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洗煤工艺,实现选煤厂洗水闭路循环

完善洗煤工艺,实现选煤厂洗水闭路循环
完善洗煤工艺,实现选煤厂洗水闭路循环

完善洗煤工艺,实现选煤厂洗水闭路循环

发表时间:2018-01-12T09:07:17.2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作者:刘博

[导读] 摘要:为了实现节能减排、达到煤泥水一级闭路循环,选煤总厂结合本厂的混煤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煤泥浮选联合工艺特点,采用浓缩水力旋流器组与卧式沉降过滤离心脱水机联合工艺对中煤、矸石磁选尾矿截粗,并对煤泥水及洗煤用水系统进行一系列改造,改造工程投产后,煤泥全部厂内回收,洗水循环利用,实现煤泥水一级闭路循环。

黑龙江龙煤鹤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选煤总厂黑龙江鹤岗 154100

摘要:为了实现节能减排、达到煤泥水一级闭路循环,选煤总厂结合本厂的混煤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煤泥浮选联合工艺特点,采用浓缩水力旋流器组与卧式沉降过滤离心脱水机联合工艺对中煤、矸石磁选尾矿截粗,并对煤泥水及洗煤用水系统进行一系列改造,改造工程投产后,煤泥全部厂内回收,洗水循环利用,实现煤泥水一级闭路循环。

关键词:煤泥水;卧式沉降过滤离心脱水机;浓缩机;零排放;洗水闭路

1 选煤总厂概况

1.1改造的必要性

选煤总厂的工艺流程为混煤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煤泥浮选联合流程。当时的工艺流程存在的问题

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洗选系统产生的高灰份、粗粒级、高密度的中煤、矸石磁选尾矿排入厂区南部煤泥沉淀池,但由于场地条件所限煤泥沉淀池面积小,沉淀效果不好,溢流水浓度高,不能循环使用,这部分煤泥水不得不排出厂外进入松花江水系,无法实现洗水闭路循环,并引起一系列不良后果。针对这种状况,增设截粗系统、对煤泥水系统进行改造、实现洗水闭路循环势在必行。

2技术改造项目及实施

2.1采用浓缩水力旋流器组与卧式沉降过滤离心脱水机(以后称卧脱)联合截粗工艺,对中煤、矸石磁选机尾矿进行截粗,取消厂外煤泥沉淀池。

经过考察和探讨选取3组FX200×8型浓缩水力旋流器组及3台LWZ1200×1800型卧脱,安装在原闲置的老厂房西楼产品仓位置。3组浓缩水力旋流器组安装在+18.5m标高处,3台卧脱安装在+12.25m标高处,生产系统内中煤、矸石磁选机尾矿经尾煤泥池缓冲后泵入浓缩水力旋流器组,旋流器溢流借助现存的浮选尾矿管路流入耙式浓缩机内,旋流器底流经截粗缓冲槽后进入卧脱,卧脱离心液、滤液自流入原负标高池内后泵入耙式浓缩机,卧脱脱后产品直接进入原八道产品仓储存、装车外运。截粗系统生产正常,而且对后续作业无不良影响。

2.2 对原闲置的高效浓缩机恢复利用。

选煤总厂原来有两台耙式浓缩机,一台是¢18m,一台是¢30m,容积分别为900m3和

1500m3,用来处理浮选尾矿,而截粗工程投产以后,浓缩水力旋流器溢流、卧脱的离心液、滤液都汇同浮选尾矿进入耙式浓缩机沉降,这样原来的两台耙式浓缩机不但沉降面积不够,而且这两台耙式浓缩机已经使用20多年,设备老化、处理能力下降,因此为了保证正常生产,实现洗水闭路循环,必需对这台闲置的浓缩机恢复利用,增加浓缩机的沉降面积。

为此我们做了如下的恢复工作:(1)该浓缩机系统重新接电;(2)门窗及屋面进行大修;(3)安装一个¢3000×2500mm搅拌桶、2台100ZJG-1-B42底流打料泵以及1台65ZJLA-30集中污水泵;(4)安设入料管、溢流水管、搅拌桶打料管、加水管、加药管等。

2.3对洗煤供水系统进行改造。

选煤总厂洗煤用水有两部分,一是自来水;二是振兴矿井下水(六井水)。截粗工程投产以后,耙式浓缩机溢流水浓度较高,细泥在洗煤系统内恶性循环,导致冶炼精煤灰份高,浮选机分选效果不好,加压过滤机滤饼薄、脱落率低、排料周期长、处理能力下降,生产无法正常进行。我们对耙式浓缩机内添加的改善沉降效果的药剂做了大量试验,最后确定造成上述情况是由于洗煤系统用水的硬度低,浓缩机内物料沉降效果不好,选煤总厂为了加速煤泥沉降只加入聚丙烯酰胺一种药剂,因此为了保证耙式浓缩机溢流水澄清,必须提高洗煤用水的硬度,有2种方法都可以做到:(1)加入凝聚剂如聚合氯化铝、石膏粉等也能增加水的硬度,保证浓缩机溢流水澄清,但洗煤成本将会增加,不利于节支降成;(2)多引入六井水。

我们决定先多引入六井水到洗煤系统中,因此(1)我们在老重介三楼处安装一个容积为80m3的水箱储存六井水,并安装3台清水泵,用来冲刷加压过滤机滤布及浮选药剂的乳化器用水替代自来水,这些水最终都回到洗煤系统内;(2)对聚丙烯酰胺的稀释用水改为六井水。原来稀释聚丙烯酰胺使用自来水,目前我们已对管路进行改造,把六井水引入加药搅拌桶内。经过这些改造后,洗煤系统内六井水用量增加,洗煤用水的硬度也增加了,提高了洗煤水质,

浓缩机沉降效果好,溢流水澄清,选煤效果也较好。

经过上述各项改造,生产一段时间后发现,洗煤系统用水常出现“胀肚”现象,无法彻底实现洗水闭路循环。因此我们加强对洗煤用水的计量管理并采取了一些办法:(1)把生产用水与生活用水分开,对这些用水系统管路进行了改造;(2)对各泵的冷却水进行改造,使冷却水单独循环,绝对不让冷却水进入煤泥水系统,这样既有利于设备工作安全,也有利于水的管理;(3)对一些主要用水管路安设水表,以便计量管理。经过计量我们计算出洗水闭路后选煤总厂的吨煤水耗为0.046。通过这些努力,选煤总厂于2008年6月基本实现了洗水闭路循环。

3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1经济效益分析

(1)每年多回收约8万吨煤泥,每吨按110元计,每年增收8万吨×110元/吨=880万元;

(2)每年节水150万吨,每吨水费按2.5元计,每年可节省水费150万吨×2.5元/吨=375万元;

(3)杜绝了因为洗煤缺水出现停产现象,保证洗煤正常生产。

仅前二项选煤总厂每年可增收1255万元。而且改造后,其它各项技术指标均有所改善,提高洗煤小时处理量,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洗煤厂工艺标准经过流程(附图)

