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增刊格式表示

文献增刊格式表示
文献增刊格式表示

 2009206

21(3) 

编 辑 学 报

ACT A E D I T OLOGI C A

文后参考文献表中期刊增刊著录格式的探讨

阚 杰 王夏慧 陈春晓

(广东电力编辑部,510600,广州)

摘 要 针对G 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未对增刊的著录给出明确示例的情况,根据目前各大数据库对增刊的标志状况、文章中参考文献增刊的著录格式以及期刊社给出的对文后参考文献表中有关增刊著录格式的要求,分析对增刊的标志及著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文后参考文献;增刊著录格式;规范化

D iscussi on on descr i pti ve style of supplem en ts i n b i bli ograph i c references∥K AN J ie,WANG Xiahui,CH

E N Chunxiao

Abstract I n view of that no definite de monstrati ons of descri p ti on of supp le ments are dis p layed in G B/T7714—2005Rules for content,for m and structure of bibliographic references,this paper studies the marking status of supp le ments in vari ous maj or databases,the descri p tive style of supp lements in bibli ographic references in articles and the descri p tive style of supp le ments in bibli ographic references p resented by peri odicals publishing houses,analyzes the deficiencies existing in marking and descri p ti on of supp le ments at p resent and makes concrete p r oposals for s oluti ons.

Key words bibli ographic references;descri p tive style of supp le ment;nor malizati on

Authorπs address Edit orial Depart m ent of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510075,Guangzhou,China

1 问题的提出

关于增刊作为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G B/T 7714—2005[1]和光盘版规范CAJ2CD B/T1—2006[2]中均无明确规定和示例说明;调查各大数据库,其所用的标志符号不尽相同;不同期刊的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出现的增刊著录格式也千差万别:不仅给期刊编辑的文后参考文献著录工作带来困扰,而且影响期刊编排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为此,笔者对参考文献表中增刊的著录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增刊标志和著录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2 增刊的标志、著录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1 期刊本身对增刊的标志

1)中文期刊。无论是1998年的《期刊管理暂行规定》,还是2005年的《期刊出版管理规定》,都明确规定要在封面刊印正刊名称和注明“增刊”字样;文献[3]不仅规定应在封面上注明“增刊”字样,而且规定“如增刊多于1期,应有顺序编码,增刊序号,不应与期刊的原期次序号混同”;所以,中文期刊若是增刊,其封面上就应有“增刊”字样的明确标志,但对多于1期的该如何编号并未明确规定。

2)外文期刊。外文增刊一般在封面上以“Supp le2 ment”标志,有1期也有多期。外文增刊可能是卷增刊(Supp le ment,刊名与正刊相同,无卷、期号或沿用正刊的卷号[4]),也可能是期增刊(Supp le ment,刊名,卷、期号与正刊相同[4])。

212 编辑规范中对增刊标志的规定 G B/T7714—2005对具体怎样标志增刊无明确规定和示例,仅在6.1中有“文后参考文献原则上要求用文献本身的文字著录”,6.2有“卷期号、页码、出版年、版次等用阿拉伯数字表示”,7.2有“( )用于期刊年卷期标志中的期号”的规定。

CAJ2CD B/T1—2006也只是在讲文章编号问题时提到了增刊的标志,规定分别用“S1”“S2”等表示第1期增刊、第2期增刊等,用“S0”表示仅1期无编号增刊,而对于文后参考文献表中遇到增刊是否也照此进行著录并未说明,也没有给出示例。

213 数据库对增刊的标志 笔者在对国内几大数据库中的增刊标志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各大数据库对增刊的标志各有不同。

1)万方数据库形式。万方数据库中除少数用“zk”标志外,大多用缩写字母“z”代表增刊。例如:《高电压技术》2001年唯一增刊目次页标志为“2001 Vol.27zk”;《山西电力》2003年有2期增刊,其目次页中分别标志“2003,no.z1”和“2003,no.z2”。

2)中国知网形式。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统一用“S”标志,无论增刊只有1期还是第1期,均用“S1”标志。

