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等院校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新时代高等院校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新时代高等院校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第39卷增刊12018年8月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Vol.39Sup

.1Aug.2018 文章编号:1672-6987(2018)S1-0156-

03新时代高等院校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赵瑞阳a,韩吉姝b

(青岛科技大学a.化工学院;b.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42

)摘 要:伴随着教育改革范围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方法也应与时俱进。根据新时代下大学生性格特点,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针对如何使有机化学的教学活动更为生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及如何从本质上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成效等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兴趣培养中图分类号:G 

640 文献标志码:AConsideration and Practice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 University 

in the New EraZHAO Ruiyanga,

HAN Jishub

(a.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b.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olecular Engineering,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 266042,China)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education innovation,the teaching methods of tertiary 

educationneed to be improved.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combined with theteaching practice,this paper aims at solving how to make the teaching of organic chemistry 

more vivid,inspirethe learning interest of students,cultivate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of students,help students form thehabit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of tertiary 

educationessentially.Key 

words:tertiary education;educational method;studying method;interest cultivation收稿日期:2018-05-

03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基金项目(ZR201702160110).

作者简介:赵瑞阳(1985—)

,男,讲师.1 基于有机化学的教学理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

中国高等教育也将进入一个新时代。作为教师一定要积极贯彻高等教育新的发展理念,

在教学中开启新的征程,走好新时代的教育长征路。现阶段,我国的相关教育事业发展势头良好,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事业也在其政策的推动之下向前推进。在高等院校有机化学的教学活动中,如果能够合理地运用多途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就可以在有机化学的课堂教育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

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主动能力和创新能力[

1-3]。在高等院校的教育活动中,合理规范地运用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各项的学习能力,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学习的理解能力,而且能够使他们善于发掘新鲜的事物,从而达到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4-

6]。在高等院校的课堂教学

中,不应让学生处在呆板的理性和紧凑的思维逻辑管理的状态之中,

这样会抑制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创造力。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创造空间和个性发挥的范围空间,充分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使每一

堂课都成为一次创造性的培养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之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个性特点,找到自我表现的舞台。

2 遵循应用型大学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完善现有教学机制

2.1 深化改革,

教育创新国外的教学教育,一直把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为首要任务,虽然着重点各有不同,但都是基于学生所处的教学情景而定,

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这几年来,中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教育改革也越来越深入人心,

越来越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让学生摆脱固有的紧张压抑的课堂氛围,融入平易近人的课堂氛围之中,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勇于提问。有的学生以往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加上一些客观原因,造成了学生思想觉悟不高的现状,长年累月,学习对于他们而言,就成了现实中沉重的枷锁和束缚。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多多聆听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细微观察学生平时的行为活动,对学生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要表扬、肯定、鼓励,使

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浅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017279539.html, 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浅析 作者:闫春娥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年第27期 摘要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着传播先进科学理论的历史重任,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教师必须在课堂语言、情感交流、社会实践和提升自身素养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言情感躬行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语言接地气 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兴趣不高等多种问题,甚至有些同学认为思政课教学内容太“高大上”,老师就会“唱高调”,“台上讲得直冒汗,台下睡倒一大片”。据调查显示,教师语言空洞没有说服力、教学案例陈旧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是导致思政课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理论学习本身是比较枯燥的,如果教师不能用接地气的语言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通俗化,就会使理论被束之高阁,无法与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失去其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指导作用,也将失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为此,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方式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增强课堂教学语言魅力,这样才能使学生甘之如饴,使科学理论入耳、入脑、入心。教师要用学生熟悉的生活语言和网络语言解惑释疑,实现科学理论的本土化、生活化;以学生身边的人和事为切入点,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以案说理,比如以本区内、市内、校内的先进人物和典型实例作为教学案例,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情感作纽带 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智力发展的翅膀,积极的情感是人的认识活动的内驱力。情感交流是人际交往的桥梁,是教学过程中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纽带。教师把情感融入教学,就如同让学生插上了智慧的翅膀,放飞知识的天空。师生关系作为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最经常、最活跃的人际关系,直接对教学活动的进程和效果产生深刻影响。课堂教学在知识的传授中始终充满着情感的交流,一个好的教师会通过语言、教态、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取得教学的成功。据调查,学生喜欢一门课,往往都是首先因为喜欢教授这门课的老师,而喜欢老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教师的亲和力、渊博的学识、讲课的风格等,但排在第一位的往往是教师的亲和力。教师只有心中装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挚爱,才能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师生才会产生情感上的同频共振。所以,思想政

