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年级下册数学实数 精练题和易错题

人教七年级下册数学实数 精练题和易错题
人教七年级下册数学实数 精练题和易错题

第3节实数

经典题1.在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

A.0.1010010001B.πC.16D.22 7

分析: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可以写成两个整数比的形式.0.1010010001是有限

22

小数;16=4是整数;是分数,都是有理数;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我们在初

7

中阶段常见的无理数有:①化简后含π的代数式;②无限不循环小数,如:

0.1010010001…;③开方开不尽的数,如 2 等;④以后还要学习的三角函数,有

些三角函数值也是无理数,如sin31°.

答案:B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限小数是无理数B.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

C.无理数的相反数是无理数D.两个无理数的差是无理数

分析:无限小数有两种情形,即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其中无限不循环小数才是无理数,所以无限小数不一定都是无理数.不循环小数也有可能是有限小数,

有限小数属于有理数.若两个无理数相等,则这两数之差为0,0是一个有理数.判

断一个数是不是无理数,应该抓住这个数是不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这个根本特征.

答案:C.

3.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关系的数是()

A.有理数B.无理数C.实数D.无限小数

分析:有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也可以表示无理数,因此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是实数.

答案:C

4.如图,数轴上点P 表示的数可能是().

P

-3-2-1O123

A.7B.7C.-3.2D.10

分析:由数轴可知,点P表示的数大于-3小于-2,从而可以排除A、C两个选项,对

7、10进行估值,可以确定选项.

答案:B

5.实数24是1

2

的____________倍

分析:我们先将24和化简,则24=26,=,26÷=4

3.2222答案:43

11

6.比较大小:65_____3511;_____.(填“”、“”或“”)

3221

分析:

1122

511<3512,即3511<8,

511;

(1)>64,即65>8,又因为3

∴65>3

11

(2)因为、它们的分子都是1,可以比较分母32与21的大小,分3221

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32≈1.732-1.414=0.318,21≈1.414-1=0.414,因为0.318<0.414,即32<21,

11

∴>.比较两个无理数的大小的方法有多种,如:倒数法,估值法,分3 221

母有理化,分子有理化,作差法…,具体选用哪种方法比较两个无理数的大小,视具体题目而定.

11

答案:65>3511;>.

3221

7.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 2,3),先将点A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B,则点B的坐标是().

A.(32,33)B.(23,23)

C.(23,43)D.(3,33)

分析: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我们将横坐标加3;向上平移33个单位长度,我们将纵坐标加33.在实数范围内,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坐标平移的规律与有理数范围内坐标

平移的规律相同.

答案:B

8.如图,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1和2,点A关于点B的对称点是点C,则点C 所表示的数是().

A.21B.12C.222D.221

A B C

012

分析:由于点A、点C关于点B对称,因此点B为线段AC的中点,则AB=BC,由于AB=2-1,C点坐标为2+( 2 -1)=221.求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

我们可以用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也可用两数相减,取其绝对值.

答案:D

9.若有理数a、b适合a 2b 23(a b)2,则a=________,b=________.

分析:因为a 2b 23(a b)2,所以它们对应的两部分分别相等.即a 2b 3,

52

a b 1,从而求出a=,b=.

33

52

答案:a=,b=.

33

10.已知a是5的整数部分,b是5的小数部分,求a(b 5)2的值.

分析:由于2<5<3,因此a=2,b=5-2,然后代入代数式求值.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它应该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两部分组成,一个无理数减去它的整数

部分,剩下的就是小数部分.

答案:a=2,b=5-2;a(b 5)2=2×(-2)2=8.

第三节实数

易错题1.下列各组数都是无理数的是

1

A.与πB.322和4C.8与

9

D.与0.1010010001 (211)

错解:B

剖析:在B项中尽管4带有根号,但是4=2是一个有理数,而8与

2

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是无理数,判断一个数是否是无理数的关键是判断这个数是不是无

限不循环小数.

正解:C

12

2.在实数,,中,分数的个数是()

222

A.0个B.1个C.2个

错解:D

D.3 个

剖析: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分数,我们不能光看是否有分数线,

2

,是无限不循环小数,22

2

因此这两个数是无理数,而分数属于有理数的范畴,所以,是无理数,不是

22

分数.

正解:B

818

3.计算=______________.

