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句的方法及要点

缩句的方法及要点
缩句的方法及要点

缩句的方法及要点:

1.“的”“地”“得”不能要。

2.“着”“了”“过”不能掉。

3.你缩出来的句子要符合以下的6个基本句式的其中一个:A.谁是什么 B.什么是什么

C.谁干什么

D.什么干什么

E.谁怎么样

F.什么怎么样

4.另外还有句子中的"在哪里"和时间是要去掉的

5.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

一、缩句练习

1.数万名群众炽热的目光凝神注视着天安门。

2.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3.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孩在湖边的大草地上尽情玩耍。4.我们通过显微镜看到了不计其数的细菌。

5.国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徐徐上升。

6.我激动得流下晶莹的泪珠。

7.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月亮。

8.工人们在节日里仍然坚持劳动。

9.洪亮的钟声在空中经久不息地回荡。

二、缩句练习。

1、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像个刺球紧紧地缩成一团

2、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3、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了高大坚固的万里长城。

4、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5、雪白的小兔在田野里飞快地跑来跑去。

6、白发苍苍的老人第一次见到高大雄伟的天安门。

7、年轻的妈妈脸上渐渐露出笑容。

8、白家庄小学的学生在操场上用力地做广播体操。

9、海边的沙地上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10、许多大大小小的鸟在这棵树上做窝。

11、小螃蟹悠闲自得地挥舞着两只小钳子。

12、小鸟在那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

13、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

14、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脚的民工,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

15、五彩缤纷的气球迅速飘向瓦蓝瓦蓝的天空

16、这是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17、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18、孙平用自己的脚挡住了对方踢来的球

19、脚落在千年万年积累的几尺厚的松针上。

20、其实雄伟的万里长城更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三、下列句子的缩句各有两种,请你选择正确的一句,在()中划“√”。

1. 英勇的红军粉碎了敌人几次的进攻。

(1)红军粉碎了几次进攻。()

(2)红军粉碎了进攻。()

2. 我的妹妹高兴地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

(1)妹妹穿上了衣服。()

(2)我穿上了衣服。()

3. 银色的飞机在天空中飞翔。

(1)飞机在天空中飞翔。()

(2)飞机飞翔。()

四、判断下列缩句是否正确,不正确的修改。

1. 我的弟弟是实验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弟弟是实验小学学生。()

修改:

2. 小鸟在树上自由自在地叫着。

小鸟在树上叫着。()

修改:

3. 松鼠的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

松鼠总是向上翘着。()

修改:

五、下列10个句子,请你快速缩句.

1. 雷锋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2. 我们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看录相。

3. 爸爸的书架上放着各种各样的书。

4. 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5.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

6. 宽阔的天安门广场变成了鲜花的海洋。

7. 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

8. 蓝色的天上飘着一片片白云。

9. 北京的西山是著名的风景区。

10. 党的好干部孔繁森是全国人民学习的好榜样。

练习:

1.飘飘荡荡的青烟弥漫在大地上.

2.狡猾的狐狸假悻悻地挤出几滴眼泪.

3.老师讲得有声有色.

4.一位老红军讲了过去二万五千里长征中过草地的故事.

5.小妹高兴得又蹦又跳.

6.老师和同学激动得热泪盈眶.

7.他的围裙兜着许多火柴.

8.上星期天,学校举行一年一度的秋季田径运动会.

9.一群穿着破烂的纤夫十分艰难地迈着沉重的步子.

10.大片大片的雪花从阴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

11.敬爱的周总理聚精会神地听代表们的汇报.

12.渔夫的妻子桑那毫不犹豫地收养邻居西蒙的孩子.

13. 雷锋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同学们的心中.

14.巍峨的金字塔是世界古代建筑的一个奇迹.

15. 同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来自全国各地的劳动模范.

16.今天依然屹立不倒的长城不正是老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吗?

17.京张铁路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

18.著名的台湾是我国沿海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19.强烈的灯光亮得跟白天一样.

20.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形奇特的新建大楼.

缩句练习:

1、可爱的小红在认真地看着有趣的新书。

2、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

3、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型奇特的新建大楼。

4、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案。

5、在农民们的辛勤劳动下,今年小麦的长势十分喜人。

6、生态保护区生长着上千株枝叶茂盛的银杉树。

7、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8、敌人秘密地杀害了优秀领导人李大钊。

9、九月的一个傍晚,我带着猎狗在镇外的葡萄园散步。

9、我散步。

10、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的事迹深深地激励着我们。

10、健儿事迹激励着我们。

11、秦始皇兵马俑吸引了世界各地千百万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11、兵马俑吸引了参观者。

12、江河里排着一条条雕饰得酷似游龙的船。

12、江河里排着船。

13、桂林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13、水静。

14、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

14、圆东西发出亮光。

中经久不息地回荡。

23、钟声回荡。

24、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停在细细的电线上休息

24、燕子休息

25、奶奶在水井边用水桶打水。

25、奶奶打水。

26、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个蒸笼。

天气热。

27、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我国几代科学家长期艰辛努力的结果。

发现是结果。

28、活泼的小松鼠在松树上蹦来跳去。

28、松鼠蹦来跳去。

29、小鹿侧着脑袋欣赏自己在水里的影子。

29、小鹿欣赏影子。

30、绿油油的牧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

30、地上盛开着花。

31、夏天,火辣辣的太阳高高地挂在蔚蓝的天空。

31、太阳挂在天空。

32、鼎在远古的时候,是中国先民使用的一种炊具。

32、鼎是炊具。

33、每当夜幕降临,八角楼上的灯光就亮了起来。

33、灯光亮了起来。

34、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地停泊着乡村里来的敞口船。

34、河埠头停泊着船。

35、汽轮发电机厂的工人师傅把一台台进口钻机熟练地安装好了。

35、师傅把钻机安装好了。

36、六(2)班的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

36、老师讲了故事。

37、山沟的柿子树上缀满了沉甸甸的柿子。

37、柿子树上缀满了柿子。

38、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型奇特的新建大楼。

38、这是大楼。

39、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39、詹天佑是爱国工程师。

40、北面那座秃山丝毫挡不住来自塞外的狂风。

40、秃山挡不住狂风。

41、隐蔽在芦苇丛里的我们看见船上载着很多货物。

41、我们看见货物。

42、透过大衣的缝隙,我模模糊糊地看到了一个高大的背影。

42、我看到了背影。

43、喊我的是和蔼可亲、头发花白的房东大娘。

43、喊我的是大娘。

44、德国的音乐家贝多芬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

44、贝多芬谱写了曲子。

45、高大挺拔、叶子油绿闪亮的白杨树,像一排士兵似的排列在宽阔而笔直的马路两旁。

45、白杨树排列在两旁。

分类修改病句

(一)缺少部分:

1.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赶上来了。

2.大家在操场上愉快地做。

3.我们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祖国。

4.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二)词语搭配不当

1.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的学习成绩大大增加了。

2.这座桥不但坚硬,而且美观。

3.我们热烈庆祝小红同学被评上“三好”队员。

4.小气象员坚持每天考察天气的变化。

5.我们一定坚持光荣的革命传统。

6.我们要端正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

7.上课了,徐老师举了不少有趣的例子和故事。

8.我们养成了饭前便后洗手的风气。

9.犯了错误,要决心改进。

10.老师那慈祥的面容,亲切的教导是时时在我耳边回响。11.姐姐最爱看舞蹈和音乐。

12.锯是鲁班发现的。

(三)重复

1.大约有50个左右的人,参加了会议。

2.我们学校有一千多个同学们。

3.五颜六色的彩旗在空中迎风飘扬。

4.我有另外别的打算。

5.广场上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工人、农民。

(四)词序错误

1、荆门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城市。

2.黄继光献出了自己光荣的生命

3.妈妈只见在台灯下看书。

4.爷爷过的一生都是俭朴生活。

5.夏天的江南农村是一年中农事最繁忙的季节。

6.我们要发扬并继承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五)前后矛盾

1.我的数学作业本全都做完了,只剩下一题计算还没算出来。

2.我可以断定,这件好事可能是咱班陈红做的。

3.这次期末考试,我班几乎根本没有不及格的同学。4.同学们的作业基本上都交齐了。

5.乌云和大雨从半空中倾泻下来。

易读错的字、词:

屹()鼎()崩()穆()脉()()罕()隙抛

缩句的几点方法

缩句的几点方法 1.缩句后句子的意思首先不能发生改变。并且仍然是成句的。 2.缩句时,原句中“着”“了”“过”通常不用去,一些“上”“满”等主要成分后面的单字也可以不用去。 例:崭新的桌子上堆满了同学寄来的花花绿绿的贺卡。 缩句:桌子上堆满了贺卡。 例:小玲的叔叔在今年夏天到了北京。 缩句:叔叔到了北京。 3.这一点最关键,依靠“的”“得”“地”帮助自己找主干。 “的”“地”前面是修饰的词汇缩句时应去掉。 “得”字前面的动词通常是主要成分,当然应保留。而处理后一个部分补充说明前一个成分时视情况而定。如“干得好”“听得不清楚”等。在对于此类的句子缩减中,应加以保留,

否则意思会觉得别扭。但对于一些特殊的句子,如“我笑得流下了眼泪。””高兴得跳起来“后面的“流下了眼泪””跳起来“是对“笑”“高兴”的补充说明,可以减去,其意思会更加的简洁。上述例子2中的句子缩句后去掉“住了”也是因为他是中心词“吸引”的补充说明。 例:和煦的春风轻轻地拂过我的脸。 缩句:春风拂过脸。 另外,用这种发放检查自己的作业,例子是很多的。 4.抓住中心词,用设问的方法,找准主干。 例如:中国第一丹霞江郎山耸立在美丽富饶的浙西大地。 你读完这个句中很容易确立“耸立”这个词是谓语,就可以用设问的方法找出主语和宾语。问:什么耸立?——江郎山耸立。再问:耸立在哪里?——浙西大地。很明显,把这些连接在一起——江郎山耸立浙西大地。这是句子的主干。其余的是枝叶,要删除去。 5.固定词组应整个保留。

以上应当属于常规的,简单的缩句,看完后一般的缩句应当问题不大了。 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句子。 1.同位词组,保留主要词就行了。 例:身穿整洁服装的工人叔叔一起去参加工厂的奠基大会。 缩句:工人参加大会。若缩为“工人叔叔参加大会”也行。因为缩后的句子并不是很长。但是如果同位词组较长时,如“党的好干部孔繁森”就要只保留“孔繁森” 2.缩句时,如果遇到被字句,把字句。为了不造成歧义,在缩句的过程中,“把……”“和被……”都成了句子的主干,都要予以保留。 例:爸爸的目光被茶几上的一本杂志吸引住了。 缩句:目光被杂志吸引。但是,我们讨论时也觉得“目光被吸引。”就行了 缩句方法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缩句和扩句的技巧(附练习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缩句和扩句的技巧(附练习及答案) 缩句 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缩句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句子意思。 如: 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的小麻雀无可奈何地拍打着翅膀。 经过缩句,抓住句子的主干“小麻雀拍打着翅膀。”就知道这句话是写小麻雀。 缩句还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句子是否正确。 如: “六·一”节前夕,宁宁光荣地被评为“三好学生”的称号。 这句话一经缩句成为:“宁宁被评为称号。”我们就会发现这句话是错的,”被评为称号”词语搭配不当。 缩句时,要先找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再逐步删去它们前面的修饰成份,直至缩干净为止。“在……上(中、里、下)”等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语应删去。