3)维普形式。维普数据库用“A”“B”“C”“G”等加2位数字标志。例如:《高电压技术》2002年唯一增刊,标志为“2002年28卷B12期”;《安全与电磁兼容》2005年唯一增刊,标志为“2005年G00期”;《湖北电力》2005年第2期增刊,标志为“2005年29卷A12期”;《华东电力》2007年唯一增刊,标志为“2007年35卷C00期”。

4)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采用2种标志:其一为

962

编 辑 学 报第21卷

维普形式,其二为万方形式。例如《广西电力》2003年唯一增刊,标志为“2003,26(B10)”和“2003Vol.26, no.z1”,但大多数情况为维普形式。

由此可见,各数据库采用的标志是不一致的,万方和中国知网对唯一增刊与第1期增刊未加以区分,均用“z1”或“S1”标志,维普采用的标志原则更无法考证。

214 参考文献表中增刊的著录格式 对期刊参考文献中有增刊的文章进行调查,发现不同期刊著录格式各不相同,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19种格式:

1)刊名,年,卷(增刊):页码;

2)刊名,年(增刊):页码;

3)刊名,年,(增刊);

4)刊名,年,(增刊):页码;

5)刊名,×年增刊:页码;

6)刊名,×年增刊;

7)刊名,Vol.22,增刊,×年×月:页码;

8)刊名(增刊),年,(期):页码;

9)刊名(增刊),年,卷(增刊):页码;

10)刊名(增刊),年,卷(S1):页码;

11)刊名,年,卷(S1):页码;

12)刊名,年,卷(增刊Ⅰ):页码;

13)刊名,年,卷(增刊1):页码;

14)刊名第×卷增刊1×年×月;

15)刊名.年增刊1:页码;

16)刊名,×年×月增刊;

17)刊名,×年,卷(增刊:××专集):页码;

18)刊名,年,卷(Supp l2):页码;

19)刊名,×年,卷(Supp le ment):页码。

215 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目前增刊的标志或著录格式存在极不统一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标志较乱。有用“增刊”汉字的,有用增刊汉语拼音缩写字母的(zk),有用增刊英文缩写字母(S、Supp l、Sup)或全写的(Supp le ment),也有用期刊自行规定字母(A、B、C、G)的。各期刊和各数据库不统一,使编辑无所适从。

2)标志或著录不明确。无法区分是唯一增刊还是多期增刊,多期时不标序号,只标“增刊”“Supp l”“S”,或者唯一增刊却标序号“S1”“z1”,给读者或编辑查找原文献带来麻烦。

3)著录位置不同。有著录在刊名后,卷期处无著录的;有著录在年后卷期处的;有这2处全著录的。

4)著录细节各异。有的期刊在卷后的括号中著录增刊,如“卷(增刊)”“卷(S)”,有的不加括号,如“卷增刊“;多期增刊的序号,有的用罗马数字,有的用阿拉伯数字。

3 对策及建议

1)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对相应规范作修订或补充。G B/T7714作为一项专门供著者和编辑著录参考文献使用的国家标准,所起的作用很大;因此,建议修订时将对增刊的著录要求和内容等考虑进去,对增刊可能出现的各种形式,如卷增刊、期增刊等给出明确的定义,并对每卷多期页码不连续编排及连续编排的增刊给出明确规定及其中英文示例,使编辑、著者有法可依,有例可循。

根据笔者的经验,并参考陈浩元的意见[5],建议中文期刊的增刊著录采取以下格式:以“增刊”作为标志,多期以“增刊1”“增刊2”作为标志,只有1期增刊的标志为“增刊1”;卷增刊在卷号后加圆括号标注,期增刊在期后直接标注,无卷号的增刊在年后加圆括号标注;若中文参考文献有英文翻译或引用参考文献为英文时,则在相应位置用“Sup”标志。

