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基本原理复习资料

流行病学基本原理复习资料
流行病学基本原理复习资料

( 4797动检本科) 动物流行病

绪论

第一节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简史

流行病学即意为”研究发生在人群中的事件的学问( OLOGY) ”,可见就医学范畴而言, 它是指研究人群中的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科学。

第二节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 一) 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又称描述流行病学, 是观察法中的重要方法, 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 是经过观察详细记载疾病或健康状况按时间、地点、人群各种特征 (如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等等)的分布特点。另外, 经过描述性研究, 将病例分布与某些因素的分布进行对比, 根据其特点与差异, 有可能对疾病病因提出假设, 为进一步研究的提供线索。描述性研究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病例报告

2.现况研究, 又称现况调查、横断面调查等, 现况调查又有普查、抽查和筛查几种形式;

2.纵向研究;

3.生态学研究

(二)分析性研究

分析性研究或叫分析流行病学。属于这类性质的研究主要有两种:

1.病例对照研究

2.队列研究

二、实验法

三、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 一) 理论研究理论流行病学又称数学流行病学, 是利用数学模型研究疾病流行的规律性, 定量地反映病因、宿主和环境的各项因素对疾病发生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

( 二) 流行病学方法研究流行病学不但是一门预防疾病, 促进健康的应用学科, 也是一门医学方法学。随着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 也对流行病学方法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而需要不断研究、发展和完善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流行病学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当前, 流行病学在医学各领域的应用日益普及, 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日益扩大, 当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描述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

二、探讨疾病的病因和流行病因素

三、用于临床诊断、治疗和估计预后

四、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五、用于防制效果评价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

疾病的分布是指疾病在不同地区( 空间) 、不同时间、不同人群( 人间) 的分布特征。在流行病学中简称”三间分布”。

第一节描述疾病分布的常见指标

一、死亡频率的测量

( 一) 死亡率( mortality rate)

死亡率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

死亡率= ×1000‰

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

上式中比例基数为千分率, 有时用万分率( 10000/万) 或十万分率( 100000/10万) 。分母中同年平均人口数可用: ①当地该年7月1日的调查人口数代替; 或②当地年初人口数加年终人口数之和除以2。

( 二) 死亡专率( specific death rate)

( 三) 调整死亡率( adjusted death rate)

( 四) 婴儿死亡率( infant death rate)

( 五) 新生儿死亡率( neonatal mortality rate)

( 六) 超额死亡率( excess mortality rate)

( 七) 累积死亡率( cumulative death rate)

( 八) 病死率( fatality rate)

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人群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

常以百分率表示。

某时期因某病死亡人数

某病病死率= ×100%

同期某病病人数

病死率用来说明疾病的严重程度, 也可反映医疗水平和诊断能

力。式中分母的范围视不同场合而异。

二、疾病频率的测量

( 一) 发病率( incidence rate)

发病率是指一定时期( 年度、季、月) 内, 在可能发生某病

的一定人群中, 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

某年( 期) 某人群中新发生的某病病例数

某病发病率= ×1000‰

同年( 期) 暴露人口数

上式中比例基数也可用10000/万或100000/10万。

发病率是流行病学调查中重要且常见的指标。可按年龄、性

别等计算发病率。

暴露人口是指对某病具有发病危险的人, 而不包括不可能患某病的人。例如评价麻疹疫苗对学龄儿童的预防效果, 其暴露人口是可能患该病的儿童, 而不能把已具有免疫力( 曾患过麻疹或已经接种麻疹疫苗) 的儿童作为暴露人口。

( 二) 罹患率( attack rate)

发病率中的观察时间一般以年为单位, 如果人群受某种疾病的侵袭时间很短, 观察时间包括了疾病的整个流行期, 例如只有几天或几周, 此时的发病率称为罹患率。罹患率一般适用于小范围或短期间的流行。如局部地区疾病的爆发、或食物中毒、传染病及职业中毒等爆发的情况。

观察期内的新病例数

罹患率= ×100%( 或1000‰)

同期的暴露人口数

计算时, 必须注意分子与分母的准确性。

( 三) 患病率( prevalence rate)

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患病率指某特定时间内可能发生某病的一定人群中某病现患病例( 新旧病例) 的频率。

