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井阶段的地质工作

建井阶段的地质工作
建井阶段的地质工作

建井阶段的地质工作

第44条建井阶段的地质工作(以下简称“建井地质”),是指从建井准备开始直到矿井建成投产整个过程中的地质工作。其主要任务是:系统编录所揭露的一切地质资料,及时预报并研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地质问题,编制建井地质报告和移交生产的全部地质资料。

第一节开工前的地质工作

第45条开工前必须进行以下地质工作:

一、熟悉提交设计井田的最终地质报告,掌握井田地质特征及其与

区域地质的关系;

二、调查、核实勘探地质资料的可靠程度;

三、了解矿井设计,分析与之有关的其它技术资料,参与编制施工

组织设计;

四、编制主要井巷工程预想地质资料;

五、复查井筒检查孔资料;

第46条调查、核实勘探地质资料的内容应包括:

一、钻孔位置和封孔质量;

二、煤层露头、老窑、生产小井情况及其地面塌陷范围等;

三、地表水体;

四、邻近矿井有关地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资料等;

五、火区、高温区、陷落柱、构造破碎带、老窑积水区等的情况。第47条应编制的主要井巷工程预想地质资料,包括:

一、井筒,井底车场,主要石门,运输大巷,总回风巷,首采区上(下)

山、运输巷、回风巷、切眼等的平面图和剖面图及其文字说明;

二、总运输水平、总回风水平的水平地质切面图;

三、通过首采区的勘探线剖面图;

四、供设计开拓方案的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第二节施工中的地质工作

第48条井巷掘进时,必须按本规程的有关要求及时进行观测、编录和综合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随时补充、修改原有的地质资料。第49条建井时期取得的各种原始观测资料、标本及以编录整理的台账、卡片等,都必须妥善保管,作为编写建井地质报告的基础资料。第50条施工井筒时,要注意验证井筒检查孔所取得的各种地质资料,当发现影响施工的不利地质因素时,应及时提供补充地质资料,对采用冻结法施工的井筒,还应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井温、水位、井下涌(漏)水量变化情况的观测。

第51条采用预注浆方法施工的井巷工程应进行以下工作:

一、做好注浆孔岩芯编录,特别要注重对岩芯裂隙率、破碎带的描述和简易水文记录,提出注浆前后的抽(压)水资料;

二、详细观测、记录注浆材料充填裂隙及空洞等的情况。

第52条在井巷施工中,应注意影响施工的膨胀性粘土、流砂、基岩风化带、软岩、不稳定岩体及岩浆岩岩体等的分布情况,及时观测分析,提出资料,必要时应采样试验。对井巷揭露的缺少可靠化验资料的各可采煤层,应进行必要的采样化验。

第53条基建矿井中的水文地质工作,应按《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规

定的内容和要求进行。

第54条出现影响矿井设计实施的重大地质情况均应及时进行矿井地质勘探,予以查明。

第三节建井地质资料及其移交

第55条基建矿井必须具备以下图纸资料:

一、图纸:

1、井田地形地质图,1:2000-1:5000;

2、通过首采区的勘探线剖面图:1:500-1:1000;

3、主要井巷地质素描图:1:200-1:500;

4、设计开拓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含量计算图(急倾斜煤层要相应绘

制立面投影图),1:2000-1:5000;

5、矿井实际充水性图,1:2000-1:5000;

6、回风及运输水平地质切面图,1:2000-1:2000;

7、建井期施工钻孔地层柱状图,1:200-1:500。

二、卡片、台账:

1、构造素描卡片或照片;

2、煤厚实测(探)卡片;

3、矿井日排水量、井巷探放水、涌水量和井上下长期水文动态观

测台账;

4、煤质、水质、瓦斯及有益矿产化验成果台账;

5、地温、水温、煤层自燃发火记录台账;

6、预注浆、探放瓦斯、煤(岩)层突出观测记录台账。

三、各种观测记录。

第56条建井施工单位和接收单位在新井移交前半年,应组成专门小组,着手进行《建井地质报告》的编制工作。编制《建井地质报告》的区域范围,主要是建井阶段实际开拓的区域。

第57条建井移交生产的地质资料应有:

1、本章第55条规定的图纸及资料;

2、原有井田最终地质勘探报告及各类补充地质勘探报告;

3、井筒检查孔资料及建井期间的资料;

4、《建井地质报告》以及各种煤(岩)层标本。

建井地质报告编写要求

附件二: 建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 建井地质报告是对矿井建井全过程地质工作的总结,是地质勘探报告的延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由于它对原勘探地质报告作了验证和补充,因而其文字和图纸必须全面,凡原报告已有交待,而建井期间又没有新发现和新进展的部分,也应做详细交待说明,对新获得的资料必须认真综合分析,全面充分予以总结。凡与原报告的内容和结论有不同的部分,以及与今后生产或矿井补充勘探有重要关系的地方,则必须交待清楚。编写内容可分为文字说明和附图两大部分。其报告编制的章节、内容可参照生产矿井地质报告。 一、文字说明(提纲) 一章概论 一节编制建井地质报告的依据、目的和任务 叙述建井地质报告编制的依据、目的、基本任务、资料来源、资料截止日期等。 报告所依据的现行主要法规、所依据的主要地质资料名称及审批情况。 编制建井地质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依据生产积累的地质资料,对井田地层、构造、煤层、煤质、水文地质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归纳和总结,重新核定井田资源储量,为今后煤矿安全生产,制定生产计划、发展规划和进行技术改造提供更充分更可靠的地质资料。主要任务是对建井期间揭露的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修改和编制相关图件及表格;核算矿井资源储量,并阐明增

