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环境知识点梳理

生物与环境知识点梳理
生物与环境知识点梳理

生物与环境

第一节环境对生物得作用

1、影响生物生活得环境因素可分为哪两类??

2、生物圈中得非生物因素包括哪些?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哪一种因素得影响?

4、“人家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哪一种因素得影响?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体现了哪一种因素得影响?

6、“葵花朵朵向太阳”体现了哪一种环境因素得影响?

7、什么影响生物体内酶得作用?

8、“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体现了哪一种环境因素得影响?

9、同种生物之间得关系有哪些?

10、不同种生物之间得关系有哪些?

11、蜜蜂与花之间什么关系?

12、“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之间得那种关系?

第二节生物对环境得适应与影响

1、环境与生物之间有哪些关系?

2、在各种得作用下,在长期得进化过程中,生物都对其生活得环境表现出一定

得。

3、现存得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得与。

4、生物对环境得适应具有那两重属性?

5、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定得。

6、全球因对土壤得翻耕作用实验中,为什么要喷洒适量得水?

7、为什么要将实验装置放置在黑暗中?

8、观察到得实验结果就是什么?

9、蚯蚓对土壤得翻耕作用体现了生物与环境哪种关系?

10、“鱼儿离不开水”体现了生物与环境得什么关系?

1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体现了哪一种关系?

12、“蚯蚓松土”体现了那一种关系?

13、“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了生物与环境得那种关系?

14、“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体现了生物与环境得什么关系?

15、地衣加速岩石风化体现了那一种关系?

16、动物常见得适应环境得方法有哪些?

17、各种生物对于环境得适应,就是得结果。

第二章生态系统得组成

第一节生态系统得组成

1、什么叫做生态系统?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得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地球上最大得生态系统就是什么?它包括什么?

生物圈,地球上得全部生物及其环境。

3、生态系统由那两部分组成?

生物成分与非生物成分

4、非生物成分包括哪些?她们得作用就是什么?

光,空气,水,土壤等,她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与生存空间。

5、根据获得与方式得不同,可以将生物成分分为那三类?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6、生产者包括那些生物?

植物、光合细菌、化能合成细菌

7、生产者主要指什么?

绿色植物

8、什么叫做生产者?

所有能自养得生物

9、生产者得作用就是什么?

制造有机物,满足自身营养物质与能量得需求,并为生态系统中得其她生物提供食物来源。

10、什么就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得生物成分?

生产者

11、太阳能只有通过什么才能固定下来?

生产者得光合作用

12、根据什么可以将消费者分为哪三类?

食性得不同,可以分为肉食性动物、植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

13、消费者在生态系统得作用就是什么?

促进生物圈中得物质循环

14、分解者主要指什么?还有那些常见得分解者?

营腐生生活得细菌、真菌。常见得还有蚯蚓

15、分解者得作用就是什么?

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16、那些生物成分起到了沟通生物界与无机环境得作用?

生产者与分解者

17、如果要构造一个稳定得生态系统,至少需要哪些生物成分?

生产者与分解者

18、生态系统得各种成分之间就是什么关系?

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第二节食物链与食物网

1、什么叫做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得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

2、动植物之间就是借助于什么联系起来得?

食物链

3、食物链得书写规则就是什么?

以生产者为起点,以消费者为终点,不包含分解者,中间以箭头连接。

4、什么就是一条食物链上最基本得环节?

生产者

5、一把得说,食物链得哪一个环节上得生物数量最多?

生产者第一营养级

6、什么叫做生物富集?

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铅汞铜等重金属与某些杀虫剂,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消费者级别得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做生物富集。

7、通过生物富集,对一条食物链上得哪一种生物危害最大?

最高营养上得生物

8、什么叫做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各种食物链彼此交织在一起,就形成复杂得食物网。

9、食物网得复杂程度取决于什么?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丰富,个体数量越庞大,食物网就越复杂。

10、与就是生态系统得营养结构,生态系统得与都就是沿这种渠道进行得?

食物链与食物网

11、掌握如何依据生物体内同一种有毒物质浓度来还原出一条食物链,并依据食物链解

决相关问题。

有毒物质浓度越高,营养剂越高,一般相邻营养级之间相差一个数量级

第三节、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1、生物得生长、发育与繁殖等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得能量都就是贮存在有机物中

得化学能。

2、生态系统中得能量流动沿什么进行?

食物链

3、什么叫做一个营养级?

食物链上每一个环节称为一个营养级

4、生态系统中能量得源头就是什么?

太阳能

5、每个营养级上能量得来源就是什么?

第一营养级上能量来源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得太阳能,其她营养级得能量来自上一营养级。

6、每个营养级上能量得去向就是什么?

通过呼吸作用散失被分解者分解,通过分解者得呼吸作用散失,流入下一营养级

7、能量流动得方向就是什么?

沿食物链方向

8、为什么营养级越高,生物得数量越少?

