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

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
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

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

学院:材料与冶金学院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班级:材料10b

姓名:叶晓江

学号:1008020131

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

摘要:纳米金属材料具有奇异的结构和特异的性能,这使得纳米金属材料的应用十分广泛。概括介绍了纳米金属材料的特性,对一些主要的制备技术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纳米金属;特性;制备

1纳米金属材料

在金属材料的生产中利用纳米技术,有可能将材料成分和组织控制得极其精密和细小,从而使金属的力学性能和功能特性得到飞跃的提高。纳米金属材料是当今新材料研究领域中最具活力、对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影响的研究对象,也是纳米科技中最活跃、最接近应用的组成部分。纳米金属材料是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一种高新材料,是指晶粒尺寸小于100纳米的金属材料,包括纳米金属粉末和纳米金属结构材料[2]。

2 纳米金属的特性

2.1 表面效应

表面效应是指纳米粒子表面原子与总原子之比随着粒子尺寸减少而大幅度地增加,粒子的表面能及表面张力也随着增加,从而引起纳米粒子性质变化的现象。由于纳米粒子的表面原子数增多,极不稳定,很容易与其他原子结合趋于稳定,因此,纳米粒子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新制成的纳米粒子必须进行一定的稳定化处理或者保存。例如金属纳米粒子在空气中自燃,无机的纳米粒子暴露在空气中会吸附气体,并与气体进行反应[3]。

2.2 小尺寸效应

固体物理的研究表明,当超细微粒的尺寸减小到与光波波长、得布罗意波长以及超导态的相干长度或透射深度等物理特征尺寸相当或更小时,晶体周期性的边界条件被破坏;非晶态纳米颗粒的颗粒表面附近原子密度减小,导致声、光、电、磁、热、力学等特性呈现新的小尺寸效应,材料的宏观物理、化学性能将会

发生很大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小尺寸效应,又称体积效应。

2.3 量子尺寸效应

量子尺寸效应是指当粒子的尺寸减小下降某一数值时,金属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由准连续变为离散能级的现象和纳米半导体微粒存在不连续的被占据的分子轨道能级,能隙变宽现象。

2.4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电子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因此存在隧道效应,近年来人们发现一些宏观物理量,如颗粒的磁化强度,量子相干器件中的磁通量等亦显示出隧道效应,故称之为宏观量子隧道效应[4]。

所以,纳米金属材料不但具有块体金属所具有的特性,还具有块体金属所不具有的许多特性。纳米固体材料还具有许多既不同于块体金属又不同于纳米金属颗粒的新特性,如协同效应等。纳米金属粒子由于颗粒体积小,表面原子数目显著增大,量子尺寸效应、体积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明显,因而呈现出特异的物理、化学、光学、力学、电学与磁学性能[5]。这些性能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因此,纳米金属材料在现代工业、国防和高技术发展中充当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6]。

3 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

3.1 纳米金属的制备方法

3.1.1 气相法

气相法制备金属纳米粉体始于60年代初期,1984年西德Searlands大学材料系H.Gleiter教授的研究小组在气相法制备金属纳米粉体的基础上首次采用惰性气体保护原位加压成型法成功制备出了高性能的块体金属纳米Fe、Pd等材料,随后,气相法制备金属纳米粉体、固体材料在世界范围内掀起高潮,现已进入产业化阶段。气相法是直接利用气体,或通过各种手段将原料变成气相,使之在气体状态下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反应,最后在冷却过程中凝聚长大形成纳米微粒的方法[7]。用该方法制得的纳米粉纯度高,颗粒分散性好、粒径分布窄。

3.1.2 液相法

液相法是当前实验室及工业上广泛采用合成高纯微粒纳米粉体的方法,其原理是:选一种或几种合适的可溶性金属盐类,按所制备的材料的成分计量配制成溶液,使各元素呈离子或分子态,再加入一种合适的沉淀剂采用或蒸发、或升华、或水解等方法进行操作,将金属离子均匀沉淀或结晶出来,最后将沉淀或结晶物脱水或加热分解而制得纳米粉。液相法特别适合制备组成均匀、纯度高的复合氧化物纳米粉体,但其缺点是溶液中形成的粒子在干燥过程中,易发生相互团聚,导致分散性差,粒子粒度变大。应用于液相法制备纳米微粒的设备比较简单,其生成的粒子大小可以通过控制工艺条件来调整,如溶液浓度、溶液的PH值、反应压力、干燥方式等。

3.1.3 固相法

固相法是一种比较传统的粉末制备工艺,用于粗颗粒微细化。由于该方法具有成本低、产量高,制备工艺简单再加上近年来又涌现了高能球磨、气流粉碎和分级联合等新方法,因而在一些对粉体纯度和粒度要求不太高的场合仍然适用,但由于该方法效率低、能耗大、设备昂贵、粉不够细、有杂质、颗粒易变形或氧化等,在高科技领域中较少采用此方法[8]。

3.1.4 机械粉碎法

该法是将大块物料放入微粉粉碎机(高能球磨机或气流磨机)中,利用介质和物料之间相互研磨和冲击使物料细化,通过控制适当的研磨条件以制得纳米级晶粒的纯元素、合金或复合材料。该法制备纳米晶粉末的机理目前尚不清楚。通常认为在中低应变速率下,塑性变形由滑移及孪生产生。而在高应变速率情况下,产生剪切带,由高密度位错网构成。

机械粉碎法的优点是工业化较易实行,工艺简单,制备效率高,能粉碎高熔点金属或合金;缺点是晶粒尺寸不均匀,易引入某些杂质,使颗粒表面和界面发生污染,纯度不高。

3.1.5 电爆法

电爆法是利用高压放电,使得金属丝熔融汽化,金属蒸汽在惰性气体碰撞下形成纳米金属粒子。该方法适用于工业上连续生产纳米金属粉末。

电爆法是美国Argonide公司的专利技术,并于20世纪90年代应用该法进行纳米铝粉的商业生产。即在惰性气体中,脉冲大电流(兆安级)作用于金属丝,将

产生10000-20000℃高温,同时形成金属等离子体。在等离子体弧柱中,金属的蒸气压非常高,从而能克服电磁场的束缚,产生爆炸,在其周围形成含有粒径为100/1/11左右的金属微粒蒸发区,冷凝后形成纳米粒子[9]。

