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决策与经济学

管理决策与经济学
管理决策与经济学

管理决策与经济学

——在黄冈师范学院2010年表彰工作暨干部培训大会上的报告

党委书记、教授、博导程水源

(2010年5月28日根据讲话录音整理)

同志们:

我今天选择跟大家交流的题目叫《管理决策与经济学》。今年三月份,在学校党建的一次会议上我给自己布置了这个题目。我原来跟大家交流了很多管理学的内容,包括管理哲学与方法论、管理学中的执行力问题、管理学中的绩效考核问题等等。从一定意义上讲,管理学的内容,我认为可以说只是表观现象,真正管理学的内涵和支撑学科,应该是经济学。也就是不懂经济学的人做不好管理:大到工作、生活,小到外面去旅游、观光,事实上你每一次决策的过程,或者说你每一个管理的过程都是经济学决策的过程。你要去旅游,时间怎么分配?坐什么交通工具?想来想去其实是在进行经济学分析,多少时间范围之内,用多少成本能达到多少效果,这不是经济学是什么?管理者在哪几种情况不用经济学呢?第一是无知,就是所谓的拍板,就是摸脑壳拍板。他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没有这方面的信息;第二是完全感情化,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感情色彩随便拍板,不考虑成本和效益;第三是酒喝多了(开玩笑),糊里糊涂的,所以经常有张书记开沟李书记填沟等等现象,这都是没有经济学思考造成的后果。所以,我今天选择《管理决策与经济学》这个题目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经济学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真正要把经济学理解透,事实上必

须懂得两个概念:一个是成本,另一个是寻租。真正把这两个概念理解透了,经济学应该说就通了。所以今天我的内容是这样安排的:首先给大家介绍几个概念,并通过案例来予以说明,有的涉及到专业知识;其次再把我在国外读书时所学的曼昆经济学,根据我自己的理解总结出来的经济学十大定律给大家介绍一下,并用一些案例来说明这十条定律在我们管理决策中甚至生活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可能不一定准确。时间允许的话就专门做几个案例分析,但我估计时间不够,因为我准备的内容可以作两个单位半天的讲座。我今天选择性的讲一下,时间控制在70分钟以内。

一、几个基本概念

1.成本(cost or total cost)

基本解释:生产某一产品所耗费的全部费用或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所需的全部费用。

但这个概念太旧了或者说太一般化了,真正来讲应该将费用改成资源,因为成本费用仅仅被理解成这种硬的成本,比如说资金、物质、装备、能源,但是真正来讲,如果用资源这个词,这个资源里面还包括有很多是信息成本,还有很多软成本,所以用资源来说比较恰当。在一个组织中资源一般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等。

2.经济效益新论

首先跟大家讲讲效益( benefit)。效益也可以说是效果与利益:

是指项目或者说是科目对国民经济所作的贡献,或者说是某一个科目对你实施的某一个目标产生利益,值就是效益,有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之分。

经济学上讲的经济效益,是指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的对比关系,即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这种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有以下三种情况:(1)投入等于产出,即劳动耗费等于劳动成果,为不赔不赚;(2)投入大于产出,即劳动耗费大于劳动成果,为经济效益低下;(3)投入小于产出,即劳动耗费小于劳动成果,为经济效益高升。

上面是传统经济学对经济效益的理解。在经济学的新论中,对经济效益的理解就不一样了。比如说我们原来的观念:假如一个工厂里投入的自然成本(物资,装备,材料等等)越多,效益(产值)就会越高。而科学技术教育等,你投入得越多效益就越低。表面看短期内是这么回事,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假如一个企业的成本仅仅是人力成本,必要的物质投入,能源投入,那么它的效益表观在短期内,的确是成正比,也就是投入得越多,它的效益(产值)就越高。同样的道理,一个公司如果花很多精力、成本去开展员工培训,去进行科技研发,尤其是在短期没有效果的时候,成本变高了,效益变低了。所以我们感觉的是:教育和科技投入越多,其效益就越低。这样就更加让管理决策者做出愚蠢的行为——不投资教育和科研。事实上不是这么回事。在经济效益新论里,考察经济效益必须要从动态和长期的观点来看,比如说美国,它在早期用于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的投入很多,所以它的后发优势特别明显。它现在取得的效益,很多就是靠原来科

研、教育的基础投入取得的。应该说,它现在对科研和教育进行投入是为将来做准备的,是为把握未来做准备的。从长远的观点来讲,教育和科技投入是成正比的,是最应该投入的。相反,资源投入的经济效益是成反比的。怎么理解呢?资源的投入,就眼前来看,投入一个进去,就产出一个出来,好像是正比。然而,事实上不是这么回事,因为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往往具有不可再生性,现在投入的越多,将来就越稀缺;越稀缺,以后的成本就越高;以后的成本越高,每投入一个进去,其产出的效益就越低。人力资源不一样,它是可循环再生的资源。投入科技和教育就是投入人力资源,目前投入了,现在和将来都可以无限的开发,产生持久的效益。所以就在这个里面补充一个概念,增加一个理念,就是要提醒大家重视什么。

3. 寻租理论(rent-seeking)

寻租理论的思想最早萌芽于1957年塔洛克(Tullock,1967)的一篇论文。但作为一个理论概念是到1974年才由克鲁格(Krueger,1974)在她探讨国际贸易中保护主义政策形成原因的一项研究中正式提出来的。寻租理论的提出,使经济学研究的眼界从资源在生产领域的配置问题,扩展到资源在生产和非生产领域之间的配置问题,大大增强了经济学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的阐释能力和对政策制定的指导作用。

令人深思的是,对寻租理论作出重要贡献的三位经济学家都在专制的政府国度呆过,Gordon Tullock在中国工作过,亲历了1949年中国政权的更替,Anne Kreuger 和 Jagdish Bhagwati都在印度生

活过,这些创造过灿烂文明的国度,人民却过着贫穷的生活。这反映了什么问题呢?在一些传统的文明古国、大国,寻租现象非常普遍,寻租如果越厉害,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个国家就越贫穷。

为了把寻租这个概念弄清楚,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因为寻租用概念套概念不太好讲。比如说,甲乙两人赌博,甲赢了乙就输了,乙赢了甲就输了。这是个很正常的现象,一个萝卜一个坑。但是往往又加入了一个丙进来了,丙不参与赌博,但他愿意为乙方买单,就是乙方赢了就得钱,输了丙方为他去买单,所以乙不管怎么样永远都是赢者,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寻租现象。显然,丙方愿意为乙买单是有原因的,乙方要么是他的领导,要么就是他利益的利益链者。这就是寻租和被寻租,丙方在是在寻租,乙方是在被寻租。其实,社会上这种情况很多。我有时候去庙宇,发现寻租现象也发生在这种地方,而且很典型。就是所谓的上帝、菩萨,他与这个庙宇之间是合作关系,佛是甲方,和尚是乙方,但是甲乙双方的经济行为都不是自己买单的。上帝他不会跟你买单,佛也不会跟你买单,和尚没有多少收入,也不会买单,怎么办呢?善男信女们愿意去买单,他们信仰上帝或者信佛,他们就去烧香,花钱,这就是寻租行为,你愿意去寻租,和尚就借助佛祖被寻租,从而获得经济利益,部分和尚富得流油。还可以举几个小例子,以方便大家对寻租的理解。比如说,上学时有些同学很受老师和辅导员的欢心,从而获得当班长、三好学生甚至是奖学金或者毕业分配的好处;也有些大型国有企业为防破产时寻求的政府巨额资金支持;还有国内的一些贫困县每年会得到国家一笔扶贫款,于是有些

县为了得到这笔扶贫款,甘愿戴上永远贫困县的帽子,舍不得脱贫。为什么呢?因为这里面都存在一种寻租行为,它有利益,能够从政府获取补贴。有些领导在位时给某公司谋取不正当利益,到退休后受聘于某公司,这些行为也叫寻租。

寻租的基本解释是个人或组织耗费稀缺资源,通过控制或影响资源分配的管治者,获得一种额外的利益或好处的行为,这种财产的转移是人为造成的,这就是寻租。值得说明的是:不是所有寻租活动都是坏的。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寻租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1)寻租者(Rent-seeker)可以是个人,企业和政府。企业和个人为了获得好处可以去游说政府和领导,等等。

