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化

浅谈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化
浅谈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化

浅谈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化

浅谈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化

摘要:在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从以前单一纸张文献型的简单借阅向新型网络信息服务模式转化。本文从总结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的特点入手,分析了传统服务模式的挑战,提出应该转化图书馆的服务模式。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模式特点挑战转化

从古代的藏书楼发展到近代图书馆、现代图书馆,以及如今出现的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等非物理实体图书馆,图书馆的服务发生了一系列变革。在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从以前单一纸张文献型的简单借阅向以多种媒介为基础,以电子媒介为主导,以网络应用为中心,以资源共享为特点的新型网络信息服务模式转化。

一、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的特点

1、封闭型管理模式

传统图书馆受管理体制的制约,形成“小而全”的自我封闭的图书馆模式。每个图书馆都试图建立自己的比较独特的完善的服务体系,尤其是文献资源建设方面,同一地区,不同图书馆购买同种资源的现象普遍,既浪费资金资源的利用率也低。同时,由于管理体制的限制,不能充分发挥文献资源的作用。

2、被动型服务方式

传统图书馆的服务一般是等读者上门,所有的服务基本是以图书馆馆舍为中心。图书馆的指导思想是尽可能把藏书收全,服务设施齐全,有比较舒适的环境。主要服务方式是:馆内阅览、书刊外借、文献复制、参考咨询等。图书馆满足于书刊的借借还还、取取归归的服务方式。

3、低层次文献型服务

传统图书馆以收集、整理、保存和传递文献信息为主,服务内容主要是向读者提供原始文献的借阅。图书馆没有对一次文献做出深加

工,形成二次文献、甚至是三次文献,没有充分挖掘原始文献信息的知识。受此影响,读者服务的范围和水平受到严格限制,仅限于较低层次的服务,不利于读者对需求信息的获取及利用。

4、单纯型服务对象

传统的图书馆面向比较固定的读者群,主要对到馆的读者服务,服务对象集中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国家机关。他们习惯把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和方式仅仅放在图书馆,获得信息的方式和渠道比较单一,图书馆可提供的服务方式也比较单纯。许多图书馆对书刊的利用率,读者借阅的满足率,服务效果从不过问,把图书馆办得像行政办事机构。

5、劳动密集型文献管理

图书馆工作人员对文献的加工,主要是对整体文献的加工和处理,也可称为"粗加工",工作人员从书刊的采、编、加工、入库、管理,主要是从事重复性劳动,劳动强度较大。衡量一个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效果,往往是以图书的流通量作为唯一的标准。从一个图书馆整体动作而言,以劳动密集型为主。

6、公益性服务

我国图书馆所有经费由国家提供,图书馆完全是公益性的。这种做法为我国的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同时,也带来许多弊病,任何业务的开展,都向国家要投资。同时计划经济中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问题,图书馆也普遍存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图书馆需求的扩大,仅依靠国家一方的投资,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面临的挑战

1、图书设备现代化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数字图书馆的兴起,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对印刷型文献的数字化建设要求传统的图书馆及时更新设备、培训馆员和引进先进的计算机管理设备及其他全文检索系统,以适应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要求。因此,技术上的挑战不仅无法避免,而且也是刻不容缓的。

2、读者需求多样化的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竞争以及学科知识交叉渗透,用户对信息的需求表现出多样化。知识的创新与重组使得学科高度综合,知识高度密集,读者希望获取来源广泛且经过加工整理的综合型信息。读者所需的信息不再单单是公开发行的图书与报刊,也包括了会议文献、学位论文、地方史志等非公开发行的信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扩展了文献载体形式。读者不仅需要到图书馆借阅纸质图书,同时也需要文献在网络上远程传递。

3、信息资源共享化的挑战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成为一个“互联空间”,打破了传统图书馆之间的界限。图书馆资源建设向“资源共享”的方向发展,每个图书馆都是网络上的一个节点,每个加入网络的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利用网络系统内的任何一个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每个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不再是一个一个的孤岛。

4、信息管理自动化的挑战

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使得对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检索、传递和业务管理实现自动化。利用计算机来管理多媒体文献信息资源,尤其是对视频图像和音频信息的数字化存储、加工、处理、图像检索和传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三、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化

1、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管理模式转化

图书馆开始突破围墙,主动接触社会,在信息的采集、加工、组织、服务方面,面向网络环境,以新的方式组织、控制、选择、传播信息建立了辐射型的开放服务系统。例如:国家图书馆利用网络环境和设施,扩大读者范围和领域,在电子阅览室开展各项网络信息服务,每天上网浏览图书的读者已达50~60万人次,是每天来馆读书的读者的几十倍。

2、由被动型向主动型服务方式转化

面对社会的信息需求,图书馆的服务已经开始走出图书馆,面向社会、面向需求、上门服务。在做好阵地服务的同时,工作人员主动与用户联系,了解需求,采用新的服务方式,主动为读者服务。例: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广东中山图书馆的剪报中心,主动与大中

型企业联系,了解信息需求,编辑专题剪报,提供信息服务,收到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由低层次文献型向多样型服务内容转化

现代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摆脱传统的服务方式,摒弃单个、重复、被动、琐碎的手工服务。把服务模式从"单纯服务型 "转变为"服务经营型",把服务推向市场,开展信息的深加工,如代查、代检索、代翻译、人办手续、代复制、联机检索、光盘检索、联机目录查询、网上专题信息服务等。提供信息资源的范围和载休更广泛。图书馆从文献资料的收藏者和提供才,转变为信息产品的生产才、开发者和提供者。