3.1.6 金属喷雾燃烧法

喷雾燃烧法是一种将金属熔体直接雾化燃烧以获得纳米级金属氧化物的新方法。由于金属氧化燃烧反应是氧原子与各个金属原子间的化合反应,则合金熔体在经雾化、燃烧后可获得复合的金属氧化物粉末。此工艺国外已经用于工业生产,但国内用于工业化生产还比较少。

喷雾燃烧法的显著特点[10]是反应速度快,生产效率高,整个工艺过程中除氧气外,没有其他任何酸、碱、盐及水等物质参与反应,对环境不构成任何污染,尤具吸引力的是能够制备均匀混合的多相氧化物纳米粉体,即所谓复合粉体。此工艺的缺点是要求金属熔体过热度较高,目前仅限于制备低熔点金属的氧化物粉体,即使是低熔点金属,为了使金属熔体在雾化后能着火燃烧,也必须将其过热到数倍于熔点的温度。且对高压氧气加热的操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3.2 纳米金属薄膜的制备方法

3.2.1纳米金属纳米金属薄膜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①溶液-凝胶法:先用金属盒无机盐化合物制备溶胶,然后将衬底浸入溶液,再以一定速度进行提拉,溶液便附着在衬底上,经加热后,得到纳米级金属薄膜。②气相沉积法:采用蒸发、溅射等方法得到纳米粒子,用一定压力的惰性气体作载流体,通过喷嘴在基板上形成膜。③真空溅镀法:通过氩离子束将金属表面的原子激发出来并沉积呈层状,可制出几百层、几千层的纳米金属薄膜材料。

3.2.2 纳米金属材料的特殊性能

(1)熔点降低

纳米金属的熔点较普通金属熔点低,如金的熔点是1063OC,而纳米金只有330℃,熔点降低近700℃;银的熔点由金属银的960.8℃降为纳米银的100℃。纳米金属熔点的降低不仅使低温烧结制备合金成为现实,还可使不互溶的金属冶炼成合金,对粉末冶金工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如在钨颗粒中加入0.1%-0.5%(质量比)的纳米Ni粉,烧结温度可从3000℃降为1200-1300℃[5]。

(2) 硬度增加、抗断裂应力提高

纳米金属或合金固体的硬度要比传统的粗晶材料硬3-5倍。众所周知我国是钢铁大国,钢又是工业基础,若能解决钢的硬度问题,无疑会给国防和航空工业带来一场革命。与普通钢相比,纳米钢具有较好的硬度和抗断裂能力。如目前正在研究的M50钢,它是一种高温轴承钢,主要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的耐高温轴承,对其性能要求是:在300一400℃时有较好的硬度和具有较好的加工性,传统的M50钢使用寿命短,锻造、车削等加工性能差,同时也使得飞机轴承易出现破碎性断裂,造成飞机灾难性事故。纳米M50钢的硬度是普通M50钢的2.3倍,使用寿命大大提高,所以纳米M50钢的制备研究在航空工业上有重大意义,美国政府已资助Connecticut和Rutgers两所大学及国家海军实验室从事纳米M50钢制备的基础研究,我国于1997年开始纳米M50钢的项目研究,现已成功的制备了纳米M50钢,这无疑会促进航空工业的发展[6]。

结语

在过去十多年里,尽管纳米金属材料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许多重要问题仍有待探索和解决。诸如,如何真实地反映纳米材料的本征结构与性能?如何开发新的制备技术与工艺,实现高品质、低成本、多品种的纳米金属材料产业化?纳米材料的奇异性能是如何依赖于微观结构(晶粒尺寸与形貌、晶界等缺陷的性质、合金化等)的?反之,如何利用微观结构的设计与控制,发展具有新颖性能的纳米金属材料,以拓宽纳米金属材料的应用领域?等等。这些基本问题还需继续研究和解决。

纳米金属材料—小论文

纳米孪晶金属材料 摘要:金属材料的高强度和良好的塑韧性是很多金属材料研究者追求的目标,本文总结了卢柯课题组金属材料中纳米孪晶对强度和塑韧性的影响,并阐明了孪晶界面的作用以及机械孪生对镁合金的影响。 关键词:强度塑韧性孪晶界面机械孪生 1.引言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金属材料强度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着相关工业技术的进步,也不断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轻质高强度铝合金的出现推动了飞机的诞生和发展,钢缆强度的不断提升使斜拉桥的跨度成倍增加,汽车的减重和降耗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比强金属的发展和应用,强化金属材料是材料研究者不懈努力追求的目标,强度是材料科学与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伴随着强度升高,金属的塑性和韧性会下降,强度一塑性(或韧性)呈倒置关系。材料的强度愈高这种倒置就愈显突出。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构件要求材料既有高的强度又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高强度金属的低塑性和低韧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工业应用的潜力,成为金属材料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 过去,人们对材料强度一塑(韧)性关系及强韧化规律的研究大多围绕相对简单的结构体系展开,材料的组织、相、成分等在空间上分布均匀,特征结构单元尺度单一且在微米以上。随着人们对自然界中很多天然生物材料认识的不断深入,发现具有优异综合力学性能和强韧性配合的天然生物材料往往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要素特征,如不均匀几何形态及空间分布、多尺度、多相、非均匀成分分布、多层次藕合结构等。这些多层次多尺度的组织(或相)构筑为我们发展高强、高韧、耐损伤金属材料提供了有借鉴价值的线索。近年来对纳米结构材料研究的长足进步和各类纳米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在纳米一微米一宏观等不同尺度上对金属材料的结构设计与制备调控逐步成为可能,为金属材料强韧化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契机。 2.孪晶促进强度和塑性的同时提高 如果两个相邻晶体(或同一晶体的两个部分)之间沿一个公共晶面形成镜面对称的位向关系,那么这两个晶体就互称为孪晶,公共晶面即为孪晶界面。一般说来,孪晶界面可以通过阻碍位错运动使材料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但是,微米或亚微米尺度的孪晶,其强化效果并不显著,只有当孪晶片层细化至纳米量级时才开始表现出显著的强化效果和其他的特性。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生产对材料的要求日益提高,使普通的单一材料越来越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复合材料是多种材料的统计优化,集优点于一身,具有高强度、高模量和轻比重等一系列特点。尤其是金属基复合材料(MMCs)具有较高工作温度和层间剪切强度,且有导电、导热、耐磨损、不吸湿、不放气、尺寸稳定、不老化等一系列的金属特性,是一种优良的结构材料。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materials requirements increasing, the ordinary single material is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to meet the actual needs. Composite material is a variety of statistical optimization, set merit in a body,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trength, high modulus and light specific gravity and a series of characteristics. Especially the metal matrix composite ( MMCs ) has the high working temperature and interlaminar shear strength, and a conductive, thermal conductivity, wear resistance, moisture, do not bleed, dimensional stability, aging and a series of metal properties, is a kind of structural material. 关键词:复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发展概况(Development situation)、金属基复合材料(Metal base composite materia l)、发展前景(Development prospect) 正文: 一:复合材料简介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理、化学性质的物质以微观或宏观的形式复合而成的多相材料。各种材料在性能上互相取长补短,产生协同效应,使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而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复合材料按其组成分为金属与金属复合材料、非金属与金属复合材料、非金属与非金属复合材料。按其结构特点又分为:①纤维复合材料。②夹层复合材料。③细粒复合材料。④混杂复合材料。[1] 二:金属基复合材料简介 (1)定义:金属基复合材料是以金属或合金为基体,以高性能的第二相为增强体的复合材料。它是一类以金属或合金为基体, 以金属或非金属线、丝、纤维、晶须或颗粒状组分为增强相的非均质混合物, 其共同点是具有连续的金属基体。 (2)分类:按增强体类型分为:1.颗粒增强复合材料;2.层状复合材料;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按基体类型分为:1.铝基复合材料;2.镍基复合材料;3.钛基复合材料;4.镁基复合材料 按用途分为:1.结构复合材料;2.功能复合材料 (3)性能特征: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取决于所选用金属或合金基体和增强物的特性、含量、分布等。综合归纳金属基复合材料有以下性能特点。 A.高比强度、比模量 B. 良好的导热、导电性能 C.热膨胀系数小、尺寸稳定性好 D.良好的高温性能和耐磨性