《做新时代的合格教师》心得体会

努力学习,做新时代的人民教师! 王二厢联合小学---宋众义今年寒假我认真品读了《做新时代合格教师》这本书,真是受益匪浅。为我指明了前进的灯塔。作为一名普通小学教师,既感受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的职业的幸福感,也倍感到时代赋予教师职业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是教师的天职,每位老师将之镌刻在的心中,心中有了目标和理想,才能付出实际行动。我们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升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迎接新时代对新型教师的召唤,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努力让自己成为骨干教师、卓越教师、教育家型教师,应该成为这个时代每位老师追求的目标。 敬业----明责之源泉 敬业,是对良知的尊重,是神圣在工作中的体现,是在工作中流露的优秀品德和人格。敬业的人,会专心致志于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尽自己的义务,努力将工作做好。对教师而言,就是尽自己应尽的教育义务,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和对得起职业,对得起学生的教育良心。 面对着现实社会纷纷袭来的丰厚的待遇、优越的条件、诱人的工作,我们又该怎样看待教师这一平凡的职业呢,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的使命崇高,责任重大,她尽管没有令人羡慕的物质财富,但她拥有充实的精神财富,“精神财富无处不在,时时刻刻都在发挥影响,因为我们本身就处在精神财富之中,精神财富对培养人的心灵和意志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一精神财富就是我们的敬业态

度、职业良心。教师的劳动,很难用严格的时空、具体的标准来度量。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工作,主要靠教师的职业良心和自律精神。教师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把无愧于事业、无愧于学生、无愧于自己作为工作的座右铭,经常用职业良心这个天平去衡量自己、鞭策自己,形成强烈的责任意识,从而产生强大的工作动力。 勤业----尽责之展现 勤业,就是勤奋地从事自己的工作,这是尽职尽责的态度在日常工作中的具体展现,也是人的生命价值在平凡的点滴的具体事务中实现的惟一途径。只有勤奋的人才能更敏锐地发现机会和创造机会,“教育者的责任就是不辜负机会;利用机会;能用千里镜去找机会;去拿灵敏的手去抓机会”。学校无小事,教育无小事。每一张教案,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都需要去认真对待;学生上学、放学,课间活动,午间休息,都需要去密切关注;思想、心理、学习、身体、个性发展,都需要去全面关心;活泼好动的、沉默寡言的、优秀的、顽皮的、聪明的、落后的,都需要去细心呵护;成功的喜悦、失败的伤感、平凡的细节、难忘的片断,都需要及时总结。这一切,只有在勤奋者的耕耘之中才会领悟其中的精华所在。 精业----履责之依托 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教师惟有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这神圣的职责。“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时代是继续不断的前进,我们必得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俱进,才能做一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策略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策略 高校党的建设核心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如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把科学理论和崇高品格灌输给广大高校学生,促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极其重要。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信息时代的来临都对高等学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有力的冲击,使得他们的社会价值评价标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是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生活的,同时也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在新形势下,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社会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要求变得多元化和深刻化,必然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有着深刻的烙印,进而出现了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的问题和挑战。 1.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网络在当今社会是必不可少的,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便捷和好处。但正如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样,网络也给我们特别是大学生带来的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首先,网络文化的霸权主义使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面临严峻的挑战;第二,网络上大量的污染信息极大的降低了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实效,影响大学生学业、扭曲大学生身心健康;第三,网络的个人道德责任少被追究,这使得部分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 2.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响了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阶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社会结构也在日益分化,使得人们在价值取向上形成了特定的生活态度和对生活的理解。这些现象导致大学生价值观“泛功利化”倾向较为普遍,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更多采用实际利益标准而不是是非原则标准。 3.西方社会思潮的传播和渗透,使得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模糊。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使得西方社会思潮不断地在我国思想界进行传播和渗入。从表面上来看,大学生认识世界的途径是多了,但部分大学生往往没有认清西方的大部分思潮的实质。这些所谓的西方思潮都是以冲击共产主义道德的主导地位和传统道德的重要作用为目的的。 4. 大学生思想认知水平下滑的现状。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为独生子女,容易造成重视个人利益的不良品格,社会责任意识逐渐淡薄,对社会问题和人际交往考虑不够周全,想法过于简单,认清事物本质的能力有待提高。 二、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提高与创新。在新时期经济及网络发展迅猛之

