铵态和硝态氮肥的科学使用

铵态和硝态氮肥的科学使用
铵态和硝态氮肥的科学使用

在使用化学肥料时,农民朋友经常会提出什么是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的问题,因他们在施用肥料时区分不了这些肥料,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合理施用的现象,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氮肥是农业生产上使用量最大的一类肥料,按其中所含氮素养分的形态,可分为铵态氮肥(如碳铵、硫酸铵、氯化铵等)、硝态氮肥(如硝酸铵、硝酸钠等)、酰胺态氮肥(如尿素)、氰氨态氮肥(如石灰氮)等类型。硝酸铵含有硝态氮和铵态氮各半,称为硝铵态氮肥;硝酸磷肥和硝酸磷

铵态和硝态氮肥的科学使用

/肥料/

口/李翠英

45

【教学设计】氨与铵态氮肥_化学

《氨与铵态氮肥》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基本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熟练掌握氨、铵盐的化学性质,氨气实验室制法、氨气喷泉实验的原理。(2)过程与方法:学会从氧化还原的角度认识多价态元素的相关物质之间的转化;掌握喷泉实验的装置和操作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学习中讨论交流共同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总结的品质。 2、发展性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喷泉形成的原理,并会判断其它的物质与相应的溶液能否形成喷泉。(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创新意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理解设计实验的基本原则。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思考习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良好学习品质,提高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氨与铵态氮肥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内容上,要求学生掌握氨及铵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氨的实验室制法。通过喷泉实验、氨气与盐酸反应的实验,氯化铵受热分解实验、氯化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及氨的实验室制法,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实施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究意识。 三、设计思想 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对部分高一新生来说,学法陈旧,实验能力差。为此,本节课的教学以化学史和新闻报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运用实验探究,层层推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学法训练和思维培养,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 四、重难点分析 1、重点:氨与铵盐的化学性质 2、难点:掌握氨的实验室制法及喷泉实验原理。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新课引入 NH3的性质探究活动【引入】 同学们,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说到肥料,我们就不得不提及一个人,他是德国 化学家哈伯,诺贝尔奖获得者。 【投影】哈伯照片 【讲述】 1909年哈伯成功合成氨,结束人类依靠天然 氮肥的历史,促进世界农业的发展,赞扬他的人 说:他是天使;然而,哈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担任化学兵工厂的厂长,投身于毒气和炸药的研 制,造成近百万人伤亡,诅咒他的人说:他是魔 鬼。历史,我们不能够忘记,但要客观评价。本 节课我们重点是学习氨与铵盐的性质,氨的实验 室制法。请同学们结合学习目标有针对性预习。 【投影】学习目标 【板书】氨与铵态氮肥 【过渡】同学们,我们先看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工厂氨气泄露 【提问】同学们,观看这段视频,你有哪些收获。 NH3的物理性质 (1)颜色、状态、气味 倾听 观看 认知 记忆 预习 观看 通过图片讲 解,让学生了 解化学史,激 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营造 良好的课堂 氛围。 让学生了解 即将学习、探 究的内容并 作出准备。 以活生生的 例子给学生 以视觉冲击, 培养学生观

高中化学-氨与铵态氮肥练习

高中化学-氨与铵态氮肥练习1.有关氨的性质,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氨是一种碱 B.氨水显碱性 C.氨气和酸相遇都能产生白色烟雾 D.在反应NH 3+H+===NH+ 4 中氨失去电子 答案 B 解析氨不是碱,但其与H 2O反应生成的NH 3 ·H 2 O是一种碱,A不正确;氨水 显碱性,B正确;氨气只能与挥发性的酸相遇才能生成白烟,C不正确;NH 3 和H+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D不正确. 2.下列不属于铵盐的共性的是( ) A.易溶于水 B.与苛性钠共热产生NH 3 C.都是固体 D.受热分解都产生NH 3 答案 D 解析铵盐都是固体,均易溶于水,与NaOH共热都能发生反应而产生NH 3 ; 部分铵盐受热分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产生NH 3,如NH 4 NO 3 . 3.下列可以用来干燥氨气的是( ) A.浓硫酸B.碱石灰 C.氯化钙D.五氧化二磷 答案 B 解析氨气为碱性气体,所以不能用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五氧化二磷)进行干燥;由于氯化钙能吸收氨气,故也不能用来干燥氨气. 4.检验铵盐的方法是取少量待检固体放入试管中,然后( ) A.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B.加水溶解,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C.加入碱溶液,加热,再滴入酚酞试液 D.加入苛性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答案 D

