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间美术造型与现代设计的关系

论民间美术造型与现代设计的关系
论民间美术造型与现代设计的关系

第2期郑军德徐华颖:论民间美术造型与现代设计的关系?69?

所说:“人们仿佛只活在今天。事实上人生活在从过去到现在的一个完整的时间里。漫长的人类历史把种种记忆和信息注入人类基因,同时也勾画了人类未来的梦想和愿望。”【¨也就是在我们的现代设计中民间美术造型何去何从的问题:完全背离传统而对西方现代设计进行纯粹的模仿显然是不可取的,这将使我们丧失本民族个性;但一味沉迷在传统的襁褓里,在我们的设计中简单地挪用,不注入新鲜血液,将会导致设计发展的停滞,最终只留下大批的古董拷贝。由此可见,在现代设计中,我们面对民间美术造型,继承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的。中国的现代设计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必然是建立在中国的传统基础之上的,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民间美术造型是一个多姿多彩的艺术宝库,而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借鉴、运用是当前设计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造型的延续

中国民间美术造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地沉淀、演变,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造型体系,是一种深厚、富有魅力的民族视觉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神和造物思想,折射出本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及情趣。以现代的视角梳理、解读民间美术造型,将会发现其巨大的视觉价值,是探索中国本土设计面向世界的重要资源。

许多被世界认同又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现代设计作品,都从民间美术造型中获得了灵感。民间美术造型的题材、内容及造型手法都是人民群众了解和熟悉的,是人们喜闻乐见的,符合人们的文化心理特征,在信息传递上不用解释,能够直接解读。民间美术造型在现代设计中具有独特的情感心理和视觉优势。我们能感受到中国传统造型的独特魅力和传统文化契合时代需求的完美的表现形式。如著名华人设计师陈幼坚先生的设计公司标志(见图1),标志以中国传统图形中的吉祥图案四喜人为原型(见图2),在形象鲜明的剪影图形中添加细白线,用来突出人物的细部和结构。新的标志图形象征设计公司创作灵感的循环不息,多元化的设计风格,以及公司与客户紧密合作、相互推动的亲密关系。四喜人这个民间美术造型中的吉祥图形被赋予了时代气息,深刻而贴切地承担起了宣传设计公司形象的角色,完美演绎了这一传统造型。再如国际瞩目的华裔建筑师贝聿铭,他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见图3)正是延续了简洁朴素、具有亲和力的江南民居为外部造型,将西方现代建筑原则与中国传统的营造手法巧妙地融合成具有中国气质的建筑空间,局部建筑形体的错动挪让,在造型上获得了园林建筑的风格,表达出建筑师对中国建筑民族化之路的思考与探索。

图1陈幼坚设计公司标志图2四喜人原型图3苏州博物馆当然民间美术造型在现代设计中的延续不是对造型元素的简单复制和拼凑,而是要对其进行深刻的理解和创造性的运用,使其富有时代特色。这种创造性的运用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造型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富有时代特色;或者把民间美术造型的造型方法与表现形式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来,用以表达设计理念,同时也体现民族特色。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第7卷?70?

二、寓意的传承

民间美术的某些造型一直被延续着、使用着,不仅仅是因为其具有审美意义的外形,在其产生的环境里,民间美术造型不仅是各阶段人们社会生活的反映,而且是当时人们审美观念的表现。它注重人的内在性情、情感体验及道德伦理等因素,带有明显的人本主义色彩。它把人视为主体,以物相补,认为“人是万物之灵”,从而使民间美术造物成了四季节令、婚丧寿宴、宗教礼仪、生男育女、居家劳动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艺术活动。另外,民间传统的伦理观念和社会意义也充分渗透于民间造物的过程及结果中,人的主体性、人伦性和情感性在实用造物形态中使物与人的内在心理相沟通,并在作品中体现出浓厚的人情味,从而使民间美术造物具有实用功能的合理性与自身价值和思想情感的人文化相结合,起着沟通宗族血缘,表达群体感情、愿望的作用,采用了中国本原的情感流露方式,而作为承载这样的精神情感的造型又是民族群体意识、感情气质和心理素质的反映,体现了阴阳相合生万物,万物永生不息的观念。正是由于其造型背后的内涵超越了时代,所以至今仍具有生命活力。

这些内涵最初大多源于自然崇拜和宗教崇拜,进而衍生出期盼“生命繁衍”、“富贵安康”、“祛灾除祸”等吉祥象征意义,正是由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企盼及对“意”的执著追求,才使“形”得以代代传承并发展。例如“日中有乌”、“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人们对阳鸟图腾的崇拜,使得中国传统的鸟纹有了阳鸟一朱雀一凤鸟的历史演变;太极图中“通乎阴阳”的鱼形纹饰,在历朝历代的器具装饰中都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民间美术造型中,还有一些固定的具有深刻的民俗意味的造型,如画喜鹊立于梅花枝头,谐音“喜(喜鹊)上眉(梅)梢”;石榴、葫芦、葡萄、莲花蓬寓意多子;虎寓辟邪、护生;桃象征长寿;五毒用于祛病消灾等(见图4),都表现了人民渴望幸福生活,以及嫉恶从善、饱满热情的思想情感。我们可以看出,每一个历史时期的造型的演变都是在其原始的审美观念上赋予其以新的形式,从而使这些造型不断地丰富与拓展。

中国民间美术造型背后的寓意是人们迷恋其造型的关键,不论古人还是现代人,对美好事物都一样心存向往,因而民间美术造型背后的吉祥寓意同样适用于现代设计,适用于传达现代人的设计意念。他们将是实用和审美相结合,传统和现代相融合,在现代设计中创作出极具中国特色的优秀设计作品。

图4剪纸:喜上眉梢石榴多子图图5奥运福娃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吉祥物以及火炬都是将民间美术造型中美好的寓意与现代的设计语言进行完美结合的实例。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见图5),设计师在他们的造型中融入了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以及奥林匹克圣火的形象。在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中,“鱼”和“水”的图案是繁荣与收获的象征,人们用“鲤鱼跳龙门”寓示事业有成和梦想的实现,“鱼”还蕴涵吉庆有余、年年有余的意思。欢欢的头部纹饰源自敦煌壁画中火焰的纹样。迎迎的头部纹饰融入了青藏高原和新疆等西部地区的民间装饰风格。妮妮来自天空,是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其造型创意来自北京民间美术造型——沙燕风筝,“燕”还代表燕京(古代北京的称渭)。妮妮把春天和喜悦带给人们,飞过之处播撒“祝您好运”的美好祝福。奥运会的火炬“祥云”(见图6)的设计也继承了民间美术造型中的“意”,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

第2期郑军德徐华颖:论民间美术造型与现代设计的关系?7l?

