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太阳升小学:邱俊宁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感知其特点,正确辨认这几种图形。

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教具:多媒体课件、各种立体图形。

学具: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彩色纸、笔。

教学过程:

一、找准起点,对比引入。

1.认一认——引入新知

师:大家还认识他们吗?

(师依次展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三棱柱)

师:谁来介绍一下它们。

生介绍这些立体图形。学生如果不认识三棱柱,教师直接介绍。

2.师:对于上学期学过的这些立体图形,大家都认识。我们是不是曾用它们玩过“搭一搭”,大家一起来思考一个问题:老师想从这些立体图形中挑一个做成车轮,你们觉得应该挑谁呢?

生:圆柱。

师:搭汽车的时候为什么要用长方体做车身,圆柱做车轮呢?为什么不用长方体做车轮呢?

生:圆柱容易滚动,做车轮比较合适,长方体做车轮不行,下面太平了,不会滚动。

师:刚刚那位同学说的长方体“下面”太平了,你们听懂了吗?他说的是哪里呢?请大家来摸一摸,看看其他的物体有“平平”的地方吗?拿出你们袋子里的实物,找一找,用手摸一摸它们“平平”的地方,感觉一下。

(学生动手,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实物上的平面,感知面在体上)(平平的,滑滑的)

师:大家摸到的平平的地方就是立体图形的面,圆柱上容易滚动的那个面是平平的面吗?

生:不是,是弯曲的,圆柱体的平面在两头,圆圆的。

师:是的,圆柱体上容易滚动的摸起来弯曲的面叫曲面,还有球的表面也是曲面,对于曲面,以后我们再研究,今天我们只研究平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立体图形上的这些平平的面,这是一种新的图形——平面图形(板书:认识图形)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说一说

师:你能想办法把立体图形上的这些平平的面移下来吗?你准备用什么办法得到它们?

生1:把长方体放在纸上,用笔描出它的边线。

生2:剪一剪,从纸上剪下来一个面。

生3:用印泥把面印到纸上。

2.搬一搬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纸,请你用你喜欢的方法把手中物体其中的一个面搬到纸上。

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巡视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作品。)

全班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从什么体上取下了一个面?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把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贴到黑板上。3.认一认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些平面图形,你知道他们是叫什么名字吗?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名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1)认识长方形

师:我们先来认识第一位朋友——长方形,请小朋友们取出长方形,像老师这样用手摸一摸。

(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摸到一个平平的面)

师:老师也摸到了一个平平的面,请大家再和老师一起像这样摸一摸,你摸到了什么?

(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有四条边,四个尖尖的角)

师:横平竖直的角叫直角。今天我们就不具体学习直角了,大家只需要知道在长方形中这样横平竖直的角就是直角。

师:请同学们来看,在长方形里有两条长边,两条短边,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边的特点。请大家拿出手工纸和老师一起来折一折。上下对折以后,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长方形的上下两条长边一样长。)

师:左右对折之后,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长方形左右两条短边一样长。)

师小结:长方形有四个直角,四条直直的边,相对的边相等。) 师出示一个梯形,让学生判断这个是不是长方形。

学生交流自己的判断理由。

出示各种各样的长方形。

师:请大家思考:我们在认识长方形的特点时候都用到了哪些方法?

生1:看一看

生2:摸一摸

生3:折一折

(2)迁移类比,认识正方形。

师:我们认识了长方形,现在我们要认识正方形,我们能不能用刚才摸,看,

折的方法来认识正方形呢?(同桌合作学习,来认识正方形的特点。) 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生1:一个平平的面。

生2:四个横平竖直的角。

生3:四条直直的边。

师:它的角是怎样的角呀?它的边又有什么特点呢?

(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生1:都是横平竖直的角。

生2:都是直角

生3:四条边都相等。

师:你通过什么办法知道他的四条边都相等的呢?

(师示范证明)

师小结:正方形有四个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总结:不管位置,大小,方向如何,只要符合正方形的特点它就是正方形。

(3)小组合作,认识三角形和圆。

师:我们很快了解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请小组合作,用摸一摸,折一折等方法找出圆形和三角形的特点。在小组内说一说各自发现的特点,发现特点以后请举手表示活动结束。(时间2分钟)

学生汇报

生1:三角形有一个平平的面,三条个尖尖的角,三条直直的边。

生2:圆有一个平平面,没有角。是曲线围城的封闭图形。

师小结: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

师小结:弯弯的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就是圆。

师出示各种各样的圆和不同的三角形,让学生认识不是只有直角三角形(直接强化,加深认识)。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分一分

师:我们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你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四种图形分分类,从学具袋里拿出来,在桌上摆一摆、分一分,分类之前,可以好好观察一下每一个图形的特点,确定一个分类标准,想想为什么要这么分?