纳米金属材料的发展与应用综述

纳米金属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摘要:纳米技术的诞生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可能许多问题的发展都与纳米材料的发展息息相关。在纳米金属材料的研究中,它的制备、特性、性能和应用是比较重要的方面。本文概要的论述了纳米材料的发现发展过程,并结合当今纳米金属材料研究领域最前沿的技术和成果,简述了纳米材料在各方面的应用及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纳米金属材料、纳米技术、应用 一、前言 纳米级结构材料简称为纳米材料(nanomater material),是指其结构单元的尺寸介于1纳米~100纳米范围之间。由于它的尺寸已经接近电子的相干长度,它的性质因为强相干所带来的自组织使得性质发生很大变化。并且,其尺度已接近光的波长,加上其具有大表面的特殊效应,因此其所表现的特性,例如熔点、磁性、光学、导热、导电特性等等,往往不同于该物质在整体状态时所表现的性质。 纳米粒子异于大块物质的理由是在其表面积相对增大,也就是超微粒子的表面布满了阶梯状结构,此结构代表具有高表能的不安定原子。这类原子极易与外来原子吸附键结,同时因粒径缩小而提供了大表面的活性原子。 纳米技术在世界各国尚处于萌芽阶段,美、日、德等少数国家,虽然已经初具基础,但是尚在研究之中,新理论和技术的出现仍然方兴未艾。我国已努力赶上先进国家水平,研究队伍也在日渐壮大。 二、纳米材料的发现和发展 1861年,随着胶体化学的建立,科学家们开始了对直径为1~100nm的粒子体系的研究工作。1990年7月在美国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纳米科技技术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noscience &Technology),正式宣布纳米材料科学为材料科学的一个新分支。自20世纪70年代纳米颗粒材料问世以来,从研究内涵和特点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0年以前):主要是在实验室探索用各种方法制备各种材料的纳米颗粒粉体或合成块体,研究评估表征的方法,探索纳米材料不同于普通材料的特殊性能;研究对象一般局限在单一材料和单相材料,国际上通常把这种材料称为纳米晶或纳米相材料。 第二阶段(1990~1994年):人们关注的热点是如何利用纳米材料已发掘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设计纳米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合成和物性探索一度成为纳米材料研究的主导方向。 第三阶段(1994年至今):纳米组装体系、人工组装合成的纳米结构材料体系正在成为纳米材料研究的新热点。国际上把这类材料称为纳米组装材料体系或者纳米尺度的图案材料。它的基本内涵是以纳米颗粒以及它们组成的纳米丝、管为基本单元在一维、二维和三维空间组装排列成具有纳米结构的体系。 三、纳米材料的应用 1、纳米磁性材料 在实际中应用的纳米材料大多数都是人工制造的。纳米磁性材料具有十分特别的磁学性质,纳米粒子尺寸小,具有单磁畴结构和矫顽力很高的特性,用它制成的磁记录材料不仅音质、图像和信噪比好,而且记录密度比γ-Fe2O3高几十

