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现代文阅读及答案【三】

2019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现代文阅读及答案【三】
2019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现代文阅读及答案【三】

2019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现代文阅读及答案【三】

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的主人,又是这三十里方圆以内的的出

色人物兼学问家;因为有学问,所以又有些遗老的臭味。他有十多本金

圣叹批评的《三国志》,时常坐着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他不但能说出五

虎将姓名,甚而至于还知道黄忠表字汉升和马超表字孟起。革命以后,他便将辫子盘在顶上,像道士一般;常常叹息说,倘若赵子龙在世,天

下便不会乱到这地步了。七斤嫂眼睛好,早望见今天的赵七爷已经不

是道士,却变成光滑头皮,乌黑头顶;伊便知道这个定是皇帝坐了龙庭,而且一定须有辫子,而且七斤一定是非常危险。因为赵七爷的这件竹

布长衫,轻易是不常穿的,三年以来,只穿过两次:一次是和他呕气

的麻子阿四病了的时候,一次是以前砸烂他酒店的鲁大爷死了的时候;

现在是第三次了,这个定又是他有庆,于他的仇家有殃了。

第30题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意图是什么?

答案:通过这个人物,作者要说明辛亥革命虽然已实行了多年,

但农村的封建势力仍没有从根本上受到摧毁和动摇,还存有着复辟的

危险。

第31题从这段文字的描写来看,赵七爷是个怎样的人物?

答案:是一个顽固守旧派的代表,是一个迂腐而又深谙韬晦之计的、时刻梦想复辟的封建遗老。

第32题这段文字是通过什么方法刻画赵七爷这个人物的?

答案:肖像描写、细节描写。

阅读诗歌片段,回答下列试题。

我看见一座大楼。

正面一道窄门敞开。门里一片阴森的黑暗。高高的门槛前站着一

位姑娘……一个俄罗斯姑娘。

望不透的黑暗中散发着寒气,随着寒气,从大楼里传来一个慢吞

吞的、不响亮的声音:“啊,你要跨进这道门槛来,想做什么?你知道

里面有什么在等着你?”

“我知道,”姑娘这样回答。

“寒冷,饥饿,憎恨,嘲笑,蔑视,侮辱,监狱,疾病,甚至于

死亡?”“我知道。”

“跟人们疏远,完全的孤独?”

“我知道。……我准备好了。我要忍受一切的痛苦,一切的打击。”

第33题分别说明“一座大楼”、“门槛”、“一位姑娘”都象

征着什么?

答案:“一座大楼”象征着伟大而壮丽的革命事业(或当时的*民

族解放运动);“门槛”象征着横在革命征途上的艰难险阻;“一个姑娘”则象征着勇于献身的女革命者。

第34题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答案:通过一个富吁诗意的梦,通过一组象征性的形象,作品描

写了一个女革命者立志投身革命、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勇于献身的

崇高精神。

第35题从这段文字中,能够看出这位女革命者什么性格特征?

答案:具有不怕艰难困苦、敢于面对死亡、勇于献身的高尚品格。

阅读《日出》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试题。

黄省三经理!

潘月亭石清,这是谁?他是干什么的?黄省三经理,我姓黄,我

是大丰的书记。李石清他是这次被栽的书记。

潘月亭你怎么跑到这里来。(对李)谁叫他进来的?李石清不知道他怎么找过来的。

黄省三 (走到潘面前,哀痛地)经理,您行行好,您裁人也不能裁我,我有三个小孩子,

我不能没有事。经理,我给您跪下,您得叫我活下去。

潘月亭岂有此理!这个家伙,怎么能跑到这儿来找我求事。(厉声)滚开!黄省三不过,经理——

李石清起来!起来!走!走!走!(把他一推,倒在地上)你要再这样麻烦,我就叫人

把你打出去。(黄望望李,又望望潘。)潘月亭滚,滚,快滚!真岂有此理!

第36题本片段里出场的人物是谁?他们各自的身份是什么?

答案:黄省三:大丰银行的小职员。李石清:银行家潘月亭的秘书。潘月亭:大丰银行的经理,大资本家。

第37题从这个片段中能够看出潘月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案:潘月亭毫无人性、铁石心肠、凶残狠毒。

第38题这段文字主要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突出不同人物的特点?

答案:语言、动作。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四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四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四 字形 (一)命题思路: 命题人主要以人们写错别字的种种情况为依据,选择同音易混淆字、形近易混淆字、义近易混淆字、多音多义字,来考查考生掌握现代汉字字形的能力。 (二)考查方式: (1)找出有错别字的一组; (2)找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3)找出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 (4)找出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 (三)解题思路 (1)注意同音字:如:安装--按装,抱负--报负,首屈一指--手屈一指,一筹莫展--一愁莫展(后者错误) (2)辨认形近字:如:迁徙--迁徒,殴打--欧打,修葺--修茸。 辨析字形的方法: 1、依义辨形:即通过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的书写是否正确。如“陨石”与“殒身”,“指责”与“指摘”,“杂糅”与“搓揉”,“蒙蔽”与“时弊”,都是正确的写法。而将“入不敷出”写成“入不付出”,将”胸无城府”写成“胸无成府”,则是因为不懂字的本义写了别字。 2、依形析字:如“不胫而走”的“胫”,其形旁就与走路有关。“插

