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家规家训家约》

《赵氏家规家训家约》
《赵氏家规家训家约》

赵氏家规、家训、家约》

赵氏家规、家训、家约》一、赵姓原始家规的“四

戒”

氏族典》一书之中的《赵姓部汇考》云:“天水赵之望出。”

天水赵氏为战国七雄之一赵国王族的直系后裔,其后代于汉

代封侯、唐朝拜相,血脉分布于神州大地。就是“居涿郡者

后有天下” 的赵宋宗室大脉,也是天水赵氏家族的后裔分

支。

由于天水赵姓人口甚众,分布极广,故而居为大众化的赵姓

宗族文化的源头与代表。面,我们附录天水赵姓宗族

文化中的“旧戒条”四则。这四则戒条的文化特征纵然比较

幼稚,欠完善,但正是由于这“四戒”所具有的原始性,更

能反映出该宗族文化的本源和本质。天水《赵氏戒条》四则

、戒子孙不可随众结盟近习以结盟为广交,不知所结

之人其善恶臧否,非见可决。常有剧盗逃奴,假扮商贾,

忽被官司缉获,执盟书株连坐陷,甚至亡身败家。大都多游

手无赖之徒,引诱赌博酗饮,恃其狐群狗党,武断乡曲,无

非犯罪之由,至于转眼成仇,与趋炎而始如密契,贫薄而遂

安吉,焉得儿孙绵远。近有愚顽子侄,因已身贫乏,希得小

利,擅卖与诞谋风水、无根乍富之家,不思异姓截脉,害及

儿孙,自后如有此事,通族鸣上共处。且祖上庄田百所,后

人不肖卖田,岂得将窀穸祖骸之山地并卖?谁无宗祖,买

者卖

如路人,更不足道矣。二、子孙毋得擅卖祖山非赖祖坟

者各宜思天理王法。三、戒子孙不可自相残害兄弟同母

所生,即或有异母者,亦共一父,原无不和之理。每因娶妇不良,妯娌相伤。务向枕边唆拨,遂致同气相伤。盖妇本异姓,与我兄弟无关,且贤妇少,悍妇多,他原不明礼义,若偏信其言,执迷不悟,难免同室操戈,外人因得乘隙构害,酿成大祸。九世同居止一忍字,子孙其慎思之。四、戒子孙毋得窃葬祖坟祖冢所在,不论有地无地,现存许多子孙,其中自然有贫富不等,不可妄听术士讹言,云某人富贵,是某坟所发,因而窃葬于前后,左右昭穆不分,且山水钟灵只有一线生气,若横栏直截,必致两败俱伤。自后俱当另觅佳地,不得仍前溷葬。二、《赵氏家规、家训、家约》随着赵姓家族的繁衍与发展,赵姓家族文化也迅速发展,并

逐步走向成熟。天水赵姓原始家规的“四戒” ,后来演化成

了“家规”条,“家训”条,“家约”条。下面

附录:赵氏家规》家规者,原以振一族之利常,正人伦之大节也。一族之甲,事务多端,人丁繁衍。

切规章,焉能悉举,惟择其俗态之所营,为寻常之所习用者,采而录之,俾得家喻而户晓。凡此,皆人世持身之要道,尤今时之所最禁者也。后之人定宜着意防闲,严以谨诚,切勿视为具文。1、父母乃生身之本,为子者内尽其心,外竭

其力,晨昏定省,奉养无违,方称孝子。如有忤逆之辈,该房长及亲支人,立即传族入祠,严加责惩。倘仍怙恶不悛,

定行呈送究惩。 2、尊卑之间,次幼宜重。长幼之节。规矩 当循。尊长者固不可以大压小,卑幼得,尤当戒以下凌上。 倘有恃逞强恶,侮慢不逊,凶殴尊长者,旋鸣族户房长,入 祠公同责惩。 3、婚姻之礼,大典攸关。凡属结姻,必择忠 厚之家,贤淑之女。况族大丁多,而重亲叠戚甚众,尤须门 户相当,层次不紊。倘或违例,或尊卑混乱,大小不分,不 独称谓失宜,尤为大乖礼仪,尚其严慎之。 4、同姓不婚, 古有明训。 纵今各宗各派, 溯自受姓以来, 何莫非同引 尚未明此义,一里任意联亲,无论乖伦背里即身后之灵主碑

碣,大不美于观瞻,凡我族人,定宜戒之。 5、夫妇之间, 人伦之始。娶妇贤良,家之幸也。或有不贤,为夫者自应多 方教训,不可轻言出妻。凡妻于七出,无应出之条,则于夫 无义绝之状。且七出者,有之不去。若擅出者,例载追还完 娶。诚以无人妇,则人类绝矣。定当凛遵。 6、伦常之曲, 关系非轻。世有无耻之徒,有兄亡收嫂作妇,有弟故收弟妇 作妻者,名日转房,实属有干条律。吾族倘有犯者,无论童 婚,公同呈究。即族内之女,嫁与他姓,有犯此者,断不可 择佳婿,毋索重聘。 倘不计较, 如何为人。 或贪财卖为奴贱, 或受贿与人为妾,陷女终身,玷辱门户。罪坐女父母。族内

有犯此者,公同传祠责罚之,协禀究追。 8、居丧嫁娶,例 禁森严。若居父母之丧,而自完娶者,罪在十恶不赦之内。 本。 任意曲徇。 7、养女择婿,亦父母子女之愿。朱 子云:嫁女 云:

但世俗又有因父母身故,乘未成服之先,辄敢趁时完娶,名为孝内成亲,均属大干法纪。族内有犯者,房族长将本人严加责惩。该主婚父兄,公同处罚。9、长房长子,不得出继。

长房无子,二三不得有其子,诚以大宗不可绝也。律载先尽同服周亲,次及功服缌麻,无非由亲及疏之意也。若亲支之

子,不得于所,后者亦听其别立。凡择继者,须凭房族人按序审量。倘有乖名犯分,昭穆不顺者,断不可因徇。10、无

妻禁继,例有明文。殁后有侄成服,亦犹子也。若任其承继,虽为其人,续一房支系,殁后有孝无妣矣。从前间有无妻过继者,虽既往莫能追,而将来断不可,此盖为原来娶配者言之,而从来有妻者不在此列。11、祀田公屋,乃后人报本报

需。若有不肖子孙,或藉端分析,或侵公济私,或盗典盗卖,

馁祖宗血食,下废子孙孝思;该亲友人等,传集族副房长,入祠公处重罚,永不准干预公事。12、坟墓乃祖骸所藏,先

灵靠为安居,子孙依为荫佑。崩塌急宜修补,惊犯立刻奠安

如有将祖骸掘起,私卖废穴,肥身利已,致将祖骸暴露,此公管祖山,无论有坟无坟,只有公同蓄禁修培,毋得恃强砍伐树木,开挖栽种;亦毋得侵占盗卖,及擅行构造,致起争端。况强砍丘木,计株问罪,侵盗祖山,罪犯军流。各宜凛遵,慎毋自罹于法网。14、各处祖山,原有大公小公之别,

天理王法所不容。该亲友人等,传族房长,立即惩究。13、其合族公管者,不得蒙混进葬。至各小公祖山之处,原有承

管房分,亦毋得藉以祖山,罩占强葬。或有毗连界限,更须 清查抵止, 更不得越界侵占。 违者速令迁改, 公同处罚。 15、

祖山进葬,必须辨明昭穆,不得尖刻拦塞,壁冢强葬。常有 无知之辈, 听信时师, 妄谈风水, 遂起谋盗之心。 不知地脉, 只有一线生气。若心地不良,纵得吉地,必致两败俱伤。凡 我族人,最宜严戒。 16、盗贼窃抢,并强砍强牵,掘瞠及邪

术奸淫等类,例禁森严,计赃问罪。轻犯杖徒,重犯绞斩。 吾族育蹈此者,无论赃之轻重,先罚本房旁长,即将本人公 同送究惩办。 17、私宰、赌博、酗酒、行凶及游手好闲之徒,

恃强欺压乡愚,油水索诈各项,尤为当世所严禁,为父兄者 急宜时加训诚。 倘怙恶不悛, 一经有犯, 合族公同送惩。 18、

族内口角事务,无论亲疏,均系一脉,必先经房族长公同照 理调处,免伤和气。毋徒逞一时之气,不顾同宗之义,遽尔

法.非独族有条规,且历有示禁。法律綦严,责在家长,况 今时世.谋反、谋叛,大逆纷争,倘流入为匪,不独家属莫 保,且连累合族。均干重律,定当严力谨持,毋犯大律。

族长、副族及各房长,任非等闲,族内大小事务,及前各项 事宜, 均要大彰公道, 严治家法。 切莫徇情碍面, 姑从宽恕,

致起族人刁风。若因怠惰,任其流荡,咎在族人,慎毋勿略 辄兴讼端,自相残害。凡我族之人,各宜遵守。 19、子弟不

20、 为幸。《赵氏家训》十条 家训者,所以挈一族之人而尽

归良善也? 古圣贤垂教立言,班班典籍。即我朝圣祖仁皇

帝御制广训十六条,凡所以准人情而后风俗者至明且切矣。

人苟能以心体力行,范围不过,则在宗族为循良子弟,即在

乡党为端品正人。无如世风不吉,习俗移人,名节稍乖,即

身再扰贻口实,可不慎与。语云:子弟之率不谨,由父兄之

教未先。倘不训而罚,不几与不教而杀者等耶!兹于族谱既成,

特编家训数则,另镌谱首。词不必精深,惟切于目用身家以

及关乎伦常风化者,俾人人易知而易行,凡我族人,各宜致

意,女常力业,操勤谨于当躬,正已修身,树仪型于后裔。

焘子弟子景行,维贤于焉.光辉族党矣:1、敦孝悌

孝悌者,百行之原也。孩提知爱本诸良能,稍长知敬原于善,何以狃于习俗,顿失初心。为子弟者不知孝,当体父母生我之恩情,不知悌,当思长上待我之友爱,诚能服劳竭力,奉

养无违隅坐徐行,恭让而不懈,则一门之内,和顺雍容,孝

悌敦,而人伦斯重矣。2、睦宗族自古乡田同井,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异姓尚敦亲睦,矧同族

之入而漠不之顾耶。务使视如一体,疴痒相关,庆吊必互相

往来,缓急必互为通义。鳏寡孤独,必为之哀矜;困苦

颠连,必为之照顾。能与祖宗济一日子孙,即能与祖宗免一日忧虑

若乃各顾身家,视同宗如秦越,甚则每因小事,辄起纷争,

则怨积日深,其不视如仇敌者几希矣。书日:以亲九族。”

尚其念之。3、力本业士农工商,均有常业,所贵

恒心自励而各勤乃业耳。盖人有一定之胜境,不拘所肆何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