如: 金黄色的沙滩上有许多五颜六色的贝壳。 沙滩上有许多五颜六色的贝壳。 沙滩上有许多贝壳。 沙滩上有贝壳。 我最爱看天上亮晶晶的星星。 我最爱看天上的星星。 我最爱看星星。 我看星星。 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完成了作业。 我完成了作业。 缩句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 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 如:“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的灵车。”这是一个长句,我们就可以提问:谁——老奶奶;干什么——等待灵车。缩句后就成为:“老奶奶等待灵车。” 又如:“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动着的小绒球原来是刚孵出来的小鸡。”我们可提问:什么——小绒球;是什么——是小

(完整word版)缩句常用的几种方法

缩句 缩句时,要注意三条: 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 仍然是句子。 缩句的要求: 1.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例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熊猫"和"大熊猫"的外延并不一致。"叶"在这里是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 2.保留必要的成分例如:"我班先进学生经常主动热情地帮助后进学生"。如果缩成:"学生帮助学生"则意思模糊,只能缩成"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保留了"先进"和"后进"两个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确了。 3."着"、"了"、"过"要保留 "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同学们上着课",如果缩成" 同学们上课",就没说清楚是现在上课还是以前上课。"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如:"赵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难忘的科学课。"应当缩成"赵老师上了科学课。"若缩成"赵老师上课。"是正在上,还是上完了?不知道。"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如:"我曾经游览过美丽的桂林。"如果缩成"我游览桂林。"是正在游览,还是曾经游览?没有说清楚。由此可见,谓语后面的"着"、"了"、"过"不能去掉的。 4.复指成分应完整地保留例如:"我们应当遵守自己过去许下的诺言。"应当缩成"我们遵守自己的诺言"。若缩成"我们遵

守诺言。"意思是不完整的。 5.表示方位的词组应该完整地去掉例如:"我们在清澈的河水里游泳。"应当缩成"我们游泳。"不能缩成"我们在游泳",此外,像"在……下"、"在……里""在……外""在……中"等句子中表示方位的词组作状语时,都不能保留"在"字,应该同后面的状语一起完整地去掉。 6.补语的处理首先,动词谓语后面的补语一般应保留中心词;其次,形容词后面的补语一般删去。如"发表作文后的张小南高兴得跳起来",可缩成"张小南高兴"。 7.不改变句子的语气句子的语气不能改变,如"莫非他想在这里安安稳稳地睡上半天吗?"应缩成" 他想睡吗?" 把握八种疑难的处理 1.否定句中的否定词的处理否定句中的"不""没"'没有""未""别"等否定词,在缩句时应该保留。如"革命者决不能低下高贵的头。"缩句时,就应保留"不",压缩为"革命者不能低下头。"如果把"不"字也压缩掉,就跟原句的意思大相径庭了。 2.时态助词的处理 "着""了""过""起来""下去"等时态助词,它们的作用是附着在动词之后,表示时态。"着"表示进行态,指明动作在进行,如"他大声地说着话";或指明动作的结果在持续,如"屋里点着灯"。"了"表示完成态,指明动作已经完成,如"他到了北京"。"过"表示经验态,如"他到过北京"。这些句子,如果去掉了"着""了""过"这些时态助词,句子的意思显然就不够明白。因此,应予以保留。 3.固定词组的处理 "自行车""白杨树

扩句和缩句练习教案设计方案

句式转换训练教学设计(四年级)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掌握扩句、缩句、陈述句和反问句转换的要领。能正确熟练地变换句子。 2、运用学过的句式进行语言实践,培养学生谴词造句的能力及提高理解语言,组织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通过变换句子,缩句、扩句、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转换练习,掌握变换要领,培养运用句子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能按要求正确缩写、扩充句子,进行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转换。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资源包、微视频、学生当堂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考试中,我们常常会碰到扩句、缩句、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或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的题目,有的同学不知道该怎样去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观看微课视频,学习扩句、缩句的方法。 (一)现在老师这里有两组句子,想请同学们观察是你们见过的那种形式。 出示例句: (1)沙滩上有贝壳。 海边的沙滩上到处有五光十色的贝壳。 (2)患病的母亲正在注视着年轻的护士。 母亲注视护士。 (二)让学生比较两个例子有何异同,引出扩句、缩句。(板书:扩句、缩句) 那扩句怎样扩,缩句怎样缩,结合你以往的经验来说说扩、缩句的方法好吗?指名交流。 (三)学习扩句。 1、播放视频,学习扩句方法。

2、教师引领学生提炼要点: (1)扩句:就是给简短的句子加上修饰的成分,使它表达的意思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简单地说:扩句就像是给一棵树干画上漂亮的树枝和树叶.使它枝繁叶茂.更生动.更漂亮。 (2)教师提醒学生扩缩句应注意的问题。(课件出示) ● 不能改变原来句子的意思。 ● 加上的修饰词要正确,必须与主干搭配恰当 ● 要按题目的要求或提供的例子补充 ● 还要注意在修饰限制词语后加上正确的“的”“地”“得”。 的+名词 ;地+动词;得+形容词 3、进入扩句闯关练习。(学生进行当堂训练) 4、进行练习反馈,学生根据自己的练习正确情况圈出笑脸数。 (四)学习缩句。 1、观看视频,学习方法。 实例1: 鲜花盛开了。五颜六色的鲜花在花坛中盛开了。 简短的句子 修饰的成分 扩句:就是给简短的句子加上修饰的成分,使它表达的意思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 简单地说:扩句就像是给一棵树干画上漂亮的树枝和树叶,使它枝繁叶茂,更生动,更漂亮。 1、老师批改作业。 扩句:慈祥的老师在灯光下批改作业。2、同学们在听课。 提问:同学们在哪里怎么样地听课?扩句方法:先提问,再扩句。 提问:怎么样的老师在哪里批改作业?扩句:教室里,同学们在认真地听课。 扩句要注意些什么? 一.不能改变原来句子的意思。二.加上的修饰词要正确,搭配恰当。 三.要按题目的要求扩句。四、还要注意在修饰限制词语后加上正确的“的”“地”“得”。得+形容词 乐得合不拢嘴 的+名词美丽的鲜花地+动词 认真地读书3、小红做操。 1、小蜜蜂飞来飞去。 4、小明很高兴。 2、小松鼠跳。 扩句练习: 扩句:一只只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扩句:可爱的小松鼠在树枝上欢快地跳。扩句:下课了,小红在操场上做操。扩句:小明高兴得合不拢嘴。 缩句: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中的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去掉保留主要成分的意思。 简单地说:缩句就像把一棵树的树枝、枝叶都去掉,只留下树的主干一样。 缩句方法1:借助“的、地、得”。 把“的、地”前面的词语删除,去除“得”后面的词语。温暖的阳光照耀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缩句:阳光照耀着大草原。小明高兴得合不拢嘴。 缩句:小明高兴。 句中的“温暖的”用来修饰“阳光”的应删去。句中的“一望无际的”用来修饰“大草原”的应删去。 句中“合不拢嘴”是对“高兴”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要删去。 缩句方法2:“自我提问”法:“谁”、“做什么”。 一队队穿着整齐的少先队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雄伟壮观的长城。缩句:少先队员参观了长城。 缩句方法3:留住句子中的“着、了、过”。 因为这些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几乎没有独立性,所以是一定不能删的。 海边的沙地上种着西瓜。黄继光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他勇敢地穿过这片丛林。缩句:沙地上种着西瓜。缩句:胸膛堵住了枪口缩句:他穿过丛林。 缩句方法4:去掉“在…(中、里、上、下…)”表示特定环境和语言的词语。 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缩句:小蜜蜂飞来飞去。

