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门诊医疗风险的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

妇产科门诊医疗风险的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
妇产科门诊医疗风险的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

·部队卫生·

妇产科门诊医疗风险的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

魏晓霞,王淑琴

[摘要]本文分析了妇产科门诊医疗风险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强化风险意识坚持依法办事;加强组织管理,健全医疗防范机制;强化技术能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关键词]妇产科;医疗风险;影响因素;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896.7;R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71X(2012)06-0577-02

妇产科是临床科室的高危科室,随着近几年门诊量的增加,患者及家属法律意识和维权观念的提高,医疗纠纷也有所上升。如何规避医疗风险成为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的一项新课题。

1妇产科门诊医疗风险的影响因素

1.1医患沟通不畅由沟通问题引发的风险仍然是妇产科门诊工作中常见问题。部分医务工作者不注意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技巧及方法,易使患者产生逆反心理。门诊工作中,就诊患者逐年增多,很多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容易出现急躁情绪,对患者态度生硬,缺少耐心。有的患者及家属文化水平存在差异,遇到医生态度不够热情,解答不够细心,交代不够清楚,极易引起误会而引发医患纠纷。

1.2工作责任心不强妇产科门诊的专科性较强,医务人员如果责任心不强、工作粗心,在诊疗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差错。例如由于问诊不细,患者治疗中发现自己怀孕,阴道不规则出血就诊,未排除宫外孕,最后导致患者大出血,延误病情,容易发生医疗事故和纠纷[1]。

1.3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医护人员如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证据意识,很容易在医疗纠纷中处于被动地位。有的医生病历书写不及时或诊疗经过记录不完善,一旦出现治疗效果不佳时,常常成为医疗纠纷患方的有力证据。有的医生术前谈话、签字等“知情告知”不到位,特别是患者行计划生育手术或门诊常规手术时,未将可能发生的手术风险及可能出现的情况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清楚,未让其做好心理准备,一旦手术效果不满意或出现并发症,家属及患者本人就难以接受[2]。

作者简介:魏晓霞(1975-),女,江苏镇江人,大学,主治医师,从事妇科临床工作

作者单位:210016江苏南京,南京军区司令部门诊部1.4患方医学知识缺乏患者对临床医学知识不懂或一知半解,对患者自身病情的复杂性和严重性认识不足,认为来医院看病,应该包治包好。当治疗结果与主观愿望不符或发生医疗意外时就片面认为医生不负责或技术失误所致,很容易发生纠纷[3]。1.5患者配合不佳有的患者认为医生开的检查项目没有必要,怕白遭检查痛苦之罪,而放弃必要的检查;有的患者认为医生是为了经济创收,怕花冤枉钱,术前即使阴道有炎症,也拒绝正常的抗炎治疗;也有的患者故意隐瞒病史,叙述病情不详,给医生诊断带来困难,极易造成误诊、误治,同时增加了发生风险的系数。

2妇产科门诊医疗风险的防范措施

2.1强化风险意识坚持依法办事

2.1.1要学法用法定期组织科室医务人员学习《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强化风险意识,树牢防范观念。诊疗过程中既要用医疗法规规范自己的医疗行为,又要用法律维护医务人员的自身合法权益[4]。学会用法律的思维书写病历,从法律的角度规范医疗文书,清醒地认识到医疗风险存在于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稍有不小心随时有可能发生。

2.1.2要常说常抓医疗风险意识是医务人员在进行各种医疗行为时,对自己承担的风险的认识程度。科室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医疗风险的防范工作,要把医疗风险防范和处置作为一项经常性的重点工作来抓,定期分析科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医疗风险。针对门诊工作中发生的医疗纠纷及时组织讨论,吸取经验教训,提出对策。

2.2加强组织管理,健全医疗防范机制

2.2.1健全科室制度完善门诊计划生育手术室管理制度、无菌操作制度、上下班制度、奖惩制度等

·

775

·

东南国防医药2012年11月第14卷第6期Military Medical Journal of Southeast China,Vol.14,No.6,Nov.2012

卫生院妇产科关于医疗质量安全的自查报告

卫生院妇产科关于医疗质量安全的自查报告 接到区卫生局关于助产机构医疗质量安全集中清理整顿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后,本院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实施办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母婴保健管理办法》;严格按照方案进行了自查自纠。 现将自查自纠结果总结如下: 1.有关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和产科管理想关文件学习情况和相关资料都比较齐全。 2.本院有《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无过期不校验的情况。 3.我院妇产科人员6名,均有《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两名有《医师执业证书》4名有《执业助理医师证书》,其中两名妇产科主治医师。 4. 按照《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印发医疗保健产科孕产妇和婴儿安全管理制度(桂卫基妇2003 58号)》规定,制定了产科衣服服务管理制定:产科安全管理制定、建立爱婴医院产科质量自我评估管理制定、孕产妇安全管理制定、母婴同室安全管理制定、婴儿安全管理制定、终止妊娠制定、弃婴管理制定、胎儿性别鉴定管理制定、产科相关登记制定等,并认真的落实了以上各项制定。 5.根据《卫生行政部门产科及其产科服务机构和人员职责》要求,

制定了本院医生,护士的相关职责。 6.关于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开展效果不明显,未达到方案规定的筛 查率,这项工作必须加强。产筛方面及地贫筛查方面还须加强。 7.认真检查了产房的各项设施,都处于功能状态,急救药品无过期现象,杜绝安全隐患。 8.医疗文书书写方面还存在缺项漏项,书写不够规范的现象,要求医护人员要加强理论学习,力求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9.产科相关登记,还存在一些漏项,漏登等情况,要认真落实整改。 我们将以这次的清理整顿行动为契机,强化相关的规章制度,防范医疗风险,提高产科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本院产科持续健康发展。