检查时发现的某病现患新旧病例总数

临床流行病学整理

一、临床流行病学概述 1、现代流行病学的定义: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动态分布及影响因素,藉以探索病因和流行规律,拟定并评价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的对策和措施的科学。 2、选择性偏倚:同一种病,有的医生观察的重病人多,而有的医生观察的轻病人多,所得的结论必然存在矛盾。 测量偏倚:对同一种病,有的医生观察得仔细,测量得精密;而有的医生观察粗糙、测量误差大,则所得的诊断和疗效结果也必然不同。 3、临床流行病学定义:以医院病例为基础,以人群中的病例为对象; 运用临床与流行病学结合的方法;探讨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及其防治规律,研究临床科研的设计、测量和评价的临床基础科学。 4、研究内容:1、诊断试验评价;2、治疗评价试验;3、病因学研究;4、预后研究; 5、临床决策分析 5、现况研究: 设计:横断面调查;三间(地区、时间、人群)分布 指标:患病率、比值比OR 科学性:提出病因假说、检出高危人群 问题:1)研究对象的代表性问题(抽样、选择偏性) 2)不能分析因果时序关系 a.发病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某一定人群中新发生某病的频率。 发病率=某年内新发生某病例数 同期内平均人口数 患病率(现患率):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的病例数(新、旧病例,但不含死亡、痊愈者)所占的比例。 患病率=某期间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的例数 同期内平均人口数(被观察人数) 注:横断面现况调查:患病率;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病率。 b.死亡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的最常用指标。 死亡率=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 同期内平均人口数 病死率:指某病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 病死率=某一定期间内因某病死亡人数 同期内患有该病的例数 6、队列研究:是在“自然状态”下,根据某暴露因素的有无将选定的研究对象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随访观察两组疾病及预后结局,以验证暴露因素与研究疾病之间有无因果联系的观察分析方法。 == a.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暴露人群组某病发病或死亡率 非暴露人群组某病发病或死亡率 RR>1 存在正的关联RR<1 存在负的关联RR=1 无关联 b.特异危险度或归因危险度(attributable risk ,AR) 是指暴露组的发病(死亡)率I1与非暴露组的发病(死亡)率I0之差。表示暴露者中完全由某暴露因素所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AR = I1 - I0 = I0(RR-1) 7、病例对照研究:选择一组能代表所研究疾病特征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一组未患该病但与病例组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组;用同样的方法调查两组对象过去有无暴露于某种(些)可疑病因的历史及其暴露的程度;通过分析比较两组对象的暴露史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藉以推断暴露因素作为病因的可能性。 a.病例组与对照组间的配比:1、组间配比:两组例数可不等,但有关配比因素在两组间的频数

(4797本)流行病学基本原理复习资料

(4797动检本科)动物流行病 绪论 第一节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简史 流行病学即意为“研究发生在人群中的事件的学问(OLOGY)”,可见就医学范畴而言,它是指研究人群中的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科学。 第二节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一)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又称描述流行病学,是观察法中的重要方法,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是通过观察详细记载疾病或健康状况按时间、地点、人群各种特征 (如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等等)的分布特点。另外,通过描述性研究,将病例分布与某些因素的分布进行对比,根据其特点与差异,有可能对疾病病因提出假设,为进一步研究的提供线索。描述性研究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病例报告 2.现况研究,又称现况调查、横断面调查等,现况调查又有普查、抽查和筛查几种形式; 2.纵向研究; 3.生态学研究 (二)分析性研究 分析性研究或叫分析流行病学。属于这类性质的研究主要有两种: 1.病例对照研究 2.队列研究 二、实验法 三、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一)理论研究理论流行病学又称数学流行病学,是利用数学模型研究疾病流行的规律性,定量地反映病因、宿主和环境的各项因素对疾病发生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 (二)流行病学方法研究流行病学不仅是一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应用学科,也是一门医学方法学。随着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也对流行病学方法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需要不断研究、发展和完善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流行病学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目前,流行病学在医学各领域的应用日益普及,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日益扩大,目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描述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 二、探讨疾病的病因和流行病因素 三、用于临床诊断、治疗和估计预后 四、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五、用于防制效果评价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 疾病的分布是指疾病在不同地区(空间)、不同时间、不同人群(人间)的分布特征。在流行病学中简称“三间分布”。 第一节描述疾病分布的常用指标 一、死亡频率的测量 (一)死亡率(mortality rate) 死亡率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 死亡率= ×1000‰ 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 上式中比例基数为千分率,有时用万分率(10000/万)或十万分率(100000/10万)。分母中同年平均人口数可用:①当地该年7月1日的调查人口数代替;或②当地年初人口数加年终人口数之和除以2。 (二)死亡专率(specific death rate) (三)调整死亡率(adjusted death rate) (四)婴儿死亡率(infant death rate) (五)新生儿死亡率(neonatal mortality rate) (六)超额死亡率(excess mortality rate) (七)累积死亡率(cumulative death rate) (八)病死率(fatality rate) 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人群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常以百分率表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一)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1.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A、动物模型 B、病原体,如细菌、病毒 C、病人群体 D、社区人群 E、单个具体病人 2.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 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 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 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 3.有关临床流行病学的不正确说法是() A、是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学 B、是专门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C、不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 D、是一门临床科研设计和评价的方法学 E、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 4.临床流行病学的主要特色不包括() A、临床流行病学必须是以临床医学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 B、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病人及其群体 C、临床流行病学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D、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位在临床医学 E、研究特定人群中的健康相关状况或疾病事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同时要应用这种研究的结果去解决健康问题 5.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主要围绕()进行。(多选) A、研究的真实性 B、临床的重要性 C、研究成果的实用性 D、研究课题的新颖性 E、研究课题的创新性 1.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的?() A. 设立对照 B.随机分组 C.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 D.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 E.要有足够的样本数 2.随机抽样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样本量 B.消除抽样误差

