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生存自立精神好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生存自立精神好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生存自立精神好能力的培养

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生活自立能力

内容摘要:培养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是当今社

会对儿童终生发展的要求,是小学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应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培养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讲究策略,并不断提高教师的服务意识,建立科学

的管理体制,保障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培养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为小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是当今社会对

儿童终生发展的要求。儿童喜欢自由自在,随意行事,嬉戏打闹,并且充满了

个性。现在,大多数家庭出现一个孩子六个大人照顾的局面,长辈们溺爱孩子,导致孩子形成唯我独尊、自私自利、安于享受……等特殊的性格,缺乏意志磨

练和独立生活能力。针对目前存在的现状,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给小学

教育提供更多的实践材料。

一、培养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实践意义

1、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

生活自理能力是人最基本的素质,是人生的基础,是人之所以为人、人之

所以能在世界上立脚的基础。生活自理能力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是孩

子走向社会的必备能力。但是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很不理想,现状堪忧。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们在生活上严重缺乏自理能力呢?通过分析研究,主要归纳为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长辈的溺爱:据调查了解,一半以上的学生来“四二一”式的家庭,他们与长辈生活在一起,六个大人照看一个小孩,“隔代亲”的现象较为严重,

从来都不让孩子沾一点家务,甚至最基本的洗脸、穿衣等事情都有长辈们代劳,带孩子往往重养轻教。这些小事对家长来说是举手之劳,对孩子来说却是失去

了一次又一次生活自理能力的锻炼机会。

另一方面,孩子本身对家长的依赖: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

在心理上缺乏独立性、自觉性,哪怕自己会做的事情也想依赖家长。如果家长

稍微迁就一下,孩子就会变本加厉地希望得到帮助,久而久之变依赖成一种习惯。

2、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实践意义。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个体自己承担或料理生活,使日常生活活动得以顺利完

成的个性心理特征。生活自理能力可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生活态度、生

活习惯和生活技能。这是人最基本的素质,是人生的基础,是人之所以为人、

人之所以能在世界上立脚的基础。生活自理能力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

是孩子走向社会的必备能力。

美国儿科权威詹姆斯博士说过:“依赖本身就是滋生懒惰,精神松懈,懒于

独立思考,易为他人左右等弱点。”对孩子的一切事情包办代替,并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由此可见,目前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对他们的

成长还是对其未来的社会适应,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应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

在小学阶段,低年级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生活

自理能力逐渐增强。因此,培养小学生的生活能力,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教师首先可

以教育他们每天要自己完成洗脸、刷牙、穿衣服等小事。再如,对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提出高一点的要求,比如说让他们在长辈或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做事、

独立生活,主动辨别生活中对与错,学会用自己的行动去关爱他人。现在的大

多数孩子,不管是家庭条件差的,还是家庭条件好的,“四二一”式的家庭环境

造就了他们唯我独尊、自私自利、安于享受……等特殊的性格。因此对小学生

的培养应该遵循他们的年龄特征,分层培养。同时,在小学阶段应多举行集体

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互相交流、互相合作,形成一个和谐的有利于学生成长

的集体。

2、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应遵循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的最早的教育,而且所受教

育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母爱教育、父爱教育、亲情教育等内容。进入小学以前,学生与家长相处的时间较长,很多观念、思维方式受家长影响较多。进入

小学后,学生与老师生活的时间增加,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内容增加,

这种量的变化,不是学校教育取代家庭教育,而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延伸。一是学校教育增加的内容,既有家庭教育的内容,又有学校教育的内容,例如,学生就餐必须排队,排队——这是家庭教育“吃饭”没有的内容,不被家长所强调,但“吃饭”这件事情,是家庭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二是学校教育增加的部分,弥补了家庭教育的不足,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与同学相处,老师的关

心和爱护,帮助学生建立信心,树立全新的集体观、荣辱观,并不断地在“一帮一”的活动中学会关爱周围的人和事;三是学校教育增加的部分,是家庭教育无

法替代的,“生活管理重于教学管理,生活设计重于教学设计”,学校的学生生

活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具有很强的前瞻性,这是家庭教育无法达到的水平。

3、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应遵循生活实际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仅指单纯的培养小学生如何生活,它涉及各

个领域、各个层面,应该把它纳入学生学习、生活这个整体中去思考。

首先,要充分信任孩子,鼓励他们从小事做起。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看

见大人在做事会要求试做。这时候,教师要做好榜样示范并且要给他们机会,

鼓励他们要好好做,做得好。让他们体验到自己事情的乐趣。这样,孩子们才

会乐于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久而久之,他们的自理能力将会随之提高。

其次,教师应多鼓励表扬,少批评指责。因为小学生的能力有限,有时做

的事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时,教师不能以严格的标准去评价他们,而应该

给予表扬,鼓励他们,给他们信心,让他们在多次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掌握方法。

第三,在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小学生在做事中遇到的困难,家

长与老师一定要及时地给予帮助,让他们及时改正,而不要为此把事包揽过来,让孩子失去信心,从而助长反正有人会帮我做的,我不会干不要紧的依赖心理。一旦养成了这种坏习惯,对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将会形成很大的阻碍。4、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应遵循为小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的原则。

“一个会生活的人才会工作”,培养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为小学生终生

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活技能,激发小学生终生爱生活的愿望,引导小学生占有人

类共享的普遍价值观,养成终生对生活负责任的态度,并具有基本的实践能力,从而具备规划人生的能力,切实奠定小学会生存的价值支柱。

三、培养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策略

1、针对年龄不同的学生,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

学校在构思学校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后勤工作计划时,必须做到胸

有成竹,必须遵循科学的培养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原则,并且针对不同年龄的

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引导教师科学地制定具体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计划。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时,必须将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

养工作融会贯通于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教师在制定工作计划时,要在具体事

情上下工夫,要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不同个体也要提出不同

的要求。

2、良好的教学管理、教学设计是实现培养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小学阶段,教师既是学生的管理者、设计者、服务者,又是学生生活自

