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hMV制作教程

flashMV制作教程
flashMV制作教程

双击桌面图标,点→【创建新项目】→打开Flash文档,进入Flash编辑界面。

默认设置Flash大小为550x400像素,【帧频】:12fps/s,即每秒播放12帧Flash软件打开后,就可以看到一个白色方框,这个就是“工作面”习惯上称作“舞

台”

在制作MTV之前首先设置一下【工作区】,也就是平时所说的舞台。

点右上角的设定把舞台设定由100%变为50%

在舞台上点右键→点【标尺】,就可以看到两条【标尺】<上面和左面各一条)拖动上面的【标尺】,放到舞台的上边缘,再拖动【标尺】放到舞台的下边缘。同样,拖动左面的【标尺】放到舞台的左边缘,再拖一次放到舞台的右边缘,这样在舞台上就形成了一个由四条线组成的框,在舞台上点右键,在下拉条中点【辅助线】→点【锁定辅助线】。

添加辅助线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导入到舞台的图片盖住舞台,

看不到舞台大小。

<1)选择图片的要求:选择图片时,一定要选择小图放大后的图片保存,这样的图片才能使用。每个Flash歌曲需要筛选15-20张图片,图片画面要和歌曲意境比较贴近,所选图片不要太小,一般像素在1000以上较好,像素小,播放效果就差,图片最小不要小于舞台的一半,每个图片只允许转换成元件一次,最多转换成15-20个元件,转换太多,文件就会很大,上传作品不容易成功。<2)导入图片和声音:打开【文件】→点【导入】→点【导入到库】。依次浏览所选择图片和声音文件的保存路径,选定图片和声音,点【打开】,将图片和声音文件【导入到库】。有时为什么看不到导入的图片和声音?打开库的快捷键为【ctrl+L】打开菜单栏的【窗口】→点【库】就可以看到导入的图片了点导入的声音文件在库中就能看到声

音波纹线

至此前期的准备工作基本结束,接下来就是制作了

四:插入图层的方法和步骤点舞台右上角的第一个按钮+添加图层,依次点击五下,插入六个图层,双击图层重新命名,图层的名称分别为⑴【背景层】⑵【图片层】⑶【歌名层】⑷【音乐层】⑸【音乐标记层】<6)【歌词层】。图层按照顺序排列,可以按从下到上的顺序,也可以把上面的图层依次拖下来,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点小锁锁定全部图层,编辑哪一层打开哪一层,同时把该层拖到最上面,以便编辑,编辑完成后,再锁定,以防编辑其他图层时误操作。如果看不到全部图层,可以把鼠标放在舞台的左上方,等鼠标变成双箭头往下拉动舞台,图层就能看清楚了。我这里所说的建立六个图层并不是绝对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习惯设置,有的朋友喜欢用遮罩,也可以建立遮罩层,至于怎样排列,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有些人习惯把每句歌词或者每张图片都建一个单独的层,这也未尝不可,建议建一个层文件夹,把新建的歌词或者图片层都打包放到层文件夹,这样看起来就清爽多了。五:制作声音层的方法和步骤点〖音乐层〗的小锁,打开〖音乐层〗进行编辑。注意:〖音乐层〗操作时都是〖插入

帧〗计算和查看音乐长度的方法:要计算音乐的长度<所占帧数),首先应该知道音乐的播放时间,选择【音乐】图层第1帧,打开【属性】面板就可以看到相应的信息,也可以利用

MP3播放器查看歌曲播放时间根据计算得出歌曲长度<歌曲播放时间秒X12=桢数)

228X12=2736

点〖音乐层〗第一帧下面的小圆圈,插入帧,再把声音文件从库中拖到舞台,然后就能看见第一帧黑圈上有一条小黑线,在35-45帧处按右键插入帧,拉滚动条至550-560处,点击右键【插入帧】,然后依次在1120,1680,2240……处【插入帧】,这样在图层上就可以看到声音波纹线,一直依次插入帧,到没有声波线为止,拉动滚动条在声音的结尾处可以看到一条很笔直小横线,在结尾处也【插入帧】,后面不要插入空白关键帧。一首歌一般都在2000帧以上,插入帧时,每隔560桢插入一帧。还有一种导入音乐的方法:选中【音乐】图层的第一帧,在【属性】面板中打开【声音】下拉菜单,选择刚导入的“挂念mp3”

音乐文件在【属性】面板选择了“挂念<1)mp3”音乐后以后,音乐就被导入到场景,【音乐】图层的第一帧出现一条表示声波的小横线。音乐导入后〖插入桢〗的方法同上面介绍的一样,一直到歌曲结尾出现平直的横线。

怎样删除‘音乐层’多余的帧?在声音结尾的地方也就是声音最后一个帧处,按住鼠标右键往后拖动,把多余的帧拖黑,在黑的部分点〖右键〗点〖删除帧〗。拉动滚动条回到第一帧

处,点声音把【属性】中【事件】设置为【数据流】点声音层小锁敲【Enter】键就可以听到声音了,如果要让声音停下来,再按一次【Enter】键。六“背景层”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打开〖背景层〗小锁,把库中背景图片拖到舞台上,在背景图片上按鼠标右键点【转化为元件】,会出现【转换为元件】对话框,在【名称栏】输入元件名称,元件类型分⑴【影片剪辑】⑵【按钮】⑶【图形】三种,点〖图形〗前的小原点选中<选定转化为图形)→点【确定】)

第一次使用软件,类型设置默认为【影片剪辑】。按鼠标右键点【任意变形】,在背景图片上会出现八个小方框,拉动上面的小方框,可以任意调整改变图片大小,图片最好比舞台大点。

在〖背景层〗50帧处,按右键插入【关键帧】在前面任意地方【创建补间动画】,在125帧处插入【关键帧】在前面任意位置【创建补间动画】,如果想让背景层一直显示到歌曲结束,拉动滚动条到和声音结尾对齐的地方插入【关键帧】,在前面任意部位【创建补间动画】,拉动滚动条回到50帧处放大图片<可以随意放大)图片由小变大。背景制作完毕,锁定【背景层】。七、歌名层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插入桢的快捷键为F5 关键桢的快捷键F6,空白关键桢为F7 >点歌名层的小锁,打开歌名层进行编辑,在第一帧处插入【关键帧】,点工具栏上的大写【A】在舞台上拖出一矩形方框,调整输入法,输入歌名,如

果字体太小,在右下角12处有个下拉小箭头,可以重新设置文字大小<80左右),在【属性】里设置字体颜色,点工具栏上的黑色小箭头,把文字移动到合适位置,在25帧处按鼠标右键插入【关键帧】【创建补间动画】,在75帧处插入【关键帧】【创建补间动画】,在100帧处插入【关键帧】【创建补间动画】,在101帧处插入【空白关键帧】<一句话或者一张图片结尾就要插入空白关键祯,在图层上关键桢黑色实心小圆点,空白关键帧显示为白色空心圆点)怎样让歌名文字动起来?在25桢处点第一帧,点歌名,拖动文字到舞台的右面,再把歌名拖到左面,在100桢处插入第四【关键帧】【创建补间动画】,观看效果就会看到歌名从舞台的右面移动到舞台左面,歌名制作完毕,锁定歌名层。点“A”后在图片上拖出的的矩形方框是竖排怎么办?点下面【属性】,在字体的最后一行有一标记改变文本方向【ABCD】的按钮,点开,把【垂直】设置,改成【水平】设置就可以了。

八、歌词标记层:这一步是以后添加歌词和图片的关键,因此正确标记每一句歌词的开始至关重要<歌词和图片的〖关键帧〗插入位置是一样的)拖动红色播放桢头返回到第一桢,按键盘上的【Enter】键,开始播放音乐,当听到开始唱第一句歌词时,敲【Enter】键停止播放,在红色播放桢停止的地方选中〖歌词标记层〗的该桢,按【F6】插入一个关键桢,同