减原因;编制系统的建井地质报告。 二节矿井位置、范围、交通条件及四邻关系 叙述矿井所在的行政区划位置,井田的范围(批准范围及文号、拐点坐标),批准开采煤层,交通条件(公路、铁路);相邻矿井名称及建设情况。 附图:井田位置交通图;井田范围及相邻矿井分布图。 三节自然地理 地形与河流(地表形态、地面标高,井口标高,河流名称,流量,洪水位,最高洪水位等),气候(气候特征、气温、降水等)等自然条件,自然地震(地震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 四节井田地质勘探工作 叙述井田地质勘探简史、地质报告(或补充勘探报告)提交审批的情况;建井期间补充地质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巷探)的情况。 五节矿井设计概况 叙述矿井设计能力,服务年限,开拓方式,水平及采区划分,以及其它有关设计参数等; 附图:井田开拓方式,水平及采区划分 六节矿井建设情况 叙述矿井基建施工单位,开、竣工日期,实际完成的井巷工程量,以及采区和工作面的准备情况等。 七节建井地质工作 叙述建井期间的地质工作及水文地质工作,主要包括地质观测、地质素描、地质资料的编录与整理,地质台账建立;矿井涌水量观测、矿井水文动态,水文地质资料的整理与台账等。 注:在建井过程中进行过正式补充勘探或补做地质工作量较大时,应

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D)代替 DZ/T0033-1992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和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的性质和用途、编写基本准则和编写要求,适用于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和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的编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2719—1991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GB/T 13908—2002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GB/T 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DZ/T 0078一1993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 DZ/T 0079—1993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 3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的性质和用途 3.1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是综合描述矿产资源/储量的空间分布、质量、数量,论述其控制程度和可靠程度,并评价其经济意义的说明文字和图表资料,是对勘查对象调查研究的成果总结。地质勘查报告可作为矿山建设设计或对矿区进一步勘查的依据,也可作为以矿产勘查开发项目公开发行股票及其他方式筹资或融资时、以及探矿权或采矿权转让时有关资源储量评审认定的依据。 3.3 上述报告也是政府部门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和有关单位科研、教学的重要技术资料。

4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基本准则 4.1 固体矿产勘查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每一勘查阶段工作结束,应编写相应阶段的地质勘查报告。勘查投资人确定各阶段连续工作,不编写中间报告的,应在该勘查项目结束时以全部勘查资料编写报告。勘查期间所放弃的勘查区块,应以放弃区块内已取得的资料为基础编写该放弃区块的报告。因项目中途撤销而停止地质勘查工作的,应在已取得资料的基础上编写地质勘查报告。 4.2 地质勘查报告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勘查工作所取得的各项资料和成果。其编写的基础是:地质勘查工作符合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有关矿种地质勘查规范及其他有关规范的技术要求;已取全、取准第一性资料,并经过了综合研究。 4.3 地质勘查工作与项目可行性评价应紧密结合,地质勘查报告中应包括地质勘查和可行性评价工作。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评价程度为概略研究的,由勘查单位直接编入报告;评价程度为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的,应在勘查报告中引述该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 4.4 地质勘查报告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原始数据资料准确无误,研究分析简明扼要,结论依据可靠。要力求做到图表化、数据化。资源/储量的估算应采用计算机技术,提倡针对勘查工作的实际和适用条件,采用成熟的并经审定的新估算方法。提倡采用计算机技术编写报告。 4.5 地质勘查工作应按照有关地质勘查规范对各勘查阶段的要求(或勘查合同的约定)部署工作,并取得相应阶段的各项勘查数据资料。本标准所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适用于勘探阶段,在勘查程度达不到勘探阶段的情况下使用该编写提纲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所列项目进行增减、取舍,但所取得的勘查数据资料及有关文件必须全部进入报告,不应遗漏。 5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要求 5.1 地质勘查野外工作结束前,应按照有关规范和勘查设计的要求,由勘查投资人或勘查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对勘查工作区的工作程度和第一性资料的质量进行野外检查验收。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应责成勘查单位在报告编写前解决。未经野外验收,不应进行报告编写。 5.2 在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前,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应结合矿种特点、勘查工作区实际情况以及勘查投资人的具体要求(供矿山建设设计的报告还应听取矿山设计单位意见),以本标准附录A为基础进行增减、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xxx有限公司 xxx 煤矿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2014年度)

xxxx煤矿 2014年9月 Xxxxxx矿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矿长: 技术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XXXX煤矿 2014年9月 报告编写人员

目录 1 绪论 (1) 1.1目的与任务 (1) 1.2报告编写依据 (1) 1.3煤矿概况 (2) 1.4以往地质工作 (4) 2 地层构造 (5) 2.1地层和含煤地层 (5) 2.2构造 (6) 2.2地质构造复杂程度 (7) 3 煤层、煤质和资源/储量 (9) 3.1煤层赋存特征 (9) 3.2煤种及煤质 (9) 3.3煤炭资源/储量 (9) 3.4煤层稳定程度划分 (10) 4 瓦斯 (13) 4.1煤层瓦斯参数和矿井瓦斯等级 (13) 4.2矿井瓦斯赋存规律 (13) 4.3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 (14)

4.4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14) 4.5矿井瓦斯类型划分 (14) 5 水文地质 (15) 5.1含水层和隔水层分布规律和特征 (15) 5.2充水因素分析及周边煤矿、老窑采空区分布状况 (16) 5.3矿井涌水量及突水情况 (19) 5.4煤矿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 (19) 5.5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20) 6 其他开采地质条件 (20) 6.1煤层顶底板特征 (20) 6.2地层产状要素 (20) 6.3陷落柱、冲击地压、地热、和天窗 (20) 6.4其他开采地质条件类型划分 (21) 7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结果 (21) 7.1煤矿地质类型划分要素综述 (21) 7.2煤矿地质类型综合评定 (21) 8 煤矿地质工作建议 (22) 9 附图 (23)

