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交通事件检测器

海康威视--交通事件检测器
海康威视--交通事件检测器

IVMS-2004/T

L/F

L/F

18(PAL/NTSC)

4CIF

1525/ 1 95% 1//

1

2I/O

1 Intel 3.0G XP Windows

......DVR

交通检测器的种类及其优缺点

交通检测器的种类及其优缺点 检测器的概述 目前国内外在交通检测系统或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中,大量应用了电磁传感技术、超声传感技术、雷达探测技术、视频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高新科学技术。相应地,交通信息检测器主要有:电感环检测器(环型感应线圈)、超声波检测器、红外检测器、雷达检测器、视频检测器等。 交通检测器以车辆为检测目标,检测车辆的通过或存在状况,对于异常交通流信息如拥堵、事故等也能进行实时监测,也检测路上车流的各种参数,如车流量、车速、车型分类、占有率、排队等,其作用是为控制系统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便进行最优的控制。 检测器的分类 检测器种类很多,其工作原理大致可分为两类:○ 1检测能使某种开关触点闭合的机械力;○ 2检测因车辆的运动或存在引起的能量变化。压力检测器就是利用机械力检测的例子,而利用能量变化进行检测则有环形线圈检测器超声波检测器等等。 按照能否检测静止车辆来分,检测器可分为两类。有些检测器如环形线圈、磁强计检测器能检测存在于检测区域的静止或运动的车辆,这类检测器称为存在型检测器;而另一类检测器只能检测运动通过检测区域的车辆,这类检测器称作通过型检测器。 检测器还可以检测和交通有关的环境条件,以便在出现有害的环境条件时能够对交通进行控制或提出警告。 常用检测器的原理及优缺点介绍 超声波检测器 工作原理: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当光遇到障碍物时就会被反射回来,同理当超声波遇到障碍物(车辆)时就会产生一反射波,反射波传送回接收端,根据时间差就可以判断是否有车辆通过。正常情况下,没有车辆时超声波返回到超声波检测器用的时间比有车辆通过时用的时间要长,当接收到反射波的事件变短就可以判断出车辆通过。 超声波车辆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可分为两种:传播时间差法和多普勒法。 (1) 传播时间差法 这是一种将超声波分割成脉冲射向路面并接收其反射波的方法。当有车辆时,超声波会经车辆提前返回,检测出超前于路面的反射波,就表明车辆存在或通过。 如图3-3a 所示,若超声波探头距地面高度为H ,车辆高度为h ,波速v ,发自探头的超声波脉冲的反射波从路面和车辆返回的时间分别为t 和t ’,则: t =v H 2 t ’=()v h H -2(3-13) 可见时间t ’与车辆高度h 向对应。这个特点即用来判别车辆存在,也可用于估计车高。从图3-3b 还可看出,调整启动脉冲的启动时间和宽度,能够限制输出信号发生的时间t ’的

海康威视智能交通-组件用户手册(LD-220x线圈检测器)

海康威视智能交通-组件用户手册 LD-220X线圈检测器

非常感谢您购买我公司的产品,如果您有什么疑问或需要请随时联系我们。 本手册适用于LD-220X系列线圈检测器。 本手册可能包含技术上不准确的地方、或与产品功能及操作不相符的地方、或印刷错误。我公司将根据产品功能的增强而更新本手册的内容,并将定期改进或更新本手册中描述的产品或程序。更新的内容将会在本手册的新版本中加入,恕不另行通知。

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此内容的目的是确保用户正确使用本产品,以避免危险或财产损失。在使用此产品之前,请认真阅读此说明手册并妥善保存以备日后参考。 如下所示,预防措施分为“警告”和“注意”两部分: 警告:无视警告事项,可能会导致死亡或严重伤害。 注意:无视注意事项,可能会导致伤害或财产损失。 警告: ?在本产品安装使用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使用地区的各项电气安全规程。 ?请使用正规厂家提供的电源适配器,供电电源要求为DC12V/1A。 ?在接线、拆装等操作时请一定要将电源断开,切勿带电操作。 ?如果设备工作不正常,请联系购买设备的商店或最近的服务中心,不要以任何方式拆卸或修改设备。(对未经认可的修 改或维修所导致的问题,本公司不承担责任)。 注意: ?请不要使物体摔落到设备上或大力震动设备,并使设备远离存在磁场干扰的地点。避免将设备安装到表面震动或容易受 到冲击的地方。(忽视此项可能会损坏设备) ?请不要在高温(超过80℃)或低温(低于-30℃)或高湿度地点安装设备。 ?提供良好的通风环境。 ?请勿在潮湿环境下操作。 ?请勿在易爆环境中操作。 ?保持产品表面清洁和干燥。 ?避免接触裸露电路。产品加电时,请勿接触裸露的接点和部件。

