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社会心理学试题三次形考作业)

电大社会心理学试题三次形考作业)
电大社会心理学试题三次形考作业)

“9?11 ”事件后,美国人面临着进一步恐怖威胁时,由来已久的种族对抗在一段时间 内得到了缓和。是因为( D. 共同外部威胁 )会促使群体合作的产生。

“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表明:认知者的( D.情感状态)会影响社会认知。

“望梅止渴”的成语说的是一种( A. 直接暗示 )。

“行之于心,应之于手”属于态度改变的( C. 内化 )阶段。

( A 同辈群体)是一个独特而极其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尤其是在个体进入青春期后, 他的影响日趋重要。

( B. 调查法) 法的优点在于直截了当,针对性强,比较省时省力,收集的信息量较大。

( B. 服从)是指由于外界压力而使个体发生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

( B. 社会交换理论 )理论认为, 人际关系首先并且最重要的是建立在自我利益的基础 之上, 即人们要选择最能使自己获利的他人,同时,为了得到收益又必须给予他人。

( B. 社会交换理论)理论认为,人际关系首先并且最重要的是建立在自我利益的基础 之上,即人们要选择最能使自己获利的他人,同时,为了得到收益又必须给予他人。

( B. 社会影响 )是指在社会力量的作用下,引起个人的信念、态度、 情绪及行为发生 变化的现象。

( B. 信念 )是指对人、 对事、对物及对某种思想观念是非真假的认识,通常是以对某 事某物的相信和怀疑的方式表现于外而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

( C. 公平理论)理论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 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

( C. 责任扩散)是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 责任就会减小。

( D. 费斯汀格 )的“社会比较过程理论” 认为, 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 价或失去判断的客观标准时, 往往同社会上与自己地位、 职业、年龄等相类似的人进行 对比。 ( D. 移情—利他假说)认为,人们的确存在纯粹出于善心的利他行为,其产生条件是 人们

把自己放在需要帮助的人的位置、以他们的方式体验事件和情绪。

( A. 竞争)是指每个人都在努力, 以求达到自己获得最高报酬而不给其他人任何好处的 互

动方式。

( A. 人际关系 )指的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 的心理关系。

( A. 态度 )是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 状态。

(B. 利他行为 )是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 B. 人际沟通 )是指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过程,即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 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 B. 社会角色 )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 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B. 自尊 )是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是否满意。

( C. 罗森塔) 等的一项经典研究证明了教师对学生成绩的显著影响, 这种期望的作用也 称为“皮克马利翁效应”。

(C.去个性化)是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

从而

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 ( D. 爱情 )是人际吸引的强烈形式和最高形式。

(D ?自我暴露)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 受和信息。 “三个和尚没水吃”属于一种(C.社会惰化)现象。

“运输竞赛”是一项说明竞争与合作之间关系的经典研究,是( A.多伊奇)和克劳斯 于

1960 年进行的。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A.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 著,标

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

并走向独

立。

爱情三角理论由(C.斯腾伯格)提出的。

暗示可以根据发出者的来源分为( C.他人暗示E.自我暗示)

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有 (B.相互性原则C.交换性原则D.自我价值保护原则E.平等

原则)。

避免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攻击行为的产生的方法有(

B.宣泄

C.习得的抑制

D.置换

E.

培养同情心 )。

测量偏见的方式主要有(A.测量生理反应B.测量行为C.测量无意识联想)。 成员在群体内的现实互动方式是影响群体规范的重要因素,(

C.竞争

D.合作)是群

体内主要的互动方式。

城市移民群体为适应社会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急剧变迁而主动进行的社会化过程属于

(C.再社会化)。

B.责任扩散

C.对模糊情境的社会性定义

D.评价焦

虑) 从状态上划分,可将人际关系分为( A,B,C,D,E ) 促进利他行为可以通过(A.促进旁观者干预B.促进志愿服务)。 挫折一攻击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B.多拉德)和米勒等人在1939年提出的 导致人际吸引的因素有( A,B,C,D,E )。 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访谈法,另一种是 (B.冋卷法)。

对小群体的定义是( A,B,C,D,E )。

儿童期社会化被学者们称为(B.基本社会化)。 非正式群体存在的意义( A,B,C,D,E )。 费斯汀格的 “社会比较过程理论” 认为, 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 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同( B. 与自己类似的人 )进行比较。

封建社会中通过世袭继承形成的皇帝属于( B.先赋角色)。

改变态度的方法主要有(A.劝说宣传法B.角色扮演法C.团体影响法D.活动参与法)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出现旁观者效应的原因可能有(

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有(A.T 小组训练法C.角色扮演E.合理利用良性心理效应 )。

刚进学校的儿童为了避免老师的处罚而循规蹈矩就是一种(

A.服从)行为。

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对象的各方面特征加以规则化, 形成完整的印象, 这属于社会认 知特

征的( C. 整体性 )。 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即自我概念可分为(

C.生理自我

D.社会自我

E.心理自我)。

个体社会化的历程包括(B.儿童期社会化 C.青春期与青年期社会化

D.成年期社会化

E. 再社会化)。

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这一层面的研究包括的领域有 (B.人的社会化C ?自我D.社会

认知 E. 社会态度 )。

个体受到外界压力,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观点和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叫做( C.

服从 )。

个体态度的习得是通过(A.联想学习B.强化学习C.观察学习)而得以实现的。 根据攻击方式的不同,攻击行为可分为( A, 言语攻击 E 动作攻击)。

根据攻击行为的目的不同可以将攻击行为分为( B.工具性攻击C.敌对性攻击)。 根据攻击行为是否违返社会规范,可以将攻击分为( A ?反社会的攻击行为 B.亲社会的

攻击行为 C. 被认可的攻击行为 )。

根据角色扮演者的最终意图,可把角色分为(

B.功利性角色

C.表现性角色)。

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 A.先赋角色E.自致角色)。 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 B.规定性角色 C.开放

性角色 )。

根据角色存在的形态的不同, 可把角色分为(C.理想角色D.领悟角色E.实践角色)。 根据

角色占据社会地位的取得是否经过角色扮演者主观的努力,可以把角色分为(

C.

