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学常见知识探源

我国医学常见知识探源
我国医学常见知识探源

我国医学常见知识探源

中国医学被世人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之一,己有数千年的历史,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显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渊源和发展轨迹。作为“药都”,普及医学知识,繁荣中医事业,理应加深对医学常见知识的探源和理解。

“中药”一词源于西医的传入

我国医药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在现存的传统医药典籍中却没有“中药”一词,而只有“本草”或“药”。“中药”一词的出现这要从西医的传入说起。

从明末清初开始,西方近代医学逐渐传入我。尤其是鸦片战争后,西药开始流入我国。传统医药和西药都是取材于自然界的天然物质。不同的是,传统医药在制法上落后于西药,基本上停留在生药阶段,因而在某些方面逊色于西药。

为了振兴祖国医药,许多有志之士漂洋过海,叩问西医药的殿堂。与此同时,我国也开始了西药教育。辛亥革命后,西药学教育在我国逐渐推广。

到20世纪20年代,一些大城市已形成中西药鼎立和并存的局面。人们为了同西医、西药相区别,便将我国传统医药分别称之为中医或汉医、中药或汉药。

正是由于西药的传入,才出现了与之相应的“中药”一词。

古代医生望、闻、问、切四诊法

中医大夫给人看病的时候常常通过望、闻、问、切这四种方式来诊断疾病,这是因为望、闻、问、切这四种方式是中医传统的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又称为“四诊”法。

医生用这种手段来收集疾病显现在各个方面的症状体征,通过归纳分析,就可以了解发病的原因、病变的部位、疾病的性质及它们在的联系,从而为确定治疗原则和采取治疗措施提供依据。

迄今为止,“四诊”法至少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了,而最早全面运用该法来诊断疾病的医生是谁呢?是扁鹊。

扁鹊在他的行医生涯中,把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斗争的许多经验加以总结,从而归纳出“四诊”法。《史记·扁鹊传》记载,扁鹊诊断齐桓侯的病,运用的就是“四诊”法中的“望”诊法。初时,齐桓侯疾在腠理,继而逐渐移入血脉,再进入肠胃,最后深入骨髓,病入膏盲。扁鹊的“望”诊是符合“由表入里、由浅入深、不断发展”的科学病理的。

虽然“四诊”法是扁鹊首创,但以后历代从医者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其容。《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诊法何如?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由此可见,“四诊”法就是对人体进行全面诊察,借以判断人的健康状况的方法。六十一难》将“四诊”法概括为:“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

“望”就是看病人的面色舌苔,也就是运用视觉,对病人的全身和局部的情况及其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了解疾病的状况。其中,重点是观察人的神、色、形,综合舌相的异常变化。这是因为,中医认为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体和外在表现,因此神的盛衰是机体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

“闻”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听声音是指诊察病人的声音、语音、呼吸、咳嗽、呕吐、太息、肠鸣等各种声响;嗅气味是指嗅病人体发出的各种气味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的气味。

“问”就是问病情,它在“四诊”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很多在诊断上极为重要的线索,诸如发病时间、致病原因、既往病史和主要症状等各种情况,都必须通过对病人的询问才能知道。

“切”就是把脉,也就是医生用手指对病人体表进行触、摸、按、压,从而获得重要信息的一种方法,分为脉诊和按诊两种。中医医理认为,经脉是人体气血活动的通道,而气血的流通与机体健康状况有关。

我国古代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邪正、盛衰、消长相互转化的过程。“四诊”法要求医生仔细观察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征象,然后加以分析、归纳,明确诊断,之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后来,“四诊”法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

“四诊”法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系统观和运动观

的基础上的,是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的具体运用。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普遍联系性是“四诊”法原理的理论基础。

“四诊”法符合科学道理,具有直观性和朴素性的特点。运用此法,在感官所及的围,医生可以直接获取病人的信息,并进行分析、综合,及时作出准确的诊断。正因为如此,“四诊”法成了我国古代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

行医缘何被称为“悬壶”

病人送给医生的锦旗上常常写着“悬壶济世”几个大字,以赞扬医生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其中的“悬壶”就是行医的代名词。

“悬壶”一词源于《后汉书·方术列传下·费长房》一书,该书记载了下面的故事。

东汉时,有一个名叫费长房的人,汝南(今上蔡附近)人士,曾经是管理市场的小官吏。有一天,他在酒楼喝酒解闷,偶见街上有一卖药老翁,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丸散膏丹。卖了一阵,街上行人渐渐散去,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

这一神奇的景象把费长房震住了。他断定这位老翁绝非等闲之辈,于是便带着酒肉等礼物,恭恭敬敬地去拜见老翁。明白了他的来意后,老翁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他睁眼一看,只见里面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繁花似锦,宛若仙山琼阁。

老翁对费长房说:“我本是天上的神仙,因为犯了过错受到责罚,下到凡间。现在,对我的责罚期已满,我将要离开此地,你愿意跟我一起走吗?”费长房于是追随老翁学道。在历尽艰辛之后,他终于学到了过

硬的医术。

在学成之后,费长房返回自己的家乡。他能医百病,甚至可令人起死回生,由此成为一代名医。从此,“悬壶”成为对中医行医的雅称。如今,中医“悬壶”已很少见到了,但“悬壶”这一说法一直流传至今。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先生早年也曾习医。他在《革命原始》中自述:“卒业之后,悬壶于澳门、羊城两地。”我们知道,其中的“悬壶”一词本是对中医行医的雅称,而先生早年学的是西医,为什么他也用了“悬壶”一词呢?

这是因为,“悬壶”一词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所有医生行医的雅称,而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了。“悬壶济世”也就被用来形容医生医术高明,医德高尚。

称医生为“郎中”的由来

朗中是古代的官名,始于战国。汉代沿置,属光禄勋,管理车、骑、门户,并充侍卫,外从作战,分为东郎、户郎、骑郎三类,长官没有车、户、骑三将,其后类别逐渐泯除。

自隋唐至清,各部皆沿置郎中,分掌各司事务,为尚书、侍郎、丞以下之高级部员。称医生为郎中,乃南方人的方言,始于宋代,从此沿用至今。

相传,南宋有位郎中(官名)叫亚,为人诙谐,又爱好文字游戏,曾以中药名写诗百首。有一年大旱,亚和友人蔡襄在路上看到一个和尚求雨,赤膊自晒,殊为可笑,亚随口念道:“不雨若令过半夏,应定晒作葫芦巴。”半夏、葫芦巴都是药名。

蔡襄见他讽刺过分,便道:“亚有心终归恶。”

亚应声道:“蔡君除口便成衰(‘便成衰’为中医学‘泄泻’的别名)。”

此事传到民间后,亚名声大振,人们认为他不但熟谙药名,也通医术。后来,常有学医者以读亚“药诗”为乐事,郎中也渐渐成为中医师的代称了。

称颂良医为“杏林圣手”

