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红鱼和奥尼罗非鱼养殖对比试验

星洲红鱼和奥尼罗非鱼养殖对比试验
星洲红鱼和奥尼罗非鱼养殖对比试验

奥尼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

ICS.65.150 B 52 备案号:XXXX-2004 DNB440 广东省农业地方标准 DNB440900/T7—2004 优质奥尼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 2004-XX-XX发布2004-XX-XX实施广东省茂名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奥尼罗非鱼是茂名市淡水养殖中的主导品种,产品具有个体大,肉厚刺少,肉质白色细嫩的特点,很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近年来奥尼罗非鱼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为了规范管理,提高奥尼罗非鱼的产量和质量,特制定DNB440900/T7-2004《优质奥尼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农业地方标准。 本标准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按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进行编写。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广东省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站化州分站、广东省化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旺子、许中大、何世龙、李阿迓。

优质奥尼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奥尼罗非鱼鱼苗繁殖、苗种培育、成鱼养殖、越冬、运输和鱼病防治等养殖技术规范。本标准适用于茂名市境内的无公害奥尼罗非鱼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SC/T1008 池塘常规培育鱼苗鱼种技术规范 SC/T1025 尼罗罗非鱼配合饲料营养标准 SC/T1015 奥尼亚罗非鱼亲鱼 SC1027 尼罗罗非鱼 NY/T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5051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0 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鱼药残留限量 NY5071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5073 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 3、环境条件 3.1 场地的选择 3.1.1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源没有对渔业水质构成威胁的污染源。 3.1.2 交通便利,电力充足;池塘通风向阳,四周无高大树木或楼房遮挡。 3.2 水质 3.2.1 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 3.2.2 养殖池塘水质应符合NY5051的规定。 3.2.3 池水透明度25cm~30cm左右。 3.3 鱼池要求 鱼池要求见表1。

罗非鱼池塘养殖技术

罗非鱼池塘养殖技术 池塘养殖罗非鱼,成本低,花劳力少,饲养管理简便。在长江流域,南方一般有5~6个月的生长期。只要充分利用生长期,合理放养,加强施肥、投饲,当年鱼种完全可以养成商品鱼,而且可以获得高产。 罗非鱼种苗投放篇 一、池塘条件:罗非鱼的池塘养殖,对池塘条件没有特殊要求,一般养殖家鱼的池塘或农村中的小水塘、沟渠都可以。池塘应选择在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的地方。面积不要超过10亩。因为池塘过大,水质不易肥沃,而且不易捕捞。水深一般1.5~2米。放养鱼种前,池塘要进行清整、消毒和肥水。 二、鱼种放养:鱼种规格要尽量整齐,体长要在3厘米以上的吉富快大罗非苗,体质健壮,无伤无病。鱼种放养时间,要根据当地的气温和水温而定,只要水温稳定在18℃以上,就可以放养。在季节上以提早放养为好,这样可以延长罗非鱼的生长期,提高商品鱼规格和产量。 三、养殖方式:池塘养殖罗非鱼,可以单养,也可以混养,都能获得高产和效益,但以混养效果更好。 1、单养:池塘单养罗非鱼,方法比较简便。养殖措施,可采取一次放养,分次捕捞,捕大留小的方法。放养密度,一般水深1~1.5米深的池塘,每亩放养早繁鱼种3000~4000尾或越冬鱼种2500尾左右,饲养5个多月,每尾可达250克,一般亩产400~500公斤,高的可达700公斤以上。 2、混养:罗非鱼和“四大家鱼”及鲤鱼等品种进行同池混养,可以提高饲料、肥料的利用率,改善水质,并能发挥与其它鱼类的互利作用,而达到促进生长,提高效益。混养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以罗非鱼为主,混养其它鱼类。放养密度,一般每亩放养罗非鱼早繁鱼种2000~2500尾,或越冬鱼种1500~2000尾。其他鱼:鲢(规格250克/尾)250尾,鳙(仙格250克/尾)30-40尾,草鱼(规各500克/尾)50尾,鲤鱼(规格13厘米/尾)10尾。亩产塘鱼可达到600~800公斤,其中罗非鱼占70%~80%。 另一种以家鱼为主,混养罗非鱼。利用水质较肥的池塘,在不降低主养鱼放养密度情况下,放养一定数量的罗非鱼。放养数量随各地养殖方法不一样而不同。一般在亩产750公斤的高产鱼池中,每亩可混养罗非鱼越冬鱼种400~600尾,或混养早繁鱼种800~1200尾,一般可亩产罗非鱼150公斤以上。 罗非鱼饲养管理篇 1、施肥:饲养罗非鱼不论是单养还是混养,都要求水质肥沃。施肥主要是培养水中的浮游生物供罗非鱼摄食,同时肥料的沉底残渣也可以直接作为罗非鱼的饵料。一般施肥量为每周每亩施粪肥200~300公斤或绿肥300公斤左右。施肥要掌握少而勤的原则。施肥的次数和多少,要根据水温、天气、水色来确定。水温较低,施肥量可多些,次数少些;水温较高,施肥量要少,次数多些。阴雨、闷热天气,少施或不施,天睛适当多施。水色为油绿色或茶褐色,可以少施或不施肥;水色清淡的要多施。 2、投饲:池塘施肥培育天然饵料还不能满足罗非鱼的生长需要,必须投喂足够的人工饲料才能获得高产。一般每天上午9时,下午2时各投喂喂料1次,饲料要新鲜,霉烂变质的不能喂。豆饼、米糠等要浸泡后再喂。饲料要投放在固定的食场内。每天投 喂量要根据池塘水温、天气和水质及鱼吃食情况而掌握。一般每次投饲后在1~2小时内吃完为宜。晴天,水温高可适当多投喂;阴雨天或水温低,少喂;天气闷热或雷阵雨前后应停止投喂。一般肥水可正常投喂,水质淡要多喂,水肥色浓要少喂。 3、日常管理:每天早、晚要巡塘,观察鱼的吃食情况和水质变化,以便决定投饲和施肥的数量。发现池鱼浮头严重,要及时加注新水或增氧改善水质。 罗非鱼病害防治