理能力培养的合作伙伴。在小学学校,低年级教师大多数是有一定工作经验且

责任心非常强的教师,他们过去担任多年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教师要对学习活动进行科学设计,让活动充满童趣,被儿童所喜欢。例如,“大扫除”这件事可以这样设计:分小组,小组之间进行比赛。这样的设计,既

解决了学生怕脏怕累的问题,又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一举两得。再如,年龄小的同学课后不愿意自己一个人写作业,教师可以采用“结对子”的形式,

让几位同学一起学习,这样的设计既减少了学生完不成作业的问题,又培养了

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精神,达到了更好的学习目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3、教给小学生正确的生活自理方法。

在生活中自理,在自理中生活,培养小学生在生活中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小学生获得如何生活、如何自理的方法,这是小学素质教育的一个亮点,它

克服了小学生在家中“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弊病。如何教给小学生正确的生

活自理方法呢?一是教师设计好专题生活讲座,把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嫁接到

生活知识的学习活动中,创造轻松、愉快的生活教学情景,让小学生用科学的

方法去探索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掌握一定的生活自理方法;二

是教师经常给小学生们讲一些关于生活自理的方法,指导小学生自觉参加社会

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掌握生活自理的方法。

4、以点带面,突出重点,强化小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

针对小学生,教师感到最棘手的问题是小学生年龄小,初入学,不知道如

何安排自己的生活,管理方面如同丝麻,理不清头绪。教师面对这样的问题,

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一是让小学生适应新的学校,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保

证小学生更快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二是全面了解小学生的生活基本能力,开展“一帮一”、“结队子”活动;三是树立榜样,以一个组或一个班级作为突破口,搞

好试点,然后将取得的经验广泛推广,引导全校学生借鉴、学习。

5、拓宽培养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

一是开展小学生生活技能竞赛活动,开阔小学生眼界,让所有学生在活动

中丰富自己,如“小能人比武会”、“谁有一双小巧手”;二是开展文明班级评比活动,教师制定文明班级的评比方案,组织各班认真学习,严格按照评比方案定

期评出文明班级;三是开展文明学生评比活动,让每位学生在评比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四是引导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竞赛活动,让学生把自己在学校学习

中得到的生活知识应用于实践,例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劳动最光荣”、

“今天我当值日生”、“做爸妈的好帮手”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丰富

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6、培养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增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与配合。

学校与家长密切联系、配合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东西在家中得到充分地实践,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因为家里才是学生施展“才能”的最好“阵地”。只有家长

转变教育观念,明白能自立才能自强这个道理,才能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对孩子

自理能力的培养教育。家长一定要放开手脚,不要对孩子的锻炼行为过多的干涉,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而使孩子形成心理惰性和依赖性格。有这么一个

事情,值得我们深思:一个研究生从小到大除了学习竟从未做过家务,不知道

饭怎么煮,衣服怎么洗;一次,面对烧好的蛋,竟不知该如何去壳吃,拿在手

里无从下手。从而,告诫我们,家长们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发掘自己的机会,让他们的自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培养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小学实行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教师的素质决定了小学学校教育的办学

声誉。无论是教学一线的任课教师还是班主任,必须具有爱心、耐心、细心。

一是教师要具备父母般的爱心,对学生就象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任劳任怨,

用科学的方法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二是教师工

作要有耐心,对学生就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用最大的耐心帮助他们解决生

活中的具体困难,引导学生从小独立生活、独立思考;三是教师工作要细心,

细心是小学教师必备的素质,教师要用自己敏锐的眼睛,细心观察学生在生活

中的一切活动,并给学生做细致的教育工作;四是教师必须勤奋,俗话说:“教

小学,说的话多,做的事多”,小学素质教育,对教师的“勤奋”更是提高了要求,职业的紧迫感进一步增强。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激励机制,促进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持续发展

促进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一

是建立管理体制必须从学校的具体情况出发,选择可操作性强的,并且要突出

学校自己的特色,建立自己的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使每位教师和学生在此管

理体制下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二是建立的管理体制必须与国家或教育主管部

门的政策相结合,充分体现学校的管理水平;三是建立的管理体制必须具备前

瞻性,始终代表农村教育的最新改革;四是建立的管理体制对教师要有激励性,在实践中不断激励教师开拓进取,挖掘教师主动工作的潜力。

附:参考文献:

《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研究》现代教育研究徐鑫 1995版

《学会生活》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郑和钧 1995版

《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刘金2006/09版

《潘菽心理学文选》江苏教育出版潘菽1987/01 版

如何培养学生独立的生活能力

所谓独立生活能力,即是不依赖别人,而能完全靠自己生活的一种能力。我国青少年的独立生活能力在某些方面远不如西方一些国家的青少年。据报载:我国一些大学新生由于离开父母,远离亲人的庇护,因此无法独立生活,他们竟然不会洗衣服,而别出心裁把脏衣服打成包裹寄回家中请父母代劳;另一则消息则是说一位大学生由于自理能力差而适应不了大学生活只好退学。当读了这两则消息,不禁让人咂舌吃惊,为之沉思。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出现这种现象,似乎不足为怪,但它却越来越暴露出应试教育的弊端,更使我们不能不为之着急,为之担忧。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青少年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长期以来教育教学工作上的失误造成的,因此尽快改变这种状况,是我们每一位教育教学工作者的责任。治标治本,对症下药。要找到治病的良方,必须先把脉然后问药,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国青少年之所以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主要原因一是在于家长过份的关心溺爱子女造成的。在家长的庇护下,孩子们像是生活在蜂蜜中一样,没有风吹雨打,没有磨难,他们就是在过分的宠爱下,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就像没有晒过太阳的小草弱不禁风,得了天生的软骨病。二是我们的学校教育长期以来只重视分数不看素质,用升学率的高低衡量我们学校的教学水平,造成千军万马闯独木桥,学生素质愈来愈低,以致高分低能的现象。其三是家长和社会仍信奉传统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哲学思想。只要自己的子女给自己读书就可以了,至于其它的苦活累活全都自己大包大揽下来也心甘情愿。其四是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人才标准仍很盛行,社会上对“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并不是真正的认可,可能说有点挂羊头卖狗肉,表里不一。