科打诨”的“诨”跟言语有关。“寒暄”的“暄”跟太阳有关。“眼花缭乱”的“缭”与丝织品的缠绕有关。将“通牒”写成“通谍”,就写错了。“牒”,从“片”为文书;“谍”从“言”为谍报。 3、依据词语结构析字:“谈笑风生”“风声鹤唳”。“人情事故”的“事”不正确,应改为“世”,因为“情”“故”对应,“人”“世”对应,意思是为人处世的道理。“惹事生非”的“事”不正确,应改为“是”因为“惹”“生”对应“是”“非”对应,而“事”与“非”,是不能对应的。 成人高考频道提醒考生关注成人高考报名、成人高考招生、成人高考考试等信息: 2020年成人高考 2020年成人高考招生信息 2020年成人高考报名时间 2020年成人高考准考证打印时间 2020年成人高考考试时间 2020年成人高考成绩查询时间 2020年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文言文)阅读习题答案(1)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文言文)阅读习题答案 (1) (一)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21~23小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憩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夙孚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21.这段文字中有哪些沿用至今的成语?(2分) 答案: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成立: 祚薄: 儿息: 婴: 答案:成立:成人自立。祚薄:福薄。祚:福。儿息:儿子。息:子女。婴:缠绕,缠身。 23.将“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译成现代汉语。(4分) 答案:外面没有近亲,家里没有照应门户的僮仆。孤孤单单,形影相伴。 (二)阅读《山居秋暝》,回答下列24—26小题。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4.这首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趣?(2分) 答案:在这优美的画卷中,充满着宜人的情趣,表明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25.如何理解这首诗中以动写静、动静相衬的表现手法?(4分) 答案:这首诗最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用以动写静、动静相衬的手法,写出了山村宁静优美的景色。傍晚,秋雨过后,明月初照,清新而静谧。但诗人并没有一味写出山村如何宁静,而是写静中之动,写清泉在石上流淌,写洗衣女子在竹林中说笑,写渔船归来搅动莲花,给这幽静的画面增添了一些生趣,多了一种宜人的情调。动静互相映衬,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26.分析《山居秋暝》这首诗所表现出来的“诗中有画”的特点。(4分) 答案:《山居秋暝》是王维山水诗的代表作,鲜明地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画家的眼光来观察景物,并在诗中成功地绘出完整的画面。开头两句就给这幅画定下了暗淡而清新的色调:秋天的傍晚,刚刚下过雨。三四句写景,月光从松树的缝隙照到地上,清泉从石上流过。五六句写景和人,竹林中女子,莲花中的渔船。诗中既有总体的色调渲染,又有具体的景物描写,山月、清泉、竹林、莲花、浣女、渔舟,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 (三)阅读《冯谖客孟尝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27~29小题。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日:“客何好?”日:“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日:“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日:“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日:“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日:“食之,比门下之鱼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日:“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日:“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日:“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日:“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27.这段选文在刻画冯谖形象上起什么作用?(2分) 答案:先抑后扬,凸显冯谖与众不同的“奇”。 28.冯谖弹铗而歌,当时人们认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答案:左右认为冯谖无好无能却“贪而不知足”。有人认为冯谖是装愚试探。 29.这段选文刻画冯谖时运用了哪些方法?(4分) 答案:直接人物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倚柱弹其剑”,属于行为细节描写。 间接人物描写:用他人的反应刻画其性格,如“左右皆笑之”、“左右皆恶之”。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现代文阅读练习 (一)阅读下文,完成7——12题(16分) 佛鼓林清玄 ①住在佛寺里,为了看师父早课的仪礼,清晨四点就醒来了。走出屋外,月仍在中天,但在山边极远极远的天空,有一些早起的晨曦正在云的背后,使灰云有一种透明的趣味,灰色的内部也早就织好了金橙色的衬里,好像一翻身就要金光万道了。 ②鸟还没有全醒,只偶尔传来几声低哑的短啾。听起来像是它们在春天的树梢夜眠有梦,为梦所惊,短短地叫了一声,翻个身,又睡去了。 ③最最鲜明的是醒.在树上的一大簇一大簇的凤凰花。这是南台湾的五月,凤凰花的美丽到了峰顶,似乎有人开了染坊,就那样把整座山染红了,即使在灰漾的清晨的寂静里,凤凰花的色泽也是非常雄辩的。它不是纯红,但比纯红更明亮,也不是橙色,却比橙色更艳丽。比起沉默站立的菩提树,在宁静中的凤凰花是吵闹的,好像在山上开了花市。 ④说菩提树沉默也不尽然。经过了寒冷的冬季,菩提树的叶子已经落尽,仅剩下一株株枯枝守候春天,在冥暗中看那些枯枝,格外有一种坚强不屈的姿势,有一些生发得很早的,则从头到脚怒放着嫩芽,翠绿、透明、光滑、纯净,桃形叶片上的脉络在黑夜的凝视中,片片了了分明。我想到,这样平凡单纯的树竟是佛陀当年成道的地方,自己就在沉默的树与精进的芽中深深地感动着。 ⑤这时,在寺庙的角落中响动了木板的啪啪声,那是醒板,庄严、沉重地唤醒寺中的师父。醒板的声音其实是极轻极轻的,一般凡夫在沉睡的时候不可能听见,但出家人身心清净,不要说是醒板,怕是一根树枝落地也是历历可闻的吧! ⑥醒板拍过,天空逐渐有了清明的颜色,但仍是没有声息的,燕子的声音开始多起来,像也是被醒板叫醒,准备着一起做早课了。 ⑦然后钟声响了。 ⑧佛寺里的钟声悠远绵长,犹如可以穿山越岭一般。它深深地渗入人心,带来了一种惊醒与沉静的力量。钟声敲了几下,我算到一半就糊涂了,只知道它先是沉重缓缓的咚嗡咚嗡咚嗡之声,接着是一段较快的节奏,嗡声灭去,仅剩咚咚者的急响,最后又回到了明亮轻柔的钟声,在山中余韵袅袅。 ⑨有师父告诉我,晨昏的大钟共敲一百零八下,因为一百零八下正是一岁的意思。一年有十二个月,有二十四个节气,有七十二候,加起来正合一百零八,就是要人岁岁年年日日时时都要警醒如钟。但是另一个法师说一百零八是在断一百零八种烦恼,钟声有它不可思议的力量。到底何者为是,我也不能明白,只知道听那钟声有一种感觉,像是一条飘满了落叶尘埃的山径,突然被钟声清扫,使人有勇气有精神爬到更高的地方,去看更远的风景。 ⑩钟声还在空气中震荡的时候,鼓响起来了。这时我正好走到“大悲殿”的前面,看到逐渐光明的鼓楼里站着一位比丘尼,身材并不高大,与她前面的鼓几乎不成比例,但她所击的鼓竟完整地包围了我的思维,甚至包围了整个空间。她细致的手掌,紧握鼓槌,充满了自信,鼓槌在鼓上飞舞游走,姿势极为优美,或缓或急,或如迅雷,或如飙风…… ?我站在通往大悲殿的台阶上看那小小的身影击鼓,不禁痴了。那鼓,密时如雨,不能穿指;缓时如波涛,汹涌不绝;猛时若海啸,标高数丈;轻时若微风,拂面轻柔;它急切的时候,好像声声唤着迷路者归家的母亲的喊声;它优雅的时候,自在得一如天空飘过的澄明的云,可以飞到世界最远的地方……那是人间的鼓声,但好像不是人间,是来自天上或来自地心,或者来自更邈远之处。 ?鼓声歇止有一会儿,我才从沉醉的地方被唤醒。这时“维摩经”的一段经文突然闪照着我,文殊师利菩萨问维摩诘居士:“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当场的五千个菩萨都寂静等待维摩诘的回答,维摩诘怎么回答呢?他默默不发一语,过了一会儿,文殊师利菩萨赞叹地说:“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后来有法师说起维摩诘的这一沉默,忍不住赞叹地说:“维摩诘的一默,有如响雷。”诚然,当我听完佛鼓的那一段沉默里,几乎体会到了维摩诘沉默一如响雷的境界了。 ?往昔在台北听到日本“神鼓童”的表演时,我以为人间的鼓无有过于此者,真是神鼓!直到听闻佛鼓,才知道有更高的世界。神鼓童是好,但气喘吁吁,不比佛鼓的气定神闲;神鼓童是苦练出来的,表达了人力的高峰,佛鼓则好像本来就在那里,打鼓的比丘尼不是明星,只是单纯的行者;神鼓童是艺术,为表演而鼓,佛鼓是降伏魔耶,度人出生死海,减少一切恶道之苦,为悲智行愿而鼓,因此妙响云集,不可思议。 ?最最重要的是,神鼓童讲境界,既讲境界就有个限度;佛是不讲境界的,因而佛鼓无边,不只醒人于迷,连鬼神也为之动容。 ○ 16佛鼓敲完,早课才正式开始,我坐下来在台阶上,听着大悲殿里的经声,静静地注视那面大鼓,静静地,只是静静地注视那面鼓,刚刚响过的鼓声又如潮汹涌而来。 (取材于林清玄的同名散文) 7、赏析第3段加点字“醒”的精妙之处。(3分) 8、说出第9段画线句的含义。(3分) 9、第11段对鼓声的描写很有特色,对此加以分析。(3分) 10、作者为什么要提到“神鼓童”?(3分) 11、联系全文,分析第16段的作用。(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乡愁的滋味 肖复兴 关于乡愁最著名的一句话,莫过于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说过的:乡愁是一枚邮票。这样说,形象而具体地说明乡愁是远离家乡产生的一种情感,家乡和乡愁构成一种胶着状态的关系,而与家乡的距离是