生1:分三类:长方形、正方形(四条边)、三角形、圆

师:大家听明白了吗?这样分可以嘛?谁和他分的一样?举手示意

谁有不同意见?

生2: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有角,边是直的),圆(弯曲的)

师:还有别的分法吗?

生3:分四类:长方形扁一些,正方形是方方正正的,三角形有三条边,圆是弯曲的。

师:也就是说,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就分了四组,有道理。现在,把这三种放在一起,你发现了什么?

生:圆总是自己一类,长方形、正方形可以放在一起,都有四条直直的边,也可以分开,因为也有不同的地方。

师:大家都是善于观察的孩子,在分类过程中更清楚的认识了这些平面图形,这个好习惯会非常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很好!

2.摆一摆

同桌合作用小棒摆出这些平面图形(学生摆的同时指名两个学生上展台演示)

汇报;你摆出的是什么图形?你是用几根小棒摆出来的?

生:……

师:有一个图形大家都没摆出来,是什么?

生:圆。

师:为什么圆没法摆出来?

生:圆没有角,是弯曲的,小棒是直的,所以……

3.认一认

课件出示: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学生在认的同时介绍交通标志牌

的作用,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4.找一找

师: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样的图形?

学生汇报。

四、练一练,体验应用。

做“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加深认识并体会面在体上。(课本37页练一练) 师:今天我们的老朋友淘气、笑笑和机灵狗也来了,他们也喜欢玩积木,可是不小心弄丢了一些,想请你们帮一帮,愿意吗?

淘气说:我要得积木有两个面是圆形;笑笑说:我要的积木的面都是长方形;机灵狗说:我要的积木所有的面都是正方形。

五、延伸拓展, 应用生活。

1.教室里有我们的平面图形吗?

2.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平面图形?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长方形有4个直角,相对的边相等

正方形有4个直角,4条边都相等

三角形有3个角,3条边

圆形圆是曲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买铅笔》教案设计 复备人: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加与减(一)】———《买铅笔》(十几减9),课本第2—3页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2、学会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并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3、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4、能发现和提出用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解决问题,并尝试解决。 5、感受退位减法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减法的实际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学会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并能比较熟练的口算;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四、教学准备: 1、小棒、计数器 2、实物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老师谈话:小动物们非常喜欢学习,它们也经常买一些学习用品。下面老师带同学们到动物文具店去看一看,看看小动物们在做什么? (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学生独立观察,先在小组说说自己对图意的理解,然后让学生个别汇报自己对图意的理解。) (2)请学生上台表演,老师口述内容,学生表演:袋鼠老板娘开了一家文具店,小老鼠和袋鼠都在文具店里,这时来了一只小兔,它对袋鼠老板娘说:“我买9支铅笔”。袋鼠老板娘把铅笔都拿出来了:一捆(10支)和散的5支,这时袋鼠老板娘提出了一个问题:有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多少支?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2、想一想,列算式 (1)想一想,猜一猜,还剩多少支铅笔呢? (2)列出算式:15—9 (设计意图:想一想,猜一猜,培养数感。) 3、探究15—9的计算方法: (1)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小棒摆一摆,尝试解题。 师:怎样计算15-9?下面请你们独立思考,想办法计算,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看谁的方法算得又对又快。 (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算的?把自己的算法和小组学生说一说 (3)全班汇报交流.

一年级认识图形

认识图形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6~27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 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以及创新识。 4.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懂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神秘的):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呢? 师:瞧,它来了! 师:大家喜欢它吗? 师: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机器人的到来。(全班鼓掌) 师:机器人要给大家说一说话,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师模仿机器人的声音:“小朋友,你们好!很高兴见到你们,我的样子很酷吧!这是我聪明的头,这是我结实的身子,你知道这是我的什么吗?对了,这是我的脚,这是我的胳膊。其实,我就是由你们桌上的各种形状的物体组成的,现在我想考考你们,请找一找你们桌上的这些玩具,哪些长得像我的头,哪些长得像我的身子,哪些和我的脚长得像,哪些和我的胳膊长的像呢?

