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教科仪中的青词与道乐(一)

浅谈道教科仪中的青词与道乐(一)
浅谈道教科仪中的青词与道乐(一)

浅谈道教科仪中的青词与道乐(一)

摘要:道教科仪程式中道乐与青词是不可或缺的,青词的存在与发展,与道乐的兴起、旺盛是分不开的。本文则详细论述了道教科仪中青词和道乐的形式以及其对科仪本身的作用。关键词:道教科仪青词道乐

一、道乐

道乐即道教音乐,是道教斋醮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又叫道场音乐,简称“道乐”。是道教科仪活动中道士唱诵或乐队演奏的音乐。具有严格的程式、章法和明显的特征。随着青词的程式化,其旋律、主奏、伴奏等都日趋程式化。由于道教土生土长于华夏神州,因此,道乐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音乐。其音乐来自民间,也有一些音调来自宫廷,听起来十分雅致。来自民间音乐的有《步虚韵》、《召五方》、《路头曲》等,来自宫廷音乐的有如:《心志朝礼》、《灵前上香酒三奠》等,还有些是道士们结合当地民间音乐创作的,如《三上香》、《三皈依》等,听来十分入耳和亲切。

道教音乐分为由人声唱诵的“声乐”和由乐器、法器演奏的“器乐”两种形式。一般“声乐和器乐”是同时进行的,即法师在唱诵的同时,配以器乐伴奏。在法师休息,而场面不能太冷清的时候也有大段的器乐演奏捧场。道教内部对上述两种形式有自己的惯有称谓,称声乐为“韵”、“韵腔”、“韵子”等;称器乐形式为“曲牌”、“牌子”等,其中“曲牌”有时候也存在于声乐中。

二、青词

青词是道教科仪中一种特殊的章表,是道教祭祀、法事的祷文,是法师以斋主的名义用唱诵的形式对上天的一种祈祷、对神灵的一种陈词,表达对上天的尊敬。“是高功措辞者,独青词乃斋主之情旨,高功之所据,凭科所谓誊词者也。”一般都用第一人称“我”或“吾”。

青词之名,始见于唐代之太清宫道教行事:“(唐天宝)四载四月,敕比太清宫行事官皆冕服,……兼停祝版,改为清词。”《道门定制》注云:“唐奉老君为圣祖,置太清宫,奠谒祠事甚严,故有此敕。”因此,可以说青词是唐朝中期才发展起来的。以前叫祝版,没有形成固定格式。所谓“祝版”,就是书写祝文的木板。贾公彦疏云:“一板书尽,故言方板也。”唐代太清宫也有记载“易祝板为青词”,唐代青词盛行,《翰林志》记载:“凡太清宫道观荐告词文,用青藤纸朱字,谓之青词。”青词程式化的主要贡献人之一的杜光庭与道乐的程式化不无一定联系。

三、青词与道乐

(一)青词是道教科仪的灵魂

“曲是音符有规律的运动,词是诗化的语言。”青词在道教法事活动中,是通过道士唱诵出,对神、对仙的敬仰。只有通过词的吟诵,把凡间凡人对神、仙的敬仰之情通过最直接的语言送到神界,通过语言的描述,直接表达凡人对神、仙的崇敬、敬畏、臣服之心境。有如我们平常所说的“报告”,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一般出现两次,一次是法师代替斋主向天廷或某神提出请求事项;一次是法师自己向天廷或神灵说明法事的事由,和提请怎样对待。以欧阳修撰《皇帝本命道场青词》为例:维某号某年岁次某甲子某月某朔某日某甲子,嗣天子臣某,谨遣某人于某州某宫观,开启本命道场三昼夜,罢散日设醮三座。谨上启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帝(陛下):伏以宝祚无疆,苍穹垂佑。吉日式临于元命,醮科爰举于旧章。荐诚悫以惟精,延圣真而并集。仰希灵贶,敷锡眇冲。四时叶序以和平,品汇均休而康泰。无任恳切之至。谨词。从文辞内容看,先用散文叙斋,再用骈文表达颂扬神功、启请谢恩之意。2007年缙云县五云镇船埠头村郑某的一场法事,其中的青词与杜光庭之青词格式类似,“伏以”以下主体部分的内容大致相同。“伏以清净为宗,故天宝焕检营之令;教以慈悲为主,清微昭解秽之文。祗当发遣于笺封,先用肃清于坛宇。坛友检摄符,命谨当颁行。”所以,青词把凡人的意志、希望、愿望运用道乐(所谓天籁)通过唱诵到达神灵。

