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动学考前重要概念

临床药动学考前重要概念
临床药动学考前重要概念

复习的重要概念:

1.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简称药动学,主要是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过程(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并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阐述药物在机体内动态规律的一门学科。

2.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简称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规律及机制,其内容包括药物与作用靶位之间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生理生化和形态学变化,药物作用的全过程和分子机制。

3.主动转运:借助载体或酶促反应系统的作用,药物从膜的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的转运称为主动转运。

4.被动转运:存在于膜两侧的药物服从浓度梯度,即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

5.载体媒介转运:借助生物膜上的的载体蛋白作用,使药物透过生物膜而被吸收的过程。

6.膜动转运:通过细胞膜的主动变形将药物摄入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的转运过程。

7.药物的体内ADME过程:ADME即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药物从体循环向各个组织、器官或体液转运的过程称为分布;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入体循环后,受肠道菌群丛或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称为代谢;药物及其代谢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

8.首过效应(首关效应):指某些药物经过胃肠道给药,在未吸收进入体液循环之前,在肠粘膜和肝脏被代谢,而使进入体液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

9.肠肝循环:指经过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在肠道中又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返回肝脏的现象。

10.肾清除率:指肾脏在单位时间内能将多少体积血浆中的某物质清除出去。

11.药物治疗指数:通常将半数中毒量(TD50)/半数有效量(ED50)或半数致死量(LD50)/半数有效量(ED50)称为治疗指数。

12.速率常数(k):称为反应速率常数又称速率常数,其物理意义使其数值相当于参加反应的物质都处于单位浓度时的反应速率,描述速率过程变化快慢的重要参数。

13.滞后时间:是指从给药后至血液中出现药物的时间,是血管外给药所特有的药动学参数。它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药物的起效时间。

14.生物利用度:指药物经血管外途径给药后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相对量。

15.绝对生物利用度: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量与给药剂量的比值,是以静脉给药制剂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F绝对=AUC(其他剂型)/AUC(静脉注射)16.相对生物利用度:同一种药物不同制剂之间比较吸收程度和速度。F相对=AUC(受试药物)/AUC(参比药物)

17.表观分布容积:药物在体内达到动态平衡后,给药剂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可以设想成体内的药物按血浆浓度分布时,所需要体液的理论容积。

18.药时曲线下面积:以时间为横坐标,血药浓度为纵坐标,形成的曲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19.达峰时间:药物从给药开始,直到达到峰浓度所需要的时间间隔。

20.峰值血药浓度:药物在血浆中达到的最大浓度。

21.吸收相:给药后药物随血流进入中央室,再分布到周边室,该时相主要与分布有关,故

称分布相。药时曲线上升段,药物的吸收大于消除。

22.消除相:分布逐渐达到平衡后,血药浓度下降主要与药物从中央室消除有关,称为消除相。药时曲线下降段,药物的吸收小于消除。

23.生物半衰期:是指药物效应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以t1/2表示。

24.生物等效性:在同样试验条件下试验制剂和对照标准制剂在药物的吸收程度和速度无统计学差异。

25.稳态血药浓度(Css):药物连续给药或分次给药,血药浓度逐渐升高,经过4—5个半衰期,药物的吸收和消除速度达到平衡,血药浓度可稳定在一定的水平,此时的血药浓度称为稳态血药浓度。

26.MRT:即平均驻留时间,药物分子进入体内后于体内滞留时间不等,一些药物分子自进入后即可由机体排出,而另一些药物分子须经一段时间后才排出体外,每一个药物分子在体内平均停留的时间成为平均驻留时间。

27.负荷剂量:首次给药即使血药浓度达到稳态水平的剂量。

28.蓄积:恒比消除的药物在连续恒速给药或者分词恒量给药的过程中,血药浓度会逐渐升高,当给药速度大于消除速度时称为药物蓄积。

29.隔室模型:将整个机体按照动力学特点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隔室,把这些隔室串起来构成的一种足以反映药物动力学特征的模型,称为隔室模型。

30.单室模型:指药物在体内迅速达到动态平衡,即药物在全身各组织部位的转运速率相同或相似,此时把整个机体视为一个隔室。

31.二室模型:将机体划分为药物分布均匀程度不同的两个独立隔室,即中央室和外周室。中央室是一些血流比较丰富的组织器官,药物只能从中央室消除。外周室是一些血流不太丰富,药物转运速率较慢的组织器官。

32.群体药物动力学:将经典的药物动力学基本原理与统计方法相结合,研究药物在某一特定群体中的动力学特征,全面分析药物与机体的各种相互作用。

33.结合反应:进入机体的外来化合物在代谢过程中与某些其它内源性化合物或基团发生的生物合成反应。

34.前体药物:又称前药,是指药物经过化学结构修饰后得到的在体外无活性或活性较小、在体内经酶或非酶的转化释放出活性药物而发挥药效的化合物。

35.速度常数:同12

36.一级速度过程:药物在体内某部位的转运速率与该部位的药量或血药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的速率过程。

37.零级速率常数:药物的转运速率在任何时间都是恒定的,与药物量或浓度无关。

38.非线性药物动力学:临床上一些药物的吸收、分布和体内消除过程,并不符合线性药物动力学特征,这种药物动力学特征称为非线性药物动力学。

39.米曼常数:Km是指药物在体内消除速度为Vm的一半时所对应的血药浓度。

40.维持性剂量:是在多次用药的方案中,当药物在体内达到一定的血液浓度而产生疗效后,为维持该血液药浓度而所需的剂量称维持剂量。

41.治疗药物监测(TDM):药代动力学原理指导下,应用先进灵敏的分析技术,测定血液或其他体液中药物的浓度,及时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以用于临床的个体化给药。

42.常见给药途径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特征(每种途径具体的曲线图形要掌握):

1)静脉注射途径

2)静脉滴注途径

3)血管外给药途径(口服给药途径等)

43.疾病诊断成像的技术种类、特点及应用:

一、种类及特点:

1)CT: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与透过率的不同,应用灵敏度极高的仪器对人体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所获取的数据输入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就可摄下人体被检查部位的断面或立体的图像,发现体内任何部位的细小病变。