2

错解:818

2

495 818

剖析:要求的值,我们应该先将8和18化简,然后再计算.2

81822325

正解:2

222

七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整理附答案(超好)

七年级数学下易错题练习答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1.如图,将一张含有30°角的三角形纸片的两个顶点叠放在矩形的两条对边上,若∠2=44°,则∠1的大小为() A.14° B.16° C.90°﹣α D.α﹣44° 【解答】解:如图,∵矩形的对边平行, ∴∠2=∠3=44°, 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得∠3=∠1+30°, ∴∠1=44°﹣30°=14°, 故选:A. 2.如图,有一块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2=44°,那么∠1的度数是() A.14° B.15° C.16° D.17° 【解答】解:如图,∵∠ABC=60°,∠2=44°, ∴∠EBC=16°,∵BE∥CD, ∴∠1=∠EBC=16°,故选:C. 3.如图,直线a∥b,直线c分别交a,b于点A,C,∠BAC的平分线交直线b于点D,若∠1=50°,则∠2的度数是()

A.50°B.70° C.80° D.110° 【解答】∴∠2=180°﹣50°﹣50°=80°.故选:C. 4.如图把一个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50°,则∠2=() A.20°B.30° C.40° D.50° 【解答】解:∵直尺对边互相平行,故选:C. ∴∠3=∠1=50°,∴∠2=180°﹣50°﹣90°=40°. 5.如图,将矩形ABCD沿GH折叠,点C落在点Q处,点D落在AB边上的点E处,若∠AGE=32°,则∠GHC等于() A.112°B.110°C.108°D.106° 【解答】解:∵∠AGE=32°, ∴∠DGE=148°, 由折叠可得,∠DGH=∠DGE=74°, ∵AD∥BC, ∴∠GHC=180°﹣∠DGH=106°, 故选:D. 6.如图,AB∥CD,点E在线段BC上,∠CDE=∠CED.若∠ABC=30°,则∠D为() A.85°B.75° C.60° D.30° 【解答】故选:B.

最新七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精选

初一年级下学期易错题精选(一)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一条线段有无数条垂线; B.过线段AB中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线段AB垂直; C.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若有一个角为90°,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D.若两条直线相交,则它们互相垂直.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B.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垂线的长度就是这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C.画出已知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D.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3.如图所示,图中共有内错角(). A.2组; B.3组; C.4组; D.5组. 4.下列说法: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两条直线不平行必相交;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④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其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如图所示,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有(). ①因为∠1=∠4,所以BC∥AD;②因为∠2=∠3,所以AB∥CD; ③因为∠BCD+∠ADC=180°,所以AD∥BC;④因为∠1+∠2+∠C=180°,所以BC∥AD.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如图所示,直线,∠1=70°,求∠2的度数.

7.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是命题. 如果是,请写出它的题设和结论. (1)内错角相等;(2)对顶角相等;(3)画一个60°的角. 正解: (1)是命题. 这个命题的题设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结论是:内错角相等. 这个命题是一个错误的命题,即假命题. (2)是命题. 这个命题的题设是: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是:这两个角相等. 这个命题是一个正确的命题,即真命题. (3)不是命题,它不是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 8.“如图所示,△A′B′C′是△ABC平移得到的,在这个平移中,平移的距离是线段AA′”这句话对吗?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1.点A的坐标满足,试确定点A所在的象限. 2.求点A(-3,-4)到坐标轴的距离. 第七章三角形 1.如图所示,钝角△ABC中,∠B是钝角,试作出BC边上的高AE. 2.有四条线段,长度分别为4cm,8cm,10cm,12cm,选其中三条组成三角形,试问可以组成多少个三角形? 3.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最多有几个角是锐角? 4.如图所示,在△ABC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DB>∠ADE; B.∠ADB>∠1+∠2+∠3; C.∠ADB>∠1+∠2;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实数知识点

一、本章共3小节共8个课时(3.10~3.21第5、6周) 二、本章概念 1.算术平方根 2.被开方数 3.平方根(二次方根) 4.开平方 5.立方根(三次方根) 6.开立方 7.根指数 8.无理数 9.实数 10.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三、分类的数学思想 1. 2. 四、估算 下列各数分别界于哪两个整数之间 1

【知识要点】 1.算术平方根: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2. 如果x2=a,则x叫做a的平方根,记作“±a” (a称为被开方数). 3. 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4. 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而它的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 联系: (1)被开方数必须都为非负数; (2)正数的负平方根是它的算术平方根的相反数,根据它的算术平方根可以立即写出它的负平方根. (3)0的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同为0. 5. 如果x3=a,则x叫做a的立方根,记作“3a”(a称为被开方数). 6. 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 7. 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立方根)的运算叫开平方(开立方). 8. 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 一个数只有一个立方根,并且符号与这个数一致;只有正数和0有平方根,负数没有平方根,正数的平方根有2个,并且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只有一个且为0. 9. 一般来说,被开放数扩大(或缩小)n倍,算术平方根扩大(或缩小)n倍,例如 =. 25= 50 ,5 2500 10.平方表:(自行完成) 题型规律总结: 1、平方根是其本身的数是0;算术平方根是其本身的数是0和1;立方根是其本身的数是0和±1. 2、每一个正数都有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平方根,其中正的那个是算术平方根;任何一个数都有唯一一个立方根,这个立方根的符号与原数相同. 3≥0a≥0. 4、公式:⑴)2=a(a≥0)=(a取任何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选择填空题--易错题集