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护理安全是指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中,要严格遵循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实施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在治疗和康复中获得身心安全。而妇产科是医院的医疗纠纷高发科室,风险大,对妇产科护士的知识面要求广,应急能力要求强,无菌要求高,其各方面的安全隐患也较多,是一个不同于一般临床科室的高危科室。针对这样一个工作性质,就要求妇产科的管理人员制定一套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系统,并围绕质量管理,不断改进各个环节中潜在的问题,认真落实护理措施,从根本上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消除护理隐患,确保护理安全。 一、工作目标评估住院患者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预防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二、遵循标准预防、安全的原则,评估住院患者,对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向患者进行指导,如跌倒、坠床、烫伤的预防等。 三、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安全方面的指导,嘱患者注意自身安全,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四、提供安全的住院环境,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降低风险。 五、让产妇及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且产妇在住院期间无因护理不当造成的不良事件发生。 六、在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危险地段设安全警示标志,如跌到、烫伤等 七、规范孕产妇请假离院管理制度,减少离开后分娩的危险。 八、严格落实各项制度、流程执行情况。防止个别护理人员有章不循、粗心大意,在各实际操作中,容易造成症状、体征不观察仔细,异常情况发

现、报告、处理不及时;护理文书记录不详细以及出现用药错误或婴儿滑落、沐浴烫伤等。

医疗风险的防范措施

XXX医院 医疗风险的防范措施 “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医疗界的共识。已建立了完整的医疗风险管理机制,可以有效规避医疗事故、医疗风险,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在医疗过程中,医疗风险始终存在。如何认识和防范医疗风险,并从根本上堵塞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渠道,健全管理机制,近年来,医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一、提高对医疗风险的认识 医院认为,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大大改善了社区的保健水平和病人的治疗效果。医疗过程所存在的内在风险,确往往被人忽略。 事实上,所有医疗过程都是风险和利益并存的;而且贯穿诊断、治疗和康复全过程。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也带有风险。医院提出要教育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医疗风险和效益的关系。一是临床人员在决定进行某项治疗时,必须根据已发表的研究成果、专业经验、病人从中所获利益和潜在风险所占比例等因素,作出评估。如果预期的效益较风险为大,则建议病人接纳风险,进行有关

治疗。二是充分认识除了医疗的内在风险外,人为或系统因素也会增加风险,从而产生整个医疗过程中的总风险。因此,为了确保医疗质量,必须鉴别总风险的人为及系统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医疗过程中的风险。三是充分认识病人的行为也是构成医疗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 如果病人明白本身的病况并与医护人员充分合作,医疗过程中实际效益将大大增加。如果病人有冒险的行为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在治病过程中采取不合作态度,医疗过程的风险将会增加。同时,医院也客观地承认,鉴于医疗过程所存在的内在风险、医疗工作的复杂性和不同病人所需接受的多方面不同的治疗,在医疗过程中要完全杜绝错失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要致力于了解和掌握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一方面,尽力减低风险;另一方面,尽量提高治疗效益。 二、科学地分析医疗风险的主要成因 1、疾病的严重性及病情变化的复杂性。因疾病的自然过程或发展而导致不幸的情况时有发生,而这些情况有时会被病人或其他非医疗人员误视为医疗事故。比如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可能会因与疾病有直接关系的心律失常而导致死亡。又如癌症病人可能需要服用已知有毒性及会危及生命的化疗药物,尽管效果较好,病人仍有可能因中毒致死;再加上治疗前的解释不足或病人的家人难以接受丧亲之痛,则

妇产科常用护理_操作技术

妇产科常用护理操作技术 第1节阴道冲洗 一,目的 减少阴道分泌物,缓解局部充血.控制和治疗阴道炎症,宫颈炎.是妇科某些手术前的常规阴道准备内容之一. 二,物品准备 1.橡胶单,治疗巾各1块,灌洗筒1个,带调节夹的橡皮管1根,灌洗头1个,弯盘1只,便盆1个. 2.灌洗溶液常用的有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生理盐水,2:1000或5:1000的碘伏溶液,4%硼酸溶液,2%~4%碳酸氢钠溶液等. 第1节阴道冲洗 三,操作方法 1.知情介绍 ,向病人介绍操作目的,以取得病人的配合. 2.遮挡病人,嘱病人排空膀胱,铺橡胶单,治疗巾,病人取膀胱截石位,放置便盆. 3.按需要配制灌洗液500~1000ml,将灌洗筒挂于距床沿60~70cm的高处,排去管内空气,试水温适当后备用. 4先用灌洗液冲洗外阴,然后分开小*,将灌洗头沿阴道侧壁插人至后穹窿处,边冲洗边在阴道内左右上下移动.灌洗液剩下100ml时,拔出灌洗头,再冲洗一次外阴部. 5.扶病人坐于便盆上,使阴道内存留的液体流出. 6.撤离便盆,擦干外阴并整理床铺. 四,护理要点 1.灌洗液以41~43℃为宜,温度过低,病人不舒适,温度过高,则可能烫伤阴道粘膜. 2.灌洗筒与床沿的距离不超过70cm,以免压力过大,使水流过速,液体或污物进人子宫腔或灌洗液与局部作用的时间不充足. 3.灌洗头插人不宜过深,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切勿损伤阴道粘膜和宫颈组织. 4.必要时可在妇科检查床上用窥阴器将阴道张开,直视下进行冲洗,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5.禁忌证:宫颈癌病人有活动性出血者,月经期,产后或人工流产术后宫口未闭,阴道出血者. 第2节会阴湿热敷 一,目的 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局部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组织活力,减轻局部肿胀,有助于脓肿的局限.常用于会阴水肿,血肿,伤口硬结及早期感染等病人. 二,物品准备 橡胶单及治疗巾各1块,消毒弯盘2个,镊子2把,棉垫1个,消毒干纱布2块,凡士林,50%硫酸镁,95%酒精. 第2节会阴湿热敷 三,操作方法 1.向病人介绍操作目的及方法以取得配合. 2.铺橡胶单及治疗巾,行外阴擦洗,清洁局部. 3.热敷部位先涂一薄层凡士林,盖上无菌干纱布,再轻轻敷上热敷溶液中的湿纱布,再盖上棉垫. 4.每3~5分钟更换热敷一次,亦可将热水袋放在棉垫外,延长更换敷料时间,一次热敷约15~30分钟. 5.热敷完毕,更换清洁会阴垫并整理床铺. 四,护理要点