解析检验铵盐依据的是铵盐与碱反应生成氨气及氨气的性质.将NaOH溶液加入盛有该待检固体的试管中,若加热后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可证明该待检固体是铵盐. 5.NH 3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 4Cl和NaHCO 3 都是常用的化肥 B.NH 4Cl、HNO 3 和Na 2 CO 3 受热时都易分解 C.NH 3和NO 2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图中所涉及的盐类物质均可以与Ca(OH) 2 发生反应答案 C 解析NH 4Cl是常用的化肥,而NaHCO 3 是小苏打,不用作化肥,A项错误;Na 2 CO 3 受热不易分解,B项错误;图中涉及的盐类NaCl与Ca(OH) 2不反应,D项错误;NH 3 能和NO 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 2 和H 2 O,化学方程式为8NH 3 +6NO 2 ===== 一定条件 7N 2 + 12H 2 O,C项正确. 6.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打开止水夹,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

氨与铵态氮肥

氮的循环(第二课时)教案 【本节目标】 1、氨气的性质和制备 2、铵盐的性质,铵根离子的检验。 【引题】多媒体播放氨气的应用视频,设问氨气具备什么性质?掌握性质,才能准确应用它。 一、氨气的性质 【实验】1、氨气与水的反应喷泉实验: 【学生观察回答】 描述操作:打开止水夹,挤压滴管的胶头,使胶头滴管中的少量水进入烧瓶 记录现象:烧杯内的水迅速喷入烧瓶,形成红色喷泉 【设问】思考:形成喷泉的原理是什么? 【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 【教师评价归纳】 喷泉:当挤压滴管的胶头,胶头滴管中的水进入烧瓶,氨迅速溶解,使烧瓶内压迅速减小,形成内外较大压强差,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烧杯内的水迅速进入烧瓶形成喷泉。 【再问】红色是什么原因? 【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 【教师评价归纳】 红色:氨溶于水时,大部分NH3与H2O结合形成NH3?H2O。NH3?H2O 可以部分电离成NH4+、和OH-,所以氨水显碱性,它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若换成HCL气体,也会 产生喷泉吗? 【探讨】:氨水的成分是什么? 【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 【教师评价归纳】 氨水成分:分子NH3、H2O 、NH3?H2O,离子:NH4+、OH-、H+ 【设问】操作:体会喷泉实验,同时探究此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 【教师评价归纳】 a烧杯气密性好 b、烧瓶内充满氨气(或杂质空气尽量少) c、烧瓶要干燥 2、与酸的反应: 【实验】学生代表做氨气与盐酸,氨气与硝酸,氨气与硫酸的反应

【学生观察回答】 现象:有白烟生成 结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的HCl气体和NH3气体反应生成NH4Cl 固体小颗粒。 【学生活动】书写方程式: 2NH3+H2SO4 =(NH4)2SO4、 NH3+HNO3= NH4NO3、 NH3+H+=NH 4+ 【总结】: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回答】 【多媒体】显示标准答案 总结:氨的性质: 一、氨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 气轻;极易溶于水(1:700)。 二、氨的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NH3+H2O= NH3?H2O (可逆反应) NH3?H2O = NH4++OH- (可逆过程) 2、与酸反应:NH3+HCl=NH4Cl NH3+HNO3=NH4NO3 2NH3+H2SO4=(NH4)2SO4 3、与氧气反应:4 NH3+5O2 =4NO+6H2O 二、铵盐的性质:观察实验并填表: 【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 【教师评价归纳】 实验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设问】那么,能否直接用铵盐分解获得氨气? 【教师强调】 注意:并非所有的铵盐都分解得氨气,NH4NO3受热分解会爆炸,生成的是N2 怎样检验NH4+离子的存在,也就是检验铵盐的存在?