地质研究报告编制规定要求

地质研究报告编制规定要求

附件一: 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 为规范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依照《矿井地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等有关规定及标准要求,制订了《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并提出有关要求: 一、适用范围 按《矿井地质规程》规定,生产矿井每隔8~10年,对原地质报告进行修编并按规定报批。涉及开采煤层、矿界变更和地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矿井,应及时进行修编并按规定报批。 二、技术要求 1、《生产矿井地质报告》是以原井田精查或详终勘探地质报告或上一次《生产矿井地质报告》为基础,通过对以往全部地质资料的系统整理和综合分析研究编制而成的。报告由文字、附图、附表、附件四部分组成。 2、报告的范围、对象原则上应与采矿许可证范围保持一致。 3、报告应客观、准确、全面反映地质工作成果,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及资料的继承性,依据充分、结论明确。 4、报告中的所有分析测试项目指标,应统一使用(换算到)现行法定计量单位。 5、第一次提交生产矿井地质报告属编制性质,再提交生产矿井地质报告属修编性质。 三、生产矿井地质报告文字部分编写具体要求 (一)封面

(1)报告名称统一为:四川省+煤田名称+矿山名称+生产矿井地质报告,其中矿山名称应当与采矿许可证上载明的矿山名称相一致。不是第一次提交的生产矿井地质报告,需在名称后面加注提交年份。 (2)报告提交单位:报告提交单位应当与采矿许可证上载明的采矿权人相一致。 (二)封二 按报告名称、编制单位名称、技术负责人、报告编写人,提交单位名称、负责人、总工程师、参与报告编写人、提交报告日期的次序编排。 正式报告的封二必须加盖编制单位和提交单位的印章;编制单位的技术负责人、提交单位的总工程师、双方参编人员应在打印的名字后亲自签名(盖章),不得只打印或复印代之。 (三)正文目录 第一章绪论………………………………………………………………页码第一节目的、任务及依据……………………………………………页码第二节井田位置、范围及交通条件…………………………………页码第三节自然地理………………………………………………………页码第四节矿权设置及生产建设情况……………………………………页码第五节周边矿井开采情况…………………………………………页码第二章矿井地质工作………………………………………………页码第一节以往地质勘探工作…………………………………………页码第二节矿井地质与水文地质工作……………………………………页码第三节对原矿井地质报告的评价……………………………………页码第三章矿井地质…………………………………………………………页码第一节地层……………………………………………………………页码第二节含煤地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制提纲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制提纲 我国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对煤矿安全生产影响很大,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水害事故,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了煤矿安全生产,有针对性地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煤矿防治水规定》第12条规定所有煤矿都必须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煤矿企业、矿井根据确定的水文地质类型制订防治水规划、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和类型确定,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审定。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应在系统整理、综合分析矿床勘探、矿井建设生产各阶段所获得的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编写。至少应当包括本规定的七项内容。 一、矿井及井田概况 (一)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概述煤矿开发情况,包括矿井投产年限、设计年生产能力、现今实际产量;矿井开拓方式、生产水平及主要开采煤层。 (二)位置、交通。概述井田位置、行政隶属关系,地理坐标、长、宽、面积、边界及四邻关系。通过矿区或临近城镇的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干线,以及距矿区最近的车站、码头和机场的距离。附矿区交通位置图。 (三)地形地貌。概述井田地形地貌主要特征、类型、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总体地形和有代表性地点,如井口、工业场地内主要建筑物等标高。主要河流的最低侵蚀基准面。 (四)气象、水文。概述矿区及其临近地区地表水体发育状况,包括江、河、湖、水库、沟渠、坑塘池沼等。河流应指出其所属水系,并根据水文站资料分别说明其平均、最大、最小流量及历史最高洪水位等。湖泊、水库等则应指出其分布范围和面积。 说明矿区所属气候区。根据区内和相邻地区气象站资料,给出区内降水分布,包括年平均降水量、最大和最小降水量以及降水集中的月份。还应指出年平均、年最大蒸发量;最高、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最大冻土深度;年平均气压等。资料齐全时应附气象资料汇总表或月平均降水量、蒸气量、相对湿度、温度曲线图(插表和插图)。 (五)地震。概述历史上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大震级及地震烈度等。 (六)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概述井下各水平排水设施,包括水仓容积,排水泵型号、台数;排水管路直径、趟数;井下最大排水能力;是否具有抗灾能力;是否满足疏水降压的要求等。

矿产资源预查、普查及详查勘探项目设计编写提纲

矿产资源预查项目设计编写提纲 1 前言 1.1目的任务 说明上级主管部门下达项目任务书中规定的目的任务及其文号、内容、要求。 1.2位置、范围 简要说明预查区位置、地理座标、范围、面积。 1.3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简要说明预查区地形、地貌、水系等自然地理条件、气候概况、交通条件及社会经济概况。 1.4以往工作评述 简要说明预查区以往所进行的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各项工作情况,主要成果与结论意见。 1.5矿权登记情况 说明各地质勘查单位及矿山等在预查区内的矿权登记项目、面积、范围及地理座标。 2 区域地质及成矿特征 2.1区域地质背景 重点阐明大地构造位置及区域构造单元划分,并较详细叙述各构造单元的地质特征(含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等),有条件时(能收集到资料)应阐述区域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场和遥感信息特征及其与区域构造环境的关系(本节要避免泛泛罗列地质资料,力求文字精练,紧扣主题)。 2.2预查区成矿地质条件 若调查区内有几个找矿区,应分别叙述。

