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消毒灭菌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消毒灭菌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消毒灭菌

(一)、消毒和灭菌有什么不同?

答:消毒是指杀死物体上的致病性微生物。灭菌是指将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全部杀死。

(二)、微生物学实验室用紫外线作为空气消毒有何要求?

答:应选择紫外线波长在250-265nm的灯管;由于紫外线的消毒仅限于物体直射表面,所以紫外灯应安装在检验地带网距桌面1-2.5m 处比较合理;为了保持紫外线的消毒效果在进行紫外线消毒的工作室应少灰尘,保持相对湿度不超过50%;定期测试紫外线灯辐照效果和空气消毒效果,检测结果超标的应定期更换紫外灯管。

(三)、如何选择微生物学实验室使用的化学消毒剂?

答:应根据使用目的不同选择消毒剂,如,对实验室的地面和桌面消毒可用含氯消毒剂;用于结核菌检验操作的桌面和地面的消毒可用醇类剂;用于操作人员皮肤消毒可使用70%酒精;不能高压的器械可用戊二醛消毒等。

(四)、微生物学实验室的生物废弃物品应如何处置?

答:凡被微生物污染的一切物品包括接种后的样本、培养物等均应用高压蒸汽灭菌;凡被微生物污染的动物或动物尸体应用焚烧炉焚烧;污染的移液器材、玻片等应先用消毒液浸泡一定时间然后高压灭菌处置。

(五)、如何保证消毒剂的有效性?

答:为了保证消毒剂的有效性,首先应知道所使用的消毒剂原液浓度,有效消毒浓度和有效使用时间;如含氯消毒剂,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常用的漂白粉含有效氯25-32%。优氯净(二氯异氰尿酸钠,含有效氯60%。在知道原液浓度的基础上检验地带网根据使用的目的不同,配制不同的应用浓度;又如过氧乙酸一般原浓度在20%,应用浓度是0.2-0.4%,但在细菌芽孢消毒时应用1%的浓度。并应和医院感染部门合作定期对消毒剂效果进行监测。

(六)、结核菌实验室消毒的要求是什么?

答检测后的痰样品、被污染的一次性用品和实验室垃圾均应经高压灭菌后丢弃,或使用专用的焚烧炉或固定的垃圾坑进行焚烧;每次完成检查后,操作台和实验区域内要用紫外线近距离照射消毒2h以上;实验过程中,如样品泄漏污染操作台和地面,应用大于污染面积的纱布、或卫生纸吸满5%的苯酚溶液或70%酒精,覆盖污染区,30分钟后移去,再用紫外线近距离照射。

医疗器械微生物实验室装修建设方案

随着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对无菌和植入类医疗器械的微生物实验室已做出相应要求,其中《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植入性医疗器械实施细则》中第八章监视和测量规定:生产企业应当建立符合要求并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无菌检验室。但实际还包括阳性对照室、微生物限度检查室等,总体称之为微生物实验室更加符合实际。目前医疗器械微生物实验室法规要求起步晚,依据不够细化,加之产品的复杂性,因此微生物实验室的规范化设计并不成熟,SICOLAB对微生物实验室的设计和布局进行初步探讨。 1.微生物实验室功能医疗器械的检验通常分为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生物性能检验。理化检验需要设置理化检验室或在相应工位设检验装置;生物性能检验,对其中的生物学评价检验,企业一般不设检验室,而是委托检测机构进行检测,而微生物检测按法规要求需自行建立微生物检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应实现以下功能: (1)按照该产品的标准要求(引用GB/方法或药典方法),对产品进行无菌检验; (2)对洁净环境(空气、水、工艺用气、台面、手)进行微生物检验; (3)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初始污染菌检测; (4)部分含药的医疗器械还需满足药品检验需要(无菌、微生物限度、抗生素效价的微生物检定),如含药敷料、含有庆大霉素的骨水泥、药物涂层产品等;此外,部分产品标准规定需要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如注射器、输液器等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产品,氧合器、血液透析器、冠脉支架系统等部分人工器官和植入物产品)该类检查虽不是微生物检查,但对检查环境有较高的要求的,操作间应设有紫外线灯,并有控制温度、湿度的设备。应有书面操作规程,并有防止污染的措施。 2.微生物实验室设计要求SICOLAB 微生物实验室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员,培养基,菌种,设备,实验室的布局和运行,器具及工作服洗涤、存放要求,更衣流程。 人员从事微生物实验工作的人员应具备微生物学或相近专业知识的教育背景。检验人员数量和素质应能满足检验工作的需要。检验人员必须熟悉相关检测方法、程序、检测目的和结果评价。保证人员在上岗前接受胜任工作所必须的设备操作、微生物检验技术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等方面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培养基培养基质量稳定可靠,有良好的促菌生长能力,具备适宜的灭菌方式,在规定的条件和环境下贮藏,通过不同菌种的接种试验并观察生长状态,进行灵敏度试验。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是一类有设施的机构,通过对人体种种物质进行微生物学检查,为诊断、预防、治疗疾病提供信息,为评价人类健康、解释检验结果或建议作进一步检查等咨询服务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是一类有设施的机构,通过对人体种种物质进行微生物学检查,为诊断、预防、治疗疾病提供信息,为评价人类健康、解释检验结果或建议作进一步检查等咨询服务 根据微生物实验室开展工作的性质、接触的病原体生物危害程度、采取生物安全措施的不同分为4类:第一类为基础实验室,从事基础教学与研究,接触1级生物危害微生物,即接触不引起人或动物疾病的细菌、真菌、病毒等生物因子,如枯草杆菌、犬肝炎病毒等。这类实验室属于1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1),只需开放式长形工作台和好的微生物操作技术。第2类也为基础实验室,从事实验健康服务、诊断、研究、接触2级生物危害微生物,即引起人动物发病但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病原体。实验室感染后不导致严重疾病,具有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方法,传播风险有限,如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沙门菌、弓形体等。该类实验室属于2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除了开放式长形工作台还应配置生物安全柜。实验室应有生物危害标记,操作人员应身着防护服,有好的微生物操作技术,第3类为遏制实验室,从事特殊诊断与服务,接触3级生物危害微生物,即引起人或动物严重疾病但通常不因偶然在个体间传播,有治疗方法的病原体,如结核分枝杆菌、真菌、圣路易斯脑炎病毒等,这样的实验室属于3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3),需要生物安全柜和其他操作所需的基本装置,实验室应有生物危害标记,操作人员身着特殊防护服,有好的微生物操作技术。人员进入受限,实验室内有定向气流。第4类为严格遏制实验室。从事危险病原体操作。接触4级生物危害微生物,即引起人类或动物非常严重的疾病,能在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造成传播,尚无有效治疗和预防方法的病原体,如爱博拉病毒,砂粒病毒等。这种实验室属于4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4),应有配套的生物安全柜,人员身着带正压的连衣裤,实验室空气经过滤,配备带双门的高压灭菌器,除了三级防护措施外,人员进入实验室时,应经过密封的过渡舱,离开时应经风淋,生物废弃物应经特殊处理[2~4]。 一、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要求 医院检验科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从事来自患者呼吸道、肠道、泌尿生殖道等部位标本病原体的分离培养、肠道、泌尿生殖道等部位标本病原体的分离培养,接触危险程度不同的微生物,完成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负责健康体检等。根据工作性质属于BSL-2实验室(结核菌或真菌的检验工作可在BSL-2实验室中二级外排式生物安全柜中进行),按照WHO规定或我国国家标准[1]对BSL-2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要求如下。 1.实验室设计要求[2,3]设计实验室时,除了遵循国家的、地方的有关实验室建筑安全标准规定外,应着重考虑生物安全问题:例如,从事大量的和/或含高浓度微生物工作时气溶胶形成的问题;实验室设备过多造成的拥护或空间狭小,大件设备维修与保养难以进行;节肢动物或啮齿动物横行造成的环境污染;实验室人员进出、特殊标本检验、有毒试剂使用等工作流程问题。按照BSL-2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要求,应从功能上划分清洁区和污染区,将采样区、分析区、管理区清楚地区分,有进行实验的工作区域,有休息摄食的地方;有接受、处理标本的场所,有处置生物废弃物的设施环境,有安放实验设备、压缩气体、放射性物质,有机溶剂,检验耗材的空间,实验室面积应满足工作需要,方便打扫保洁,保证安全。2.实验室装备实验室的墙、天花板、地面应光滑,易于清洗;管道应避免暴露,照明应适合每一项操作,避免反光带来的干扰;工作台面应耐酸碱、有机溶剂腐蚀,耐中等以上的温度,防液体渗透,可消毒。实验用的凳子、柜子及相关设备应牢固,相互间留置的空隙要方便打扫;实验室的木门应有防火级别并可安全关闭,门上镶嵌可视窗,每个试验室,特别是在出门外应有洗手池,水龙头开关应设计成用肘部或脚操作,保证实验室能用上优质的试剂水,实验用水与饮用水供排放管道,污水排放前应作消毒处理,实验室应考虑机械性通气