高中化学-氨与铵态氮肥教案

高中化学-氨与铵态氮肥教案 、铵盐的[学习目标] 1.能依据物质类别和元素化合价列举、描述、辨识NH 3 、铵盐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实验现象,能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正确表示NH 3 、铵盐的性质和转化关系设计制备、分离、检验等的主要化学性质。2.能利用NH 3 简单实验的方案。3.能依据氨、铵盐的性质,分析科学实验、生产、生活以及环境中的某些常见问题,说明妥善保存合理使用氨、铵盐的常见方法。4.能分别说明氨、铵盐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和对环境的影响。 1.氨气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3)氨水的性质

(4)氨的用途 ①氨是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13硝酸、铵盐和纯碱的原料。 ②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14制冷剂。 2.铵盐 □ 15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1)物理通性:都是无色或白色晶体,□16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不稳定性: a .NH 4Cl 受热分解:□ 17NH 4Cl =====△ NH 3↑+HCl↑。 b .NH 4HCO 3□18NH 4HCO 3=====△ NH 3↑+H 2O +CO 2↑。 ②与碱的反应: a .固体反应:NH 4Cl 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2NH 4 Cl +Ca(OH)2 =====△ CaCl 2 +2NH 3 ↑+2H 2 O 。 b .溶液中铵盐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加热):

□20NH + 4 +OH-===== △ NH 3 ↑+H 2 O。 c.稀溶液中铵盐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加热): □21NH+4+OH-===NH3·H2O。 3.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一、氨的性质及应用 [交流研讨] 1.通常状况下,1升水可溶解700升氨气(已知通常状况下的V m=25 L·mol

氨与铵态氮肥

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氮的循环(课时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C 】认识氨气的性质(溶解性、与水的反应、还原性等)及实验室制法 2、【C 】通过认识铵盐的性质(受热分解、与碱的反应)【B 】知道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并认识铵态氮肥的使用问题,了解他们在生产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C 】运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解释现象总结性质,【B 】并通过思考和讨论培养观察能 力和分析问 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氨的泄漏事件培养我们的环保意识及自救意识 【A 】重难点:氨气及铵盐的性质 铵根离子的检验 【课前自主学习】目标:通过自学完成对基础知识的了解。 【预习学案】阅读课本P76—P79 1、【C 】在我国,1800年未使用化肥每公顷耕地生产0.73吨粮食,1978年开始使用化肥 每公顷耕地生产4.63吨粮食如果不施化肥,中国只能养活2亿多人口,剩下11亿人的吃 饭问题要全靠进口解决。 写出铵态氮肥的化学式 硝态氮肥化学式 有机氮肥化学式 【B 】实验室储存使用铵态化肥时,应注意什么? 2、【B 】工厂制冷车间用液氨制冷,若氨气泄漏白茫茫、雾蒙蒙的一片,并弥漫着一股浓 烈的刺激性气味,会感到呼吸困难、寒气逼人。请据此写出氨气的物理性质 3、【A 】氨水为什么呈碱性?可与哪类物质反应?请举例。 4、【A 】将氨气等溶解度大的气体通入于水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可选择下列哪些装置? ※【课上交流研讨】目标:通过师生共同研讨完成对知识的理解深化。 一、氨气: 1、【C 】氨气的物理性质: 〔学生归纳1〕在通常状况下,氨是 色有 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 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约 。 B C

