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教案3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第二完全小学

年级:六年级

学科:语文

姓名:

班级:

教案使用时间:

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学习习惯

培养做读书笔记和不懂就问的习惯,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学会搜集材料并养成习惯。 2.汉语拼音。

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222个生字。

(2)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165个字.能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和写毛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听话说话。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

5.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6.习作。

(1)学习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文章;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3)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5)课内习作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四、课时安排:

1、第一单元1—3周完成

2、第二单元4—6周完成

3、第三单元7—9周完成

4、第四单元 10—11周完成,

期中检测第12周

5、第五单元 13—15周完成

6、第六单元 16—19周完成

7、期末复习和期末考试第20—22周

第一单元介绍及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将带领学生进行一次“童话寓言之旅”。单元中《稻草人》、《寓言二则》、《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精读课文,《刺猬汉斯》、《尼尔斯骑鹅历险记》是略读课文。其中有两则是寓言,剩下的课文是童话作品。

本单元以“要注意领悟作者在童话、寓言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为专题。既编排了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作品,也有外国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格林兄弟、赛尔玛˙拉格洛芙的著名童话,还有在本套教材中首次以文言文形式出现的我国古代的著名寓言。

《稻草人》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农人亲手做的放在田里看护庄稼的稻草人,由于看到稻子长出了新穗,而为主人高兴。由于发现稻叶上有小蛾及很多子而无比惊恐。又因自己无效的警告而愁闷。最终因蛾卵变成了肉虫吃光稻叶而为白白付出辛苦的主人深感痛心。课文表达了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无力挽救主人命运的痛苦心情,一个忠诚、尽职、心地善良的形象跃然纸上,浮于眼前。

《寓言两则》所选编的《自相矛盾》和《画蛇添足》,都是著名的寓言故事。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作品。课文记叙了在大年夜,一个小姑娘又冷又饿,在街头卖火柴。她擦燃了火柴,眼前出现了暖和的火炉、美丽的圣诞树和慈爱的奶奶这些美好的幻象。最后她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街头。小女孩的悲惨遭遇让我们看到当时社会的黑暗,也感受到了作者对穷苦儿童的深切同情。

《刺猬汉斯》这篇课文是德国格林兄弟的童话。讲的是一个富有的、农夫的怪儿子---刺猬汉斯的历险故事。童话表现了主人公汉斯的坚毅、勤劳、纯朴、善良,同时还告诉人们一个朴素的做人的道理:要言而有信。

《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展现了瑞典女作家赛尔玛˙拉格洛芙的长篇童话中的一个情节。课文写了一个名叫尼尔斯的放鹅的男孩经常捉弄鹅。一天他被小精灵变成了拇指大的小人儿,在经历了一番波折后他勇敢地从狐狸口中救下一只野鹅,最终得到野鹅们的信任。故事中我们看到尼尔斯知错改错、勇于舍己、乐于助人,是个心地善良的好孩子。

这几篇课文生动有趣,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学生通过阅读妙趣横生的小故事,体会文章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及深奥道理,并在潜移默化间感受到童话、寓言这两种文学

体裁的无穷魅力。

教师在教学前,应大体了解童话、寓言的概念及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单元主题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注重引领学生欣赏童话所展现的美丽奇妙的景色,注重通过朗读帮助学生品味、积累童话的语言,从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启迪。对于首次学习文言文,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并在学习方法上教育恰当地指导。教师可以先行查找、归纳一些学习文言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如:文言语句的翻译可采用“留、换、补、删”四种具体方法。

1、保留原词。即凡人、事、物等名词性的表意词可以保留不动。

2、改换词语。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词换为相应的现代汉语双音词。

3、增补词语。即将文言文中常省略的各种句子成分补充译出来。

4、删略词语。即将文言中那些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去掉不译。

当然这些内容不一定全教给学生,但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在本单元的“语文百花园一”中安排了相关的训练内容:“温故知新”、“口语交际”、“习作”三个栏目。“温故知新”中的“拓展与交流”以总结交流的形式,对本单元的童话学习进行评价与叫,尤其是从学习方法哂纳感进行了总结。“阅读平台”提供的寓言诗意在引导学生领悟其中蕴含的哲理。“口语交际”和“习作”也是围绕寓言、童话来进行的。“大家谈:寓言和童话”是本单元课文学习的一个延续。意在使学生通过有条理、有重点、清楚明白地表达,在“童话、寓言”王国里尽情遨游、捕捉乐趣、受到启迪。“习作”是编写童话。这是一次有意思的习作实践,也是一次想象作文的训练。

教学本单元可用14课时。精读课文8课时,略读课文2课时,“语文百花园一”4课时。

单元学习目标:

1、识字写字:能够随文识字20个,会写生字23个。

2、能够结合语言环境正确理解字的意思,积累成语。

3、认识破折号,了解它的作用。

4、指导学生通过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对童话中人物进行评价,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启迪。