12春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题(开卷)_3

12春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题(开卷) 一. 名词解释 1.《战国策》:国别体史书;西汉刘向;战国史料;纵横家思想 2.《谏逐客书》:秦国李斯;人才制度;养士之风;吕不韦;郑国渠事件 3.唐宋八大家:唐代古文运动,韩愈、柳宗元;宋代诗文革新运动,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中国古代第二个写作散文的高潮 4.契诃夫:十九世纪,俄罗斯作家,批判现实主义,尤其以短篇小说知名,代表作举例 5.李斯:法家代表人物;秦相;谏逐客 6.莫泊桑:法国,十九世纪著名小说家,拜福楼拜为师,成名作《羊脂球》,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短篇小说之王” 二. 古文翻译。将下面这段文字译成通顺、流畅的现代汉语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如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略 三. 简答题 1. 阅读分析茅盾先生的《香市》,请简析“香市”的含义是什么?作者写这篇文章想表达什么样的主题思想?写作上有什么主要特色? “香市”是庙会式的临时市场,主题思想:大革命后农村经济的凋敝及其对市镇的影响;中国经济向半殖民地半封建转变,农民的贫困。写作特色:即小见大;对比反衬;场面描写 2. 莫泊桑在著名的短篇小说《米隆老爹》中,在短篇小说写作的艺术上,有哪些重要特色?举小说中实例进行分析 一、倒叙手法;二、叙述人称富于变化(一三人称转换);三、肖像描写;四、细节描写;五、个性化的语言 3. 谈谈韩愈的生平经历和文学主张(略) 四. 阅读分析题 (一)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居久之,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侯,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程不识孝景时以数直谏,为太中大夫,为人廉,谨于文法。 1. 这段文字出自哪篇课文?主要在谈论什么问题? 2.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哪两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各自起到什么作用? 3. 把“不识曰”至“而苦程不识”一段译成现代汉语。 (一)1.这段文字出自汉代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李将军列传》,作为一代名将,李广和程不识的对比 2.对比手法,性格、治军方法、各方面对他们俩的评价 3.把“不识曰”至“而苦程不识”一段译成现代汉语。(略) (二)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红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旦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呵?(旦唱)