2)为了得到寻租的好处,寻租者需要花费成本。企业为了得到好处有时候和政府打交道可能要花费成本,如请客吃饭等;有时候还要花费别的成本。

3)寻租是寻租者的主动行为。当然也有被动行为,但更多的是主动行为。就像刚才所举的烧香拜佛的例子,你不到那个地方去,没有上帝把你拉去跟他烧香,都是你自己愿意去做的。

4)必须有一个能够控制资源分配或影响资源分配转移的个人、政府或者组织,这是前提。

严格意义上讲,还有一个与寻租对应的词叫做寻利,我们通过正常的生产性过程而产生效益,就是寻利,通常称作经营。而寻租是什么呢?就是通过一种非生产性行为去获得利益的行为就叫做寻租。我

刚才所说的事例都是没有生产性行为的,没有一环扣一环的产品生产过程与环节,而是一种在软环境下的思想交流,一种非生产性甚至非法去组织的一些行为。这个我就不展开了。

4. 管理(manage)

管理我以前跟大家讲过,这里再重复一下。管理就是把身边所拥有的资源有效地组合起来实现组织的目标,也就是身边的人、财、物,你能把它有效地组织起来,为某一个目标服务,这就是管理,这个管理包括管理科学和管理艺术。国内著名企业战略专家姜汝祥有一本书《要结果不要理由》现在很流行,这本书我看了以后很有感触,就加了一句话,“看结果,重过程,不要理由”。结果必须要看,但有时候也要看过程,为什么要看过程呢?从管理学来讲,有时候过程是决定成败的,但是不要理由。总是找理由、找借口,是做不成事的,也不会有好的结果。这里面包含着深刻的管理学知识和经济学知识。对过程的管理事实上是对成本的调控,这个成本包括信息。看结果肯定是重要的,但是结果不是凭空创造的,那么就要对过程进行监控。对过程监控就是经济学行为。还有管理科学,就是把管理学与数学、统计、计算机等结合,形成了完全假设理论下的最优模式的定量评价。管理科学的最高层次是什么呢?它不光只是与上述硬科学相结合,还与软科学如法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相结合后产生的管理学形为。当然管理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创造,也就是管理艺术。

5.决策(d ecision-making)

现在很流行一句话“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

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其实决策也很简单,就是看到问题,拿出方案,什么是最好的方案,最后拍板,那就是决策。决策分析一般有四个步骤:

1)形成决策问题,就包括提出方案和确定目标。

2)判断自然状态及其概率。就是掌握一些规律,进行判断。

3)拟定多个可行方案,就是做多项选择,每做一件事至少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方案。但在我们中国,很多都是领导说了算。甚至领导会给你这样的把握:你照我说的这样去做,不要备用方案,出了问题我负责。这是典型的不尊重科学。也正是这样,我们汶川地震、南方雪灾包括现在很多的自然灾害,全国都是鸡飞狗跳,为什么呢?因为它没有备用方案或比较完善的应急预案,一旦出了事都是总理亲临指挥。比如说前年的南方雪灾,我们北方整天在下雪,而且比南方部分极端地方的雪大得多,如果把北方对雪灾的调控经验拿一半到南方来,我看就足以应对所谓的南方雪灾了。关键是没有这个备用方案,再比如说汶川地震,和日本的地震相比就很能说明问题了,日本历史上有很多次地震强度都超过了汶川地震,但却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灾害。

(4) 评价方案并做出选择。

当然,决策还应该包括信息反馈修改的过程。

二、管理决策与经济学=

因为在开头的引言,或者说开场白我已经讲过,通过事例我也讲

过,管理决策事实上是一种经济行为。这个话有理论依据。曾任英国皇家经济学会会长、英国皇家科学院院长的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和经济思想史家莱昂内尔·罗宾斯在其1932年问世的经典著作——《论经济科学的性质与意义》一书中,将经济学定义为关于在资源稀缺社会中进行合理选择的人类行为的科学。这一定义事实上已告诉我们,经济学就是管理学,管理学就是经济学。管理就是决策,稀缺社会实际上很多资源都是稀缺的。那么对于稀缺资源,人类要做出选择,选择就是决策。那么我们刚才所说决策是怎么回事呢?不同方案中作出选择,人类是主体,选择不同方案,这就是决策。因为经济学是稀缺资源为前提的。假如说这个资源不稀缺,如买衣服,我不差钱,即钱不是稀缺资源,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不存在经济学行为,当然也就不需要真正的管理决策了。综上所述,再把经济学定义一看,人类、选择、稀缺社会,事实上都说明了管理学和经济学关系密切,要把二者分开是不行的,也不科学。

我刚刚说过的选择是完全假设的情况下的一种选择,就是所有的因变量都因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即可以用数学的公式或数学方程来表达。也就是说我们要选择一个方案,总是在可以掌控的前提下进行决策,如y=ax+b ,只要给出x的赋值,就可以得到一个确定的y值。这是我们原来所说的决策,也是做最优选择的理论依据。

1944年,经济学又出现了新的理论。冯·诺伊曼等科学家认为以上理论不对,关键是x是没有办法赋值的,它既是动态的也是不定的,甚至是根本没有办法确定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人类是不可

能在完全假设的情况下寻求最优方案的。这样就复杂了,所以这个时候就产生了“博弈理论”。西蒙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他是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说至少不能够用完全假设来进行最优方案的选择,因为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他的理论从哲学来讲肯定是对的,但是在实践操作中,人们为了做成事,总要作出选择,总要有个相对优化的方案,肯定要确定很多影响因子,并把因子分为重要影响因子、一般影响因子和甚至可以忽略的因子。它总是可以求得出一些供我们选择的优化方案出来,虽然不是最优的。因此,我们在实际中所选择的优化方案都不能说是百分之百的优化方案,而是相对优化。当然,这是管理科学后来发展的理论,我们不再深入了,再推下去就是纯专业知识了。

三、经济学十大原理

就像我原来讲管理学的十大原理一样的,有些原理归纳得不一定对,但是我想借此努力说明一些事情。

原理一:取舍原则或选择原则(choice)

就是有的得到有的舍去,这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碰到,分分秒秒都在想这个事情,你比如说现在,我们就会想,我是选择听程水源讲还是不听程水源讲呢?脑袋里在想这个事情,这就需要取舍。作出取舍就要考虑成本和效益。这肯定属于经济学的范畴。

也就是说,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件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所以作决策的时候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

个目标或多个目标之间有所取舍。

比如,一个学生决定如何配置他的最宝贵的资源——时间。他可以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学习经济学或者是心理学,也可以把时间分配在这两个学科上。他把某一个小时用于学习一门课时,就必须放弃本来可以学习另一门课的机会。选择睡觉就要放弃学习的机会,选择学习就要放弃睡眠的机会。这个取舍时时刻刻都在发生,不需多举。在取舍原则里并不是成本越低效益越高就一定选择“取”,因为经济学中加入了社会学的概念以后,会考虑到公平的问题。纯粹的取舍原则,比如说我是总经理,我肯定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但是,我同时也要考虑到安全稳定和谐,甚至有时候为了可持续发展,我就必须选择一定的公平而损害效益(率)。我是这么理解的,效益(率)是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回报,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利益,把蛋糕越做越大。但公平不是讲蛋糕的大小,而是蛋糕如何把它切分,怎么切分合理,大家服气,这就是公平。所以,领导者往往既要注重效益又要注重公平,这就是取舍原则中最需要掌握的。从效益的角度来讲完全是经济学的概念,但是从公平的角度来讲就是社会学的概念,或者是管理学的。

原理二:机会成本原理(opportunity cost)

所谓机会成本,即你做出一项选择所放弃的所有其它选择中的最优选择所能带来的收益。这个也很简单,比如我要选择一杯水,可能旁边还有一杯饮料。但我选择这一个,就要放弃另一个了,放弃另一个对你能产生的最好的效益就是机会成本。当然机会成本可能大,也

可能小,这就要靠你权衡了。

再如,考虑是否上大学的决策。收益是使知识丰富和一生拥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但成本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你会想到把你用于学费、书籍、住房和伙食的钱加总起来。但这种总和并不真正地代表你上一年大学所放弃的东西。