小学阶段语文缩句方法和技巧

小学阶段语文缩句方法和技巧 (总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缩句方法 小学阶段一般的缩句方法: (1)先找出句子讲的是哪一样主要的人或物。 (2)再找出句子最后一个词语(去掉助词“得”字后边的内容后), 若是动词,则缩成两部分:人物+最后一个词; 若不是动词,还要找出一个动词出来,则句子缩成三部分:人物+动词+最后一个词。 (3)一般情况下不保留“的”“地”前边的词语,还有“得”字后面的词语。 注意:1: 人物有可能不止一个,如: 老师和同学激动得热泪盈眶. 李时珍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家. 2:“是”是一个动词要保留,如: 巍峨的金字塔是世界古代建筑的一个奇迹. 3:如果句子是问句,缩写以后同样也是一个问句。如:今天依然屹立不倒的长城不正是老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吗? 例如:一位老红军讲了过去二万五千里长征中过草地的故事.(1)人物是:“老红军” (2)最后一个词语“故事”不是动词,就还要在人物的后面找一个动词:“讲”了

(3)句子最后缩成人物+动词+最后一个词:老红军讲了故事。 缩句时,要注意三条: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缩句的要求: 1.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 例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 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 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熊猫”和“大熊猫”的外延并不一致。“叶”在这ZYB-B可调压齿轮泵里是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 2.保留必要的成分 例如:“我班先进学生经常主动热情地帮助后进学生”。 如果缩成:“学生帮助学生”则意思模糊,只能缩成“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 保留了“先进”和“后进”两个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确了。4.“着”、“了”、“过”要保留 “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同学们上着课”,如果缩成“同学们上课”,就没说清楚是现在上课还是以前上课。 “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如:“赵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难忘的科学课。”应当缩可调压渣油泵成“赵老师上了科学课。”若缩成“赵老师上课。”是正在上,还是上完了?不知道。

小学语文常见缩句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常见缩句练习题及答案 在小学中,缩句时一种常见的语文基础题。 缩句,就是去掉定语、状语、补语等“枝叶”,保留主语,谓语,宾语等“主干”。具体来说,“…的”往往充当定语,“…地”往往充当状语,“得…”往往充当补语。在缩句时,“…的”、“…地”、“得…”都是“枝叶”,都应删掉。句式如下: 1 ()的+名词或代词+()地+动词+()的+名词或代词 2 ()的+名词或代词+动词+得< > 如: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抚摸着一望无际的土地。缩句时,去掉“清晨的”、“柔和地”、“一望无际的”,剩下的主干是“阳光抚摸着土地。” 在缩句时,把字句在缩句中应保留“把+受事体”的内容,被字句在缩句中也应保留“被+受事体”。如:美丽的琥珀被波涛汹涌的大海卷到岸边。缩句应为:琥珀被大海卷到岸边。 在缩句时,“着、了、过”应保留在谓语后面。 在缩句中,我们不应硬套方法进行缩句,而要在理解句子原意的基础上,合情合理进行缩句。例:可爱的小演员差点儿在舞台上滑倒。若不细心理解句子原意的话,就可能会缩成“小演员滑倒”,而原句的意思是“差点儿”滑倒,并没有真的“滑倒”。在这里,“差点儿”虽是修饰成分,但不能去掉,因此,例句的正确缩句应是:小演员差点儿滑倒。 在缩句中,有的句子带有双谓语,双谓语在缩句时应保留。如:老人们喜欢到湖边的树阴下去钓鱼。很多学生都把这个句子缩成“老人们喜欢钓鱼。”或“老人们去钓鱼。”这两个句子都没有正确理解句子原意,忽视了双谓语。正确缩句应是:老人们喜欢去钓鱼。

缩句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 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如:“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的灵车。”这是一个长句,我们就可以提问:谁——老奶奶;干什么——等待灵车。缩句后就成为:“老奶奶等待灵车。”又如:“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动着的小绒球原来是刚孵出来的小鸡。”我们可提问:什么——小绒球;是什么——是小鸡。缩句后就成为:“小绒球是小鸡。” 2.进行词语比较,找出主要词语。 有些句子很长,修饰的部分较多,我们就要在几个词语中选出主要的,才能正确地缩句。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因为“野花”只能开在“草地上”。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词,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饰“草地”的。 3.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如“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 缩句应注意的地方 缩句时,要注意三条: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缩句的方法和技巧