(完整版)初中现代文阅读练习附答案

现代文阅读: 温馨梁晓声 ①温馨是纯粹的汉语词。近年常读到它,常听到它;自己也常写到它,常说到 它。于是静默独处之时每想:温馨,它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②从小学二三年级起,母亲便为全家的生活去离家很远的工地上班。每天早上 天未亮便悄悄地起床走了,往往在将近晚上八点时才回到家里。若冬季,那 时天已完全黑了。我便冒着寒冷到小胡同口去迎母亲。从那儿可以望到马路。 一眼望过去很远很远,不见车辆,不见行人。(A)终于有一个人影出现, 矮小,然而“肥胖”,那是身穿了工地上发的过膝的很厚的棉坎肩所致,像矮 小却穿了笨重铠甲的古代兵卒。断定那便是母亲。在路灯幽蓝清冽的光下, 母亲那么快地走着。她知道小儿女们还饿着,等着她回家胡乱做口吃的呢! 于是边跑着迎上去,边叫:“妈!妈……” ③如今回想起来,那远远望见的母亲的古怪身影,当时对我即是温馨。回想之 际,觉得更是了。 ④小学四年级暑假中的一天,跟同学们到近郊去玩,采回了一大捆狗尾草。采 那么多狗尾草干什么呢?采时是并不想的。反正同学们采,自己也跟着采。 母亲正巧闲着,于是用那一大捆狗尾草为弟弟妹妹们编小动物。转眼编成一 只狗,一只虎,一头牛……她的儿女们属什么,她就先编什么。之后编成了 十二生肖。再之后还编了大象、狮子和仙鹤、凤凰……母亲每编成一种,我 们便赞叹一阵。于是母亲一向忧愁的脸上,难得地浮现出了微笑…… ⑤如今回想起来,母亲当时的微笑,对我即是温馨。对年龄更小的弟弟妹妹们 也是。那些狗尾草编的小动物,插满了我们破家的各处。到了来年,草籽干 硬脱落,才不得不一一丢弃。 ⑥上了中学的我,于一个穷困的家庭而言,几乎已是全才了。抹墙,修火炕, 砌炉子,样样活都拿得起,干得很是在行。几乎每一年春节前,都要将个破 家里里外外粉刷一遍。今年墙上滚这一种图案,明年一定换一种图案,年年 不重样。冬天粉刷屋子别提有多麻烦,再怎么注意,也还是会滴得到处都是 粉浆点子。母亲和弟弟妹妹们撑不住盹,东倒西歪全睡了。只有我一个人还 在细细地擦、擦、擦……连地板都擦出清晰的木纹了。第二天一早,弟弟和 妹妹们醒来,看看这儿,瞅瞅那儿,一切干干净净有条不紊,看得他们目瞪 口呆…… ⑦如今想来,温馨在母亲和弟弟妹妹眼里,在我心里。他们眼里有种感动,我 心里有种快乐。(B)仿佛,感动是火苗,快乐是劈柴,于是家里温馨重重。 尽管那时还没生火,屋子挺冷…… ⑧下乡了,每次探家,总是在深夜敲门。灯下,母亲的白发是一年比一年多了。 从怀里掏出积攒了三十几个月的钱无言地塞在母亲瘦小而粗糙的手里,或二 百,或三百。三百的时候,当然是向知青战友们借了些的。那年月,二三百 元,多大一笔钱啊!母亲将头一扭,眼泪就下来了…… 装 订 线 姓名:学号: 预估时间:30分钟

普通专升本大学语文试卷

浙江普通专升本真题《大学语文》 一、选择题(在每一小题的四个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居“唐宋八大家”首位的作家是:( ) A.苏轼 B.王安石 C.韩愈 D.柳宗元 2.被鲁迅喻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 A.《左传》 B.《论语》 C.《史记》 D.《战国策》 3.下列文章中不属书信体的有:( ) A.《答李翊书》 B.《谏逐客书》 C.《答司马谏议书》 D.《报刘一丈书》 4.汉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样式是:( ) A.诗 B.词 C.曲 D.赋 5.《诗经·氓》中比喻女子不可沉溺于爱情的诗句是:( )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C.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6.《楚辞·九歌·国殇》之“国殇”的含义是:( ) A.感伤未成年男子的早逝 B.感伤楚国将士斗志的衰败 B.鼓舞为楚国捐躯的斗士 D.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士 7.“想佳人、妆楼颙望”中的“颙望”意思是:( ) A.远远眺望 B.举首凝望 C.低头凝思 D.抬头仰望 8.律诗中要求必须压韵的是:( ) A.首联与尾联 B.颈联与颔联 C.颈联与尾联 D.颔联与尾联 9.下列句中的“过”字不作“错误”解的有:( ) A.无乃而是过与? B.且尔言过矣 c.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矣。 D.臣闻吏议逐客,窃认为过矣。 10.以宋室南渡为界,词作的情感和风格呈现出两种不同面貌 的作家是:( ) A.辛弃疾 B.李清照 C.柳永 D.苏轼 11.在《秋水》中,庄子用以说明“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的 是:( ) A.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 B.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 C.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 D. 小石小木之在大山 12.典故运用是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的一大特色,下列词句中不属于典故的是:( ) 文案大全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文言文句式