洗煤厂工艺流程(附图) 煤主要由碳、氢、氧、氮、硫五种元素组成,同时也含有磷、氯、砷等微量元素。原煤在生成过程中混入了各种矿物杂质,在开采和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又混入岩石及其他杂质。选煤就是利用煤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借助各种选矿设备将煤中的有用矿物和杂物分离,并达到使有用矿物相对富集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将煤和矸石分离,降低煤炭的灰分和硫分,提高原煤质量,适应用户需要。 对煤而言,洗选方法主要有重力选煤、浮游选煤和特殊选煤。我们用的方法是重力选煤,主要是依据煤和矸石的密度差异而实现煤和矸石分选的方法。煤的密度一般在1.2-1.8之间,矸石密度一般在1.8以上,在选煤机内借助重力把不同密度的煤和矸石分离。重力选煤又可分为跳汰选,重介质选,溜槽选,斜槽选和摇床选等。 我国选煤厂中采用的最广泛的选煤方法是跳汰选,其次是重介质选和浮选,其他方法均用的很少。我们车间用的正是重介质浅槽分选。工作原理是将悬浮液通过两个部位给入分选槽体内,从下部给入的为上升流,作用是保持悬浮液均匀稳定,同时有分散物料的作用。从侧面给入的为水平流,作用是保持上部的悬浮液的密度稳定,同时形成由入料端向排料端的水平介质流,对上浮煤起运输作用。入选煤进入分选槽后,在调节挡板作用下完全浸入悬浮液中,开始分层,精煤等低密度物浮在上层,矸石等高密度物沉在底层。在下沉过程中,与矸

石混杂的低密度物由于上升流的作用而再充分分散继续上浮。在水平流的作用下,浮在悬浮液上面的低密度物由排料口排出成为精煤产品。在刮板作用下沉到底部的高密度物由机头溜槽排出成为矸石产品。 选煤厂的三个最基本工艺过程是分选前的准备作业(破碎、筛分、分级)、分选作业、选后产品的处理作业。同时重介质选煤又包括五个大的流程:煤流、介质流、循环水系统、煤泥水和清水。 一.分选前的准备作业 筛分用带孔的筛面把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料分成各种粒极的 作业叫筛分。晒分所用的机器叫筛分机或者筛子。 在选煤厂中,筛分作业广泛地用于原煤准备和处理上。按照筛分方式不同,分为干法筛分和湿法筛分。 破碎把大块物料粉碎成小颗粒的过程叫做破碎。用于破碎的机器叫做破碎机。在选煤厂中破碎作业主要有以下要求: 1)适应入选颗粒的要求;精选机械所能处理的煤炭颗粒有一定的范围度,超过这个范围的大块要经过破碎才能洗选。 2)有些煤快是煤与矸石夹杂而生的夹矸煤,为了从中选出精煤,需要破碎成更小的颗粒,使煤和矸煤分离 3)满足用户的颗粒要求,把选后的产品或煤快粉碎到一定的粒度

稀土生产工艺流程图 +矿的开采技术要点

稀土生产工艺流程图 白云鄂博矿 矿石粉碎 弱磁、强磁选矿 铁精矿 强磁中矿、尾矿 火法生产线 汽车尾气净化器 永磁电机 节能灯 风力发电机 各种发光标牌 电动汽车 电动 核磁共振 自行车 磁悬浮 磁选机

稀土矿的开采技术和稀土矿开采方法介绍 时间:2012-2-20 15:24:22 作者:稀土信息部点击:1606次网站电话:028-******** 稀土矿在地壳中主要以矿物形式存在,其赋存状态主要有三种:作为矿物的基本组成元素,稀土以离子化合物形式赋存于矿物晶格中,构成矿物的必不可少的成分。这类矿物通常称为稀土矿物,如独居石、氟碳铈矿等。作为矿物的杂质元素,以类质同象置换的形式,分散于造岩矿物和稀有金属矿物中,这类矿物可称为含有稀土元素的矿物,如磷灰石、萤石等。呈离子状态被吸附于某些矿物的表面或颗粒间。这类矿物主要是各种粘土矿物、云母类矿物。这类状态的稀土元素很容易提取。 常用的稀土矿开采技术 离子型稀土的技术是我国完全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是我国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发现、命名和二代稀土提取工艺科技成果的主要享有单位。时任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分管科研副所长、后任所长的丁嘉榆同志,作为离子型稀土矿第二代提取工艺的发明及应用的主要参与者、领导者,对这一事件的历史发展进程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应记者之约,丁嘉榆同志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全面地、系统地回顾和总结。 时至1970年,在过去长达175年的稀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史中,人们发现自然界中含稀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矿物多达200 种。但真正实际有工业利用价值的稀土矿物原料却为数不多,数量约十种左右。主要有独居石、铈硅石、氟碳铈矿、硅铍钇矿、磷钇矿、褐帘石、铌钇矿、黑稀金矿。但这些矿物中却大部份含有一定数量的铀或钍,而且稀土矿物均以固态、矿物相矿物性态存在,它们往往是与放射性元素共生或伴生。 稀土矿开采方法介绍 1、辐射选矿法 主要利用矿石中稀土矿物与脉石矿物中钍含量的不同,采用γ-射线选矿机,使稀土矿物与脉石矿物分开。辐射选矿法多用于稀土矿石的预选。目前,这种方法在工业上未广泛适用。 2、重力选矿法 利用稀土矿物与脉石矿物密度的不同进行分选。常用的重选设备有圆锥选矿机,螺旋选矿机,摇床等。采用重选主要使稀土矿物与密度低的石英、方解石等脉石矿物的分离,以达到预选富集或者获得稀土精矿的目的。重选广发用于海滨砂矿的生产;在稀土脉矿的选矿中有时也用来作为预先富集的手段。 3、磁选分离法 有些稀土矿物具有弱磁性。可利用它们与伴生脉石及其他矿物比磁系数的不同,采用不同磁场强度的磁选机使稀土矿物与其他矿物分离。在海滨砂矿的选矿中,常采用弱磁选使钛铁矿与独居石分离;也可以采用强磁选使独居石与锆英石、石英灯矿物分离。在稀土脉矿的选矿中,为了简化浮选流程和节省浮选剂,有时也采用强磁选使稀土矿物预先富集。随着强磁技术的不断发展,强磁选将越来越广泛地用于稀土矿的选矿流程之中。 4、浮选法 利用稀土矿物与伴生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采用浮选法使之与伴生脉石及其矿物分离而获得精矿,是目前稀土脉矿生产中广泛采用的主要选矿方法。美国帕斯山稀土矿就是采用浮选法生产稀土矿精矿。在海滨砂的生产中,在用重选获得重砂之后,也常常采用浮选法从重砂中获得稀土精矿。 5、电选法 稀土矿物属于非良导体,可利用其导电性能与伴生矿物有所不同,采用电选法使之与导电性好的矿物进行分离。电选常用于海滨砂矿重选的精选作业。