假如说我现在要上大学,就要缴纳学费、书本费、住宿费,要一定的开支,但我不上大学,我到南方去打工去了,说不定我一个月就是2000块钱,一年就是24000元,加上上学的书费、学费、食宿等开支,那就是机会成本。当然,严格意义上的机会成本应该用净量来计算。因为我读书期间要吃饭,我在打工,也要吃饭,只是看吃饭多或者少,便宜或者贵。我读书期间要一定的住宿费,我打工期间说不定也要住宿费。因此,真正的机会成本应该是你放弃部分的所有能够带来的效益减去你选择部分的花掉的真正多余的成本。机会成本也是我们决策的重要依据。比如说有的学生家里很穷,他放弃读大学的机会,到南方打工,四年下来,能赚一二十万,所以他就不读大学;有的家里条件还可以,家长就认为这几年我虽然给你投入,损失的机会成本很多。但是他看到了未来,读大学让他看到了未来的价值。他可能在未来5年、6年、7年或者说8年就可以收回成本,因为他拥有知识。那些上大学的运动员,比如说美国的NBA,它的大部分球员都是从高中或大学里产生的,如果这些球员选择退学而从事职业运动,就能赚几百万美元,他们深深认识到,他们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极高。他们往往如此决定:不值得花费这种成本来获得上大学的收益,即放

弃上大学。

与机会成本相关的一个概念是沉没成本,就是一旦为某些事情付出了以后,不管结果如何都收不回来的费用,这就是沉没成本。其实很简单,假如说你大二就准备考研,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不管大四你考不考,这个成本你都花了,这就是沉没成本。它提醒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要提前考虑一种情况,就是投入如果没有效果怎么办?在作管理决策的时候,一旦沉没成本确定后就收不回来了,如果说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准备考研,最后决定不考了,那你就应该早做决定:不考研究生。不考研究生,就不要投入那么多精力,不要花那么多钱买些资料、参加辅导班等。但是一旦你做出这个决策,并且认为有希望的时候,这种沉没成本投进去是可以的,也是值得的。

原理三:边际效益原理(marginal change)

生活中的许多决策包括管理涉及到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经济学家把这些调整称为边际变动,产生的效益就叫边际效益。这个也很简单。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考虑边际量来作出最优决策。

比如说学生每班人数问题:我们一个班上,20个人是一个自然班,再增加一个,21个人,还是一个老师去上课,最多是增加一个人的实验材料等,诸如此类,但是获得的效益就不是一回事,这就是边际效益。增加2个人,这个边际成本也是很低的,但是获得的效益,人均等同于20人前每个人的平均收益。如果一次增加到35个,甚至还有一点规模效应。增加人数的边际成本还是很低,取得的效益却很

大。但是如果增加到36个人,情况就完全变了。为什么呢?一个实验室可能最多只有35套设备,35张操作台,35个凳子,你必须分成两个班了,一个班就只有十几个人,那样效益就不是增加,而是减少了。这就是边际效益。所以我们要注重边际效益,用俗话讲: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当然一群羊放得太多了也不行,本来是一个人放,变成两个人去放效益就降低了。

在这里我再举个大家很熟悉的例子。大家知道,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主要靠windows系统。windows系统这个软件开发出来是需要一定的成本,它的效益已经赚在这里了,但是它现在每多卖一份windows的软件系统就要赚260多美金,现在全球有6亿户电脑用户,一个人买一份软件,你说这个钱是多少,他增加的这个边际量是非常大的,但是他开发的这个成本基本为零。为什么呢,开发成本早就回收了,这个成本早已经在前面卖出的软件中赚回去了,也就是说现在每多卖出一份windows的软件系统,基本是净赚一份的钱。这就告诉我们这种商业模式它的边际量变动,边际成本基本是零,效益最大。

相反,卖汽车就不是这么回事。汽车的边际变动,多卖一辆肯定也要赚钱,但是他赚的钱就没有卖软件的这个收益高,因为前者不管怎么样都是带成本投入,即使你有完全产权,但是你造这个汽车总要用发电机吧,总要轮胎吧,总要车身吧,还有坐垫什么的,这个成本总是需要的。所以他多卖一辆汽车,绝对不如微软多卖一份软件,因为汽车的边际成本比较高。但是它怎么克服呢,就是通过规模效应和机械化操作降低成本来克服,使其效益逐步逐步变大。

开餐馆也是这个道理。如果客流量变大,效益肯定是增加了,但是它无论如何都不如卖软件。为什么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它必须要原料、菜、作料,甚至要师傅在那去炒,要人工啊。钱当然是能赚的,但效益不一样。做餐饮业的,你开一千年餐馆也很难成为亿万富翁,但是做软件开发的,十年就可以成为亿万富翁,这就是商业模式的不同。所谓的商业模式的不同,其实就是如何用经济学的边际效益、规模效益等概念的不同经营。相对来说农业的经营模式是最差的,农民种一亩田种子、农药等需要10块钱,种两亩田你就要两亩田的种子、农药和人工,也就是20块钱。既没有边际效益,又没有规模效益,因为就是24小时不睡觉,你最多也只能种100亩地,但是每一亩地的成本是一致的。如果不通过机械化,或者说政府补贴的话,他基本上种一亩地和种100亩地是一样的。其投入和产出基本上是直线的,就是数学的线性关系。所以我们在选择行业做出决定的时候,就是要考虑这些知识,考虑边际效益、边际成本、补偿性效益等,现在还有边际生产力这个概念,这个我就不解释了。

原理四:规模效应原理(economies of scale)

规模效益就是产品或者产量达到一定数额时所产生的利润,也就是在一定的数量之前往往是亏本的,但达到盈亏平衡点的时候就保本了,然后再往上走,规模越大效益就越高。

比如,世界汽车工业中,单厂投资年产量低于10万辆的,原则上是不赚钱的,仅仅保本。我国现有的汽车企业,客观来讲,很多是组装汽车的企业,如果仅仅是组装,也必须达到一定数量才能赚钱。

因为真正从研发到生产到销售的汽车企业,10万辆的规模是不赚钱的,仅仅保本,超过10万辆才开始赚钱。只要卖得出去,相对来讲企业就可以赚钱了,它相对的是什么呢?就是到达一定的规模以后,更多的规模分摊了成本,也就是每产一辆车,企业的成本变低了,这就是规模效益。

我们办学也是这回事。以我们现有教职工数量,如果我们只有5000人的学生规模,可能大家都比较舒服,工作压力小一些,学生学习情况大家会熟悉些,师生见面的机会也多一些,教学质量可能会好一点,但是办学没有效益。为什么呢?因为可能养不活或养不好这么多教职工。养不活或养不好,教职工或部分教职工就可能不会专心于现在所从事的行业:第一分心,第二兼职,第三说不定溜之乎也。按师生比,我们的学生数量达到1万5可能更好,这就是规模;但是达到2万5,我们就要重新投入大量的设备和人力,这又不行了,不光没有规模效益,相反会效益递减。这就是规模效应,比较好理解,但也要会把握。

原理五:刺激原理(stimulation)

刺激原理是决策者对外观环境和条件的一种反应。这种主动或能动的反应就是通常所说的刺激。进一步而言,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作为决策者就会马上产生应对决策。这就是说,人们会对刺激性作出反应。

例如,假设只有两种水果的情况下,当苹果的价格上升时,人们就决定多吃梨少吃苹果,因为购买苹果的成本高了。这就是一种价格

刺激。而在这一情况下,苹果园主决定雇佣更多工人以多摘苹果,因为出售苹果的收益也高了。

再如绿豆的例子。前些日子我们天天在看张悟本,他把那个的绿豆搞得像卖人参,价格高到了10多块钱一斤。这其实就是一种刺激。因为这种刺激随着价格的变化,人就会作出相应的决策,价格的变化本来就是典型的经济学行为。当然,这种价格的刺激,也可以导致另一种行为,你也可以不买。没有达到市场的临界值,人们可以不按市场规律办事。我看到报纸上报道的,有人很有钱,为了养生,他不管你这个绿豆卖多少钱一斤,价也不问就买走了。这是另外一种情况,并不是说他不进行经济学思维,而是他钱太多,他把身体当做第一要务,为了身体,他不惜一切代价。