七年级数学下册选择填空题易错题集 、选择题3分/题(适用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1.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16=± 4 B. ± .16=4 C. 3T27 =-3 D. . 口)2=-4 2?已知a>b>0,那么下列不等式组中无解.的是() x < a x a —a a A.丿 B .丿 C .丿D x > —b x c -b x £—b 3.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行驶,那么两 个拐弯的角度可能为 ( ) (A)先右转50°,后右转40 °(B) 先右转50°,后左转40° (C)先右转50°,后左转130°(D) 先右转50°,后左转50° 4. 如图,在△ ABC中,/ ABC=50,/ ACB=80, BP平分/ ABC CP平分/ ACB 则/ BPC的大小是( ) A. 100° B . 110° C . 115° D . 120° 小 1 冈 小 军 小 华 5. 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小刚的位置如图1,小华对小刚说,如果我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A.(5,4) B.(4,5) C.(3,4) D.(4,3) 6. 若点P在x轴的下方,y轴的左方,到每条坐标轴的距离都是3,则点P的坐标为() A 3,3 B 、-3,3 C 、-3,-3 D 、3,-3 1 1 7. △ ABC中, / A』/ B=- / C,则厶ABC是() 3 4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 都有可能 8. 用代入法解方程组;7x-2y=3 (1)有以下步骤: x -2^-12 (2) ①:由⑴,得厂7^⑶②:由⑶代入⑴,得7X-2 土^=3 2 2 ③:整理得3=3 ④:二x可取一切有理数,原方程组有无数个解 以上解法,造成错误的一步是() A、① B 、② C 、③ D 、④ 9. 地理老师介绍到:长江比黄河长836千米,黄河长度的6倍比长江长度的5 倍多1284千米,小东根据地理教师的介绍,设长江长为x千米,黄河长为y千米,然后

七年级下期数学华师大版期末易错题

七年级下期数学华师大版期末易错题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七年级下期数学华师大版期末易错题(40分钟)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若等式x=y可以变形为,则有() A.a>0 B.a<0 C.a≠0 D.a为任意有理数 2.已知下列方程:①;②=1;③;④x2﹣4x=3;⑤x=6;⑥x+2y=0.其中一元一次方程的个数是() A.2 B.3 C.4 D.5 3.阅读:关于x方程ax=b在不同的条件下解的情况如下:(1)当a≠0时,有唯一解x=;(2)当a=0,b=0时有无数解;(3)当a=0,b≠0时无解.请你根据以上知识作答:已知关于x的方程?a=﹣(x﹣6)无解,则a的值是() A.1 B.﹣1 C.±1 D.a≠1 4.已知甲校原有1016人,乙校原有1028人,寒假期间甲、乙两校人数变动的原因只有转出与转入两种,且转出的人数比为1:3,转入的人数比也为1:3.若寒假结束开学时甲、乙两校人数相同,则乙校开学时的人数与原有的人数相差多少?()A.6 B.9 C.12 D.18 5.有铅笔、练习本、圆珠笔三种学习用品,若购铅笔3支,练习本7本,圆珠笔1支共需元;若购铅笔4支,练习本8本,圆珠笔2支共需元,那么,购铅笔、练习本、圆珠笔各1件共需() A.元 B.元 C.元 D.元 6.二元一次方程x+3y=10的非负整数解共有()对. A.1 B.2 C.3 D.4 7.当1≤x≤2时,ax+2>0,则a的取值范围是() A.a>﹣1 B.a>﹣2 C.a>0 D.a>﹣1且a≠0 8.如果关于x的不等式(m+1)x>m+1的解集为x<1,则m的取值范围是()A.m<0 B.m<﹣1 C.m>1 D.m>﹣1 9.三角形的下列四种线段中一定能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的是()