2)各编辑部提供给作者的文后参考著录格式、著录用标志符号等,均应与G B/T7714一致,以利于作者正确著录参考文献。

3)编辑人员应认真学习G B/T7714,认真核实参考文献,保证同一期刊著录格式的规范统一,不能因编辑人员的不同而出现著录格式各异。

总之,任何期刊从业者都不能轻视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工作,只有从细节入手,才有利于期刊整体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4 参考文献

[1] G 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S].北京:中

国标准出版社,2005

[2] CAJ2C D B/T1—2006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

价数据规范[S].北京: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

2006

[3] G B/T3179—1992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S]∥新闻出

版总署科技发展司,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出版管理司,中国

标准出版社.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3版.北京:中国

标准出版社,2008:4032411

[4] 张亚莉.浅谈外文医学期刊中增刊的管理[J].医学图

书馆通讯,1996(1):29

[5] 陈浩元.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R].北京:新闻出版

总署培训中心,2008211

(2008211205收稿;2008212203修回)

072

中文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参考文献一律置于文末。其格式为: (一)专著 示例 [1] 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 [英]蔼理士.性心理学[M]. 潘光旦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二)论文集 示例 [1]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2] 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说[A].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册[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凡引专著的页码,加圆括号置于文中序号之后。 (三)报纸文章 示例 [1]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四)期刊文章 示例 [1] 郭英德.元明文学史观散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 (五)学位论文 示例 [1] 刘伟.汉字不同视觉识别方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1998. (六)报告 示例 [1] 白秀水,刘敢,任保平. 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1998. (七)、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性的注释,置于本页地脚,前面用圈码标识。 参考文献的类型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数据库 CP——计算机程序 EB——电子公告

超详细中英文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1、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2、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著作 [C]--论文集(一般指会议发表的论文续集,及一些专题论文集,如《***大学研究生学术论文集》[N]-- 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尽管有时我们看到的是从网上下载的(如知网),但它也是发表在期刊上的,你看到的电子期刊仅是其电子版 [D]--学位论文:不区分硕士还是博士论文 [R]--报告:一般在标题中会有"关于****的报告"字样 [S]-- 标准 [P]--专利 [A]--文章:很少用,主要是不属于以上类型的文章 [Z]--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可用字母"Z"标识,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常用的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DB/OL] --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 online) [DB/MT] --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 --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 --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 --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 --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很显然,标识的就是该资源的英文缩写,/前面表示类型,/后面表示资源的载体,如OL表示在线资源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周融,任志国,杨尚雷,厉星星.对新形势下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6):107-109.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Heider, E.R.& 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67. 2.专著类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参考文献一律置于文末。其格式为: (一)专著 示例 [1] 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 [英]蔼理士.性心理学[M]. 潘光旦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二)论文集 示例[1]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2] 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说[A].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册[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凡引专著的页码,加圆括号置于文中序号之后。 (三)报纸文章 示例[1]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四)期刊文章 示例[1] 郭英德.元明文学史观散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1995(3). (五)学位论文 示例[1] 刘伟.汉字不同视觉识别方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1998. (六)报告 示例[1] 白秀水,刘敢,任保平. 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1998. (七)、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性的注释,置于本页地脚,前面用圈码标识。 参考文献的类型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Bibliography)格式和要求的具体说明 一、总体格式和要求 1.本科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页应该单独起页。 2.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得少于10项,必须要有外文条目。 3.参考文献一般应包括尾注的所有条目,另外还可以列入自己读过的、对论文写作影响较大但未引用的文献。 4.参考文献中如兼有多语种条目,则应分开排列,先外语后中文。外语条目按照文献条目首词字母排序,中 文条目按照文献开头的拼音排序;如文献开头的字母或拼音相同,依序参照其后的字母或拼音排序。 5.参考文献同一个条目内部不可中英文夹杂,一般应与文献使用的语种一致,要么用英文,要么用中文书写。 6.英文文献字体是Times New Roman,使用英文标点符号;汉语文献字体是宋体,采用中文标点符号。 7.参考文献须悬挂缩进,即每一条目的第二行开始缩进5字符。 8.参考文献按1.5倍行距排列,不同条目之间空一行。 9.英文条目各部分的首字母需要大写,文献中的实词和超过5个字母的介词也需要首字母大写。 二、作者部分的写法 1. 英文参考文献中作者部分的写法: 作者姓氏, 首名中名. 如不是为了区别重名的不同作者,中名可省略。 例如:Shatzkin, Leonard. In Cold Type: Overcoming the Book Crisis.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82. 首名、中名可用首字母加实心点缩略表示: Shatzkin, L.. In Cold Type: Overcoming the Book Crisis.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82. 如有多个作者,从第二个作者开始姓、名不颠倒,即:作者1姓氏, 首名中名, and 作者2首名中名姓氏:Shatzkin, L., Stephen Crane, and Michael Jackson. In Cold Type: Overcoming the Book Crisis.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82. 2.中文参考文献中作者部分的写法: 作者姓名,后接空格。 如:廖七一“庞德与胡适诗歌翻译的文化思考”,《外国语》2003(6),第54-59页。 多个作者:桂诗春、宁春岩《XXXXX》,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编著:桂诗春、宁春岩主编《语言学方法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译著:尤金·奈达著,严久生译《语言文化与翻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 3. 若著者为公司或机构时,直接将公司或机构作为作者: 英文文献: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In Cold Type: Overcoming the Book Crisis.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82. 中文文献: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诗词翻译的艺术》,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 三、英文参考文献的格式 1.专著

