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注式阅读

批注式阅读
批注式阅读

批注式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提要:批注式阅读教学是以批注为基本方式的一种阅读教学活动。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有利于学生习得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较强的读写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这些阅读教学的理念昭示:阅读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理解,学会欣赏与评价,提高学生主体的参与度。《阅读学原理》中说:阅读是由阅读客体(文本)、阅读主体(阅读者)和阅读本体(读者阅读书本的实践活动)三者组成的。而今天我们在实施高效课堂几乎都是预设课堂问题指导学生进行自学,很多的阅读教学以老师一人的阅读或者是教参上的专家阅读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是老师预设的,几乎所有的知识都要学生记忆。这样的阅读教学,违背了阅读学的原理,剥夺了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地位,学生的个性被压抑,想象力被阉割,创造力被扼杀。在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在高效课堂模式下运用批注式阅读方式进行阅读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定义

批注式阅读教学是以批注为基本方式的一种阅读教学活动。所谓批注,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思、所疑以批语和注解的形式,即时写在书页的天头、地脚等空白处,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的一种读书方法。具体来说,“注”是指以圈点、勾画的方式对文中关键处、疑惑处标示或解释;“批”是指于文中奇妙处、动情处进行评点,注明自己思维的轨迹,打上自己认识的烙印,抒写主观感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从而获得自我发展。其形式有:文字式、符号式、纲要式、补充式、感想式、质疑式、评价式等。批注能帮助我们梳理结构、概括主旨、体会写法、品味和锤炼语言(炼字)、思考并汲取文章的思想内涵等。

所谓批注式阅读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经历、知识储备,积极地与文本展开对话,从各个层面对文本进行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并运用批注这一方式把自己对文章的独特感受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以问题为核心,以交流讨论为形式来推进阅读的深入,实现各对话主体间的不断超越的一种阅读教学形式。

二、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程序

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核心是学,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他们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的伴随下,自主感悟、主动探究、飞扬思想、获取智慧;导是关键,它强化了教师的引导作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促使学生进行高质量、高效益的独立学习,并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提出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让“教”服务于“学”。此外,批注式阅读教学还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真诚的沟通,敞开彼此的精神世界,在相互信任、启迪、借鉴、悦纳中,不断追求,力图创新,以换来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释放,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批注式阅读教学程序结构如下:

1.引题导趣——自主批注

引题导趣指课堂导入环节,虽然这一环节所用的时间不长,多则几分钟,少则几秒钟,但它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往往有着重大的影响。对此,于漪老师曾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每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教师应该用最精炼的语言,最经济的时间,最有效的方法导入新课,以愉悦学生的耳目,触发学生的情思,开启学生的心智,把学生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收到先声夺人,事半功

倍的良好效果,创造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自主批注是学生“运用自己的心力,尝试去了解”文本的活动,是学生“练习阅读最主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为学生的自主批注提供充裕的读书时间,让学生依靠个体的全部心智和情感去直面文本,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展开思考与想象,在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捕捉阅读感受,对课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重点语句等,用线条、符号或简明的文字加以标示和评点,以体会文章之精妙、含义之深刻、形象之生动。为了避免注释、批语的苍白无力,教师要把常见的一些批注形式教给学生,以求得批注的实效。一般来说,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①随感式:即捕捉自己在读文过程中的感觉、感想、感悟,以及引发的共鸣并信手记录在旁。②质疑式:即把不理解或难以理解的词语、句子等用相关符号标出,或与作者有不同见解便在旁注明自己的观点。③比对式:可抓住文中情感变化的线索进行对比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可用词语替换或变化句式对比分析原作遣词造句的效果;可琢磨上下段表达技巧的异同对比分析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也可用在题材上、体裁上、观点上相同或不相同的课内外文本进行对比分析,以清晰呈现文章特质、规律及观点,进而加深理解,提高认识。④补白式:即顺着行文的思路,依照作者的写法,抓住文本中的“未定点”和“空白处”联想和填充,进行补写、续写、扩写等。

刚开始指导学生批注时,教师可以示范,利用实物投影仪呈现自己的批注,直观地引导学生学习批注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自主批注,然后以小组互评的方式,让学生及时反思自己批注的情况,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批注质量。学生熟练掌握了批注的方法,那么“自主批注”这一环节就可以放到课前预习中去完成了。

2.诱情导述——展示批注

这一环节是学生在“初读感知”基础上的由表及里、进一步感知文本的阶段,它是精读的前奏,其主要任务是把前一阶段感知的信息加以具体化、明确化。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交流的“场”,让他们积极展示自己的阅读批注成果,促使学生由个体封闭式的自学感悟向群体合作式的交流沟通迈进,克服从众心理,大胆地表达自己阅读的感受,倾听别人的见解,汲取他人的观点,以获取更佳的阅读效益。展示批注可以有如下两种形式:一是小组展示,让学生在组内充分发言,各抒己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畅所欲言的机会,都能表达自己读书的收获,组长随时记录下组员精彩的发言,准备到大组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可有重点地参与“薄弱小组”的活动,并相机点拨,同时要捕捉普遍性的疑点,挖掘较高价值的问题,为导评作好准备。二是个体展示,教师要有选择地对学生的发言作自然、灵活地补充,精而简的疏导与点评,以激励学生的信心,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3.点拨导思——深入批注

