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届几次会议的含义

几届几次会议的含义
几届几次会议的含义

“两会”、“党代会”及“几届几次会议”的含义

“两会”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全国人大会议是五年一届,每年有一次会议,一般在3月召开,比如“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一年就是“二次会议”一直到“五次会议”为止,然后再换届选举下届,就变成“十二届全国人大”依次下去...

全国人大即是全国人民代表会的简称,每5年召开一次,会议称为: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要是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机关的领导人员。人代会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简称,审议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工作报告,选举新的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政府人员。

政协会议,跟人大会议一样也是五年一届,一般在人大开幕前2天先期开幕。政协会议,是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党领导下进行民主监督的。

此外,中国共产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是5年一次。党代会一般在一届内会开六次全会,与会的是中央委员会成员,一中全会一般在刚开完全国党代会后召开,六中全会在下届全国党代会之前召开,当中的几次会议在5年中召开,一般是在9或10月。党代会是党的代表大会,审议党委和党的纪律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新的党委、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党代会的专用名词:“几届几中全会”

1.“届”

用于定期的会议,195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新的党章,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实行常任制,每届任期5年。但由于政治运动等原因,九大直到1969年才召开,而十大、十一大均比党章规定提前一年召开。到了1982年的十二大及以后各次党代会,才真正按“八大”确定的党章的规定,5年召开一次

全国代表大会。

2.“中”是指中共中央委员会议,如“七届二中全会”就是指七大的党代表选出来的中央委员召开的第二次中央委员会议。

中央全会。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有关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一般每五年召开一次,我们通常简称为“XX大”。比如我们所说的“十六大”,就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简称。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就是我们平时简称的“中央”、“党中央”或“中共中央”。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

党的第几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就是第几届中央委员会。例如,若某届中央委员会是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就称为“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

党的中央委员会一般每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全会”或“中央全会”。一般来说,每一届中央委员会总共召开五至六次全体会议,分别简称为“一中全会”、“二中全会”、“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等。“XX届X中全会”,就是这样产生的。比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简称。

每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每届中央全会的会议主题是各不相同:一般来说,每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要选举新一届的中央委员会,并就当时面临的主要政治经济问题进行研究,通常党的总书记会在会上作政治报告;每一届中央全会的第一次会议,主要是选举新的中央领导班子,包括选举中央政治局等,其他每年一届的中央全会,通常都是研究当时的重要问题。

人大的专用名词:“几大几次会议”

1.“大”:即共产党召开第几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简称。如: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即“三大”、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十五大”。

2.“次”: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八大二次会议”,这里的“八大二次会议”是指参加八大的代表再次聚在北京召开的会议。因为1956年在党的八大上通过的新党章,明确每年召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八大也就是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第一次会议,1958年5月召开的“八大二次会议”。到了1992年十四大通过的新党章又明确规定,全国代表大会每5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而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则由中央政治局召开,每年至少举行一次。

党代会的专用名词:“几届几中全会”

1.“届”:用于定期的会议,195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新的党章,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实行常任制,每届任期5年。但由于政治运动等原因,九大直到1969年才召开,而十大、十一大均比党章规定提前一年召开,到了1982年的十二大及以后各次党代会,才真正按“八大”确定的党章的规定,5年召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我们某次党代会的中央委员会议为“几届几中全会”。

2.“中”:是指中共中央委员会议,如“七届二中全会”就是指七大的党代表选出来的中央委员召开的第二次中央委员会议。

而且要注意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利机关,全国人大的常务委员会是常设机构,在全国人大闭幕的时候代行其职能。党代会不是国家机关,而是党内决策机构。党的行政思想必须要通过全国人大上升为国家意志才能实施。

我们常说的“十八大”的全称应该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主要任务是选举产生新一届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并通过党的工作报告,确定未来五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总体发展战略。我们常说的“人代会”的全称应该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要任务是选举产生新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领导班子集体以及新一届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班子集体,并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工作报告,确定未来五年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