4、由单纯型向针对型服务对象转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社会的建立,图书馆开始冲破传统服务模式,紧密地配合社会需求,提供特色服务,有针对性的服务,不断提高读者的满意率。例如:国家图书馆强化为政府立法决策服务,在近两年的"两会"期间,24小时全方位服务。党校图书馆也通过推行馆员制度、跟踪课题、设计专题等形式的有针对性的为教学、科研服务。

5、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服务转化

信息社会需要信息的深层次加工,图书馆开始从以文献单元的加工,深入到以知识单元为主的加工,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将从借借还还的服务,转移到多层次信息咨询服务,有更多的工作人员从事信息的组织,直接参与市场,成为信息技术的中介,在信息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增加智力投入。产生了新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被称为"网上信息员"、"网上导航员"、"网上冲浪员"。信息服务人员已经从简单的劳动,转向智力型劳动。

6、由公益性服务向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转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馆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在完成公益性服务的同时,开展各种类型的有偿信息服务,通过共建与共享,对社会公众开放,已经得到社会和读者的认可。不仅可以弥补国家投资的不足,也可以促使图书馆有自我生存的自身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 肖欣.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的基本途径[J]. 科技信息. 2009(30)

[2] 马兰. 试论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29)

------------最新【精品】范文

浅谈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浅谈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摘要:介绍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分析了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必要性和意义,提出了网络时代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举措,基层图书馆创新服务,要从更新观念、转变服务模式、发挥特功能、强化图书馆员队伍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理念;服务创新;基层图书馆;服务创新;互联网;服务模式 1 引言 随着21世纪电子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信息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大量的信息电子介质、超文本、多媒体的形式出现,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呈现多样性,传统图书馆固有的被动模式逐渐受到现代化管理的冲击和挑战,也越来越不能适应这种信息化背景下发展的需要。 2 服务创新的必要性和意义 国家领导人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只有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才能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缺少了创新就意味着落后消亡。只有创新人类

社会才会全面进步,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 2.1 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2.1.1 服务创新是图书馆发展的动力。服务创新使图书馆打破传统的服务方式,改革服务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效率,能使图书馆以敏锐的洞察力密切关注未来发展的新趋势,赢得竞争优势。 2.1.2 服务创新是图书馆深化改革的需要。随着我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图书馆外部运行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图书馆原有的服务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运行机制,所以,图书馆为了更好地发展就必须改进传统的服务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1.3 服务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知识经济时代是不断产生新思想、新技术、新理念、新知识的时代。创新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传统图书馆的管理体制和服务模式,常常制约馆员的行为、约束馆员的思想,从而抑制馆员的创造力,所以图书馆只有走服务创新之路才能在激烈的信息竞争中生存下去[3]。 2.2 服务创新的意义 (1)服务创新使图书馆增强职业危机感,树立竞争意识,努力创新特色服务,打造服务品牌,以雄厚

浅析促进党校系统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对策措施

浅析促进党校系统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对策措施 党校图书馆是党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职能部门,是为党校培训教育、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信息文献支持的重要阵地。在党校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加强对传统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的创新,不断提高党校图书馆发展水平。本文对当前党校图书馆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结合信息时代的特征对图书馆发展创新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 标签:党校图书馆转型发展信息化建设问题对策 引言 图书馆是我国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传输知识、共享资源的场所。党校作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党校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力量,在这个背景下,图书馆的传统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对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面临数字化、网络化以及社会化发展的冲击,党校图书馆必须要实现转型发展,对传统的服务理念、服务模式进行创新,改变传统的服务方式,结合党校图书馆的准确定位,对党校图书馆的服务范围进行拓展,促使党校图书馆更好地服务于党校的发展,服务社会,提高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一、党校图书馆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图书馆管理理念陈旧 管理理念是影响党校图书馆发展水平的关键,随着我国对图书馆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和理念带来的影响。传统的管理理念陈旧,而且其弊端越来越明显,比如在服务过程中,传统的服务是单向服务,读者必须要到图书馆才能享受服务,图书馆对读者的服务力度不够,缺乏互动性和双向性。 2.信息化建设水平低 在党校图书馆转型发展过程中,信息化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但是近年来党校图书馆的发展面临的困境和阻碍较多,其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图书馆的信息化普及率低,计算机设备和信息化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是提高图书馆发展水平的关键,但现阶段党校在图书馆事业建设过程中信息化技术的普及率还比较低,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所以阻碍了党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第二,领导干部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但是在基层党校中有的领导干部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力度不高,甚至有人认为购买了计算机设备就是实现了自动化和信息化发展。