师:小朋友们,刚才机器人朋友做了自我介绍,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哪些像他的头?哪些像他的身子、脚、胳膊(师边说边指着机器人)。请小朋友们把这些物体从抽屉中找出来,放在桌面上。 过渡:小朋友们这么积极,带来的物体真不少,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物体的形状吧。板书:认识图形跟读题目 二、动手探究,体验领悟 活动一:分一分 这么多的物体,老师想请你们按不同的形状来分一分,你打算怎么分?在小组里先说一说,再动手分一分。 哪位小朋友来告诉大家,你们组把这些物体分成了几类?为什么这样分? 生a:我是这样分的,方的一类,圆的一类(你真聪明) 生b:我红的摆在一起,蓝的摆在一起,。。。(老师明白的,你是按照颜色分的,可以。请坐) 生c:我分成了两类,会滚的一类,不会滚的一类。 师:这样分行吗? 生:行! 师:你真有办法,老师佩服你。 生d:我们把长得像的放在一类,分成了四类。 师:真有意思!长得像的分在一块,你们组展示给大家看看。 师:哪些长得像呢? 师:现在我们一起看看他们小组的这种分法,有谁知道他们的名字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测试卷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 班级_____姓名_____得分_____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1.0分,共10.0分。) 1. 比100多1的数是99。 ( ) 2. 53和35一样大。 ( ) 3. 97前面的数是98,后面的数是96。 ( ) 4. 99大于100。 ( ) 5. 和70相邻的数是71和72。 ( ) 6. 从61到73中间有12个数。 ( ) 7. 一个数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51。 ( ) 8. 78个是由7个一和8个十组成的。() 9. 39和41的中间是42。() 10. 40+5比50+4小。() 二、单选题。(共10.0分。) 11. 从89开始往前数,第4个数是[ ]。 A、88 B、87 C、86 D、85 12. 最大的两位数是[ ]。 A、10 B、99 C、100 D、19 13. 下面哪个算式的结果大于65[ ]。 A、60+5 B、65-5 C、70+5 D、5+50 14. 下面哪个数与47最接近[ ]。 A、74 B、41 C、51 D、63 15. 从67开始往后数,数到73是第几个数[ ]。 A、6 B、7 C、8 D、9 16. 这个图与哪个图表示的数一样[ ]。 A、 B、 C、D、 17. 下面哪个算式的结果既大于21,又小于27[ ]。 A、45-5 B、10+2 C、20+5 D、28-8 18. 合唱队有40人.美术组可能有多少人[ ]。 A、10 B、38 C、43 D、85 19. 小军跳绳1分钟跳了38个,老师比小军跳得多得多,老师可能跳了多少个[ ]。 A、40 B、24 C、89 20. 爸爸今年36岁,妈妈的年龄比爸爸小一些,妈妈可能多少岁[ ]。 A、38 B、20 C、34 21. 盒子里面有9颗珠子.数一数,一共有多少颗珠子[ ]。

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

《认识立体图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及初步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若干袋各种形状的物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同学们,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小朋友,想知道他是谁吗?请听他说了些什么?你们能帮上贝贝这个忙吗?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爱结交好友为开头引入本课,唤起学生的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一个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 二、操作感知: 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设计意图】学生对各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使学生经历认识各类物品特点的过程。)(3)出示课件,揭示概念。课件出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图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 (4)齐读图形名称。 (5)板题:认识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从实物到图形名称到立体图形的认知,是本节课的重点,利用多媒体形象化教学的功能,展示出抽象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生成,解决本课重点。)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分别出示实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让学生辩认。 2、学生按教师要求拿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3、亲身体验,感知特点。 (1)学生选一个喜欢的物体做好朋友,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苏教版) 授课内容:认识图形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授课教师:耿小珍、韦利贵、陈方芳、廖春燕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单元《认识图形》中的内容,教材从描(画、印)出简单几何体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 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些平面图形,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 的头系。这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本课教学内容 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之后 进行教学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学情分析】:本节课新内容是承接上一册学习《认识物体》进一步的加深学习数学知识,由于一年级的孩子的记忆思维还不够完善,,有可能上一学期的基础内容已经记忆不深,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新内容,先进行复习,学了哪些立体图形,有些孩子比较害羞,可以进行小组形式作答,同座之间的讨论学习,增进同学们的团结互助,追求共同进步的思想,引导学生走集体步伐,让学生动手实践,慢慢发觉数学的奥妙,知道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主要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体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让学生清晰的辨认出长方形、正方形、圆,体会“面在体上”。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图形是在生活中被广泛的运用,感受数学知识无处不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4.能力目标:认识能力、传播能力、组织能力 【教学重点】:会辨认这四种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辨别)。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演示法、练习法、说话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实物图、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一说。 2.动手算一算同一种图形有几种。 二、新授课 1、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认识长方体、正方形体、球和圆柱这四位新朋友,这些图形都来自图形王国。可是,在下着大雪的图形王国里啊,最近发生了一件抢劫案,警察叔叔需要马上去寻找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全套A4打印版)