时打开【属性】面板,在【帧标签】中输入“第一句”三个字或者NO.1,打开【标签类型】下拉菜单,选择【注释】。

添加注释以后,在〖声音标记层〗就可以看到【关键桢】上有两条绿色的斜线和注释文字,敲【Enter】键继续播放,用同样的方法在每句歌词的开始处都添加桢【注释】,所有歌词添加完毕,从头到尾再仔细听一遍,标记不够准确的地方把桢【注释】标签拖到合适位置,直至准确无误。九、歌词层的制作方法和步骤(1>字幕制作打开歌词层小锁,在歌词层建议写上〖演唱者〗和〖制作者〗的名字,当然也可以把演唱者和制作者单独新建一个图层.歌词层不在第一帧处插入【关键帧】,而在25帧处插入【关键帧】,输入〖演唱者〗的姓名如〖演唱者〗:陈洁丽,敲回车换行,再输入〖制作者〗:如雁南飞,按右键选中全部文字,在【属性】中设置【字体】、【字体大小】、【颜色】等,点工具栏的〖移动工具〗把文字移动到合适位置。在50帧处插入第二【关键帧】,在前面任意位置【创建补间动画】,在100帧处插入第三【关键帧】【创建补间动画】,在125帧处插入第四【关键帧】,【创建补间动画】,在后面插入一个【空白关键帧】。点第一【关键帧】,把文字移动到左面,点第四【关键帧】把文字移动到右面。<和歌名文字移动的方向刚好相反)文字移动方式:左边进右边出每首歌在演唱之前一般都有过门,为了不让作品看起来单调,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对作品进行美化,在出现歌词之前加一段自己的

话或者是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做成滚动字幕,这样看起来效果更好。滚动字幕的制作:在127帧处插入【关键帧】,点工具栏的【A】拉出一个矩形方框,输入一段话<也可以选择一段话,按右键复制、粘贴)选中文字调整字体宽度、大小、颜色等,点【移动工具】,移动文字到舞台下面【创建补间动画】,在240帧处插入第二帧,移动文字到上面,【创建补间动画】。插入【空白关键帧】,回到127帧处看文字效果。这样就看到文字从下面缓缓上升,锁定歌词层。<这里是两个〖关键帧〗,一个〖空白关键帧〗)(2>歌词制作:歌词的制作,可以借助第三方软件如

:

这两款文字特效软件,内置了几百种效果,做出的歌词效果,很多是用Flash无法完成的,至于怎样使用这两款软件这里就不做详细介绍了,点击查看这两款软件都是所见即所得,也就是说你添加的效果很快就能在软件中预览到,对你所添加的效果不满意还可以继续修改,这两款软件稍加研究就会操作了,但想做出精美的效果,还得下点功夫。利用任意一种软件,把所有的歌词编辑好,并按歌词顺序作好标记,歌词制作好以后以swf格式保存在电脑硬盘中,需要的时候直接导入到Flash 中。歌词的导入:打开歌词层小锁,点菜单栏上【插入】-【新建元件】命令,新建【名称】为〖歌词1〗的【影片剪辑】元

点【文件】--【导入】-【导入到舞台】在电脑中找到你用辅助软件制作好的第一句〖歌词1.swf〗文件,打开就直接导入到新建〖歌词1〗电影剪辑中了

如果想让你导入的〖歌词1〗影片剪辑只播放一次,那就要加一个停止命令了,打开【动作】面板,打开【时间轴控制】,双击【Stop】命令,就会在〖歌词1〗影片剪辑图层中看到最后一帧上面多了个字母a,表示播放一次停止。

点场景1返回场景,在【歌词层】240帧处,也就是和【音乐标记层】第一句歌词开始对齐的地方按【F6】插入【关键帧】,然后打开库面板<快捷键ctrl+L>把〖歌词1〗【电影剪辑】元件拖到舞台上,打开对齐面板调整歌词位置,按下【相对于舞台】按钮,再分别单击【水平中齐】和【垂直中齐】按钮,使歌词显示在舞台中央处,当然也可以直接拖动歌词放到你认为合适的地方,这样第一句歌词就加好了,继续拖动红色帧播放头到【标记层】第二句歌词开始的地方,选中【歌词层】上与其对应的帧,按【F6】插入【关键帧】,这时【舞台】上看到的仍然是第一句歌词的内容。单击舞台上〖歌词1〗实例,打开【属性】面板,单击【属性】面板中间的【交换】按钮,打开【交换元件】对话框,就可以看见你导入到库的所有歌词元件都在这个对话框中,选中〖歌词2〗,单击【确定】,利用这种交换添加歌词,每句歌词的位置都一样不用再调整歌词的位置了,用这种方法把剩余的歌词都添加进去,打开【控制】

点【测试影片】,呵呵,怎么样对你自己很佩服吧!小技巧附件一【库面板中歌词元件的整理】:用辅助软件做出的歌词,每句歌词都会有好几个元件,一首歌歌词添加完,元件有很多,这样库显得很凌乱,如果再加上图片转换的元件就更多了,为了能让库中的元件一目了然,可以建立几个文件夹,分门别类的把不同元件放到同一类型的文件夹中,首先在库中点【新建文件夹】按钮,建立几个文件夹,如〖歌词文件夹〗,〖图片文件夹〗等。这里以歌词文件夹为例:当第一句歌词导入到库后,按住【ctrl】键选择歌词剪辑元件,以及产生的子元件,全部选中后,点右键,点〖移至新文件夹〗,把弹出的新建文件命名〖歌词1.0〗,这样第一句歌词的元件全部在这里了,然后把〖歌词1.0〗文件夹拖到〖歌词文件夹〗中,每导入一句歌词,整理一次,分别命名〖歌词1.0〗〖歌词2.0〗〖歌词3.0〗.....这样看起来够爽吧

附件二【图层面板的整理】图层面板的整理和库面整理是一个道理有些人喜欢每张图片或每个道具都单独建立一个层,更有人喜欢把每句歌词建一个层,这样一首歌也有几十甚至上百个层,层数太多了,有时就不能完全显示,编辑的时候也容易出错,利用层文件夹把同一类型的层放在一起,无论编辑还是查看层都很方便.十:用Flash8.0制作歌词的方法和步骤上一节介绍了利用第三方软件制作歌词以及导入歌词的方法,它的优点是制作快捷,歌词特效变换丰富,缺点是文件体积比较大,有时为了上

传更容易成功,利用Flash8.0软件制作歌词添加特效,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在这一节着重介绍利用软件自身制作歌词以及添加部分特效的的方法。<1):歌词的编辑制作打开歌词层小锁,点菜单上的【插入】【新建元件】或者按Ctrl+F8新建一个【名称】为【歌词1】的图形元件.在工具箱选择【文本工具】,按Ctrl+F3打开【属性】面板,设置文本类型为【静态文本】字体为【华文行楷】字体大小为【34】字体颜色为【黑色】按按钮加粗文字,在舞台上单击鼠标,在文本框中输入文字,或者复制以前保存的歌词:那段放不下的情叫挂念单击【选择工具】选中舞台上的歌词文本,按快捷键Ctrl+K,打开【对齐】面板,按下【相对于舞台】按钮,再分别选择【水平中齐】和【垂直中齐】按钮,这样歌词就显示在舞台中央了.以此类推新建歌词2、歌词3......图形元件,作好整首歌的全部歌词,歌词有重复的可以只建一个元件。歌词作好了,是不是感觉有点单调,接下来我们进一步对歌词进行处理,使其显示色彩渐变效果。按【Ctrl+k】打开库面板,双击【歌词1】的图形元件,进入元件编辑状态。选中【歌词1】文本,按两次【Ctrl+B】将歌词文本打散

点【歌词1】元件编辑场景,在第一帧处右键单击,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复制帧】,点新建图层按钮,新建【图层2】,鼠标右键单击【图层2】的第一帧,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粘贴帧】,锁定【图层1】.