科学认识硝态氮肥和铵态氮肥

科学认识硝态氮肥和铵态氮肥 根据氮肥中氮素化合物的形态将氮肥分为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和氰氨态氮肥。随着人们对硝态氮肥施用效果的肯定,近两年,肥料市场上掀起了一股硝基复合(混)肥的热潮,许多肥料厂家及商家对硝态氮肥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事实,无论是铵态氮还是硝态氮都可以作为植物生长和高产的良好氮源,究竟哪种肥料施用效果好,有发展前景,需要根据作物、土壤、肥料的性状来确定,更需要深入解读植物吸收铵态、硝态两种形态氮素营养的生理性质。 A: 植物中氮素的主要来源 植物可以利用的氮素形态主要是铵态氮、硝态氮,也能少量吸收一些简单的有机含氮化合物如氨基酸、酰胺(如尿素)等。空气中含有近79%的氮气,只有某些微生物(包括与高等植物共生的固氮微生物)才能利用,大多数植物没有这一本领。而植物吸收的氮素主要来自它们生存的介质——土壤。土壤本身存在的氮素并不多,而且土壤中的氮素并不能被植物全部利用,植物能利用的仅是其中一小部分,即土壤中存在的铵态、硝态氮,而一些有机氮素,如简单的氨基酸、酰胺等也能被作物吸收利用,但其数量很少,又会被微生物转化成其他形态,难以在土壤长期存留;植物对其吸收也远不如无机氮容易,这些有机氮只能使植物存活,而不能使其丰产。 B: 形态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应 植物在吸收和代谢两种形态的氮素上存在不同。首先,铵态氮进入植物细胞后必须尽快与有机酸结合,形成氨基酸或酰胺,铵在植物体内的积累对植物毒害作用较大。硝态氮在进入植物体后一部分还原成铵态氮,并在细胞质中进行代谢,其余部分可“贮备”在细胞的液泡中,有时达到较高的浓度也不会对植物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单纯施用硝态氮肥一般不会产生不良效果,而单纯施用铵态氮则会发生铵盐毒害,在水培条件下更易发生。 植物为什么不按其需要有计划地吸收,而要奢侈地吸收硝态氮,并“贮备”于液泡中呢?研究表明,硝态氮在营养器官生长时期大量累积是一切植物的共性,随着植物不断生长,体内的硝态氮含量越来越少。据了解,植物在营养生长阶段大量地吸收营养物质,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当前生长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供给后期生长的需要。硝态氮在植物体中累积是植物的“贮备”措施,也是适应逆境的表现。营养生长期累积的硝态氮多,即使后期土壤供应养分不足,植物仍能很好地生长和发育;累积的硝态氮越多,后期生长发育越良好。另外,NO3-在液泡内还是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在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合成减少,液泡内有机物含量下降时,NO3-可替代它们起渗透调节作用,这种调节需要的能量也低。 虽然铵、硝态氮都是植物根系吸收的主要无机氮,但由于形态不同,也会对植物产生不同效应。

氨与铵态氮肥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二节氮的循环 第2课时氨与铵态氮肥 【学习目标】 1.通过分类、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逐步掌握氨与铵盐的相关性质,通过比较和评价来 确定实验室制氨气的反应原理。 2.通过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合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感受氨、铵盐与农业生产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我们的农业情感,增强 社会责任感。 【学习探究过程】

【实验4】实验室制氨气 ①②③ 注意事项: 棉花的作用?反应原理: 反应装置: 收集方法: 如何验满: 多余气体如何处理:注意事项: 1.制备干燥氨气所需的药品是() A.NH4Cl溶液、NaOH溶液、浓H2SO4B.饱和氨水、浓H2SO4 C.NaOH溶液、NH4Cl晶体、浓H2SO4D.NH4Cl固体、碱石灰、氢氧化钙2.检验铵盐溶液的方法是:将待测物质取出少量,放在试管中,然后() A.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检验 B.加强碱溶液后加热,再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C.加热,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检验 D.加烧碱溶液后加热,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检验 3.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①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该实验的原理是。 ②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图3装置,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________。 A .Cu 与稀盐酸 B .NaHCO 3溶液与NaOH 溶液 C .CaCO 3与稀H 2SO 4 D .NH 4HCO 3与稀盐酸 (3)在图4锥形瓶中加入酒精,瓶外放一水槽,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________。 A .浓硫酸 B .食盐 C .硝酸钾 D .硫酸铜 (4)从产生喷泉的原理分析,图1、2是________上部烧瓶内的压强。图3是________下部锥形瓶内气体的压强(均填“增大”或“减小”)。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装置图________原理相似。 4. NH 3及其盐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用NH 4Cl 和Ca(OH)2制备NH 3,反应发生、气体收集和尾气处理装置依次为________。 (2)按下图装置进行NH 3性质实验。 ①先打开旋塞1,B 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 , 原因是 _________, 稳定后,关闭旋塞1。 ②再打开旋塞2, B 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铵态氮肥的种类