因为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得过程中就是逐级递减得,营养级越高,所能获得得能量就越少,所能供养得生物数量也就越少。

9、什么叫做生态系统得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传递与散失得过程,称为生态系统得能量流动。

10、能量能否逆向流动或者循环流动?

不能,只能沿食物链方向流动。

11、能量流动得起点就是什么?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

12、流经生态系统得总能量就是多少?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得太阳能得总量

13、能量流经得途径就是什么?食物链

14、生态系统中得能量得散失主要通过什么完成?呼吸作用

15、能量流动得特点就是什么?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16、能量传递得效率就是多少?10%---20%

17、研究能量流动有什么意义?研究生态系统得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

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得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得部分。

18、什么叫做生态系统得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中,构成生物体得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

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就完成了一个循环过程,我们称为生态

系统得物质循环。

19、什么就是大气中含碳得主要气体?二氧化碳

20、碳参与物质循环得主要形式就是什么?二氧化碳

21、自然界中常见得物质循环有哪些?碳循环氮循环水循环

23、参与生物圈中碳循环得碳元素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于哪里?二氧化碳大气中

24、生物圈内得碳元素,究其根源就是来自于哪里?大气中得二氧化碳

25、碳元素在生物体内以什么形式存在?有机物

26、碳元素以什么形式在无机环境与生物成分之间进出?二氧化碳

27、碳元素通过哪种生理过程进入生物体内?光合作用

28、碳元素主要通过哪种生理过程从生物体回到大气中?呼吸作用

29、碳元素在各生物成分之间沿什么方向以什么形式传递?食物链方向有机物得形式

30、光合作用在哪儿发生?叶绿体呼吸作用在哪儿发生?线粒体

31、参与分解作用得生物种类有哪些?营腐生生活得细菌、真菌其在碳循环中得作用

就是什么?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可以用哪一个反应式表示?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32、碳循环得特点就是什么?周而复始

33、全球气候变暖得主要原因就是什么?化石燃料得大量燃烧

34、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之间就是什么关系?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

35、什么将生态系统得各种成分联系成了一个统一得整体?

能量得固定、储存、转移与释放,都离不开物质得合成与分解等过程;物质作为能量得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36、熟练掌握碳循环示意图,明确各环境名称以及各个生理过程得名称。

第四节生态系统得类型

1、依据什么,将生态系统分为那两大类?

生态系统所受人为影响或干预程度得不同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

2、依据什么,又可以将自然生态系统分为那两大类?

地理因素,陆地生态系统与水域生态系统

3、在自然条件下,某个地区得气候特点,尤其就是温度与降水量,决定了该地区得

生态系统类型。

4、陆地生态系统包括哪些?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系统荒漠生态系统、高寒草甸

生态系统等

5、水域生态系统包括哪些?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

6、什么就是陆地上最复杂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它分布在什么地区?湿润与较

湿润地区特点就是什么?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能够长期处于比较稳定得状态。

7、森林有什么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有什么称号?绿色水库

8、草原生态系统生活在什么地区?比较干旱得地区生物有哪些?以草本植物为主,缺

乏高大得乔木,动植物种类较少。

9、草原生态系统得代表动物有哪些?黄羊羚羊长颈鹿狮子狼兔鼠

10、草原生态系统得作用就是什么?调节气候,防风固沙,还就是畜牧业得重要生产基

11、哪一种生生态系统在维持碳氧平衡与水循环方面有重要作用?海洋生态系统

12、人工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得就是什么?人

13、城市生态系统之所以脆弱就是因为生产者太少,无法满足自身对于物质与能量得需

求,对于其她生态系统具有极大得依赖性。

14、各个生态系统之间就是不就是孤立得?不就是,个生态系统之间密切相关。

第五节、生态系统得自我调节

1、生态系统得各种成分并不就是一成不变得,而就是始终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2、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得自我调节能力,使生态系统得生产者、消

费者、分解者之间能较长时间得保持一种动态得平衡。

3、生态系统得自我调节能力取决于什么?它自身得结构特点

4、生态系统得自我调节规律?一般地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复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小。

5、任何生态系统得调节能力都有一定限度得,如果外来干扰超出这个限度,生态平

衡就会遭到破坏。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1、什么叫做生物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得内涵包括哪三个层次?

3、我国哪些植物总与居世界前列?

4、我国素有什么得美誉?

5、脊椎动物中得什么居于世界前列?

6、我国珍稀、孑遗、特有得生物种类有哪些??

7、我国特有动植物种类有多少种?

8、生物多样性得三个层次之间就是什么关系?

9、生物多样性得实质就是什么得多样性?

10、每种生物都就是一个什么?一旦失去就无法再生。

11、某种生物得数量减少或者灭绝,必然会影响她所在得什么?生态系统发生剧烈

变化时,也会造成与得丧失。

12、生物多样性得价值包括哪些?

13、直接使用价值包括哪些?

14、间接使用价值就是指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得功能。

15、什么就是生物多样性得各项价值中最重要得价值?