思政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方案

太原工业学院2017年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精神,打一场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攻坚战,切实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年专项工作的通知》(教社科厅函【2017】15号)和《关于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开展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年专项工作的通知》(晋教政【2017】6号),结合我院实际,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发【2016】31号、教社科厅函【2017】15号、晋教政【2017】6号的要求,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以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以构建优良教风学风为工作重点,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和为教学服务意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化课堂教学秩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组织领导 成立太原工业学院思政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推进协调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推进“质量年”各项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如下:组长:吴刚院党委书记 霍世平院长 副组长:李国臣院党委副书记 吴跃焕副院长 组员由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教务处、科技处、人事处、团委和思政部等部门负责同志担任,相关部门负责条件落实和制度保障,思政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三、总体思路 (一)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发挥思政课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加强思想理论建设,进一步增强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巨大热情,凝心聚力共筑中国梦。 (二)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道德教育和实践,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广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 (三)加强对学生意识形态引导管理,做好主流思想舆论的正面宣传工作,牢牢把握话语权,管好导向,坚决抵御西方敌对思潮的渗透,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四)立足学生全面发展,构筑思政教育三个课堂的联动育人机制,形成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四、工作目标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提升学校思政课主课堂与拓展课堂的教学实效为目标,以五门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为抓手,以规范课堂教学主要环节,以提高思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关键,以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为核心,深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支撑,理念手段先进、方式方法多样、组织管理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体系,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扩大影响力、增强辐射力、提升引领力。 五、主要任务 结合我院实际,深入检查各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建立健

怎样做个好老师心得体会

[怎样做个好老师心得体会]在现在社会,怎样做个好老师是我们每个教师心中所想,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作为教师要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较高的人格魅力,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德者师之魂。”教师是学生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有效引导学生怎样去做人和学习。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职业特征的概括,也是对现代教师人格塑造的要求。 做一名好老师应该有职业之爱。干一行,爱一行,既然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把自己的这份职业当成一种事业来对待,从而会产生一种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并且具有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只有有了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会油然而生;只有有了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才会热爱学生;在工作过程中高标准要求自己,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为人师表,以身立教,乐于奉献,不计个人得失,一切服从工作需要,自觉地积极地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做一名好教师,还要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而敬业与爱学生是分不开的。要爱学生,要让学生喜欢你。春雨能温暖冰封的泥土,朝阳能抚慰心灵的湖水,生命的歌声能唤醒一粒粒沉睡的种子。爱学生,就要像春风化雨般无声,让他成为莘莘学子心目中的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最为催人奋进的有效情愫,让他成为人的一生中一道最赏心悦目的亮丽景致。师爱应该是每个学生都能充分享受的权利,充分沐浴爱的霞光。留有死角的师爱是一种不公平的师爱,不成熟的师爱,因此我特别关注那些有“问题”的特殊孩子,我用心去体会孩子的心情,孩子的感受。所以我从来没有因为他们学习或行为习惯差而放弃他们,因为他们就像是一颗蒙着尘埃的珠子,作为教师的我有责任去发现他们,重视他们,为他们擦拭,帮他们发亮。也许他们的光是微弱的,但是我们要相信有光就会有希望。他们的接受能力差,我们要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为他们讲解。让这些孩子不断地取得进步,慢慢跟上班集体前进的脚步。