奥尼罗非鱼介绍及图片

奥尼罗非鱼介绍及图片 奥尼罗非鱼产地及产期 原产非洲,遍及非洲大陆及中东、大西洋沿岸,系热带鱼类。在我国华南地区,广东、海南、福建等地都有大面积养殖。 奥尼罗非鱼生活习性 生存PH值范围5—10,**适范围pH7—8.5。亚广盐性,既能生活于淡水中,又能生活于半咸水中,盐度8‰以下生长良好。适温范围广,短时间可耐**水温为4℃,**水温为42℃,**生长水温25℃—32℃,水温降低至10℃以下停止摄食生长,温度降至4℃以下会冻死。耐低氧,在溶氧较低的肥水中也能正常生长。食性杂。

奥尼鱼的生长速度比父本鱼快17―72%,比母本鱼快11-24%;群体产量超过福寿鱼,增产效果显著。其临界温度下限为8.25℃,致死温度5.5℃。 奥尼罗非鱼饲养要点

奥尼罗非鱼奥尼罗非鱼个体生长速度、群体产量、起捕率等生物指标均高于父母本,是一个优质高产的好品种。一般4个多月养成一批, 一年可养两批,亩产稳达两吨。 其技术要点: 1、池塘条件 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光照好,面积4-8亩,水深1.5-2.5米,保水性能好,塘底平坦,淤泥15-20厘米,有增氧设备。 2、清塘消毒 春末气温逐渐回暖时,用生石灰70公斤化水全塘泼洒,或按塘水深1米,用生石灰150公斤化水全塘泼洒。在消毒后第二天回注塘水1/2,并施放有机肥(畜禽肥)150公斤或绿肥250公斤作基肥,以培育天然饵 料生物。 3、鱼种放养 池塘消毒后7-10天进行“试水”放鱼。方法是:用笼子装10多尾鱼种置于塘中24小时,如无异常,且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便可放养

体肤完好、规格整齐的鱼种。放养的规格及密度是:奥尼罗非鱼50克/尾左右,放2000-2500尾/亩;鳙鱼100克/尾,放70尾/亩,草鱼150 克/尾,放30尾/亩;鲫鱼10-20克/尾,放200尾/亩;土鲶鱼10-15克/尾,放10尾/亩。鱼种放养前要经过3%的盐水浸浴5-10分钟。 4、施肥与投喂 在饲养的过程中,视塘水的肥瘦情况,一般每周追施尿素2-3公斤,过磷酸钙5公斤/亩,以保持塘水的肥度。汉奥罗非鱼长至100克/尾时,仅靠天然饵料已不足维持生长需要,故应辅以投喂人工饲料。初时,可日投喂1次(下午4-5时),总投料量为存鱼总量的1%-2%,然后逐步递增到5%-8%,日喂2次,上午9-10时,投喂日粮30%,下午4-5时,投喂70%。每10-15天依存鱼量调整1次日投料量,做到既不饿鱼又不浪费。饲料的蛋白质维持在20%-25%之间。 5、水质管理 一般每隔5-10天进行换注水1次,每次交换塘水15-25厘米,以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水质良好的标准是水色嫩绿,透明度在25-30厘米之间,早上鱼微浮,日出鱼消沉。养殖早期可以少开或不开增氧机; 中后期要定时开机增氧。一般天亮前和中午各开机增氧1-2小时。为防治鱼病和调节水质,每15天亩施生石灰30公斤。 6、起捕与放养 春放鱼种经4个多月的饲养,到6月底至7月初,奥尼罗非鱼已长到600多克,达到商品规格,此时应抓紧捕鱼上市。奥尼罗非鱼不论在哪个生长阶段,它的起捕率都很高,在65%-70%之间。在起捕1-2周

尼罗罗非鱼

尼罗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属于鲈形目丽鱼科Cichlidae、罗非鱼属Tilapia(有称丽鲷科,丽鲷属)。学名Tilapia nilotica (linnaeus),原产于非洲约旦的坦噶尼喀湖,现已广泛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所引进,是联合国推荐养殖的优质水产养殖品种。 一、形态特征 体侧扁,头中等大小,口端位;眼中等大小,略偏头部上方。成熟雄鱼颌部不扩大,下颌长为头长的29~37%。鳞大,圆形,侧线分上、下两段。上段侧线有鳞片18~24枚,下段侧线有鳞片12~22枚。沿侧线列鳞数30~35,通常32~33。背鳍发达,起点于鳃盖后缘相对,终止于尾柄前端;硬棘16~17,软条12~13;臀鳍末端超过尾柄,硬棘3,软条9~11;胸鳍较长,可达到或超过腹鳍末端,无硬刺,软条14~15;腹鳍胸位,硬刺1,软条15。尾鳍末端钝圆形。幼鱼尾鳍后缘平截,成鱼尾鳍后缘呈扇形。体色呈黄褐至黄棕色,从背部至腹部,由深逐渐变浅;喉、胸部白色。成体雄性呈红色;体侧有9条与体轴垂直的黑色带条,其中背鳍下方有7条,尾柄上有2条;背鳍边缘黑色,在背鳍和臀鳍上有较为规则的黑色斑纹;尾鳍和胸鳍的边缘红色,成体雄鱼显得特别鲜艳;雌鱼体色较暗淡,孵育期间呈茶褐色,体侧黑,体条纹特别明显,头部也出现若干不太规则的黑色条纹。 二、生活习性 尼罗罗非鱼是热带鱼类,适宜的温度范围16~38℃,最适生长水温24~32℃,在30℃时生长最快。致死温度上限为42℃,下限为10℃。15~14℃食欲减退。10℃完全不摄食。 尼罗罗非鱼耐低氧性较强,在水温22~25℃时,0.7mg/L溶氧,仅表现出微弱的浮头,但仍能摄食;在溶氧量为2.24mg/L时摄食旺盛。为保持正常生长,水体中溶氧量必须保持在3mg/L以上,低于0.1mg/L 窒息。氨氮1mg/L以下。pH值在7.5~8.5之间。二氧化碳在50mg/L以下。 该鱼属广盐性鱼类,能适应较大盐度范围的变化,可以从淡水中直接移入盐度为15‰的海水中,反之亦然。若从较低盐度(15‰以下)开始,逐步升高盐度,经短期驯化,最后能在30‰盐度的海水中正常生长,在40‰的盐度下仍能生存。 尼罗罗非鱼一般生活于水底层,随水温变化早晨游向中、上层,中午接近水表层游动,傍晚在中、下层活动,夜间与黎明静止于水底。幼鱼喜集群游泳,成鱼遇敌害或拉网时先跳跃后潜入水底软泥,露嘴于泥外而不动。 幼鱼期,几乎全部摄食浮游动物~轮虫卵、桡足类无节幼体和小型枝角类,随着个体的生长逐渐转为杂食性,其食物种类,在天然水体中,完全取决于水体中天然饵料的种类及数量,通常以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为主,也摄取栖底生物、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甚至小鱼、小虾,有时也吃水草等。成鱼期主要摄食浮游植物,其中蓝藻占70%,一些对于鲢、鳙等鱼类较难消化利用的藻类,该鱼都能较好的消化利用。该鱼对项圈藻的同化效率为75%、对微囊藻为70%,对鱼腥藻为75%,对菱形藻为79%,对小球藻为49%。在人工喂养的条件下,除摄食以上天然饵料外,还大量摄食各类商品饲料。如糠麸、油料饼粕、豆渣、酒糟等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副产品,以及人工配合饵料。利用各种商品饲料饲养该鱼,能获得很显著的效果,在生产中还可采取投饵与施肥相结合的方法,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繁殖习性

