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期末考试试题

文化人类学期末考试试题
文化人类学期末考试试题

文化人类学

-----------------------------------------------------------------------------------------------------------------------

一、单选题(共10 分)

1、文化唯物论的代表人物哈里斯的代表作是()

A 《文化唯物论》

B 《原始文化》C《洁净与危险》 D 《忧郁的热带》

2、《江村经济》的作者是()

A 林耀华

B 费孝通

C 瞿同祖

D 吴文藻

3、基诺族属于()

A 平等社会

B 阶层社会

C 阶级社会

D 开放的阶级体制

4、马埃男子社团属于()

A 年龄社团

B 性别社团

C 区域社团

D 民族社团

5、《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作者是()

A韦伯B涂尔干 C斯旺森 D马克思

6、“男耕女织”表达的是一种()

A 年龄分工

B 性别分工C地域分工 D 阶层分工

7、认为宗教是精神鸦片这是()的观点

A韦伯B涂尔干 C斯旺森 D 马克思

8、《癫狂与文明》的作者是()

A德里达 B福柯 C涂尔干 D米德

9、年龄和性别分工()

A 存在于狩猎社会

B 存在于采集社会

C 存在于工业社会

D 存在于一切社会

10、对“神圣”与“凡俗”的区分出自()

A布朗B涂尔干 C马克思 D韦伯

二、多选题(共20 分)

1、狩猎与采集社会的一般特点()

A 小规模的社会群体

B 以性别为基础的社会分工

C 没有恒久稳定的领导者

D 食物共享

2、下面关于形式主义流派说法正确的是()

A以研究市场经济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为自己的基础

B以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作为自己的方法论指导

C形式主义流派是经济人类学中历时最久的、影响最大和人数最多的一个学派。

D主张从社会、生态自然环境与人类之间的互动、交换关系的角度来考察经济问题。

3、关于平等社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财富和权利平等

B 个人声望平等

C 主要指狩猎和采集社会

D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在经济资源和权利上都处在平等的地位上

4、改革前中国社会的分层情况()

A一种缺少公平竞争机会的体制

B政治色彩浓厚

C以身份指标确定个人的社会地位

D是开放性的

5、人类学中关于乱伦禁忌的理论有()

A近亲繁殖理论

B童年期亲密理论

C家庭破裂理论

D广泛联姻论

6、宗教仪式的基本类型包括()

A 祈祷

B 音乐

C 强化仪式

D 转换仪式

7、文化人类学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 1 -

A 体质人类学

B 考古学

C 民族学

D 语言学

8、关于夸富宴表述正确的是()

A夸富宴与再分配没有关系

B哈里斯认为,夸富宴的制度确保了物品的生产和分配的持续

C本尼迪克特把这种“千金散尽”的夸富宴行为看作是一种“妄想自大狂人格”的结果

D一般都被后来的人类学家看成是一种再分配的经济制度

9、斯旺森对宗教与社会的研究表明()

A泛灵论语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低下有关

B对祖先遗圣的信仰语社会组织体系有关

C多神教的出现与多阶级社会分工专业化的产生有关

D一神教和社会结构的高度复杂密切相关

10、下面属于马克思宗教思想的是()

A 宗教强化了群体的团结

B 宗教是推动社会发展背后力量

C 人创造了宗教

D 对神学的批判就是对政治的批判

三、判断题(10 分)

1、文化不仅是正常行为的模塑力量,而且对于变态行为也具有同样重要的塑造作用。

2、寻食生活方式是最古老和最普遍的人类调适方式。

3、普莱特纳提出了“经济被嵌和在社会中”的重要观点

4、原始经济和农业经济中,生产的基本单位往往是家庭或扩大的血亲家庭。

5、等级制是一种不完全封闭的阶级体系。

6、配偶的选择必须从自己所属的亲属群体或社区之外的人中来确定,这就是外婚制规则

7、核心家庭是最普遍的家庭组织形式

8、文化与错知觉之间没有关系

9、人类学的标志是田野工作和考古学

10、斯图尔德认为自己的进化论是“普遍的进化论”。

四、简答题( 30 分)

1、什么是濡化( 3 分)

2、写出主张进化论的三位人类学家及其代表作( 6 分)

3、简答各文化中婚后居住模式的几种类型及其含义并指出传统汉族属于哪一种。(7 分)

4、新进化论的理论要点( 8 分)

5、简述宗教的功能( 6 分)

五、论述题(共 30 分)

1、结合具体例证谈谈你对文化相对主义的看法(10 分)

2、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国民性的看法(10 分)

3、从生态人类学的角度谈谈你对当前环境问题的看法。(10 分)

- 2 -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艾布拉姆斯指的?文学四要素?是 ( ) A.创作、文本、传播、阅读 B.作品、作家、宇宙、读者 C.思想、生活、技巧、知识 D.情节、结构、人物、事件 2.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 ( ) A. 本质特征 B. 形象特征 C. 结构特征 D. 美感特征 3.?为艺术而艺术?是哪种文学观念的主要口号 ( ) A.独立说 B.再现说 C.体验说 D.表现说 4.能真正体现作家的艺术品格(也即创作个性)的语体是 ( ) A. 规范语体 B. 自由语体 C. 抒情语体 D. 叙事语体 5.?距离论?的提出者是 ( ) A.布洛 B.英加登 C.荣格 D.弗洛伊德 6.把语言具体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言语?的语言学家是 ( ) A.童庆炳 B.英加登 C.凯塞尔 D.索绪尔 7.在广义的文化概念中,最为活跃、最易变化的因素是 ( ) A.制度文化 B.精神文化 C.物质文化 D.全部文化 8.中国最早提出?意境?这一概念的是 ( ) A.王维 B.李白 C.司空图 D.王昌龄 9.哲理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 ( ) A.本质特征 B.表现手段 C.形象特征 D.审美特征 10.故事时间长度为零而叙述文本的时间大于零的一种时距是 ( ) A.省略 B.停顿 C.概略 D.减缓 11.从人物性格给人的不同审美感受把人物区分为?扁平?和?圆型’’的是 ( ) A.格雷马斯 B.康德 C.歌德 D.福斯特 12.形成文学风格的决定因素是 ( )