5、朗读并背诵寓言故事,能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6、展开想象编写故事,初步训练学生把自己的感情和要说明的道理表达出来。

学习状态分析:

本单元课文内容以童话故事为主。故事生动、充满童趣,深受学生喜爱。但也正由于童话作品的生动有趣,学生们往往更容易被奇异的情节和奇特的人物外貌所吸引,而忽略对内容本身地深入理解、对主要人物的分析体会。因此教学时,不但要关注到学生兴趣,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读读感受深的地方,说说受到触动的理由,进而理解课文内容,受到启迪。在感知内容的同时还要注意对文中人物的评价,对作者情感的体会。从中受到感染、教育,并在学习过程中尝试了解童话、寓言的表达方法。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练习

六年级上册句子练习 一、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她以前哪里笑过? 2.她脸上满是皱纹,倒像风干的橘子,哪里会露出笑脸容来呢? 3.冼星海斩钉截铁地说“我有把握把曲谱好!一定能!” 4.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5.这种老师算什么老师? 6.难道你没有想过吗? 7.难道让学生绝对信从自己的老师就是好老师吗? 8.难道你们愿意跟我拼命,给他们看着好玩吗? 9.这高耸云天的的坚固城墙上的一块块砖石,哪一处没洒落过我们英雄祖先的殷红热血? 二、改变句型,使句子语气加重 1.对于别人的大恩大德,我们不能忘记。 2.老师带病坚持工作,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我们不会忘记。 3.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刻苦学习。 4.我不会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 5.认识万物之灵。 6.知识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人类进步的阶。 7.这雄关外面的乱石纵横、野草丛生的一片片土地,处处都洒落过入侵者的累累白骨。 三、缩句: 1.悠扬的旋律有一次打动了人们的心。 2.朴实的士兵庄严地表达他们对祖国的忠诚! 3.国旗是祖国母亲最俊美的脸庞。 4.我们都迫不及待地放起自己亲手制作的风筝。 5.看台上的观众笑得前俯后仰。 6.现在他已经飘到了看不到陆地的海面上。

7.雄关是我们伟大民族历史的见证人,是一个热血沸腾、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 8.冬季常青的松树上堆满了蓬松的、亮晶晶的雪球。 9.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 四、改为转述句: 1.太阳说:在我看来升旗场是荒凉哨所上最美的一片风景。” 2.他笑着对我说:“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 3.一位同伴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 4.蔺相如对秦王说:“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只给您看。” 5、张强对妈妈说:“妈妈,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6.妈妈对我说:“明天我要出差,你能不能照顾好自己?” 五、按要求,写句子 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他能引领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是 ,它是(仿写)2.爱是无形的,它需要用心灵去感受;爱是 爱是(仿写)3.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分外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 爱心是 爱心是 4.老人把勾丝放在脊背上,又把钩丝握紧在手里。(改为被字句) 5.我们犯了错误后才想办法补救。我们事前三思而后行。(用关联词连成一句) 六、用下列词语写句子: 1.……像…… 2.……般的…… 七、修改下列句段:(在原句上修改)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集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集 本套资源由六十铺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文字版可以直接观看,如果需要下载此套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集DOC版的附件,请直接拉到本帖子最后一页的最后一帖链接中下载DOC附件即可!如只是浏览参考一下该资源,则无需下载附件! 1、大海的歌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潮声、玉镜、仰头、翻滚、奔腾、琴师、凑出、渔帆”等词。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的神奇与变化多端。发展想象力。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喜欢的段落。 三、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海的特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导入,激发情趣。 教师导语:同学们,见过大海吗?说一说你感觉到大海怎样?[语言训练]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描写大海的诗歌。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词:带着问题我们来读一读课文。首先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认识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熟。在自己认读的基础上,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课文中有几首诗?每首诗中的大海给你什么感觉?你最喜欢哪首诗中的海? 1.自由读你最喜欢的那首诗,想想你为什么喜欢这首诗? 这首诗让你感到大海有什么特点? 你最喜欢哪些语句所描写的情景?想象一下那情景什么样?试试怎样读出你的感受?