成语“杏林圣手”的来历,其实与一位隐居在庐山的高士有关,这在《神仙传》和《太平广记》里都有记载。

据记载,三国时的吴国有位民间医生,姓董名奉,字君异,侯官县(今市)人,后来他行医到庐山,见庐山风景秀美,就定居了下来。

他很有道术,同时也精通医术,常年隐居在山里而不种田,只是每天为周围的群众治病,却分文不取。但他立了一个规矩:如果患重病的人被治好了,必须在他开辟的园子里栽五棵杏树;如果是轻病患者被治好了,必须栽一棵。

就这样连续了好几年,董奉杏园里的杏树已经达到十万余棵,蔚然成林。春天,杏花满枝漫舞;夏天,杏树郁郁葱葱;秋天,果实累累压满枝头。因此,山中的各种飞禽走兽都喜欢在杏林中游玩戏闹。说来奇

怪,杏林中从不生杂草,像是专门有人把草锄尽了一样。

每当杏子成熟的时候。董奉就在杏林里盖一间仓房,并告诉大家,想要买杏的人不用找他,只要拿一罐粮食倒进仓房,就可以装一罐杏带走。董奉把每年卖杏得来的粮食都用来救济贫困的人和在外赶路缺少路费的人。一年散发出去的粮食有两万斛之多。

董奉让患者种植杏树,不要诊费的高尚医德和情操,给中医药传统文化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后来,人们便以“杏林”作为医者为民谋益的典实,并用“杏林圣手”来称颂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

古代最早的医学校

南北朝宋元嘉年间,设立了太医博士、太医助教等医官。隋朝创立了太医署,太医署主要是太医们集中办公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医学教育行政机构。

隋朝的太医署有主药2人,医师200人,药园师2人,医博士2人,助教2人,按摩博士2人,咒禁博士2人。其规模不大,设置不全,所以只能算是医学校的初级阶段,并不能算正规的医学校。

唐高祖武德七年,在长安建立了唐太医署。唐太医署由行政、教学、医疗、药工四大部分组成,与现在医学院校的教育行政机构设置相类似。

唐太医署由皇家直属,设太医令2人,是太医署的最高行政官员,相当于现在医学院校的校长职务;还设立太医丞2人,他们作为太医令的助手。太医丞手下则有医监4人,医正8人。以上18人都是太医署的行政长官。

太医署分医学部和药学部,医学又分四大科:医科、针科、按摩科(包括伤科)和咒禁科。四科之中,医科最大,总共有164人。其中医师20人,医工100人,医生40人,典药2人,医博士1人,医助教1人。学生入学后,必须先学《素问》、《神农本草经》、《脉经》、《甲乙经》等基础课程,然后再分专业学习。学生都由太医署中的博士、助教教课。

针科共有师生员工62人,其中博士1人,助教1人,针师10人,针工30人,学生20人。针科学生先学医学基础理论,然后重点学习针灸专科。

按摩科共有师生员工36人,其中博士1人,按摩师4人、按摩工16人、学生15人,以学习按摩专门技术为主。咒禁科共有师生员工21人,其中博士1人、咒禁师2人,咒禁工8人,学生10人,主要学习道禁和佛教中的五禁。但该专业人数最少,影响最小。

太医署规定学生除了入学考试以外,月、季、年都有考试。对于学习9年仍不及格者,即令退学;考试成绩优良的,予以奖励,以保证学生的质量,并且可以及时发现人才。

太医署中,“凡医师、医正、医工,疗人疾病,以其痊多少而书之以为考课”。对于教师和教辅人员的考核制度,保证了师资队伍的质量,也保证了整个医学校的教育质量。

药学部虽然没有医学部大,但也有一定规模。药学部包括“府二人,史四人,主药八人,药童24人,药园师二人,药园生八人”。药学部还没设有药园,所以当时不仅从理论上,还通过实践培养药学专门人才。

唐太医署为当时培养了不少医学人才,以后历代都设立类似唐太医署的医学校。宋代,把医学校划归国子监管理。国子监是当时主管教育的高级领导机构。宋代医学校的规模也有了扩大。元、明、清几个朝代的医学校都与唐太医署相类似,改变不大。

我国第一部中药学专著

我国漫长的历史中,中药专书为数众多,但流传至今的要数《神农本草经》的历史为最早。《神农本草经》大约在1~2世纪编成,是汉代以前我国人民用药经验的总结。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作者的早已失传了,但因古代“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影响很深,所以自古人们将《本草经》托名“神农”所著,称为《神农本草经》。

1972年,省武咸地区发掘的东汉墓葬中,挖出一批有关医药的木简,这些木简中所提到的药物约有100种,其中多数在《神农本草经》里已有所记载。

公元2世纪以后的许多中药学著作,有不少容是取材于《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在我国医学史上有着重要的价值,它奠定了中药发展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古代著名的四部中医经典著作之一。

《本草经》上所记载的药物总数为365种,植物类有252种,动物类有67种,矿物类有46种。对药物的产地、别名、形态、药性和治疗功能等,《本草经》做了简要的记述。

对于用药的剂量,《本草经》也做了说明,尤其是某些有毒药物,提出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用药后的反应,再逐渐适当地增加剂量。在序录中,初步概括了用药的一些基本理论,如单味药的使用,复方中主药与辅助药的配合应用以及药物的配伍禁忌等。

《本草经》中所载的药物,有很多直到现在还经常在应用,并为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如麻黄治疗哮

喘,黄连治疗痢疾,常山、蜀漆治疗疟疾,海藻治疗甲状腺肿等。

基础重症医学训练课程

中華民國重症醫學專科醫師聯合甄審委員會認證課程 重症復健聯甄課程 聯甄積分9分 一、課程簡介 當重症病人長期使用呼吸器而臥床不活動會造成姿態性低血壓、健康狀況下降、骨質疏鬆、及肌肉無力;若仰賴呼吸器過久會造成正常的肺部防衛機轉受到傷害而越容易發生肺塌陷、感染,甚至可能造成多重器官功能障礙而造成死亡。因此,提早協助重症病人復健,可改善重症病人之預後,然而面臨重症病人高齡化及多共病症等新挑戰,如何讓重症病人提早復健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課題,本課程藉由不同層面的復健方式,讓病人在臥床期或復甦期,利用智慧醫療等方式提早讓病患進行復健,以提升重症照護品質及改善預後。 日期:108 年8月10日(星期六) 地點:高雄榮民總醫院門診大樓第2會議室