先赋角色D.自致角色)。

根据认知失调理论,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 B.改变认知 C.改变行为D.增加新的认

知)。

根据维纳的归因模型,下列属于稳定内因的是( C.能力)。

根据希金斯的自我差距理论, 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D.理想的自我E.应该的自我)。 功能理论有两种一种是由 ( B. 卡茨)于 1960 年提出的, 另一种是由斯密斯等人于 1956 年提出的。

古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A.巴甫洛夫)创立并完善的。 关于群体规范的研究始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D. 谢里夫)。 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 C. 一般观察法D.参与观察法)。 监狱中对罪犯的全面改造是属于( D. 再社会化)。 减少群体冲突和偏见的方法主要有(

C.消除刻版印象

D.增加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

E.

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 角色冲突的类型可分为(A.角色内的冲突B.角色间的冲突)。

角色冲突的原因主要有(A.角色准备不足B.多重群体的社会化 C.角色人格与自然人格 的冲突

D.边际人的角色冲突)。

角色失调主要包括( A,B,C,D,E )。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解决角色冲突的方法有(A.角色规范化B.角色合并法C.角色层次法D.角色地位变化 法)。

解释攻击行为为什么会产生的理论主要有(

B.本能论D.挫折一攻击理论E.社会学习理

论 )。

进化心理学强调以自然选择法则、 从遗传基因的角度解释社会行为, 该理论取向从 ( A. 亲

属选择B.互惠规范C.学习社会规范E.利他主义可能会影响人们选择配偶) 方面解释 利他行

为产生的原因。

卡茨于I960年提出了有关态度形成与改变的( A.功能理论)。

凯尔曼指出,态度的改变要经历( C.服从D.认同E.内化)几个阶段。 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把行为的原因分为 (A.行动者B.行动者知觉的对象C.行动产生的

环境 )。

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通过的途径包括( C.亲身经验D.社会学习)。

勒温等人把群体领导方式分为( A. 专制型领导 B. 民主型领导 C. 放任型领导)。

利他行为的产生可以用(A.进化心理学B.社会交换论C.社会学习理论D.移情一利他 假说 )理论加以解释。

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入深一般需要经过(

A.定向阶段C.情感探

索阶段D.情感交流阶段E.稳定交往阶段)这几个阶段。

领导是一个过程,是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过程,它由(

A.领导者

B.目标D.环境)所构

成。

领导者的产生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如( A,B,C,D,E )。 罗森塔尔等的一项经典研究证明了教

师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显著影响, 这种期望的作用

也称为( A. 皮克马利翁效应)。

美国密执安大学的李克特等人将领导方式归为

(B.剥削式的集权领导 C.慈善式的集权

领导D.协商式的民主领导 E.参与式的民主领导)。

美国早期社会心理学家(C ?奥尔波特)认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在哲学知识内部 建立了社会心理学的主题思想的创始人。

米尔格拉姆的经典电击实验证明了( D.服从)行为的普遍存在。

米尔格拉姆的研究结果表明, 如果权威命令普通人去伤害无辜的陌生人, 虽然有些不情 愿,但他们仍然会去做,这种服从倾向背后的因素有( A,B,C,D,E )。 某个人认真学习、 工作,服从上级, 尊敬师长等行为属于群体规范中的 ( A. 正式规范) 。 某人在初次会面时

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别人对他的看法, 这种

现象属于( C. 首因效应 )。

能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有( A,B,C,D,E )。 青少年期的社会化被称为( C. 预期社会

化)。 情境因素对个体是否表现出利他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它主要体现在( A,B,C,D,E )对 利他行为的影响。

群体成员某些需要通过群体来满足,其归结起来有(交往需求 B. 安全需求 C. 自尊心需 求

D ?自我表现的需求

)。

群体决策的积极功能( A,B,C,D,E )。

群体压力的形成过程包括(B.辩论阶段C.劝解说服阶段D.攻击阶段E.心理隔离阶段)。 群体有很多种分类方法,最常见的方法是分为正式群体和( C. 非正式群体 )。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人际关系的特点有( A. 个体性 B. 直接性 C. 情感性 )。 人际关系的形成包含着( A, 认知 B. 情感 C. 行为)等方面心理因素的作用。

人际关系恶化过程包括(B ?冷漠阶段C ?疏远阶段D.终止阶段)。 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的研究的内容包括:( B.人际关系C.人际沟通D.利他行为E.侵 犯行为)

人际吸引理论包括(B.社会交换理论 C.公平理论)。 人们普遍认为教师应该为人师表, 医生应该救死扶伤, 军人应该绝对服从命令属于 ( C. 理

想角色 )。

人们在群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去个性化的行为的原因有 (B.匿名性C.责任分散D ?自我

意识下降 )。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 D. 费斯廷格 )提出的。 三度归因理论是由( A. 凯利) 提出来的。 社会的文化是社会整体性的产物,其特性主要有( A,B,C,D,E )。 社会惰化行为的几种核心解释包括( A,B,C,D,E )。

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A.道德社会化B.政治社会化D.法律社会化)。

社会环境因素包括(A.家庭B ?学校C ?同辈群体D.大众传媒)。 社会判断理论认为,当一种新观点处于个体的( D .不明朗区 )时,最有可能引起个体 态度的改变。 社会认知的特征包括(A.选择性B.双向性C.整体性E.易出偏差性)。

社会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档案研究法)。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 A,B,C,D,E )。

