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第三单元 运动和力 单元试卷B卷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第三单元 运动和力 单元试卷B卷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第三单元 运动和力 单元试卷B卷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运动和力单元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15分)

1. (1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双休日时去公园玩过山车的情景。下列关于此过程中小明自身重力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大小变化,方向不变

B . 方向变化,大小不变

C . 大小和方向都变化

D . 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2. (1分)对于下图所示的四个情景所对应原理、设计或操作分析错误的是()

A . 甲图是某同学制作的孔明灯,孔明灯加速上升过程中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B . 乙图是流感期间教室内消毒,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C . 丙图中气球放在20枚图钉上能承受10本书本的压力仍不破裂,是因为增大了受力面积。

D . 丁图为同学制作的叶脉书签,叶片泡在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故不能用手直接取放。

3. (1分)计算质量为10 千克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下列各等式中正确的是()

A . G=mg=10×9.8=98牛

B . G=mg=10千克×9.8牛=98牛

C . G=mg=10千克×9.8牛/千克=98牛

D . G=mg=10×9.8牛/千克=98牛

4. (1分)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于2017年4月22日完成对接,并于4月27日完成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标志着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完成对接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运动的

B . 天宫二号在绕地球匀速飞行时,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C . 在天舟一号给天宫二号补加推进剂后,天宫二号惯性不变

D . 天宫二号上物体有“失重”现象,是由于物体受到的重力变为零

5. (1分)关于速度的大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如果甲通过的路程比乙长,甲的速度就一定比乙大

B . 如果甲运动的时间比乙少,甲的速度就一定比乙大

C .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 .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6. (1分)如图为俄罗斯世界杯葡萄牙队对阵西班牙比赛中C罗的那脚精彩绝伦的任意球。关于这个“任意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受到惯性的作用

B . 以球门为参照物,射向球门的球是运动的

C . 运动员对足球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了足球对他的反作用力

D . 足球在运动员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7. (1分)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 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

B . 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

D . 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8. (1分)一辆小车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加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撤去拉力

F 后,小车将()

A . 做加速直线运动

B . 做减速直线运动

C . 做匀速直线运动

D . 保持静止

9. (1分)如图所示,用两食指同时压铅笔两端,左手指受到的压力为 F1 ,压强为 p1 ,右手指受到的压力为 F2 ,压强为 p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F1<F2

B . Fl>F2

C . p1<p2

D . p1>p2

10. (1分)明代洪武间,当时的浮梁县令向朱元璋进献了一件瓷器“九龙杯”。盛酒时只能浅平,不可过满,否则,杯中之酒便会全部漏掉,一滴不刺,所以又名“公道杯”。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要想使水从杯底流出来,其液面必须高于()

A . A点

B . B点

C . C点

D . D点

11. (1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A.B.C三个物体,物体A、B放在物体C上,水平力F作用于A,使A、

B、C一起匀速运动,各接触面间的摩擦力的情况是()

A . A对C有向右的摩擦力

B . C对B有向左的摩擦力

C . 物体C受到三个摩擦力的作用

D . 地面对C有向右的摩擦力

12. (1分)如图,四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一样高,a容器内有水,b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c容器内漂浮着一块冰块,d容器中悬浮着一个空心球。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每个容器的总质量都相等;②四个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同;③在 b 容器中倒入酒精后,木块在液面下的体积减小;④c 容器中冰块融化后水面高度将下降;⑤d 容器中倒入酒精后,小球将下沉。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⑤

C . ①②⑤

D . ②③④

13. (1分)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6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 . 0N

B . 12N

C . 6N

D . 3N

14. (1分)如图所示中,物体对支持面压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5. (1分)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在0~6s内,其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和该拉力的功率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在0~2s内,该物体做匀速运动

B . 物体在2~6s内受到的拉力为6N

C . 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5N

D . 在2~6s内,拉力对物体做功为90J

二、填空题 (共7题;共8分)

16. (1分)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拉弹簧时,感受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 ________ ,这种力是物体由于________ 而产生的。这些现象也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________ 。

17. (1分)水平桌面上放一本书,书的质量为300g,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10﹣2m2 ,则书所受的重力

为________N,书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g=10N/kg

18. (1分)如图甲,质量m的货物在拉力作用下,沿粗糙斜面向上运动(不考虑空气的阻力),斜面长L、高H,货物沿斜面移动的距离L与时间t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0至t1时间内的拉力为F1 , t1至t2时间内拉力为F2 ,(不计速度变化的时间,斜面粗糙程度不变)

(1)比较F1和F2大小关系.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F1时斜面效率η1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F2时斜面效率η2 .