精心整理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1. ()() 2. ()() 3. ()个十和()个一是() 4. ()个十和()个一是() 5. ()个十和()个一是() 6. ()个十和()个一是() 二、选一选,填一填(9分) 三、按要求比大小(27分) 1.先看图再比大小(9分) ()○() ()○() ()○() 2.比一比,谁大谁小(8分) 请给下面的数字小伙伴排排队( 10分) >>>> (5分) 在跳绳的男生可能有多少 18 24 39 (6分) 45根 59根 90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2 (1)??????????????????????????????????读一读,写一写。 34 56 784 32 15 52 67 27 89 85 63 454 19 小于 40的数 大于60的数 大于40且小于60的数 784 32 21 13 4 ○ ○ 67 834 ○ 24 364 ○ 80 974 ○ 43 644 ○ 434 ○ 56 424 ○ 43 25 67 12 有15名女生在跳绳 男生比女生多得多 有40名吗 比40少点 这里有45支 铅这里大约有多少呢

()

36○4637○3670○10031○30 55○5478○8718○2096○92 38○8376○7699○10095○96 (6)停车场里有34辆轿车。 ①大客车的数量比轿车的多得多,则大客车可能有多少粮?(画√) ②大卡车的数量比轿车的少一些,则大卡车可能有多少辆?(画○) 、 ()个十和()个十和()个十 ()个一()个一 29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的一个数是()。 2、厘米用字母()表示,米用字母()表示,1米=()厘米。 3、四十八写作(),92读作(),70写作() 4、写出个位是5的数()()()。写出十位是3的数()()。

一年级认识图形评课稿

一年级认识图形评课稿 《认识图形》是人教版新教材一年级下册中的一块内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认识图形评课稿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一年级认识图形评课稿范文一本组周老师执教的《认识图形》一课是在第一册认识四种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认识一些平面图形。这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能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教学中教师努力将教学内容融入到一环环的活动中,以活动贯穿始终。为学生说、想、做、创造恰当的氛围,创设必要的情境、空间。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方式。孩子们通过自己去发现、去探索,获得数学知识。而教师只是这节课的引导者、材料准备者、活动的设计者。 当教师向学生发问:“你在教室中见到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孩子们马上在教室中观察自己所见到的物体,并在这些物体上准确地找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圆形,这一设计使孩子们充分体会到了数学在现实世界

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我认为这一点是这节课尤为突出的一个特点,下面我重点就这个方面来谈谈。 新课标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节课正是在教学中突出以“活动为主线,学生为主体”进行开放活动式的教学: 1、教师安排了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如:找图形、变图形、分图形、围图形、拼图形等。让学生在操作中获取知识,在操作中充分感知,使学生获得对图形最直接的体验,体会“面在体上”。 2、教师把操作与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进行思考,把操作作为探索知识的一种手段。比如说:在学生从积木上找到平面图形后,教师问:“怎样将这些图形变到纸上?”再如:在围图形时,教师问:“能围出圆吗?为什么?”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3、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进行了讨论交流,在小组合作中进一步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 1、在组织学生想办法将面从体上变到纸上来时,如果能提供给小组更多的材料和工具,相信孩子们一定会想出更多、更有创意地方法。

一年级认识图形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认识立体图形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 2.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种立体图形的实物及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机器人“悠悠”给我们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百宝箱。想看看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吗? 师:哪个小组的孩子给大家说说机器人给你们组带来了什么? 生:皮球,盒子,易拉罐......