2.2.1简要叙述区内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及与成矿的关系。

2.2.2叙述区内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重砂等异常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2.2.3根据区内已知矿床(点)、矿化点等成矿信息,阐述区域矿产分布、矿化类型及矿化特征,分析重要矿化类型的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标志及相关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阐明区内已知矿床(点)的矿体形态、规模、产状、空间关系、分布特征、矿石共生组合特征,矿石矿物组成、含矿围岩蚀变特征等。 3 工作部署和工作方法 3.1总体思路和总体工作部署 根据目的任务和区域矿产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总体工作思路和部署原则,如区域展开、重点突破,综合找矿综合评价,广泛应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对不同层次及各类地区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包括各地区矿产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区域地质调查、面积性物化探扫面、各类矿点检查和异常查证,成矿条件研究等。 3.2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3.2.1路线地质调查 说明路线地质调查方法选择的依据、技术要求以及侧重解决的地质问题。 3.2.2地质填图(或遥感地质填图) 说明地质填图方法的选择及依据、范围、面积、比例尺、剖面地点的确定、填图精度的要求等方面技术要求以及侧重解决的地质问题。 3.2.3槽井探工作 说明种类槽井探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规格及质量要求。 3.2.4物化探工作 参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项目设计编写提纲》

采空区积水积气调查报告编写提纲

采空区积水积气调查报告编写提纲 1概况 1.1矿井基本情况 简述矿井的位置、交通、范围、自然地理、四邻关系、煤层、水文地质简况、排水系统、简要概况(如建井时间,矿井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年产量等)。 1.2矿井以往开采情况 叙述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前各矿开采情况,包括已采煤层、范围、采煤方法等。 1.3矿井生产现状 简述矿井开拓方式,开采水平,主采煤层,现采煤层、现采采区。 1.4以往地质勘查简述 简述历次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时间、勘查单位、主要工作量,成果;对采空积水的专门物探要说明物探异常区的范围及其可靠程度以及生产过程中钻探及开采的验证情况。 2本次采空积水专项普查情况 详细说明本次勘查设计及施工情况。按照工作任务要求,确定本次普查的主要内容、采用的方法及手段、完成的工作量。 具体列出调查时间、调查及被调查人姓名、职务、调查成果。。 3采空积水及相关因素评价分析 3.1采空积水评价分析 叙述矿井兼并重组前开采形成的采空区情况、矿井兼并重组后开采形成的采空区情况和周边矿井老空、采空区积水情况,均应说明采空区分布、形成时间、范围、积水状况等,积水量大于5000m3的积水区实际工程验证情况。 3.2废弃老窑(井筒)和封闭不良钻孔评价分析 应列表说明废弃老窑(井筒)位置、闭坑时间、开采煤层、范围,是否开采煤柱和充填情况等资料。 井田内及周边施工的所有钻孔都要标注在图上,分析每个钻孔封孔的质量。 井筒和钻孔是否受采动影响,尤其是靠近沟谷附近的。 3.3断层、裂隙带等构造和陷落柱对采空积水的影响 查明是否存在沟通采空积水区、地表水体、含水层的断层、裂隙带等构造和陷落柱等。3.4计算导水裂缝带与上覆采空积水及地表水的关系。圈定危险区。

古城生产矿井地质报告

山东东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古城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 山东东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古城煤矿 二○○七年十月

报告名称:山东东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古城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 报告编制单位: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 报告主编:李振谭效林 报告编制人员:李振谭效林卢忠良王明山潘发旺 华夏张晓坤王孝臣 审核人:谭效林 总工程师:卢忠良 队长:张正修

正文目次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目的和任务 (1) 第二节位置、范围和交通 (2) 第三节自然地理 (3) 第四节生产建设情况 (4) 第五节对原地质报告的评价 (6) 第二章矿井地质工作 (8) 第一节以往勘探工作简况 (8) 第二节矿井补充勘探 (9) 第三章矿井地质 (11) 第一节地层 (11) 第二节含煤地层 (14) 第三节构造 (16) 第四章煤层煤质及其它有益矿产 (34) 第一节煤层 (34) 第二节煤质 (42) 第三节其它有益矿产 (46) 第五章水文地质 (49) 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49) 第二节矿井充水条件 (50) 第三节矿井涌水规律及涌水量预计 (59) 第四节矿井主要水害及其防治措施 (63) 第五节供水 (65) 第六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66)

第六章开采技术条件 (67) 第一节开采方法与顶底板条件 (67) 第二节特殊开采 (69) 第三节瓦斯、煤尘和煤自燃 (71) 第四节地温和地压 (74) 第五节环境地质 (75) 第七章资源储量估算 (77) 第一节资源储量估算的范围、工业指标 (77) 第二节资源储量类别的划分 (77) 第三节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及参数的确定 (78) 第四节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81) 第五节资源储量变化及原因 (89) 第六节矿井服务年限 (92) 第八章结论及建议 (93)

矿产资源详查、勘探设计题纲

矿产资源详查、勘探项目设计编写提纲 一、前言 (一)目的任务: 1.说明上级机关下达的任务以及生产建设对工作地区或矿区的具体要求。 2.说明设计的目的并具体地提出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物化探等各种技术方法予期完成的主要地质成果和专题研究成果。勘探矿区,还需说明以往探明的各级矿产储量及本次设计增长和累计达到的储量。可供矿山建设设计的勘探矿区,必须说明矿产工业指标的依据。 3.规定各项工作(野外和室内)完成的期限及提交地质报告的名称和日期。 (二)地理、经济条件: 1.工作地区的名称、行政区划、地理座标、图幅、范围和面积。 2.工作地区的主要交通情况、距最近主要城镇及工矿企业的距离。 3.工作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类型、水系、切割程度、覆盖情况、绝对高度及相对高度、地震情况以及对工作有影响的气候条件(气温变化、封冻情况、雨季、风力和其它特殊情况)。 4.工作区内的工矿企业、电源、饮用水及工业用水、生活用品的供应及劳动力情况。 上述内容中,与工作无关系或关系不大者,可不写或少写。 (三)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1.按时间先后简要叙述以往所进行的各种主要地质工作和矿山开采情况以及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 2.综合评述以往地质工作成果的质量,指出工作地区已经达到的工作程度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矿权登记情况 说明勘查区内矿权登记项目、地理坐标、面积、范围。 二、地质特征