按【shift+F9】键打开【混色器】面板,选择【线性】渐变填充,你喜欢什么颜色,调节中间的色块,也可以多加几个色块,直到你满意为止.

颜色调整好后,选择【颜料桶工具】,单击歌词文本,进行填充,再选择【填充变形工具】,旋转渐变颜色的填充方向为90度。选中【图层2】的第一帧,用键盘上的方向键,向下向左各移动一个像素的距离,这样看起来更有立体感。按照同样的方法把所有的歌词都加工一遍,这样歌词看起来是不是好看多了。

现在8.0版本增加了滤镜效果,滤镜可以用于文本、按纽和影片剪辑,利用滤镜可以设置很多效果,而且制作起来非常方便快捷,打开每个效果都有具体选项设置,滤镜效果可以累加,不想要的按取消,这里就不一一示范了,有兴趣不妨试试。

十一、图片层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滚动字条在240帧处结束,图片层就从240帧处开始。其实图片和歌词的添加位置是一样的,也是根据歌词标记层的位置确定的。

<做图片层分三大步骤)<一)插入图片的方法和步骤<分5个步骤)1、在插入图片的地方,使用右键插入【关键帧】。2、把库里的图片拖到舞台上3、在图片上按右键转化为【元件】。点〖确定〗。一定要选择图形

4、在图片上按右键点〖任意变形〗,调整图片

5、拖动图片和舞台一样大小先把舞台设定为25%再放大为50%。图片如果没

有转化为元件,舞台中的图片边缘是锯齿状的虚线,图片转化成了元件,图片的四周就成了实线。<二)插入关键帧的步骤<4个关键帧和一个空白关键帧)在歌开始的地方插入第一【关键帧】,仔细听歌,在每一句歌词结尾的地方包括虚声部分,敲回车停下来。注意<在下一句歌词开始的第一个字的地方),按右键插入第四个【关键帧】在前面任意部位【创建补间动画】,在第四帧后面插入【空白关键帧】。第二关键帧的位置在:第一关键帧后10-15帧处。第三关键帧的位置在:第四关键帧前10-15帧处。<三)图片淡入淡出的步骤做图片淡入淡出效果,只需调整第一和第四关键帧第一:插入【关键帧】第二:点舞台上的图片第三:在【属性】里把颜色【无】设置为英文字母【Alpha】第四:把右边的色调由100%调整到20%左右敲回车,回到第一关键帧,预览图片效果,看到的是图片慢慢放大。<在第三关键帧处把图片放大)下一张图片的制作重复前面的步骤。在上一空白关键帧后面插入关件帧→把库里图片拖到舞台→点右键转化为【元件】。图片的其他效果:上下移动:点第一帧把图片移动到上面,点第四帧,把图片移动到下面左右移动:点第一帧把图片移动到左面,点第四帧,把图片移动到右面图片的变大变小:点第一帧把图片缩小,第四帧把图片缩小,第三帧放大图片图片旋转:点第二【关键帧】,设置下面为顺时针旋转在歌曲的过门处随便插入两三张图片<也是4+1)。首先,插入第一关键帧,第二关键帧的位置在第一关键

帧后15帧处,第三关键帧的位置在第二关键帧后30-50帧处。第四关键帧的位置在第三关键帧后15帧处。如需要重复使用上面的图片,可以把库中的图片元件直接拖进来使用。这里所说的关键桢的位置,是相对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歌词桢的多少添加图片的效果,有了标记层图片添加速度很快,图片复杂效果也可以用特效软件制作,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十二、Flash文件的保存和发布<1):文件的保存:整个操作完成后,点【文件】→【另存为】→选择保存路径<可以保存在桌面或你电脑的其他硬盘上,输入【swf】文件名称(可以加网名> →【保存】。现在保存的文件还可以打开修改或继续编辑。

<2):文件的发布:点〖文件〗→〖导出影片〗→〖输入文件名称〗→〖保存〗→把加载顺序改为〖自上而下〗,点住下面的〖覆盖声音〗,如果不勾住声音文件会很大→点〖确定〗,这样一首完整的MTV就制作好了,然后找一个上传网站,把你的作品上传上去就有了我们所需要的地址了。

歌词导入的方法和前面【影片剪辑】元件导入的方法是一样的,在歌词层和标记层【第一句】对应的帧插入【关键帧】,打开【库】面板,把【歌词1】元件拖到场景中,放到合适位置,在【第二句】歌词开始的前5帧处,插入【关键帧】按【Ctrl+F3】打开【属性】面板打开【颜色】下拉菜单,选择【Alpha】<透明度),设置【Alpha】值为“50%”。在前面任意帧处点右键【创建补间动画】,这样歌词的淡出效果就

做好了,淡入效果则是先在第一【关键帧】上设置【透明度】为“50%,第二句歌词开始前5帧处插入【关键桢】,前面任意帧,点右键【创建补间动画】。第二句歌词利用【属性】面板的【交换】命令替换掉,其他歌词也一样,这样一首歌的歌词就算添加完毕了。下一节介绍图片的添加方法。

服装制作工艺基础知识

第一章服装制作工艺基础知识 第一节服装术语 服装术语是指服装用语,比如某一个品种,服装上的某个部位,服装制作每一种操作过程和服装成品质量要求等,都有专用语,它有利于指导生产,有利于传授和交流技术知识,也有利于管理,在服装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服装成品部件名词术语 1、上主装部位(衣服) 前身:门襟、里襟、驳头、小肩、串口、底边止口、驳口、止口圆角、省位。 后身:背缝、背衩、后肩省、过肩。 领子:倒挂领、领上口、领下口、领里、立领、袖子、一片袖、圆装袖、中缝圆袖、连袖。 口袋:有盖贴袋、风琴袋、暗裥袋、明裥袋。 2、下装部(裤子) 烫迹线、侧缝、腰头、腰里、后袋、门襟、里襟、侧缝直袋、侧缝斜袋、串带袢。 (二)服装操作术语 1、缉缝, 2、缉明线, 3、缉省缝, 4、坐缉缝, 5、分缉缝, 6、坐倒缝, 7、坐缉缝, 8、分缉缝, 9、环针,10、

