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国服饰特点的演变

论民国服饰特点的演变
论民国服饰特点的演变

论民国服饰特点的演变

刘娜丽,池州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

摘要:民国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大变动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人们从

思想和行为上都得到了很大的解放。人们服饰的改变是最为明显的体现。服饰的特点从民国初期人们穿着臃肿、单调到民国中后期注重简单、注重曲线美、注重文明,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繁琐走向简单、不断追求摩登化,对美的追求不断的提高。但在这些服饰特点演变的过程中还蕴含着一些等级观念的思想,在其中主要以长袍马褂到西装革履、旗袍、文明新装为例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民国时期; 服饰特点; 追求摩登化; 开放; 曲线美; 由繁到简The evolution of the republic of dress characteristic Liu Nali chizhou college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society

Abstract: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 history is a big change inthisperiod of history, a period people from the thought and behavior have been great liberation. People is the most obvious change clothes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ress from the early republic in a bulky monotonous, people republic to simple, pay attention to middle curvaceous, pay attention to civilization, from closing to open, from repeatedly to simple, pursue the fashionable, improving the pursuit of beauty. But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dress characteristic also contains some level, in which the concept of mainly in robes MaGua suits and dresses to the new civilization for an example detail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 the pursuit of fashionable; dress characteristic; open ; by numerous to Jane curvaceous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在世界上享誉很高。并且中国有着56个名族,一个大民族的融合就注定有着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风俗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具体有衣食、礼仪、婚嫁、祭祀等等。世纪的回眸,让我们对

剧烈变动的、新旧并存的、亦中亦西的民国时期服饰特点的演变有了新的好奇。民国从辛亥革命以后到新中国成立以前共历经了38年的风风雨雨,在这38年的时间里,服饰可谓发生了一场巨大的“革命”。因此,民国时期服饰特点的演变是变化多端的。在此,本人仅仅对民国时期汉族服饰特点的演变这一特定时期特定点做出详细的阐述,不足之处敬请指出我将作出改正。

一、从封闭走向开放

民国是一个社会动荡的历史时期,也是中西文化碰撞最激烈的、文化相互交错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各种思潮也兴起,各种思潮之间相互传播。经济、政治、文化等诸方面都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从而,导致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一系列的变化在服饰方面体现的较为明显。民国时期的服饰从整体上摆脱了古典服饰的束缚,服饰的特点也开始从封闭走向开放。由于,受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民国初期人们穿着还是形式宽大、没有线条,注重封建道德礼仪、安于现状、没有思想和行为上的突破,穿着缺乏个性和创新。在民国初年女士服装一般仍然保持着上衣下裙的形式,棉的为袄子、单的叫做衬衫子,上衣是前垂到膝、后挡住了臀的大半截衬衫。衣袖非常宽广。下衣是长长的裙摆或宽而大的裤角。整体看来,色泽灰暗、没有光泽,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与清代没有多大的改变。只有少数的先进跟随潮流者、青年激进者受日本女装的影响,改变了以往的装束穿着窄而修长的高领衫袄和黑色的短裙。在这些先进者的带领下,女装服饰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变了过去胸、肩、腰、臀完全平直状态传统服饰造型,衣服的长度趋渐变短、腰身逐渐收紧、袖口也随之变小。衣服的色彩有了光泽且款式多样,人们的思想行为不再是封闭的而是逐渐的开放起来。这些改变都要归结于民国的成立。就如在1912年元旦的《新祝词》中所说:“我四万万同胞如新婴儿新出母胎,从今日起为新国民,道德一新,学术一新,冠裳一新,前途种种新事业,胥吾新国民之新责任也。”[1]这一革新表现在女子的衣衫上就是由长变短了,变的非常窄而且非常紧身,仅仅到腰间向凸凹趋势发展。下衣人们开始改变了以往的宽而大的裤角变的紧身而且很瘦。裤角的这一改变也是民国初年服饰的一种流行。女人的服饰由长变短、由肥变瘦,一直不停的在变化,无论怎样变化。都表现出了一段时期的一种时尚,没有什么的规律可以遵循。俗话说:“物极必反”到了一个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季节,人们仿佛从梦中惊醒。发现原来高领已经过时了,于是像秋日里枯叶一样,纷纷落下。长到了一定程度必短、宽到了一定程度必窄、包裹了一定程度必开放。体现出人体美、衣料舒适、姿态轻盈。这一开放趋势必定又是一种新的时尚、新的潮流。从总的趋势上看:女装是由宽大变的窄小,袖子是由长变短。人民大众真正的从封建束缚中走出来,思想和行为都从封闭走向开放。

二、青楼女子是服饰时尚的最初体验者,曲线初露别样的风情、追

求摩登化

民国时期还有一些比较有着显著影响力的群体,她们的衣饰都是很前卫、时髦的。她们穿的衣服领子高高的、毛茸茸的、硬梆梆的。将洁白的脖子紧紧的围住,像戴上枷锁一样。这样的穿着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摧残,但可以断定这在当时是一种时尚。是一种流逝去了的、离我们比较远的一段历史之中的时尚和时髦。服饰的每一次变化,大都是从高领变到低领过一

段时间再从低领变成高领或者再变为无领,把白皙的肩膀裸露在外面等。这都是一次的时尚,一次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甚至还称之为是“服饰的革命”。领导这一“服饰革命”者无疑不是一些深闺里的大家闺秀,而是那些落入风尘、开放的妓女们或者是那些走出深闺的新潮女性。民国时期服饰革命的最先引领者是模特儿。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长三堂子中的名妓们。她们是服饰时尚的最初体验着。“自唐代以来,中国妇女的服制,一直是采用直线,胸、肩、腰、臀完全呈平直状态,没有明显的曲折变化。“[2]辛亥革命前后,新文化运动唤起了人们对美的追求,轻松、愉快的思想成为年轻男女的理想追求目标。中国妇女们开始意识到“曲线美”的重要性。民国时期是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交融的时期,传统与时尚的碰撞,会给服饰带来一种新的风尚,兼收并蓄。总体上的风格是开放的但又含着封闭,民众们大胆的追求时尚,突出表现自我。

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女装从清朝时期的封闭、臃肿、改变成为简单、大方、得体、追求更多的美感。旗袍是一个很好例的子,民国以后女子们逐渐追求的是“曲线美”和“时尚美”,人们的精神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变。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旗袍流行于中国大地,旗袍原是满族妇女的服装。旗袍是上身宽大、平直,下长到脚踝,领、襟、袖等各个边缘都滚有宽阔的花边。而民国政府成立后旗袍改变了以往的宽大、平直和臃长,这时的旗袍长度变短了,腰身也收紧了,袖口也变小了。1926年旗袍的下摆一升再升,到了1929年甚至到了膝盖。年轻的女子们很自然地露出了她们修长的美腿,充满着青春的气息。20世纪30年代之后,旗袍的花样是层出不穷、不断翻新。在上海还掀起了一场“旗袍花边的运动”旗袍的领上点缀着花边、肩上嵌套着花瓣,这又是一种新的时尚新的潮流。滚边不像以前那么宽了,就如张爱玲女士所言:“是严冷方正,具有清教徒的风格。”[3]有时候长衫非常流行、有时候短衫风靡一时。袖口缩短仅仅到肩下二三寸,腰身紧的可以达到让人们难以呼吸,吸着气才可以扣上纽扣。等到了20世纪40年代后时旗袍的款式旧趋于取消袖子,缩短了旗袍的长度和减低了旗袍的领高。并且省去了繁琐的装饰。使旗袍变得更加合身、轻便,在传统的旗袍基础上进行创新。这一时期的旗袍变得与传统的旗袍相比没有多大的相同之处了,可以说这一时期的旗袍是一种西化的服装。西化旗袍的诞生,使中华的女子们秀美的身段完全的展现出来,风姿非常的迷人。旗袍成了女性忠爱的服饰。