C.避免研究者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D.避免研究对象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E. 提高样本的代表性 3.关于分层随机分组正确的是() A.根据研究对象中某些可能产生混杂作用的特征作为分层因素 B.根据研究对象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进行分层 C.根据可能影响研究者判定临床结局的因素作为分层因素 D.只能设置一个分层因素 E. 分层后,同一层的对象全部进入同一个组别 4.关于对照的处理方式,下述正确的是() A.空白对照等于不设对照 B.空白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 C.安慰剂对照的效果与空白对照相同 D.安慰剂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 E. 有效对照是最常用的对照方式 5.在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分组时,常用的随机化方法有: A.简单随机法 B.分层随机法 C.区组随机法 D.系统随机法 E.非随机化分配 6.采用随机化分配的主要优点是 A.保证了研究对象的代表性 B.保证试验组与对照组人数相等 C.提高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可比性 D.可以避免来自被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干扰 E.为盲法评价打下基础 1.关于样本含量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 A、临床研究中,应选择最适的样本含量 B、样本含量越大越好 C、纳入全部病例进行研究,可以取得完整、无一遗漏结果,但可能出现系统误差 D、以全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不存在抽样误差 E、在估计样本含量的基础上,还要审视它对总体的代表性 2.导致检出症候偏倚的原因不可能是() A、同一症侯可为不同的疾病所致 B、不同疾病也会有相同的症侯重叠出现 C、症侯轻微或处于潜伏期的患者,不一定到医院就诊 D、从医院内选择的研究对象 E、以普查、筛查或疾病监测所发现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

XX小学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治工作总结

勐罕镇中心小学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治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校认真组织实施,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责任,现将本次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治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安全隐患排查情况及整改措施 2月24日——2月26日,我校在徐剑东校长带领下对全镇各小学校的校园及周边环境进行了检查,我们发现仍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 (一)、中心小学情况: 1、学校出大门口外就是公路,平时车辆也很多,没有明显安全标识和停车位。(整改措施:学校已向交警部门建议在学校附近设立交通安全标识) 2、下午放学时有不少摩托车和家长拼租车辆到校外接学生,并存在超载现象。(整改措施:学校对家长和司机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要求司机分趟次接送学生并限制车速;经常检查车辆安全状况;建议运管处进行查处。) 3、消防设施及防雷设施还有待健全。(整改措施:3月2日请镇消防人员到我校进行了消防安全讲座,还购置更新了一些消防器材;防雷设施正在争取资金解决。) 4、弄养小学没有门卫。 5、老中学部运动场上的看台很高,没有防护栏。(整改措施:正

在争取资金,资金到位马上施工;目前只是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和设立了警戒线。) (二)、各村小情况: 1、去各村小的路面太窄,车辆行驶不变; 2、勐宽村小厕所墙砖已经风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整改措施:1、要求接送学生的司机限制车速,最快不超过10公里/小时;向当地村支两委建议加宽路面; 2、要求村小校长写出书面报告交村支两委研究解决,同时尽快建设新厕所。) (三)、幼儿园情况: 1、接送学生的车辆基本上都存在轻微的超载现象;对家长进行教育。 2、路面太窄,没有停车场地。(整改措施:与村小组协调。 3、镇政府和学校联合对幼儿园接送的家长车辆实行不定期检查,发现超载,严肃处理。) 二、今后的工作 1、强化思想认识。 全校师生在校园内生活、学习和工作,学校安全工作任务极为艰巨,社会关注程度十分集中,绝不能有任何的松懈和疏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必须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高度,进一步认清形势,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理顺和建构学校安全整治长效机制,做到环环相扣,点点相连,密而不繁,疏而不漏,

临床流行病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A、动物模型 B、病原体,如细菌、病毒 C、病人群体 D、社区人群 E、单个具体病人 2?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 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 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 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 3?有关临床流行病学的不正确说法是() A、是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学 B、是专门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C、不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 D、是一门临床科研设计和评价的方法学 E、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 4?临床流行病学的主要特色不包括() A、临床流行病学必须是以临床医学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 B、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病人及其群体 C、临床流行病学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D、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位在临床医学 E、研究特定人群中的健康相关状况或疾病事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同时要应用这种研究的结果去解决健康问题 5?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主要围绕()进行。(多选) A、研究的真实性 B、临床的重要性 C、研究成果的实用性 D、研究课题的新颖性 E、研究课题的创新性 1?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的?() A.设立对照 B ?随机分组 C.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 D.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 E.要有足够的样本数 2?随机抽样的主要目的是() A ?减少样本量 B ?消除抽样误差 C.避免研究者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D .避免研究对象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E.提高样本的代表性 3?关于分层随机分组正确的是() A.根据研究对象中某些可能产生混杂作用的特征作为分层因素 B ?根据研究对象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进行分层

最新学校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专项工作总结篇

一、2014年6月中旬,我校按照市教育局《转发开展全省突发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比照《突发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改情况登记表》细则,对本校各个方面展开了严格的突发事件风险隐患排查。 排查中发现存在的隐患是: (一)自然灾害类:易受台风影响 (二)公共卫生事件类:校园生活是密集型的,各类传染病易传入校园,教室未进行紫外线消毒 (三)社会安全事件类:门卫防卫意识较弱,外来人员对校园师生产生的威胁。 二、加强整改,组织实施。 针对以上相关情况,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 1、提高认识,加强安全教育领导和管理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我校认真组织全校师生学习上级相关安全教育文件,并吸取近期外校、社会上所发生安全事故的教训,特别是针对当前气候较热、自然灾害等情况,学校制定了相关安全工作措施以及相应的应急预案。 2、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我校严格贯彻执行《中小学安全管理办法》和《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规定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我校通过板报、广播、班会、升旗仪式等方式全方位进行安全教育宣传,全员树立安全意识,切实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3、严格控制校外人员进出校门。门卫保卫是学校的第一道防线,是一道生命线,我校将严格执行《学校门卫保卫制度》,提高门卫安全意识,切实做好保卫工作。 三、今后的工作 因此,全校上下形成了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做、时时有监控、天天有督办、月月有检查的良好局面。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校安全工作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校园周边环境治安整改工作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对此,我们认真分析和勇于正视学校安全及校园周边环境治安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采取强有力措施,进一步深化专项整治,搞好学校安全和治安工作,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是必须加强宣传,进一步提高学生饮食卫生安全意识。要利用校内各种宣传阵地定期播报有关饮食卫生安全的信息,要通过班主任、学生家长科学引导,