新时代高校学生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新时代高校学生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作者:李峰燕铭王继成 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14期 摘要:高校学生会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是学生思想引领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有着重要的作用。面对共青团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新形势,高校学生会应充分发挥优势,提高思想政治引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服务同学成长成才。 关键词:高校学生会思想政治教育青年学生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大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提出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改变,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主要矛盾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格局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迁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构提供了新的思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性质和办学方向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从思想政治工作“三培养”的高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引导大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脚踏实地、奋发有为,清醒觉悟新时代,热情拥抱新时代,奋勇建功新时代,把自己锻造成堪当大用的新时代的新青年。作为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多从话语分析、话语构型、话语主体重释、话语与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关系等理论层面展开,从学生组织角度切入研究作用发挥得甚少[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影响重大,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3]。因此,基于唯物辩证法中联系、矛盾、发展的观点,从高校学生会组织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应然上的耦合关系和实然上的现存问题出发,审视高校学生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高校学生会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学生会是在高校党委领导、共青团指导下的学生自治组织,是学校与学生、社会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联系的桥梁和枢纽。同时,还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在谋划和构建大思政格局中有着独特的功能性。 (一)高校学生会的政治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它在中国最早的传播就是在高校青年学生中进行的,学生会组织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次,学生联合会将爱国主义作为最基本纲领,展示了进步学生组织的特征,《全国学联章程》以国

“三四三”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三四三”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以下是关于“三四三”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教育部在对改革教学方法的意见中指出:应在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学会运用、提高觉悟三方面下功夫;教学方法要摒弃注入式,实行启发式。这就很明确地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外,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来提高认知能力,特别是政治学科,理论性较强,厌学现象严重,激发其学习兴趣,研究教学方法就显得尤其重要。改革政治科教学方法是多年的话题。我从教十年,听了几十节教学研讨课,发现有的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说是启发式教学,灌输式却占了主导地位,形式主义浮于课堂之中:上课钟响了,老师进教室、起立、坐下,简单地复习旧课后在学生根本未了解本节要学习什么内容的情况下教师便讲授新课了,然后提问布置作业。一整堂课均是教师一张口在动——标准的注入式。一节课下来学生昏昏然迷迷糊糊带着许多疑问走出了教室。 如何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经过几年的思考与探索, ·

我提出了“三四三”课堂教学模式,即一节课45分钟,用30%的时间复习巩固旧课和预习新课,40%的时间用于教师精讲新课,剩余的30%时间学生小组讨论,深化认识,巩固新知。“三四三”既是课堂时间的分配,但更主要的是把政治课堂分为三大板块,融新旧知识的学习、学习知识与锻炼能力于一堂课中,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我从九五年秋开始在初三进行对比实验:把初三级四个班分为两部分,三(1)、三(2)班用“二七一”教学方法,三(3)、三(4)班采用“三四三”课堂教学模式。 下面以讲授初三教材中的“人才”一课为例谈谈“三四三”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 1.复习旧课,预习新课(30%) 2.复习旧课:提出三个问题(幻灯放出)分别让学生书面作答,俗称“默写”。 3.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是什么? 4.认清历史责任的关键是什么? 5.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比以前提高了,为什么还须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学生作答后收卷,约需5分钟。复习旧课无须面面俱到,抓住重点即可,目的既是督促学生在课外能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亦是为新课作好准备。 ·

做新时代好教师心得体会3篇

做新时代好教师心得体会3篇 前不久,在各种媒体上得知通河中学的高三教师徐宏杰,因为工作而猝死在讲台上。这是如何平凡的一位老师呀,平凡的他在6月3号前没多少人能知道这个名字,而在这平凡映衬下的是如何伟大的一种师爱呀,他将平凡教师的真情发挥到了极至——用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诺言。 高考最后一天,刚结束考试的学生,冲冲赶出考场为了和徐老师见上最后一面。看到此,泪水已夺眶而出。我们同龄呀,而他却已然在悄然中逝去,留给同事无比的惋惜,学生无尽的回忆。但他却让我明白了原来这么多年自己在这三尺讲台上,默默工作的精神支柱——将爱延续下去。花开有声,师爱无痕。 他的人生虽然很短暂但却活出了精彩;他的岗位虽然很平凡,但却干得轰轰烈烈;他虽然只是个普通园丁,但却用他的精神影响着我们。是的,他已经离开,但他留给后人的,是无尽的精神财富:对己负责,对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然后才能真正地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徐宏杰最打动我的是,他对于学生的热爱,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是现代许多人最缺乏的。 物质在生活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但是更加重要的是要树立一个崇高的理想,一个可以让自己一生都孜孜不倦、为之奋斗的理想。人