海康威视视频监控方案

海康威视视频监控方案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1管理 安全防范是人防与技防的结合,监控系统需要不同的人员进行操作,有复杂的 系统架构和操作流程,因此,监控平台必须具备丰富的管理功能、稳定性和安全 性,我司采用海康威视集中监控软件平台进行管理中心的构建。 海康威视集中监控软件是海康威视自主研发的一套分布式监控系统,系统主要 包括中心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注册服务器、WEB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客户 端几个部分,该系统可以对本项目所有类型的前端设备进行集中式管理。 集中监控软件主要采用分布式的分级管理的模式对前端的监控点进行统一监 管,以控制单元为单位。 网页服务器:安装apache+mysql+php,运行BS管理系统和BS 客户端网页,可以跨平台(linux/windows)。整个平台最繁琐的架设步骤 就是网页服务器的架设和配置 接入服务器(注册服务器):设备注册,命令转发 流媒体服务器:实时视频分发 报警服务器:设备报警上传到报警服务器,再转发到相应的客户端 中心存储服务器:按照配置的录像计划,通过流媒体获取设备实时视频,保存到磁盘阵列 如下是各服务器和客户端的功能简介: 1.中心服务器 校时功能:中心服务器可定时对前端设备进行校时 日志维护功能:中心服务器可根据设定的时间定时清理各种日志 用户验证功能:中心服务器对系统中登录的各个模块进行合法性验证 数据定期备份:数据库每隔一定时间自动对数据进行本地备份 备份数据库服务器:还有另外一台服务器作为备用数据库服务器,当现在 的数据库服务器所在PC出现故障时,将备用数据库服务器的IP改为现用 的数据库服务器地址就可以了直接使用 2.注册服务器 注册服务器分为前端接入和客户端接入 前端接入主要负责前端设备的接入和代理,接受和转发前端设备与中心平 台的通信信令 客户端接入主要负责客户端与中心平台之间的会话。 3.WEB服务器 打包了apache、mysql、php等服务器模块 运行BS管理系统和BS客户端网页,可以跨平台(linux/windows)。 4.流媒体服务器

海康威视视频监控方案

1管理 安全防范是人防与技防的结合,监控系统需要不同的人员进行操作,有复杂的系统架构和操作流程,因此,监控平台必须具备丰富的管理功能、稳定性和安全性,我司采用海康威视集中监控软件平台进行管理中心的构建。 海康威视集中监控软件是海康威视自主研发的一套分布式监控系统,系统主要包括中心服务 为单位。 置 如下是各服务器和客户端的功能简介: 1.中心服务器 ●校时功能:中心服务器可定时对前端设备进行校时 ●日志维护功能:中心服务器可根据设定的时间定时清理各种日志 ●用户验证功能:中心服务器对系统中登录的各个模块进行合法性验证

●数据定期备份:数据库每隔一定时间自动对数据进行本地备份 ●备份数据库服务器:还有另外一台服务器作为备用数据库服务器,当现在的数据库服务 器所在PC出现故障时,将备用数据库服务器的IP改为现用的数据库服务器地址就可以了直接使用 2.注册服务器 ●注册服务器分为前端接入和客户端接入 ● ● 3. ● ● 4. ● ● 5. ● ●报警联动录像:接收的报警联动信息,进行报警录像 6.客户端 ●资源管理功能:集中管理服务器、设备、电视墙监视器组、设备IO、报警盒资源 ●结构配置功能:根据需要进行控制单元和区域的配置,并将资源在此进行合理分配 ●用户管理功能:用户组和用户的添加、用户组相关权限的分配

●报警联动管理:对各种报警事件进行布防时间、联动动作的配置 ●录像计划管理:对需要录像的监控点进行录像计划的配置 ●设备状态查询功能:可对当前所有前端设备的在线状态和工作状态进行查看 ●日志维护、校时时间设置:对日志的维护时间、定时校时时间进行配置 ●违规日志类型配置:对日常操作的违规类型进行添加配置 ●预览功能:对其监控点图像进行实时预览。同时可进行预览抓图、云台控制、语音对讲、 ● ● ● ● ● ● ●分组轮循功能:在控制客户端可进行监控点分组配置,并可根据监控点分组进行图像分 组轮循预览 ●云台控制功能:对云台图像可进行方向调节,云台摄像头的相关参数调节;同时可进行 预置点设置、巡航路径设置、轨迹回放。 ●

几种主要车辆检测器的对比

几种主要检测技术的对比 道路交通信息采集是智能交通系统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道路交通信息采集技术中,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因其技术成熟、易于掌握、初期建设成本较低而成为当前国内用量最大一种检测设备。但是,环形线圈检测器同时具有获得的信息量少,难于安装和较低的灵活性等缺点。为克服以上不足,微波车辆检测器和视频车辆检测器技术得以发展并应用于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的交通信息检测。 下面对几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做具体分析 随着道路交通检测技术的发展,基于视频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技术的视频车辆检测器应运而生。视频车辆检测器具有采集信息量大、区域广泛、设定灵活、调整维护简便等特点,与传统的交通信息系统采集技术相比,视频检测器可提供现场的视频图像。 1.地感线圈 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是传统的交通检测器,其工作原理为在道路上埋设感应线圈,感应线圈与车辆检测器连接。当车辆经过线圈时,由于线圈电感量的变化,车辆的通过状态变化将被检测到,同时将状态信号传输给车辆检测器,由其进行采集和计算。 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相对于其他检测器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高检测精度、全天候工作的优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车辆检测器。 缺点:1、按照环形线圈施工要求,检测线圈在初次安装时要切割路面,植入环形检测线圈。封路施工不可避免会造成交通阻塞,对于城市主干道交通产生影响。2、埋植线圈的切缝容易使路面受损,缩短路面及检测线圈的使用寿命。实际使用中尤其对沥青路面的损坏更为严重,导致检测线圈的损毁率居高不下,使用和维护成本上升,影响系统的可用性。3、检测线圈容易受到路面下沉、裂缝、冰冻等环境影响,产生误报。4、受自身测量原理限制,当车流拥堵、车辆间距较小时,其测量精度大幅度下降,不适于城市交叉路口交通流检测。5、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一经设置即固定不变,在道路通行状况改变时调整困难。 2.微波车辆检测器 微波车辆检测器是以微波对车辆发射电磁波产生感应原理为基础。以RTMS微波为例,其工作方式为:悬挂于路侧,在扇形区域内发射连续的低功率调制微波,