2)MRI:通过对静磁场中的人体施加某种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使人体中的氢质子受到激励而发生磁共振现象。停止脉冲后,质子在弛豫过程中产生MR信号。通过对MR信号的接收、空间编码和图像重建等处理过程,即产生MR信号。

特点:35%临床MRI诊断需要使用造影剂如Gd试剂用于T1相,增强信号;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用于T2相,减弱信号。

3)PET/SPECT:是核医学的两种CT技术,由于它们都是对从病人体内发射的γ射线成像。4)超声(US)

5)光学成像

特点:如可以使用量子点(QDs)、荧光染料进行成像。

二、应用:

1)成像肿瘤细胞。

2)追踪肿瘤干细胞:肿瘤细胞生长、转移和复发的特点与干细胞的基本特性十分相似,因此,有学者提出肿瘤干细胞(tumor stem cell, TSC)的理论。

3)成像肿瘤微环境:如胶原蛋白、纤连蛋白靶向。

4)为手术中肿瘤切除提供帮助。

5)使用PH敏感的纳米棒追踪细胞内内含体和溶酶体。

6)体内细胞凋亡成像。

7)肿瘤血管成像:如整合素、选择蛋白等。

一、临床流行病学概述 1、现代流行病学的定义: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动态分布及影响因素,藉以探索病因和流行规律,拟定并评价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的对策和措施的科学。 2、选择性偏倚:同一种病,有的医生观察的重病人多,而有的医生观察的轻病人多,所得的结论必然存在矛盾。 测量偏倚:对同一种病,有的医生观察得仔细,测量得精密;而有的医生观察粗糙、测量误差大,则所得的诊断和疗效结果也必然不同。 3、临床流行病学定义:以医院病例为基础,以人群中的病例为对象; 运用临床与流行病学结合的方法;探讨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及其防治规律,研究临床科研的设计、测量和评价的临床基础科学。 4、研究内容:1、诊断试验评价;2、治疗评价试验;3、病因学研究;4、预后研究; 5、临床决策分析 5、现况研究: 设计:横断面调查;三间(地区、时间、人群)分布 指标:患病率、比值比OR 科学性:提出病因假说、检出高危人群 问题:1)研究对象的代表性问题(抽样、选择偏性) 2)不能分析因果时序关系 a.发病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某一定人群中新发生某病的频率。 发病率=某年内新发生某病例数 同期内平均人口数 患病率(现患率):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的病例数(新、旧病例,但不含死亡、痊愈者)所占的比例。 患病率=某期间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的例数 同期内平均人口数(被观察人数) 注:横断面现况调查:患病率;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病率。 b.死亡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的最常用指标。 死亡率=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 同期内平均人口数 病死率:指某病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 病死率=某一定期间内因某病死亡人数 同期内患有该病的例数 6、队列研究:是在“自然状态”下,根据某暴露因素的有无将选定的研究对象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随访观察两组疾病及预后结局,以验证暴露因素与研究疾病之间有无因果联系的观察分析方法。 == a.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暴露人群组某病发病或死亡率 非暴露人群组某病发病或死亡率 RR>1 存在正的关联RR<1 存在负的关联RR=1 无关联 b.特异危险度或归因危险度(attributable risk ,AR) 是指暴露组的发病(死亡)率I1与非暴露组的发病(死亡)率I0之差。表示暴露者中完全由某暴露因素所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AR = I1 - I0 = I0(RR-1) 7、病例对照研究:选择一组能代表所研究疾病特征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一组未患该病但与病例组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组;用同样的方法调查两组对象过去有无暴露于某种(些)可疑病因的历史及其暴露的程度;通过分析比较两组对象的暴露史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藉以推断暴露因素作为病因的可能性。 a.病例组与对照组间的配比:1、组间配比:两组例数可不等,但有关配比因素在两组间的频数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1.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A、动物模型 B、病原体,如细菌、病毒 C、病人群体 D、社区人群 E、单个具体病人 2.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 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 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 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 3.有关临床流行病学的不正确说法是() A、是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学 B、是专门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C、不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 D、是一门临床科研设计和评价的方法学 E、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 4.临床流行病学的主要特色不包括() A、临床流行病学必须是以临床医学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 B、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病人及其群体 C、临床流行病学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D、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位在临床医学 E、研究特定人群中的健康相关状况或疾病事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同时要应用这种研究的结果去解决健康问题 5.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主要围绕()进行。(多选) A、研究的真实性 B、临床的重要性 C、研究成果的实用性 D、研究课题的新颖性 E、研究课题的创新性 1.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的?() A. 设立对照 B.随机分组 C.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 D.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 E.要有足够的样本数 2.随机抽样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样本量 B.消除抽样误差

C.避免研究者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D.避免研究对象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E. 提高样本的代表性 3.关于分层随机分组正确的是() A.根据研究对象中某些可能产生混杂作用的特征作为分层因素 B.根据研究对象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进行分层 C.根据可能影响研究者判定临床结局的因素作为分层因素 D.只能设置一个分层因素 E. 分层后,同一层的对象全部进入同一个组别 4.关于对照的处理方式,下述正确的是() A.空白对照等于不设对照 B.空白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 C.安慰剂对照的效果与空白对照相同 D.安慰剂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 E. 有效对照是最常用的对照方式 5.在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分组时,常用的随机化方法有: A.简单随机法 B.分层随机法 C.区组随机法 D.系统随机法 E.非随机化分配 6.采用随机化分配的主要优点是 A.保证了研究对象的代表性 B.保证试验组与对照组人数相等 C.提高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可比性 D.可以避免来自被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干扰 E.为盲法评价打下基础 1.关于样本含量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 A、临床研究中,应选择最适的样本含量 B、样本含量越大越好 C、纳入全部病例进行研究,可以取得完整、无一遗漏结果,但可能出现系统误差 D、以全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不存在抽样误差 E、在估计样本含量的基础上,还要审视它对总体的代表性 2.导致检出症候偏倚的原因不可能是() A、同一症侯可为不同的疾病所致 B、不同疾病也会有相同的症侯重叠出现 C、症侯轻微或处于潜伏期的患者,不一定到医院就诊 D、从医院内选择的研究对象 E、以普查、筛查或疾病监测所发现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