选矿实验流程

选矿试验的要求 选矿试验资料是选矿工艺设计的主要依据。选矿试验成果不仅对选矿设计的工艺流程、设备选型、产品方案、技术经济指标等的合理确定有着直接影响,而且也是选矿厂投产后能否顺利达到设计指标和获得经济效益的基础。因此,为设计提供依据的选矿试验,必须由专门的试验研究单位承担。选矿试验报告应按有关规定审查批准后才能作为设计依据。在选矿试验进行之前,选矿工艺设计者应对矿床资源特征、矿石类型和品级、矿石特征和工艺性质、以及可选性试验等资料充分了解,结合开采方案,向试验单位提出试验要求,在“要求”中,一般不必详述试验单位通常都应做到的内容,而应着重提出需要试验单位解决的特殊内容和主要问题。 一、选矿试验类型的划分 选矿试验按研究的目的可分为可选性试验、工艺流程试验和选矿单项技术试验三种,按试验规模可分为试验室试验、半工业试验和工业试验三种。为便于明确选矿试验要求和叙述的方便,概括上述两种分类,将选矿试验类型划分为可选性试验、试验室小型流程试验、试验室扩大连续试验、半工业试验、工业试验和选矿单项技术试验六种。 (1)可选性试验。一般由地质勘探部门完成。在地质普查、初勘和详勘阶段,应循序渐进地提高和加深可选性试验研究深度。可选性试验着重研究和探索各种类型和品级矿石的性质与可选性差别,基本选矿方法与可能达到的选矿指标,有害杂质剔除的难易,伴生成分综合回收的可能性等。试验研究的内容和深度应能判定被勘探的矿床矿石的利用在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能为制订工业指标和矿床评价提供依据。可选性试验是在试验室装置或小型试验设备上进行的,一般只作矿床评价用。 (2)试验室小型流程试验。试验室小型流程试验是在矿床地质勘探完成之后,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之前进行。它着重对矿石矿物特征和选矿工艺特性、选矿方法、工艺流程结构、选矿指标、工艺条件及产品(包括某些中间产品)等进行试验研究和分析,并应进行两个以上方案的试验对比。试验研究的内容和深度。一般应能满足设计工作中初步制订工艺流程和产品方案、选择主要工艺设备及进行设计方案比较的要求。由于试验室小型流程试验规模小、试料少、灵活性大、入力物力花费较少,因此允许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广泛的探索,又因它的试料容易混匀,分批操作条件易于控制,因此是各项试验的最基本试验。但是,它是在试验室小型非连续(或局部连续)试验设备上进行的,其模拟程度和试验结果的可靠性虽优于可选性试验,但不及试验室扩大连续试验。 (3)试验室扩大连续试验。试验室扩大连续试验是在小型流程试验完成之后,根据小型流程试验确定的流程,用试验室设备模拟工业生产过程的磨矿、选别乃至脱水作业的连续试验。它着重考察流程动态平衡条件下(包括中矿返回)的选矿指标和工艺条件。各试验研究单位连续试验设备的能力很不一致,一般为 40 一 200kg/h。试验室扩大连续试验比小型流程试验的模拟性较好,可靠性较小型流程试验高些。 (4)半工业试验。半工业试验是在专门建立的半工业试验厂或车间进行的,试验可以是全流程的连续,也可以是局部作业的连续或单机的半工业试验。试验的目的主要是验证试验室试验的工艺流程方案,并取得近似于生产的技术经济指标,为选矿厂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或为进一步做工业试验打下基础。半工业试验所用的设备为小型工业设备,试验厂的规模尚无明确的规定,一般为 1~5t/h。 (5)工业试验。工业试验是在专门建立的工业试验厂或利用生产选矿厂的一个系列甚至全厂进行的局部或全流程的试验,由于其设备、流程、技术条件与生产或今后的设计基本相同,故技术经济指标和技术参数比半工业试验更为可靠。

选矿方法(基本原理、工艺流程)

1、重介质选矿法: (1)方法是基于矿石中不同的矿粒间存在着密度差,(或粒度差),籍助流体动力和各种机械力作用,造成适宜的松散分层和分离条件,使不同物料得到分离。 重介质选矿分选原理 根据阿基米德定理,小于重介质密度的颗粒将在介质中上浮,大于重介质密度的颗粒在介质中下沉。 (2)工艺流程 矿石的重选流程是由一系列连续的作业组成。作业的性质可分成准备作业、选别作业、产品处理作业三个部分。(1) 准备作业,包括a:为使有用矿物单体解离而进行的破碎与磨矿;b:多胶性的或含黏土多的矿石进行洗矿和脱泥;c:采用筛分或水力分级方法对入选矿石按粒度分级。矿石分级后分别入选,有利于选择操作条件,提高分选效率。2) 选别作业,是矿石的分选的主体环节。选别流程有简有繁,简单的由单元作业组成,如重介质分选。(3) 产品处理作业,主要指精矿脱水、尾矿输送和堆存。 2、跳汰选矿法 (1)原理:跳汰选矿是在垂直交变介质流的作用下,使矿粒群松散,然后按密度差分层:轻的矿物在上层,叫轻产物;重的在下层,叫重产物,从而达到分选的目的。介质的密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大,矿粒间的密度差越大,则分选效率越高。 实现跳汰过程的设备叫跳汰机。被选物料给入跳汰机内落到筛板上,便形成一个密集的物料展,这个物料层,称为床层。在给料的同时,从跳汰机下部周期性的给入上下交变的水流,垂直变速水流透过筛孔进入床层,物料就是在这种水流中经受跳汰的分选过程。 (2)工艺过程 当水流上升时,床层被冲起,呈现松散及悬浮的状态。此时,床层中的矿粒,按其自

身的特性(密度、粒度和形状),彼此作相对运动,开始进行分层。在水流已停止上升,但还没有转为下降水流之前,由于惯性力的作用,矿粒仍在运动,床层继续松散、分层。水流转为下降,床层逐渐紧密,但分层仍在继续。当全部矿粒落回筛面,它们彼此之间已丧失相对运动的可能,则分层作用基本停止。此时,只有那些密度较高、粒度很细的矿粒,穿过床层中大块物料的间隙,仍在向下运动,这种行为可看成是分层现象的继续。下降水流结束,床层完全紧密,分层便暂告终止。水流每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用的时间称为跳汰周期。在一个跳汰周期内,床层经历了从紧密到松散分层再紧密的过程,颗粒受到了分选作用。只有经过多个跳汰周期之后,分层才逐趋完善。最后,高密度矿粒集中在床层下部,低密度矿粒则聚集在上层。然后,从跳汰机分别排放出来,从而获得了两种密度不同,即质量不同的产物。 3、浮选 (1)原理:浮选是根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而分选矿物的一种选矿方法。 (2)浮选流程包括磨矿,分级,调浆及浮选的粗选、精选、扫选作业。有一段磨浮流程;分段磨矿-浮选的阶段磨浮流程;精矿或中矿再磨再选流程。浮选产出粗精矿的作业称粗选;粗精矿再选作业称精选;尾矿再选作业称扫选。回收矿石中多种有用矿物时,不同矿物先后浮选的流程称优先浮选或选择浮选;先将有用矿物全部浮出后再行分离的流程,称混合-分离浮选。工业生产时必须针对矿石的性质和对产品的要求,采用不同的药方和浮选流程。 浮选的原则流程即浮选的骨干流程或流程的主干结构。它一般包括段数、循环和矿物的浮选顺序等内容。 3)浮选机:浮选机类型: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充气式浮选机、混合式浮选机或充气搅拌式浮选机、气体析出式浮选机。