2019年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2019年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职责,提高质量与安全意识。 全科医护人员要加强学习,深刻领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精神,熟悉与医疗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经常性地进行质量管理教育,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意识,牢固树立“质量与安全第一”的观点。 二、强化风险管理,提高风险意识。 要逐步强化科室的风险管理,通过风险管理,强化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有效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促进科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差错及事故。要经常组织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在保障病人安全的同时加强自我保护。 三、完善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体系建设,发挥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监督作用。 完善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医疗、护理、药事、输血、院感的质控工作。定期组织检查,及时将检查情况反馈,做到有效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充分发挥科室质量体系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保障安全措施与科室发展相适应和配套。组织要定期召开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会议,将质量与安全纳入会议主要议程。 四、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 临床工作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做到对病人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为病人提供温馨、细致、耐心的服务。同时要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如:首诊负责

制、三级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病案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技术准入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等,通过落实制度,始终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放在科室管理的核心。 五、加强“三基三严”训练,不断提高医护技术质量。 加强医护人员的业务训练,重点是“三基三严”训练,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加强临床能力的培训,不断提高医护技术质量。 六、重视医疗文件的内在质量与安全。 医疗文件是医护人员临床思维的凭证是诊疗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书证作用;在医疗纠纷中,是进行技术鉴定、司法鉴定、判明是非、分清责任的依据。同时医学模式的改变,对医疗文件的书写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医疗文书的内在质量管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七、正确对待家属同意治疗意见的签字。 《知情同意书》的签订实际上是双向性的,一方面是使患者理解临床医学的风险,另一方面医生要针对这些风险,做好充分的防范措施和一旦发生意外的应急补救措施。家属签订同意书是理解可能发生的危险,但决不是容忍医护人员因失误所发生的意外,医护人员必须保持头脑清醒,正确对待家属对治疗操作同意的签字,在治疗中要精益求精,尽可能避免发生意外。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式、方法、药物、护理措施的同时,要对家属讲清利弊,充分征求意见,尊重患者或家属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权,保密患者隐私权。 八、严格科室技术准入,加强医疗质量考核。 科室应加强对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审核及风险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预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f8432936.html,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预防 作者:李玉芬 来源:《东方食疗与保健》2016年第10期 [摘要]妇产科是一个易发生医疗纠纷的高风险科室。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数量颇多,要想提高妇产科的护理水平,需要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员,且要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才能有效防范安全隐患的发生,保障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预防 引言:妇产科是一个易发生医疗纠纷的高风险科室。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数量颇多,要想提高妇产科的护理水平,需要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员,且要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才能有效防范安全隐患的发生,保障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1.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1.1专业技术素质及其影响 许多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源于护理技术上的分歧,或者说是病人及其家属认为的护理治疗技术上的失误,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技术素质,从而避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的产生。同时,更要重视的是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影响。 1.2护士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护士在校所受的教育和在职教育中缺乏法律知识教育,长期以来医疗传统习惯使护士工作处于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护士只注重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在实际护理过程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证据意识,忽视证据的收集和管理,服务不到位,没有意识到产妇的生命健康权、知情权、隐私权均应受到法律保护。 1.3产科医护人员短缺 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产科病房的爆满,医护人员超负荷的工作,而忽略了护理文书的记录或进行回忆式记录,出现大概、可能的情况,一旦发生医疗纠纷,住院病案材料中与护理相关的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分娩记录单等会成为法庭材料。如果以上护理记录不严谨,将使护理安全隐患增加。 2.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预防

主管护师妇产科护理学试题:妇产科常用护理技术

一、A1 1、某护理教师为护生讲解有关会阴擦洗的目的,除外 A、保持会阴部清洁 B、促进会阴伤口愈合 C、促进阴道血液循环 D、促使患者舒适感 E、保持肛门部清洁 2、有关会阴擦洗的适应症,应除外 A、会阴部手术术后的患者 B、腹部手术后留置尿管的患者 C、阴道手术后的患者 D、长期卧床的妇女 E、月经期妇女 3、护士在为患者做会阴湿热敷时,正确的是 A、湿热敷的温度为48~52℃ B、热敷面积与病损面积大致等同 C、热敷时间为60分钟 D、每日热敷2~3次 E、热敷后再行会阴擦洗 4、下列属于会阴热敷适应证的有 A、会阴白斑 B、会阴出血 C、会阴血肿 D、阴道炎 E、长期卧床者 5、会阴擦洗中第一遍擦洗的顺序是 A、自上而下,由外向内 B、自下而上,由内向外 C、自下而上,由外向内 D、自上而下,由内向外 E、自下而上,由左向右 6、护士为患者行阴道灌洗,正确操作是 A、灌洗筒连接100cm长的橡胶管 B、常用溶液为1:15000高锰酸钾溶液