金属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应用_于永亮

金属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于永亮,张德金,袁勇,刘增林 (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摘要:在归纳分析目前国内外各种制备多孔材料新技术的基础上,阐述了多孔材料在过滤、电极材料、催化载体、消音材料、生物和装饰材料方面应用及未来发展前景。 关键词:多孔材料功能结构制备方法金属加工 0前言 多孔材料是一种由相互贯通或封闭的孔洞构成网络结构的材料,孔洞的边界或表面由支柱或平板构成。由于多孔材料具有相对密度低、比强度高、比表面积大、重量轻、隔音、隔热、渗透性好等优点,其应用范围远远超过单一功能的材料。近年来金属多孔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金属多孔材料已经在冶金、石油、化工、纺织、医药、酿造等国民经济部门以及国防军事等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20世纪中叶开始,世界科技较发达国家竞相投入到多孔金属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之中,并相继研发了各种不同的制备工艺。 1金属多孔材料的制备工艺 1.1粉末冶金(PM)法[1] 该方法的原理是将一种或多种金属粉末按一定的配比混合均匀后,在一定的压力下压制成粉末压坯。将成形坯在烧结炉中进行烧结,制得具有一定孔隙度的多孔金属材料。或不经过成形压制,直接将粉末松装于模具内进行无压烧结,即粉末松装烧结法。 1.2纤维烧结法[2] 纤维烧结法与粉末冶金法基本类似。用金属纤维代替金属粉末颗粒,选取一定几何分布的金属纤维混合均匀,分布成纤维毡,随后在惰性气氛或还原性气氛保护的条件下烧结制备金属纤维材料。该法制备的金属多孔材料孔隙度可在很大范围内调整。 作者简介:于永亮(1981-),男,2006年7月毕业于中南大学粉末冶金专业。现为莱钢粉末冶金有限公司技术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生产技术及质量管理工作。1.3发泡法[3] 1)直接吹气法。对于制备泡沫金属,直接吹气法是一种简便、快速且低耗能的方法。 2)金属氢化物分解发泡法。这种方法是在熔融的金属液中加入发泡剂(金属氢化物粉末),氢化物被加热后分解出H2,并且发生体积膨胀,使得液体金属发泡,冷却后得到泡沫金属材料。 3)粉末发泡法。该方法的基本工艺是将金属与发泡剂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然后在一定的压力下压制成形。将成形坯经过进一步加工,如轧制、模锻等,使之成为半成品,然后将半成品放入一定的钢模中加热,使得发泡剂分解放出气体发泡,最后得到多孔泡沫金属材料。 1.4自蔓延合成法[4] 自蔓延高温合成法是一种利用原材料组分之间化学反应的强烈放热,在维持自身反应继续进行的同时产生大量孔隙的材料合成方法。该方法放热反应可迅速扩展(即自蔓延),在极短时间内即可完成全部燃烧反应。同时因为反应时的温度高,故容易得到高纯度材料。这种方法主要是依靠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液体和气体的运动而得到多孔结构,因此其孔隙大多是相互连通的,采用这种方法制备的多孔材料孔隙度可达到60%以上。然而,由于在自蔓延高温合成过程中,其热量释放和反应过程过于剧烈,容易导致材料的变形和开裂,同时不利于材料的孔结构控制和近净成形。 1.5铸造法[5] 1)熔模铸造法。熔模铸造法是先将已经发泡的塑料填入一定几何形状的容器内,在其周围倒入液态耐火材料,在耐火材料硬化后,升温加热使发泡塑料气化,此时模具就具有原发泡塑料的形状,将液态金属浇注到模具内,在冷却后把耐火材料与 36 莱钢科技2011年6月

金属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金属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从金属纳米材料这一金属材料重要分支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其中重 点讲述了强行塑性变形及胶束法制备纳米材料,并分析了金属纳米材料的现状及对今后的展望。 关键字:晶粒细化;强烈塑性变形;胶束法;块状纳米材料 引言: 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金属、合金、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金属材料关系十分密切。继石器时代之后出现的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均以金属材料的应用为其时代的显著标志。 现代,种类繁多的金属材料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金属材料的服役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国科学家积极投身于金属材料领域,向金属材料的性能极限不断逼近,充分利用其为人类服务。 一种崭新的技术的实现,往往需要新材料的支持。例如,人们早就知道喷气式航空发动机比螺旋桨航空发动机有很多优点,但由于没有合适的材料能承受喷射出燃气的高温,是这种理想只能是空中楼阁,直到1942年制成了耐热合金,才使喷气式发动机的制造得以实现。 1金属纳米材料的提出 从目前看,提高金属材料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向着金属结构的极端状态发展:一方面认为金属晶界是薄弱环节,力求减少甚至消除晶界,因此发展出了单晶与非晶态合金;另一方面使多晶体的晶粒细化到纳米级(一般<100 nm,典型为10 nm左右)[1]。细化晶粒是金属材料强韧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有效地提高金属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尤其是当金属材料的晶粒尺寸减小到纳米尺度时,金属表现出更加优异的力学性能[2]。因此,金属材料晶粒超细化/纳米化技术的发展备受人们关注,一系列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相继提出并进行了探索,包括电沉积法、溅射法、非晶晶化法、强烈塑性变形法(Severe Plastic Deformation, SPD)、粉末冶金法以及热喷涂法等[3]。 金属纳米材料是指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金属材料。若按维数,纳米材料的基本单元可分为( 类:一是零维。指在空间三维尺度均在纳米尺度,如纳米粉体、原子团簇等;二是一维。指在空间有两维处于纳米尺度,如纳米丝、纳米棒、纳米管等;三是二维。指在三维空间中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如超薄膜、多层膜及超晶格等。超微颗粒的表面具有很高的活性,在空气中金属颗粒会迅速氧化而燃烧。利用表面活性,金属超微颗粒可望成为新一代的高效催化剂和贮气材料以及低熔点材料[4]。金属纳米颗粒表现出许多块体材料所不具备的优越性质,可用于催化、光催化、燃料电池、化学传感、