中共历次重要会议时间、内容、意义

《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专题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党的生日为7月1日)上海 内容:①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②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2、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上海 内容: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最高纲领是建设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意义:“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3年 内容: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4、“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汉口 内容: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②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③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意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5、遵义会议——1935年遵义 内容:①解决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瓦窑堡会议——1935年瓦窑堡 内容: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7、洛川会议——1937年洛川 内容: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8、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年延安 内容: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整式的加减知识点总结以与题型归纳

整式的加减 【本将教学容】 整式的基本概念、加减运算、代数式求值等 整式知识点 1.单项式: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一类代数式叫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不为零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数字系数,简称单项式的系数;系数不为零时,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注意:(若a 、b 、c 、p 、q 是常数)ax 2 +bx+c 和x 2 +px+q 是常见的两个二次三项式. 5.整式:凡不含有除法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代数式叫整式. 整式分类为:?? ?多项式 单项式整式 . 6.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单项式是同类项. 7.合并同类项法则:系数相加,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8.去(添)括号法则:去(添)括号时,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 9.整式的加减:整式的加减,实际上是在去括号的基础上,把多项式的同类项合并. 10.多项式的升幂和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起来,叫做按这个字母的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注意:多项式计算的最后结果一般应该进行升幂(或降幂)排列. 11. 列代数式 列代数式首先要确定数量与数量的运算关系,其次应抓住题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如和、差、积、商、平方、倒数以及几分之几、几成、倍等等.抓住这些关键词语,反复咀嚼,认真推敲,列好一般的代数式就不太难了. 12.代数式的值 根据问题的需要,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照代数式中的运算关系计算,所

中共历史上各个重要会议的历史意义及其作用

中共历史上各个重要会议的历史意义及其作用 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上海) 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意义,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中共二大1922.7 这次大会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二大”这样明确地提出反帝反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它说明,只有用马列主义理论武装的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中共三大 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问题。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形式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中共四大 最具历史意义的是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会议通过的文件指出:对于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产阶级不是以附属于资产阶级的身份,而是以自己阶级独立的地位和目的参加的。在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虽还幼稚,但因为它最受压迫,所以最有革命性,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有无产阶级的有力参加,并取得领导地位,才能取得胜利。大会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工农联盟问题,指出:农民是无产阶级天然的同盟者,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若不去发动和组织农民斗争,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是不可能取得的。 大革命 一、主观原因 主观是年幼的共产党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使共产党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尤其是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二、客观原因 客观方面: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阶级方面:国民党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无产阶级的利益,而两者的阶级利益不同,则导致了国共合作的破裂,这也是导致大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

中共历次重要会议召开的时间及主题

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总结 一、民主革命时期的会议(1921-1949年) (一)党的创建时期(1921-1923年) 1.“一大”(1921.7.23,上海):中国共产党成立。 2.“二大”(1922.7,上海) A.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a.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b.最低纲领: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民主共和国 B.群众路线的方法 3.“三大”(1923.6):确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二)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即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八七会议(1927.8.7,汉口) (1)背景:大革命失败 (2)内容: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②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③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3)意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1.5.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31.11,江西瑞金) 2.遵义会议(1935.1.15-17,军事和组织问题) (1)背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内容:①解决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3)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瓦窑堡会议(1935.12) (1)背景: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1935“八一宣言“ (2)内容:会议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防政府和抗 日联军等问题,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策略方针。 (三)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即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1.洛川会议(1937):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2.“七大”(1945,延安) (1)内容: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建国后的几次重要会议

建国后召开的会议有: (1)七届三中全会:1950年6月在北京召开,为建国初期党的工作规定了明确的策略路线和行动纲领。 (2)中共“八大”:1956年9月在北京召开,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的总任务和经济建设方针。 (3)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在北京召开,提出了忽视客观规律的总路线,推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4)庐山会议:1959年召开,错误地开展了对彭德怀等人的斗争,使“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 (5)七千人大会:1962年初在北京召开,是建国以来人数最多的中央工作会议,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初步纠正了“反右倾”运动的错误。 (6)八届十一中全会:1966年夏在北京召开,标志着毛泽东对“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7)中共“九大”:1969年在北京召开,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8)九届二中全会:1970年夏在庐山召开,削弱了林彪集团的权势。 (9)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确定了新的指导方针,作出了工作重点转移的战略决策,制定了改革和开放的重大政策,纠正了一批重大冤假错案,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开始形成。 (10)十三大:1987年在北京召开,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规划了现代化建设和深化改革的基本蓝图。 (11)十三届四中全会:清算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 (12)十四大:1992年在北京召开,确定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明确了迈向新世纪的航程。 (13)十五大:1997年在北京召开,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14)十六大)2002年在北京召开,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也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召