C、需准备灌洗溶液400ml D、灌洗液温度30℃左右 E、灌洗筒离床面不超过70cm 7、阴道灌洗护理措施描述正确的是 A、灌洗溶液温度40℃左右 B、手术后阴道伤口愈合不良禁止灌洗 C、低位阴道灌洗,洗筒距床面的高度一般不超过40cm D、灌洗筒与床沿的距离不超过80cm E、宫颈癌病人有活动性出血者禁止行阴道灌洗 8、关于会阴擦洗的操作,错误的是 A、妇科腹部手术后保留导尿管者应擦洗 B、会阴、阴道手术前后应擦洗 C、擦洗第1遍顺序是由内向外、自上而下 D、擦洗第2遍是以伤口为中心 E、产后每日擦洗2次,大便后也应擦洗 9、会阴部局部湿热敷的一般温度为 A、11~18℃ B、21~28℃ C、31~38℃ D、41~48℃ E、51~58℃ 10、下列不属于阴道灌洗禁忌证的是 A、更年期 B、月经期 C、妊娠期 D、产褥期 E、阴道出血 11、配制冲洗一次的阴道灌洗液量为 A、100~200ml B、300~400ml C、500~1000ml D、1100~1200ml E、1300~1500ml 12、有关阴道、宫颈上药的方法,正确的是

