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卡罗塞氧化沟设计计算

(整理)卡罗塞氧化沟设计计算
(整理)卡罗塞氧化沟设计计算

1 绪论

1.1 设计依据及设计任务

1.1.1设计题目

新区污水处理厂设计

1.1.2设计依据

a.设计水量:

污水厂的处理水量为6万吨/天

b.变化系数:

日变化系数K

=1.255,总变化系数Kz=1.31

c.混合污水水质:

重金属及有毒物质:微量

d.出水水质:

城市污水经处理后,60%就近排入水体—皂河。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参考《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排放标准,并尽量争取提高出水水质,因此确定本污水厂出水水质控制为:

BOD5≤20mg/L CODcr≤60mg/L SS≤20mg/L

NH3-N≤15mg/L TP≤1.0mg/L TN≤20mg/L

其余40%作为城市景观环境用水,用于湖泊水源水,出水水质应执行《再生水作为景观环境用水的水质标准》(试用)要求。

e.气象资料:

1.气温:年平均13℃,夏季平均32℃,冬季平均-6℃

2.非采暖季节主导风向:东南

3.降水量:年平均降水630mm

4.冰冻期:60天

f.水文地质资料:

1.水体资料:新区污水厂二级处理后的出水排入河流,河流的平均流量为3m3/s (流速0.5m/s),最大流量为9 m3/s(流速1.1m/s),最小平均流量为1 m3/s(流速0.3m/s)

2.河床水位控制在0.5~1.0m,河流底部工程-1.5m

3.河水水质:平均溶解氧为6.4mg/L,平均SS为50mg/L

4.地下水深度:-6m

5.土壤冰冻深度:49cm

i.污水处理厂进水干管数据:

1.污水厂进水总管管底标高(进水泵房处)为-4.41m(相对地面标高00

),

.0

管径1200mm。

2.平均坡度为:0.5%

3.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4.厂区征地面积:东西长195m,南北长147m

g.编制概算资料,进行经济分析和工程效益分析

1.1.3设计任务与容

a.设计任务: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图和所给的设计资料进行污水处理厂设计。

b.设计容:

1.污水处理厂工艺总平面图布置;

2.污水处理厂污水和污泥高程图布置;

3.污水泵站工艺设计,含部分工艺施工图设计;

4.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含部分单体构筑物的工艺施工图设计;

5.污泥处理工艺设计,含部分单体构筑物的工艺施工图设计;

6.污水处理厂的工程概算;

7.城市污水回用工程工艺设计,高程设计,含部分单体构筑物的工艺施工图设计。

1.1.4设计成果要求

a.设计说明书和设计计算书合计一份;

b.绘制图纸不得少于8,此外其组成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1.污水处理厂工艺及污水回用工程高程布置图1;

2.污水处理厂污水和污泥及污水回用工程高程布置图1;

3.污水总泵站或中途泵站工艺施工图1;

4.污水处理及污泥处理工艺中两个构筑物施工平面图和剖面图及部分大样图3~4;

5.污水回用工程中主要构筑物工艺施工图1—2。

1.2 设计水量

a.混合污水量:

Q p=60000m3/d

b.最大日污水量计算:

Q wr=K日·Q p=1.255×60000=75300m3/d=0.872m3/s (1—1)

c .最大时水量计算:

Q max =K z ·Qp=1.31×60000=78600m 3/d=0.910m 3/s (1—2) 其中,城市混合污水总变化系数为:日变化系数K 日=1.255,总变化系数K z =1.31。 设计水量见下表:

表1.2

1.3 设计水质

处理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 排放要求,根据排水要求和进水水质计算出水水质。 a .溶解性BOD 5的去除率:

活泩污泥处理系统处理水中的BOD 5值是由残存的溶解性BOD 5和非溶解性BOD 5二者组成,而后者主要是以生物污泥的残屑为主体。活性污泥的净化功能,是去除溶解性BOD 5。因此从活性污泥的净化功能来考虑,应将非溶解性的BOD 5从处理水的总BOD 5值中减去。

处理水中非溶解性BOD 5值可用下列公式求得:

L

mg e e C BOD e f /6.13)1(42.1207.0)1(42.17.0523.0523.05=-???=-?=?-?- (1—3)

所以,处理水中溶解性BOD 5为20-13.6=6.4mg/L (1—4)

因此,溶解性BOD 5的去除率为:

%63.96%100190

4

.6190=?-=η (1—5)

b .COD cr 的去除率:

%21.84%100380

60

380=?-=

η (1—6)

c .SS 的去除率:

%60.91%100238

20

238=?-=

η (1—7)

d .氨氮的去除率:

出水标准中的氨氮为15mg/L ,处理水中的氨氮设计值取15mg/L ,氨氮的去除率为:

%1.57%10035

15

35=?-=

η (1—8)

e .磷的去除率:

%1.79%1009.41

9.4=?-=η (1—9)

各控制项目的去除率汇总见下表:

表1.3

注:水温>12℃,可控制指标为8;水温<12℃,可控制指标为15

PH 值7—8,在可生化处理的围,符合要求 重金属及有毒物质:微量,对生化处理无不良影响

1.4 设计人口与当量人口

当量人口数N=

s

a Q

C ? (1—10) 式中:N —当量人口数,人;

C —混合污水中BO

D 5或SS 的浓度,mg/L ; Q —混合污水量,m 3/d ;

a s —每人每天排放的BOD 5或SS 的克数,g/p·d 。

根据规规定:按BOD 5计算时,as=20—35g/人·d ;按SS 计算时,as=35—50g/p·d 。 按BOD 5计算时:取as=30g/人·d ,N=60000×190/30=38万人; 按SS 计算时:取as=45mg/人·d ,N=60000×238/45=31.7万人

2 城市污水处理方案的确定

2.1 确定处理方案的原则

a.城市污水处理应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要求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出水水质好;

b.污水厂的处理布局合理,建设投资少,占地少;

c.要求节能和污水资源化,并且最大限度的处理水能回用;

d.提高自动化的程度,为科学管理创造条件;

e.为确保处理效果,设计采用成熟可靠的工艺流程和处理构筑物;

f.污水采用季节性消毒,一般夏季消毒;

g.为了提高管理水平和保证进行中的最佳经济效益,设置一些必要的检测仪器。

2.2 污水处理方案的确定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原理可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化学处理法。

a.物理处理法:污水物理处理法是利用物理作用来分离污水中呈悬浮固体状态的污染物质。但是经过物理处理后的污水,一般只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般只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预处理。

b.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分离回收污水中处于各种状态的污染物质(包括悬浮的、溶解的、胶体的等)。由于大部分化学处理法反应速度较快难以控制进程,同时所需化学药剂价格昂贵,某些药剂还有毒性,因此对于城市污水的处理不太适宜。化学处理法多用于处理生产污水。

c.生物化学处理法:生物化学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作用,使污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的无害物质。根据参与代活动的微生物的种类,分为好氧法和厌氧法,前者广泛用于处理城市污水及有机性生产污水,后者多用于处理高浓度的有机污水与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