临床研究常用统计方法概述 金雪娟周俊时智英葛均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上海200032) 经过周密设计和科学实施的临床研究还需要规范的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才能得到可靠的结论。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统计分析软件发展,近年来,统计理论和方法发展非常迅速。临床医师日常繁忙的工作使得他们很少有时间系统学习医学统计理论,及时了解一些实用、有效的新方法。在此,我们介绍目前临床研究最常用的一些统计分析方法,以实用、易懂为原则,重点综述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 1 几个基本概念和统计量 1.1 数据的类型 数据(Data)是统计分析的基础。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取决于不同的数据类型。最常见的数据类型有两种,分类数据(Categorical Data)或称定性数据(Qualitative Data)和定量数据(Qulantitative Data) 或称计量数据(Numerical Data)。 分类数据类型:分类数据的分层大于2时,又称为多分类数据(Polytomous Data)。分类数据类型有无序(Nominal Categorial)和有序(Ordinal Categorieal)。无序数据如性别(男、女)、血型(A、B、O、AB 型)等。有序数据如肿瘤的分级(I级、II级、III级)、疼痛的程度(轻、中、重)等,以及在临床研究设计中,经常看到的“非常好、好、一般、差”这样的数据类型。不同类型的分类数据在统计分析方法上也不同,并不是大家所熟悉的x2检验所能全部涵盖的。 定量数据类型:包括连续性数据(Continuous Data),如身高、体重以及不连续性数据(Discrete Data),如妇女的产次,疾病的复发次数等。 1.2 常用的描述性统计量 最常用的描述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为算术均数(Arithmetic Mean),但其值易受极端值影响。可以采用 中位数(Median)、修整均数(Trimmed Mean,去除最大和最小值后的算术均数)或Winsorized均数(Winsorized Mean,极端值用最接近的非极端值替代后的算术均数)来代替。对于数值呈几何分布的资料,则可采用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 临床研究论文中常采用均数±标准差或均数±标准误来表示定量数据的分布特征。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为方差(Variance)的平方根,表示个体数值与样本均数间的离散程度;标准误(Standard Error)为均数的标准差,表示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离散程度,标准误越小,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confident interval,CI)越窄,也就是说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代表性越好。虽然不同的统计学家对论文中应该引用哪种表达方式有争议,但两种方式均用于描述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在医学论文中,采用标准差或标准误应该说明。对于非对称数据只用均数±标准差或标准误表达是不恰当的,可以采用中位数结合四分位数间距(Inter-quartile Range)表示。 1.3 显著性水平(a)和P值

矿床学基础知识

一、有关矿床的基本概念 (一)矿产的种类 矿产的分类有多种方式,如按产出状态可分为气体矿产、液体矿产、固体矿产三种;按矿产的性质及其主要工业用途,又可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可燃有机矿产和地下水资源四类。 1、金属矿产 是从中可提取金属元素的矿物资源,按工业用途又分为:(1)黑色金属:铁、锰、铬、钒、钛等。 (2)有色金属:铜、铅、锌、镍、钴、钨、锡、钼、铋、锑、汞等。 (3)轻金属:铝、镁等。 (4)贵金属:金、银、铂、钯、锇、铱、钌、铑等。(5)放射性金属:铀、钍、镭等。 (6)稀有、稀士和分散金属,可分为三类。 ①稀有金属:钽、铌、锂、铍、锆、铯、铷、锶等。

(4)压电及光学原料:如压电石英、光学石英、冰洲石、和粘土等。 (5)工业制造业原料:如石墨、金刚石,云母、石棉、重晶石、刚玉等。 (6)化学工业原料:如磷灰石、磷块岩、黄铁矿、钾盐、岩盐、明矾石等。 (7)冶金辅助原料:如萤石、菱镁矿、耐火粘土等。3、可燃有机矿产 是指可为工业或民用提供能源的地下资源。按产出状态可分为三类: (1)固体的可燃有机矿产:如煤、油页岩、地蜡、地沥青等。 (2)液体的可燃有机矿产:如石油。 (3)气体的可燃有机矿产:如天然气等。 4、地下水资源 包括地下饮用水、技术用水、矿泉水、地下热水和卤水

等。 (二)同生矿床和后生矿床 1、同生矿床 是指矿体与围岩在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矿床。如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矿床,由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形成的岩浆矿床等。 2、后生矿床 指矿体的形成明显晚于围岩的一类矿床。例如某些热液矿床,其矿脉切穿围岩,其形成时间明显晚于围岩。(三)矿体的形状和产状 矿体是矿床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开采和利用的对象。一个矿体往往是由多个矿体组成,矿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产状。 1、矿体的形状 按矿体在三度空间长度比例的不同,可将矿体的形状分为三种最基本的类型:

临床流行病学历年考题整理什么错误,以及如何修正该错误 4、一个表格,里面有65例肝癌和名解:HBVRelative risk 感染(+、-),让你找出对应的例数,RCT 画表,计算塔方值、OR值,并说明有什么意义疾病爆发~~ 欢迎其他人补充上面的名解~~~ 抽样调查分值分布:患病率 名解:求异法6x2.5=15 选择:2X15=30 问答题:问答:1、什么是病因以及慢性疾病中病因的3x5=15 计算:判断标准4X10=40 合计、配比的概念、类型、作用2 100分~~ 流行病学试卷回忆发帖时间:20043、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和一般病例对照年11月15日23:34——akong(88研究的不同点) 名词解释:计算题:发病率、、AR、计算1、RRAR%PAR,、PAR% 三间分布以及各自的流行病学意义 随机对照实验、特异度Se、计算灵敏度2Sp 、约登指疾病的爆发漏诊率、数、如何提高灵敏度,误诊率, 偏倚阳性预测值,以及临床上如何提高阳性队列研究预测