[图书馆,质量]浅谈如何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

浅谈如何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 【摘要】服务质量是衡量图书馆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促进图书馆服务水平和质量提高的手段。虽然各馆都在抓服务建设,往往忽视了服务中的许多细节的管理。当前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必须实现其职能的转换,提高图书馆的公共服务质量。本文从公共图书馆服务理念概念分析出发,提出了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理念;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是衡量图书馆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促进图书馆服务水平和质量提高的手段。目前,图书馆服务存在着许多问题。虽然各馆都在抓服务建设,往往忽视了服务中的许多细节的管理。一些图书馆虽然制定了关于服务方面的规章制度,但比较简单,缺乏可操作性,对服务的过程及服务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没有具体的、明确的规定。下面就针对目前图书馆的现状提出了提高图书馆公共服务质量的相关建议。 一、要以“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为宗旨,从读者的利益和需求出发,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图书馆服务是“图书馆利用馆藏和设施直接向读者提供文献和情报的一系列活动,有时也称图书馆读者工作。现代图书馆不仅通过阅览和外借的方式向读者提供印刷型书刊资料,而且还提供文献缩微复制、参考咨询、编译报道、情报检索、情报服务、定题情报检索以及宣传文献情报知识的专题讲座、展览等服务。”图书馆主要通过提供信息资源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两类来实现其服务职能。然而图书馆服务的内涵并不单单是指为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而开展的各项工作,还应包括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服务质量、服务环境,以及在图书馆服务过程中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服务态度等。因此在图书馆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主要是指图书馆在实现其价值体现,满足读者和社会需求的过程中,以人为中心来配置服务资源,尊重人的价值,培育人文精神,实施人文关怀,营造人文环境来充分调动和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最终实现图书馆的服务价值。具体来讲包括“以馆员为本”和“以读者为本”两个方面。“以馆员为本”是指要爱护馆员,支持馆员的创造性劳动,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图书馆要靠事业吸引人、靠待遇留住人、靠政策激励人、靠情感温暖人,充分调动馆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以读者为本”要求在服务中以“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为宗旨,从读者的利益和需求出发,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二、提高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公共图书馆高质量服务是读者的需要。公共图书馆作为地方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地方读者学习、休闲、查阅资料的主要场所。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迅猛发展,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性质更加显露,读者对图书馆的要求也更高。图书馆服务已不再是简单的借借还还,读者需要的是高质量细致的全方位的服务,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水平高低决定了图书馆是否能吸引更多的读者来利用图书馆,增加图书馆的文献利用率。因此,创造宁静、和谐、便利、人性化的求知环境,服务于新时代的读者是公共图书馆的责任所在。其次、公共图书馆为读者提供高质量服务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地方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的发展需要公共图书馆由知识信息宝库变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文献信息服务。区县级公共图书馆则更担负着为地方政府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为基层公众服务的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馆员实现服务转型的思考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馆员实现服务转型的思考 【摘要】新时期高校图书馆馆员要实现从信息资源被动的提供者向信息资源的优秀导航员转型,要实现从静态服务到动态服务转型,要实现馆内管理人员到馆外培训师的转型,还要能胜任馆内多部门的工作,为高校师生更好的利用信息资源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信息导航 高校图书馆是传承先进文化和发挥教育职能的重要阵地[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逐步从扩大招生规模向注重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转型,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学校信息资源的主要提供者,其任务愈发显得重要,应对新时期的新任务,高校图书馆馆员实现服务转型不但显得必要,而且显得迫切。笔者就图书馆馆员服务转型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 图书馆馆员要实现从信息资源被动的提供者到信息资源的优秀导航员转型 纸质载体的信息资源是当前网络电子信息资源的重要补充[2],随着高校信息资源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在海量信息尤其是纸质信息资源中筛选所需信息所耗费的时间增加很多,普通借阅者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的发现自己所需的信息载体。图书馆馆员实现从信息资源被动的提供者到信息资源的优秀导航员转型,对解决这一问题十分有利。 要实现从信息资源被动的提供者到信息资源的优秀导航员转型,首先要鼓励高校图书馆馆员加强学习,实现图书馆管理人员知识结构的重组和优化,使馆员向复合型人才转化。图书馆可以开展跨专业的课程培训,如图书工作人员可以进修高校与本人工作相关的其他专业课程.而其他专业人才可以进修图书情报专业课程。还要加强学科馆员建设,结合继续教育及在岗培训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为图书馆员知识更新创造条件,通过不断学习,使他们熟知馆藏资源的类型,了解馆藏资源与教学科研联系的大致方向,尤其是在海量纸质信息载体中,能够快速为高校师生提供信息导航。 在此基础上,要做好已有馆藏资源的检索系统建设,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所分属得不同学科角度,结合图书馆实际情况,建立多维检索方法,方便提高获取对应信息的导航服务。 2 图书馆馆员要实现从静态服务到动态服务的转型 图书馆馆员传统的静态性服务,是被动的等待读者前来寻找利用信息资源,并且对不同对象在不同时段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变化较少关注,也常常很少跟踪调查,正是由于这种服务方式是静态的,也就导致这种服务变得孤立。笔者认为图书馆馆员动态性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具有超前性。即根据对高校信息需求的一些共性特点,结合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实际需求,结合高校各年度宏观工作计划,超前工作,超前准备,做好对可能用到的信息资源的梳理和准备,避免出现工作中的盲区和漏洞。二是,针对性。对常规教学工作中要使用的资源,进行分门别类,做到常态化工作有条不紊。对科研课题展开的服务,可以结合学校科研处等管理部门,对课题研究开展情况进行全程跟踪,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介入课题研究过程之中,及时提供信息服务。甚至通过信息资源的发掘比较,对科研课题的进展、创新性作出参考评价,三是,连续性。如对师生开展的课题研究工作,从时间上要做到从课题立项,到最终的成果评价,及提供信息资源的支持

