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清洁生产评价与审核

第三章清洁生产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教学文案

第三章清洁生产评价 第一节清洁生产概述 一、清洁生产的概念 1、清洁生产的含义 清洁生产的定义: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概念剖析 2个特性:源头削减,持续改进 3个内涵:清洁的能源与原材料、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技术、清洁的产品 4个效果: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减量化、再利用、无害化、资源化) 清洁生产的益处 (1)提高效益 ①改善环境形象 ②降低末端处理费用 ③提高利用效率 (2)减少风险 ①对环境的风险 ②对人类的风险 ③对自身的风险 二、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 清洁生产是污染控制的最佳模式,与末端治理有着本质的区别。 ①清洁生产体现的是“预防为主”方针;

三、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主,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与清洁生产的关系 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严重问题是:小规模工业污染源的失控和末端治理的失控。 其原因在于: (1)由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主要针对大中型综合建设项目,而忽略了小型工业企业生产污染的管理; (2)其主要评价污染物产生以后对环境的影响,污染控制措施一旦未能有效执行,则环境影响评价就失去其有效性。 二、环评中进行清洁生产评价 将清洁生产引入环评中的益处: (1)减轻建设项目的末端处理负担 (2)提高建设项目的环境可靠性 (3)提高建设项目的市场竞争力 (4)降低建设项目的环境责任风险 三、清洁生产分析思路 在环评中进行清洁生产分析是对计划进行的生产和服务实行预防污染的分析和评估,因此应判明废物产生的部位,分析废物产生的原因,提出和实施减少或消除废物的方案。 4、清洁生产分析方法 (1)通过现场调查和物料平衡找出废弃物的产生部位并确定产生量; (2)分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找出产生废弃物的原因; (3)针对每一种废弃物产生原因,设计相应的清洁生产方案,通过实验这些清洁生产方案来消除这些废弃物产生原因,从而达到减少废弃物产生的目的。 四、环评和清洁生产存在着很好的结合界面 由于环评和清洁生产均追求对环境污染的预防,其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因此有很好的结合

广州华润电子有限公司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方案

广州华润电子有限公司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方案 1 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广州华润电子有限公司清洁生产水平评价,可作为公司生产塑胶配件和五金配件,然后组装成电子开关零件为主要产品的企业参考。 2 引用文件 GB/T2589-2008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20106-2006 工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 HJT425-2008 清洁生产标准制订技术导则 GB/T 24001-2016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DB44/26-2001 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7-2001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GB12348-200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3 名词解释 3.1 清洁生产 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消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3.2 清洁生产评价方案 指依据生命周期分析原理,从生产工艺与装备、资源能源利用、产品、污染物产生、废物回收利用和环境管理六个方面,对行业的清

洁生产水平给出阶段性的指标要求,指导企业清洁生产和污染的全过程控制。 4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考核评定要求 4.1 评定等级 清洁生产国际先进水平:行业清洁生产定量、定性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所有项目都达到一级水平; 清洁生产先进企业水平:行业清洁生产定量、定性指标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大部分评价项目达到一级水平,部分评价项目处于二级水平; 清洁生产基本企业水平:行业清洁生产定量、定性指标均达到行业基本水平,大部分评价项目达到一级或者二级水平,部分评价项目处于三级水平。 4.2 指标要求 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技术要求见下表。

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流程及要点2017

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流程及要点 一、申请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的企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完成清洁生产审核过程,编制了《清洁生产审核报告》,报告规范、完整; (二)基本完成清洁生产无/低费方案、中/高费方案已部分完成或已安排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 (三)技术装备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政策要求;没有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产品;国家明令限期淘汰的生产工艺、装备情况明晰,并已列入整改计划。 二、申请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的企业需提交的材料: (一)《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申请表》(附表一); (二)《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印刷版及电子版); (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出具的清洁生产审核前的环境监测报 告或者企业与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联网的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的 监测数据;危废处置协议、转移联单、接收单位资质、排污许可证(正、副本)复印件; (四)清洁生产审核咨询合同或协议复印件、咨询服务机构资质证明及参加审核人员的技术资质证明材料复印件。