活着,能为自己心爱的事业鞠躬尽瘁,这是件很幸福的事情。也许他没有轰轰烈烈的人生,但是他让我们感受到平平淡淡才是真。学习了徐宏杰的事迹之后,我懂得了做事先要学会做人,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也要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把最简单的事做好,是最不简单的;把最平凡的事做好,就是最不平凡。 曾经有人用这样一句话来激励我:“年轻人,要时刻把自己放在极限的边缘,让自己能攀上一个又一个的高峰。”我觉得青春就是应该这样的,无论从事的是哪一行,努力攀登是一样的。几年工作下来让我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光有努力还是不够的,我们面对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他们有思想、有个性,所以对于学生而言,老师的关爱是他们更大的学习支持。 如果说,不断学习、不断努力是工作成功的基石的话,那么师爱是教师的另一必备。每一朵鲜花的盛开,都离不开阳光的照耀,雨露的滋润。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但我会永远带着十二分的热情站在这三尺讲台上。教师是平凡的,而我相信,任何一个教师都是这样屹立在讲台的,尤其是今天当我看到徐宏杰老师的事迹时。 我相信,自信是成功得基石。我会努力让学生在我的赏识下萌发自信的胚芽,更努力地给他们提供锻炼和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自己良好的表现中滋长信心的青枝绿叶,释放自己的个性和潜能,让每个

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创新发展

2019·09 摘 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创新工作 理念以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为此,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意识形态导向理念,永葆其根本属性;坚持“三因”理念,促进其方式方法创新;坚持开放化理念,拓展其世界视野。这四个理念之间相辅相成,共同致力于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共同指导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师生为中心”;意识形态导向;“三因”;开放化 作者简介:梅萍,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品德课专职教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王瑕莉,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与实践研究。(湖北武汉430079) 基金项目:本文系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创新资助项目)“改革开放4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的发展状况及其创新研究”(2018CXZZ071)的阶段性成果。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9)09-0042-05 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创新发展 □ 梅萍王瑕莉 我国进入新时代,社会背景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发生改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和服务于社会发展。我们可以通过理念的创新发展带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推进理念思路的创新。此后,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部分,需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为此,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始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以师生为中心”这一基本出发点,在注重意识形态导向和开放化理念中落实“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三因”理念,解决“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从而实现促进师生自由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四大”理念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坚持“以师生为中心”,完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为此,我们要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贯穿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始终。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师生为中心”就是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尊重、理解、围绕、服务和依靠师生中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促进全体师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其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方向,“尊重、理解、围绕、服务和依靠师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师生为中心”的具体要求,“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标。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理念,首先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要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一切历史发展的推动者。我们不仅要尊重人民群众,更要努力维护其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这一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强调要“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 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 。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在高校就是“以师生为中心”。其次,这是对“以人为本”理念和“以学生为本”理念的创新性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继提出了“以 42

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持续有效进行的重要手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存在着评价指标设计有缺陷,评价方法过于量化、缺乏多样性,评价结果处理不当等问题,可采取的对策有对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进行元评价,设计科学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健全多样灵活的评价方法,建立公正、权威且专业的评价组织机构等。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对策 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既可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优选提供依据,又能促进本学科的发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涉及到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要素、过程及效果的评价,包括对思想课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评价。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鲜明政治性、教学目标多样性等特殊性质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体现的复杂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既表现为显性效果、直接效果、近期效果,又表现为隐性效果、间接效果、远期效果。在具体评价中,显性的、直接的、近期的效果容易为人们所注意,也较易评价;而隐性的、间接的、远期的效果则往往为人们所忽视,对它们的实际评价就相对困难),这就使得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科学的评价具有一定的难度。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现状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学术界也是看法不一。有的研究者认为,社会科学类课程的教学评价本身就很难具体量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因其特殊性而使得教学评价成为难题,加之我国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领域的研究相对不成熟,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本学理科特色的教学评价体系。所以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现存问题 1、评价目的认识不到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双重目的,一是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二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就二者的关系来看,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而实际情况则往往是把理论知识的灌输摆在首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却至于其后,出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知识化倾向。之所以出现这种倾向,除了教师自