对于某种污水,采用哪种处理方法,要根据污水的水质、水量,回收其中有用物质的可能性、经济性,受纳水体的具体条件,并结合调查研究与经济技术比较后决定,必要时还需进行试验。本设计为新区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初步决定选用城市污水二级生物处理的方法。

2.2.1处理标准的确定

BOD5=20mg/L COD=60mg/L SS=20mg/L

TN=20mg/L TP=1mg/L NH3-N=15mg/L

PH=6~9

冬季平均污水温度:-6℃,夏季平均污水温度:32℃

对于一般城市污水,当其BOD5:COD>0.3,即可认为宜适用生化处理方法;当其

BOD5:COD=190/380=0.5>0.3,从而其生化性是比较好的。因此,按照一般城市污水来对待,考虑采用生化处理是比较合适的。

2.2.2污水处理方案的选择

下表列出了新区污水处理厂的进出水主要水质指标:

表2.1

通过分析本工程进、出水水质,可知新区污水处理厂进厂污水污染物主要为有机物BOD5或CODcr、悬浮物SS及营养盐N和P。

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见下表:

表2.2

从表可见,二级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效率最高,但常规二级处理工艺仅能有效地去除BOD5、COD和SS,而对氮和磷的去除是有一定限度的,仅从剩余污泥中排除氮和磷,氮的去除率约为10~20%,磷的去除率约为12~19%,达不到本工程对氮和磷去除率的要求。因此,必须采用污水脱氮除磷工艺。

2.2.3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方案的介绍与比较

在选定了污水处理技术路线后,我们对活性污泥法和人工生物净化的几个方案进行筛选,初步筛选出AB工艺、A2/O 工艺、SBR工艺、氧化沟等方案进行比较。

a.AB工艺

AB法是吸附生物降解法的简称。该工艺不设初沉池,有污泥负荷率很高的A段和

氧化沟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氧化沟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摘要:阐述了氧化沟工艺的原理和技术特征,介绍了Carrousel氧化沟、Orbal氧化沟、交替式氧化沟(如双沟、三沟式)、微孔曝气氧化沟等几种常用的氧化沟工艺类型和特点及它们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应用 在污水处理技术中,生物技术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至今人们已开发了多种生物处理技术和工艺,其中氧化沟就是重要的处理技术之一。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荷兰卫生工程研究所研制成功的。1954年荷兰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氧化沟污水处理厂。自20。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氧化沟工艺以其显著的优势成为了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首选工艺。由于其流程简洁、运行稳定、运行方式灵活、管理方便、处理费用低,所以在我国引进、新建的污水处理工艺中,运用最多的是氧化沟技术。 1 氧化沟工艺 1. 1 工艺原理 氧化沟是活性污泥处理工艺的一种变形工艺, 一般不设初沉池, 且通常采用延时曝气。其曝气池呈封闭的环形沟渠形, 池体狭长, 曝气装置多采用表面曝气器, 污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其中做不停的循环流动。 1. 2 系统构成 氧化沟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 氧化沟池体, 曝气设备, 进、出水装置, 导流和混合装置及附属构筑物。 1. 3 技术特征 氧化沟工艺与一般的活性污泥法工艺相比有其独特的技术性能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氧化沟兼具完全混合和推流的特征。在长期内呈现完全混合特征,而在短期内则呈现推流特征,这种独特的反应器水流特征有利于克服短流

现象和提高氧化沟的缓冲能力;②氧化沟具有明显的溶解氧浓度梯度。由于曝气设备的定位分区布置,使沟内沿水流方向存在明显的溶解氧浓度梯度,使沟内同时具有好氧区和缺氧区,呈现出好氧区和缺氧区的交替变化,从而实现了脱氮除磷;③氧化沟具有高能区和低能区两个能量区。在装置曝气设备附近处呈现高能区,有利于氧的转移和液体的充分混合;在环流的低能区,增加了污泥絮凝的机会,使污泥呈现出良好的悬浮状态;④曝气和推流混合的分离,提高了氧化沟运行的灵活性;水下推动器的使用,使曝气和推流混合分离开来。这些不仅解决了曝气设备很难同时满足曝气量控制和推流速度大小要求的矛盾,而且还大大增加了氧化沟的沟深,从而构造出了更好的脱氮除磷环境,提高了氧化沟的处理性能和运行的灵活性;⑤氧化沟的HRT和SRT均较长,一般情况下,HRT为8~40h,SRT为10~30d,而硝化菌的世代周期大于10d,因此,较长的污泥龄有利于硝化菌的繁殖和生存,使氨氮转化率高,去除效果好。 2 工程中常用的几种氧化沟及其应用 根据氧化沟的构造和运行特征, 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典型的氧化沟系统。 2. 1 Carrousel 氧化沟 2. 1. 1 Carrousel 氧化沟工艺原理 Carrousel 工艺为一个多沟串联系统, 由多沟串联氧化沟及二次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所组成,进水与活性污泥混合后在沟内不停的循环流动。装置采用表面机械曝气器, 每个沟渠的一端各安装一个。靠近曝气器下游的区段为好氧区, 处于曝气器上游和外环的区段为缺氧区, 混合液交替进行好氧和缺氧, 不仅提供了良好的生物脱氮条件, 而且有利于生物絮凝, 使活性污泥易于沉淀。Carrousel 工艺氧化沟系统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规模大小不等,从200m3/d到650000m3/d,BOD去除率达95%~99%,脱氮效果可达90%以上。

奥贝尔氧化沟的工艺特点及工艺设计.pdf

奥贝尔氧化沟的工艺特点及工艺设计 温汝青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天津,300074) 起源于南非,发展于美国的奥贝尔氧化沟是具有除磷脱氮功能的新工艺之一,因其在技术和经济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国外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在八十年代就引进了这门技术,但真正被广泛使用是在近几年。在我国最早采用奥贝尔氧化沟处理工艺的污水处理厂为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牛口峪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6×104 m3/d,主要处理乙烯生产过程所排放的废水和居民区排放的生活污水,其全套技术由美国引进,部分配套产品为国内产品。于1994年12月建成投产。随着我国给排水工作者对其技术和设备的深入研究以及关键设备的国产化,使其近几年在国内得到广泛的应用。青岛莱西市污水处理厂是国内最早独立完成工程设计、设备完全国产化的奥贝尔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厂之一,设计规模4×104 m3/d,主要处理市政污水,于1998年12月建成投产。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全世界采用奥贝尔氧化沟工艺的污水处理厂达600多座。 1 奥贝尔氧化沟的工艺特点 ①处理流程简单,构筑物少; ②特有的外、中、内沟道0-1-2溶解氧分布形式创造了一个极好的脱氮条件。能达到较高的脱氮效果,总氮的去除率高达90%以上; ③对高浓度污染物耐冲击负荷性能强; ④处理效果好而且稳定,不但对一般污染物有较高的去除率,而且具有良好、稳定的硝化/反硝化脱氮功能; ⑤采用的设备种类和数量少,建设投资省,运行管理简单。 2 工艺方案的选择及工艺设计 以青岛莱西市污水处理厂为例,介绍奥贝尔氧化沟工艺的工程设计。莱西市是青岛市的卫星城市,青岛市70%的水源地来自莱西市。由于莱西市污水的直接排放造成青岛市的水源地受到严重污染,其中NH3-N超标15倍。为解决水污染问题,青岛市政府和莱西市政府决定自筹资金建设莱西市污水处理厂。本工程1998年3月立项,1998年12月建成投产,创造了国内当年立项当年建成通水的先河。 2.1 设计规模 根据莱西市环保局对主要排放口的水质、水量的检测报告进行分析和预测确定莱西市污水处理厂的近期设计规模4×104 m3/d。为节省建设投资,采用分期实施的工程方案,一期工程2×104 m3/d,二期工程增至4×104 m3/d。 2.2 进、出水水质 根据莱西市环保局对主要排放口的水质、水量的检测报告进行分析和预测,及青岛市环保局对排放水体大沽河的水质规划以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确定莱西市污水处理厂的进、出水水质,见表1。

