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灌装包装规程

化妆品灌装包装规程
化妆品灌装包装规程

化妆品灌装包装规程

1. 目的

确保制程灌装包装产品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以满足质量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制程灌装包装产品作业检验标准和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XX化妆品有限公司的制程检验标准。

3. 检验依据

3.1 品管部依据本公司的产品要求提供确认样板。

3.2 外观检验判定标准引用GB2828一般检验水平Ⅱ级。

3.3 包装外观检验要求执行标准QB/T 1685。

4. 责权

4.1 品管部:负责依照制程半成品的检验标准进行检验和判定,并及时记录。

4.2 生产部:负责按生产单要求进行生产和留样,并做好相关记录。

5.检验方法

5.1 目视: 30cm或一手臂长距离观察。

5.2 测量:用游标卡尺对抽取样品进行测量与确认板对比的读数。

5.3 手感:用手触摸被测物,感觉被测物的软硬、韧脆度、粘油感等感观特性。

5.4 实物测试:抽取样品,按要求的相关配件进行配套试验,以检验配合度。

5.5 挤压试验:此方法适用于软管的挤压试爆,用母指、食指、中指三指同时按住管体中下部,使管尾完全涨鼓约6秒,观测管尾是否有爆痕。

6.检验规则

6.1 操作准则

6.1.1灌装间环境及个人卫生要求按《车间卫生管理规范》进行监控。

6.1.2监控灌装机及加料工具的清洗。

6.1.2.1生产员工应先用足量的自来水将机器内的膏体洗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再用75%酒精冲洗消毒。

6.1.2.2对机器内部进行检查,将手指伸进灌装机头内,检查有

无膏体附着在内侧。

6.1.2.3检查洗机后的酒精是否浑浊或杂质,如浑浊或有杂质,要

求员工对已洗的机器重洗,直到排出酒精干净清洁,方可进行灌装。

6.1.2.4监控生产人员是否用75%酒精对托盘、镊子、加料桶、加

料勺等器具及毛巾进行消毒。

6.1.3半成品领料监控。

6.1.3.1检查所领半成品是否已出检验合格报告,有无需要注意

的特殊事项。

6.1.3.2检查半成品名称、批号是否当日生产所需,有无领错料,

半成品是否是当线灌装所需的半成品。

6.1.3.3检查半成品外观有无异常:如变色、变味、发霉、大量

细小气泡、含杂质等不合格现象。

6.1.3.4上述各项检查均合格后方可灌装。

6.1.3.5两种半成品同时领用时,应要求将两种产品的半成品分

开放置,确保加料时不混淆。

6.1.4包材领料监控。

6.1.4.1检查所领包材是否消毒,是否与当日在线生产计划一

致,有无混料及来料不良现象。

6.1.4.2相似包材同时生产时,应要求将两种包材分开放置,尽量

避免同时出现在一条流水线上,确保灌装时不混淆。

6.1.4.3须不低于30pcs/批进行外观复检。

6.1.5抽称产品净含量。

6.1.5.1生产前监控调机:

A.先取空瓶,称出其重量

B.取已称重量的空瓶到每台已调好尽含量的灌装机上接半成品,称出毛重,算出产品净含量

C.若产品净含量小于产品灌装量标准值,通知生产部重新调机,直至合格后方可允许灌装(同时应注意外观看起来装量不少)

6.1.5.2流水线产品净含量监控:

A.生产前,抽取10支空管,称总重,取平均值,以该值作为抽称产品的空管重量

B.先称空管重量,灌装后称产品重量,两者之差即为产品净含量,并将结果记录于《净含量抽检记录》中

C.如果产品净含量小于标准值,应多对流水线上的产品加以抽称,并对灌装机加以调试。对检出净含量不合格予以返工,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对两次抽称之间的产品予以复称

6.1.5.3所用天平须经过校正,读数精确至0.1G。

6.1.6工序监控

6.1.6.1加料工序监控:

A.加料员工所加半成品应是经检验人员检验合格的半成品

B.检查有无加错料,加料桶、铲子、勺子有无未洗干净就投入另一种半成品的加料

C.桶底和桶壁应干净,在加料员工加料的同时,应随时检查已确认过的半成品是否有异常现象

D.膏体不允许滴到灌装机外或溢出料斗,不能滴出至地面。如果有这种情况应立即要求员工清除干净,再加料

E.加料员工应按半成品批号通知包装间更换成品批号,不能出现错换、漏换、迟换、早换批号等情况

6.1.6.2灌装工位监控:

A.生产开始或更换产品时,灌装机应清洗消毒干净后才允许灌装,所用包材与所需灌装的半成品相符

B.检查有无少装、漏装现象,瓶、管身应洁净,不允许有料体附着在管、瓶表面

6.1.6.3拧盖工位监控:

A.生产镀金、镀银盖的产品时,员工应戴手套,拧盖工位不能有漏盖内塞,直接盖外盖等违规行为

B.检查盖盖后产品的瓶身、瓶颈及管身应干净,表面不能有料体污染现象,包材如有来料不合格品,应挑出待处理 C.检查外盖是否拧紧、拧正,不能出现松盖、盖歪、滑丝等现象

D.检查盖盖后软管类产品是否漏气

E.检查灌装间产品瓶身是否洁净,有无沾料、未盖外盖、未盖内塞的产品不得流出灌装间

6.1.7产品切换及生产监控

6.1.

7.1使用相同产品有无成分或新老厂家的包材时,应要求员工将其中一种先灌装完后并将车间清理干净,再使用另一种包材,确保产品不混淆。

6.1.

7.2生产不同产品但包材相似时,应要求员工将包材分开放置且要求加料人员注意检查包材是否错加,在领用包材时注意检查

标识。

6.1.

7.3随时抽查包材是否有混淆现象

6.1.8生产易受污染的产品时,要求灌装人员注意产品在流水线上摆放应整齐,且保持洁净。如果有料体污染,要求生产员工及时擦拭,或让组长安排人员在最后一道工序擦拭干净后,方可流入包装间生产,同时要求员工按时用酒精布擦拭流水线。

6.1.9与有电镀体的产品及金银卡纸盒有直接接触的操作人员须配戴手套,以防电镀体被氧化,纸盒留下印痕。

6.1.10灌装产品在开始生产的5pcs后应抽取1pcs做为微检用。

6.1.11 每次更换物料应加予检验,防止错用物料。

6.2 首件确认

6.2.1 首件确认规则:灌装车间生产前每一产品每一批号每班次每机台的产品应进行首件产品的确认;首件确认由现场QC人员依据相关资料和确认板与生产组长共同签署确认;新产品需品管主管及生产主管共同签名确认。签署首件1pcs由现场QC挂于“首件放置处”作为可生产和过程对照的依据。

6.2.2 首件确认内容

6.2.2.1 内容物的确认:色泽、香味、形状与确认板相符。

6.2.2.2 包材的各配套配件的色泽、形状、规格、材质均须与确认板相符,外观无不良现象。

6.2.2.3 包材的配套性:根据确认板进行配套,配合应良好,且无明显

间隙、滑丝、泄漏、盖不牢、盖不紧等异常现象。

6.2.2.4 净含量:符合大于包装标示的要求量及外观要求。

6.2.2.5 产品贴纸和印刷的内容、规格、色泽、位置须符合样板要求,外观地不良现象。

6.2.2.6 产品的排列方法及包装方法须符合样板要求。

6.2.2.7 中盒、纸箱名称均须一致。

6.3 巡检规则

6.3.1首产100pcs由组长与QC共同完成全检,检查内容与首件确认内容相同,无问题方可大批量生产。巡检应按60pcs/1h或30pcs/30min,对每一生产线进行抽查并记录,有异常现象应翻倍抽查。

6.3.2巡检出现异常情况,将视情况如外观性且属生产能自行调节的异常应马上知会组长改进并记录于巡检记录,跟进在半小时以内无明显改善的应马上向主管反映,并出具检验异常报告。

6.3.3 巡检如发现原则性的异常或处理难度大的异常现场QC可直接要求生产停产,并马上出具检验报告。

6.3.4 巡检过程中同时应关注相关作业规范和卫生,以杜绝质量隐患。

6.3.5 生产过程从空包材胶件到半成品的生产操作均须注意轻拿轻放,并整齐摆放,以减少产品刮花。

6. 4 产品功能性、可靠性的检验项目及标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