2019年 语言与文化 期末考试答案

语言与文化 一、单选题(题数:40,共分) 1被称作“美国人类学之父”的是()。(分) A、索绪尔 B、洪堡特 C、康托尔 D、鲍亚士 正确答案: D 2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出自哪位文学家()(分) A、荀子 B、孔子 C、孟子 D、老子 正确答案: A 3 ()是西藏那曲中“曲”的藏语含义。(分) A、湖泊 B、河流 C、丘陵 D、山峰 正确答案: B 4 “包氏父子”属于哪种所指关系()(分) A、无限集 B、空集 C、不定集 D、有限集 正确答案: D 5 ()是英语、汉语、傣语的亲属称谓中都有区分的语义特征。(分) A、血缘 B、长幼 C、远近 D、性别 正确答案: A

6首先发现了最大序数悖论的数学家是()。(分) A、康托尔 B、布拉里·福蒂 C、华罗庚 D、塞万提斯 正确答案: A 7语言起源的多元论指的是早期智人第几次走出非洲()(分) A、第四次 B、第三次 C、第二次 D、第一次 正确答案: C 8我国哪位思想家提出过符号任意性原则()(分)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 正确答案: D 9自相论认为语言系统体现了人类什么能力()(分) A、语言能力 B、后天经验能力 C、语言能力和后天经验能力的交互作用。 D、遗传 正确答案: C 10 “语言是有限规则和单位生成无限的句子”这句话出自于哪位语言学家()(分) A、索绪尔 B、洪堡特 C、乔姆斯基 D、韩里德 正确答案: C 11智人走出非洲称为()。(分) A、第一次走出非洲 B、第二次走出非洲

C、第三次走出非洲 D、第四次走出非洲 正确答案: B 12在语言中形成的最为高级的语言是什么()(分) A、符号 B、英语 C、汉语 D、数学 正确答案: D 13 ()是指由词演变成词组的过程。(分) A、虚化 B、语法化 C、词汇化 D、组合 正确答案: C 14下列哪类人的进化程度更高()(分)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正确答案: C 15沃尔夫的()观点认为“同一个物理证据,并不是所有的观察者都得到相同的宇宙图式,除非他们的语言背景相同或相似。”(分) A、语言共相论 B、语言相对论 C、语言自相论 D、文化相对论 正确答案: B 16茶马古道路过的中甸是现在的()地区。(分) A、丽江束河镇 B、香格里拉 C、西藏那曲 D、云南大理

数据库期末考试填空题及答案

1 .数据库数据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个基本特点。 2.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 4. 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是与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它经历了三个阶段:__________阶段,__________阶段和__________阶段。 5. 数据库具有数据结构化、最小的__________、较高的__________等特点。 6. DBMS还必须提供__________保护、__________检查、__________、__________等数据控制功能。 7. 模式(Schema)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描述,它仅仅涉及到__________的描述,不涉及到具体的值。 8. 三级模式之间的两层映象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 根据模型应用的不同目的,可以将这些模型划分为两类,它们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层次。第一类是__________,第二类是__________。 10.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际数据库系统中所支持的主要数据模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数据模型中的__________是对数据系统的静态特征描述,包括数据结构和数据间联系的描述,__________是对数据库系统的动态特征描述,是一组定义在数据上的操作,包括操作的涵义、操作符、运算规则及其语言等。 12. 用树型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__________模型,上一层的父结点和下一层的子结点之间的联系是的联系。 13. 用有向图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__________模型,数据之间的联系通常通过__________实现。 14. 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包括三大类: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5. 关系数据模型中,二维表的列称为________,二维表的行称为________。 16. 用户选作元组标识的一个候选码为________,其属性不能取________。 17. 关系代数运算中,传统的集合运算有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关系代数运算中,基本的运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 19. 关系代数运算中,专门的关系运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关系数据库中基于数学上的两类运算是________和________。 21. 关系代数中,从两个关系中找出相同元组的运算称为________运算。 22. R S表示R与S的________。 23. 设有学生关系:S(XH,XM,XB,NL,DP)。在这个关系中,XH表示学号,XM表示姓名,XB表示性别,NL表示年龄,DP表示系部。查询学生姓名和所在系的投影操作的关系运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 24. 在“学生-选课-课程”数据库中的3个关系如下:S(S#,SNAME,SEX,AGE);SC(S#,C#,GRADE); C(C#,CNAME,TEACHER),查找选修“数据库技术”这门课程学生的学生名和成绩,若用关系代数表达式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25. 已知系(系编号,系名称,系主任,电话,地点)和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入学日期,专业,系编号)两个关系,系关系的主码是________,系关系的外码是________,学生关系的主码是________,学生关系的外码是________。