社会心理学家(B.舒茨)于1958年提出了人际关系三维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们归纳了偏见产生的原因有( A,B,C,D,E )。 社会心理学家一般都把模仿分成( C. 有意模仿 D. 无意模仿 ) 。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所遵循的三条原则包括( A.知情自愿B.风险最小C.风险一获益分 析)。 舒茨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 3 种最基本的人际需要( A. 包容 的需要B.控制的需要C.情感的需要)。

斯腾伯格认为:爱情体验具有(B.亲密C.激情D.承诺)三种成分。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说,我们倾向于喜欢在态度、价值观、兴趣、背景及人 格等方面与自己( A. 相似)的人。

他人暗示可分为(A ?间接暗示B.直接暗示D ?反暗示)。 他人在场对个体活动效率的影响分为( D.社会促进E.社会抑制)。

态度的特性包括(A.社会性B.经验性D.动力性)。 态度的形成会受到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

A.社会环境

B.家庭

C.同伴

D.团体)。

态度改变的理论有(B.学习理论C.认知失调理论 D.社会判断理论E.功能理论)。 态度改变是指个体已经形成或原先持有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A. 质的改

变 B. 量的改变 )。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知识]电大学前教育学作业及参考答案[1]

[知识]电大学前教育学作业及参考答案[1] 姓名学前教育学作业1 专业分数第一章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3分) 1(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孕育阶段、萌芽阶段、初创阶段和发展四阶段。 2(国外学前教育思想理想的萌芽出现在古希腊时期。 3(标志学前公共教育思想诞生的理论著作是柏拉图的《理想国》。 4(孕育阶段学前教育学发展的特点包括:丰富性、实践性、零散性。 5(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本是《母育学校》,其 作者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6(学前教育学的理论化特点出现在其发展的初创阶段。 7(第一个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的人是蔡元培。 8(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的创办者是陶行知,其 ”、“ 平民化”。办园思想是“ 中国化 9(儿童心理发展的四阶段是指: 感知运动、前运算思维阶段、 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阶段。 10(学前教育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辨证唯物主义。 11(学前教育工作者包括幼儿园教师等专职的,也包括父母 等非专职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12(学前教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的基本原理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13(学前教育学的任务是指观察与认识学前教育现象、研究和揭示学前教育发展规律、为学前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14(在学前教育学萌芽阶段,学前教育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有___专门化_____、完备化和理论化。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代表作是( D ) A. 《大教学论》 B. 《世界图解》 C. 《理想国》 D. 《林哈德与葛笃德》 2(在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史上,我们将16世纪之前称为学前教育学的( A ) A(孕育阶段 C. 萌芽阶段 C.初创阶段 D.发展阶段 3(陈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 A ) A. 南京鼓楼幼稚园 B. 劳工幼稚园 C. 香山慈幼院 D. 江 西实验幼师 4(推动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是( C ) A. 欧文 B. 杜威 C. 福禄培尔 D. 蒙台梭利 5(在学前教育学孕育阶段,我国关于学前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朱熹和( B ) A. 苏轼 B. 颜之推 C. 贾谊 D. 王守仁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学前教育学 P18 2(最近发展区P14 3(学前教育规律P19 4(学前教育现象P18 四、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南宋朱熹的学前教育思想。 P5 2(简述学前教育发展萌芽阶段的特点。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13文秘301班 2013 ~2014 学年第 1 学期)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自我意识的结构可以分成与两个对立的部分。 2、在形状知觉中知觉的整体性遵守、和三个原则。 3、一般说来,态度由、和三种因素构成。 4、交往的心理功能主要表现在、、和等方面。 5、记忆障碍是人们在、、或过程中表现出的障碍。 6、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整体时,引发个体努力程度下降的现象,称为。 7、心理学家伯克威茨认为,挫折的存在不一定导致个体的侵犯,只是使个体处于状态。 8、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 9、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中出现的心理与行为上的不适应状态称为。 二、判断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 1.人到老年,个体的社会化不再继续进行。() 2.团体的凝聚力越大,从众行为也越常发生。( ) 3.在面部表情中,微笑是很重要的,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就说明了这一点。( )

4.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史中,最早以社会心理现象作为讨论的中心课题的,是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M.拉扎鲁斯和语言学家H.施坦塔尔。() 5.反向社会化是指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文化的过程。() 6.大众传播媒介指的是人们用来进行沟通信息的各种通讯与交往手段,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等。它既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其消极作用。() 7.个人的面部表情是先天的,与后天环境无关。() 8.社会判断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9.事后诸葛亮在社会心理学上被称为证实偏差。() 1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是一个人的态度的形成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三、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 人际交往中的曝光效应显示出,()会对人际吸引起作用。 A. 接近性 B. 互补性 C. 相似性 D. 熟悉性 2. 奥斯古德用语义分析的实验证明了我们在印象形成时,用以评价他人的基本维度是()。 A. 评价、力量、活动性 B. 知识、感召力、领导力 C. 能力、正直 D. 中心特征、边缘性特征 3. 在接受别人对待时,纵使施予者出自善意,但如接受者感到自由受到限制时,也会心生抗拒。这种心态称为()。 A. 出丑效应 B. 心理反感 C. 过度理由效应 D. 认知失调 4.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以()为基础的联系。 A. 情感 B. 认知 C. 利益 D. 兴趣 5. 危机现场中,在场人数愈多时,见义勇为的助人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反而愈少。这种现象称为()。 A. 冒险偏移 B. 谨慎偏移 C. 旁观者效应 D. 社会抑制 6. 研究显示,()因素对亲密关系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A. 社会经济地位 B. 相貌 C. 个人能力 D. 依恋类型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学形考任务1答案.doc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学-2020年形考任务1答案 一、单选题 题目1 正确 获得2.50分中的2.50分 题干 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____________。 选择一项: A. 高速度原则 B. 使所有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C. 高难度原则 D. 循序渐进原则 恭喜你,答对啦 E. 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反馈 正确答案是:循序渐进原则 题目2 正确 获得2.50分中的2.50分 题干