正是由于以上四点主要原因,造成我国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些失误。我们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要培养的不是几名书呆子,而是要培养一大批敢于并善于独立承担社会责任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栋梁之材。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就成了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那么,如何从小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呢?愚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从思想上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责任感就是自觉地把自己的事做好的心情。一个人的责任感强烈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的独立生活能力的形成,只有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个人才能敢于面对生活的挑战,独立的承担责任,并很好地生活、生存下去。现在的学生,特别是城镇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在家是重点保护对象,是家中的“小皇帝”,一家人对他们宠爱有加,大事小事都由家长扛在肩上,从不让自己的孩子有半点为难。生活在如此优越环境里,养尊处优,娇生惯养,久而久之会变得越来越没有责任感,从而导致缺乏独立生活能力。为此,我们必须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注意在思想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自觉地承担一些应该而且能够承担的责任。如学生在玩耍时不小心损坏了东西,踢足球时打碎了门窗玻璃等事情发生后,我们要让学生敢于承认错误,自觉承担责任,而不是简单粗暴在打骂教训几句,而是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赔偿损失,或者让他们修复回去,从而知道由于自己的过错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的重大,无形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二是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有了劳动的观念,才能使学生热爱劳动,培养独立劳动的能力。劳动观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潜在于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在

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培养。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从时间上来说要抓早,从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来看,一个人本质的形成变化,关键在于从小培养,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发挥学生的双手的作用,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中,我们都要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使他们较早地深切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从内容上来说,要尽可能丰富多彩,赋予劳动新的内容和新的内涵.如我们可结合实际和当前形势,开展“学雷锋树新风”、“爱护环境、爱护自然”等活动;在形式上来说,要尽可能生动活泼.学生由于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他们喜欢的东西要求新颖、生动、有趣、活泼。因此在形式上,一定要有新意,不落俗套,否则学生失去的不仅是兴趣,而且以后也较难再把他们吸引过来。只要我们从时间、内容和形式上把握好,学生的劳动观念将很快在心中逐步牢固树立起来。

三是在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是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条件。一个人如果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那么他面对许多新问题将一筹莫展,束手无策。独立生活要求我们要善于独立地思考问题。独立思考并不等于刚愎自用,而是要善于对问题做出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小学生心理上还很不成熟,他们对问题的本质看得不深、不准,他们所作出的判断极易被表象的东西所蒙骗,因此,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剔除表面的东西,抓住问题的实质,一步一步,从简单到复杂,使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学习生活中锻炼培养。

四是在意志毅力方面,要培养学生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一帆风顺只能是良好的祝福和一厢情愿。因此,在意志毅力方面我们要对学生着重进行意志和毅力的培养,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遇到困难始终不低头,不气馁,而是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顽强拼搏,不怕困难是独立生活能力形成的基础条件,如果缺乏这样一种精神,独立生活能力将难以培养形成,要想成就的事业会半途而废。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可以通过古今中外杰出人物的感人事迹对学生进行教育,用活生生的例子令人钦佩的精神感染他们。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材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只有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忠实的劳动观念、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才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祖国的栋梁之材。只有从小事做起,从小做起,循序渐进,才能逐步培养形成独立的生活能力。(林世谦)

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创新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主旋律。一言以蔽之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现就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一谈体会,以与同仁共勉。 一、营造数学学科创新教育的氛围 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力,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数学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②因此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其次,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以“升学率”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的知识传授中,很难形成创新意识,这些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并重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过渡,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第三,创造一套适应创新教育的课余活动。扩展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结构,扩大视野,真正提高学生素质,着眼于未来。 二、重视内在诱导,引发创新意识。 “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但你却无法迫使它饮水。”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环境的创造,教学模式则是构建这种环境的方法。安静地坐在教室里的学生不等于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就等于教学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学的关键在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激励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引导学生不断进行创新学习。 在《圆的认识》一课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谁知道,汽车为什么能行驶得又快又平稳?”学生回答:“因为车轮是圆的。”“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汽车就能行驶得又快又平稳呢?”学生面面相觑,百思不得其解,迫切想知道答案。“看来,汽车为什么行驶得又快又平稳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还很有必要研究一下呢。”从而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弄懂“圆”、“圆心”、“直径”、“半径”的概念及性质。学生在追寻答案的过程中自主地探

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几个要点

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几个要点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内容简介: 要点一:发掘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要点二:继承前人知识,鼓励学生质疑。要点三:结合实际,发散思维,大胆创新。 要点四:创设和谐气氛,师生共同协作。要点五:精心设计,激发学生兴趣。 要点六:根据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永不枯竭的动力。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具有民族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和科技素质,培养适应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所需要的劳动者是时代赋予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新的要求。在教学中培养学

生的科技创新思维应该做好下面的几点工作: 一、发掘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发掘好奇心,激发求知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熟练技能技巧,还要促进学生的智力、意志、情感的发展。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注意发掘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激发他们创造活动的诱发剂和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例如:在有关”磁铁”的教学中学生对磁铁能吸铁感到很新奇,特别对隔着木板都能把铁吸住很感兴趣。于是就让学生去想:这个特性可以应用到那些方面?经过引导和辅导,学生就发明了加装在玻璃黑板上方便挂图的”黑板挂图磁块导轨”。参加了佛山市青少年创新大赛。 二、继承前人知识,鼓励学生质疑。 真理的相对性,知识的局限性是不