卡鲁塞尔氧化沟和奥贝尔氧化沟的区别

卡鲁塞尔氧化沟和奥贝尔氧化沟的区别 解决时间:2011-7-2 19:06 |提问者:458553122 最佳答案 我把它们简单的原理和特点给你,自己去对比吧!寻找它们的相似和区别之处!要是有水处理工程方面的书可以看看,或是看看给排水设计手册,氧化沟部分!奥贝尔氧化沟工艺特点 奥贝尔氧化沟属活性污泥法中的延时曝气法,沟体通常由三个同心椭圆形沟道组成,污水与回流污泥混合后,由外沟道进入,再依次进入中沟和内沟,在各沟道内循环数十到数百次,最终出水至二沉池。各沟道内安装有数量不等的转碟曝气机,以进行充氧及推流搅拌作用。 与普通氧化沟相比,奥贝尔氧化沟可看作是由外沟、中沟和内沟串联的一种多级氧化沟: 外沟道的功能主要是高效完成碳源氧化、反硝化及大部分硝化,容积通常占氧化沟容积的50%~55%,可去除80%左右的有机物,溶解氧浓度一般在 0mg/l~0.5mg/l之间,在沟道内形成交替耗氧和大区域的缺氧环境,可较高程度地同时进行“硝化和反硝化”,脱氮效果明显,氨氮的去除率可高达90%;同时,由于沟道中大部分区域溶解氧在0mg/l~0.5mg/l之间,氧传递作用是在氧亏条件下进行的,氧的转移速率有所提高,节能效果明显。 中沟道是联系外沟与内沟的过渡段,进行互补调节,进一步去除剩余的有机物及继续完成氨氮硝化,并可充分发挥外沟道或内沟道的强化作用,有利于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中沟道容积一般占25%~30%,溶解氧浓度控制在1.0mg/l 左右。 内沟道主要是为了确保氧化沟出水水质,溶解氧浓度约在2.0mg/l左右,以保证有机物和氨氮较高的去除率,同时保证出水带有足够的溶解氧进入二沉池,抑制磷的释放。内沟道容积约占氧化沟总容积的15%~20%。 从奥贝尔氧化沟三个沟的溶解氧分布来看,外沟、中沟、内沟的溶解氧呈0—1—2mg/L的梯度分布,其中,仅内沟道的溶解氧值要求较高,与普通氧化沟要求(2mg/L)一致,外沟及中沟的溶解氧均低于普通氧化沟要求。由于氧的转移速率随混合液溶解氧浓度的降低而提高,故在奥贝尔氧化沟的外沟及中沟中,氧的转移速率将高于普通氧化沟,这样充氧量可相应减少,这就决定了奥贝尔氧化沟较普通氧化沟更为节能,一般约节省能耗15%~20%。因此,在设计奥贝尔氧化沟时,应充分结合工艺特点,科学合理地计算充氧量。 Carrousel氧化沟处理污水的原理 最初的普通Carrousel氧化沟的工艺中污水直接与回流污泥一起进入氧化沟系统。表面曝气机使混合液中溶解氧DO的浓度增加到大约2~3mg/L。在这种充分掺氧的条件下,微生物得到足够的溶解氧来去除BOD;同时,氨也被氧化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此时,混合液处于有氧状态。在曝气机下游,水流由曝气区的湍流状态变成之后的平流状态,水流维持在最小流速,保证活性污泥处于悬浮状态(平均流速>0.3m/s)。微生物的氧化过程消耗了水中溶解氧,直到DO 值降为零,混合液呈缺氧状态。经过缺氧区的反硝化作用,混合液进入有氧区,完成一次循环。该系统中,BOD降解是一个连续过程,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

环境工程设计-奥贝尔氧化沟

前言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污水处理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已有一批城市兴建了污水处理厂,一大批工业企业建设了工业废水处理厂(站),更多的城市和工业企业在规划、筹划和设计污水处理厂。水污染防治、保护水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近几十年来,污水处理技术无论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应用发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新工艺、新技术大量涌现,氧化沟系统和高效低耗的污水处理技术,如各种类型的稳定塘、土体处理系统、湿地系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应用。这些新工艺、新技术已成为水污染防治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在国家科委、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局的组织和领导下,广泛、深入地开展了这些课题的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不应回避,我国面临水资源短缺的严重事实,北方一些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已受到水资源不足的制约。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回用,以城市污水作为第二水源的趋势,不久将成为必然。这就是我国污水事业面临的现实。作为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学生,就更应该深刻地了解这种形势,掌握并发展污水处理的新工艺、新技术,成为跨世纪的工程技术人才,将我国的污水处理事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本次设计的题目是污水处理厂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排水工程的设计内容与方法,其中包括了城市排水管网的规划与设计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以及工艺流程的选用,收获甚多,为日后的学习与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设计成果包括设计说明书与工艺平面图、高程图。在此,还要对老师的悉心指导表示感谢。

目录 一.设计题目 (2) 二.设计目的及任务 (2) 三.设计原始资料 (2) 四.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 (2) 4.1污水厂选址 (2) 4.2工艺流程 (3) 五 .处理构筑物工艺设计 (4) 5.1设计流量的确定 (4) 5.2格栅设计计算 (4) 5.3.污水提升泵房设计计算 (6) 5.4.平流式沉砂池设计计算 (7) 5.5.平流式初沉池设计计算 (9) 5.6.奥贝尔氧化沟设计计算 (11) 5.7.普通辐流式二沉池设计计算 (16) 5.8.消毒 (18) 六.污泥处理工艺设计 (19) 6.1污泥浓缩池设计计算 (19) 6.2污泥消化系统设计计算 (20) 6.3贮泥池设计计算 (21) 6.4脱水机选择 (21) 七.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 (22) 八.污水厂的高程布置 (22) 8.1污水厂的高程布置 (22) 8.1.1控制点高程的确定 (22)