整式的加减概念复习

整式的有关概念 一、基本概念 1.由_____和_____的乘积组成的_____叫做单项式.单项式中的______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__ __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____ __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_____,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_____,各项的次数是几就叫做_____.一个多项式中,________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3.__ ___和___ _统称为整式. 4.____ _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___ __也分别__ ___的项叫做同类项. 5.把多项式的_____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已知22250,631x x x x --=-+求的值. 1.列代数式 例1、用式子表示“a 的3倍与b 的差的平方”,正确的是( ) A .2(3)a b - B .23()a b - C .23a b - D .2(3)a b - 例2、已知某船顺水航行3小时,逆水航行2小时: (1)已知轮船在静水中前进的速度是m 千米/时,水流的速度是a 千米/时,则轮船共航行多少千米? (2)轮船在静水中前进的速度是80千米/时,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时,则轮船共航行多少千米? 2.整式的有关概念 例3、单项式3a 6 1b π- 的系数为 例4、写出含有字母x 、y 的四次单项式___________(只要写出一个). 例5、多项式232246x y x x y +--+是____次____项式,最高次项的系数是_____,常数项是 例6、(1)若533m x y x y +与是同类项,则m = . (2)指出同类项:(1)3x -2y +1+3y -2x -5; (2)3x 2y -2xy 2+31xy 2-2 3yx 2。 3.规律探索问题 例7 有一种石棉瓦,每块宽60厘米,用于铺盖屋顶时,每相邻两块重 叠部分的宽都为10厘米,那么n (n 为正整数)块石棉瓦覆盖的宽度为

中共历史上重要会议及重要事件

中共历史上的重要会议总结 中共一大(1921): 宣告中共成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召开。大会的中心议题是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其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的无产阶级因此有了战斗的司令部,中国的劳苦大众从此有了翻身解放的希望,中国的革命从此焕然一新。 中共二大(1922): 民主革命纲领:反帝、反封、反军阀 中共三大(1923): 提出建立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八七会议(1927): 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目标:夺取城市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坚决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撤销了他的总书记职务。会议确定以土地革命和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为党在新时期的总方针,就国共两党关系、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古田会议 古田会议即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1929年12月28日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是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大会由陈毅主持。出席会议的代表100多人。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在于克服由于红四军的组织成分和长期处于艰苦的战斗环境而出现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 遵义会议(1935): 遵义会议结束“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挽救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危机而召开的。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肯定的毛泽东的军事战略主张,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一次重要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这次会议,是在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加深,大规模的抗日民主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下,为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革命策略而召开的。瓦窑堡会议是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发展。会议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既着重批判了“左”倾教条主义在政治策略上的错误,也警戒全党汲取大革命中无产阶级放弃领导权而导致革命失败的教训。 洛川会议 1937年8月22—25日,中国共产党在陕西省洛川县城北10公里处的红军指挥部驻地冯家村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洛川会议。洛川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任务和各项具体政策,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抗战的正确方向。 中共七大(1945):