图6北京奥运火炬“祥云”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

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醒目的色彩效果,均

匀的分割比例,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火炬产生

高雅华丽、内涵厚重的整体设计感。

三、神韵的再现

中国民间美术造型的审美精神是由意境来传达的,讲究形似

神也要似,形神兼备,造型要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妙在有神。传

神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升华,深人体会和领悟造型的内在精神,创

造出超越传统物化表象的全新视觉形态,传达文化神韵。强调的

神韵、意境与现代设计追求的美感目标具有一致性。

虽然造型在每个时期的变化往往与前一个时期大相异趣,但我们仍能感受到这些形式多样的造型所特有的精神气质,不论是彩陶上稚拙的鸟纹和蛙纹、青铜器上狞厉的饕餮还是汉代漆器上飘逸的凤纹,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淘洗之后,仍然呈现出一种惊人的生命活力,感动着我们现代人。而这种神韵的传承来源于中国传统的造型观念,即中华民族特有的哲学观念和审美意识。

图7汉代漆器。瓦当上的凤鸟纹中国传统美学更强调主、客体统一的“整

体意识”,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

体,都遵循同一个本质规律,因而中国古代的

民间艺术家始终致力于“以整体为美”的创作,

将天、地、人、艺术、道德看作一个生气勃勃

的有机整体,把人的情感赋予物的形式,“借物

抒情”、“以形写意”、“形神兼备”。在这种

“天人合一”的整体世界观与“物我同一”的

审美观念的关照下,中国的民间造型艺术表现

形式不重“写实”重“传神”,不重“再现”

重“表现”,注重表现整体造型的气势,而不是对客观对象事无巨细地全盘描绘。还是拿“龙”这个在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艺术形象来说,不论在哪个朝代,不论是狞厉的、飘逸的,还是威武的,都极富生命的张力。而汉代漆器上的凤纹(见图7),甚至脱离了表现对象的原有造型,只提取了体现风鸟特征的一些造型元素加以变化组合,使得纹样似凤似云,舒卷自如,着重体现一种浪漫飘逸的气质。另外,民间造型艺术在意境上追求“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的境界,注重事物质的表现,往往是意到为止。绝不拖沓,“恰到好处”。例如汉代瓦当上的图形符号,画像石、画像砖上的各种造型,形象简洁概括,却又不失活力。

透过民间美术造型的历史延伸脉络,我们可以看出,造型艺术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下而不断地更新拓展,而其后的内涵与精神则是民族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也是民族形式的灵魂之所在。因此,要使中国的民间美术造型在现代设计当中得以延伸发展,打造新的民族形式,我们应该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找到适当的造型元素,表现合适的寓意,从而将意境与神韵表达出来。

四、造型表现手法的影响

民间美术造型给观众展示了一个五彩缤纷、轻松自由的艺术世界,如能看到肚子里有小老虎的母虎,两只蹄子走路、两只蹄子扶辕拉车的老牛,能开花、生藕、结子、生出胖娃娃的莲……诸如此类,不同时间、不同空间、运动和静止、人神鸟兽都可以集聚在一起组成一个整体,这种随心所欲、轻松

自由的创造令人难以想象。但民间美术创作中主体体现的造型手法的随意性不是随便产生的,而是来

?72?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第7卷

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衣钵、来源于中国民间传统视觉和知觉、来源于民间集体审美意识。我们从民间美术造型中的一些常用表现手法来看它们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一)平面化

民间美术造型中有很大部分是以平面造型方法表现对象形态特征,是中国民间美术独特的造型方法。以剪纸、皮影最为突出,它以二维空间中的轮廓造型为特点,用淳朴自然的形式美感、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和高度概括的创作风格成为我国艺苑中的一朵奇葩。

通过以上对平面剪影造型的了解,我们不难看出,它已经具备了现代图案设计的一些基本方法:高度地简化、概括;夸张与强调平面化处理,取消或减弱空间层次;突出强调影像美;减少重叠并秩序化安排;打破自然的比例法则;打破现实中的固定概念和观念。换句话说,中国现代图形设计中的许多装饰艺术规律和造型手法都是从民间美术的造型规律和法则中借鉴吸收而来的。

(二)多维空间化

中国的老百姓拥有质朴的思想情感和审美需求,对民间美术

造型崇尚完美,很少看到残缺的人物造型,往往把人物的全身、四

肢都一一表达出来,甚至是侧面的头部也要画上两只眼睛,乍看不

合理、荒谬,而且也不符合透视法、解剖学。然而,它却体现着质

朴和特有的时空观念,达到和谐统一的美学境界。像木版画中的门

神,常常是身架四肢,威武有力,充满画面的整个空间,显出一种

张力。另外,为了表现完整性,民间美术中常把不同角度观察到的

几组物体的特征作综合表现;又把不同时间、不同空问的物体与事

件组合在同一画面,表现事物的多层次、多角度与多瞬间这种利用

时间、空间综合造型的表现手法。王兰畔的剪纸作品《饲养员的一图8王兰畔《饲养员的一天》

天》(见图8),她把饲养员从白天到黑夜整整一天的劳动生活在一幅画面中表现了出来。左边是饲养员给牲口喂草料,他的娃正从外边挑水回来;中间是饲养员正在院里锄草,他的娃正在给他备草;右边是饲养员下夜班了,正在抽烟。体现了一种随心所欲运用超时空表现手法的能力。民间艺术家追求事物的完整性,不局限于视觉定点感,而是以全部的感性与理性认识来综合表现对象,把长期观察事物所获得的感悟用他们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地表现在作品的形象当中。而这些细致人微的观察力、随心所欲的时空表现能力、独特的想象力和充分的创造力,对于从事现代设计的人来说,是尤其值得借鉴的。

(三)抽象化

民间美术作品的作者,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他们往往不是对视觉印象

直接复制,而是根据自己心意和目的,对对象本身进行改造或修饰、规范。

他们往往因时、因材制宜,以抽象化的手法概括民间美术造型——夸张、提

炼其内在的精神实质,省略、简化其具体的外部形象,展现出物象自然、质

朴的本质风貌。这也是民间美术表现物象特征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作者根据

自己的审美理念,从生活原型中提炼出有寓意的形式,对形象的特点进行描

绘。久而久之,抽象化的造型代表了民间艺术审美意蕴中的一种独特风貌。

如贵州、四川、安徽等地的民间挑花图案中,都比较典型地表现了抽象图9苗族挑花造型

的特征,艺术家们将自然界中的花卉、蝴蝶、小鸟、鱼儿等自然形象进行抽

象处理,归纳为由几何线条组成的形式,似像又非像(见图9)。这也正适合了挑花的形式:利用布料的经纬线形成格子,在每个格子中绣上十字,图形自然就被处理成横竖相问的几何形,整体造型工整简洁,达到了概括而精练的艺术效果,其结构、形状,也都呈几何状。而民间美术中多形态的象征性几何纹样,并非是对自然几何结构、形状的直接摹仿,而是通过对自然物象的分析、归纳后,对复杂物象进行典型化、秩序化的变化提炼、删繁就简,从而提高了视觉冲击力、识别力。也正好迎合现代