擦针,11、内包缝,12、外包缝。 第二节服装专用符号 服装专用符号是一种用符号代替汉字说明,即简洁又明了,比文字表示更形象标准,也便于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下面是部分专用符号。 (一)服装熨烫工艺符号及名称 服装面料在工业生产中熨烫也是一道重要的工序,熨烫符号表示了熨烫方式和熨烫温度的要求。下面是这些符号表示熨烫温度。 (二)服装缝纫工艺符号及名称 服装在各部位设计了不同的工艺结构,工艺造型,服装缝纫工艺用比较形象的符号,明确地表达所要采用的缝纫方式,工艺流程各道工序的操作人员必须按照缝纫工艺符号所表示的方式进行操作。 1、手缝工艺符号及名称 2、服装机缝符号及名称 第三节电动平缝机介绍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平缝机的种类和型号也不断增加。现在工业平缝机虽然种类繁多,外观各有不同,但从机械结构传动原理和过程上来看基本上相似。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图汇总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图 ┌——┐┌——┐┌———┐┌——┐┌——┐┌——┐┌——┐ │验布│→│裁剪│→│印绣花│→│缝制│→│整烫│→│检验│→│包装│ └——┘└——┘└———┘└——┘└——┘└——┘└——┘ 服装生产的工艺流程大全 (一)面辅料进厂检验 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面料经过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有些梭织物制成半成品后,根据特殊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皱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二)面料检验的目的和要求 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通过对进厂面料的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的正品率。 面料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大方面。外观上主要检验面料是否存在破损、污迹、织造疵点、色差等等问题。经砂洗的面料还应注意是否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点。影响外观的疵点在检验中均需用标记注出,在剪裁时避开使用。 面料的内在质量主要包括缩水率、色牢度和克重(姆米、盎司)三项内容。在进行检验取样时,应剪取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度。 同时对进厂的辅料也要进行检验,例如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辅料不予投产使用。 (三)技术准备的主要内容 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由技术人员做好大生产前的技术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的制作三个内容。技术准备是确保批量生产顺利进行以及最终成品符合客户要求的重要手段。 工艺单是服装加工中的指导性文件,它对服装的规格、缝制、整烫、包装等都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对服装辅料搭配、缝迹密度等细节问题也加以明确。服装加工中的各道工序都应严格参照工艺单的要求进行。 样板制作要求尺寸准确,规格齐全。相关部位轮廓线准确吻合。样板上应标明服装款号、部位、规格、丝绺方向及质量要求,并在有关拼接处加盖样板复合章。 在完成工艺单和样板制定工作后,可进行小批量样衣的生产,针对客户和工艺的要求及时修正不符点,并对工艺难点进行攻关,以便大批量流水作业顺利进行。样衣经过客户确认签字后成为重要的检验依据之一。 (四)裁剪工艺要求 裁剪前要先根据样板绘制出排料图,“完整、合理、节约”是排料的基本原则。在裁剪工序中主要工艺要求如下:(1)拖料时点清数量,注意避开疵点。(2)对于不同批染色或砂洗的面料要分批裁剪,防止同件服装上出现色差现象。对于一匹面料中存在色差现象的要进行色差排料。(3)排料时注意面料的丝绺顺直以及衣片的丝缕方向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对于起绒面料(例如丝绒、天鹅绒、灯芯绒等)不可倒顺排料,否则会影响服装颜色的深浅。(4)对于条格纹的面料,拖料时要注意各层中条格对准并定位,以保证服装上条格的连贯和对称。(5)裁剪要求下刀准确,线条顺直流畅。铺型不得过厚,面料上下层不偏刀。(6)根据样板对位记号剪切刀口。(7)采用锥孔标记时应注意不要影响成衣的外观。裁剪后要进行清点

服装制作工艺流程图25614

服装制作工艺流程 1,原材料检查工艺 2,裁剪工艺 3,缝纫制作工艺 4,锁钉工艺 5,后整理工艺 以文字表达方式阐述制作过程可能会遇到的难点,疑点进行解剖,指出重点制作要领,以前后顺序逐一进行编写,归纳。 原材料检查工艺: (1)验色差——检查原辅料色泽级差归类。 (2)查疵点,查污渍——检查辅料的疵点,污渍等。 (3)分幅宽——原辅料门幅按宽窄归类。 (4)查纬斜——检查原料纬纱斜度。 (5)复米——复查每匹原辅料的长度。 (6)理化实验——测定原辅材料的伸缩率,耐热度,色牢度等。 裁剪工艺: (1)首先检查是否要熨烫原辅料褶皱印,因为褶皱容易放大缩小裁片。 (2)自然回缩,俗称醒料,把原辅料打开放松,自然通风收缩24小时。 (3)排料时必须按丝道线排版,排出用料定额。 (4)铺料——至关重要的是铺料人手法一致,松紧度适中,注意纱向,不要一次铺得太厚,容易出现上下层不准等现象,需挂针定位铺料的挂针尖要锋利,挂针 不宜过粗,对格对条的务必挂针,针定位时要在裁片线外0.2cm,针织面料铺 料时更应注重松紧度,最容易使裁片出现大小片,裁片变形等。

(5)划样,复查划样,在没推刀之前,检查是否正确,做最后确认。 (6)裁剪推刀,要勤磨刀片,手法要稳,刀口要准,上下层误差不允许超0.2cm,立式推刀更应勤换刀片,发现刀口有凹凸现象及时更换,会导致跑刀,刀口不准等。 (7)钻眼定位和打线钉定位,撒粉定位三种方法,首先要测试钻眼是否有断纱,走纱等,通常 用打线钉解决这一块,打线钉时也要注意针不能太粗,针尖要锋利,另外就是撒粉定位虽 费时不容易造成残次。 (8)打号——打号要清晰,不要漏号,错号,丢号等。 (9)验片——裁片规格准确,上下皮大小一致,瑕疵片,有无错号,漏打刀口,可提前把残此片更换,注意按原匹料进行更换,注意整洁,无色差,然后分包打捆待发生产线。 缝纫制作工艺 A.上衣类按前后序制作 所有缝分1cm,机针用DB75/11# 针距3cm12针用顺色细棉线明线按样衣规格做0.6cm,特殊要求另示 1.修边—修剪毛坯裁片,去除画粉等毛边,参照样板的大小修边,注意净板和毛版的区分。 2.打线丁—用白棉纱线在裁片上做出缝制标记.用撞色线为宜。 3.剪省缝—把省缝剪开,线丁里0.5cm为止,也不能过长和偏短。 4.环缝—剪开的省缝用环形针法绕缝,用纤边机嵌缝也可以,不透针透线为宜。 5.缉省缝—根据省的大小,将衣片的正面相对,按照省中缝线对折,省根部位上下层眼刀对准,由省根缉至省尖,在省尖处留线头4cm左右,打结后剪短,或空踏机一段,使上下线自然交织成线圈,收省后省量的大小不变,缉线要顺,直,尖。另还应注意省根处出现亏欠变形6.烫省缝——省缝坐倒熨烫或分开熨烫,烫省时要把缝合片放在布馒头上,烫出立体感,在衣片的正面不可出现皱褶,酒窝的现象。 7.推门——将平面前衣片推烫成立体衣片,最好用版划样推烫。 8 烫衬——熨烫缉好的胸衬。,袖口,下摆衬。 9.压衬——用粘合机将衣片和粘合衬进行热压粘合,一般按照衬布和面料的耐热度粘合度去操作。 10.纳驳头——手工或机扎驳头,驳头按照净样版去做。 11 敷止口牵条——牵条布敷上驳口部位。 12.敷驳口牵条——牵条布敷上驳口部位。 13.拼袋盖里——袋盖里拼接,一般通用1cm做缝。 14.做袋盖——袋盖面和里机缉缝合。 15.翻袋盖——袋盖正面翻出。 16.滚袋口——毛边袋口用滚条包光。

服装制作工艺教学大纲

服装制作工艺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的课程。主要内容有:服装制作工具、手缝与熨烫工艺、缝纫基础、女装裁剪与制作、男装裁剪与制作等。 2、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熟悉服装制作过程中常用工具及其特点。 (2)掌握服装制作技术中基本手针工艺、机缉技术及熨烫工艺中的“推、归、拔、烫”等技巧。 (3)熟练掌握男女服装典型品种的裁剪与制作程序及工艺要求。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在教学中,应将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 (2)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3)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时分配表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服装制作工具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制作服装所用的各类工具,掌握有关工具的使用方法、特点及其功能。教学内容 §1—1 缝纫工具 一、针具 二、顶针剪刀 三、剪刀 四、尺 五、画粉 六、锥子 七、镊子 §1—2 熨烫工具 一、熨斗 二、垫呢 三、水布 四、汤凳 五、铁凳 六、馒头 第二章手缝与熨烫工艺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对手缝工艺从基本掌握到熟练掌握,从而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教学内容 §2—1 手缝工艺 一、拱针 二、寨针 三、打线钉 四、缲针 五、纳针 六、倒钩针 七、三角针 八、杨树花针 九、拉线袢 十、锁缝 §2—2 熨烫工艺 一、基本烫法 二、熨烫的作用 三、熨烫的类型 第三章缝纫基础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技工技术,并能熟练地使用缝纫机。 教学内容 §3—1 缝纫技巧 一、平缝 二、包缝 三、来去缝 四、分开缝 五、搭缝