养殖罗非鱼的条件

养殖罗非鱼的条件 一、池塘养殖池塘条件 1.养殖场所宜选在避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安静且交通便利的 厘米。厘米~地方,池塘面积303亩~5亩,水深为米~2米,池塘底泥厚度为20 台千瓦的。1每口池塘配备清塘施肥 2.100月上中旬,每亩用生石灰75 在鱼种放养前,要清塘消毒。一般在公斤~4公斤,可放公斤~400公斤清塘,7天后加水至1米深,然后每亩施腐熟的粪肥300 入少量的绿萍或红萍。 3.鱼种放养 15℃以上时,开始放养冬苗。池塘主养一般每亩每年春季当水温回升,稳定在尾,以控制水质;与7040尾~放养鱼种1500尾~3000尾,同时混养鲢、鳙鱼种各 500尾。其他鱼混养时每亩可放养200尾~ 4.饵料投喂 天便可开始投喂。罗非鱼的食性很广,在人工饲天~32 罗非鱼进入养殖水面后养的条件下,可以投喂各种饲料,如小麦、玉米、饼粕等均是它的优质饲料。饲料%。当个体3%~中蛋白质含量开始应为532%~35%,每天投饲量为鱼体总重量的%,并保证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克左右,投饲量可调至鱼体总重的2200规格长至克左右时,罗非鱼进入生长最快的时期,日投饲量%。当其个体达到30027%~29次,时间分%以上。每天投喂235保持在鱼体重的1%~2%,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 4时。时~9时和下午3时~别在上午8 要注意日夜巡塘。 5.日常管理次透明度。清晨、值,测21次pH(1) 每天早、中、晚测量水温、气温,每周测夜晚各巡塘1次。 (2)鱼种下塘后,要保持池水呈茶褐色,透明度为25厘米~30厘米。一般每周施肥1次,每次每亩施畜粪肥150公斤~200公斤。在天气晴朗、水体透明度大于30厘米时可适当增加施肥量;水质过肥时,应减少或停止施肥,并注入新水。在高温季节,一般每周换水1次~2次,每次换去池水的20%~30%。 (3)坚持健康养殖,按规程操作,预防鱼病。苗种下池前用5%的食盐水或每升公15天,每亩用15天~10分钟。每隔15分钟~10毫克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 值呈微碱性,用生物制剂改善池塘20公斤的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调节池水pH 斤~微生物结构,改良水质。当溶氧低、鱼有轻度浮头时开增氧机。二、鱼、稻共生,能获得双丰收。稻田套养罗非鱼时,应注意科学饲养。 放养准备 1.公斤生石灰化水泼洒周,每亩用75公斤~100 稻田田间工程结束后,放养前21在鱼沟及田块中消毒,次日将沟及田底耙1遍,使石灰浆与淤泥充分混合。放苗前公斤,以培育水中天然饵料。周施入发酵过的畜粪肥进行肥水,每亩用量200 2.放养时间 天左右,待秧苗返青时放养。有的地方为了增加鱼类生长一般在水稻插秧后5月中旬便将鱼种放入鱼沟中饲养,待秧苗返青后再打通鱼沟放鱼入田,也期,在5 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3.放养方法 鱼种宜选择体质健壮、活动力强、无伤病、规格整齐的鱼种。放养密度要合尾,搭配草鱼、200尾~3005理,一般每亩可放规格为厘米~6厘米的罗非鱼鱼种尾。具体的放养量可根据、水质环境、排灌条件及管理水平灵活尾~200鲤鱼等150 掌握。放养操作 4.分钟。分钟~10鱼种入池前要进行消毒,一般用