上述材料按顺序装订成册,一式七份。 三、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程序: (一)阅审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等有关文字资料; (二)召开评估会议听取汇报; 资料核查及现场考察;)三( (四)专家质询(包括对审核技术咨询机构的质询); (五)形成评估意见。 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技术评估要求: (一)章节完整,编制规范,内容真实,数据准确、符合企业实际;(二)编制依据充分、合理; (三)根据行业特点对审核企业的现状进行了真实、全面、准确的分析和评价; (四)体现了清洁生产审核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及相关逻辑性,涉及的技术方法科学合理; (五)提出的技术方案科学、有效,能够解决企业的主要问题,方案实施的绩效核定全面、合理; (六)审核报告结论完整、准确、可信。 五、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档案资料技术评估要求: (一)宣贯、培训资料完备; (二)企业现状资料齐全: 1.企业基本概况; 2.企业生产情况资料(企业生产工艺及排污节点,近三年原辅材料

生物制品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生物制品制造业(生物制剂)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征求意见稿)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环境保护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目录 前言 ............................................................................................................................................. I I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评价指标体系 (3) 5 评价方法 (6) 6 指标解释与数据来源 (7)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生物制品制造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生物制品制造业(生物制剂)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三级,Ⅰ级为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Ⅱ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Ⅲ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评价指标体系将适时修订。 本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为首次发布。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正丰易科环保科技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负责解释。 本指标体系自公布之日起试行。

1 适用范围 本指标体系规定了血液制品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本指标体系将清洁生产指标分为六类,即生产工艺及设备要求、资源和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产品特征指标和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本指标体系适用于血液制品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新建或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保核查、行业准入等管理制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指标体系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指标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二号) 《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6号)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年第3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三部) GB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GB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8597 危险废弃物贮存污染控制指标 GB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21905 提取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1907 生物工程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HJ/T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标体系。 3.1 清洁生产 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3.2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由相互联系、相对独立、互相补充的系列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指标所组成的,用于评价清洁生产水平的指标集合。

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程序和内容

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 一、申请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的企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完成清洁生产审核过程,编制了《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2.基本完成清洁生产无/低费方案。 3.技术装备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政策要求。 4.清洁生产审核期间,未发生重大及特别重大污染事故。 二、申请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的企业需提交的材料: 1.企业申请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的报告。 2.《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3.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站出具的清洁生产审核后的环境监测报告。 4.协助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咨询服务机构资质证明及参加审核人员的技术资质证明材料复印件。 三、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过程 1.阅审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等有关文字资料。 2.召开评估会议,企业主管领导介绍企业基本情况、清洁生产审核初步成果、无/低费方案实施情况、中/高费方案实施情况及计划等;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主要人员介绍清洁生产审核过程、清洁生产审核报告书主要内容等。 3.资料查询及现场考察,主要内容为无/低费和已实施中/高费方案实施情况,现场问询,查看工艺流程、企业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记录、环境监测报告、清洁生产培训记录等。

4.专家质询,针对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及现场考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质询。 5.根据现场考察结果以及报告书质量,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进行评定,并形成评估意见。 四、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标准和内容: 1.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全员参与,进行了系统的清洁生产培训。 2.根据源头削减、全过程控制原则进行了规范、完整的清洁生产审核,审核过程规范、真实、有效,方法合理。 3.审核重点的选择反映了企业的主要问题,不存在审核重点设置错误,清洁生产目标的制定科学、合理,具有时限性、前瞻性。 4.提交了完整、详实、质量合格的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审核报告如实反映了企业的基本情况,对企业能源资源消耗,产排污现状,各主要产品生产工艺和设备运行状况,以及末端治理和环境管理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不存在物料平衡、水平衡、能源平衡、污染因子平衡和数据等方面的错误。 5.企业在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按照边审核、边实施、边见效的要求,及时落实了清洁生产无/低费方案。 6.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科学、合理、有效,通过实施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预期效果能使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达到国家或地方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核定的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污染物

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价验收流程及要点

. 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流程及要点 一、申请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的企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完成清洁生产审核过程,编制了《清洁生产审核报告》,报告规范、完整; (二)基本完成清洁生产无/低费方案、中/高费方案已部分完成或已安排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 (三)技术装备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政策要求;没有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产品;国家明令限期淘汰的生产工艺、装备情况明晰,并已列入整改计划。 二、申请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的企业需提交的材料: (一)《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申请表》(附表一); (二)《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印刷版及电子版); (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出具的清洁生产审核前的环境监测报 告或者企业与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联网的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的