民国时期在中国的大地上还流行着这样的一首上海滩新《竹枝词》,词中便这样唱道:“欲占人间风气先,起居服御用心研。矜奇立异标新式,不是摩登不少年。”[4]就在新潮们的带领下摩登男女也跟风穿起了高并且硬的领子,越高越时髦越摩登,在当时高领风靡祖国大地,成为了一种时尚。可见追求摩登化在当时对于青年女子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对于摩登化的追求,人们不断有了新的审美观念。这时的人们认为性感才是美、暴露才是美,裸露出白皙的皮肤。生活在大都市的青年男女,追求一种无领的衣服,就像出水的芙蓉,更能激起人们的情怀。标新立异、想别人不敢想的、做别人不敢做的。这时一些文人们又开始新的思索,笔下又产生了新的灵感。

三、服饰形式多样,打扮各有千秋

除了旗袍,还有其他服饰在中国非常流行。其中,西式的连衣裙在中国流行较为突出,它有多种款式。连衣裙从20世纪20年代就在一部分留学生、文艺界、知识界等中流行,到了30年代穿着才渐渐增多。当时年轻的姑娘们只是在夏天穿它,到天凉了就不穿它了。连衣裙的特点是上衣和下裙是一个整体

的,在腰间束紧或缩紧等等。这样就能够显示腰身的纤细。连衣裙大多是直开禁的,有开在前面的、也有开在后面的、袖子有长有短、领口形式多样有方领、尖领、蝴蝶结领、圆角领、一字领等等。下裙有的做成宽波式如喇叭裙、斜裙,还有的做成节裙的。其中以上层社会女士为主流,一般的市民就较为朴实。另外,在大城市的女性还喜欢穿着大衣、西装、长裙、短裙、马甲、披风等等,披风在当时又叫“大氅”,其实就是从以前的斗篷演变而来的。大氅有单的、有夹的、或者是棉的、或者是皮的等等。披风一般都是以绸缎为主,颜色也多种多样大多数以绿色最为时尚,也有大红的、黑色的、橙色的、粉红色的、咖啡色的以及灰色的等。大氅的长度到到膝盖,春秋时节略短一些,冬季则会略长一些。两襟钉有纽扣后者或者是带子,但一般不扣也不系着,任其敞开着,随风飘着。以显示其气派和风度。这是时髦女性所追求的,在当时风靡一时。20世纪30年代以后,披风不是很流行了,取而代之的是西式大衣。西式大衣最初仅仅只是在冬天的御寒之物,但到了爱时髦的女子身上就变了一种装饰功能和美化的功能衣物。在当时春秋两季流行着夹大衣而春暖和新寒的时候则流行着单大衣,到冬季的时候就流行着皮大衣。这一时期在男子中西装也很盛行,不仅仅是西装还有西帽、革履、手杖、眼睛一副、外再加一个花球,颇具有别一样的风趣。当时以西装为时尚的不仅仅是男子们,有些女子也认为穿西装是很时尚的,并以“长身法”和“凸乳法”变换体形,以使自己着西装更加性感美艳。[5]人们受西方思潮的熏陶,把以往比较传统的东西都进行了改变。有的是一种革新、有的是一种崭新的改变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带有非常激进的元素激励着人们生活信心,对以后能够过上好日子有了很高的期望。

四、“文明新装”的流行服饰由繁到简及蕴含着等级观念

民国时期的服饰一个总的变化特点就是由过去繁琐变得简单大方,但也会蕴含着一些等级观念的思想。女士服饰由长变短等在前面阐述过,在此就不做具体的阐述了。在此,主要针对“文明新装”和长袍马褂到西装革履以及其所蕴含的一些等级观念做出详细的阐述。

民国时期人们受外来思想的影响,一种新的流行趋势在中国的大地上生根发芽。首先是“文明新装”,所谓的“文明新装”就是女子们不戴一些像簪子、耳环、手环等首饰品,上穿着朴素的衣衫,下穿着不带花边的黑色长裙。这些服饰特点的演变首先是在学生群体中流行的,后来蔓延到家庭妇女和知识分子群体中。简洁的运动帽、宽松的白布衫、庄重又典雅的黑色布裙,在当时成了女学生的流行服饰。也有一些女子学校直接把它定为校服,在当时“文明新装”又被称之为“文明的学生服”学生是思想最活跃的群体,最容易受到文明风潮的影响。在“文明新装”引领下全国上下的民众们穿着都朝着文明化的趋势发展。

民国时期由于服饰上“昭名分,辨等级”的封建等级制突然被废除,长期被压抑的服饰革新潮流一下子迸发出来。在服饰革新的潮流中,标志政治等级制的封建的袍褂、礼服和满式的鞋帽、衣饰迅速被人们厌弃,“大半旗装改汉装,官袍裁作短衣裳。”[6]虽然说,封建等级制被废除了,但一些等级观念还是蕴含在服饰之中的。在前面介绍的女子连衣裙中就可以体现出来,社会上层女士穿的连衣裙款式多样,色泽鲜亮。女学生则穿着一种上衣无领无袖,就像搭背的连衣裙,这种连衣裙刚刚开始是在教会学校规定的制服之中,后来穿的人多了就在社会上流行了。而一些劳动大众和一般市民则穿的较为朴素仍然是

穿着粗布衫,色彩还是那么的灰暗。在旗袍上也体现的非常明显,虽说民国时期全国上下都流行着穿旗袍。但一些上层社会的女士们和劳动大众对比还是非常的明显,上层社会的女士们穿的旗袍款式多样、更新速度也非常的快、色彩鲜亮、绸缎布料等等。而劳动大众穿的旗袍色泽灰暗、款式简单、更新速度慢、粗布布料。

民国时期服饰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由繁到简。不论是上级的知识分子还是劳动大众一般都抛开了以前的长袍马褂和一些非常繁琐的服饰,追求时尚的同时也注重着简单、文明。民国成立以后,朝野上下都很青睐于洋物如:西装、洋布、洋伞、荷兰帽等之类的。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西化的潮流。“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以成惯常。”[7]一般的民众,“其少有优裕者亦必备洋服数套,以示维新。”[8]随着西服的流行,与之相配套的皮鞋、领带、丝袜等也变的炙手可热,深受人们大众的喜爱。缪风华先生写了《编物大全》一书介绍当时的编织服装说:“其法传自欧美,今日本女子学校手工料,均有此门。由是技术普遍而编物盛行,用途广阔而裨益民众,价廉物美而节俭经费,其为切要何待言哉。”[9]这一时期中山服流行于男子之中,中山装是中国男子最常见的衣服之一。中山服是由西服进行创新而成的。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感受到西服的款式繁琐、穿着很不方便。而中国的长衫等等又不能充分表现中国人的求知心理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于是,孙中山就把当时在日本流行的学生制服为基本的款式,请当时最著名的裁缝设计制作了一套新式服饰。把西服的立领改成直翻领,前面开四个口袋,而且四个兜上下左右对称。每一个口袋上都加了一个“倒山形”笔架式的兜盖,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中山服的基本样式,中山服的最大优点就是方便、实用、简单口袋里可以放钢笔、圆珠笔、小抄本、笔记本、书本等用品,兜口一盖又使兜里的东西不易丢失。这款衣服按照孙中山提倡的进行改革,很快就很受欢迎,后来就成为中国官方的礼服。由于辛亥革命之后使人们大众结束了封建的束缚,人们为了纪念孙中把它命名为中山服。在人们的心目中中山服是前进思想的象征、革命的象征、文化的象征、也是一个人思想觉悟的象征等等,激励了许多人。清朝的官民服饰大都体现着封建礼法的等级观念,自从服饰款式的改变后。西服、中山服以及西式的博士帽、草帽、卫生帽等等各式的帽子流行起来,在当时社会占据了主导地位。不仅官员、知识分子喜爱穿,城市这个样子,一些偏远的农村也是如此。无论是城市还是在农村男子都以穿中山服为傲。尽管如此,相对的来说,穿西服和中山服的还是主要以官员和各行各业的上层人士为主,也有极少的男学生穿起稍加变化的中山装。用高档丝绸做成的长袍马褂主要是一些商人们穿,一般的乡村人士则用较为中档的布料做长袍马褂穿。一些大学生或教师们,一般都是上身穿普通布料的长袍、下身穿西装裤。所以说中山装和西服不是人人都有能力有资本穿的。从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等级观念。但民国后服务公务者,大都用西服、短制中山服。