浅谈图书馆服务创新

浅谈图书馆服务创新 本文论述了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内涵,提出服务创新的必要性。对菏泽市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探索实践进行论述,指出要重视图书馆队伍建设,发挥图书馆员在服务创新中的的主体作用,让读者参与互动,注重服务创新的动态性。 标签:图书馆服务创新互动 一、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定义及其必要性 1.服务创新的定义 图书馆服务是图书馆利用馆藏资源优势,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和其他文化需求的一切活动。而创新的内涵是引入新理念、新模式,是功能性质方面的显著变化。因此,服务创新主要是指图书馆应用新思想新技术变革传统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创造更为愉悦的服务体验。 2.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发展公共文化事业,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阵地,图书馆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14年1月,菏泽市图书馆建成开馆,由于开馆时间短,积淀不足,馆藏资源设施还不完善、图书馆员经验不足,使得图书馆的服务内容较少,形式单一,多元化、个性化和深层次的服务开展不足。我们必须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的契机,进行服务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信息传播和共享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对图书馆运营理念和服务形成巨大挑战,同时也是图书馆进行管理革新和服务创新的重大机遇。数字时代背景下,图书馆以实体空间提供文献资源服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读者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要想在信息爆炸和信息源日益多元化的当下吸引读者用户,必须要进行服务创新。图书馆应利用数字图书馆、图书馆微信平台等新技术手段向读者主动推送信息和服务;由提供原始文献服务变为提供深层次,专业化、个性化的精准服务,同时调动读者积极参与图书馆活动,在互动模式下开展服务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潮流,继续发挥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阵地作用。 二、菏泽市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探索实践 1.人性化服务 为使读者更便捷的利用图书馆,菏泽市图书馆开馆以来,相继投入使用便利化硬件设施,推出一系列人性化的服务举措。比如:(1)制作了360度全景图书馆,新读者可以直观的了解图书馆的结构布局,各种馆藏资源的分布,以达到快

浅谈图书馆服务转型

浅谈图书馆服务转型 发表时间:2020-01-09T15:04:18.07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8期作者:叶绒丽 [导读] 图书馆读者服务与转型发展在图书馆事业发挥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具有虚拟和现实两个服务空间,一方面是数字空间,包括多元、实用和创新,另一个是文化休闲空间,主要是轻松、和谐和高雅。本文主要分析图书馆转型服务,为图书馆服务转型与空间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价值。 (湖北襄阳职业技术学院,441000) 摘要:图书馆读者服务与转型发展在图书馆事业发挥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具有虚拟和现实两个服务空间,一方面是数字空间,包括多元、实用和创新,另一个是文化休闲空间,主要是轻松、和谐和高雅。本文主要分析图书馆转型服务,为图书馆服务转型与空间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转型 图书馆的职能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开发智力资源和提供文化娱乐服务等等。其主要功能用于收藏图书和文献,为读者提供基本的借阅和归还服务。但是,图书馆人员素质水平不高,业务技能不强,制约了图书馆进一步发展。图书馆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图书情报和信息管理人才,也不具备具有专业学历的相关人才。大部分馆员只具备基本的传统服务工作。 1 图书馆服务的转型趋势 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图书馆的作用,图书馆是市民进行学习,是城市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为市民提供重要的文献信息服务。当前已经进入了网络信息化时代,图书馆作用要想得到充分的发挥,就要积极转变传统服务模式,实现转型。图书馆的服务转型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向教育特色转型 图书馆最为重要的功能就是促进社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此,图书馆应根据城市建设和专业调整等各方面的要求,和读者对文献的实际需求,有目的、有计划的整理和收集文献资料,实现文献资源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优化调整藏书结构,通过开展读者需求调研,及时调整文献类型比例,增加采购图书的品种,适当减少图书的复本,加大典藏工作力度,坚持文献入藏与剔除相结合,保持藏书数量的动态平衡。调整电子资源结构,增加电子图书、光盘资源,建设和完善光盘数据库,收集整理网络资源中的信息,为社会发展提供重点资料,构建网络导航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在促进城市教育中的作用会更加凸显出来。 1.2 向适应网络化发展转型 建立图书馆网站,为广大居民提供新书推荐、活动公告、信息资讯、专题服务,开通微博、微刊等,通过多种咨询活动和服务的开展,为市民解答相关咨询,如借书期限、图书查找、工具书的利用、电子邮件、电话咨询、读者留言板、实时咨询、在线QQ等,加强与读者之间的交流。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大数据的发展,图书馆的保存、提供文献数据的作用越来越大,图书馆的发展也迈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1.3 向提高读者信息素养转型 定期开展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资源培训讲座和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等活动,到公共场所,发放宣传图册,定期在图书馆开展各类讲座。通过视频教学、集中授课和参观等方式等对市民开展入馆教育,促进图书馆的发展,提升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质量。如开展“网络书香过大年”数字图书馆推广活动、举办“长江讲坛”、“汉江讲坛”等品牌讲座,都是为读者得供全方位、快速的文献信息服务,充分发挥了图书馆的信息教育职能,对提高城市居民的信息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2 图书馆服务转型的主要特点 2.1 数字化特点 目前,我国已进入信息时代和大数据发展时代,读者的阅读需求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所以信息行为的本质也产生了巨大的转变,图书馆不再是唯一的信息中心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利用互联网或者其他的搜索引擎来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由于传统图书馆的资源分布并不均衡,导致“信息鸿沟”现象日益明显。例如当前的众多报纸和期刊等纸质媒体,几乎完全开始数字化。这种现象导致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传统图书馆边缘化趋势日益明显。由此看来,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将成为其服务转型的重要特点。在数字化图书馆中,它所提供的服务具有多样化特点,读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自由地使用相关信息,可以向所有人提供资源,使其中的信息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从这一点来说,图书馆服务转型需要加强数字化建设,根据新生代的读者需求,创新图书馆的空间服务,吸引更多的读者。 2.2 智能化特点 智能化图书馆的概念比较宽泛,覆盖的范围也比较广泛,融合了多学科理念,主要包括设计、空间、建筑结构、信息自动化、计算机技术等内容。高等院校一直是信息和知识的领军者,为了满足当今社会读者日益多样化的需要,图书馆需要在转型的关键时期,抓住机遇,建设一个集扩展性、创新性、美观性、实用性和智能性等多功能的于一体的新型图书馆。在传统的图书馆中,在空间布局的设计中,馆藏区和书架占据了大部分,但是随着图书馆对空间智能化开发的关注度提升,开始建立了一些专门的图书馆。 2.3 阅读移动化特点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笔记本、iPad、Kindle等移动终端设的普及,阅读的移动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因为,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报纸、广播、电视和图书等传统的媒介不断融合,推动了阅读移动化的发展,满足了读者在移动的环境中阅读的需求。对于专业性的图书馆而言,报纸和期刊已经完全实现了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基本转移到在线状态,读者迫切需要图书馆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数字资源环境。微信、微博、APP软件、移动数据库的出现,改变了大量的青年一代在移动终端上的阅读方式。阅读移动化的改变,导致图书馆作为藏书阁、阅读室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势必对图书馆在转型期如何面对移动化的阅读产生极大的挑战。 综上所述,在当前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环境中,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和作用在不断发展壮大,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服务,只有不断发展和进步,并在发展中积累经验,才能够促进图书馆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要不断加强服务转型,加强电子资源建设、实现馆际协作和开展阅读活动。一方面是拓展数字空间,包括多元、实用和创新,另一个是拓展文化休闲空间,主要是轻松、和谐和高雅。只有这样才