2.根据喜欢的不同内容自愿组合,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3.小组汇报、感悟: 感悟一:大海色的神奇: A天水相连,蔚蓝一片的情景。 引导学生感受天在海中,海中有天,一切都被海水染蓝的景象,感受作者置身海中,看到的,听到的都仿佛是大海的蓝,那么神奇。 B引导学生朗读,品味:玉镜、翻滚奔腾、来往穿梭等词语,想象其描绘的情景,从而读出感情。 感悟二:大海风的神奇: A出示填空: 海上的风是、是、是、是 他一来,就…… 就…… 就…… 就…… B思考:为什么用省略号?还会怎样?[引发想象] C仿照这首诗的语句说一说你想象到的情景。 感悟大海静的神奇: 帮助学生理解风平浪静的景象和“抱着明月”、“背着星星”的意思。 B指名朗读、评议: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1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1.种子 教材分析: 本文讲的是在采集的树种中,有个小女孩较大树种虽然不多,但粒粒饱满,显然是精心挑选的,表现了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特点和纯朴、诚实的个性,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小女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槐、掺、涩、撩、俊”等5个生字,会写“掺、涩、裤、兜、愧、俊、撑、掠、惟、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教学重点: 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第一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根据文章内容给文章分段,并能简单说说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掺杂羞涩惭愧凝望惟恐小心翼翼 四、练习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根据投影出示的内容,练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投示出示:根据下面的意思把课文分成三段。 (1)望着交上来的树种,我想说点什么。 (2)小女孩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3)“我”深受感动。 各组讨论后,在全班汇报。各组派代表发言,如果有意见分歧,老师可以适当点拨:先找出重点段,即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小女孩交树种的?让同学再讨论。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将课文分为三段。 第一段是课文的第1自然段,写每个同学交来的树种都挺多,我想说点什么。 第二段是课文的第2~8自然段,写班上一个女孩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第三段是第9自然段,写“我”和全班同学深受感动。 五、练习朗读课文 1、轮读 2、自由练读 3、同桌互读 六、布置作业

语文S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语文出版社( S 版)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要让学生逐步达到以下要求: 1.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借助拼音认读汉字。 2.认识常用汉字313个。会写116个,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能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背诵指定的课文。 4.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5.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口齿清楚,声音洪亮,态度大方,有礼貌。 6.能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回答问题。能按照一定的情境或图意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a o e (看图说话学拼音1) 一、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三个单韵母a、0、e,配有一幅图画。 图中,一个小女孩在唱歌,她张大嘴巴发的声音“啊”提示a的音,小女孩的头部和小辫子构成的图形提示a的形。一只公鸡正在打鸣,公鸡打鸣的声音“喔” 提示o的音。一只鹅在水上游,“鹅”提示e的音,鹅在水中的倒影提示e的形。第二部分是声调符号和a、o、e 三个单韵母的四声。 第三部分是a、o、e的书写格式及笔画笔顺。 a、o、e的发音和韵母带调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e的发音及a、o、e的第二声和第三声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要求 1 o、e 3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 知道单韵母有4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能直接读出带调a、o、e的音。 3 三、教学准备:配合学习a、o、e发音的录音带;a、o、e及带声调a、o、e 的字母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a o、e三个单韵母,能读准字母音,认清字母形。 (二)认识声调符号,学习掌握a、o、e的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带声调韵母的音。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a o、e的发音方法和韵母带调一口呼是重点。 (二)读准韵母的二声和三声是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 1、给同学们读一个小故事,喜欢吗?教师先读一个带有注音的有趣的小故事,告诉学生学会汉语拼音自己就能阅读注音读物了,以后学习查字典、学习普通话 都离不开汉语拼音,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读儿歌: 汉语拼音用处大,学习生字需要它,帮助学好普通话,我们决心学好它。 3、看图讲故事(依据课本插图教师编讲),激发学习兴趣。 (二)学习单韵母a 1 2 大,舌头居中,舌位低,嘴唇呈自然状态(不圆唇),发音过程中口形不能变动。 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借助“啊” 读准a的音;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张大嘴巴aaa。 3 音。教儿歌,帮助学生记忆a的音和形。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童话寓言之旅 课题课时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备注 1 稻草人2课时1.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作者刻画的人物的思想感情,能对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3.会认“肤、怠、穗、瘪、搓”5个字,会写“肌、肤、懒、穗、 喉、耕、橘、祸、挽、甸”11个字,掌握“肌肉、皮肤、稻穗、勉 强、白喉、耕种、橘子、褐色、挽救、祸事、沉甸甸”等词语。 了解在稻田 里发生了怎样的 故事,稻草人看 到了什么,想到 了什么,是怎么 做的,结果如何。 理解作者刻 画的稻草人是个 怎样的人物。 2 寓言两则2课时1.朗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寓言内容,能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3.会认“矛、弗、卮、遂”4个字,会写“矛、盾、弗、祠、遂”5 个字。 读懂课文内 容,理解寓意。 结合注释或 查字典理解文中 一些字的意思,进 而读懂课文内容。 3 卖火柴的小女孩2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同情小女孩悲惨 的遭遇。 3.会认“僵、梗”2个字,会写“裙、哆、嗦、烤、蜷、灌、僵、 焰、铜、烘、梗、腮”12个字,掌握“围裙、哆哆嗦嗦、烤鹅、蜷 腿、冻僵、火焰、暖烘烘、火柴梗、两腮通红”等词语。 理解课文内 容,学习运用在 阅读中进行旁批 的学习方法,深 入理解文章的语 言文字。 理解课文所 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刺猬汉斯1课时1.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学会对童话中的人物进行评价。 3.会认“讽、磕、诫、膏”4个字。读读记记“冷嘲热讽、告诫、 药膏、兑现、不屑一顾、言而无信、悉心照料”等词语。 读懂课文内 容,知道课文写 了哪几件事。 深入理解文 中作者塑造的人 物形象,领悟作者 的表达意图。 5﹡尼尔斯骑鹅历险记1课时 1.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尼尔斯是个勇敢、善良、有 爱心的孩子。 2.会认“戚、杈、蹑、陀、眩”5个字。读读记记“亲戚、树杈、蹑 手蹑脚、晕眩”等词语。 能独立读懂 课文内容。 理解尼尔斯 是个怎样的孩子。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教案设计 1、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指导学生会写“沟、推、蹄、脉、滑、跌、密、撒、播、尝、乳”等生字,会认“淅、沥、沟、蹄、乳”等生字,掌握“你推我挤、演奏、播种、仰着、品尝”等词语。 2、能力目标: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3、情感目标: 阅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学生热爱春雨、热爱春天、热爱美好的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会写13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如: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2、感受春雨的精神美。 四、教学准备: 搜集赞美春雨的图片、词语、诗句。 五、教学安排:2课时