Inventory management Inventory Control On the so-called "inventory control", many people will interpret it as a "storage management", which is actually a big distortion. The traditional narrow view, mainly for warehouse inventory control of materials for inventory, data processing, storage, distribution, etc.,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ti-corrosion,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means, to make the custody of the physical inventory to maintain optimum purposes. This is just a form of inventory control, or can be defined as the physical inventory control. How, then, from a broad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 inventory control? Inventory control should be related to the company's financial and operational objectives, in particular operating cash flow by optimizing the entire demand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cesses (DSCM), a reasonable set of ERP control strategy, and supported by appropriat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ools, tools to achieved in ensuring the timely delivery of the premise, as far as possible to reduce inventory levels, reducing inventory and obsolescence, the risk of devaluation. In this sense, the physical inventory control to achieve financial goals is just a means to control the entire inventory or just a necessary p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rganizational functions, physical inventory control, warehouse management is mainly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broad inventory control is the demand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the whole company's responsibility. Why until now many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inventory control, limited physical inventory control? The following two reasons can not be ignored: First, our enterprises do not attach importance to inventory control. Especially those who benefit relatively good business, as long as there is money on the few people to consider the problem of inventory turnover. Inventory control is simply interpreted as warehouse management, unless the time to spend money, it may have been to see the inventory problem, and see the results are often very simple procurement to buy more, or did not do warehouse departments . Second, ERP misleading. Invoicing software is simple audacity to call it ERP, companies on their so-called ERP can reduce the number of inventory, inventory control, seems to rely on their small software can get. Even as SAP, BAAN ERP world, the field of