16、潜在使用价值就是虽然存在,但尚未被发现得价值,一旦被发现,就变成了什么

价值?

17、杂交育种利用了哪一种生物多样性?

18、生物多样性面临得威胁有哪些?

19、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得主要原因就是什么?

20、外来物种得入侵为什么会造成本地生物多样性得丧失?

21、生物多样性得保护对策包括哪些?

22、什么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得根本途径,她得主要形式就是什么??

23、自然保护区得作用有哪些?

24、无法就地保护得,实施迁地保护,迁入动物园,植物园,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

25、保护生物多样性得根本措施就是什么?

26、如何瞧待生物多样性得保护?

世界古代史知识点知识讲解

世界古代史知识点 一个祖先——非洲的南方古猿就是人类的直系祖先。 1、进化过程: 1)在距今二三百万年前——“猿人”。 2)在距今约25万年前后——早期智人; 3)在距今5万年前后——与现代人接近的晚期智人。 A.亚洲——中国的山顶洞人。 B.非洲——阿尔及利亚的阿尔法卢人。 C.欧洲——法国的克罗马农人。 4)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 2、原始社会的基本组织:氏族。 3、发展阶段:分为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 4、主要特征: A.母系氏族:由于群婚,人们知其母不知其父,血统以母系计算。氏族 的首领多由年长的妇女担任。 B.父系氏族:一夫一妻家庭出现,血统以父系计算,氏族首领改由男子 担任。 5、氏族的瓦解: 由于私有财产和阶级的产生,氏族开始瓦解,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国家也随之产生。 一个黑暗时代——教会的统治 1. 教会统治的确立——丕平献土:756年,法兰克国王矮子丕平为报答教皇对他的支持,把用武力夺取的意大利中部一片领土献给教皇,形成了罗马教皇国,史称“丕平献土”。 2. 教会的统治的表现: (1)政治上:罗马教皇被视为上帝在人间的最高代表,有权废立国王,地位至高无上。 (2)经济上: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有西欧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不但剥削领地上的农民,还要向全体居民征收什一税。

(3)思想文化上:教会是西欧最顽固的封建精神堡垒,垄断教育,宣扬《圣经》是一切知识的顶峰,反对学习基督教神学以外的知识,禁绝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3.教会统治的影响 教会的统治,严重影响了西欧社会的进步,历史上把教会统治的时代称为“黑暗时代”。 一兴一衰——西欧城市的兴起和拜占廷帝国的衰落 1、西欧城市的兴起 (1)时间:11世纪 (2)形成过程: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 (3) 琅城起义:琅城起义是城市争取自治权,反封建主斗争的典型。 (4)代表城市:意大利——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法国——巴黎、马赛,英国的伦敦等。 (5) 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2、拜占廷帝国的衰落 1.原因: (1)封闭保守,故步自封,不吸收先进文明的成果。 (2)皇帝查士丁尼频频用兵,民穷财尽。 (3)内忧外患,领土被蚕食,国家四分五裂。 2.灭亡: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灭掉古老帝国。 两个文明发源地: 1、大河文明----人类早期文明的产生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1)亚非文明都与大河有关,埃及---尼罗河、西亚----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印度----恒河和印度河、中国----长江与黄河。 (2)原因:这些大河流域土地肥美、灌溉便利、宜于农耕,使这些地区最早出现农业,进而出现国家,出现奴隶制文明。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知识点梳理 重点题型( 常考知识点 )巩固练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学习目标】 1、阐述内环境的概念、组成及各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2、理解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能举例说明。 3、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4、重点:内环境的概念、组成及各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要点梳理】 要点一、细胞生活的环境 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的概念: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2)体液的组成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要点诠释】 (1)血浆是血液的一部分,所以血液并不全是细胞外液。血浆(液体成分)包括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血浆蛋白等。血细胞(有形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2)血浆中的物质除大分子蛋白质外,都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细胞间隙形成组织液。绝大部分的组织液还可以重新通过毛细血管壁渗透回血浆中,少部分(约10%)则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又进入血管成为血浆。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通过细胞膜进行物质交换。 (3)内环境【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07:53~15:17 ①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②血浆、组织液、淋巴及细胞之间的关系 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 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淋巴 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 【要点诠释】 (1)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其中的“内”与“外”是相对的,从人体的角度来看,人体的外环