林克隆醫師 林侑萱治療師 林坤璋醫師 16:00-16:40 呼吸器脫離常規技術與實務操作 奇美醫院 陳欽明醫師 高雄榮總 朱怡臻治療師 高雄榮總 洪肇謙醫師 16:40-16:50 Discussion 高雄榮總 林克隆醫師 輔大醫院哈多吉主任 16:50- Closing Remark 高雄榮總 黃偉春主任 主辦單位:中華民國重症醫學專科醫師聯合甄審委員會 承辦單位:台灣急救加護醫學會 協辦單位:南方心肺復健聯盟、高雄榮民總醫院重症醫學部 其他積分:重症醫學專科醫師聯合甄審委員會積分 9 分 公務人員終身學習 8 小時 申請中 1.衛福部醫事人員繼續教育(醫師/專科護理師/護理師) 2.急診醫學會 3.內科醫學會 二、費用:1000元 聯甄急救加護醫學會會員:500元 聯甄重症醫學會/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外科醫學會/麻醉醫學會/心臟學會之一會員:1000元(以上聯甄六學會未註明所屬學會會員編號視為非會員) 非聯甄六學會醫師:1500元非醫師:750元 費用含茶水.午餐.QRcode講義 因故不克參加,需於課前一週(含)知會秘書處,扣手續費100元。提出退費時需提供本人郵局(銀行)存摺封面,於活動當月月底統一匯款退費。逾時或當天未出席者視為棄權,恕不退費。 不便之處敬請見諒。上課當天未出席者,視為放棄。 三、繳費及報名方式: 課程ATM轉入截止日國泰世華銀行館前分行(銀行代碼013) 帳號共14碼 7/13 7/9 5 5 2 9 0 7 0 9 輸入參加者身分證號後6碼 2.繳費後請利用線上報名系統完成報名手續: 線上報名系統google表單填寫: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f9033939.html,/qpvD0 (或掃描QRcode),即完成報名。

最新重症医学常见知识点

1、气管插管的目的有哪些? 答:(1)通过人工手段建立呼吸通道,解除上呼吸道阻塞。(2)迅速建立有效呼吸通道,为心跳呼吸骤停者进行人工呼吸。(3)便于清除气管及支气管内的分泌物和给氧。 2、CVP测压管刻度上“0”的位置如何调节? 答:测压管刻度上的“0”调到与有形方向平行(相当于平卧时腋中线第四肋间)水平处,或者用水平仪标定右心房水平在测压管上的读数,该读数就是零点。 3、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并发症。 答:(1)气胸;(2)血胸;(3)血肿;(4)液胸;(5)空气栓塞;(6)折管;(7)感染。 4、周围动脉穿刺置管多选用哪些动脉?首选哪条动脉? 答:多选用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和足背动脉。首选桡动脉。 5、负压吸痰的压力应是多少? 答:成人吸痰时压力<250mmHg,小儿压力<100mmHg,压力过大易损伤粘膜,压力过小则达不到吸痰效果。 6、心肺脑复苏有哪三个阶段? 答:第一阶段:基础生命支持;第二阶段:高级生命支持;第三阶段:持续生命支持。 7、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步骤。 答:C:人工循环;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D:药物治疗。 8、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时间比及频率。 答:按压部位:胸骨中1/3与下1/3交界处。 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比为1︰1。

按压频率为:成人80~100次/min,儿童100~120次/min。 9、心肺复苏有效指征。 答:(1)大动脉搏动能触到;(2)收缩压≥60mmHg;(3)自主呼吸恢复;(4)皮肤颜色好转,发绀减退;(5)瞳孔缩小,有对光反应。 10、呼吸机使用时,如何调节吸入氧浓度及触发灵敏度的正常值? 答:吸入氧浓度(FiO2)通常设置为30%~50%,一般以40%左右为宜。触发灵敏度通常为0~500pxH2O,越接近0值,灵敏度越高。 11、使用呼吸机时,常见的人—机对抗原因有哪些? 答:常见的人—机对抗原因有:(1)病人不习惯;(2)呼吸机轻微漏气或压力调节太高;(3)通气量不足;(4)严重缺氧;(5)疼痛;(6)存在其他引起用力呼吸的因素,如气胸、心力衰竭等;(7)气管内有痰液集聚;(8)呼吸参数和通气模式选择不当。 12、停用呼吸机的指征? 答:病人全身情况好转:(1)循环稳定,如肤色红润,肢暖;不用升压药时血压、脉率正常,无心律失常发生;末梢红润,尿量足等。(2)呼吸平顺,自主呼吸强,能保证满意的通气,呼吸频率<25次>6mL/kg。(3)病人安静,无出汗等。 13、长期进行机械通气产生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答:(1)人工气道的建立,如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为感染的门户; (2)呼吸道自然防御保护机制减弱,如气道过滤器失去作用,纤毛活动减退; (3)气道加温、湿化作用降低,痰液等分泌物易聚积,阻塞气道; (4)医源性操作不规范,各类管道、湿化器消毒不严,为感染的主要原因; (5)病人原有疾病,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低下等。 14、临时心脏起搏器的适应证。

(整理)医学常用全科知识集1.

医学常用全科知识集 1 输液反应有哪些临床表现?应如何处理? ⑴临床表现:①多发生在输液开始1~2小时内;②先寒战,继而高热,体温可达39~40℃;③血压无变化; ④四肢厥冷。 ⑵处理:①立即减慢输液速度,严重时必须暂停输液或将液体及输液用具全部更换后再补液;②寒战时,肌肉注射异丙嗪25mg,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③高热时,可用物理降温和使用解热镇痛剂。 机体死亡的重要标志是什么?简述其判定标准。机体死亡的标志是脑死亡,即大脑包括小脑、脑干在内作为一个整体功能永久性丧失。其判定标准有: ⑴不可逆性昏迷和大脑无反应状态 ⑵自主呼吸停止 ⑶瞳孔散大 ⑷颅神经反射消失 ⑸脑电消失 ⑹脑血循环完全停止。 心正常的起博点在何处?它的位置和结果如何? 心正常的起博点在窦房结,所以正常心率称为窦性

心率。窦房结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心外膜深面,称长椭圆形结构。在显微镜下可见到窦房结内有两种细胞:P细胞,是起博细胞(pacemakercell);另一种是过渡细胞,即T细胞,起传导冲动的作用。窦房结中还有窦房结动脉贯穿。 重度贫血患者为何一般不出现紫绀? 紫绀一般是在毛细血管血液中的还原血红蛋白量超过50克/升,亦即血氧未饱和度超过6.7VOL/100ml时才出现。重度贫血患者,血红蛋白低于40~50克/升,即使全部血红蛋白都处于还原状态,也不足以引起紫绀。 简述急性肾衰竭多尿期发生多尿的机制 ⑴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功能逐渐恢复。 ⑵新生肾小管上皮细胞功能尚不成熟,钠水重吸收功能低下。 ⑶在少尿期滞留在血中的尿素等代谢产物经肾小球大量滤出,从而引起渗透性利尿。 ⑷间质水肿消退,肾小管内管型被冲走,阻塞被解除。 骨折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医学基础知识试题