实验室管理系统详细设计

实验室管理系统 第一章:引言 1.1课题背景 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促使现代工业技术在快速发展,随着科研和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 原来的人工管理模式已显得不太适应, 而对于高校实验室, 无论其规模的大小, 每时每刻都会产生例如实验设备信息、实验数据、设备维修等等这样大量的信息, 这些数据、信息不仅是一些测量、分析的数据, 还有许多维持实验室运行的管理型数据。在以往的手工管理、纸袋储存数据的方式下,这些海量般的数据、信息, 使得实验室的管理人员以及使用人员为维护这些数据浪费了大量的物力和时间, 效率低下, 并且经常出错, 更谈不上数据的快速科学分析。 在这一背景下,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LIMS)开始出现, 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快速发展, 成为一项崭新的实验室管理与应用技术。在当今这样一个网络信息时代, 除了提高实验室自身专业水准, 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准已经是唯一的选择。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LIMS) 无疑会把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提升到信息时代的高水平。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高校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以实验室信息管理和实验信息管理为主的先进的网络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实验室信息和实验信息的查询手段。传统的人工管理实验室这种古老的方式来进行,已完全不能满足学校对实验室规划的需要,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极大地提高实验室管理的效率,也是使学校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的重要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企业的竞争逐渐整合为工作效率的竞争,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教学实验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

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

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 微生物实验室的布局和设计应考虑良好的微生物操作和安全。本质是最大程度的减少微生物菌种的交叉污染,微生物样本的处理环境也是重要,因为环境也能引起也污染的可能。规范微生物实验室内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及染菌的微生物培养物处理程序,保证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操作意义重大。 一、员工安全操作规范 1、实验室主任(对实验室直接负责的人员)负责制订和采用生物安全管理计划以及安全或操作手册。 2、实验室安全主管(向实验室主任汇报)提供常规的实验室安全培训。 3、接触微生物或含有微生物的物品后,脱掉手套后和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 4、禁止在工作区饮食、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化妆及储存食物。 5、只有经批准的人员方可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域。实验室的门应保持关闭。 6、实验过程中,严格按有关操作规程操作,降低溅出和气溶胶的产生。 7、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工作台面,活性物质溅出后要随时用75%乙醇或巴氏消毒液消毒。

二、高压灭菌锅的安全使用操作规范: 1、堆放:将需灭菌的物品予以妥善包扎,依次堆放在灭菌锅。需灭菌物品外需黏上高压指示胶带以检验灭菌温度是否达到要求。 2、加水:在锅体内注入生活用水,水位一定要超过电热管2厘米以上(不宜过多);连续使用时,每次操作前,必须补足上述水位,以免烧坏电热管和意外发生。 3、密封:在每次使用高压锅前,都必须认真检查高压锅的出气伐和安全阀,确保其状态完好,如有故障,在故障排除之前不得使用高压灭菌锅。把堆放好物品的灭菌桶放在锅体内,盖上锅盖并锁紧。 4、加热灭菌:将灭菌器接通电源,指示灯亮,表示电源已正常输入,按下开始按纽电热管开始加热工作;灭菌期间工作人员需监视高压锅指示面板上的压力、温度和时间等。 5、开盖:灭菌结束后,切勿立即将灭菌锅内的蒸汽排出,应待压力表指针归零位后,方可开启锅盖。 三、电炉使用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1、将盛有液体的玻璃容器(应垫石棉网)或不锈钢器皿置于电炉上,方可打开电炉加热。