罗非鱼的特点

罗非鱼的特点 罗非鱼具有食性杂、耐低氧、不耐低高温,繁殖强等特点: 1、食性杂:罗非鱼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池塘中的罗非鱼,消化道内含物大部分是有机碎屑及其他植物性饲料(如水草类、商品饲料等等),其次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少量底栖动物。 2、耐低氧:罗非鱼耐低氧能力很强,窒息点为0.07-0.23毫克/升,水中溶氧1.6毫克/升时,罗非鱼仍能生活和繁殖。水中溶氧3毫克/升以上时,生长不受影响。 罗非鱼图片合集(14张) 3、不耐低高温:罗非鱼的生存温度范围为15-35℃。当水温低于15℃时,罗非鱼处于休眠状态。罗非鱼最高临界温度约40℃-41℃,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8℃-32℃,罗非鱼繁殖温度在20℃以上。 4、繁殖强:罗非鱼性成熟早,产卵周期短,口腔孵育幼鱼,繁殖条件要求不高,大水面积静止水体内自然繁殖。罗非鱼6个月即达性成熟,重200克左右的雌鱼,怀卵量多在1000-1500粒左右,繁殖期间,雄鱼有美丽的婚烟色彩,腹部有肛门和泌尿生殖孔两个口,挤压腹部有白色精液流出,雌鱼腹部有3个孔,即肛门、生殖孔和泌尿孔。水温18℃-32℃,成熟雄鱼具有“挖窝”能力,成熟雌鱼进窝配对,产出成熟卵子并立刻将其含于口腔,使卵子受精,受精卵在雌鱼口腔内发育,水温25℃-30时4~5天即可孵出幼鱼。幼鱼至卵黄囊消失并具有一定能力时离开母体。 编辑本段罗非鱼的营养价值 罗非鱼的肉味鲜美,肉质细嫩,无论是红烧还是清烹,味道俱佳。尼罗罗非鱼经测定,每100克肉中含蛋白质20.5克,脂肪 6.93克,热量148千卡,钙70毫克,钠50毫克,磷37毫克,铁1毫克,维生素B1 0.1毫克,维生素B2 0.12毫克。罗非鱼已成为世界性的主要养殖鱼类。 编辑本段罗非鱼成鱼的淡水养殖 一、池塘养殖 1.池塘条件

我国罗非鱼养殖概况及其市场分析

Open Journal of Fisheries Research 水产研究, 2014, 1, 22-28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14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df3440313.html,/journal/ojfr https://www.360docs.net/doc/df3440313.html,/10.12677/ojfr.2014.11003 Present Status of Tilapias Culture in China Mainland Haiying Wang, Guangjun Wang*, Jun Xie, Deguang Yu, Wangbao Gong Pearl Riv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Guangzhou Email: *gjwang@https://www.360docs.net/doc/df3440313.html, Received: Feb. 13th, 2014; revised: Feb. 21st, 2014; accepted: Mar. 2nd, 2014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df3440313.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In China, the cultivation of tilapias began in the 1950 s. Since 1990 s, the output of tilapias has de-veloped very quickly. In 2010, the total output of the tilapias in China mainland was about 1,331,900 tons, and 1,442,000 tons in 2011, 1,450,000 tons in 2012. The tilapias have been the major species for freshwater cultivation in China. In this paper, the present status of cultivation of tilapias was outlined, and the market at home and abroad was analyzed.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lapias culture industry. Keywords Tilapias; Present Status; Aquaculture Model 我国罗非鱼养殖概况及其市场分析 王海英,王广军*,谢骏,余德光,龚望宝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广州 Email: *gjwang@https://www.360docs.net/doc/df3440313.html, 收稿日期:2014年2月13日;修回日期:2014年2月21日;录用日期:2014年3月2日 摘要 我国罗非鱼养殖始于上世纪50年代,90年代以后其产量飞跃发展,2010年达到133.19万吨,2011年产*通讯作者。

罗非鱼养殖实用技术

罗非鱼养殖实用技术 罗非鱼(Tilapia)原产于非洲,是热水性鱼类,共有一百多种。我国先后从国外引进并已大量推广养殖的种类有:莫桑比克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尼罗罗非鱼以及奥利亚罗非鱼等。 第一部分罗非鱼的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属鲈形目,丽鱼科,罗非鱼体型侧扁,体披圆鳞,侧面线分上下两段,鳍较大,背鳍有15条以上的硬棘,软条8—12条,腹鳍硬棘1条,软条5条、臀鳍硬棘3条,软条9—11条,尾鳍后缘平截式略呈弧形,不分叉,体色因种类、环境及其生殖腺发育状况而有不同,有的体表和鳍上呈现黑色斑点或条纹,在繁殖期间体色变化较大。 尼罗罗非鱼的体型较大,背较厚、口较小。体长为头长的2.9—3.1倍,为体高的2.4—2.6倍。体色呈暗棕色,背部较深,自鳃盖后方至尾柄有时有8—9条黑色条纹。背鳍和臀鳍的软条膜有许多褐色斑点,尾鳍8—10条整齐的条纹,在生殖期间,雄鱼的胸鳍基部和尾端鳞片呈微红色,背鳍上缘红边不明显。 奥利亚罗非鱼体型基本与尼罗罗非鱼相似,但两者明显的区别是尾鳍的条纹状上,尼罗罗非鱼为黑色垂直条纹,奥利亚罗非鱼为紫色不垂直而为点状的条纹。 由于莫桑比克罗非鱼个体较小,已很少养殖,奥利亚罗非鱼较多的是作杂亲本使用,目前主要养殖品种是尼罗罗非鱼及通过杂交产生雄性化罗非鱼。 二、生活习性 罗非鱼要求较高的水温,适温范围是18—38℃,在26—30℃生长最快,低于15℃时行动呆滞,不摄食少动,据测定,尼罗罗非鱼的临界温度为8.61±0.15℃,而奥利亚罗非鱼为7.13±0.07℃。致死温度,尼罗罗非鱼为6.14±0.11℃,而奥利亚罗非鱼3.95±0.24℃。所以,在北方地区自然条件下饲养罗非鱼,应注意适时捕捞,对它的保种越冬工作不可忽视。罗非鱼能耐低氧,溶解氧降到1.5毫克/升时仍能正常生活,1.0—1.2毫克/升时出现浮头,0.3—0.4毫克/升时窒息死亡。 三、食性 罗非鱼是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在幼鱼阶段主要摄食游生物;成鱼的食物种类很多,各种藻类、嫩草、有机碎屑、底栖动物和水生昆虫等都是摄食对象,并能消化其它鱼类不能消化的蓝藻和绿藻,还能直接吞食各种人工饲料和部分有机肥料。