医学基础知识试题 单选题 B.肝 C.肺 D.脾 2. 1.人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 (C) A.心 呼吸系统的功能主要是 (A) A.进行气体交换 B.进行水液代谢 C.呼出氧气,吸入二氧化碳 D.进行血液循环 3.气管在4、5胸椎处分成 (B) A.上下主支气管 B.左右主支气管 C.前后主A.防止血液循环 B.防止血液流过 C.防止血液倒流 D.防止血流过快 27.心脏本身的营养血管是 (B) A.微血管 B.冠状血管 C.肺动脉 D.主动脉 28.心传导系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构成,主要 (D) A.收缩心肌 B.舒张心肌 C.产生新心肌细胞 D.产生和传导冲动 29.血液循环主要由哪两部分构成, (C) A.静脉血 B.动脉血 C.两者都对 D.两者都不对 48.经过体循环之后,最后流入右心房的血液属于 (A) A.静脉血 B.动脉血 C.两者都对 D.两者都不对 (B) A.偏高 B.偏低 C.血压波 49.测血压时,袖带太紧可导致测得的血压 动 D.以上均不对 50.机体调节心血管的活动,主要通过何种机制, 支气管 D.大小主支气管 4.喉不仅是呼吸的通道,也是 (C) A.消化器官 B.循环通道 C.发音器官 D.分泌器官 5.鼻腔附近含有空气的骨腔叫做 (B) A.鼻道 B.鼻旁窦 C.鼻甲 D.鼻前庭 6.两侧声带之间的裂隙称为 (D)

A.咽腔 B.腭腔 C.前庭裂 D.声门 7.气管软骨,具有弹性,使管腔保持开放,这种作用主要表现为 (C) A.呼吸作用 B.弹性作用 C.支架作用 D.固定作用 8.支气管、血管、淋巴管、神经出入于肺的地方称为 (B) A.纵隔 B.肺门 C.肺尖 D.肺底 9.在组织学上,肺 (B) A.肺间质 B.肺实质 C.两者都对 D.两者都不对 10.肺表面具有活性物质,可以保持肺泡表面张力,保证肺泡结构稳定性,主要由 (D) A.肺间质细胞分泌 B.巨噬细胞分泌 C.?型肺泡细胞分泌 D.?型肺泡细胞分泌 11.肺叶由于叶间裂的存在而被分割,一般是:(A) A.左二右三 B.左三右二 C.左三右三 D.左二右二 12.肺的功能血管是 (A) A.肺动脉和肺静脉 B.支气管动脉和静脉 C.冠状动脉 D.腹主动脉 13.肺动脉发出的部位是 (D)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14.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叫 (A) A.呼吸 B.吐纳 C.换气 D.新陈代谢 15.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叫 (C) A.呼吸 B.吐纳 C.肺通气 D.新陈代谢 16.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 (B) A.呼吸 B.肺换气 C.肺通气 D.新陈代谢 17.组织毛细血管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叫 (C) A.呼吸 B.肺换气 C.组织换气 D.新陈代谢 18.呼吸的基本中枢位于 (D)

重症医学基本概念及理论

1.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主要菌株、主要病原菌是()。 A.弗劳地枸橼酸菌、铜绿假单胞菌 B.大肠埃希菌、产酸克雷伯菌 C.阴沟肠杆菌、黏质沙雷菌 D.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 E.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 '【答案】'.E 2.患者女性,35岁,龋齿多个,近1周来高热,咳嗽、咳黄臭痰。查体:左肺有实变体征,2天后右侧 出现胸痛,经X线证实右侧有胸腔积液,胸穿后抽出带恶臭的脓性液体,病原菌最有可能是()。 A.军团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支原体 D.结核分枝杆菌 E.厌氧菌 '【答案】'.E 3.一位肠梗阻患者,发病4天入院,血压75/53mmHg,血钠130mmol/L,血钾3mmol/L, CO2CP 14mmol/L,其治疗程序首先要()。 A.补液,必要时使用升压药 B.补钾 C.急诊手术 D.补钠 E.纠正酸中毒 '【答案】'.A 4.一昏迷患者,呼吸深大,就诊时拟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此时,不符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所伴随的 征象是()。 A.脱水 B.pH<7.35 C.呼气烂苹果味 D.低钾 E.局灶性癫痫 '【答案】'.D '【解析】'.
题干信息:患者呼吸深大,诊断为酮症酸中毒,结合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正确的 答案应当为D,虽然钠、钾等离子大量丢失,但由于失水大于失盐,血液浓缩,故治疗前血钾浓度可正 常或偏高。 5.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是()。 A.产生氨基糖苷钝化酶 B.产生DNA螺旋酶 C.孔蛋白缺如 D.具有外膜药物泵出蛋白 E.产生β-内酰胺酶 '【答案】'.E 6.以下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用药剂量大小无关的是()。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继发反应 D.变态反应 E.特异质反应 '【答案】'.D 7.患者女性,55岁,诊断为支气管扩张,大咯血,输血1~2小时后,突起寒战、高热、头痛,血压 120/90mmHg,应考虑为()。 A.溶血反应 B.发热反应 C.疟疾感染

重症医学科医师培养标准

重症医学科细则 重症医学为一门新型跨学科专业,也是医学领域中一门最具活力的学科,它与临床各科既有密切的关系,又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和特殊的临床医疗范畴。它以机体在遭受严重的伤、 病打击下引发的全身病理改变,特别是威胁生命的情况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症医学科(ICU) 的任务则是运用重症医学理论,采纳一切当今最先进的手段,中断疾病的发展,维护全身器官 的正常功能和内环境的稳定,赢得治疗基础伤、病的时机,从而争取尽可能高的存活率和生存 质量。因此从事重症医学专业的医师不仅需要相关医学专业知识作为基础,而且要能运用现代 先进医疗技术和设备挽救病人生命。 ICU 专科医师的培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专科医师培养阶段,培养时间为3 年,通过 3年培训并考试合格者,可进一步参加第二阶段的危重病医学的高级培训,时间一般为2年。 本细则为第一阶段专科医师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通过三年的基础培养,使被培养者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 能够应对常见危重症病人的处理能力。 掌握危重病常见症状的临床判断和危重病人的病情分级;各种常用的急救技术和方法; 对常见危重症进行基本正确和独立的抢救和诊治。 能阅读有关危重病医学的外文书刊;了解临床科研方法,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写出具有 一定水平的病案报道和综述;了解与危重病医学相关的医疗法规;学会与病人及其家属沟 通,具备良好的从医所需的人文综合素质。 二、培养方法 培训时间为3年。ICU科住院医师的轮转应当着眼于重症医学范畴,应以在危重症出现机率较高的科室及区域轮转为主,同时兼顾其相关科室。 临床科室轮转总体安排:本科室(ICU)24 个月,重症医学相关学科轮转12 个月。详细安排如下: 1.所有的ICU科住院医师必须接受12个月的非麻醉科室临床轮转,然后接受24个月的重症医 学基本训练。 2.科室轮转的安排:详细时间分配见表 1。 (1)第1年:基本培训,参加重症医学相 关学科轮转。

医学基础知识300考点

医学基础知识500考点 1产后心脏负担最重的时期就是:产后72 小时 2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主要体征就是:肝不规则肿大 3 血管玻璃样变性常见于:良性高血压病的细动脉 4 微血检的土要成分就是:纤维素 5 淤血常见的原因中没有:动脉栓塞 6 炎症渗出病变错误的就是:所有渗出的白细胞都具有吞噬作用 7 急性炎症局部组织变红的主要原因就是:血管扩张,血流加快 8 畸胎瘤不就是恶性肿瘤 9 高血压心脏病的病变特征:左心室向心性肥大 10慢性支气管炎鼓主要病因就是:长期吸烟 11 诊断慢支急性发作伴细菌感染主要依据就是:痰量较多旱脓性 12 我国引起肺心病鼓常见的病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3导致哮喘反复发作的系要原因:气道高反应