可避免的,是客观存在的。前人思维的结果会因为当时历史环境的束缚而不适应现代的今天。让学生以审察的态度去认识前人总结的知识,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发现不足,去大胆质疑,这是成功地实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基础。但是这种质疑不是对前人的思维结果简单的粗暴的否认,而是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科学方法,现代的眼光,更深更广地认识前人发现的真理,前人总结的知识。能做到这一点的学生就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就有进一步探索真理和发现真理的需求。就能塑造出敢于探索真理、勇于献身真理的品格。就容易开拓自己的创新思维,发挥自己的创新性行动。就能进而达到发挥自己创新能力的结果。 例如:自然教材中《叶的光合作用》这课书里学生知道了绿色植物在阳光的照射下进行光合作用能放出氧气,课后曾指导学生通过收集水底植物苦草在阳光照射下能放出氧气的实验。实验后就

自律主题班会教案

“学会自律”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 自律的宗旨为“自爱、自省、自控”。通过本次班会加强自律,让学生从小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为祖国、为人民、为自己的将来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未来撒下阳光、雨露和希望。 活动过程: 一、开场白: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一次班会的主题是“自律”,那么谁能说一说自律的含义呢?(通过举手发言,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得到正确的答案后)对,我们要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生,就必须能够做到自律,自律的宗旨“自爱、自省、自控”。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本次班会加强自律,从小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为祖国、为人民、为自己的将来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未来撒下阳光、雨露和希望。 二、宣布开始:五年级一班“自律”主题班会“让花儿在自律中绽放”,现在开始。 三、演讲开场:现在有请张昕同学来为我们讲一个故事,题目是《周恩来的故事》:1913年,15岁的周恩来,以优异成绩考入天津南开学校。在天津,他见到洋人、军阀任意蹂躏中国人民,心里充满了忧国忧民之惰,痛感改造中国、改造社会的必要。为了长大后能够报效祖国,他严格规定自己要做到五个"不虚度":读书不虚度,学业不虚度,习师不虚度,交友不虚度,光阴不虚度。他在学校四年,不折不扣地履行对自己的要求,得到了全面的锻炼,严格自律的良好品质也从此坚持下来。在1943年,他又写下了《我的修养要则》七条,规定自己加紧学习,努力工作,要有创造,发扬长处,弥补短处,遵守纪律,联系群众,与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做斗争,保持合理的生活规律。新中国成立后,

他身居高位,始终不放松自己的修养。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是周恩来一生修养和自律的实际要求。 四、故事提问:听完这个故事,我们不禁要提出几个问题: 1、增强自律能力与个人心理品质的完善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有什么关系呢? (2-3人回答) 2、我们应当怎样学会自律? 3、自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 五、说说身边自律的人:刚刚我们听了伟人的自律故事,那么我们身边有没有自律榜样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请几位同学发言)。现在大家有了心中的榜样,那么你们心中的理想的自我形象是怎么样呢?请分组讨论并回答。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几位同学为自己设计了几个理想的自我形象。 六、设计自我形象小结:看过了一个又一个同学所描绘的“自我形象”,在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的同时,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都拥有自爱的精神。自爱,不仅仅是爱护我们的外在形象,维护我们在他人心中的地位,更要求我们维护、塑造自己的内在的美。但是,人人都懂得自爱了吗?看,某地又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品《事故》。 七、小品小结:在刚才的小品中,我们看见A同学因为贪图一时的方便,而走上机动车道,结果造成一起“车毁人亡”的恶性交通事故,在当今的社会中,这种情况也是屡见不鲜的,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自律,自珍,自爱,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九、班主任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是自律,一直以来,我们班级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觉得我们的同学是非常可爱的,你们团结活泼,有良好的集体荣誉感,是些很有感情的孩子,在我们班集体的活动中,大家所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心得体会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心得体会 一个孩子越往上学,越需要自己独立思考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到时候就自然具备的,需要家长从小引导,锻炼孩子独立判断、独立做事的能力。 1、学习棋牌类的东西。现在很多孩子学国象、围棋等,棋类东西锻炼思维,毕竟下棋需要自己下,别人帮不上忙,棋子走哪儿,必须要自己判断,自己做决策,锻炼孩子独立思考能力。但有些家长没时间接送孩子去学棋,而且学棋,毕竟是时间长、花费大的事情。其实,孩子在家打扑克,一样起到锻炼独立思考能力的作用。出牌也必须自己做决断,作用是一样的,而且玩扑克更练习孩子的计算能力。我孩子在上小学前,口算多位数加减法、含负数的,已经非常熟练了,主要是靠玩扑克拱猪给大家算账练出来的。现在,淘宝网上有一种分数扑克的,由55张分母从2-11的真分数组成,如1/ 2、1/ 3、、、、10/11。通过玩比大小、金钩钓鱼等,锻炼孩子的计算能力和反应能力,当然孩子独立思考能力也不断加强了。 2、放手让孩子去做。生活中皆是各种能力和行为判断的训练场。比如生活中给孩子一定零花钱,让他自己去支配。去超市,买水,孩子自己就会去比较,哪个优惠,哪个打折,包装大小,自己折算,看哪种合适。比较、思考、判断,只要自己亲自去做事,就能遇到,在做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难抉择的时候,家长帮助分析利弊,最终让孩子自己去决定,从小事做起,点滴培养,孩子在大事时才知道怎样去思考,怎样自己做决定。 3、把孩子玩电子垃圾游戏的兴趣引导到思考学习的轨道中来。现在社会环境变化了,平板、电子产品泛滥,孩子有时间就玩手机、电脑游戏,影响视力,浪费时间。这些东西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完全隔离、阻断是不可能的。对孩子来说,学习儿童程序设计可能对孩子帮助最大。因为儿童程序设计主要锻炼逻辑思维和数学知识应用。孩子在应用过程中既能得到游戏的快乐,也能提高数学学习效果。在中、小学阶段blockly和scratch都是孩子学习的不错的编程软件。学儿童程序设计,好处是只有自己想明白了,才能编出来,想不动脑子都不行。 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应当融入到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这个过程应当是渐进的,应当在具体的活动中培养提高的。当然,有时候孩子理解、进展快慢不同,这时家长的心态最重要。一直平和心态地去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最终会有好结果的。