罗非鱼的种类

罗非鱼的种类 1.尼罗罗非鱼 原产于非洲东部、约旦等地。背鳍边缘黑色,尾鳍终生有明显的黑色条纹,呈垂直状;喉、胸部白色,尾鳍末端不达臀鳍的起点,体侧具有8~10条横带纹,尾柄背缘有一黑斑;尾柄高大于尾柄长。尼罗罗非鱼具有生长快、食性杂、耐低氧、个体大、产量高和肥满度高等优点,因而在我国许多地区可单养或作杂交亲鱼用。 2.奥利亚罗非鱼 原产于西非尼罗河下游和以色列等地。喉、胸部银灰色;背鳍、臀鳍具暗色斜纹;尾鳍圆形,具银灰色斑点,奥利亚罗非鱼比尼罗罗非鱼耐寒、耐盐、耐低氧、起捕率高;特别是它们的性染色体为ZW型,与尼罗罗非鱼杂交可产生全雄罗非鱼,故常用作与尼罗罗非鱼杂交的父本。 3.莫桑比克罗非鱼 原产于非洲莫桑比克纳塔尔等地。它与尼罗罗非鱼的区别在于:尾鳍黑色条纹不成垂直状;头背外形呈内凹;喉、胸部暗褐色;背鳍边缘红色,腹鳍末端可达臀鳍起点;尾柄高约等于尾柄长。因引进过程中忽视提纯育种工作,造成品种退化,只用作福寿鱼杂交鱼的母本。 4.红罗非鱼 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突变型种间杂交后代,它身体具美丽的微红色和银色小斑点,或偶有少许灰色或黑色斑块。红罗非鱼是罗非鱼中生长速度较快的一种,杂食性,繁殖力强,广盐性,疾病少,个体大,体色美,肉味鲜,在广东和港澳地区很受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欢迎。 5.奥尼罗非鱼 奥利亚罗非鱼雄鱼和尼罗罗非鱼雌鱼的杂交种,外形与母本相似,生长快,雄性率高达93%,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且起捕率高,现正成为罗非鱼主要的养殖品种。 6.福寿鱼 莫桑比克罗非鱼雌鱼和尼罗罗非鱼雄鱼的杂交种。具有杂食性、疾病少、生长快和产量高等优点,但因体色黑和含肉率低影响其养殖的发展。

养殖罗非鱼100个基础知识问答

养殖罗非鱼100个基础知识问答 一、认识罗非鱼 1.罗非鱼的原产地在哪里? 罗非鱼最初分布于南非,后来逐渐遍及整个非洲大陆的淡水和沿岸的半咸水水域,为非洲湖、河的主要经济鱼类。以色列是拥有罗非鱼自然分布的唯一亚洲国家。 2.人工养殖的罗非鱼主要有哪些种类? 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分类上属硬骨鱼纲、鲈形目、鲡鱼科、罗非鱼属,约有100多种。目前,各国已进行养殖的主要种类有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伽利略罗非鱼和齐利罗非鱼等。 3.罗非鱼具有哪些优点? 由于罗非鱼具有繁殖力强、生长快、耐粗食、抗病力强、肉质细腻鲜美等诸多优点,凡处于热带、亚热带、温带的国家和地区几乎都有罗非鱼养殖,遍及8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罗非鱼已是国际上养殖最广泛的品种之一,是继三文鱼和对虾之后第三大国际贸易水产品,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世界各国推荐养殖的主要品种。 4.我国引进的罗非鱼主要有哪些品种? 我国自1956年首次从越南引入莫桑比克罗非鱼,因其形状似鲫鱼,故又称非洲鲫鱼,此后先后引入各种罗非鱼。1978年,长江水产研究所引进尼罗罗非鱼,是最早引入我国的尼罗罗非鱼,目前养殖地区也较多。1988年,湖南湘湖渔场从埃及尼罗河阿斯旺坝下游引进尼罗罗非鱼,该鱼在一些地区有养殖。1992年,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从美国奥本大学引进了原产于尼罗河下游的尼罗罗非鱼,也有一些良种场采用该种鱼。1999年,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又从埃及农业和农

垦部水产研究中心实验室引进了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现已推广到许多地区。奥利亚罗非鱼则主要是1983年由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从美国奥本大学引进,该种鱼主要用于与尼罗罗非鱼杂交以生产全雄罗非鱼,也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奥利亚罗非鱼。另外,其他一些单位也多次引进了各种罗非鱼。 5.奥尼鱼是什么品种? 奥尼鱼是指奥利亚罗非鱼(雄)与尼罗罗非鱼(雌)杂交所得的杂交鱼,由于这两种罗非鱼不同的性别决定机制,使杂交后代雄性率极高,如所用亲鱼纯度较高,雄性率可达95%以上,甚至100%。由于罗非鱼雄鱼比雌鱼生长快40%~50%,奥尼杂交鱼又比双亲生长快20%~30%,养殖高雄性率奥尼鱼,可大大提高产量。同时,因罗非鱼繁殖力强,单纯养殖尼罗罗非鱼,池塘中会由于有大量小苗而影响了养殖产量和成鱼规格,最终影响养殖效益;而养殖高雄性率奥尼杂交鱼,则避免了罗非鱼的过度繁殖,保证了产量和规格。另外,奥尼杂交鱼在起捕率、加工出肉率等方面也均优于亲本。因此,奥尼杂交鱼已得到广大养殖户的认可,是目前我国主要的罗非鱼养殖品种。 6.吉富罗非鱼来源于哪里? 吉富罗非鱼是由菲律宾国际水生生物资源管理中心从1988年开始,以四个非洲品系(埃及、加纳、肯尼亚、塞内加尔)和四个亚洲养殖品系(以色列、新加坡、泰国、中国台湾)的尼罗罗非鱼为基础群,采用家系选育方法进行选育,取名为“Gift”。1994年,上海水产大学引进了其F3代,称为吉富鱼。从2002年开始,逐渐在我国罗非鱼主产区海南、广东、广西等地推广养殖,最大特点是生长速度较快。 7.“新吉富”罗非鱼是什么品种?