缩句方法和技巧 教育学习馆 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去掉其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保留主要成分,但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缩句是小学高年级考试的常见题型。缩写句子的训练,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句子的基本结构,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句子的主要意思,现将缩写句子的方法技巧,以及注意事项总结如下,为同处一线的老师提供参考,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方法技巧】 1、抓住主干来缩简。 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写句子。如“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这句话就是讲“什么”——“铁球”,“怎么样?”——“落下来”。因此,这句话就可以缩写为“铁球落下来。” 2、“的”前修饰都删去。 如“美丽的蝴蝶飞走了。”中“美丽的”是用来修饰“蝴蝶”的,因此“美丽的”可删去。这句话缩写为“蝴蝶飞走了。” 3、“地”前限制要删去。 如“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中,“都忍不住惊讶地”是用来限制“呼喊起来”的,它要删去。这句话就缩写为“人们呼喊起来。” 4、“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 如“海力布着急地没办法。”中“没办法”是对“着急”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它也要删去。这句话缩写为“海力布着急。” 5、数量词语照样删。 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中“一座”这个表示数量的词语可删去。这句话缩写为“罗丹塑了女像。” 6、删掉“在……中(里、下)”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组。例如: 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我们取得了进步。应缩短成:我们取得了进步。 这句话中,“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是用来强调在怎样的条件下“我们”才取得进步,可以删掉。 7、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如:我在屋里没有找到那个装书的包。 应该缩成:我没有找到包。

小学缩句要点及练习

小学缩句要点及练习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学里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缩写技巧: 一、去“枝”留“干”法 凡是用来进行修饰或限制的词都尽量去掉,包括:形容词、数量词、表示程度、时间、地点的词。 二十四只草船的草把子插满了曹军射过来的箭。 缩句:草把子插满了箭。 二、借助“的、地、得”。 这是最简单的方法:把“的、地”前面的词语删除,去除“得”后面的词语。 矫健的秃鹰飞起来。句中的“矫健的”用来修饰“秃鹰”的应删去。 缩写为:秃鹰飞起来。 弟弟高兴得跳起来。 句中“跳起来”是对“高兴”的程度进行 补充说明的,要删去。 缩写为:弟弟高兴 三、“自我提问”法:“谁”、“做什么”。 六(6)班的学生正在认真地听课。 所以句子缩写为:学生在听课。 四、留住句子中的“着、了、过” 因为“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词 他勇敢地跨过这条小沟 所以缩写为:他跨过小沟。 五、去掉“在…(中、里、上、下…)”表示特定环境和语言的词语。 我们在学习雷锋活动的过程中,取得了成绩。 所以缩写为:我们取得了成绩。 缩句练习 1、可爱的小红在认真地看着有趣的新书。 2、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 3、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型奇特的新建大楼。 4、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案。

5、在农民们的辛勤劳动下,今年小麦的长势十分喜人。 6、生态保护区生长着上千株枝叶茂盛的银杉树。 7、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8、残暴的敌人秘密地杀害了我们党的优秀领导人李大钊。 9、我常常怀念故乡的许多熟悉的朋友。 10、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的事迹深深地激励着我们。 缩句练习 1.隋朝的石匠李春亲自设计了赵舟桥。 2.一架银白色的飞机在蔚蓝的天空中飞行。 3.赵宇的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 4.我们要努力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5.从南方赶来的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加入了这百花争艳的盛会。燕子加入了盛会。 6.我养成了做完作业认真检查的习惯。 7.他以非凡的毅力刻苦地学习文化知识。

缩句方法及注意事项

小学生缩写句子的方法与技巧 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去掉其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保留主要成分,但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是小学高年级考试的常见题型。 【方法技巧】

1、抓住主干来缩简。 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写句子。如“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这句话就是讲“什么”——“铁球”,“怎么样?”——“落下来”。因此,这句话就可以缩写为“铁球落下来。” 2、“的”前修饰都删去。 如“美丽的蝴蝶飞走了。”中“美丽的”是用来修饰“蝴蝶”的,因此“美丽的”可删去。这句话缩写为“蝴蝶飞走了。” 3、“地”前限制要删去。 如“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中,“都忍不住惊讶地”是用来限制“呼喊起来”的,它要删去。这句话就缩写为“人们呼喊起来。” 4、“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 如“海力布着急地没办法。”中“没办法”是对“着急”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它也要删去。这句话缩写为“海力布着急。” 5、数量词语照样删。 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中“一座”这个表示数量的词语可删去。这句话缩写为“罗丹塑了女像。” 6、删掉“在……中(里、下)”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组。 如: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我们取得了进步。应缩短成:我们取得了进步。 7、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 如:我在屋里没有找到那个装书的包。应该缩成:我没有找到包。 8、句子中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和宾语后面的“啊、吗、呀、呢”等语气词要保留,如果去掉可能会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或语气、情感。 如:昨天晚上下的这场大雨真是一场及时雨啊!应缩写成:这场大雨真是及时雨啊! 这样缩句才能使原句和缩写后的句子在情感和语气等方面保持一致。 9、特定词组的缩写:很多句子里面是特定词组或专用名词,这样的句子缩写的时候还有一定的争议,看情况而定。 如“五星红旗”可以保留愿意,最多可以缩写成“红旗”,而不能再缩写成“旗”。也有的人认为两个字的修饰可以去掉,一个字的不可以去。 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缩写后是“五星红旗飘扬。”或“红旗飘扬。”

小学缩句常见形式大全

小学缩句常见形式大全 在小学中,缩句时一种常见的语文基础题。 缩句,就是去掉定语、状语、补语等“枝叶”,保留主语,谓语,宾语等“主干”。具体来说,“…的”往往充当定语,“…地”往往充当状语,“得…”往往充当补语。在缩句时,“…的”、“…地”、“得…”都是“枝叶”,都应删掉。 句式如下: 1 ( )的+名词或代词+〔〕地+动词+()的+名词或代词 2 ( )的+名词或代词+动词+得< > 如: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抚摸着一望无际的土地。缩句时,去掉“清晨的”、“柔和地”、“一望无际的”,剩下的主干是“阳光抚摸着土地。” 在缩句时,把字句在缩句中应保留“把+受事体”的内容,被字句在缩句中也应保留“被+受事体”。如:美丽的琥珀被波涛汹涌的大海卷到岸边。缩句应为:琥珀被大海卷到岸边。 在缩句时,“着、了、过”应保留在谓语后面。 在缩句中,我们不应硬套方法进行缩句,而要在理解句子原意的基础上,合情合理进行缩句。 例:可爱的小演员差点儿在舞台上滑倒。若不细心理解句子原意的话,就可能会缩成“小演员滑倒”,而原句的意思是“差点儿”滑倒,并没有真的“滑倒”。在这里,“差点儿”虽是修饰成