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忽视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不会提问就不会创造,任何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开发小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必须从培养小学生“提问”能力开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要求我们必须更新理念,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显得尤其关键和迫切。 一、当前小学生“提问”的现状: (1)无疑可问。在我们传统教育思想里,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相当一部分教师仅是依照课本讲解无可争议、勿庸置疑的知识;亦存在部分教师仍奉行“满堂灌”的教法,使学生在40分钟内均处于被动的认知状态,缺乏主观能动性;而在课外有几乎永远都完成不了的作业,没有自己的“闲暇”时间想问题,这样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可以问呢? (2)不敢问。有些学生存在胆怯或自卑心理,碰到问题不敢问,怕丢面子,认为向教师或同学问问题,会给别人留下不好印象。 (3)不会问。就提问的内容而论,可分为科学问题与非科学问题。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差或缺乏相应思维能力而“无从下口”,不知怎样问。或者有些同学总是问一些没有思考性的问题,如拿到题目一看,

不会做,就张嘴问:“这个题,怎么做?”而不是找出解题中遇到的困难来发问。 (4)不想问。部分学生特别是成绩优异的学生的问题较为新异、尖锐,若是经常得不到教师的明确答案,甚至是鼓励,也是容易挫伤他们提问的积极性的;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差。 二、分析小学生“问题”意识欠缺的原因: 1受各种传统观念和教学条件的影响,学生不能充分提问, 目前许多教师仍满足于教学的释疑解惑这一传统功能,习惯于传授现成的结论,而忽视知识的发展过程;过多地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却无视学生学习中产生的疑问;把自己的思维粗暴地强加于学生,用统一的思维模式来训练学生,使学生只能消极、被动、机械的学习。缺少在学习中发现与提出问题的惊奇、自豪以及创造的快乐等各种情感体验,导致学生的问题意识日益减少。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尽管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但是他们往往把问题作为自己的专利,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依照自己设计的问题一个个地解决,并且过多地追求课堂教学秩序的有条不紊。这样虽然比纯粹的“注入式”有改进,但并没有真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仍无法得到发展。 教师对“教学任务”这一问题的理解存在误差:把教学任务看作主要是知识教学而非是能力教育。认为训练学生提出问题会占用很多时间,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从而也较少去对学生进行“提问”能力的培养。当然,教学条件,如我们现在的大班额,遇到一些特开放的问题,我们也确实也没有时间和精力能让学生充分提问。 2、受学生传统观念、心理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学生懒于提问。 学生由于在传统教育中,主要是被动地接受的学习,满足于课本的现成结论,在学习过程中,习惯于做“学问”,而不是做“学答”。大多数学生都已形成定性思维,认为提问是教师的事,作为学生只管一个“答”字。这极大的限制了学生提问能力的自我发展。

浅议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议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引言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化社会扑面而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重中之重。长期以来,由于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手段还比较落后、僵化,学生以接受性学习为主,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显得苍白无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对于我们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教师来说,努力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从基础抓起、从小抓起,努力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每一位小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人们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造才能是各种能力的集中和最有价值的表现,人类社会文明都是创造能力的产物,如今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新时期,对创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那就是创新能力。所以只有具备了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最有价值的人才,一切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温总理在谈到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问题时提到:“从国内外的比较看,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这应该引起我们深入的思考,也就是说我们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学方法,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就是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创新,原为一个经济概念,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J·熊彼得在1921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所提出来的。就概念分析,创新既包括事物发展的过程又包括事物发展的结果,包括新的发现发明、新的思想和理念、新的学说与技术以及新的方法等一切新事物。 江泽民同志1995年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难以屹立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由此可以看出,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已经是摆在素质教育面前一个刻不容缓、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有觉悟、有道德、身体健康、有知识的创造型人才,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索-课题

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索 《平阳少艺校教导处》作者:陈碎林 一、课题的提出 创新教育一直以来受到教育界有关人士的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已成为国内外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第三次全教人开幕式上,江总书记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讲话。他在讲话中把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使命,任务交给了教育。在这之前,江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不竭的动力。”江总书记在讲话中还直截了当地要求我们必须改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特别是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呆板的教学制度。会议期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了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为重点。而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时代,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而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创新,在于创造性的劳动。大家知道,我国的学生在校文化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应试能力非常强,无论在国内或是国际的各项比赛中,成绩都非常出色,同样一类题目,中国学生已经做过成百上千道了,而外国学生才只知道一些皮毛。但著名美籍华人学者杨振宁博士在比较中国学生与外国学生不同之时,也曾发现中国学生胆子小,老师没讲过的不敢想,老师没做过的不敢做。这种现象在我们温州地区的学生中,也常有发现,学生长于求同思维而短于求异思维,对于我们小学常识课上的手工制作,科技制作小组等等活动中,如果老师没有讲到的,学生不知如何入手,主动学习,实践的能力不强,产生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学校的教育往往是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针对实际,在校领导的关心下,组成课题组,集中了我校的精兵强将,对其做更进一步的探索。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其核心是认真做好“普九”工作的前提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问题。因此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而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探索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并使之不断完善,所以,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的探索,必然会有力地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化,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其次,以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探索,对于我国实现现代化,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有着重要影响。美国科学家认为,有着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造型的人才的新发现、新发现、新成果,对整个美国的经济、军事和社会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泰勒( C?W?Taylor)提出,创造的劳动不但对科技进步,而且对国家乃至全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哪个国家能最大限度地发现、发展、鼓励人民的潜在的创造性(creatirity),那个国家在世界上就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就可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培养具有21世纪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对我们国民素质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存着重大的意义。 最后,以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造性的人才也是我们素质教