红外视频交通流检测器

红外视频交通流检测器 目前道路交通流检测器的种类,主要包括磁频车辆检测器、波频车辆检测器、视频车辆检测器等,然而较理想的检测器并不多,磁频检测器的安装一般要切断交通流,视频检测因雾天、夜晚光线不好,即使安装补光灯,仍然有较大的漏检率。我们组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红外视频检测交通流的依据与方法。 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种辐射信息探测技术。热成像系统能够把物体表面自然发射的红外辐射分布转变为可见图像。因为不同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红外辐射特性(比如温度和发射率),所以可直观的显示其差异而将它们区分开来,转换成可见图像,从而将人类的视觉感知范围由传统的可见光谱扩展到裸眼看不到的红外辐射光谱区。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它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总是在不断地发射红外辐射。因此,只要收集并探测到这些辐射能,就可以形成与景物温度分布相对应的热图像。这种热图像再现了景物各部分温度和辐射发射率差异,因而能显示出物体的特征,形成可见的热图像,即红外图像。能生成红外图像的系统就是红外成像系统,也可称为红外热像仪。 红外成像系统必须具有把红外光变成可见图像的功能,其转换分为两步:第一步是通过光学系统,由红外探测器把红外热辐射变为

电信号,该信号的大小反映出红外辐射的强弱;第二步是通过电视显像系统,经过电子学处理,将反映目标红外辐射分布的电子视频信号在监视器上显示出来,实现从电到光的转换,得到反映目标热像的可见图像。在红外成像系统中,实现上述转换功能的部件主要有光学系统、红外探测器、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电路和显示记录装置等几部分。热成像系统原理方框图如下图所示。 热成像系统原理 红外图像反映了目标和背景不可见红外辐射的空间分布,其辐射亮度分布主要由被观测景物的温度和发射率决定,因此红外图像近似反映了景物温度差或辐射差。从上图热成像系统的方框图中可以看出:目标和背景的红外辐射经过大气传输、光学成像、光电转换和电子处理等过程,转换成为红外为图像。 将检测车辆的温度以及率物理信息转化为红外图像后,利用红外图像处理技术,对红外图形进行处理,得到我们要检测的交通流的参数,进而实现对道路交通状况的检测。 红外视频交通流检测器,克服了可见光摄像机难以观测目标区域。红外成像系统能在夜间及恶劣气象条件下工作,作用距离远,视

海康视频综合平台简介

海康视频综合平台简介 视频综合平台是一款电信级机架式视频处理综合平台产品,硬件结构设计上参考ATCA(Advanced Telecommunications Computing Architecture 高级电信计算架构)标准,主要功能: 模拟和数字视频信号切换,视频图像行为分析,视频信号编解码,视频压缩数据集中管理存储和网络实时预览的;各种网络功能,日志功能;用户和权限管理;设备维护功能等于一体的综合视频处理平台。 在硬件和结构设计上采用ATCA标准的系统架构,视频综合平台以大容量双高速交换总线为互连背板,插入功能强大视频处理板。机箱高度12U,可以放在19英寸,12U高度以上,600mm深机框中,采用插拔式模块化设计,内含11个前后垂直竖插槽位,包括一块中央主控板、10块视频图像处理板。直流输入电源外置,采用双路1+1冗余-48V电源输出。 产品特点 ●同时支持数字矩阵交换和网络IP矩阵交换,支持多种模拟输入、数字等压缩、非压缩 高清视频信号输入和多种模拟、数字压缩、非压缩信号的输出转换,并可输出到模拟和数字显示设备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高清、全数字化的矩阵。 ●无阻塞的双高速背板及交换能力,满足高速、大容量视频业务数据交换传输的需求。实 现全数字化任意输入数字信号经过高速背板总线切换到任意输出的矩阵功能。 ●最多可插入10片刀片式视频图像处理板,视频图像处理板分为视频输入(编码)板和 视频高清显示(解码)板,通过插入不同片数的视频输入板和视频高清显示板,可以组合成64(进)×16(出)、128(进)×32(出)、256(进)×64(出)等各种规格的数字视频全交叉交换矩阵。 ●大容量运营级ATCA机箱系统,强大的高密度处理器硬件构架,采用双电源提供冗余切 换后备保护,机箱温度自动检测,智能风扇自动调温技术,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强大的视频图像编解码能力,提供网络视频预览,视频数据网络集中存储和视频解码功 能,每一块视频输入(编码)板可以实现32路标清H.264格式编码,每一块视频输出(解码)板可以同时对32标清编流解码,并提供8个高清(1920×1080)输出接口。 ●内置多个千兆网络接口,用于视频编码流为网络预览、网络集中存储,视频服务器、视 频录像数据、网络摄像机的解码上墙。 ●视频流采用数字化后交换,彻底消除视频信号多次交换,造成图像质量下降的现象。 ●支持视频综合平台之间级联,提高综合平台的视频处理和组网能力,方便PC端综合管 理软件对同一监控网络中平台设备统一管理。 ●支持视频图像二次处理,支持视频图像拼接、分割、叠加、缩放等功能。 ●采用模块化、机架式设计,满足多种监控业务的扩充的需求 ●