医疗风险评估对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影响

医疗风险评估对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5-10-08T17:08:12.357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3期供稿作者:叶芸王沁[导读] 湖北省黄石市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妇幼保健院湖北黄石怎样提高妇产科专科护理质量,减少妇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已成为我国目前医疗行业中一个重要的讨论议题。叶芸王沁湖北省黄石市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妇幼保健院湖北黄石 435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医疗风险的评估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收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14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了解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结果:经临床分析发现患者自身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医疗环境因素这个三 方面是影响妇产科安全的主要因素。结论:妇产科护理中存在较多的不安全隐患,及时的医疗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可提高妇产科的护理质量,为患者身心健康提供保障。 【关键词】风险评估;妇产科护理;防范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身心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质量的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疗的整体效果,同时医疗机构的护理服务质量也备受社会关注。护理工作关系到每个患者的康复情况,而妇产科的护理工作面对特殊患者群体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妇产科护理整体性强、涉及面广,存在的不安全隐患较多[1]。因此,怎样提高妇产科专科护理质量,减少妇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已成为我国目前医疗行业中一个重要的讨论议题。 本文通过我院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析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并积极提出相关改进措施,使妇产科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具体的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了2014年7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14例。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为27.3±12.5岁。其中产科60例,妇科疾病患者44例。 1.2 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对入选的114 例患者相关资料进行汇总,对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存在的医疗风险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结合既往经验及相关的文献资料根据科室的具体情况,将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种类大致分为患者自身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医疗环境因素等3个方面2 风险评估分析结果 2.1 患者自身因素受到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大部分孕妇以及家属并不能认识到自身状况的复杂性,他们没有认识到妊娠分娩中的危险性,更偏向于认为生孩产子没什么大不了的,进而不严格遵守医院相关的规章制度,不遵守医嘱,这很可能导致一些意外状况的发生或者恶化妇产科患者当前的状况[2]。部分患者及家属文化水平较低,认知、理解能力有限,住院前刻意隐瞒病史,住院时遵医行为较差,出院后又不能很好的调理身体,都给妇产科的护理留下了风险隐患.2.2 护理人员因素1.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时间长、强度高、枯燥无趣、紧张繁琐,工作人员易疲劳,导致临床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履行岗位职责不认真,没有严格遵守规范的护理操作流程,未对孕妇认真听胎心、产程进展观察不细致,产后护理常规执行不严格,造成了新生儿窒息、死亡或产后出血等。忽视“三查八对一注意”,缺乏安全意识。错发服药、错配液体、抽错血的现象仍有发生,对各种法律、法规缺乏认识,护理人员理论知识不扎实,出现与医生记录的内容和时间不相符,护理记录表述不清,医疗术语使用不准确,使护理记录缺乏完整性和真实性,不能准确的反应患者病情变化,容易引起医疗安全隐患。 3.护士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缺乏沟通,或者在沟通时随意化、片面化、形式化,不能够因人而异,因病而异,造成患者及家属的过分紧张,或不在意,不能够耐心细致地解答孕产妇及家属的问题,引起家属的不满,在进行护理工作时难以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使其反感,最终导致护患矛盾。 2.3 医疗环境因素医院内的各种医疗硬件设施的安置不合理:如病房内的配置设计不科学,地面、卫生间过滑,病人个人防护措施不到位,易导致患者跌倒,或物件放置不合理,易松动、脱落等,抢救设备、医疗仪器的管理、使用不当,出现故障、老化导致无法使用或影响护理治疗工作、相关药品、治疗器具准备不充分,不齐全,住院环境的舒适性,如住院环境过于嘈杂,不便于患者的休息,生活的不便利,不利于疾病的恢复,这些因素都是护理技术以外的风险,也可引发医疗纠纷。 3 风险防范措施3.1 加强教育、严格管理始终贯穿对护士护理工作的安全教育,定期组织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与学习,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并进行技术操作示范、观摩和实地练习,严格要求,规范医疗文书的书写,要善于发现安全隐患,护士长应每天巡视护理安全情况,及时发现医疗安全隐患并及时处理。将各种医疗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3]。 对已发生的典型病例讨论,分析原因,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技术水平,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 3.2 创造安全、温馨环境合理安排病房设施,妇产科的大多数患者为行动不便临近分娩期的孕妇,因此,要保证病区走道的通畅性,无阻碍物,地面保持干燥,保证病区的设施完好,清洁区和限制区的消毒隔离等,同时改善病房周边的环境,提高入、出院及生活的便利性。对于医院的相关医疗设备要进行定期、定量、定员的检查,及时进行清理消毒,归类摆放,确保设备仪器的整齐有序,对出现故障的设备及进行维修,损毁的设备及时丢弃,必要时更新设备。尽量消除由于病区设施及医疗设备而对患者造成的医疗风险。 4.讨论因为妇产科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不仅代表一个医院的医疗水平,也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形象[4]。护理人员只有增强责任心,提高对安全隐患的防范能力,提升护理操作水平,并处理好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安全、顺利开展,只要经过全体医护人员、患者以及家属的共同努力。有效把握医疗进程中的每个环节,做到对风险的提早发现、提前预防、有效控制和管理,就能最大程度的减少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医疗安全隐患。同时给患者带来一个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 参考文献:[1] 刘礼梅.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24):2776-2777.[2] 姚金香,杨玉环.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分析控制及人性化管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232一233[3] 田淑英.探析妇产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管理与风险控制策略[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3):268-269.[4] 王冬琴.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7):42._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川。妇产科是医院高风险科室之一,妇产科护理人员的责任重大。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维权观念的增强,妇产科护理安全愈来愈受到大家的重视,加强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将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现将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介绍如下: 1护理安全隐患 1.1护理人员法制观念薄弱 在工作较忙时,有时会忽略患者的权益,出现急症就忙于处理,在处理的同时没有及时向患者及家属反馈,一旦出现异常容易导致患者及家属的不理解,比如孕妇在分娩过程中,胎心声发生改变,未及时向家属交代,以至于发生新生儿死亡,这样很容易引起患者和家属疑惑、不满,甚至状告到法院引起护理纠纷的发生。 1.2服务态度缺陷,缺乏良好的护患沟通 妇产科护士紧张忙碌,护患沟通若语言简单、生硬,态度冷漠、厌烦、服务不周、不负责任,比如孕妇分娩喊叫,护理人员就大声斥责:“叫,叫,叫,叫什么,就你会生小孩,好像别人不会生似的。”这样的语言很容易引起患者的不满,家属听见也很容易造成护理纠纷的发生。 1.3业务水平有限 低年资护士多,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经验不足和各方面的协调能力不够都会对护理安全构成威胁。比如,值班护士把孕妇胎儿的足先露检查成头先露,以至于产妇破水时脐带脱垂,产生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这样的严重后果,从而引发护理纠纷。特别是当前,患者对护理服务期望值提高,同时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广泛使用,对护理人员也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增加了护理风险,对护理安全也产生了威胁。另外,由于新药品种多、更新快,护士对药品的药理作用、用法,注意事项不熟悉,容易出现用药失误。 1.4制度不熟悉 有章不循、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比如,不严格按照三查七对给病人用药,以至于把甲床的药用于乙床,虽没造成严重后果,但足以让患者及家属不满,乃至投诉,引发护理纠纷。还有,换吊瓶时,把甲床换下的吊瓶遗留在乙床上,从而引起病人怀疑,若病人出现不适,遗留的吊瓶便是祸根。那么护理纠纷就在所难免。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过失性护理行为缺陷,是引起护理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 1.4.1制度执行不严 如产房用品、药品和急救设备虽有专人专管,定位放置,但由于产房助产人员的随机性,部分助产士责任心不强,未做到班班清点,不熟悉用物的放置,或用完后未及时补充。如需要抢救时,因抢救用物不全延误抢救时机,所带来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有时护士缺乏“慎独”精神,未严格按照医院规范要求执行各项护理操作。 1.4.2避免因弄错新生儿而发生的护理纠纷 如在多个孕妇同时分娩或给新生儿洗澡时,注意力不集中,行为不审慎,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新生儿手带标记出生后未及时绑上或丢失后未及时补上。比如有几个孕妇同时分娩,其中有一个多胎生女而又特别想生儿子的孕妇,经过检查以为是男孩,偏偏该胎生的又是女儿,别人生的都是儿子,可想而知她的家属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如果不让家属确信自家的是女孩就很容易引起护理纠纷。 1.4.3新生儿操作 新生儿保暖用热水袋或暖箱时,未按操作规程执行水温过高,或直接与新生儿皮肤接触;洗澡时,不注意调节水温,水温过高或戴手套洗澡,护士对水温的敏感性降低而引起新生儿烫伤;或未按新生儿暖箱操作规程调节箱温及按规定巡视病房,病区停电时未及时将新生儿从暖箱 取出。 1.4.4未严格交接班制度 对于危重、手术、输液病人、新生儿未严格进行床头交接班,尤其是对于一般的手术病人,警惕性不高,例如,剖宫产术后的病人,阴道大量出血,由于未床头交接班而未被发现,一旦发现,病人已处于休克状态,这样的后果怎能不引起护理纠纷的发生。 1.4.5护理书写与客观事实不符