监测数据;危废处置协议、转移联单、接收单位资质、排污许可证(正、副本)复印件; (四)清洁生产审核咨询合同或协议复印件、咨询服务机构资质证明及参加审核人员的技术资质证明材料复印件。 上述材料按顺序装订成册,一式七份。 三、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程序: (一)阅审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等有关文字资料; (二)召开评估会议听取汇报; (三)资料核查及现场考察; ;. . (四)专家质询(包括对审核技术咨询机构的质询); (五)形成评估意见。 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技术评估要求: (一)章节完整,编制规范,内容真实,数据准确、符合企业实际;(二)编制依据充分、合理; (三)根据行业特点对审核企业的现状进行了真实、全面、准确的分析和评价; (四)体现了清洁生产审核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及相关逻辑性,涉及的技术方法科学合理; (五)提出的技术方案科学、有效,能够解决企业的主要问题,方案

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和验收技术导则(河北省)

关于发布河北省地方标准 《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和验收技术导则》的公告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环境,促进清洁生产,规范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和验收,由河北省环境保护厅提出,由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起草编制了《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和验收技术导则》(DB13/T1579-2012)。该标准由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2012年8月15日起实施。 特此公告。 二○一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附:《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和验收技术导则》(DB13/T1579-2012)

DB13/T 1579—2012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环境,促进清洁生产,规范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和验收,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环境保护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清洁生产分会、河北省清洁生产技术服务中心。 本标准起草人:孙彦敏、白进杰、魏志刚、杜静、于海、李志勇、周奇、韩建山、崔朝晖、程飞、谭金生、王婷、柳领君、冯建斌、杜鹏芳、于树梅、耿媛媛。

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和验收技术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和验收的原则、内容、工作程序及要求、方法与结果。 本标准适用于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评估和验收。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J 469 清洁生产审核指南制定技术导则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6号《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清洁生产审核评估 Assessment of Cleaner Production Audit 是指按照一定程序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过程的规范性,审核报告的真实性,以及清洁生产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等进行技术审查。 3.2 清洁生产审核验收 Acceptance of Cleaner Production Audit 是指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并落实了中/高费方案后,对其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验证并给出结论性意见。 3.3 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Compulsory Audit of Cleaner Production 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企业进行的清洁生产审核。 3.4 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 Voluntary Audit of Cleaner Production 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企业进行的清洁生产审核。 3.5 无/低费方案 Non/low Cost Option 是指无需投资或投资较少、容易在短期(如审核期间)内见效的清洁生产方案。 3.6 中/高费方案 Medium/high Cost Option 是指需要较大或很大投资、技术性较强的清洁生产方案。 3.7 合规性分析 Compliance Analyze 是指与法律、法规、规章或标准符合程度的分析。

氮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氮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前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氮肥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氮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用于评价氮肥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作为创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的主要依据,并为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企业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两级,分别为清洁生产先进水平和清洁生产一般水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指标体系每3-5年修订一次。 本指标体系由化工清洁生产中心起草。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本指标体系自公布之日起试行。 1 氮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适用范围 本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以煤、油(重油或轻油)或者天然气(含焦炉气、炼厂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氨,进而生产尿素、碳酸氢铵的氮肥企业。以煤、油或者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氨,进而生产硝酸铵、硫酸铵、氯化铵和磷酸铵的化肥企业可参照执行。 2 氮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本指标体系选取资源与能源消耗指标、产品特征指标、污染物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及环境管理与劳动安全卫生指标等5个方面共33项指标作为氮肥行业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这些指标的高低将反映企业的生产工艺水平、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水平以及安全环境健康管理水平。氮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见图1。