14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致病菌就是:革兰阴性杆菌 15 不能做支气管造影:病变较重累及双侧肺 16 细胞内结核无效的杀菌药就是:乙胺丁醇 17 II型呼吸衰竭时氧疗吸氧浓度:25 -34 % 18 支气管扩张症咳嗽往往于清晨或夜间就动体位时加重,并伴有咳嗽 19 与呼吸困难无明显关系的疾病包括:急性胃炎 20 BP170 / 100mmhg 伴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为高BP 病:2 级(极高危) 21 直接引起心脏容最负荷加重的疾病为:主A瓣关闭不全 22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除了:HB 异常 23 可引起低血钾的药物就是:呋塞米别名:速尿 24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最常见累及哪一支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25 急性心肌梗死鼓常见的心律失常就是:室性期前收缩 26 震颤常见于:动脉导管未闭 27 三尖瓣狭窄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急性肺水肿 28 最容易引起心绞痛的就是:主A 狭窄

医学基础知识点

第一部分 1、药物的半衰期:一般指药物在血浆中最高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 2、消毒的概念:就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的处理。根据有无已知的传染源可分预防性消毒与疫源性消毒;根据消毒的时间可分为随时消毒与终末消毒。 3、灭菌:就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使之达到无菌程度。 4、休克:就是机体在各种有害因子侵袭时发生的一种以全身有效循环血量下降,组织血液灌流量减少为特征,进而细胞的代谢与功能紊乱,器官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 5、休克病人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四肢厥冷、口唇及指甲发绀、大汗淋漓、脉搏细弱而快、尿少及血压下降。 6、休克分型:按病因分类(7种):失血性、烧伤性、创伤性、感染性、过敏性、心源性、神经源性。 7、正常时保证微循环有效灌注的基础因素包括三方面:足够的循环血量、正常的血管容量、正常的心泵功能。 8、休克救治原则: (1)、积极消除病因(2)、补充血容量(3)、纠正酸中毒(4)、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5)、糖皮质激素与其她药物的应用(6)、治疗DIC,改善微循环(7)、保护脏器功能(8)、各型休克的处理 9、青霉素过敏的处理 (1、)就地抢救,立即停药,使病人平卧,注意保暖,针刺人中。 (2)首选肾上腺素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 ,病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险期,此药就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它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兴奋心肌、增加心输量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3)、纠正缺氧改善呼吸给予氧气吸入,当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呼吸,并肌肉注射尼可刹米或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或配合施行气管切开术。 (4)、抗过敏抗休克根据医嘱立即给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或用氢化可的松200mg加5%或10%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根据病情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等。病人心跳骤停,立即行胸外心脏挤压。 (5)、纠正酸中毒与抗组织胺类药物,按医嘱应用。 (6)、密切观察,详细记录密切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她临床变化。对病情动态做好护理记录。病人未脱离危险期,不宜搬动。 10、肺结核:就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传染源主要就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普查主要通过X照片。 11、结核分为五型:原发型肺结核(Ⅰ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继发型肺结核(Ⅲ)、结核性胸膜炎(Ⅳ)、其她肺外结核(Ⅴ) 12、原发性综合征:肺部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与肺门淋巴结肿大称为原发性综合征。 13、干酪性肺炎:浸润型肺结核伴有大片干酪样坏死时,常呈急性进展,严重的中毒症状称为干酪性肺炎(或结核性肺炎)。 14、结核球:干酪坏死灶被纤维包裹,或空洞引流支气管阻塞,洞内干酪物干涸浓缩形成。 15、抗结核治疗原则可总结为10个字: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 16、初治菌阳肺结核: 主要推荐短程化疗方案为:2H3R3Z3E3 /4H3R3 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氨丁醇隔日1次,共2个月。 继续期:异烟肼、利福平隔日1次,共4个月。

重症医学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6

重症医学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6 A3/A4型题 患者男性,32岁,既往体健,因车祸伤后昏迷2小时入院,拟诊弥漫性轴索损伤。1. 体检发现患者一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而间接对光反射存在,病变在 A.同侧视神经 B.对侧视神经 C.同侧交感神经 D.对侧动眼神经 E.同侧动眼神经 答案:A [解答] 光直接照射右眼,右瞳孔缩小,是为右侧直接对光反射;光直接照射左眼,右瞳孔也缩小,是为右眼间接对光反射。瞳孔对光反射传导路径传入为视神经,传出为动眼神经,而一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而间接对光反射存在,病变应在同侧视神经。 2. 患者CT检查提示脑干损伤,在体检上对脑干损害有定位意义的体征是 A.构音不清,吞咽困难 B.病损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 C.病侧脑神经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同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D.病侧脑神经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对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E.双颞侧偏盲 答案:D [解答] 一侧脑干病变,常累及病侧的脑神经运动核和尚未交叉至对侧的皮质脊髓束,常有病侧脑神经的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和对侧肢体的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称交叉性瘫痪。 3. 针对患者全脑损伤,值班医师采用脑保护策略,一般认为最确切的措施是 A.巴比妥酸盐

B.钙离子拮抗剂 C.亚低温 D.自由基清除剂 E.兴奋性氨基酸拮抗剂 答案:C [解答] 研究认为,亚低温对全脑损伤有确切疗效,其他几项的疗效尚有争议。 患者男性,65岁,因结肠癌引起完全性肠梗阻行急诊手术治疗,术后出现吻合口瘘,患者消瘦明显。4. 为评价该外科患者的营养状态,最简单而实用的指标是 A.近期体重下降程度和三头肌皮褶厚度 B.血清转铁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 C.握力和三头肌皮褶厚度 D.近期体重下降程度和血浆白蛋白水平 E.氮平衡试验 答案:D [解答] 以上选项均为外科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其中近期体重下降程度和血浆白蛋白水平最简单而实用。 5. 对于该患者来讲,机体处于手术、感染等应激情况下,能量代谢的变化中错误的是 A.机体出现高代谢和分解代谢 B.脂肪动员加速 C.蛋白质分解加速 D.处理葡萄糖能力增强 E.机体处于负氮平衡 答案:D [解答] 在应激状态下,机体出现高代谢和分解代谢,脂肪动员加速,蛋白质分解加速,高血糖、负氮平衡。 6. 对于该患者的营养支持原则错误的是