铵态氮肥的种类 铵态氮主要是指液态氨、氨水,以及氨跟酸作用生成的铵盐,铵态氮肥易被土壤胶体吸附,部分进入粘土矿物晶层。铵态氮肥的种类有好几种,下面我们一起了解铵态氮肥的种类。 铵态氮肥的种类 1、液氨 液氨的密度0.617g/cm3,沸点-33.3℃,约含氮82%.氨在700MPa才能在常温下凝成液态。液氨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气化后遇水生成氨水,所以是碱性氮肥。液氨跟肌肤接触会造成严重冻伤,所以它在输送、施用时要有专门的设备和技术,还要有相应的防护措施。氨水它一般由合成氨溶于水制成,是碱性氮肥。 必须指出的是,液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和腐蚀性以及挥发性,不可能直接用于施肥。必须配置成稀氨水。常见浓氨水的浓度一般为18~21%,含氮15~17%.使用时要掺水稀释,并应深施,以防止氨挥发。氨水在常温下存放在露天,两天后氨的损失可达90%.为了减少损失,许多化肥厂在氨水中通入一些二氧化碳,制成碳化氨水。同时稀氨水最适合施用在偏酸性的土壤中,这样不但土壤的酸性可以防止氨气挥发,同时也可以起到调节酸碱度的作用。 2、碳酸氢铵 碳酸氢铵简称碳铵,也叫重碳酸铵。它由氨水吸收二氧化碳制成,产

品是白色细粒结晶,含氮17%左右,有强烈氨臭味。它的水溶液呈碱性,pH值约为8(只要不是太稀,浓度对pH值的影响不大)。在20℃左右,碳酸氢铵基本上是稳定的,温度升高、湿度大时容易分解。3、硫酸铵 硫酸铵简称硫铵,由氨跟硫酸反应制得,产品是白色结晶,含氮20~21%.水解后的溶液呈酸性,所以硫酸铵属酸性氮肥。长期施用硫酸铵,土壤里形成较多硫酸钙,会破坏土壤结构,发生板结。在排水不良的水田中受厌氧菌的作用,SO2-4会还原成H2S,使水稻等作物的根部中毒发黑,因此,它的生产和施用日渐减少。但是,葱、蒜、麻、马铃薯、油菜等喜硫、忌氯作物仍要施硫酸铵。 4、氯化铵 氯化铵简称氯铵。产品是白色晶体,含氮24~25%.它也容易水解,水解后的溶液呈酸性,也是酸性氮肥。研究表明,长期使用氯化铵,虽然有氯离子积累,影响“忌氯”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但在我国降雨量较多的大部分地区,并没有明显的影响。在盐碱地、年降雨量少以及玻璃温室、塑料大棚内,要少用或不用氯化铵,以防止氯离子积累而加重盐害。 5、硝酸铵 硝酸铵简称硝铵,一般含氮量低于35%,但是该化肥使用时需防爆处理。

高中化学--氨与铵态氮肥学案

高中化学--氨与铵态氮肥学案 、铵盐的物理、化学[学习目标] 1.能依据物质类别和元素化合价列举、描述、辨识NH 3 、铵盐的主要化学性质。2.能性质及其实验现象,能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正确表示NH 3 、铵盐的性质和转化关系设计制备、分离、检验等简单实验的方案。3.能依据氨、铵利用NH 3 盐的性质,分析科学实验、生产、生活以及环境中的某些常见问题,说明妥善保存合理使用氨、铵盐的常见方法。4.能分别说明氨、铵盐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和对环境的影响。 1.氨气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3)氨水的性质

(4)氨的用途 ①氨是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13硝酸、铵盐和纯碱的原料。 ②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14制冷剂。 2.铵盐 □ 15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1)物理通性:都是无色或白色晶体,□16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不稳定性: a .NH 4Cl 受热分解:□ 17NH 4Cl =====△ NH 3↑+HCl↑。 b .NH 4HCO 3受热分解:□18NH 4HCO 3=====△ NH 3↑+H 2O +CO 2↑。 ②与碱的反应: a .固体反应:NH 4Cl 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2NH 4 Cl +Ca(OH)2 =====△ CaCl 2 +2NH 3 ↑+2H 2 O 。 b .溶液中铵盐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加热):

□20NH+ 4 + OH -===== △ NH 3 ↑+H 2 O。 c.稀溶液中铵盐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加热): □21NH+4+OH-===NH3·H2O。 3.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一、氨的性质及应用 [交流研讨] 1.通常状况下,1升水可溶解700升氨气(已知通常状况下的V m=25 L·mol-1),得氨水