新人教七年级数学下册经典易错题

新人教七年级数学下册经典易错题..... 一、填空题 1.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一个数的立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一个数的倒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 ;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 2.16的平方根为 ,=16 ,16的平方根等于 . 3. 已知 ; ,则 。 4.已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为3x-5和x-7,则这个正数为 . 5.17-1的整数部分为 ;小数部分为 ;绝对值为 ;相反数为 . 6. 如图,在数轴上,1 ,的对应点是A 、B , A 是 线段BC 的中点,则点C 所表示的数是 。 7.已知,OA ⊥OC ,且∠AOB :∠AOC=2:3,则∠BOC 的度数为 。 8.如果∠1=80°,∠2的两边分别与∠1的两边平行,那么∠2= 。 9.已知点A (1+m ,2m+1)在x 轴上,则点A 坐标为 。 10.已知AB ∥x 轴,A 点的坐标为(3,2),并且AB =5,则B 的坐标为 . 11.点P(a-2,2a+3)到两坐标轴距离相等,则a= . 12.将点A (1,-3)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点B (a ,b ),则ab = . 13.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P 的坐标为(-1,3),如果将平面直角坐标系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那么平移后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2,-2),在y 轴上确定一点P ,使△AOP 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 共有 个。 15.点P (a+5,a )不可能在第 象限。 16.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一点P (x ,y ),满足x =0y ,则点P 在 17.方程52=+y x 在正整数范围内的解是_____ 。 18.已知x=1,y=﹣8是方程mx+y -1=0的解,则m 的平方根是 。 19.关于x 的不等式(a+1)x >a+1的解集为x <1,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 20.如果不等式2x -m ≤0的正整数解有3个,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x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实数》教案

实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估算无理数的大小;了解实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会进行实数的运算。 教学重点:实数的意义和实数的分类;实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 教学难点:体会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的;准确地进行实数范围内的运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使用计算器计算,把下列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 3 , 3 5- ,478 ,911 ,119 ,59 我们发现,上面的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者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即 3 3.0= ,30.65-=- , 47 5.8758= ,90.8111= ,11 1.29= ,50.59= 二、新课: 1、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反过来,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也都是有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又叫无理数, 3.14159265π=也是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整数有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实数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像有理数一样,无理数也有正负之分。 ,π 是正无理数, ,π-是负无理数。由于非0有理数和无理数都有正负之分, 实数也可以这样分类: ???????????????正有理数正实数正无理数实数负有理数负实数负无理数 2、探究 如图所示,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从原点沿数轴向右滚动一周,圆上的一点由原点到达点O ′,点O ′的坐标是多少? 每一个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出来,这就是说,数轴上的点有些表示有理数,有些表示无理数,当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以后,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就是一一对应的,即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是表示一个实数与有理数一样,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右边的点所表示的实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大 数a 的相反数是a -,这里a 表示任意一个实数。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3、例1 (1)求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2.5,-7,5π-,0,32,π-3 (2)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3,求这个数。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实数概念

(一)教学目标 1从感性上认可无理数的存在,并通过探索说出无理数的特征,弄清有理数与无理数的本质区别,了解并掌握无理数、实数的概念以及实数的分类,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 2让学生体验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的过程,掌握“逐次逼近法”这种对数进行分析、猜测、探索的方法 3培养学生勇于发现真理的科学精神,渗透“数形结合”及分类的思想和对立统一、矛盾转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材分析 “实数”是在对算术平方根的研究的基础上,实现数的范围到有理数后的进一步扩展。由、π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揭示现实空间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存在,并从本质上理解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 重点:无理数、实数的意义,在数轴上表示实数。 难点:无理数与有理数的本质区别,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 (三)学生分析 学生对有理数和平方根已有初步的了解,也已经了解近似数,掌握计算器的简单运用。但对七年级学生来讲,思维仍较直观,无理数显得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对的探索是本课的关键,不仅得到无理数的概念,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探索的能力。 (四)设计理念 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探索、发现,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探索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 复习有理数相关概念学生以前学过有理数,可以请学生简单地说一说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分类. 活动1 使用计算器计算,把下列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动手试一试,说说你的发现并与同学交流 小结无限不循环的小数----------叫做无理数 活动2 举例无理数 活动3 练习 给出无理数定义后,请学生自己找找无理数,让学生在寻找的过程中,体会无理数的基本特征. 活动4 实数分类(类似于有理数分类) 小组合作完成 活动5 根据有理数的相关知识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活动6 讲解例题 活动7 小结 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 活动8 练习 总结及作业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实数易错题

七年级数学《实数》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 641的立方根是( ) A.21± B.41± C.41 D.2 1 2、数8.032032032是( ) A.有限小数 B.有理数 C.无理数 D.不能确定 3、.在下列各数:0.51525354…,100 49,0.2,π1,7,11131,327,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0.25是0.5 的一个平方根 B ..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且这两个平方根之和等于0 C . 7 2 的平方根是7 D . 负数有一个平方根 5、已知351.1 =1.147,31.15 =2.472,3151.0 =0.532 5,则31510的值是( ) A.24.72 B.53.25 C.11.47 D.114.7 6、满足-3<x <5的整数是( ) A .-2,-1,0,1,2,3 B .-1,0,1,2,3 C .-2,-1,0,1,2, D .-1,0,1,2 7、.若033=+y x ,则y x 和的关系是 ( ) A.0==y x B. y x 和互为相反数 C. y x 和相等 D. 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 2)4(-的平方根是_______,-343的立方根是 。 23±,则317-a = ;=-33)6( 。 3、一正方形的边长变为原来的m 倍,则面积变为原来的 倍;一个立方体的体积变为原来的n 倍,则棱长变为原来的 倍. 4、实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2a b b a -+ += . 5、当 时,33 45223+-+++-x x x 有意义。 6、不超过380-的最大整数是 .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易错题讲解及答案