再比如,国际上一个非常有用的案例(哈佛经济学案例曾收藏)——有关安全带政策的出台,对交通事故以及社会的影响。上个世纪60年代,当时交通事故比较多,政府就出台一条政策,所有汽车必须配备安全带。这事实上是政府的一种主动寻租行为,政府要求配备安全带,很多工厂就必须生产安全带;而根据交通法,驾、乘车者就必须佩带安全带。事实上,这种政策的刺激里,一整套经济行为会折射在其中。按照当初美国政府对结果的预测,认为这种刺激肯定会减少交通事故。然而,事情的结果却不是这么回事,交通事故相反还增加了。为什么呢?因为驾车者系了安全带后,觉得道路更平坦,自身的技术更好了,安全心理相反降低了,结果行人被撞死的概率更高了。不过,司机死亡人数却变少。这就是某一项政策刺激以后产生的

一整套管理学与经济学行为,最后涉及到预设目标完成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这个案例很有意思,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查看。

原理六:贸易原理(trade)(双赢或多赢定律)

贸易也可以称为交易。我们经常听说,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日本人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日本与美国也是竞争对手。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客观事实。但是,如果从经济学角度来理解的话,就不能这么说了。因为在思考国家之间竞争的时候,这种想法很容易产生误导。事实上,国家与国家的贸易之间、家庭与家庭的贸易之间,或者我们与市场的贸易之间,它虽然是一种竞争关系,但却不是敌对关系;不能像竞技体育的比赛一样,我是冠军你就只能是亚军,只有第一、第二之分。在经济学中,更多的是双赢或多赢。

例如,当一个家庭的某个成员找工作时,要与也在找工作的其他家庭的成员竞争。当各个家庭购物时,他们也相互竞争,因为每个家庭都想以最低的价格购买最好的东西。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经济活动中每个家庭都与所有其他家庭竞争。尽管有这种竞争,但如果把一个家庭与所有参与竞争的其他家庭隔绝开来,这个家庭并不会过得更好。因为假如这样,这个家庭就必须自己种粮食,自己做衣服,自己盖房子等等,其所需要的一切都必须亲自去做。显然,是不可能的,也不会过得好!其实,你的家庭在与其他家庭的交易中应该是受益的。说明通过交易,各取所需,大家都赢了。

这里也和大家举一个我身边的例子,我有个弟弟在武汉做生意,他说他在商务谈判的时候,一般不带博士同去,而是让一些本科生参

加,甚至有时候还不是本科生的,但反应很敏捷的人。为什么呢?他认为博士书读得多了,掌握了规律,喜欢认死理,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在和别人谈生意的时候,如果没有按他的要求办,他就不干,最后谈崩了,一个订单也拿不到。但是如果不是博士的话(当然也有博士很灵光的啊,比如我们学校引进的博士),他在谈判的时候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寻求双方的让步。他会想,如果完全按照我的意见来做,对方不接受,我一分钱也赚不到。只有我让一步,他让一步,通过这种交易或者贸易,双方都得到了利益,这样谈判就成功了。我们管理者在作出决策的时候,有时候也不能够认死理,要随机应变。学校在做决策的时候,也不是只看经济效益最大。就像我们学校通讯市场实施市场准入制时,我们也在争取外单位给我们交更多的钱,不管是移动还是电信,一年一千万也没有意见。但是你要一千万,人家就不可能跟你合作,所以这个时候就要寻找到大家都可接受的平衡点,以实现双赢或多赢。

原理七:市场化原理(market)

市场化原理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家庭、企业或组织带有一种很强的自我调节的功能,让整个产品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律来满足大家的需求,有时候就像是上帝设计的,是看不见的手在操作,这只手就是市场。市场规律要求政府不要干涉太多,否则会影响市场。市场化原理非常重要,它要求完全按价值规律办事,按需求定律办事。例如东欧剧变,在某种程度上讲,除了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以及自身内部的贪污腐败等以外,还有一种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计划经济太笼统、

过于刻板,让老百姓的日子过不下去,让市场根本发挥不了作用,一旦市场这只手看不见的时候,这个国家可能要解体,这就是经济学行为会影响到政治稳定,或者说政权交替。

但是市场有时候也不是万能的,市场也有失灵的时候。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外部原因,譬如一家化工厂的减排量,如果政府不去控制的话,它肯定会大量排放,因而成本就会降低,因为不用花钱去治理污染,所以效益就会提高。这种效益或者说暴利,完全是市场化的结果。但是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去控制它,要求污染必须治理,那么化工厂就有可能自己来调节:生产量应该是多少,拿多少钱去治理污染,什么时候达到一个博弈的最佳值,这个时候价格是合理的,投入与产出也是合理的,对环境的污染的治理也是有效的。还有一种情况会造成市场失灵,那就是垄断。比如说在西北的某个村子,只有一口井,或者说本来有十口井,但有九口井没有水了,只有一口井还有水,那么这口井的主人就掌控了全村人的命运,价格就由他来定。这种情况下,就会造成垄断,价格很不合理,从而造成市场失灵。可以说这种情况下是没有市场的,反正你有需求,供给者只有我一个。就像我们现在的中石油,国外价格涨它跟着飞涨,国外价格现在下降到每桶70多美元了,我们也一直没降下来或反应很慢的毛毛雨似的降一点,这就是典型的垄断。

原理八:政府调控原理(government-regulating)

正因为出现了市场失灵的现象,所以需要政府出来进行适当的调控,也叫干预,用经济学来说也叫寻租,有主动寻租和被动寻租,主

管理经济学之生产分析

第四章生产分析 生产理论涉及企业用资源(投入)生产产品(产出)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面临着两个基本的生产决策; 1.如何组织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最有效地把既定的产量生产出来? 2.如果企业需要扩大生产能力,应该怎样进行规划? 通过本章的理论研究,我们可以对这两个问题作出解答,加深对企业生产决策的理解,并为更深入的分析打下基础。 第一节生产与生产函数 一、生产与生产要素 生产,指企业把其可以支配的资源转变为物质产品或服务的过程。这一过程不单纯指生产资源物质形态的改变,它包含了与提供物质产品和服务有关的一切活动。 企业的产出,可以是服装、面包等最终产品;也可以是再用于生产的中间产品,如布料、面粉等。企业的产品还可以是各种无形的服务。 生产要素:企业进行生产,需要有一定数量可供支配的资源作为投入,如土地、厂房、设备和原材料、管理者和技术工人等。这些企业投入生产过程用以生产物质产品或劳务的资源称为生产要素或投入要素。经济学中为方便起见,一般把生产要素分为三类:①劳动,包括企业家才能;②土地、矿藏、森林、水等自然资源;(3) 资本,已经生产出来再用于生产过程的资本品。 二、生产函数 所谓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就是指在特定的技术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一定投入量的组合与所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其一般形式为:

Q = f(L,K,…T) 简化形式:假定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仅使用劳动与资本两种生产要素,分别用L和K 表示,则方程可以简化为 Q = f(L,K) 三、短期生产和长期生产 短期生产(shor trun),指的是期间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固定不变的时期,这种固定不可变动的生产要素称为固定要素或固定投入(fixed inputs); 长期生产(Long run),则指生产期间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都可以变动的时期,这些可以变动的生产要素称为可变要素或可变投入(variable inputs)。 在短期,因为固定要素(厂房、设备等)无法变动或变动成本无限大,企业只能通过增加可变要素(工人、原料等)的投入来扩大产量。而在长期,由于所有要素都能变动,企业就可以扩建厂房、增添设备、扩大生产能力以更经济有效地增加产量。 第二节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过程 一、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管理及其决策21管理经济学专辑