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 ____________。 选择一项: A. 皮亚杰 B. 赞科夫 C. 杜威 D. 苏霍姆林斯基 E. 布鲁纳 恭喜你,答对啦 反馈 正确答案是:布鲁纳 题目3 不正确 获得2.50分中的0.00分 题干 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的教育论著是____________。 选择一项: A. 《学记》 B. 《大教学论》 C. 《教育漫话》 D. 《普通教育学》 E. 《教育论》 反馈 正确答案是:《大教学论》 题目4 正确 获得2.50分中的2.50分

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____________。 选择一项: A. 《教育论》 B. 《学记》 恭喜你,答对啦 C. 《大教学论》 D. 《教育漫话》 E. 《普通教育学》 反馈 正确答案是:《学记》 题目5 正确 获得2.50分中的2.50分 题干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思想出自我国古代教育思名著____________。 选择一项: A. 《说文解字》 B. 《论语》 恭喜你,答对啦 C. 《学记》 D. 《尚书》 E. 《孟子》 反馈 正确答案是:《论语》 题目6

社会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通俗心理学的关键是()。 A.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B.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C.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稳定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D.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一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2在1966年,布雷姆提出了()。 A.对抗理论 B.去个体化理论 C.个性理论 D.群体压力理论 3群体内聚力与群体绩效间的关系受到()的影响。 A.社会关系 B.群体任务

C.群体规模 D.群体规范 4领导的应变理论是由()提出来的。 A.菲德勒 B.坎贝尔 C.亚当斯 D.斯托纳 5()把失去控制的概念应用于拥挤。 A.奥尔特曼 B.罗廷 C.谢罗德 D.格林伯格 6.从沟通的方式,可以把沟通分为()。 A.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 B.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C.当面沟通与非当面沟通 D.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7.个体偏离群体的程度将受到()的影响。 A.个体本身的特点 B.群体本身特点 C.社会因素 D.信息因素 8.贝克威茨在1965年提出了()理论。 A.侵犯激起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侵犯诱因理论 D.挫折—侵犯理论 9.()是归因治疗的一个基础。 A.凯利的归因模型 B.自我障碍模型

C.习得无望模型 D.自我服务模型 10.社会规范与角色的区别在于()。 A.社会性 B.普遍性与特殊性 C.社会学观点 D.行为性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的标志是()。 A.开始运用实验 B.依靠生活经验 C.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 D.不再依赖神秘的观念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形考任务1-5及参考答案(新版)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形考任务1-5及参考答案(新版)

注意题目顺序一样,答案顺序不一样 形考任务一 一、单项选择(每题5分,共计10分) 题目1请将你认为不适合描述为国家开放大学特色的选项选择出来。() a. 国家开放大学是一所与普通高校学习方式完全相同的大学 b. 国家开放大学是基于信息技术的特殊的大学 c. 国家开放大学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多终端数字化的学习资源 d. 国家开放大学是一所在教与学的方式上有别与普通高校的新型大学 题目2请将不能客观地描述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方式的选项选择出来。() a. 只有在面对面教学的课堂上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b. 利用pad、手机等设备随时随地学习 c. 在网络上阅读和学习课程教学资源 d. 在课程平台上进行与老师与同学们的交流讨论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题目3制定时间计划,评估计划的执行情况,并根据需要实时地调整计划,是管理学习时间的有效策略。() 对 错 题目4远程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比传统的课堂学习简单,学习方法并不重要。() 对 错 题目5在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中,有课程知识内容请教老师,可以通过发email、QQ群、课程论坛等方式来与老师联络。() 对

错 题目6在网络环境下,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无法协作完成课程讨论。() 对 错 题目7纸质教材、音像教材、课堂讲授的学习策略都是一样的。() 对 错 向后 形考任务二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题,共计10分) 题目1开放大学学制特色是注册后年内取得的学分均有效。() a. 10 b. 3 c. 5 d. 8 题目2不是专业学位授予的必备条件。() a. 被评为优秀毕业生 b. 通过学位英语考试 c. 毕业论文成绩达到学位授予相关要求 d. 课程学习成绩达到学位授予的相关要求 题目3是专业学习后期需要完成的环节。()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一) 1.你生理上是男性或者女性长大以后就应该符合男性的社会规范或者女性的社 会规范。这属于()C ?A、民族社会化 ?B、个体社会化 ?C、性别角色社会化 ?D、角色扮演 2.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行为包括()个人在社会当中社会认知的过程,人的社会 态度三个方面D ?A、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B、群体的社会化 ?C、个体的成长 ?D、个体的社会化 3.从宏观角度看,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因素是()。D ?A、社会组织结构 ?B、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教育理念 ?D、社会文化环境 4.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里的人既包 括个体也包括()C ?A、组织 ?B、社会 ?C、群体 ?D、他人 5.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和 ()A ?A、应用社会心理学 ?B、特定群体的心理行为 ?C、社会组织的心理行为 ?D、社会心理认知 6.()将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说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B ?A、吴江霖 ?B、乔治米德 ?C、潘菽 ?D、迪尔凯姆