1934年蒋介石发起了“新生活运动”,宣传“先从南昌起,开始一种新生活运动”,要求造成一种新的风气,带动全国“使全体国民的生活都普遍的革新。”新生活运动的原则即“整齐、清洁、简单、朴素、迅速、确实。”[10]蒋介石这一新生活运动的提法,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响应。人们都除旧革新追求时尚和美感。人们的衣着色彩从以前的灰暗变的色泽鲜亮,对广大的农村人民而言这并不是难以接受的。追求简单、时尚、美感等成为人们最终目标。人们又有了很清楚地认识,追求简约的时尚、简约的服饰。民国时期人们总的服饰特点也从繁琐演变到简单、轻便。

总结:民国时期服饰特点的演变是跟随经济、政治的改革而变化的,具有历

史性和时代性。民国服饰特点体现了当时的政治体系趋于人本化、科学化、政治的易俗。民国虽说是个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但在这个动荡不安时期也会滋生一些稳定的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习俗。这一时期的服饰虽说在一定程度上是中西方文化合璧化的产物,但较多的还是继承了一些传统的因素,传统与当时环境的结合造就民国时期服饰特点的异彩多样。

参考文献和注释

[1]王跃年,孙青.百年风俗变迁[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80.

[2]黄强.衣仪百年-近百年中国服饰风尚之变迁[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11.

[3]包铭新,吴绢,马黎.中国旗袍[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1998 .

[4]王跃年,孙青.百年风俗变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0.79-80.

[5]王东霞.从长袍马褂到西装革履[M].四川人民出版社,88.

[6]王东霞.从长袍马褂到西装革履[M].四川人民出版社,86.

[7]林吉玲.清末民初社会习俗的变异[J].东岳论丛,1995,s1.

[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辛亥革命回忆录[M].文史资料出版社,1962.366.

[9]徐杰舜,周耀明.汉族风俗文化纲要[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458.

[10]王跃年,孙青.百年风俗变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54.

中国传统服饰变迁 啊

一、传统服饰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璀璨华美,丰富多彩。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披着兽皮与树叶,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从而创造了最早的服饰文化。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同时也具有美化的功能。 服饰,即平时所说的“衣”有着广狭两义,狭义的衣仅指身上所穿的,而广义的衣则指的是一切蔽体的织品,包括头衣、胫衣、足衣等。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 中国古代的先民从服饰起源之始,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融于日常生活的服饰穿戴之中,构成了服饰文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内涵,开创了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先河。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是璀璨华美,丰富多彩的。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无论是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还是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倾向和思想内涵。但是一个时期的审美倾向、审美意识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产生于特定的时代的。 首先,中国古人的服饰审美意识深受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之精髓,是儒、道两大家都认可并采纳的哲学观,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深远的本质之源,这种观念把各种艺术品都看作整个大自然的产物,从综合整体的观点去看待工艺品的设计,服饰亦不例外。 其次是“等级性”。这是阶级社会的标志,它对古人的服装审美意识的影响贯穿了古代社会的始终。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身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敝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这种功能还表现在服装的色彩上,历史上“白衣”、“绯紫”、“黄袍”、“乌纱帽”、“红顶子”等等都是在一定时期内,某种颜色附于某种服饰而获得了代表某种地位和身份的例子,在每个朝代几乎都有过对服饰颜色的相关规定。 第三,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意识形态也直接影响到了服装的审美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由于七雄争霸,各自为政,造成了百家争鸣学术论战,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产生了多种的审美主张。魏晋时期是历史上经济、政治最为混乱的年代,但

简述民国服饰的演变

简述民国服饰的演变 在民国时期,由于借鉴、效仿洋人的服饰,因此中国人的服饰也在慢慢改变。其中,“中山装”是中西结合的一款服饰,也是当时最受欢迎的款式。朋友们,你们知道民国服饰的演变资料吗?下面,喜欢的朋友不妨跟小编一起来看看。中国进入近代之后,一场西服东渐之风给中国服饰带来了极大地冲击。在这风潮的影响下,一些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中国人开风气先,他们效仿洋人,穿西服、西裤用手帕围巾等成为中国广大民众模仿和追逐的对象。中国服饰呈现出新老交替、中西并存、中西交汇的局面,中华民族传统服饰走向衰落与蜕变。 近代民国初年的男子服饰,孙中山先生当时就非常喜欢,所以有“中山装”之称。不过当时的中山装与现在所称的中山装在形式上有所不同。另外还有一种男子服装“西装”。中山装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的基础上,近现代中国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并被世人称为中山装,此后中山装大为流行,一度成为中国男子最喜欢的标准服装之一。 由于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经常在公开场合穿中山装,西方也习惯称呼中山装为“毛装”。在1960和1970年代,

亿万中国成年男性大多穿着中山装。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装和其他时装逐渐开始流行。虽然中山装在民间逐渐被人们遗忘,但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出席国内重大活动时,依旧习惯穿着中山装,比如国庆大阅兵等等。 民国男子的服饰品 (一)帽子 民国时期,官绅戴碗帽、招票(毡帽)、绒帽、大甲藤帽、草帽,庶民多不戴帽。从事某些职业的人则戴与该职业的制服相配套的帽子。老年人和在户外工作的农夫或行商走贩冬季多戴“猴帽”(用纱线织成筒状,留有两个眼孔,戴时将上端扎住,平时翻卷起来只盖住头顶,天冷时放下,包住整个头部)。 1、礼帽 清朝末年,礼帽传入中国。民国初年常见于礼仪场合,因此称礼帽。中国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礼帽,先将羊毛擀压成毡坯,再盔烫成帽胎,整理、装饰成帽。 礼帽如果按风格来分,有大礼帽和小礼帽两种。大礼帽的帽冠较高,一般高度在14~19厘米之间最为普遍;而小