分,但不能去掉,因此,例句的正确缩句应是:小演员差点儿滑倒。 在缩句中,有的句子带有双谓语,双谓语在缩句时应保留。 如:老人们喜欢到湖边的树阴下去钓鱼。很多学生都把这个句子缩成“老人们喜欢钓鱼。”或“老人们去钓鱼。”这两个句子都没有正确理解句子原意,忽视了双谓语。正确缩句应是:老人们喜欢去钓鱼。 一、缩句练习 1、可爱的小红在认真地看着有趣的新书。 2、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 3、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型奇特的新建大楼。 4、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案。 5、在农民们的辛勤劳动下,今年小麦的长势十分喜人。 6、生态保护区生长着上千株枝叶茂盛的银杉树。 7、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8、残暴的敌人秘密地杀害了我们党的优秀领导人李大钊。 9、我常常怀念故乡的许多熟悉的朋友。 10、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的事迹深深地激励着我们。 11、秦始皇兵马俑吸引了世界各地千百万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12、江河里排着一条条雕饰得酷似游龙的船。 13、桂林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缩句

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主干也就是主语、谓语、宾语。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缩句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找出“主词”“谓词”“宾词”,即句子的主要部分。如:“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的灵车。”这是一个长句,我们就可以提问:主——老奶奶;谓——等待灵车。缩句后就成为:“老奶奶等待着灵车。”又如:“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动着的小绒球原来是刚孵出来的小鸡。”我们可提问:主——小绒球;谓——是小鸡。缩句后就成为:“小绒球是小鸡。” 2.进行词语比较,找出主要词语。有些句子很长,修饰的部分较多,我们就要在几个词语中选出主要的,才能正确地缩句。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因为“野花”只能开在“草地上”。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词,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饰“草地”的。 3.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如“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 4.将形容词,修饰词删去 缩句要点 缩句时,要注意三条: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缩句的要求: 1.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例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熊猫”和“大熊猫”的外延并不一致。“叶”在这里是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 2.保留必要的成分例如:“我班先进学生经常主动热情地帮助后进学生”。如果缩成:“学生帮助学生”则意思模糊,只能缩成“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保留了“先进”和“后进”两个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确了。 3.“着”、“了”、“过”要保留。“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同学们上着课”,如果缩成“同学们上课”,就没说清楚是上课还是以前上课。“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如:“赵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难忘的科学课。”应当缩成“赵老师上了科学课。”若缩成“赵老师上课。”是正在上,还是上完了?不知道。“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如:“我曾经游览过美丽的桂林。”如果缩成“我游览桂林。”是正在游览,还是曾经游览?没有说清楚。由此可见,谓语后面的“着”、“了”、“过”不能去掉的。

缩句的方法及练习题

四年级语文第14周周末培优卷 班级:姓名: 小学生缩句方法与技巧 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去掉其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保留主要成分,但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它是小学考试的常见题型。缩写句子的训练,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句子的基本结构,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句子的主要意思,现将缩写句子的方法技巧,以及注意事项总结如下: 【方法技巧】 1、抓住主干来缩简 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写句子。如“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这句话就是讲“什么”——“铁球”,“怎么样?”——“落下来”。因此,这句话就可以缩写为“铁球落下来。” 2、“的”前修饰都删去 如“美丽的蝴蝶飞走了。”中“美丽的”是用来修饰“蝴蝶”的,因此“美丽的”可删去。这句话缩写为“蝴蝶飞走了。” 3、“地”前限制要删去 如“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中,“都忍不住惊讶地”是用来限制“呼喊起来”的,它要删去。这句话就缩写为“人们呼喊起来。” 4、“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 如“海力布着急得没办法。”中“没办法”是对“着急”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它也要删去。这句话缩写为“海力布着急。”

5、数量词语照样删 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中“一座”这个表示数量的词语可删去。这句话缩写为“罗丹塑了女像。” 6、删掉“在……中(里、下)”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组 例如: 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我们取得了进步。 应缩短成:我们取得了进步。 这句话中,“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是用来强调在怎样的条件下“我们”才取得进步,可以删掉。 7、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 如: 我在屋里没有找到那个装书的包。 应该缩成:我没有找到包。 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 应缩写成:我不相信鬼话。 如果把“没有”或“不”去掉,就变成“我找到包”“我相信鬼话”,和原句的意思大相径庭,就大错特错了。 8、句子中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和宾语后面的“啊、吗、呀、呢”等语气词要保留,如果去掉可能会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或语气、情感 如: 大家一起登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城。 应缩写成:大家登上了长城。