初一数学易错题汇总 第一章 有理数易错题练习 一.判断 ⑴ a 与-a 必有一个是负数 . ⑵在数轴上,与原点0相距5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5. ⑶在数轴上,A 点表示+1,与A 点距离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4. ⑷在数轴的原点左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等于6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的绝对值是-6. ⑸ 绝对值小于4.5而大于3的整数是3、4. ⑺ 如果-x =- (-11),那么x = -11. ⑻ 如果四个有理数相乘,积为负数,那么负因数个数是1个. ⑼ 若0,a =则 0a b =. ⑽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1. 二.填空题 ⑴若1a -=a -1,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⑵式子3-5│x │的最 值是 . ⑶在数轴上的A 、B 两点分别表示的数为-1和-15,则线段AB 的中点表示的数是 . ⑷水平数轴上的一个数表示的点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它的相反数,这个数是________. ⑸在数轴上的A 、B 两点分别表示的数为5和7,将A 、B 两点同时向左平移相同的单位长度,得到的两个新的点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则需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 ⑹已知│a │=5,│b │=3,│a +b │= a +b ,则a -b 的值为 ;如果│a +b │= -a -b ,则a -b 的值为 . ⑺化简-│π-3│= . ⑻如果a <b <0,那么 1a 1b . ⑼在数轴上表示数-113的点和表示1 52 -的点之间的距离为: . ⑽1 1a b ? =-,则a 、b 的关系是________. ⑾若a b <0,b c <0,则ac 0. ⑿一个数的倒数的绝对值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这个数是 . 三.解答题 ⑴已知a 、b 互为倒数,- c 与 2 d 互为相反数,且│x │=4,求2ab -2c +d +3x 的值. ⑵数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化简:│a -b │+│b -a │+│b │-│a -│a ││. ⑶已知│a +5│=1,│b -2│=3,求a -b 的值. ⑷若|a |=4,|b |=2,且|a +b |=a +b ,求a - b 的值. ⑸把下列各式先改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再求出各式的值. ①(-7)- (-4)- (+9)+(+2)- (-5); ②(-5) - (+7)- (-6)+4.

七年级下册实数知识点总结及常见题

实数 1.算术平方根: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 2. 如果a x =2 ,则x 叫做a 的平方根,记作“±a ” (a 称为被开方数)。 3. 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4. 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而它的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且为正。 联系:(1)被开方数必须都为非负数;(2)正数的负平方根是它的算术平方根的相反数,根据它的算术平方根可以立即写出它的负平方根。(3)0的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同为0。 5. 如果x 3=a ,则x 叫做a 的立方根,记作“3a ” (a 称为被开方数)。 6. 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 7. 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立方根)的运算叫开平方(开立方)。 8. 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 一个数只有一个立方根,并且符号与这个数一致;只有正数和0有平方根,负数没有平方根,正数的平方根有2个,并且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只有一个且为0. 9. 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有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分数又可以转化成无限循环小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常见无理数有2,3,π等) 10. 数轴上的点和实数一一对应。 题型规律总结: 1、平方根是其本身的数是0;算术平方根是其本身的数是0和1;立方根是其本身的数是0和±1。 2、每一个正数都有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平方根,其中正的那个是算术平方根;任何一个数都有唯一一个立方根,这个立方根的符号与原数相同。 3、a 本身为非负数,有非负性,即a ≥0;a 有意义的条件是a ≥0。 4、公式:⑴(a )2=a (a ≥0);⑵3a -=3a -(a 取任何数)。 5、区分(a )2=a (a ≥0),与 2a =a 6.非负数的重要性质:若几个非负数之和等于0,则每一个非负数都为0(此性质应用很广,务必掌握)。 【典型例题】 1.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A .一个实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 B .负数没有立方根 C .一个实数的立方根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D .立方根是这个数本身的数共有三个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是2 )2(-的算术平方根 B .3是-9的算术平方根 C .16的平方根是±4 D .27的立方根是±3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实数》知识归纳

实数 一、本章知识结构 二、基础知识 1.算术平方根。 (1)定义: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a x =2,那么这个正数x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 记为a ”,a 叫做被开方数。 (2)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 (3)性质:算术平方根a 具有双重非负性: ①被开方数a 是非负数,即a ≥0. ②算术平方根a 本身是非负数,即a ≥0。 也就是说, 任何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是一个正数, 0的算术平方根是( 0 ), 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 2.平方根 (1)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或二次方根 (2)非负数a 的平方根的表示方法: a ± (3)性质: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这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

