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2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2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2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A.记载.(zài)粗糙.(cāo)星辰.(chén)锐不可当.(dǎng)

B.炽.热(zhì)雕镂.(lòu)倔.强(juè)潜.滋暗长(qián)

C.纤.维(xiān)匿.名(lì)蝉蜕.(tuì)恹.恹欲睡(yàn)

D.瞥.见(piē)洗涤.(dí)推崇.(chóng)鳞次栉.比(zhì)

【答案】D

【解析】

【详解】

A.记载zǎi,锐不可当dāng;

B.炽热chì,倔强jué;

C.匿名nì,恹恹欲睡yān。

2.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

A.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聚拢在一起,像满天繁星,令人眼花缭乱

....。

B.小说《我是猫》,虽没有抑扬顿挫

....的故事情节,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了读者的青睐。

C.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

D.自从扬州瘦西湖的菊花展开放以来,每天到这里观赏的人络绎不绝

....。

【答案】B

【解析】

【详解】B“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不能形容故事情节。

3.下列语句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A.为丰富百姓生活,枣林湾风景区将开展创意集市、民俗表演、非遗展览。

B.江都实小的臧老师发布了近200多条抖音短视频,希望以此培养学生的书写水平。

C.在未来5G网络中,用户对移动数据需求量将不断增长,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D.“三河六岸”是包括由芒稻河、金湾河、新通扬运河三条河流及其两岸地区组成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开展”后缺少宾语中心语“……的活动”;

B.“培养……的水平”搭配不当;

D.“由……组成”与“包括……”句式杂糅。

4.下列解说正确

..的一项是()

A.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解说:这句话没有运用任何修辞。

B.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楼后,月光下,洁白如雪。解说:这句话中的标点使用有误。

C.谁能使过去的一切复活?/别在这儿傻傻地等了!/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解说:根据不同的语气,以上三句话依次为: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D.半个多世纪来,朱自清先生高尚的人格和不屈的气节,依旧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解说:这句话的主干为:朱自清先生闪耀着光辉。

【答案】C

【解析】

【详解】

A.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B.标点无误;

D.主干为“人格和气节闪耀光辉”。

5.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形散神聚是散文的特点,但具体方法不同。《背影》以一个“背影”的形象来凝聚全文,而《昆明的雨》则以一种“想念”的情思来串起众多的景、物和事。

B.爱国是诗人永恒的吟唱。《春望》中杜甫面对沦陷的都城而伤心落泪,《相见欢》中朱敦儒乞求西风将泪吹到战争前线扬州。这点点滴滴的泪,无不诉说着诗人的赤胆忠心。

C.对比是认识事物的好方法。司马迁在《周亚夫军细柳》一文中,将细柳与霸上、棘门三地的将士等进行对比,突出了周亚夫治军严谨、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形象。

D.报告文学作品《飞向太空港》描绘了我国“长征三号”火箭发射美国“亚洲一号”的全过程;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呈现了春天难得的静谧之美,呼吁人们要有环保意识。

【答案】D

【解析】

【详解】D“呈现了春天难得的静谧之美”有误。《寂静的春天》尖锐指出农药的使用严重

污染了自然环境,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听不见鸟鸣,看不到蜂舞的寂静的春天是可怕的。《寂

静的春天》帮助人们树立起对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的保护意识。

6.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

冬天在常人眼里是肃杀寂冷的,但在大师笔下,却美得高贵而深沉,充满yùn()味。

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日》,就像wǎn()约娴静的江南女子,举手投足间尽显风情;朱自清

在《冬天》里回味父亲为孩子夹豆腐的情景,则洋yì()着温馨和幸福,散发着qìn()

人心脾的清香。

【答案】(1)韵(2)婉(3)溢(4)沁

【解析】

【详解】考查对汉字的辨析与书写。“韵”不要写成“暗”,“婉”不要写成“蜿”,洋

溢:充满;广泛传播;水充溢流动。与“水”有关。“沁”不要写成“心”。

7.默写

(1)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2)____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4)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⑹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⑺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⑻“诗中有画”是对王维诗歌的高度评价。在我们的脑海中,有这样一幅苍凉壮观的“大

漠黄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填写)