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专业: 姓名: 学号:

人类学是所有科学中最具解放性的。它不仅纠正种族和文化优越性的谬论,而且致力于研究任何地方、任何时代的所有民族。它对人的本质的阐明超过哲人的所有反思或实验科学家的所有研究。 ——美国哲学家格拉斯·德·拉古纳文化人类学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种种行为的学科,它研究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变迁的过程、世界上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差异,试图探索人类文化的性质及演变规律。广义的文化人类学包括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狭义的文化人类学即指民族学。民族学是在民族志基础上进行文化比较研究的学科。文化人类学家所做的最具成就的工作是对人类的婚姻家庭、亲属关系、宗教巫术、原始艺术等方面的研究。在英国学术界倾向于将这部分内容称为社会人类学,有时又统称为社会文化人类学。人类学主要分为:体质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或民族学。 文化人类学主要研究内容是文化和人,其主要的代表理论为:古典进化论、传播论、功能主义、历史主义、文化与人格、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新进化论等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西方学者怀着对种族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的厌恶和对落后国家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建立了“文化相对主义(cultural relativism)”,其中以美国人类学之父弗朗兹·博厄斯为个中翘楚。文化相对主义理论的核心人物是梅尔赫尔斯科维茨,他认为“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批判甚至摧毁那些与自己原有文化不相吻合的东西。”简单点说就是承认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博厄斯认为,19世纪要发现文化进化规律的企图和把文化发展的阶段模式化的企图,都是建立在不充分的经验、证据之上的;而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独特历史,其形态并无高低之分,“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这些术语只是反映出某些人的“种族中心论”观点,这些人以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比其他人更正确。他还认为,任何一个民族或者部落都有自己的逻辑、社会思想、世界观和道德观,人们不应该用自己的一套标准来衡量其他民族的文化——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继博厄斯之后,许多文化人类学家都从文化和个性发展的角度阐发了文化相对主义观点。例如,露丝在《文化模式》一书中指出,各种文化同样都是有效的,现代文化和原始文化都是同样的实现人类潜力的方法,不能认为现代文化比原始文化更为先进高级,不同的文化并无优劣高低之分。而行为的是非标准也是相对的,被一种文化当作异常或病态的行为在另一特定文化体系内却具有特定价值。 对于文化相对主义的“本性”,赫斯科维奇曾有一段精辟的描述:“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评判甚至摧毁那些不与自己原有文化相吻合的东西。” 尽管文化相对主义突破了西方中心论的模式,肯定了异质文化的多元存在,有利于比较文学在向比较文化学拓展时,正确对待不同民族的文化。但其观点中也潜藏着一个悖论:如果所有的文化系统都满足于自身的价值标准,必然推导出自己是世界上唯一最优秀的文化,于是会固守自己的文化方式,盲目排斥甚至压制其它文化,结果导致文化孤立主义。而且,文化相对主义无视基本的事实,看不到历史上所有文化的发展都是同纵横交错的各方面因素的作用,包括异已文化

华师教育人类学在线期末作业

1.第1题 简述课堂人种志研究的特点。 答案:课堂人种志研究是质性的;课堂人种志研究是直观的;课堂人种志研究是描述的;课堂人种志研究是微观的。 您的答案:答:课堂人种志研究特点是:1、课堂人种志研究是质性的。2、课堂人种志研究是直观的。3、 课堂人种志研究是描述的。4、课堂人种志研究是微观的。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2.第2题 简述多元文化课程与教学的主要目标。 答案: 主要目标在于:证明以现存主流文化为中心的课程与教学可以变更为能够容纳不同族群文化的多元文化教育。 您的答案:答:多元文化课程与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证明以现存主流文化为中心的课程与教学可以变更为能够容纳不同族群文化的多元文化教育。这一目标可以通过分析现有课程与教学中的两个领域加以验证:第一,通过修正一系列的文化障碍而达成多元文化主义课程与教学的效果,即分析课程与教学中的偏见问题;第二,表述一些方法以达成多元文化主义在课程与教学中的结合,通过某些课程的修订而使来自不同族群文化的学生在更高成次上学习和思考问题,并推广和普及一种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知识和技能,从而形成多元文化的教学策略。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3.第3题 什么是本质生成模式? 答案:本质生成模式指研究人的本质与教育的本质的互动关系和生成发展,也就是说研究人之所以成为人和教育之所以成为教育以及他们的互动关系,特别重视从人与教育的本质的形成、发展、改变的一般特性上,把握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一般作用模式。 您的答案:答:本质生成模式是指研究人的本质与教育的本质的互动关系和生成发展,换句话说,就是研究人之所以成为人和教育之所以成为教育以及它们的互动关系,特别重视从人与教育的本质的形象、发展、改变的一般特性上,把握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一般作用模式。 题目分数:10