海康威视智能交通主要设备全参数

VCU-9X1X-IT 组件产品指标 卡口抓拍单元VCU-3X1X-T(A)、VCU-5X1X-T2(H)、VCU-6X1X-T2、VCU-7X1X-T VCU-3X1X-T(A):采用1/1.8英寸200万像素逐行扫描CCD智能高清摄像机; VCU-5X1X-T2(H):采用1英寸500万像素逐行扫描CCD智能高清摄像机; VCU-6X1X-T2:采用2/3英寸200万像素逐行扫描CCD智能高清摄像机; VCU-7X1X-T:采用1/1.8英寸300万像素逐行扫描CCD智能高清摄像机; VCU-9X1X-IT:采用1英寸600万像素逐行扫描CCD智能高清摄像机; 分辨率 VCU-3X1X-T(A): 1600(H)×1200(V); VCU-5X1X-T2(H): 2592(H)×2048(V); VCU-6X1X-T2: 1920(H)×1080(V); VCU-7X1X-T: 2048(H)×1536(V); VCU-9X1X-IT:2752(H)×2208(V); 部配置: 4722防护罩(防尘、防水滴面板); 支持H.264码流输出; 输出图片格式:JPEG; 支持断网时本地SD卡存储(VCU-XAXX系列); 接口:1个10M/100M/1000M自适应RJ45接口;1个RS-485半双工接口; 触发输入:4路外部触发输入; 触发输出:3路(光耦隔离2500VAC),作为补光灯同步输出控制; 支持闪光灯和LED频闪灯同步补光; 支持车牌识别、视频触发、车身颜色识别和通行车辆信息捕获; 捕获率:采用线圈触发时,车辆捕获率≥99%;采用视频触发时,车辆捕获率≥95%; 车牌识别准确率(车牌大于100像素):≥95%; 识别车牌种类:民用车牌(除5小车辆),警用车牌,2012式新军用车牌,2012式武警车牌及2002式新车牌; 车身颜色识别准确率:深浅分类准确率≥80%;10种常见车身颜色的识别准确率≥70%,当采用LED灯补光时,夜间无车身颜色识别功能; 支持车辆检测处理器LVD-1XXX、LVD-2XXX、LVD-3XXX及LVD-6XXX的接入; 支持雷达的接入; 支持接入终端服务器; 具有网络信号防雷功能; 电压:100VAC~240VAC;频率:48Hz~52Hz; 功耗:<20W; 工作环境温度:-30℃~+70℃(低于-25℃时,需采用带加热模块的VCU-XXXX-B); 工作环境湿度:5%~95%40℃,无凝结; 防护等级:IP54; 外形尺寸(不含支架):180mm(W)×154mm(H)×635mm(D); 重量:6.5±0.5kg。

海康综合监控与运维管理平台V13用户操作手册

min 海康威视iVMS-9300综合监控与运维管理平台 用户操作手册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2016.3

目录 目录 (1) 第1章前言 (5) 1.1编写目的 (5) 1.2术语和缩写 (5) 第2章平台概述 (6) 2.1环境要求 (6) 2.1.1运行硬件环境 (6) 2.1.2运行软件环境 (6) 2.2用户登录 (7) 第3章运维概况 (7) 3.1视频概况 (11) 3.1.1视频概况 (11) 3.1.2一键运维 (13) 3.2卡口概况 (14) 3.2.1过车统计 (15) 3.2.2资源信息 (15) 3.2.3服务器信息 (15) 3.2.4最新异常信息 (16) 第4章巡检中心 (16) 4.1运行监测 (17) 4.1.1监控点视频 (17) 4.1.1.1 监控点明细查看 (17) 4.1.1.2 视频预览 (18) 4.1.1.3 工单上报 (19) 4.1.1.4 视频质量诊断图片查看 (20) 4.1.1.5 图像重巡 (21) 4.1.1.6 查询导出 (21) 4.1.2录像 (22) 4.1.2.1 录像详情查看 (23) 4.1.2.2 巡检一次 (24) 4.1.2.3 工单上报 (24) 4.1.2.4 查询导出 (25) 4.1.3卡口 (26) 4.1.3.1 卡口信息 (26) 4.1.3.2 异常信息 (28) 4.1.4编码资源 (29) 4.1.4.1 设备详情查看 (30) 4.1.4.2 工单上报 (31) 4.1.4.3 查询导出 (31) 4.1.5解码资源 (32) 4.1.5.1 解码资源详情查看 (33) 4.1.5.2 工单上报 (33)

传感器技术在交通检测中的应用

传感器技术在交通检测中的应用 传感器技术在交通检测领域的应用交通信息是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的重要基础信息,通过全面、丰富、实时的交通信息不但可以把握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现状,而且可以对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因此,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无论对城市的规划、路网建设、交通管理,还是对未来智能交通系统功能的实现都非常重要。 动态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的目标是全面、自动、连续地从路网上获得不同地点和路段上的交通流信息。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离不开信息传感器。 一、传感器的涵义及组成国家标准(GB7665—1987)对传感器下的定义是:能感受到规定的被测量的量,并依据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于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非电量(例如压力、力矩、应变、位移、速度、流量、液位等)的测量技术(传感技术)已经成为各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感技术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是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它将诸如温度、压力、流量等非电量变化为电量,然后通过电的方法进行测量和控制。因此,传感器是一种获得信息的手段,它获得的信息正确与否,关系到整个测量系统的精度。传感器一般是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某些反应或原理,按照一定的制造工艺研制出来的。因此,传感器的组成将随不同的情况而有较大

差异。但是,总的来说,传感器是由敏感元件、传感元件、信号调节与转换电路和辅助电路组成。敏感元件是直接感受非电量,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与被测量有确定关系的其他量(一般仍为非电量)的元件。传感元件又称变换器,一般情况下,它不直接感受被测量,而是将敏感元件输出的量转换成为电量输出。这种划分并无严格的界限,并不是所有的传感器都必须包含敏感元件和传感元件。如果敏感元件直接输出的是电量,它同时兼作为传感元件。信号调节与转换电路一般是指把传感元件输出的电信号转换成为便于显示、记录、处理和控制的有用信号的电路。辅助电路通常包括电源,有些传感器系统采用电池供电。 二、交通检测中常见的传感器技术 1、红外线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是波束检测装置的一种,有主动和被动两种形式。主动式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为半导体激光器和光电二极管,将两者对中,水平安装在车道旁边。无车通过时,接收器接收细束线状红外光,有信号输出;车辆通过时,遮断光束,接收器无输出,通-断转换是对车辆的检测信号。新型主动反射式红外检测器的原理为:在相同的红外光辐射下,反射物的大小、材料和结构不同,反射能量就不一样。 被动式红外检测没有发射器,只有接收器。接收器感受路面和车辆以红外波长为主的辐射能量。路面和车体的材料温度和表面光洁度都不一样,它们的辐射能量也必然不相等。现代红外测温的分辨率已达到0、1%℃,因此区分道路和车辆己不存在困难。