管理及其决策 第二十一辑管理经济学专辑一 由于此辑素材来源于《管理经济学》和《经济学》,两者的着重点不同,因此在此专辑中可以看到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解释,我认为这只不过是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同一个问题而已。 1、经济学的主要兴趣不是在于有些经理的决策实际是如何做出的,而是在于了解经理们决策的环境,尤其是要为他们根据环境变化做出反应提供思维框架。 2、价格和利润被用来作为在要素市场中调节货币和资源流动,和在产品市场中调节货币和物品流动的信号。 3、随着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在企业内部组织交易活动的成本也会随之上升。所以,当企业的规模增加到某一点,这时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与市场上的交易成本相等时,企业规模的扩大就会停止。例如,世界上所有汽车制造商都从专门生产橡胶制品的公司那里购买轮胎。可以肯定,经营一种自己不熟悉的产品和管理甚至更大、更复杂的企业所要花费的成本一定会高于继续从别的公司购买轮胎的成本。 限制企业规模的第二个因素是:企业家的组织才能总是有限的。如果企业的规模超过了经理人员管理企业的,企业内部的资源就不可能得到有效配置。为了克服这一问题,许多大公司就设有分公司,即所谓的“利润中心”。每个分公司谋求本分公司的利润最大。这样,一家大公司下面就有许多独立的较小的分公司,经理人员管理有限的问题,至少可以部分得到解决。 上面关于企业规模是有限度的两个原因,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学家所谓的“管理回报递减”原理决定的。 许多大企业认识到企业规模过大的危害,就在企业中实行分权,建立许多独立经营的分公司或利润中心。 3、事实上,没有一种已经得到证实的一般理论,能够像利润最大化模型那样准确地预测企业的决策。在经济学中,常假定企业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4、经济科学的精髓,在于根据约束条件确定最优行为。 管理决策是要受法律、道德、契约、财务和技术上的条件的约束。 根据财务和技术上的约束条件来做最优决策,是管理经济学基本内容的组成部分。 5、企业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这一点确定后,就要对利润这一个概念进行定义。利润在传统上的意思比较简单:利润可以定义为收入减去成本。但是最经济学家和会计师来说。成本的定义有很大差别。 假如一个已经获得MBA学位的人,打算在一家零售商店投资200,000元,并由自己来管理,会计利润就是销售收入减去售出货物成本再减去广告、折旧、

管理经济学详细复习资料

绪论 1、管理经济学的定义(名词解释) 管理经济学从微观经济理论中吸取概念和方法,运用经济分析工具和技术来解决管理的问题,使决策者高效率地配置组织资源。 2、管理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选择/判断) 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 它们都是以市场经济中的微观主体及其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 管理经济学承袭了微观经济学的诸多假设和前提。 2、区别 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的是抽象的企业,管理经济学的是现实的企业。 对企业目标的假设:微观经济学的是利润最大化,管理经济学的是短期目标多样化,长期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 对企业环境的假设:微观经济学假设企业外部环境消息已知,管理经济学假设企业消息,特别是环境消息不确定。 研究目的:微观经济学研究目的是企业行为的一般规律。管理经济学的研究目的是企业决策。 3、边际思想、“无约束最优化的决策准则”以及“有约束最优化的决策准则”,请结合后面的章节学习(计算) 用边际分析法来衡量一个方案或一个项目是否有利,就是要把这个方案的额外成本(边际成本)与引起的额外收益(边际收益)相比较。 借助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中存在的某一因变量依存于一个或几个自变量的函数关系,研究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程度。说得通俗点,就是指自变量变化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变化情况。 ? 边际产量=总产量变化量/某投入要素变化量 ? 边际收入=总收入变化量/产量变化量 ? 边际成本=总成本变化量/产量变化量 ? 边际利润=总利润变化量/产量变化量= 边际收入—边际成本 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就是有利的。否则,就是不利的。 解决无约束最优行动决策准则是: 边际利润﹦0 或 边际收入﹦边际成本 MRA=MCA, MRB=MCB, MRC=MCC, … 对于有约束情形可以获得如下最优化法则 法则1:边际效益相等 (当各种使用方向上每增加一单位业务量所带来的边际效益都相等时,业务量的分配能使总效益最大) ( ) ( ) ( ) 边际成本 边际收入 产量变化量 总利润变化量 边际利润 - = ? ? = Q TR TR ()()()X TP MP ??=某投入要素变化量总产量变化量边际产量()()() Q TR MR ??=产量变化量总收入变化量边际收入()()() Q TC MC ??=产量变化量总成本变化量边际成本

安徽省委党校经济管理研究生班试卷

安徽省委党校经济管理研究生班试卷 一、简释: 1、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指我国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3、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标准。 4、民主区域自治: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5、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6、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四大特色”: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简答: 1、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名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 4、社会主义公平保障体系的内容: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三者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含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7、和平与发展的含义: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要求;和平与发展仍是摆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的、尚未解决的大问题。 三、论述: 1、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特主义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企业管理变革.doc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企业管理变革 摘要:低碳经济是当今的一种经济的发展趋势,它的提出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具备着一种改变社会经济状态的重要意义。在这种背景下,各个企业如何管理与发展自己的经济模式和方向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低碳经济;企业管理;改革探析 在新的经济模式下,企业的发展与管理的方向也在不断的向绿色发展迈进,这一发展思路的不断深化,有利于企业促进自己的竞争力提升。同时也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机遇,但同时也有一定的挑战,企业在这个大环境中应该何去何从,是我们应该尤其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介绍低碳经济的内涵,来提出一些有利于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发展的有效措施,希望对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这个概念是从英国传播到我国的,它是首先在英国传播,然后再在我国正式提出。它是我国发展合作委员会所提出的,与传统经济相比较,低碳经济将会面临一个新的趋势和被对待方式,这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说有着不可比拟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对于解决资源能源等问题,都有更新的积极作用,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深远影响。低碳经济

在我国的引入,让人类的进步越来越大,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具备消耗能量低、污染力小的优点,相对于传统的经济来说,它对环境的危害没有那么大,对环境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缓解作用,对于全球变暖、灾害增多等问题,都有一定的解决作用。低碳经济具有促进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的深远意义,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创新清洁能源工具,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样来说,发展低碳经济对于人类来说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不仅国家要付诸一定的行动以及有效措施,各个企业和每个公民都应尽到相应的义务。对于企业发展的整体利益来说,发展低碳经济有着深刻的积极影响。我们首先应该意识到,低碳经济具有改善企业环境的积极影响。再者,对企业的管理系统有一定的丰富作用,其中包含三个方面,推崇创新的管理理念、以员工为主的管理理念、低碳经济的运营方式。最重要的就是,低碳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企业的转型。举个例子说,在这种经济模式的背景下,很多企业会选择产业转型、或者是改变自己的经营方向,以及对产业上进行一些适当的调整、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升级。提出与发展我国的低碳经济,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中心地带的经济的发展,并且有效地结合了东部的资源优势与西部的能源优势。除此之外,在这种经济模式的影响下,企业的管理方式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在经营的每个环节都会有一定的升级,例如营销、生产、财务等方面。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管理变革的措施 1.企业应树立良好的形象

(整理)经济管理理论.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科学管理理论是由美国管理学家温斯洛·泰罗等人,在早期管理理论先驱的思想的影响下,对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创立的。1911年泰罗的《科学管理》一书发表,标志着管理学的正式形成,泰罗也因此被誉为“管理学之父”。 2、法约尔认为:管理不同于经营,管理只是整个经营活动的组成部分。它把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概括为六个方面:(1)技术活动;(2)商业活动;(3)财务活动;(4)安全活动;(5)会计活动;(6)管理活动。 3、霍桑实验是从1924年到1932年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进行的。试验分为四个阶段:(1)照明试验;(2)继电器装配室试验;(3)与工人谈话试验;(4)对接线板接线工作的研究。 4、社会人的假设。古典管理理论把人假设为“经济人”,即认为人都是追求最大经济利益的理性动物,梅奥等人则把人假设为“社会人”。作为“社会人”,人并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他们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即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重感等。 5、人的需求是分层次:即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前两项是人的基本需求,后三项则是高层次的需求。 6、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所谓计划,通俗的讲,就是行动以前预先进行的计算和筹划。具体的讲,就是管理主体为达到一定的管理目标对行动方案进行抉择,并设计其步骤、方法、环节、途径等一系列问题的过程。 7、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任何管理者都应该有一个合适的管理幅度,所谓管理幅度就是一个管理者能够直接而有效的管理其下属的数量。管理幅度的大小受到管理者本身素质与被管理者的工作内容、工作能力、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由于一个管理人员有效管理下属的人数是有限的,因此产生了管理层次。所谓管理层次是指组织中职位等级的数目。特别是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管理的层次将会不断的增多。管理层次起因于管理幅度的限制。当组织的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之间是反方向关系,管理幅度越宽,管理层次就越小,反之亦然。 8、组织变革的原因:组织变革就是组织根据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对组织中的要素进行结构性变革,以适应未来组织发展的需要。组织变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增强组织的竞争优势,保持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9、超Y 理论:是由美国学者约翰·莫尔斯和洛希共同提出来的。这一理论是对麦格雷戈的X —Y 理论的试验和研究的总结。其结论是:不能笼统地说X 理论正确还是Y 理论正确。有的组织适合应用X 理论,有的组织可能适合Y 理论,关键在于管理方式要适合于工作性质、成员素质等。据此,他们提出了超Y 理论,其要点是:(1)人们是怀着许多不同的需要加入组织的;(2)不同的人对管理方式的要求不同;(3)组织目标、工作性质、成