2.师:你能把这些物体按形状分一分类吗?(分好的小组用行动告诉老师) 3.小组汇报:你们组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评价:有道理,看来你们组合作得很好)(提醒:请孩子们把机器人悠悠给你们带来的物体放回盒子里)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形状不同的图形——认识图形 二.操作感知,揭示概念 (一)长方体的认识 1.师拿出长方体物体问:你知道它是什么形状吗? 像这样长长方方的物体,我们就叫它们长方体。 2.师:你能从你的学具盒里面找到长方体吗?用手摸一摸,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板书:摸)把你摸出的感觉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3.汇报交流。 (1)每个面都是平的。 问:你是用什么方法发现的?(摸一摸) (2)请你仔细看看长方体,还有什么发现?有6个面。 问:你是怎样知道的?(数一数)(板书:数)请你上前面来给大家数一数。

(完整版)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加与减(一) 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加数+加数=和女口: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 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被减数-减数=差女口: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1、熟记2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20以内进位加法、20以内退位减法) 2、看图列式解题时候,要利用图中已知条件正确列式。 20以内进位加法口诀表 20以内退位减法口诀表 常用的关系有: (1)部分数+另一部分数=总数 (2)总数-部分数=另一个部分数 (3)大数-小数=相差数谁比谁多几,或谁比谁少几。求大数列加法。求小数或相差数列减法。(4)原有-借出=剩下用了多少,求还剩多少时用列减法 3、应用题解题时候,要根据已知条件正确列式 (1)、总分关系(加、减法) 部分数+另一部分数二总数总数-部分数二另一部分数 ①、问题中出现“一共、共、全长、原来等”表示总数时,列加法。 ②、问题中出现“还剩、剩下、余下、第一次、第二次、用去、吃了等”表示部分数时, 列减法。(2)、大小关系(加、减法) 大数-小数=相差数大数-相差数=小数小数+相差数=大数

①、“多”字或“少”字后面的数是差数。 ②、“比”字左、右两边的数分别是大数、小数求大数列加法,求小数或差数列减法。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观察实物,从两个方向(前〈后〉面或侧面)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线时,要抓住物体的每个方向的特点。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 1、数数的方法有: 一个一个的数,1,2,3,4,5,6,7,8,9,10 ,” 两个两个的数,1,3,5,7,9,,11,13,15,17,19 , 或者 2,4,6,8,10,12,14,16,18,20 , 五个五个的数,5,10,15,20,25,30,35,40 ,, 十个十个的数,10,20,30,40,50,60,70 ,,, 两位数的计数单位是十位(左边的数),个位(右边的数) 厂〔1)一个一个數,从1数到105 J(2)二个二个数’从2数到 (一)?熟谍〔顾着数.倒着数)|⑶五个五个数,从5数到1血<⑷十个十个数,从 ID数到ms 2、两位数的计数单位是十位 两位数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十位上的数表示有几个十,个位上的数表示有几个一如95的十位是9,表示9个十,个位是5,表示5个一。 10个十是一百。100有10个十,100有100个一。 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3、比大小 两个两位数比大小,先看十位,十位大的数大;十位相同看个位,个位大的数大。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表格式)

北师大2011课标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版 请查看下面的课程目录截图,确认是你需要的教案 本册教案特点:课程脉络清晰,教学三维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后教学反思,单元测试等经本人整理充实后一应俱全,本人首发,是目前为止网络上最全面的教案,可以直接进行教学参考和修改使用。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一、数与代数 1、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花生”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在这些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通过大量“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好玩(分扣子和填数游戏)的实践活动,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某一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课时安排 一、加与减(一)---------------------- 9课时 二、观察物体---------------------------2课时 三、生活中的数-------------------------7课时 四、有趣的图形-------------------------4课时 整理与复习-------------------------3课时 五、加与减(二)-----------------------8课时 数学好玩-------------------------- 2课时 六、加与减(三)-----------------------11课时 总复习------------------------------5课时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下教学计划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面对新的社会要求,教师与学生应首先走了社会的前边,因此我们应该以新课标要求为指挥棒,采用所有可行的措施,尽量体现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开放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内容与思想的衔接,内容要在学生上学期的水平之上发展并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思想上注意新思维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思想结合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有学生人,通过师生一学期的共同努力,绝大部分部分上课能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下课能够按要求完成作业,具有一定基础的学习习惯,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学生上课纪律松懈,精力不集中,思想经常开小差,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能及时完成,经常拖拉作业,以致学习成绩较差,还需要在新学期里多和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做好这部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工作。 三、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共六个单元和一个总复习,分别从数与代数、空间图形、实践活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加与减(一)”。是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降低了一年级上学期孩子们学习数学的难度。退位减法是一个难点,学生掌握比较慢,但同时也是今后竖式减法的重点所在。所以在介绍的:数