7.从新生儿、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的过程是人随着年龄()变化的过 程A ?A、生理 ?B、角色 ?C、心理 ?D、身体 8.传统认为,社会心理学源于希腊。()× 9.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10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1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二) 1.一个歌星一首歌唱得好,我们就认为他所有歌唱的好,进而认为他满腹经纶, 这是()D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光环效应 2.人在社会中,()怎样去认识别人,怎样去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就是 社会认知C ?A、怎样去认识自然 ?B、怎样去认识社会 ?C、怎样去认识自己 ?D、怎样去认识动物 3.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D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利他与侵犯行为 ?D、角色扮演 4.应用心理学研究环境社会心理学、法律社会心理学、军事社会心理学和()A ?A、消费社会心理学 ?B、学习社会心理学 ?C、政治社会心理学 ?D、群体社会心理学 5.以下哪个不是在研究社会态度()B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自我意识的结构可以分成 与 两个对立的部分。 2、在形状知觉中知觉的整体性遵守 、 和 三个原则。 3、一般说来,态度由 、 和 三种因素构成。 4、交往的心理功能主要表现在 、 、 和 等方面。 5、记忆障碍是人们在 、 、 或 过程中表现出的障碍。 6、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整体时,引发个体努力程度下降的现象,称为 。 7、心理学家伯克威茨认为,挫折的存在不一定导致个体的侵犯,只是使个体处于 状态。 8、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 为 。 9、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中出现的心理与行为上的不适应状态称为 。 二、判断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 1.人到老年,个体的社会化不再继续进行。( ) ( ) 4.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史中,最早以社会心理现象作为讨论的中心课题的,是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M.拉扎鲁斯和语言学家H.施坦塔尔。( ) 5.反向社会化是指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文化的过程。( ) 6.大众传播媒介指的是人们用来进行沟通信息的各种通讯与交往手段,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等。它既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其消极作用。( ) 7.个人的面部表情是先天的,与后天环境无关。( ) 8.社会判断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 ) 9.事后诸葛亮在社会心理学上被称为证实偏差。( ) 1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是一个人的态度的形成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 三、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 人际交往中的曝光效应显示出,( )会对人际吸引起作用。 A. 接近性 B. 互补性 C. 相似性 D. 熟悉性 2. 奥斯古德用语义分析的实验证明了我们在印象形成时,用以评价他人的基本 维度是( )。 A. 评价、力量、活动性 B . 知识、感召力、领导力 C. 能力、正直 D. 中心特征、边缘性特征

2018电大小企业管理形考任务1-4答案

形考任务1 标准答案1:生产产品的类型 标准答案2:资源供给决策 标准答案3:企业资源 标准答案4 :扉页 标准答案5:企业上市 标准答案6:促进市场竞争和市场经济的基本力量;保持经济增长及稳定的重要来源;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准答案7 :许可合同交易战略;出口战略;直接投资战略" "标准答案8 :创业团队;商机;资源" "标准答案9 :团队的友谊;团队的异质性;团队的完整性" "标准答案10 :法律与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 "标准答案11 :目录;附录;扉页;内容;封面" "标准答案12 :重视日常生活用品和服务项目的开发;从“问题”中寻找机会;把 握生活方式、环境变化产生的需求;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特点;把握市场上热销商品背后隐藏的机会" "标准答案13 :政府资金支持;商业信用;银行贷款" "标准答案14 :银行借款;债券融资;商业信用" "标准答案15 :风险投资公司;发行股票;个人积蓄;亲朋好友的资助" 标准答案16 :错 标准答案17 :对 标准答案18 :错 标准答案19 :错 标准答案20 :错 标准答案21 :错 标准答案22 :对 标准答案23 :错 标准答案24 :错 标准答案25 :对 标准答案26 : 是权益融资。 负债融资的优点: 1)股权投资人可以保持投资比例。 采取举借负债融资的方式筹集长期资本,不会影响原股东的持股比例,也不会影响其控制能力。

2)企业米用负债融资方式,还债压力小。 债权人除具有按期收回本金和取得利息的权利外,不享有任何其他权利,也不承担任何其他义务。 3)负债融资的利息支出可以抵税。 举借债务发生的利息可以在缴纳所得税之前予以扣除,从而减少企业的现金流出量。 负债融资的缺点: 1)举债经营时的财务风险大,缺乏财务上的灵活性。 负债融资的利息是企业根据合同必须承担的一种长期性固定支出,到期必须偿还。 2)企业的经营决策,尤其是财务政策往往受到债务合同的制约和限制。 3)负债融资改变了企业的资本结构,从而降低了企业未来的借债能力。 权益融资的优点: 1)权益融资具备灵活性。 企业发行股票以后是否分发股利主要取决于企业盈利状况和财务状况。当发生资金周转困难时,企业可以不分派现金股利或者分配股票股利,甚至不分派任何形式的股利。股票到期不需要企业偿还。 2)权益融资所筹集的资本具有永久性。 权益资本是企业最基本的资金来源,它可以增强企业负债的能力,容易吸收资金。 权益融资的缺点: 1)存在影响投资人投资比例或转移企业的控制权的风险。 股份制企业,若采用增发股票形式筹集长期资本,可能会影响原有股东的持股比例,从而影响原股东对企业的控制能力或权限。 2)权益融资的成本高。 当企业资产利润率高于长期债务利率的情况下,所有者可以享受其剩余的盈 余。 3)企业采取权益融资方式,不会享受税收优惠。 由于发行股票筹资导致的股利发放需要在缴纳所得税后支付,企业不会享受负债融资的利息税前抵扣的优惠。 标准答案27 : (1)对创业者来说会有哪些预期回报? 收人回报、自我满足感、工作安全感、灵活性和社会地位。 (2)根据这个未来企业家的才能,你认为他会成功吗? 他是富于理想化而非专业化的人,他最大的优势是其专业工作经验,也就是木工技术。他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企业家至少还应具备管理方面的知识,要对于未来企业的发展