重症医学住院医生培训细则

重症医学住院医生培训细则 重症医学专科医生是指在完成医学本科或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之上,接受并通过重症医学专科医师培训,能够对重症医学常见危重病症和急症进行诊断及治疗,对重症医学的基本操作熟练掌握,并能指导医学本科生以及下级医师完成教学任务,具有一定的临床科研能力和论文撰写能力,具备阅读英文文献所需的专业英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重症医学专科医师培养阶段为三年,通过培养并考试合格者方可进入第二阶段亚专科的培养。 一、培养目标 通过重症医学住院医师培训,使受训者达到重症医学专科医师水平,即具有独立从事重症医学医疗活动的能力、对重症医学常见危重病症和急症进行诊断及治疗,并对重症医学的基本操作熟练掌握,以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对复杂和危重患者的救治。 二、培养方法 培训时间为3年。受训者在重症医学科、内科、外科、麻醉、急诊、心电图及内镜轮转学习。 轮转科室轮转时间内科(5个月)呼吸内科2个月 心血管内科2个月 内分泌内科1个月外科(3个月)普通外科2个月 心胸外科1个月神经科(2个月)2个月 急诊科(2个月)2个月 麻醉科(2个月)2个月 医技科室(4个月)心电图1个月 内镜1个月 超声科1个月 放射科1个月

重症医学科(16个月)各ICU专科16个月 机动(2个月)其它相关专科2个月 合计36个月 三、培养内容与要求 (一)呼吸内科(2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系统掌握呼吸病学的基础和临床理论,尤其是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及支气管扩张的诊断与治疗。 熟悉:熟悉各种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 了解:了解呼吸系统疾病诊疗国内外新进展。 2.基本标准 书写住院病历8份以上。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6 支气管哮喘 6 肺部感染8 支气管扩张 1 肺血管疾病,包括各种肺栓塞、原发 性和继发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炎等 1 胸膜及纵隔疾患 1 肺癌和其他胸部良恶性肿瘤 1 (2)临床操作技术要求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加以下手术: 操作技术名称例次(≥) 动脉穿刺与血气分析 6 胸腔穿刺 1 胸腔插管引流 1 肺功能操作、结果判读 1 胸部X线片读片8 胸部CT读片 2 胸部MRI读片 1

日常生活常见病预防小常识

四季常见疾病与预防 内容提要:据世界卫生组织50多个国家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对各种疾病最好 的治疗还是预防。因为,很多病不从预防着手,到了晚期一点办法都没有。任何高科技都不可能使病人恢复到得病以前的状态。就像一件衣服破了一个口子,找世界上最好的裁缝来,还会留下疤痕一样。所以,最好的医生是不让病人得病的医生。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年四季中,应该注重一些常见疾病与预防。本文涉及四季中一些常见疾病与预防,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加强对疾病的预防。 关键字:季节、常见疾病、预防、 前言:卫生部曾对10个城市的上班族进行了调查,发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 占48%,其中沿海城市高于内地城市,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中年人高于青年人。我国每年因疾病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14000多亿元,相当于每年消耗我国GDP总量的14%还多。 2004年初,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李钟郁博士访华时曾说,大量被称为现代文明病的慢性疾病,已经对中国人构成巨大威胁。当今社会,提前衰老,提前得病,提前死亡成为普遍现象。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健康的乞丐比有病的国王更幸福,我的幸福十分之九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上,健康就是一切。”当一个人拥有财富的时候,他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来充分享受人生的快乐;当没有钱的时候,他更需要健康的身体,因为健康的身体是他唯一的本钱。如今,很多健康意识较强的人都会去做定期体检。但是,目前各种医院的检查只能对已经产生的疾病进行诊断,一旦确认有病,往往又会因发现太晚而束手无策。 春季常见疾病与预防 临床实践证实:温差较大的春季,是各类疾病多发的季节,急性病患者的就诊率明显高于其它季节。 一、急性肠道传染病(痢疾) 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在春季和夏天。春天和夏天由于气候炎热,各种细菌和霉菌繁殖迅速,食物如果储存不科学极易被细菌和微生物所侵蚀,将食物污染。人如果不注意误吃了这种食品,就会引发肠胃疾病,轻者会出现胃部不适和拉肚子,食欲减退,重者会出现脱水和高热。 发病特征:通常有潜伏期,1—2 天,根据人的体质和感染细菌的情况不同可把急性痢疾分为普通型、轻型和中毒型三种。普通型的主要症状是:恶心、呕吐、发热、乏力、食欲减退、腹痛、腹泻、大便中带有脓血。病程为6—8 天。轻型的主要症状是:基本不发热,有轻微的腹痛,便中的粘液、脓血不明显。病程3—5 天。中毒型的主要症状是:起病急,持续高热在39—41 度,精神萎靡不振,面色苍白,嗜睡烦躁,严重时出现昏迷,尿量减少,血压下降。 其预防和治疗办法: 1、控制传染源。当发现痢疾病人时,应该及时的隔绝,对于病人曾经使用过的餐具和生活用品,及其经常接触的用品要彻底消毒。 2、把住病从口入这一关,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健康的人要坚持饭前便后把手

医学基础知识简答题

1、简述食管分布、食管的狭窄部位及距中切牙的距离。颈部、胸部、腹部① 食管的起始处,距中切牙15cm ② 左主支气管后方与之交叉处,距中切牙25cm ③ 穿膈的食管裂孔处,距中切牙40cm 2、延髓内有哪些脑神经核?这些脑神经核又与哪些脑神经有关联?三叉神经脊束核、孤束核、下泌延核、疑核、迷走神经背核、副神经核、舌下神经核与第5、7对脑神经和第9-12对脑神经相连 3、试述经过直肠静脉丛的门静脉的侧支循环途径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直肠上静脉——直肠静脉丛——直肠下静脉及肛静脉——髂内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 4、简述女性骨盆的特点耻骨联合短而宽,耻骨弓角度较大,耻骨下角为80°--100°,骶岬突出较小,坐骨棘平伏,骨盆腔呈圆筒形,浅而宽,骨盆入口近乎圆形或椭圆形,骨盆出口宽大,坐骨结节距宽阔。 5、人体消化系统包括什么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管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终于肛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部。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肝和胰,它们均借导

管,将分泌物排入消化管内。 6、九大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7、子宫的固定装置有哪些?① 子宫阔韧带:可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② 子宫圆韧带:维持前倾位的主要结构③ 子宫主韧带:维持子宫正常位置,使其不致向下脱垂的主要结构④ 骶子宫韧带:此韧带有牵引子宫颈向后向上的作用 8、简述胸廓的构成和功能胸廓由12个胸椎、12对肋及胸骨连接而成。有上、下两口,胸廓围成的胸腔内有心、肺、食道及大血管等重要器官,起着保护和支持这些器官的作用,并参与呼吸 9、简述房水循环房水由睫状体产生,自眼后房经瞳孔入眼前房,再经前房角渗入巩膜静脉窦,最后经睫前静脉汇入眼静脉。借此途径,房水不断地循环和更新10、简述子宫的位置形态和分布子宫位于盆腔中央部,膀胱与直肠之间,成年女子呈前倾前屈位。子宫形态呈倒置的梨型,前后略偏,两侧与输卵管相连,向下连于阴道,可分为子宫底、子宫颈、子宫体三部分。子宫颈与子宫体交届处缩窄称为子宫峡部,子宫内腔分为子宫腔和子宫颈管。 11、试述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及其关节的运动形式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