以用户为中心的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

以用户为中心的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 [摘要]图书馆作为公共资源,管理人员需要以用户为中心,提供相应的服务,从而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面对不同人群,管理人员需要制定不同的服务方案,这样才能够达到图书馆服务管理的相关要求。但是在实际的管理中,以用户为中心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不够健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影响到图书馆的未来发展状况。本文围绕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进行分析,从而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关键词]用户服务;图书馆;管理模式;体系完善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大,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的次数越来越多。而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实际服务需求,因此管理人员需要转变服务理念,制定出更加完善的服务体系,提高其服务质量。在服务过程中应该将用户放在中心位置,一切从用户角度出发,给用户

更加贴心的服务,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为今后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就要充分尊重用户的想法,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让用户在借阅图书和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有一种满足感,最终实现图书馆的良好发展。 1.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 1.1提高用户主动性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在管理中需要积极提升用户的主动性,让他们对图书馆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并且利用网络来实现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图书馆在管理过程中要主动面向社会、面向需求,利用先进的服务系统来提高自身服务质量,提高用户的主动参与性,让图书馆资源得到利用,最终达到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目标。 1.2保证对用户借阅的开放性 图书馆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它应该具有公共服务功能,因此在构建服务模式时,应该要保证期对用户借阅的开放性,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图书馆管理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提高图书馆对用户借阅的开放性,可以让用户结合自身的兴趣来选择图书资源,寻找查阅所需信息,帮助他们节约查阅资料的时

《图书档案管理中图书馆服务转型研究》

《图书档案管理中图书馆服务转型研究》摘要。图书档案管理工作是中学发展的一个重点。且图书馆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也是为学生提供丰富学习资源的渠道。所以,在当今的中学教育教学体系发展中,学校务必要做好对图书档案管理的工作,以此来发展中学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提升学生对图书馆的应用能力和依赖程度,可谓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中学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个人素养进行深度培养与引导,并且要促进管理人员对个人的职业素养和服务认知进行有效地提升和发展。这样不仅能改进当前中学图书馆的服务现状,还能从根本上促进中学图书馆服务的快速转型与发展。 关键词:图书档案;中学图书馆;服务转型;管理办法;应用策略 当前我国很多中学图书馆除了为读者提供基础性的图书资料借阅服务之外,并没有开展其他方面的业务。因此,这一工作模式被很多图书馆员称之为是“守摊过日子”。而且,很多图书馆员对个人的专业素养提升看的较为淡薄,甚至部分人员以一种“混日子”的心态应付工作。同时,校园领导也将之看做是一个“清闲”的地方,并且会将校园中的一些繁杂工作派发给图书馆员处理。进而导致图书馆员在日常工作中无法深入研究自己的专业技能,只能以应付的方式面对日常工作。这是导致当前我国大部分中学图书馆服务转型困难的根本原因,也是制约中学图书馆发展和建设的主要病灶。 一、中学图书档案管理服务转型的必要性

1.服务体系研究。在当前我国很多中学教育教学系统中,对于图书馆的建设要求和管理要求都非常简单随意,甚至部分学校的图书馆从来没有对学生开放过。这是目前我国中学图书馆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面对这一问题,学校需要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态势对其进行相应的研究与分析,并且要制定符合中学图书馆发展和建设的方法,确立相应的应用体制,规范中学图书馆的工作开展标准也业务往来内容。只有通过这一方法才能有效的促进当前我国中学图书馆的发展效能,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学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实现其高效率、高质量的进步。这一过程中,研究暂且将之称之为是“中学图书馆读者服务转型”的过程。基于此,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改变以往的工作习惯,建立全新的工作体系,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为后续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帮助和保障,并且要给予业务的开展以及读者的需求对其进行服务体系的分析和构建。 2.工作环境研究。由于当前很多中学的校领导对于图书馆工作开展以及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清,所以在选择工作人员的过程中较为随意,且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要求以及学历要求较低。认为只要能做好图书档案资料的计算工作、做好报表工作、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便可以胜任这一岗位。由此可见,部分校领导根本没有将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包括在其中对其进行思考与研究。在这一背景下,读者自然无法得到有效的服务保障,进而便会导致读者对图书馆的利用率不断降低。面对这一问题,务必要对其从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做出相应的研究。例如:需要改变现有的图书馆工作环境,将之从