六、预习:1、搜集赞美春雨的图片、词语、诗句。 2、把课文读通顺(至少读三遍),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自学生字(字音、部首、组词),给课后生字注音。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提供展示台,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关于春雨的图片或词语、诗句,师归结,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①、学生谈预习收获,同桌互相检查预习情况,师巡回检查,了解学情。 ②、自学生字,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③、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检查自读课文情况。 ①、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②、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针对课文内容质疑。 3、出示生字,认读生字,重点检查并纠正以下字的读音: 跌下来品尝播种血脉 4、指导学生记住以下生字的字形: 沟蹄滑密撒播乳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语文S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1302

1、有趣的汉字 (2) 2、合在一起成新字 (4) 3、添“口”歌 (6) 语文百花园一 (9) 语文百花园一:看图说话写话 (10) 1、山青青 (12) 2、小树谣 (14) 3、古诗两首 (16) 4、春雨的色彩 (19) 5、世界多美呀 (20) 语文百花园二:看图说话写话 (22) 6、阳台上的小鸟 (24) 7、大熊猫 (26) 8、演一棵大树 (28) 9、寄给青蛙的信 (30) 10谁住顶楼 (33) 语文百花园三 (35) 11、这个办法好 (36) 12、小英雄王二小 (39) 13、夜色 (42) 14、毽子变乖了 (43) 语文百花园四:说话写话 (45) 1、小粗心区分“己”和“已” (47) 2、猫和老鼠 (48) 3、对对歌 (50) 语文百花园五教学设计 (52) 15月亮和云彩 (55) 16、燕子妈妈笑了 (57) 17、小蝌蚪找妈妈 (59) 18、鸭子和白兔请客 (63) 19、小猪画画 (65) 语文百花园六 (66) 20、小熊和小鹿 (67) 21、只听半句 (71) 22、蝴蝶花 (73) 23、快乐的小青蛙 (75) 24、咕咚 (77) 《语文百花园七》教学设计 (79) 25、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80) 古朗月行教学设计 (82) 26、《炎帝的传说》教学设计 (85) 27、《尧帝凿井》教学设计 (86) 28、《丑小鸭(一)》教学设计 (87) 29、《丑小鸭(二)》教学设计 (89)