0 只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 。 负数没有平方根。 说明:平方根有三种表示形式:±a ,a ,-a ,它们的意义分别是:非负数a 的平方根,非负数a 的算术平方根,非负数a 的负平方根。要特别注意: a ≠±a 。 3.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①定义不同算术平方根要求是正数 ②个数不同平方根有2个,算术平方根1个 ③表示方法不同:算术平方根为a ,平方根为±a 联系:①具有包含关系:算术平方根平方根? ②存在条件相同:0≥a ③0的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都是0。 4.a 2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a (a ≥0) 2a =│a │= -a (a<0) 从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可得:2)(a =a (a ≥0) 5.立方根 (1) 定义: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2) 数a 的立方根的表示方法:3a (3)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立方根之间的关系:互为相反数 (4) 两个重要的公式 为任何数) 为任何数)a a a a a (()3(3333== 6.开方运算: (1)定义: ①开平方运算:求一个数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②开立方运算:求一个数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2)平方与开平方是互逆关系,故在运算结果中可以相互检验。 7.无理数的定义 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8.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区别

初一下册数学经典易错题

初一下册数学经典易错题 一、填空题 1.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一个数的立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一个数的倒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2.16的平方根为,,的平方根等于. 3.已知; ,则。 4.已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为3x-5和x-7,则这个正数为. 5. -1的整数部分为;小数部分为;绝对值为;相反数为. 6. 如图,在数轴上,1,的对应点是A、B,A是 线段BC的中点,则点C所表示的数是。 7.已知,OAOC,且AOB:AOC=2:3,则BOC的度数为。 8.如果1=80,2的两边分别与1的两边平行,那么2= 。 9.已知点A(1+m,2m+1)在x轴上,则点A坐标为。 10.已知AB∥x轴,A点的坐标为(3,2),并且AB=5,则B的坐标为. 11.点P(a-2,2a+3)到两坐标轴距离相等,则a= . 12.将点A(1,-3)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点B(a, b),则ab= .新课标第一网 13.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P的坐标为(-1,3),如果将平面直角坐标系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那么平移后点P的坐标为________.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2,-2),在y轴上确定一点P,使△A OP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个。 15.点P(a+5,a)不可能在第象限。 16.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一点P(x,y),满足,则点P在 17.方程在正整数范围内的解是_____ 。 18.已知x=1,y=﹣8是方程mx+y-1=0的解,则m的平方根是。 19.关于x的不等式(a+1)xa+1的解集为x1,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 20.如果不等式2x-m0的正整数解有3个,则m的取值范围是。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实数课时练习题

6.1平方根同步练习(1) 知识点: 1.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叫做被开方数。 1.平方根: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 2.平方根的性质: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 0的平方根是0 负数没有平方根 同步练习: 一、基础训练 1.(05年市中考)9的算术平方根是() A.-3 B.3 C.±3 D.81 2.下列计算不正确的是() A=±2 B= C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9的算术平方根是3 B 2 C.27的立方根是±3 D.立方根等于-1的实数是-1 4的平方根是() A.±8 B.±4 C.±2 D 5.-1 8 的平方的立方根是() A.4 B.1 8 C.- 1 4 D. 1 4 6_______;9的立方根是_______. 7______________(保留4个有效数字) 8.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1)100;(2)0;(3)9 25 ;(4)1;(5)1 15 49 ;(6)0.09. 9.计算:

(1)234 二、能力训练 10.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x,则它后面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 A.x+1 B.x2+1 C+1 D 11.若2m-4与3m-1是同一个数的平方根,则m的值是() A.-3 B.1 C.-3或1 D.-1 12.已知x,y+(y-3)2=0,则xy的值是() A.4 B.-4 C.9 4 D.- 9 4 13.若一个偶数的立方根比2大,算术平方根比4小,则这个数是_______.14.将半径为12cm的铁球熔化,重新铸造出8个半径相同的小铁球,不计损耗,?小铁 球的半径是多少厘米?(球的体积公式为V=4 3 πR3) 三、综合训练 15.利用平方根、立方根来解下列方程. (1)(2x-1)2-169=0;(2)4(3x+1)2-1=0; (3)27 4 x3-2=0;(4) 1 2 (x+3)3=4.