奥贝尔氧化沟的工程应用性能研究-最新范文

奥贝尔氧化沟的工程应用性能研究 摘要:通过对奥贝尔氧化沟工程实际运行工况的测试,分析研究了脱氮功能、抗冲击负荷能力、去除难降解有机物能力以及污泥性能等特征,并就其三沟do呈0-1-2的梯度分布与氮的去除机理进行了探讨。 起源于南非发展于美国的奥贝尔(orbal)氧化沟是具有除磷脱氮功能的新工艺之一,因其在技术、经济上具有独特优势而受到国内外污水处理界越来越多的重视。 我国80年代就引进了这门技术,但真正引起重视却是在最近几年。随着奥贝尔氧化沟工艺优越性的展现,采用此工艺的污水处理厂日益增多。但由于对奥贝尔系统的研究还不够成熟,故引进国外的技术设备多,自己的东西少,缺乏系统的研究与总结,也缺乏实际操作、运行、控制经验。对奥贝尔氧化沟工艺进行实际应用考察和性能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该工艺,为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指导,使其适合国内需要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功效。 1实际工程简介 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牛口峪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6×104m3/d,主要处理乙烯生产过程中所排废水及居民区少量的生活污水。该厂采用二级生物处理工艺,生物处理工段为奥贝尔氧化沟,全套技术由美国引进,配套设备为国内产品,于1994年12月建成投产。污水处理厂设计进、出水水质见表1,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生物处理工段设计为平行的两个系列,每个系列包括1个奥贝尔氧化沟和2个辐流式二沉池。每个氧化沟设24组曝气转碟,外、中、内沟各安装8组。氧化沟的平面布置如图2所示。 图2奥贝尔氧化沟平面布置简图 单个氧化沟的主要设计参数如下: 设计进水流量1250m3/h 水力停留时间14.2h 泥龄35d 有效水深4.26m mlss4000mg/l 污泥负荷0.074kgbod/(kgmlvss.d) 0.110kgcod/(kgmlvss.d) 容积分配56∶26∶18(外∶中∶内) 溶解氧分配0-1-2mg/l(外-中-内) 2结果与讨论 2.1污水处理厂运行效果 污水处理厂建成以来,由于进水流量只有2×104~2.4×104m3/d,尚不到设计流量的一半,故基本上只运行一个系列。测试期间(1997年11月—12月)污水处理厂运行参数见表2,处理效果见表3。 测试结果表明,奥贝尔氧化沟工艺处理效果很好,出水各项指标均远远低于设计值。cod、氨氮的去除率都超过90%。在控制外沟中do(指非曝气区域)接近于零后,发现系统对tn的去除率大大提高。测试期

氧化沟工艺介绍

氧化沟工艺的介绍 摘要:近年来,在氧化沟中尝试使用各种综合曝气装置,即采用曝气器与水下混合器独立运行,将氧化沟中的水流循环混合作用与曝气传氧作用区分开来,使氧化沟中交替出现缺氧与好氧状态,已达到脱氮除磷目的,同时这种运行方式还能取得节能的效果。据报道,这种综合曝气系统已在国外得到应用,在国内也可尝试并推广采用这种综合曝气设备。 1 氧化沟工艺概述 1.1 氧化沟工艺基本原理和主要设计参数 氧化沟又名氧化渠,因其构筑物呈封闭的环形沟渠而得名。它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因为污水和活性污泥在曝气渠道中不断循环流动,因此有人称其为“循环曝气池”、“无终端曝气池”。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长,有机负荷低,其本质上属于延时曝气系统。以下为一般氧化沟法的主要设计参数: 水力停留时间:10-40小时; 污泥龄:一般大于20天; 有机负荷:0.05-0.15kgBOD5/(kgMLSS.d); 容积负荷:0.2-0.4kgBOD5/(m3.d); 活性污泥浓度:2000-6000mg/l; 沟内平均流速:0.3-0.5m/s 1.2 氧化沟的技术特点: 氧化沟利用连续环式反应池(Cintinuous Loop Reator,简称CLR)作生

物反应池,混合液在该反应池中一条闭合曝气渠道进行连续循环,氧化沟通常在延时曝气条件下使用。氧化沟使用一种带方向控制的曝气和搅动装置,向反应池中的物质传递水平速度,从而使被搅动的液体在闭合式渠道中循环。 氧化沟一般由沟体、曝气设备、进出水装置、导流和混合设备组成,沟体的平面形状一般呈环形,也可以是长方形、L形、圆形或其他形状,沟端面形状多为矩形和梯形。 氧化沟法由于具有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较低的有机负荷和较长的污泥龄。因此相比传统活性污泥法,可以省略调节池,初沉池,污泥消化池,有的还可以省略二沉池。氧化沟能保证较好的处理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巧妙结合了CLR形式和曝气装置特定的定位布置,是式氧化沟具有独特水力学特征和工作特性: 1) 氧化沟结合推流和完全混合的特点,有力于克服短流和提高缓冲能力,通常在氧化沟曝气区上游安排入流,在入流点的再上游点安排出流。入流通过曝气区在循环中很好的被混合和分散,混合液再次围绕CLR继续循环。这样,氧化沟在短期内(如一个循环)呈推流状态,而在长期内(如多次循环)又呈混合状态。这两者的结合,即使入流至少经历一个循环而基本杜绝短流,又可以提供很大的稀释倍数而提高了缓冲能力。同时为了防止污泥沉积,必须保证沟内足够的流速(一般平均流速大于0.3m/s),而污水在沟内的停留时间又较长,这就要求沟内由较大的循环流量(一般是污水进水流量的数倍乃至数十倍),进入沟内污水立即被大量的循环液所混合稀释,因此氧化沟

改良型氧化沟设计计算

3.5改良型氧化沟 3.5.1改良型氧化沟的设计说明 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改良和发展,曝气池呈封闭渠道形,污水和活性污泥循环水流的作用下混合接触,完成有机物的净化过程,又称循环曝气池。氧化沟在流态上介于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之间,局部流态为推流式整体为完全混合状态,同时具有这两种混合方式的某些特点[16]。在氧化沟中,污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外加动力的作用下,不停的循环流动,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得到降解。该工艺对水温、水质和水量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污泥龄长、剩余污泥少。对于城市污水,氧化沟系统通常的预处理采用粗细格栅和沉淀池,一般不设初沉池。混合液在沟内的循环速度为0.25~0.35m/s,以确保混合液呈悬浮状态。氧化沟污泥回流比采用60%~200%,涉及污泥浓度为1500~5000mg MLSS/L,氧化沟中的氧转移效率为1.5~2.1kg/(kw·h)[4]。 氧化沟工艺的重要设计参数及相应取值如下: 1、厌氧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0.5~1.0h。 2、氧化沟的设计泥龄范围为4~48d,通常的泥龄取值为10~30d;氧化沟常用的设计有机负荷取值为0.16~0.35 BOD5kg/(m3·d);污泥负荷为0.03~0.10 BOD5kg/(kgMLSS·d)。 3、对于城市污水,水力停留时间采用的数值为6~30h.。 4、进水和回流污泥点宜设在缺氧区首端,出水点宜设在充氧器后的好氧区。氧化沟的超高与选用的曝气设备类型有关,当采用转刷、转碟时,宜为0.5m;当采用竖轴表曝机时,宜为0.6~0.8m,其设备平台宜高出设计水面0.8~1.2m。 5、氧化沟的有效水深与曝气、混合和推流设备的性能有关,宜采用 3.5~4.5m。 6、根据氧化沟渠宽度,弯道处可设置一道或多道导流墙;氧化沟的隔流墙和导流墙宜高出设计水位0.2~0.3m。 7、氧化沟内的平均流速宜大于0.25m/s,混合液在渠内流v=0.4~0.5m/s. 本设计中选用改良型氧化沟工艺,按近期规模2.0万m3/d建成,远期再扩建,设计中取两座改良型氧化沟,则每座的设计流量为10000 m3/d。 3.5.2厌氧池的设计计算 水力停留时间:T=2h