小棒、倒着数数、凑十法、看减法想加法、借助计数器

……这些方法中,孩子们喜欢用什么方法不统一要求,自己怎么快怎么算,但是要介绍这些方法。 2、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在“加与减”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上学期立体图形到现在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七巧板是孩子喜欢的拼图,用它可以拼出很多的图形,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拼,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新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进度表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是:(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感。(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三)取消了统计学习单元。(四)在整理与复习中,注重发展学生回顾与反思的意识。 任教年级基本情况:本年级共有学生97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掌握较扎实,对学习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学习活动中。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兴趣较大。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仍有畏难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学生的成绩都还不错,但是成绩并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地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们应更多地关注的是保持学生已有的学习兴趣,并逐步加以引导,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目标及要求 一、数与代数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会估算,初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学会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学会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用题。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教学措施:

最新整理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单观察物体 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两个方向(前〈后〉面或侧面)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会辨认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连线时,要抓住物体的每个方向的特点。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 1、数数的方法有: 一个一个的数,1,2,3,4,5,6,7,8,9,10,…… 两个两个的数,1,3,5,7,9,,11,13,15,17,19…或 2,4,6,8,10,12,14,16,18,20… 五个五个的数,5,10,15,20,25,30,35,40…… 十个十个的数,10,20,30,40,50,60,70,…… 2、数位、基数、序数 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三位是百位。从右往左的数位名称:个位、十位、百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数位:数中各个数字所占的特定位置,例如:个位、十位、百位 基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例如:8个苹果 序数:表示某一元素在序列中的位置,例如:第1个 3、两位数的理解 一个两位数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十位上的数表示有几个十,个位上的数表示有几个一。

如:95的十位是9,表示9个十,个位是5,表示5个一。 10个十是一百。100有10个十,100有100个一。 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 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87读作:八十七;九十四写作:94 4、比较数的大小 数位不同:比较数的大小,先从位数上比较,位数多的数更大,如:28>9. 数位相同:相同位数的数要从高位依次比较。如果是两个两位数比大小,先看十位,十位大的数就大;十位相同看个位,个位大的数就大,例如:94>91. 其他:75比23多得多;54比49多一些;21比56少得多;37比41少一些;62与61差不多。 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 1、认识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2、七巧板 七巧板由3种图形组成,其中有5个三角形(1,2,4,6,7号),1个正方形(5号),1个平行四边形(3号)。 第五单元加与减 1、掌握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①整十数的加减法 只把十位上的数进行加减,所得数字后面加零。 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

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1.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 2.图形卡片。 3.计算机软件、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我在上学的路上遇到了智慧之星爷爷,他夸了你们在学校的表现好,还让我给你们带来了小礼物。(老师给每组发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之星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之星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物体特点说出来。 二、操作感知 1.摸一摸,感知特点。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物体放在一起,看一看摸一摸说说特点,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问:你们是怎样想的?说一说 学生可能回答:有四四方方的;直直的,像柱子;有的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2.分一分,说说特点。

同桌说说,全班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投影出示实物图“药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 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图,抽象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 2.记忆想像。

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加与减》知识点 (一)十几减9、8、7、6等的减法 1、一个一个地减:这个方法一般借助图形,减一个划一个。 2、破十法:把十几分成十和几,先算10减去减数,结果再加上另一个数。例如:15-9,把15分成10和9,先用10-9=1,再用1+5=6就可以了。 3、平十法:把减数分成两个数,其中一个数和十几的个位相同。例如:15-9,把9分成5和4,15减5等于10,10再减去4得出6就可以了。 4、想加算减法:例如:15-9,想9加几得15,那么15减9就等于几。(二)解决多多少、少多少的问题 1、看图列式,已知总数和去掉的一部分,求还剩下多少,用减法计算。 2、比较两种物体的个数:求一种比另一种多多少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3、根据图,能恰当地提出数学问题,并正确列式解答。 (三)20以内减法的规律 1、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差不变。 2、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增加几,减数不变,差也增加几;被减数减少几,减数不变,差也减少几。 3、减法算式中,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几,差就增加几;被减数不变,减数减少几,差就增加几。 (四)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