如何做一个好老师心得体会

如何做一个好老师心得体会 在现在社会,怎样做个好老师是我们每个教师心中所想,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较高的人格魅力。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德者师之魂。”教师是学生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有效引导学生怎样去做人和学习。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职业特征的概括,也是对现代教师人格塑造的要求。 做一名好老师应该有职业之爱。干一行,爱一行,既然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把自己的这份职业当成一种事业来对待,从而会产生一种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并且具有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只有有了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会油然而生;只有有了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才会热爱学生;在工作过程中高标准要求自己,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为人师表,以身立教,乐于奉献,不计个人得失,一切服从工作需要,自觉地积极地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做一名好教师,还要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而敬业与爱学生是分不开的。要爱学生,要让学生喜欢你。春雨能温暖冰封的泥土,朝阳能抚慰心灵的湖水,生命的歌声能唤醒一粒粒沉睡的种子。爱学生,就要像春风化雨般无声,让他成

为莘莘学子心目中的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最为催人奋进的有效情愫,让他成为人的一生中一道最赏心悦目的亮丽景致。师爱应该是每个学生都能充分享受的权利,充分沐浴爱的霞光。留有死角的师爱是一种不公平的师爱,不成熟的师爱,因此我特别关注那些有“问题”的特殊孩子,我用心去体会孩子的心情,孩子的感受。所以我从来没有因为他们学习或行为习惯差而放弃他们,因为他们就像是一颗蒙着尘埃的珠子,作为教师的我有责任去发现他们,重视他们,为他们擦拭,帮他们发亮。也许他们的光是微弱的,但是我们要相信有光就会有希望。他们的接受能力差,我们要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为他们讲解。让这些孩子不断地取得进步,慢慢跟上班集体前进的脚步。 二、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更何况一名小学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我认为要做一名好老师,甚至要有一河的活水。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渊博的文化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书育人的资本,是将学生培养成才的必备条件,是教师必备的业务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此外,教师更应具有渊博的知识。有学者说“教师知道的东西,要大大超过他要教给学生的范围,要具有宽阔的科学视野,否则,他就不能唤起和发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

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引领工作探究

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引领工作探究 【摘要】新时代,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无论是从国际形势变换、国家需要,还是从学生自身发展来看,思想引领工作愈加重要,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主攻手”,更需要从源头出发,找到思想引领工作存在的问题,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做好学生成长成 才的“引路人”。 【关键词】思想引领新时代高校 在新时代,党和国家更加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而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 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一、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背景 从国际角度来看,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但世界形势也复杂多变,我国的飞速发展更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恐慌,以美国为首的利益 集团开始奉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采取冷战思维、霸凌行径,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意识形 态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从国内角度来看,经过70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我们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大踏步 走进了新时代;但是我们也应当清晰的认识到,这只是新时代发展的起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依法治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科技实力提升……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还要走很远。 从学生角度来看,一方面,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将使国家发展面临更多严峻的挑战,青年学 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想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 命和时代重任,必须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练就过硬的本领;另一方面,“思想是一切行为的原动力。”青年学生处在“拔节孕穗期”,需要有正确的思想引领,才能冲破成长的迷雾,少走 弯路,不走岔路、邪路,才能更快更好的成长成才,从容的应对人生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二、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目的 关于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目的,不同的角度有不一样的答案。从立德树人的角度 出发,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客观认识世界、正确分析世界格局变化给我国带 来的影响和我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在中外发展的生动对比中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增强学 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另一方面,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自觉努力学习、提升本领,增强应对挫折、挑战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好家庭与社会、工作与生活的 关系,铸就披荆斩棘、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收获美好人生,勇担历史使命,实现“我的梦” 和“中国梦”的有机融合。 三、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引领工作存在的问题 高校学生思想引领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多成效,然而进入新时代,也浮现出一些问题,总结为 以下几点: 1、“饭菜缺少灵魂”,顶层设计不完善、不系统,传统的思想引领工作往往局限于课堂,还 没有全面贯穿到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各个育人环节,空间上难以形成全方位的思想引领;

热门-新时代师德心得体会

新时代师德心得体会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赞誉啊!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素质,重在师德。大力弘扬良好师德是教育永恒的主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每一位教师在继承和发扬敬业和奉献的职业传统美德的同时,都应该在自己的学识、能力、仪表,特别是教育观念上完成自我更新。在育人的同时,不断地“自育”,重塑二十一世纪教师新形象。 一、身教重于言教 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句话,肯定了教师的重要性,作为班主任,身教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班主任是儿童心目中最崇高,最有威信的榜样。班主任的思想、信念和道德,以及态度,仪表和行为等方面,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和教育作用。身教这种教育方式比批评、责骂与训斥效果好得多,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境界,特别是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一所学校的 校风校貌与教师的行为表现息息相关,一个教师的师德好坏对教风、学风影响极大。应该承认,目前,敬业乐教、无私奉献