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多元化探索

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多元化探索在当今社会多元化、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多样化的新形势下,现代图书馆的 服务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社会重要文化机构的公共图书馆如何顺应时代趋势,秉承平等、尊重、宽容和理解的价值观,融入新时代元素,寻求多元化服务新举措,已成为图书馆界普遍关注的课题。本文结合用户对多元文化的需求,对公共图书馆未来的存在形态以及如何在多元化的需求下进行服务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标签:网络公共图书馆多元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原有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模式。人们对知识获取的方式和手段多样化了,在这些高新技术的作用下,传统的知识获取方式受到强大的冲击,作为提供获取知识的重要平台的公共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模式也受到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实现公共图书馆由过去单一的服务模式向多元化服务模式转变,更好的发挥其职能作用,满足不同读者对图书馆信息的需求,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公共图书馆跨越式发展,是公共图书馆馆员目前必须面对一道现实问题,下面笔者将谈谈自己对未来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的一些看法。 一、未来图书馆的存在形态 对未来图书馆的存在形态,钟何香在2008年就提出了“混合型图书馆”的设想,混合图书馆是指纸质文献资源与数字化信息资源共存,并对它们进行有机整合、管理与利用的图书馆形态。笔者认为,未来的公共图书馆将进入传统图书馆、自动化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优势互补的新时代。 1.传统图书馆 传统图书馆以纸质文献馆藏为主。由于纸质文献不会被数字化的资料所代替而完全消失,因此,传统图书馆的职能也不被任何图书馆形态所取代。1978年,美国图书馆雪茄兰卡斯特曾预言2000年人类社会将进入“无纸社会”。事实并非如此,到目前为止,纸张的用量不是减少,而是成倍增长。1996年,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在南京大学的报告会上回答提问时谈到:电子形式方便快捷,要了解最新学术动态是电子文献好,但真正做学问、搞研究还是印刷型文献好,倘若两者只能选择一样收藏,则宁可收藏印刷型文献,因为数字型文献阅读不方便,容易使眼睛产生疲劳感,不如看印刷型文献那样舒适,此外,阅读印刷型文献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场合的约束,因此,图书馆必须使印刷型文献与电子文献共同存在。 2.數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 DL),是进入90年代以后产生的一个全新的概

现代图书馆服务理念与服务转型

Vol.28No.7 Jul.201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7期(下) 2012年7月图书馆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图书馆的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把文化遗产保存下去,流传给子孙后代.回顾我国图书馆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图书馆的演变经历了藏书楼、近代图书馆和现代图书馆三个阶段. 图书馆的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图书馆社会价值和最终目标的体现.传统图书馆以传统印刷型文献为收藏管理内容,以手工操作为服务手段,服务主要以文献的查询和提供借阅为核心,同时也是最基础的服务内容.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正快步向信息社会迈进.信息技术变得日益成熟,而我国信息产业也发展迅速. 我们看到,以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技术正在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甚至颠覆了已有的信息传播方式.同时也催生出读者对现代化、多功能、开放型图书馆越来越急迫的需求.1 图书馆的职能与服务方向 文化选择、文化创新和文化传承,是作为社会文化产物的图书馆在社会文化中的三个定位.实现知识的广泛、快速传播是图书馆最基本的责任与义务.简单的说,图书馆所发挥的职能主要有:1.1 基本职能:是传递文献信息,保存文化遗产的职能.人类文化得以流传,主要是通过文献———传统的图书和各种各样的文献———来完成的,通过这种形式使文化得到延续.德国图书馆学家卡尔斯泰说:“图书馆就是使文化的创造和继承成为可能.”因为图书馆是信息的储存和处理中心,经过它的搜集和整理,可以向读者提供各种有效的信息.1.2 社会职能:包括但不限于社会文献信息整序的职能、开发智力资源、社会教育职能,满足社会成员欣赏娱乐消遣等精神需求的职能. 图书馆的这些职能决定了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那就是面向读者,提供准确的、便捷的、高效的、优质的信息服务.2 图书馆向现代化转型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传统图书馆提供的是以传统印刷型文献为 收藏管理内容,以文献的查询和提供借阅为核心,面向读者,以手工操作为服务手段的服务.读者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的同时,传统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却逐渐表现出了单一、 封闭、僵化的特征.而技术创新、服务创新是历史潮流,不可阻挡.身处于信息时代的人们突然发现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又快捷又方便,把它用在图书馆的服务和管理上,可以使原本在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中比较繁杂的信息采集、分类检索、信息储存等等操作流程变得更加简单、更加高效.这就使得多功能、现代化图书馆的大量出现成为可能. 现代化图书馆服务拥有智能性、实时性、交互性、个性化的特点,能为读者提供便捷、及时、贴心的海量信息资源和知识服务.合理地利用它的优势将极大地方便全社会.这对知识与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影响深远. 受益的还不仅仅是读者.网络环境下的新型图书馆,大量的事务性环节将会被简化甚至省略.而图书馆员将从繁重的、 机械的事务性劳动中解脱出来,真正地将精力投入到对知识和信息的组织、管理和深入研究当中去.与此同时,依托网络的现代化图书馆先进运作方式,使得读者将不必受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坐在家中一样也可以享受到现代化图书馆提供的先进而周到的服务.同时,图书馆本身也借助互联网,发挥更加强大、更加广泛、更加全面的信息服务作用,真正地成为知识中心,文化中心. 现代化图书馆拥有如此强大的功能和如此明显的优势,自然极大地满足了读者的胃口,使得读者对现代图书馆的需求越来越急迫.在这种形势下,传统图书馆若不能顺应历史潮流,自我变革,克服自身藏书水平、服务水平的不足,推陈出新,迎合读者,势必将被读者们所抛弃.所以,为了自身的生存,图书馆势必将走上向现代化的多功能图书馆转型之路.3 转型目标:与时俱进的现代化图书馆 既然读者的要求决定了图书馆必将转型,那么,转型之后,图书馆建设的工作重心也将随之发生转移,原有的旧的工作模式、 管理模式、服务模式亦将随之改变.现代图书馆服务理念与服务转型 林 虹 (赤峰学院图书馆,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要:图书馆的职责是实现知识广泛、快速传播.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图书馆的功能也处在不断地拓展和延伸状态之中.为了让图书馆继续发挥独特的知识传播作用,保持其知识储存、文化传播中心的地位,跟上时代的步伐,图书馆需要顺应读者的实际需求心理,向多功能、现代化,能提供更丰富、更高效、更现代化、更人性化的现代信息服务的新型图书馆转型. 关键词:现代图书馆;现代化;管理;服务转型中图分类号:G2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7-0155-02 155--