《语文百花园八》教学设计 (90) 第一单元 1、有趣的汉字 教学目标: 1.认识“元、汉、桌、爷、毛、笔、您、事、示、休、息、啦”13个字;会写“毛、 笔、元、示、写、字、太”7个字。学习新偏旁“竹字头”、“秃宝盖”。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学 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古人造汉字的有关资料。 2.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猜字 出示挂图。(甲骨文的“马”字) 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字?(这是“马”)这就是我们祖先最早创造的文字。 2.出示教材P1中的图。 请你们看一幅图画,发现什么了? (1)我发现图上有两个人在走,旁边的字像两个“人”字。 出示“从”叠在两个人身上。 (2)我看见一个小孩靠在树旁休息,旁边的字像一个人靠在树旁。我觉得那个字 像“休息”的“休”。 3.板书课题(有趣的汉字) 4.读课题,说说“有趣”是什么意思。 二、读文识字 汉字怎么有趣?你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1.自由读课文、识字。 要求:(1)遇到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准字音,记住这个字。 (2)找找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看看课后生字表里的生字都认识了吗?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最新小学语文S版《孔明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孔明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理解关键词句,体会神机妙算。 【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明借箭成功的原因,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并能用自己的话对课文中的人物做出评价。 【情感目标】 从“草船借箭”这件具体事情体会孔明的神机妙算和宽广的胸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明借箭成功的原因,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并能用自己的话对课文中的人物做出评价。 教学难点: 从“草船借箭”这件具体事情体会孔明的神机妙算和宽广的胸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老师: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谋略之书,《孔明借箭》这个故事是谋略里的谋略;也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智慧之书,那么《孔明借箭》就是智慧里的智慧。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孔明借箭》,这个故事主要写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 学生:写孔明向曹操借箭,结果满载而归。 老师:从这件事看出孔明怎么样? 学生:神机妙算。(师板书:神机妙算) 二、走进文本,品读文本 老师:同学们,孔明神机妙算表现在文中的哪些语句?让我们走进字里行间。出示自学提示:课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孔明的神机妙算?用横线画下来并写上你的感悟。)(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3分钟 老师:课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孔明的神机妙算? 学生1:(朗读课文中的句子)“当夜大雾漫天,长江之中,面对面都看不清。”我从这里体会孔明神机妙算的。因为他以虚代实才能草船借箭,因为大雾漫天,能见度很低,所以敌人看不见他,当然他也用不着看见敌人,曹操怕江边有伏兵,就只能用远距离的武器防御,这样孔明才能草船借箭成功,这才能体现出孔明的神机妙算。 老师:朗读时突出雾大,突出“漫”字。(你觉得这句话中的哪个词体现雾大?) 学生:指名读。 老师:先别忙着坐下去。我发现你挺能说的,你理解得非常不错。但田老师觉得咱们学语文,不仅要理解内容,还要把自己内心的感受读出来。你再试着读读这句话。(个别读)学生:(朗读)当夜大雾漫天,长江之中,面对面都看不清。(要突出大的感觉)

小学五年级语文s版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s版教案1 教材分析: 《范仲淹的故事》是第四单元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美德为题材,以“学习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领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为专题。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少年时代刻苦学习的故事。课文共有7个自然段,分为三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概括介绍范仲淹在我国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他的名句。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主要讲述范仲淹少孤,家贫,读书十分刻苦。介绍了范仲淹的四个小故事,分别是苦读诗书、划粥割齑、拒肴、闭门苦读。第三部分讲范仲淹的远大志向和从政以后是如何施展自己的志向及后人对他的赞颂。本课在写法上的突出特点是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崇高精神。 学生情况分析: 从课文结构与内容来看,学生可以读懂课文内容。但是现在的学生大多缺乏刻苦学习的品质,因此“理解并体会范仲淹的精神”有一定的难度。此外,学生的写作能力比较薄弱,因此领悟作者的写作特点,对于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困难。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范伸淹的资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废寝忘食”翌词,能听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 (3)领悟并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进行交流,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品读文中具体描绘范仲淹言行的语句,在形式多样的品读中感悟人物的品质。

六年级上册语文s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姓名: 一、读拼音,写词语。 qiān chuíwàn záo fěn shēn suì g?fén shāo qīng mièmi?o shìyāo xié ()()()()()()kān cèd?u qiào níjiāng chà dào zhuó làng pái kōng jīng tāo hài làng ()()()( )( )( ) h? xiào lóng yín kēng qiāng h?pòshèn chūnián chóu xiáng xì ( )( )( )( )( )( ) róu héhéxiéchéng xiàn fūhuàmíng meìtuí sàng yú ch?n ( )( )( )()()()()k?i gēj?ng tìji?o xiámiàn miàn xiāng qùzhèng zhòng qí shìyōu y? ()()()()()()二、比一比,再组词。 挟()挠()藐()俊()桧() 狭()绕()蔑()峻()刽() 陕()饶()貌()竣()绘() 峡()脍() 戌()稠()宵()博()抿() 戊()调()霄()搏()眠() 戍() 三、补充词语。 ()崖()壁()风怒()全()以() ()山()岭()()人口惊()失() 阴谋()()大()()然()死不() ()然()气()()得意()言()语

()雷()耳心潮()()震()动() 披()斩()()向()敌低()婉() 抑()顿()斩()截()()不足() ()无()事( ) ( ) 而出()()云霄 ()先()后()不()及欲()又() 四、按要求填空。 1、“锤”字的读音是(),第五画是();“凿”的读音是(),第十一画是()。“千锤万凿”的意思是()。“浑”字的读音是(),第九画是();“岩”的读音是(),第一画是()。“勘”字是()结构,用音序查字法查字母(),用部首应查()部。 2、《石灰吟》中“吟”的意思是(),作者是()代的()。诗中最能表现思想感情的诗句是()。借写(),暗含诗人()精神。 3、《竹石》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著名“扬州八怪”之一的()。诗人借咏竹石,表现人()的精神。 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劲的意思是(),任尔的意思是()。这句话的意思是(),表达了诗人()。 5、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清白的意思是(),这句话的意思是(),表现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