海康威视监控方案

网络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标准化解决方案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2013年11月

目录 目录........................................................................................................ I I 第1章总体概述 .. (7) 1.1设计背景 (7) 1.2现状分析 (7) 1.3需求说明 (8) 1.4设计原则 (8) 1.5设计依据 (9) 第2章系统总体设计 (10) 2.1设计目标 (10) 2.2设计思路 (11) 2.3总体结构设计 (11) 2.3.1系统逻辑结构 (11) 2.3.2系统物理结构 (12) 2.4用户价值体现 (13) 第3章前端系统设计 (15) 3.1概述 (15) 3.2前端系统结构设计 (15) 3.3IPC结构特点 (16) 3.3.1散热设计 (16) 3.3.2防水设计 (16) 3.3.3除雾设计 (16) 3.3.4防虚焦设计 (17) 3.3.5防刮擦设计 (17) 3.4IPC功能亮点 (18) 3.4.1超低照度 (18)

3.4.2强光抑制 (18) 3.4.3高清透雾 (18) 3.4.4红外增强 (19) 3.4.5 3D数字降噪 (20) 3.4.6新一代宽动态 (21) 3.4.7 SMART IPC特色功能 (21) 3.5前端配套设施 (27) 3.6适用场景描述 (29) 3.6.1路面固定点监控 (29) 3.6.2出入口监控 (30) 3.6.3室内监控 (31) 3.6.4制高点监控 (32) 3.6.5大场景监控 (33) 第4章监控传输网络设计 (39) 4.1概述 (39) 4.2设计要求 (39) 4.3传输网络设计 (40) 4.3.1网络结构设计 (40) 4.3.2网络IP地址规划 (42) 4.3.3 VLAN规划 (43) 4.3.4路由总体规划 (44) 4.3.5网络传输带宽要求 (44) 4.4网络可靠性设计 (45) 4.5网络安全性设计 (45) 4.6网络管理规划 (46) 4.7设备选型说明 (46) 第5章监控中心系统设计 (48)

常用车辆检测传感器综述

常用车辆检测传感器综述 前言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人口持续增加,人们的工作生活越来越依赖于各种交通工具。经济不断发展,人们收入的增加,以及国家一系列的购车优惠政策,越来越多的人拥有汽车。城市各种车辆的增加给人们出行提供了方便,但是由于交通量的增加,容易造成交通拥堵,甚至出现交通事故。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不能够仅仅依靠扩宽现有的道路或者修建新的道路,构建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简称ITS)此时解决日益严重的道路交通问题的有效办法,而车辆检测传感器则是ITS中最重要的交通数据采集部分。 实时准确地检测道路车辆的交通流信息并预测未来道路交通状况,进而将预测信息提供给交通控制中心,才可能有效避免交通阻塞,减少出行时间和交通事故的发生。精确和可靠的检测数据是在交通控制中进行合理的信号配时优化的基础,有效地利用实时的交通数据预测未来的交通状况,是实现有效的交通控制关键所在。本文集中介绍了集中生活中常用的几种固定式车辆检测传感器的原理和特点,分析了在不同环境中,车辆检测传感器的选择方式。 固定式车辆检测传感器一般包括感应线圈式检测器、超声波检测器、微波检测器、红外线检测器、视频检测器、磁力检测器以及声学检测器等。 一、感应线圈检测器 1.1 工作原理 感应线圈车辆检测器在检测过程中利用了涡流效应,即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当金属导体置于交变磁场中时,导体内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在导体内形成闭合回路电流。检测器LC谐振电路产生一定频率的正弦振荡信号,同时,正弦振荡信号经互感线圈感应到埋设在路面的环形激励线圈上,使其周围空间形成正弦交变磁场。 图1 线圈检测系统组成示意图 其主要构成包括:埋于路面以下较浅处的绝缘线圈、路边拉紧盒到控制箱的数据输入线以及装于控制箱内的电子元件,如图1所示。环形线圈检测系统与控制中心的主控机通过电缆连接、通信,主控机可发送信号,设置检测器的检测周期等工作状态,并监测检测器故障;检测器则将检测数据如车辆计数、占有率等传送至主控机,以便完成控制系统的信息存储、优化配置、方案选择和事件检测等功能,实现系统的最佳控制效果。当汽车停在或驶过绝缘线圈,车辆的金属部分产生涡流电流,且电流方向与线圈电流的方向相反,因此,引起涡流电流产生的磁场与线圈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使得线圈磁场场强减小,而线圈磁场场强的减小使得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增加,从而引发电子元件向控制箱发出脉冲,以表征车辆的出现和经过。 1.2 典型应用 感应线圈车辆检测器具有稳定性好、技术成熟、正常使用寿命长、性价比和精确度高等