共产党重要会议以及历届人大会议

中共重要会议 八七会议1927年1、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2、会议撤消了陈独秀的总书记职务,结束了右倾机会主义(投降主义)路线的统治;3、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当的主要任务。 古田会议1929年人民军队的建设问题。有效地纠正了由于红四军党内组织基础最大部分是由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成份所构成,由于红军尚在幼年时期,当的领导机关缺乏一致的坚决斗争,而产生和发展的各种错误倾向。领导干部之间消除了隔阂,统一了认识;全军上下增强了团结,军队中呈现出一派崭新的精神面貌。 中共六届四中全会1931年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占统治地位,重要表现有:1、在革命性质上:混淆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把反资和反帝并列;2、在革命形式上:强调革命高潮的到来;3、在革命道路上:坚持以城市为中心;4、在军事方面:军事教条主义,用所谓的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 瓦窑堡会议1935年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彻底地解决了联合民族资产阶级的问题。 遵义会议1935年1、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2、这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到了成熟。 洛川会议1937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县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指出抗战要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洛川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正确地指导了党和军队实行由国内战争到民族战争、由正规战到游击战的战略转变,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1938年1、总结抗战以来的斗争经验,纠正王明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明确党在民族革命战争中的地位,以争取抗战的胜利。2、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1、毛泽东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现状以及党应采取的基本政策;第一次提出执政党的建设问题。2、毛提出:⑴两个转折: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⑵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1950年1、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确定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主要任务,以及实现这些任务所必须开展的各项工作和战略策略方针。2、毛泽东向全会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指出:全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重要任务,是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3、报告中把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作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一个重要条件。4、毛泽东在会上还作了《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提出:“我们不要四面出击。四面出击,全国紧张,很不好。绝不可树敌太多,必须在一个方面有所让步,有所缓和,集中力量向另一个方面进攻。”“我们一定要做好工作,使工人、农民、小手工业者都拥护我们,使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不反对我们。” 一届人大1954年1、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就是要建设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这是“四个现代化”的最初表述。 中共七届六中全会1955年初步形成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思想。 知识分子会议1956年周恩来表述知识分子属于工人阶级。 中国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1、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2、召开全党和全国人民认真贯彻执行,争取在15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会后,全国各条战线迅速掀起“大跃进”高潮。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1961年1、会议正式通过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2、会议认为经济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是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因此,要求在编制国民经济计划时,要按照农、轻、重的次序安排经济。3、会议确定1961年经济工作要贯彻以农业为基础,把农业放在首位的方针,要求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要求国民经济各部门都支援农业。 三届人大一次会议1964年1、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新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目标。2、提出“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设想:第一步,用15年时间,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

我党重要会议节点汇总[值得收藏]

?党的创建时期 1、“一大”(1921、7、23,上海),中国共产党成立 (1)内容:①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②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斗争目的是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③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④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以陈独秀为书记。 (2)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就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就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2、“二大”(1922,上海),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 内容——①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它在当前阶段的纲领应当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②开始采取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③中共二大提出“联合全国一切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 3、“三大”(1923),1923年6月 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 ?土地革命时期 1、八七会议(1927、8、7,汉口) (1)内容: 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②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③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④还提出“整顿改编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 (2)意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2、遵义会议(1935) (1)内容: ①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②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 ③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 (2)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瓦窑堡会议(1935) (1)内容:①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②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 (2)意义:为抗日战争的到来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中共历次重要会议时间、内容、意义(简版)

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党的生日为7月1日)上海 内容:①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②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2、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上海 内容: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最高纲领是建设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意义:“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3年 内容: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4、“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汉口 内容: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②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③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意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5、遵义会议——1935年遵义 内容:①解决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瓦窑堡会议——1935年瓦窑堡 内容: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7、洛川会议——1937年洛川 内容: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8、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年延安 内容: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中共的几次比较重要的会议

中共的几次比较重要的会议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 ①内容:确立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②意义: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之后出现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2、中共二大(1922年7月) ①内容: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②意义: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中共三大(1923年) ①内容:决定国共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改组国民党。 ②结果:与国民党进行了合作,国民大革命兴起,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由于中共放弃领导权及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而失败。 4、八七会议(1927年8月) ①内容 A.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C.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D.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 ②意义: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5、遵义会议(1935年1月) ①内容 A.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取消其军事最高指挥权。 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②意义: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瓦窑堡会议(1935年底) ①内容: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②影响: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推动了全民族的抗战。 7、洛川会议(1937年秋):①内容: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②影响: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为抗日的前线。 8、中共七大(1945年春)