氧化沟工艺介绍

氧化沟介绍 氧化沟又名氧化渠,实际上它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因为废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环状的曝气沟渠中不断循环流动,有人称其为“循环曝气池”、“无终端的曝气系统”。 早在1920年,Haworth研制的桨板式曝气机应用于英国Shefiidd的Tynsley 污水处理厂,该处理厂被认为是现代氧化沟的先驱,但当时尚未出现“氧化沟”一词。得到公认的第一座氧化沟污水处理厂建于1954年,它是由A.Pasveer博士设计的,在荷兰的Voorshopcn市投入使用,服务人口为360人,从此以后才有了“氧化沟”这一专用术语。其运行方式为间歇运行,将曝气净化、泥水分离和污泥稳定等过程集于一体。由于Pasveer博士的贡献,这项技术又被称为Pasveer沟。 从本质上讲,氧化沟属于活性污泥改良法的延时曝气法范畴。但与通常的延时曝气法有所不同,氧化沟中污泥的SRT长,尽可能使污泥浓度在沟中保持高些,以高MISS运行。因此,那些比增殖速度小的微生物便能够生息,特别是硝化细菌占优势,使氧化沟中的硝化反应能显著进行。另外,长的SRT使剩余污泥量少且已好氧稳定,可不需要污泥的消化处理。 氧化沟处理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曝气池呈封闭式沟渠形,它使用一种带方向控制的曝气和搅动装置,一方面向混合液中充氧,另一方面向反应池中的物质传递水平速度,使污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沟内作不停的循环流动。从反应器的观点看,氧化沟属于一种独具特色的连续环式反应器(CLR)。 由于氧化沟巧妙地结合了连续式反应器和曝气设备特定的定位布置,使氧化沟具有若干与众不同的特性:

(1)氧化沟结合推流和完全混合的特点,有利于克服短流和提高缓冲能力; (2)氧化沟具有明显的溶解氧浓度梯度,特别适用于硝化反硝化生物处理工艺; (3)氧化沟功率密度的不均匀分配,有利于氧的传递、液体混合和污泥絮凝; (4)氧化沟的整体体积功率密度低,可节省能量

A2C氧化沟的脱氮除磷工艺设计

A2C氧化沟的脱氮除磷工艺设计 摘要:对A2/C氧化沟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及说明、池体构造、工艺计算方法进行了描述,并结合实际工程进行工艺设计。 关键词:A2/C氧化沟除磷脱氮工艺设计 1 前言 在城市污水脱氮除磷处理工艺设计中必须具备厌氧、缺氧、好氧3个基本条件,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所需的构筑物多、污泥回流量大,从而造成投资大、能耗多、运行管理复杂。A2 /C(卡鲁塞尔)氧化沟将厌氧、缺氧、好氧过程集中在一个池内完成,各部分用隔墙分开自成体系,但彼此又有联系。该工艺充分利用污水在氧化沟内循环流动的特性,把好氧区和缺氧区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无动力回流,节省了去除硝酸盐氮所需混合液回流的能量消耗。 2 工艺流程及说明 A2/C氧化沟的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 城市生活污水与二沉池回流污泥在A2/C氧化沟内设置的圆形混合井进行充分混合后进入厌氧区Ⅰ。该区分为3格,每格都设有水下搅拌器,以防止污泥沉淀。经厌氧反应后的混合液进入缺氧区Ⅱ,并与由氧化沟Ⅲ经回流通道Ⅳ进入缺氧区的回流液充分混合,进行反硝化脱氮和除磷反应。缺氧区Ⅱ的中间部位设导流隔墙,并在适当位置安装水下搅拌器,使该区具有良好的混合与循环条件。经厌氧、缺氧反应后的混合液流入氧化沟Ⅲ进行氧化、硝化、反硝化反应,氧化沟Ⅲ的充氧机械采用倒伞形曝气叶轮,可根据池内DO测定仪控制调节堰出水、改变曝气叶轮浸水深度以达到调节供氧的目的。处理后的水经排出口Ⅴ进入二沉池沉淀,其出水中氨氮含量≤15mg/L,磷含量≤1.0mg/L,可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标准的B标准。 3 工艺设计 A2/C(卡鲁塞尔)氧化沟主要由3部分构成,即厌氧区Ⅰ、缺氧区Ⅱ、氧化沟区Ⅲ。其工作原理、计算方法、设计参数、容积大小等因素的确定是设计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氧化沟处理工艺说明

氧化沟污水处理说明 系统简介 污水处理厂根据实际达标排放的要求,进行选择不同的处理工艺。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中型污水处厂大多采用氧化沟工艺。对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的标准有一级B标、一级A标。其排放参数如下 一级A标 一级B标 以上参数都是生活污水处理厂常规达标排放的主要参数之一,由此,根据这些参数选择相对应的工艺模式,这里集中说明氧化沟处理的工艺的一些重要部分第一节工艺流程说明 污水处理工艺:推荐采用改良型Orbal 氧化沟工艺污泥处理工艺:推荐采用污泥机械浓缩脱水工艺。流程说明: (1)预处理(包括粗格栅池、提升泵房、细格栅池及旋流沉砂池)污水通过进水管导入粗格栅池,进入污水泵站,经提升后进入细格栅池,然后流入旋流沉砂池。粗格栅池内安装机械粗格栅,污水中的较大的杂物,如树枝、塑料袋等在此处得以去除,且能够起到保护下阶段设备的作用。机械格栅的工作根据粗格栅前后的液位差由PLC自动控制清污动作,同时设置定时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进水泵站内安装潜水泵,将污水提升至细格栅池,潜水泵的工作依据泵站内的水位而设定的程序实现自动控制。细格栅池内细格栅,污水中较细的杂物在此得以去除,细格栅的工作根据细格栅前后的液位差由PLC自动控制清污动作,同时设置定时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污水沿切线方向进入旋流沉砂池,旋流沉砂池通过机械搅拌产生水力涡流,使泥砂、陶粒和有机物分离以达到除砂的目的,气提抽砂与砂水分离机联动工作,将污水中砂粒分离出来。预处理阶段产生的杂物,陶粒、砂粒等,可以定期运至垃圾填埋场另行处理。