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总结

××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总结为了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工作环境和学习生活环境。根据市局有关文件精神,我校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学习,落实责任,全面查找各种安全隐患,切实消除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因素和隐患,强化学校内部安全保卫,切实加强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工作,现就所做工作小结如下: 一、查 1、查校舍安全。对校舍情况进行逐一排查,发现主要隐患是:有一处围墙需要加固,有些教室有漏水现象,住宿生床上栏杆需要加固。 2、查内保工作。重点检查学校各重要科室负责人是否对校园内部安全保卫工作认真负责,对学校内部各个岗位的安全责任制、保卫值班和巡逻制是否落实到位。严把人员进口关,防范和避免内部人员侵害中小学生的事件发生。主要隐患是:保安人员没有到位。 3、查消防安全。重点检查消防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消防通道是否安全、畅通,设施是否齐全等情况;对校园内电网、水管、电讯等基础设施进行逐一排查。检查师生是否有违章使用电器;学校学生集中上下楼时,有无专人负责疏散和指挥机制。对达不到消防要求的校舍,必须停止使用,限期整改。主要隐患是:部分灭火器过期。 4、查饮食卫生。重点检查学校商店所卖商品的安全情况,检查食品是否符合卫生标准和有关要求,严禁无卫生许可证擅自经营;检查食堂是否按照有关规定要求进行动作。主要隐患是:商店进货没有进行登记,食堂消毒次数不够。 5、危险品“五双”检查。主要检查危险品室中的危险品摆放,使用记录及使用剩余危险品追踪记录情况,发现主要隐患是化学室里临用危险品没有上锁,没有剩余危险品记录。 二、改

1、加强安全教育。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特别是加强学生应对洪水、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应急训练,预防交通、溺水、高坠等事故的发生。 2、落实责任制度。校长与各科室,各班主任与学生之间,都层层签定安全责任状,使学校安全责任制得到落实。 3、排查安全隐患。通过检查共发现安全隐患基本已整改完成。围墙准备进行加固;对学生所床铺总务处进行一次排查,把不符合要求的栏杆进行加固;对已过期的灭火器进行重新充装;漏水的屋顶进行了拉漏;要求食堂对所用物品第天要进行消毒并做好记录,商店对每次进货要进行登记并有送货人签字;根据市局要求,对所有危险品进行重新登记,严格“五双”管理要求;所有行政和值日老教师要加强巡视,防止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同时把保安未到位的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但目前仍未到位。 ××市×中学 ×年×月×日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医院感染流行病学1

一、单选题 1.流行病学三角模型不包括下列哪个? A.宿主 B.病因 C.时间 D.环境 2.现况研究是指在特定时间点/段,特定范围人群,对齐疾病或健康状况和有关因素的分布状况展开调查,以下不属于现况调查的是:() A.研究某社区4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状况的调查 B.对全国结核病的流行现状展开调查 C.对2018年9月1日某医院男性患者医院感染患病情况的相关研究 D.某新型药物对1000名产后抑郁症患者治疗效果的研究 3.在研究疾病为结局的队列研究中调査对象应选择() A.在患该病人群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B.在患该病人群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未唐病人群中选择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 C.在未患该病人群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患病人群中选择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 D.在未患该病人群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两组 4.医院感染的感染环不包括:() A.感染源 B.易感人群 C.传播途径 D.医院场所 5.以下不属于选择偏倚的是() A.伯克森偏倚 B.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 C.检出症候偏倚 D.回忆偏倚 6.以下关于分子流行病学定义错误的是:() A.以流行病学现场研究为基础 B.需要结合相关的生物学标志结果方可进行 C.其核心是对人群中健康分布的研究 D.是一项从宏观到微观水平综合研究疾病及其相关事件的病因、分布和流行规律的科学 7.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探索使用抗菌剂进行尿道口护理是否可能为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危险因素,500名CAUTI病例中有暴露史者400例,500名对照组(无CAUTI)中有暴露史者100例,有暴露史的发病率为:() A.20% B.40% C.80% D.无法计算 二、多选题 1.小范围、短时间内相同医院感染病例数的突然增多现象,可能是() A.散发现象 B.暴发现象 C.聚集现象 D.大流行吧 2.流行病学调查应当遵守循证医学理念,在实施循证医学过程中的基础是什么? A.研究证据 B.高素质的医生 C.患者的参与合作 D.流行病学的基本方法和知识 三、简答题 1.监测是医院感染流行病学数据的重要来源之一,医院感染的监测主要包括那些? 2.同样是描述疾病发病的强度指标,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和日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有什么区别?你 觉得那个指标更有价值?为什么? 3.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 四、计算题 1.为确定服用某类激素药物是否增加糖尿病人呼吸道感染的风险,随机选取糖尿病患者样本,发现选择的1500 名患者中,230人应用该类激素的药物,其他人不用,并进行3个月随访,使用和未使用该类激素的两组糖尿病患者均有80人出现呼吸道感染,计算两组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相对危险度RR、归因危险度AR? - 1 -