民国服装

三、民国服装 1. 中山装(Chinese tunic suit) 一种以孙中山的名字命名的服饰。中山装自1923年诞生,成为1980年代以前中国民众的主要服装样式。由于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经常在公开场合穿中山装,西方也习惯称呼中山装为“毛装”。但中国却从未有如此称呼。日本人称呼中山装为“人民服”。中山装是学生装和军装改进而成的一款服装,由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创导和率先穿着,因而得名为“中山装”。中山装出现在历史巨大变革时期,是告别旧时代,进入新世纪的标志,具有深远的影响。其款式吸收了西方服式的优点,改革了传统中装宽松的结构,造型呈方形轮廓,贴身适体,领下等距离排列的纽扣,顺垂衣襟而下,呈中轴线。对称式四袋设计,实用,稳妥。与西服相比,改敞开的领型为封闭的立领,自然庄重,具有东方人的气质与风度。中山装的出现对中国现代服装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被称为“国服”。四个口袋代表“国之四维”,五粒纽扣和五个口袋五权宪法学说,左右袖口的三个纽扣则分别表示三民主义和共和的理念。 2.旗袍 为中国近、现代女装的一个代表性款式。清代旗袍于20世纪初受西方服饰的影响,由传统的直线裁剪逐渐变为曲线裁剪,袍身逐渐收窄,增加腰省、胸省,并运用装袖与肩缝等元素,使款式走向成熟。其样式的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门襟及长度等方面;面料选材更加广泛;穿着风格上一改以往宽大直筒的形态,变成修身合体,充分展现了中国女性的曲线美。 3.学生装 短袄长裙是女学生中西混合装的典型搭配,配一副眼镜,剪齐耳短发,穿一双搭带布鞋,不施质纹,不戴昝钗、手镯、耳环、戒指等饰品,因为这种服饰明显区别于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清代服装,而被称为“文明新装”。一般上衣窄小,领口很低,短袄衣身齐腹,略有翘腰,下摆成弧形者居多,衣袖过肘,袖口加宽成喇叭形,全衣无绣饰,衣色为白色、灰色、淡蓝色不等。长裙为深色、黑色或条纹等,一般无皱褶,自然下垂至膝盖下,与短袄形成鲜明对比,把少女亭亭玉立,清纯娇小之美展露无遗。此装扮朴素简洁和淡雅之中,尤其有中国民族服饰的风韵。民国时期学生装的出现,让国人眼前一亮,其经典的款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追捧,青年学生们因此也成为时尚的引领者。以女学生为例,民国初年的女学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规模化、系统化、公开化掌握知识的女性,学生敢于求新求变的热忱与激情,加上受中西文化交融的影响,自然令民国的女学生装具有不同的意味。时人竹枝词对他们有贴切的描述“或坐洋车或步行,不施脂粉最文明。衣常素朴容幽静,程度绝高女学生”。女学生化淡妆或者不化妆,她们朴素淡雅的精神风貌掀起了一股文明之风,学生装也成为了“知性”、“高雅”、

民国服饰

民国服饰变化 (一)官方礼制制度。中华民国的成立,与清王朝脱离关系,服饰文化的改变就是这一要求的外在表现。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成立,参议院于民国元年七月公布《服制条例》,规定男女礼服制度。女子礼服为清代汉族女装的发展;男子礼服则分中、西式。中式为长袍马褂,西式礼服分大礼服和常礼服。 男子常服。民国的男子常服主要为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等,纯中式的大襟袄、中式裤、黑布鞋亦存在于广大的农村。这一方面是因为经济水平以及社交范围不同而形成,另一方面也是因职业、年龄、职务、修养等不同而出现。 1.西装。 在中西文化碰撞下,西装早已为中国人所熟知。西装流行原因有二:是传统礼教彻底崩溃;二是对西洋文化的崇尚,正如郁达夫所说:“大家都知道了西洋文化的好处,于是阿猫阿狗就都穿起了西装,穿上了皮鞋,提起乐手杖,以为这就是西洋文化的一切。”所以在中国民国成立后,西装迅速成为中国上层社会的正式社交服装。长袍、马褂,往往是旧派人物的穿着,思想开放的人士爱穿西装。西装在清朝末期传入中国。 最初,西装仅为来华西方人所穿,后来,广州等沿海通商口岸地区的买办、商人也开始穿着。 中国第一家洋服店,是1879年开设于苏州的李顺号洋服店。广州第一家洋服店,是1880年创办的信孚成记洋服店,它位于沙面租界附近的沙基(现六二三路)。当时,这一带除了信孚成记洋服店外,还陆续出现了元祥号等多家洋服店。1892年,元发号洋服店在高第街开设,店主潘礼、潘伯良从日本学艺回国,有“洋服状元”之称。 但西装真正流行却是民国以后的事情。到了上世纪20年代,许多大城市陆续出现了专门制售西装的公司,还出现国产名牌西装,不少报纸、杂志开辟专栏介绍西装。 当时在广州,穿西装的男子极多,有教师、学生,各机关的办事员和洋行职员。 岭大附中新生入学,要置备的服装规定必须有西装,还要有大褛一件、寒衣二三件、夏衣五六件、衬衣三四件、汗衫裤六至十件,黑袜六对、长袜一对、游泳衣一套、手帕六条。因“九同章”手艺出色,岭南大学师生的西装后来全都由它承做。 岭大学生外出,西装笔挺,洋派十足,当时广州的女孩子中流行着“法政公(老的意思),高师穷,一中广府唔中用(不合适),农业工业晒到黑,惟有岭南才做得(合格老公)”的顺口溜。 西装从开始的星星点点到与中装平分秋色,并有后来居上之势。 在西装流行的同时,一些知识分子及青年学生还喜欢穿学生装。学生装由西装改造而成,其样式比西装简便。它没有翻领,只有一条窄而低的狭领,穿时有纽扣扣紧,不用领带。衣服下方,左右各有一个暗袋,左侧胸前还有一个明袋。穿着这种服装,有一种干练的感觉。 2.中山装。

民国时期的服装发展

民国时期的服装发展 会计1102班 1122231066 夏丹丹关键词:20世纪,中山装,旗袍,西装,袄裙 摘要:发生在20世纪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不仅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而且对几千年的中国服饰传统的变革也是极其深刻的。辛亥革命后,原有的服装形制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旧的观念仍有很大市场,男子的服饰,初期仍沿袭清代旧俗。从20年代起,上海等大城市的教师、公司洋行和机关的办事员等开始穿着西装,但多见于青年,老年职员和普通市民则很少穿着,长衫马褂作为主体的礼服,仍有一定的地位。孙中山先生倡导民众扫除蠹弊,移风易俗,并身体力行,为中国服装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中山装”,对后世的影响已远远超出衣服本身。这一时期的男子服装呈现出新老交替、中西并存的“博览会”式的局面,为男装的进一步变革铺平了道路。五四运动后,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国服装业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在新思想、新观念的影响下,逐步改变了中国女性千百年来固有的服饰形象,广大妇女从缠足等陋习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自唐朝以后,中国妇女服装的裁制方法一直是采用直线,胸、肩、腰、臀没有明显的曲折变化。至此开始大胆变革,试用服装以充分展示自然人体美。因此改良旗袍的普遍穿着成为一种趋势,二三十年代出现在大城市的繁荣景观,把女装的发展推向高潮。这个时期的女装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在如何对待传统服饰文化上给人们留下了有益的启示。中山装和旗袍的出现和发展,为中国的现代服装打下了基础,特别是中山装系列,一直左右服装近百年。由于当时历

史背景,服装的发展与繁荣仅局限在中国沿海的一些大城市,从总体上说仍然是迟缓、曲折的。 当时主要的流行服饰有这鲜明的时代特点,每一种服饰都有着独特之处,体现着中西风格合壁的特点。 一)中山装 中山装是学生装和军装改进而成的一款服装,由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创导和率先穿着,因而得名为“中山装”。中山装出现在历史巨大变革时期,是告别旧时代,进入新世纪的标志,具有深远的影响。其款式吸收了西方服式的优点,改革了传统中装宽松的结构,造型呈方形轮廓,贴身适体,领下等距离排列的纽扣,顺垂衣襟而下,呈中轴线。对称式四袋设计,实用,稳妥。与西服相比,改敞开的领型为封闭的立领,自然庄重,具有东方人的气质与风度。中山装的出现对中国现代服装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被称为“国服” 中山装做工比较讲究,领角要做成窝势,后过肩不应涌起,袖子同西装袖一样要求前圆后登,前胸处要有胖势,四个口袋要做得平服,丝缕要直。在工艺上可分精做和简做两种,前者有夹里和衬垫,一般用作礼服和裤子配套穿用,后者不加衬料,适合于日常作便服穿用。中山装的优点很多,主要是造型均衡对称,外形美观大方,穿着高雅稳重,活动方便,行动自如,保暖护身,既可作礼服,又可作便装。其