缩句的注意事项

缩句注意事项 1、缩写后的句子要保留原句的基本意思,句型也不能改变。 2、把句子中的修饰词语,即所谓的枝叶尽可能全部去掉,不能去一点,留一点。 3、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不能去掉,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 4、句子中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和宾语后面的“啊、吗、呀、呢”等语气词要保留,如果去掉可能会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或语气、情感。 5、“得”字前面的动词通常是主要成分,当然应保留。而处理后一个部分补充说明前一个成分时视情况而定。 缩句教学看来简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特殊情况要师生注意。具体分析如下。 1、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而不是语素。例如:“小女孩失望地看着越升越高的圣诞树。”不能缩成“女孩看着树”而应缩成“小女孩看着圣诞树。”因为“小女孩”和“圣诞树”是两个完整的概念。 2、否定句中的否定词要保留。例如:“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失去骨气”只能缩成“中国人不能失去骨气”如果缩成“中国人能失去骨气”意思就反了。 3、保留一些必要的附加成分。例如:“我们班先进学生经常主动帮助后进学生。”如果缩成“学生帮助学生”则意思不清。缩成“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保留“先进”和“后进”两个修饰成分意思就具体了。 4、“把”字句,“被”字句中的“把”字和“被”要保留。例如:“茂盛的榕树枝叶把视线挡住了。”应缩成“枝叶把视线挡住了”。又如“可怜的小凡卡被老板娘狠狠打了一顿”,应缩成“小凡卡被老板娘打了”,而不能缩成“小凡卡打了”。 5、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应该保留。“着”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若缩成“旧围裙里兜火柴”意思就不甚明白。 缩句教学看来简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确实有一些特殊情况值得我们注意: 1、句子中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和宾语后面的“啊、吗、呀、呢”等语气词要保留,如果去掉可能会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或语气、情感。 2、“把”字句,“被”字句中的“把”字和“被”要保留。例如:“茂盛的榕树枝叶把视线挡住了。”应缩成“枝叶把视线挡住了”。又如“可怜的小凡卡被老板娘狠狠打了一顿”,应缩成“小凡卡被老板娘打了”,而不能缩成“小凡卡打了”。

小学四年级语文缩句和扩句的技巧超实用

小学四年级语文缩句和扩句的技巧!超实用! 缩句和扩句,是小学学习甚至到初中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的一项语文基本功考察题目。比如下面一句“妈妈的故乡是一个人口不满一万的小镇。”如果缩句到最简状态,那么这个句子就成了“故乡是小镇”了。从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原则来说,这个句子就是不符合原句的含义的。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缩句和扩句的答题技巧吧。缩句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缩句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如:“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的灵车。”这是一个长句,我们就可以提问:谁——老奶奶;干什么——等待灵车。缩句后就成为:“老奶奶等待灵车。”又如:“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动着的小绒球原来是刚孵出来的小鸡。”我们可提问:什么——小绒球;是什么——是小鸡。缩句后就成为:“小绒球是小鸡。”2、进行词语比较,找出主要

词语有些句子很长,修饰的部分较多,我们就要在几个词语中选出主要的,才能正确地缩句。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因为“野花”只能开在“草地上”。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词,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饰“草地”的。3、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如“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1)先找出句子讲的是哪一样主要的人或物。(2)找出句子最后一个词语(去掉助词“的”字后变的内容后),如果是动词,那么句子就缩成两部分:人物+最后一个词;如果不是动词,还要找出一个动词出来,句子就缩成三部分:人物+动词+最后一个词。(3)一般情况下不保留“的”“地”前边的词语,还有“得”字后面的词语。4、如果句子是问句,缩写以后同样也是一个问句。扩句扩句与缩句刚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的意思更具体形象。其方法有以下几种。1、局部扩句法即把句子分成两部分——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先扩前面部分,再扩后面部分。如“小明读书”,前面部分是“小明”,先补充小明是谁,与我的关系,这样前面部分可扩充为“我的同学小明”;后面部分可补充“在什么地方”“怎样读书”,这样后半部分可补充为“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全句扩为“我的同学小明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2.、整体扩句法就是把句子的两

小学语文缩句方法及示例

小学语文缩句方法及示例 一、缩句的方法: 在小学中,缩句时一种常见的语文基础题。缩句的基本原则: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缩句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最简略的表达“谁干什么”法,二是最简略的表达“什么怎么样”法。 1、缩句,就是去掉定语、状语、补语等“枝叶”,保留主语,谓语,宾语等“主干”。 具体来说,“…的”往往充当定语,“…地”往往充当状语,“得…”往往充当补语。在缩句时,“…的”、“…地”、“得…”都是“枝叶”,都应删掉。句式如下: 1) ( )的+名词或代词+〔〕地+动词+()的+名词或代词 2) ( )的+名词或代词+动词+得< > 如: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抚摸着一望无际的土地。缩句时,去掉“清晨的”、“柔和地”、“一望无际的”,剩下的主干是“阳光抚摸着土地。” 2、主语、宾语的附加成分不明显时一般遵循删前留后的原则。 如:她胸前挂着一个又一个亮晃晃的奖章。学生往往把“她”当成主语主干,而把“胸前”当成附加成分,其实“她”才是限制修饰“胸前”的附加成分,“胸前”是句子的主语的主干。这个主语属于偏正结构,根据“删前留后”的原则可以缩成“胸前挂着奖章”。类似的还有“爸爸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果园西北角刚刚种着新品种的果树”等。在引导学生理解时,可以在附加成分和主语主干间加上“的”使它们之间的关系更加明显。如:“她的胸前”、“爸爸的脸上”、“果园的西北角”,再如“我姐姐”变成“我的姐姐”等。 3、修饰谓语表示方式方法的词组不要保留。 如:计谋高明的诸葛亮用巧妙的方法借到了十万多枝箭。有学生缩成“诸葛亮用方法借到箭”。在这种句子中“用……”是一个修饰谓语“借到了”的动宾词组,表示借箭的方式,也应当去掉,缩成“诸葛亮借到了箭”才妥。类似的还有“给……”“向……”等也在缩句时要删去。如“老师给我们讲故事缩成“老师讲故事”,“我向党来唱支歌”缩成“我唱歌”。 4、有的句子带有双谓语,双谓语在缩句时应保留;连动句、复合宾语句式要保持句子结构不变。 如:老人们喜欢到湖边的树阴下去钓鱼。很多学生都把这个句子缩成“老人们喜欢钓鱼。”或“老人们去钓鱼。”这两个句子都没有正确理解句子原意,忽视了双谓语。正确缩句应是:老人们喜欢去钓鱼。 如:一个老汉迅速地拉过一把椅子坐下来。这种句式和上面的不同,“拉过”不是修饰“坐下来”的表示方式方法的词组,它们都是“老汉”的连续动作,都应当保留,缩成“老汉拉过椅子坐下来。类似的还有“他穿过满是鲜花的花圃来到教室门前”等。再如“宽阔的广场上有许多人在悠闲地散步。”是复合宾语句式,“散步”是宾语“许多人”的补足宾语,应当缩成“广场上有人散步”。类似的还有“雷锋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等。 5、词语不宜过分精简,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而不是语素。 例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熊猫”和“大熊猫”的外延并不一致。“叶”在这里是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如:杨梅树贪婪的吮吸着春天的甘露。缩句的方法就是减少主要成分的附加成分,而组成一个成分的最小单位是词。“杨梅树”和“甘露”都是偏正关系的词而不是词组,不宜再切割精简。所以不能缩成“树吮吸甘露”甚至“树吮吸露”。恰当的缩法是“杨梅树吮吸甘露”。类似的还有“用生命换来的珍贵的教科书一直在激励着我前进”中的“教科书”、“枯黄的枫树叶在瑟瑟的秋风中缓缓飘落”中的“枫树叶”、“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的照射着茂密的树林”中的“太阳光”、“石拱桥能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中的“石拱桥”等等。