整式的概念及整式的加减.学生版

定 义 示例剖析 代数式的定义:用基本的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等)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 21x +,23ab ,10,a 单项式:像2a -,2πr ,21 3x y -,abc -,237x yz ,……,这些代数式中,都是数字与字母的积,这样的代数式称为单项式.也就是说单项式中不存在数字与字母或字母与字母的加、减的关系,且单项式的分母中不含字母.单独的一个字母或数也叫做单项式, 例如:a ,3-是单项式; 356x y ab c +-+,不是单项式 单项式的次数:是指单项式中字母.. 的指数和.单独的一个数(零除外),它们的次数规 定为零. 单项式212ab c -,它的指数1214++=, 是四次单项式. 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47叫做单项式247x y 的系数; 2r π的系数是π. 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 也分别相同的单项式叫做同类项. 2 13x y -与 247x y ,2abc 与abc -, m -与7m 易错点:① 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单项式前面的符号; ② π是一个数,不要将它当作字母. 【例1】 指出下列各式,哪些是代数式 ? ⑴ 21x + ⑵ 23ab ⑶ 10 ⑷ 10n a ? ⑸ a b b a +=+ ⑹ 32> ⑺ 2πS R = ⑻ 347+= ⑼ π 夯实基础 模块一 单项式相关概念 整式的概念 和整式的加减

单项式 32 5 x y - 423a b - 0.9mn - 22πr 2x yz - 3x 系数 次数 【例3】 ⑴ 单项式32 57ab c - 的系数是57 -,次数是 . (人大附中期中) ⑵ 一个单项式:它的系数是1-,次数是3,必须含x ,y 两个字母,请写出这样的单项式 .(写出一个即可) (北京101中学期中) ⑶ 系数为3,只含.. 字母x 、y ,且次数是3的单项式共有( )个. A .1 B .2 C .3 D .4 (人大附中期中) ⑷ 下面给出的四对单项式中,是同类项的一对是( ) A .213x y 与23z - B .232.2m n 与321 12 n m C .20.2a b 与2 0.2ab D .11abc 与11ab (人大附中期中) ⑸ ①2002-与2000是同类项;②2ab 与3abc -是同类项;③53x 与55x 是同类项;④5b -与3b 是同类项,上述说法正确的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人大附中期中) ⑹ 写出325x y -的一个同类项 (清华附中期中) ⑺ 若342n m x y +与923n x y -是同类项,那么m n ,的值分别是( ) A .23m n =-=, B .23m n ==, C .32m n =-=, D .32m n ==, (三帆中学期中) ⑻ 如果3||2n x y 与11 3 m x y +-是同类项,则m n +=__________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期中) 能力提升

整式的加减知识点总结与题型汇总

整式的加减 整式知识点 1.单项式: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一 类代数式叫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不为零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数字系数,简称单项式的系数;系数 不为零时,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 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注意:(若a、b、c、p、q 是常数)ax2+bx+c 和x2+px+q 是常见的两个二次三项式. 5.整式:凡不含有除法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代数式叫整式. 整式分类为: 单项式 整式. 多项式 6.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单项式是同类项. 7.合并同类项法则:系数相加,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8.去(添)括号法则:去(添)括号时,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若括号前边 是“- ”号,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 9.整式的加减:整式的加减,实际上是在去括号的基础上,把多项式的同类项合并. 10. 多项式的升幂和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起来,叫做按这个字母的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 注意:多项式计算的最后结果一般应该进行升幂(或降幂)排列. 11. 列代数式 列代数式首先要确定数量与数量的运算关系,其次应抓住题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如和、差、积、商、平 方、倒数以及几分之几、几成、倍等等. 抓住这些关键词语,反复咀嚼,认真推敲,列好一般的代数式就不太 难了. 12. 代数式的值 根据问题的需要,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照代数式中的运算关系计算,所得的结果是代数 式的值. 13. 列代数式要注意 ①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要把乘号省略; ②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除,要把它写成分数的形式; ③如果字母前面的数字是带分数,要把它写成假分数。 1