小议民国时期女性服饰演变及其影响的诸因素

小议民国时期女性服饰演变及其影响的诸因素衣食住行的风俗文化中,服饰历来是涉及面最广,最能迅速与直观的反映社会时尚的部分之一。女性服饰从一个侧面,生动具体的反映了女性生活的景象,折射出了时代的风云变幻。在中国服饰史上,中华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有着重要地位,它以中西交融、满汉交融为特色,充分展示了这一时期女性服饰大跨度的历史变革,突显了人性化、个性化和近代化的时代特征。其中,旗袍“国服”地位的确立,演绎了女性服饰的华采乐章。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总体来说是朝着自然、简便、时尚、美观的趋向演变的,这种趋势的背后是社会的进步与女性主体意识的强化。 一演变过程 1、清末民初从等级着装向自由着装演变 中国一向有“衣冠王国”之称。传统“冠服”制度既体现了古老的中华文明,又表现出某种不可逾越的等级制度。清代实行的是“满汉分途”、依制着装的制度,这是君主专制时代服饰的特点。历朝《大清会典》严格规定了上至皇后、太后,下至朝廷命妇的服制,包括朝服、吉服和一般礼服。其中女性官服中,其颜色、绣纹、质地、式样等方面,均按等级作出了具体规定。命妇的礼服,于凤冠、霞帔之外,在胸前背后的补子上以仙鹤、锦鸡、练雀等图案表示出不同的品级。清朝律例严禁着装方面的僭越行为。一般平民妇女在许可范围内,实行满汉分途,这与男性的全盘满化有所差别,是清初统治者默许在风俗习惯上“男从女不从”的结果。满族妇女的典型着装是上梳两把头,身着宽大旗袍,足登花盆底鞋;汉族妇女的典型着装则为,平头圆髻,上穿滚边袄衫,下着长裙,脚穿弓鞋。两种装束分别代表了中国历史上服装式样最基本的两种形制,即衣裳连属制(深衣制)和上衣下裳制。 作为一种民俗,一种文化,服饰既有其承传性,又有其变异性。在君主专制的严格限制下,服饰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但其仍是缓慢流动的活水。20世纪最初的10年,是清王朝最后的10年。由于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及东西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女子服饰有了更多的变化,式样的翻新主要表现为服装肥瘦长短、领袖尺寸、纽带位置、衣裤鞋帽搭配的变化,以及色调的匹配等等。其中,有几个引人注目的特点。其一是西式服饰开始受到女性青睐。洋布、洋绉、洋帽、洋装成了时髦的东西。妇女中也有人着西式服装,但主要限于男式西装、男式大衣和礼帽。一种头梳东洋髻,身穿高领窄袖长袄素长裙、足登皮鞋的中西合璧式着装亦称时髦。其二是女尚男装风气流行一时。一批妇女解放的先行者,为扫去女性柔弱之气,纷纷着男装。其三是女学生装颇引人注目。一些新式学堂的女学生身着无任何镶饰的窄袖袄、长裤,脑后垂辫,还有人戴鸭舌帽或有檐的分瓣帽,给女性着装带来了一股清新空气。教会女学堂往往要求学生统一置办“操衣”,平时及参加集会统一着装,令人耳目一新。女性的传统服饰,在追新求异的潮流中,受到了冲击和挑战。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绵亘数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服装变革方面最重要的成果,是取消了服饰上的等级制度,千百年来以衣冠“昭名分、辨等威”的作法被废弃。1912

中国各个时期服装

[服饰]石器时代, 起源, 中国, 纺织业 神话及传说时代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轩辕氏黄帝统一华夏部落。在他治下,政治安定,文化进步,国势强盛,有很多的发明和创作。传说黄帝的正妃嫘祖首创养蚕制丝织绢,从而发明汉服。嫘祖衣被天下,丝美中华,西周以来,奉为中华母祖,尊为先蚕。 远古时期,服饰的起源出于实用。石器时代后,人们掌握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方法,发明骨锥和骨针.从而创造原始服装。约五千年前,人们的生活日趋稳定,产生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用织成的麻布做衣服,后又发明饲蚕和丝纺,人们的服饰日臻完备。 夏朝 夏朝是占木德成天下,尚青色,故服饰用青色夏代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其服饰带有鲜明的宗教信仰色彩,确立的上衣下裳的形制上衣代表天,因为天在未明时为玄色,故上衣用玄色,下裳象征地,因为土地为黄色,故下裳用黄色。夏朝建立了一套以帝王的祭服——冕服为中心的服饰制度,它的形式、色彩、纹样均源于对天地的尊崇和对乾坤秩序的追求。

商朝 商朝是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 根据众多的考古发现,这一时期的汉服基本样式已经完全成型。这一时期的服装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上衣和下裳(裙)。袖口较窄,没有扣子,在腰部束着一条宽边的腰带,肚围前再加一条像裙一样的“蔽膝”,用来遮蔽膝盖。 这个时期的织物颜色,以暖色为多,尤其以黄红为主,间有棕色和褐色,但并不等于不存在篮、绿等冷色。只是以朱砂和石黄制成的红黄二色,比其他颜色更鲜艳,渗透力也较强,所以经久不变并一直保存至今。经现代科技分析,商周时期的染织方法往往染绘并用,尤其是红、黄等正色,常在织物织好之后,再用画笔添绘。 商代的服装形式,采用的上衣下裳制,一般以小袖为多,衣服的长度大

从良友看民国时期上海服饰的时尚特征

从《良友》看民国时期上海服饰的时尚特征 《装饰》2005年第11期 内容摘要:本文依据民国时期《良友》画报所刊载的有关服饰的内容,总结归纳出其对现代上海服饰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并从中概括出当时上海兼容并蓄、趋新善变、崇尚洋派的时尚特征。 关键词:《良友》民国时期上海服饰西风东渐 《良友》画报由伍联德先生于1925年8月在上海创办,至1945年10月停刊,是一本民国时期百科全书式的画报。其大量涉及近现代中国军政学工商各界人物肖像、社会风貌和歌舞电影等内容,紧扣时尚生活,间接传播了服饰时尚的理念;又另辟专栏不定期刊登时装发布会的消息、发表画家兼设计师们的作品,某种程度上具有“准时装杂志”的意义。 一、《良友》对当时上海服饰的推动作用 1. 专业性报道的时尚指导作用 首先,《良友》画报不定期地刊登国际流行时装发布会的消息。其主要通过摄影图片和文字来报道巴黎、伦敦和纽约等各大时装中心的时尚动态。如《良友》总第60期发表的193 1年“欧美流行夏季时装”,以两幅版面介绍当季的连衣裙、套装等,并配有说明:“领缘皮袖口与黑色反映成趣,额前罩以半截面网,为巴黎流行新装。”再如总第36期在“欧美时装”栏目中,介绍了“巴黎、纽约春夏时装展览会中几种简单而美观之服”,也有说明:“出门旅行郊外散步此装束甚见精神”、“简便美观春夏咸宜中年妇女喜用之”。这对当时半推半就地认识、接受洋派文化的中国读者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次,《良友》画报经常刊登上海本埠“新装会”的消息。在总第103期发表的“夏装新案”,由当时的演艺明星梁赛珍、梁赛珠姊妹担任模特展示应季新装,其中有旗袍,更有西式套装与连衣裙。值得玩味的是,总第106期发表的“夏季新装”是由永安公司“为提倡国产丝绸起见,最近特举行一时装表演会”,但其款式也多为西式,即使旗袍也被披上西式披肩,佐以高跟皮鞋。 再次,《良友》总第13期发表“美国女子体育服装由繁而简之变迁”,介绍了美国女子体育服装的演变过程,并总结出由繁而简的规律。现在看来,这不能简单归结为一般的时尚报道,而应奉为具有教科书般指导意义的设计启蒙。 2. 设计作品的审美启蒙作用 《良友》画报还经常发表兼任“服装设计师”的画家们的作品,这些作品大都通过时装画的形式来体现。画家们把他们对外国时尚信息的把握,对当时的消费观念的感受,转化成具体的服装样式和穿着理念。当时引领服饰潮流的画家叶浅予、方雪鸪、万氏兄弟、张令涛、胡亚光等人都常常以《良友》为园地发表新作。将叶浅予1927年的“实用的装束美”与192