---------------------------------------------------------------最新资料推荐------------------------------------------------------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 语文 S 版六年级上册 3、《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握课文内容, 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3、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深切同情,能从中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 1. 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及作者想象的合理。 2. 从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听歌再次感受课文一首悲情的《火柴天堂》把我们再次带到了那个冰天雪地、寒风刺骨的大年夜,再次来到我们上一节课刚认识的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身边,她的命运将何去何从呢?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听完这首歌,同学们再默读课文用一个词形容读完这个故事的感受。 生: (凄美动人,凄美: 1 / 6

凄惨美丽。 )师: 小女孩命运很凄惨,可是大家为什么觉得又是美丽的呢?为什么说小女孩大年夜冻死街头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在文中找出最能解答这个问题的一句话。 生: 他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他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三、整体感知,重点感悟课文第二部分(511 自然段)她曾经看到过什么美丽的东西呢?又是怎样看到的呢?默读第 511 自然段,看看在寒冷和饥饿中小女孩几次擦然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她分别看到了什么?(找到答案在课文中批注出来)(师生共同填写表格)第几次擦然火柴幻象现实第一次大火炉寒冷第二次烤鹅饥饿第三次圣诞树孤独第四次奶奶痛苦第五次奶奶冻死街头四、深入研读第一次擦燃火柴的部分 1、师提示: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了什么?你从小女孩看到的东西中体会到小女孩的现实生活是怎样的?说明什么?生答: 生活寒冷,需要温暖。 2、对于小女孩第 1 次擦燃火柴是的心理描写。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字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她开始敢不敢抽出一根?可是最后终于抽出了一根说明什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教材分析: 本文讲的是在采集的树种中,有个小女孩较大树种虽然不多,但粒粒饱满,显然是精心挑选的,表现了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特点和纯朴、诚实的个性,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小女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槐、掺、涩、撩、俊”等5个生字,会写“掺、涩、裤、兜、愧、俊、撑、掠、惟、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教学重点: 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第一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根据文章内容给文章分段,并能简单说说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掺杂羞涩惭愧凝望惟恐小心翼翼 四、练习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根据投影出示的内容,练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投示出示:根据下面的意思把课文分成三段。 (1)望着交上来的树种,我想说点什么。 (2)小女孩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3)“我”深受感动。 各组讨论后,在全班汇报。各组派代表发言,如果有意见分歧,老师可以适当点拨:先找出重点段,即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小女孩交树种的?让同学再讨论。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将课文分为三段。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全册教案 目录 1.种子 (1) 2.只拣儿童多处行 (3) 3、钓鱼的启示 (6) 4爷爷的芦笛 (8) 5、古诗三首 (11) 6、桂林山水 (13) 7、走进丽江 (15) 8、五彩池 (16) 语文百花园二 (18) 9、卫星比武 (20) 10、巴斯德征服狂犬病 (22) 11、小树死因调查报告 (25) 12绿色的记事本 (27) 语文百花园三 (28) 13.我站在祖国地图前 (30) 14、陈嘉庚办学 (32) 15、舞动的北京 (34) 16、大使馆妈妈 (36) 语文百花园四 (37) 17、莲叶青青 (39) 18、萧山杨梅 (40) 19、地震中的父与子 (43) 20母亲的呼唤 (45) 语文百花园五 (47) 21、爬山 (49) 22语言的魅力 (52) 23 寓言两则 (55) 24 米芾学书 (58) 语文百花园六 (60) 25 鸟的天堂 (63) 26 鲸 (68) 27 麋鹿 (72) 28小狮子爱尔莎 (75) 语文百花园七 (78) 29 孔子学琴 (82)

30 端午节的由来 (85) 31 西门豹 (88) 32汤姆?索亚历险记 (91) 语文百花园八 (94)

1.种子 教学目标: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槐、掺、涩、撩、俊”等5个生字,会写“掺、涩、裤、兜、愧、俊、撑、掠、惟、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教学重点: 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第一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根据文章内容给文章分段,并能简单说说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掺杂羞涩惭愧凝望惟恐小心翼翼 四、练习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根据投影出示的内容,练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投示出示:根据下面的意思把课文分成三段。 (1)望着交上来的树种,我想说点什么。 (2)小女孩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S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第一课鲧禹治水教案