本节是从地质矿产方面说明布置工作的依据。着重说明与设计的目的任务密切相关的 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等特征。避免泛泛罗列资料和叙述 一些不必要的内容。如系普查设计,应着重说明区域地质矿产的分布、区域成矿地质 条件和找矿标志;勘探设计则着重说明矿床地质特征。一般要阐明的内容是: (一)工作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产及与成矿密切相关的沉积作用、火成作用、变质作用、风化淋滤及次生富集作用等。 需要时还应叙述地质发展史。 (二)矿体的产状、形态、规模、空间位置、分布和埋藏情况。 (三)矿体的围岩特征:如岩石类型、物质成分、含矿性及围岩蚀变等。 (四)矿石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构造、类型、品级及其分布规律。 (五)矿石的主要有益组份、伴生有益组份和有害组份的赋存状态、含量及变化规律。 共生矿产的形态、规模、分布规律和矿物物质组份、含量及其变化规律。 必要时还要叙述矿石的物理性质和加工技术特性。 (六)矿床成因及远景。 (七)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八)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和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三、工作部署及工作方法 根据设计的目的、任务、要求与工作地区的具体条件,确定总体工作部署。详细说明 各项工作的具体布置、工作方法(其中包括航空地质、遥感技术等)、技术要求、技 术措施,工作量及施工顺序。 (一)说明设计的总体工作部署、布置原则、工作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各项工作的基 本任务。勘探设计还应说明矿区(矿床或井田)边界的划定、勘探工程的布置原则与 间距的确定、控制程度与研究程度、勘探深度和储量计算深度以及予期提交的各级储 量的分布范围。列表说明予期新增、升级的储量和各项工作的总工作量及年度、季度 计划完成的工作量。 对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或工作量很大的矿区的工作部署应进行不同方案的研究和比较, 从中选择最佳的工作方案。简要说明不同方案的特点及最佳方案的选择依据。 (二)地质填图:

建井地质报告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目的与任务 元宝山露天煤矿(修改)初步设计经国家计委计字(1988)894号文批复后,在赤峰市元宝山区人民政府和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经近两年的前期准备,其开工条件基本形成。为解决该矿建设征用土地后当地劳力安排,平局与元宝山建昌营镇双方本着“国家重点工程要上去,地方经济要繁荣,当地群众生活水平不低于原有水平,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根据市区两级政府的要求和提议双方达成了“元宝山露天煤矿建设征地动迁协议书”,平庄矿务局同意并经东煤公司东煤地字(1990)第660号文批准,将元宝山露天矿部分资源划分为元宝山区统一规划开采,为该井区建设设计的需要,由平局地测处在原有地质报告的基础上,整理汇编了该井区地质资料。 该区位于元宝山露天深部(18线半)与老公营子区(20线)之间,地面处于英金河冲积平原二级阶地,属元宝山区建昌营镇管辖。 该区经历多次勘探,提交过普查详查和精查地质报告。该区共分为4,5-2,6-2,6,7六个煤组,总储量3757.60万吨。 第二节自然经济地理 一、位置与交通 1、位置 建昌营煤矿位于元宝山露天矿和老公营子井田(一号露天矿精查区)之间。行政区划隶属于赤峰市元宝山区元宝山镇。其地理坐标为: 东经119°18′30″~119°20′07″, 北纬 42°21′30″~ 42°22′24″。 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于2011年10月8日以“内国土资采划字[2011]136号”文为赤峰市建昌营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划定矿区范围批复,矿山名称为赤峰市建昌营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将原

采矿许可证西南部部分范围划出,减小了矿区范围,划定矿区范围批 复面积1.426km2,开采深度488~0m标高;预留期1年。划定矿区范 围由8个拐点圈定;本次核实范围为划定矿区范围批复的全部范围。 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于2006年6月19日为原赤峰市建昌营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颁发采矿许可证,证号1500000620358,矿山名称赤峰市建昌营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生产规模为45万吨/年,面积1.6307km2,开采标高488~250m,其范围由9个拐点圈定,有效期至2008年6月。2011年10月26日对建昌营煤矿采矿许可证进行了变更延续,证号为1500000820648,面积变更为1.4257km2,开采深度488~250m标高;有效期至2014年12月26日,其范围由8个拐点圈定,各拐点坐标与划定矿区批复范围坐标一致。2014年12月22日对建昌营煤矿采矿许可证进行了变更延续,证号为C150000201107112016160,面积仍为1.4257km2,开采深度488~0m标高;有效期至2024年12月22日,其范围由8个拐点圈定,各拐点坐标与划定矿区批复范围坐标一致。 表1-1建昌营煤矿划定矿区批复 该区距赤峰约40km,距元宝山电厂约4km,北距沙通铁路线山湾车站4.5km,该矿西南8.5km有元宝山矿铁路集配站经矿专用线12km与叶赤线元宝山站相遇,矿区有简易公路与赤峰至元宝山柏油路相通。交通极为方便。