医疗风险防范措施

医疗风险防范措施

医疗风险防范措施 一、医疗风险防范措施 1、告知与沟通: ①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必须及时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替代治疗方案、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告知要力求全面准确,避免因告知不足而导致医疗纠纷,但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 ②告知采取口头告知、书面告知和见证告知三种方式。口头告知适用于医院诊疗程序等一般性情况的告知;书面告知适用于有告知义务的医疗管理、患者病情、诊疗措施及风险告知,书面告知必须要有患方签字;见证告知适用于医院有告知义务但患方拒绝在书面告知上签字或无患方家属而本人也无法签字的告知,告知时必须要有第三者在场,并签字证明。 ③按照有关规定需取得患者书面统一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应当有患者本人签署同意书。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近亲属

⑧手术告知原则上由主刀医师负责,特殊情况可以委派有相应资质的助手告知,但告知内容应当经主刀医师审核同意。重大、疑难、多可合作、新开展手术必须由主刀医师亲自告知。 ⑨科室对非手术诊治(包括药物治疗及各种物理治疗、自费药品和治疗方法使用等)的医疗措施及风险要实行告知制度,取得患方同意并签字后,方可采取诊治措施。但情况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时,在告知同时,可采取抢救性诊治措施。 ⑩科室必须对危重、大型、疑难、复杂、高风险、毁损性、新开展的手术或操作进行术前讨论,然后由主刀医师进行第一次术前谈话,填写《新技术、新项目、重大疑难手术审批表》上报医务科,医务科备案并提交业务副院长批准,并由医务科组织人员进行第二次术前行政再谈话后实施。 2、首诊负责和值班交接班: ①第一次接诊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科室,首诊医师和科室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

妇产科护理题-妇产科常用护理技术

妇产科护理题-妇产科常用护理技术 1、下列哪些病因与患者的疾病有关 A.绝经 B.雌性激素水平降低 C.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 D.阴道内PH值增高 E.阴道壁萎缩,黏膜变薄 F.局部抵抗力降低 G.致病菌侵入繁殖 H.患者卫生习惯不良 2、提示:该患者经检查确诊为老年性阴道炎。提问:下列哪些不是处理该患者的主要措施 A.加强健康教育,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勤换内裤 B.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C.增加阴道抵抗力 D.用1%乳酸液冲洗阴道 E.冲洗后,将甲硝唑200mg放入阴道深部 F.口服尼尔雌醇 G.取阴道分泌物进行涂片检查

3、给患者尽快采取哪些治疗措施 A.用0.02%碘伏溶液进行会阴擦洗 B.用1%乳酸液进行阴道冲洗 C.用煮沸的50%硫酸镁行会阴湿热敷 D.用甲硝唑200mg行阴道上药 E.用0.5%~1%乳酸溶液行坐浴 F.手术治疗 4、该患者坐浴时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是 A.坐浴溶液严格按比例配置 B.水温适中,不能过高 C.坐浴时先将外阴及肛门周围擦洗干净 D.坐浴时需将臀部及全部外阴浸入药液中 E.注意保暖,以防受凉 5、会阴擦洗时最后擦洗什么部位 A.肛门 B.伤口 C.耻骨联合 D.尿道口 E.阴道口

6、会阴冲洗需准备多少毫升冲洗液 A.400ml B.500ml C.300ml D.800ml E.1000ml 7、会阴擦洗一般擦洗几遍 A.2遍 B.3遍 C.1遍 D.4遍 E.5遍 8、会阴擦洗应采取的卧位为 A.坐位 B.半坐卧位 C.仰卧位 D.侧卧位 E.屈膝仰卧位 9、灌洗筒挂于床旁输液架上,其高度距床沿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护措施 妇产科是医院高风险科室之一,也是一个特殊科室,病人周转快,病情不稳定,不可预测因素多,是集孕妇、产妇、新生儿和患有妇科疾病患者为一体的极其特殊的科室。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维权观念的增强,妇产科护理安全愈来愈受到大家的重视,加强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保证母婴安全将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一、护理安全隐患 1、护士责任心不强 年轻护士缺乏责任心,工作粗心大意,观察不到位。如无特殊情况护士较少到病房巡视,新生儿吃奶多少,有无呛奶,面色有无发绀,哭声是否响亮顺畅,都不能主动发现。如保胎患者使用硫酸镁时,巡视少,滴速不符合,经常越输越慢,硫酸镁浓度从而不够,达不到抑制宫缩的作用。 2、护患缺乏沟通 护士往往忙于各种治疗和护理,忽视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不能耐心接待患者,没有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各种护理操作前告知不到位,使患者不能充分了解治疗的目的、方法及不良反应。住院患者住院周期短,周转快,同时患者要求高,而护士工作繁忙,语言有时不妥,解释不到位,容易引起护患沟通不良所致的护理纠纷。 3、核心制度执行不严 核心制度落实不好,查对制度未执行、交接班制度未执行。不能严格按照护理核心制度去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如:不能做到三查七对、随意执行口头医嘱、巡视不到位、交接班不彻底、对患者病情未能充分评估等。 4、护理技术问题 年轻护士工作经验欠缺,专业技能不高,对于产程的进展不能很好地把握,工作被动,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如年轻护士对产程分娩的知识掌握不熟悉时,对产程观察不仔细,尤其是遇到一些产程中的突发事件,比如一些产妇,因分娩时听说自然分娩的负面因素太多,常常会出现焦虑不安、恐惧等心理状态,听不进医护人员的解释,不配合相关的分娩动作,以至于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心率加快、宫缩乏力,产程延长,产妇疲乏,体力消耗过多,血压升高,导致胎儿出现宫内窘迫等情况时不能立即处理,造成很大的医疗隐患。 二、防范措施 1、加强责任心,定期进行安全教育 对责任心不强造成差错的护士,给予教育,在日常工作中追踪监督。严格执行医嘱,保证用药的安全性,按时巡视病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做出正确的治疗及护理。特别是新生儿的观察更应及时细致。各种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应认真观察,保证仪器功能的正常发挥。每月对护理不良