第2期郑军德徐华颖:论民问美术造型与现代设计的关系?73-

设计图形语义谋求“视觉冲击力”,即强化主体。弱化次要部分的虚实表达方法相契合。不论是从看似非常有秩序、有逻辑的事物,还是从混乱无序、无规律的形中找出它们的构成方式、构成规律,分析观察法都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设计中对于这种抽象的几何造型法应用更是广泛,在标志设计中表现尤为突出。

图10适合形剪纸图◎◎固⑤图II三鱼共头.三兔共耳

(四)适形化

民间美术造型一直以来都是以实用性为主要目的,因此,在造型的过程中就会受到空间的限制,而这种限制恰好又为民间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发挥创造力的空问。在有限的空间中造型,或让造型适应有限的空间,是民间美术造型中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见图lO)。

我们不得不为前人的聪明智慧而叹服,把自然界中最普通的图形加以抽象变形,使之在似像非像的同时演绎为别有含义的符号。共用形,即以最简约的方式体现

要表达的寓意,运用“以一当十”、“言简意赅”的形式美法则。如敦

煌飞天藻井图案中心装饰纹样《三兔共耳》(见图lI),三只追逐奔跑

的兔子,本应有六只耳朵,艺术家运用共用形使耳朵只有三只,兔子奔

跑跳跃,围绕着适合空间妙趣横生。再如,意为四方童子并至,寓示子

孙绵延万代的《四喜人》,由两个娃娃的头、身、手、足巧妙连接,上

下左右四面能看到四个娃娃,又是一个图形共用的巧妙实例。再如,太

极图纹是中国吉祥符号中最原始、最基本的图形。它由黑白两个鱼形

纹组成,俗称阴阳鱼,形象地表达了阴阳轮转、相反相成是万物生成变

化根源的哲理,且不论它的深刻含义,单从图形设计的巧妙性来说,成

功地运用了图底反转,对比强烈却又融会合一。互动形与适合图形,使

抽象的形与周边的“环境”相得益彰,产生圆浑往复的气量感。中国虽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言说,但在民间美术造型的表达上却有凌驾于“单纯模仿自然”的艺术手法之上,正是这种不同寻常的造型体验才使中国民间美术造型一枝独秀。

其实,这些极具创意的设计方法,在我们欣赏荷兰图形设计大师埃舍尔的图形共用、图底反转、矛盾空间的知名大作时体会颇深。可以说,早在远古时期,中国民间美术大师已不知不觉运用的方法竟然是现代设计中的基本方法。

五、创作观念的借鉴

民间美术造型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人们在劳动之余为满足自身实用与审美的需要而创造的,因此其在创作观念上也具有独特性,而这种独特的观念也能为现代设计所借鉴。

(一)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统一

民间美术的造型是劳动人民生活的内容,是各式民俗活动的一部分。虽然它保持着艺术本质的质朴和纯真,伴随着人类的繁衍生息。构筑着劳动者的精神世界,尽管它的魅力让人魂牵梦萦,但它的第一特征仍是它的实用性,它的发生发展始终与人民大众的劳动与生活相伴相随。比如陕北一些地区窑洞的窗格比较小,为打破窗格小的限制,使窗花与窗格相协调,人们常常将窗花剪成四片,用十字分割状贴用。为使窗户透光,则强调剪纸的镂空艺术,从而形成虚实相生、阴阳错落,在符合实用的基础上产生美的效果。再如,一双绣花鞋不仅要好看,穿到脚上还要舒服等,它的美直接起源于功能,是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和谐统一的形式。这些物品既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实用品,又是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同时又融入了人类的设计思想。民间美术造型与设计原本就是这么水乳交融,难解难分。

而作为“为生活而创造”的现代设计更该把握好实用性与审美性的辩证统一。实用,始终是第一

论民间美术造型与现代设计的关系

作者:郑军德, 徐华颖, ZHENG Jun-de, XU Hua-ying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金华,321004

刊名: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VOCATIONAL ACADEMY OF ART

年,卷(期):2009,7(2)

参考文献(7条)

1.李泽厚美的历程 2001

2.潘鲁生论中国民间美术 1990

3.冯骥才鉴别草根 2006

4.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 1992

5.张道一;廉晓春美在民间 1987

6.潘鲁生中国民间美术工艺学 1992

7.王序黑川雅之的产品设计 2002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e018036272.html,/Periodical_zjyszyxyxb200902011.aspx

∴∴∴∴∴∴∴ 2006年拾月 总第162期 A R T &D E S I G N 艺术的产物,它以延绵不断的技术传承和个体化制作为主要特色,直到今天仍存在于我们的造物活动之中;而现代设计则是工业化的产物,可以理解为是将一种规划、设想和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在当下现代设计发展之势欣欣向荣的背景下,明了二者之间的异同将对我们进一步承传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富有时代性的现代设计大有裨益。 一、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差异及对比1.工艺美术的个体制作、手工产品与现代设计的大工业化、批量化产品的对比。一方面,工艺美术在农业社会中多以个体手工制作的形式实现其物质内容,在制作上多是个体手工产品;在宫廷或官府所属的作坊中,匠师们虽然有分工协作,但是这种分工仍然是作为个体制作行为的延伸方式存在的,匠师个体本身的技艺熟练程度对于工艺美术品的工艺水平和价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些出自名家之手的工艺美术品如元代雕漆名家张成和杨茂的雕漆、明代韩希孟的绣品都因为其制作工艺的精湛和制作者个人手工技术的高超而被后世视为传世佳作或名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工艺价值。 另一方面,作为机械文明产物的现代设计,规划和操作的是工业化、批量生产的产品,产品的创意性、改良性等设计由设计师完成;而产品的工艺水平则与机械化生产条件包括机械设备的先进程度、新材料新技术的开发应用等 其是民间的工艺美术;从事工艺美术创作的艺人不是社会生产性经济的主体,为数也不多,整个工业内的竞争不如其它生产性、经济性行 业激烈;整个工艺美术技艺的承传呈一种纵向的个体式、家族式、姓氏观念极强的形式,如“父传子、子传孙”、“传男不传女”等手艺传承规则被多数传统的民间手工艺者严格遵循。这样一来手艺的私密性、家族性继承使其工艺美术产品保持了良好的个性、家族特色及信誉,形成类似于现代社会所推崇的品牌效应,但同时由于缺乏交流也阻碍了工艺美术行业整体技艺水平的进步与提高。而就高档工艺美术品(大多是宫廷官府用品)来说,作为奢侈而富有赏玩意味的工艺美术品制作带有一定的官府垄断性和政治属性,更谈不上参与行业竞争,并受到一种不计工本的制作观念的影响。 现代设计作为工业社会的产物,伴随着工业发展对各类设计的需求越来越多和越来越系统,促使了近代设计教育的产生。自包豪斯 设计教育体系逐渐确立以来,关于设计的观念、 技术等知识被传授给广大准设计师们,他们学成之后,在一套不断多元化的设计教育思想体系的范畴内发挥个人的思维特色,使现代设计处于一个不断地被交流、探讨的过程之中。行业技术的公开性和学科交叉性也越来越强,其它学科如人体工程学、心理学、环境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被引入到现代设计实践当中,并对现代设计的变迁和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同时,现代设计已经成为商业利益得以实现的基本途径之一,其本身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商业活动的主体,作为经济利益的实现形式,其行业竞争呈现出空前的激烈和广泛。 4.工艺美术的贵族化、政治性、鲜明的等级性与现代设计的大众化、文化性之间的差异。 在封建王朝时期,工艺美术具有鲜明的等级性,其作品被严格地划分为官府制品和民间 「毛旭林 Mao Xulin 」 On Si mil ar iti es Hand icraf t and Mod er n Desi gn 宋代官窑粉青釉把杯 i g n 会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交通运输发达、艺术潮流国际化、流行趋势泛化等原因,尽管某些民族特质性的审美倾向还存在,但设计作品的地域性差别越来越淡化。 工艺美术时代,由于交通、民族交流等条件的限制,加上手工艺人与其作品之间亲密无间的、一对一的关系,不同地域的工艺美术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个人的作品更是在细节和整体风格上具有鲜明的特色。如元代的工艺美术则在大体上形成了南方重秀美优雅,北方偏雄壮宏大的整体局面。 当代艺术设计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各种现代性因素如经济一体化、交通运输发达、国际性艺术大交流而已经鲜见明显的地域差别,一种设计上的流行风格或趋势一旦兴起,其影响就会扩展到更大的范围或区域,进而形成一种在一段时期内和较大范围内比较稳定的艺术风格,如20世纪3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流线型运动”,其兴起后很快就影响到广大欧洲国家和世界上其它国家,形成了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流行趋势。 3.工艺美术的技术传承以纵向形式为主,在农业社会环境中,行业竞争相对平和,高档工艺美术品(宫廷用品)的制作反映出一种不计工本的制作观念;现代设计的技术性要素大多是公开的,处在机械文明和商业社会中,行业竞争广泛而激烈,经济效应和功能被视为现代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由于农业社会以耕织为主要的物质生产形式,工商业不占主要的经济地位,工艺美术品及其制作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相对微弱,尤 装饰 DOI:10.16272/https://www.360docs.net/doc/e018036272.html,11-1392/j.2006.10.008