《管理经济学》(一)-机会成本与决策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19年度春季学期期末(2020.2) 《管理经济学》(一) 主讲教师:卿志琼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2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企业不同成本对决策的影响 2、厂商利润最大化目标与其他目标分析 3、量本利分析的应用 4、运用均衡价格理论分析某一商品的价格趋势 5、政府税收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6、论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与需求的交叉弹性 7、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含义与应用 8、需求价格弹性与企业定价战略 9、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消费决策 10、需求法则与需求预测 11、论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 12、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13、机会成本与决策 14、规模报酬递增、不变与递减 15、生产三阶段与管理决策 16、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关系 17、总利润、平均利润与边际利润 18、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19、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 20、盈亏平衡点与企业决策 二、论文写作要求 1、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要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 2、论文写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含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3、第1题——第7题可以加副标题。比如,第7题,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含义与应用——以钢铁企业为例。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论文字数要控制在2000-2500字; 论文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一、(一)1. …… 四、论文提交注意事项: 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论文保存为word文件,以“课程名+学号+姓名”命名。 2、论文一律采用线上提交方式,在学院规定时间内上传到教学教务平台,逾期平台关闭,将不接受补交。 3、不接受纸质论文。 4、如有抄袭雷同现象,将按学院规定严肃处理。 机会成本与决策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是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另一项经营活动应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种收入即为正在从事的经营活动的机会成本。通过对机会成本的分析,要求企业在经营中正确选择经营项目,其依据是实际收益必须大于机会成本,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定义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对商业公司来说,可以是利用一定的时间(time)或资源(resources)生产一种商品时,而失去的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其他最佳替代品(substitute)的机会就是机会成本。 在生活中,有些机会成本可用货币来衡量。例如,农民在获得更多土地时,如果选择养猪就不能选择养鸡,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鸡的收益。但有些机

公需科目低碳经济多选题

22.(2分)针对城市在温室气体排放的地位和作用,城市应承担温室气体排放重要责任的原因有 A.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B. 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C.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要求 D. 提高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的迫切要求 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2分 23.(2分)在世界范围来看,优化能源结构的主要途径有 A. 天然气替代煤炭 B. 煤炭替代石油 C. 发展核电 D. 发展水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2分 24.(2分)2007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的《节约能源法》主要调整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A. 完善了促进节能的激励政策 B. 全面落实了污染者责任 C. 强化了法律责任 D. 健全了节能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 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2分 25.(2分)根据罗斯托对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下列阶段中完成工业化必须经历的过程有 A. 成熟阶段 B. 起飞准备阶段 C. 起飞进入自我持续增长阶段 D. 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2分 26.(2分)碳税的主要特点有 A. 促进低碳技术使用 B. 管理成本高 C. 财政收入可观 D. 税率稳定 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2分 27.(2分)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目前很难将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原因有 A. 高能耗产业比服务业具有更高的利润 B. 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而处于竞争劣势

28.(2分)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危害有 A. 环境恶化和气候灾害频发 B. 降水量变化和水资源短缺 C. 生态系统破坏和物种灭绝 D. 冰川减少和海平面上升 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2分 29.(2分)下列选项中,推动了低碳转型的有 A. 保障能源安全 B. 实现可持续发展 C. 应对金融危机 D. 提升国际竞争力 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2分 30.(2分)2009年4月,欧盟通过的《气候行动和可再生能源一揽子计划》的核心内容是 A. 将化石能源的使用率降低到20% B. 将能源效率提高20% C. 设定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提高到20% D. 2020年将欧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0% 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2分 31.(2分)技术开发与转让问题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很少提及,这是因为 A. 技术问题谈判本身专业性很强且极其复杂 B. 技术转让可以使发达国家获取丰厚利润而受到发展中国家抵制 C. 技术问题谈判本身具有不确定性,谈判结果没有强制力#技术转让可以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受到发达国家阻碍 你的答案:A B C得分:2分 32.(2分)我国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举措有 A. 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B. 加快发展服务业、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C. 阻止中小企业的过多开展 D. 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 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2分 33.(2分)各国在低碳转型中所采用的市场手段主要有 A.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 B.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

管理经济学平时作业答案

单项选择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 正常货的收入弹性大于D. .必需品的收入弹性大于1 .低档货的收入弹性为负值.必需品的收入弹性要大于低档货的收入弹性)2、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未来价格要下降,则对该物品当前的需求量会(.减少 .增加.呈现波动状态.不变 )、企业投资量水平最优化的条件是3( .投资边际回报率>投资边际资金成本.投资边际回报率投资边际资金成本< .投资边际回报率=投资边际资金成本.≤投资边际回报率投资边际资金成本、边际产量是指:4 .总产量的变化除以可变投入要素的投入量C. .总产量的变化除以可变投入要素投入量的变化 .总产量的变化除以总产量.可变投入要素投入量的变化除以总产量的变化 ) 5、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

.MR-MC等于最小值.MR-MC等于最大值.MR-MC=0 .MR-MC等于边际利润、可以互相替代的物品的交叉弹性:6.0 小于.0 等于. 0 大于.1 小于、如果边际收入大于边际成本,那么减少产量就会:7. B. 使总利润减少.对利润无影响 F. .使总利润增加.使单位利润减少、下列产品中,价格弹性最大的是:8 .高级轿车.盐 .香烟 .普通轿车 )、在长期成本中,所有投入要素(9 .是部分可变的 .是有约束条件可变的 .都是不变的 .都是可变的

)如果工资率为每小时40 元,劳动力的边际产量收入为每小时25元,理性的生产者就会 (、10 .在生产中增加使用劳动力 .提高工资率 .在生产中劳动力投入量不变.在生产中减少使用劳动力)的情况出现在:、边际产量(11MP)等于平均产量(AP.)最大时总产量(TP E. .最大时AP.总产量为零时.MP最大时 12、所有产品的收入弹性.1 绝对值总大于 .都是负值 .都是正值 .不一定 倍后,对需求量不会有很大影响的商品是()113、提价.高级服装 .自行车.彩电 .食盐 ) 14、当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呈( .上升趋势.水平趋势 .下降趋势.不一定、经济利润等于15.会计利润加内涵成本

经济管理学学习心得总结文档6篇

经济管理学学习心得总结文档6篇Summary document of learning experience of economic management 编订:JinTai College

经济管理学学习心得总结文档6篇 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本文档根据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和针对主题是读书学习群体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经济管理学学习心得总结文档 2、篇章2:经济管理学学习心得总结文档 3、篇章3:经济管理学学习心得总结文档 4、篇章4:管理经济学学习心得范文 5、篇章5:管理经济学学习心得范文 6、篇章6:管理经济学学习心得范文 列宁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其思想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经济管理思想。下面是小泰为大家整理的经济管理学学习心得总结,供你参考!

篇章1:经济管理学学习心得总结文档 这学期我选择了管理经济学这门学科,刚刚开始有点不习惯,因为别的课程都是有书本的,而选修课却没有课本。并且,在我的认知中,文科都是比较枯燥乏味的,都是一些死记硬背的东西。但是上到这门课程的时候,我才发现里面的内容各种各样,不仅仅是一门文科,更是一门综合课程。学习方法全变了样,管理经济学这门课让我颇有感触。 首先,我对这门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自我感觉众多理论中,我对企业理论听得最多。当然里面包括了成本理论,生产理论等等。 因为我对企业方面比较热衷,毕竟我们即将离开学校,步入企业,在进入企业之前,必须要对企业有一定的理解。到时候对我们的收益必然相当的可观。 其次,学习了管理经济学之后,我对金钱有了更多地认知。有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出去打工,兼职。还有人花了更多地时间在学校周围上网,泡吧。这都是浪费了自己学习的机会成本。作为一名理性人,做事必须考虑其收益。有人在考试时作弊,但是在考试过程中所承受的煎熬是多么的难受。这种过程和看一点书相比,哪一个收益更高,大家自然明白。