建井地质报告编写提纲

建井地质报告编写提纲 建井地质报告是对矿井建井全过程地质工作的总结,是地质勘探报告的延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由于它对原勘探地质报告作了补充,因而其文字和图纸必须精炼,凡原报告已有交代,而建井期间又没有新发现的新进展的部分,应一律从略,但对新获得的资料必须认真综合分析,充分予以总结。凡与报告的观点和结论有不同的部分,以及今后生产矿井补充勘探有重要关系的地方,则必须交代清楚。编写内容可分为文字说明和附图两大部分。 一、文字说明 第一章概论 1、矿井交通位置、范围及四邻关系; 2、井田勘探简史、地质报告(或补充勘探报告)提交审批的情况; 3、老窑、火区、岩溶陷落范围及分布情况; 4、建井期间补充地质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巷探)的

情况。 5、矿井设计能力,服务年限,开拓方式,水平及采区划分,以及其它有关设计参数等; 6、矿井基建施工单位,开、竣工日期,实际完成的井巷施工量,以及采区和工作面的准备情况等。 第二章井田地质构造特征 1、井田总的构造特征; 2、开拓区范围内影响断层、褶皱(褶曲)煤层的产状要素,各主要构造的控制程度及其对煤(岩)层的破坏情况。 3、井田内已控制地质构造的可靠程度; 4、井田内中小型构造的特征、规律及其对煤层开采的影响程度; 5、岩浆侵入体的分布、产状、对煤层与煤质的影响情况; 6、岩溶陷落柱的分布及其对煤层的影响。 第三章煤系、煤层及煤质特征 1、煤系断层:煤系断层的地质年代、厚度、岩性、含煤层数、可采层数、煤层总厚度以及煤系变化情况。

2、煤层:煤层特征,分层叙述煤层的最小、最大厚度和一般厚度,层间距,结构,顶(底)板岩性及稳定性。 3、煤质特征。 4、瓦斯情况。 第四章井田水文地质特征 1、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及各含水层(组)分布规律和特征。 2、井巷实见涌(突)水点位置、涌(突)水量及处理情况。 3、井巷涌水量与巷道长度的关系。 4、矿井充水因素,矿井涌水量大小,变化趋势及防治措施。 第五章储量与三量计算 1、储量计算或核算的依据和方法; 2、矿井储量和可采储量(未经个性的快段,按原储量统计); 3、储量的增减情况及其原因。 第六章结论 1、对建井过程中基本地质问题的结论。

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规定提纲

关于印发《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建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和《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的通知 各省属煤炭企业,各市煤炭管理部门: 为规范全省煤矿地质报告编制工作,提高地质报告的编制质量,更好地给煤矿 生产建设提供真实、可靠的地质资料,省煤炭局组织有关人员在原有规定的基 础上,结合国家最新煤矿规范、规程及规定,重新修订了《生产矿井地质报告 编制提纲及要求》、《建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和《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 探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以下简称《提纲要求》),现印发给你们。今后,凡在 我省境内进行生产矿井地质报告、建井地质报告和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 编制均应严格执行本《提纲要求》,否则,不予受理地质报告审批事项。 附件:1、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 2、建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 3、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

附件一: 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 为规范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依照《矿井地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等有关规定及标准要求,制订了《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并提出有关要求: 一、适用范围 按《矿井地质规程》规定,生产矿井每隔8~10年,对原地质报告进行修编并按规定报批。涉及开采煤层、矿界变更和地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矿井,应及时进行修编并按规定报批。 二、技术要求 1、《生产矿井地质报告》是以原井田精查或详终勘探地质报告或上一次《生产矿井地质报告》为基础,通过对以往全部地质资料的系统整理和综合分析研究编制而成的。报告由文字、附图、附表、附件四部分组成。 2、报告的范围、对象原则上应与采矿许可证范围保持一致。 3、报告应客观、准确、全面反映地质工作成果,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及资料的继承性,依据充分、结论明确。 4、报告中的所有分析测试项目指标,应统一使用(换算到)现行法定计量单位。 5、第一次提交生产矿井地质报告属编制性质,再提交生产矿井地质报告属修编性质。 三、生产矿井地质报告文字部分编写具体要求 (一)封面

露天煤矿生产地质报告编写提纲

露天煤矿生产地质报告编写提纲 1绪论 1.1目的、任务及要求,报告编写依据 简述煤矿隶属关系、经济类型及发展变更情况。 叙述编制该报告的主要依据、目的及任务。 说明本次工作的技术路线和工作经过。 1.2煤矿位置、自然地理、与四邻关系 简述矿田的地理位置,地理坐标,所在行政辖区。叙述矿田边界坐标、长宽、面积,批采煤层号,批米标高。 简述主要铁路、公路交通线、矿田至邻近主要城镇或交通枢纽的方位及距离(附交通位置图)。 简述矿田地形地貌特征、类型、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河流的最低侵蚀基准面、丰(枯)水期流量及最高洪水位等。 说明矿田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气温变化、降水量、暴雨(雪)强度、蒸发量、相对湿度、风力、风向、雨季、冰冻期和冻土层深度等。 说明区内历史上地震发生次数、最大震级等情况。 叙述矿田内及周边煤矿的基本情况(附矿田内及周边煤矿分布示意图)。 1.3煤矿及周边老窑、老空区分布及相邻煤矿生产情况 叙述矿田内及周边煤矿的基本情况。对各煤矿要叙述其经济类型、面积、采剥方式、实际生产能力、批采煤层、开采煤层、开采范围、有无越层越界开采现象、采空区范围及其积水、关闭年月及原因、煤的自燃及矿田排水量等情况。