参考文献建议 1、资料查询建议大家可以利用图书馆数据库: 中文资料查阅中文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读秀学术搜索、万方医药信息系统等相对权威的学术资源; 英文资料查阅英文数据库:Science Direct, EBSCO, PUBMED, MOSBY’S Nursing Consult(护理人员专用库),Springer LINk等,(读秀也有英文资料) 2、若是网络资源,可以参考一些官方的网站,如卫生部,卫生厅等政府网站, 其中会有一些政府政策文件、统计数据等。 参考文献格式要求(注意:红色字体显示是较常用的)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及其标识 参考文献类型专 著 论 文 集 报 纸 文 章 期 刊 文 章 学 位 论 文 报 告 标 准 专 利 析出 文献 其 它 数据 库 计算机 程序 电子 公告 文献类 型标识 M C N J D R S P A Z DB CP EB 二、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和示例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辛希孟.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4]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和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5]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6]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和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468-471 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e.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9]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f.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10]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g.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和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e018058721.html,/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 [12]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h.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英语毕业论文引用和参考文献格式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引用和参考文献格式采用APA格式及规。 一、文中夹注格式 英语学位论文引用别人的观点、方法、言论必须注明出处,注明出处时使用括号夹注的方法(一般不使用脚注或者尾注),且一般应在正文后面的参考文献中列出。关于夹注,采用APA格式。 (一)引用整篇文献的观点 引用整篇文献(即全书或全文)观点时有两种情况: 1.作者的姓氏在正文中没有出现,如: Charlotte and Emily Bronte were polar opposites, not only in their personalities but in their sources of inspiration for writing (Taylor, 1990). 2. 作者的姓氏已在正文同一句中出现,如: Taylor claims that Charlotte and Emily Bronte were polar opposites, not only in their personalities but in their sources of inspiration for writing (1990). 3. 如果作者的姓氏和文献出版年份均已在正文同一句中出现,按APA的规不需使用括号夹注,如: In a 1990 article, Taylor claims that Charlotte and Emily Bronte were polar opposites, not only in their personalities but in their sources of inspiration for writing. 4. 在英文撰写的论文中引用中文著作或者期刊,括号夹注中只需用汉语拼音标明作者的姓氏,不得使用汉字,如:(Zhang, 2005) (二)引用文献中具体观点或文字 引用文献中某一具体观点或文字时必须注明该观点或者该段文字出现的页码出版年份,没有页码是文献引用不规的表现。 1.引用一位作者的文献 (1)引用容在一页,如: Emily Bronte “expressed increasing hostility for the world of human relationships, whether sexual or social” (Taylor, 1988:11). (2)引用容在多页上,如: Newmark (1988:39-40) notes three characteristically expressive text-types: (a) serious imaginative literature (e.g. lyrical poetry); (b) authoritative statements (political speeches and documents, statutes and legal documents, philosophical and academic works by acknowledged authorities); (c) autobiography, essays, personal correspondence (when these are personal effusions).

参考文献书写格式 1参考文献必须在文中全部引用,引用次序需与所列参考文献的排列顺序一致。标准格式如下: 1 期刊(中文期刊须中英文对照)——著者.题名[J].期刊名称(外 文刊名可缩写、并省略缩写点),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1:冯玉才,冯剑琳.关联规则的增量式更新算法[J].软件学报,2004,9(4):301-306. 2 书籍——著者.书名[M].译者. 版次(第1版不注明).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2:竺可桢.物候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34-238. 例4:尼科里斯,普利高津.探索复杂性[M].罗久里,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88-96. 3 论文集——单篇论文作者.论文题名[C]//论文集编者.文集名.出 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5: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 [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例6: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C]//赵纬.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第五届大会论文集.西 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468-471. 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例8:张笔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2002. 5 专利——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例9:朱银昌,赵不贿.一种直交变流三相微特电机:中国ZL94244844.8[P].1996-08-10. 6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类别].(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类别代码:[DB/OL]网络数据库,[M/CD]光盘图书,[J/OL]网上期刊,[EB/OL]电子公告 例10:王明亮.中国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进展 [EB/OL].[1998-10-09]. https://www.360docs.net/doc/e018058721.html,/pub/wml/980810-2.html. 例11:江向东.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处理与图书管理系统解决方案[J/OL].情报学报,1999,18(2): 4[2000-01-18].https://www.360docs.net/doc/e018058721.html,/periodical/qbxb/ qbxb99/qbxb990203.