境是我们生活的外界环境,人体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淋巴所组成的液体环境。 (2)从细胞的角度来看,细胞的外环境是细胞外液,即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也就是人体的内环境,细胞的 内环境是细胞内液。因此内环境是相对人体外界环境而言的,相对于细胞来说是外环境。但人的呼吸道、肺泡腔、 消化道、泪腺、输卵管、输尿管等有孔道与外界相通的结构中的气体或液体都应视为外部环境。也就是说体内的 一些液体,如尿液、泪液、消化液等不是内环境(细胞外液)中的液体。 (3)细胞外液即内环境,二者外延和内涵相同,只是名字不同而已。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 细胞生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 2.细胞外液的成分 (1)水,血浆中约 90%为水。 (2)气体,其中以氧气和二氧化碳最为重要。 (3)各种无机离子,其中 Na +、Cl -、K +、Ca 2+、HCO 3-和 HPO42-的量较多。 (4)有机化合物,如脂质、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维生素等。 (5)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 (6)细胞代谢的废物,如氨、尿素等。 故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在 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 770 kPa , 相当于生理盐水(0.9%的 NaCl 溶液)的渗透压。 (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的 pH 为 7.35~7.45。血浆中有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对,如: H 2CO 3/NaHCO 3、NaH 2PO 4/Na 2HPO 4 等。 (3)温度:主要通过影响酶活性来实现的。人体细胞外液温度一般是 37℃,由于炎症引起体温过高,超 过酶的最适温度,导致体内代谢反应速度减慢,从而出现不思饮食症状。 4.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要点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内环境的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 (1)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原因是由于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 活动的进行。 (2)内环境的各种变化都是有一定范围的,而不是某一恒定值。如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变化范围为 36.5℃~37.5℃;血液的 pH 变化范围为 7.35~7.45;血浆渗透压一般为 770 kPa (37℃时);血糖正常水平为 80 mg /dL ~120 mg /dL 等。 (3)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1)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直接相关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反馈调节。 反馈就是一个系统本身工作产生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进入这一系统,指导这一系统的工作。例如,夏日 炎炎,体内产生的热引起发汗而使体温不至于上升;各种酶促反应的产物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反应就会达到平衡, 如果把产物取走,反应又可进行。这两例都是反应的产物反过来抑制反应的进行,是“负反馈” 另一类是反应

考纲知识点归纳(世界近代史)完整版

考纲知识点归纳(世界近代史).^ 第四分册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巨变表现: ●总体趋势:资本主义产生,封建制度解体,完成了由西欧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 社会的过渡。 ●经济:手工工场出现,标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新航路开辟 殖民掠夺 ●政治:民族国家形成,等级君主制演变为君主专制 ●社会: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文化:思想意识发生重大变化,进行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在思想领域开展 反封建斗争。 第一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产生 知识结构: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出现剩余产品(根本原因) 雇佣劳动力 商品经济的发展 国内:强制剥削农民土地(eg:圈地运动)资本原始积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15世纪 国外:商业战争、贩卖奴隶、殖民掠夺 手工工场诞生(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特点:手工劳动、分工协作] 第二课民族国家的形成 ?君主专制 B 一、民族国家的形成 共性:确定的疆土; 全民族通用的语言和国民的文化认同 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国民经济 全体国民构成民族共同体(民族意识增强)

享有国际法意义上的独立主权(政治上的统一) 二、君主专制 1、封建等级制等级君主制君主专制 2、形成背景: 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 ①封建贵族总体上已丧失昔日的权威,不得不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②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③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3、历史作用 ①加强中央集权,大家地方割据势力。 ②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发展迅速。 第三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 ?15世纪东西方的交流 A ?新航路开辟的简况 A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B ?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 A 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1、原因: ①社会根源:寻金热 ②诱因:《马克波罗行纪》 ③经济根源:15世纪后,西欧商品经济发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要求扩大国外市场和获得更多货币。 ④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建立以后,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促使欧洲各国开始寻找新航路。 2、条件:地图学说日益流行 ①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地图绘制技术先进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最全]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 一、细胞的生活的环境: 1、单细胞(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养料 O2养料 O2 外界环境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代谢废物、CO2淋巴代谢废物、CO2 内环境 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 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成分相对稳定 内环境稳态温度 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酸碱度(PH值) 渗透压 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及皮肤) 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 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 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 三、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细胞体 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神经元树突 突起神经纤维 神经元在静息时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功能:传递神经冲动 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理

世界古近思想史知识点总结整理 一、普罗塔戈拉等智者学派的观点与苏格拉底观点的异同 1、相同点 (1)都把哲学研究的中心放在了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上。可以把二者看做是西方人文主义的先驱。 (2)都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2、不同点 (1)背景:智者学派与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相伴,而苏格拉底时期雅典政局动荡。 (2)内容:在普罗塔戈拉那里,人还只是个体感性的人,而在苏格拉底那里,人则成了具有普遍性的理性思维的人。即在“人是万物的尺度”中人对自己的认识仍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而在“认识你自己”中人对自己的认识则已经具有了理性认识的含义。 (3)影响:普罗塔戈拉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以他为代表的智者运动也被看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而苏格拉底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与18世纪启蒙思想的特点极为相似,因此可以把他看做是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 特别提示:虽然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有思想认识的差异,但他们的思想却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在当时起了很大的启蒙开导和解放思想的作用,因此他们都是古代希腊先哲的代表人物。 二、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人文精神的比较 1、相同点: (1)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 (2)都将道德看作是政治的基础,认为匡正道德是振邦救国的根本。 2、不同点: (1)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人,而古希腊思想家们则特别强调“个体”的人。 (2)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而古希腊思想家强调人的平等。 (3)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不同。儒家思想注重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忽视自然科学的探究;古希腊思想家比较关注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在对自然的研究中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4)作用不同:前者服务于君主专制,后者有助于民主政治。 三、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比较 1、相同点 (1)时代背景: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时期。 (2)运动性质: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诉求。 (3)斗争对象:都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4)理论来源: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5)政治支持:人文主义者需要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马丁·路德得到封建诸侯的保护。 (6)影响相同: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近代文化繁荣,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不同点 ①对待宗教的态度不同: 文艺复兴(以人为中心)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部编人教版教材世界古代史知识点汇编