电大教育学平时作业

教育学第1次平时作业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由于教育形态多样可以把它分成狭义教育和广义教育。狭义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教育是根据教育者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对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广义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2、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是推动教育学和教育问题发展的动力,是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P8) 3、教育功能:有两点。1、教育要适应并促进人的身心的发展,教育要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2、教育活动是通过促进人的身心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P8) 4、素质:对素质的概念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素质是指人的生理解剖的生理性特征。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素质人的素质既不是先天遗传形成的,也不完全是后天影响的结果,而是在先天的生理机能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形成的内在的、稳定的身心特质。 二、简答题 1、简述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 答;有四个特点。1、平等性。所谓平等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所有社会成员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及每个社会成员都可以受到平等的教育,二是要平等地教育广大青少年一代,即教育的对象充分体现了平等和团结友爱的精神。2、服务于生产和生活。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人们不得不把全部精力用在生产劳动上。3、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进行。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从生产劳动中分化出来,年长一代对青少年的教育祝主要是在生产劳动以及政事、宗教、艺术等活动中进行。4、教育手段极端原始。原始社会既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也没有专门的教师和教材,主要靠年长一代的言传身教。 2、简述近现代社会的教育特点? 答: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由理想走向实践,教育与设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一种社会发展趋势,普及教育和公共义务教育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教育的法制化和民主化,工业社会教育模式的建构与改革,教育功能得到多方面认识并期待得到全面释放,教育改革朝向建设终身学习社会,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P23) 3、简述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的四个阶段。 答:第一阶段是教育学的萌芽,其标志是中国古代的《论语》和《学记》,西方古代的苏拉格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第二阶段是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代表人物有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第三阶段是教育学

考“社会心理学”填空题及参考答案(1)

考“社会心理学”填空题及参考答案(1) 1、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和()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2、社会心理学与()一起构成心理学两大基础与支柱。分别从()与()来阐明人的心理所依据的基础与基本原理。 3、在年龄和学习能力的研究上,()是自变量,()是因变量。 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 5、社会心理学中常见的调查方法有()和()两种。 6、现代心理学始建于()年,以德国教授()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为重要里程碑。 7、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的环境有两大类是()和()。 8、()是个体产生一切社会心理现象的前提。 9、个体社会化还有()和重建的问题。 10、自我及自我意识总是与别人相处时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现在一个人的()与()上。 11、自我表现依赖于某种参照点的实验研究是由名叫()的人在()年做的。 12、自我表现往往依赖于某种参照点,在对人关系中,则对方的()与()常常成为你的自我表现的参照点。 13、心理的自我是自我发展的第三阶段,从()开始,个体确立起自我意识。 14、按照动机与活动本身的关系,可把动机分为()与()动机。 15、在需要和需求两个概念中,()是主观的。

16、()是人的活动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 17、对侵犯行为重要的是学会()和(),发挥自我意识的积极能动作用。 18、知觉的()和()是知觉的两大重要特征。 19、社会认知指对他人表情、()、人与人关心及对()原因的认识。 20、一致性信息、()信息、()信息是三度理论认为人们在归因时使用的三种信息。 21、1958年()在《人际关系的心理学》一书中从朴素心理学角度提出归因理论。 22、()和()是影响社会认知的客观因素。 23、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24、态度的一般特征,包括态度的()、态度的()和态度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25、态度的内在特征,包括()和()。 26、针对一个具体事物的态度形成过程要经过三个阶段:依从、()和内化。 27、()成分是态度的核心。 28、霍夫兰德提出态度的学习论中,态度学习的主要机制有:()、强化、()。 29、人际冲突的两种主要形式为()和()。 30、在测量人际关系方面,除了社会测量法,前苏联的心理学家还提出了()和()。 31、社会测量结果的分析主要有三种形式:()、()和指数分析。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2012.6.10 一、考试情况介绍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半开卷、笔试考试的方式,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上面可用于记录知识要点)入场。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卷结构与试题类型: 试题分为较难、适中、较易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40%、40%。 试题类型包括: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2.单项选择题(5道题,每题2分) 3.名词解释题(5道题,每题5分) 4.简答题(3道题,每题10分) 5.应用分析题或论述题(1道题,20分) 二、复习范围 以教材《社会学心理学教程》(乐国安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2010年版)为依据,以电大在线课程端发布的形考作业题、期末复习指导(视频)、期末辅导(文本)为范围进行复习。

三、各章要点及重点习题 第一章绪论 1.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2.由于研究使用的场合的不同,实验法分为()实验法和()实验法两种形式。 3.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和()之间的关系。 4.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与()。5.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 2.简述调查法的种类及其优缺点。(见教材)P9-10答: 第二章社会化 1.以内容为划分依据,社会化主要包括(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P27-30 2.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

最新电大《教育学》形考作业答案

教育学第一次作业 一、辨析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教育是人类和动物界都具有的一种现象(错) 2.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问世被认为是教育学学科独立的标志。(对) 3.社会可以制约教育的发展,而教育无法制约社会的发展。(错) 4.教育能推进一个社会的民主化进程(对) 5.人的素质不是先天遗传的,完全是后天影响教育的结果,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错) 6.我国古代教育思想提倡“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其依据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错) 二、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1、描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轨迹及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与著作,请用一两句话来介绍代表人物的重要教育思想。 (1)教育学的萌芽。其标志有中国古代的《论语》和《学记》。前者是反映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后者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根源于雅典与斯巴达的教育实践。代表有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英国哲学家培根于1623年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划分了出来,标志教育学有了自己独立的学科地位。此时的代表人物有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 (3)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20世纪初,形成世界性科学化教育学研究运动。标志是马克思教育学和实验教育学等。