试论民间绘画独特的造型语言 摘要:本篇论文着重从自然的空间与规律、精神层面的挖掘与感受、绘画的造型与构图、色彩的视觉与搭配等方面阐述了民间绘画的造型特点与表现方式。作者以物象与抽象的方式,从物质感觉与精神内涵的层面,总结与分析了民间绘画的造型特点,拓展了民间绘画的艺术空间,对民间绘画的创作、传承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造型;精神;构图;审美;视觉。 民间绘画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民淳风之美的结晶,蕴涵着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充分体现着劳动人民对生命的真情颂扬,对幸福信念和希望的热情追求。 民间绘画的造型是顺应了民间文化的观念、性质和特点而存在的,民间绘画文化观念同时决定了民间美术造型的面貌。大致来说,其造型的形式特征及方式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和独特魅力,幽默、夸张的造型,喜庆、热烈的色彩,儿童般天真的“环行透视”,都为其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在那质朴,粗犷,纯真,清新的画面背后,洋溢着劳动人民的真情实感,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和淳朴的古风。独特的造型语言,活泼多彩的表现形式,更给机械时代的人们以心灵的抚慰,让人们怀念乡土的温暖,重新燃起对

家园故土的眷恋。 一、民间绘画打破自然规律的造型语言 人们常将民间绘画的造型方法概括为变形、夸张、打破时空、表现动感等形式,并且将民间绘画的造型与西方现代派的毕加索、马蒂斯相联系,实际上二者的造型观念有着天壤之别,老百姓常自豪到说:我爱画啥就画啥,只要心里有,看不到的东西也可以画。在他们看来,画是“随心草”,各种造型并不拘泥于客观事物的现实性,而是一种主观的随意创造。劳动者不会用静止的眼睛去看物象,不仅能将一个物体的几个特征同时表现出来,还特别善于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几种不同事物,并将他们的特征在同一画面中进行综合表现,把物象之间所占有的时空体验尽情尽兴地整合起来。比如:老虎身上长着刀;老牛拉车可以两只蹄子走路,两只蹄子扶辕;打腰鼓的人三头六臂,七八条腿;把一个人从早到晚的劳动生活组织在一个画面空间里;把山前山后的动物,植物和人物形态都平铺在一个画面空间里,把天上人间,地下的景象统一在一个画面空间里…… 诚如庄子所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种打破时空概念的营造方式,是通过对物象实际接触后所获取的多方面有表及里的感性理解,以平面的表现手法肯定下来,构成一种解决多维感受的特殊格局,为大千世界丰富多样的物象相通、相融、置换等等,开辟了和谐的、理想的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 《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作用:中国民间美术内容种类繁多、寓意深邃、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特别是在当今世界文化大交融的情况下,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的特点,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征。进行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引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难点:使学生理解、喜爱民间美术的关键是要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图片等。 学生准备:自己家中部分民间美术工艺品一二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刚走进教室就感到这间教室的气氛与众不同。 问:走进这间教室有什么感觉? 答:有一种热烈的节日气氛。 问:为何有这种感觉?

答:通过四周的玻璃窗上贴满窗花(属剪纸艺术)。剪纸艺术属民间美术。 二、课堂发展 1、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 中国民间美术是由中国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民间美术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为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中国战国秦汉的石雕、陶俑、画像砖石,其造型、风格均具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魏晋后,士大夫贵族成为画坛的主导人,但大量的版画、年画、雕塑、壁画则以民间匠师为主,而流行于普通人民之中的剪纸、农民画、刺绣、印染、服装缝制、风筝等更是直接来源于群众之手,并装饰、美化、丰富了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世代相传且又不断创新、发展,成为富于民族乡土特色的优美艺术形式 2、民间美术的一般审美特点: (1)实用简洁,因材施艺。 (2)质朴率真,随意大方。 (3)热烈夸张,象征寓意。 (它在艺术上集中美和朴素于一身,表现出朴实明朗、火热向上的风格、散发着劳动人民那种内在的真挚、善良、坦率热情等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 3、欣赏民间美术: (1)因民间美术是民俗的载体,我们要结合各民族各地风俗民情欣赏。俗话说“十里不同俗”。各地、各族都有自己的节日与节日活动的内容。民间美术与这些节日紧密结合着。我们要欣赏它是如何“物以致用”、“就地取材”、“因材施艺”的。 (2)民间美术是表意的艺术之一。(即“想着怎么着就怎么着”不能用科学的解剖透视法去衡量它,也不能用专业美术的标准欣赏它的好坏、美丑而应通过民间美术特有的“吉祥美好”等情趣及稚拙的表现手法去感受、体会、鉴赏。) 4、欣赏作品 (1)年画 年画又称木版年画是一种运用木版彩色夸印在纸上的画种。它是我国民间过