校园安全隐患排查的工作总结

校园安全隐患排查的工作总结为了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工作环境和学习生活环境。根据教委办传达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安全问题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校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学习,落实责任,全面查找各种安全隐患,切实消除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因素和隐患,强化学校内部安全保卫,切实加强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工作,现就所做工作小结如下: 1、内保工作。学校现有两位保安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有严格的值班制度。保安人员随身携带器械,穿戴保安服,严把入门关,来访人员做好登记再开门。严格实行安全责任首问制。学校建立领导安全巡视制度和节假日值班制度,值周领导带领值周教师每天对校园进行巡视,各位教师发现问题应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处理和报告,严格实行安全责任首问制,并将出现安全责任事故的考核严格落实到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方案中。学校还在校长室附设保卫室,并制定严格的保卫分工制度。校长与各科室,各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之间,层层签定安全责任状,使学校安全责任)制得到落实。经过认真排查,没有发现学生携带刀具或棍棒入校园的情况。

2.消防安全。重点检查消防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消防通道是否安全、畅通,设施是否齐全等情况;对各专用室的灭火设施等进行逐一排查。学校在每个楼道都安装了安全通道标志,学生集中上下楼时,有专人负责疏散和指挥机制。 3、饮食卫生。重点检查学校周边商店所卖商品的安全情况,检查食品是否符合卫生标准和有关要求,严禁无卫生许可证擅自经营。 4、交通安全。检查教职员工是否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主动在师生中做遵守交规的楷模,特别是督促他们骑摩托车要戴好安全头盔。组织全体老师上到学生上下学途中对学生途中安全情况进行检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特别是加强学生应对洪水、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应急训练,预防交通、溺水、高坠等事故的发生。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时排解学生之间的矛盾,教给学生自我保护常识。 6、做好传染病及卫生防疫宣传工作,注意教室及公共场所通风、消毒。

临床流行病学历年考题整理

临床流行病学历年考题整理什么错误,以及如何修正该错误 4、一个表格,里面有65例肝癌和名解:HBVRelative risk 感染(+、-),让你找出对应的例数,RCT 画表,计算塔方值、OR值,并说明有什么意义疾病爆发~~ 欢迎其他人补充上面的名解~~~ 抽样调查分值分布:患病率 名解:求异法6x2.5=15 选择:2X15=30 问答题:问答:1、什么是病因以及慢性疾病中病因的3x5=15 计算:判断标准4X10=40 合计、配比的概念、类型、作用2 100分~~ 流行病学试卷回忆发帖时间:20043、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和一般病例对照年11月15日23:34——akong(88研究的不同点) 名词解释:计算题:发病率、、AR、计算1、RRAR%PAR,、PAR% 三间分布以及各自的流行病学意义 随机对照实验、特异度Se、计算灵敏度2Sp 、约登指疾病的爆发漏诊率、数、如何提高灵敏度,误诊率, 偏倚阳性预测值,以及临床上如何提高阳性队列研究预测

值。 问答题:、给一个案例分析,让你分析会出现3. 1、临床科研研究原则?(不太确定了)是非题里面 有个怎么算检查的特异度灵敏度之类2、队列研究和实验性研究的研究方法的比较 一个表格,四个小题,让判断它的算法、给一个表格3是不是对的有问要用什么方法研究,对照选择另外有些RR啊,OR的原则,问暴露因素和腹泻的关系啊之类的 是非选择考了就忘记了、一个疾病怀疑为病因4A,要求设计 大题:一个研究方法! 1.队列研究和实验研究的原理和特点的以前流行病学的大题目是怎么样的发 联系和区别 18日22:48——7帖时间:2005年月 2.要研究喝咖啡和膀胱癌的关系nem(88) (1)性别,年龄,吸烟,咖啡的浓度,,30 记得最后一题是多分的大题吧一咖啡加糖否,这其中哪些因素你觉得应该问你是什么类型的,, 个研究需要配比处理选什么类型的 (2)需要对近期的饮咖啡情况进行调为什么查吗?让你设计好象是科研设计里考到的

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

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 一、A1 1、在炎热的夏季,下列何种化学物,经日光照射,可发生光化学烟雾 A、SiO2和CO2 B、CO2和H2S C、氮氧化物和烃类 D、ZnCl2 E、SO2 2、公共卫生监测系统的评价项哪项错误 A、敏感性 B、及时性 C、代表性 D、阳性预测值 E、准确性 3、下述公共卫生“健康相关问题的监测”的分类错误的是 A、出生缺陷监测 B、环境监测 C、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D、行为危险因素监测 E、高危病因监测 4、关于公共卫生下述哪项有误 A、公共卫生监测是制订、实施、评价疾病 B、确定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掌握其分布和趋势 C、查明原因,采取干预措施 D、评价干预措施效果 E、是判定试验阳性与阴性的界值,即确定某项指标的正常值 5、下述发表性偏倚的识别与控制最常用的方法是 A、线性回归法 B、秩相关检验 C、剪补法 D、失安全数 E、漏斗图 6、下述哪项不属于Meta分析的处理方法 A、亚组分析 B、多元回归模型 C、Meta回归 D、文献综述 E、混合效应模型来解释异质性的来源