一般句式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①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②汝是大家子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⑤臣本布衣。 ⑥且相如素贱人。 ⑦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⑧予本非文人画士。

(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有标志 (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2)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用“于”或“受……于……”表被动 “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高中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高中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幽兰 雪小禅 幽兰两个字读出来,是有一种清香的。 有些文字,天生是带着植物的气息的。那么干净,那么透亮,脉络清晰。 人说空谷幽兰,那绝境处才是空谷。 低微,空无……是八大山人水墨中的孤山与凋枝,是四僧笔下的静寺与孤僧,是那春天一回头在人群中看到白衣黑裤的少年。 多少佳篇美辞说过幽兰?说出的幽兰还有芬芳,而说不出的幽兰,是在早春里,一个人,做一朵自由行走的花,愈行愈远愈无声了…… 听班得瑞的《安妮的仙境》,想必里面是有幽兰的,那音符是安静的。 有一次和冬、虹去天津的大胡同,又脏又乱的电梯间,刹那听到了仙乐。——是恩雅的声音。早春,海河上的冰还没有化,很多无所事事的男人在钓鱼。恩雅的声音像早春的幽兰,仙风遗骨,连一点人间烟火气也不想赐予。可是,足够了!在这又乱又热闹的大胡同里!突然听到恩雅,仿佛神同在。 倒极爱这烟火里的幽兰了。 幽兰,还是月白风清的晚上,一个人,点了一支烟。抽或不抽,不重要。与时间做缠绵的情人。懒懒地倒在蓝色的沙发垫上,笑到万籁俱寂。自己和自己缠绵成一株别样的植物。最好是兰吧。有清凉的懒散和美意,有些许的孤岚和寂好。似读六朝的古书,没了年龄,没了性别,亦没了时间…… 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但真气之人甚少。天地茫茫,水太浊,人亦太浊,那真气游荡着,不易附于人身。深情亦少,慢慢地冷漠麻木,慢慢地变成僵硬的死的一块石头或木头。不为所动,哪怕爱情。 不,一切不是浮云。 那真心的花儿,那为谁刮起的一夜春风,那耀眼的花蕊,那密密麻麻的美丽——那不动声色的爱与哀愁。 笔笔存孤,迷恋崇尚生气、真气。张岱又说:“盖文之冰雪,在骨,在神。”人又何尝不是?那幽兰,是一脉蓝幽幽的骨络,伸展着,散发着妖一样的媚。 如果光阴把一切席卷而去,最后剩下的,一定是一抹幽兰。如果爱情把一切席卷而去,最后留下的,也定是带着蓝色记忆的最初的心动。幽兰的本性,就是真心,就是无意间的那个好。 幽兰是曲终人散后,江上数峰青。那数峰青中,有人是最青的那一枝,尽管素面薄颜,难掩干净之容,似纤手破开新橙,有多俏,有多妖,亦有多么的素净与安好。 那心底深处的幽兰,其实早就见到过无限的美,无限的妙。——天地空间,宇宙茫茫,曾经似《圣经》中《出埃及记》那样,一意孤行的浩瀚汹涌磅礴……米开朗基罗画那些穹顶壁画,画那些圣经中的美与寂静,年年如此,再下来时,背已驼掉了,但他的心中,长满幽兰的清草。 到欧洲的人,去看那些穹顶时,往往被震撼到无语。陈丹燕在自己的欧洲系列散文中写过一句话:“颓败,但有一种直指人心的美。”这句话真好,幽兰就是这种味道。明明过期了,明明颓败了,然而天地大美见过,甜腻也见过,萧酸也尝过……是时候收梢了,是时候和所有的过去道一声晚安了。 就这样感觉到光阴的脆弱。以幽兰之心——像陆小曼的晚年,受尽了一生的颠簸与流离之后,把前半生的奢华用后半生的寒酸来偿还。素衣裹身,冷心缠绕,哪管别人冷箭射来,不发一言。她的晚年,把自己过成一朵看似妖柔实则敦厚的兰花,不卑不亢之间,完成了人生的轮回。 就像张岱,是这个世界最懂的看客。站在地下,看高台上热烈的演出完毕,驾着自己的夜航船,去西湖的湖心亭去赏雪了。 我们,穷尽一生,不过是走向内心的幽兰——走到了,推门进去,看到自己内心里,那浩瀚的,温暖的故乡。 19.作者笔下的幽兰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20.理解下列语句在文中的含意。(4分) (1)颓败,但有一种直指人心的美。 (2)我们,穷尽一生,不过是走向内心的幽兰。 21.在文中作者几次谈到张岱及其文句,有何用意?(4分) 22.本文语言颇具特色,请举例赏析。(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梵高的向日葵(节选)》 余光中