(二)道乐是道教科仪的血液

道乐贯穿整个道教科仪活动中,道士通过一定的旋律进行唱诵,再配以较固定的乐器伴奏,如:籁、笛子、唢呐,还有锣、鼓、木鱼等打击乐器。素材来自民间,音乐十分亲切、自然,使得青词更具生命力,青词产生唐朝,历经宋、元、明一直兴盛不衰,到清代虽已衰弱,但直至今日民间道教法事活动中,青词的运用还是不可或缺的。每场法事,在青词写作成功后,道士则配以一定的音调进行唱诵,青词通过唱诵得以升华,只有通过道乐的编配给予青词生命力。可惜道乐曲谱没有很好地记录保留下来,只有民间通过口口相传,导致残缺不全或有较大分歧。但从杜光庭的诗“华夏吟哦远,人声自抑扬。冲虚归道德,曲折合宫商。殿阁沉檀散,楼台月露凉。至诚何以祝,多稼永丰穣。”可知当时道乐十分兴盛。

道教科仪文化价值以及世界意义

道教科儀文化價值以及世界意義葉常銘(加拿大道教協會) 21世紀是全球文化發展的多元化時期。在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文化價值多元化的時代,中國道教文化以它東方固有的傳統核心價值形象,越來越走進現代人的視野,備受世人矚目。具有東方宗教特色的道教齋醮科儀,是道教各教派的重要內容。其豐富的祭祀經典,完備的科儀格式,系統的祭祀理論,深邃的文化意蘊,在世界宗教中獨樹一幟。道教齋醮科儀,是道教各教派的重要內容,也是道教教理教義的具體體現。道教科儀具有漫長而悠久的歷史,豐富而廣泛的內容。千百年來,道教科儀目的是調和心性,整潔身、心、口三業,使與神靈相通,賜福消災,祛病延年,具有豐富的社會思想內涵。隨著歷史發展,從元明以後儒、釋、道的之間不斷相互融合和相互吸收,道教的科儀也隨著發展,其科儀內容繁複,名目繁多。特別是清末以來至近代,道教科儀開始以重視“陰醮”類科儀,“陰陽並存”、“陰陽兩利”,由此道教科儀內容形式愈加豐富多樣化而不斷趨於完善。道教科儀這種賜福消災,祛病延年、超度生靈、拔度超升等社會功利給人們以心靈的慰藉,使人們心願得到滿足,從而實現宗教自身功效和目的。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的道教齋醮科儀,蘊含著道教文化的精粹,它之所以能流傳千載,演習至今,就是因為道教科儀錶達的是炎黃子孫的生存需求和美好願望,,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期望亡靈超升,萬罪冰消,永免沉淪,這就是道教科儀之經久不衰原因所在。當人類社會進入二十一世紀,社會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精神上需求愈加顯得重要,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所出現各種精神困惑、心理壓抑更需要道教,而道教科儀便發揮其獨特宗教自身作用。道教科儀在中國乃至整個世界精神域內所起到作用不言而喻的。因此,用道教齋醮科儀去弘揚傳統道教,使之對提高當今整個世界人們的道德素質,促進世界各國、各民族間的團結,推動世界社會持久和平與安寧,滿足世界各國信眾心身安康需要,這既是傳承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傳統東方道教文化走向世界,利益眾生、服務于世界眾生,造福於人類社會的需要。本文著重道教科儀文化價值等方面討論道教齋醮科儀在現階段的的世界意義。 一、道教科儀的源流及其涵義 道教齋醮儀式,是在古代原始信仰的基礎上和殷周帝王祀神、祈福活動中逐漸形成的。先秦之神靈崇拜和巫祝之術,就是道教齋醮儀式之淵源。早在夏商周時期,國家就設立了巫史之官,“巫”以舞降神者也。戰國時期,巫覡祭禱以悅神的活動尤盛。先秦時代的巫,以通神、事神、降神、娛神之本領,為國家祭祀與軍事、政治活動服務。至東漢道教創立之時,受隆盛之巫風的影響,巫術文化中的巫舞、占卜、符咒,先秦官巫、民巫的祀神儀式、祭祀法器均為道教齋醮所發展和運用。漢明帝時,張角創"太平道"以默禱神靈的方式自行首過,"五斗米道"對天、地、水三官的信仰和祭祀,源於先秦時期的祭天、祭川的祭祀儀式。其承襲古代祭禮形式,書病人姓名及服罪之意於紙上,使有疾病者皆俱錄生身以來所犯的過錯,亦以"首過"法設齋戒以告鬼神,又信奉天、地、水三官,並設壇以祭。道教齋醮與道教教團的創立相始終。東漢後期,張角在北方創立太平道,在教區內,建立了祠、茅室、壇,以舉行齋戒祭祀活動。由此我們可以得知早期道教的主要內容是齋醮科儀活動。道教的醮禮用於迎請仙真神靈,作為以神仙信仰為特徵的道教,其醮儀最能充分表達神仙信仰的特質。從祭祀神靈的目的來說,醮儀屬於 第三页