sql数据库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V 1. SQL Server中,保存着每个数据库对象的信息的系统表是( C)。 A. sysdatabases B. Syscolumns C. Sysobjects D. Syslogs 2. 在存在下列关键字的SQL语句中,不可能出现Where子句的是(D )。 A. Update B. Delete C. Insert D. Alter 3. 在查询语句的Where子句中,如果出现了“age Between 30 and 40”,这个表达式等同于(A )。 A. age>=30 and age<=40 B. age>=30 or age<=40 C. age>30 and age<40 D. age>30 or age<40 4. 如果要在一张管理职工工资的表中限制工资的输入范围,应使用(D )约束。 A. PDRIMARY KEY B. FOREIGN KEY C. unique D. check 5. 记录数据库事务操作信息的文件是(D )。 A. 数据文件 B. 索引文件 C. 辅助数据文件 D. 日志文件 6. 要查询XSH数据库CP表中产品名含有“冰箱”的产品情况,可用( C)命令。 A. SELECT * FROM CP WHERE 产品名称 LIKE ‘冰箱’ B. SELECT * FROM XSH WHERE 产品名称 LIKE ‘冰箱’ C. SELECT * FROM CP WHERE 产品名称 LIKE ‘%冰箱%’ D. SELECT * FROM CP WHERE 产品名称=‘冰箱’ 7. 储蓄所有多个储户,储户能够在多个储蓄所存取款,储蓄所与储户之间是(D )。 A. 一对一的联系 B. 一对多的联系 C. 多对一的联系 D. 多对多的联系 8. SQL的聚集函数COUNT、SUM、AVG、MAX、MIN不允许出现在查询语句的( D)子句之中。 A. SELECT B. HAVING C. GROUP BY… HAVING D. WHERE 9. 列值为空值(NULL),则说明这一列( C)。 A. 数值为0

文化人类学期末考试试题

文化人类学 ----------------------------------------------------------------------------------------------------------------------- 一、单选题(共10分) 1、文化唯物论的代表人物哈里斯的代表作是() A《文化唯物论》B 《原始文化》C 《洁净与危险》 D 《忧郁的热带》 2、《江村经济》的作者是() A 林耀华 B 费孝通 C 瞿同祖 D 吴文藻 3、基诺族属于() A 平等社会 B 阶层社会 C 阶级社会 D 开放的阶级体制 4、马埃男子社团属于() A 年龄社团 B 性别社团 C 区域社团 D 民族社团 5、《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作者是() A 韦伯 B 涂尔干 C 斯旺森 D 马克思 6、“男耕女织”表达的是一种() A 年龄分工 B 性别分工 C 地域分工 D 阶层分工 7、认为宗教是精神鸦片这是()的观点 A 韦伯 B 涂尔干 C 斯旺森 D 马克思 8、《癫狂与文明》的作者是() A 德里达 B 福柯 C 涂尔干 D 米德 9、年龄和性别分工() A 存在于狩猎社会 B 存在于采集社会 C 存在于工业社会D存在于一切社会 10、对“神圣”与“凡俗”的区分出自() A 布朗 B 涂尔干 C 马克思 D 韦伯 二、多选题(共20分) 1、狩猎与采集社会的一般特点() A小规模的社会群体B以性别为基础的社会分工C没有恒久稳定的领导者 D食物共享 2、下面关于形式主义流派说法正确的是() A以研究市场经济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为自己的基础 B以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作为自己的方法论指导 C形式主义流派是经济人类学中历时最久的、影响最大和人数最多的一个学派。 D主张从社会、生态自然环境与人类之间的互动、交换关系的角度来考察经济问题。

文化人类学论文: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工作的异同

文化人类学论文: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工作的异同 摘要: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工作的关系密切,它们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社科群。系统研究二者关系对于更好的把握这两门学科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社会工作;差异;共通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2-2589 (2011) 14-0065-03 人类学(anthropology)是研究人类的体质和社会文化的学科。这个名称是由希腊语中表示"人"的"anthropos"和表示"知识"、"学问"的"logos"合成的,意思是"研究人类的学问"。人类学根据其研究的领域分两大部分: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涉及到人类的来源、形成、演变、人种等人体方面的部分称为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是相对于"体质人类学"而言的,是研究人所创造的一切文化现象。"它研究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起源、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对不同人类群体文化的相似性和相异性作出解释,应用人类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和解决现代人类社会有关的实际问题"。 社会工作是由social work翻译而来,源于西方,"是指一种有关促进个人与社会福利的措施,乃至包括各种教育、卫生、保险及其他公益事业"。西方有关社会工作一词

的使用,住往是与社会服务、社会福利、公共福利相通的。作为一种助人的活动,其目的是帮助那些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的人,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文化人类学是以人类的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而人类总是拥有文化并永远生存于社会之中;人、社会、文化融为一体。因此,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工作经常面临相同的课题。并且学者们常把文化人类学称为社会人类学,或把社会人类学视为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社会工作在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具体观察到的人的行为来研究现代社会中的人及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目的却永远是描述全部的人的行为和解释各种文化之间的异同。"因此,它不仅对世界上处在不同社会阶段的人类的行为进行研究,而且也分析研究当代社会中人的行为和社会文化现象的内在原因。在这一点上社会工作与文化人类学接轨。当然二者的紧密联系并不能掩盖它们本身的特色与独到之处,尽管二者都密切关注并研究,但研究视角却不尽相同,比如社会文化人类学一般侧重研究文化传统及其内容,而社会工作侧重研究行为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基于此,有必要对二者进行全面把握,既看到二者在产生背景、研究对象和范围及研究方法方面的差异,又不能忽视二者的共同之处。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艾布拉姆斯指的“文学四要素”是( ) A.创作、文本、传播、阅读 B.作品、作家、宇宙、读者 C.思想、生活、技巧、知识 D.情节、结构、人物、事件 2.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 ) A. 本质特征 B. 形象特征 C. 结构特征 D. 美感特征 3.“为艺术而艺术”是哪种文学观念的主要口号( ) A.独立说B.再现说 C.体验说D.表现说 4.能真正体现作家的艺术品格(也即创作个性)的语体是( ) A. 规范语体 B. 自由语体 C. 抒情语体 D. 叙事语体 5.“距离论”的提出者是( ) A.布洛B.英加登 C.荣格D.弗洛伊德 6.把语言具体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言语”的语言学家是( ) A.童庆炳B.英加登 C.凯塞尔D.索绪尔 7.在广义的文化概念中,最为活跃、最易变化的因素是( ) A.制度文化B.精神文化 C.物质文化D.全部文化 8.中国最早提出“意境”这一概念的是( ) A.王维B.李白 C.司空图D.王昌龄 9.哲理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 ) A.本质特征B.表现手段 C.形象特征D.审美特征 10.故事时间长度为零而叙述文本的时间大于零的一种时距是( ) A.省略B.停顿 C.概略D.减缓 11.从人物性格给人的不同审美感受把人物区分为“扁平”和“圆型’’的