值。 问答题:、给一个案例分析,让你分析会出现3. 1、临床科研研究原则?(不太确定了)是非题里面 有个怎么算检查的特异度灵敏度之类2、队列研究和实验性研究的研究方法的比较 一个表格,四个小题,让判断它的算法、给一个表格3是不是对的有问要用什么方法研究,对照选择另外有些RR啊,OR的原则,问暴露因素和腹泻的关系啊之类的 是非选择考了就忘记了、一个疾病怀疑为病因4A,要求设计 大题:一个研究方法! 1.队列研究和实验研究的原理和特点的以前流行病学的大题目是怎么样的发 联系和区别 18日22:48——7帖时间:2005年月 2.要研究喝咖啡和膀胱癌的关系nem(88) (1)性别,年龄,吸烟,咖啡的浓度,,30 记得最后一题是多分的大题吧一咖啡加糖否,这其中哪些因素你觉得应该问你是什么类型的,, 个研究需要配比处理选什么类型的 (2)需要对近期的饮咖啡情况进行调为什么查吗?让你设计好象是科研设计里考到的

一.计算题: 1.某双室模型药物快速静脉注射100mg,测得各时间的血药浓度结果如下: 时间(h)0.165 0.5 1.0 1.5 3.0 5.0 7.5 10.0 血药浓度 65.03 28.69 10.04 4.93 2.29 1.36 0.71 0.38 (ug/L) 请计算:α、β、A、B、Vc、T1/2(α)、T1/2(β)。 2.某患者口服某药100mg的溶液剂后,测得各时间的血药浓度数据如下: T(h) 0.2 0.4 0.6 0.8 1.0 1.5 2.5 4.0 5.0 C(mg/L) 1.65 2.33 2.55 2.51 2.40 2.00 1.27 0.66 0.39 已知F=1,求k, k a, t max, C max, Vd, Cl, AUC。 3.某药的治疗窗口2-10mg/L,分布容积为20L,半衰期为10h,如果给药间隔为 8h,请计算该药的维持剂量和负荷剂量。 4.静脉快速给药100mg,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方程为: C=7.14e-0.173t 其中C的单位是mg/L,时间t的单位为h。请计算: Vd;t1/2;总AUC;总清除率。 5.首剂负荷量静注后,立即以维持量恒速输注。如果稳态的上下限是15%,当 初浓度是下列两种情况时,请计算达到稳态所需要的时间。 a.80%的稳态浓度 b.500%的稳态浓度 二.问答题: 1.列举3种降低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 答:(1)在胃肠道中吸收时间不足 (2)在胃肠道的竞争反应 (3)在肝脏中首关效应的抽提 2.给出并简要讨论4种可能的血浆浓度和反应相关性不好的情形。 答:(1)活性代谢物的出现:因为反应是原形和代谢物的函数,而且体内原形药物有可能比活性代谢物更早消失,这样一来,药物反应与原形药的关系将失去意义。 (2)耐受性:随着药物的连续应用,它的疗效可能消失。在任何时候,药物反应的强度

临床医学研究项目申报书的撰写 第一节概述 一、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二、临床科研类型 三、科研项目申请前的准备 第二节研究设计报告书的基本内容与撰写方法 一、项目名称及摘要 二、立项依据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四、研究方案与可行性分析 五、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六、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 七、研究基础与研究团队介绍 八、医学伦理学问题 九、经费预算 十、对照检查提纲 科学研究的本质是创造知识,从事新知识的生产,因此科学研究工作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难度较高的脑力劳动,它具有继承性、创造性、探索性等基本特点。临床医学是一门理论进展快且实践性强的学科,临床医学科学研究对推动临床医学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如何做好临床医学的科学研究,提升临床医学在疾病诊治、预后、病因学等方面的研究水平,是每一位临床医生和临床医学学生面临的挑战。因此,在了解临床医学科学研究的种类及研究基本程序的基础上,掌握临床医学研究项目申报书要领,撰写出高质量的申报书,是医院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反应,是学科发展的标志,也是每一位临床医学工作者基本素质的体现。

第一节概述 一、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包括提出问题、验证假说和得出结论。其基本程序及主要步骤包括,查阅文献、提出临床医学科学问题、凝练科学问题、提出科学假说、制定研究计划及设计研究方案,撰写项目申报书,获得项目的资助,实验观察或调查、研究资料的整理与数据处理、总结分析、归纳研究结论、撰写研究报告及其推广应用等。 二、临床科研类型 要撰写高质量的临床医学研究项目申报书,首先要了解临床科研类型,按临床医学科学研究的任务来源、科技活动类型及研究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按任务来源分类可分为纵向科研任务、横向科研任务及自由选题项目。 1.纵向科研任务是指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下达的课题及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的各类科学研究基金,政府管理部门科研基金,如科技部卫生部的科学研究基金,以及单位科研基金。 2.横向科研任务是以横向科技合同为依据的,它主要由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它机构委托进行,研究经费一般由委托单位提供。 3.自由选题是根据学科发展和科技人员的专长,结合医疗卫生工作的实际需要由科技人员自己提出的研究课题。 按科技活动类型分类,有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发展研究。 1.基础研究是以认识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没有或者只有笼统的社会应用设想的研究活动。 2.应用研究主要针对某个特定的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目标开展的研究。 3.发展研究也称开发研究,是运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知识,推广新材料、新产品、新设计、新流程和新方法,或对之进行重大的、实质性改进的创造活动。 三、科研项目申请前的准备 1.文献调研文献查阅是课题选择的前提,是产生或形成临床医学科学问题假设的前提,通过文献查阅,了解本学科的整体发展水平,当前学科研究的热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重点汇总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重点考题汇总 名词解释 1. 临床流行病学 (clinical epidemiology)应用现代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 : 从患病群体探讨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和临床决策的规律,通过严格的设计、定量的测量及客观的评价,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 暴露因素:指接触过某种因素或具有某种特征或处于某种状态。这些因素、特征或状态称为暴露因素或研究变量。暴露因素可以是生物的、物理的、化学和机体的,是与疾病或某些医学现象发生有关的因素。 3. 真实性:也称效度或准确度,指测量值与实际值的符合程度,即测量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在试验的评价中,真实性是指待评价试验的测量结果与“金标准”测量结果的吻合程度。 4. 交互作用: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因子共同作用于某一事件时,其效应明显不等于该两个或两个以上因子单独作用时的和和/或积,称这些因子间存在交互作用。有时也称效应修饰。 5. RCT: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在病人中进行的,通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结果而确定某项治疗或预防措施的效果与价值的一种前瞻性研究。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选定患有某种疾病的病人,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病人施加某种预防或治疗的干预措施后,随访并观察一段时间,比较两组病人的发病结局,从而判断干预措施的预防或治疗效果。 6. Bias:即偏倚,是指在研究推理过程的任何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所获得的结果系统地偏离真实值。