管理经济学全套公式

管理经济学全套公式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绪论 1、企业价值= ∑=+n t t t i 1 ) 1(π= ∑=+-n t t t t i TC TR 1 )1( 式中πt 是第t 年的预期利润,i 是资金利息率,t 表示第几年 (从第1年,即下一年到第n 年即最后一年),由于利润等于总 销售收入(TR )减去总成本(TC ),式中TRt 是企业在第t 年的 总销售收入,TCt 是企业在第t 年的总成本。 第一章、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 2、需求函数:就是需求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 一种数学表示式,可记 为:(,,,,,,)x x y Q f P P T I E A = 式中,x Q 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量;x P 为某产品的价格;y P 为替代品(或互补品)的价格;T 为消费者的爱好;I 为消费者 的个人收入;E 为对价格的期望;A 为广告费。 3、供给函数:就是供给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表示式,其最一般形式可记为: (,,,)s Q f P C E = 式中:s Q -某产品的供给 量;P-某产品价格;C-某产品成本;E-生产者对产品价格的预期。 第二章、需求分析和需求估计 4、需求弹性:为了比较不同产品的需求量因某种因素的变化而 受到影响的程度,我们使用“需求弹性”作为工具。需求弹性说明需求量对某种影响因素变化的反应程度。用公式表示就是:需 求量变动率与影响因素变动率之比,即% % Q E X = 变动变动 式中:E -需求弹性; Q -需求量; X -影响需求量的某因素。 5、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反映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 度,或者说,价格变动百分之一会使需求量变动百分之几。其计算公式可表示如下: %/%/Q Q Q P P P P Q ??= == ??需求量变动价格弹性价格变动 式中:Q -需求量; Q ?-需求量变动的绝对数量;P -价格; P ?-价格变动的绝对数量。 6、点弹性:即计算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这时意味Q ?和 P ?的量极微小,接近于0)计算公式如下: 0lim p p Q P dQ P P Q dP Q ε?→?==? 式中: p ε-点价格弹性。 计算点弹性,其前提是需求曲线的 方程必须已知。 7、弧弹性:计算需求曲线上这两点之间的平均弹性,这种弹性称为弧弹性。计算公式如下: 21122 12121212112()() ()()2()()() ()2 p Q Q Q Q Q Q Q P P Q E P P P P P Q Q P P P -?+-+===?--++

经济管理中的决策分析方法研究

经济管理中的决策分析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19-04-04T14:26:31.91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4期作者:訾梦雪[导读] 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和快速发展,对现代企业的整体发展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江苏省徐州市 221600 摘要: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和快速发展,对现代企业的整体发展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但是同时企业也需要面临一定的难关。决策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和作用,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本文针对经济管理当中的决策分析方法进行分析,通过决策分析方法合理的利用,在保证经济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的同时,能够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经济管理;决策分析;分析方法 现代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经济管理在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经济管理的效果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而且还会对企业的决策产生影响。在现代市场经济形势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背景下,对企业的经济管理以及未来发展而言,既是一种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企业在经济管理的具体落实过程中,管理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最大限度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还要将自身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样不仅有利于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规划,而且还能够推动企业逐渐朝着健康和积极的方向发展。对于现代企业而言,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和作用,同时还能够真实有效的反应出客观经济在实践中的发展规律。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促使企业管理者可以与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结合,保证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而且还能够推动企业的未来可持续发展。 1经济管理中的决策原则 1.1信息准全 信息一直以来都是经济活动在具体开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不仅会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实施效果,而且还会影响到企业最终的经济效益。由此可以看出,在某种程度上,信息可以被看作是经济活动在具体开展过程中的基础,为决策提供准确有效的依据作为支持。在这种背景下,就必须要掌握相对应的基础信息,这样才可以实现对信息的归纳、总结和分析。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择优选择,这样能够为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供保障。 1.2可行性 经济管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决策是否具有可行性非常重要,要提前对决策的可行性进行合理的判断,这样才能够保证决策的有效落实。无论是任何一项经济决策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能够实施。所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必须要尽可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同时还要将实际情况作为主要的立足点。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对决策全方位有效的管理和评估,而且还能够对决策是否具有可行性进行合理的判断。 1.3集体决策 在经济管理的具体落实过程中,要遵循集体决策的基本原因。这一原则主要强调的就是集体领导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度原则都可以被合理的应用到经济决策当中,这样有利于保证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1]。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将咨询参谋机构也合理的应用到决策当中,为决策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1.4对比选优 无论是任何一种决策,在制定和具体落实过程中,都需要对比选择各种不同类型的方案,对这些方案进行择优选择和利用。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而且还能够在实践中强化决策效果。 2经济管理中比较常见的几种决策分析方法 2.1按最小最大损益值的决策方法 按照最小、最大损益值的决策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主要是对每一个行动方案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处于自然状态下可能会出现的最小损失、最大损失等进行计算。也就是说这种决策方法是在行动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也可以将其称之为“大中取小”[2]。比如,某企业出现一个决策问题,可以利用3种可能的自然状态,针对这三种不同类型的自然状态,选择相对应的行动方案。最终所呈现出的决策表如表1所示。

低碳经济时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应对策略(正文定稿)

低碳经济时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应对策略 如今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发展和生存提出挑战,石油、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短缺形势越来越严峻,社会经济面临发展动力不足,急需转变发展理念,开展一轮新的技术革命。在这样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呼之欲出,然而“低碳经济”首次见诸于正式文件是在2003年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勺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200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 署确定当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我国党 中央、国务院也高度重视低碳化发展,我国领导人多次强调要积极促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以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对我国发展带来的挑战。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⑴O 经营管理是在企业内,为使生产、营业、劳动力、财务等各种业务,能按经营目的顺利地执行、有效地调整而所进行的系列管理、运营之活动。企业应该重视低碳经济时代对中国的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是挑战又是机遇,积极快速地制定在经营管理环节遇到的财务风险、成本管理、绩效评价、营造企业的低碳文化、协同发展、转变营销理念等措施,将有助于企业屹立于低碳经济时代这一大背景下长远发展。 、低碳经济概述 (一)低碳经济的外延和内涵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节能减排技术和能源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消费、发展观念从根本上发生转变[2]。这是在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暖压力下人类社会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念,这就是通过技术创新和 寻找新能源来替代化石能源消耗、或者控制化石燃料的消耗的经济增长模式。作为一种新的能源消费观念和方式,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特征以及高效能、高效益、高效率的利用和产出作为低碳经济的基本基础,这是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的影响的有力措施,同时是以实现现代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其本质在于提升化

中国古代经济管理思想

中国古代经济管理思想“富国之学” 以富国为目标的“富国之学”,这是中国经济管理思想史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早在西周建国之时(约公元前1100年),尚父姜太公就提出要实现“国富而家娱”。春秋初期(约公元前700年),齐相管仲明确提出“富国安民”的经济目标。儒家的创始人孔丘,把“富国富民”看成是治天下的重要任务。这是中国古代“富国之学”思想的雏形。 “富国之学”的成形是在战国时代(约公元前4-2世纪)。主要代表人物有两个:一个是商鞅,二是苟况。 商鞅的“富国之学”是以“农战论”为核心的。他说“国之所以富,农战也。”这就是说,国家要富强,一是抓农业,二是抓战备。在农与战二者的关系上,他认为农是战的基础;在富与强二者的关系上,主张富不离强,富是为了强;在富国与富民二者的关系上,他认为重点是富国,要富国就要限制富民。可见,商鞅的“富国之学”实际上是一种封建的国民经济军事化思想,严格说来还未完全形成“富国之学”。 苟况的“富国之学”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封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论,是对先秦思想家关于富国富民思想的综合和发展。其基本观点为:a.富国并不单是为了强兵,归根到底是为了发展国民经济,增加国家财富;b.提出“上下俱富”,把富国与富民统一起来,把民富作为国富的基础;c.认为“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垣窖仓库者,财之