海康威视智能交通主要设备全参数

海康威视智能交通主要设 备全参数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1.1.1卡口抓拍单元VCU-3X1X-T(A)、VCU-5X1X-T2(H)、VCU-6X1X-T2、VCU-7X1X-T、 VCU-9X1X-IT 组件产品指标 卡口抓拍单元VCU-3X1X-T(A)、VCU-5X1X-T2(H)、VCU-6X1X-T2、VCU-7X1X-T VCU-3X1X-T(A):采用1/英寸200万像素逐行扫描CCD智能高清摄像机; VCU-5X1X-T2(H):采用1英寸500万像素逐行扫描CCD智能高清摄像机; VCU-6X1X-T2:采用2/3英寸200万像素逐行扫描CCD智能高清摄像机; VCU-7X1X-T:采用1/英寸300万像素逐行扫描CCD智能高清摄像机; VCU-9X1X-IT:采用1英寸600万像素逐行扫描CCD智能高清摄像机; 分辨率 VCU-3X1X-T(A): 1600(H)×1200(V); VCU-5X1X-T2(H): 2592(H)×2048(V); VCU-6X1X-T2: 1920(H)×1080(V); VCU-7X1X-T: 2048(H)×1536(V); VCU-9X1X-IT:2752(H)×2208(V); 内部配置: 4722防护罩(防尘、防水滴面板); 支持码流输出; 输出图片格式:JPEG; 支持断网时本地SD卡存储(VCU-XAXX系列); 接口:1个10M/100M/1000M自适应RJ45接口;1个RS-485半双工接口; 触发输入:4路外部触发输入; 触发输出:3路(光耦隔离2500VAC),作为补光灯同步输出控制; 支持闪光灯和LED频闪灯同步补光; 支持车牌识别、视频触发、车身颜色识别和通行车辆信息捕获; 捕获率:采用线圈触发时,车辆捕获率≥99%;采用视频触发时,车辆捕获率≥95%; 车牌识别准确率(车牌大于100像素):≥95%; 识别车牌种类:民用车牌(除5小车辆),警用车牌,2012式新军用车牌,2012式武警车牌及2002式新车牌; 车身颜色识别准确率:深浅分类准确率≥80%;10种常见车身颜色的识别准确率≥70%,当采用LED灯补光时,夜间无车身颜色识别功能; 支持车辆检测处理器LVD-1XXX、LVD-2XXX、LVD-3XXX及LVD-6XXX的接入; 支持雷达的接入; 支持接入终端服务器; 具有网络信号防雷功能; 电压:100VAC~240VAC;频率:48Hz~52Hz; 功耗:<20W; 工作环境温度:-30℃~+70℃(低于-25℃时,需采用带加热模块的VCU-XXXX-B); 工作环境湿度:5%~95%@40℃,无凝结; 防护等级:IP54; 外形尺寸(不含支架):180mm(W)×154mm(H)×635mm(D); 重量:±。 1.1.2卡口抓拍单元VCU-3X2X-T(A)、VCU-5X2X-T2(H)、VCU-6X2X-T2、VCU-7X2X-T、 VCU-9X2X-ITK 组件产品指标 卡口抓拍单元VCU-3X2X-T(A)、VCU-5X2X-T2(H)、VCU-6X2X-T2、VCU-7X2X-T VCU-3X2X-T(A):采用1/英寸200万像素逐行扫描CCD智能高清摄像机;VCU-5X2X-T2(H):采用1英寸500万像素逐行扫描CCD智能高清摄像机;VCU-6X2X-T2:采用2/3英寸200万像素逐行扫描CCD智能高清摄像机;VCU-7X2X-T:采用1/英寸300万像素逐行扫描CCD智能高清摄像机;VCU-9X2X-ITK采用1英寸600万像素逐行扫描CCD智能高清摄像机; 分辨率VCU-3X2X-T(A): 1600(H)×1200(V);

交通检测器的种类及其优缺点教学内容

交通检测器的种类及 其优缺点

交通检测器的种类及其优缺点 检测器的概述 目前国内外在交通检测系统或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中,大量应用了电磁传感技术、超声传感技术、雷达探测技术、视频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高新科学技术。相应地,交通信息检测器主要有:电感环检测器(环型感应线圈)、超声波检测器、红外检测器、雷达检测器、视频检测器等。 交通检测器以车辆为检测目标,检测车辆的通过或存在状况,对于异常交通流信息如拥堵、事故等也能进行实时监测,也检测路上车流的各种参数,如车流量、车速、车型分类、占有率、排队等,其作用是为控制系统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便进行最优的控制。 检测器的分类 检测器种类很多,其工作原理大致可分为两类:○1检测能使某种开关触点闭合的机械力;○2检测因车辆的运动或存在引起的能量变化。压力检测器就是利用机械力检测的例子,而利用能量变化进行检测则有环形线圈检测器超声波检测器等等。 按照能否检测静止车辆来分,检测器可分为两类。有些检测器如环形线圈、磁强计检测器能检测存在于检测区域的静止或运动的车辆,这类检测器称为存在型检测器;而另一类检测器只能检测运动通过检测区域的车辆,这类检测器称作通过型检测器。 检测器还可以检测和交通有关的环境条件,以便在出现有害的环境条件时能够对交通进行控制或提出警告。 常用检测器的原理及优缺点介绍

超声波检测器 工作原理: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当光遇到障碍物时就会被反射回来,同理当超声波遇到障碍物(车辆)时就会产生一反射波,反射波传送回接收端,根据时间差就可以判断是否有车辆通过。正常情况下,没有车辆时超声波返回到超声波检测器用的时间比有车辆通过时用的时间要长,当接收到反射波的事件变短就可以判断出车辆通过。 超声波车辆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可分为两种:传播时间差法和多普勒法。 (1) 传播时间差法 这是一种将超声波分割成脉冲射向路面并接收其反射波的方法。当有车辆时,超声波会经车辆提前返回,检测出超前于路面的反射波,就表明车辆存在或通过。 如图3-3a 所示,若超声波探头距地面高度为H ,车辆高度为h ,波速v ,发自探头的超声波脉冲的反射波从路面和车辆返回的时间分别为t 和t ’,则: t =v H 2 t ’=()v h H -2 (3-13) 可见时间t ’与车辆高度h 向对应。这个特点即用来判别车辆存在,也可用于估计车高。从图3-3b 还可看出,调整启动脉冲的启动时间和宽度,能够限制输出信号发生的时间t ’的范围,由式(3-13)就可以得出能被检测出来的车辆对应的车高范围。一般超声波检测器能检测出车高处于0.75m~1.6m 的车辆。 图3-3 超声波传播时间差法检测车辆原理 a 超声波探头与车高; b 脉冲序列 (2) 多普勒法