最新康复科医疗风险及防范

康复科医疗风险及防范对策 医疗风险是指存在于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可能会导致患者遭受伤残和损失的一切不安全事件。防范医疗风险,应加强医疗风险的管理,研究风险发生的规律,学习风险控制的技术,制定风险管理的目标,尽可能减少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类危险因素,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治疗的有效性,减少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风险成本。 康复医学科是综合医院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复医学科服务的对象主要是运动功能有障碍的患者。康复医学科服务的宗旨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综合措施,促进病、伤、残者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使患者能够重返社会。在康复医学科日常诊疗工作中,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康复医学科的全体医务人员绝不可掉以轻心,对可能发生的医疗风险,一定要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物理因子治疗的风险及防范对策 (一)物理因子治疗的风险 这里所述及的物理因子治疗主要指利用人工物理能,如:声、光、电、磁、冷、热等因子作用于人体,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人工物理能通过对人体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起到消炎、镇痛、抗微生物、兴奋神经-肌肉,缓解痉挛、软化瘢痕、松解粘连、加速伤口愈合、加速骨痂形成、调节机体免疫力等作用。物理因子治疗由于无创、无痛苦、无毒副作用,对许多疾病的治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在实施物理因子治疗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不注意防护,未很好地掌握每种物理因子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或设备存在故障,对操作者和患者也存在着诸多风险。 1.电击伤或电流损伤:物理因子治疗中最大的风险和事故是电击伤和电流损伤。患者受到电流损伤时可表现为疼痛、肌肉痉挛、皮肤苍白、严重时可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散大等严重情况。电击伤或电流损伤多因接地不良、设备故障所致。 2.灼伤:灼伤表现为皮肤或粘膜损伤,灼伤多因利用电、光、热因子治疗时,强度过大、温度过高,持续时间过长或保护不当所致。 3.过度刺激现象:由于物理因子的负荷量过大,作用时间过长,超过机体耐受力,患者除局部出现剂量过大的反应外,如:红肿、水疱,还可表现有出汗、心悸、疲乏、食欲不振,病情恶化等现象。 4.过敏反应:过敏体质的患者,在接受药物离子导入治疗时,出现对药物的过敏反应。

妇产科护理工作计划

妇产科护理工作计划 妇产科护理工作计划 妇产科在医院里是个举足轻重的临床大科室,它面对的工作对象是白城市的妇女儿童,妇产科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在群众中的声誉。以下是关于妇产科护理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 妇产科护理工作计划一 又一年的开始,一年的征程将要起步,面对新的起点,新的希望,新的美好向往。回顾过去一年来的工作,有许多的收获,更有许多的不足,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及护理部的要求,我们产科将在2016年制定新的工作计划: 一、加强病区管理,确保安全 1.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对新调入护士以及有思想情绪的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待、重点跟班。切实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隐患,保障孕产妇就医安全。 2.孕产妇的环节监控:新入院、转入、急危重孕产妇、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孕产妇要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 3.时间的环节监控:节假日、双休日、工作繁忙、易疲劳时间、交接班时均要加强监督和管理。 4.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输液、输血、注射、各种过敏试验等。虽然是日常工作,但一旦发生问题,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作为护理管理中监控的重点之重点。

5.从护理管理角度监控:不定期的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自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原因,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个人,追究相关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1)坚持医疗安全天天抓,坚持每月专业知识、急救知识、技术操作培训,强化责任意识,急救意识。确保患者就医安全、防患医疗纠纷的发生。 (2)强化科室注重抢救物品的管理,平时加强对性能及安全性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持设备的完好率100% (3)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发生。主要是科室新进人员,责任心不强人员的.管理要重点帮扶。 (4)加强危重孕产妇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认真落实产科各项护理常规,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5)培养护士经营意识,认真执行物价收费标准,善于进行成本效益核算,降低医疗成本,节约不必要的开支,保证资源有效合理配置。 (6)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院感知识培训考核,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院感质量检查,进行原因分析,及时反馈并进行整改。 二、转变护理观念,配合市场部,做好科室的营销 加强服务就必须有考核,要宣传营销没有后续好的服务反而是浪费资源,所以明年的工作中继续加强全体人员服务意识的教育,加强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配合市场部做好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及防范措施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及防范措施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涉及范围广和整体性较强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临床实践中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妇产科护理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运用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提供减轻痛苦、促进健康、保持健康的服务。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法律观念日益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标签:妇产科;护理;防范措施 妇产科是医疗事故与纠纷的高发区,关系着母婴两代人的生命安全,护理人员的责任重大。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维权观念的增强,妇产科护理安全愈来愈受到大家的重视。如何加强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纠纷及事故。由于妇产科服务对象是女性,特别是孕产妇患者,涉及母婴两条生命的安全,往往病情复杂,变化快,易发生安全隐患,因此对护理技能要求高。现就笔者在临床工作实践经验,结合我院妇产科管理工作,分析并对存在问题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应对防范措施。 1 影响妇产科护理工作安全的因素 1.1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在产妇住院期间护士只注意解决母婴健康问题,忙于处理急症,而忽视了潜在的法律问题,没有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忽视了产妇的知情权,不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随便谈论患者婚姻、非法生育、未婚先孕等而造成护患纠纷的发生。①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增强法律法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易产生问题原因:护理人员对产妇的权利了解少,缺乏证据意识,对具有法律效率的护理证据重视不够,陈述不正确,法律责任模糊,主要护理文件书写字迹不清;②护理人员随意涂改护理记录内容,与医生病程记录相矛盾;③不了解患者享受知情权,未能履行详细的告知义务;④护理人员缺乏应有的危机意识和应急措施,在护理过程中忽视危机因素和潜在的隐患,忽略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患者权益尊重,引发护患之间冲突和护理纠纷时有发生。 1.2医院管理者、护理质能部门管理缺欠由于过去医院领导及护理质能部门对妇产科工作不够重视,护理人员编制不足,护士夜班频繁,工作量繁重。夜班护士一人要照顾整个病区的患者、产妇、待产产妇及新生儿,一个护士承担多种角色。往往工作量极大,而且夜班频繁,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这也是导致护理不安全隐患的因素。 1.3护士的服务态度有欠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加,加上产科急症多,病情变化快,预见性差,容易造成工作忙而乱,护士语言简单,态度生硬,沟通不到位,护患之间缺乏信任和理解,稍有照顾不周,就会造成误解而引起护理纠纷的发生。