论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

论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 (贵阳医学院图书馆,贵州贵阳 550000) 摘要:文章认为:图书馆服务体现于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功能、服务场所和服务空间以及服务手段和服务机制。 关键词:图书馆;馆员;图书馆服务;用户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XX)17—0131—02 当今意义上的图书馆包括物理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大大超越了为到馆用户提供服务的局限,将图书馆的服务延伸到图书馆的围墙以外,使得“任何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利用图书馆的服务。由于用户需求的存在,物理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各自满足了用户的一部分需要,但从泛在图书馆的角度看,目前的图书馆服务仍然是以图书馆(物理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为中心,而不是以用户及其需求为中心。用户仍然需要到物理的图书馆或登陆图书馆的网站才能得到图书馆的服务。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是固定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功能是有限度的,服务场所和服务空间是明确的,服务手段和服务机制是常规的。以用户为中心图书馆则需要真正以用户为中心,重构以用户及其需求为中心的图书馆服务模式。

1 以用户为中心图书馆与图书馆服务 以用户为中心图书馆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突破现有物理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藩篱,打破人们对图书馆的传统认识,真正从用户及其需求出发,遵循用户新的需求,适应用户的行为变化,将图书馆的服务融人用户科研和学习的一线,嵌人用户的科研和学习过程之中,用户在哪里,服务就在哪里,拉近与用户的距离,消除与用户之间的隔阂,模糊和淡化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边界,创造图书馆服务与用户空间和过程有机融合的一种新的平衡状态,为用户提供一种到身边、到桌面、随时随地的服务。 2 服务范围与服务对象 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通常都有非常明确的政策。这既受到资源数量的限制,也受到资源的知识产权的限制。所以,我们对用户有合法用户和校外(院外)用户之分。对合法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而对校外用户,则提供有限度的服务。在实践中,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用户的这种划分带来很多困惑。比如,如何区分网络上的用户哪些是合法用户,哪些是校外用户?随着网络的发展,更多的用户是网络用户,也难以要求用户提供其身份的合法性。从泛在图书馆的角度,图书馆应在合法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扩展服务的范围,将服务延伸到更多的用户中,特别是网络用户。对非本校的到馆读者,应给予渎者最大限度地利用

图书馆阅览室服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图书馆阅览室服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传统的图书馆阅览室服务管理模式过于死板,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创新图书馆阅览室服务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多个层面提出实现图书馆阅览室服务管理模式创新的具体策略,以推进图书馆阅览室的积极创新,以服务管理创新推进整个图书馆全面发展和进步。 标签:图书馆阅览室服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一、前言 现代化的图书馆阅览室早已打破传统封闭式的借阅模式束缚,当前阅览室功能更加全面和强大,实现了借、阅、管、藏、查与咨等为一体的功能体系。随着阅览室硬件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服务管理模式也要与时俱进,不能用传统的服务管理模式服务于现代阅览室管理和读者。为了全面推进图书馆的创新发展,急需从多个层面全面创新图书馆阅览室服务模式。 二、图书馆阅览室服务管理模式创新策略 1.坚持“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观念 要想实现图书馆阅览室服务管理模式的创新,首先要求在图书馆的阅览室进行服务管理的时候,要以读者为中心,全面从读者需求出发,为读者提供针对性需求服务,满足不同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在服务管理当中建立正确的服务管理意识,以观念为先导积极推进实际管理服务的优化和创新。比如在图书馆阅览室管理当中可以实现全开架、全方位以及全开放的借阅服务,使读者可以自由的出入并自由选书,同时能够实现自由借阅,促使读者和图书实现更近距离的接触,达到人书合一境界,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便利,读者选书以及借阅时間也大大减少,馆藏书籍流通和周转也更加顺畅,提升了图书借阅率,充分利用图书资源,极大的满足了阅读者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在此基础上,读者可以自助的进行图书借还活动。同时,还可直接在阅览室进行热门图书推荐专架的设置,促使读者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到热门图书,并全面提升读者在阅览室进行阅读的兴趣与积极性。图书馆阅览室在进行服务管理过程中,要积极对读者阅读规律、阅读心理、阅读习性以及阅读行为等进行深入研究,深入挖掘读者内心潜在服务需求,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并具有针对性的阅读服务,通过全开放服务管理模式全面发挥自身最大效益[1]。 2.创新服务管理模式 现代社会是互联网时代,图书馆阅览室要实现服务管理的创新,就要积极利用当前优质的网络环境,并在阅览室内创建网络环境,全面对读者自身阅读服务需求进行体会,在全面了解和认识读者需求基础上,增加电子阅读资源,实现网络图书资源的巨量化供应,为读者提供全方位、高水平的图书资源服务。