7. 保护因素:影响人群发病率降低的内外环境因素称为保护因素。 8. 盲法: 为了避免试验的执行者与受试者甚至资料分析者一方或多方主观偏性的影响,使其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接受的是试验措施还是对照措施,这种试验方法称为盲法(blinding)。 9. 普查:是为了了解某病的患病率或健康状况,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范围的人群中每一成员进行的调查或检查。特定时间应该很短,甚至是某一时点。一般为 1, 2 天、1, 2 周或 1, 2 个月,最长不宜超过 2, 3 个月。特定范围是指某一地区或具有某一特征的人群。 10. RR (relative risk) :即相对危险度,是表示暴露与疾病等生物学事件关联强度大小最重要的指标,又称作率比或危险比,是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人群发病率或死亡率的比值,表明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性是对照组的若干倍。 11. 预后(prognosis) :是对疾病结局的概率预测,也就是指发病后疾病未来过程的一种预先估计。 12. Over matching:即匹配过头,把不必要的项目列入匹配,企图使病例与对照尽量一致,就可能徒然丢失信息,增加工作难度,结果反而降低了研究效率。 13. Double blind:即双盲,执行医疗措施的医护人员和受试者均不知道受试者的分组情况,接受的是试验措施还是对照措施。主要避免来自两方面的观察偏倚。 14. Nest case-control study: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又称套式病例对照研究,是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相结合的一种研究方法。研究开始时,首先选择一研究队列,收集暴露和疾病的有关资料,随访观察研究疾病的病例出现,并达到所设计的样本,将这些病例作为病例组,并在此队列用随机的方法选择非该病病人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暴露与疾病的关系,这种病例对照研究称为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第一章绪论 第二节临床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 一、临床流行病学的概念:是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基础学科,在临床医学的领域内,引入现代流行病学及统计学等有关理论,创新了临床科研的严格设计、测量和评价的临床科研方法学。 二、研究核心:应用其理论知识与临床研究的方法学,指导临床医学研究和循证医学实践,目的在于提高临床医学水平。 三、临床流行病学的特点:1.必须是以临床医学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2.研究对象是病人及其群体。3.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四、临床流行病学的任务:1.研究危害人民健康的最重要的疾病。2.培训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3.促进循证医学发展,提高临床医疗质量。 第三节流行病学与临床流行病学的关系 一、临床流行病学与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不同: 第四节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一、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第五节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学 第六节临床流行病学对临床医学的作用与价值 第二章疾病负担与临床研究重点的确定 第一节疾病负担的概念 一、疾病负担:指疾病(或伤害)、早死对患者、家庭、社会和国家所造成对健康和(或)经济、资源方面的损失程度。 第二节疾病负担测量的指标与意义 一、发病指标 (一)发病率 1.定义: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2.计算: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数/ 同时期暴露人口数)×k 3.应用:描述疾病的分布,反映疾病发生的比率,它的变化意味着病因因素的变化;帮助确定可能的病因,提出病因假设。 (二)患病率 1.定义: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 2.计算:(1)时点患病率=(某一时点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 该时点人口数(被观察人口数))×k (2)期间患病率=(某观察期间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 该时点人口数(被观察人口数))×k (3)患病率=发病率×病程,即P=ID 3.应用:(1)横断面研究的常用指标。(2)为医疗设施规划,估计医院的床位调转,卫生设施及人力的需要提供科学依据。(3)评价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程度。(4)通常用来表示病程较长的慢性病流行情况。 二、死亡指标 (一)死亡率

《矿床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 一、基本概念与名词解释(30分,每小题3分) 1、成矿作用6、海绵陨铁结构 2、矿体与矿床7、同生矿床 3、矿石的品位与品级8、风化矿床 4、交代作用9、矽卡岩矿床 5、同化作用10、矿石矿物与脉石矿物 二、填空题(30分,每空1分) 可燃有机矿床主要包括:、、和。 金属硫化物矿床易发生表生变化,发育完好的金属硫化物矿床的垂直表生分带,自上而下可分为:带、带、带。 岩浆矿床根据其形成作用可分为、和三大类。 伟晶岩矿床通常会发育带状构造,从伟晶岩体的边缘到中心,一般可分为①由细粒长石和石英组成的;②粗粒或文象结构由长石、钾微斜长石、石英、云母构成的; ③成分复杂的(矿床的主要部分)和④石英、石英-长石或石英-锂辉石构成的。矽卡岩矿床的形成过程可分为和两个成矿期,进一步可分为五个成矿阶段包括:①早期矽卡岩阶段即;②晚期矽卡岩阶段即; ③;④早期硫化物阶段即;⑤晚期硫化物阶段即。金刚石的母岩主要有和。 气水热液矿床的成矿方式主要有和两种。 世界上三个著名的斑岩铜矿成矿带为:、和。 根据含矿原岩建造在变质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变质矿床可以分为两类:铁锰等变质矿床为矿床;而石墨矿床则属于矿床。 三、论述题(40分) 中国金属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10分) 热液矿床的主要特征? (15分) 沉积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 (15分) 一、基本概念与名词解释(30分,每小题3分) 1、成矿作用:是指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使分散在地壳和上地幔中的成矿元素,在一