是( ) A.格雷马斯B.康德 C.歌德D.福斯特 12.形成文学风格的决定因素是( ) A.个人气质B.人格情操 C.创作才能D.创作个性 13.在我国,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的是( ) A.刘勰B.曹丕 C.曹植D.曹操 14.“一个大作家绝不能只有一颗印章”体现的是文学风格的( ) A.多样性B.单一性 C.稳定性D.独创性 15.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把文学风格分为( ) A.八体B.十体 C.十二体D.二十四体 16.全面论述“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关系的是( ) A.刘勰B.苏轼 C.苏辙D.郑板桥 17.文学批评的对象是( ) A.各种文学现象B.各种社会现象 C.文学作品D.作家 18.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是( ) A.小说B.诗歌 C.戏剧D.散文 19.作家文体成熟的标志是( ) A. 情节设计 B. 结构严谨 C. 文学风格 D. 语言精练 20.艺术想象的过程是( ) A.从具象到抽象B.从抽象到具象 C.从具象到具象D.从抽象到抽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文学创作过程,是一种( ) A.建构性活动B.追寻秩序的活动 C.内容追寻形式的活动D.形式创造内容的活动 E.纯粹创造形式的活动 22.文学语言组织的三个层面是( ) A.语音层面B.文法层面 C.辞格层面D.词法层面 E.意义层面 23.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是( ) A.前者依存于后者B.后者决定前者

SQLServer数据库期末复习试题试卷及答案

现有关系数据库如下: 数据库名:教学数据库(Teacher) 教师信息表(教师编号,姓名,性别,民族,职称,身份证号) 课程信息表(课程号,课程名,标准课时数) 任课信息表(教师编号,课程号,实际课时数) 一、用SQL语言实现下列功能 1. 创建数据库。 要求:数据库名为 Teacher,主数据文件名为 Teacher_data.MDF,存放在目录下,初始值大小为2MB增长方式为按照10%的比例增长;日志文件名为Teacher_log.LDF,存放在目录下,初始值大小为 1MB增长方式为按照1MB的增量增长。 2. 创建教师信息表Teacherinfo,数据表的各字段属性如下表所示: 列名数据类型长度属性描述 Teacher_Id char 6 主键教师编号 Teacher_Name n varchar 8 不允许空姓名 Sex n char 2 检查(男/女)性别 Birth_Place n varchar 20 默认值(汉族)民族 Zhiche ng n varchar 20 不允许空职称 H Id char 16 唯一身份证号 3.创建课程信息表Course info,数据表的各字段属性如下表所示: 列名数据类型长度属性描述 Course_ld char 5 主键】田千口i=r. 课程 号 Course_Name n varchar 20 不允许空课程名 B Hours Int 检查(0~200) 标准课时数 4.创建任课信息表TCinfo,数据表的各字段属性如下表所示: 列名数据类型长度属性描述 Id int 自动编号 Teacher_Id char 6 外键教师编号 Course_Id char 5 外键】田千口 i=r. 课程号S Hours Int 实际课时数 5. 将下列课程信息添加到课程表中: 课号课程名称课时数 30001 SQL Server 数据库 90 30002 数据结构60 30003 VB 程序设计72 修改课号为30003的课程名称: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

(完整版)文化人类学理论试题1

民族学2005级文化人类学理论考试试卷 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10分,2分/题) 1、。在民族学的早期专著中,《原始婚姻》一书尽管作出地结论并不可靠,但是在当时地时代影响很大。该书的作者是。 2、在同一阶段内文化为适应生境而提高其适应度的进化,结果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异种文化,这种进化属于进化。 3、苗族血缘认定、通婚界限的界定、财产继承、祖灵归属都以苗族父子连名制命名法为基础,请问以上相关文化因子结成的功能关系属于关系。 4、借鉴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中“语言”、“音位”、“言语”概念,提出文化也是一种语言,它也可分为两层:表露在外具体社会文化现象相当于言语;现象背后潜藏的无意识结构相当于语言。 5、自然条件对文化的影响力在透过社会时,要经过该社会的 三重加工。在经过此三重加工时,因不同民族自身的特点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文化。这就是相同的地表条件,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文化的根本原因。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鲍亚士学派 2、原始文化 3、文化 4、索绪尔 三、简答题(共30分,10分/题;4道题中任选3题) 1、摩尔根认为人类的家庭是如何发展进化的? 2、怀特如何描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进化? 3、为何往往落后民族反而超前,成了后起之秀? 4、民族与种族有哪些区别? 四、论述题(共40分,从两个题中任选一个完成) 1、结构功能主义其基本理论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理论有何利敝得失? 2、为什么说地理决定论是错误的?