道教科仪与宋代文学

道教科仪与宋代文学 道教科仪是指道教仪式法术的总称。在中国宗教与文学关系的研究中,道教是一个非常值得挖掘的领域。 而现有对道教与文学关系的研究中,道教科仪与文学互动关系研究较少。宋代是道教科仪兴盛并发展的关键时期,后世科仪基本不出宋代范畴。 道教科仪活动的仪式活动本身、相关名物场景及神仙法术等等作为题材和内容进入文人笔下,开拓了传统文学的视域。并且与政治与民俗相结合的道教科仪,也构成了文学产生的场域,文人身处其中,所产生的文学作品,自然也带上了这种时代、政治与宗教相结合的烙印。 因此,从道教科仪这个独特的视角入手,有助于构建和还原宋代真实文学生态。而当目光深入科仪本身,科仪中所使用的各种文体,在宋代道门内外文人的努力之下,在宋代呈现出新的风貌,并在很大程度上与其他文体互渗交融、发展新变,也构成了宋代文学的一个重要部分。 另外,科仪中所用的器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名物,进入文学中,也为宋代文学增添了一些新奇的色彩。本文在文学与宗教学的交叉视野下,以文学为本位,探讨道教科仪与宋代文学的互动关系。 主要分为七章:第一章:道教科仪与宋代文学的互动方式。将道教科仪作为观察宋代文学的一个切入点,是与以往的研究迥异的新思路。 因此,首先总论两者发生互动的主要方式,为整个论题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北宋天书事件与真宗君臣创作。 “天书事件”是宋真宗依托道教科仪,来进行“神道设教”的大型社会文化活动,对当时的社会文化和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本章从科仪的视角对天书

事件中的君臣的创作进行重新梳理,阐释其宗教、文化、礼学方面的内涵,并重估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挖掘文人在此事件中的心态及其文学表达方式。 第三章:科仪影响下士大夫的政治境遇与祠祭书写。宿斋、奉祠与祈禳这三种与道教科仪有关的政治祠祭活动,分别代表了文人受宠,文人失宠和文人被贬三种政治境遇。 在研究这些政治祠祭活动的宗教内涵与政治内涵的基础上,考察文人士大夫在政治处境和宗教氛围双重影响下,如何通过文学创作自述心迹。第四章:南宋黄篆科仪的文学生成——以《夷坚志》为中心。 以《夷坚志》中的黄篆故事为中心,考察南宋期间黄箓科仪的文学生成。从黄篆科仪故事出发,研究其叙事模式、情节新变及时代特色。 第二、三、四章之间有其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它们分别对应君王、市民与士大夫三个不同的阶层。 另一方面,这三个章节囊括宋代诗、词、文、小说等不同的文学样式。这三个章节贯通,力图从点到面展现出文学与道教科仪在宋代社会的真正样貌。 第五章:道教科仪中赞颂文——以步虚词为中心。步虚词乃是最为文人熟知的科仪赞颂文体。 先从道乐步虚韵的音乐性入手,探究其音乐源流并最终与唐宋世俗音乐及词乐产生联系的过程。然后,考察在宋代道教科仪繁盛的背景之下,重新回到文学生成场域的步虚词正体与变体,以及步虚意象在宋代诗歌中的内涵。 第六章:道教科仪中的公牍文——以青词为中心。青词是道教科仪公牍文的代表,也是文人士大夫创作最多的道教科仪文体。 本章考察其源流、体式、发展过程,及在宋代的文学化进程。并通过北宋欧

浅谈道教科仪中的青词与道乐(一)