小学语文常见缩句方法、练习题及答案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小学语文常见缩句方法、练习题及答案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去掉其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 成分,保留主要成分,但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是小学高年级考试的常见 题型。缩写句子的训练,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句子的基本结构,更好地 理解和掌握句子的主要意思,现将缩写句子的方法技巧,以及注意事项总结 如下,为同处一线的老师提供参考,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方法技巧】 1、抓住主干来缩简。 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写句子。如“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这句话就是讲“什么”——“铁球”,“怎么样?”——“落下来”。因此,这句话就可以缩写为“铁球落下来。” 2、“的”前修饰都删去。 如“美丽的蝴蝶飞走了。”中“美丽的”是用来修饰“蝴蝶”的,因此“美丽的”可删去。这句话缩写为“蝴蝶飞走了。” 3、“地”前限制要删去。 如“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中,“都忍不住惊讶地”是用来限制“呼喊起来”的,它要删去。这句话就缩写为“人们呼喊起来。” 4、“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 如“海力布着急地没办法。”中“没办法”是对“着急”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它也要删去。这句话缩写为“海力布着急。” 5、数量词语照样删。 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中“一座”这个表示数量的词语可删去。这句话缩写为“罗丹塑了女像。”

6、删掉“在……中(里、下)”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组。例如: 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我们取得了进步。应缩短成:我们取得了进步。 这句话中,“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是用来强调在怎样的条件下“我们”才取得进步,可以删掉。 7、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如: 我在屋里没有找到那个装书的包。应该缩成:我没有找到包。 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应缩写成:我不相信鬼话。 如果把“没有”或“不”去掉,就变成“我找到包”“我相信鬼话”,和原句的意思大相径庭,就大错特错了。 8、句子中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和宾语后面的“啊、吗、呀、呢”等语气词要保留,如果去掉可能会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或语气、情感。如: 大家一起登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城。应缩写成:大家登上了长城。 昨天晚上下的这场大雨真是一场及时雨啊!应缩写成:这场大雨真是及时雨啊! 练习一: 1、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2、任性、冷酷的巨人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冬季。 3、草地上还有鹿和兔子跑过的痕迹。 4、小井的周围有许多小树。 5、金色的阳光照遍了美丽的田野。 6、在祖国南海湛蓝的海面上,撒着几十个绿宝石般的珊瑚岛。 7、每当春天来临,小园里那嫩绿的菜秧纷纷从土里钻出来。 8、当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获得金牌的喜讯传来时,他激动得热泪盈眶。 9、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在游泳池里游泳。 10、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11、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许多五彩的画。

小学生缩句要点与练习

小学生缩句要点与练 习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知识点 一、小学阶段一般的缩句方法: 1、先找出句子讲的是哪一样主要的人或物。 2、找出干什么或怎么样 找出句子最后一个词语(去掉助词“得”字后边的内容后), 如果是动词,那么句子就缩成两部分:人物+最后一个词; 如果不是动词,还要找出一个动词出来,句子就缩成三部分:人物+动词+最后一个词。 3、一般情况下不保留“的”“地”前边的词语,还有“得”字后面的词语。 注意:1: 人物有可能不止一个,如: 老师和同学激动得热泪盈眶. 李时珍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家. 2:“是”是一个动词要保留,如: 巍峨的金字塔是世界古代建筑的一个奇迹. 3:如果句子是问句,缩写以后同样也是一个问句。如: 今天依然屹立不倒的长城不正是老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吗 例如:一位老红军讲了过去二万五千里长征中过草地的故事. (1)人物是:“老红军” (2)最后一个词语“故事”不是动词,就还要在人物的后面找一个动词:“讲”了(3)句子最后缩成人物+动词+最后一个词:老红军讲了故事。 缩句时,要注意三条: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二、缩句的要求: 1.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 例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 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 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熊猫”和“大熊猫”的外延并不一致。“叶”在这里是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 2.“着”、“了”、“过”要保留

“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同学们上着课”,如果缩成“同学们上课”,就没说清楚是现在上课还是以前上课。 “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如:“赵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难忘的科学课。”应当缩成“赵老师上了科学课。”若缩成“赵老师上课。”是正在上,还是上完了?不知道。 “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如:“我曾经游览过美丽的桂林。”如果缩成“我游览桂林。”是正在游览,还是曾经游览?没有说清楚。由此可见,谓语后面的“着”、“了”、“过”不能去掉的。 3.表示方位的词组应该完整地去掉 例如:“我们在清澈的河水里游泳。” 应当缩成“我们游泳。”不能缩成“我们在游泳”。 此外,像“在……下”、“在……里”“在……外”“在……中”等句子中表示方位的词组作状语时,都不能保留“在”字,应该同后面的状语一起完整地去掉。 4.不改变句子的语气 句子的语气不能改变,如“莫非他想在这里安安稳稳地睡上半天吗”应缩成“他想睡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