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减法》精品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减法》精品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减法》精品教案

《有理数的减法》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2.能熟练应用法则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揭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渗透事物间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重点:

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进行减法运算

●难点: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

●教学流程:

一、课前回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大家来回忆有理数加法的法则。

现在做练习题来巩固之前所学。

(-5)+(-7)= -12 (-5)+3=-2

9+(-5)= 4 -2+0=-2

-4+4= 0 +(-2)=-1

那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有理数的减法。

二、活动探究

学生活动:根据表格内容,计算哈尔滨市这一天的温差。

三、讲授新知

哈尔滨的最高温度是3℃,最低温度为-3℃,求这一天哈尔滨的温差。

先来列算式:3 -(-3)

大家都知道10-4=6.那么10-4=6这个式子中的性质符号补出来是什么样呢?

生:(+10)-(+4)=+6.

师:计算:(+10)+(-4)得多少呢?

生:(+10)+(-4)=+6.

既然两个式子最后的结果都是+6,我们就可以得出两个等式的左边是相等的。

也就是说(+10)-(+4)=(+10)+(-4)

从这个等式大家发现了什么?

生:减去一个正数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

师:对,稍微延伸一下就是减法和加法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那么3 -(-3)该怎么计算呢?

根据以前学过的减法,减数+差=被减数,也就是说,要有一个数+(-3)=3,那这个数是多少呢?

生:6

也就是6+(-3)=3,所以3 -(-3)=6;

而3+3=6

等式替换得:3 -(-3)=3+3

从这个等式,大家又能发现什么?

生:减去一个负数等于加它的相反数。

所以总结刚刚的两句话,减去一个正数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减去一个负数等于加它的相反数。我们就得到了有理数减法的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注意:(1)减法转化为加法,减数要变成相反数.“两变”

(2)法则适用于任何两有理数相减.

(3)用字母表示一般形式为:a-b=a+(-b).

四、举一反三

那现在我们来看沈阳市一天的温差该怎么计算。

沈阳市当天最高气温5℃,最低气温-2℃,所以温差应该是

计算5-(-2)

= 5+2

=7

五、实例讲解

1.(1)9-(-5)(2)(-3)-1

解:= 9+5 解:= (-3)+(-1)

= 14 =-4

(3)0-8 (4)(-5)-0

解:=0+(-8)解:=-5

=-8

2.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高度大约是8844m,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155m,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

解: 8848-(-155)

=8848+155

=8999(m)

因此,两处高度相差8999m。

3.全班学生分为五个组进行游戏,每组的基本分为100分,答对一题加50分,答错一题扣50分。游戏结束时,各组的分数如下:

(2)第一名超出第五名多少分?

解:由上表可以看出,第一名得了350分,第二名得了150分,第五名得了-400分。

(1)350-150=200(分);

(2)350-(-400)=750(分)

因此,第一名超出第二名200分,第一名超出第五名750分。

六、拓展提升

1.矿井下某工人在-100米深处检修设备,一小时后他上升了20米,半小时后他又上升了10米,再过一小时他又下降了15米,求该工人现在所处的位置。

解:-100+20+10-15=-85

所以该工人现在在-85米处

2.如果a<0,b<0,且|a|>|b|,那么a-b是()

A.正数

B.负数

C. 0

D.以上都有可能

解:a<0,b<0,且|a|>|b|,则a

3.已知|a-3|+|b+1|=0,求a-b的值。

解: |a-3|+|b+1|=0,

又|a-3|≥0;|b+1|≥0

∴ a-3=0;b+1=0

∴ a=3,b=-1.

a-b=4

七、体验收获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

有理数减法的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七、布置作业

教材第42页,1、2、3、6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