【答案】(1)(1)塞上燕脂凝夜紫;(2)(2)月下飞天镜;(3)(3)似曾相识燕归来;(4)

(4)乱花渐欲迷人眼;(5)(5)芳草萋萋鹦鹉洲;(6)(6)岂不罹凝寒;(7)(7)心远地自

偏;(8)(8)大漠孤烟直,(9)长河落日圆。

【解析】

【详解】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

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

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萋、鹦鹉、洲、罹”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

8.综合性学习与探究。

【活动一:品读经典】

读下列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1)它,色彩丰富,身体是棕栗色,但胸部,尤其是内侧是柔和的粉红色;它,看起来天真温顺,实则是食肉动物,一个打猎时手段毒辣得罕见的猎手;它常用亲吻般的“拧”将猎物麻醉,再享用大餐;它的尾部还会亮起一盏信号灯,让自己闪闪发光……

以上文字描述的“它”是指___________,它的主要猎物是_______。这种昆虫在

___________(国籍)昆虫学家______________的《昆虫记》中有详细的说明。书中类似这种美丽的“杀手”,还有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的______________。

(2)我住在他设在预旺堡的司令部的院子里,因此我在前线常常看到他。附带说一句,司令部——当时指挥三万多军队——不过是一间简单的屋子……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军衔领章。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到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上击下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

这是出自《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一段文字。请调动你的阅读体验,说说语段中的“他”是指谁?你读出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并结合相关情节

......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传承文化】

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而扬州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也是国内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艺的城市。此外,扬州的剪纸、漆器等也在国家非遗之列。

请设计一条宣传语,以增强大家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至少运用一种修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擦拭心灵】

(1)微漫画拟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漫画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活动一】(1)萤火虫(2)蜗牛(3)法国(4)法布尔(5)螳螂(6)(2)彭德怀(7)关爱士兵、英勇善战、大公无私、同甘共苦、不搞特殊(8)【活动二】示例:手牵手保护文化遗产,心连心共筑精神家园。保护文化遗产,珍藏历史精华。(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能围绕主题,意对即可)(9)【活动三】(1)示例一:如此“诚信”示例二:诚信!诚信?(2)寓意:讽刺了一些人为兑现所谓的承诺而进行的不诚信的行为。

【解析】

【详解】(1)文段出自名著《昆虫记》,作者:亨利·法布尔,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昆虫记》是一部较早的全面研究和介绍各种昆虫的专著。文段描写的是萤火虫,萤火虫是以允吸动物的肉为生,萤火虫最喜欢允吸的是蜗牛的肉,萤火虫把蜗牛的肉允吸的干干净净只剩下一个空壳在里面。螳螂善于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是对方惊慌失措。

(2)《彭德怀印象》是埃德加·斯诺写作的一篇新闻稿。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先了解文章内容;再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人物描写方法,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最后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答题即可。如:他的司令部门外只有一个哨兵站岗,他在街上走时也不带警卫。成千上万张传单空投下来要悬赏缉拿他、徐海东、毛泽东。彭德怀下令要保存这些传单。这些传单都是单面印的,当时红军缺纸,就用空白的一面来印红军的宣传品。表现他是一个乐观、豁达、勇敢的人;他吃的很少很简单,伙食同部下一样,一般是白菜、面条、豆、羊肉,有时有馒头。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到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上击下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表现他是一个生活简朴,大公无私与部下同甘苦的人。

(3)拟写宣传语的要求:①须紧扣主题。②上、下句必须字数相等,要在20字以内。③有两个句式大致整齐的句子或者短语。④结构相对,但不需要从对偶句的高度要求。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紧扣活动主题来写标语。如,保护文化遗产,珍藏历史精华。

(4)本题考查漫画内容的介绍与寓意的理解分析能力。漫画内容的介绍,按照一定的顺序对画面内容简介即可。寓意分析要抓住漫画中夸张的部分体会主题,主题的表达要凝练深刻、准确,揭示某种现象、本质,表明作者的态度,如:讽刺、批判、赞颂。观察图画,可见画面的中心主体是父亲和儿子,文字是父亲问“你为什么考试作弊呢”,儿子“我答应父亲要考