7、系统评价的过程与步骤不包括 A、确立题目 B、收集文献 C、收集数据 D、解释结果 E、临床实践 8、2003年我国发生的非典型肺炎很快波及到许多个省市,这种发病情况称为 A、暴发 B、大流行 C、扩散 D、周期性流行 E、蔓延 9、对暴发疫情应采取何种措施 A、迅速查清传染源 B、严格传染源管理、疫区管理 C、开展“三管一灭”防止传播扩散 D、对密切接触者采样培养 E、以上全是 10、下述哪项不是疾病暴发的暴发调查的工作程序 A、暴发的核实 B、准备和组织人员、物质安排 C、现场调查 D、资料的整理 E、进行后效评价 11、某地区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明显超过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则认为该病 A、大流行 B、散发 C、有季节性 D、暴发 E、流行 12、疾病的时间分布特征,下列不对的是 A、短期波动 B、长期变异 C、季节性 D、周期性 E、长期波动 13、临床医生进行社区诊断时最常使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是 A、暴发调查

临床流行病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临床流行病学得研究对象就是 A、动物模型 B、病原体,如细菌、病毒 C、病人群体 D、社区人群 E、单个具体病人 2、临床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得关系,正确得说法就是( ) A、就是相互独立得两门学科 B、只与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 C、临床流行病学就是临床医学得一门分支学科 D、就是一门临床医学得基础学科 E、就是预防医学得一个分支 3、有关临床流行病学得不正确说法就是( ) A、就是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学 B、就是专门研究临床诊断与治疗得学科 C、不就是流行病学得一个分支 D、就是一门临床科研设计与评价得方法学 E、就是实践循证医学得基础 4、临床流行病学得主要特色不包括( ) A、临床流行病学必须就是以临床医学为主体得多学科合作 B、临床流行病学得研究对象就是病人及其群体 C、临床流行病学力求研究结果得真实性与可靠性 D、临床流行病学得定位在临床医学 E、研究特定人群中得健康相关状况或疾病事件得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同时要应用这种研究得结果去解决健康问题 5、临床研究得质量评价主要围绕( )进行。(多选) A、研究得真实性 B、临床得重要性 C、研究成果得实用性 D、研究课题得新颖性 E、研究课题得创新性 1、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就是错得?( ) A、设立对照 B.随机分组 C.要有明确得疗效判断标准 D.要使调查者与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 E.要有足够得样本数 2.随机抽样得主要目得就是( ) A.减少样本量 B.消除抽样误差 C.避免研究者主观因素对结果得影响 D.避免研究对象主观因素对结果得影响 E、提高样本得代表性 3.关于分层随机分组正确得就是( )

学校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总结

篇一:2014春开学前学校食品卫生安全隐患排查情况汇报 2014年秋季开学前学校食品卫生安全隐患排查情况汇报为了进一步规范我校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有效遏制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开学初对学校食堂开展了监督检查。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校领导高度重视,集中行动。 此次检查工作,由曾明煜校长带领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对食堂食品安全卫生进行了监督检查。 二、检查内容 1、学校食堂开学前供餐的准备工作; 2、学校对食品加工安全把关情况; 3、学校食品安全组织机构建设、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及 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及培训情况; 4、食堂基本设施建设,餐饮具消毒管理、食品留样、 食品及其原材料采购索证、索票、验收等各项制度落实情况; 三、检查情况 1、食堂全体工作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有很大提高,对食品安全工作高度重视,自身管理水平也有显著提高。 2、食堂在开学前做好了供餐准备工作,生产加工场所的设备设施、用具、餐具都进行了彻底清洗、消毒,库存食品及原料都在保质期内,所有加工设备设施都处于运转状态。 3、食堂从业人员进行了健康体检,且都有健康证。 4、从业人员遵守操作规程,使用的工具及容器都有生熟标记,做到定位存放。严格按照许可范围守法经营,同时做到每餐食品留样,建立留样记录。食堂在采购食品原料时进行了索证、索票,建立了进货台账。 通过开校督查,进一步强化了学校食品安全责任意识,消除了食堂食品安全隐患。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落实监管责任制,努力抓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加强各项制度的健全和落实,有效控制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 长安希望小学校 2014年8月29日篇二:大松坪小学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工作总结 大松坪小学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 整治行动工作总结 大松坪小学 2014年4月30日大松坪小学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 整治行动工作总结 根据祥云县教育局关于转发《大理州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的通知》精神,我校于四月二十日,按照紧急通知要求,立即部署启动,对我校食堂食品安全迅速进行了安全隐患全面排查,以确保我校食堂从业的食品安全。此次自查对严防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杜绝传染病的蔓延,保障全校师生人身安全具有非凡意义。现将我校食堂食品安全自查及整改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在校小学生65 名,教职工5 名。早餐人数达65名。食堂用肉、油、调味品等料完全按中心校指定采购,设有台账记录,采购索证记录,食品留样管理记录,餐具炊具消毒记录。学校食堂管理比较规范、卫生基本符合标准,制度健全。 二、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及时部署食品安全工作根据各级要求,我校立即贯彻落实祥云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重点汇总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重点汇总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重点考题汇总 名词解释 1. 临床流行病学 (clinical epidemiology)应用现代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 : 从患病群体探讨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和临床决策的规律,通过严格的设计、定量的测量及客观的评价,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 暴露因素:指接触过某种因素或具有某种特征或处于某种状态。这些因素、特征或状态称为暴露因素或研究变量。暴露因素可以是生物的、物理的、化学和机体的,是与疾病或某些医学现象发生有关的因素。 3. 真实性:也称效度或准确度,指测量值与实际值的符合程度,即测量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在试验的评价中,真实性是指待评价试验的测量结果与“金标准”测量结果的吻合程度。 4. 交互作用: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因子共同作用于某一事件时,其效应明显不等于该两个或两个以上因子单独作用时的和和/或积,称这些因子间存在交互作用。有时也称效应修饰。 5. RCT: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在病人中进行的,通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结果而确定某项治疗或预防措施的效果与价值的一种前瞻性研究。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选定患有某种疾病的病人,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病人施加某种预防或治疗的干预措施后,随访并观察一段时间,比较两组病人的发病结局,从而判断干预措施的预防或治疗效果。 6. Bias:即偏倚,是指在研究推理过程的任何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所获得的结果系统地偏离真实值。