选矿工艺流程修订稿

选矿工艺流程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工艺流程试验是为选矿厂设计(或现有选矿厂的技术改造)提供依据,在选矿厂初步设计(或拟定现场技术改造方案)前进行。一般选进行试验室试验,然后在试验室试验的基础上,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半工业或工业试验。 选矿工艺流程试试验内容和必要的资料收集,一般由试验研究单位负责制订,有条件的可由试验、设计和生产部门三结合洽商确定。 一、收集资料的一般内容如下,但具体工程需根据条件的不同,区别对待 (一)了解上级机关下达任务的目地和委托单位提出的要求,例如:选矿厂规模、服务年限;主要有用成分和伴生成综合利用问题;试验阶段的划分;要求试验完成日期;选矿厂处理单一矿床的矿石还是几个矿床、不同类型的矿石;用户对精矿化学成分的特殊要求以及对精矿等级和粒度的要求;建厂地区的水源,选矿药剂,焙烧用燃料等的供应情况和性能分析资料等。 (二)了解有关地质资料,例如:矿床类型;地质储量;矿体产状;矿石类型;品位特征;嵌布特性;围岩脉石等变化情况;远景评价;采样设计等。 (三)了解采矿设计方面的资料,例如:采矿的开拓方案和采矿方法;不同类型矿石的混采、分采;围岩混入率和矿石采出品位;开采设计矿区的矿石类型配比和平均品位;开采设计5-10年内逐年开采的矿石类型配比和平均品位等。 (四)了解选矿方面资料,例如:选矿设计对试验的特殊要求。国内外类似矿石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情况,可能应用的选进技术等。 二、选矿工艺流程试验主要内容有 (一)矿石性质研究 是选择选矿方案和确定选厂设计方案时与类似矿石生产实践作对比分析的依据,其中某些数据是选厂具体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原始数据。 矿石性质研究包括:光谱定性和半定量,化学全分析,岩矿鉴定,物相分析,粒度分析,磁性分析,重液分析,试金分析,磨矿细度,矿石可磨度,及各种物理性能(比重、比磁化系数、导电率、水分、真比重和假比重、堆积角和摩擦角、硬度、粘度等)。 (二)选矿方法、流程结构,选矿指标和工艺条件 直接关系到选矿厂的设计方案和具体组成,是选厂设计的主要原始资料,必须慎重考虑,要求选矿方法、流程结构合理,选矿指标可靠。

洗煤厂工艺流程的介绍

洗煤厂工艺流程的介绍 煤炭加工、矸石处理、材料和设备输送等构成了矿井地面系统。其中地面煤炭加工系统由受煤、筛分、破碎、选美、储存、装车等主要环节构成。是矿井地面生产的主体。 受煤是在井口附近设有一定容量的煤仓,接受井下提升到地面的煤炭,保证井口上下均衡连续生产。 筛分 用带孔的筛面把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料分成各种粒极的作业叫筛分。晒分所用的机器叫筛分机或者筛子。 在选煤厂中,筛分作业广泛地用于原煤准备和处理上。按照筛分方式不同,分为干法筛分和湿法筛分。 破碎 把大块物料粉碎成小颗粒的过程叫做破碎。用于破碎的机器叫做破碎机。在选煤厂中破碎作业主要有以下要求: 1)适应入选颗粒的要求;精选机械所能处理的煤炭颗粒有一定的范围度,超过这个范围的大块要经过破碎才能洗选。 2)有些煤快是煤与矸石夹杂而生的夹矸煤,为了从中选出精煤,需要破碎成更小的颗粒,使煤和矸煤分离 3)满足用户的颗粒要求,把选后的产品或煤快粉碎到一定的粒度

物料粉碎主要用机械方法,有压碎、劈碎、折断、击碎、磨碎等几种主要方式。 选煤 是利用与其它物质的不同物理、物理-化学性质,在选煤厂内用机械方法去处混在原煤中的杂质,把它分成不同质量、规格的产品,以适应不同有户的需求。 按照选煤厂的位置与煤矿的关选煤厂可以分为:矿井选煤厂、群矿选煤厂、中心选煤厂和用户选煤厂;我国现有的洗煤厂大多是矿井洗煤厂。现代化的洗煤厂是一个由许多作业组成的连续机械加工过程。 跳汰选煤 在垂直脉动的介质中按颗粒密度差别进行选煤过程。跳汰选煤的介质是水或空气,个别的也用悬浮液。选煤中以水力跳汰的最多。 跳汰机是利用跳汰分选原理将入选原料按密度大小分选为精煤、中煤和矸煤等产品设备。 重介选煤 在密度大于1g/cm的介质中,按颗粒密度的的大小差异进行选煤,叫做重介质选煤或重介选煤。选煤所用的重介质有重液和重选浮液两类。重介选煤的主要优点是分选效率高与其它选煤方法;入选力度范围宽,分选机入料粒为1000-6mm,漩流器为80-0.15mm生产控制易于自动化。重介选煤的缺点是生产工艺复杂,生产费用高,设备磨损快,维修量大。

选矿工艺流程

选矿工艺流程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工艺流程试验是为选矿厂设计(或现有选矿厂的技术改造)提供依据,在选矿厂初步设计(或拟定现场技术改造方案)前进行。一般选进行试验室试验,然后在试验室试验的基础上,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半工业或工业试验。 选矿工艺流程试试验内容和必要的资料收集,一般由试验研究单位负责制订,有条件的可由试验、设计和生产部门三结合洽商确定。 一、收集资料的一般内容如下,但具体工程需根据条件的不同,区别对待 (一)了解上级机关下达任务的目地和委托单位提出的要求,例如:选矿厂规模、服务年限;主要有用成分和伴生成综合利用问题;试验阶段的划分;要求试验完成日期;选矿厂处理单一矿床的矿石还是几个矿床、不同类型的矿石;用户对精矿化学成分的特殊要求以及对精矿等级和粒度的要求;建厂地区的水源,选矿药剂,焙烧用燃料等的供应情况和性能分析资料等。 (二)了解有关地质资料,例如:矿床类型;地质储量;矿体产状;矿石类型;品位特征;嵌布特性;围岩脉石等变化情况;远景评价;采样设计等。 (三)了解采矿设计方面的资料,例如:采矿的开拓方案和采矿方法;不同类型矿石的混采、分采;围岩混入率和矿石采出品位;开采设计矿区的矿石类型配比和平均品位;开采设计5-10年内逐年开采的矿石类型配比和平均品位等。 (四)了解选矿方面资料,例如:选矿设计对试验的特殊要求。国内外类似矿石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情况,可能应用的选进技术等。 二、选矿工艺流程试验主要内容有 (一)矿石性质研究 是选择选矿方案和确定选厂设计方案时与类似矿石生产实践作对比分析的依据,其中某些数据是选厂具体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原始数据。 矿石性质研究包括:光谱定性和半定量,化学全分析,岩矿鉴定,物相分析,粒度分析,磁性分析,重液分析,试金分析,磨矿细度,矿石可磨度,及各种物理性能(比重、比磁化系数、导电率、水分、真比重和假比重、堆积角和摩擦角、硬度、粘度等)。 (二)选矿方法、流程结构,选矿指标和工艺条件 直接关系到选矿厂的设计方案和具体组成,是选厂设计的主要原始资料,必须慎重考虑,要求选矿方法、流程结构合理,选矿指标可靠。

洗煤工艺流程简述

洗煤工艺流程简述 一、煤的形成 二、煤炭的灰分 三、为什么要洗煤 四、洗煤的工艺 五、浮选柱的工作原理 一、煤的形成 煤是最主要的固体燃料,是可燃性有机岩的一种。它是由一定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成厚层,并埋没在水底或泥沙中,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在世界上各地质时期中,以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和第三纪的地层中产煤最多,是重要的成煤时代。煤的含碳量一般为46~97%,呈褐色至黑色,具有暗淡至金属光泽。根据煤化程度的不同,煤可分为泥炭、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类。 成煤作用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腐泥化阶段或泥炭化阶段。在这一阶段,植物的遗体被微生物分解、化合、聚积,低等植物转变为腐泥,高等植物转变为泥炭。第二阶段为煤化作用阶段。由于地壳沉降,植物死亡后形成的泥炭或腐泥埋藏于地下深处,在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发生固结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 1、煤的用途 火力发电31%,工业锅炉31%,民用20%,炼焦8%,蒸汽机4%,煤化工3%,出口3%