90分的,不能不讲诚信吧”,儿子所说的“诚信”不是真正的“诚信,题目拟为“如此‘诚信’”。可见其寓意为:讽刺了一些人为兑现所谓的承诺而进行的不诚信的行为。

村行①

(宋)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②树似吾乡。

【注】①这首诗是王禹偁于太宗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写的。②原:原野。

9.从全诗来看,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10.请发挥你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五、六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答案】9.由悠然(兴长)到惆怅。诗人欣赏山村的美景,原本游兴正浓,当看到原野上酷似家乡的大树时,则勾起了乡愁,再加上仕途受挫,所以心情一下子变得惆怅起来。

10.棠梨的落叶红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气扑鼻的荞麦花啊洁白如雪。

【解析】

【9题详解】

考查对诗歌的分析理解。仔细阅读诗句,了解大致意思,作者先抒发了身处自然的怡然自得,随后因为自然之景而引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自己不得志的惆怅之情作者骑马穿山间小路而行,看到黄菊、山峰、落叶、荞麦花,听到秋声,领略山野旖旎的风光,心情悠然自得;当看到原野上酷似家乡的大树时,则勾起了乡愁,景色再美自己也是有家难归,再加上仕途受挫,所以心情一下子变得惆怅起来。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的能力。描绘诗歌展示的画面时,理解诗歌的内容。抓住诗句中的景物“胭脂”“白雪”来比喻“棠梨”叶色和荞麦花色,显得绚丽多姿。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即可。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沪邑元宵灯火,以伞灯为最。灯作伞形,或.圆,或六角,咸以五色锦笺①缀成,磨薄令如蝉翼,上镂人物、花鸟,细若茧丝。一灯之制,经岁始成,虽费百金不惜,但伞灯之出最迟,

每俟诸灯兴阑②,于百花生日前后始盛。多至二三百盏,间以五彩吴绫③折枝花灯,偶缀.禽、鱼、蝉、蝶,飞舞若生。又扎彩为亭,高可三四丈,名曰“抬阁”④,间饰龙凤,以云母石为鳞甲,上下通明,光照数丈;或二层,或三层,每层以纹绣孩童,扮演杂剧,常扮《长生殿·玉环拜月》,兽炉中香烟一缕,烟际现月宫,姮娥⑤立殿左,左右侍女,各执宫扇,肩上立牛女二星,望之如在霄汉也。每灯过处,绵亘数里,光耀如昼。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而自通商后,无复.有此盛事矣。同里张秋浦茂才⑥《岁事衢歌》有“月夜笙箫步绿塍⑦,珠常垂处小楼凭。吴绫输与谈笺纸,妙擅⑧江乡算伞灯。”盖伞灯之制,纸贵于绫,谈笺,邑之土产也。

雨苍氏曰:琐事耳,而插一叹想句,便寓绝大感慨。

(选自毛祥麟《墨余录》,有删改)【注】①锦笺,精致华美的纸。②兴阑,兴尽。③绫,比绸缎还薄的一种丝织品。④抬阁:一种民间的游艺项目。在木制的小阁里有人扮饰戏曲人物,由别人抬着游行。⑤姮娥,嫦娥。

⑥茂才:秀才。⑦塍:田埂。⑧擅:独揽,独占。

1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或.圆()

(2)偶缀.禽、鱼、蝉、蝶()

(3)箫鼓乐声彻夜不绝.()

(4)无复.有此盛事矣()

12.选出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

..的一组()

A.但伞灯之.出最迟/告之.于帝

B.间以.五彩吴绫折枝花灯/请以.军礼见

C.而.自通商/一怒而.诸侯惧

D.纸贵于.绫/至于.夏水襄陵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灯过处,绵亘数里,光耀如昼。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14.结合画线句子,说说“雨苍氏”有哪些感慨。

【答案】11.(1)①有的(2)②点缀,装饰(3)③消失,断绝(4)④再,又12.B 13.①每种灯火经过时,(前后)绵延几里(远),照得夜里如同白天(一样亮)。②只是

少有像我俩这样清闲

的人罢了。③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14.有通商后不再有“元宵灯火”兴盛的感慨,有对制作伞灯时谈笺价格高昂的感慨。