世界古代史 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古代亚非和欧洲文明知识梳理

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国家 知识梳理 一、封建时代的西欧 1.背景:公元1世纪,基督教兴起,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立为国教,为之后西欧出现教权至上的社会秩序奠定基础。 2.政治 (1)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克洛维建立起法兰克王国,克洛维皈依基督教,将国有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亲兵和官吏,获得了罗马教会和部下等的支持。克洛维时期,法兰克不断扩张,实力强大。 (2)封建等级制度——封君与封臣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特进行了改革。改变过去无偿赏赐土地的做法,要求得到土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特点: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严格的等级性,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契约性。 (3)查理曼帝国 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他四处征伐,使法兰克王国成为西欧最大的王国。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又被称为“查理曼帝国”。查理当政时期,继续鼓励基督教发展,征收“什一税”,教会势力越来越大。世俗政权与教会的结合是查理曼政权的重要特征。 814年,查理曼去世,843年,查理曼帝国分裂,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国家的雏形。 3.经济——西欧庄园 (1)庄园经济 庄园经济盛行于9——13世纪,是乡村的主要经济组织形式。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居民为领主的佃户,庄园土地分为“直领地”和“份地”。为领主提供劳役是佃户的基本义务。 (2)庄园法庭——庄园是独立的政治单位的表现 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4.城市兴起 (1)自由、自治的城市 背景:10世纪起,西欧经济开始恢复,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开始重新兴起。 自由、自治斗争:由于城市兴起于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城市发展受到封建领主的限制(任意征税等),城市居民开始采用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的方式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到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自由与特权。 (2)市民阶层的兴起 越来越多的农民和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促进城市的发展。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阶级逐渐形成,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银行家逐渐成为早期的资本家。 5.大学的兴起 城市经济的繁荣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12世纪,大学兴起,大学课程包含文法、逻辑、修辞、算数、几何、天文和音乐的基础课程,还包含法学、医学和神学的专业课程。大学的课程设置一方面受基督教会影响,另一方面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 二、拜占庭帝国 1.《查士丁尼法典》 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东罗马帝国皇帝,他组建了法典编纂委员会,编成《查士丁尼法典》,与《法典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共同构成《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该法奠定了后世法学的基础,是欧洲民法的基础。 2.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7世纪,阿拉伯人入侵 9世纪以后,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进攻 11世纪,十字军东征 1453 封建时代的欧洲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淋巴(淋巴循环) 考点: 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则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的成分 水,无机盐(Na+, Cl- ),蛋白质(血浆蛋白) 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 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 气体:O2,CO2等 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 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 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血浆各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保持动态的稳定,所以分析血浆化学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物质代谢情况,可以分析也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考点: 血红蛋白,消化酶不在内环境中存在. 蛋白质主要机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在调节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水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无机盐在维持血浆渗透压,酸碱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典型事例: (高温工作的人要补充盐水;严重腹泻的人要注入生理盐水,海里的鱼在河里不能生存;吃多了咸瓜子,唇口会起皱;水中毒;生理盐水浓度一定要是0.9%;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胀破;吃冰棋淋会口渴;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 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 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H2CO3/NaHCO3 CO2+H2O H2CO3H+ + HCO3- 温度:有三种测量方法(直肠,腋下,口腔),恒温动物(不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与变温动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不同.温度主要影响酶。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细胞的生存环境: 1、单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外液主要是血浆、淋巴、组织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完全不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相对稳定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及皮肤) 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 会遭到破坏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跃状态的过程。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世界历史知识点人教版