罗非鱼养殖主要种类(附图)

罗非鱼养殖或制种利用的主要种类 张海明 罗非鱼属鲈形目(Perciformes)丽鱼科(Cichlidae)罗非鱼属(tilapia)鱼类,约有近百种,主要分布于非洲。目前国内外主要养殖或利用的只有10余种,在中国主要有以下几种: 1.莫桑比克罗非鱼(O.mossambicus)(图1):莫桑比克罗非鱼原产于非洲莫桑比克到纳塔尔等地。1956年从越南引进我国,又称越南鱼,为我国最早引进的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虽繁殖力和适应能力强,但其个体小、卖价低及抗寒能力差,已无人养殖,仅用于杂交制种。 2.尼罗罗非鱼(O. niloticus )(图2):上世纪七十年代从苏丹引进。具有生长快、个体大、肉厚、肥满度较高、肉味鲜美、商品卖相好及食性杂、耗饲料低、疾病少等一系列优点,尼罗罗非鱼曾是奥尼罗非鱼推广前的主养品种,在我国南方各省普遍饲养,深受群众喜爱,在生产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抗寒能力不强。 1994年,从国际水生生物管理中心(ICLARM)引进的吉富罗非鱼(图3),是由埃及、加纳、肯尼亚、塞内加尔四个非洲尼罗罗非鱼品系和以色列、新加坡、泰国、我国台湾四个亚洲尼罗罗非鱼品系,経综合和逐代选育获得,因此是尼罗罗非鱼品系。现在中国的吉富罗非鱼有“吉富”、“新吉富”、“吉诺玛”等。由于吉富罗非鱼抢食力强,生长快,比尼罗罗非鱼快25-30%,比奥尼鱼快20%以上,当年苗当年可长到800g以上,使它在近10年内成为中国罗非鱼养殖的首选。但吉富鱼的抗病力差(养殖成活奥尼鱼相比率低20%),运输中易受伤,雄性率低(50%),耐低氧力差及抗逆(抗寒、抗病)性不好,将会限制其日后的发展。 罗非鱼养殖或制种利用的主要种类图

罗非鱼养殖技术问答

罗非鱼养殖技术问答 (宝路公司技术顾问:万松良) 一基础篇 1、罗非鱼的分类地位和种类数量? 罗非鱼又称非洲鲫鱼,简称非鲫,属硬骨鱼纲,鲈形目,丽鱼科,分3 个属,即罗非鱼属(Tilapia)、刷齿罗非鱼属(Sarotherodon)和口孵光鳃罗非鱼属(Oreochromis),约700多种。是热带鱼类。 2、罗非鱼的原产地在哪里?,现在分布范围有多广? 罗非鱼的原产地是非洲大陆及中东大西洋沿岸咸淡水水域中,是非洲淡水和咸淡水水域的主要经济鱼类。近几十年来,随着世界各国相继引入罗非鱼,凡处于热带、亚热带、温带的国家和地区都有罗非鱼养殖。现已遍及全球85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国际上养殖最广泛的鱼类之一。 3、罗非鱼的养殖优势是什么? 罗非鱼的养殖优势是繁殖力强,生长快,食性广,饲料要求低,耐低氧,适应性和抗病力强。 4、现在罗非鱼的养殖身价如何? 罗非鱼是继三文鱼和对虾之后拥有国际性市场的养殖水产品,其身价已从1976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为可为贫穷农渔民解决蛋白源和脱贫的“穷人鱼”,变为可替代逐年短缺的鳕鱼等海洋

优质鱼的“白色三文鱼”。近年来,罗非鱼已不再被认为仅适合于穷国和穷人的水产品,也为欧美发达国家中产阶级接受,市场前景广阔。 5、目前我国养殖的罗非鱼有哪几种? 目前我国应用于生产上主要有口孵光鳃罗非鱼属(Oreochromis)的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荷那龙罗非鱼以及它们的杂交种等几个优良品种。 6、红罗非鱼属于哪一种? 红罗非鱼是雄性尼罗罗非鱼和雌性莫桑比克罗非鱼红色突变体杂交再经定向选育而得的杂交种,又称“彩虹鲷”。体型有尼罗罗非鱼型、奥利亚罗非鱼型、莫桑比克罗非鱼型。体色有粉红、红色、橘红、橙红和橘黄等。 7、何谓福寿鱼和奥尼鱼? 福寿鱼是用雄性尼罗罗非鱼和雌性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而得的杂交种,比双亲生长快。奥尼鱼是用雄性奥利亚罗非鱼和雌性尼罗罗非鱼杂交而得的杂交种,雄性率高达95%。 8、何谓吉富鱼?它的来历是什么? 吉富鱼就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它是由英文名称Genetically Improved Farm Tilapia, GIFT(遗传改良养殖罗非鱼)的简称音译而来的。它来源于一项世界银行资助,1988年由国际水生生物资源管理中心(ICLARM)、菲律宾农业部(BFAR)渔业及水生物资源局(BA)菲律宾中吕宋省立大学淡水养殖中心(FAC-CLSU)及挪威水产养殖研究院(NIAR)等四个机构合作,进行的一个以选育尼罗罗非鱼为

罗非鱼营养需求

罗非鱼营养需求 一.蛋白质和氨基酸 许多研究使用半纯化日粮和纯化日粮估计罗非鱼最适宜的日粮蛋白水平。大多数测定值来源于最大生长,最小蛋白需要的剂量-响应曲线。罗非鱼的最佳日粮水平受到鱼大小或年龄影响,并且在28%~50%范围变化(见表1)。 表1 淡水养殖罗非鱼的蛋白质需求量 生长期罗非鱼的实践日粮通常含25%~35%粗蛋白,而在池塘中,鱼可能有机会采食富含蛋白质的天然食物.因此像20%~25%z这样低的日粮水平被认为是合适的(Newman等,1979;Lovell,1980;Wannigama 等,1985)。水的盐度似乎影响蛋白质需要量,在较高盐度下蛋白质需求量较低(见表2)