医疗风险防范措施(1)

医疗风险防范措施 一、医疗风险防范措施 1、告知与沟通: ①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必须及时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替代治疗方案、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告知要力求全面准确,避免因告知不足而导致医疗纠纷,但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 ②告知采取口头告知、书面告知和见证告知三种方式。口头告知适用于医院诊疗程序等一般性情况的告知;书面告知适用于有告知义务的医疗管理、患者病情、诊疗措施及风险告知,书面告知必须要有患方签字;见证告知适用于医院有告知义务但患方拒绝在书面告知上签字或无患方家属而本人也无法签字的告知,告知时必须要有第三者在场,并签字证明。 ③按照有关规定需取得患者书面统一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应当有患者本人签署同意书。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近亲属签字,没有近亲属,由其他关系人签字;为抢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关系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可由医院负责人或者被授权的负责人签字。 ④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者,应当将有关情况通知患者近亲属,由患者近亲属签署知情选择书,并及时记录。患者无近亲属或者近亲属无法签署知情选择书,由患者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关系人签署知情选择书。 ⑤医务人员在各个诊治环节中应当积极与患方进行沟通,并解答其咨询,解答应当热情友善、耐心细致、通俗易懂、表达准确,重要的沟通应当记录在病历中,并请其签名。 ⑥手术及有创诊疗措施(包括各种组织器官穿刺、内窥镜和血管内的诊治等),医务人员

应当将疾病的诊断、手术及麻醉方式和可能出现的风险充分告知患方,并请其签字。 ⑦手术过程中,需要改变手术方案、麻醉方式或切除患者组织器官等,手术者必须征求患者(方)同意并签字后才能进行,但情况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时,在告知同时,可采取抢救性措施。 ⑧手术告知原则上由主刀医师负责,特殊情况可以委派有相应资质的助手告知,但告知内容应当经主刀医师审核同意。重大、疑难、多可合作、新开展手术必须由主刀医师亲自告知。 ⑨科室对非手术诊治(包括药物治疗及各种物理治疗、自费药品和治疗方法使用等)的医疗措施及风险要实行告知制度,取得患方同意并签字后,方可采取诊治措施。但情况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时,在告知同时,可采取抢救性诊治措施。 ⑩科室必须对危重、大型、疑难、复杂、高风险、毁损性、新开展的手术或操作进行术前讨论,然后由主刀医师进行第一次术前谈话,填写《新技术、新项目、重大疑难手术审批表》上报医务科,医务科备案并提交业务副院长批准,并由医务科组织人员进行第二次术前行政再谈话后实施。 2、首诊负责和值班交接班: ①第一次接诊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科室,首诊医师和科室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专科等工作负责。 ②危急重患者需检查、会诊、住院或转院,首诊医师应负责安排检查、会诊、联系科室和转诊医院,并联系护送人员。 ③就只危急重患者时,首诊医师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收治科室等决定权,任何科室和

20、妇产科常用护理技术

二十、妇产科常用护理技术 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第1题阴道灌洗液的最佳温度是(P:0.5) -------------------------------------------------------------------------------- A、34~35℃ B、36~37℃ C、38~40℃ D、41~42℃ E、43~44℃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第2题阴道灌洗的适应证有(P:0.5) -------------------------------------------------------------------------------- A、阴道流血妇女 B、月经期妇女 C、产褥期妇女 D、更年期妇女 E、妊娠期妇女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第3题进行阴道冲洗时,灌洗筒距床沿高度一般是(P:0.5)

-------------------------------------------------------------------------------- A、30cm B、40cm C、50cm D、60cm E、70cm 标准答案:E 您的答案:第4题会阴局部进行冷敷的时间一般是(P:0.5) -------------------------------------------------------------------------------- A、10分钟 B、15分钟 C、20分钟 D、25分钟 E、30分钟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第5题关于阴道手术后,下列哪项护理措施是错误的(P:0.5) -------------------------------------------------------------------------------- A、术后24小时下床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