微生物实验室设计

一、微生物实验室设计 微生物实验室由准备室、洗涤室、灭菌室、无菌室、恒温培养室和普通实验室六部分组成。这些房间的共同特点是地板和墙壁的质地光滑坚硬,仪器和设备的陈设简洁,便于打扫卫生。 二、微生物实验室基本要求 (一)准备室 准备室用于配制培养基和样品处理等。室内设有试剂柜、存放器具或材料的专柜、实验台、电炉、冰箱和上下水道、电源等。 (二)洗涤室 洗涤室用于洗刷器皿等。由于使用过的器皿已被微生物污染,有时还会存在病原微生物。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设置洗涤室。室内应备有加热器、蒸锅,洗刷器皿用的盆、桶等,还应有各种瓶刷、去污粉、肥皂、洗衣粉等。(三)灭菌室 灭菌室主要用于培养基的灭菌和各种器具的灭菌,室内应备有高压蒸汽灭菌器、烘箱等灭菌设备及设施。 (四)无菌室 无菌室也称接种室,是系统接种、纯化菌种等无菌操作的专用实验室。在微生物工作中,菌种的接种移植是一项主要操作,这项操作的特点就是要保证菌种纯种,防止杂菌的污染。在一般环境的空气中,由于存在许多尘埃和杂菌,很易造成污染,对接种工作干扰很大。 1. 无菌室的设置 无菌室应根据既经济又科学的原则来设置。其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 (1)无菌室应有内、外两间,内间是无菌室,外间是缓冲室。房间容积不宜过大,以便于空气灭菌。最小内间面积2×2.5=5m2,外间面积1×2=2m2,高以2.5m以下为宜,都应有天花板。 (2)内间应当设拉门,以减少空气的波动,门应设在离工作台最远的位置上;外间的门最好也用拉门,要设在距内间最远的位置上。 (3)在分隔内间与外间的墙壁或“隔扇”上,应开一个小窗,作接种过程中必要的内外传递物品的通道,以减少人员进出内间的次数,降低污染程度。小窗宽60cm、高40cm、厚30cm,内外都挂对拉的窗扇。 (4)无菌室容积小而严密,使用一段时间后,室内温度很高,故应设置通气窗。通气窗应设在内室进门处的顶棚上(即离工作台最远的位置),最好为双层结构,外层为百叶窗,内层可用抽板式窗扇。通气窗可在内室使用后、灭菌前开启,以流通空气。有条件可安装恒温恒湿机。 2. 无菌室内设备和用具 (1)无菌室内的工作台,不论是什么材质、用途的,都要求表面光滑和台面水平。 (2)在内室和外室各安装一个紫外灯(多为30W)。内室的紫外线灯应安装在经常工作的座位正上方,离地面2m,外室的紫外线灯可安装在外室中央。 (3)外室应有专用的工作服、鞋、帽、口罩、盛有来苏儿水的瓷盆和毛巾、手持喷雾器和5%石炭酸溶液等。 (4)内室应有酒精灯、常用接种工具、不锈钢制的刀、剪、镊子、70%的酒精棉球、工业酒精、载玻璃片、特种蜡笔、记录本、铅笔、标签纸、胶水、废物筐等。

CLSI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标准解读

CLSI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标准解读 CLSI折点变更的官方说明 Janet Hindler, MCLS MT(ASCP) UCLA Medical Center Los Angeles, California CLSI M100-S20编者 本文由Hindler教授提供,并允许梅里埃公司翻译及印发 Janet Hindler教授现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医学中心(UCLA)资深专家,华盛顿D.C.公共健康实验室协会顾问等 职。自1994年开始在CLSI细菌抗生素药敏试验委员会的工作,参加制定每年细菌药敏标准,现任CLSI“不常见细菌和苛养菌药敏指南“学组主席,CLSI“累积抗生素药敏试验数据指南(M39-A3)”学组主席等多个CLSI分委会任职。 术语/流程 A. 似乎CLSI和其他一些机构在使用术语“折点”和“判读标准”时候可交替使用。在这两个词之间有区别吗? 无区别,折点和判读标准所指的都是同一个数值。 B. 在哪里我可以找到关于CLSI如何建立药敏折点的标准? 在CLSI M100-S20的第17页有关于药敏折点建立的简要说明。关于药敏折点建立的详细指南参见CLSI 文件M23- 体外敏感性试验标准和质控参数的发展 C-15682 C-1562 C. CLSI修订药敏折点的流程和程序是什么? 简而言之,修订药敏折点包括系统性的回顾来自微生物学,药物学和临床的数据。知名专家,赞助商(来自制药工业)和管理者参与药敏制定流程包括在每年2次的CLSI 药敏试验小组委员会会议的公开讨论。在制定新上市药物的初始药敏折点时候,需要有对照临床试验数据。尽管在修订药敏折点时最好能够提供对照临床试验数据,这些数据在应对快速变化的细菌耐药机制和“老药”时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行的。因此,委员会必须要依赖发表的文献,专家意见和共同商议的流程。在药敏折点修订时必须要考虑到流行病,临床治疗和监管意见。 CLSI 分委会的会议纪要在下面的链接可以获取。 https://www.360docs.net/doc/e016338793.html,/Content/NavigationMenu/Committees/Microbiology/AS T/AST.htm