浅谈道教科仪中的青词与道乐(一) 摘要:道教科仪程式中道乐与青词是不可或缺的,青词的存在与发展,与道乐的兴起、旺盛是分不开的。本文则详细论述了道教科仪中青词和道乐的形式以及其对科仪本身的作用。关键词:道教科仪青词道乐 一、道乐 道乐即道教音乐,是道教斋醮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又叫道场音乐,简称“道乐”。是道教科仪活动中道士唱诵或乐队演奏的音乐。具有严格的程式、章法和明显的特征。随着青词的程式化,其旋律、主奏、伴奏等都日趋程式化。由于道教土生土长于华夏神州,因此,道乐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音乐。其音乐来自民间,也有一些音调来自宫廷,听起来十分雅致。来自民间音乐的有《步虚韵》、《召五方》、《路头曲》等,来自宫廷音乐的有如:《心志朝礼》、《灵前上香酒三奠》等,还有些是道士们结合当地民间音乐创作的,如《三上香》、《三皈依》等,听来十分入耳和亲切。 道教音乐分为由人声唱诵的“声乐”和由乐器、法器演奏的“器乐”两种形式。一般“声乐和器乐”是同时进行的,即法师在唱诵的同时,配以器乐伴奏。在法师休息,而场面不能太冷清的时候也有大段的器乐演奏捧场。道教内部对上述两种形式有自己的惯有称谓,称声乐为“韵”、“韵腔”、“韵子”等;称器乐形式为“曲牌”、“牌子”等,其中“曲牌”有时候也存在于声乐中。 二、青词 青词是道教科仪中一种特殊的章表,是道教祭祀、法事的祷文,是法师以斋主的名义用唱诵的形式对上天的一种祈祷、对神灵的一种陈词,表达对上天的尊敬。“是高功措辞者,独青词乃斋主之情旨,高功之所据,凭科所谓誊词者也。”一般都用第一人称“我”或“吾”。 青词之名,始见于唐代之太清宫道教行事:“(唐天宝)四载四月,敕比太清宫行事官皆冕服,……兼停祝版,改为清词。”《道门定制》注云:“唐奉老君为圣祖,置太清宫,奠谒祠事甚严,故有此敕。”因此,可以说青词是唐朝中期才发展起来的。以前叫祝版,没有形成固定格式。所谓“祝版”,就是书写祝文的木板。贾公彦疏云:“一板书尽,故言方板也。”唐代太清宫也有记载“易祝板为青词”,唐代青词盛行,《翰林志》记载:“凡太清宫道观荐告词文,用青藤纸朱字,谓之青词。”青词程式化的主要贡献人之一的杜光庭与道乐的程式化不无一定联系。 三、青词与道乐 (一)青词是道教科仪的灵魂 “曲是音符有规律的运动,词是诗化的语言。”青词在道教法事活动中,是通过道士唱诵出,对神、对仙的敬仰。只有通过词的吟诵,把凡间凡人对神、仙的敬仰之情通过最直接的语言送到神界,通过语言的描述,直接表达凡人对神、仙的崇敬、敬畏、臣服之心境。有如我们平常所说的“报告”,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一般出现两次,一次是法师代替斋主向天廷或某神提出请求事项;一次是法师自己向天廷或神灵说明法事的事由,和提请怎样对待。以欧阳修撰《皇帝本命道场青词》为例:维某号某年岁次某甲子某月某朔某日某甲子,嗣天子臣某,谨遣某人于某州某宫观,开启本命道场三昼夜,罢散日设醮三座。谨上启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帝(陛下):伏以宝祚无疆,苍穹垂佑。吉日式临于元命,醮科爰举于旧章。荐诚悫以惟精,延圣真而并集。仰希灵贶,敷锡眇冲。四时叶序以和平,品汇均休而康泰。无任恳切之至。谨词。从文辞内容看,先用散文叙斋,再用骈文表达颂扬神功、启请谢恩之意。2007年缙云县五云镇船埠头村郑某的一场法事,其中的青词与杜光庭之青词格式类似,“伏以”以下主体部分的内容大致相同。“伏以清净为宗,故天宝焕检营之令;教以慈悲为主,清微昭解秽之文。祗当发遣于笺封,先用肃清于坛宇。坛友检摄符,命谨当颁行。”所以,青词把凡人的意志、希望、愿望运用道乐(所谓天籁)通过唱诵到达神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