根据氮肥中氮素化合物的形态将氮肥分为铵态氮肥

根据氮肥中氮素化合物的形态将氮肥分为铵态氮肥、硝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凡是氮素以铵离子或气态氨形态存在的,就属于铵态氮肥,如液体氨、氨水、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凡是含硝酸根的氮肥就属于硝态氮肥,如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钙、硝酸铵等。而尿素以分子态形式存在,属于酰胺态氮肥。 硝态氮和铵态氮能够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他们施入土壤后的行为以及进入植物体内的代谢是不同的,因此作为植物氮源也各有利弊。 农业化学性 肥料施入土壤,与土壤、植物相互作用的性质,常被称为农化性质。首先,硝酸根带负电荷,不易被带负电荷为主的土壤胶体吸附;铵离子带正电荷,容易被土壤媳妇,不仅吸附在土壤表面,还可进入粘土矿物的晶体中,成为固定态铵离子,因此,硝态氮主要存在于土壤溶液中,移动性大,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也容易随雨水流失。而安泰但主要被吸附和固定在土壤胶体表面和胶体晶格中,移动性较小,比较容易被土壤“包存”。其次,不同形态的氮在土壤中会相互转化。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通气条件下,在土壤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尿素水解为铵态氮,铵态氮氧化为硝态氮。因此,早春低温季节尿素和铵态氮的转化比较慢,夏季高温季节转化快。在旱地土壤中硝态氮往往多于铵态氮,而在水田土壤中硝态氮很少。第三,在土壤湿度过大。通气不良和有新鲜有机物存在的情况下,硝态氮在微生物作用下可还原成氧化亚氮,氧化氮和氮气,这种反硝化作用是硝态氮损失的主要途径之一。硝态氮从土壤中损失的主要途径是氨挥发。 因此,硝态氮肥适宜于气候较冷凉的地区和季节,在旱地分次施用,肥效快而明显,但不宜在高温、多雨的水田地区使用;铵态氮肥适宜于水田,也适宜于旱地使用,但适用于土壤表面或撒施于水田,氨挥发的损失较大。 简易识别肥料真伪的方法,概括为五个字“看、摸、嗅、烧、湿”。 一、看: (1)肥料包装。正规厂家生产的肥料,其外包装规范、结实。一般注有生产许可证、执行标准、登记许可证、商标、产品名称、养分含量(等级)、净重、厂名、厂址等;假冒伪劣肥料的包装一般较粗糙,包装袋上信息标示不清,质量差,易破漏。 (2)肥料的粒度(或结晶状态)。氮肥(除石灰氮外)和钾肥多为结晶体;磷肥多为块状或粉末状的非晶体,如钙镁磷肥为粉末状,过磷酸钙则多为多孔、块状:优质复合肥粒度和比重较均一,表面光滑,不易吸湿和结块。如:俄罗斯产三元素复合肥(16*16*16)和美国二铵。面假劣肥料恰恰相反,肥料颗粒大小不均、粗糙、湿度大、易结块。 (3)肥料的颜色。不同肥料有其特有的颜色,氮肥除石灰氮外几乎全为白色,有些略带黄褐色或浅蓝色(添加其它成分的除外);钾肥白色或略带红色,如磷酸二氢钾呈白色;磷肥多为暗灰色,如过磷酸钙、钙镁磷肥是灰色,磷酸二铵为褐色等,农民朋友可依此做大致的区分。 二、摸:将肥料放在手心,用力握住或按压转动,根据手感来判断肥料。利用这种方法,判别美国二铵较为有效,抓一把肥料用力握几次,有“油湿”感的即为正品,而干燥如初的则很可能是用倒装复合肥冒充的。此外,用粉煤灰冒充的磷肥,也可以通过“手感”,进行简易判断。

氨与铵态氮肥

氨与铵态氮肥 氮的循环(第二课时)教案 【本节目标】 1、氨气的性质和制备 2、铵盐的性质,铵根离子的检验。 【引题】多媒体播放氨气的应用视频,设问氨气具备什么性质?掌握性质,才能准确应用它。 一、氨气的性质 【实验】1、氨气与水的反应喷泉实验: 【学生观察回答】 描述操作:打开止水夹,挤压滴管的胶头,使胶头滴管中的少量水进入烧瓶 记录现象:烧杯内的水迅速喷入烧瓶,形成红色喷泉 【设问】思考:形成喷泉的原理是什么? 【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 【教师评价归纳】 喷泉:当挤压滴管的胶头,胶头滴管中的水进入烧瓶,氨迅速溶解,使烧瓶内压迅速减小,形成内外较大压强差,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烧杯内的水迅速进入烧瓶形成喷泉。 【再问】红色是什么原因? 【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 【教师评价归纳】 红色:氨溶于水时,大部分NH3与H2O 结合形成NH3?H2O 。NH3?H2O 可以部分电离成NH 4+、和OH -, 所以氨水显碱性,它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若换成HCL 气体,也会 产生喷泉吗?