【解析】

【11题详解】

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大多是古今异义词,如“或:有的。绝:消失,断绝。复:再,又。”

【12题详解】

A.助词/代词。

B.都解释为“用”,表方法。

C.转折连词/承接连词。

D.比/到。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注意重点词语“但:只是。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

【14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可分析“而自通商后,无复有此盛事矣。”“盖伞灯之制,纸贵于绫,谈笺,邑之土产也。”等都是直抒胸臆的句子,既有通商后不再有“元宵灯火”兴盛的感慨,又有对制作伞灯时谈笺价格高昂的感慨。

【点睛】附译文:上海城里的元宵节灯火以伞灯最为漂亮。灯制成伞的形状,有的呈圆形,有的呈六角形,都用精致华美的五色彩纸装饰而成,五色彩纸被打磨的薄如蝉翼,上面绘上人物、花鸟,这些图画的笔锋和茧丝一样细。制作一盏灯,要历经一年时间,即使耗费百金也在所不惜,但伞灯的展出是最迟的,常常是等到其它花灯兴尽之时,在农历二月十二百花节前后,伞灯才开始盛大展出。多的时候达到二三百盏,有时在花灯上用吴地的五彩丝织品画上花卉,偶尔装饰禽、鱼、蝉、蝶的图案,飞翔舞动,栩栩如生。又或者用彩纸扎成亭子的形状,高大

约三四丈,名称叫做抬阁,有时上面用龙凤装饰,用云母石作为它的外壳,上下通明,光照数丈;有的两层,有的三层,每层让穿着精美绣衣的孩童扮演杂剧,常常扮演的是《长生殿·玉环拜月》,兽形的香炉中飘着一缕香烟,云烟迷茫之处显现出月宫,嫦娥站立在宫殿左面,左右的侍女,各执一把团扇,肩上方显现出牛郎、织女两个星座,看上去如在天空中一样。每种灯火经过时,(前后)绵延几里(远),照得夜里如同白天(一样亮)。笙箫鼓乐之声彻夜都不断绝。但是在通商之后,不再有这样的盛事了。同乡的张秋浦秀才在《岁事衢歌》写道:月夜笙箫步绿塍,珠常垂处小楼凭。吴绫输与谈笺纸,妙擅江乡算伞灯。大概是说在伞灯的制作上,谈笺纸比丝织品更珍贵,谈笺纸,是上海本地生产的。

雨苍氏说:记录的这些都是琐事,但是插一句感叹之语的话,其中又寄寓了很多感慨。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食物中的微塑料

我们的食物中混入了微小的塑料纤维,而且它们会随着食物进入人体,这是真的吗?食物中的微塑料到底是不是人类健康的新威胁呢?

微塑料纤维哪来的

塑料是现代社会无法替代的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无处不在。许多塑料材料不易降解,如果没有回收再利用,它们就会成为环境垃圾。随着雨水冲刷,这些塑料进入河流,最终进入海洋。塑料在水中漂浮,受到礁石撞击、海浪冲刷、动物撕咬,最终会变成小碎屑,并进一步变成极微小的塑料纤维或颗粒。此外,微小的塑料纤维还可能来自工业生产的塑料原料,比如用于化妆品领域的塑料微粒、塑料粉末等。

食物中普遍存在

人们很早就开始关注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对海洋生物的危害,近年来对微塑料纤维的研究引起了人们新的关注。

最近公布的两项研究发现,海盐和自来水中含有微量塑料纤维,包括微塑料纤维和纳米塑料纤维。微塑料纤维直径为0.1~5000微米,纳米塑料纤维直径为1~100纳米。研究者在英国、法国、美国、西班牙和中国的海盐中发现了微塑料纤维的踪迹。科学家检测了14个国家的自来水样本,其中包括英国、德国、法国在内的欧盟样本中,有72%发现了微塑料纤维,平均每升水4个左右。

美国的状况更糟,94%的水样中存在微塑料纤维,平均每升水里有10个左右。之前的相关研究发现,蜂蜜、糖、啤酒和鱼类中存在微塑料纤维。人们不禁猜测,我们吃的所有食物中可