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生物安全管理 1、实验室主任(对实验室直接负责的人员)负责制订和采用生物安全管理计划以及安全或操作手册。 2、实验室安全主管(向实验室主任汇报)提供常规的实验室安全培训。 3、将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特殊危害告知实验室人员,要求他们阅读生物安全或操作手册,并遵循标准的操作和规程。实验室主管应当确保所有实验室人员都了解这些要求。实验室内应备有可供取阅的安全或操作手册。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规程 (一)进入规定 1、在处理危险度2级或更高危险度级别的微生物的实验室门上应标有国际通用的生物危害警告标志。 2、只有经批准的人员方可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域。 3、实验室的门应保持关闭。 4、儿童不应被批准或允许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域。 (二)操作规范 1、严禁用口吸移液管。 2、严禁将实验材料置于口内。严禁舔标签。 3、所有的技术操作要按尽量减少气溶胶和微小液滴形成的方式来进行。 4、出现溢出、事故以及明显或可能暴露于感染性物质时,必须向实验室安全主管报告。 5、必须制订关于如何处理溢出物的书面操作程序,并予以遵守执行。 (三)人员防护 1、在实验室工作时,任何时候都必须穿着工作服。 2、在进行可能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体液以及其他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材料或感染性动物的操作时,应戴上合适的手套。手套用完摘除后必须洗手。 3、在处理完感染性实验材料和动物后,以及在离开实验室工作区域前,都必须洗手。 4、有喷溅的可能时,为了防止眼睛或面部受到泼溅物的伤害,应戴安全眼镜、面罩(面具)或其他防护设备。 5、不得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子。 6、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进食、饮水、吸烟、化妆和处理隐形眼镜。

【专家共识】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真菌检测能力建设基本要求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真菌检测能力建设基本要求 【专家共识】 近年来侵袭性真菌感染呈持续增多趋势,准确、早期诊断是治疗疾病的关键。然而,目前我国临床实验室真菌检测能力离临床诊治需求尚有较大差距,亟待改进。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于2016年底发布了《关于提高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细菌真菌感染诊疗能力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1281号),要求在2020年以前加强临床细菌真菌感染诊疗体系的建设,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本共识的制定旨在建立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真菌检测能力基本要求,推动真菌检测技术的普及和人员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综合医院真菌感染诊疗能力。 一、术语和定义 (一)酵母菌 单细胞真菌呈圆形或卵圆形,以出芽方式繁殖,称为酵母菌(yeast)。临床致病的酵母菌主要包括念珠菌、隐球菌、毛孢子菌等。 (二)丝状真菌 多细胞真菌有菌丝和孢子,菌丝延长分枝,交织成团,称为丝状真菌(filamentous fungi)。又称霉菌(mold)。临床重要的丝状真菌包括曲霉菌、毛霉菌、镰刀菌等。 (三)双相型真菌 有些真菌可因环境条件(如营养、温度、氧气等)改变,由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称为双相型真菌(dimorphic fungi),如球孢子菌、组织胞浆菌、芽生菌、孢子丝菌、马尔尼菲篮状菌等。这些真菌在体内或在含动物蛋白的培养基上,37 ℃培养时呈酵母相;而在普通培养基,25 ℃培养时呈霉菌相。

二、环境和设施要求 真菌实验室环境和设施的设计应确保实验的质量和生物安全。 (一)环境要求 真菌实验室应与细菌、病毒等实验室区分,以防发生交叉污染。其面积以满足工作和安全要求为宜,合理布局。在建设实验室或开展实验活动之前,应进行生物危害评估。 (二)基本设施 设置防飞虫纱窗和门禁,有充足的照明、应急灯、通风、供水、供电、紧急疏散标识及信息系统,工作区设有洗手池、应急淋浴和洗眼装置;门外有生物安全级别标识[1]。 配置生物安全柜和不同温度培养箱(至少包括25~30 ℃以及35~37 ℃)。设置耐化学品和消毒剂腐蚀的防护用品及器材。 (三)气流要求 实验室宜设计负压或定向气流,主实验室气流应由清洁区送入操作区。生物安全柜为Ⅱ级,其高效过滤器对于直径为0.3 μm的微粒过滤效率不低于99.99%[2]。 (四)消毒措施的管理 工作台面可用5%石碳酸或0.5%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500 mg/L)消毒。如遇操作台被真菌或标本污染,应立即覆盖纸巾,并用5%石碳酸或含氯消毒液(2 000 mg/L)消毒20 min。切忌用水冲洗,以免污染扩散[3]。高压灭菌效果建议使用指示条以及生物指示剂进行监测。 (五)医疗废物的管理 真菌培养标本及污染物在丢弃前,需做好生物安全防护,废弃物的容器或包装材料应当符合防水、防破损、防外泄的要求,特别是丝状真菌,建议用医用胶布或透明胶带密封后高压灭菌[4]。 实验室废物的最终处置应交由经当地环保部门资质认定的医疗废物处理单位集中处置。 (六)丝状真菌处理的生物安全要求 丝状真菌的检测需在Ⅱ级生物安全柜内进行,特别是可疑高致病性病原真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粗球孢子菌等),严格执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进行操作及处理[5]。BSL-2级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不建议对高致病性真菌进行大量活菌的操作(如大量活菌的传代培养,药敏试验等)[5,6]。