服装制作工艺流程图

服装制作工艺流程图 一、课程简介: 《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课程是在原有的服装结构设计、工艺设计合并调整后的课程名称,更新后的《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之一,课程的教学贯穿服装专业教学的整个阶段。 《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是艺术和技术相互融合、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的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两个重要性质。是高等服装院校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 《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主要讲授服装结构的内涵和各部件相互关系,兼备装饰和功能性的设计、分解与构成的规律,研究如何将裁剪好的平面衣片进行组合和缝制,完成服装立体造型的工艺过程的一门实用技术性科学。《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课程的学习为后续的成衣生产技术管理、服装市场营销、服装设计等课程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可能。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的改革更适应服装工业新技术、新工艺的日益发展。 二、本考核方案适用专业:服装工艺技术专业 三、考核方式:根据《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课程》教学特点,改革考试内容与方式,考试内容分为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采用分段教学和分段考核验收,理论与实践教学考核各占考试成绩的50%。具体内容与方案见本手册 四、课程的组成: 《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课程由服装结构与工艺Ⅰ、服装结构与工艺Ⅱ两段教学环节组成: 1.服装结构与工艺(一):课程内容主要有人体结构与服装的相互关系,下装的结构设计方法与规律,款式变化原则与人体功效学的关系,同时掌握裤装、裙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流程安排。 2.服装结构与工艺(二):通过教学熟悉人体体表特征与服装点、线、面的关系;性别、年龄、体型差异与服装结构的关系;成衣规格的制定方法和表达形式;号型服装的制定和表达形式。

服装生产制作工艺流程介绍(1)演示教学

服装生产制作工艺流程介绍 (一)生产准备 面辅料进厂检验→技术准备→打版→试板样→封样→制定做工艺文件→裁剪→缝制→确认首件(水洗首缸)→锁眼钉扣→整烫→成衣检验→包装→入库出运。 (二)面料、辅料检验的目的和要求 根据发货单详细出现短码/少现象要亲自参与清点并确认大货跟单负责大货的交货日期确定及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及确认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面料经过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有些梭织物制成半成品后,根据特殊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皱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根据客户确认后的单耗对面/辅料的进行核对,并将具体数据以书面形式报告公司。如有欠料,要及时落实补料事宜并告知客户。如有溢余则要报告客户大货结束后退还仓库保存,要节约使用,杜绝浪费现象。 由于坯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和产量,因此裁剪前,必须根据裁剪用布配料单,核对匹数、尺寸、密度、批号、线密度是否符合要求,在验布时对坯布按标准逐一进行检验,对影响成品质量的

各类疵点,例如色花、漏针、破洞、油污等须做好标记及质量记录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通过对进厂面料的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的正品率。 面料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大方面。外观上主要检验面料是否存在破损、污迹、织造疵点、色差等等问题。经砂洗的面料还应注意是否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点。影响外观的疵点在检验中均需用标记注出,在剪裁时避开使用。 面料的内在质量主要包括缩水率、色牢度和克重(姆米、盎司)三项内容。在进行检验取样时,应剪取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度。同时对进厂的辅料也要进行检验,例如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辅料不予投产使用。 (三)技术准备的主要内容 收到样品、原始资料,按工艺要求(参考客人的原样),制作合理的纸板,并做好各种技术工艺的记录,对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负责。 按照客户和厂部的规定的样品时间,安排好样衣的生产,并做好几率,遇到做样衣时,工艺单不清楚的地方,要主动向跟单提出或向厂长提出,让他们去同客户商讨,不能自作主张。 认真审核客供工艺单的资料,原样衣,明确了解客户的要求,尺寸,原辅料和配料等,在做给客人的批核样衣时,以便于车间的生产为原则,提示可以简化的车缝的工序。样衣完成后,对比原样品和工

服装生产工艺与设备

目录 一:款式说明 款式说明 (3) 款式图 (3) 规格尺寸 (3) 二:缝制方法 缝型示意图 (4) 缝制方法说明 (4) 工艺流程图 (5) 工艺卡 (6)

一:款式说明 1:款式说明 这是一款典型的合体衬衫造型,立翻分体式衬衫领,明贴边门襟,左胸贴袋,一片宽松袖,宝剑头袖叉,圆角袖克夫,后肩约克,后中单褶。整体呈H型造型。 2:款式图 3:规格尺寸 二:缝制方法

1:缝型示意图 2:缝制方法说明 (1)扣烫袋布与右前片贴边,并在贴边的边缘缉明线。 (2)缝制前片在左侧门襟的反面按净样粘一层无妨衬,然后与左前片缉合,把门襟翻向正面烫好,两边各缉明线,再将扣烫好的贴袋缉 在相应的位置,袋口要封牢固。 (3)合过肩把后片夹在两层过肩之间,三层缝合在一起,然后将过肩的外层 正面朝上,缉明线。 (4)合肩缝把前片夹在两层过肩之间,三层缝合在一起。另一侧方法相同,但因为是掏着缝合,难度稍大。之后缉明线 (5)做领子 a 翻出领外层的反面,按领子净样粘树脂衬,两领头再粘一层加强衬。 b 缉领子;翻领面的反面朝上,翻领里的反面朝下, 里比面少~cm,两层缉在一起时,将面多出的量吃进,线迹 距离衬边cm。修剪缝份至~cm。领尖部位可更小一点。 c 烫缝份 d 翻出领面,熨烫,不能倒吐。缉明线cm。 e 领 座的反面按领子净样粘树脂衬。f 扣烫领座下口,缉明线。g 缝 合翻领与领座。把翻领夹在两层领座之间,三层缝合在一起, h 在翻领与领座的接缝处辑的明线。 (6)緔领子 a 将粘有树纸衬的领座下口与领口缝合在一起。 b 将未粘衬的 领座下口的缝份折进,缉的明线至领嘴。 (7)做袖开衩 a将位于袖子后侧的袖衩开口剪开。b扣烫袖衩条。c将袖衩直 条缉在开口的一侧。d将带有宝剑头的袖衩条缉在开口的另一 侧。e将整个袖衩部位摆平,缉宝剑头处的明线。 (8).缉袖褶袖口有两个活褶 (9)緔袖子袖片放在上、一片放在下,缝合袖窿,然后用包缝机锁边。锁边

《服装制作工艺》-男衬衫宝剑头袖叉的制作

服装制作工艺》- 男衬衫宝剑头袖叉的制作 课题: 男衬衫宝剑头袖衩制作工艺 [ 教学设想] 本课题属于技能实训课,倡导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从项目任务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与探索中获取知识。同时也不能忽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帮助者、促进者,负责整个教学的设计和组织,直接参与学生的讨论,对于一些难点和重点问题要给予及时的点拨与示范。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男、女衬衣袖衩在外形上的区别。 2、熟练掌握男衬衣宝剑头袖衩缝制工艺。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勇于实践的精神。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对知识的概括能力。 思想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科学严谨的学风。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3、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李凤云、孙丽主编的《服装缝制工艺》第二版第四章《衬 衫制作工艺》第二节《男衬衫的制作工艺》。主要让学生了解男女袖衩 在外形上的区别,熟练掌握男衬衣宝剑头袖衩的缝制工艺。相对于女衬 衣袖衩来说,男衬衣袖衩具有一定的难度,三角的处理,正、反0.1cm 的明线,门里襟袖衩的吻合、服贴都是不大容易掌握的。在运用项目教