(2)生物处理(包括改良型氧化沟及紫外消毒池) 自旋流沉砂池出来的污水经计量后进入改良型氧化沟,在改良型氧化沟进水端与来自污泥泵的回流污泥在较小的空间内水力混合,然后经过过水孔,进入到改良型氧化沟的预反应区,经过厌氧处理去除一定的CODcr和BOD5,最主要是污染物较高的原水与预反应区内的微生物混和后,对预反应区内的微生物起到一定的生物选择作用,抑制了丝状菌的生长繁殖,防止污泥膨胀;污水经过预反应区后,进入主反应区,主反应区内采用微孔曝气器进行曝气,在此过程中进行脱氮除磷;改良型氧化沟的出水进入紫外消毒池,进行紫外线消毒,消毒后一部分作为生产用水进行滤带反冲洗,其余可就近排入中河较为合适。今后可根据城市发展情况考虑其他回用用途,节约水资源。 (5)污泥处理 为了保持改良型氧化沟中污泥浓度不变, 过多的污泥必须要排走。剩余污泥由污泥泵转送到脱水机房。在脱水机房,首先由螺杆泵将剩余污泥经与絮凝剂混合,再把它们送入带预脱水的带式脱水机脱水。干滤饼的干固含量可望达到20%以上。脱水后污泥的最终外运处置。 工艺流程框图如图:

奥贝尔氧化沟设计计算

4.4.2奥贝尔氧化沟的设计 4.4.2.1基本设计参数 设计污泥龄θc : 由于点源曝气,氧化沟中存在缺氧区域,在奥贝尔氧化沟的外沟,由于亏氧,缺氧区更大,因此,当只要求硝化时,泥龄应取10d ,再加上除磷要求的厌氧区,以及增加污泥同步稳定的要求,氧化沟总泥龄取20d 。 θc =20d 污泥产率系数Y : ()()()?? ?????+???--+=--151500072.117.01072.175.017.02.016.075.0T C T C S X K Y θθ ()()()?? ??????+????--+=--151********.12017.01072.12075.017.02.011501606.075.09.0 =0.87 KgSS/kgBOD 查表知,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MLSS )X = 4500 mg/L 。 由MLVSS/MLSS=0.75可知,混合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 (MLVSS )Xv = 3375 mg/L 进水水质:BOD 5浓度S 0=160mg/l SS=160mg/l TN=32mg/l TP=3mg/l NH 3-N =20mg/l COD Cr =320mg/l 最低水温10摄氏度, 最高水温25摄氏度 出水水质: BOD 5浓度S e =10mg/l SS=10mg/l TN=15mg/l TP=0.5mg/l NH 3-N =5mg/l COD Cr =50mg/l 内源呼吸系数K d =0.055,200C 时脱氮率q dn =0.035kg(还原的NO 3—N/(kgMLVSS ?d) 4.4.2.2 去除BOD 计算 1.氧化沟中BOD 5浓度S )1(42.1523.0?--???-=e TSS TSS VSS S S e = 10-1.42×0.7×10× (523.01?--e ) =3.23mg/l

污水处理氧化沟工艺

污水处理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ox idat ion ditch) 又名连续循环曝气池(Con t inuou s loop reacto r) , 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自投入使用以来。由于其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管理方便等技术特点,已经在国内外广泛的应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治理。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氧化沟类型包括: 帕斯韦尔氧化沟、卡鲁塞尔氧化沟、奥尔伯氧化沟、T 型氧化沟、DE 型氧化沟和一体化氧化沟。 氧化沟是由荷兰卫生工程研究所在上世纪50年代研制开发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 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改型, 属延时曝气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基本特征是曝气池呈封闭、环状跑道式, 池体狭长, 池深较浅, 在沟槽中设有表面曝气装置。废水和活性污泥以及各种微生物混合在沟渠中作不停地循环流动, 完成对废水的硝化与反硝化处理。生物氧化沟兼有完全混合式、推流式和氧化塘的特点。在技术上具有净化程度高、耐冲击、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简单、运行管理方便、维修简单、投资少、能耗低等特点。氧化沟在空间上形成了好氧区、缺氧区和厌氧区, 具有良好的脱氮功能。 最早的氧化沟为20 世纪50 年代开发的帕斯韦尔(Pasveer) 氧化沟, 在沟道转弯处采用竖轴表面曝气器, 在一侧沟道上设有横轴转刷曝气器, 取得曝气与搅拌两个作用, 二沉池与之分建; 1960 年, 一种结构更为紧凑的奥贝尔(O rbal) 氧化沟在南非被开发和使用, 后被Envirex 收购, 成为美国USFilter 公司的一项专利; 20 世纪60 年代荷兰DHV 公司开发了使用广泛的Car rou sel 氧化沟, 除了能获得较高的BOD5 去除效率, 同时还能达到部分脱氮除磷的目的; 80 年代初, 美国开发了将二次沉淀池设置在氧化沟中的合建式氧化沟——BM TS 型, 并发展成现在所说的一体化氧化沟; 此外, 还有目前常用的多沟交替式氧化沟(双沟DE、三沟T 型) 等等, 形成了颇为庞大的氧化沟家族。 氧化沟工艺概述 1.1 氧化沟工艺基本原理和主要设计参数 氧化沟又名氧化渠,因其构筑物呈封闭的环形沟渠而得名。它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因为污水和活性污泥在曝气渠道中不断循环流动,因此有人称其为“循环曝气池”、“无终端曝气池”。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长,有机负荷低,其本质上属于延时曝气系统。以下为一般氧化沟法的主要设计参数: 水力停留时间:10-40小时; 污泥龄:一般大于20天; 有机负荷:0.05-0.15kgBOD5/(kgMLSS.d); 容积负荷:0.2-0.4kgBOD5/(m3.d); 活性污泥浓度:2000-6000mg/l; 沟内平均流速:0.3-0.5m/s

奥贝尔和卡鲁塞尔氧化沟详细对比

奥贝尔氧化沟属活性污泥法中的延时曝气法,沟体通常由三个同心椭圆形沟道组成,污水与回流污泥混合后,由外沟道进入,再依次进入中沟和内沟,在各沟道内循环数十到数百次,最终出水至二沉池。各沟道内安装有数量不等的转碟曝气机,以进行充氧及推流搅拌作用。 与普通氧化沟相比,奥贝尔氧化沟可看作是由外沟、中沟和内沟串联的一种多级氧化沟: 外沟道的功能主要是高效完成碳源氧化、反硝化及大部分硝化,容积通常占氧化沟容积的50%~55%,可去除80%左右的有机物,溶解氧浓度一般在0mg/l~0.5mg/l之间,在沟道内形成交替耗氧和大区域的缺氧环境,可较高程度地同时进行“硝化和反硝化”,脱氮效果明显,氨氮的去除率可高达90%;同时,由于沟道中大部分区域溶解氧在0mg/l~0.5mg/l之间,氧传递作用是在氧亏条件下进行的,氧的转移速率有所提高,节能效果明显。 中沟道是联系外沟与内沟的过渡段,进行互补调节,进一步去除剩余的有机物及继续完成氨氮硝化,并可充分发挥外沟道或内沟道的强化作用,有利于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中沟道容积一般占25%~30%,溶解氧浓度控制在1.0mg/l左右。 内沟道主要是为了确保氧化沟出水水质,溶解氧浓度约在2.0mg/l左右,以保证有机物和氨氮较高的去除率,同时保证出水带有足够的溶解氧