世界古代史、近代史部分 (八年级下四、五单元及九年级上) 一、上古人类文明 【考试说明】1.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北:八下P90 古代埃及文明最著名的历史遗产是金字塔,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陵墓。 2.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北:八下P91《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 3.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北:八下P92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构成了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种姓制度人为地制造了极不平等的社会等级。 4.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北八下P90:第17课课题: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5.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北:八下P95 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达到极盛,在古代社会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 6.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八:下P94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发源地。 二、中古亚欧文明1.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北:八下P101 公元646年,日本统治者进行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实行“班田收授法”,由国家将天下公田班给公民;实行租庸制度,统一租税;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 2.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创立伊斯兰教,建立第一个阿拉伯国家八:下P102 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教逐渐成为一面团结阿拉伯人的旗帜,穆罕默德率领信徒,打败了麦加贵族,建成历史上第一个阿 拉伯国家。三、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1.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史实 北:八下P120 马可·波罗是意大利威尼斯的商人,随叔父来到中国元朝的上都,在中国当了17年的官,马可·波罗把他在中国的见闻口述成一本书,叫作《东方见闻录》(又译《马可·波罗行记》) 北:八下P120 阿拉伯数字原本是印度人发明的,经过阿拉伯人的传播,成为世界上人们共同使用的数字。 2.世界各民族各地区文明交往的方式 北:八下P120 古代文明的交往的方式,除了暴力冲撞外,也有和平交流的方式。3.知道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北:八下P120 古代文明之间的交往促进了世界文明的扩展。四、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八:下P122 古代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 ) 2.

世界古代史-中考复习知识点

世界古代史 1、大河文明——亚非文明 ⑴古埃及(前3500年):①发源地:尼罗河 ②文明成就:金字塔 ⑵古巴比伦(前3500年以后):①发源地:两河流域 ②文明成就: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⑶古印度(前2500年):①发源地:印度河流域 ②文明成就: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4)古中国(前2070年):①发源地:黄河长江 ②文明成就:分封制 形成原因: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海洋文明——西方文明 希腊: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政治最高峰。 罗马: 中古亚欧文明 日本:大化改新 亚洲 阿拉伯半岛统一 时间:7世纪,孝德天皇开始大化改新。 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 意义:由奴隶制度过渡到封建制度 穆罕默德在麦加创办伊斯兰教。 622年,默罕默德带领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伊斯兰教把 622 年定为伊斯兰教教历元年。 欧洲 西欧封建社会 最强大:法兰克王国 查理·马特改革 时间:8世纪 意义: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特点: ①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②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西欧城市的兴起 举例:法国琅城 意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 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拜占延帝国 灭亡原因:①6世纪,四处征讨,内忧外患。 ②13世纪,西方军队东征,帝国被统治长达半个多世纪。 灭亡标志:15世纪,君士坦丁堡被攻占。 罗马共和国 (前 509 年) 布匿战争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罗马帝国的建立 屋大维(前27年) 2世纪时最强盛,地中 海成为它的内湖。 395年分裂476年西罗马灭亡,西欧奴隶 社会终结。 1

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理知识分享

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 理

世界古近思想史知识点总结整理 一、普罗塔戈拉等智者学派的观点与苏格拉底观点的异同 1、相同点 (1)都把哲学研究的中心放在了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上。可以把二者看做是西方人文主义的先驱。 (2)都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2、不同点 (1)背景:智者学派与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相伴,而苏格拉底时期雅典政局动荡。 (2)内容:在普罗塔戈拉那里,人还只是个体感性的人,而在苏格拉底那里,人则成了具有普遍性的理性思维的人。即在“人是万物的尺度”中人对自己的认识仍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而在“认识你自己”中人对自己的认识则已经具有了理性认识的含义。 (3)影响:普罗塔戈拉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以他为代表的智者运动也被看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而苏格拉底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与18世纪启蒙思想的特点极为相似,因此可以把他看做是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 特别提示:虽然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有思想认识的差异,但他们的思想却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在当时起了很大的启蒙开导和解放思想的作用,因此他们都是古代希腊先哲的代表人物。 二、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人文精神的比较 1、相同点: (1)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 (2)都将道德看作是政治的基础,认为匡正道德是振邦救国的根本。 2、不同点:

(1)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人,而古希腊思想家们则特别强调“个体”的人。 (2)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而古希腊思想家强调人的平等。 (3)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不同。儒家思想注重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忽视自然科学的探究;古希腊思想家比较关注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在对自然的研究中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4)作用不同:前者服务于君主专制,后者有助于民主政治。 三、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比较 1、相同点 (1)时代背景: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时期。 (2)运动性质: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诉求。 (3)斗争对象:都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4)理论来源: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5)政治支持:人文主义者需要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马丁·路德得到封建诸侯的保护。 (6)影响相同: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近代文化繁荣,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不同点 ①对待宗教的态度不同: 文艺复兴(以人为中心)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最新生物必修三必背知识点归纳整理

最新生物必修三必背知识点归纳整理 生物必修三必背知识点归纳整理 1.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分为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其中细胞内液占2/3。 2.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 3.内环境不仅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而且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种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5.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的数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生理盐水的浓度是0.9% 的NaCl。细胞内液渗透压主要由K+维持。

6.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7.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种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发射弧,反射弧通常会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9.兴奋的产生:静息时,由于钠钾泵主动运输吸收K+排出Na+,使得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静息状态下,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产生外正内负静息电位。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此时为协助扩散,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产生外负内正动作电位。 10.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双向的 1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单向,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突触