民间美术创作特点 摘要:源自中国农业社会的民间美术,顺应了民间文化的观念、性质和特点。民间美术通过特有的观察和思维方式,以及对历史传统遣型的重新建构,实现了创作语言的自由和个性化的要求,具有强烈的审美感染力。民间美术表达了创作者真挚,朴素的情感,并使这种艺术形式最终实现了大众化。 关键词:民间美术;造型;表现;创作 民间美术的创作手段是以民族根源上流传下来的造型语言为基础,民间美术成为创作者对于自我主观意识的强烈自信。它们有一些共同的表现特征规律一一不以再现客观现实为目的,而形成了艺术创作中重视直觉、意念、臆断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以重建美好的现实、理想和必然。民间美术色彩热烈、喜庆,造型夸张、幽默,艺术形式生动活泼,表现技法质朴无华而又大胆、鲜明,使得劳动人民的情感在创作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一随意性的特点 民间美术的审美意象是追求情感上的真。因此,不注重形象上的真,“不求形似,但求神似”是主观的真实,创作的随意性就是基于这个道理。民间美术随意性的造型特点源于;民间艺人娴熟的技艺所创造的“熟能生巧”之作和因陋就简条件下的“弄巧成拙”。这类创作表现出“即兴发挥”,造型上显现“随意、稚拙”的特点。在创作过程中民间艺人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洒脱,他们的精力集中在创作主题的渲染上,乎略细节的处理,表现出一些违背生活常识的不合理情节,让理念服从于意念、情理服从于情感。在造型中并不完全依赖对自然的观察和简单的直观反映,而是靠记忆力,借助意象进行创作,这样一来造型的随意性也就顺理成章了。老百姓常说,“我想啥就画啥,只要心里有,看不到的东西也可画在纸上”。这些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中国民间美术创作者的心理状态,在他们看来,“画是随心草”,表达了民间美术创作的自由性、随意性,同时又反映了老百姓对待现实生活、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当你询问民间剪纸艺人,为什么侧面牛的眼不是一只?他们说:因为牛都长着两只眼睛;为什么大牛肚子里有一只小牛?他们说:牛怀着孩子就是这样的。这是他们所见,在他们眼里,这是最写实的。民间美术创作的随意性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艺术世界:老虎身上长着刀;老牛拉车可以两只蹄子走路、两只蹄子扶辕;打腰鼓的人可以三头六臂、七八条腿;老虎可以赶来拉碾,耕地的两头牛背靠背躺在地上;莲花开花、生藕、结子、生出胖娃娃都在一起,鹊桥相会里有牛郎织女、天上人间、日月星辰、银河、燕子,河里还有牡丹鲤鱼等等。不同时空、人神鸟兽都可以集聚成一个整体,这种随心所欲、轻松自由的创作令人难以想象。他们以为自己的剪纸、绘画、泥塑最正确地再现了客观现实。他们没有像专业艺术家那样有意识地概括、简化、夸张、重新组合。民间美术造型的“心里有”、“爱啥就画啥”是他们自由无羁、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的心理写照,他们并没有将自己心灵的感悟当作是真实的客观存在,所表达的只是“心里有”的东西。在审美创造活动中自己既是审美主体,又是客观的观察者;既可以自由地面对审美客体,又在冷静地注视自己。“爱啥就画啥”是一种“心上之音”、“得意忘象”的审美境界,强调审美创造的自我意识;而在艺术表达的时候则是积极主动的,客观现实物象都被纳入到作者的审美范畴中,各种造

2021年七年级美术民间美术教案 课业类别:欣赏课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欣赏民间美术作品首先要搞清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了解民间美术的一般审美特征,初步掌握民间美术的一般欣赏要点。 民间美术是在我们劳动人民社会生活中发生、发展,流传了几千年的美术品种,它存在于劳动群众生活的衣、食、住、行、用各方面,其品种浩繁,本课选取了年画、风筝、玩具、剪纸、编织、地方民间美术作品——常熟花边等几类典型的中国民间美术作品进行介绍,分析其各自特有的造型特征及审美趣味,使学生初步地、较为全面地了解我国民间美术的辉煌成就,理解学习掌握民间美术基础知识,不仅仅是继承和发展民间美术本身的问题,同时也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我们进行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教育的需要。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的欣赏能力。

3.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1.讲清并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征,是使学生理解、喜爱民间美术的关键。 2.进行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引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准备:1、将课题分成六个小部分,学生分成六组,自由组合。 2、搜集整理各部分的材料。(图片、实物、网络资料、制作课件) 3、提前检查学生准备的材料是否充实,不足的教师给予补充。 4、课前把教师、学生准备的材料布置在六块版面上,变成小小展览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曾经有人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而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的民间美术。今天我们要在六个解说员的带领下,参观我们学生自己筹备的中国的民间美术馆。 最后要评出最佳解说员,最佳美术馆,最佳自创作品 二、新课内容

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艺术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叫XXX,来自美丽的大千故里,四川内江,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成为一名美术老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美版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美术第二册的第12课《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艺术》。下面我将按照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这五个部分加以阐述。 一、说教材: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艺术的特点有所了解、有所 认识,从而懂得如何去欣赏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艺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欣赏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艺术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 审美观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根据美术课程的标准要求和学生学习基础,并结合本节课教学要求,设计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工艺美术的历史,现状 2.能力目标:了解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艺术的关系,各自特色,分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根据高一学生认知程度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教学重点:讲解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艺术的关系,以及如何欣赏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艺术。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艺术的相关概念,培养学生对工艺 美术与现代设计艺术的兴趣及鉴赏力。 二、说教法: 教学大纲指出,老师只是学生学习中的辅助者和引导者,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力求突出教师为辅导,学生为主体的的特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主要采用讲授法以及教师设问学生讨论回答的方式进行教学。展示相关作品,不断地采用欣赏——设问———讨论——启发——回答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每个学生都在探讨中感受到乐趣,既培养了学生分析作品的能力又使学生在审美中获得快乐。 三、说学法: 高一的学生思想素质达到一定高度,自学能力较强,因此我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样的学法可以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之 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在物品的使用价值之外,同时对物品的 装饰性与美观度的要求也有了进一步提高。正因人们的这些心理需要,工艺美术 与现代设计艺术被广泛的应用到现实社会当中。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工艺美术与 现代设计艺术