进入二沉池,抑制磷的释放。内沟道容积约占氧化沟总容积的15%~20%。 从奥贝尔氧化沟三个沟的溶解氧分布来看,外沟、中沟、内沟的溶解氧呈0—1—2mg/L的梯度分布,其中,仅内沟道的溶解氧值要求较高,与普通氧化沟要求(2mg/L)一致,外沟及中沟的溶解氧均低于普通氧化沟要求。由于氧的转移速率随混合液溶解氧浓度的降低而提高,故在奥贝尔氧化沟的外沟及中沟中,氧的转移速率将高于普通氧化沟,这样充氧量可相应减少,这就决定了奥贝尔氧化沟较普通氧化沟更为节能,一般约节省能耗15%~20%。因此,在设计奥贝尔氧化沟时,应充分结合工艺特点,科学合理地计算充氧量。 Carrousel氧化沟处理污水的原理 最初的普通Carrousel氧化沟的工艺中污水直接与回流污泥一起进入氧化沟系统。表面曝气机使混合液中溶解氧DO的浓度增加到大约2~ 3mg/L。在这种充分掺氧的条件下,微生物得到足够的溶解氧来去除BOD;同时,氨也被氧化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此时,混合液处于有氧状态。在曝气机下游,水流由曝气区的湍流状态变成之后的平流状态,水流维持在最小流速,保证活性污泥处于悬浮状态(平均流速>0.3m/s)。微生物的氧化过程消耗了水中溶解氧,直到DO值降为零,混合液呈缺氧状态。经过缺氧区的反硝化作用,混合液进入有氧区,完成一次循环。该系统中,BOD 降解是一个连续过程,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发生在同一池中。由于结构

(完整版)氧化沟工艺及其特点

氧化沟工艺 1 氧化沟工艺概述 1.1 氧化沟工艺基本原理和主要设计参数 氧化沟又名氧化渠,因其构筑物呈封闭的环形沟渠而得名。它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因为污水和活性污泥在曝气渠道中不断循环流动,因此有人称其为“循环曝气池”、“无终端曝气池”。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长,有机负荷低,其本质上属于延时曝气系统。以下为一般氧化沟法的主要设计参数:水力停留时间:10-40小时; 污泥龄:一般大于20天; 有机负荷:0.05-0.15kgBOD5/(kgMLSS.d); 容积负荷:0.2-0.4kgBOD5/(m3.d); 活性污泥浓度:2000-6000mg/l; 沟内平均流速:0.3-0.5m/s 1.2 氧化沟的技术特点: 氧化沟利用连续环式反应池(Cintinuous Loop Reator,简称CLR)作生物反应池,混合液在该反应池中一条闭合曝气渠道进行连续循环,氧化沟通常在延时曝气条件下使用。氧化沟使用一种带方向控制的曝气和搅动装置,向反应池中的物质传递水平速度,从而使被搅动的液体在闭合式渠道中循环。 氧化沟一般由沟体、曝气设备、进出水装置、导流和混合设备组成,沟体的平面形状一般呈环形,也可以是长方形、L形、圆形或其他形状,沟端面形状多为矩形和梯形。 氧化沟法由于具有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较低的有机负荷和较长的污泥龄。因此相比传统活性污泥法,可以省略调节池,初沉池,污泥消化池,有的还可以省略二沉池。氧化沟能保证较好的处理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巧妙结合了CLR形式和曝气装置特定的定位布置,是式氧化沟具有独特水力学特征和工作特性: 1) 氧化沟结合推流和完全混合的特点,有力于克服短流和提高缓冲能力,通常在氧化沟曝气区上游安排入流,在入流点的再上游点安排出流。入流通过曝气区在循环中很好的被混合和分散,混合液再次围绕CLR继续循环。这样,氧化沟在短期内(如一个循环)呈推流状态,而在长期内(如多次循环)又呈混合状态。这两者的结合,即使入流至少经历一个循环而基本杜绝短流,又可以提供很大的稀释倍数而提高了缓冲能力。同时为了防止污泥沉积,必须保证沟内足够的流速(一般平均流速大于0.3m/s),而污水在沟内的停留时间又较长,这就要求沟内由较大的循环流量(一般是污水进水流量的数倍乃至数十倍),进入沟内污水立即被大量的循环液所混合稀释,因此氧化沟系统具有很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对不易降解的有机物也有较好的处理能力。 2) 氧化沟具有明显的溶解氧浓度梯度,特别适用于硝化-反硝化生物处理工艺。氧化沟从整体上说又是完全混合的,而液体流动却保持着推流前进,其曝气装置是定位的,因此,混合液在曝气区内溶解氧浓度是上游高,然后沿沟长逐步下降,出现明显的浓度梯度,到下游区溶解氧浓度就很低,基本上处于缺氧状态。氧化沟设计可按要求安排好氧区和缺氧区实现硝化-反硝化工艺,不仅可以利用硝酸盐中的氧满足一定的需氧量,而且可以通过反硝化补充硝化过程中消耗的碱度。这些有利于节省能耗和减少甚至免去硝化过程中需要投加的化学药品数量。

奥贝尔氧化沟计算说明书

氧化沟 奥贝尔氧化沟是延时曝气法的一种特殊形式,一般采用圆形或椭圆形廊道,池体狭长,池深较浅,在沟槽中设有机械曝气和推进装置,近年来也有采用局部区域鼓风曝气外加水下推进器的运行方式。池体的布置和曝气、搅拌装置都有利于廊道的混合液单向流动。通过曝气或搅拌作用在廊道中形成0.25—0.30m/s的流速,使活性污泥呈悬浮状态,在这样的廊道流速下,混合液在5—15min完成一次循环,而廊道量的混合液可以稀释进水20—30倍,廊道中水流虽呈推流式,但过程动力学接近完全混合反应池。当污水离开曝气区后,溶解氧浓度降低,有可能发生反硝化反应。 大多数情况下,氧化沟系统需要二沉池,但有些场合可以在廊道进行沉淀以完成泥水分离过程。 1、氧化沟类型选择 本工艺所采用的Orbal氧化沟具有如下工艺特点: 1)采用转碟曝气,混合效率较高,水流在沟的速度最高可达0.6~0.7m/s,水流快速地在外沟道进行有氧、无氧交换,同时进行有机物的氧化降解和氮的硝化、反硝化,并可有效的去除污水中的磷。中沟与沟中污水的有机物进一步得到去除降解。出水水质好。 2)供氧量的调节,可以通过改变转碟的旋转方向、转速、浸水深度和转碟安装个数等多种手段来调节工艺系统的供氧能力,使沟溶解氧值保持在最佳值,使系统稳定、经济、可靠地运行。