表2 在不同的盐度中罗非鱼的蛋白质需要量 罗非鱼像其他鱼和陆生动物一样,需要10种必需氨基酸(精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Santiago和Lovell(1988)测定了尼罗罗非鱼生长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测定结果见表3. 表3 罗非鱼的必需氨基酸需要量 二脂类 日粮脂类是罗非鱼正常生长和发育所需的必需脂肪酸的唯一来源,也是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载体和助剂。脂类,尤其是磷脂对于维持细胞结构,维持细胞膜的柔韧性和通透性是重要的。脂类也作为类固醇激素和前列腺素的前提,可以改善日粮的风味,而且影响鱼的日粮结构和鱼的脂肪酸构成。 齐氏罗非鱼的研究指出,日粮脂肪酸增加到15%,导致蛋白质效率比(PER)和蛋白质生产价值(PPV)明显地改善(Teshima等,1978;El-Sayed

和Garling,1988)。Teshima等(1985)使用尼罗罗非鱼最为研究对象得到相似的结果。Li等(1991)指出,日粮脂类从%增加到%,同时碳水化合物从%增加到%,尼罗罗非鱼日粮蛋白质水平可以从%减少到%.日粮脂类水平超过12%,降低欧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杂种幼鱼的生长表现(Jauncey和Ross,1982)。Chou和shiau(1996)对罗非鱼最佳日粮脂类水平进行了定量研究。5种含有0~20%脂类(玉米油,鱼肝油和猪油以1:1:1比例组成)的等能和等氮的纯化日粮以5%梯度饲喂尼罗罗非鱼×欧利亚罗非鱼杂种幼鱼。结果表明,5%日粮脂类水平似乎可以满足罗非鱼幼鱼的最小需要量,但是达到最大的生长需要12%的脂类。 三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人和家禽最便宜的日粮能量形式,但是罗非鱼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不同。一般而言,罗非鱼对日粮碳水化合物的利用不充分,罗非鱼没有明确的日粮碳水化合物需要量。据报道,罗非鱼对淀粉的利用显着高于葡萄糖(Anderson等,1984;Tung和shiau,1991;Shiau和Chen,1993;Shiau 和Lin,1993)。罗非鱼对二糖的利用高于葡萄糖,而比淀粉低。二糖类中,利用最好的是麦芽糖,然后是蔗糖和乳糖(shiau和chuang,1995) Tung和Shiau(1991)研究了每日饲喂频率对罗非鱼碳水化合物利用的影响。含44%的葡萄糖,糊精和淀粉的日粮每日饲喂2次或者6次。作者发现所有的碳水化合物源,1天饲喂6次比1天饲喂2次可以获得更高的体增重,日粮转化率。蛋白质存留率和能量存留率,这一项研究表明,当饲喂频率由1日2次增加到1日6次可提高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率。 Shiau和Peng(1993)进行了一项评估罗非鱼的碳水化合物对蛋白质节余效应可行性的研究。研究3个水平(33%,37%,41%)的3种日粮碳水化合物(葡萄糖,糊精,淀粉)对3个日粮蛋白水平(32%,28%,24%)的节余效应。结果表明,只有当日粮蛋白水平不是最佳时,碳水化合物的蛋白质节余效应才会发生。Shiau和chuang(1996)也报道,罗非鱼的碳水化合物利用受日粮蛋白来源的影响。 四维生素和矿物质 罗非鱼对硫胺素,核黄素,吡哆素,维生素,B12,烟酸,生物素,胆素,泛酸和抗坏血酸等水溶性维生素的需要量被报道。表4列出了不同种类罗非鱼的维生素需要量。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

淡水养殖 池塘养殖 1.池塘条件 养殖场所宜选在避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安静且交通便利的地方,池塘面积3亩~5亩,水深为1.5~2米,池塘底泥厚度为20~30厘米。每口池塘配备1台1.5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 2.清塘施肥 在鱼种放养前,要清塘消毒。一般在4月上中旬,每亩用生石灰75~100公斤清塘,7天后加水至1米深,然后每亩施腐熟的粪肥300~400公斤,可放入少量的绿萍或红萍。 3.鱼种放养 每年春季当水温回升,稳定在15℃以上时,开始放养冬苗。池塘主养一般每亩放养鱼种1500~3000尾,同时混养鲢、鳙鱼种各40~70尾,以控制水质;与其他鱼混养时每亩可放养200~500尾。 4.饵料投喂

罗非鱼进入养殖水面后2天~3天便可开始投喂。罗非鱼的食性很广,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可以投喂各种饲料,如小麦、玉米、饼粕等均是它的优质饲料。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开始应为32%~35%,每天投饲量为鱼体总重量的3%~5%。当个体规格长至200克左右,投饲量可调至鱼体总重的2%,并保证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27%~29%。当其个体达到300克左右时,罗非鱼进入生长最快的时期,日投饲量保持在鱼体重的1%~2%,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35%以上。每天投喂2次,时间分别在上午8~9时和下午3~4时。 5.日常管理要注意日夜巡塘 (1)每天早、中、晚测量水温、气温,每周测1次pH值,测2次透明度。清晨、夜晚各巡塘1次。 (2)鱼种下塘后,要保持池水呈茶褐色,透明度为25~30厘米。一般每周施肥1次,每次每亩施畜粪肥150~200公斤。在天气晴朗、水体透明度大于30厘米时可适当增加施肥量;水质过肥时,应减少或停止施肥,并注入新水。在高温

罗非鱼养殖技术(一)