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图1氮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评价指标分为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其中,资源与能源消耗指标、污染物指标、环境管理与劳动安全卫生指标均为逆向指标,数值越小越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均为正向指标,数值越大越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产品特征指标中既有正向指标,也有逆向指标。 3 氮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基准值和权重分值 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的评价基准值是衡量该项指标是否符合清洁生产基本要求的评价标准。本定量化评价指标的评价基准值选取行业清洁生产的先进水平,即,对于正向指标,评价基准值采用氮肥行业能达到的最大值(即行业最优值)。对于逆向指标,评价基准值采用氮肥行业能达到的最小值(即行业最优值)。 各项指标的权重值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 以天然气、油和煤为原料的氮肥企业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项目、各项指标权重及评价基准值分别见表1、表2和表3。

《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

目 录 前 言 (1) 1 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适用范围 (2) 2 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2) 3 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评价基准值和权重值 (5) 4 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考核评分计算方法 (10) 4.1 定量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 (10) 4.2 定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 (12) 4.3 综合评价指数的考核评分计算 (12) 4.4 包装行业清洁生产企业的评定 (13) 5 指标解释 (14)

前言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包装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主要用于评价包装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作为创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的主要依据,并为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企业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两级,即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和代表国内一般水平的“清洁生产企业”。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指标体系每3-5年修订一次。 本指标体系由中国包装联合会起草。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指标体系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1 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适用范围 本指标体系适用于以纸、塑料、金属为原料的包装生产企业。 2 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根据清洁生产的原则要求和指标的可度量性,本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要求两大部分。 定量评价指标选取了有代表性的、能反映“节能”、“降耗”、“减污”和“增效”等有关清洁生产最终目标的指标,建立评价模式。通过对各项指标的实际达到值、评价基准值和指标的权重值进行计算和评分,综合考评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状况和企业清洁生产程度。 定性评价指标主要根据国家有关推行清洁生产的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政策、资源环境保护政策规定以及行业发展规划选取,用于定性考核企业对有关政策法规的符合性及其清洁生产工作实施情况。 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分为一级评价指标和二级评价指标两个层次。一级评价指标包括资源与能源消耗、产品特征、污染物产生、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生产环境、工艺与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五项指标。二级评价指标是一级评价指标之下,代表包装行业清洁生产特点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可验证的若干指标。 包装行业清洁生产定量、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见图1、图2、图3所示。 图1 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国家已公布的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附件1 国家已公布的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05年第28号(2005年6月2日) 1、《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2、《氮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3、《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二)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6年第87号(2006年12月1日) 1、《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2、《铬盐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3、《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4、《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5、《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6、《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7、《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三)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7年第24号(2007年4月23日) 1、《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2、《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3、《磷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4、《轮胎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5、《铅锌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6、《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7、《涂料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四)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7年第41号(2007年7月14日) 1、《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2、《发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3、《纯碱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4、《机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5、《硫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6、《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五)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7年第63号(2007年9月29日) 《电解金属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2).doc

附件一: 印染行业清洁生产 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公布

目录 前言 (2) 1. 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适用范围 (3) 2. 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与内容 (3) 3. 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评价基准值及权重分值 (5) 4. 印染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方法 (8) 4.1 定量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 (8) 4.2 定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 (9) 4.3 企业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的考核评分计算 (9) 4.4 印染行业清洁生产企业的评定 (10) 5. 指标解释 (11)

前言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印染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特制定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用于评价印染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作为创建清洁先进生产企业的主要依据,为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企业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两级,即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和代表国内一般水平的“清洁生产企业”。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指标体系每3~5年修订一次。 本指标体系由中国印染行业协会和东华大学负责起草。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指标体系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1. 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适用范围 本指标体系适用于印染行业生产企业 2. 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与内容 根据清洁生产的原则要求和指标的可度量性,本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要求两大部分。 定量评价指标选取有代表性,能反映“节能”、“降耗”、“减污”和“增效”等有关清洁生产最终目标的指标,建立评价模式。通过对各项指标的实际达到值、评价基准值和指标的权重值进行计算和评分,综合考评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状况和企业清洁生产程度。 定性评价指标主要根据国家有关推行清洁生产的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政策、资源环境保护政策规定以及行业发展规划选取,用于定性考核企业对有关政策法规的符合性及其清洁生产工作实施情况。 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一级指标为普适性、概括性的指标;二级指标为反映印染企业清洁生产各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具体、易于评价考核的指标。 印染行业企业定量和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分别见图1~图2。