【实验室功能分区与平面布局之实验室空间尺度】

实验室功能分区与平面布局之实验室空间尺度
摘要: 实验室空间尺度又称实验室的模数,一般是指实验室的开间、进深、层高、走廊的尺度。它根据 研究人员的活动范围及实验设备和仪器布置要求而定。
一、开间 实验室的开间主要取决于实验人员活动空间以及实验设备工程管网的合理布置的必需 尺度。国外对实验室的模数,各国均有自己的经验。如德国《教学与科研建筑》一书介绍实 验室的模数采用三种: 3.0m、 3.25m 及3.5m。 再以这三个开间模数为倍数来组合实验室, 完全能满足各类实验室的布置。英国《实用实验室设计》一书的介绍,实验室的模数采用 3.05m(10ft)的模数。日本《研究所设计》一书介绍,建议采用3.2m 为模数,他们采用 1.6m 的单位模数,如实验台宽度、实验台长度、实验台之间的走道宽度以及管道竖井的 宽度等均采用1.6m。美国农业部地区研究实验室采用3.0m 的模数。美国艾博特实验室 (ABBOTT LABORATORIES),采用10ft 为模数,用二倍和三倍的模数来组成实验室用房。 归纳起来,世界各国实验室的开间模数大致都在3.0m、 3.2m、3.3m 以及3.5m 之间。 我国实验室的开间一般采用3.0m、3.3m、3.6m 三种开间模数,其理由如下。 能满足实验工作的正常需要。化学、物理、生物实验室的中央实验台和侧式边实验台宽 度约为1.2~1.8m,设有工程管网的该类实验台宽度不小于 1.4m,靠墙侧式边实验台的 宽度约为0.6~0.9m,设有工程管网的靠墙侧式边实验台宽度不小于0.75m,两个实验台 之间的距离为 1.2~1.8m。这样的开间均能满足上述的需要。 开间模数与工业化生产紧密结合起来, 考虑结构配件的互换性, 有利于预制品构件的大 量生产,与多层工业建筑6.0m 柱距结合起来,与民用建筑中多采用3.3m 的开间模数结合 起来。 与统一的标准窗扇采用0.3m 为倍数的尺度相结合。 二、 进深 实验室的进深主要取决于以下五个方面。 1.根据实验性质确定的每个实验人员所需要的实验台长度。 2.实验台的布置方式。相同长度的岛式实验台比半岛式实验台所需要的进深大。 3.实验台的端部是否布置研究人员的办公室。 4.通风柜的布置方式,通风柜平行窗户布置比垂直窗户布置的进深大。 5.采光通风方式。 综合上述五个方面的因素,进深一般在6.0~9.0m。即6.0m、7.0m、8.0m、9.0m 四种进深,基本上能满足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及物理实验室的要求。 三、层高 层高是指楼板面到楼板面的高度,净高是指楼板面(或吊顶面)到楼板面的距离。实验室 的层高主要取决于实验室的类型。 空调系统管道, 化学实验室的通风柜管道等所占用的空间 对层高影响较大。一般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的层高,建议采用3.6~3.9m,放射化学 实验室由于通风柜上安装了过滤器, 层高就相应增高。 洁净实验室本身的净高比一般实验室 的净高要低,这是由于洁净实验室节约空调冷量以及采用人工照明等原因,一般净高为 2.5m 左右。电子计算机房根据平面空间的大小来决定,一般为2.4~3.0m 之间。底层由

实验室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实验室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实验室管理系统需求 分析 一、背景 (一)实验室发展状况 实验室作为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在学习的教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正式认识到了实验室教学的重要性,各个学校的实验室也是鳞次栉比的落成。实验室的仪器、耗材、低值品等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旧式的登记管理方式已经渐渐显得力不从心。 实验室资源是衡量一所学校的硬件和科研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各个学校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更新,优化实验室的教学和设备等,虽然对实验室的硬件设施比较重视,花费也比较多,但实验室的软件却没有跟上。实验室的软件,包括对实验室器材,教学仪器,辅助设备,实验教学等的统筹管理,使之达到对仪器设备的充分利用和保养维护,对实验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什么是实验室管理系统 面对日益增多的实验教学任务,以往人工管理方式和人工预约方式已经不符合需求,简便和规范化的管理需要一套与对应的实验室管理系统。 通过使用实验室管理系统实现高校实验室、实验仪器与实验耗材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提高实验教学特别是开放实验教学的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为实验室评估、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质量管理等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智能生成每学年教育部数据报表,协助完成数据上报工作。运用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现代网络技术,为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管理、仪器设备管理、低值品与耗材管理、实验室建设与设备采购、实验室评估与评教、实践管理、数据与报表等相关事务进行网络化的规范管理。

(三)建立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若以某个实验室来考虑,我们通常会想到验室里会有很多的仪器设备,包括教学仪器,设备,基础设施等等。实验室管理员在采购,使用,维护时通常都会做些记录,整个过程显得繁琐·效率低下,并且对之后的资料整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另外就是在实验室的课程教学中,仪器使用记录,学生考勤,实验报告等都是以纸质的形式记录,占用了学生的实验课实践操作时间。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需要运用科学的的工具与手段来采集信息、进行数据处理,才能全面、综合地利用信息资源,设备管理人员才能及时准确动态地从实物和价值两方面了解各自管辖范围内各类设备的分布情况,掌握设备的新旧程度、使用状态、分布状况,掌握设备内部流动情况,才能以此推动实验室管理技术的进步,改善和加强实验室管理,辅助管理决策,全面提升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实现对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效率。 二、实验室管理系统建设条件 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建设条件,换句话说,就是什么情况下需要建设实验室管理系统? (一)实验室的建设现状需要 目前的很多实验室,处于深化市场机制的过程中,还未采用各种现代化管理手段,作为实验室主管,无法快速、全面、准确地掌控合同状况、试验进度、人员管理等实验室信息;人员和任务分配过程较复杂;检验任务书、试验报告、原始记录等信息需要重复录入,而且查询、生成不方便;实验仪器设备的查询、维修、校准、各种标准文本的发放、查询等管理手续繁琐;从检验任务书的传递、检验,以及检验报告等都由人工处理;虽然各部门都配备了电脑,但是大多数部门的计算机都是独立使用,没有很好地实现资源共享。这种不适应当前 检验工作需要的现状,说明了引入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的必要性。 (二)实验室自身业务流程的规范 实验自身已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实验室管理清晰的初始化资料,包括实验室人员角色配置和权限配置、实验室仪器设备台帐、检测能力范围、方法标准等保证实验室良好运行的基本资料。 (三)实验室硬件的建设