对本矿的安全生产影响程度作出评价。 1.4煤矿建设概况 简述采矿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证件的编号、发证机构、有效期等相关内容。叙述矿田的设计单位、日期、设计能力、服务年限;叙述矿田建设和投产时间、改扩建历史、己采和现采煤层。现核定生产能力、采剥方式、开采标高,列表统计近五年的产量等内容。 简述矿田的供配电系统及排水设备、最大排水能力等。 2以往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 2.1煤田勘查及补充地质勘探工作 叙述以往与本矿田有关的地质勘查工作情况(重点是与本矿田有关的勘探情况),提交的地质报告名称、时间、完成的实物工作量、编制单位、审批情况,本矿田可以利用的成果资料及其质量情况,并简述验收评价使用的标准及存在问题(可插入地质工作程度图)。 叙述最近一次矿田地质报告的编制情况、取得的成果、主要存在问题、审批情况。 对矿田地质勘查工作及研究程度进行评价。 2.2煤矿采掘揭露及井下地质探测工作 简述煤矿日常开展生产矿田地质工作的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和任务。 叙述煤矿在生产过程中矿田地质与矿田水文地质工作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手段的使用、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包括矿田测量、样品采集、观察记录、描述分析、各种台帐建立等)。 叙述本次工作开展的矿田地质工作与矿田水文地质工作采用的方法、完成的工作量。 叙述报告所采用的采掘工程平面图施测单位、施测方法、资料真实的确认情况,地形地质图、水文地质图来源,报告中所附其它主要图件的资料来源、编制方法,并进行质量评述。 2.3煤矿地质工作质量评述

矿井地质报告

富源县云发煤业有限公司云发煤矿 矿 井 地 质 报 告 竹园镇云发煤矿 二0一七年一月 目录 第一节矿井简介 (01) 第二节矿井概矿 (01) 第三节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 (4) 第四节煤层介绍 (13) 第五节建井地质及水文地质 (26) 第六节储量计算 (34)

第一节矿井简介 云发煤矿位于富源县城以南176°方向,平距约30km,地处富源县竹园镇糯木村境,地理坐标:东经104°13′08″-104°13′49″,北纬25°21′54″-25°23′11″,设计生产规模15万吨/年,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年,范围由8个拐点圏定,面积约1.517km2。矿井工业储量2305.22万吨,可采储量1858.53万吨。开采深度由1995m至1680m标高。煤矿位于恩洪矿区九井田南西部边缘地带,南部与恩洪矿区7-2井田、8井田相邻,东北边与合宏煤矿相邻。主要经营主焦煤,就井田而言,参与资源储量计算的煤层共15层,自上而下为C7、C8、C9、C11、C13、C14、C15、C16、C18、C19-1、C19-2、C21-2、C22-2、C23、C24煤层。煤层平均总厚19.41m,含可采煤层系数7.95%。就矿区而言, C18煤层在矿区内不可采。矿区储量核实煤层为15层。 第二节矿井概矿 一、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 富源县云发煤业有限公司云发煤矿(以下简称云发煤矿)位于恩洪矿区九井田西南部,地处富源县城以南176°方向,平距约30km处,隶属富源县竹园镇管辖。地理坐标: 东经:104°13′08″——104°13′49″ 北纬:25°21′54″——25°23′11″ 矿区有水泥公路通往竹园镇,公路里程约13km,北经富源县营上镇至富源县城约70km,至曲靖约135 km,南至罗平县城约110 km,交通较为方便。 详见:矿区交通位置图(图1—1—1) 二、自然地理 1、地形地貌:矿区属构造剥蚀低中山地形地貌,山脉走向与总体构造展布方向一致,呈北东-南西向展布。沟谷纵横,山峦起伏,地势总体特征,

固体矿产勘查报告编写提纲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区域地质 第三章矿区(床)地质 第四章矿体(层)地质 第五章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第六章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第七章勘查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第八章资源/储量估算 第九章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 第十章结论 A 附图 B 附表 C 附件 固体矿产勘查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每一勘查阶段工作结束,应编写相应阶段的地质勘查报告。勘查投资人确定各阶段连续工作,不编写中间报告的,应在该勘查项目结束时以全部勘查资料编写报告。勘查期间所放弃的勘查区块,应以放弃区块内已取得的资料为基础编写该放弃区块的报告。因项目中途撤销而停止地质勘查工作的,应在已取得资料的基础上编写地质勘查报告。 地质勘查工作与项目可行性评价应紧密结合,地质勘查报告中应包括地质勘查和可行性评价工作。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评价程度为概略研究的,由勘查单位直接编入报告;评价程度为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的,应在勘查

报告中引述该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地质勘查报告应由报告正文、附图、附表、附件组成。 地质勘查报告名称统一为××省(市、自治区)××县(市、旗或矿田、煤田)××矿区(矿段、井田)××矿(指矿种名称)××(勘查阶段名称)报告。报告附图的图式、图例、比例尺等按照有关技术标准执行。 第一章绪论 1、勘查的任务和目的 简述勘查目的和投资人、矿山设计单位对勘查工作的具体要求。 2、勘查工作区位置、交通 说明勘查工作区的区块编号、勘查范围和拐点经纬度、矿区位于所在县级城市的方位、直距、矿区边界和面积,经过矿区或邻近的(现有的或拟建的)铁路、公路、水路等重要交通线以及矿区距最近的车站、码头、机场的里程(直距、运距) 3、勘查工作区自然地理、经济状况 概述矿区地形地貌的主要特征、类型、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主要河流的最低侵蚀基准面、丰(枯)水期流量及最高洪水位等。根据有代表性的气象资料,说明矿区的气候特征、气温变化、降雨量、暴雨强度、蒸发量、相对湿度、风力、风向、雷电情况、雨季和冰冻期、冻土层深度等。说明区内的地震烈度,概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情况。简述区内经济概况,包括燃料、电力、供水水源、建筑材料、工业、农业、牧业、人口等。应说明供水水源地、电网名称、矿区距