民国时期的服饰变迁

当代社会问题民国时期的服饰变迁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民国时期的服饰变迁 民国时期是中国服装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民国时期服饰变革主要指清末的宫廷服饰制度被淘汰,出现了民国新的服饰文化的变化过程。这一时期服饰大变革与中国历史上其他几次大的服饰变革不同,是在封建帝制被推翻、“西风东渐”的背景下进行的,出现了中西合璧的特殊现象 1服饰变迁的原因 由于当时社会呈现出动荡不定,混乱无序,在这一时期,大量的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随之出现。需要了解着一些社会问题,得应用历史方法,考察当时人民的社会风尚变化。通过生活细节,可以看到大时代背景下的整体社会状况。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民国时期,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发生了较大的变动。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民国时期的衣、食、住、行的变化时中国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直接特征。社会性质决定了整体社会的发展方向,中国的近代化是被迫逐渐向世界开放的。西方事物如潮水般涌入,从洋枪、洋炮,直到洋烟、洋火和洋葱。“洋货旺销,无不利市三倍”,一些中国工商业者也纷纷以“爱国”、“挽回利权”的名义,投资于新式机织业。由于洋布比国产土布便宜,布线密实且细,颜色艳丽,日益为人们所接受,并逐渐将土布挤出市场。民国以后,民族纺织业兴起,布庄增加了国产的机织布。这样一来洋布逐步打开中国市场,即这些新的东西在慢慢的扩张和渗透,由于东部沿海城市又跟多的港口,国外产品第一时间会在市场出现。加上东西文化差异,地域差异,城乡的不平衡,东南沿海和内地;城市和农村日益凸显为两个独立的世界。 同时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妇女运动越演越烈,首先表现在婚姻和服饰上,显现出她们极强的妇女地位解放意识。清末民初,人们还任然保留着及其浓重的封建保守思想。其中表现在男人对女人裹小脚的畸形性需求的传承,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封建保守思想在慢慢退出人们的社会生活。女子缠足一方面迎合中国传统的对女性要求纤细、柔软的审美观;另一方面满足一些男子的畸形性需求,因此女子缠足一直在封建传统势力中存在。尽管有大量的有识之士的反对和统治者的禁止,却难以制止缠足之风。民国初建,妄想更新,社会上兴起一种改良社会风俗热潮,其中就有禁止缠足。由于地理文化因素,民国年间,缠足现象农村多以城市,小城争多于大中城市,内地多以沿海。这也大致是民国社会风气转变的基本格局,20世纪40年代,随着社会风俗的进一步转变,缠足观念逐渐退出社会风俗,加上政府的严禁,到解放以后,缠足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民国时期社会风俗,风尚,转变的格局表现在农村落后于城市,中小城市落后于大中城市,内地落后于沿海。尤其可以在饮食文化上体现。 2服装变化的主要表现 中国一向有“衣冠王国”之称。传统“冠服”制度既体现了古老的中华文明,又表现出某种不可逾越的等级制度。清代实行的是“满汉分途”、依制着装的制度,这是君主专制时代服饰的特点。 民国初年受清朝和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出现了以废除传统服饰为中心内容的服饰改革。男子服出现了从长袍马褂向中山装和西装逐步过渡的趋向,女子服饰变得日益丰富多彩,出现了普及旗袍的趋向。尤其便现在东部沿海港口城市,由于沿海口岸城市较早开放,得风气之先,以京师宫眷显贵为代表而被全国效尤的

民国服装有哪些特征

民国服装有哪些特征 民国初年受清朝和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出现了以废除传统服饰为中心内容的服饰改革。民国服装有哪些特征?下面就是给大家整理的民国服装特征,希望对你有用! 民国初年受清朝和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出现了以废除传统服饰为中心内容的服饰改革。男子服出现了从长袍马褂向中山装和西装逐步过渡的趋向,女子服饰变得日益丰富多彩,出现了普及旗袍的趋向。尤其便现在东部沿海港口城市,由于沿海口岸城市较早开放,得风气之先,以京师宫眷显贵为代表而被全国效尤的传统京派服饰,渐渐失去了领导服饰潮流的优势,转而仿效苏杭、上海。这一现象也表现出了西方文化渗透的方向。全国总体表现在,从东向西男子服饰由大量的中山装和西装向大量马褂长袍的变化。男子服饰这一变化主要还来源于,清末民初,大批青年出国留学,国内也大办新式学堂,社会上出现了服装西洋化得趋势。各个学堂服饰皆效仿西式。社会上的西服大致有三类:一类是军服,包括英美式,俄式,日式军服,第二类是驻外使馆文职官员,买办商人,留学生所穿的西服。在一类就是日本式的士官服和学生服装。这些学生装,是大量留学青年带回国的。这种服装形制简便,给人一种庄重和充满活力的感觉,因此,传入中国后,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风行一时。中山装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它拜托了中国传统的宽袍大袖,吸收了西装的贴身、干练的风格,但

又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给人以一种朴实庄重之感。各个阶层皆可以穿, 出一定意义上说明了它的活力。 服装上的差别不仅仅是因为审美观的不同,其中还有经济因素和 个人生活习惯因素,穿中山装和西服的人,沿海多于内地,城镇多于农村。在一,不论城镇还是农村,沿海与内地,富有者都是衣帽光鲜,穿着入时,穷人则大都维持温饱而已,穿着也没法讲究,以衣御寒。 男子服饰有如此特点,女子服饰的变革主要表现在:随着清末革命运动和女子解放运动的兴起,一些新型知识分子把服饰变革与女子解放联系起来,认为传统服饰是束缚妇女的枷锁,主张予以改革。民国初年,女子衣着特点:首先是取消了服饰上的等级差别,这一举措无疑不成为妇女解放运动推向成功的讯号。其次满族妇女的服装遭到摒弃。除此之外,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妇女服装改变了传统的胸、肩、背完全成平直的造型,变得更加称身合体,并能体现女性的秀体之美。于是旗袍的走向了大街小巷,一时成为时尚的代名词。同时还有各式各样的服装,可以说是百花争艳的服饰大潮流,欧洲国家时尚代表的巴黎各种流行服饰在当时应经到上海。上海的交际市场中女装层出不穷,当时同样在流行时尚推广过程中,女装很安装有同样的问题,这也是主要的社会问题。 民国时期,一直到现当代,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沿海与内地、城市与农村逐渐成了新旧两个独立的世界。城市无疑代表着新世界,新潮流,新时尚。农村经济的不景气,再多的新潮流,新时尚。县城上、中两级的青年妇女,她们的服饰与三、五年前的省会城市的 时髦女一样;县城年长的妇女和乡村妇女,其服饰仍是二三十年前的样