于教坛的教师是绝大多数,他们在工作台繁重,生活清贫的情况下以自身高尚的师德与良好的师表行为影响与培育了大量德才兼备的学生,的确令人可敬可贺,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存在,也有少数教师在改革开放特定环境中表失师德和人格,在学生中、社会上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如有的工作消极,纪律涣散;有的弄虚作假,活名钓誉;有的赌博成性,作风下劣;有的吃喝玩乐,贪图享受;有的计得患失,事必讲报酬。如此 种种,都玷污了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要求。因此,提倡“身教重于言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敬业精神 具有敬业精神的教师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呕心沥血对工作一丝不苟,即使碰到这样和那样的困难也会想办法克服。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满意不满意,学生快乐不快乐,启发没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教学工作台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尽管农村学校教育经费拮据,敬业者仍能以积极因素的心态饱满的热情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台。教师工作的纯熟性源于他的积极进取和勤奋敬业精神,只有乐教勤业的老师,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工作的伟大意义,才能为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乐趣而深深吸引。我越是勤奋工作,越是能体会到教师工作的无穷魅力。 三、求实创新 身为教师,要使学生信服你,你首先得有渊博的知识,有精湛的教学艺术,这样的教师才能博得学生的敬重和爱戴。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当前的数学高效教学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重知识、轻水平,重结构、轻过程,重理论、轻应用,注入式多、启发式少,学生参与不够深入、教学过程比较封闭。面对这种教学现状,必须改进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水平,使学生学会学习。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说过“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抓课程改革,就是抓素质教育,抓素质教育必须抓课程改革”。从课堂改革到课程建构,再回归课堂。他们先将国家教材校本化,把教材整合成“授课模板”,组建的教学单元,随即又按照“各取所长,优势互补”的原则实行了教师模块授课调配,教材知识资源的重构、教师教学资源的重组,扮靓了课堂的精彩,课改的精品——高效课堂。根据当前教育教学的形式,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对高效课堂模式正在实行探索,下面就是我的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的心得体会。 一、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改理念指明“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把课堂交还给真正的主人——学生。先从改变学习状态入手——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从提升学习效益开始——让效果好起来。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动,既要求身动,更要求心动和神动。课堂上让学生大声说、相互讲,走到黑板前写。课堂45分钟,先预习,再交流,最后把学习成果展示出来。使预习——展示——交流,贯彻课堂。

二、高效课堂要改变教师观点,注重教与学的过程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我们对高效课堂注重的重点也要变,新课标要求学生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教与学的活动。学生的情绪状态要注重,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保持较长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要表达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变“学会”为“会学”从而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这样一种勤于思考的学习好习惯。 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要成为“四者”:促动者、学习者、决定者、幸福者。1.教师首先要完成角色的转变,教师应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2.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还应该成为终身的学者,与学生一起“同学”。只有持续的学习才能改变自身知识结构的单一和知识面的狭窄,才能促动自己的专业持续发展,才能适合社会进步及教育改革的要求,这也是未来教师必须具备的素养。3.一节高效课堂,它是由教师和学生合力打造而成的,这其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为教师决定着一节课能否成为优质课、高效课,也就是说“优秀的教师才能上出高效课,责任心不强的教师只能上出低效课来”,所以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