2、中国煤的分类 14大类:褐煤、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1/2中粘煤、气煤、气肥煤、1/3焦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瘦煤、贫煤和无烟煤。3、煤中矿物质种类 粘土矿、碳酸盐矿、氧化物、硫化物、氢氧化物等。 二、煤炭的灰分 煤炭的灰分是煤炭质量的基础指标,煤在彻底燃烧后所剩下的残渣称为灰分。煤炭的灰分又分外在灰分和内在灰分。外在灰分是来自顶板和夹矸石中的岩石碎块,它与采矿方法的合理与否有很大关系。外在灰分通过分选大部分能去掉。内在灰分是煤的原始植物本身所含的无机物,内在灰分越高,煤的可选性越差。 灰分是有害物质。动力煤中灰分增加,发热量降低、排渣量增加,煤容易结渣;一般灰分每增加2%,发热量降低100kcz1/kg 左右。冶炼精煤中灰分增加,高炉利用系数降低,焦炭强度下降,石灰石用量增加;灰分每增加1%,焦炭强度下降2%,高炉生产能力下降3%,石灰石用量增加4%。 三、为什么要洗煤 从矿井中直接开采出来的煤炭叫原煤,原煤在开采过程中混入了许多杂质,而且煤炭的品质也不同,内在灰分小和内在灰分大的煤混杂在一起。洗煤就是将原煤中的杂质剔除,或将优质煤和劣质煤炭进行分门别类的一种工业工艺。洗煤过程后所产生的产品一般分为有矸石、中煤、乙级精煤、甲级精煤,经过洗煤过程后的成品煤通常叫精

洗煤厂工艺流程附图简介

洗煤厂工艺流程附图简介 煤炭加工、矸石处理、材料和设备输送等构成了矿井地面系统。其中地面煤炭加工系统由受煤、筛分、破碎、选美、储存、装车等主要环节构成。是矿井地面生产的主体。 受煤是在井口附近设有一定容量的煤仓,接受井下提升到地面的煤炭,保证井口上下均衡连续生产。 筛分 用带孔的筛面把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料分成各种粒极的作业叫筛分。晒分所用的机器叫筛分机或者筛子。 在选煤厂中,筛分作业广泛地用于原煤准备和处理上。按照筛分方式不同,分为干法筛分和湿法筛分。 破碎 把大块物料粉碎成小颗粒的过程叫做破碎。用于破碎的机器叫做破碎机。在选煤厂中破碎作业主要有以下要求: 1)适应入选颗粒的要求;精选机械所能处理的煤炭颗粒有一定的范围度,超过这个范围的大块要经过破碎才能洗选。 2)有些煤快是煤与矸石夹杂而生的夹矸煤,为了从中选出精煤,需要破碎成更小的颗粒,使煤和矸煤分离 3)满足用户的颗粒要求,把选后的产品或煤快粉碎到一定的粒度物料粉碎主要用机械方法,有压碎、劈碎、折断、击碎、磨碎等几种主要方式。选煤是利用与其它物质的不同物理、物理,化学性质,在选煤厂内用机械方法去处混在原煤中的杂质,把它分成不同质量、规格的产品,以适应不同有户的需求。

按照选煤厂的位置与煤矿的关选煤厂可以分为:矿井选煤厂、群矿选煤厂、中心选煤厂和用户选煤厂;我国现有的洗煤厂大多是矿井洗煤厂。现代化的洗煤厂是一个由许多作业组成的连续机械加工过程。 跳汰选煤 在垂直脉动的介质中按颗粒密度差别进行选煤过程。跳汰选煤的介质是水或空气,个别的也用悬浮液。选煤中以水力跳汰的最多。 跳汰机是利用跳汰分选原理将入选原料按密度大小分选为精煤、中煤和矸煤等产品设备。 重介选煤 在密度大于1g/cm的介质中,按颗粒密度的的大小差异进行选煤,叫做重介质选煤或重介选煤。选煤所用的重介质有重液和重选浮液两类。重介选煤的主要优点是分选效率高与其它选煤方法;入选力度范围宽,分选机入料粒为1000-6mm,漩流器为80-0.15mm生产控制易于自动化。重介选煤的缺点是生产工艺复杂,生产费用高,设备磨损快,维修量大。 重介选煤一般都分级入选。分选块煤一般在重力作用下用重介质分选机进行;分选沫煤在离心力作用下用重介质漩流器进行。 存储 储煤仓:为调节产、运、销之间产生的不平衡,保证矿井和运输部门正常和均衡生产而设定的有一定容量的煤仓,接受生产成品煤炭,保证能顺利出厂,进入最后的装车阶段。 装车:包括装车(船)、吊车和计量。

选煤厂工艺流程

选煤厂工艺流程 主厂房内设有原煤分级、重介斜轮分选、脱介、介质回收、煤泥回收等主要生产环节。 东、西两个井口的原煤由201带式输送机送到主厂房,在机头处装有电磁除铁器,除铁后的原煤进入203原煤分级筛,筛孔Φ120mm,筛上大于120mm的物料入204手选带式输送机,做检查性手选,选出木材等杂物。筛下小于120mm的物料由205刮板输送机配入三组等厚分级筛,每组筛分面积28.8m2,筛孔Φ40mm,第一段为干式筛分,第二段干式和湿式筛分各占1/2,喷水的目的在于提高筛分效率,并可除去块煤表面粘着的细粒,籍以降低带入介质分选系统的煤泥含量,有利于整个介质系统的分选与控制。经过等厚干式筛分后的筛下物40~0mm为末煤产品,经560运送至567和561带式输送机,567入西仓,561运往溢流贮煤场。 等厚筛分后的筛上100~40mm产品进入213号刮板输送机,与手选后的大块300 ~120mm物料配入斜轮分选机。 斜轮分选机槽宽3.2m,块原煤经分选后,选出块精煤和矸石两种产品:矸石用两台9.45m2的双层直线振动筛脱介后,经701带式输送机送至矸石仓;块精煤采用两台18m2双层直线振动筛脱介,由501带式输送机运至502带式输送机,然后分两路:539、540刮板输送机装东仓,503带式输送机装西仓。 精煤和矸石脱介筛筛下的合格介质入合格介质桶,循环复用。稀介质先入稀介质桶而后泵入磁选机。经两段磁选后,磁选精矿入浓介质精矿槽,

可通过介质测控系统向合格介质桶自动补加,磁选尾矿经捞坑进入煤泥水系统。 斗子捞坑和压滤系统在主厂房内,浓缩系统单独建立。 等厚筛组Ⅱ段筛分后1/2筛面加喷水进行湿式分级筛分,产生的筛下煤泥水进入两台斗子捞坑。采用斗子捞坑的优点是:可以控制+0.5mm的物料不进入浓缩机,保证了压滤机的入料粒度。捞坑斗子提升机将捞坑中+40mm物料提起,经560末煤带式输送机掺入末煤产品中。捞坑的溢流流入一台Φ30m的浓缩机,浓缩后的底流泵入主厂房的340、341、342三个Φ3000mm的搅拌桶,搅拌均匀后,由泵送入三台压滤机回收细粒煤泥,滤饼亦掺入末煤。 压滤总面积750m2x3=2250m2。 浓缩机的溢流入循环水池,作为全厂的循环用水。 另设有一台Φ30m的事故浓缩机,两台浓缩机的功能可以互换。 主厂房士0.00米设置集水捞坑,以收集设备放水、滴水等,其溢流入厂外集中水池。 集中水池还可以收集浓缩机的事故放水,并可贮存部分选煤厂多余的水,这对于控制全厂水量平衡起到了调节作用。 集中水池中的水又可泵入浓缩机沉淀、浓缩。