【探讨】:氨水的成分是什么? 【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 【教师评价归纳】 氨水成分:分子NH 3、H 2O 、NH3?H2O,离子:NH 4+、OH - 、H + 【设问】操作:体会喷泉实验,同时探究此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 【教师评价归纳】 a 烧杯气密性好 b 、烧瓶内充满氨气(或杂质空气尽量少) c 、烧瓶要干燥 2、与酸的反应: 【实验】学生代表做氨气与盐酸,氨气与硝酸,氨气与硫酸的反应 【学生观察回答】 现象:有白烟生成 结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的HCl 气体和NH3气体反应生成NH4Cl 固体小颗粒。 【学生活动】书写方程式: 2NH 3+H 2SO 4 =(NH 4)2SO4、 NH 3+HNO 3= NH4NO 3、 NH 3+H +=NH 4+ 【设问】从化合价角度分析,氨气还会具备什么性质? 【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 【教师评价归纳】4 NH3+5O2 =4NO+6H2O

高中化学--氨与铵态氮肥练习题

高中化学--氨与铵态氮肥练习题1.有关氨的性质,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氨是一种碱 B.氨水显碱性 C.氨气和酸相遇都能产生白色烟雾 D.在反应NH 3+H+===NH+ 4 中氨失去电子 答案 B 解析氨不是碱,但其与H 2O反应生成的NH 3 ·H 2 O是一种碱,A不正确;氨水显碱性,B 正确;氨气只能与挥发性的酸相遇才能生成白烟,C不正确;NH 3 和H+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D不正确。 2.下列不属于铵盐的共性的是( ) A.易溶于水 B.与苛性钠共热产生NH 3 C.都是固体 D.受热分解都产生NH 3 答案 D 解析铵盐都是固体,均易溶于水,与NaOH共热都能发生反应而产生NH 3 ;部分铵盐受热 分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产生NH 3,如NH 4 NO 3 。 3.下列可以用来干燥氨气的是( ) A.浓硫酸B.碱石灰 C.氯化钙D.五氧化二磷 答案 B 解析氨气为碱性气体,所以不能用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五氧化二磷)进行干燥;由于氯化钙能吸收氨气,故也不能用来干燥氨气。 4.检验铵盐的方法是取少量待检固体放入试管中,然后( ) A.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B.加水溶解,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C.加入碱溶液,加热,再滴入酚酞试液 D.加入苛性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答案 D

解析检验铵盐依据的是铵盐与碱反应生成氨气及氨气的性质。将NaOH溶液加入盛有该待检固体的试管中,若加热后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可证明该待检固体是铵盐。 5.NH 3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 4Cl和NaHCO 3 都是常用的化肥 B.NH 4Cl、HNO 3 和Na 2 CO 3 受热时都易分解 C.NH 3和NO 2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图中所涉及的盐类物质均可以与Ca(OH) 2 发生反应答案 C 解析NH 4Cl是常用的化肥,而NaHCO 3 是小苏打,不用作化肥,A项错误;Na 2 CO 3 受热不易 分解,B项错误;图中涉及的盐类NaCl与Ca(OH) 2不反应,D项错误;NH 3 能和NO 2 发生氧化还 原反应生成N 2和H 2 O,化学方程式为8NH 3 +6NO 2 ===== 一定条件 7N 2 +12H 2 O,C项正确。 6.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打开止水夹,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 A.CO 2(NaHCO 3 溶液)/无色喷泉