罗非鱼养殖技术(一) 摘要对罗非鱼的生活习性与食性、营养需要与饲料以及常见病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罗非鱼养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关键词罗非鱼;生活习性;食性;营养需要;饲料;病害防治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因其生长快、食性杂、繁殖力强、疾病少、肉味鲜美等优点,而且能在淡水、咸淡水乃至海水中养殖,成为我国广泛养殖的鱼类品种。1976年,FAO推荐罗非鱼为“最有希望的养殖鱼类”。目前我国养殖的罗非鱼主要有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红罗非鱼、奥尼罗非鱼等几种。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网箱养殖、流水养殖及稻田养殖等,其养殖既可在淡水中进行,也可在半咸水中养殖。 1罗非鱼的生活习性与食性 1.1生活习性罗非鱼属于广盐性鱼类,既能生活于淡水中,又能生活于海水中。这类鱼对水体中盐度的变化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这种适应能力因种类不同而有差别。莫桑比克罗非鱼从一般的淡水到盐度30‰的海水中都能正常生长及繁殖,但在30‰~40‰的高盐度海水中虽能生长,但不能繁殖。将罗非鱼从淡水或低盐度海水移到纯海水中,须经过由低盐度到高盐度的逐步驯化过程,才能适应高盐度的海水,否则会引起罗非鱼死亡。但从盐度很高的海水(30‰以上)中可直接移入淡水里,鱼能适应而正常生长〔1〕。 尼罗罗非鱼喜栖息在水温较高的水域,其生存水温为12~40℃。最适生长水温24~35℃,当水温在14℃以下时便不吃食,水温降到11~12℃以下时即死亡〔2〕。 罗非鱼对低氧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罗非鱼耐低氧性较强,在水温22~25℃,溶氧量0.7mg/L时仅表现出轻微的浮头,但仍能摄食;低于0.1mg/L时才窒息。保证它正常生长的溶氧必须在3mg/L以上〔3〕。有研究发现,在气温和水温22~26℃条件下,即使离水后,只要鳃部保持潮湿,它还可以生存3~4h,比一般鲤科鱼类耐低氧强。罗非鱼在密养情况下水质很肥的池塘、水坑中都能适应生存,并不影响其生长和繁殖〔1〕。 1.2食性幼鱼时几乎以浮游动物为食,随着个体的长大,逐渐转为杂食性。在天然水体中,通常以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为主。底栖生物、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甚至小鱼小虾也是常被摄取的对象。有时也吃些水草、浮萍等;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还大量摄食各类商品饲料,且能获得显著的效果。一些对于鲢、鳙鱼来说难消化利用的藻类,而罗非鱼都能较好地消化利用。根据这些特点,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投饵施肥的办法,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3〕。 2营养与饲料 2.1营养需要能量不是营养物质,但是要维持生命就需要能量进行能量代谢,能量不足或过高都会影响鱼类生长。一般鱼类饲料的能量蛋白比在35.53~52.25kJ/g蛋白质,罗非鱼饲料的适宜能量蛋白比为40.59kJ/g蛋白质〔4〕。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维持鱼体生命和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试验表明,罗非鱼对饲料蛋白质适宜范围为20%~30%,最适蛋白质含量为28.5%~29%,生产中视鱼种规格及养殖水体情况,可在以上幅度内进行适当调整〔5〕。脂肪是鱼类生命活动中所需的能量和生长发育所需的必需脂肪酸的重要来源。同时,脂肪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增加饲料的适口性,减少颗粒饲料在水中的散失。在饲料中适量添加脂肪可起到节约蛋白质的作用。根据研究结果,罗非鱼饲料中脂类的适宜含量为6.2%。一般罗非鱼饲料中脂肪的适宜含量为4%~6%〔4〕。维生素是一类需求量甚微,但却是维持鱼类正常生长、繁殖和健康所必需的活性物质。到目前为止,有关罗非鱼维生素需要量的研究不多。研究显示,罗非鱼对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2和泛酸的需求量分别为50mg/kg饲料、50~100mg/kg饲料、6mg/kg饲料和10mg/kg 饲料。在配制罗非鱼饲料时,维生素的添加量可参考一般温水性鱼类饲料〔4〕。矿物质是维持鱼类生命所必需的物质,它在鱼类营养上的作用是不能被忽视的。一般认为,罗非鱼需要一般鱼类所必需的矿物质。尼罗罗非鱼获得最大生长对饲料磷的需求在0.9%以下,适宜的

罗非鱼的引进及其发展历程

罗非鱼的引进及其发展历程 一、罗非鱼的种类与养殖分布 1、地位 罗非鱼起源于非洲,属热带性鱼类,栖息于水体的中下层,是以水生植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其食性广,对环境适应性强,抗病性能好,群体产量高,肉味鲜美,国际市场需求量大,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水产养殖中最重要的种类之一,并已成为可替代逐年短缺的鳕鱼等海洋优质鱼的“白色三文鱼”。 2、种类 罗非鱼共有100多种(包括亚种和杂交种),目前,养殖的主要品种为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及其各种组合的杂交后代:福寿鱼(尼罗罗非鱼与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种)、奥尼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的杂交种)、吉富罗非鱼(八个来源地的尼罗罗非鱼亲种经家系选育的后代)、红罗非鱼(尼罗罗非鱼与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的一个变异品种)。目前,中国养殖的主要品种有:吉富、新吉富、奥尼、吉奥、福寿鱼、红罗非等。 3、养殖分布 凡处于热带、亚热带、温带的国家和地区几乎都有养殖罗非鱼,现已遍及全球85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国际上养殖最广泛的鱼类之一。 中国罗非鱼养殖主要集中在广东、海南、广西、福建、云南等省份,湖北、浙江、江苏、河北、山东、新疆等地也有少量养殖。 二、中国罗非鱼的引进与发展历程 引进罗非鱼最早的是我国的台湾省,二战期间,台湾的吴根辉和郭启彰在新加坡坡饲养罗非鱼,1946年他们将养殖的莫桑比克罗非鱼带到台湾,由此,台湾水产界将罗非鱼又命名为“吴郭鱼”。1966年,台湾省又引进了尼罗罗非鱼。其后于1969年,台湾水产界用雄性尼罗罗非鱼与雌性莫桑比克罗非鱼进行杂交试验,最后得到的杂交品种称之为“福寿鱼”。 我国大陆最早于1956年和1957年分别从泰国和越南引进了莫桑比克罗非鱼。因对莫桑比克罗非鱼的保种、选育工作未能跟上,养殖个体甚小,经济效益很差,未能在全国大规模推广。1973年,我国大陆引入红罗非鱼,当时是由日本华裔赠送给我国,然后在珠江水产研究所进行试养。 1978年,珠江水产研究所从泰国引进了尼罗罗非鱼,并以它为父本与莫桑比克罗非鱼为母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