选矿的主要工艺流程

选矿目的要是使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相互分开,为下一步的精选作业做准备,在整个选矿过程中主要的流程可以分为破碎、筛分、磨矿、分级、选别等。下面按照先后顺序为大家介绍下这些工艺流程。 矿石的破碎 从矿山开采出来的矿石块度都很大。目前,露天开采出来的矿块大尺寸为1000mm-1500mm,井下开采出来的矿块大尺寸为300mm-600mm块度这样大的矿石不能直接进行分选,因为,其中的有用矿物与无用矿物、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紧密共生。为了使它们相互分开,即达到单体分离,矿石送到选厂后,首先将矿石破碎到粒度,然后再送入磨矿机磨碎。 矿石的筛分 松散物料通过筛子分成不同粒级的过程,称为筛分。在选矿厂内,筛分多数是与破碎作业相结合。在矿石进入某段破碎机之前,预先分出粒度已经符合要求的合格产物,这种筛分称为预先筛分。它既能防止矿石的过粉碎,又可高破碎

机的生产率。当矿石含水分高和粉矿较多时,还可以避免破碎机的堵塞。当矿石经过破碎机被破碎之后,应用筛分检查破碎产物的粒度,使不合格的过大块矿粒再返回破碎作业,再次进行破碎,这种筛分称为检查筛分。用于矿石筛分的设备以圆形振动筛为主。 磨矿 磨矿是矿石破碎过程的继续,其目的是使矿石中各种有用矿物颗粒全部或大部分达到单体分离,以便进行选别,并使其粒度符合选别作业的要求。 磨矿作业通常是在一个圆筒形的磨矿机中进行的,筒体内一般装有研磨介质,如钢球、钢棒或砾石等等。装钢球(或铁球)的磨矿机为球磨机;装钢棒的为棒磨机;装砾石的为砾磨机。若磨矿机内不装其它介质,只利用矿石自己研磨,则称为无介质磨矿机或称自磨机;自磨机中再加入适量钢球就构成所谓半自磨机。磨机的规格,都以筒体的直径乘以长度表示。 分级 在磨矿作业中,通常采用分级作业与之配合,以便把粒度合格的物料及时分出,既可避免产品过磨,又能提高磨矿效率。选矿厂磨矿作业中使用的分级设备

锑矿选矿工艺流程分析

锑矿选矿工艺流程分析 流程介绍: 提取方法: 锑矿的提取方法除应根据矿石类型、矿物组成、矿物构造和嵌布特性等物理、化学性质作为基本条件来选择外,还应考虑有价组分含量和适应锑冶金技术的要求以及最终经济效益等因素。锑矿石的选矿方法,有手选、重选、重介质选、浮选等。 手选: 锑矿石手选工艺是利用锑矿石中含锑矿物与脉石在颜色、光泽、形状上的差异进行的。该方法虽然原始,且劳动强度较大,但用于锑矿石选矿仍具有特殊意义:因为锑矿物常呈粗大单体结晶或块状集合体晶体产出,手选常能得到品位较高的块锑精矿,适合于锑冶金厂竖式焙烧炉的技术要求;手选能降低选矿生产成本和能耗,因此它在我国广泛使用。据资料统计:我国现生产的18个主要锑选矿厂中,有手选作业的有15座,占83.3%,其中单一硫化锑矿选厂4座,硫化—氧化混合锑矿选厂4座,含锑复杂多金属矿选厂7座。手选选出的块状锑精矿,只需含锑7%以上就可进入竖式焙烧炉直接挥发焙烧,以制取三氧化二锑。手选出含锑高于45%的块状硫化锑精矿,通过熔析法可制取纯净的三硫化二锑(俗称生锑),用于生产。手选除拣出高品位块状锑精矿外,也可以直接丢弃大量废石,以提高入选原矿品位。适合手选的矿石粒度,大都在28~150毫米间。大多数锑选厂采用宽级别手选,只有个别选厂如锡矿山北选厂采用分级成窄级别手选。由于原矿往往含泥,因此洗矿作业常是手选前不可缺少的预备作业。入选原矿经过洗矿然后手选,比不经洗矿直接手选效果要好。 重选: 锑矿石的重选工艺对于大多数锑矿石选厂均适用,因为锑矿物属于密度大、粒度粗的矿物,易于用重选方法与脉石分离。其中:辉锑矿密度为 4.62克/厘米3,而脉石密度介于2.6~2.65克/厘米3之间,其等沉(降)比为2.19 ~2.26,属易选矿石;黄锑华密度为5.2克/厘米3、红锑矿密度为7.5克/厘米3、锑华为5.57克/厘米3,它们与脉石的等沉(降)比分别为2.55~2.63,3.93~4.06和2.76~2.86,这三种锑矿石属于按密度分选的极易选矿石。只有水锑钙,石密度3.14克/厘米3,与脉石等沉(降)比值仅1.29,属于按密度分选较难选矿石,但它在锑矿石中并不算主要成分,不影响重选的使用。总之,不论单一硫化锑矿石或硫化( 氧化混合锑矿石,均具有较好的重选条件。且重选费用低廉,又能在较粗粒度范围内、分选出大量合格粗粒精矿,并丢弃大量脉石,因此,重选仍是当今锑选矿工作者乐于采用的选矿方法。有时,它即使不能直接选出合格锑精矿,然而作为锑浮选作业的预选作业,也常被人接受,特别是浮选在现阶段处理氧化锑矿石的困难很多的情况下,因而重选成了氧化锑矿石的主要选矿方法。 浮选: 浮选是锑矿物最主要的提取方法。硫化锑矿物属易浮矿物,大多采用浮选方法提高矿石晶位。其中:辉锑矿常先用铅盐作活化剂,也有用铜盐或铅盐铜盐兼用的,然后用捕收剂浮选。常用的捕收剂为丁黄药或页岩油与乙硫氮混合物,起泡剂为松醇油或2号油;氧化锑矿则属难浮矿石。

选煤厂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计算版)

《选煤厂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内蒙古科技大学煤炭学院王建忠编制

《选煤厂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该课程设计是在已确定的原料煤资料、选煤方法、入选上下限、大块处理等条件下给定了原则工艺流程的前提下进行的,内容包括对原料煤性质的分析、煤质资料的综合、工艺流程计算、对主要分选作业产品结构进行方案比较、对给定的工艺流程进行评价和编写设计说明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复习所学课程、掌握选煤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得到最基本的实际技能训练、为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设计任务 1.设计一座年处理原煤能力为240万吨的矿区型选煤厂。主要入洗某矿区A层和B层原煤,原煤牌号均为1/3焦煤,其中入洗量为A层70%,B 层30%。 选煤厂工作制度为年工作300天,每天两班生产,一班检修,日工作14小时。 产品要求:精煤灰分Ad%=9%~10% 精煤水分Mt<12% 精煤用于炼焦 中煤就地供发电站 矸石进行综合利用 2.设计一座年处理原煤180万吨的矿井型选煤厂。主要入洗某矿区A 层和B层原煤,原煤牌号均为1/3焦煤,其中入洗量为A层60%,B层40%。 选煤厂工作制度为年工作300天,每天两班生产,一班检修,日工作14小时。 %=9%~10% 产品要求:精煤灰分A d <12% 精煤水分M t 精煤用于炼焦 中煤就地供发电站 矸石进行综合利用 原煤资料见附表1、2、3、3′、4、7、8 计算用表格见附表5、6、9、10、11、12、13、14、15、16、17、18、