英文文献引用规范 1、文献引证 参考文献引用的规范按(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规范,本节提供部分实例,供参考。 1.1 正文中的引证 学位论文引用别人的观点、方法、言论必须注明出处,注明出处时应该使用括号夹注的方法,一般不使用脚注或者尾注。 1.1.1 引用整篇文献的观点 引用整篇文献(即全书或全文)观点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作者的姓氏在正文中没有出现,如: Charlotte and Emily Bronte were polar opposites, not only in their personalities but in their sources of inspiration for writing (Taylor, 1990). 另一种情况是作者的姓氏已在正文同一句中出现,如: Taylor claims that Charlotte and Emily Bronte were polar opposites, not only in their personalities but in their sources of inspiration for writing (1990). 如果作者的姓氏和文献出版年份均已在正文同一句中出现,如: In a 1990 article, Taylor claims that Charlotte and Emily Bronte were polar opposites, not only in their personalities but in their sources of inspiration for writing. 在英文撰写的论文中引用中文著作或者期刊,括号夹注中只需用汉语拼音标明作者的姓氏,不得使用汉字,如: (Zhang, 2005) 1.1.2 引用文献中具体观点或文字 引用文献中某一具体观点或文字时必须注明该观点或者该段文字出现的页码,没有页码是文献引用不规范的表现。例如: Emily Bronte “expressed increasing hostility for the world of human relationships, whether sexual or social” (Taylor, 1988, p. 11).

J——期刊文章 N——报纸文章 M——专著 更多请看下面: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A——文章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常用的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DB/OL〕——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 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 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 标准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 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 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GB3469 规定 ①期刊[J] ②专著[M] ③论文集[C] ④学位论文[D] ⑤专利[P] ⑥标准[S] ⑦报纸[N] ⑧技术报告[R]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例如: ①磁带[MT]②磁盘[DK]③光盘[CD]④联机网络[OL] 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例如: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②磁带数据库[DB/MT]③光盘图书[M/CD]④磁盘软件[CP/DK]⑤网上期刊[J/OL]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

一、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本 规范中采用 GB 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制编排。 二、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a. 主要责任者 (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b. 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c. 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d. 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e. 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f. 文献起止页码。 g. 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三、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对于数据库 (database) 、计算机程序 (computer program) 及电子公 告 (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要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 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英文引用及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如:MalcolmRichardCowley应为:Cowley,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Norris与IrvingGordon应为:Norris,F.&I.Gordon.;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EnglishLiterature,English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 [2]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Heider,E.R.&D.C.Oliver.Thestructureofcolorspaceinnamingandme moryoftwolanguages[J].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1999,(3):6 2–67.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4]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 [5]Gill,R.MasteringEnglishLiterature[M].London:Macmillan,1985:4 2-45.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6]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光明日报,1998-12-27(3). [7]French,W.BetweenSilences:AVoicefromChina[N].AtlanticWeekly,1 98715(33). 4.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8]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9]Spivak,G.“CantheSubalternSpeak?”[A].InC.Nelson&L.Grossberg (eds.).VictoryinLimbo:Imigism[C].Urbana:UniversityofIllinoisPress,1 988,pp.271-313.

英语论文参考文献精选3篇 英语论文参考文献精选1篇 英文及其它语种的文献在前,中文文献在后,参照以下标准执行。 期刊论文 Bolinger, D. 1965. The atomization of word meaning [J]. Language 41 (4): 555-573. 朱永生,2006,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2):83-90。 论文集论文 Bybee, J. 1994. The grammaticization of zero: Asymmetries in tense and aspect systems [A]. In W. Pagliuca (ed.). Perspectives on Grammaticalization [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35-254. 文秋芳,2003a,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 [A]。载文秋芳、王立非(编),《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55-259。 网上文献 Jiang, Yan. 2000. The Tao of verbal communication: An Elementary textbook on 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 [OL]. (accessed 30/04/2006). 王岳川,2004,当代传媒中的网络文化与电视批评[OL], (2005年11月18日读取)。 专著 Bloomfield, L. 1933. Language [M]. New York: Holt. 吕叔湘、朱德熙,1952,《语法修辞讲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译著 Nedjalkov, V. P. (ed.). 1983/1988. Typology of Resultative Constructions, trans. Bernard Comrie [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赵元任,1968/1980,《中国话的文法》(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M],丁邦新译。英语论文参考文献精选3篇英语论文参考文献精选3篇。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编著/论文集

论文后面的参考文献格式怎么写 J——期刊文章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参考文献的类型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数据库 CP——计算机程序 EB——电子公告 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 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 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