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方案

广州市未来之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方案 1.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广州市未来之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清洁生产水平评估,仅适用于对铝塑复合板的同类型企业。 2.规范性应用文件 本方案适用于广州市未来之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清洁生产水平评估,仅适用于对铝塑复合板的同类型企业。 GB/T-2016 评价指标体系通则 GB/T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HJ/T 清洁生产标准制定技术导则 3.术语解释 下列术语和定义属于本方案。 3.1清洁生产 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消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3.2生产工艺及设备指标 指对产品生产中采用的生产工艺和装备的种类、自动化水平等方案的要求。 3.3资源与能源消耗指标 指在正常的生产工艺中,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新鲜水量、能耗的指标。 3.4产品特征指标

指影响产品合格率的指标。 3.5污染物产生与排放指标 指在正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的产生及排放量的指标。 3.6资源综合利用指标 指在生产工艺中,水、能源和物质利用的效率、重复利用率等反映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的指标。 3.5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指对企业制定和实施的各类环境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和措施的要求,包括执行环保法规情况、企业生产过程管理、环境管理、清洁生产审核、相关环境管理等方面。 4.清洁生产评价指标考核评定要求 4.1评定等级 本方案将清洁生产水平划分为三级: 一级: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二级: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三级: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4.2评价指标要求 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指标要求见表1

清洁生产复习资料

选择题 组织和筹划阶段包括:取得领导支持、组建审核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克服障碍。 预评估包括:现状调查与分析(需收集宏观材料)、进行现场考察、评价产污排污状况、确定清洁生产审核重点、设置清洁生产目标、提出实施无低费方案。 预评估的目的是对企业全貌进行调查分析,分析和发现清洁生产的潜力和机会,从而确定本论审核的重点。本阶段的工作重点是评价企业的产物排污状况,确定审核重点,并针对审核重点设置清洁生产目标。 确定清洁生产审核重点的方法:a、简单对比法,b、权重总和计分排序法(选择题或填空题) 评估的目的:通过审核重点的物料平衡,发现物料流失的环节,找出废弃物产生的原因,查找物料储运、生产运行、管理以及废弃物排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寻找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为清洁生产方案的产生提供依据。 评估的重点:实测输入输出物流,建立物料平衡,分析废弃物产生的原因。 建立物料平衡的预平衡测算中输入总量和输出总量之间的偏差在5%以内,则可用其结果进行随后的分析。 方案产生和筛选目的:通过方案的产生、筛选、研制,为下一阶段的可行性分析提供足够的中高费清洁生产方案。 方案产生和筛选重点:根据评估阶段的成果,制定审核重点的清洁生产方案;在分类汇总的基础上,经过筛选确定出二个以上中高费方案供下一阶段进行可行性分析;同时对已实施的无低费方案进行实施效果核定与汇总。 方案产生和筛选中备选方案的产生方法:大脑风暴法、逆向思维法、移植借鉴法、缺点发现法等 大脑风暴法:大脑风暴法是将少数人召集在一起以会议的形式,在一种跃跃欲试的氛围中,对某一个问题进行自由地思考和联想,通过成员之间彼此的补充和相互启发,提出各自的设想和提案,所有参与者不准对其他人言论正确性或准确性进行任何评价的一种讨论方法。 方案产生和筛选中筛选方案的方法:初步筛选、权重总和计分排序 可行性分析的目的:对筛选出的中高费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估,以选择最佳的、可实施的清洁生产方案。

企业清洁生产评价准则

企业清洁生产评价准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卷烟企业清洁生产的要求及其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卷烟工厂和省级工业公司的清洁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 GB/T 23331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ISO 14001:2004,IDT) YC/T 273—2008 卷烟包装设计要求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令[2008]第1号) 3 术语和定义 GB/T 240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清洁能源 cleaner energy 天然气、油(不含重油)、电、城市集中供热蒸汽及国家认定的清洁能源。 3.2 清洁生产 cleaner production 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3.3 卷接包装一次成品率 one-time rate of final products in the cigarette package 在烟支卷制和包装制造过程中,仅经过一次加工形成的合格产品的比率。通过收集卷接包装过程中产生的残次烟的数据,综合反映各类卷包材料的损耗率水平。 4 要求

