可实现互为备用,整个供热系统安全性增加一倍,增强了整个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措施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措施 发表时间:2019-05-27T10:43:09.27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35期作者:杨雪平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环保节能意识也逐渐增强,社会各界对于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身份证号码:13012219780302xxxx)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环保节能意识也逐渐增强,社会各界对于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集中供热的面积也逐渐增加,这就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严格有效的节能措施可以提高城市的供热效率,促进我国城市绿色、生态发展。 关键词: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能源紧缺的问题也越来越紧迫,这就对我国供热系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国供热企业应当充分重视目前我国城市供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进行节能管理,引进先进的技术以及设备提高供热效率,这样才能不断完善我国城市供热系统,促进我国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 1城市集中供热的含义 供热系统内节能环保工作是对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优化研究。可以将集中供热系统看做一个整体,采用整体性节能环保优化措施,确保系统可以高效运行。对供热系统运行模块进行优化,设计出多种节能环保优化措施,并通过试验对比形式找出最优方案,从而实现集中供热系统运行效益的最大化。基于此,需要技术人员针对集中供热系统进行全面分析,挖掘系统运行中的漏洞和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提高电厂运行效益,实现节能环保的改造目的。供热系统和城市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传统的供热方式只是通过烧煤或者烧木炭的方式进行取暖,这种供热方式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程度的污染,同时还会对自然资源造成破坏,因此就需要我国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减少供热过程导致的雾霾、酸雨等情况。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可以有效降低供热成本,具有较高的供热效率,有效保护了我国的自然环境。虽然我国的供热系统较之前相比已经取得了较大进步,供热过程对于环境的不良影响也越来越小,但是目前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方式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我国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供热节能事业绿色、健康发展。 2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存在的问题 2.1热源效率不高,存在较为严重的污染 目前,很多老旧的集中供热系统仍然采用燃煤锅炉,而且,一般情况是使用了很多年的设备。经过这么多年的使用,设备已经进入了事故多发期,此时的设备想要继续使用下去,必须要经过大量的维修,工程量大。而且燃煤锅炉在使用过程中效率太低,燃煤产生的气体对空气污染较为严重,很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例如,北京邮电大学的燃煤锅炉房的运行数据显示,锅炉能够实际输出的热量只能达到设计量的70%,出水温度也达不到预期指标,低于额定出水温度50℃左右,这就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效率极低。另外,很多锅炉房的管理模式都是粗放型,极少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没有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所以,必须要对热源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建立集中供热的控制系统,使其可以有效的控制和调节负荷。 2.2缺乏热计量和自动控制系统 目前,很多供热系统将居民区、附近的学校连在一起,供热和末端用户的需求联系不密切,例如,当学校的教学楼无人时,供热系统仍然在工作,这种情况下,就形成了无效供热,浪费了大量能源。同时,很多居民区的供热没有准确的计量装置,热量的使用无法量化,收费一致,用户对于热量的使用和节能也就没有了具体的概念,很多时候会无缘无故的浪费大量能源。同时,供热系统大多为单一出口温度控制,供热量不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详细调整,缺少自动化的控制技术,运行效率低下,这样也很容易造成严重的能源浪费问题。一旦供热系统出现问题,事故就不能及时的反馈,系统的稳定性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3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措施 3.1优化供热管网布局 对于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优化控制,为了更好地提升其节能效果,往往还需要重点围绕着供热管网进行详细分析,确保供热管网能够具备更强的高效运行效果,尤其是需要把握好供热管网的整体布局,尽量缩短其整体长度。当前很多城市在集中供热系统构建中引入了大管径直埋供热管道,其管径甚至超过了1000mm,如此也就能够更好提升其运行供热效果,避免了应用多个细管道进行供热形成的严重的热能损失问题。此外,还需要重点围绕着整个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需求进行详细分析,把握好各个区域的供热需求,进而才能够更好地提升供热管网的运行效率,避免走弯路或者是铺设不必要的管路带来更大的热能损耗问题。 3.2增强整体供热系统的保温性能 在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运行中,节能水平的提升还需要重点围绕着以往的热量损耗问题进行切实优化,可以较好保障供热系统的整体运行具备更强的节能保温优势,如此也就需要围绕着供热系统的保温层构建进行有效处理。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的保温层构建主要作用于供热管网,需要确保相应的供热管道能够设置较为合理的保温层,不仅仅要确保其厚度较为适宜,还需要选择较为恰当的保温层材料,优化提升整体的保温性能。当前针对集中供热管线进行保温层构建所用的主要材料有高密度聚乙烯以及聚氨酯等,这些材料的隔热性能都比较理想,并且还能够体现出较强的经济性优化,有助于实现我国热输送效率90%的目标。 3.3不断地优化集中供热系统中换热站的应用 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应用过程中能源消耗量较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应用过程存在诸多问题及相关工作人员节能意识淡薄,因此我国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不断地优化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应用,合理调整集中供热系统中的供热压力,及时更新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中的供热设备。另外还需要加强先进科学技术的引入,科学应用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力争进一步地提升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节能水平。 3.4注重集中供热系统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正是由于我国供热行业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水平较低及节能意识不够强烈,才导致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量远远超出计划消耗量。因此我国供热行业需要注重对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培养工作的开展,力争在提高他们专业知识学习水平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培养他们的节能意识,真正地落实节能理念于每一项工作过程中,这样才能够从根

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2021新版)

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2021 新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606

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2021新版) 1.安装热工仪表,掌握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 供热系统安装所需的热工仪表是掌握系统运行工况、准确了解和分析系统存在的问题、采取正确方法与措施以达到节能挖潜目的重要手段。目前热工仪表安装不全、不准的情况比较普遍,因此,必须要按照规定补齐所有热工仪表,并保证仪表的完好和准确。 2.加强锅炉房的运行管理,是投资少、效果显著的节能措施 1.司炉人员及水处理人员必须经国家劳动部门或技术监督部门培训并考试合格; 2.建立正确、完善、切实可行的运行操作规程; 3.锅炉房水处理(包括软化水或脱盐、除氧)设备处理后的水质,必须达到而易见国家规程规定的水质标准,严禁锅炉直接补自来水或河水;

4.严格执行定期维修,停炉保养制度,保证设备完好,杜绝跑、冒、滴、漏。 3.采用分层燃烧技术,改善锅炉燃烧状况 目前城市集中供热锅炉房多采用链条炉排,燃煤多为煤炭公司供应的混煤,着火条件差,炉膛温度低,燃烧不完全,炉渣含碳量高,锅炉热效率普遍偏低。采用分层燃烧技术对减少炉渣含碳量、提高锅炉热效率,有明显的效果。 沈阳惠天公司一台10.5MW的热水炉,采用分层燃烧后,热效率由70.2%提高到75.1%,炉渣含碳量由13%下降为10%。唐山热力公司采用该技术,使锅炉热效率提高10~15%,炉渣含碳量降低至10%以下,而且锅炉燃烧系统的设备故障大大减少,提高了锅炉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对于粉末含量高的燃煤,可以采用分层燃烧及型煤技术。该技术是将原煤在入料口先通过分层装置进行筛分,使大颗粒煤直接落至炉排上,小颗粒及粉末送入炉前型煤装置压制成核桃大小形状的煤块,然后送入炉排,以提高煤层的透气性,从而强化燃烧,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