民族学2005级文化人类学理论考试试卷 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10分,2分/题) 1、。在民族学的早期专著中,《原始婚姻》一书尽管作出地结论并不可靠,但是 2、在同一阶段内文化为适应生境而提高其适应度的进化,结果创造出千姿百态 3、苗族血缘认定、通婚界限的界定、财产继承、祖灵归属都以苗族父子连名制 4借鉴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中“语言”、“音位”、“言语”概念,提出文化也是一种语言,它也可分为两层:表露在外具体社会文化现象相当于言语;现象背后潜藏的无意识结构相当于语言。 5 不同的文化。这就是相同的地表条件,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文化的根本原因。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鲍亚士学派(补) 鲍亚士学派的理论基点为文化独立论,即文化是一个独立完整,不依赖地理、经济、社会而存在的自然实体。正因为文化是具体的,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 无法简单评论,所以必须一个一个地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该学派还提 出了文化平行发展论和“辐合论”。文化平行发展理论提出各民族文化不相连贯,只是相对独立的演进;“辐合论”说明表面相似的文化现象,其来源 可以截然不同。因此该学派重资料,轻推导,力图使资料搜集严密完整化, 使文化的内涵丰富化和多元化 该学派对民族学发展做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最显著的有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区域论、文化模式和综合决定论。文化相对主义立足于文化具体观的系统认识,是反种族和民族歧视的利器,动摇了欧洲中心论民族学体系。文化区域论反对文化中心的形而上学推理。文化模式是文化分类研究的一种有益尝试,表明了民族分类研究的可能性,是当代文化谱系和族际关系研究的出发点。

文学概论_复习题

一、是非判断题: 1、 接受关系的理论基础是新的阐释学(J )。 2、 风格形式的客观因素指作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对他创作的影响。(X ) 3、 现实主义是按照生活的理想的样子来反映现实,塑造形象的创作方法。(X ) 4、 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即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X ) 5、 小说在塑造人物性格方而,比苴它文学体裁更自由。() 6、 线索是情节发展的脉络。() 7、 文学作品的容指作家从客观生活中提炼岀来的生活素材。(X ) 8、 文学形彖的意象性即指间接性。() 9、 文学的真实性是客观生活的真实。(X ) 10、 文学欣赏中的共鸣,属于精神现象。() 11、 “二为”主向是在《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岀来的。(X ) 12、 文学风格是作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创作过程。() 13、 文学作品的题材是一种自然形态下的纯客观的事物。(X ) 14、 文学作品的形式即文学反映生活的形象方式。(X ) 15、 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是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 16、 主题是以素材为基础,在素材的确定和提炼中形成的。(X ) 17、 “三一律”是欧洲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戏剧的创作主。多采用开放式结构。(X ) 18、 艺术发现指作家、艺术家对客观生活的一种带情感性、形象性的感受和思考。() 19、 创作欲望中渗透了作家的感性因素。(X ) 20、 完成艺术传达的必要条件是作家要有熟练的艺术技巧。() 21、 制约整个创作过程的是灵感思维。(X ) 22、 典型化即指塑造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X ) 23、 艺术感受力指发现生活意蕴,获取丰富体验的能力。() 24、 世界观制约着和支配着作家对创作方法的选择。() 25、 浪漫主义就是指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再现生活。(X ) 26、 文学革新就是继承中外优秀古典文学之精华。(X ) 27、 文学鉴赏对于鉴赏对象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进行能动的再创造。() 28、 文学批评中方法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X ) 29、 把批判和继承结合起来,通俗化地名之为“推出新”。() 30、 作家的文艺思想往往受到思想的影响。() 31、 风格总是意味着通过特有标志在外部表现中显示自身的在特征。() 32、 高尔基的小说《母亲》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X ) 33、 灵感思维是从对自在之物的一种感悟性的思维活动。() 34、 典型环境影响甚至改变典型人物。(X ) 35、 艺术构思即写作阶段,是将教材转化为泄型的文学作品的过程。(X ) 36、 文学鉴赏的一般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艺术感受、审美判断、寻索玩味。() 37、 影响文学发展的因素是经济基础和貝它社会意识形态。(X ) 38、 劳动起源说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学起源说。() 39、 典型环境是指环境在人物周围的各种生活条件的总和。(X ) 《文学概论》复习】