末也。”即认为农业生产是财富的本源,而物资的储备只是财富的“流”,从而提出“开源节流”的财政方针;d.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上,主张“强本”(即发展农业生产),又强调“节用”(即节约消费)认为只要强本节用,则天下不能贫。西汉时期,“富国之学”有了进一步发展,这突出反映在桑弘羊的富国思想和政策上。桑弘羊辅佐汉武帝理财数十年,推行了一套富国之策。主要有盐铁专卖、均输平准、统一币制、经营公田和边境屯田等。进入近代以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一些进步思想家们在继承古代的“富国之学”时,都与奋发图强反对外国侵略的时代总任务联系起来,从而赋予“富国之学”以新意。 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内容,留给我们许多美好的理念和向往。我们在讨论各家学说对构建我国管理经验的积极影响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其对社会发展的阻碍因素。我们在积极运用的同时要坚决摒弃墨守成规的惰性思想,而更加要注意到创新与发展。正是这些矛盾所造成的张力,使这一文化现象不仅获得了不断发展的动力,最终也促成其自我解构。 通过对古代管理思想中蕴含的价值辩证的进行分析看待,可以更好地扬弃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当今的文明建设寻求合理的思路,创造出新的适合中国特色的科学管理思想。

论王安石的经济管理思想

论王安石的经济管理思想 班级:104 学号:35 姓名:许雯 摘要:王安石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富国,通过鼓励农业的发展,减少农业税,不耽误农民农忙季节,从而保证劳动时间以进一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最重要的事能够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助于解决政国家积贫的局面。但是变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阶级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司马光就曾经多次上书皇帝取消新法。同时改革的最主要支持者宋神宗在关键时刻发生了动摇,宋神宗死后司马光出任宰相,彻底废除新法,连很有成效的募役法也被废除。 关键词:均输法,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 王安石(1021—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东乡县上池村)人,字介甫,晚号半山,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名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因生性倔强,时人戏称“拗相公”王安石在青少年时期随父亲到过许多地方,对宋朝的社会问题有一些感性认识。有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在变法过程中矢志不渝。 王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庆历四年(1044年)获得进士第四名及第,其后在扬州、鄞县(今浙江宁波)、舒州(今安徽潜山)、常州等地任地方官。多年的地方官经历,不仅使王安石深刻地认识到宋朝社会普遍性的贫困化,而且也使王安石认识到社会贫困化

低碳经济继续教育最全题库及答案

2015年常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低碳经 济最全题库) 1.所谓“碳中性”,就是通过各种削减或者吸纳措施,实现当年二氧化碳净排放量降低到零。(对) 2.云南省是在全国较早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战略的省份。(对) 3.东京市政府定下目标,要以2000年为基准,到2020年减少20%的温室气体排放。(错) 4.丹麦松德堡市的“零碳项目”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该地区建筑的零碳排放。(错)第七章低碳生活的时代意义练习题:单项选择题 1.根据国家目前实行的“五级能效”标准,()以上属于节能产品。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2.我国目前实行的“五级能效”标准,一级能效比() 3.4。A.大于 B.小于C.等于D.大于等于 3.据测定,电器设备在热待机状态下耗电量一般为其开机功率的()左右。 A.10% B.20% C.30% D.50% 4.全球人均碳足迹约为()。A.3.9B.4.0C.4.2D.4.3 5.()已经被确认为是全球最大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之一。A.测定“碳足迹”B.“熊猫标准”C.“地球一小时”D.“世博绿色出行低碳交通卡”多项选择题 1.以下行为中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A.居住小户型 B.电器不用时候保持待机C.购买棉质衣服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E.选择自行车出行 2.低碳社会方式的价值体系包括()。A.生态文明的环境观 B.生态文明的物质观C.生态文明的效率观D.生态文明的公平观E.生态文明的幸福观

3.人类日常生活中的能耗包括()。A.照明B.办公设备C.家用电器D.交通客运E.采暖判断题 1.“追求生活的便利”是低碳消费观的一部分。(错) 2.塑料袋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次性产品。(对) 3.“碳足迹”是通过估算个人或机构的“碳排放量”来定量衡量个人或机构行为的环境影响。(对) 4.使用一次性筷子是很好的低碳生活方式。(错) 《低碳经济知识读本》试卷B及答案一、填空题 1、;二氧化碳当量 2、韩国 3、法国 4、气候变化法、低碳经济法、清洁能源法 5、城市规划、城市建筑、城市交通 1、是在大气中存活时间最长、存量最大的温室气体。是常被用于测量温室气体的单位。 2、被称为“环保总统”。 3、最早提议征收低碳关税的国家是。 4、国际上,一些国家已经颁布促进低碳以济发展的相关法律,从类别上可以分为和。 5、低碳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是,和。二、单项选择题。 1、A 2、C 3、C 4、A 5、D 6、D 7、C 8、C 9、D10、C 1、国际气候博弈的本质是()之争。A、发展权B、生存权C、生产权D、消费权 2、全球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A、美国B、乍得C、挪威D、中国 3、首先制定在宇宙中收集太阳能计划的国家是()。A、中国B、美国C、日本D、印度 4、从全球来看,未来碳排放的增加将主要来自()。A、发展中国家B、发达国家C、俄罗斯D、印度 5、到2008年底,我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已经上升为世界第()位。A、一B、二C、三D、四

管理经济学复习答案

1. 管理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试述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答: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传统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存在密切的关系。前者要从后者借用一些经济学的原理和分析方法。 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要根据对企业目标的假设,结合企业内外的环境,研究企业的行为。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微观经济学假设企业的目标是谋求利润的最大化,假定企业的环境信息是已知而且确定的,据此研究企业行为的一般规律。管理经济学则认为企业的短期目标总是多样化的,它的长期目标则是长期利润的最大化,即企业的价值的最大化。它认为企业内外的环境信息是不确定的,据此研究企业如何决策。 所以,微观经济学以抽象的企业为研究对象,是一门理论科学;而管理经济学则是以现实的企业为研究对象,是一门应用科学。 2. 为什么说股东和经理人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答:在现代社会里,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分离的。所有者(股东)不直接管理企业,他通过董事会委托经理人员来对企业进行日常的管理。这里,所有者是委托人, 经理人员则是代理人。然而,股东和经理人员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股东的目标是谋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也就是股东财富的最大化,而经理人员的目标则是高薪、高福利和地位等。这样,经理人员就有可能以牺牲股东的利益为代价来谋求个人的利益,这就是所谓的“委托—代理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企业内部应当建立和健全对经理人员的监督和激励机制,把对经理人员的薪酬直接与实现企业目标的程度挂钩。在企业外部则应营造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包括竞争性的资本市场和经理人员人才市场,通过竞争来迫使经理人员必须按照股东的意志行事。 3. 某地旅游汽车出租行业,经营小轿车出租业务。预计明年会发生下列事件,它们对小轿车的租价、需求量和供给量分别会有什么影响?请逐个用需求—供给分析图说明之。 (1)汽油涨价和司机工资提高; (2)因进口关税税率降低,小轿车降价; (3)又新成立了若干家出租汽车公司; (4)国内居民收大幅度提高; 答:(1)汽油涨价和司机提高工资使出租车供给曲线左移,导致租价提高,出租量减少(见图1-6)。(2)小轿车降价,会使成本降低,从而使供给曲线外移,使租价下降,出租量增加(见图1-7)。(3)新建许多出租汽车公司,会使供给曲线外移,导致租价下降,出租量增加(见图1-10)。(4)居民收入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外移,导致租价上升,出租量增加(见图1-11)。 3.请解释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企业经营决策中所起的作用,并各举一例说明之。 答:在决定企业经营什么产品时,要考虑产品的收入弹性。如果预计国民经济或本地区的经济将呈繁荣趋势,就应该经营收入弹性大的产品,因为随着经济的增长,对这类产品的需求就会以更大幅度增长。但如果预计国民经济或本地区的经济呈衰退趋势,就应该经营收入弹性小的产品,因为这类产品的需求量可不受或少受经济衰退的影响。例如,在我国当前经济学迅速高涨的大环境中,旅游和高档家电都是收入弹性较高的产品。因此,可以预期他们的市场将会以经济增长更快的速度扩张。也正因为如此,许多投资者都竞相在这两个行业投资。 研究产品之间的交叉弹性是为了寻找产品之间在需求上的相互联系:那些产品是互补的?哪些产品是可以互相替代的?这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是至关重要的。超市经营者常常会对某些商品定超低的价格,目的就是为了招揽顾客。只要有许多顾客光临商店,他们就会不仅购买低价商品,也会购买商店内其他各种所需要的商品,从而商店的营业额。这种定价政策就是以商品之间存在需求的互补性为根据的。如果产品之间替代性强,就说明他们之间互为竞争对手,在做经营决策时就必须考虑到对方的长处和短处以及可能做出的反应。 4. 请先回答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内容是什么?再举两个例子说明它的实际存在。如果生产中某种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