第一单元神话与传说 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编排的五篇课文为中外神话和传说。期中《鲧禹治水》《大卫》《夸父逐日》是精读课文,《天上偷来的火种》《女娲造人》是略读课文。 本单元课文既有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又有外国著名的传说。学生阅读这些优秀作品,能深刻地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大胆、丰富的想象中,来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还能感受到神话与传说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 本单元的“语文百花园一”包括”温故知新“”口语交际“和”习作“三个栏目。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神话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从而体会远古先民是怎样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 教学时,还要注意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欣赏神话与传说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品味生动灵活的故事语言。本单元随课文会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1 鲧禹治水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取材于我国先秦时期主要记录古代神话、地理等方面内容的古籍《山海经*海内经》。课文讲的是在上古时代,中国闹过一次大水灾,那时,大地一片汪洋,民不聊生。一位叫鲧的天神非常同情人们的悲惨遭遇,决心帮助人们治理洪水,于是他偷出了天帝的宝物——息壤,赶退了洪水。天帝知道鲧偷走息壤后,派火神杀死了鲧。鲧死后,尸体三年都没腐烂。一天,从鲧的肚子里钻出了他的儿子大禹。大禹决心继承父亲的遗志,完成拯救人类的事业。经过十三年的苦战,大禹终于将洪水彻底治服。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使学生了解我国远古先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崇高精神,体会我国远古先民的智慧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体会神话故事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 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的内容并不深奥,学生容易读懂。可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教学时既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语段进行朗读、品读;又要注意引导学生查阅有关鲧禹治水的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感受古代神话的魅力。教学时不仅让学生学习作者表达的方法,还要让学生体会到神话故事的主要特点。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讲这个故事。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鲧禹父子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崇高精神,感悟我国远古先民的智慧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3、体会神话故事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 4、认识“壤”字,会写“汪、壤、烫”3个字。掌握“一片汪洋、息壤、滚烫”等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鲧禹父子分别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教学难点: 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揭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查阅有关鲧禹治水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全册教案 目录 1 神鸟 (1) 2*格萨尔王的故事 (4) 3、冬不拉 (7) 4火把节 (10) 5《刘三姐》 (12) 《语文百花园一》 (13) 6《猫》 (16) 7《珍珠鸟》教学设计 (19) 8*海豚救人 (23) 9、老人与海鸥 (24) 10*《草虫的村落》 (27) 《语文百花园二》 (28) 11《黄道婆》 (32) 12《提灯女神》 (35) 13香玉剧社号 (37) 14《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教学设计 (39) 15*《花木兰》教学设计 (42) 16《范仲淹的故事》 (43) 17《体育课》 (46) 18《虎口藏宝》 (50) 20《失去的一天》教学设计 (53) 语文百花园4 (56) 21.古诗三首 (59) 22 左公柳 (63) *23郑成功收复台湾 (69) 24隐姓埋名三十年 (72) *25海上英魂 (76) 语文百花园五 (79) 26少年闰土 (83) 27凡卡 (87) 28、孔明借箭 (91) 29※战风车 (95) 30※童年乐趣 (97) 语文百花园六 (98)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1 神鸟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本课,认识生字7个,会写生字14个,掌握词语11个。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3、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并造句。 4、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充分地与本文进行交流,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神鸟的聪明,并从神鸟讲的三个故事中得到启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神鸟以及狗、猫、乌鸦的敬佩和赞叹之情。 (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明白“处理事情要经过仔细调查,否则会伤及无辜甚至会伤害忠良”的道理。 教学重点: 了解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地从依尔特戈尔可汗那里逃脱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从神鸟讲的3个小故事中,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善良愿望表达出来的。 教学方法: 1、根据课文特点,朗读为主,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教学方法: 阅读法、情感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 2、教具准备: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认识生字7个,会写生字14个,掌握词语11个。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写作顺序,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结构,理清课文写作顺序。 一、解题,导入新课 1、导语: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有许许多多动人的民间传说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进内蒙古的山林里,去看看那美丽的“神鸟”,去听听那动人的故事。 2、齐读课题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六年级上册语文学科教学进度表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六年级上册语文学科教学总要求一:教学内容 1 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2篇。 2 6个语文百花园。 3 学习链接、阅读链接、指南针。 二:教学目标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受到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造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受到科学思想方法和学会生存的启蒙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2、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辨别形近字。 3、继续学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习本册的164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中心句,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能分清文章中的事物与联想;能提高默读的速度;能选择句子的表达方式;学会积累词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会读科普文章,初步掌握阅读方法,了解科普文章的语言特点。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并能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结合课文的学习收集有关的资料。 6、能有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一件事;能用先概括后举例的方法写人;练习从内容、词语、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把自己写得不具体的作文改具体;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能写书信和其他常见应用文;会在文章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逐步养成课外读物阅读的习惯。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25万字。 7、能听广播说说自己的感想;听录音以后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乐于参加讨论或辩论,稍作准备,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 三:教学重点 1 认识138个字,会写164个字,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的识字能力。 2 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课外阅读不少于25万字。 4 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四:教学难点 1 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 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知识清单