sql数据库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50 分。) 1. SQL Server中,保存着每个数据库对象的信息的系统表是(C)。 A. sysdatabases B. Syscolumns C. Sysobjects D. Syslogs 2. 在存在下列关键字的SQL语句中,不可能出现Where子句的是(D)。 A. Update B. Delete C. Insert D. Alter 3. 在查询语句的Where子句中,如果出现了“age Between 30 and 40”,这个表达式等同于(A)。 A. age>=30 and age<=40 B. age>=30 or age<=40 C. age>30 and age<40 D. age>30 or age<40 4. 如果要在一张管理职工工资的表中限制工资的输入范围,应使用(D)约束。 A. PDRIMARY KEY B. FOREIGN KEY C. unique D. check 5. 记录数据库事务操作信息的文件是(D)。 A. 数据文件 B. 索引文件 C. 辅助数据文件 D. 日志文件 6. 要查询XSH数据库CP表中产品名含有“冰箱”的产品情况,可用(C)命令。 A. SELECT * FROM CP WHERE 产品名称LIKE …冰箱? B. SELECT * FROM XSH WHERE 产品名称LIKE …冰箱? C. SELECT * FROM CP WHERE 产品名称LIKE …%冰箱%? D. SELECT * FROM CP WHERE 产品名称=…冰箱? 7. 储蓄所有多个储户,储户能够在多个储蓄所存取款,储蓄所与储户之间是(D)。 A. 一对一的联系 B. 一对多的联系 C. 多对一的联系 D. 多对多的联系 8. SQL的聚集函数COUNT、SUM、AVG、MAX、MIN不允许出现在查询语句的(D)子句之中。 A. SELECT B. HAVING C. GROUP BY… HAVING D. WHERE 9. 列值为空值(NULL),则说明这一列(C)。 A. 数值为0 B. 数值为空格 C. 数值是未知的 D. 不存在 10. 数据库的数据一般存放在(D)中。 A. 内存 B. CPU C. 寄存器 D. 磁盘 二、判断题(共10 道试题,共50 分。)V 1. 如果定义视图的FROM子句包括多张表,并且视图中列来自多张表,则不能用DML语句通过视图操纵数据。 A. 错误 B. 正确 2. 在sysdatabases中,还记录着存储过程中每个参数的信息。A A. 错误 B. 正确 3. 在SELECT语句中,当使用ORDER BY子句时,一定要使用GROUP BY 子句。A A. 错误 B. 正确 4. 由于索引是独立的,删除表时,与该表相关的索引并不被删除。A A. 错误 B. 正确 5. 日志文件用于存放恢复数据库用的所有日志信息,每个数据库至少拥有一个日志文件,也可以拥有多个日志文件,扩展名ldf B A. 错误 B. 正确 6. 使用INSERT命令一次只能插入一行数据。A A. 错误 B. 正确

对文化人类学的看法

认识社会学之根本——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人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以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使用考古学、人种志、人种学、民俗学、语言学的方法、概念、资料,对全世界不同民族作出描述和分析。这是文化人类学最根本的定义,也是我在学习文化人类学以前对于文化人类学的全部理解。简单来说,在我看来文化人类学就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或者说再大一点也可以算作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但是该怎么样理解这门学科、如何去剖析这门学科与社会学内在的联系、学习这门学科能够对我们的社会学学习提供怎样的帮助、以及我们该如何学些这门学科,这些问题我都没有真正思考过。 在上过文化人类学的课程,以及阅读过课程教材和少量的相关书籍以后,我对文化人类学的认识更加深入了。对于文化人类学这门学科,有课属于自己的认识,文化人类学是从“人的文化、文化的人”这个角度来探讨人及其文化发展的脉络、规律,研究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人与自我之间的互动关系等课题的综合性学科,是一个研究范围极其广泛的学科,用徐杰舜先生的说法,文化人类学就是一个"千手观音",也正因为如此,现在文化人类学的分支学科,越来越多,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是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既然文化人类学是从"人的文化、文化的人"这个特殊角度来研究文化和人的学科,所以,我认为,弄清楚到底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人,对于学习文化人类学的人以及文化人类学工作者来说,无疑都是很重要的,也是相当基础的问题。在文化人类学领域有考古学家、语言学家和民族学家。考古学家通常从过去的文化出发研究物质对象,试图以此解释人类行为;语言学家研究语言,文化借助语言得以维持并代代相传;民族学家研究已观察到、体验到的文化,与他们想要了解其文化的那些人进行讨论。这决定了文化人类学这门学科是一门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内涵的综合性学科,与我之前认为的文化人类学就是照本宣科的讲授、枯燥无味的学习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也奠定了我现在对于文化人类学学习的全新态度。 所有文化历时而变迁,有时因为他们应付的环境已经变化了,有时由于外人的入侵,或者因为文化内部的价值已经改变了。虽然文化必须变革以调适于新的环境,但是变革中未预见到的后果对社会来说有时是灾难性的。人类是社会成立之根本,而文化亦是名族得以延续传承的之保障,将二者合而为一的文化人类学也是一门了解人类社会起源和发展历程的一个基础性的学科,这样的课程的学习,更加倾向于拓展个人的视野,让其能够从更加宽广的视角去看待社会学、学习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社会学本身就是一种多元化的学科,这种学科的学习对于学习者本身的知识积淀,以及其自身思考问题的宽度有很大的关系。这也进一步肯定了文化人类学的学习对于学习社会学的我们而言是十分有必要的。 撇开其与社会学的联系不谈,这门学科的研究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好处也是值得肯定的。文化为生活所必需的物品和服务的生产及分配提供保证。它通过其成员的繁衍,为生物的延续提供保证。它使新成员濡化,这样他们才能成为有用的成人。它维持其成员之间的秩序,

《文学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 (各章节及其论述题的重要程度分为三级:一级为一般,无任何符号;二级为比较重要,有一个△;三级为重要,有两个△。名词解释属基本概念,应全部掌握,不区分重要程度。) △△第十章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一、名词解释 1. 典型 2. 特征化 3. 意境 4. 意象 5陌生化 二、论述 △1.举例说明文学话语与普通话语的不同。 △△2.文学形象有哪些特征?举例说明之。 △△3.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是什么?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4.举例说明文学意境的特征。 △△5.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第十一章叙事性作品 一、名词解释 1、叙事学 2. 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 3. 叙述者的声音 4. 情节 5. 行动元与角色 6. 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 二、论述 △1.如何理解叙事的特征? △2.情节与事件的关系如何? 3.试述叙事节奏与时间的关系。 4.叙述角度的变换对于阅读有何意义?