中共历次重要会议整理1

上海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总结 一、民主革命时期的会议(1921-1949年) (一)党的创建时期(1921-1923年) 1.“一大”(1921.7.23,上海):中国共产党成立。(C等级考点) (1)成立时间、地点和主要代表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 会议正式代表有毛泽东、董必武等12人,代表全国50多个党员。列席会议的是包惠僧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 (2)会议主要内容 确定党名为“中国共产党”。 制定党纲: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中共“一大”把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组织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二大”(1922.7,上海)(C等级考点) A.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a.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b.最低纲领: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意义:在全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这是马克思列宁 主义同中国实际进一步结合的重要标志。 3.“三大”(1923.6,广州):确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B等级考点) 内容: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独立性。 (二)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即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八七会议(1927.8.7,汉口) (1)背景:大革命失败 (2)内容: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②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③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3)意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2.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31.11,江西瑞金) 3.遵义会议(1935.1.15-17,军事和组织问题) (C等级考点) (1)时间: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2)内容: 会议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1

中共建党以来的历次重要会议以及意义

1.一大 时间:1921年7月 文件:《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一大立党,二大立纲)贡献: (1)提出党的奋斗目标; (2)确定革命对象。 (3)中共诞生,并提出了最高纲领 2.二大 时间:1922年7月 成就:制定了当时党的最低和最高纲领。消内乱,打军阀,建和平最高纲领---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民主共和国;提出了最低纲领 (1)主观上:马中结合;国情认识 (2)客观上:时局变化;列宁帮助 意义:(1)分析社会和革命性质、对象、动力、前途; (2)明确两步走-民主和社会主义革命; (3)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4)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3.三大 时间:1923年6月 成就:(1)国共合作,党内合作, (2)提出"真正的平民政权"; (3)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左"右两种错误倾向---陈右倾,提到但没有做斗争。贡献:提出党的奋斗目标 4.四大 时间:1925年1月 讨论问题: (1)无产阶级领导权; (2)工农联盟 成就: (1)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 (2)国民党分为左、中、右(扩左、争中、反右);工农运动; (3)明确将资产阶级分为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5.五大 时间:1927年4月 成就:纠正陈的机会主义; 提出"工农小资产阶级的民族独裁制" 8.六大 时间:1928年6月 成就:没收一切土地,依靠贫雇、联合中农;批判王"左"右倾和陈右倾 意义:(1)肯定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的社会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确定①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②中心任务:工农民主专政的实现和发反帝反封建;③革命的力量:工农阶级;④革命的前途:社会主义;⑤革命的形势:两个高潮之间,新的高潮即将到来(2)批评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王明左倾盲动主义,提出加强党的无产阶级基础 (3)缺点: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认识的估计和政策

中共党史上的重要会议

中共一大(1921): 宣告中共成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召开。大会的中心议题是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其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的无产阶级因此有了战斗的司令部,中国的劳苦大众从此有了翻身解放的希望,中国的革命从此焕然一新。 中共二大(1922): 民主革命纲领:反帝、反封、反军阀 中共三大(1923): 提出建立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八七会议(1927): 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目标:夺取城市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坚决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撤销了他的总书记职务。会议确定以土地革命和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为党在新时期的总方针,就国共两党关系、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古田会议 古田会议即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1929年12月28日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是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大会由陈毅主持。出席会议的代表100多人。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在于克服由于红四军的组织成分和长期处于艰苦的战斗环境而出现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 遵义会议(1935): 遵义会议结束“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挽救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危机而召开的。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肯定的毛泽东的军事战略主张,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一次重要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这次会议,是在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加深,大规模的抗日民主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下,为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革命策略而召开的。瓦窑堡会议是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发展。会议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既着重批判了“左”倾教条主义在政治策略上的错误,也警戒全党汲取大革命中无产阶级放弃领导权而导致革命失