4.1 总要求 4.1.1 卷烟企业应遵循节约资源、预防污染的原则组织生产。 4.1.2 按资源优势合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倡使用清洁能源和低污染能源。 4.1.3 卷烟企业应按GB 17167的要求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同时也应按GB/T 23331要求建立相应的能源管理体系。 4.1.4 选用资源利用率高、少废、无废工艺设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害因素,采用可靠和简单的生产操作和控制方法,对材料进行循环利用。 4.1.5 产品及包装物的设计,应考虑其在产品生命周期中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优先选择无毒、无害、易于降解或者便于回收利用的方案,减少包装材料的过度使用和废弃物的产生。 4.2 资源能源利用(250分) 表1 卷烟企业清洁生产资源能源利用评价表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Cleaner production assessment indicator system Integrated circuit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集成电路制造业 (标准送审稿) 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组2017年4月

目录 1 任务来源、起草单位、编制组成员单位与主要起草人 (1) 2 集成电路制造业概况 (1) 2.1集成电路制造业生产概况 (2) 2.2集成电路制造业生产工艺 (5) 2.3集成电路制造业能源与水消耗及产排污分析 (6) 3 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8) 4 主要起草过程 (10) 5 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 (13) 6 主要条款的说明,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试验验证的论述 (17) 6.1范围 (17) 6.2规范性引用文件 (17) 6.3术语和定义 (18) 6.4评价指标体系 (20) 6.5评价方法 (25) 6.6指标解释与数据采集 (32) 7 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 (35) 8 作为推荐性标准或者强制性标准的建议及其理由 (35) 9 指标体系实施可行性分析 (36) 9.1技术可行性分析 (36) 9.2经济可行性分析 (36) 9.3实施可行性分析 (37) 10 实施标准的措施建议 (37) 11 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37)

1 任务来源、起草单位、编制组成员单位与主要起草人 北京市政府于2014年2月8日制定出台了《北京市进一步促进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京政发[2014] 6号),支持高端集成电路生产性项目建设。为促进产业绿色清洁生产,北京市政府于2015年10月19日发布了《北京市推进节能低碳和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2015—2022年)》(京政办发[2015] 47号),由于集成电路制造业具有能源消耗量大、污染物种类繁多的特点,本标准被列为工业领域节能低碳与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的重点之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作为本项目的主管部门,下达标准制定任务,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负责标准制定工作。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为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本标准编制组其它成员单位为北京市主要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集成电路封装企业和相关科研院所,包括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中芯北方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燕东微电子有限公司、中国航天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威讯联合半导体(北京)有限公司、瑞萨半导体(北京)有限公司、北京首钢微电子有限公司、北京市华芯微半导体有限公司、北京飞宇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是贾爱娟、刘波林、李亚健、徐桢梓、蔺增金、赵元闯、赵晓农、魏会敏、修文华、徐伯珺、张宏涛、刘洋等。 2 集成电路制造业概况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集成电路制造业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的电子器件制造业,行业代码为3963。集成电路制造业产业链包括芯片制造和集成电路封装, 芯片制造主要是根据设计企业下发的订单进行生产;集成电路封装主要

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流程及要点教学提纲

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流程及 要点2017

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流程及要点 一、申请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的企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完成清洁生产审核过程,编制了《清洁生产审核报告》,报告规范、完整; (二)基本完成清洁生产无/低费方案、中/高费方案已部分完成或已安排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 (三)技术装备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政策要求;没有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产品;国家明令限期淘汰的生产工艺、装备情况明晰,并已列入整改计划。 二、申请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的企业需提交的材料: (一)《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申请表》(附表一); (二)《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印刷版及电子版); (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出具的清洁生产审核前的环境监测报告或者企业与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联网的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危废处置协议、转移联单、接收单位资质、排污许可证(正、副本)复印件; (四)清洁生产审核咨询合同或协议复印件、咨询服务机构资质证明及参加审核人员的技术资质证明材料复印件。 上述材料按顺序装订成册,一式七份。 三、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程序: (一)阅审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等有关文字资料; (二)召开评估会议听取汇报; (三)资料核查及现场考察;