7. 保护因素:影响人群发病率降低的内外环境因素称为保护因素。 8. 盲法: 为了避免试验的执行者与受试者甚至资料分析者一方或多方主观偏性的影响,使其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接受的是试验措施还是对照措施,这种试验方法称为盲法(blinding)。 9. 普查:是为了了解某病的患病率或健康状况,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范围的人群中每一成员进行的调查或检查。特定时间应该很短,甚至是某一时点。一般为 1, 2 天、1, 2 周或 1, 2 个月,最长不宜超过 2, 3 个月。特定范围是指某一地区或具有某一特征的人群。 10. RR (relative risk) :即相对危险度,是表示暴露与疾病等生物学事件关联强度大小最重要的指标,又称作率比或危险比,是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人群发病率或死亡率的比值,表明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性是对照组的若干倍。 11. 预后(prognosis) :是对疾病结局的概率预测,也就是指发病后疾病未来过程的一种预先估计。 12. Over matching:即匹配过头,把不必要的项目列入匹配,企图使病例与对照尽量一致,就可能徒然丢失信息,增加工作难度,结果反而降低了研究效率。 13. Double blind:即双盲,执行医疗措施的医护人员和受试者均不知道受试者的分组情况,接受的是试验措施还是对照措施。主要避免来自两方面的观察偏倚。 14. Nest case-control study: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又称套式病例对照研究,是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相结合的一种研究方法。研究开始时,首先选择一研究队列,收集暴露和疾病的有关资料,随访观察研究疾病的病例出现,并达到所设计的样本,将这些病例作为病例组,并在此队列用随机的方法选择非该病病人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暴露与疾病的关系,这种病例对照研究称为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临床流行病学题库及答案

临床流行病学题库及答案 一、绪论 (一)单选题 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是 ( B ) A.人群筛查 B.对比分析 C.普查 D.抽样调查 2.流行病学研究是从: ( B ) A.个体水平研究疾病B.群体水平研究疾病 C.分子水平研究疾病 D.细胞水平研究疾病 3.流行病学研究范围哪项不对: ( D ) A.传染病 B.健康 C.精神性疾病 D.不包括车祸及意外伤害 4.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包括: ( D ) A.疾病、健康 B.疾病 C.健康D.疾病、伤害、健康 5.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 ( B ) A.病人个体 B.全人群 C.病人群体 D.健康人群6.流行病学研究中所指的群体: ( C ) A.病人群体 B.非病人群体 C.一定范围内的群体 D.全人类

7.以下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 B ) A.流行病学是医学的一门方法学B.流行病学的前身是传染病学 C.流行病学是一门应用学科 D.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密切相关 8.以下哪项不包括在流行病学用途之中: ( C ) A.病因的探索 B.预防措施的效果评价C.临床观察 D.人群患病情况分析 二、 1、最能反映某地人群死亡实际情况的是: ( A ) A.死亡率 B.死亡比 C.病死率 D.标化死亡比 2、某医生调查发现,甲县的死亡者中心血管病占的比例最大,占40%,而乙县死亡者中心血管病占第3位,仅占25%。该医生认为甲县人死于心血管病的危险大于乙县人。( B ) A.此结论正确 B.此结论不正确,因为这不是率的比较 C.此结论不正确,因为没能设立对照组 D.此结论不正确,因为它是描述性研究,不能下结论 3、某市某区1999年总平均人口为20万,该区1998年结核病患者为1234人,其中治愈501例,死亡75例。而在1999年底时结核病

学校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专项工作总结

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专项工作总结 为了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工作环境和学习生活环境。根据社会事务管理局关于安全隐患排查的文件精神,我校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学习,落实责任,全面查找各种安全隐患,切实消除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因素和隐患,强化学校内部安全保卫,切实加强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工作,现就所做工作小结如下: 一、查 1.查校舍安全。对校舍情况进行逐一排查,重点检查旧校舍、在建校舍的结构安全情况。 2.查内保工作。重点检查学校各重要科室负责人是否对校园内部安全保卫工作认真负责,对学校内部各个岗位的安全责任制、保卫值班和巡逻制是否落实到位。严把人员进口关,防范和避免内部人员侵害中小学生的事件发生。 3.查消防安全。重点检查消防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消防通道是否安全、畅通,设施是否齐全等情况;对校园内电网、水管等基础设施进行逐一排查。检查师生是否有违章使用电器;学校学生集中上下楼时,有无专人负责疏散和指挥。 4.查交通安全。检查教职员工是否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主动在师生中做遵守交规的楷模,特别是督促骑摩托车要戴好安全头盔。班主任到学生上下学途中对学生途中安全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学校路队安全情况,严格送路队制度。