只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减,个位上写0。 (五)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方法(不进位退位) 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一位数加减一位数,再用它们的结果加上整十数。 (五)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 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计算整十数加减,最后再加上一位数。(六)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方法(不进位退位) 1、口算:十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减,个位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减。 2、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相减的结果就写在那一位下面。 (七)解决应用题 1、解决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问题时,弄清谁和谁比,谁是大数,谁是小数。 2、所求的数是大数就用加法计算。 3、所求的数是小数就用减法计算。 (八)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九)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忘了加进位的1。 (十)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方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先从个位减起,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向十位借一当十再减,十位上的数不要忘记减借去的1后,在进行相减。

(完整版)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一

小学数学一年级期末测试题 统计游玩人数(9分) 1、游玩的同学中男生有12人,女生有8人,一共有( )人,男生比女生多( )人。 2、把同学们排好队,你猜猜,与11号同学相邻的两个人是( )号和( )号。 3、15号和17号两个同学的中间一人是( )号同学。 4、如果10个人编成一组,那20个同学可以编成( )组,说明20里面有( )个十。 5、1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2、(1)59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比8大,个位数字比1小,这个两位数是( )。 (3)10个十是( );5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 ) 3、和60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1元=( )角 二、文字题 1、68和73相差多少? 2、比39多24的数是多少? 3、比92少45的数是多少? 4、两个加数都是46,和是多少? — =8 — =8 — =8 — =8 14= + 14= + 14= + 14= +

五、应用数学解决问题。 1. 18元12元21元 (1)买和一共需要多少元钱? (2)比便宜多少元钱? (3) 比贵多少元钱? (4)拿20元买一辆,应该找回多少元钱? 2.一年级一班捐书45本,二班捐书50本,两班一共捐了多少本? 3.一本故事书共50页,小明看了22页,还剩下多少页没有看? 4.文具店有80枝铅笔,上午卖出23枝,下午卖出27枝。还剩下多少枝? 5.图书馆原来有92本故事书,借走了27本,又还回来了15本。现在有多少本故事书?

一、看图写数。(4分) ( ) ( ) ( ) ( ) 二、直接写出得数。(11分) 18+50–7= 80–60+35= 90–(60+30)= 63–(76–70)= 三、填空(第8题6分,其它每空1分,共29分) 1、5个一和2个十组成( )。 100里面有( )个一。 5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2、七十六写作( ), 90读作( ) 3、40前面的一个数是( ),40后面的一个数是( )。 79和82中间的一个数是( )。 4、读数和写数都从( )位起。 5、50角=( )元, 1元6角=( )角 6、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住三条:(1)相同( )对齐; (2)从( )位减起; (3)个位不够减,从( )位退( ),在个位上加( )再减。 7、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3,第二位是4,这个数是( )。 8、 六、数一数。(5 分) 有( )个 有( )个 有( )个 有( )个 有( )个

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

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 (含期中,期末试题) (第一单元:加减法一) 班别:姓名:评分: 一、计算。(12分) 12-6= 11-2= 16-7= 4+8= 17-8= 12-3= 17-9= 6+7= 13-7= 11-7= 14-7= 9+5= 二、填一填。(8分) 1、6比13少(),15比6多()。 2、妈妈买回13个桃子,吃了一些后还剩下6个,吃了()个。 3、给每只小动物1个雪梨,还差()个。 4、7再添上()就是15,5加()等于14。 5、()比12小5,()比12大5。 三、算一算,给小鱼排排队。(将算式填入鱼缸中)(10分) 15-9 18-8 13-8 17-8 12-9 >>>> 四、小蜜蜂采花蜜。(算一算,连一连)(10分)

13 7 5 9 五、在○里填上“<”“>”或“=”。(6分) 18-9○17-8 16-8○5+0 15-6○18-9 11-2○3+8 14-6○15-7 15-8○16-7 六、看图列式(16分) ?只 1、 2、 ?本 8只 13本 15 只 □○□=□(本) □○□=□(只) 3、 □+□=□(只) □-□=□(只) 七、谁多?多几?(10分) (1)

-□=□(只) ()多□ (2) -□=□(个) ()多□ 八、解决问题。(28分) 1.(13分 (1)()个,()个,()个 (2)比少()个。个)(3)下面的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个) 解决的问题是: 2、(15分)