学法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及时点拨与示范,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难题。, 教学重点, 1、门、里襟袖衩的缝位、宽度和缝法。 2、袖片三角剪口、封口的位置。 3、0.1 cm 的明线止口。 , 教学难点, 1、三角的处理及反面0.1 cm 的明线止口。 2、门里襟袖衩的吻合服贴。 [ 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演示法、比较法、讨论法 , 教学准备, 1、多媒体平台 2、准备四个右袖开衩成品和四个半成品 2、缝制用具、熨斗、裁片、样板 [ 课型] 新授课 [ 授课地点] 服装实习车间(主要设施包括: 缝纫机、熨斗、电脑、投影仪、案板等) [ 课时] 一课时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服装制作工艺流程图

服装制作工艺流程图 一、课程简介: 《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课程是在原有的服装结构设计、工艺设计合并调整后的课程名称,更新后的《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之一,课程的教学贯穿服装专业教学的整个阶段。 《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是艺术和技术相互融合、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的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两个重要性质。是高等服装院校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 《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主要讲授服装结构的内涵和各部件相互关系,兼备装饰和功能性的设计、分解与构成的规律,研究如何将裁剪好的平面衣片进行组合和缝制,完成服装立体造型的工艺过程的一门实用技术性科学。《服装结 构设计与工艺》课程的学习为后续的成衣生产技术管理、服装市场营销、服装设计等课程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可能。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的改革更适应服装工业新技术、新工艺的日益发展。 二、本考核方案适用专业:服装工艺技术专业 三、考核方式:根据《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课程》教学特点,改革考试内容 与方式,考试内容分为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采用分段教学和分段考核验收,理论与实践教学考核各占考试成绩的50%。具体内容与方案见本手册 四、课程的组成: 《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课程由服装结构与工艺Ⅰ、服装结构与工艺Ⅱ两段教学环节组成: 1.服装结构与工艺(一):课程内容主要有人体结构与服装的相互关系,下装的结构设计方法与规律,款式变化原则与人体功效学的关系,同时掌握裤装、裙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流程安排。 2.服装结构与工艺(二):通过教学熟悉人体体表特征与服装点、线、面的关系;性别、年龄、体型差异与服装结构的关系;成衣规格的制定方法和表达形式;号型服装的制定和表达形式。

服装制作工艺-课程要求

《服装制作工艺》主要实验、实训项目情况项目一、裙子工艺(33 课时) 子项目1 :短裙工艺(15 学时) 任务一:工艺单制作 任务目标: (1 )会编写短裙的缝制工艺流程; (2 )掌握短裙工艺单的制作流程,能制作各种短裙生产工艺卡。 知识点:(1 )短裙的缝制工艺流程; (2 )短裙各道工序的技术标准; (3 )短裙生产工艺单的构成要素。 技能点: (1 )制做短裙各道工序的工艺技能; (2 )短裙生产工艺单制作技能。 重点:工艺单的制作要求。 难点:工艺单规范的制作方法。 知识拓展:企业工艺单的分析与制定。 任务二:短裙工艺制作 任务目标: (1 )掌握短裙缝制工艺要点和质量标准; (2 )能了解裙子企业技术标准; (3 )能按照企业生产流程缝制短裙; (4 )掌握裙子手缝工艺、车缝工艺和熨烫工艺的专业知识及技能。

知识点: (1 )裙腰拉链的种类和作用等相关知识; (2 )绱辑裙腰隐形拉链和双骨拉链的工艺与流程分析知识。 技能点: (1 )裙子的排料、裁剪、粘衬技能; (2 )裙子各工艺流程的制作方法; (3 )短裙的熨烫工艺。 重点:结合企业工艺流程实践操作短裙工艺。 难点:绱辑裙腰隐形拉链的规范制作方法。 知识拓展:变化裙子的缝制要点,裙子的工业化生产。 子项目2 :连衣裙工艺(18 学时) 任务一:工艺单制作 任务目标: (1 )会编写连衣裙的缝制工艺流程; (2 )掌握连衣裙工艺单的制作流程,能制作各种短裙生产工艺卡。知识点: (1 )连衣裙的缝制工艺流程; (2 )连衣裙各道工序的技术标准; (3 )连衣裙生产工艺单的构成要素。 技能点: (1 )制做连衣裙各道工序的工艺技能; (2 )连衣裙生产工艺单制作技能。

服装制作工艺基础知识

服装制作工艺基础知识 第一章服装制作工艺基础知识 第一节服装术语 服装术语是指服装用语,比如某一个品种,服装上的某个部位,服装制作每一种操作过程和服装成品质量要求等,都有专用语,它有利于指导生产,有利于传授和交流技术知识,也有利于管理,在服装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服装成品部件名词术语 1、上主装部位(衣服) 前身:门襟、里襟、驳头、小肩、串口、底边止口、驳口、止口圆角、省位。 后身:背缝、背衩、后肩省、过肩。 领子:倒挂领、领上口、领下口、领里、立领、袖子、一片袖、圆装袖、中缝圆袖、连袖。 口袋:有盖贴袋、风琴袋、暗裥袋、明裥袋。 2、下装部(裤子) 烫迹线、侧缝、腰头、腰里、后袋、门襟、里襟、侧缝直袋、侧缝斜袋、串带袢。 (二)服装操作术语 1、缉缝, 2、缉明线, 3、缉省缝, 4、坐缉缝, 5、分缉缝, 6、坐倒缝, 7、坐缉缝, 8、分缉缝, 9、环针,10、擦针,11、内包缝,12、外包缝。 第二节服装专用符号 服装专用符号是一种用符号代替汉字说明,即简洁又明了,比文字表示更形象标准,也便于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下面是部分专用符号。 (一)服装熨烫工艺符号及名称 服装面料在工业生产中熨烫也是一道重要的工序,熨烫符号表示了熨烫方式和熨烫温度的要求。下面是这些符号表示熨烫温度。 (二)服装缝纫工艺符号及名称 服装在各部位设计了不同的工艺结构,工艺造型,服装缝纫工艺用比较形象的符号,明确地表达所要采用的缝纫方式,工艺流程各道工序的操作人员必须按照缝纫工艺符号所表示的方式进行操作。 1、手缝工艺符号及名称 2、服装机缝符号及名称 第三节电动平缝机介绍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平缝机的种类和型号也不断增加。现在工业平缝机虽然种类繁多,外观各有不同,但从机械结构传动原理和过程上来看基本上相似。 一、高速平缝机的性能 1、缝纫速度:9000针/分 2、最大针距:5毫米 3、能缝厚度:缝料在自然情况下4毫米 4、电动机功率:0.37千瓦 二、使用工业平缝缝纫机应注意的事项 1、上机前进行安全操作和用电安全常识学习。 2、工作中机器出现异常声音时,要立即停止工作,及时进行处理。 3、面线穿入机针孔后机器不空转,以免轧线。 4、电动缝纫机,要做到用时开,工作结束或离开机器要关。 5、工作中手和机针要保持一定距离以免造成机针扎伤手指和意外事故。 第四节操作练习 (一)踏机练习是正确使用工业平缝机的基本功,每个初学者必须认真学习。

服装缝制工艺非常完整的教案课程

服装缝制工艺教案 第一章服装制作工艺基础知识 第一节服装术语 服装术语是指服装用语,比如某一个品种,服装上的某个部位,服装制作每一种操作过程和服装成品质量要求等,都有专用语,它有利于指导生产,有利于传授和交流技术知识,也有利于管理,在服装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服装成品部件名词术语 1、上主装部位(衣服) 前身:门襟、里襟、驳头、小肩、串口、底边止口、驳口、止口圆角、省位。 后身:背缝、背衩、后肩省、过肩。 领子:倒挂领、领上口、领下口、领里、立领、袖子、一片袖、圆装袖、中缝圆袖、连袖。 口袋:有盖贴袋、风琴袋、暗裥袋、明裥袋。 2、下装部(裤子) 烫迹线、侧缝、腰头、腰里、后袋、门襟、里襟、侧缝直袋、侧缝斜袋、串带袢。 (二)服装操作术语