2018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课文精讲:大同_1476

2018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课文精 讲:大同 【摘要】本文为大家整理了2018年成人高考语文的课文精讲,帮你更快的掌握课文中的知识点。 《大同》 《作家作品》 《礼记》成书于西汉中期,是儒家学说的经典着作。 大同:即人类的理想社会,大团结,大和谐的社会。按照儒家学说,五帝时代(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是大同社会,是“大道之行”的时代。 《主旨》 孔子对春秋末期的社会现实不满,论及“大同”“小康”理想社会,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对“克己复礼”,重建“大同社会”的美好憧憬。 《疑难词语解释》 仲尼之叹,盖叹鲁也。孔子的概叹,是由于鲁国的缘故。 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我没有赶上,但是有文字记载。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在大道运行的时代,天下为全民所有,推选有才能的人参加管理,讲求诚信,谋求和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所以,人们不仅亲自己的亲人,还亲别人的亲人;不仅爱护自己的子女,还爱护别人的子女;使老人有所终止,壮年人能有工作,小孩能健康成长。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在这种情况下,奸谋就不会产生,盗贼就不会发生,大门不用关闭,这就是大同社会。 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用礼来规定君臣的名分,用礼来加深父子的亲情,用礼使兄弟和睦,用礼来使夫妻和睦。 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用礼来考察道义,诚信,过错,以仁爱为典范,向民众明示为人行事的常规。 《学习要点》 重点掌握大同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区别。(对比手法) 大同社会 小康社会 在社会所有制与政治目的 “天下为公” “天下为家” 人事制度 选举制“选贤举能” 世袭制。“大人世及以为礼” 精神文明 “礼”自然运行于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人欲与礼自然融合,人自然顺应自然。 “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圣人用“礼”约束人欲,治理天下。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物质文明

201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题单选郭沫若标明为“眷念祖国的情绪’’的诗作是( ) A.《凤凰涅槃》 B.《天狗》 C.《炉中煤》 D.《地球,我的母亲》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炉中煤》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炉中煤》的副标题为“眷念祖国的情绪”,是一篇表现作者眷念祖国之情的现代新诗,收录在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当中。《凤凰涅榘》《天狗》《地球,我的母亲》也是诗集《女神》中的名篇。 第2题单选鲁迅短篇小说《风波》的结构线索是( ) A.张勋复辟 B.九斤老太的唠叨 C.七斤的苦闷 D.辫子事件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风波》的结构线索。 【应试指导】小说中所描写的风波的起因、发展和结束,均由“辫子事件”这一线索贯穿起来,故“辫子事件”为小说的结构线索。 第3题单选诗集《春水》的作者是( ) A.张爱玲 B.冰心

C.萧红 D.丁玲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家作品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春水》是冰心的诗集。此外,冰心还出版了诗集《繁星》、散文和短篇小说舍集《超人》、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第4题单选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 A.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B.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 C.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 D.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论毅力》的中心论点。 【应试指导】《论毅力》选自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中的《专集·新民说》,是一篇政论文。全文采用了正反对比的说理方法,紧紧围绕“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这个论点展开论证。 第5题单选下列关于作者艺术风格的评论,错误的是( ) A.艾青在诗歌形式上追求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B.冰心的散文文笔清丽,意蕴隽永 C.沈从文的小说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D.朱自清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家艺术风格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艾青的诗歌语言自由多变、富有节奏感,形式上长短句结合,不刻意追求格律押韵,故A项的说法不正确。 第6题单选成语“分崩离析”出自 A.《季氏将伐颛臾》

2020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归去来兮辞

2020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归去来兮辞 复习指导 成人高考> 复习指导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译文

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既然自认为心志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觉悟到现在(归隐)是正确的(选择),当初(做官)是错误的(选择).船在水面轻轻地飘荡着前进,微风徐徐地吹动着上衣.向行人打听前面的道路,遗憾的是天刚刚放亮. 刚刚看见了自家的房子,一边高兴,一边奔跑.僮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迎候在家门.庭院小路虽将荒芜,却喜园中松菊还存.我拉着幼儿走进内室,屋里摆着盛满酒的酒樽.拿过酒壶酒杯来自斟自饮,看看院子里的树木,觉得很愉快.靠着南窗寄托着我的傲世情怀,深知住在小屋里反而容易安适.天天在园子里散步自成乐趣,尽管设有园门却常常关闭.拄着手杖或漫步或悠闲地随处休息,不时地抬起头来向远处看看.云烟自然而然地从山洞飘出,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回还.日光渐暗,太阳将快要下山,我抚摸着孤松而流连忘返. 回去吧,让我同外界断绝交游.既然世俗与我相违相悖,我还驾车出去追求什么呢?听着亲朋的知心话使我高兴,以弹琴读书为乐来消除我的忧愁.农人们告诉我春天已经来临,我将要到西边去耕耘田亩.有时坐着有布篷的小车,有时划着一只小船.既探寻幽深曲折的山沟,也经过道路崎岖的小丘.树木欣欣向荣,泉水开始涓涓奔流.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感叹我的一生将要结束. 算了吧!身体寄托在天地间还能有多少时候(活在世上还能有多久)?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听凭自然地生死?为什么心神不定啊,想要到哪里去?企求富贵不是我的心愿,修仙成神是没有希望的.爱惜美好的时光,独自外出.有时扶着拐杖除草培苗.登上东边的高冈,放声长啸.面对清清的流水吟诵诗篇.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安天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现代文阅读训练5篇含答案