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总结-世界近代史考点

世界近代史 第一课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1.文艺复兴 (1)概况: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15-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以宣扬人文主义,反对教会神权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2)代表人物及成就:但丁《神曲》;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3)作用:推动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的开辟 (1)人物及活动:迪亚士到达好望角;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2)影响: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资产阶级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①成果: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权利法案》内容:规定不经议会的批注,国外不能征税,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②意义:推翻了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国外:推动了欧洲资本阶级革命的发展和世界历史的进程。 (2)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 ①《独立宣言》的内容:痛斥英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人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的权利;宣布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②意义:对内: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对以后欧洲和拉美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3)法国大革命(1789-1794) ①《人权宣言》内容:人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意义: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多的影响。 4.华盛顿、拿破仑的主要活动

世界古代史知识点

世界古代史知识点 一个祖先—-非洲的南方古猿就是人类的直系祖先。 1、进化过程: 1)在距今二三百万年前—-“猿人”。 2)在距今约25万年前后——早期智人; 3)在距今5万年前后——与现代人接近的晚期智 人。 A.亚洲——中国的山顶洞人。 B.非洲—-阿尔及利亚的阿尔法卢人。 C.欧洲——法国的克罗马农人。 4)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 2、原始社会的基本组织:氏族。 3、发展阶段:分为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 4、主要特征: A.母系氏族:由于群婚,人们知其母不知其父,血 统以母系计算。氏族的首领多由年长的妇女担 任。 B.父系氏族:一夫一妻家庭出现,血统以父系计算, 氏族首领改由男子担任。 5、氏族的瓦解: 由于私有财产和阶级的产生,氏族开始瓦解,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国家也随之产生。 一个黑暗时代——教会的统治 1。教会统治的确立—-丕平献土:756年,法兰克国王矮子丕平为报答教皇对他的支持,把用武力夺取的意大利中部一片领土献给教皇,形成了罗马教皇国,史称“丕平献土”。 2。教会的统治的表现:

(1)政治上:罗马教皇被视为上帝在人间的最高代表,有权废立国王,地位至高无上。 (2)经济上: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有西欧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不但剥削领地上的农民,还要向全体居民征收什一税。 (3)思想文化上:教会是西欧最顽固的封建精神堡垒,垄断教育,宣扬《圣经》是一切知识的顶峰,反对学习基督教神学以外的知识,禁绝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3。教会统治的影响 教会的统治,严重影响了西欧社会的进步,历史上把教会统治的时代称为“黑暗时代”。 一兴一衰——西欧城市的兴起和拜占廷帝国的衰落1、西欧城市的兴起 (1)时间:11世纪 (2)形成过程: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 (3)琅城起义:琅城起义是城市争取自治权,反封建主斗争的典型. (4)代表城市:意大利——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法国-—巴黎、马赛,英国的伦敦等. (5) 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2、拜占廷帝国的衰落 1。原因: (1)封闭保守,故步自封,不吸收先进文明的成果. (2)皇帝查士丁尼频频用兵,民穷财尽。 (3)内忧外患,领土被蚕食,国家四分五裂。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期末复习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理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期末复习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理 17文艺复兴兴起的时间` 地点指导思想实质 兴起的时间和地点:14世纪的意大利原因: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指导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形式:弘扬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 实质:(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蕴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18文艺复兴代表人物及其成就:意义 人物及代表作:但丁: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分为“炼狱”“地狱”“天堂”三部分, 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文艺复兴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莎士比亚:英国,《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文艺复兴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19探索新航路的原因, 目的,动力,条件,经过,影响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目的:追求东方财富;动力:《马可·波

罗行纪》的影响。 条件:指南针、造船和航海技术、地圆学说 新航路开辟的经过:1487年,迪亚士到达非洲的好望角;1497年,达?伽马到达印度(最早到达东方);1492年,哥伦布达到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发现美洲新大陆);1519年—1522年,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环球航行第一人)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A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繁荣起来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 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D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20殖民扩张的影响:积极:促进欧洲与殖民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客观上有助于殖民国家的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消极:但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1三角贸易出现的时间,国家,路线,影响 时间:新航路开辟之后 国家:葡萄牙(最先),英国(后来居上,主要经营),法国 路线:欧洲→非洲→美洲→欧洲(主要的是奴隶贸易) 影响:“三角贸易”为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给非洲人民带来了灾难