19、20 选煤厂工艺流程图见附图 二、设计内容 1.对设计用原始资料进行全面分析,了解原煤性质,根据已制定的工艺流程、选煤方法及入选上下限,进行资料的整理、综合和校正,求得入选原煤的粒度组成和浮沉组成,从而获得选煤产品的理论平衡表。 2.根据工艺流程顺序进行各作业的数量、质量和水量的计算,并列出各作业计算所得数据的汇总表,编制出洗选产品最终平衡表和水量平衡表。 3.根据流程计算结果,对主要设备进行选型和台数的计算。 4.初步掌握设备布置的基本要求。 5.对制定的选煤工艺流程进行分析、评述,并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主要章节如下: (1)设计任务 (2)原料煤资料特征及分析 (3)工艺流程的计算 (4)对工艺流程的评述 (5)主要工艺设备的选型 (6)跳汰车间与浮选车间设备布置说明 (7)总平面布置说明 (8)劳动定员说明 (9)结束语 6、绘制原则工艺流程图、设备联系图和总平面布置图。 三、设计进度及注意事项 设计进度 本课程设计随《选煤厂设计》课程教学过程同步进行,随教学进程由讲课教师布置任务,配合教学内容进行资料综合分析、各作业流程计算和主要设备选型等。工艺流程图、设备联系图、总平面布置图、主厂房设备布置图等均在本课程结束后,集中进行绘制。 设计注意事项 1.计算选煤工艺流程,首先将各作业产品的产率(r%) 全部计算出来并

选煤厂工艺流程

选煤厂分重介、主洗、干燥三个生产车间。 选煤厂重介车间负责把主井提升上来的毛煤进行分选加工成原煤、块煤和矸石等产品。原煤进入原煤仓,供煤质科销售原煤。矸石经运搬队矿车运往矸石山,块煤进入块煤仓供煤质科销售块煤。毛煤、原煤、块煤、矸石等均通过皮带秤进行计量产量,集控员将当班产量填写在重介车间班日报表上,一式两份,班长签字,当班结束后将产量电话报矿调度室。一天三个班结束后,值班厂长在重介车间班日报表上签字确认,一份由中班集控员送矿调度室,一份交厂统计员。 主洗车间根据集团公司及矿的洗精煤计划,对原煤仓中的原煤进行洗选,生产出精煤、洗混煤、煤泥和洗矸石等产品,这此产品装仓后供煤质科销售。各种产品均通过皮带秤进行计量产量,集控员将当班产量填写在主洗车间班日报表上,一式两份,班长签字,当班结束后将产量电话报矿调度室。一天三个班结束后,值班厂长在主洗车间班日报表上签字确认,一份由中班集控员送矿高度室,一份交厂统计员。 干燥车间把主洗车间生产的湿煤泥通过火力干燥后生产出干燥煤泥,供煤质科销。通过皮带秤计量干煤泥产量。集控员将当班产量填写在干燥车间班日报表上,一式两份,班长签字,当班结束后将产量电话报矿高度室。一天三个班结束后,值班厂长在主洗车间班日报表上签字确认,一份由中班集控员送矿高度室,一份交厂统计员。 选煤厂完成集团公司及矿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为矿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选煤厂工艺流程

选煤厂工艺流程,包括重介车间选煤工艺、主洗车间选煤工艺及干燥工艺。?一、重介车间选煤工艺 选煤厂重介车间采用重介斜轮分选工艺,毛煤经重介车间分选后,生产出原煤、块煤和矸石等产品。 毛煤从主井提升到箕斗仓,经100给煤机入101皮带机,在101皮带机机头设有144除铁器,把毛煤中的铁器吸出,铁器分类装车运走。101皮带以下分A、B两个系统,两个系统的原理一样,现以A系统为例进行介绍。煤流经溜槽进入102棒条筛,大于140毫米的大块经大块溜槽进入西手选皮带,手选工将大块矸石捡出,捡出的矸石装车,由运搬队负责运往矸石山。大块煤经116、117皮带机进入1002块煤皮带,最后进入块煤仓。 102筛下煤经溜槽进入104螺旋筛,大于50毫米小于140毫米的煤进入106斜轮分选机,在介质的作用下完成分层,分选出块煤和矸石。块煤由排煤轮排至108块煤振动筛,由拣杂工将块煤中的杂物拣出,块煤脱水脱介后经溜槽进入1002块煤皮带,然后进入块煤仓。矸石经排矸轮排至110矸石振动筛,脱水脱介后进入114皮带,经溜槽进入1001皮带,进入矸石仓。再通过手选皮带人工将夹矸拣出后,矸石经矿车外运到矸石山,夹矸破碎后地销。104螺旋筛的筛下物即原煤,经溜槽进入115皮带,经溜槽进入201皮带,进入原煤仓。 二、主洗车间选煤工艺?选煤厂主车间采用有压给料的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主再洗、粗煤泥重介分选、细煤泥浓缩压滤的选煤工艺。原煤经主洗车间洗选后,生产出精煤、中煤、矸石和煤泥等产品。

洗煤厂工艺流程附图

洗煤厂工艺流程附图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洗煤厂工艺流程(附图) 绩 煤主要由碳、氢、氧、氮、硫五种元素组成,同时也含有磷、氯、砷等微量元素。原煤在生成过程中混入了各种矿物杂质,在开采和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又混入岩石及其他杂质。选煤就是利用煤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借助各种选矿设备将煤中的有用矿物和杂物分离,并达到使有用矿物相对富集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将煤和矸石分离,降低煤炭的灰分和硫分,提高原煤质量,适应用户需要。 对煤而言,洗选方法主要有重力选煤、浮游选煤和特殊选煤。我们用的方法是重力选煤,主要是依据煤和矸石的密度差异而实现煤和矸石分选的方法。煤的密度一般在-1.8之间,矸石密度一般在以上,在选煤机内借助重力把不同密度的煤和矸石分离。重力选煤又可分为跳汰选,重介质选,溜槽选,斜槽选和摇床选等。 我国选煤厂中采用的最广泛的选煤方法是跳汰选,其次是重介质选和浮选,其他方法均用的很少。我们车间用的正是重介质浅槽分选。工作原理是将悬浮液通过两个部位给入分选槽体内,从下部给入的为上升流,作用是保持悬浮液均匀稳定,同时有分散物料的作用。从侧面给入的为水平流,作用是保持上部的悬浮液的密度稳定,同时形成由入料端向排料端的水平介质流,对上浮煤起运输作用。入选煤进入分选槽后,在调节挡板作用下完全浸入悬浮液中,开始分层,精煤等低密度物浮在上层,矸石等高密度物沉在底层。在下沉过程中,与矸石混杂的低密度物由于上升流的作