七年级下册数学实数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实数 考点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3分)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整数包括正整数、零、负整数。 正整数又叫自然数。 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点,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 π+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如sin60o 等(这类在初三会出现) 考点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1、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是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 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a|≥0。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若|a|=a ,则a ≥0;若|a|=-a ,则a ≤0。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倒数 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考点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1、平方根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跟)。 一个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正数a 的平方根记做“a ”。 2、算术平方根 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

2017人教版最新教材七年级数学下册经典易错题

七年级下册经典易错习题 一、填空题 1.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一个数的立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一个数的倒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2.16的平方根为,= 16,16的平方根等于 . 3. ;, 则。 4.已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为3x-5和x-7,则这个正数为 . 5.17-1的整数部分为;小数部分为;绝对值为;相反数为 . 6. 如图,在数轴上,1 的对应点是A、B, A是 线段BC的中点,则点C所表示的数是。 7.已知,OA⊥OC,且∠AOB:∠AOC=2:3,则∠BOC的度数为。 8.如果∠1=80°,∠2的两边分别与∠1的两边平行,那么∠2= 。 9.已知点A(1+m,2m+1)在x轴上,则点A坐标为。 10.已知AB∥x轴,A点的坐标为(3,2),并且AB=5,则B的坐标为 . 11.点P(a-2,2a+3)到两坐标轴距离相等,则a= . 12.将点A(1,-3)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点B(a,b),则ab=. 13.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P的坐标为(-1,3),如果将平面直角坐标系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那么平移后点P的坐标为________.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2,-2),在y轴上确定一点P,使△AOP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个。 15.点P(a+5,a)不可能在第象限。 16.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一点P(x,y),满足x =0 y,则点P在 17.方程5 2= +y x在正整数范围内的解是_____ 。 18.已知x=1,y=﹣8是方程mx+y-1=0的解,则m的平方根是。 19.关于x的不等式(a+1)x>a+1的解集为x<1,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 20.如果不等式2x-m≤0的正整数解有3个,则m的取值范围是。 2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x a x b ? ? ? > > 的解集是x>a,则a与b的关系是。 x

最新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典型题、易错题整理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典型题、易错题整理 1、在下列说法中:(1)0.09是0.81的平方根;(2)-9的平方根是±3;(3)(-5)2的算术平方根是-5;(4)32-是个负数;(5)已知a 是实数,则 ||2a a =;(6)全体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正确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2、若方程()()22930m x m x y ----=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则m 的值为 ( ) A. 3± B. 3 C. -3 D. 9 3、不等式组 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为() 4、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 无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a B 、1-a C 、21<<-a D 、2≥a 5、平面直角坐标系内AB∥y 轴,AB=5,点A 的坐标为(-5,3),则点B 的坐标为( ) A .(-5,8) B .(0,3) C .(-5,8)或(-5,-2) D .(0,3)或(-10,3) 6、已知整数a 1,a 2,a 3,a 4,…满足下列条件:a 1=0,a 2=-|a 1+1|,a 3=-|a 2+2|,a 4=-|a 3+3|,…,依此类推,则a 2012的值为() A .-1005 B .-1006 C .-1007 D .-2012 7、2006年我市有23 000名初中毕业生参加了升学考试,为了解23 000名考生的升学成绩,从中抽取了200名考生的试卷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23 000名考生是总体 B .每名考生的成绩是个体 C .2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D)(C) (B) ??-≤-2 5x ?? ? ??>->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实数》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实数》知识点整理 ★重点★ 实数的有关概念及性质,实数的运算 ☆内容提要☆ 一、严重概念 .数的分类及概念 数系表: 说明:“分类”的原则:1)相称(不重、不漏)初中数学复习提纲2)有标准 2.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表为:x≥0)初中数学复习提纲 多见的非负数有: 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担数均为0。 3.倒数:①定义及表示法 ②性质:A.a≠1/a(a≠±1);B.1/a中,a≠0;c.0<a<1时1/a>1;a>1时,1/a <1;D.积为1。 4.相反数:①定义及表示法 ②性质:A.a≠0时,a≠-a;B.a与-a在数轴上的位置;c.和为0,商为-1。 5.数轴:①定义(“三要素”) ②作用:A.直观地比较实数的大小;B.明确体现绝对值意义;c.建立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6.奇数、偶数、质数、合数(正整数—自然数)定义及表示:

奇数:2n-1 偶数:2n(n为自然数) 初中数学复习提纲7.绝对值:①定义(两种):代数定义: 几何定义:数a的绝对值顶的几何意义是实数a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②│a│≥0,符号“││”是“非负数”的标志;③数a的绝对值只有一个;④处理任何类型的题目,只要其中有“││”出现,其关键一步是去掉“││”符号。 二、实数的运算 . 运算法则(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2. 运算定律(五个—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 分配律) 3. 运算顺序:A.高级运算到低级运算;B.(同级运算)从“左” 到“右”(如5÷初中数学复习提纲×5);c.由“小”到“中”到“大”。 三、应用举例(略) 附:典型例题 . 初中数学复习提纲已知:a、b、x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图,求证:│x-a│+│x-b│ =b-a.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实数》题型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实数》题型分类归纳