世界古代史知识点

世界古代史知识点 一个祖先—-非洲得南方古猿就就是人类得直系祖先。 1、进化过程: 1)在距今二三百万年前——“猿人"。 2)在距今约25万年前后-—早期智人; 3)在距今5万年前后--与现代人接近得晚期智人。 A.亚洲——中国得山顶洞人、 B.非洲-—阿尔及利亚得阿尔法卢人。 C.欧洲—-法国得克罗马农人。 4)在从猿到人得转变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2、原始社会得基本组织:氏族。 3、发展阶段:分为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两个。 4、主要特征: A.母系氏族:由于群婚,人们知其母不知其父,血统 以母系计算、氏族得首领多由年长得妇女担任。 B.父系氏族:一夫一妻家庭出现,血统以父系计算, 氏族首领改由男子担任。 5、氏族得瓦解: 由于私有财产与阶级得产生,氏族开始瓦解,人 类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国家 也随之产生。 一个黑暗时代——教会得统治 1、教会统治得确立—-丕平献土:756年,法兰克国王矮子丕平为报答教皇对她得支持,把用武力夺取得意大利中部一片领土献给教皇,形成了罗马教皇国,史称“丕平献土”。 2。教会得统治得表现:

(1)政治上:罗马教皇被视为上帝在人间得最高代表,有权废立国王,地位至高无上、 (2)经济上:教会就是西欧最大得封建主,占有西欧三分之一以上得土地,不但剥削领地上得农民,还 要向全体居民征收什一税。 (3)思想文化上:教会就是西欧最顽固得封建精神堡垒,垄断教育,宣扬《圣经》就是一切知识得顶峰,反对学习基督教神学以外得知识,禁绝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3、教会统治得影响 教会得统治,严重影响了西欧社会得进步,历史上把教会统治得时代称为“黑暗时代”。 一兴一衰——西欧城市得兴起与拜占廷帝国得衰落1、西欧城市得兴起 (1)时间:11世纪 (2)形成过程:随着西欧生产力得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新得工商业城市。 (3) 琅城起义:琅城起义就是城市争取自治权,反封建主斗争得典型、 (4)代表城市:意大利——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法国—-巴黎、马赛,英国得伦敦等。 (5) 西欧城市兴起得历史意义:瓦解西欧封建制度 与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2、拜占廷帝国得衰落 1、原因: (1)封闭保守,故步自封,不吸收先进文明得成果。 (2)皇帝查士丁尼频频用兵,民穷财尽。 (3)内忧外患,领土被蚕食,国家四分五裂、

高中生物必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稳态 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淋巴(淋巴循环) 考点: 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则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 3、细胞外液的成分 水,无机盐( Na+, Cl- ),蛋白质(血浆蛋白) 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 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 气体: O2,CO2 等 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 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考点:血红蛋白,消化酶不在内环境中存在. 4、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A、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 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 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C、温度:有三种测量方法(直肠,腋下,口腔),温度主要影响酶。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 组织水肿形成原因: 1代谢废物运输困难:如淋巴管堵塞 2渗透问题;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低A、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蛋白质进入组织液 B、营养不良 C、肾炎,蛋白尿,使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低。 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反射的条件:有神经系统;有完整的反射弧(不能是离体的)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静息状态(未受到刺激时):兴奋状态(受到刺激后):静息状态 外正内负K+外流外负内正Na+内流外正内负Na+外流 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 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与传导方向相同) 传导方式:神经冲动电信号动作电位 传导方向:双向不定向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多个神经元) 1、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轴突)突触间隙(组织液)突触后膜(树突或细胞体)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 第一节人体的稳态 一.内环境与稳态 1.内环境概念的形成——通过分析细胞生活的环境,认识并形成内环境的概念 人体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细胞生活的环境—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人体的内环境(细胞获得营养和排除废物的媒介) 2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示意图”,重点解决细胞与组织液、组织液与血浆、组织液与淋巴的关系。增加淋巴循环图,以便于学生构建出淋巴循环与血液循环的空间上的联系, 要点分析 一、体内细胞的生活环境 1.体液 2.内环境 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虽然也是液体,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关系

图1-1 4.细胞外液的成分及理化性质 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1)血浆 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成分,90%以上是水,其中含有数千种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质、糖类、无机盐类、氨基酸、维生素、激素、抗体和各种细胞代谢产物等。 (2)组织液 组织液是血浆经过毛细血管滤过而形成的,其中各种离子成分与血浆相同,也存在各种血浆蛋白,但其浓度明显低于血浆。 (3)淋巴 组织液中的物质进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因此淋巴的成分与组织液类似。与血浆相比,淋巴中水分的含量明显较多,另外,由肠道吸收的脂质绝大部分是经过淋巴运输而进入血液的。 (4)理化性质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反之,溶液渗透压越低。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 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 二、内环境的作用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媒介。 图1-2 课外讨论 问题:血液的pH保持在7.35~7.45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正常的呼吸方式可以导致血液中酸—碱的不平衡,导致呼吸酸中毒(pH过低)和呼吸碱中毒(pH过高)。血液中存在三种缓冲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碳酸氢根离子/碳酸缓冲体系。可以表示为:H2O+CO2肺H2CO3血液H+HCO-3 你知道如果呼吸太快、太深或者太浅会出现什么情况? 例题精解 例1.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通过() A.组织液 B.内环境 C.血浆 D.淋巴 例3.人体内的体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如图1-3所示,根据图解回答:(1)C液体和D液体分别为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