论现代艺术设计与民间美术的结合 发表时间:2019-07-23T11:14:55.383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第09期作者:徐伟[导读] 对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关系及其结合路径展开分析,深入探讨现代艺术设计从民间美术中获得的启示及创新策略。摘要: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精华的民间美术,是人民群众依据生活需要和审美需要而自行创造的一种传统造型艺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民间美术形成了变化万千的造型、异彩纷呈的风格和富含智慧的内涵,不仅集中体现了民族情感,而且给了当前的艺术设计领域 以灵感来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现代艺术设计所推崇的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与淳朴、真诚的民间美术风格不谋而合,它们互相交融、互相影响,走出了一条民族化产业道路。下面即对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关系及其结合路径展开分析,深入探讨现代艺术设计从民间美术中获得的启示及创新策略。关键词:艺术设计; 民间美术; 结合; 1 现代艺术设计与民间美术之间的关系 现代艺术设计离不开民间美术在灵感上的激发与材料上的满足。虽然很多人说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并没有十分紧密的关联,认为民间美术已经失去了时代性和竞争力,无法再展现当代人的生活状态和风采了,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两者之间依然有着共同的民族和心理起源,并不是轻易就能划清界限的。下面分别从正反两方面对两者的关系展开分析。 1.1 现代艺术设计与民间美术关系的误区 当前,社会上存在一种错误的认知,一部分人认为无论是经济背景、文化背景、政治背景还是社会背景,现代艺术设计与民间美术都存在着诸多不同,尤其已经过时的民间美术已经无法给跟随时代发展的现代艺术设计提供灵感上的支持,更无法满足人们对艺术的高标准要求。这一思想认知是片面的,忽视了民间美术中蕴涵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特性。殊不知,这样的特质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并不会随着社会主要形式的变化而降低自身的魅力,相反,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想要摆脱无本之木的尴尬局面,现代艺术设计必须重新审视自身,从思想上提高认知。 1.2 现代艺术设计与民间美术关系的正解 从发展的源头来看,现代艺术设计有着很多与民间美术相似甚至相同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说,两者甚至是同源同宗、一脉相承。现代艺术设计与民间美术归根结底都是造物的文化,两者虽然在时代、经济、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但是在整个民族文化的体系中,生产力的物质文化属性是它们共同具备且不曾改变的。无论现代艺术设计与民间美术在表现形式上如何创新发展,都是从原始美术这一源头泛化出来的,除了实用性的要求,审美性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存在,甚至可以说,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离不开民间美术的贡献,尤其民间美术在发展过程中所沉淀下来的深刻内涵,更是给了艺术设计以丰富的灵感来源。这一点突出表现在:民间美术分布广泛,深入基层,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将其中的创造灵感与形式进行深入探究,从中选取精华部分融入现代艺术设计中,不仅可以创造出更加民族化、个性化的艺术设计作品,而且还能宣传中华文化,使东方神韵吹向世界,走入更多人的内心,极大地提升作品的影响力。 2 现代艺术设计与民间美术的创造性结合路径2.1 现代广告设计与民间美术的结合 广告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向人们传达信息或者进行相关宣传,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形式。它强调的是让人们在短时间内快速捕捉到创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因此必须要有巧妙的构思、集中概括的构图和强烈鲜明的色彩,要能够在有限的画面中促使人们从中产生联想,获得利息的价值。而这一目的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民间美术元素的融入与创新。这是因为民间美术代表着广大劳动者的精神风貌与民族特色,配合简洁的现代视觉语言、高科技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一种既有传统的审美特征,又有现代的时尚特色,获得理想的宣传效果。 民间美术的色彩是广告设计中需要优先考虑的因素。为了实现理想的视觉效果,设计师一般要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进行对比,以一种差异性的存在实现理想的艺术表现。民间美术饱含劳动创作者质朴、深厚、热诚的品质,其色彩运用中的简洁、强烈特质给了广告设计师更加丰富的创造灵感,尤其是色相、冷暖、补色对比等的合理运用产生了极强的视觉效果。 民间美术的构图、造型与广告设计有着相似的原理,虽然年画、剪纸、皮影戏等民间美术形式在构图的表现效果上不及现代广告设计,但是按构图角度划分,其实质就是二维的平面艺术形式。民间美术常常利用点、线、面来构成图像,以达到设计目的,现代广告设计同样如此。尤其在对比与统一、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表现手法上,两者也大多类似,不同的是,现代广告设计的色彩应用较之民间美术更加丰富。 2.2 服装设计与民间美术的结合 民间美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趣的象征之一,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魅力给了艺术设计更多的灵感。具体到服装设计而言,民间美术与之结合,给服装设计师带来了更多的灵感来源,拓宽了设计思路,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从手法看,在服装设计中,设计师对民间美术的应用并不是随便的,而是经过一系列的创造性方法应用的。 其一,变形运用。设计师可以将民间美术图案中的外形、结构和花纹进行删减,只保留其大致的形态特征和精髓的细节,强调在简洁中透露一种装饰美感。同时,设计师还可以对其进行夸张变形处理,以强调民间美术图案的装饰性效果,给服装增添亮点。 其二,分解组合。民间美术图案中的人物、花卉、老虎、龙、鱼等图案,并不是仅限于生硬的拼凑,更可以由设计师进行分解组合,提取其中的某些构成元素,为服装设计所用,成为更加现代的图案。这不仅可以强化服装的文化内涵,而且能彰显出一种传统与现代的混合式美感。但是,无论哪种设计方法都必须遵循一点,那就是对图案的寓意进行准确地把握与表达。 3 民间美术带给现代艺术设计的几点启示3.1 现代艺术设计要凸显民族化 走民族化的发展道路,正应了那句“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之所以要坚持民族化原则,是因为任何艺术形式的发展都离不开民族文化的支持。如果没有民族化的元素及内容进行加持,那么艺术设计领域中所呈现的众多艺术作品就是没有归属的,难以引起人们的共鸣。以服装设计为例,如果设计师只强调新奇和另类,那么即便在其中加入了很多个性化的元素,但只要没有民族元素的装点与结合,极易使人感到空洞和无趣,呈现出混乱甚至乏味的设计效果,而这与服装设计的初衷是相悖的,因此,民族化的道路是艺术设计师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课业类别:美术欣赏操作课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欣赏民间美术作品首先要搞清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了解民间美术的一般审美特征,初步掌握民间美术的一般欣赏要点。 民间美术是在我们劳动人民社会生活中发生、发展,流传了几千年的美术品种,它存在于劳动群众生活的衣、食、住、行、用各方面,其品种浩繁,本课选取了剪纸、年画、风筝、玩具、编织、等几类典型的中国民间美术作品进行介绍,分析其各自特有的造型特征及审美趣味,使学生初步地、较为全面地了解我国民间美术的辉煌成就,理解学习掌握民间美术基础知识,不仅仅是继承和发展民间美术本身的问题,同时也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我们进行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教育的需要。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的欣赏能力。 3.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1.讲清并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征,是使学生理解、喜爱民间美术的关键。 2.进行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引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组织教学: 1、将课题分成六个小部分,学生分成六组,自由组合。 2、根据实物作品整理各部分的材料,展开讨论。 3、检查学生回答得问题是否充实,不足的教师给予补充。 4、课前把教师准备的材料布置在六块版面上,变成小小展览厅。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自我介绍 2、(把实物摆放在讲桌前展示-------)导入主题 曾经有人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而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的民间美术。中国的民间美术是我国五千年文明留下来的具有东方特色的遗产,是中华民族不