(4)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教育学开始走向自然科学导向下的以定量为特征的发展方向,研究中心向美国和苏联转移。标志是教育学出现繁荣发展的特征。代表人物有杜威、马卡连柯、凯洛夫、赞科夫、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 2、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具体阐述一下。 答: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推动社会发展变迁和促进社会流动。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是就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在生产、科技、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挥的作用而言的,它指向的主要是社会整体的存在、延续、演变和发展。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则是就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通过教育的培养和提高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个人能动性、创造性的弘扬,以实现在职业岗位和社会层次之间的流动和转换而言的,它指向的主要是社会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境遇的改善。 3、结合你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照教师素质现代化,谈谈你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 答: 1、教师思想现代化,即处在现代教育总体时代背景中的教师,应具有符合时代需要和历史发展潮流的科学教育观,如全面质量观和评价观、学生主体观、和谐发展观、整体优化观、终身教育观等。 2、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即包括继承历史上的优秀职业道德,如传道授业上的无私奉献、无怨无悔、青出于蓝等思想,也包括与现代社会发展相一致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竞争意识以及时间观念、效率观念、国家观念、民族精神、群体精神、敬业精神等。 3、教师知识构成上的现代化。即教师应拥有一个与现代人才培养需要相适应的知识库、理论库、资料库、问题库。教师不仅应具有获取新知识的良好动机,而且应富有高度的时代性,能够保持获取知识的过程始终是一个吐故纳新的过程。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大学语文》形考任务1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大学语文》形考任务1试题及答案 形考任务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5小题,共50分) 题目1 《史记》 《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上自传说中的五帝下至汉武帝时期大约三千年的历史,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的重要历史文献。 题目2 《左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一部编年史,也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完整的历史著作。他真实的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经济,军崐事和文化情况,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历史文献。通过的注本有《十三经注疏》本等。 题目3 艾青 艾青(1910~1996)浙江金华人,具有世界影响中国现代大诗人,早年赴法学崐画,后攻诗歌。1932年发表《大堰河——我的保姆》,一举成名。艾青先后出崐版20多部诗集,主要作品有《北方》,《黎明的通知》,《火把》,《归来的歌》崐等等。艾青堪为时代的鼓手,他的诗内涵丰富,紧密配合现实斗争,传出历史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具有时代的敏感性,思想的深刻性。在艺术上追求深沉审美意象,崐语言清新,赋予音韵美,对新诗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题目4 《牛棚杂记》 《牛棚杂记》:作者季羡林,是一部亲历的“文革”及时,也是一代知识分子怒向苍天的血泪哭嚎,堪称历史的写真。告诫每个中国人都必须以历史为鉴,对“文革”灾祸做出理想判断和深刻反思。惟其如此,中国日后才有希望杜绝这一人间瘟疫。 题目5 茨威格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其作品大多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畸形道德与冒险生活,主人公都有非凡的个性与奇特的遭遇。另外,他更以别具一格的传记作品轰动于世,文笔潇洒,极富感情色彩。主要作品有《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巴尔扎克传》等。 二、翻译(本题50分) 将下面这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 题目6 孙武 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A卷) 一、单现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5分) 1、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是(B) A、荣格 B、弗洛伊德 C、阿德勒 D、霍妮 2、个体出生到成年社会化初步完成阶段指( D) A基本社会化 B预期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基本和预期社会化 3、根据角色存在形式的不同,可把角色分为(A) A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实践角色 B先赋角色、后致角色 C正式角色、非正式角色、 D支配角色、受支配角色 4、在人际关系的8种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小的是(D) A竞争型 B合作型 C竞争合作型 D无规则型 5、“望梅止渴”是体现暗示的绝好例子,这种暗示是(A) A直接暗示 B间接暗示 C自我暗示 D反暗示 6、时尚的极端形式是( C ) A时髦 B热 C时狂 D流行 7、从信息传递速度看,以下哪种沟通速度最快( A) A轴型 BY型 C链型 D圆型 8、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的第二阶段是( B ) A服从 B认同 C内化 D外化 9、在人际沟通中,沟通者只按照自己预先制定的计划,即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沟通,根本不顾及对方的反应,这种沟通称为( A ) A假相倚 B非对称相倚 C反应性相倚 D彼此相倚 10、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漂亮女孩会不由自主地赋予它们以各种美好的品质,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为(C)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光环作用 D隐含人格 11、人们感到失败不可避免时积极地搜寻,乃至制造影响其成效的不利因素的过程称为( D) A缺陷补偿 B自我照顾归因 C选择性遗忘 D自我设障 12、米德认为,互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是(D) A角色学习 B角色分析 C角色意识 D角色扮演 13、迁居到异国他乡生活,学习当地的语言,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这种社会化称为( c ) A发展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主动再社会化 D强制再社会化 14、在非语言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类是( D) A动态无声的 B静态无声的 C有声的 D类语言 15、阿德勒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属于(A) A 精神分析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社会认知理论 D新精神分析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1、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具体方法有( ABCDE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访谈法 D问卷法 E档案研究法 2、社会影响的宏观表现有( ACD ) A时尚 B时狂 C流言 D集群行为 E群众行为 3、社会心理学关于犯罪原因的主要理论解释有( ABC ) A挫折—侵犯理论 B随异交往理论 C标签理论 D符号互动理论 E社会认知理论 4、有声的非语言符号称为类语言,它包括( ABCDE ) A笑声 B哭声 C叹气声 D呻吟声 E其他声音变调 5、受挫后的行为反应包括( AC ) A退化 B投射 C攻击 D抑制 E隔离 三、判断(每题1分,共计5分) 1、“望梅止渴”式的暗示是间接暗示。(×) 2、单向沟通比双向沟通速度快,双向沟通比单向沟通准确。(√) 3、女孩更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男孩更多受到环境的影响。(×) 4、人们用来进行非语言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类是静态无声的非语言符号。(×) 5、实验室实验法比现实实验法的信度高,效度低。(×)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10分)

2018电大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答案

形考任务1(第一章至第五章) 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2道,共20分),选择题(15道,共20分),判断题(15道,共20分),计算题(3道,共10分),问答题(3道,共30分)。 任务要求:下载任务附件,作答后再上传,由教师评分。 任务成绩: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任务附件中题目是百分制。教师在平台中录入的成绩=百分制成绩*20% 一、填空题(20分) 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__资源配置___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曲线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_替代__效应和_收入_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价格弧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16.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 17.技术效率是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品的关系,经济效率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18.代理人在不违背合约的情况下,以违背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代理人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机会主义行为。 19.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20.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21.适度规模就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 22.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形成不同的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点,将这些点连接在一起就可得出扩张线。 二、选择题(20分) 1.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 D ) A.竞争是不好的,必须消灭它 B.政府必须干预经济 C.不能让自由市场来作重要的决策 D.决策者必须作出选择 2.下列哪一项属于规范方法的命题?( D ) A.20世纪80年代的高预算赤字导致了贸易逆差 B.低利率会刺激投资 C.扩张的财政政策会降低利率 D.应该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 3.光盘价格上升的替代效应是:( A ) A.光盘价格相对其他商品价格的上升对光盘需求的影响 B.光盘价格上升引起光盘供给的增加