六年级上册知识清单 第 一 单 元 一、易读错的字。 倦怠.(dài) 干瘪.(biě) 搓.澡(cuō) 漏卮. (zhī) 讽.刺(fěng) 磕.破(kē) 告诫.(jiè) 膏. 药(gāo) 亲戚.(qi) 树杈.(chà) 诧.异(chà) 蹑. 手(niè) 眩. 晕(xuàn) 二、必须掌握的词语。 肌肉 皮肤 稻穗 白喉 耕种 橘子 褐色 祸事 挽救 沉甸甸 矛盾 未遂 祠堂 围裙 烤鹅 蜷腿 冻僵 火焰 暖烘烘 火柴梗 哆哆嗦嗦 两腮通红 三、多音字。 俩? ???? liǎ(他俩)liǎng (伎俩) 落????? lào(落枕)luò(落叶) 舍????? shě(舍不得)shè(宿舍) 数? ???? shǔ(数落)shù(数学) 几????? jī(几乎)jǐ(几个) 喷????? pēn (喷洒)pèn(喷香) 为????? wéi(为难)wèi(因为) 待????? dāi (待着)dài(等待) 四、四字词语。 哆哆嗦嗦 两腮通红 冷嘲热讽 悉心照料 熊熊燃烧 蹑手蹑脚 无声无息 五、特定词语。 1.ABB 式:直挺挺 沉甸甸 恶狠狠 明晃晃 暖烘烘 2.AABC 式:熊熊燃烧 3.ABAC 式:蹑手蹑脚 无声无息 4.一三字是反义词的词语:冷嘲热讽 六、句子。 1.比喻句。 (1)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橘子,哪里会露出笑容来呢! (2)马丁垂下翅膀,脖子像破布条似的耷拉下来。 2.排比句。 再看看那稻草人,帽子依旧戴得很正;扇子依旧拿在手里,摇动着,发出啪啪的声音;并且依旧站得很好,直挺挺的,位置没有动,样子也跟以前一模一样。 3.精彩句。 他想到将来田里的情形,想到主人的眼泪和干瘪的脸,又想到主人的命运,心里就像刀割一样。 3.含义深刻的句子。 (1)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语文S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an en in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三个前鼻韵母及两个整体认读音节;会认“门、去、来”三个汉字。 2.能力目标:能根据图意说简单的话;掌握声韵拼读方法和声介合母与韵母相拼的方法;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新学习的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3.情感目标:养成认真观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与学的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我给你们带来了红苹果卡片,上面有字母,谁读得好就奖给谁。(举卡请学生读,并奖给读的好的同学。)读的真准确,能告诉老师读“n”时,这个声母的音是怎么发出来的?(指名说,然后齐读) 师:大家说的、读的都不错,我想用一句话夸一夸你们:qīnàidexiǎohuǒbàn,nǐmenzhēnguāi(出示音节)这音节中,你不认识哪些韵母? (指名让学生说,同时相机将自制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师:太棒了!你们找出的这三个韵母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三个新朋友——前鼻韵母。只要你能专心听、仔细看、张张嘴、动动手,就一定能和它们成为好朋友。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小礼物,先送给你们第一个礼物,讲个故事吧:(引导同学们看图)在一个美丽的树林里,住着小猴子和他的妈妈。一个晴朗的夜晚,满天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圆圆的月亮像银盘一样挂在天空。多好的月夜啊!小猴子嚷着和妈妈出门玩。他们来到河岸边,玩的正高兴,忽然,小猴子转过身,大声喊:“妈妈,糟了,糟了!月亮掉进水里啦!快拿勺子来捞它。”猴妈妈往河里一看,笑着说:“傻孩子,那是月亮的影子,你看,月亮不是好好的挂在天上吗?”小猴子抬头一看,高兴的跳了起来,“噢!月亮果然还挂在天上哩!” 二、看图说话,学习新知 师:我的故事讲完了,检查一下同学们听得认不认真。小猴子和他的妈妈来到了什么地方?(相机出示“岸边”的情景图和音节词,并领读“岸边”)“岸边”的“岸”读成一声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一个前鼻韵母的读音。(师范读一遍,学生跟读)我们知道了它的名字,它长得什么样呢?请你仔细观察,按先后顺序说一说它是由谁和谁组成的?(指名学生说,并板贴卡片)那an的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先张大嘴巴发a的音,接着口形由大到小,很快滑向n。n在这里不是声母,发音方法也不一样,比声母读的还要轻,a读得重,n读得轻,中间不送气,一口气读成。 (教师先范读,再领读几遍。然后让学生自己读、同桌互读。最后用开火车的形式检查读的情况,随时纠正错误。) 大家看哪!调皮的小声调也来凑热闹了,(出示带声调的an)你还会读吗?(举卡让学生读)你知道那词语带有这个音?(若学生回答不出来,可提示:如,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说的“安静”。这样,学生就会举一反三。) 这么一小会儿,an又交了很多朋友,你会拼读吗?(出示带an的音节:课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