检验科实验室布局要求

1、室内布置:为方便工作和仪器维修,在大型实验室中,采取房屋中间摆设大型和主要仪器设备的办法,这不仅便于仪器工作时散热、故障维修,而且便于清洁卫生。标本处理、分配、加样和一些不需要上机操作小实验,则在墙边工作台上进行。这样布置对工作人员流动和样本的转运也十分方便。小型实验室因空间受限,工作台一般设在墙边。 2、水源设计:所有的实验室都安装了清洁池(独立专用洗手池)和污染池(洗涤与染色用),下水道均直接接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洗手池用脚踏式控制,不仅符合实验室卫生要求,也比较耐用。污染池用于洗涤实验污物,为防溅做成深水池。 3、电源设计:实验用仪器及辅助用电设备事先进行定位,装配好电源插座,且和照明电源分开接线,互不干扰。重要仪器设备均配备不间断电源(UPS电源)和专用接地线,并考虑预留了不少今后实验室发展可能会购置的仪器及临时用电源插座。 4、照明设计:实验室内照明设备以荧光灯为主,与工作台面平行半隐形安装在抛光天花板内;走廊上采用白炽灯,不同照明光源相结合,使实验室内产生舒适、美感的视觉享受。检验科大门、急诊窗口、值班室配置醒目灯箱,方便群众夜间查找。为有效地保护工作人员和避免标本污染。细菌室按有关要求安装4支30W紫外线灯,作为常用的消毒设备,也半隐形在天花板内。 5、窗户置厚布窗帘以防太阳暴晒实验室设备。检验科大门及各

室门为要考虑大型仪器进入,宽度为,最好是推拉门。室内光源均使用荧光灯,照明设备的开关安装在每个工作室的出口或入口处。照明设备安装成与工作台面呈垂直或对角线,这既统一布局又可消除物体遮挡产生的阴影。 6、天花板统一使用防火板吊顶装修,内藏通风排气管道和消防喷水管道。 7、科室集中使用大型UPS电源,放于仪器设备集中的实验室角落,单独用一可散热的不锈刚制百叶窗隔离。 8、承受力、对热、酸碱、染液、有机溶剂和冲击的抵抗力是选用工作台材料的重要因素,实验工作台使用精加工的黒色表面,能有效地减少反射光和眩光,以减轻眼睛的疲劳。供坐着操作的工作台般高度为76cm,供站着操作的工作台高度为91cm。椅子选用高度可调节、可旋转、坐垫和背部靠垫舒适的。 9、各实验室下水管道统一将工作废液引至污水处理设备,医院院感控制科专人处理后排放。 10、血样检验是工作中最大部分的标本。分离血清时,离心机的高速运转常常对电子设备产生干扰,故在仪器设备集中的工作区隔壁单独设立一标本准备区。 11、考虑微生物的安全防范,将微生物检验室单独设立在人员较少流动的科室里头。严格实行生物安全管理。 12、洗涤室,由科室卫生工人全面进行实验用具的洗涤,废液的处理,污染物的隔离,消毒液的使用。

微生物实验室装修公司哪家好

我国目前基层实验室存在仪器设备简单陈旧,检验质量缺乏保证,操作程序不规范,操作人员没有受过正规培训等等问题。所以在微生物装修过程中需要选择专业的微生物实验室装修公司才行。微生物学检验是临床检验中的“短板”,一些二级医院尚未建立微生物实验室或不能开展必要的检验项目。专业微生物实验室装修公司给你介绍医院微生物实验室装修要求。 一、实验室面积和环境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试验操作和结果报告,微生物实验室装修公司哪家好呢?根据我国目前的现状,大多数微生物室仅从事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建议二级医院使用面积最好不低于60㎡,三级医院不低于160㎡(如果同时开展感染性免疫检验,则面积相应扩大)。设置防虫纱窗和门禁,并按检测功能进行相对分区,如分为标本处理、涂片镜检、分离培养、鉴定/药敏、培养基制备和结果报告等区域。三级医院应有独立的分枝杆菌和真菌检测室。实验室内要有充足的照明,宜有适当的给排水管道、良好的通风设施和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 二、仪器和设备 1、二级医院微生物实验室必备的仪器设备有: 生物安全柜、高压消毒灭菌器、紫外灯、试剂冰箱、低温冰箱、普通培养箱(至少2个温度)、显微镜、比浊计、烛缸、离心机等。有条件或标本量较多的医院应配备血培养仪、半自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

2、三级医院微生物实验室必须增加配备的仪器设备有: 血培养仪、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浊度仪、CO2培养箱、细胞离心机、荧光显微镜等。 根据标本量和所开展的检验项目,有条件的微生物实验室可配备(但不限于):自动染片机、标本自动接种仪、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基因诊断平台(包括扩增仪、测序仪等)、冷冻干燥机、化学发光仪、酶标仪、洗板机等设备。 三、人员资质 根据我国目前的现状,二级医院微生物实验室至少有固定人员2~3人,建议5人及以上,其中实验室负责人至少为中级技术职称,有临床医学或检验医学专业学习背景,并有在三级医院微生物实验室进修6个月以上的经历和3年以上临床微生物工作经验,有持续学习的热情和能力,且每2年至少外出学习或进修培训1次。 三级医院微生物实验室至少有固定人员6~8人,建议10人及以上,其中实验室负责人至少为副高技术职称,有临床医学或检验医学专业本科或以上学历,有5年以上临床微生物工作经验,并有持续学习的热情和能力,且每年至少外出学习或进修培训1次。 进入微生物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医院感染知识和生物安全培训。有颜色视觉障碍的人员不应从事涉及辨色的微生物学检验]。从事特殊岗位检验,如性病、HIV、结核菌和基因扩增检验的