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

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 梨园小学:江宇 如今,全面推行均衡教育素质教育,在小学阶段应试教育基本被取缔,学生们,能够较轻松地学习,综合能力也得到提高。同时学生及家长已没有了考试升学的压力,部分孩子对待学习开始松懈,连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也拒绝,该完成的作业不做,该听的课不听,真担心进入中学后该何去何从?所以我认为无论是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还是在思想品德修养中,都要求小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律能力。那么,什么是自律呢?自律:是指自我约束。与他律(指接受他人约束)相对。所谓“律”,即约束之意也。约束,今人又常称“监督”。因此,自律,也可以说就是同体即自我的检查监督;他律,就是异体,即接受他人的检查和监督。自律能力是在小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既是一种教育的结果,又是小学生进一步学习、发展和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因此,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是小学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 1.通过课堂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 儿童入学后,面临着全新的世界,新的生活环境、新的学习科目和要求、新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同时,与幼儿园相比较,小学对儿童提出了更多的约束,要求儿童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及各具特色的校规等。 如要求儿童按时到校、专心听讲、认真做作业、发言要举手、上课时不讲小话、不搞小动作等。上述这些外部的要求和影响属于“他律”的范畴,而这正是小学生自律能力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当这些外部的影响和要求被学生所接受,并转化为其内部的道德需要,形成某种道德信念且表现在一定的行为中的时候,在学生身上才开始形成自律的能力。这就是说,培养小学生的自律

决定孩子一生的36种关键能力03:独立思考能力――孩子的主见比智力更重要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

能力03:独立思考能力——孩子的主见比智力更重要独立思考能力是优秀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就必须给孩子独立做决定、自己做事的权利。 【亲子现场】 案例1: 王卓和王亚是姐妹俩,她们经常在一起做功课。王亚的数学学得很吃力,有时候做数学作业做到很晚,姐姐王卓想帮助她,可是王亚始终不愿意。很多时候,王卓已经上床睡觉了,王亚还伏在桌子上做作业。 有一天,王卓睡醒一觉,发现王亚还在写作业,她问王亚在做什么?王亚说有道数学题算不出来,王卓让王亚把题目拿给她看,说她可以帮她解决,可是王亚拒绝了,说: “不用,我自己想想吧。” 王卓起床,将那道题的答案写完放在桌子上,自己又去睡觉了。但是王亚没有看答案,而是自己认真思考。当她困倦了的时候,就起身走走,然后继续坐在桌子前做题。 第二天,王亚的数学作业得了“优”。王卓知道,这是妹妹独立思考的结果。 案例2: 明明今年上一年级了,他的爸爸常年在外出差,妈妈对明明呵护备至,家里什么事情都不让明明做,明明有不同的意愿也常常得不到妈妈的支持,久而久之,他只知道听从于妈妈的指挥,一旦有难以决定或解决的问题,都会向妈妈“求救”。 如果妈妈多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明明缺乏主见、不会思考的缺点就会克服。可是妈妈却将孩子的行为理解为对自己的信赖。 这天晚上8 点多了,孩子还没有回家,妈妈着急地出去找孩子,当走到学 校门口时,看到明明正站在那里,但是学校里面已经漆黑一片。经过询问才知道,明明的几个同学让他在这里等着,说去为明明买吃的了,他就乖乖地在那里等他们。 妈妈立即意识到,孩子是被别人捉弄了。她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决定以后要逐渐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实践研究中期总结报告

《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实践研究》中期总结报告 尤溪县第二实验小学数学课题组 自2012年10月本课题被立项以来,我们课题组在课题负责人韩章海校长的带领下严格按照课题实施方案开展课题研究活动。2012年12月20日举行开题仪式,2013年11月8日举行课题中期交流活动,进修学校詹祖权老师到场指导。课题实施以来,学校投入资金3000余元,用于教师外出学习、听课以及开展县校级教研活动等。现将课题实施1年来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题实施过程 1、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自课题开题以来,我们在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理念的基础上,围绕本课题精选材料,分散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了《数学课程标准》、《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有效教学》、《新课程下的创新备课》、《教师如何做研究》等专著。此外,我们要求每一位课题组成员平时要主动从有关报刊杂志和网上收集一些课题研究方面的理论文章,以进一步指导和充实我们的课题研究。 2、以活动促提高 活动,既为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更是促进教师提高课题研究水平的有力措施。 首先,积极参加县、校组织的各级各类活动,更新了教师的观念,开阔了教师的眼界。 其次,立足课堂,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以“教研”促“科研”。 课题研究课体现着我们课题研究组的思想和研究活动的进展,因此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研究的主阵地,在上好研究课上下功夫。每学期我们都安排了每月一次的课题研究研讨活动,我们采取的研究方法是:全体成员以年级组为单位,对教材先进行梳理,进行个人备课,再在教研组内进行讨论修改,然后立足课堂进行实践,集体评议时,执教老师要按照课题思想,说明为什么这样上,一名老师作中心评课,其他老师再集体评议,使每次研讨课都能让课题组的所有教师得到收获和提高。 第三,“请进来、走出去”活动。 每学期我校都要选派一定数量的老师到省、市、县学习、取经,尤其是优先安排课题组的老师参加,这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组老师的一种激励吧。另一方面积极与兄弟学校加强沟通,增进校际间的交流。我们分别与溪尾、光明中心小学进行了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同时每学期我校总会安排至少一次的讲座。每一次聆听专家的讲座,都会让老师们了解到许多先进的理念,都会让老师们更深入地反思自己! 第四,课题组沙龙活动。

浅谈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引言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化社会扑面而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重中之重。长期以来,由于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手段还比较落后、僵化,学生以接受性学习为主,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显得苍白无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对于我们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教师来说,努力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从基础抓起、从小抓起,努力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每一位小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人们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造才能是各种能力的集中和最有价值的表现,人类社会文明都是创造能力的产物,如今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新时期,对创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那就是创新能力。所以只有具备了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最有价值的人才,一切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温总理在谈到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问题时提到:“从国内外的比较看,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这应该引起我们深入的思考,也就是说我们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学方法,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就是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创新,原为一个经济概念,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J·熊彼得在1921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所提出来的。就概念分析,创新既包括事物发展的过程又包括事物发展的结果,包括新的发现发明、新的思想和理念、新的学说与技术以及新的方法等一切新事物。同志1995年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研究背景 1、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有高度自制能力的人才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愈来愈严格,不仅从知识能力的角度,更重要的是从思想道德素质的角度去评价一个人。如今媒体上登载的一些高知、身居高位的人触犯国纪国法屡见不鲜,深刻反映出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严重缺陷。仔细分析,这些人除了思想道德品质低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自律能力很差。 2、改变目前小学生自律能力弱化的现状 现在的家庭基本上都是“四二一”的结构,小学生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优越性相当强,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是以他们个人为中心,许多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的坏毛病,自律能力明显弱化。我们期望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探索出改变学生自律能力弱化的现状。 3、促进每位学生充分发展的举措 现代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我们的学生要想适应社会的需要,必须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这些都是以自律为基础的。我们做这一课题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促进他们的充分发展。 综上所述,在学校开展自律能力的研究势在必行,尤其是在小学这一启蒙教育时期,可以为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思路 1、关键概念的界定