实验1 常见交通检测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实验1 常见交通检测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1。熟悉环形感应线圈检测器、激光测速仪、超声波检测器、微波检测器、主动红外和被动红外检测器、激光检测器、便携式雷达检测器、被动声波检测器、压电薄膜检测器、MetroCount橡胶气压管检测器、手持多功能交通调查仪等仪器的组成、原理及使用方法; 1.一般了解车辆巨磁影像检测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与仪器 环形感应线圈检测器、激光测速仪、超声波检测器、微波检测器、主动红外和被动红外检测器、激光检测器、便携式雷达检测器、被动声波检测器、压电薄膜检测器、Metro Count 橡胶气压管检测器、手持多功能交通调查仪;2.车辆巨磁影像检测器 三实验步骤 1认识上述各检测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参数指标和基本操作要求; 2了解各检测器的外场布设方式与布设特点; 3按操作规程连接或安装检测器,练习检测器的启动、设置和调试等基本操作; 4熟悉各检测器的数据采集方法 四、实验内容 (一)微波检测器 1、工作原理与特点 SmartSensor微波检测器利用了最先进的数字波雷达检测技术,可同时检测多达10条车道的车道占用率、交通流量以及车速,属于调频连续波雷达。SmartSensor通过利用10.525GHz(X-波段)的工作频率来采集交通数据。 2.、主要技术参数

工作频率:24.125GHz(X-波段) 检测区域:同时检测多达10条车道 检测范围:1.8---76.2米 检测内容:车速、车道占有率、车流量、存在 通讯方式:RS232 或 RS485连接 电源:8W@ 9-36VDC 重量:小于2.27千克 外形尺寸: 33.5cm×27cm×8.3cm(高×宽×厚) 工作环境温度: -40℃ ~70℃ 湿度:小于95%无冷凝 发射功率@3米:小于100dbuV/m@24.125GHz 3、安装、调试与使用 安装和设置过程非常快捷、简单。当现场设备安装完成后,SmartSensor便会自动进行设置、检测,而且几乎不需要现场维护,并可以进行远程重新设置! SmartSensor的安装过程包括以下六个步骤: (1)填充硅质绝缘密封胶; (2)将SmartSensor单元固定支架上; (3)将固定支架及SmartSensor单元安装在立柱上,一般情况下安装高度取决于该侧移量的距离(立柱与第一条交通车道之间的距离),具体请参照下图或安装高度对照表;(4)连接SmartSensor电缆到SmartSensor单元; (5)连接SmartSensor电缆到接线箱; (6)利用SmartSensor管理软件配置SmartSensor单元,通常SmartSensor可以连接到笔记本电脑上用于现场设置和校定,或连接到有线或无限Modem上用于远程设置。 (二)NC-100/200便携式交通分析仪 1.工作原理与特点 QTT交通分析器NC100和NC200不需要外接传感器,它内部自带车辆检测器。QTT交通分析器应安装在机动车道的中央,

常用的交通检测器简介和选用

常用的交通检测器简介和选用 1、概述 现在社会交通的发展,交通检测器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交通检测器以车 辆为检测目标,检测车辆的通过或存在状况,也检测路上车流的各种参数, 其作用是为控制系统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便进行最优的控制。常用的检测器有 环形线圈检测器、超声波检测器、红外线检测器、视频图像处理机等。 检测器种类很多,其工作原理大致可分为两类:○ 1 检测能使某种开关触点闭合的机械力;○2 检测因车辆的运动或存在引起的能量变化。压力检测器就是利用机械力检测的例子,而利用能量变化进行检测则有环形线圈检测器 超声波检测器等等。 按照能否检测静止车辆来分,检测器可分为两类。有些检测器如环形线圈、磁强计检测器能检测存在于检测区域的静止或运动的车辆,这类检测器 称为存在型检测器;而另一类检测器只能检测运动通过检测区域的车辆,这 类检测器称作通过型检测器。 检测器还可以检测和交通有关的环境条件,以便在出现有害的环境条件 时能够对交通进行控制或提出警告。 2、常用的交通检测器 2.1 环形线圈检测器 2.1.1 环形线圈检测器的构成及其检测原理 环形线圈检测器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车辆检测器,它的传感器是 一个埋在路面下面、通过一定工作电流的环形线圈。当车辆通过线圈或停在 1