能都有微塑料。

微塑料的健康风险

塑料的化学性质相当稳定,主要的健康风险可能来自于它吸附的各种污染物,比如在海洋中吸附的多氯联苯(PCB)和多环芳烃(PAH)。此外,还有塑料生产时使用的添加剂,比如BPA (双酚A)。

虽然很多食物都有可能含有微塑料纤维,但海产品最为典型。海鱼体内的塑料主要集中在消化道,人在食用的时候基本上都去掉了,而滤食性双壳贝类(比如生蚝、海虹)是连消化器

官一起吃。欧盟科学家测算,225克海虹中大概

..有7毫克微塑料纤维。

按照目前已知的最大污染量推算,由此带来的PC

B.PAH和BPA的摄入量微乎其微,比如PCB和PAH的摄入量不足人体每天总摄入量的0.1%,BPA摄入量不足人体每天总摄入量的2%,因此威胁很小。

据估计,一个欧洲人一年吃进去的微塑料纤维就有11000多个。这些微塑料进入人体后是否参与代谢过程?是否会继续降解?何时排出?人体器官对这些微塑料是否有反应……这一

系列问题,目前没人知道准确的答案。

由于缺乏相关研究基础,各国政府短期内也不太可能为食品中的微塑料制定安全限量。如果你真的担心它,不妨从身边事做起,比如,等力所能及的事。

(选自《百科知识》2018年第3期)15.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说明的顺序是________

16.请从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角度,试分析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欧盟科学家测算,225克海虹中大概

..有7毫克微塑料纤维。

17.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科学家检测了14个国家的自来水样本,其中包括英国、德国、法国在内的欧盟样本中,有72%发现了微塑料纤维,平均每升水4个左右。

18.这篇说明文的最后一段,建议我们可以从身边事做起,从而减少微塑料对人的危害。请你列举出两个力所能及的事例来。

【答案】15.(1)食品中微塑料(2)逻辑顺序

16.不能删去。“大概”是“大约”的意思,表示“7毫克”是个概数,去之,则变为确数,与实际不符,显得绝对化了。“大概”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17.列数字举例子这句话列举了英国、法国、德国在内的欧盟等国家,通过一系列的数据,

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自来水中含有微量塑料纤维”,增强了说服力。

18.减少塑料制品使用,不要乱扔垃圾并做好垃圾分类回收等(围绕“微塑料纤维哪来的

”回答即可。)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对象说明顺序的判断。明确说明对象,主要从两个方面着眼,一是看文章说明什么事物或事理;二是看文章说明这一事物的哪个方面。我们既可从标题入手,也可从材料中归纳。此文题目“品中的微塑料”就是本文要说明的对象。说明文有三大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文章作者从“微塑料纤维来源”“食物中普遍存在”“微塑料的健康风险”几个方面,对食物中的微塑料加以介绍的,使用的是由表到里的逻辑顺序。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类题要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先说明词语的意思,再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最后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本句中的“大概”是指“大约”意思,表示不确定,如果删去,过于绝对化,与事实不相符。最后一定不要忘了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解答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句中“14个国家、有72%发现了微塑料纤维,平均每升水4个左右”表明运用的是列数字、举例子,结合整个句子来看,作者通过举这些实例和数字,来具体准确地说明“自来水中含有微量塑料纤维”。

【18题详解】

考查知识的迁移与拓展。围绕“微塑料纤维哪来的”回答即可。如,多用环保袋子;塑料垃圾要分类投放等。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还原善意的本来模样

(1)故事发生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个小城。

(2)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寒冷和积雪让往日川流不息的马路变得静谧而安详。在风雪的簇拥中,一辆白色的轿车像年迈的老人慢慢地向前蠕动,车上的鲁尼兹小小翼翼地驾驶着,他接到了儿子高烧住在医院的电话,作为父亲他必须赶到医院,守候在儿子身边。他心急如焚又全神贯注。

(3)走出不远,鲁尼兹便看到在前边不远处,有一个蹒跚的身影在晃动。善良的鲁尼兹似乎连想都没想,就把车子缓缓地停在那个身影旁边。“请问,需要我的帮助吗?”他探出头大声地问道。