班级: 姓名: 《实数》知识点比较: 算术平方根 平方根 立方根 定义 若正数x ,a 2 =x ,正数x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a =x 。 若数x ,a 2=x , 数x 叫做a 的平方 根,a ±=x 若数x ,a 3 =x , 数 x 叫做 a 的立 方根,3x a =。 a 的范围 0≥a 0≥a a 是任意数 表示 a (根号a ) a ±(正负根号 a ) 3 a (三次根号a ) 正数有一个算术平方根,是正数 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正数有一个立方根,是正数 0的算术平方根是0 0的平方根是0 0的立方根是0 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 负数没有平方根 负数有一个立方根,是负数 性质 ?? ?≥≥0 0a a 双重非负性 33 -a a -= a a =2 () )0(2 ≥=a a a a a =3 3 () a a =3 3 被开方数的小数点向右(左)每移动两位,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 被开方数小数点向 右(左)每移动三位,立方根的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 例1、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100 (2)6449 (3)16 9 1 (4)0.0025 (5)0 (6) 2 (7)()26- 例2、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1)100 (2)6449 (3)16 9 1 (4)0.0025 (5)0 (6) 2 (7)()26- 例3、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 (1)1000 (2)278 (3)27 10 2 (4)0.001 (5)0 (6)2 (7) ()36- 类型二:化简求值 例1、 求下列各式的值。 (1)22= (2)256 169 -= (3)0196.0= (4)2224-25-= (5)327--= (6)33512729+= 例2、求下列各式的值 (1)222-4-25)(+ (2)22 42.06-100001.0?+?)( 类型三:算术平方根的双重非负性? ??≥≥00 a a 一、 被开方数的非负性0≥a 例1、下列各式中,有意义的有哪些? 2 1 6- 6- 2)6(- 6- a 2a a 例2、若下列各式有意义,在后面横线上写出x 的取值范围。 (1)x _________ (2)x -5__________ 例3、若x 、y 都是实数,且833+-+-=x x y ,求y 3x +的立方根。 二、 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 0≥a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易错题汇总情况大全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易错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 1.未正确理解垂线的定义 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一条线段有无数条垂线; B.过线段AB中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线段AB垂直; C.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若有一个角为90°,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D.若两条直线相交,则它们互相垂直. 错解:A或B或C. 解析:本题应在正确理解垂直的有关概念下解题,知道垂直是两直线相交时有一角为90°的特殊情况,反之,若两直线相交则不一定垂直. 正解:D. 2.未正确理解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B.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垂线的长度就是这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C.画出已知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D.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错解:A或B或C. 解析:本题错误原因是不能正确理解垂线段的概念及垂线段的意义. A.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仅仅

有垂线段,没有指明这条垂线段的长度是错误的. B.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垂线是直线,直线没有长短,它可以无限延伸,所以说“垂线的长度”就是错误的; C.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画”是画图形,画图不能得到数量,只有“量”才能得到数量,这句话应该说成:画出已知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段,量出垂线段的长度. 正解:D. 3.未准确辨认同位角、错角、同旁角 3.如图所示,图中共有错角(). A.2组; B.3组; C.4组; D.5组. 错解:A. 解析:图中的错角有∠AGF与∠GFD,∠BGF与∠GFC,∠HGF与∠GFC三组.其中∠HGF与∠GFC易漏掉。 正解:B. 4.对平行线的概念、平行公理理解有误 4.下列说法: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两条直线不平行必相交;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④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其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错解:C或D.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实数知识点归纳及常见考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实数知识点归纳及常见考题 【知识要点】 1.算术平方根: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2. 如果x2=a,则x叫做a的平方根,记作“±a” (a称为被开方数)。 3. 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4. 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而它的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 联系:(1)被开方数必须都为非负数;(2)正数的负平方根是它的算术平方根的相反数,根据它的算术平方根可以立即写出它的负平方根。(3)0的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同为0。 5. 如果x3=a,则x叫做a的立方根,记作“3a” (a称为被开方数)。 6. 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 7. 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立方根)的运算叫开平方(开立方)。 8. 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 一个数只有一个立方根,并且符号与这个数一致;只有正数和0有平方根,负数没有平方根,正数的平方根有2个,并且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只有一个且为0. 9. 一般来说,被开放数扩大(或缩小)n倍,算术平方根扩大(或缩小)n倍,例如 50 2500 ,5 25= =. 10.平方表:(自行完成) 1、平方根是其本身的数是0;算术平方根是其本身的数是0和1;立方根是其本身的数是0和±1。 2、每一个正数都有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平方根,其中正的那个是算术平方根;任何一个数都有唯一一个立方根,这个立方根的符号与原数相同。 30a≥0。 4、公式:⑴2=a(a≥0a取任何数)。 5、区分)2=a(a≥0),与 2 a=a 6.非负数的重要性质:若几个非负数之和等于0,则每一个非负数都为0(此性质应用很广,务必掌握)。【典型例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