19. (1分)木块在大小为2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10s内在水平面上沿拉力方向前进1m,木块的平均速度________m/s,拉力做的功为________J。

20. (2分)用如图所示的水壶提水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________处(选填“A”或“B”,下同);把水壶里的水灌到保温瓶中去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________处。出现这样的差别主要是因为力的三要素中力的________影响力的________所导致的。

21. (1分)在平直的地面上,一个人用20N的水平方向拉力,拉动小车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N,阻力的方向向________(选填“西”或“东”)

22. (1分)如图,将红磷点燃后放入瓶中,然后快速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鸡蛋会慢慢进入瓶中,这是因为________,为了让鸡蛋更顺利地进入瓶中,可将鸡蛋蘸点水,这是为了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6分)

23. (3分)小东同学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利用铁架台、烧瓶夹、煮熟去皮的鸡蛋、包装带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甲所示,他把鸡蛋放到了铁架台的烧瓶夹上,手拿比较宽的包装带切鸡蛋,没有切开;

②他换用同种材料的细包装带再次切该鸡蛋,如图乙所示,鸡蛋被切开了;

小东同学因此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

(2)小东同学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

24. (3分)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苍蝇为什么停下来就匆忙搓脚?”实验后,他们认为:“苍蝇的‘脚’上有辨别味道的感觉器官,其上沾有污物会影响这些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为了能时刻辨别味道,苍蝇必须经常搓掉‘脚’上的污物,保持其清洁。”请结合上述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苍蝇搓‘脚’是为了清除‘脚’上的污物”。

【材料用具】两个透明的干净玻璃瓶;若干只活苍蝇

【实验步骤】

①在甲(瓶内无脏物)、乙(瓶内有脏物)两个玻璃瓶中,分别放入数量相等的活苍蝇;并进行观察和记录。

②在同一时间内观察记录甲、乙两个玻璃瓶中________的次数。

【可能的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①若甲瓶中的苍蝇搓“脚”次数接近或明显多于乙瓶中的搓“脚”次数,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的污物无关。

②若________,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的污物有关。

③此实验步骤中的甲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四、解答题 (共2题;共5分)

25. (2分)据报道,马丁和新西兰科研组发明了喷气式背包,马丁背上此背包飞上5000英尺(1.52公里)高空。并借助降落伞使它最终安全降落在地面上。这次飞行持续大约10分钟,是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次。据马丁说,喷气式背包很好驾驭,它的飞行原理非常简单,请解释:

(1)喷气式背包向下快速喷气,为什么会使人腾空而起?

(2)若不考虑空气阻力的作用,要使“喷气式背包和人”沿某一方向匀速直线飞行,背包喷出气体的方向如何?为什么?

26. (3分)超限超载运输被称为头号“公路杀手”和“事故元凶”,它不仅对公路造成损坏,还可能引发道路交通事故;故国家规定,载货车辆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7x105Pa以内。现有一辆自重为2t的6轮货车,每个车轮与路面的接触面积为0.02m2 ,如图甲所示;该货车某次实际装货10t,在水平路面上行驶一段时间的v—t 图像如图乙所示;若该货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货车装货后的总重力的0.05倍,g=10N/kg。求:

(1)该货车装货后的总重力是多少?

(2)通过计算说明,该货车装货后对路面的压强是否符合国家规定? (3)7~12s内该货车受到的水平牵引力是多大?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5题;共15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填空题 (共7题;共8分)

16-1、

17-1、

18-1、

18-2、

19-1、

20-1、

21-1、

22-1、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6分)

23-1、

23-2、

24-1、

四、解答题 (共2题;共5分)

25-1、

25-2、

26-1、

26-2、

26-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