用而再充分分散继续上浮。在水平流的作用下,浮在悬浮液上面的低密度 物由排料口排出成为精煤产品。在刮板作用下沉到底部的高密度物由机头 溜槽排出成为矸石产品。 选煤厂的三个最基本工艺过程是分选前的准备作业(破碎、筛分、分 级)、分选作业、选后产品的处理作业。同时重介质选煤又包括五个大的 流程:煤流、介质流、循环水系统、煤泥水和清水。 一.分选前的准备作业 筛分用带孔的筛面把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料分成各种粒极的作业叫筛分。晒分所用的机器叫筛分机或者筛子。 在选煤厂中,筛分作业广泛地用于原煤准备和处理上。按照筛分方式不同,分为干法筛分和湿法筛分。 破碎把大块物料粉碎成小颗粒的过程叫做破碎。用于破碎的机器叫做破碎机。在选煤厂中破碎作业主要有以下要求: 1)适应入选颗粒的要求;精选机械所能处理的煤炭颗粒有一定的范围度,超过这个范围的大块要经过破碎才能洗选。 2)有些煤快是煤与矸石夹杂而生的夹矸煤,为了从中选出精煤,需要破碎成更小的颗粒,使煤和矸煤分离 3)满足用户的颗粒要求,把选后的产品或煤快粉碎到一定的粒度 物料粉碎主要用机械方法,有压碎、劈碎、折断、击碎、磨碎等几种主要方式。 原煤 一次分级筛 二次分级筛

选矿工艺流程介绍

选矿工艺流程介绍(附流程图) [导读]:选矿是冶炼前的准备工作,从矿山开采下来矿石以后,首先需要将含铁、铜、铝、锰等金属元素高的矿石甄选出来,为下一步的冶炼活动做准备。选矿一般分为破碎、磨矿、选别三部分。其中,破碎又分为:粗破、中破和细破;选别依方式不同也可分为:磁选、重选、浮选等。本专题将详细向大家讲述选矿的一些具体工艺常识,以及主要选矿设备的大致工作原理,主要控制要点等知识。由于时间的仓促和编辑水平有限,专题中难免出现遗漏或错误的地方,欢迎大家补充指正。 选矿的目的:提高矿石品位。 选矿方法: ◆重力选矿法。根据矿物密度的不同,在选矿介质中具有不同的沉降速度而进行选矿。 ◆磁力选矿法。磁力选矿法是利用矿物的磁性差别,在不均匀的磁场中,磁性矿物被磁选机的磁极吸引,而非磁性矿物则被磁极排斥,从而达到选别的目的。 ◆浮游选矿法。浮游选矿法是利用矿物表面不同的亲水性,选择性地将疏水性强的矿物用泡沫浮到矿浆表面,而亲水性矿物则留在矿浆中,从而实现不同矿物彼此分离。 选矿后的产品:精矿、中矿和尾矿。 ◆精矿是指选矿后得到的含有用矿物含量较高的产品。 ◆中矿为选矿过程中间产品,需进一步选矿处理。 ◆尾矿是经选矿后留下的废弃物。

选矿的流程: (一)矿石破碎 我国选矿厂一般采用粗破、中破和细破三段破碎流程破碎铁矿石。粗破多用1.2m或1.5m旋回式破碎机,中破使用2.1m或2.2m标准型圆锥式破碎机,细破采用2.1m或2.2m短头型圆锥式破碎机。通过粗破的矿石,其块度不大于1m,然后经过中、细破碎,筛分成矿石粒度小于12mm的最终产品送磨矿槽。 (二)磨矿工艺 我国铁矿磨矿工艺,大多数采用两段磨矿流程,中小型选矿厂多采用一段磨矿流程。由于采用细筛再磨新工艺,近年来一些选矿厂已由两段磨矿改为三段磨矿。采用的磨矿设备一般比较小,最大球磨机 3.6m×6m,最大棒磨机 3.2m×4.5m,最大自磨机5.5m×1.8m,砾磨机2.7m×3.6m。 磨矿后的分级基本上使用的是螺旋分级机。为了提高效率,部分选矿厂用水力旋流器取代二次螺旋分级机。 (三)选别技术 1.磁铁矿选矿 主要用来选别低品位的“鞍山式”磁铁矿。由于矿石磁性强、好磨好选,国内磁选厂均采用阶段磨矿和多阶段磨矿流程,对于粗粒嵌布的磁铁矿采用前者(一段磨矿),细粒、微细粒嵌布的磁铁矿采用后者(二段或三段磨矿)。我国自己研制的系列化的永磁化,使磁选机实现了永磁化。70年代以后,由于在全

洗煤厂工艺流程(附图)

洗煤厂工艺流程(附图) 绩 煤主要由碳、氢、氧、氮、硫五种元素组成,同时也含有磷、氯、砷等微量元素。原煤在生成过程中混入了各种矿物杂质,在开采和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又混入岩石及其他杂质。选煤就是利用煤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借助各种选矿设备将煤中的有用矿物和杂物分离,并达到使有用矿物相对富集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将煤和矸石分离,降低煤炭的灰分和硫分,提高原煤质量,适应用户需要。 对煤而言,洗选方法主要有重力选煤、浮游选煤和特殊选煤。我们用的方法是重力选煤,主要是依据煤和矸石的密度差异而实现煤和矸石分选的方法。煤的密度一般在1.2-1.8之间,矸石密度一般在1.8以上,在选煤机内借助重力把不同密度的煤和矸石分离。重力选煤又可分为跳汰选,重介质选,溜槽选,斜槽选和摇床选等。 我国选煤厂中采用的最广泛的选煤方法是跳汰选,其次是重介质选和浮选,其他方法均用的很少。我们车间用的正是重介质浅槽分选。工作原理是将悬浮液通过两个部位给入分选槽体内,从下部给入的为上升流,作用是保持悬浮液均匀稳定,同时有分散物料的作用。从侧面给入的为水平流,作用是保持上部的悬浮液的密度稳定,同时形成由入料端向排料端的水平介质流,对上浮煤起运输作用。入选煤进入分选槽后,在调节挡板作用下完全浸入悬浮液中,开始分层,精煤等低密度物浮在上层,矸石等高密度物沉在底层。在下沉过程中,与矸石混杂的低密度物由于上升流的作用而再充分分散继续上浮。在水平

流的作用下,浮在悬浮液上面的低密度物由排料口排出成为精煤产品。在刮板作用下沉到底部的高密度物由机头溜槽排出成为矸石产品。 选煤厂的三个最基本工艺过程是分选前的准备作业(破碎、筛分、分级)、分选作业、选后产品的处理作业。同时重介质选煤又包括五个大的流程:煤流、介质流、循环水系统、煤泥水和清水。 一.分选前的准备作业 筛分用带孔的筛面把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料分成各种粒极的作业叫筛分。晒分所用的机器叫筛分机或者筛子。 在选煤厂中,筛分作业广泛地用于原煤准备和处理上。按照筛分方式不同,分为干法筛分和湿法筛分。 破碎把大块物料粉碎成小颗粒的过程叫做破碎。用于破碎的机器叫做破碎机。在选煤厂中破碎作业主要有以下要求: 1)适应入选颗粒的要求;精选机械所能处理的煤炭颗粒有一定的范围度,超过这个范围的大块要经过破碎才能洗选。 2)有些煤快是煤与矸石夹杂而生的夹矸煤,为了从中选出精煤,需要破碎成更小的颗粒,使煤和矸煤分离 3)满足用户的颗粒要求,把选后的产品或煤快粉碎到一定的粒度 物料粉碎主要用机械方法,有压碎、劈碎、折断、击碎、磨碎等几种主要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