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教育特点分析

关于职业教育特点分析
关于职业教育特点分析

关于中等职业教育特点的分析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教育,具有很多特点,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从类别上分析,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并列的一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也涵括教育的一般特征,因为“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因此,可以说,教育的一般特征也是职业教育的特征,但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类型,它具有自己相对独特的不同于一般教育的特点。

一、职业教育的总体特点

(一)实用性特点

实用性特点主要强调中等职业教育要从实际训练,突出技能出发,为社会发展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一般规律,就是要突出职业教育的实用性特点。要通过建立实验实训基地,加大实验实训力度,根据实际情况开发适合中等职业中学学生适用的校本教材,特别是文化课的设置要与本专业相关联。

总之,必须使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必须考虑实践教学方案和实训基地的融合,以实习实验为主导,以文化素质为依托,加大实践能力培养,,通过校内模拟训练和校外现场实习等一系列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了解、熟悉并掌握企业的生产规律、工艺、设备和技术等。时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不断向生产部门及应用企业输送一线的各类应用人才。

(二)专业性特点

专业性特点,特指职业教育,因为职业教育是专业教育,是培养某一专业领域专业人才的教育。这个特点主要是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的,普通教育,是为各行各业人才培养打基础,因此具有基础性。同时,虽然普通高等教育具有专业特点,但它的专业性与职业教育又有很大的区别,普通高等教育要侧重培养具有基础性、学术性和理论性的人才。页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一线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新型农民以及其他劳动者。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不断发展,我们国家对一线生产工人缺乏极其,其中等职业教育则补充了这一匮乏,与一线职业的对口性很强,偏重理论的应用、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所以说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三)生产性特点

生产性特点,主要强调实践教学与具体的生活环境完全结合起来,给学生以良好的训练,甚至强调使学生提早进入工作环境,顶岗实习,经受实践锻炼,以便更好地为用人单位服务。

学生所具有的技能、技术应该是他毕业后社会上同行业中仍急需的技能、技术。这就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及时关注相关专业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等的变迁及更新,及时在培养目标、课程开发及专业设置等方面做出积极地反映。特别是目前社会上技术发展更新更快,不重视这个问题,学生在校学习的技能、技术很快就会落伍。因此,在等职业教育在教学内容等方面要比较明显地突出新知识、新技术及新工艺。要尽可能为实习实训基地配备最先进的设备,使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学会和使用本行业较先进的技术。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实习实践教学一般都是建立在校内实训基地基础之上。而校内实训基地不可能像工厂、企业那样进行真正的生产,它主要是注重生产内涵和流程上的仿真性。因此,中等职业教育要重视生产性特点。

(四)时代性特点

时代性特点指中等职业学校要时刻关注时代发展的进程,要关注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等的更新发展,及时在培养目标、课程开发及专业设置等方面做出积极的反映,这无疑使职业教育具备鲜明的时代特色。因此,职业教育在教学内容等方面要比较明显地突出新知识、新技术及新工艺。

正所谓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所以,中等职业教育还必须关注现代教育理念,尤其要按照终身教育的要求,承担起培养现代人的责任,不仅仅关注人的生产功能,还应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对其学习能力、适应能力、进一步提高发展的能力等加强培养。

二、职业教育各环节所表现出的特点

从职业教育内部各环节上看,它所具备的具体特点是:

(一)办学宗旨: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平民孩子找出路

关于“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平民孩子找出路”的办学方针,这主要是针对当今社会的相当一部分人,对职业教育还不是十分的明了,在他们的心里对普通教育还很根深蒂固,虽然国家已经很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一

辈人都不愿意自己的子女再在生活的道路上“吃苦受累”,因此,“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平民孩子找出路”就指明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

(二)办学目标:学校有特色,专业有特点,学生有特长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中,所开设的专业与普通教育相比有很大的区别,职业教育不是针对学科而是针对职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因此,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具有专业性、生产性、时代性和实用性等特点。

进一步讲,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强调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设置专业,强调社会需要“我”干什么,而不是“我”能干什么,即以“发展需求”为驱动:要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因此,专业设置应注意把握住市场的需求特点,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状况搞好社会调查,并通过对详尽地占有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之后,再决定设置哪些专业。办职业教育要善于发现新的社会需求、新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置新的专业。此外,专业设置也需考虑学校师资情况和设施情况(尤其是双师型师资及实训基地情况)。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的教师要鼓励其动手操作,不要局限于粉笔与黑板,充分利用现有实习实训设备,不要让设备休息。

(三)培养目标: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希望

职业教育主要特征体现在人才的培养目标上。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技能型、技术型人才。突出实用性和生产性的特点,强调学用结合,

强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现场难题等能力,强调对人员管理、设备运行等有更强的组织协调与技术管理能力,强调要具备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相应本领,着重培养能适应本社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技术型专门人才,即主要从事成熟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和操作人员。

(四)课程:以实践训练课为主,强调品德修养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人才的流动性进一步加快,市场需要的是经过职业的基本训练的工作者,所以它要求职业的基本训练在学校完成。职业教育适应这种需要,按照职业岗位对应用能力的需要组织教学,基础知识以“为生产实践”为限,不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强调技术的熟练性和服务的规范性。这意味着职业教育非常注重实践性教学,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实践教学提倡在职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以能力的培养为中心,而非学科本位。要求学生具有基本实践操作技能、专业技术与综合实践能力,尤其是职业信念、职业态度、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等,要满足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岗位的需求。并且注重品德修养,在其相应的生产工作岗位除了有一技之长,还要有本专业职业道德。

(五)教学条件:突出实训基地建设

中等职业教育要完成企业生产一线工人人才的培养任务,就必须突出职业教育的“实训”、“应用”的特点。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给学生充分实践的机会,除了进行简单的实验课程之外,还要大力建设培

养实践能力的实训基地,加大实训力度。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强调针对性强、模拟性实、开放性大的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好的技术教育学习环境。

同时,要积极与企业合作,建设好校外实训基地,培养技能、技术型人才,走产学结合的道路。学校应依靠企业进行实训教学,要努力使校内实训基地体现教育和企业运行特点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社会效益。这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和质量要求决定的,是培养职业教育人才的根本途径,是学校生存的一个根本条件。被视为“德国经济腾飞秘密武器”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企业与教育成功合作的一种典型模式,其中的“双元”分别指学校和企业,对学生进行二元培训,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学生在校内学习理论知识,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操作,锻炼实践技能。产学结合,学校可以得到政策、经费、项目、科研的支持以及学生、教师实际训练场地的支持。

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应该敞开校门,走向社会,密切与社会、企业的联系,尝试与企业或用人单位协同完成教学及实训过程,使学生既学到基本的理论知识,又掌握实践技术与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培训出合乎社会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