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

万欣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方案 概述 一、高校实验室实现智能化综合性管理的需求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办好高校的基本条件之一,高校实验室管理是确保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我国高校的实验室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随着建设速度和投入力度的加大、高校管理变革的逐步推进、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化、复杂化,使得实验室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繁重、复杂,实验室的教学、资产和人员等管理给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工作强度。如何运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对高校实验室进行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已经成为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加强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厅曾指定使用过多种管理系统软件,一部分高校也已经使用了实验室管理软件,对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确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很多不足,主要表现是:⑴功能不完善,不能覆盖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各个方面;⑵单机管理模式;⑶管理模式分级不合理,难以适应不同的实验室管理体制;⑷信息化标准不统一,各系统之间不能有机连接。⑸不利于学分制的实施。基于上述原因,市面上现有的一些实验室管理系统不能得到全面推广应用。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首先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他们的动手能力,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我国高校的一些学科实验教学所占比重较低,远远低于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水平,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高校的实验教学占总教学时数的比例(因学院及专业的性质而异),理科为17.1%-33.6%,工科为5.6%~12.5%,农科为15.7%~40.3,医科为25.1%~45%。相比之下,面对这种新形势,作为培养人才重要基地的高等学校实验室,实践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1、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加强实验教学管理;2、改革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3、强化对实验室的控制及管理;4、优化实验室资源配置,保障开放实验的需求;5、提高实验室利用率,随时查询、统计出实验室的使用状况;6、建设实验技术队伍;7、提升实验教学质量等。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手段,强化对实验室的控制及管理,以达到立竿见影的实验室改革效果。 三、万欣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 3.1 总体目标:

微生物实验室安全与防护

微生物实验室安全与防护 在工作区内禁止饮食,吸烟和存放食物及使用化妆品。实验室里应保持整洁,不存放与工作无关的杂物。 工作台每天至少用消毒剂清洁一次,在溢渗传染物后要立即消毒、清洗; 进入无菌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 在各种操作进程中均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气溶胶产生。实验工作区禁止无关人员出入,尤其要严禁儿童进入。工作人员在处理传染性物质或动物之后,以及在离开实验室时要洗手。 凡发生溢漏事故或接触传染性物质后, 均应立即报告实验室监督员或实验室主任, 并做 好书面记录及采取相应措施。结核杆菌的培养及标本涂片务必在生物安全柜里操作。 9. 有涉及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如结核杆菌培养、感染性组织等。 10.

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前,应在专用的更衣室(或缓冲间)穿着背开式工作 服或其它防护服。工作完毕后必须脱下工作服,不得穿工作服离开实验室。可再次使用 的工作服必须先消毒后清洗。 11. 工作时必须戴手套(两副为宜)。一次性手套必须先消毒后丢弃。 12. 在实验室中必须配备有效的消毒剂、眼部清洗剂或生理盐水,且易于取用。可配备 应急药品。

水质检测中心规章制度 一、检测中心系化验重地,非工作人员未经许可,谢绝参观。 二、化验人员应热爱本职工作,熟练业务知识,态度认真。 三、检测中心的工作应程序化、规范化,严格按检验程序操作,并详细做好原始记录,及时上报化验结果,化验结果要真实、准确。检验结果记录及报告每月汇总并装订成册。 四、检测中心的工作间禁止饮食和吸烟,不许嘻笑和大声喧哗。 五、检测中心物品陈列要整齐有序,室内外要清洁卫生,不许乱放杂物及私人物品。 六、检测中心所有药品应分类存放,所配试剂必须注明名称,浓度,配制日期,配制人等。使用过程中严禁浪费。 七、检验工作中,一些废弃物必须经过无害处理方可丢弃。 八、对化验仪器要备加爱护,细心操作,使用过的仪器、设备及玻璃器皿要及时整理,清洗复位。 九、检测中心必须确保安全,下班前必须检查水、电、气及门窗是否关闭。要防火、防盗、防毒、危险物品及仪器严禁外人乱动乱用。

医院医学实验室设计布局与建设指南

检验科是医院中接收病人血液、体液等样本,进行检验分析,并向临床医师发出检验报告的一个临床诊断科室,一个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室,能为检验人员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 一、平面布局 1. 检验科宜设在门诊楼,并应自成一区,三甲医院检验科面积宜不少于1200㎡,二甲医院检验科面积宜不少于800㎡,如果检验科还承担有较多的科研、教学任务,面积还应适当增加。 2. 检验科平面布局应能清晰的分出清洁区、半污区和污染区,各区域之间应有隔断隔开,清洁区主要由更衣室、办公室等组成,半污染区主要由试剂库、制水间等辅助功能间组成,污染区主要由采血室、检测实验室组成。 3. 检验科应人物流分开,人员和物品应有独立的出入口,特别是污物应有专用出口,且经医院的污梯送至医院集中的医疗废物存放点,不得走医院的客梯。

4. 为保证检测工作的安全,生物安全实验室应符合BSL-2级实验室的要求,在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出口处应设有非手动洗手装置和紧急洗眼装置,部分高污染风险的工作应在二级生物安全柜内进行。(1)HIV初筛实验室: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面积不宜小于45㎡。 (2)PCR实验室:分为试剂准备室、样品制备室、扩增分析室,各实验室前要有缓冲间,PCR总面积不宜小于60㎡。 (3)微生物实验室:分为准备室、缓冲间和工作区,面积不宜小于35㎡。 (4)采血区应单独成一区,采血窗口的长度不宜小于1.2m,宽度45-1500px为宜,采血窗口的数量应参考日平均门诊数量确定,并适当考虑将来发展需要。 (5)生化区在设计时应重点关注生化机,生化机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在设计前应与设备厂家联系,确定设备的摆放位置、规格、重量、功率、用水量等参数。

微生物实验室设计功能布局划分

在生物学研究领域,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是必备的,牵扯到病原微生物,那就更应该谨慎对待,专业做微生物实验室设计的公司,在前期的功能划分布局都非常专业,会根据具体实验需求来进行设计。 虽然说很多企业是直接把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总包给工程公司,但是为了保证实验室的成功建设,企业在计划建设微生物实验室的时候,需要对微生物实验室的功能布局有个了解,预留充足的空间与预算。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微生物实验室的设计功能布局划分。 微生物实验室根据各环节功能,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准备室: 准备室用于配制培养基和样品处理等。室内设有试剂柜、存放器具或材料的实验台、电炉、专柜、冰箱和上下水道、电源等。 二、洗涤室: 洗涤室用于洗刷器皿等。由于使用过的器皿已被微生物污染,有时还会存在病原微生物。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置洗涤室。室内应备有加热器、蒸