(1)羊和小蜜蜂一共有几只? = (只) (2)小蜜蜂比小鸟少几只? = (只) (3)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式。 九、附加题。(10分) 17个小朋友排成一队,华华前面有8人,你知道华华后面有多少人吗? 一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第二单元课堂综合练习题(2017春)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班别:姓名:评分: 一、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28分) 1、哪幅图是小猫看到的?(画“√”)(6分)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看一看》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宝鸡高新第一小学吕宝凤 【教材依据】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的第一节,主要让学生学会观察主视图和侧视图。本课内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学习了前、后、左、右等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于学生喜爱的小猫储钱罐等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操作、观察活动中进行学习。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对象为一年级的学生,根据本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本节教学设计的主要思想,也是新课程理念的重中之重。由于观察物体这样的课要比计算课受学生欢迎,所以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准备观察的物体,并让学生带来了一些自己生活中的常见物体,让他们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再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敢于表达、说话有条理以及对数学课的浓厚兴趣,在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上学习从侧面和正面观察简单物体。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去“经历过程”,在“做”数学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会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方法与途径: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运用全班观察、分组观察、互换位置观察等形式,让学生学会用眼睛观察,用语言表述自己的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情感与评价: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在生动的情景图中导入本课,用动画等形式展开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结合具体事物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 难点: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二、教学准备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清单

第一单元总结 智慧小锦囊 十几减9,8,7,6等的退位减法 1. 计算十几减9,8,7,6等的退位减法,可以用“破十法”“平十法”“想加算减法”等方法计算 2. 看图列式,已知总数和去掉的一部分,求还剩下多少,用减 法计算 解决多多少、 少多少的问题 小鸟有12只,小猴有5只,小鸟比小猴多几只? 12-5=7(只) 比较两种物体的个数,求一种比 另一种多多少或少多少,用减法 计算 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笼子里有7只白兔,6只灰 兔,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笼子里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7+6=13(只) 1. 能准确地收集情境中的数 学信息,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 2. 能依据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正确列式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 问题 20以内退位减法表中的规律 10-4=6 11-5=6 12-6=6 13-7=6 14-8=6 15-9=6 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表中的 规律 易错集锦 易错点1:看图写减法算式。 误区点拨: 一幅图中,给出了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应该用总数减去给出的一部分,但容易写成加法算式“给出的一部分+要求的那部分=总数”的形式。 易错点2:看图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误区点拨 :

看图写加法算式比较简单,但写减法算式时,容易写成其中多的一部分减去其中少的那部分,应该用总数减去其中的一部分。 第二单元总结 智慧小锦囊 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 从不同的位置或方向观察单一物体时,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也可能是相同的,要从观察者的角度出发,抓住关键的特征寻找看到的图形 易错集锦 易错点:判断图中人物观察到的图形。 误区点拨: 在判断图中人物观察到的图形时,往往按照自己所看到的图形进行选择,从而导致判断错误。应该先确定图中观察者站在哪个方向上,找准物体的一端在左还是在右,再去判断观察到的形状,要把自己想象成图中的观察者,从观察者的角度去思考。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册(完整版)

= + 8个 = 买 铅 笔 1. 比一比,算一算。 (1) 12-9= 9+9= 8+9= 15-9= 5+9= 16-9= 11-9= 13-9= 20-10= (2) 9+( )=13 13-9=( ) 9+( )=17 17-9=( ) 19-( )=10 14-( )=5 ( )-9=2 ( )-9=9 ( )-0=7 ( )-9=6 2. 圈一圈,算一算 。 14-9= a. 把14分成10和, , 10-9= + = b.把9分成4和 , 14-4= + = c.9再添上 就是14了, 9 + =14 14-9= 3. 在○里填上“>”“<”或“=”。 15-9 37 8 17-9 12-9 14 18-9 5 4+3 17-9 15-9 5+9 11-9 1515-5 12-0 0+12 4. 填表。 5.看图列式 (1) ( )+( )= ( ) ( )+( )= ( ) ( )- ( )=( ) ( )- ( )=( ) (2) ?个 原来 15个 18个 12盏 卖出 9个 9个 9盏 还剩 ( )个 ( )个 ( )盏 9个

= (3) ?个 5个 14 个 6. 树上原来有17只小鸟,飞走9 只,现在还剩多少只? 7. 小芳家养了13条金鱼,小强家养了9条金鱼,小强家再养几条金鱼就和小芳家同样多? 8. 思维拓展。 (1)一本书共有20页,小红第一天看了6页,第二天看了9页。小红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还剩下多少页没看? (2)一根绳子长10米,每次剪下1米,要剪( )次才能剪完。(可画图) (3)你会这样计算吗?请你试着填一填。 15-9=15-(5)-( 4 ) = ( 6 ) 17-9=17-( )-( ) = ( ) 16-9=16-( )-( ) = ( ) 18-9=18-( )-(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