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近年来,在一些城市,高压线变电站难觅落脚之地,变电站建设遭受到非常大的阻力,由此引发的抗议事件屡见不鲜。在网上一搜索,就能看到很多例子:

北京昌平几十个业主阻挠高压线施工,担心电磁辐射影响;

青岛业主阻挠楼房旁建变电站;

广州变电站建设,因辐射之争受阻;

郑州红旗变电站规划多年未能落地,施工受到周围居民阻拦。

……

现如今,破解交流输变电工程的“邻避运动”,提高公众对输变电工程的可接受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课题。

变电站不“背锅”

事实上,世界卫生组织曾对60多个国家历时10年开展“国际电磁场研究计划”,其研究结论是:输变电项目产生的不是电磁辐射,而是低频的电场和磁场,因此,变电站并没有辐射。

公众陷入“闻电色变”的误区,究其原因,主要是担心、忧虑变电站和高压线的“电磁辐射”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和危害。

往往输变电工程建成之后,周边居民声称受到了“电磁辐射”的影响,危害了身体健康,有的变电站所在的村庄,则高压线路如蛛网密布……群众频繁上访甚至重访、群访,当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处理上访、纠纷,但处理效果不如人意。

而且,环境保护部对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工作非常严格,从低电压的110kV、220 kV、330 kV到超高压的500 kV、特高压1000 kV的交流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都有详细规定,要求必须进行电磁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评价书(表),召开专家评审会评审,并实行分级审批,由国家、省级环保部门根据环评等级进行审批与组织竣工验收。

政府公信力需提高

但毋庸讳言,近年来,群众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认可度不高,变电站周边居民群众的亲身感受常常与专家的意见相左,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的信访、上访越来越多,处理越来越难。

究其原因

一是输变电工程的科普宣传不到位,群众对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专业知识缺乏了解,以致口耳相传、以讹传讹。

二是相关单位在项目建设中与建成后,对变电站、高压线附近周边群众的静电感应、低频噪声诉求缺乏关注与解决密切相关。

从群众对输变电工程的上访、投诉看,反映较多的是阴雨天在高压线下经过时,手撑雨伞忽遭电击,恐惧不已弃伞而逃;每天听到高压线尤其是阴雨天发出的“嗞嗞嗞”低频噪声很难受;距离变电站一墙之隔的居民,家里的不锈钢水龙头、楼梯扶手会导电“麻人”、“打人”,甚至坚定认为周围人患病、得癌症都是输变电工程诱发的……当然,居民群众的意见、要求不一定全部合理合法,但毕竟他们生活在周边,每天亲身体验,所反映投诉的问题也并非空穴来风、无中生有。输变电工程建设的初衷是为了造福人民,但与此同时产生的负面问题带有相当的普遍性和持续性,既是民生问题,又事关社会稳定,如果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则会引发更大的社会群体性事件。

其实,我国每一个具体的输变电工程的选址、环评和建设,既要符合设计规范,又要符合环保要求。

我国《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第十条规定了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1千伏~10千伏5米,35千伏~110千伏10米,154千伏~330千伏15米,500千伏20米。在厂矿、城镇等人口密集地区,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的区域可略小于上述规定。更多强调的是对电力线路的安全和保护,而不是对周边、线下居民的保护。

相关条例

现行的《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对输变电项目评价适用标准是居民区域工频电场强度限值为4000 V/m,工频磁感应强度限值为100uT;变电站厂界噪声一般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GB12348-2008)2类标准

排放限值。以上标准未涉及变电站、线路所产生的感应电、低频噪声影响,环评的评价监测因子里也没有这些指标。

因此,在输变电工程选址、环评和建设中应充分考虑感应电、低频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在项目选址、设计、环评、审批、验收、运行等各环节提出明确要求,充分考虑输变电工程建设对周边居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让输变电工程更好地造福于人民。

消除恐慌怎么办

科普宣传很重要

而从输变电工程项目环评结论以及环境保护部门组织的现场监测结果来看,变电站周边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一般都没有超过国家的标准限值。

但周边居民往往对监测结论评价结果很难认同,他们只相信眼见为实,因为感应电和低频噪声对他们生活的影响摸得着、听得见,给环保部门处理信访投诉带来很大的困扰。

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输变电工程等电磁环境问题,专业性强,公众难以自行消化相关知识,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相关引导。

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开展经常性的输变电工程科普宣传,让群众免于恐惧。拓宽宣传渠道,通过电视、报纸、微信、微博等媒体,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宣传输变电工程专业知识以及国家的法律法规,让公众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免于心生恐惧,