3)污水进入氧化沟。具有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两种流态的优点,出水水质稳定。对于每个沟道来讲,混合液的流态基本上为完全混合式,由于池容较大,缓冲稀释能力强,耐高流量。高浓度的冲击负荷能力强;对于3个沟道来讲,沟道与沟道之间的流态为推流式。有着不同的溶解浓度和污泥负荷,兼有多沟道串联的特征,难降解有机物去除率高。并可减少污泥膨胀现象的发生。 4)椭圆形沟平面布置有利于利用水流惯性,节约推动水流的能耗。在曝气过程中。串联的沟道水流形成典型的溶解氧浓度变化O ~1~2(mg /L),因而自动控制了系统的生物脱氮过程。外沟溶解氧平均值很低。氧的传递作用在亏氧条件下进行,具有较高的效率,因而起到节能的作用。 5)污泥龄较长,使污泥量较少并趋于好氧稳定,从而简化工艺流程,管理方便其中,采用人工加药后进行机械搅拌。 2、 设计泥龄 与其他氧化沟一样,由于点源曝气,氧化沟中存在缺氧区域,在奥贝尔氧化沟的外沟,更由于亏氧,缺氧区更大,因此当只要求硝化时,泥龄应取10d ,再加上除磷要求的厌氧区,反硝化泥龄由公式确定 N 0=N-0.05(S 0-S e )-N e =15-0.05(150-20)-5=3.5mg/L K de =N 0/S 0=3.5/150=0.023 查表近似得Vd/v=cd θ/c θ=0.17 总泥龄为θc=10/(1-0.17)=12.1d 其中缺氧泥龄为cd θ=co c θθ-=2.1d

城市污水A2O氧化沟处理工艺

城市污水A2/O氧化沟处理工艺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对污水进行脱磷除氮处理就成为水处理研究的热点〔1〕,而相应的污水处理工艺也不断被提出,如倒置A2/O 工艺〔2〕,CASS〔3〕工艺等,都有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然而对于可生化性较差、含氮量高、含磷量低的城市污水,现有方法处理效果都不甚理想〔4, 5〕。笔者以某污水处理厂为例,结合其工艺设计参数,介绍了水解酸化、氧化沟和纤维转盘滤池的组合工艺对城市污水脱磷除氮的处理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1 水量与水质 某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7 万m3,其污水主要由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污水组成,进水BOD5/COD <0.3,可生化性较差,TN 质量浓度较高,在54~65mg/L 范围内,TP 质量浓度较低,仅为1.3~1.9 mg/L,其设计进水水质指标见表 1,其中排放标准指《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 标准。 2 废水处理工艺及设备 2.1 工艺流程 该厂采用图 1 所示工艺流程。

图 1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污水首先经过粗格栅去除较大的漂浮物,再经泵房将污水提升,经过细格栅和沉砂池去除部分漂浮物及泥沙等易沉物质后进入水解酸化池中,其中的大分子有机物经水解酸化后,降解成小分子的有机物,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之后污水进入氧化沟,在氧化沟的厌氧池内部分COD 被去除,污水的可生化性得到提高。经厌氧处理的污水进入缺氧池完成反硝化脱氮过程。从缺氧池出来的污水,与从二沉池回流的污泥一并进入好氧池,在好氧池内完成去除COD、硝化及吸磷过程。从氧化沟出来的污水进入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流入纤维转盘滤池做进一步处理,在纤维转盘滤池中,污水中大部分的SS、部分COD 被除去,出水在接触池内与二氧化氯充分混合,杀灭水中可能含有的细菌和病毒后排放。二沉池内排出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好氧池,另一部分则进行浓缩脱水处理,加工成肥料再利用。 2.2 主要建(构)筑物及设备 (1)格栅间及提升泵房1 座,钢筋混凝土结构,尺寸60.7 m×18.0 m×13.5 m,内设自动高链式格栅 3 台,2 用1 备,单台Q=0.54 m3/s,B=1 000 mm,b= 15 mm,α=75°,N=0.75 kW;潜污泵3 台,2 用1 备,单台Q=1 303 m3/h,H=16 m,N=75 kW;螺旋格栅2 台,单机过栅流量Q=1 954 m3/h,D=1 600 mm,b=5 mm,N=1.5 kW,B=1 600 mm。 (2)水解酸化池1 座,钢筋混凝土结构,尺寸 82.4 m×28.2 m×6.5 m。(3)氧化沟2 座,钢筋混凝土结构,单池尺寸 140.7 m×41.2 m×6.0 m,有效水深9.0 m,总有效池容 V=58 335 m3。每座氧化沟内设置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其中厌氧池有效容积V1=4 289 m3,每座厌氧池内设置搅拌机3 台,每台功率7.5 kW;缺氧池有效容积V2=19 501 m3,每座缺氧池内设9 台搅拌机,每台功率11 kW;好氧池有效容积V3=34 545 m3,每座好氧池内设立式表曝机3 台,每台功率132 kW,其中1 台定速,2 台调速,潜水推进器4 台,每台功率4 kW。 (4)回流及剩余污泥泵房1 座,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尺寸11.6 m×12.2 m ×10.9 m,内部设有筒式安装轴流泵3 台,2 用1 备,Q=1 896 m3/h,H=9.0 m,N= 55kW;潜水离心泵2 台,1 用1 备,Q=64 m3/h,H=7.8 m,N=3 kW。

某工业园废水处理工艺毕业设计说明书样本

某工业园废水处理工艺毕业设计说明书 一.本毕业设计( 论文) 课题的目的和要求 ( 1) 目的: 为了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各地在不断地招商引 资, 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为了保护环境, 大部分企业被规划集中在工业园内, 便于废水的集中处理。 由于工业园内各企业的性质不同、使用的原材料不同、采 用的生产工艺不同等诸多因素, 其综合废水水质复杂, 增 大了废水处理难度。本课题的目的在于经过对工业园内不同 企业的废水来源、废水性质等的调查分析, 采用先进可靠 的处理技术及工艺对工业园内的综合废水进行工艺设计, 使学生对工业废水的来源、特点及主要的污染物、特征、 危害有一定了解, 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已应用于实际工程的 废水处理技术, 掌握当前先进可靠的处理技术方法及工艺 设计, 为以后工作及科研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 2) 要求: 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及严谨的科学态 度, 按学校毕业设计要求完成毕业设计。 二.本毕业设计( 论文) 课题的技术要求与数据( 或论文主要内容) : 本设计为食品加工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具体参数如下: 1.气象资料 气温: 最高39.8℃, 最低-16.8℃。 主导风向: 夏季东南风, 冬季西北风。

2. 设计水量及水质: Q= 0m3/d, 其中水产品加工废水Q1=7000m3/d, COD=500~800mg/L, SS=200~300mg/L, 氨氮=50~150 mg/L; 蔬菜加工废水Q2=8000 m3/d, COD=300~500mg/L, SS=200~350mg/L, 肉类加工废水Q3=5000m3/d。COD=800~1200mg/L, 氨氮=50~150mg/L, SS=150~250mg/L。 计算综合水质: COD1=( 7000×500+8000×300+ 5000 ×800 ) ÷ 0=495mg/L COD2=( 7000×800 +8000×500+5000 ×1200) ÷0=780mg/L 氨氮1=( 7000×50+5000×50) ÷ 0=30mg/L 氨氮2=( 7000×150+50001×50) ÷ 0=90mg/L SS1=(7000×200+8000×200+5000×150)÷ 0=187.5mg/L SS2=( 7000×200+8000×200+5000×150) ÷ 0=307.5mg/L 即总废水水质: COD=495~780mg/L BOD5=247.5~390mg/L[1] 【1】COD与BOD5的转换系数为0.5 SS=187.5~307.5mg/L 氨氮=30~90mg/L 3.出水水质: 达到《山东省半岛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