图书馆服务模式分析论文

图书馆服务模式分析论文 在21世纪即将来临的时候,人类社会正面临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急剧变革,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都强烈地感受到新时代的冲击与震撼。知识更新经济朝代和网络时代的一些特征,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知识经济是以知识更新为基础的经济,这各经济直接领带于知识更新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 中国在迈向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进程中,提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奋斗目标。根据建设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想、任务和目标,已经提出和实施了《知识创新工作》、《技术创新工作》、《211工程》以及国家其他重点科技计划,形成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完整的总体战略布局。国家创新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配置新资源,直辖市国家创新活动。国家创新资源配置中包括创新信息服务体系和创新资源的分配体系。图书馆在未来几年的发展中,应成为国家创新信息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发挥依靠基地的作用。 图书馆作为社会重要的信息资源基地,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的提供者,对信息化、网络化浪潮的冲击更为敏感。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网络化浪潮的兴起,一个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光纤技术、数字卫星技术为主要信息传输载体的社会基础设施的新的信息环境已经在我国形成。 图书馆是社会需求的产物,其天职就是为社会提供服务。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是通过服务体现的。在知识经济成为社会经济的主流,社会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的时候,社会需求发生较大变化,知识总量的不断的增长,知识领域不断扩展,用户自身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从整体上开始从劳动密集性向知识密集型转变。用户信息需求不断增加,使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存在形态发生了变化。图书馆无论在信息资源采集、组织加工、信息服务、管理模式等诸方面将发生更深刻的变革。 一、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的特点 传统图书馆主要收藏以纸张为载体的信息,它的服务必然围绕着纸张文献和图书馆馆舍的展开。中国图书馆由于受封建时期皇家图书馆、古代藏书楼的影响,图书馆和图书馆文献是为少数人服务的。 图书馆的藏书是以保存为主,形成了”重藏轻用”、”重管轻用”的办馆思

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产生的背景,然后介绍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的工作模式;最后提出实施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模式 学科化知识服务的开展不仅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需要,也是图书馆在新形势下进行服务创新、深化服务内容的需要。在图书馆现有条件下或创造条件下如何开展切实可行的学科化知识服务是当前图书馆亟待思考与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产生的背景 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用户需要的已不仅仅是简单的文献服务,而是需要能直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服务。因此,在现代信息环境下图书馆传统的基于文献的服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用户的需求,用户越来越倾向于图书馆提供基于知识或知识解决方案的服务,即那种以信息知识的搜寻、分析、重组、组织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根据用户的问题和环境,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提供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知识服务。 二、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的工作模式 图书馆实施学科化知识服务,就是将对用户的服务过程融合到相应学科的教学、科研全过程中,通过建立一个基于网络的学科化知识服务平台,进行知识从捕获、挖掘、重组、创新与应用等的全程一站式服务,形成融洽的学科馆员、学科专家学者与各类型学科用户的互动关系,展现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系统的工作模式和服务内容。如图所示。 该模式下的学科知识服务具体包括:(1)知识服务用户提出问题。(2)学科馆员明确用户提问,确定用户需求。(3)学科馆员制定服务策略并选择服务工具,提供知识服务,(4)用户对知识服务进行意见反馈。(5)学科知识库的补充与管理。 三、提升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的思考与建议 1、建立学科化知识服务组织管理机制 建立学科化知识服务组织管理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点;(1)建立并完善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是实施学科化知识服务的主体,图书馆只有建立一个有效的学科馆员制度,才能为学科化知识服务提供充分的人才保障。(2)建立学科化知识服务组织机构。图书馆应建立一种实体与虚拟相结合的组织机制,即在图书馆建立以“学科馆员”命名的实体部门,同时在图书馆其他相关部门配备兼职的学科知识服务人员,辅助学科馆员进行学科化知识服务的有关工作,从而形成一个围绕“学科化知识服务”工作的实体与虚拟相结合的组织机制。(3)建立完善的考核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高校图书馆应将传统的量化式管理机制转变为以量化式管理机制为基础的质量化管理机制,将馆员的工作业绩和用户的评价相结合进行综合衡量,提升馆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2、加强学科化信息资源平台建设 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是基于网络动态的知识资源体系的服务,无论是信息资源库还是学科专题知识库,都采用实体馆藏资源和虚拟馆藏资源共存的方式来满足用户个性化、学科化、知识化需求。图书馆要紧密结合本校学科建设的目标,制定按学科性开发建设学科信息资源的方案,在集中现有学科资源的基础上,注

论现代基层图书馆服务模式转型

论现代基层图书馆服务模式转型 基层图书馆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发挥着重要地位和作用,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收集、整理、保存、传播等基本职能固然要巩固加强,但培养百姓阅读习惯、倡导学习型城市等社会职能对新时代的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使命。如何适应在推进“书香社会”的时代,发挥其优势,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是公共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试图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来探讨基层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发展思路。 标签:基层图书馆服务模式转型全民阅读 Abstract:Primary-level library plays an important position and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literature information collection,collation,storage,communication and other basic functions of the library is of course should be consolidated,but a higher mission of the new era is put forward,as cultivating the reading habits of the people,promoting learning city and other social functions of the library. How to adapt to the era of “promoting scholarly society”,take the advantages of primary-level libraries,and satisfy the demand of society,it is a bounden duty for the public librar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thought of the service model of primary-level libraries through practice and theory. keyword:Primary-level library service mode transformation nationwide reading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明确表示要着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1月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对“全民阅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5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这是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提出了新的历史使命。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图书馆作为“全民阅读”工作主要阵地,传统图书馆需要在服务理念上转型、读者服务创新性上转变,呈现服务内容的多元化新局,才能使“全民阅读”工作在提升国民文化素质,构建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好地履行职能。 一、图书馆服务模式转型的意义 1.图书馆服务模式转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图书馆作为精神文明传播的重要阵地与服务者,承担着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实现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让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