浅谈民国时期服装的变化

浅谈民国时期服装的变化 1民国时期社会风尚的变化 由于当时社会呈现出动荡不定,混乱无序,在这一时期,大量的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随之出现。需要了解着一些社会问题,得应用历史方法,考察当时人民的社会风尚变化。通过生活细节,可以看到大时代背景下的整体社会状况。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民国时期,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发生了较大的变动。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民国时期的衣、食、住、行的变化时中国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直接特征。社会性质决定了整体社会的发展方向,中国的近代化是被迫逐渐向世界开放的。西方事物如潮水般涌入,从洋枪、洋炮,直到洋烟、洋火和洋葱。“洋货旺销,无不利市三倍”,一些中国工商业者也纷纷以“爱国”、“挽回利权”的名义,投资于新式机织业。由于洋布比国产土布便宜,布线密实且细,颜色艳丽,日益为人们所接受,并逐渐将土布挤出市场。民国以后,民族纺织业兴起,布庄增加了国产的机织布。这样一来洋布逐步打开中国市场,即这些新的东西在慢慢的扩张和渗透,由于东部沿海城市又跟多的港口,国外产品第一时间会在市场出现。加上东西文化差异,地域差异,城乡的不平衡,东南沿海和内地;城市和农村日益凸显为两个独立的世界。 同时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妇女运动越演越烈,首先表现在婚姻和服饰上,显现出她们极强的妇女地位解放意识。清末民初,人们还任然保留着及其浓重的封建保守思想。其中表现在男人对女人裹小脚的畸形性需求的传承,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封建保守思想在慢慢退出人们的社会生活。女子缠足一方面迎合中国传统的对女性要求纤细、柔软的审美观;另一方面满足一些男子的畸形性需求,因此女子缠足一直在封建传统势力中存在。尽管有大量的有识之士的反对和统治者的禁止,却难以制止缠足之风。民国初建,妄想更新,社会上兴起一种改良社会风俗热潮,其中就有禁止缠足。由于地理文化因素,民国年间,缠足现象农村多以城市,小城争多于大中城市,内地多以沿海。这也大致是民国社会风气转变的基本格局,20世纪40年代,随着社会风俗的进一步转变,缠足观念逐渐退出社会风俗,加上政府的严禁,到解放以后,缠足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民国时期社会风俗,风尚,转变的格局表现在农村落后于城市,中小城市落后于大中城市,内地落后于沿海。尤其可以在饮食文化上体现。 2民国时期的服装变化 民国初年受清朝和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出现了以废除传统服饰为中心内容的服饰改革。男子服出现了从长袍马褂向中山装和西装逐步过渡的趋向,女子服饰变得日益丰富多彩,出现了普及旗袍的趋向。尤其便现在东部沿海港口城市,由于沿海口岸城市较早开放,得风气之先,以京师宫眷显贵为代表而被全国效尤的传统京派服饰,渐渐失去了领导服饰潮流的优势,转而仿效苏杭、上海。这一现象也表现出了西方文化渗透的方向。全国总体表现在,从东向西男子服饰由大量的中山装和西装向大量马褂长袍的变化。男子服饰这一变化主要还来源于,清末民初,大批青年出国留学,国内也大办新式学堂,社会上出现了服装西洋化得趋势。各个学堂服饰皆效仿西式。社会上的西服大致有三类:一类是军服,包括英美式,俄式,日式军服,第二类是驻外使馆文职官员,买办商人,留学生所穿的西服。在一类就是日本式的士官服和学生服装。这些学生装,是大量留学青年带回国的。

中国传统服饰变迁 啊演示教学

中国传统服饰变迁 啊

一、传统服饰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璀璨华美,丰富多彩。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披着兽皮与树叶,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从而创造了最早的服饰文化。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同时也具有美化的功能。 服饰,即平时所说的“衣”有着广狭两义,狭义的衣仅指身上所穿的,而广义的衣则指的是一切蔽体的织品,包括头衣、胫衣、足衣等。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 中国古代的先民从服饰起源之始,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融于日常生活的服饰穿戴之中,构成了服饰文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内涵,开创了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先河。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是璀璨华美,丰富多彩的。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无论是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还是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倾向和思想内涵。但是一个时期的审美倾向、审美意识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产生于特定的时代的。 首先,中国古人的服饰审美意识深受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之精髓,是儒、道两大家都认可并采纳的哲学观,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深远的本质之源,这种观念把各种艺术品都看作整个大自然的产物,从综合整体的观点去看待工艺品的设计,服饰亦不例外。 其次是“等级性”。这是阶级社会的标志,它对古人的服装审美意识的影响贯穿了古代社会的始终。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身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敝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这种功能还表现在服装的色彩上,历史上“白衣”、“绯紫”、“黄袍”、“乌纱帽”、“红顶子”等等都是在一定时期内,某种颜色附于某种服饰而获得了代表某种地位和身份的例子,在每个朝代几乎都有过对服饰颜色的相关规定。 第三,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意识形态也直接影响到了服装的审美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由于七雄争霸,各自为政,造成了百家争鸣学术论战,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产生了多种的审美主张。魏晋时期是历史上经济、政治最为混乱的年

中国古代服饰的变迁

中国古代服饰的变迁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丰富积淀﹑绚丽多彩的艺术宝库。中国服饰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先民得以生存的条件之一,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中国曾经是享誉世界的衣冠大国,在漫长而浩瀚无垠的世界服饰文化长河中,它也曾经辉煌过,它所闪亮的光辉,曾经照亮自己,也照亮世界,因此,中国古代服饰的变迁是中国古代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页。 遥远的古代,人类穴居野处,过着原始生活。那时,人们只知道用树叶草葛遮挡烈日,防止虫蛇的啃咬,风雨的侵袭,保护身体。或者是为了猎获野兽,把自己伪装成猎物的模样,提高狩猎效果。 约在五六千年前,中国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步入繁荣阶段,原始的农业和手工业开始形成。麻衣的出现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开端,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发明饲养蚕和纺织丝绸是相当早的。到了殷商时期,人们已熟练掌握了丝织技术。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我国服饰同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思想意识﹑风尚习俗﹑审美观念等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它的发展与变迁,总要受到各种社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中国的冠服制度,大约在夏商时期初步确立,至周代趋于完善。夏商周时期,冠服制度已成为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分别等级尊卑的东西,标志着权力和等级的冕服和官服以及各种饰品逐渐成为服饰发展的主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冠服制度进一步纳入“礼治”范围,成为礼仪的表现形式,充分反映着封建的等级制度。 战国时期,穿着胡服一时相沿成风,以致形成中国古代服饰史上第一次的大变革。秦统一中国后,建立个各项制度,其中包括衣冠制度。汉代秦之初,大体上沿袭了秦制,但现成了佩绶制度。

民国服饰

精品教育 -可编辑- -可编辑- 精品教育 民国服饰变化 -可编辑- (一)官方礼制制度。中华民国的成立,与清王朝脱离关系,服饰文化的改变就是这一要求的外在表现。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成立,参议院于民国元年七月公布《服制条例》,规定男女礼服制度。女子礼服为清代汉族女装的发展;男子礼服则分中、西式。中式为长袍马褂,西式礼服分大礼服和常礼服。 男子常服。民国的男子常服主要为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等,纯中式的大襟袄、中式裤、黑布鞋亦存在于广大的农村。这一方面是因为经济水平以及社交范围不同而形成,另一方面也是因职业、年龄、职务、修养等不同而出现。 1.西装。