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的欣赏能力。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二.教学分析: 1.教材的地位、作用:中国民间美术内容种类繁多、寓意深邃、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特别是在当今世界文化大交融的情况下,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的特点,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2.教学重点: (1)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征。(2)进行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引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喜爱民间美术的关键是要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征。 4.教材的创造性运用: ①运用大量的实物资料进行教室环境的布置,创设情境。 ②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一些民间美术的工艺制作过程,促进教学目标的实

现。 ③播放反映现代福州民间美术状况的录像,使学生意识到在当今世界文化大交融的情况下,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的特点,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和长远的意义。5.教学方法:直观法、启发法、观察法、归纳法、讨论法、欣赏法 教具:部分民间美术工艺品、有关录像、多媒体课件 学具:自己家中部分民间美术工艺品一二件 三.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导入 展示剪纸图片: 问:走进这间教室有什么感觉? 答:有一种热烈的节日气氛。 问:为何有这种感觉? 答:通过四周的玻璃窗上贴满窗花(属剪纸艺术) 剪纸艺术属民间美术 2.讲授新课: 过程(出示课题:第十六讲乡土情浓——民间美术) (1)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播放有关录像) (2)民间美术的一般审美特征。(民间美术基本审美特点:①实用简洁,因材施艺.②质扑率真,随意大方③.热烈夸张,象征寓意.) 它在艺术上集状美和朴素于一身,表现出朴实明朗、火热向上的风格、散发着劳动人民那种内在的真挚、善良、坦率热情等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 (3)如何欣赏民间美术?

张道一先生就曾指出“民间艺术是一种本元文 化”。它是·切美术彤式的来源,义是美术创作的基础,不论宫廷艺术、宗教艺术、还是 现代艺术设计,它们的发展都离不开民间美术这个根源和基础.都应从民问美术这一本元性母体中吸取营养,才能更好地发展。无需质疑,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艺术在追求单纯、概括、简洁和表现哲学观念方面,存在着很多的沟通、交流、旺渗点,我们有很大的空间去深入挖掘..民间美术的内蕴,是现代设计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宅藏。 中国民问美术造型追求平衡、圆满、完整、喜庆, 其造型观念深刻地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古典哲学思想。民间荧术的造型原则具体地展示了中国传统民间文化观念中的太极阴阳学说。这种造型原则讲究“求全”、“求大”,忌讳残缺不全、形单影只。表现在民间美术具体的造型形态中即为:硕大丰满、完整团圆、对称偶数、黑向辩证、阴阳相守、动静结合。在民间美术造型原则中,不仅赋予自然万物以人格化的灵性,还创造出富有美学特色的程式化图式,使百姓无须挖空心思地苦思冥想,就可以轻i而易举地心领神会其深刻的内涵和美好的寓意。中外方方面面的设计作品运用_『中国民间美术造型元素。

一、圆形 “圆”这一造型基本元素总被寄托着“团圆”这种 特殊情感。对于家庭而言,团圆意味着相聚相守、无法 割断的亲情,是心中不断的思念;对于朋友而言,团圆 代表欢聚一堂.共渡人生的友情;对于中华民族而言, 团圆则是长久以来对领土完整、血脉归一的渴望,是两 岸游子互相融合、心心相印的体现。纵观中国历史,投 影巾有“圆”要素的立体造型占了大多数,如钱币多为 圆、立柱多为圆柱、瓦当多为圆形、器皿多为圆底、印 章也有圆形,如在秦代开始流传并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 蒜头瓶,整体是圆球、圆柱、圆环的结合体,它圆底、 鼓腹、直颈、通常在壶近口处成六瓣形蒜头。它在每个 转角处都用柔和、委婉的弧线处理连接;从传统审美I二 看.它具有和谐的柔美,优雅的自然美和装饰美;在功 能上,它的最大直径在下部瓶腹处.这使重心降低不容 易倾覆,长颈便于拿、取、倒,而颈身处的一圈突起义 防止滑落;在工艺上,它义容易加]二成型,并且用料比 较节省;综合以七多处优点,蒜头瓶一直被认为是优秀 的传统立体造型。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承载 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冈此,它被广泛的借用于现代包装设计巾。如“五粮液”的酒瓶,整体借助蒜头瓶流畅的 曲线、优美的造型,用晶莹剔透的水晶玻璃材料,从包

论民间艺术的形成发展和创新 姓名:唐梓铭 班级:12级文化产业管理1班 学号:28

摘要: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种类繁复,是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大众的、生活的、民俗的艺术。民间艺术反映着劳动人民独特的生活情趣,包含着丰富深刻的社会历史信息,代表着民众的审美理想。民间艺术的形态和形式包容了各种艺术门类,如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民间杂技等等。 关键词:民间艺术、传统艺术、创新 正文: 民间艺术遍布农村,在那里,几乎没有一个人不与民间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或者是创造者,或者是享用者,无不身置其中。然而,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高科技和先进的工业文明带来了物质财富的丰裕和经济的迅速增长,许多优秀的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渐趋消亡,随着人类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生存于民间的诸如手工艺品、民间交通工具、生活用器、生产工具每年都在遭受人为的手工艺丢弃和破坏,我们有理由像保护生态环境那样保护祖先为我们留下的传统民间艺术文化。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根,它来自生活来自民众。民间艺术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各种世事变迁而得而复失。在一个文化软实力竞争激烈的时代的到来,抓起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 民間艺术贯穿于人民生活的衣、食、住、行、生产劳动和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结合。民間艺术的随意性和意象性的造型方法,表现在大胆的夸张和变形,毫不受自然形态的束缚,可是又不使人感到荒诞,反而使人感到更可信、可爱。民間艺术创作中的随意性,并非是乱来,而是有其发展规律