1、缉缝, 2、缉明线, 3、缉省缝, 4、坐缉缝, 5、分缉缝, 6、坐倒缝, 7、坐缉缝, 8、分缉缝, 9、环针,10、擦针,11、内包缝,12、外包缝。 第二节服装专用符号 服装专用符号是一种用符号代替汉字说明,即简洁又明了,比文字表示更形象标准,也便于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下面是部分专用符号。(一)服装熨烫工艺符号及名称 服装面料在工业生产中熨烫也是一道重要的工序,熨烫符号表示了熨烫方式和熨烫温度的要求。下面是这些符号表示熨烫温度。(二)服装缝纫工艺符号及名称 服装在各部位设计了不同的工艺结构,工艺造型,服装缝纫工艺用比较形象的符号,明确地表达所要采用的缝纫方式,工艺流程各道工序的操作人员必须按照缝纫工艺符号所表示的方式进行操作。 1、手缝工艺符号及名称 2、服装机缝符号及名称 第三节电动平缝机介绍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平缝机的种类和型号也不断增加。现在工业平缝机虽然种类繁多,外观各有不同,但从机械结构传动原理和过程上来看基本上相似。 一、高速平缝机的性能 1、缝纫速度:9000针/分 2、最大针距:5毫米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 服装类产品工艺流程图 ┌——┐ ┌——┐ ┌———┐ ┌——┐ ┌——┐ ┌——┐ ┌——┐ │验布│→│裁剪│→│印绣花│→│缝制│→│整烫│→│检验│→│包装│ └——┘ └——┘ └———┘ └——┘ └——┘ └——┘ └——┘ 服装生产的工艺流程大全 (一)面辅料进厂检验 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面料经过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有些梭织物制成半成品后,根据特殊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皱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二)面料检验的目的和要求 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通过对进厂面料的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的正品率。 面料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大方面。外观上主要检验面料是否存在破损、污迹、织造疵点、色差等等问题。经砂洗的面料还应注意是否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点。影响外观的疵点在检验中均需用标记注出,在剪裁时避开使用。 面料的内在质量主要包括缩水率、色牢度和克重(姆米、盎司)三项内容。在进行检验取样时,应剪取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度。 同时对进厂的辅料也要进行检验,例如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辅料不予投产使用。 (三)技术准备的主要内容 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由技术人员做好大生产前的技术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的制作三个内容。技术准备是确保批量生产顺利进行以及最终成品符合客户要求的重要手段。 工艺单是服装加工中的指导性文件,它对服装的规格、缝制、整烫、包装等都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对服装辅料搭配、缝迹密度等细节问题也加以明确。服装加工中的各道工序都应严格参照工艺单的要求进行。 样板制作要求尺寸准确,规格齐全。相关部位轮廓线准确吻合。样板上应标明服装款号、部位、规格、丝绺方向及质量要求,并在有关拼接处加盖样板复合章。在完成工艺单和样板制定工作后,可进行小批量样衣的生产,针对客户和工艺的要求及时修正不符点,并对工艺难点进行攻关,以便大批量流水作业顺利进行。样衣经过客户确认签字后成为重要的检验依据之一。 (四)裁剪工艺要求 裁剪前要先根据样板绘制出排料图,“完整、合理、节约”是排料的基本原则。在裁剪工序中主要工艺要求如下:(1)拖料时点清数量,注意避开疵点。(2)对于不同批染色或砂洗的面料要分批裁剪,防止同件服装上出现色差现象。对于一匹面料中存在色差现象的要进行色差排料。(3)排料时注意面料的丝绺顺直

服装制作工艺基础知识

服装制作工艺基础知识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服装制作工艺基础知识 第一章服装制作工艺基础知识 第一节服装术语 服装术语是指服装用语,比如某一个品种,服装上的某个部位,服装制作每一种操作过程和服装成品质量要求等,都有专用语,它有利于指导生产,有利于传授和交流技术知识,也有利于管理,在服装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服装成品部件名词术语 1、上主装部位(衣服) 前身:门襟、里襟、驳头、小肩、串口、底边止口、驳口、止口圆角、省位。 后身:背缝、背衩、后肩省、过肩。 领子:倒挂领、领上口、领下口、领里、立领、袖子、一片袖、圆装袖、中缝圆袖、连袖。 口袋:有盖贴袋、风琴袋、暗裥袋、明裥袋。 2、下装部(裤子) 烫迹线、侧缝、腰头、腰里、后袋、门襟、里襟、侧缝直袋、侧缝斜袋、串带袢。 (二)服装操作术语 1、缉缝, 2、缉明线, 3、缉省缝, 4、坐缉缝, 5、分缉缝, 6、坐倒缝, 7、坐缉缝, 8、分缉缝, 9、环针,10、擦针,11、内包缝,12、外包缝。 第二节服装专用符号

服装专用符号是一种用符号代替汉字说明,即简洁又明了,比文字表示更形象标准,也便于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下面是部分专用符号。 (一)服装熨烫工艺符号及名称 服装面料在工业生产中熨烫也是一道重要的工序,熨烫符号表示了熨烫方式和熨烫温度的要求。下面是这些符号表示熨烫温度。 (二)服装缝纫工艺符号及名称 服装在各部位设计了不同的工艺结构,工艺造型,服装缝纫工艺用比较形象的符号,明确地表达所要采用的缝纫方式,工艺流程各道工序的操作人员必须按照缝纫工艺符号所表示的方式进行操作。 1、手缝工艺符号及名称 2、服装机缝符号及名称 第三节电动平缝机介绍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平缝机的种类和型号也不断增加。现在工业平缝机虽然种类繁多,外观各有不同,但从机械结构传动原理和过程上来看基本上相似。 一、高速平缝机的性能 1、缝纫速度:9000针/分 2、最大针距:5毫米 3、能缝厚度:缝料在自然情况下4毫米 4、电动机功率:千瓦 二、使用工业平缝缝纫机应注意的事项

服装缝制工艺

服装缝制工艺 第一章服装制作工艺基础知识 第一节服装术语 服装术语是指服装用语,比如某一个品种,服装上的某个部位,服装制作每一种操作过程和服装成品质量要求等,都有专用语,它有利于指导生产,有利于传授和交流技术知识,也有利于管理,在服装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服装成品部件名词术语 1、上主装部位(衣服) 前身:门襟、里襟、驳头、小肩、串口、底边止口、驳口、止口圆角、省位。 后身:背缝、背衩、后肩省、过肩。 领子:倒挂领、领上口、领下口、领里、立领、袖子、一片袖、圆装袖、中缝圆袖、连袖。 口袋:有盖贴袋、风琴袋、暗裥袋、明裥袋。 2、下装部(裤子) 烫迹线、侧缝、腰头、腰里、后袋、门襟、里襟、侧缝直袋、侧缝斜袋、串带袢。(二)服装操作术语 1、缉缝, 2、缉明线, 3、缉省缝, 4、坐缉缝, 5、分缉缝, 6、坐倒缝, 7、坐缉缝, 8、分缉缝, 9、环针,10、擦针,11、内包缝,12、外包缝。 第二节服装专用符号 服装专用符号是一种用符号代替汉字说明,即简洁又明了,比文字表示更形象标准,也便于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下面是部分专用符号。