美丽的家风 郭华悦 ①认识母亲的人都知道,她是个爱美的人。 ②对于这一点,母亲从来不否认。每次打趣,说她爱漂亮,母亲反倒很高兴。母亲总会说,不管男人还是女人,爱美都是人的天性,有什么错呢? ③母亲年轻时,碰上了困难的年代。可哪怕如此,也没能磨灭她的爱美之心。外婆常挂在嘴边的趣事,都和母亲有关。乡里人家成天在土里刨食,身上沾满泥土是常有的事儿。可母亲不,哪怕劳动了一天,也都会把自己整得干干净净。好一阵子,村里的人都以为母亲是水做的,不沾半点泥土。后来才知道,母亲为此没少费工夫。 ④每次说到这儿,外婆总笑着说,这妮子,肚子都填不饱,还净顾着爱漂亮呢! ⑤记得小时候,家里穷,雪花膏之类的护肤品,自然是可望而不可及。母亲于是常常去村里的老中医那儿,一泡就是大半天,无非是请教人家一些保养护肤以及养生保健的法子。从中医那儿打听到一些方法后,便自己去山里采些花花草草,或者捣碎了用来擦脸洗澡,或者用来当饭菜吃。母亲乐此不疲,三天两头就得进山一趟。 ⑥可是,也多亏了母亲,我们几个孩子的童年,尽管生活很拮据,内心却很快乐。母亲爱美,爱美的女人大多也很乐观。在多数人家都愁眉苦脸的时候,母亲却用美丽和笑声,教会了我们乐观豁达地面对生活。 ⑦也正因如此,童年给我们留下的,不是困苦,而是欢乐的记忆。 ⑧前阵子,和母亲说起家风。我打趣说,如果我们家有家风,也就是爱美爱漂亮,你是这样,我们也是,代代相传。 ⑨闻言,母亲笑得喘不过气来。可我明白,母亲爱美的背后,其实是怀抱着对生活的热情。那些被生活折磨得焦头烂额而失去信心的人,谁还有这闲工夫和脸蛋皮肤较劲?唯有对生活的热爱,才能让人哪怕在困境中,也不放弃美好的事物。 ⑩从那以后,每次和人提起家风,我总会告诉对方,热爱生活,不放弃,不丧气,这就是我家的家风。这个家风,从母亲这一代开始,将是世世代代传下来的,成为激励后代子孙们热爱生活、用信心拥抱生活的利器。 【训练题目】 1.文章题目“美丽的家风”中的“美丽”的含义是什么? 2.母亲为了自己的“美”主要做了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3.文章第④段引用外婆的话有什么作用? 4.选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5.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对家风的形成有怎样的认识? 【参考答案】 1.“美丽”既指母亲漂亮的外表,又指母亲热爱生活、不放弃、不丧气的内心。 2.示例:母亲劳动一天后,仍会把自己整理得干干净净;母亲请教中医保养护肤以及养生保健的方法。 3.引用外婆的话从侧面表现母亲爱美的性格特点。 4.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家风”比作“利器”,生动形 像地写出了“美丽的家风”的内涵及益处,即热爱生活、用信心拥抱生活。 5.示例:家风的形成,无关家庭贫富,亦无关父母的文化程度,所关涉的乃是父母的德行素养。 给优雅留三分

2019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课文详解二

2019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课文详解二 《寡人之于国也》 第一部分,作家作品。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他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主张施行 仁政和王道,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孟子 散文善于“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善用比喻,富有感情 色彩与充沛的气势,《孟子》共七篇。 第二项,文体知识。本文是一篇以对话形式展开的论说,是一篇 论辩性议论文。 第三项,主旨。本文中心论点是“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全文表现了孟子王道,仁政的政治思想,批评统治者在灾荒年景归罪 于年成不好的态度,在一定水准上揭示出战国时期社会不平,阶级对 立的实质。 第四项,层次、段落。全文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全文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为第一自然段。梁惠王提出在灾荒之年,移民移粟,但民 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部为二、三、四段。孟子以战为喻,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 办法,依然与邻国无本质区别,从而指出了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为第五、第六自然段。孟子具体而详细地阐明了王道仁政 的主张,指出要使民加多,就要有新举措,要不违农时,发展生产,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要使民老少的衣、食、住均能受益,同时在 德教方面也受教育,这样则不王者,未之有也。民便能够加多了。 第四部为第七自然段。先揭示灾荒之年,社会贫富悬殊,阶级对 立的现状。然后以杀人为喻,指出只要梁惠王不把过失归罪于年成, 那么“斯天下之民至埃”的良好愿望就会实现。

全文到此归结到总的论点。全文的结构特色以“民不加多”为线索,展开了论述。 第五项,学习要点。 第一点、本文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就是富民、爱民,以民为本的思想。 富民,就要反对战争,使民安居乐业,发展生产,正如课文中的第五段提出的要不违农史,要数罟不入夸池,要斧斤以时入山林,以达到谷不可胜食也,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不可胜用也,这样的鱼粮丰收,万木繁茂的景象,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爱民,体现在第六段,就是要使民确实受益。孟子具体提出,要给民以五亩之宅,百亩之田。要使五十者能够衣帛矣,七十者能够食肉矣,数口之家,能够无饥矣,黎民不饥不寒,使民确实丰衣足食。 富民、爱民,以民为本,这样作为一国,才能受到万民的拥戴,才能做到国富民强,这是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 第六项,写作特点。 写作特点有三点: 第一点、说理抑扬兼施、循循善诱。文章开头写梁惠王自以为治国比邻国君主尽心,孟子利用梁惠王好战的心理,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梁惠王的小恩小惠,这里使用了比喻的方法。逼使自矜其功的梁惠王意识到自己和邻国国君并无本质的不同。至此,孟子已掌握了论辩的主动权,梁惠王的自满情绪基本已被扫除。在论辩中已处于劣势,孟子趁胜追击,因势利导、循循善秀,提出了施行人道的具体措施。勉励他施行仁政。并为梁惠王描绘出一幅行王道的美好图景,这是应用扬的说理方法。然后以杀人怪兵器为喻,批评梁惠王没有对人民施行仁政,这是使用抑的方法,最后梁惠王只要不把责任归罪于荒年,则天下之民至焉的愿望定能实现,这又是扬。这是说理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特点。第二个特点善用比喻生动形象,文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卷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卷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说明文《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作者是 A.朱光潜 B.华罗庚 C.钱钟书 D.竺可桢 2.具有“含泪的微笑”风格的小说家是 A.莫泊桑 B.契诃夫 C.欧·亨利 D.屠格涅夫 3.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 A.岑参 B.白居易 C.韩愈 D.柳宗元 4.主张文章应“惟陈言之务去”的文学家是 A.韩愈 B.柳宗元 C.欧阳修 D.王安石