定的地质环境中相对富集而形成矿床的作用。它是地质作用的一部分。所以成矿作用与地质作用一样,按作用的性质和能量来源,可以划分为内生成矿作用、外生成矿作用和变质成矿作用。 2、矿体与矿床:矿体是指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和产状的,含有在现在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开采利用的有用矿物的一个连续的地质体,矿体是矿床的基本组成部分。矿床:矿床是地壳中某些有用矿物的集中产地,一个矿床可以是由单个矿体组成也可以是由二个或多个矿体组成。 3、矿石的品位与品级:矿石的品位是指矿石中有用矿物或元素的含量,可以元素%、矿物%、化合物%或者g/T,mg/T,g/m3等多种表示方法。矿石品位的要求,是随着选矿和工艺技术的发展而变化的。矿石的品级(或称技术品级):是指根据矿石的品位及有益和有害组份的含量确定的矿石的级别。例如磁铁矿矿石:平炉富矿石,TFe>55%;高炉富矿石TFe>50%;需选矿的贫矿石TFe>20-25%。对于某些非金属矿石,主要根据矿石或矿物的工艺技术特性以及不同用途和加工方法,也可把矿石划分为一级品矿石和二级品矿石,如云母、石棉等。矿石品级的划分,同样也是随着选矿和工艺技术发展而变化的。 4、交代作用:是指流体与岩石的接触过程中,流体与岩石相互之间发生了些组分的带入和一些组分带出的地球化学作用。这种作用是岩石(或矿石)与渗滤在孔隙中的流体发生化学反应、溶解作用与沉淀作用同时进行,作用的结果是原有矿物逐渐被溶失、代之出现一种或几种新矿物。交代作用在内生、外生和变质作用中都可以发生,是一种特殊和普遍的地质作用。 5、同化作用:岩浆在其形成和向上运移过程中,往往会熔化或溶解一些外来物质(如围岩碎块),从而使岩浆成分发生改变的地质作用。 6、海绵陨铁结构:是岩浆矿床的一种矿石结构。是在岩浆冷凝过程的晚期阶段,在矿化剂的影响下,矿石矿物(主要是金属矿物,如磁铁矿、钛铁矿)比硅酸盐矿物从熔浆中晶出较晚、充填在硅酸盐类矿物颗粒之间或胶结硅酸盐矿物(如辉石)而形成的一种矿石结构,它类似于在海绵体的空隙中充填其它物质后形成的结构。 7、同生矿床:矿体与围岩是在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同时形成的矿床,如沉积作用中形成盐类矿床以及岩浆分异过程中形成的钒钛磁铁矿、铬铁矿矿床都属于同生矿床。同生矿床一般成层状、似层状与围岩整合产出,矿石具浸染状、块状构造等。 8、风化矿床:风化矿床(风化壳矿床):是指陆地表层或近表层的岩石、矿床、矿石

一、有关矿床的基本概念 (一)矿产的种类 矿产的分类有多种方式,如按产出状态可分为气体矿产、液体矿产、固体矿产三种;按矿产的性质及其主要工业用途,又可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可燃有机矿产和地下水资源四类。 1、金属矿产 是从中可提取金属元素的矿物资源,按工业用途又分为: (1)黑色金属:铁、锰、铬、钒、钛等。 (2)有色金属:铜、铅、锌、镍、钴、钨、锡、钼、铋、锑、汞等。 (3)轻金属:铝、镁等。 (4)贵金属:金、银、铂、钯、锇、铱、钌、铑等。 (5)放射性金属:铀、钍、镭等。 (6)稀有、稀士和分散金属,可分为三类。 ①稀有金属:钽、铌、锂、铍、锆、铯、铷、锶等。 ②稀土金属:包括原子序数39和57-71的16个元数。根据地球化学性质又分为:ⅰ轻稀土金属(铈族元素):包括镧、铈、钕、钷、钐、铕等。 ⅱ重稀土金属(钇族元素):包括钇、钆、铽、镝、钬、铒、铥、镱、镥等。 ③分散金属:如锗、镓、铟、铊、铪、铼、镉、钪、硒、碲等。 2、非金属矿产 是从中可提取非金属元素或可直接利用的矿物资源。按工业用途又可分为: (1)宝玉石及工业美术材料矿产:如钻石、翡翠、红宝石、蓝宝石等。 (2)建筑及水泥材料:如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砂岩、珍珠岩、松脂岩等。 (3)陶瓷及玻璃工业原料:如长石、石英砂、高岭土、和粘土等。 (4)压电及光学原料:如压电石英、光学石英、冰洲石、和粘土等。 (5)工业制造业原料:如石墨、金刚石,云母、石棉、重晶石、刚玉等。 (6)化学工业原料:如磷灰石、磷块岩、黄铁矿、钾盐、岩盐、明矾石等。 (7)冶金辅助原料:如萤石、菱镁矿、耐火粘土等。 3、可燃有机矿产 是指可为工业或民用提供能源的地下资源。按产出状态可分为三类: (1)固体的可燃有机矿产:如煤、油页岩、地蜡、地沥青等。 (2)液体的可燃有机矿产:如石油。 (3)气体的可燃有机矿产:如天然气等。 4、地下水资源 包括地下饮用水、技术用水、矿泉水、地下热水和卤水等。

《临床流行病学重点》 一.绪论 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 疾病诊断疗效评价探讨病因循证医学卫生经济学评价临床决策分析 探索疾病的病因---描述性研究: A描述性研究 (三间分布:时间地点人群;常规资料,临床) B.形成假设 C 检验假设(分析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 D病因推断 探索疾病的病因---分析性研究 探索疾病的病因---实验性研究 卫生经济学评价: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用分析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设计、测量和评价 科研设计的内容: 科研目的和科研假设的确定科研设计方案的确立研究对象的选择 研究因素、研究指标的确定资料收集数据的处理研究质量的控制★科研设计方案: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 病例分析现况调查 分析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 实验性研究—临床试验 理论性研究 病因/危险因素的研究备选方案: 随机对照试验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描述性研究 (其中随机对照论证强度最高,描述性研究可行性最高) 预后研究的研究备选方案: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描述性研究 (其中队列研究论证强度最高,描述性研究可行性最高) 防治性研究的研究方案:随机对照论证强度最高 研究对象的标准: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研究对象分组方法: A.临床试验研究:采取试验措施?——实验组对照组;随机分组 B 病例对照研究:患病?——病例组对照组