(一)服装熨烫工艺符号及名称 服装面料在工业生产中熨烫也是一道重要的工序,熨烫符号表示了熨烫方式和熨烫温度的要求。下面是这些符号表示熨烫温度。(二)服装缝纫工艺符号及名称 服装在各部位设计了不同的工艺结构,工艺造型,服装缝纫工艺用比较形象的符号,明确地表达所要采用的缝纫方式,工艺流程各道工序的操作人员必须按照缝纫工艺符号所表示的方式进行操作。 1、手缝工艺符号及名称 2、服装机缝符号及名称 第三节电动平缝机介绍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平缝机的种类和型号也不断增加。现在工业平缝机虽然种类繁多,外观各有不同,但从机械结构传动原理和过程上来看基本上相似。 一、高速平缝机的性能 1、缝纫速度:9000针/分 2、最大针距:5毫米 3、能缝厚度:缝料在自然情况下4毫米 4、电动机功率:0.37千瓦 二、使用工业平缝缝纫机应注意的事项 1、上机前进行安全操作和用电安全常识学习。 2、工作中机器出现异常声音时,要立即停止工作,及时进行处理。 3、面线穿入机针孔后机器不空转,以免轧线。 4、电动缝纫机,要做到用时开,工作结束或离开机器要关。 5、工作中手和机针要保持一定距离以免造成机针扎伤手指和意外事故。 第四节操作练习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图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图 验布│→│裁剪│→│印绣花│→│缝制│→│整烫│→│检验│→│包装│ (一)面辅料进厂检验 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面料经过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有些梭织物制成半成品后,根据特殊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皱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二)面料检验的目的和要求 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通过对进厂面料的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的正品率。 面料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大方面。外观上主要检验面料是否存在破损、污迹、织造疵点、色差等等问题。经砂洗的面料还应注意是否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点。影响外观的疵点在检验中均需用标记注出,在剪裁时避开使用。 面料的内在质量主要包括缩水率、色牢度和克重(姆米、盎司)三项内容。在进行检验取样时,应剪取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度。 同时对进厂的辅料也要进行检验,例如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辅料不予投产使用。 (三)技术准备的主要内容 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由技术人员做好大生产前的技术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的制作三个内容。技术准备是确保批量生产顺利进行以及最终成品符合客户要求的重要手段。 工艺单是服装加工中的指导性文件,它对服装的规格、缝制、整烫、包装等都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对服装辅料搭配、缝迹密度等细节问题也加以明确。服装加工中的各道工序都应严格参照工艺单的要求进行。 样板制作要求尺寸准确,规格齐全。相关部位轮廓线准确吻合。样板上应标明服装款号、部位、规格、丝绺方向及质量要求,并在有关拼接处加盖样板复合章。 在完成工艺单和样板制定工作后,可进行小批量样衣的生产,针对客户和工艺的要求及时修正不符点,并对工艺难点进行攻关,以便大批量流水作业顺利进行。样衣经过客户确认签字后成为重要的检验依据之一。 (四)裁剪工艺要求 裁剪前要先根据样板绘制出排料图,“完整、合理、节约”是排料的基本原则。在裁剪工序中主要工艺要求如下:(1)拖料时点清数量,注意避开疵点。(2)对于不同批染色或砂洗的面料要分批裁剪,防止同件服装上出现色差现象。对于一匹面料中存在色差现象的要进行色差排料。(3)排料时注意面料的丝绺顺直以及衣片的丝缕方向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对于起绒面料(例如丝绒、天鹅绒、灯芯绒等)不可倒顺排料,否则会影响服装颜色的深浅。

服装生产制作工艺流程介绍

服装生产制作工艺流程介绍 (一)生产准备 面辅料进厂检验→技术准备→打版→试板样→封样→制定做工艺文件→裁剪→缝制→确认首件(水洗首缸)→锁眼钉扣→整烫→成衣检验→包装→入库出运。 (二)面料、辅料检验得目得与要求 根据发货单详细出现短码/少现象要亲自参与清点并确认大货跟单负责大货得交货日期确定及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与内在质量得检验,及确认符合生产要求得才能投产使用。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得制定与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面料经过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有些梭织物制成半成品后,根据特殊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皱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根据客户确认后得单耗对面/辅料得进行核对,并将具体数据以书面形式报告公司。如有欠料,要及时落实补料事宜并告知客户。如有溢余则要报告客户大货结束后退还仓库保存,要节约使用,杜绝浪费现象。 由于坯布得质量直接关系到成品得质量与产量,因此裁剪前,必须根据裁剪用布配料单,核对匹数、尺寸、密度、批号、线密度就是否符合要求,在验布时对坯布按标准逐一进行检验,对影响成品质量

得各类疵点,例如色花、漏针、破洞、油污等须做好标记及质量记录把好面料质量关就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得一环。通过对进厂面料得检验与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得正品率。 面料检验包括外观质量与内在质量两大方面。外观上主要检验面料就是否存在破损、污迹、织造疵点、色差等等问题。经砂洗得面料还应注意就是否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点。影响外观得疵点在检验中均需用标记注出,在剪裁时避开使用。 面料得内在质量主要包括缩水率、色牢度与克重(姆米、盎司)三项内容。在进行检验取样时,应剪取不同生产厂家生产得、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具有代表性得样品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得准确度。 同时对进厂得辅料也要进行检验,例如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得辅料不予投产使用。 (三)技术准备得主要内容 收到样品、原始资料,按工艺要求(参考客人得原样),制作合理得纸板,并做好各种技术工艺得记录,对生产过程中遇到得技术问题负责。 按照客户与厂部得规定得样品时间,安排好样衣得生产,并做好几率,遇到做样衣时,工艺单不清楚得地方,要主动向跟单提出或向厂长提出,让她们去同客户商讨,不能自作主张。 认真审核客供工艺单得资料,原样衣,明确了解客户得要求,尺寸,原辅料与配料等,在做给客人得批核样衣时,以便于车间得生产为原则,提示可以简化得车缝得工序。样衣完成后,对比原样品与工艺单,确认无误才可以寄出。

服装生产技术工艺文件

服装生产技术工艺文件 服装生产技术文件很多,它是服装制作的重要依据。我们把服装生产技术文 件分为三大类,即生产文件、技术文件与质量文件。 生产文件重要包括:原辅材料耗料明细、原辅材料实物色卡、原辅材料备料 明细、原辅材料清点明细、生产通知单、生产计划、装箱单,以及各种生产进度 报表(如裁剪日报、缝制日报、包装日报)等等。生产文件的核心为生产通知单。 技术文件主要包括:服装尺码单、样品确认意见、缝制工艺(缝纫指示书)、 工艺更改意见、流水首件确认意见、缝制工序分解图、工时定额等等。其核心文 件为缝制工艺。 质量文件主要包括:服装质检报告、返修率报告表、质量分析报告、样品质 量确认报告、首件产品质量确认报告等等。 上述各种生产技术文件可根据工厂实际需要进行制定,掌握各种生产数字、 进行表格化生产技术管理并根据需要制作各种表格是服装生产技术管理者必备 的素质。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对其中的一些文件已经做了介绍, 这里我们主要 对缝纫指示书的编写与基本格式做些较详细的说明。 、缝制工艺的编制 缝制工艺是根据工艺方案和有关技术资料编写的。 资料有:确认样品、产品订货要求、效果图及结构图、 明细;生产计划和投入本批生产计划;工人技术水平; 术、新工艺项目的实施和鉴定情况;已经达到和计划达到 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以 及其它有关技术文件等。其核心依据是确认样品。 (一)编写缝纫工艺的依据和要求 1、编制缝纫工艺的依据 ① 根据客供样品及有关文字说明或本企业试制的确认样; ② 根据定单指定的款式、规格、型号及生产批量; ③ 根据本企业现有的设备配备与缝纫附件及可能使用的专用设备与缝纫附 构成缝纫工艺依据的主要 相关技术标准;机器设备 原辅材料供应情况;新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