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

纳米硬质合金制备技术 纳米硬质合金具有很高的强度、硬度等力学性,能同时还具有普通超细合金难以获得的高导热特性(普通超细合金的导热性能随着晶粒度的减小而降低,瑞典的Sandvik公司就以硬质合金的导热性发生突变时合金晶粒度的临界值作为纳米硬质合金判据,认为晶粒度小于0.3μm的合金即可称为纳米硬质合金)。控制烧结过程中的晶粒长大是制备纳米硬质合金块体材料的关键,随着纳米(晶)硬质合金粉末制备技术的成熟,纳米(晶)硬质合金粉末的烧结研究成为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 纳米晶粉末存在着很大的表面能和晶格畸变能,在烧结热处理中这些能量被充分释放,具体表现为晶粒迅速长大和快速致密化。在保证致密化的前提下,有效控制烧结过程中的晶粒长大成为纳米硬质合金制备技术的难点。为了抑制烧结晶粒长大,可在粉末中添加晶粒长大抑制,但添加抑制剂并不能有效地将晶粒控制在100nm以内,于是又发展了众多新的烧结方法,以期通过压力、电磁等活化作用来实现低温短时烧结,进一步控制晶粒长大。以下将对纳米硬质合金新型烧结技术进行简要介绍。 1 压力烧结 在烧结时施加压力可以加快烧结时的颗粒重排,快速实现致密化,消除孔隙,较有效控制烧结过程的晶粒长大。压力烧结主要有低压烧结、热等静压、热压、超高压烧结和爆炸烧结等。 1.1低压烧结 目前人们研究较多并且在工业中被广泛应用的是低压烧结。低压烧结将成形剂脱除、真空烧结和热等静压合并在同一设备中进行,最终烧结阶段采用氢气保护,压力一般为4~6MPa,可实现快速冷却。在低压烧结过程中,大部分收缩发生在真空烧结阶段,在加压阶段消除显微孔隙,使烧结体完全致密。其工艺主要优点为钻池几乎可以完全被消除,孔隙度显著降低,制品内部的缺陷得到有效控制合金的组织结构细小均匀。由于烧结和加压在同一设备中进行,不易造成产品的氧化和脱碳,还可通过引人碳势气体(如CH4等)来调整合金中的碳含量。 1.2热等静压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 法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生产对材料的要求日益提高,使普通的单一材料越来越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复合材料是多种材料的统计优化,集优点于一身,具有高强度、高模量和轻比重等一系列特点。尤其是金属基复合材料(MMCs)具有较高工作温度和层间剪切强度,且有导电、导热、耐磨损、不吸湿、不放气、尺寸稳定、不老化等一系列的金属特性,是一种优良的结构材料。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materials requirements increasing, the ordinary single material is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to meet the actual needs. Composite material is a variety of statistical optimization, set merit in a body,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trength, high modulus and light specific gravity and a series of characteristics. Especially the metal matrix composite ( MMCs ) has the high working temperature and interlaminar shear strength, and a conductive, thermal conductivity, wear resistance, moisture, do not bleed, dimensional stability, aging and a series of metal properties, is a kind of structural material. 关键词:复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发展概况(Development situation)、金属基复合材料(Metal base composite materia l)、发展前景(Development prospect) 正文: 一:复合材料简介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理、化学性质的物质以微观或宏观的形式复合而成的多相材料。各种材料在性能上互相取长补短,产生协同效应,使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而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复合材料按其组成分为金属与金属复合材料、非金属与金属复合材料、非金属与非金属复合材料。按其结构特点又分为:①纤维复合材料。②夹层复合材料。③细粒复合材料。④混杂复合材料。[1] 二:金属基复合材料简介

纳米金属材料的进展与挑战

纳米金属材料进展和挑战 1 引言 40多年以前,科学家们就认识到实际材料中的无序结构是不容忽视的。许多新发现的物理效应,诸如某些相转变、量子尺寸效应和有关的传输现象等,只出现在含有缺陷的有序固体中。事实上,如果多晶体中晶体区的特征尺度(晶粒或晶畴直径或薄膜厚度)达到某种特征长度时(如电子波长、平均自由程、共格长度、相关长度等),材料的性能将不仅依赖于晶格原子的交互作用,也受其维数、尺度的减小和高密度缺陷控制。有鉴于此,HGleitCr认为,如果能够合成出晶粒尺寸在纳米量级的多晶体,即主要由非共格界面构成的材料。 例如,由50%(in vol.)的非共植晶界和50%(in vol.)的晶体构成],其结构将与普通多晶体(晶粒大于lmm)或玻璃(有序度小于2nm)明显不同,称之为纳米晶体材料(nanocrystalline materials)。后来,人们又将晶体区域或其它特征长度在纳米量级范围(小于100nn)的材料广义定义为纳米材料或纳米结构材料(nanostructured materials)。由于其独特的微结构和奇异性能,纳米材料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关注,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其领域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微电子等诸多学科。目前,广义的纳米材料的主要l)清洁或涂层表面的金属、半导体或聚合物薄膜;2)人造超晶格和量子讲结构;功半结晶聚合物和聚合物混和物;3)纳米晶体和纳米玻璃材料;4)金属键、共价键或分子组元构成的纳米复合材料。 经过最近十多年的研究与探索,现已在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结构表征、物理和化学性能、实用化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研究成果日新月异,研究范围不断拓宽。本文主要从材料科学与工程的角度,介绍与评述纳米金属材料的某些研究进展。

关于卢柯课题组纳米材料的综述

关于卢柯课题组纳米材料的综述 摘要:本文对卢柯教授所在的纳米材料研究团队的主要成员、研究方向、所获奖项及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卢柯教授所在的纳米材料研究团队的研究方向之一为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加工,微观结构的表征,力学性能,物理性能,热稳定性,以及相变。 关键词:卢克课题组、微观结构表征、力学性能、物理性能、热稳定性、相变1、引言 卢柯教授所在的纳米研究团队的研究方向是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加工,微观结构的表征,力学性能,物理性能,热稳定性,以及相变。卢柯,生于1965年5月,九三学社社员。原籍河南汲县,生于甘肃华池。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著名材料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主要从事金属纳米材料及亚稳材料等研究。获国家专利6项,国际专利1项;多次在国际会议上作特邀报告;国际《材料科学与工程评论杂志》特邀为其撰写长篇综述论文并发表了专刊。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2010年在Nature上发表了一篇关于金属的未来的一篇文章;并且在science上也发表了多篇文章,2003年,《科学》上发表了卢柯等人的一项最新科研成果:将铁表层的晶粒细化到纳米尺度,其氮化温度显著降低,从而为氮化处理更多种材料和器件提供了可能。这是卢柯科研小组取得的又一个突破性进展,被评为 2003 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2004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采用纳米尺寸的生长孪晶强化金属的新途径获得了同时具有超高强度和高导电性的铜。而按照以往的经验,对铜进行强化以后,会使其导电率有所下降。这一成果的创新性在于,把难以统一在一起的性能统一在了一起。2013年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在金属中发现超硬超高稳定性新型纳米层片结构。他杰出的研究工作已经使他获得了无数的奖项。其中包括:2013年入选“万人计划”杰出人才。 2011年荣获德国洪堡研究奖(Humboldt Research Award);获国际亚稳及纳米材料年会金质奖章和青年科学家奖;第三世界科学院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技奖;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何梁何利基金技术科学奖;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等荣誉。身为中科院金属所所长的卢柯把他的工作描述成:我是个班长,领着团队在做事。卢柯认为,现在是中国各个领域发展