电大春季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学作业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答案 一、论述题 1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内涵和实 质的理解。 答:⑴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是个体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的教育训练而形成起来的顺利从事某种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 ⑵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的是指学校教育中以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思想的教育活动 ⑶素质教育的内容构成有以下六点:①政治素质教育主要指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的态度的教育。 当前主要是四项基本原则教育②思想素质教育,指基本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的教育,包括思想信仰、信念追求、理想动机、民族精神、人生观、价值观等等。③道德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正确处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良好品质。道德素质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行为习惯,道德情操,道德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责任感,事业心,奉献精神,自由自律的品质等。④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指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审美修养,劳动技能等方面的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与核心。⑤身体素质教育,指教育个体保证生理机能的正常发育和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与卫生保健常识。⑥心理素质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解决学生的心理矛盾,以及增强学生自我平衡状态的能力的教育。 ⑷中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使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保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即基础性,能够给予学生未来发展中最基本,最基础的素质,这些素质可以成为他们进一步发展的潜能和条件。全面性,包括接受教育人要全面,避免英才教育选拔教育。人的发展内容要全面,而不是单方面发展学生的应试能力。发展性,指注重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培养合格特色的人才。 2、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对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 答:学生的智力因素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非智力因素,表现在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 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1 )兴趣的培养 利用直接兴趣培养间接兴趣,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多方的兴趣。培养广泛的兴趣,让学生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智力。接着学生兴趣的持久性,是掌握知识,开发智力的必要条件,培养孩子具有的学习兴趣,才能不断积累知识,才能促使智力发展。兴趣分为消极兴趣和积极兴趣。消极兴趣是学习的障 碍,能腐蚀学生的心灵的意志。积极兴趣才是促进孩子勤奋向上,健康成长的有利因素。 (2)良好情感的培养 情感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需要得到满足,会产生愉快情感,情感消极压抑会造成精神疾病。情感总是伴随认识而产生和发生,只有对某种事物的了解和认识比较深刻,产生的情感才会深刻。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培养相应的爱、憎、好、恶的情感,消除消极情感及其反作用。成人的情感对儿童影响极大,成人要用健康积极的情感去影响儿童,要消除消极情感对幼儿的腐蚀。 (3)意志的培养 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才有不断的进取精神。人干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目的,也就是起因,为达到目的,去选择方法和手段,积极活动称为动 机,这就是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目标的长 短,对孩子起作用的大小不一样。目标长远则动 力作用大,目标短小,产生动力则小, 教会孩子善于掌握自我锻炼意志方法,并为孩子 树立榜样。 (4)重视孩子性格的培养 坚强的性格能促进能力的发展,爱因斯坦说:优 秀的性格和钢铁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的成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性格的,这点往 往超岀人们通常的认识。” 因为性格影响渗透个性的其他部分,我们要改变气质的消极部分,巩固发展积极成分。俗话说勤能补拙”,说勤奋能弥祉智力的不足。良好的性格对社会有积极意义,使人上进,奋发图强。 二、案例分析 案例1 : 读者薛女士反映,转学还不到一学期的10岁儿子 小雷(化名)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以往由于喜欢做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到新学校后不久,小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小动作,被老师发现了。新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微笑着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以后,每次新老师走过小雷身边,如果小雷没做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很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心大增。

《社会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1.个体的社会化有_________素质的基础 A性别B生物遗传C个性D能力 ()2.个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______的过程 A截然相反B互不相关C辩证统一D互为矛盾 ()3.下面哪一项属于从横向的角度划分社会化 A性别角色社会化B发展社会化C反向社会化D再社会化 ()4.下面哪一项属于预期社会化 A.语言学习 B.罪犯改造 C.成人教育 D.岗前培训 ()5.个体对________的知觉和认知被称作自我意识 A自己存在状态B自己健康状态C他人对自己评价D自己社会化状态 ()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其中第二个“吾”可以看作是 A自我B主我C超我D客我 ()7.社会化的特点包括___________ A.个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辩证的统一过程 B.个体的社会化必须在学校进行 C.个体的社会化具有能动性 D.社会化是个终生的过程 ()8.自我意识包括______ A本我B主我C超我D客我 ()9.自我控制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 A.发动作用 B.创造作用 C.发展作用 D.制止作用 ()10.有关自我意识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婴儿一诞生就开始有自我意识 B.从小在狼群中成长的狼孩有样有自我意识 C.自我意识是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D.自我意识对个人的自我修养有影响 ()11.一个有经验的警察,可以一看就发现混在人群中的小偷,这是因为__________ A.认知者人格特点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影响起认知结果 B.认知者过去的经验不同,其认知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C.认知者人格特点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影响其他认知结果 D.认知者的情绪会影响个体的认知结果 ()12.印象是认知者以()为基础,对认知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判断后对其总体特征做出的主观理解。 A自己过去经验B自己心理特征C自我感觉D自我标准 ()13.印象形成过程中,认知者要对认知对象三方面的信息进行选择,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所需要的 信息 A自然特性B心理特性C社会特性D行为特性 ()14.社会特征信息一般是指认知对象的____________和所属群体 A性别B人际关系C社会角色D智力特征 ()15.下面哪一项属于海德的朴素心理学所认为的行为发生原因 A情景归因B防御性归因C内在原因D外在原因 ()16.凯利的归因理论认为如果认知者与认知对象存在着亲密的利害相关关系,则认知者对他人行 为失败的原因往往倾向于做 A情境归因B内在归因C个人倾向原因D外在归因 ()17.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______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