二、改 1.加强安全教育。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特别是加强学生应对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应急训练,预防交通、高坠等事故的发生。 2.排查安全隐患。通过检查共发现安全隐患2处,并已于4月25日之前整改完成。如在排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个别老师把摩托车放在教学楼边上,既影响外观,又不容易行走。于是我们通过讨论研究,决定把车辆放在学校门卫室旁统一管理。还有就是教学楼内墙裙少量的瓷砖由于失修,有脱落的危险,学校组织人员将不牢的瓷砖取下。 三、开展教育活动,保障师生安全 正值暑假来临之际,我校为保证全体学生在假期中的安全,7月2日,特邀请阿拉山口公安分局交警大队雷队长和治安科任君以及铁路公安所的民警深入我校开展交通、禁赌、防盗及维护铁路运输安全的教育工作。 四、今后工作方向 一如既往的保持安全第一的工作宗旨,尽职尽责,保障学校师生人身安全,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的建立做好工作。(作者:王战义)

临床流行病学总复习(人卫第3版)

第一章绪论 第二节临床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 一、临床流行病学的概念:是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基础学科,在临床医学的领域内,引入现代流行病学及统计学等有关理论,创新了临床科研的严格设计、测量和评价的临床科研方法学。 二、研究核心:应用其理论知识与临床研究的方法学,指导临床医学研究和循证医学实践,目的在于提高临床医学水平。 三、临床流行病学的特点:1.必须是以临床医学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2.研究对象是病人及其群体。3.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四、临床流行病学的任务:1.研究危害人民健康的最重要的疾病。2.培训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3.促进循证医学发展,提高临床医疗质量。 第三节流行病学与临床流行病学的关系 一、临床流行病学与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不同: 第四节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一、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第五节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学 第六节临床流行病学对临床医学的作用与价值 第二章疾病负担与临床研究重点的确定 第一节疾病负担的概念 一、疾病负担:指疾病(或伤害)、早死对患者、家庭、社会和国家所造成对健康和(或)经济、资源方面的损失程度。 第二节疾病负担测量的指标与意义 一、发病指标 (一)发病率 1.定义: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2.计算: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数/ 同时期暴露人口数)×k 3.应用:描述疾病的分布,反映疾病发生的比率,它的变化意味着病因因素的变化;帮助确定可能的病因,提出病因假设。 (二)患病率 1.定义: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 2.计算:(1)时点患病率=(某一时点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 该时点人口数(被观察人口数))×k (2)期间患病率=(某观察期间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 该时点人口数(被观察人口数))×k (3)患病率=发病率×病程,即P=ID 3.应用:(1)横断面研究的常用指标。(2)为医疗设施规划,估计医院的床位调转,卫生设施及人力的需要提供科学依据。(3)评价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程度。(4)通常用来表示病程较长的慢性病流行情况。 二、死亡指标 (一)死亡率

-----推荐-----流行病学重点总结

流行病复习重点+名解+简答+试卷集合 1、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疾病的发病过程;人与环境的关系;病因论;疾病推 测的原则;疾病放制的原则和策略;疾病发展的数学模型等。 2、流行病学的特征:(1)群体的特征:不忽略个体,但更重视群体 (2)对比的特征:只有比较才能鉴别异同 (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的特征 (4)社会心理的特征 (5)预防为主的特征 (6)发展的特征 3、影响患病率的因素:(1)使患病率上升的因素:1.病程延长 2.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 3.发病率的增高 4.病例的迁入 5.健康者的迁出 6.易感者的迁入 7.诊断水平的提高8.报告率的提高 (2)使患病率降低的因素:1.病程的缩短 2.病死率高 3.发病率下降 4.健康者迁入 5.病例的迁出 6.治愈率的提高 4. 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 分类发病率患病率 来源队列研究或疾病登记报告横断面调查 分子观察时间内新发生的病例数调查时的病例数(新、旧病例) 分母平均人口数或暴露人口数调查人数或平均人口数 时间 有时间长度(一般为“年”)理论上无时间长度(分为“时点”和“期 间”) 用途动态频率 主要用于急性病 病因分析、效果评价 静态比例 主要用于病程长的疾病卫生服务投入依据 5. 散发的原因:对传染病来说①该病常年流行,居民有一定的免疫或免疫水平; ②隐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如乙型肝炎; ③传播机制比较难以实现的传染病,如狂犬病; ④潜伏期长的传染病,如乙型肝炎。 6 . 疾病的职业分布:(1)短期波动(2)季节性(3)周期性(4)长期趋势 7. 判断地方病的依据:①该地区的各类居民,任何民族的发病率都高 ②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类似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均低,甚至不发病 ③迁入该地区的人经过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一致 ④人群迁出该地区后,发病率下降或减轻或治愈 ⑤除人以外,当地的易感动物也发同样的疾病 8. 现况调查的特点:(1)研究开始时一般不设立对照组 (2)现况研究的特定时间 (3)确定因果联系受限 (4)对不合发生改变的暴露,可以提示因果关系 9. 现况调查的优点:(1)常用抽样调查,其研究结果有较强的推广意义,以样本估计总体的可信度较高 (2)有来自同一群体的自然形成的同期对照,结果具有可比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