2 L F 1 自 r 0 l N 2 A r 是介质的相对磁导率,空气的 7 1 r 1, 4 10 hm 线圈上时,车辆引起线圈回路电感量的变化,检测器检测出变化量就可以检测出车辆的存在,从而达到检测目的。 环形线圈检测器主要包括:环形线圈、线圈调谐回路和检测电路。 (1) 环形线圈 环形线圈是由专用电缆几匝构成(一般为 4 匝),一般规格为 2m ×2m 的正方形,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改变线圈的形状和尺寸。 对车辆检测起直接作用的是环形线圈回路的总电感。总电感主要包括环形线圈的自感和线圈与车辆之间的互感。我们知道,任何载流导线都将在其 周围产生磁场,对于长度为 l ,匝数为 N 的螺线管型线圈,线圈内磁场强度均匀。道路上的环形线圈不能完全等同于螺线管,考虑其磁场的不均匀修正 因子 F 1, 其自感量 L 自 可近似于螺线管得自感量乘修正因子 F 1,即: (3-1 ) 式中 ;A 为线圈面 积。 由上式可知,环形线圈自感的大小取决于线圈的周长、横截面的面积、 匝数、周围介质情况,当线圈埋设在路面下时,上述参数就基本确定了。而 车辆进入环线线圈是,改变了环形线圈周围介质情况。铁磁车体使磁导率增 加,从而感量增加。但另一方面,环形线圈是有源探头在其中加上交变电流, 则在其周围建立起交变电场。当铁磁性的车体进入环形线圈时,车体内会感 生涡电流,并且产生与环路向耦合但方向相反的电磁场,即互感,降低线圈 环路电感。由于线圈设计成涡流影响占支配地位的状态, 所以环路总电感量 L 减少。检测出线圈环路电感量的变化,就可以判断车辆的存在或通过。 (2) 调谐回路

移动型交通检测器性能比较分析

移动型交通检测器性能比较分析 摘要:移动式交通检测技术就是以载有特定设备的移动车辆检测道路上的固定表识物来采集交通数据的方法总称。这种检测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可以获得整个道路网络上任一路段的区间交通流数据,因此是未来交通信息检测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目前主要有基于GPRS的动态交通信息检测技术、基于RFID(射频自动识别)电子标签的动态交通信息检测技术、基于汽车牌照自动识别的动态交通信息检测技术、基于手机探测车(浮动车)的交通检测技术。 关键词:移动型;交通检测;GPS;射频识别;牌照识别;手机定 1引言 交通检测技术是实现交通信息采集(检测)系统的根本手段和方法,是道路交通管理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客观、真实、有效地获取各类交通信息的根本途径。在未来的智能交通系统中,交通检测技术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只能交通系统,首先必须全面地实时检测和收集道路的交通信息,为交通管理决策提供依据,而交通信息的采集,

是通过传感检测技术来实现的,因此交通检测技术实质上也就是交通信息采集技术。移动式交通检测技术就是以载有特定设备的移动车辆检测道路上的固定表识物来采集交通数据的技术。相比较于固定型交通检测器,可以检测路网大面积的交通流信息,因此,移动式交通检测技术具有潜在的发展前景。本文将对几种移动型交通检测技术做简单的介绍及其优劣的比较。 2 基于GPRS的动态交通信息检测技术 2.1 基于GPRS的动态交通信息检测技术定义 GPS探测车技术是利用GPS技术、GIS技术和一定的数据通讯传输手段,跨地域对数量众多的移动目标实现有效监控。装载了GPS系统的车辆在城市道路上的运行状态是取决于其所行驶的路段的道路状况、拥挤程度、交通流量等交通状况。我们由此认为,利用一定数量规模的车载GPS车辆群,将有效、实时的采集包括点车速、路段平均车速、路段交通流量等在内的道路交通信息的技术。 2.2 系统主要技术说明 GPS是由24颗卫星及他们的地面部分组成的、全球性的无线导航系统。GPS接收器利用GPS卫星发送的信号确定卫星在太空中的位置,并根据无线电波传送的时间来计算它们间的距离。等计算出至少3~4个卫星的相对位置后,GPS接收器就可以用三角学来算出自己的位置。 全球移动通信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是1992年欧洲标准化委员会统一推出的标准,

最新海康威视智能行为分析产品介绍资料

海康威视智能行为分析产品介绍 一.背景介绍 随着监控系统的普及化及庞大化,传统监控系统的缺限越来越突出,首先人在面对枯燥的监控画面时无法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造成人为监控的可靠性不高,再者现在的监控系统越来越庞大,具有几百上千路视频的监控系统如果采用人为监控的话,其人力成本也会非常昂贵,因此传统监控设备往往只能起到事后追踪的作用。智能化监控系统的优势就在于它可以一天24小时不间断的忠实的对视频进行监控,一旦有事件发生可以及时报警,相对于人为监控来说,其成本相当低廉。 杭州海康威视在多款视频监控产品中加入智能算法库,实现视频监控产品的智能化。 二.技术简介 智能视频监控技术(intelligent video surveillance)主要是指对固定的监控摄像机拍摄的视频进行分析,获得视频中的运动目标信息,提取语义级别的事件信息,从而做出反应的一种技术(也有针对移动摄像机视频进行分析的技术,但不是智能视频监控产品的主流)。 智能视频监控技术的主要框架分为前景检测、目标检测、目标跟踪、目标分类、轨迹分析、事件检测等几个部分。 首先利用前景检测技术将视频图像中的前景团块(blob)从图像背景中分离出来,前景团块是指视频图像中变化剧烈的图像区域。 目标检测技术分析前景团块在视频序列中的状态,将具有稳定存在状态及运动规律的前景团块作为运动目标提取出来。 目标跟踪技术利用运动目标的历史信息预测运动目标在本帧可能出现的位置,并在预测位置附近搜索该运动目标。 目标分类技术对跟踪成功的目标进行分类,将目标分为人和车辆两类。目标分类技术利用一些图像特征值实现目标类型的甄别,例如目标轮廓、目标尺寸、目标纹理等等。 轨迹分析技术对跟踪成功的目标的运动轨迹进行分析,对运动轨迹进行平滑及误差修正,使目标的运动轨迹更加接近于真实状态。 事件检测技术则将目标信息与用户设定的报警规则进行逻辑判断,判断是否有目标触发了报警规则,并做出报警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