高中化学:氮的循环 第2课时 氨与铵态氮肥练习

高中化学:氮的循环第2课时氨与铵态氮肥练习1.有关氨的性质,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氨是一种碱 B.氨水显碱性 C.氨气和酸相遇都能产生白色烟雾 D.在反应NH 3+H+===NH+ 4 中氨失去电子 答案 B 解析氨不是碱,但其与H 2O反应生成的NH 3 ·H 2 O是一种碱,A不正确;氨水显碱性,B 正确;氨气只能与挥发性的酸相遇才能生成白烟,C不正确;NH 3 和H+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D不正确. 2.下列不属于铵盐的共性的是( ) A.易溶于水 B.与苛性钠共热产生NH 3 C.都是固体 D.受热分解都产生NH 3 答案 D 解析铵盐都是固体,均易溶于水,与NaOH共热都能发生反应而产生NH 3 ;部分铵盐受热 分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产生NH 3,如NH 4 NO 3 . 3.下列可以用来干燥氨气的是( ) A.浓硫酸B.碱石灰 C.氯化钙D.五氧化二磷 答案 B 解析氨气为碱性气体,所以不能用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五氧化二磷)进行干燥;由于氯化钙能吸收氨气,故也不能用来干燥氨气. 4.检验铵盐的方法是取少量待检固体放入试管中,然后( ) A.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B.加水溶解,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C.加入碱溶液,加热,再滴入酚酞试液 D.加入苛性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答案 D

解析检验铵盐依据的是铵盐与碱反应生成氨气及氨气的性质.将NaOH溶液加入盛有该待检固体的试管中,若加热后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可证明该待检固体是铵盐. 5.NH 3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 4Cl和NaHCO 3 都是常用的化肥 B.NH 4Cl、HNO 3 和Na 2 CO 3 受热时都易分解 C.NH 3和NO 2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图中所涉及的盐类物质均可以与Ca(OH) 2 发生反应答案 C 解析NH 4Cl是常用的化肥,而NaHCO 3 是小苏打,不用作化肥,A项错误;Na 2 CO 3 受热不易 分解,B项错误;图中涉及的盐类NaCl与Ca(OH) 2不反应,D项错误;NH 3 能和NO 2 发生氧化还 原反应生成N 2和H 2 O,化学方程式为8NH 3 +6NO 2 ===== 一定条件 7N 2 +12H 2 O,C项正确. 6.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打开止水夹,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 A.CO 2(NaHCO 3 溶液)/无色喷泉

氨和铵态氮肥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氨和铵态氮肥练习题及 答案解析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A 组——知能训练 1.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有( ) A .NO B .NH 3 C .H 2 D .O 2 解析: 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氨气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O 只能用排水法收集;H 2和O 2既可用排水法又可用排空气法收集。 答案: B 2.可用来干燥氨气的有( ) A .浓硫酸 B .碱石灰 C .氯化钙 D .五氧化二磷 解析: 氨气溶于水显碱性,所以不能用酸性干燥剂干燥,由于氯化钙吸收氨气,也不能干燥氨气。 答案: B 3.氨水显弱碱性的主要原因是( ) A .通常状况下,氨的溶解度不大 B .氨水中的NH 3·H 2O 电离出少量的OH - C .溶于水的氨分子只有少量电离 D .氨本身的碱性弱 解析: 氨气溶于水大部分与水结合生成一水合氨(NH 3·H 2O),NH 3·H 2O 仅有少部 分电离成NH +4和OH - ,因此显弱碱性,但它既不是因为氨的溶解度不大,也不是因为氨分子电离的少(在水溶液里氨分子是不电离的),更不是因为氨本身碱性弱。故选B 。 答案: B 4.检验铵盐的方法是将待检物质取出少量,放在试管中,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B .加水溶解,用红色石蕊试纸试其溶液 C .加入强碱溶液,加热,滴入酚酞试剂 D .加苛性钠浓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看其是否变蓝 解析: 在检验铵盐的化学试剂中,氢氧化钠溶液对被检物质是固体或溶液的情况均适合。通常的操作是把氢氧化钠溶液加到某物质的固体或其溶液中,然后加热,再检验生成的气体能否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正确答案为D 。 答案: D 5.(2011·芜湖高一质检)一种盐X 与氢氧化钠共热,可放出无色气体Y ,Y 经一系列氧化后再溶于水可得Z 溶液,Y 和Z 溶液反应又生成X ,则X 可能是下列中的( ) A .(NH 4)2SO 4 B .NH 4NO 3 C .NH 4Cl D .NH 4HCO 3 解析: 答案: B 6.(2011·三明高一质检)为了在实验室制取干燥的氨气,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三套实验装置。 (1)写出实验室制氨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