(四)专家质询(包括对审核技术咨询机构的质询); (五)形成评估意见。 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技术评估要求: (一)章节完整,编制规范,内容真实,数据准确、符合企业实际; (二)编制依据充分、合理; (三)根据行业特点对审核企业的现状进行了真实、全面、准确的分析和评价; (四)体现了清洁生产审核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及相关逻辑性,涉及的技术方法科学合理; (五)提出的技术方案科学、有效,能够解决企业的主要问题,方案实施的绩效核定全面、合理; (六)审核报告结论完整、准确、可信。 五、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档案资料技术评估要求: (一)宣贯、培训资料完备; (二)企业现状资料齐全: 1.企业基本概况; 2.企业生产情况资料(企业生产工艺及排污节点,近三年原辅材料和能源消耗,单位产品成本,设备配备,运行管理等); 3.与本企业相关的国家产业政策、清洁生产行业标准或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同行业现状水平的调查资料; 4.环境保护现状与环保管理资料(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量、环境监测报告及排污许可证、危废产生及规范化处置情况等); 5.对标数据统计计算过程和依据。 (三)审核重点实测数据的原始记录规范、真实、可信; (四)方案产生的原始资料完整并经得起核验;

广州市彩城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方案 - 广州清洁生产网

广州市彩城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方案 1、清洁生产评价方案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广州市彩城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清洁生产水平评价;专业生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类似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可以参照本方案。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方案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方案。 GB/T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HJ/T 425 清洁生产标准制定技术导则 《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6 号) 3、名称解释 3.1 清洁生产: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3.2污染物指标:污染物指标为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指标,是指生产装置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和废气的排放浓度。(公司无生产性废水排放,因此不设废水指标) 4、清洁生产评价指标考核评定要求 本方案给出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企业生产过程清洁生产水平的三级技术指标: 一级: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二级: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三级: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5、指标要求 表1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工业清洁生产指标要求

6、有关参数的计算方法 企业的原材料、能源消耗、产品产量等均以日报表、法定月报表或者年报表为准。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如下: 6.1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统计报告期内,用能单位生产某种产品的综合能耗与同期该合格产品产量的比值。 式中: E d—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折合标准煤计算),(kgce/m3); E i—计划统计期内企业生产过程中综合能耗总和(折合标准煤计算),(kgce); S—计划统计期内企业产品产量,(m3)。 6.2 单位产品综合电耗:指企业生产过程中,每生产单位产品所耗用的电量(仅包括生产用电)。

广东省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制范本.doc

广东省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制范本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

目录 一、前言 二、审核准备 三、预审核 四、审核 五、方案的产生与筛选 六、方案的确定 七、方案的实施 八、持续清洁生产 九、结论 十、报告编制格式要求 十一、报告附件要求 十二、广东省清洁生产企业换证提交材料要求- 2 -

1 前言 包括企业简要概况、清洁生产审核的背景和目的、企业存在的主要资源和环境问题等。 2 审核准备 2.1审核小组 建立清洁生产审核领导小组和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小组。小组成员数量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定,一般由生产管理、技术、设备、环境保护、材料供应、质量保证、财务等部门人员组成。 2.2审核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应包括清洁生产审核各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责任部门、时间进度、职责分工等。 2.3宣传和教育 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动员、宣传、培训的情况。明确本轮清洁生产审核的资金筹措方式及保障措施。清洁生产审核障碍表现及解决方法。 - 3 -

2.4建立激励机制 本章要求有如下图表: 审核领导小组成员表; 审核工作小组成员表; 审核工作计划表。 3 预审核 3.1 企业概况 3.1.1企业基本情况 包括发展简史、企业地址、所属行业、企业类型、主要产品、生产规模、产值、利税、组织机构、人员状况、工作制度、发展规划等基本情况;企业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等基本情况。 3.1.2企业生产现状 近三年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和主要经济指标;主要分厂、车间和公用设施情况;主要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分析等。 3.1.3企业原辅材料、水、能源消耗 近三年企业主要原辅材料种类及消耗情况,有毒有害原辅材料的使用和替代情况分析;水的计量及消耗情况;主要能源种类计量及消耗情况。 3.1.4主要设备 - 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