点拨导思是指教师在整合前一阶段学生感知的信息和质疑问难的基础上,通过引导与学生共同确定需要探究的话题,然后以话题为凭借指导学生进行定向批注,进而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点拨导思应该富有启发性和激励性,要能够促进学生乐此不疲地去诵读、思考、讨论、评价,从而使学生在读、思、议、评的多边对话、答辩、争论的活动中,获得真切的体验和独特的感悟。教师的点拨导思还要适度、适当,只需在关键处加以指点或导拨即可,切不可搞成师生之间简单的线形方式的一问一答,从而致使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值得提醒的是,教师在课前必须得对文本进行深入地解读,惟有如此,才能产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课堂调控信心,才能在脑中拥有多条教学“路径”,具备灵活调整教学方案的能力,才能敢于面对课堂教学中的精彩预设与突然生成的挑战。

深入批注是指学生在话题引领下开展专项批注的阅读实践活动。在此环节中,教师要保证学生足够的思考批注时间,以使他们能够潜游于文本的深处去细琢细磨,以求得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获取更深刻的体验、更准确或更多元的结论。只有这样,到了交流讨论的时候,学生才有可能言之凿凿,并且出现不可多得的课堂争辩场面。深入批注可采用个体批注或合作批注的形式进行。合作批注可以是生生合作批注、小组合作批注等,即围绕话题,探讨研究,相互启发,相互研讨,最后达成共识,形成结论。无论是个体批注还是合作批注,教师都要注意巡视,参与其间,给予学生一定的辅导和帮助。

4.拓展导练——扩展批注

这一环节是教师在学生深刻理解文本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择取课内外文章,使原作

与新文对接,引导学生进行求同、存异比较,以揭示某种联系的阅读批注活动。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首先要就文本的主题内容及写作特色作简要的归纳、概括,以给学生一个清楚的认识;其次,要精心选择一两篇文章供学生进行阅读批注,让他们能够由此及彼,自觉地由文本迁移到文外;第三,要大胆地把阅读批注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可以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对阅读批注的数量、形式、角度和深度作出选择,并找寻恰当的时机进行反馈交流。扩展批注的形式一般也可以分为个体批注和合作批注。

三、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策略

1.前提:和谐的氛围

批注式阅读教学要以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前提,因为只有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才会出现默契的、协调的关系,才能催生出宽松民主、融洽自由的教学情境,使师生在愉快的合作中实现教学目标。这要求教师摒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牢固树立“平等中的首席”的思想,建立合作的同志式、友伴式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耐心引导学生,善于通过鼓励性的语言和体态暗示把期望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象”,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投身到阅读批注的实践中去,让他们敞开心扉,释放潜能,显露个性和才华;其次,要大力创设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与沟通的机会,使其彼此之间产生一种愉快、舒畅、热情、真挚可信的合作欲望,在相互倾听和言说中,在相互质疑和争辩中,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意义和价值的分享。

2.核心:精当的话题

批注式阅读教学在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形成批注的基础上,必须以话题为核心,开展定向的分析探究,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益。“话题”对于学生而言,不仅能够避免他们在“细枝末节”上打转转、在文章重难点外兜圈圈,而且能够促使他们自觉筛选文本信息,敏锐捕捉其中蕴藏着的有效信息;不仅有助于形成阅读期待,而且树立起了具体的阅读路标,不停顿地追寻探查、猜测确证,不停顿地在阅读中比较对照、反躬自问。“话题”对于教师而言,能够在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架起一条绿色通道,并由此展开教学流程,或横向铺排或纵向拓展,形成以面构体的立体形的综合阅读教学结构,有效实施和调控阅读过程。话题由教师或学生提出均可,学生提出更好。话题的设计必须精当,具有探究的价值,一个问域宽、思维强度大、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话题,特别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自主能动地去阅读探究文本的意蕴,以实现对文本的再次创造。

3.主线:自主的读书

阅读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学生“阅”与“读”。“阅读”二字,阅是目治、心治;读是口治、耳治。眼看和口诵,各有各的作用,各有各的特点。眼看,重在思考和理解;口诵,重在感受和体味。二者互有影响,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从某种意义上说,眼看和口诵都同属于“读”,都是理解文本语言、实现与文本对话的最有效的手段。批注式阅读教学坚持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观,把自主读书作为贯穿整个阅读教学的一条主线,运用默读、朗读、美读、精读、略读、速读、赏读等阅读方式,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潜心会文”、“得意体情”、“切己省察”,使学生在自主读书的实践中完成认读、转译、体悟、融情、碰撞、思索、鉴赏……从而达到由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理解肤浅到理解深刻,实现由“感”到“悟”的飞跃。

4.保障:科学的评价

课堂教学中,评价的最终目标是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科学的课堂评价具有诊断、反馈、导向、激励等多重功能。批注式阅读教学的课堂评价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评价内容上,既重视对学生参与阅读批注的兴趣、态度和所用方法的评价,又重视对学生在阅读批注中所获得的感受、体验、理解的评价,还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和在课堂中交往与合作情况的评价等。批注式阅读教学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一般采用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判断,促进他们自己认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以寻求新的生长点,获得现有基础上的自我主动发展;同时,也引导学生公正合理地评价他人,反思、调整自己的行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值得提出的是,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适时地运用包容性评价和延迟性评价的策略,评价不能过于理性,不要绝对化、精确化、机械化,要注意呵护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开展批注式阅读,将摆脱传统教学中注重知识本位的局限性,放手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自主比较,综合深入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健全心智,克服“学而不思”的流弊,而更能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意识,培养科学的探究方法,形成独立的思想,自主的精神,摆脱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有利于他们个性和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由于批注式阅读十分注重学生的自读、自悟、自感,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放任自流,教师在课堂中要体现“课堂组织者、情感的主持者、学习的参与者、思维的点拨者”的作用,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促进阅读教学的深入开展,从而优化阅读的教学过程,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