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读书计划

三年读书计划
三年读书计划

三年读书计划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的一句名言,也同样是对书籍赞美的一句名言。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愚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

一、指导思想

创新是一个学校不断进步的灵魂,学习是不断创新的不竭动力,营建浓浓的书香校园氛围,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我们只有高举党的十六大关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精神旗帜,站在时代潮流前面,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将世界文化成果尽收眼底。同时,以推动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打造校园文化为灵魂,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精髓,以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载体,充分借助网络资源,才能使各具特色的科研型学校永葆生机和活力。(围绕市局6本指定研读书籍,结合自身专业发展制定)。

二、我的读书格言:

书是一叶扁舟,带你驶向成功的彼岸。

三、读书目标:

阅读可以发展人性,提升修养,拓展人生:阅读可以丰富生活,愉悦身心,静享幸福,幸福地读着书,就如品一杯茶,香气扑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在阅读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应是我自己的读书目标。

1、网络与书香为伴,多媒体电子读物中,大量的信息,多彩的动画、美妙的音乐,提高了我们的阅读兴趣。

2、积极打造网络阅读的资源,为学校全体师生的阅读提供资源和范例,为打造书香班级而努力!

3、通过读书,树立一个享受读书,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理念,使其成为一生之所需,一生以书香为伴,就像一条射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4、通过读书活动,认识到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要与好书为友,使自己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并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以读书长知识,以读书增智慧,以读书促养成,以读书树理想,以读书育人格,形成“人人爱读书,读书育人”的班级读书氛围,使读书活动成为班级乃至学校特色发展的基础工程。

四、活动内容与具体要求:

根据市局要求,我根据自身实际,特制定三年读书学习计划。

一、具体读书安排

1、2006——2007学年阅读书目:⑴《教育新理念》(袁振国著)

⑵《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郑杰著)⑶《新教育之梦》(朱永新著)⑷《20世纪数学经纬》(张奠宙著)

2、2007——2008学年阅读书目:⑴《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教育部师范司编著)⑵《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傅道春编著)⑶《挑战与对策》(杨九俊著)

⑷《小学数学教育学》(汪绳祖编)

3、2008——2009学年阅读书目:⑴《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施良方等著)⑵《多元智能》([美国]加德纳著)⑶《从理解到行动》(杨九俊等著)⑷《从数学教学到教育数学》(张景中著)

二、自我读书要求

1、读书要读深、读透、读懂。以上的经典著作必须静下心来,反复阅读,不能太性急,不能贪多求快,要细嚼慢咽,仔细品味,对其中精要部分力争能背诵。

2、读、思结合。阅读是与思考相随的。读书是花朵,思索是果实。没有思索的阅读是无效的阅读。读书不仅是要获得知识,而且应当深入思索,在设疑、解疑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3、读、写结合。在读书与反思的同时进行写作,促进自身专业化的发展。把读书与教学初中结合起来,把书本中汲取的滋养用来指导教学实践,提高自己的教育品位,闪现出自己教学的精彩。

4、持之以恒。读书需要“意志”,要与孤独、寂寞为伴,养成一种“板凳甘做十年冷”的读书习惯,就一定能够达到理想的境界。

5、坚持交流。在自读的基础上,利用一定的时间与同年级组、教研组成员进行交流读书心得,吸收别人的见解,扩大自己的视野。

巴丹说:“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为了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我应当把读书作为今天的选择成为一个读书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