重症医学基础知识-4

重症医学基础知识-4 (总分:25.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3/A4型题(总题数:17,分数:25.00) 患者女性,65岁,有多发性肌炎病史6年,长期口服泼尼松16mg/d,近1个月来咳嗽、咳痰,呼吸费力,查胸部CT提示左肺实变,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抗感染治疗14天,咳嗽明显减轻,2天前咳嗽又加重,咳痰明显增多 (分数:1.50) (1).咳嗽加重,病原菌最有可能的是 A.葡萄球菌 B.真菌 C.支原体 D.肺炎球菌 E.衣原体(分数:0.50) A. B. √ C. D. E. 解析: (2).治疗措施最合适的是 A.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加量 B.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原剂量使用,继续观察 C.加用莫西沙星(拜复乐)联合抗感染 D.加用氟康唑 E.加用万古霉素(分数:0.50) A. B. C. D. √ E. 解析: (3).下一步哪项辅助检查最有意义 A.复查胸部CT B.支气管镜 C.痰、血培养加药敏实验 D.血常规 E.血沉、CRP(分数:0.50) A. B. C. √ D. E. 解析: 患者男性,72岁,失眠3年,需要长期口服镇静安眠药才能维持睡眠。 (分数:1.00) (1).服用巴比妥类药物后,次晨头晕思睡及定向障碍属于药物的 A.依赖性 B.毒性反应 C.后遗反应 D.变态反应 E.特异质反应(分数:0.50) A. B.

D. E. 解析: (2).服用过量巴比妥类药物,应用碳酸氢钠的目的是 A.碱化尿液,促进药物排泄 B.影响药物的吸收 C.中和过量的药物 D.影响药物的分布 E.减少药物的吸收(分数:0.50) A. √ B. C. D. E. 解析:[解析] 口服碳酸氢钠碱化血液可促进巴比妥类弱酸性药物由脑细胞向血浆转运,同时碱化尿液,可减少巴比妥类弱酸性药物在肾小管的重吸收,促使药物从尿中排出,这是临床上抢救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的措施之一。 患者男性,70岁。既往慢性咳嗽、咳痰30余年,活动后胸闷气促10余年。1周前因感冒后病情加重入院。血气分析(呼吸空气时)示:pH 7.28,PaO250mmHg,PaCO265mmHg。 (分数:1.50) (1).该患者应给予的吸氧浓度为 A.21% B.30% C.60% D.80% E.100%(分数:0.50) A. B. √ C. D. E. 解析: (2).吸氧后,复查动脉血气分析示:pH 7.32,PaO2 70mmHg,PaCO2 80mmHg,PaCO2增高的原因最可能是A.气道阻力增加 B.心排血量降低 C.肺部感染加重 D.通气受到抑制 E.测定误差(分数:0.50) A. B. C. D. √ E. 解析: (3).患者经急诊处理后,病情无好转,出现神志改变,呼吸呈点头样,考虑并发肺性脑病,予气管插管辅助通气。下列变化不正确的是 A.呼吸性酸中毒 B.呼吸性碱中毒 C.血压升高 D.颅内压增高 E.血压降低(分数:0.50) A. B. √ C. D. E.

医学基础知识常见考题

医学基础知识常见考题 单选题 1.人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 (C) A.心 B.肝 C.肺 D.脾 2.呼吸系统的功能主要是 (A) A.进行气体交换 B.进行水液代谢 C.呼出氧气,吸入二氧化碳 D.进行血液循环 3.气管在4、5胸椎处分成 (B) A.上下主支气管 B.左右主支气管 C.前后主支气管 D.大小主支气管 4.喉不仅是呼吸的通道,也是 (C) A.消化器官 B.循环通道 C.发音器官 D.分泌器官 5.鼻腔附近含有空气的骨腔叫做 (B) A.鼻道 B.鼻旁窦 C.鼻甲 D.鼻前庭 6.两侧声带之间的裂隙称为 (D) A.咽腔 B.腭腔 C.前庭裂 D.声门 7.气管软骨,具有弹性,使管腔保持开放,这种作用主要表现为 (C) A.呼吸作用 B.弹性作用 C.支架作用 D.固定作用 8.支气管、血管、淋巴管、神经出入于肺的地方称为 (B) A.纵隔 B.肺门 C.肺尖 D.肺底 9.在组织学上,肺内支气管的各级分支及其终端的大量肺泡又称为 (B) A.肺间质 B.肺实质 C.两者都对 D.两者都不对 10.肺表面具有活性物质,可以保持肺泡表面张力,保证肺泡结构稳定性,主要由 (D) A.肺间质细胞分泌 B.巨噬细胞分泌 C.Ⅰ型肺泡细胞分泌 D.Ⅱ型肺泡细胞分泌 11.肺叶由于叶间裂的存在而被分割,一般是:(A) A.左二右三 B.左三右二 C.左三右三 D.左二右二 12.肺的功能血管是 (A) A.肺动脉和肺静脉 B.支气管动脉和静脉 C.冠状动脉 D.腹主动脉 13.肺动脉发出的部位是 (D)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14.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叫 (A) A.呼吸 B.吐纳 C.换气 D.新陈代谢 15.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叫 (C) A.呼吸 B.吐纳 C.肺通气 D.新陈代谢 16.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 (B) A.呼吸 B.肺换气 C.肺通气 D.新陈代谢

护理常用知识要点

护理常用知识 一、护理常用知识点1、三短六洁:三短:头发、胡须、指甲;六洁:头发、口腔、皮肤、四肢、会阴、肛门。 2、血压测量四定:定时间、定体位、定手臂、定血压计。 3、毒麻药“五专”:专柜加锁,专人保管,专用账册,专册登记,专用处方。 4、急救物品五定一保持:定人保管、定时核对、定点放置、定量供应、定期消毒、保持良好的备用状态。 5、病人病情十知道:姓名、诊断、病情、治疗、护理措施、并发症、饮食、宣教知识、心理状态、主要化验结果阳性检查结果。 6、输液“三查八对”:三查:备药前、备药中、备药后;八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药物有效期。 7、输血“三查八对”:三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的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和剂量。 8、常见输血潜在并发症: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大量输血后反应(出血倾向和枸橼酸钠中毒)。 9、交接班四看五查四交接:四看:交班本、医嘱本、体温本、各项护理记录是否完整准确;五查:新入院病人、危重瘫痪病人、术前准备病人、大小便失禁病人、术后病人;四交接:床边交接特殊重危病人、床边交接分娩或大手术前后病人、床边交接特殊检查治疗病人、床边交接病情有特殊变化的病人。 10、危重患者安全护理的基本要求:

(1)对特殊病人有安全预防措施,防护用具功能良好;(2)病人使用的抢救用具、器械运作良好;(3)危重病人、大手术病人有运转交接程序和记录:(4)护理标记清晰;(5)三查七对制度落实,药疗医嘱床边执行签字;(6)护士掌握应急预案;(7)病情、护理、仪器、药品、文书交接清楚。