金属材料的先进制备技术

金属材料的先进制备技术 本课程为材料系硕士研究生学位课,共计32学时,2学分。 考试方式采用专题报告形式,研究生可在教师开列的专题中选择一个题目,然后收集资料,阅读中外文献(不少于10篇),并撰写报告(综述性报告,每篇不少于5000字),期末要在班上进行口头报告(报告15分钟,回答问题5分钟)。 研究生在学期结束前提交报告,教师批阅报告后,并结合平时情况给出本课程的成绩。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出勤率占20%,课堂讨论20%,期末报告(书面+口头)占60%。 本课程主要介绍金属材料(为基体)的一些最新制备技术,包括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简介。 第一讲:绪论(康飞宇,2学时) 1、现代工业对材料的要求及其材料开发的方法 2、材料性能的不断提高对制备技术的要求 3、用途不断扩大对制备技术的要求 4、金属材料的改性趋势:极限化,复合化,数值化等

5、金属材料制备的新思路 第二讲: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技术(康飞宇,2学时,含讨论) 1、纳米材料概念 2、纳米材料制备技术 第三讲:极限材料和极端条件下材料的制备技术(康飞宇,2学时,含讨论) 1、超纯材料、超高强材料、超高温材料 2、超高压条件 3、微重力条件 4、真空条件 第四讲:金属材料加工新技术(2学时,康飞宇,含讨论) 1、新型压力加工、焊接和铸造工艺 第五讲: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4学时,邓海金) 1、固态制备 2、液相制备 3、原位制备

4、喷射喷涂 第六讲:高能束技术及其应用(杨志刚,4学时) 1、激光束与材料的作用 2、离子束与表面改性 3、电子束 4、物理化学气相沉积 第七讲:凝固技术及其应用(4学时,杨志刚) 1、快速凝固技术:非晶态合金和准晶制备 2、定向凝固技术:定向凝固共晶合金制备 3、单晶材料制备技术 4、新型大块非晶及纳米晶材料制备技术 第八讲:其它材料特殊制备技术(4学时,杨志刚) 1、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 2、金属雾化喷射沉积技术 3、半导体芯片的制造技术

金属材料的制备冶金

第一章金属材料的制备—冶金 一.本章内容及要求 1.本章共三节,教授课时2学时,通过本章学习,要掌握金属材料的三种冶金方法的工艺过程、特点及应用。 1.1 冶金工艺 1.2 钢铁冶金 1.3 有色金属冶炼 2.重点是生铁冶炼的过程(包括冶炼的方法,使用的原料及各自的作用,主要装置,以及主要的物理化学过程)和炼钢的基本过程(元素的氧化,脱硫,脱磷,脱氧,合金化)。 3.难点:生铁冶炼过程中高炉中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 4.要求: ①掌握常用的冶金方法,以及各自的特点; ②掌握生铁冶炼的过程; ③掌握炼钢的基本过程; ④了解铜的冶炼工艺过程; ⑤了解金属铝电冶金的原因和工艺过程。 具体内容 第一节冶金工艺 1.1.1冶金 冶金的定义:关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金属材料生产加工过程的工程技术。 冶金的原因和目的:地球上已发现86种金属元素,除金、银、铂等金属元素能以自然状态存在外,其他绝大多数金属元素都以氧化物(例如Fe2O3)、硫化物(例如CuS)、砷化物(例如NiAs)、碳酸盐(例如FeCO3)、硅酸盐(例如CuSiO3·2H2O)、硫酸盐(例如CuSO4·5H2O)等形态存在于各类矿物中。因此,要获得各种金属及其合金材料,必须首先通过各种方法将金属元素从矿物中提取出来,接着对粗炼金属产品进行精炼提纯和合金化处理,然后浇注成锭,轧制成材,才能得到所需成分、结构、性能和规格的金属材料。

1.1.2冶金的方法 冶金工艺可以分为火法冶金、湿法冶金和电冶金三大类。 1.1. 2.1火法冶金 火法冶金:利用高温从矿石中提取金属或其化合物的方法。 特点:火法冶金是生产金属材料的重要方法,钢铁及大多数有色金属(铝、铜、镍、铅、锌等)材料主要靠火法冶金工艺生产。用火法冶金方法提取金属的成本较低,所以,火法冶金是生产金属材料的主要方法。 缺点:火法冶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污染环境。

金属纳米涂层

金属材料中灰铸铁和粉末冶金材料是普遍应用的材料。灰铸铁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工程材料,其生产成本低,并且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如优良的减振性、较高的耐磨性、极好的铸造工艺性和切削加工性,所以目前是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铸铁。粉末冶金是一种通用工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汽车中的一些总成或部件,诸如发动机、变速器及底盘等都装有许多粉末冶金零件。粉末冶金还应用于农业机械、航天等领域,以及用于制造小型与大型器具、办公机械、电气仪表、草场和庭园设备、锁与小五金零件、医疗设备、越野机械、电动与手动工具、体育用品及自动记录仪器等。这两种材料由于其工艺特点,表面力学性能较差,灰铸铁在铸造过程中,由于合金凝固收缩和析出溶解在合金液内的气体,往往在铸件中形成肉眼难以发现的疏松和针孔,导致铸件在液体气体压力下产生局部渗漏,产生内部疏松、气孔等缺陷,从而使其性能受到影响。粉末冶金是用成形-烧结法制造材料与制品的技术,因而粉末冶金件内部孔隙度较大,表面性能较差。若能对这两种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对提高其寿命,改善其表面性能具有重要意义。自然界存在多种优良性能的天然生物材料,例如植物中竹、木、荷叶及动物的骨、肌腱、韧带、贝壳等。组成生物天然复合材料的原始材料(成分)从多糖到各种各样的蛋白质、无机物和矿物质,虽然这些原始材料的力学性质并不好,但是这些材料通过优良的复合与构造,形成了具有很高强度、刚度以及韧性的生物天然复合材料。天然生物材料由于长期进化的结果,形成了适应环境的优良结构和性能,其结构之精细,功能之优异,都为我们进行材料的制备和表面改性提供了天然的蓝本。天然生物材料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经过分子自组装而形成的复杂的多级结构。生物体总是从分子/生物大分子自组装形成细胞器/细胞,细胞间相互识别聚集形成组织,从组织再到器官,最后到单个的生物体,甚至生物个体生存也依赖于群体中个体通过一定的识别/自组织/协同等作用。自然界告诉我们复杂功能的实现大多经历从小到大(bottom-up)的多尺度分级有序自组织/协同过程。生物分级复合结构,由于在纳米和微米尺寸下的周期结构,使其力和稳定性能相对优于其它技术系统。除此之外,为了适应特定的环境,系统能通过变化结构的周期性去优化结构来调整它们的机械性能。分级结构是生物体最显著的特征,分级结构又包括两类,第一类为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具有相似性的分级结构,典型的如毛发、骨骼,这种从纳米到宏观的分级结构具有典型的分形特征。第二类为层状分级材料,典型的如海洋贝类的壳体,贝壳为有机/无机的层状结构,骨骼骨密质与骨松质的梯度分布,以及竹材、木材增强纤维的梯度分布等。我们在新材料的设计和新的表面改性技术开发的时候,以天然生物材料作为我们仿生设计的蓝本。天然生物材料其结构的精巧是人工材料所无法比拟的,要想人工合成与天然生物材料结构相似的材料,就要实现在纳米尺度之上的材料的自组装,随着仿生材料科学及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其它交叉学科诸如医学、化学、物理、电子等交叉融合不断深入,人类在实现纳米尺度上的自组装将会变成现实。 天然生物材料大多是复合材料,它们具有分级、有序的特征。有序性是从分子到纳米、微米和宏观层次,最终在不同层次上形成不同的分级结构。天然生物材料的梯度结构是生物分级、有序特征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分级结构使生物材料显示出了良好的机械性能,在保持较高的强度的基础上,材料的韧性得到改善。 整体结构是一个由基部向上直径逐渐递减的圆锥形空心结构,每隔几厘米至几十厘米 有一个竹节,由节的横隔壁组成一个纵横关联的整体,宏观上呈现直径递减梯度结构。 决定材料力学性质的主要成分,纤维管束为增强相,且是长纤维增强,分布在纤维管 束之间的薄壁基本组织起着缓冲作用,增强了竹材的弹性和韧性。纤维管束在竹材表面分布密集,而到竹材里层则渐渐稀疏,竹材纤维管束的梯度分布使竹材表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