①期刊〔J〕 ②专著〔M〕 ③论文集〔C〕 ④学位论文〔D〕 ⑤专利〔P〕 ⑥标准〔S〕 ⑦报纸〔N〕 ⑧技术报告〔R〕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 ①磁带〔MT〕 ②磁盘〔DK〕 ③光盘〔CD〕 ④联机网络〔OL〕 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 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②磁带数据库〔DB/MT〕 ③光盘图书〔M/CD〕 ④磁盘软件〔CP/DK〕 ⑤网上期刊〔J/OL〕 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 三、举例 1、期刊论文 〔1〕周庆荣,张泽廷,朱美文,等.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J〕.化工学报,1995(3):317—323 〔2〕Dobbs J M, Wong J M. Modific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phasebehavior using polor coselvent〔J〕. Ind Eng Chem Res, 1987,26:56 〔3〕刘仲能,金文清.合成医药中间体4-甲基咪唑的研究〔J〕.精细化工,2002(2):103-105 〔4〕Mesquita A C, Mori M N, Vieira J M, et al .Vinyl acetate polymerization by ionizing radiation〔J〕.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2002, 63:465 2、专著 〔1〕蒋挺大.亮聚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27 〔2〕Kortun G.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M〕. New York: Spring-Verlag,1969 3、论文集 〔1〕郭宏,王熊,刘宗林.膜分离技术在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中综合利用的研究〔C〕.//余立新.第三届全国膜和膜过程学术报告会议论文集.北京:高教出版社,1999.421-425 〔2〕Eiben A E, vander Hauw J K.Solving 3-SAT with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s 〔C〕.//Proc 4th IEEE Conf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Piscataway: IEEE Press, 1997.81-86 4、学位论文 〔1〕陈金梅.氟石膏生产早强快硬水泥的试验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学

英文参考文献的格式 英文(例子): [01] Brown, H. D.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 Prentice Hall Regents, 1994. [02] Brown, J Set al.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J]. Educational Reasercher, 1, 1989. [03] Chris, Dede. The Evolution of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s: Immersion in Distributed Virtual Worlds[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ept-Oct, 1995. [04] Hymes, D.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M]. J. B. Pride; J. Holmes (eds). Sociolinguistics.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72. [05] L. E. Sarbaugh.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 New Brunsw-ick, N.J.U.S.A: Transaction Books, 1988. [06] Puhl, A.. Classroom A ssessment[J]. EnglishTeaching Forum, 1997. [07] Thomas, Jenny. 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 Applied Linguistics, 1983, (4): 91-111. [08] William B Gudykuns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y[M]. Beverly Hills, CA: Sage Pub, 1983. 1

英语优秀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作者:————————————————————————————————日期: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I.文内引用 (一)直接引用 1.引用中的省略 原始资料的引用:在正文中直接引用时,应给出作者、年份,并用带括号的数字标出页码。若有任何资料省略,使用英文时,应用3个省略号在句中标出(…),中文用6个(……);若两句间的资料省略,英文应用4个省略号标出(‥‥),中文用6个(……)。若要在直接引用插入自己的解释,应使用方括号[ ]。若在资料中有什么错误拼写、错误语法或标点错误会使读者糊涂,应在引用后立即插入[sic],中文用[原文如此]。下面是一些示例: 例一:The DSM IV defines the disorder [dysthymic] as being in a chronically depressed mood that occurs for "most of the day more days than not for at least two years (Criterion A) .... In children, the mood may be irritable rather than depressed, and the required minimum duration is only one year" (APA, 1994, p. 345). 例二:Issac (1995) states that bipolar disorder "is not only uncommon but may be the most diagnostic enti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similar settings .... and may be the most common diagnosis in adolescents who are court-remanded to such settings" (p.275). 2.大段落引用 当中文引用超过160字时,不使用引号,而使用“块”的形式(引用起于新的一行,首行缩进4个空格,两端对齐,之后每行都缩进)。 当英文引用超过40字时,不使用引号,而使用“块”的形式(引用起于新的一行,首行缩进5个空格,左对齐,之后每行都缩进)。 Elkind (1978) stat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