△第十二章抒情性作品 一、名词解释 1. 抒情性作品 2. 抒情话语 3. 抒情性作品的结构 4. 声情并茂 5. 情景交融 6. 节奏 7. 隐喻 8. 象征。 9.抒情 10. 抒情话语的修辞 二、论述 △△1.文学抒情与叙事有哪些主要区别? △2.抒情话语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来突出语言的表现功能? △第十三章文学风格 一、名词解释 1. 风格 2. 创作个性 3. 话语情境 二、论述 △△1.风格有哪些特性? △2.风格有哪些基本形态? 3.文学风格除表现于作家作品的风格之外,还具有哪些方面的表现和特点?△4.如何正确理解“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的观点? △△5.如何理解文学风格的价值? △△6.试论作家创作个性对风格的作用和影响。

数据库期末考试复习题(附答案)

数据库期末考试复习题(附答案) 数据库系统概论 2011年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选择题 ? 第(1)至(3)题基于以下的叙述:有关系模式A(C,T,H,R,S),基中各属性的含义是: ? C:课程T:教员H:上课时间R:教室S:学生 ? 根据语义有如下函数依赖集:? F={C→T,(H,R)→C,(H,T)→R,(H,S)→R} ? 1、关系模式A的码是(D) ? A. C B. (H,R)C.(H,T)D.H,S) ? 2、关系模式A的规范化程度最高达到(B) ? A. 1NF B. 2NF C. 3NFD. BCNF ? 3、现将关系模式A分解为两个关系模式A1(C,T),A2(H,R,S),则其中A1的规范化程度达到(D) ? A. 1NF B. 2NF C. 3NF D. BCNF ? 4.设有关系R(A,B,C)和S(C,D)。与SQL语句? select A,B,D from R,S where R.C=S.C ? 等价的关系代数表达式是(B) ? A. σR.C=S.C(πA,B,D(R×S)) ? B. πA,B,D(σR,C= S.C (R×S)) ? C. σR.C=S.C((πA,B R)×(πDS)) ? D. σR,C=S.C(πD((πA,BR)×S) ? 5、设关系R和关系S的元数分别是3和4,关系T是R与S的广义笛卡尔积,即:T=R×S,则关系T的元数是(C) ? A. 7 B. 9 C. 12 D. 16 ? 6、数据库设计阶段分为(B) ? A. 物理设计阶段、逻辑设计阶段、编程和调试阶段 ? B. 概念设计阶段、逻辑设计阶段、物理设计阶段、实施和调试阶段 ? C. 方案设计阶段、总体设计阶段、个别设计和编程阶段 ? D. 模型设计阶段、程序设计阶段和运行阶段 ? 7、设U是所有属性的集合,X、Y、Z都是U的子集,且Z=U-X-Y。下面关于多值依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 A. 若X→→Y,则X→→Z B. 若X→Y,则X→→Y ? C. 若X→→Y,且Y′?Y,则X→→Y′ D. 若Z=Φ,则X→→Y ? 8、查询优化策略中,正确的策略是(D) A.尽可能早地执行笛卡尔积操作B.尽可能早地执行并操作 C.尽可能早地执行差操作D.尽可能早地执行选择操作 ? 9、语句delete from sc 表明(A) A. 删除sc中的全部记录 B. 删除基本表sc? C. 删除基本表sc中的列数据 D. 删除基本表sc中的部分行 ? 10、在DB应用中,一般一条SQL 语句可产生或处理一组记录,而DB主语言语句一般一次只能处理一条记录,其协调可通过哪种技术实现(B) ? A. 指针 B. 游标 C. 数组 D. 栈 11、五种基本关系代数运算是( A ) ? A. ∪,-,×,π和σ B. ∪,-,?,π和σ

(完整版)《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

《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文化人类学 (英文): 课程编号: 课程学分:2 课程总学时:32 课程性质: 二、课程内容简介 文化人类学,就是从物质生产、社会结构、人群组织、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研究整个人类文化的起源、处长、变迁和金化的进程,并且比较各民族、各部落、各国家、各地区、各社团的文化的相同点和相异点,借以发现文化的普遍性以及个别的文化模式,从而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本课程主要介绍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历史和理论流派,文化人类学的学科分支及所探讨的基本问题,田野调查等以及文化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是社会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掌握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文化人类学各个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以及文化人类学的学科分支及所探讨的基本问题等,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田野工作和相关的理论思想来分析特定的文化现象。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导论(3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文化人类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地位及研究意义,掌握跨文化比较方法;了解文化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历史;理解文化人类学的基本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掌握普同性、文化相对性、适应和整体性的概念。 2.教学重点与难点:文化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学科概述:什么是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跨文化比较研究法;(1课时) 第二节文化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1课时) 第三节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普同型,文化相对性,适应,整体性。(1课时) 第二章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3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古典进化论、船舶学派、历史特殊论学派、新进化论、法国社会学派、功能主义学派、结构主义学派、象征人类学以及解释人类学各个学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的理论思想,理解各个理论流派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摩尔根、泰勒、博尔斯、迪尔凯姆、马林诺夫斯基、布朗、列维-斯特劳斯的观点。 2.教学重点与难点:整体分析理论 第一节历史建构理论:古典进化论(摩尔根、泰勒的理论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