C. 队列研究:暴露?——暴露组和非暴露组 研究因素和指标的确定:进行设计时要确定具体研究因素及其强度、单因素或多因素,以及研究因素的不同暴露水平和研究因素的实施方法等内容。 确定效应指标: 发病率死亡率治愈率有效率缓解率复发率毒副作用体征的改变实验室测定结果等 在选用具体指标时要考虑指标的: 关联性特异性客观性真实性可靠性 研究质量的控制:随机误差偏倚(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 二.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客观地描述疾病或某种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揭示的暴露与疾病间的统计学关联仅能作为因果推断的线索, 是因果关系探索过程中的第一步,一般事先不设对照组, 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研究类型: 现况研究/横断面研究纵向研究生态学研究 现况研究:在特定的时点或时期内,描述疾病或健康状态在某一特定范围的人群中的分布,探索某些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关系。时间越集中越好;测量指标以患病率为主;现况研究只能为因果联系提供线索 现况研究的目的 掌握目标群体中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 (测量指标以患病率为主) 提供疾病的致病因素的线索 确定高危人群 (普查、筛检) 为防制措施及其效果的评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现况研究的种类普查 (census) 抽样调查 (sampling survey) 普查在特定时点或时期,对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总体)进行调查。 优点:不存在抽样误差,确定调查对象容易普及医学卫生知识 缺点:工作量大,工作人员多,工作不易细致,质量难以控制,消耗人力物力财力,不适于患病率低、无简便易行诊断手段的疾病 适用情况: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

药代动力学12 第九章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动力学结 合模型 第九章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结合模型第一节概述 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PK)和药效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PD) 是按时间同步进行着的两个密切相关的动力学过程,前者着重阐明机体对药物的 作用,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及其经时过程;后者描述药物对 机体的作用,即效应随着时间和浓度而变化的动力学过程,后者更具有临床实际 意义。传统的药效动力学主要在离体的水平进行,此时药物的浓度和效应呈现出 一一对应的关系,根据药物的量效关系可以求得其相应的药效动力学参数,如亲 和力和内在活性等。但药物的作用在体内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其在体内的 动力学过程较为复杂。以往对于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研究是分别进行的,但实际上 药动学和药效学是两个密切相关的动力学过程,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 系。 早期的临床药动学研究通过对治疗药物的血药浓度的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DM)来监测药物效应变化情况,其理论基础是药物的浓度和 效应呈现出一一对应的关系,这一关系是建立在体外研究的基础之上的,这里所 说的浓度实际上是作用部位的浓度,但在临床研究中我们不可能直接测得作用部 位的药物浓度,因而常常用血药浓度来代替作用部位的浓度。随着药代动力学和 药效动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发现药物在体内的效应动力学过程极为复 杂,其血药浓度和效应之间并非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出现了许多按传统理论无 法解释的现象,如效应的峰值明显滞后于血药浓度峰值,药物效应的持续时间明 显长于其在血浆中的滞留时间,有时血药浓度和效应的曲线并非像在体外药效动 力学研究中观察到的 S形曲线,而是呈现出一个逆时针滞后环。进一步研究发现 血药浓度的变化并不一定平行于作用部位药物浓度的变化,因而出现了上述的一 些现象,所以在体内不能用血药浓度简单地代替作用部位的浓度来反映药物效应 的变化情况。针对上述问题 Sheiner 等人于 1979年首次提出了药动学和药效学结 合模型,并成功地运用这一模型解释了上述的现象。药动学和药效力学结合

第2章宝玉石矿床学总论 宝玉石矿床是一种特殊的矿床类型,在整个矿床学中只占较小一部分。由于我系地质学专业教学计划中没有开设《矿床学》课程,因此,对《矿床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作简要介绍是十分必要的。 一、有关矿床的基本概念 (一)矿产的种类 矿产的分类有多种方式,如按产出状态可分为气体矿产、液体矿产、固体矿产三种;按矿产的性质及其主要工业用途,又可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可燃有机矿产和地下水资源四类。考虑到宝玉石的具体情况,下列主要介绍后一种分类方案: 1、金属矿产 是从中可提取金属元素的矿物资源,按工业用途又分为: (1)黑色金属:铁、锰、铬、钒、钛等。 (2)有色金属:铜、铅、锌、镍、钴、钨、锡、钼、铋、锑、汞等。 (3)轻金属:铝、镁等。 (4)贵金属:金、银、铂、钯、锇、铱、钌、铑等。 (5)放射性金属:铀、钍、镭等。 (6)稀有、稀士和分散金属,可分为三类。 ①稀有金属:钽、铌、锂、铍、锆、铯、铷、锶等。 ②稀土金属:包括原子序数39和57-71的16个元数。根据地球化学性质又分为: ⅰ轻稀土金属(铈族元素):包括镧、铈、钕、钷、钐、铕等。 ⅱ重稀土金属(钇族元素):包括钇、钆、铽、镝、钬、铒、铥、镱、镥等。 ③分散金属:如锗、镓、铟、铊、铪、铼、镉、钪、硒、碲等。 2、非金属矿产 是从中可提取非金属元素或可直接利用的矿物资源。按工业用途又可分为:

(1)宝玉石及工业美术材料矿产:如钻石、翡翠、红宝石、蓝宝石等。 (2)建筑及水泥材料:如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砂岩、珍珠岩、松脂岩等。 (3)陶瓷及玻璃工业原料:如长石、石英砂、高岭土、和粘土等。 (4)压电及光学原料:如压电石英、光学石英、冰洲石、和粘土等。 (5)工业制造业原料:如石墨、金刚石,云母、石棉、重晶石、刚玉等。 (6)化学工业原料:如磷灰石、磷块岩、黄铁矿、钾盐、岩盐、明矾石等。 (7)冶金辅助原料:如萤石、菱镁矿、耐火粘土等。 3、可燃有机矿产 是指可为工业或民用提供能源的地下资源。按产出状态可分为三类: (1)固体的可燃有机矿产:如煤、油页岩、地蜡、地沥青等。 (2)液体的可燃有机矿产:如石油。 (3)气体的可燃有机矿产:如天然气等。 4、地下水资源 包括地下饮用水、技术用水、矿泉水、地下热水和卤水等。 (二)同生矿床和后生矿床 1、同生矿床 是指矿体与围岩在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矿床。如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矿床,由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形成的岩浆矿床等。 2、后生矿床 指矿体的形成明显晚于围岩的一类矿床。例如某些热液矿床,其矿脉切穿围岩,其形成时间明显晚于围岩。 (三)矿体的形状和产状 矿体是矿床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开采和利用的对象。一个矿体往往是由多个矿体组成,矿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产状。 1、矿体的形状 按矿体在三度空间长度比例的不同,可将矿体的形状分为三种最基本的类型:

【复习思考题】 1. 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研究内容与学科性质? 答:定义:临床流行病学是在病人及其群体中应用流行病学与医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科学地观察和解释临床事件,宏观研究临床问题的方法学。 研究内容: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是临床研究的设计、测量和评价。 学科性质:临床流行病学的基础是临床医学,是在临床医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方法学, 构成临床医学的重要基础课之一。临床流行病学具有以下 4个特点。 ?1.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以临床为基础,与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卫生经济学及社会医学等相关学科相互结合、互相渗透; ?2.以个体病例为基础扩大到相应的患病群体; ?3.由医院的个体病人诊治扩展到社区人群疾病的防治; ?4.对疾病的早期发现与诊治,以及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探讨, 大大提高了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2.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测量应注意什么? 答:测量是指应用定量方法来衡量和比较各种临床事件。在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分析中,需要应用频率测量指标和效应测量指标进行定量分析。为了准确测量效应,应注意以下几点。 1研究设计方案 选题、研究对象的选择与分组、观察指标的测量、质量控制、结论及其外推的客观性等。 2临床意义的评价

3研究结果的统计学分析和评价 描述性统计与推断性统计(显著性检验。 4研究结果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成本 -效果分析、成本 -效益分析、成本 -效用分析等评价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5临床适用性 3. 临床流行病学评价内容有哪些? 答:1研究设计方案 选题、研究对象的选择与分组、观察指标的测量、质量控制、结论及其外推的客观性等。 2临床意义的评价 3研究结果的统计学分析和评价 描述性统计与推断性统计(显著性检验。 4研究结果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成本 -效果分析、成本 -效益分析、成本 -效用分析等评价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5临床适用性 4. 何为横断面调查、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病因、危险因素?

《临床流行病学重点》 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 疾病诊断疗效评价探讨病因循证医学卫生经济学评价临床决策分析 探索疾病的病因---描述性研究: A描述性研究(三间分布:时间地点人群;常规资料,临床) B.形成假设C检验假设(分析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D病因推断 探索疾病的病因---分析性研究 探索疾病的病因---实验性研究 卫生经济学评价 : 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用分析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设计、测量和评价 科研设计的内容: 科研目的和科研假设的确定科研设计方案的确立研究对象的选择 研究因素、研究指标的确定资料收集数据的处理研究质量的控制

★科研设计方案: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病例分析现况调查 分析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 实验性研究—临床试验 理论性研究 病因/危险因素的研究备选方案: 随机对照试验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描述性研究 (其中随机对照论证强度最高,描述性研究可行性最高)预后研究的研究备选方案:队 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其中队列研究论证强度最高,描述性研究可行性最高)防治性研究的研究方案:随机对照论证强度最高研究对象的标准: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研究对象分组方法: A ?临床试验研究:采取试验措施?一一实验组对照组; B 病例对照研究:患病?——病例组对照组描述性研究随机分组 C. 队列研究: 暴露?暴露组和非暴露组

研究因素和指标的确定:进行设计时要确定具体研究因素及其强度、单因素或多因素,以及研究因素的不同暴露水平和研究因素的实施方法等内容。 确定效应指标: 发病率死亡率治愈率有效率缓解率复发率毒副作用体征的改变实验室测定结果等 在选用具体指标时要考虑指标的: 关联性特异性客观性真实性可靠性 研究质量的控制:随机误差偏倚(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 二.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客观地描述疾病或某种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揭示的暴露与疾病间的统计学关联仅能作为因果推断的线索,是因果关系探索过程中的第一步,一般事先不设对照组, 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研究类型: 现况研究/横断面研究纵向研究生态学研究

2017临床流行病学考试重点祁琪整理 临床流行病学 1.临床流行病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DME,即设计(design)、测量(measurement)、评价(evaluation)。即: 1)正确选择临床科研课题,进行科学的研究设计; 2)选择适当的测量指标; 3)从设计和测量的角度对临床医学的研究结果做出实事求是的综合评价,并得出科学的结论。 2.倾向性评分(Propensity Score)的基本思想和目的 倾向性评分是指在一定协变量条件下,计算出观察对象i接受处理(z=1)的条件概率 倾向评分评分目的:用一个综合评分(及倾向性评分)来代替所有已知的混杂因素,从而均衡各对比较组间各个特征变量的可比性,是去除混杂偏倚的关键性方法。 基本思想:将多个协变量的影响用一个倾向性评分值来表示(相当于降低了协变量的维度),然后根据倾向性评分值进行不同对比组的分层、匹配或加权,即均衡对比组间协变量的分布,最后在协变量分布均衡的层内或者匹配中估计处理效应。 倾向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目的(作用):用来处理观察研究的数据,减少数据偏 差和混杂变量的影响,消除组别之间的干扰因素。 倾向匹配容差是指在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时,如果匹配具有容差系数,对每个匹配变量所设计的容差,匹配容差可以用较小的数值填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输入一个0-1的数,越接近0越完全匹配,越接近于1,匹配越不严格,这里要试着找最佳点。当然“完全匹配”要丢失更多的病例,如果选0,有可能找不到匹配的记录。 3.临床疗效评价中,临床试验结果如何分析 最后分析的采用方法主要有几种,进行简要的说明 疗效评价:是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药物或防治措施的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即决定某种治疗方法是否有效、是否利大于弊。 欲比较A和B治疗的疗效差别,资料可有下列四种情况 1)意向治疗分析(intention-to-treat analysis , ITT分析)比较①+②与③+④,是在最后资料分析中包括了所有纳入随机分配的患者,不管被研究者的实际依从情况,它反映了原来试验意向干预的效果。ITT分析可以防止预后较差的患者在最后分析中被剔除,从而保留随机化分配的优点,所回答的问题更符合临床实际。 2)按实际完成治疗方案分析(per protocol , PP分析)比较②与③,不考虑与①和④,分析方法是按每一病人实际所接受的治疗来进行,剔除对治疗不依从的患者,很可能留下预后良好患者。PP分析不考虑其所接受的治疗是否随机分配而来,实际上已经破坏了随机化的原则。 3)实际治疗分析:比较①+③与②+④。分析方法是按每一病人实际所接受的治疗来进行。但因为比较的对象非随机组,可能存在选择偏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