-可编辑- 在中西文化碰撞下,西装早已为中国人所熟知。西装流行原因有二:是传统礼教彻底崩溃;二是对西洋文化的崇尚,正如郁达夫所说:“大家都知道了西洋文化的好处,于是阿猫阿狗就都穿起了西装,穿上了皮鞋,提起乐手杖,以为这就是西洋文化的一切。”所以在中国民国成立后,西装迅速成为中国上层社会的正式社交服装。长袍、马褂,往往是旧派人物的穿着,思想开放的人士爱穿西装。西装在清朝末期传入中国。 最初,西装仅为来华西方人所穿,后来,广州等沿海通商口岸地区的买办、商人也开始穿着。 中国第一家洋服店,是1879年开设于苏州的李顺号洋服店。广州第一家洋服店,是1880年创办的信孚成记洋服店,它位于沙面租界附近的沙基(现六二三路)。当时,这一带除了信孚成记洋服店外,还陆续出现了元祥号等多家洋服店。1892年,元发号洋服店在高第街开设,店主潘礼、潘伯良从日本学艺回国,有“洋服状元”之称。 但西装真正流行却是民国以后的事情。到了上世纪20年代,许多大城市陆续出现了专门制售西装的公司,还出现国产名牌西装,不少报纸、杂志开辟专栏介绍西装。 当时在广州,穿西装的男子极多,有教师、学生,各机关的办事员和洋行职员。 岭大附中新生入学,要置备的服装规定必须有西装,还要有大褛一件、寒衣二三件、夏衣五六件、衬衣三四件、汗衫裤六至十件,黑袜六对、长袜一对、游泳衣一套、手帕六条。因“九同章”手艺出色,岭南大学师生的西装后来全都由它承做。 岭大学生外出,西装笔挺,洋派十足,当时广州的女孩子中流行着“法政公(老的意思),高师穷,一中广府唔中用(不合适),农业工业晒到黑,惟有岭南才做得(合格老公)”的顺口溜。 西装从开始的星星点点到与中装平分秋色,并有后来居上之势。 在西装流行的同时,一些知识分子及青年学生还喜欢穿学生装。学生装由西装改造而成,其样式比西装简便。它没有翻领,只有一条窄而低的狭领,穿时有纽扣扣紧,不用领带。衣服下方,左右各有一个暗袋,左侧胸前还有一个明袋。穿着这种服装,有一种干练的感觉。 2.中山装。

民国穿衣风格

论民国服饰特点的演变 刘娜丽,池州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 摘要:民国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大变动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人们从 思想和行为上都得到了很大的解放。人们服饰的改变是最为明显的体现。服饰的特点从民国初期人们穿着臃肿、单调到民国中后期注重简单、注重曲线美、注重文明,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繁琐走向简单、不断追求摩登化,对美的追求不断的提高。但在这些服饰特点演变的过程中还蕴含着一些等级观念的思想,在其中主要以长袍马褂到西装革履、旗袍、文明新装为例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民国时期; 服饰特点; 追求摩登化; 开放; 曲线美; 由繁到简The evolution of the republic of dress characteristic Liu Nali chizhou college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society Abstract: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 history is a big change inthisperiod of history, a period people from the thought and behavior have been great liberation. People is the most obvious change clothes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ress from the early republic in a bulky monotonous, people republic to simple, pay attention to middle curvaceous, pay attention to civilization, from closing to open, from repeatedly to simple, pursue the fashionable, improving the pursuit of beauty. But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dress characteristic also contains some level, in which the concept of mainly in robes MaGua suits and dresses to the new civilization for an example detail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 the pursuit of fashionable; dress characteristic; open ; by numerous to Jane curvaceous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在世界上享誉很高。并且中国有着56个名族,一个大民族的融合就注定有着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风俗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具体有衣食、礼仪、婚嫁、祭祀等等。世纪的回眸,让我们对

中国近现代服饰的演变过程

中国近现代服饰的演变过程 一、确立课题 观乎世界的变迁与发展,领略历史的层层演变,中国的服饰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本次我们小组是围绕“中国服饰的演变”而展开的。 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自中国进入现代以后,服饰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渐向美观、适体、平凡化演变,由长袍马褂到中山装,再创以后的西装,逐渐满及太多数人的需求,为了便于研究,我们选取了两种有特点的服饰作为研究对象,旗袍由原来的宽松肥大到后来的合身、适体,受到了广大女性的青睐,中山装是直翻领有盛装的四贴袋服饰,其中,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仁、义、廉、耻”,此后,它就成为中国大多数男子喜欢的服装。 经过反复交流讨论,我组成员确定了“中国近代服饰的演变过程”这个主题 二、文献的研究 课题确定后,组员们讨论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研究的第一步便是文献查阅。 首先,八位组员分别分成两组,由四位同学负责上网浏览查询,他们到各大网站进行了搜索,例如我们在百度网站上以服饰的演变为关键检索到服饰的相关内容,然后作上笔记,写明它的经过,另外四位同学在校图书室进一步查找。在相关记载中摘录了许多与服饰演变相关的资料,进行分类汇集。 文献查阅为进一步的研究作好充分准备,为方便我们的研究成果更科学、更充实,组员们再次进行了资料收集和查询,便于组员们对于课题研究,形成初步的认识。 三、小组讨论 小组成员对已获得得的各类资料进行了整理汇集,交流了各自对于课题的认识和研究过程中自己的想法。 这一阶段主要完成了两项任务,一是对前期的文献研究的总结;二是对文字和图片资料进行了整理筛选,这次讨论后,我们小组的论文基本成形。 经过这个阶段的小组研讨,组员们的收获是大家都有面会提出自己的想法,并通过交流讨论达成共识,为我们下一步圆满地完成研究论文奠定了基础。 四、实地考察 在我们小组的轮讨之后,决定以我们周围的老年人和一些服饰店作为访问对象。首先,我们讯问了他们关于中国历史服饰的变化及其特点,为了搜集更为有效的证据,我们还请求他们展示出他们现存的一些古老服饰进行观察并拍摄下来以备

中国近代服装变迁

中国近代服装变迁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灿烂历史的文明礼仪之邦,而服装作为一种礼仪标志,也是一种语言,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文化,它的变迁是以非文本的方式记载着社会与生活的变迁,并成为时代发展的一个永恒的烙印和缩影。服装,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忠实映像,它有时会成为守旧传统的堡垒,有时会成为革命势力的旗臶,抑或两者交锋的导火线。纵观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就很容易发现,社会形态的变革与生产、生活方式的演变,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人类服装的衍化。反过来,服装的变化又会加速人们变革社会形态的决心。人们常这样形容中国近现代的服装,说是宛如一个服装博览会,前清的、民国的、西洋的、东洋的、国民党的、共产党的,代表着各种思想与文化的服装尽在这百年之中。 近代以来,一些有志于改革的人从这种传统理念出发来提倡变革。如康有为为了给他的变法寻找社会基础,不止一次地上书,提出中国“守旧者固结甚深,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足见服装对造就中国人社会心理的影响之深。 在物资匮乏的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穿新衣对普通人来说一直都是一种奢侈。举国陷入了买布凭证的年代,要积攒够做一件新衣裳所需的布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那时候,计划生育还未普及——一个家庭少则一、两个孩子,多则达到六、七个孩子。因此,为做一件新衣裳,父母亲们都会在心里及早提前算计一番,并对子女进行一次排队。家家户户几乎都是:一件新衣裳,今年老大穿了,明年老二穿,后年老三穿……在父母的心里,孩子大了,心眼也开了,知道“臭美”了,就要穿得尽量体面些,小屁孩就不一样了,懵懵懂懂,只要能吃饱穿暖,就会忘乎所以,衣裳新与旧就显得微不足道,根本顾不上样式过时不过时,大小合身不合身。于是,在一个家里,老大孩子总是责任和干活最多,但也往往是穿新衣裳机会最多的一个。然而,穿着打补丁的衣裳却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一种现象,以至于打补丁在农村一些妇女中也成了一门很吃香的手艺。小孩子由于天生好动、贪玩等,以及一年四季除了冬季外,其它三季衣服基本上都是通用的缘故,衣服的膝盖和屁股往往是“补丁”最多的地方,大人们则在小孩“补丁”位臵的基础上增加了肩膀,因为经常用扁担挑东西的缘故。当时,大家在穿衣上可谓是半斤八两,谁也别笑话谁,却很少有人因为穿补丁衣服而觉得低人一等或在人前抬不起头。当时的衣裳,布料以粗布为主,颜色以蓝、灰、黑、白为主色调,样式除了一些中老年妇女穿一些老式偏襟的衣服外,其余不论工人、农民,还是干部、知识分子,基本都穿起了“改良”的军便服,男女服装除了领口和衣袋等有所不同外,其它几乎没有什么差异,更谈不上个性色彩,后来,有人形象地称其为“全民皆兵”时代。 穿衣的变化节奏,见证着人们生活的改善和社会文明发展的步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