5.由徐志摩发起、组织的文学社团是 A.新月社 B.创造社 C.语丝社 D.文学研究会 6.曾经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 A.茅盾 B.巴金 C.老舍 D.冰心 7.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 A.《国语》 B.《战国策》 C.《左传》 D.《史记》8.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的体裁是 A.散曲 B.套数 C.诸宫调 D.杂剧 9.下列诗歌中属于绝句的是 A.陶渊明《饮酒》 B.李白《行路难》 C.王维《山居秋暝》 D.杜牧《泊秦淮》

10.以1870年“普法战争”为背景的小说是 A.《断魂枪》 B.《米龙老爹》C.《麦琪的礼物》 D.《苦恼》11.下列传记作品中,带有寓言色彩的是 A.《张中丞传后叙》 B.《种树郭橐驼传》 C.《马伶传》 D.《李将军列传》 12.茅盾《香市》一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 A.今昔对比 B.托物言志C.借景抒情 D.先抑后扬13.侯方域在《马伶传》中说马伶为提高演技“乃走事昆山”,这里“昆山”所用的修辞格是 A.比喻 B.借代 C.拟人 D.象征 14.成语“分崩离析”出自 A.《谏逐客书》 B.《寡人之于国也》

《雨》现代文阅读含答案

《雨》现代文阅读含答案 选题窗外露台上正摊开一片阳光,我抬起头还可以看见屋瓦上的一段蓝天。好些日子没有见到这样晴朗的天气了。早晨我站在露台上昂头接受最初的阳光,我觉得我的身子一下子就变得十分轻快似的。我想起了那个意大利朋友的故事。路易斯?发布里在几年前病逝的时候,不过四十几岁的时候。他是意大利的亡命者,也是独裁者莫索里尼的不能和解的敌人。没想到他没有看见自由的意大利,在那样轻的年纪,就永远闭上了眼睛。1927年春天在那个多雨的巴黎城里,某一个早上阳光照进了他的房间,他特别高兴地指着阳光说,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可喜的事。我了解他的心情,他是南欧人,是从阳光常照的意大利来的。见到在巴黎少见的阳光,他又想起故乡的蓝天了。他为着自由舍弃了蓝天;他为着自由贡献了一生的精力。可是自由和蓝天两样,他都没有见到。我也很像发布里那样热爱阳光。但有时我也酷爱阴雨。十几年来,不打雨伞在雨下走路,这样的事在我不知有过多少次。就是在1927年,当发布里抱怨巴黎缺少阳光的时候,我还时常冒着微雨,在黄昏、夜晚走到国葬院前面卢梭的像脚下,向那个被称为18世纪世界良心的巨人吐露一年轻异邦人的痛苦的胸怀。我有一个应当说是不健全的性格。我时常吞下许多火种在肚里,我受不了煎熬。我常常光着头走入雨湿的街道,让冰凉的雨洗我的烧脸。水滴从头发间沿着我的脸颊流下来,雨点弄污了我的眼镜片。我的衣服渐渐地湿了。出现在我眼前的只是一片模糊的雨景,模糊……白茫茫的一片……我无目的地在街上走来走去。转弯时我也不注意我走进了什么街。我的脑子在想别的事情。我的脚认识路。走过一条街,又走过一条马路,我不曾跌倒在地上。在雨中,我的眼睛看不见世界的时候,我的脚上却睁开了一双更亮的眼睛。我常常走了一个钟点,又走回到自己住的地方。我回到家里,样子很狼狈。可是心里却爽快多了。仿佛心上积满的尘垢都给一阵大雨洗干净了似的。我知道俄国人有过“借酒淹愁”的习惯。我们的前辈也常说“借酒浇愁”。如今我却在“借雨洗愁”。我爱雨不是没有原因的。经历了这场大雨,我仿佛又看到了阳光。(1941年7月20日)1.作者在写自己对雨的热爱之前,为什么花了两小节写“发布里热爱阳光”?(6分)答:2.联系上下文,解释“在雨中,我的眼睛看不见世界的时候,我的脚上却睁开了一双更亮的眼睛。”这句话的含义。(4分)答:3.作者说:“我爱雨不是没有原因的。”从全文来看,作者爱雨有哪些原因?请简要地概括说明。(不超过45个字)(6分)答:4.作者说“我受不了煎熬,我预感到一个可怕的爆发”,联系时代背景,根据文意解释“爆发”。(2分)答:5.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在文章中,“雨”是作为帮助处于心灵的黑暗中的作者见到“阳光”的外界力量出现的,代表了作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B.所谓“不健全的性格”是指作者内心极度的矛盾,“爆发”是指作者希望投身于民族的解放事业当中去。C.文章所描写的雨中的世界,是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和反动专制统治的象征。D.作者说自己是在“借雨洗愁”,说明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使作者暂时还无法看到阳光,因此他在借雨来逃避自己内心的痛苦。E.文章真实地表现了作者的心灵由痛苦迷惘中走出人生的风雨,见到阳光的过程。参考答案:1.写热爱阳光是表现作者对自由和光明的向往,写酷爱阴雨是表达了作者对专制统治和黑暗社会的不满,二者是有因果关系的,对专制统治和黑暗社会的不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