金属材料的制备及发展

材料工程基础(论文)小论文:金属材料制备 院系名称:材料与化工学院 班级:材科14卓越班 学号:------------------ 任课老师:------------------- 学生姓名:------------------ 2016年10月

1 前言 (3) 1.1 引言 (3) 1.2.1冶金 (3) 1.2.2冶金的方法 (4) 1.1.2.1火法冶金 (4) 1.1.2.2湿法冶金 (5) 1.1.2.3电冶金 (6) 1.2.4生铁的冶炼 (8) 1.2.5钢的冶炼 (11) 2. 有色金属冶炼 (12) 2.1铜的冶炼 (12) 2.2铝的冶炼 (13) 3 金属材料的发展方向 (14) 2

摘要 金属材料自古以来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开发新型材料,改良传统金属材料显得尤为重要。金属材料的发展,是从传统金属材料向合成金属材料,虽然根本转变己经初步实现,但由于我国经济的制约,直到现在我国才只是初步建立起现代市场金属材料发展趋势,还没有完全改变传统的金属材料发展的观念。这在发展上并没有把生态和金属材料发展作为基本,这对我国金属材料发展的道路非常不利。本文主要讨论金属材料的制备、现状以及未来发展。 1 前言 1.1 引言 纵观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金属材料关系十分密切。继石器时代之后出现的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均以金属材料的应用为其时代的显著标志。现代,种类繁多的金属材料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本文主要讨论金属材料的制备(主要为冶金工艺)、现状以及未来发展。 1.2冶金工艺(现状) 1.2.1 冶金 冶金的定义:关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金属材料生产加工过程的工程技术。 冶金的原因和目的:地球上已发现86种金属元素,除金、银、铂等金属元素能以自然状态存在外,其他绝大多数金属元素都以氧化物、硫化物、砷化物、碳酸盐、硅酸盐、硫酸盐等形态存在于各类矿物中。因此,要获得各种金属及其合金材料,必须首先通过各种方法将金属元素从矿物中提取出来,接着对粗炼金属产品进行精炼提纯和合金化处理,然后浇注成锭,轧制成材,才能得到所需成分、结构、性能和规格的金属材料。 3

纳米结构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制备技术

第50卷2014年2月 V ol.50No.2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 第2期Feb.2014纳米结构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制备技术* 陶乃镕卢柯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沈阳110016) 摘要本文总结了制备纳米结构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技术,包括大应变量变形技术(冷轧、累积叠轧、等通道挤压和高压 扭转)、高应变速率变形技术(动态塑性变形)和高应变梯度变形技术(表面机械研磨和表面机械碾压),分析了变形方式及变 形参数对晶粒细化的影响规律,展望了利用塑性变形技术制备纳米结构金属材料的发展趋势及挑战. 关键词纳米结构金属材料,塑性变形,表面机械研磨,动态塑性变形,表面机械碾压 中图法分类号TG14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12-1961(2014)02-0141-07 PREPARATION TECHNIQUES FOR NANO- STRUCTURED METALLIC MATERIALS VIA PLASTIC DEFORMATION TAO Nairong,LU Ke Shenyang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Materials Science,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yang 110016 Correspondent:TAO Nairong,professor,Tel:(024)23971891,E-mail:nrtao@https://www.360docs.net/doc/e015347568.html, Supported by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No.2012CB932201)and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s.51171181and 51371172) Manuscript received 2013-12-10,in revised form 2013-12-18 ABSTRACT This work summarized the deformation techniques of preparing the nanostructured metallic materi- als,including large-strain deformation techniques (clod rolling,accumulative cold-bonding,e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ing,high pressure torsion),high-strain-rate deformation technique (dynamic plastic deformation),and high- strain-gradient deformation techniques (surface mechanical attrition treatment and surface mechanical grinding treatment).The effects of deformation modes and deformation parameters on grain refinement are analyzed.Future trends and challenges of the deformation techniques for preparing nanostructured metallic material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nanostructured metallic material,plastic deformation,surface mechanical attrition treatment,dy- namic plastic deformation,surface mechanical grinding treatment 自纳米材料概念提出以来,材料学家就开始尝试利用材料塑性变形方法制备纳米结构金属材料.与其它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相比,塑性变形方法具有适用材料类别广、样品尺寸大、不易引入孔隙和污染等突出优点.从上世纪90年代起,塑性变形制备技术及其制备的纳米金属材料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目前塑性变形已发展成为一种制备纳米金属材料的有效方法,并相继发展了多种制备超细晶和纳米结构材料的变形技术.这些技术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中等通道挤压(e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 ing/extrusion,ECAP/ECAE)[1~3]、高压扭转(high pressure torsion,HPT)[4~6]和累积叠轧(accumulative roll-bonding,ARB)[7~9]等技术在变形处理前后,样品 的几何尺寸不发生改变,而且能够实现大应变量的 变形;表面机械研磨(surface mechanical attrition treatment,SMAT)[10~14]和表面机械碾压(surface me-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CB932201和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项目51171181和51371172资助收到初稿日期:2013-12-10,收到修改稿日期:2013-12-18作者简介:陶乃镕,男,1969年生,研究员DOI:10.3724/SP.J.1037.2013.00803第141-147页pp.141- 147