(4)上车的是一个约有六十开外的老者,说前面不远处的农场就是自己的家,上午出来办事,没有想到回来时,公交汽车因雪大停运了,只好徒步走回去。

(5)主动搭载与人方便对鲁尼兹来说是再寻常不过的一件事了,可他没有想到这一次的善举却非比寻常。

⑹车在一个长长的斜坡上滑行,迎面有一辆矫车喘息着踉跄驶过来,鲁尼兹下意识的开始踩刹车,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车像醉汉一般,固执地调转车头,向路边撞去,一头撞在一棵大树上。

⑺等鲁尼兹醒来,他已经躺在医院里,所幸,他只是断了两根肋骨,脑部受到震荡。他急于知道老人的情形,护士告诉他,老人做了开颅手术,还在昏迷中。鲁尼兹心里猛地一沉:他的好心,竟会给老人带来如此深重的重创,这是他没有想到的,他又想起自己不太富裕的家庭,他不知该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⑻老人的家人来了,很友好地握了鲁尼兹的手,安慰并感谢他,感谢他对老人在风雪中的帮助。即便如此,老人的家人请来的律师还是如期而至,按着当地的法律,鲁尼兹要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承担老人百分之七十的医疗费。

⑼那一年的冬天似乎特别的寒冷,鲁尼兹觉得心像浸在冰冷

..的白色里,不知什么时候能走出这长长的冬季。

⑽老人在沉沉昏睡了二十多天后奇迹般地醒过来了,谁也没有想到,清醒后的老人,开口说的第一句话竟是“要感恩,不要赔偿,善意都是美好的,不要伤了好人的心。”家人愣住了,接着,律师也怔住了,继而,小城里的人被震住了,老人肺腑之言在人们心里引起了共鸣。小城被感动了,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打着“让善意不再尴尬”“拯救爱心”的条幅,为仁慈的老人募捐。一时间,爱心像空中飘飞的雪花纷至沓来,收到的善款之多,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更令人钦佩的是,老人又把这些善款全部捐出来,成立了“爱心救助基金”,专门用来帮助那些

因爱而遭遇尴尬的好心人。

⑾多少年过去了,老人早已离开了人世,但以老人名字命名的基金却像滚雪球一样的发展壮大,爱与被爱也宛如吻合的齿轮,互相带动,循环传送,小城的人们把人性中最高贵的品德——仁慈善良演绎得淋漓尽致。

⑿在魁北克省举行的最受爱戴的人物评选活动中,人们毫无争议的写上老人的名字——卢森斯,人们这样评价老人:爱原本就是喜悦的关怀和无求的付出,当爱心遭遇法律的碰撞,善意被扭曲时,是老人还原了善意的本来模样,让人们可以毫不戒备地去爱,再没有什么能比生活在和谐有情的社会更让人愉悦和欢欣的了。

⒀“照亮世间的不是日月,而是人心”。倘若赠人玫瑰,手留尖刺,谁还愿赠与?每一颗爱心都是真诚美丽的,都应该得到尊重和赞赏;每一个善意都是美好的,都应该馥郁芬芳。

(选自《青年博览》2010年第23期)19.文章记叙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情发生的过程。(每空不超过

.....12..

个字

..)

起因:医院探病,主动搭载。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②段中划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21.阅读第⑨段,请谈谈对“冰冷”一词的理解。

22.最近有条简短的微博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各方热议和关注。请你根据相关链接和《还原善意的本来模样》,谈谈自己对“挺腰帖”的看法。(100字以内)

“你是重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重大法学院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重大替你赔偿。”11月17日,重庆大学一条微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条微博源于11月7日,4位重大学子将一位昏倒的老人送往医院。后来重庆大学在发布家属感谢信的同时,高调发布该“挺腰帖”,鼓励重大学子做好事。

【答案】19.(1)经过:发生车祸,老人昏迷(2)结果:老人醒来,感恩扬善

20.自然环境描写作用: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寒冷和积雪”渲染了凄冷危险的氛围,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出车祸做了铺垫。

21.“冰冷”不仅因为天气的寒冷,更因为帮助别人却遇到了尴尬,自己家境并不富裕,因而内心很伤感、无助、矛盾。

22.明确表明态度,围绕“支持善意,支持做好事,让爱心延续”回答即可。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记叙文的六要素的提取,通读全文,按照题干中给出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提取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解答。这篇文章讲述的故事是鲁尼兹探