所谓自律,就是指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包括学生自我要求、自我表扬、自我批评,以及对自身行为的调控、要求、约束、激励和规范。从其外延上来看,自律可以分为消极自律和积极自律。消极自律是一种浅层次的自律,仅指个人在道德上做到约束自己,遵纪守法;积极自律,除了包含上述的内容外,还应达到率先垂范,做出榜样,乃至不断完善自我。 我们这一课题主要研究的就是积极自律,旨在从小学生年龄特点出发,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2、研究目标 ①研究出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的操作方案 ②理论上探索小学生自律能力与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关系 3、研究内容 ①普查我校学生自律方面的现状,归类整理常见问题及原因 ②探究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的原则 ③探究小学生自律能力的途径 ④探究小学生自律能力的有效方法 ⑤研制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的评价标准、操作要求 ⑥探究教师在培养学生自律能力中的作用 ⑦探究家长在培养学生自律能力中的作用 ⑧探索小学生自律能力与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关系 4、研究对象

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培养孩子独立 自主能力的就是把有些事情交给孩子,让他自己去做,这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的自立能力。自主、独立能力,它对孩子的生活、学习以及成年后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生活的美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现在家庭中的很多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主独立能力很差,在现在的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一、孩子缺少独立自主能力的现状缺少独立自主能力的孩子。他们的性格胆怯懦弱,习惯躲在成人的背后求得安全。他们害怕一个人独处,而且不相信自己能独立做好一件事,几乎事事都要大人帮助他们来完成。上学后,他们的课堂作业也习惯让父母或别人来帮助,甚至代替完成。这一类孩子往往以弱者的姿态出现,仿佛周围的人都不喜欢他,甚至看不起他的感觉。这个时候,他们几乎对任何东西都不感兴趣,老是显得无精打采和心不在焉,他们喜欢抱怨所有的东西,喜欢让父母顺从他们的心意。他们依恋父母,似乎离开父母他们就什么事也做不了了。他们经常让父母帮助自己,而自己却很少尝试着去做。他们喜欢让父母跟他们一起玩,给他们讲故事,唱歌给他们听,而父母不得不这样做,如果不这样做,他们就会哭闹。就这样,父母成了这类孩子的奴隶。

二、孩子缺少独立自主能力的家庭成因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中,好多家庭只有一个小孩,许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望子成龙,但很少有家长能意识到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生活能力,父母什么家务也不让孩子做,甚至有的学生上了小学吃饭、穿衣还由家长包办,结果造成孩子对父母、家庭、学校环境的过渡依赖,有的小学生连基本的生活处理能力也没有,成为家庭中所谓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全家人对他们百般宠爱,从来不让他做一点点事情。所有事情都有人给他安排得非常周到,衣服脏了有人替他换洗,回到家就有香喷喷的饭吃,作业不会做有爸爸代劳,学校做值日有爸爸帮忙,就连全班组织郊游也有父母跟着替他拿东西和。这样,孩子养成了懒惰、依赖的习惯,什么事情都不会做。上初中了,由于课程增多了,孩子每天在学校里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如何整理自己的课桌。他们的课桌上堆满了各种书籍,作业本、练习册等,每节课之前,还要准备下节课的书,又是英语,又是语文,他们烦了因为他自己不会安排。三、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1、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必须解放孩子的手脚,让孩子自己去做一些他们能够做得到的事情。有些家长总怕孩子做不好,他们总是以担忧的目光注视和提醒孩子,或者干脆替孩子安排好,铺平道路。这种态度和做法,使孩子的手脚受到了束缚,独立自主能力的发展受

小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培养

“小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培养” 阶段研究工作报告 成都理工大学附小课题组 “小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培养”这一课题是我校总课题“开放式 课堂教学活动的研究”下的一子课题,是课题组全体老师对学生实施问卷调 查分析和认真研究讨论后,结合我校实际,从课堂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中提 炼出来的课题。课题小、操作性强、切合我校实际。下面就把该课题从2003 年5 月总课题开题以来的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和反思。 一、研究工作概述 1、立背景课题,抓小课题。 学校总课题组自2002 年9 月成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开放式课堂教学活动的研究”这一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修改完善和开题论证工作。随着研 究的逐步深入,课题组老师发现学校总课题太大,难以把握、难于操作、难 于出成果。2003年7月,课题组集体研讨会经过大家激烈的碰撞后决定:将总课题定为背景课题,抓小课题,抓突破口,深入课堂搞研究,课题组合力研究本校实际问题——小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培养。方向一定,利用暑假休息时间,大家分头查找资料,重新研究并制定子课题研究方案。 2003 年9 月一开学,课题组就召开多次会议修改完善子课题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并逐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落实。 2、发挥校园网优势,对实验班学生实施网上问卷调查。背靠成都理工大学,我校兴建了富有自身特色的校园网,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df4153991.html,. 2003年9 月,课题组老师充分发挥校园网优势,由计算机朱磊老师负责在校园网上制作了“小学生问题意识调查”的问卷。实验班学生利用计算机课时间由计算机朱磊老师和该班实验老师引导,学生自主进入校园网进行网上答题。课题组老师根据实验班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撰写问卷调查报告,然后再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和本班学生实际确定个人研究主方向,并写出“个人科研计划(2003年9月——2004年7月)”。这项工作已于10 月初结束,课题组实验教师都已