金属材料工程简介

二、专业综合介绍 材料科学是21世纪四大支柱学科之一,而金属材料工程则是材料科学中一个重要的专业方向。众所周知,金属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一个重大进步。从青铜到钢铁,再到当今形形色色的合金材料,人类在自身不断进步的同时,从未放松过对金属材料的研究和开发。金属材料工程是国家重点支持的研究方向,每年都有大量的资金投入,成果也很显著。该专业研究范围很广,可以说所有的金属元素都在其研究范围之内。目前国内主要侧重于铁合金、铝合金以及其他一些特种金属材料的 研究开发。 金属材料工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通过对金属材料制备工艺及其原理的探索,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现实生产,所取得的进展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喜欢理论研究的同学也可以在此发挥自己的才能,这里有广阔的理论研究空间。材料技术人员虽然掌握了许多种金属材料的制备工艺,但至今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其中的道理,而从理论上阐明这一切对材料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非凡。于是从中也演化出计算材料学,也就是利用计算机模拟各种原子、分子的相互作用,从而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材料,这对现实生产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近年来,这一领域还有许多新的发展,比如储氢材料、摩擦材料以及和纳米技术相结合的协同材料等等。

金属材料工程发展历史很长,基础非常雄厚,可以说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员一开始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对许多同学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这里培养的学生大都具有很高的专业素养,技术能力出众;同时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往往是和其他学科相通的,所以在毕业后能够适应多种工作,正所谓大学生关键在学习“方法”而不是纯粹的知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借助学科雄厚的基础,初学者虽然很容易入门,但入门后看见的是一片片整整齐齐的田野,仿佛没有值得开垦的地方,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得下一番力气。因此学生在学习时需要注重培养自己的观察和判断能力,不盲目迷信书本和权威,敢于放开自己的思维。大家要记住,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需要严谨、勤奋、踏实的作风,这里所取得的任何成就都是建立在辛勤汗水之上的。同时,还要注重学习“方法”而不只是记忆“知识”,要知道,金属材料研究有很长的历史,其中许多方法是很值得其他领域借鉴的。有志于为国家的长久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学不妨考虑这个专业,因为她的成果和国计民生息息相关。举例说,我国是钢铁生产大国,年出口量很大,但是我们送出去的大多是廉价的原料钢种,一些发达国家加工后又以较高的价格返销回来。经济上的损失不说,还使我国在许多方面受制于人。近年来我们在金属材料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需要有志青年投身其中。 经过本科学习,你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这预示着你将成为从事金属材料的制备、生产、开发、应用和管理的高级专业

纳米材料在金属上的应用

纳米材料在金属上的应用 当今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我国将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从各方面给予了扶持。如何界定与高技术产业相关的各类概念,客观反映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已成为统计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而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纳米材料作为新兴的高科技技术,在中国也渐渐发展起来了。它在各个领域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了。也让我们得到了许多好的材料。我所讲的是关于它在我所学的专业的应用。当纳米材料应用在金属上时,金属能得到很多我们得不到的优点。 中国墨是由烟炱这种超细微粒作为重要原料,再加上黏结剂和添加剂按适当比例制成的。虽然还算不上现代所说的纯纳米材料,但的确开创了纳米材料的先河。现代的纳米材料是近一二十年才发展起来的。它的起源来自一个科学家在国外旅游中产生的联想。 生产工艺 从此,由德国到美国,一大批科学家都着了迷似地研究起纳米材料来。比如,美国著名的阿贡国家实验室用纳米大小的超细粉末制成的金属材料,其硬度要比普通粗晶粒金属的硬度高2~4倍。在低温下,纳米金属竟然由导电体变成了绝缘体。一般的陶瓷很脆,但如果用只有纳米大小的陶土粉末烧结成陶瓷制品,却有良好的韧性。更有趣的是,纳米材料的熔点会随超细粉末的直径的减小而大大降低。例如,金的熔点本是1064℃,但制成10纳米左右的金粉末后,熔点降到940℃;而5纳米的金粉末熔点降至830℃;2纳米的金粉末熔点只有33℃,你说神不神?这一特点对人们大有用处。例如,许多高熔点陶瓷材料很难用一般的方法生产出用于发动机的零件,但只要事先制成纳米大小的陶土粉末,就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烧结成高温发动机的耐热零件。1纳米只有1米的1/109,人们要问,像纳米那么微小的粉末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德国的材料科学家在90年代初发明了一种生产金属超细粉末的方法。即在一个封闭室内放进金属,然后充满惰性气体氦,再将金属加热变成蒸气,于是金属原子在氦气中冷却成金属烟雾,并使金属烟雾粘附在一个冷却棒上,再把棒上像碳黑一样的纳米大小的粉末刮到一个容器内。如果要用这些粉末做成零件,就可以将它们模压成零件形状,通过一道烧结工序,即可制成纳米材料零件。 应用领域 纳米材料的用处多得很。如高密度磁性记录带就是用纳米大的粉末制成的;有些新药物制成纳米颗粒,可以注射到血管内顺利进入微血管;纳米大的催化剂分散在汽油中可提高内燃机的效率,把纳米大的铅粉末加入到固体燃料中,可使固体火箭的速度增加,这是因为越细的粉末,表面积越大,能使表面活性增强,加大了燃烧的力度。总之,纳米材料前途无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