望自己的儿子去医院时,一位老人搭了车,结果出了车祸,老人伤势严重,后来老人清醒后不

要赔偿,感动了小镇上的人,并利用捐款建立了基金,传播善意。据此解答即可。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环境描写的作用的把握。景物描写的作用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三、展示人物性格;四、推动情节的发

展等等。以上各种作用常常同时出现,景物描写可以同进具有一种或几种表达作用。要根据具

体文章具体分析。自然环境描写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寒冷和积雪”渲染了凄冷的危险的

氛围,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交代了下文车祸发生的客观原因。【21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分析,需要结合上下文的故事情节,这时是鲁尼兹得知需要赔偿医疗费后的心理,根据心浸在冰冷的白色里,判断这时的鲁尼兹是绝望、无助和寒心不

解的,据此合理解答即可。

【22题详解】

开放性试题,要站在支持重大学子做法的角度表达自己的看法,见人危难千万出手相救,体现了体现了中华民族乐于助人的传统,这种做法指的赞扬与传递,让爱心延续。如果人人自

保,人人见死不救、见危不助,我们这个社会该是多么的冷酷!

23.作文

《说文解字》里“祝福”的意思是祈求神的保佑、神的相助;《辞源》里“祝福”的意思是祝告祈福。现在,人们用祝福来表达心中最美好、最善良的心愿!

请以“送你一个祝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3)请认真书写。

【答案】送你一个祝福

你宛如一泓清水,滋润我干涸的心灵,给我前行的力量;你宛如一缕阳光,不断地用你的

辉煌,传递给我温暖;你宛如一盏明灯,照亮我灰暗的世界,指引我前行。

—题记与你的相遇相别,都是在秋风的问候中开始的。

当我踏着成熟的秋风,却带着陌生的气息来到这里的时候,叛逆的影子开始笼罩着我,透过这黑暗的影子,我看到同样陌生的你。

你总是在下课对我们笑,我不以为然。从未将你放在眼里,因为总认为你比我大不了多少,而你,或许是因为我的学习在前面的缘故,在纪律上没有对我很严,在你的管辖下,我每天都处于半玩半学状态,但是,这种状态只在那节课的下课铃声响起时完全破裂。

那节课,我无法忘记。我忘不了你滑倒后是如何坚持给我们上课的,我忘不了你上课时腿部肿起的伤口,我忘不了你满头的冷汗与颤抖的声音……那一节课,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节课,我深刻的记得,当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你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你在临走的时候,都不会忘记给我们一个笑容,那一刻,所有年少的叛逆与疯狂全都化成了灰烬,被风吹得无影无踪……

我开始比以前更努力的学习,我把整天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无视别人惊讶的目光,专心致志地学习,辛酸的背后只是为了弥补过去对你的不尊重,此后,每一次看见你的笑,我的内心就会有一种以前从未有过的愉悦。

时光像箭一样在人群中穿梭,在你的指导下,我追上了它的步伐,在人生的道路上向未来奔去,而你,正在为像我这样的学生播撒知识的阳光。

我与你的过去像诗歌一样,在我的脑海里涌动着奇妙的音符,既然我无法忘记,就让它来回的涌动吧!

老师,你曾送我力量与温暖,它们一直伴我前行,现在,我也有一个愿望,那就是,祝福老师天天开心,事业有成!

【解析】

【详解】这是一道命题作文。此题难度不大。“你”要明确是谁?是“父母”“老师”“同学”“朋友”,还是陌生人。“祝福”意思有祈求神的保佑、神的相助;祝告祈福;表达心中最美好、最善良的心愿。送给父母家人的祝福,是希望父母家人身体健康,笑口常开;送给上学的姐妹兄弟的,是希望他们学业进步;送给老师的,是希望老师注意身体,桃李满天下;送给清洁工、医护人员的,是希望他们注意休息,救死扶伤……选择送的对象不同,祝福也就不同,总之都要表达心中最美好、最善良的祝愿。

【点睛】命题作文首先要审好题。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要咬文嚼字,仔细琢磨,找

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找准它,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确定文章的中心。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就需要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需要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