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引言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化社会扑面而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重中之重。长期以来,由于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手段还比较落后、僵化,学生以接受性学习为主,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显得苍白无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对于我们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教师来说,努力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从基础抓起、从小抓起,努力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每一位小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人们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造才能是各种能力的集中和最有价值的表现,人类社会文明都是创造能力的产物,如今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新时期,对创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那就是创新能力。所以只有具备了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最有价值的人才,一切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温总理在谈到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问题时提到:“从国内外的比较看,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这应该引起我们深入的思考,也就是说我们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学方法,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就是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创新,原为一个经济概念,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J·熊彼得在1921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所提出来的。就概念分析,创新既包括事物发展的过程又包括事物发展的结果,包括新的发现发明、新的思想和理念、新的学说与技术以及新的方法等一切新事物。江泽民同志1995年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浅谈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官美菊

浅谈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官美菊 发表时间:2015-05-13T09:18:53.41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5年4月总第152期供稿作者:官美菊 [导读] 创新能力是人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智能活动。 ◆官美菊山东青岛平度市云山小学266700 摘要:创新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智能活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责任,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所需的人才要求越来越高,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在教学中我们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就要从实践中学习、积累、探索。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教育兴趣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能力是人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智能活动。人们只有在轻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中,才会产生好奇心。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创新这种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人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责任,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在教学中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此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合作关系 要教育和引导教师打破传统的角色定位,树立一种合作、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观念。如何在师生关系中把握平等、合作关系?首先,教师应该经常进行换位思考,尝试从学生的角度体验课堂教学,创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其次,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倾听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感受,使教学成为对话交流和知识创新的活动。这样,师生之间不再是命令和服从关系,而是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真诚交往、共同探索与交流的平等关系。因此,教师应考虑几个问题:1.怎么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在一节课里教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么他的课就功了一半。2.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先决条件,掌握一定的知识是创新的先决条件,这一点是很重要的。3.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有了兴趣和习惯是远远不够的,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才能激发创新的意识。4.在课堂上改进教学方法。要让学生所学知识多样化,不要太传统观念的教法,知识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慢慢积累。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原动力和基础。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培养。入情入境的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兴趣是创新的源泉、思维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增强思维的内在动力,解决学生创新思维的动机问题。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加以适当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重视个性发展,培养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观念上的转变至关重要。我们的教师必须做到,不仅能够找出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的弱点,还能够发现所谓的“差”学生的闪光点。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多层次化出发,因材施教,正确引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其个性和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在现代教学中一个真正合格的教师的重要指标。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民主自由权利,教师要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形成一种自由、民主的秩序,使学生在这种秩序中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多边活动的有效合作过程。 四、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讨论”是学生参与教学的一种重要方面,更是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重要形式,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式学习教学,开展课堂讨论,一方面可以发挥学生“群体”的学习作用,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与空间,同时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互相评价,从而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另一方面,讨论可以使学生敢于质疑问题、敢于大胆求新,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恰当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他们思考中提出一些有创见性的问题,发现一些新方法、新思路。对一些创造性思维,应给予充分肯定,并鼓励他们在学习上要刻苦钻研、勇于创新。 五、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十分重要。教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我们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我们强调学生自觉主动学习,但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而且可以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应随时注意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引导他们慢慢理解,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尽快掌握所学知识来发现问题,提高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求知欲是创新的意向和行动,有好奇心就会主动地去探知,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凡求知好奇而受到奖励的学生,往往愿意继续进行试验和探索,从而促进智能的发展,产生创新的思维。所以,让学生有充分的自由学习空间外,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用正确的教育、引导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

小学自律主题班会教案汇编

小学自律主题班会教案 自律的宗旨为“自爱、自省、自控”。通过自律主题班会加 强自律,让学生从小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为祖国、为人民、为自己的将来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未来撒下阳光、雨露和希望。下面搜集了小学自律主题班会教案,欢迎阅览! 活动目的: 自律的宗旨为“自爱、自省、自控”。通过本次班会加强自律,让学生从小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为祖国、为人民、为自己的将来奠定良好的基础,为 未来撒下阳光、雨露和希望。 活动过程: 一、开场白: 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一次班会的主题是“自律”,那么谁能说一说自律的含义呢?(通过举手发言,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得到正确的答案后)对,我们要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生,就必须能够做 到自律,自律的宗旨“自爱、自省、自控”。希望同学们能通过 本次班会加强自律,从小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为祖国、为人民、为自己的将来奠定良好的 基础,为未来撒下阳光、雨露和希望。 二、宣布开始: 五年级一班“自律”主题班会“让花儿在自律中绽放”,

现在开始。 三、演讲开场: 现在有请张昕同学来为我们讲一个故事,题目是《周恩来的故事》:1913年,15岁的周恩来,以优异成绩考入天津南开学校。在天津,他见到洋人、军阀任意蹂躏中国人民,心里充满了忧国 忧民之惰,痛感改造中国、改造社会的必要。为了长大后能够报 效祖国,他严格规定自己要做到五个"不虚度":读书不虚度,学业不虚度,习师不虚度,交友不虚度,光阴不虚度。 他在学校四年,不折不扣地履行对自己的要求,得到了全面的锻炼,严格自律的良好品质也从此坚持下来。在1943年,他又写下了《我的修养要则》七条,规定自己加紧学习,努力工作,要 有创造,发扬长处,弥补短处,遵守纪律,联系群众,与一切不 正确的思想意识做斗争,保持合理的生活规律。新中国成立后,他身居高位,始终不放松自己的修养。活到老,学到老,改 造到老,是周恩来一生修养和自律的实际要求。 四、故事提问: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不禁要提出几个问题: 1、增强自律能力与个人心理品质的完善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有什么关系呢? (2—3人回答) 2、我们应当怎样学会自律? 3、自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 五、说说身边自律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