医学基础知识 医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所有知识点

医学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所有知识点)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 1.下列关于淀粉样变性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 A.可见于结核病 B.可见于骨髓瘤 C.可以是全身性疾病 D.可以是局灶性病变 E.由免疫球蛋白沉积而成 2.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 体液 B. 细胞内液 C. 细胞外液 D. 血浆 3.关于血吸虫病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晚期急性虫卵结节出现大量类上皮细胞 B.慢性虫卵结节的虫卵内毛蚴仍存活 C.急性虫卵结节内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 D.慢性虫卵结节内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E.肺内无虫卵结节形成 4.液化性坏死常见于()。 A. 脑 B. 心 C. 肾 D. 脾 5.原位癌是指( ) A.早期癌 B.原发癌 C.黏膜内癌 D.未发生转移的癌 E.未突破基底膜的癌 6.下列H2受体拮抗剂中,抑酸作用最强且持久而副作用最少的是()。 A. 西咪替丁 B. 雷尼替丁 C. 法莫替丁 D. 尼扎替丁 7.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的灶状坏死属于( ) A.凝固性坏死 B.液化性坏死 C.干酪样坏死 D.固缩性坏死

E.坏疽 8.甲亢危象的治疗,下列哪组最理想?() A. 丙硫氧嘧啶+碘剂+普萘洛尔+泼尼松 B. 丙硫氧嘧啶+泼尼松 C. 甲心巯咪唑+普萘洛尔+泼尼松 D. 丙硫氧嘧啶+普萘洛尔+甲巯咪唑 9.下列属于营养必需脂肪酸的是( ) A.油酸 B.亚麻酸 C.软脂酸 D.硬脂酸 E.十二碳脂肪酸 10.有关移行细胞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癌细胞形成角化珠 B.好发于膀胱和肾盂等处 C.组织学上可有不同程度的移行上皮的特点 D.呈浸润性生长 E.可由乳头状瘤恶变而来 11.下列细胞中,再生能力最弱的是()。 A. 心肌细胞 B. 骨细胞 C. 纤维细胞 D. 血管内皮细胞 12.半抗原是指( ) A.既有免疫原性,又有抗原性 B.具有抗原性,而没有免疫原性 C.具有免疫原性,而没有抗原性 D.既没有免疫原性,也没有抗原性 E.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可获得抗原性 13.丙酮酸羧化酶是哪一个反应中的关键酶?() A. 磷酸戊糖途径 B. 糖原合成 C. 糖原分解 D. 糖异生 14.脂肪酸大量动员时肝内生成的乙酰CoA主要转变为()。 A. 酮体 B. 葡萄糖 C. 胆固醇 D. 草酰乙酸 15. P/O比值是指()。 A. 每消耗1摩尔氧分子所合成ATP的克分子数

重症医学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2

重症医学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2 A1型题 1. 关于外毒素的特点,正确的是 A.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 B.可制备成类毒素 C.多为细菌裂解后释放 D.化学组成是脂多糖 E.耐热 答案:B 2. 关于抗毒素叙述,正确的是 A.为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获得 B.可中和游离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C.可中和与易感细胞结合的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D.可中和细菌内毒素的毒性作用 E.B、C均正确 答案:B 3. 类毒素是 A.抗毒素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 B.内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 C.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 D.细菌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 E.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并改变了抗原性的物质 答案:C

4. 下述细菌中在需氧环境下能良好生长的是 A.破伤风梭菌 B.伤寒沙门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肉毒梭菌 E.霍乱弧菌 答案:C 5. 关于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 B.个体出生时就存在,应答迅速 C.对某种细菌感染针对性强 D.与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E.对入侵的病原菌最先发挥作用 答案:C 6. 不属于正常体液与组织中的抗菌物质是 A.补体 B.溶菌酶 C.抗生素 D.乙型溶素 E.白细胞素 答案:C 7. 临床上条件致病菌致病最常见的条件是

A.正常菌群的耐药性改变 B.正常菌群的遗传性状改变 C.肠蠕动减慢使细菌增多 D.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 E.各种原因造成的免疫功能亢进 答案:D 8. 关于正常菌群,描述不正确的是 A.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正常菌群对宿主无害 B.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产生大量的碱性物质,能拮抗肠道细菌感染 C.条件致病菌也属于正常菌群 D.正常菌群有生物拮抗、免疫、营养等作用 E.正常菌群寄居于口腔、鼻咽腔、肠道、泌尿生殖道等腔道黏膜答案:B 9. 正常菌群的有益作用不包括 A.生物拮抗作用 B.营养作用 C.免疫作用 D.抗衰老作用 E.抗过敏作用 答案:E 10. 细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是 A.破伤风痉挛毒素 B.霍乱肠毒素

医学基础知识点

第一部分 1、药物的半衰期:一般指药物在血浆中最高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 2、消毒的概念: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的处理。根据有无已知的传染源可分预防性消毒和疫源性消毒;根据消毒的时间可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3、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使之达到无菌程度。 4、休克:是机体在各种有害因子侵袭时发生的一种以全身有效循环血量下降,组织血液灌流量减少为特征,进而细胞的代谢和功能紊乱,器官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 5、休克病人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四肢厥冷、口唇及指甲发绀、大汗淋漓、脉搏细弱而快、尿少及血压下降。 6、休克分型:按病因分类(7种):失血性、烧伤性、创伤性、感染性、过敏性、心源性、神经源性。 7、正常时保证微循环有效灌注的基础因素包括三方面:足够的循环血量、正常的血管容量、正常的心泵功能。 8、休克救治原则: (1)、积极消除病因(2)、补充血容量(3)、纠正酸中毒(4)、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5)、糖皮质激素和其他药物的应用(6)、治疗DIC,改善微循环(7)、保护脏器功能(8)、各型休克的处理 9、青霉素过敏的处理 (1、)就地抢救,立即停药,使病人平卧,注意保暖,针刺人中。 (2)首选肾上腺素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 ,病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险期,此药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它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兴奋心肌、增加心输量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3).纠正缺氧改善呼吸给予氧气吸入,当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呼吸,并肌肉注射尼可刹米或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或配合施行气管切开术。 (4).抗过敏抗休克根据医嘱立即给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或用氢化可的松200mg加5%或10%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根据病情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等。病人心跳骤停,立即行胸外心脏挤压。 (5).纠正酸中毒和抗组织胺类药物,按医嘱应用。 (6).密切观察,详细记录密切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对病情动态做好护理记录。病人未脱离危险期,不宜搬动。 10、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普查主要通过X照片。 11、结核分为五型:原发型肺结核(Ⅰ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继发型肺结核(Ⅲ)、结核性胸膜炎(Ⅳ)、其他肺外结核(Ⅴ) 12、原发性综合征:肺部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肿大称为原发性综合征。 13、干酪性肺炎:浸润型肺结核伴有大片干酪样坏死时,常呈急性进展,严重的中毒症状称为干酪性肺炎(或结核性肺炎)。 14、结核球:干酪坏死灶被纤维包裹,或空洞引流支气管阻塞,洞内干酪物干涸浓缩形成。 15、抗结核治疗原则可总结为10个字: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 16、初治菌阳肺结核: 主要推荐短程化疗方案为:2H3R3Z3E3 /4H3R3 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氨丁醇隔日1次,共2个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