新时代教师师德心得体会

新时代教师师德心得体会 教师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教师职业达到专业化水平的基本素质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建设一支为人民服务的,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为师德建设注入新的内容,增加新的内涵。当前,在爱是师德之“魂”这个共识的基础上,把责任教育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是非常必要的。 责任,是一个成熟的人对自己的内心和环境完全承当的能力和行为。正如马克思所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任务”,一名人民教师,他的责任无处不在,如果没有责任意识,就不会明白自己的职守,不会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也就办不好教育。因此,我们必须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尽责任。 教育部周济部长最近阐述了当代教师面临的三项主要责任,即岗位责任、社会责任、国家责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每天所做的极其平凡的工作之中,始终牢记为学生负责,为家长负责,为社会负责,为国家负责。当你每天忠实的履行着自己神圣职责的时候,也就是在为自己负责,你将成为一名新时期合格的人民教师。 敬业----明责之源泉 敬业,是对良知的尊重,是神圣在工作中的体现,是在工作中流露的优秀品德和人格。敬业的人,会专心致志于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尽自己的义务,努力将工作做好。对教师而言,就是尽自己应尽的教育义务,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和对得起职业,对得起学生的教育良心。 面对着现实社会纷纷袭来的丰厚的待遇、优越的条件、诱人的工作,我们又该怎样看待教师这一平凡的职业呢,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的使命崇高,责任重大,她尽管没有令人羡慕的物质财富,但她拥有充实的精神财富,“精神财富无处不在,时时刻刻都在发挥影响,因为我们本身就处在精神财富之中,精神财富对培养人的心灵和意志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一精神财富就是我们的敬业态度、职业良心。教师的劳动,很难用严格的时空、具体的标准来度量。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工作,主要靠教师的职业良心和自律精神。教师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把无愧于事业、无愧于学生、无愧于自己作为工作的座右铭,经常用职业良心这个天平去衡量自己、鞭策自己,形成强烈的责任意识,从而产生强大的工作动力。

新时代特征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浅析新时代特征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作者:————————————————————————————————日期: 2

浅析新时代特征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生力军,他们与其他青年群体一道,共同肩负着发扬光大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重任,承载着中华民族振兴腾飞的百年梦想。为此,作为专职辅导员,有针对性的增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是国家民族赋予我们的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要完成这一使命,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学生,依据学生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惑,有的放矢地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学生的心坎上。 一、走进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世界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任何社会意识都是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实践在人们观念中的反映,大学生的思想也毫不例外。 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到底是怎样的?通过多年与学生的朝夕相处和对学生的了解,我感到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一个充满困惑和矛盾的世界。 从现实层面看,他们既有对农村贫困的自卑、父母下岗的焦虑,又有自强自力、勤工俭学减轻家庭负担的义举;既有对各行各业英模,爱岗敬业事迹的仰慕,又有对舒适、安逸生活,对大城市、高收入的渴求。从精神层面看,他们既有追求高深知识、高端学历、美好情感、知心爱人的良好愿望,也有排斥理性思考、逆反理论指导、过于看重自我内心感受、并把自我表达诉求能否实现作为评判是非标准的偏颇。从价值层面看,作为个体,他们有脱离实际的自我理想设计和自我价值追求;作为社会成员,他们又有需要群体交往、沟通,摆脱孤独寂寞,得到社会认同的渴望。一方面他们希望社会或他人接纳,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服务、回报社会,积极奉献自己聪明才智的勇气和行动。从道德层面看,他们既不屑于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假恶丑,又放纵自身诸如随意翘课、沉迷网吧、考试作弊、论文剽窃、游戏恋爱等道德越轨行为。他们既有拳拳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却又把爱国与爱党和爱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对立起来;既有反腐倡廉的志向,可又在自己的为人处事中,为了入党和获得奖学金等自身利益,请客送礼。从政治层面看,他们既有对祖国、父母和社会的感恩之心,又有对目前政治体制不满、对社会腐败的痛恨之情;既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朦胧了解,又有对马克思主义的逆反和怀疑;既有对改革开放的认同,又有对涉及自身利益的质疑和困惑。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是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认知与叛逆、自嘲与偏激、幼稚与成熟的矛盾统一体。他们虽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主流是值得肯定的。他们充满朝气和活力,必将在矛盾运动中逐步走向成熟。但这个成熟过程不会自发进行,需要我们针对他们生活世界中所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引导。 二、正确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困惑和矛盾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时代特征是决定大学生生活世界困惑矛盾的首要因素。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学生,出生于黑暗的旧中国,成长于欣欣向荣的新中国。他们亲身经历了新旧社会两重天,因而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具有不容置疑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热爱,并在亲身参与新中国的建设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学生,伴随着新中国的礼炮出生,沐浴着社会主义的阳光长大。他们经历过文革浩劫的洗礼,上山下乡的锻炼和改革开放的实践,较之五六十年代的大学生更加睿智。动荡的政治环境和贴近现实的生活劳动,历练了他们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韧性品格;丰富错综的社会阅历,使他们在理性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