地质报告编写提纲及要求讲解

地质报告编写提纲及要求 1 绪论 1.1 勘查目的和任务 简述勘查目的和投资人、矿山设计单位对勘查工作的具体要求。 1.2 勘查工作区位置、交通 说明勘查工作区的区块编号、勘查范围和拐点经纬度、矿区位于所在县级城市的方位、直距、矿区边界和面积,经过矿区或邻近的(现有的或拟建的)铁路、公路、水路等重要交通线以及矿区距最近的车站、码头、机场的里程(直距、运距)。 1.3 勘查工作区自然地理、经济状况 概述矿区地形地貌的主要特征、类型、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主要河流的最低侵蚀基准面、丰(枯)水期流量及最高洪水位等。根据有代表性的气象资料,说明矿区的气候特征、气温变化、降雨量、暴雨强度、蒸发量、相对湿度、风力、风向、雷电情况、雨季和冰冻期、冻土层深度等。说明区内的地震烈度,概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情况。 简述区内经济概况,包括燃料、电力、供水水源、建筑材料、工业、农业、牧业、人口等。应说明供水水源地、电网名称、矿区距水源地、电网距离及供水、供电满足程度。 1.4 以往工作评述 简述矿床的发现,从发现至本次勘查所进行的地质、物探、化探等各项工作,按时间先后简述其工作情况、投入主要工作量、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等,并对其成果质量和勘查、研究程度进行评述。如属已开采的勘查矿区,应阐明矿山生产建设的规模、生产概况、累计采出矿量及已消耗的资源! 储量。 1.5 本次工作情况 说明工作的起讫年月、简要经过、完成的各项实物工作量(插表)、投入资金总额、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矿床类型及简要地质特征、总计资源! 储量、首采区范围、开发 前景。按不同的类型列出资源! 储量表,并列出其平均品位(按国家规定应保密的矿种 不必列出本表)。 2 区域地质 以1:50000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资料(1:50000 比例尺未做地区,可用1:200000比例尺区调资料)为基础,简明扼要地说明矿床在区域构造中的位置,区域内对矿 田(床)成因有影响的主要地层及岩浆岩种类、特征及分布、主要构造的特征及分布。 3 矿区(床)地质 详细说明矿区(床)所在范围内,对成矿作用有影响和对矿体有破坏作用的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围岩蚀变;赋矿层位及矿化等特征。 4 矿体(层)地质 4.1 矿体(层)特征 综合叙述矿体(层)的总数目、总厚度、含矿率、空间分布范围、分布规律及相互关系等。分别说明主要工业矿体(层)的赋矿岩石、空间位置、形态、产状、长度、宽度(延深)、厚度、沿走向和倾向的变化规律、连接对比的依据和可靠程度、成矿后断层对矿体连接的影响。矿体(层)多时,小矿体特征可列插表说明。 4.2 矿石质量 按矿石性质分带(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分别说明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

井工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写提纲

井工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写提纲 1矿井所在位置、范围及四邻关系,自然地理,防排水系统等情况 1.1位置、交通。 概述井田位置、行政隶属关系,地理坐标、长、宽、面积、边界及四邻关系。通过矿区或临近城镇的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干线,以及距矿区最近的车站、码头和机场的距离。附矿区交通位置图。 1.2地形地貌 概述井田地形地貌主要特征、类型、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总体地形和有代表性地点,如井口、工业场地内主要建筑物等标高。主要河流的最低侵蚀基准面。 1.3气象、水文 概述矿区及其临近地区地表水体发育状况,包括江、河、湖、水库、沟渠、坑塘池沼等。河流应指出其所属水系,并根据水文站资料分别说明其平均、最大、最小流量及历史最高洪水位等。湖泊、水库等则应指出其分布范围和面积。 说明矿区所属气候区。根据区内和相邻地区气象站资料,给出区内降水分布,包括年平均降水量、最大和最小降水量以及降水集中的月份。还应指出年平均、年最大蒸发量;最高、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最大冻土深度;年平均气压等。资料齐全时应附气象资料汇总表或月平均降水量、蒸发量、相对湿度、温度曲线图(插表和插图)。 1.4地震 概述历史上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大震级及地震烈度等。 1.5矿井及井田开发基本情况 概述煤矿开发情况,包括矿井投产年限、设计年生产能力、现今实际产量;矿井开拓方式、生产水平及主要开采煤层。

1.6矿井防排水系统现状 概述井下各水平防排水设施,包括防水闸门(墙)、水仓容积,排水泵型号、台数;排水管路直径、趟数;井下最大排水能力;是否具有抗灾能力;是否满足疏水降压的要求等。 2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矿井水害防治规划及年度计划 按普查、详查、勘探、建井和矿井生产或改扩建几个不同阶段分门别类总结己完成的地质、水文地质工作成果。简要介绍矿井水害防治规划及年度计划。 2. 1预查、普查、详查、勘探阶段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成果评述 按时间顺序(由老到新)总结“报告”或重要图纸,包括完成年限、完成单位和报告主要内容及结论。 2.2矿区地震勘探及其他物探工作评述 其主要内容包括完成单位、勘探时间、勘探范围、测线长度和物理点的密度。概述物探的主要地质和水文地质成果,特别是地震勘探对各种构造的控制情况。 2.3矿井建设、开拓、采掘、延伸、改扩建时期的水文地质补充勘探、试验、研究资料或专门报告评述 总结水文地质工作成果(报告)的完成时间、完成单位和主要内容。详细说明矿区存在的主要水文地质问题,对以往的水文地质和防治水工作进行综合评述。 2.4总结矿井水害防治规划及年度计划编制及实施情况 3井田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3.1地质概况 3.1.1 地层 按井田所在水文地质单元(或地下水系统)和井田内发育的地层由老到新的顺序描述,如震旦系一寒武系一奥陶系一石炭系一二叠系一白垩系一侏罗系一新近系一第四系。某些“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