中国民间工艺美术造型浅析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Models in Chinese Folk Arts and Crafts 一、民间工艺美术造型溯源Tracking Back to the Source of Folk Arts and Crafts 原始美术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美术形式。原始美术真挚淳朴,注重情感表达。绝假纯真,尤似童心,以最初一念之本心进行创作。民间工艺美术是直接脱胎于原始美术的艺术样式。惟有它,至今依然保留着原始美术“真挚与淳朴”的特色。The primeval art is the artistic form that was created by laboring people when they work and live. It is sincere and simple, focusing on the expression of love and emotions. It is also pure and childlike innocent, which was created with the original idea. The folk arts and crafts directly emerged from the womb of primeval art’s artistic styles, which is the only art that still keep the “sincere and simple” features of the primeval art. 1、民间工艺美术源于原始宗教与图腾崇拜Folk Arts and Crafts Originated from Religion and Totem Worship 在人类童年时期,原始宗教与原始文化混沌一体。原始美术初始,宗教是其直接的动因。原始美术是在原始宗教的母腹在孕育、诞生的。The primeval art and the primeval culture were mixed together when human beings just appeared on the earth. Religion was the direct driving force of primeval art when it is just created. The primeval art was emerged from the womb of primeval religion. *安顺傩戏面具Masks in Anshun Nuo Show *岩画Rock painting 剪纸Scissor-cut *彩陶Painted pottery 剪纸Scissor-cut *剪纸Scissor-cut 2、民间工艺美术源于原始神话与传说Folk Arts and Crafts Originated from Primeval Fairy Tales and Legends 神话与传说产生于远古时代。包含着原始人的信仰、哲学、审美等多种意识因素。民间工艺美术创造中许多神奇美妙的题材,怪诞可爱的形象,与原始神话有着极密切的渊源关系。Fairy tales and legends were created in the remote antiquity, which have a number of awareness factors of primeval people, such as, believe, philosophy, aesthetic conception, etc. There are a lot of magical and wonderful topics, as well as many fantastic and lovely looks in the creations of folk arts and crafts, all of which are very closely related with primeval fairy tales in the sense of their origins. *蜡染Wax printing ——神话故事Fairy tales *苗绣The Miaos’ Embroidery ——神话故事Fairy tales *泥塑Clay Sculpture ——兔爷A clay figurine with the head of a rabbit, 兔王The rabbit king *河南淮阳泥泥狗Henan Huaiyang Clay Dog *剪纸猪八戒背媳妇Scissor-cutting “Pigsy carrying his wife” *织锦老鼠嫁女Brocade “Mice get married” 二、民间工艺美术造型形态是原始美术造型的延续The Model Formations of Folk Arts and

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教育关系初探 文章概述了民间美术在现代设计教育中被忽视的现状,论述了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教育结合的必要性:突出教学特色,促进艺术设计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有利于对民间美术的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独特的艺术特点为当代艺术设计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民族特色。因此,民间艺术与现代教育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标签:民间美术;艺术设计;关系;传承;创新 艺术设计在当代人们的生活中占有着非常重要位置,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教育的紧密结合是当今中国艺术设计传承与发展的必要条件,[1]是历史发展的时代产物。民间美术贯穿于人民生活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是当代艺术设计教育快速的发展根基。民间美术几千年文化的传承使每个作品都显示出人类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它只有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民间美术的概述 民间美术是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其早期可追溯到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一般意义上的民间美术范畴指民间绘画和民间工艺;广义上的主要表现为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物质生产方面,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民族性、群体性文化特征,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纯真生活的挚着追求。民间美术是由人民群众创作的,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主要的目的是美化环境、丰富民间民俗活动,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世代相沿且又不断创新,它具有民间传统的乡土特色,是组成各民族传统艺术的重要因素,也是很多现代设计创作的源泉。 二、民间美术在现代设计教育中被忽视 民间美术作为民间艺术欣赏的对象,其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具有使用性、审美性、地域性等特征。[2]首先,它有生活的实用性,和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它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次,它是美的化身,是不同时期人们对美的情感的表现,是实用与美丽结合的产物。第三,民间美术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民俗文化,不同地域的作品也必然会千差万别,但又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所以它也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物化形式。 国内外很多知名的设计师的讲授艺术设计课的时候,很多都会用到太极、阴阳、八卦之类的中国几千年来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文化,这种民间的不被大多数人看好的文化却被国内外知名的设计教育家视为“珍宝”。但目前我国很多大学的设计专业没有开设民间美术相关的课程,很多民间艺术没有被我们很好的挖掘、收集和整理,一些极有价值的民间技艺也面临失传的局面。同时,我们艺术设计专

民间美术造型上的完美性 民间艺人对事物的完整、全面的追求一一崇尚完美,这便是“天人合一”思想与人们主观情感同外界事物同形同构的关系所致。圆满完美的造型观,反映出民间美术“求垒”、“求美”的特点。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中,有一基本信条:就是一切事物莫不在变化之中,宇宙是一个变易不息的大流。中国人自古形成了往而复返的空间观念和周而复始的时间概念。古人的这种宇宙观与人生观与佛教哲学上“因果报应”、“三世轮回”的人生观不谋而合,表现在民间美术造型上即崇尚圆满完美,浑沌思维的整体性。民间艺人对事物的完整、全面的追求一一崇尚完美,这便是“天人合一”思想与人们主观情感同外界事物同形同构的关系所致。圆满完美的造型观,反映出民间美术“求垒”、“求美”的特点。 民间美术的创作是以全部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来综合表现对象,把长期观察所得到的体验充分表现在造型中。其一是通过透明透视,把对象的各个侧面和背部进行垒方位的展现,体现了崇尚完整、圆满的观念。所描绘的对象内外重叠或前后重叠,互不遮挡。例如:透过虎、牛的肚皮可以看到腹内的小仔,透过房屋的墙面可以看到屋内的景象等。民间美术之所以能突破透视规律的局限,在于民间美术抛开了自然对象的实体真实,即立体的、占有一定空间的真实,而是以全部感性与理性的认识来综合表现对象,观看得真实已让位于观念的真实,客体形象的真实已让位于心象的真实。这种造型的完美特征在各地的民间美术作品中都有体现,山东潍县木牌牟画中的骑虎,湖南年画“老鼠嫁女”不是在侧面身上出现正面头,就是在侧面头部出现正面的两只限,产生二维平面上的多维感。质朴的思想感情和审美需求,形成对民间美术造型的完美性要求。其二是通过看不见的内部真实,表现出造型上的求全求美,在表现石榴、葫芦、南瓜一类的瓜果时往往剖开物体,使其露出籽来,透过母鸡可以看到腹内的鸡蛋,公鸡肚子吞下了五毒,在老虎、牛、羊、鹿身上装饰梅花等图案。把完整与美好有机结合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其三是民间美术对事物完整、圆满的理想化审美定向。因此,在民间美术作品中,很少看到残缺的人物形象,讲究构图的完整性,常将画面看成独立的舞台,形成与外界隔离的小天地,通过完整形象的巧妙组合,达到集中、内向、充实、饱满的艺术效果。山东潍坊木版年画《男十忙》里描绘了十三个庄稼汉在耕田、耙地、种麦、锄草、轧垄、收割、运粮等田间劳动情景。《女十忙》画面中的十一个妇女,有的弹棉花,有的纺纱、捻线、织布,其间穿插有儿童、花猫、黑狗既填补了画面空白又活跃了气氛。在剪纸中男女老妇,衣服都饰以花纹,连老虎、狮子、鹿、狗动物身体上都描画出花草的形象,为的是使画面丰满、完整、突出喜庆热闹的主题。 为了达到完美的效果,民间美术的造型不拘泥于一般生活现象,创造出异想天开的画面,完整与美好有机结合,达到和谐与统一的美学境界。 培养对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需要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练习,通过对比让学生感知区分什么是美,什么更美,使学生能够用身体动作表现出美,并给他们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