初一上学期数学之整式的概念及整式的加减

整式的概念和整式的加减 定 义 示例剖析 代数式的定义:用基本的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等)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 21x +,23ab ,10,a 单项式:像2a -,2πr ,21 3x y -,abc -,237x yz ,……,这些代数式中,都是数字与字母的积,这样的代数式称为单项式.也就是说单项式中不存在数字与字母或字母与字母的加、减的关系,且单项式的分母中不含字母.单独的一个字母或数也叫做单项式, 例如:a ,3-是单项式; 356x y ab c +-+,不是单项式 单项式的次数:是指单项式中字母.. 的指数和.单独的一个数(零除外),它们的次数规定 为零. 单项式212ab c -,它的指数1214++=, 是四次单项式. 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47叫做单项式247x y 的系数; 2r π的系数是π. 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 也分别相同的单项式叫做同类项. 213x y -与2 47x y ,2abc 与abc -, m -与7m 易错点:① 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单项式前面的符号; ② π是一个数,不要将它当作字母. 【例1】 指出下列各式,哪些是代数式 ? ⑴ 21x + ⑵ 23ab ⑶ 10 ⑷ 10n a ? ⑸ a b b a +=+ ⑹ 32> ⑺ 2πS R = ⑻ 347+= ⑼ π 【例2】 写出下列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夯实基础 模块一 单项式相关概念

单项式 32 5x y - 423a b - 0.9mn - 22πr 2x yz - 3x 系数 次数 【例3】 ⑴ 单项式32 57ab c - 的系数是57 -,次数是 . (人大附中期中) ⑵ 一个单项式:它的系数是1-,次数是3,必须含x ,y 两个字母,请写出这样的单项式 .(写出一个即可) (北京101中学期中) ⑶ 系数为3,只含.. 字母x 、y ,且次数是3的单项式共有( )个. A .1 B .2 C .3 D .4 (人大附中期中) ⑷ 下面给出的四对单项式中,是同类项的一对是( ) A .213x y 与23z - B .232.2m n 与321 12n m C .20.2a b 与20.2ab D .11abc 与11ab (人大附中期中) ⑸ ①2002-与2000是同类项;②2ab 与3abc -是同类项;③53x 与55x 是同类项;④5b -与3b 是同类项,上述说法正确的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人大附中期中) ⑹ 写出325x y -的一个同类项 (清华附中期中) ⑺ 若342n m x y +与923n x y -是同类项,那么m n ,的值分别是( ) A .23m n =-=, B .23m n ==, C .32m n =-=, D .32m n ==, (三帆中学期中) ⑻ 如果3||2n x y 与11 3 m x y +-是同类项,则m n +=__________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期中) 定 义 示例剖析 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 7319 x x -+是多项式. 多项式的项:其中每个单项式都是该多项式的一个 多项式2231x x -+中,223x x -、、1是多项式 能力提升 模块二 多项式相关概念

共产党几次重要会议

【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在湖北汉口召开的中共中央紧急会议。 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党在新时期的斗争方针和任务。八七会议中毛泽东批评了陈独秀在农民、军事等问题上的错误,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错误路线,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强调军事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指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第一次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 【古田会议】1929年12月下旬在福建上杭县古田举行的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 总结红四军建军以来的经验,批判了各种错误思想,坚持以无产阶级思想建设人民军队的原则,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古田会议认真总结了红四军建军以来的经验,批判了各种错误思想,坚持以无产阶级思想建设人民军队的原则指出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红军建设的根本原则。古田会议决议是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它解决了在农村环境中,在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情况下,如何从加强思想建设入手,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着重强调加强思想建设的重要性,要求用无产阶级思想来进行党和军队的建设。 【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全力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肯定毛泽东的军事战略主张,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会议批评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在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军事领导上的严重错误,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在陕西子长县瓦窑堡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分析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特别是1935年华北事变后,由日本侵华引起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明确提出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瓦窑堡会议对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提出抗日游击战争在战略上的重大作用。确定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提出了以“人民共和国”的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的口号。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西柏坡召开。毛泽东在会上作报告,提出党的工作重心应逐步由乡村转到城市,规定了夺取全国胜利的各项方针和胜利后中共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