锅,洗刷器皿用的盆、桶等,还应有各种瓶刷、肥皂、洗衣粉、去污粉等。 三、灭菌室 灭菌室主要用于培养基的灭菌和各种器具的灭菌,室内应备有烘箱、高压蒸汽灭菌器等灭菌设备设施。 四、无菌室:无菌室一般为4-5平方米、高2.5米的独立小房间(与外间隔离),专门设立于微生物实验室内。无菌室也称接种室,是纯化菌、系统接种等无菌操作的专用实验室。在微生物工作中,菌种的接种移植是一项主要操作,这项操作要保证菌种纯种,防止杂菌的污染。 五、恒温培养室 1.培养室的设置 (1)培养室应有内、外两间,内室是培养室,外室是缓冲室。房间容积不宜大,以利于空气灭菌,内室面积在3.2×4.4=14m2左右,外室面积在3.2×1.8=6m2左右,高以2.5m左右为宜,都应有天花板。 (2)分隔内室与外室的墙壁上部应设带空气过滤装置的通风口。 (3)为满足微生物对温度的需要,需安装恒温恒湿机。

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系统

高校实验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制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办好高校的基本条件之一,高校实验室管理是确保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资产管理的重要工作。当前我国高校的实验室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建设阶段,随着建设速度和投入力度的加大、高校管理变革的逐步推进、高校的工作重点由规模建设转为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建设,必然要求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实验室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繁重和复杂,为实验教学、实验室资产及实验人员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难度和压力。如何运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对高校实验室进行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已经成为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者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而目前大多数高校基本上都建立了完善的校园网,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与完善。《高校实验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采用Microsoft Visual https://www.360docs.net/doc/e016338793.html, 2003开发环境,使用C#及https://www.360docs.net/doc/e016338793.html,技术开发。以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https://www.360docs.net/doc/e016338793.html,统一访问后台数据库。本系统与国内同类管理系统相比,有以下特点基于校园网环境下B/S模式开发的《高校实验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设计目标是基于校园网运行,符合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实现高等学校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统计数据盘及报表功能,与现行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相结合的,结合目前学分制教学改革推行的形势下,实现实验室基础数据信息采集方便、交流快捷、网络共享能力强,系统安全可靠、用户管理权限明确,管理功能强大。本管理系统覆盖实验室运行和管理各个领域,为实验室的科学化、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本系统在参照兄弟高校的实验室相似管理系统的情况下,进行了深入地相关调研,软件的开发采用实验室四级管理模式,即学校-院(系)-实验中心-实验室。在扩展性上,系统预留了相应的接口,定义了大量的数据字典,使各个功能子模块都是活动的,保证了系统的高度灵活性。在技术上,本系统采用基于.NET平台的https://www.360docs.net/doc/e016338793.html,技术以及https://www.360docs.net/doc/e016338793.html,数据访问技术,系统模式采用B/S 结构,后台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采用这样的技术组合相对较合理,既节约了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率,系统对硬件要求又相对较低,更减少了系统的维护成本。本系统在系统设计与开发的过程中严格遵循教育信息标准化。另一方面,系统的管理模式经过详细的论证,默认情况下采用

微生物实验室设计解决方案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主要负责各类微生物项目的检测,主要检测项目有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乳酸菌、双歧杆菌、罐头商业无菌、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微生物实验室由准备室、洗涤室、灭菌室、无菌室、恒温培养室和普通实验室六部分组成。这些房间的共同特点是地板和墙壁的质地光滑坚硬,仪器和设备的陈设简洁,便于打扫卫生。 微生物实验室选址 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可与其他用途房屋设在一栋建筑物中 但必须自成一区。该区通过隔离门与公共走廊或公共部位相隔。微生物实验室功能分区 平面布局 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核心区包括实验间及与之相连的缓 冲间;缓冲间形成进入实验间的通道。必须设两道连锁门,当其中一道门打开时,另一道门自动处于关闭状态。如使用电动连锁装置断电时两道门均必须处于可打开状态。在缓冲间可进行二次更衣;当实验室的通风系统不设自动控制装置时,缓冲间面积不宜过大,不宜超过实验间面积的八分之一;Ⅱ级或Ⅲ级生物安全柜的安装位置应远离实验间入口,避开工作人员频繁走动的区域,且有利于形成气流由“清洁”区域流向“污染”区域的气流流型。 准备室 准备室用于配制培养基和样品处理等。室内设有试剂柜、存放器

具或材料的专柜、实验台、电炉、冰箱和上下水道、电源等。 洗涤室 洗涤室用于洗刷器皿等。由于使用过的器皿已被微生物污染,有时还会存在病原微生物。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设置洗涤室。室内应备有加热器、蒸锅,洗刷器皿用的盆、桶等,还应有各种瓶刷、去污粉、肥皂、洗衣粉等。 灭菌室 灭菌室主要用于培养基的灭菌和各种器具的灭菌,室内应备有高压蒸汽灭菌器、烘箱等灭菌设备及设施。 无菌室 无菌室一般为4-5平方米、高2.5米的独立小房间(与外间隔离),专辟于微生物实验室内。无菌室也称接种室,是系统接种、纯化菌种等无菌操作的专用实验室。在微生物工作中,菌种的接种移植是一项主要操作,这项操作的特点就是要保证菌种纯种防止杂菌的污染。在一般环境的空气中由于存在许多尘埃和杂菌,很易造成污染,对接种工作干扰很大。 无菌室的设置 无菌室应根据既经济又科学的原则来设置。其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种: (1)无菌室应有内、外两间,内间是无菌室,外间是缓冲室。房间容积不宜过大,以便于空气灭菌。最小内间面积2×2.5=5m2,外间面积1×2=2m2,高以25m以下为宜,都应有天花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