更好的理解、支持电力事业的发展。而公众需要依靠科学,相信科学,才能够走出误区,踏实生活。

复杂电磁环境模拟系统

复杂电磁环境模拟系统 复杂电磁环境模拟系统用于在桌面环境下,采用射频注入的方式模拟各种真实复杂电磁环境,使被测设备在该可控环境下进行指标和功能测试,以检验被测设备在实际电磁环境下的性能,从而在研发阶段就解决被测设备在实际电磁环境下可能遇到的问题。 复杂电磁环境模拟系统可根据配置动态生成用户所需的多路具有复杂信号特征和复杂逻辑关系的电磁信号,包括通用信号、雷达发射信号和目标回波信号、运动目标和多目标信号、卫星通信和导航信号、测控及遥感信号、电子战信号等,并具备信号捕获、记录和动态回放的功能。 ● 具备复杂特征电磁信号产生功能,支持多音、连续波、各种脉冲调制、脉内调制、模拟调频调幅调相、数字调频调幅调相、噪声调制、频率捷变等 ● 具备多种用途信号特征模拟能力,信号特征库覆盖各种体制雷达、常规通信、电子战、侦察、遥感、测控、卫星通信、引导、导航定位、数据链等各种应用场景 ● 具备多通道相参、非相参信号产生功能 ● 具有基带、中频、射频多种信号形式输出能力 ● 具备运动目标信号特征模拟和动态场景模拟功能 ● 具备多目标信号模拟功能 ● 具备延时、多普勒、多径衰落等信道特征模拟能力 ● 具备多通道射频信号合成分配功能 ● 具备信号采集和动态无缝回放的功能 ● 具备远程控制能力 ● 具有良好的可扩展能力 概述 功能及特点

● 工作频段范围:DC~40GHz ● 最大模拟带宽:20GHz (f ≤20GHz ),2GHz (f>20GHz ) ● 输出功率范围:-80dBm~-10dBm (仪器端口) ● 输出信号典型相位噪声(1GHz):≤-79dBc/Hz@10Hz ,≤-124dBc/Hz@10kHz ● 频率转换时间:最短可达100ns ● 模拟器相位变化时间:10ms ● 一次试验单台模拟器的脉内信号形式:≥50种 ● 模拟信号脉冲脉宽范围:20ns~20ms ● 模拟信号脉冲PRI 范围:100ns~100ms ● 模拟信号达到时间精度:优于0.1ns 复杂电磁环境模拟系统分为软件平台、硬件平台以及信号检测系统三大部分。 软件平台由战场频谱管理软件、通用和专用信号库、电磁信号产生系统平台软件三部分组成。其中战场频谱管理软件用于设置模拟场景,定义一个复杂电磁环境及其作战序列、信号激励的逻辑关系;通用/专用信号库涵盖了通用信号库以及雷达目标和雷达信号模拟软件、卫星通信和导航信号模拟软件、 主要指标 系统组成

复杂电磁环境采集和记录.pdf

复杂电磁环境采集记录、分析回放系统

目录 1. 用途和必要性 (3) 2. 系统构成和框图 (3) 3. 信号实时采集单元 (4) 4. 信号长时间海量存贮单元 (5) 5. 信号离线软件回放和分析单元 (8) 6. 硬件信号回放单元 (10) 7. 总结 (11) 更多资料下载: http://www.ofweek.c om/topic/company/te k/

1. 用途和必要性 在雷达、频谱监测、卫星通信等领域常需要对复杂电 磁环境的背景和其中的信号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这 需要对现实中的各种信号进行采集存贮、分析和回放, 根据应用的不同,有的时候还需要对复杂电磁环境信 号进行长时间的记录,信号的采集时间从微秒到毫秒 到秒甚至是到小时级别,过去工程师常常因为无法定 位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干扰信号和记录通信信号的整个 过程而烦恼,同时即使能够记录小时级别的信号,对 巨大数据块的流畅分析也是工程师所急需的。 泰克的复杂电磁环境采集存储、分析回放系统具有很 强的实时信号采集功能和信号分析功能,可以直接采 集回放 IQ 信号,新的实时 DPX 存贮功能可以实时的 不遗漏的存贮频谱的 trace 和回放,按照不同的时间分 辨率,最长时间可以达到年级别的 Trace 存贮。对于 只关心频谱 trace 的应用来说,直接通过实时信号分析 仪就可以实现长时间的频谱曲线存贮。 有些时候,工程师需要将复杂电磁环境的 IQ 信号长时 复杂电磁环境采集记录、回放分析系统 间的采集下来,并将采集下来的信号进行时域观测、 频谱分析、调制识别、解调分析、脉冲分析、脉冲分 选等工作。那就要求该系统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 实时 IQ 的海量存贮,可以实现对复杂电磁环境的的信 号长时间记录,记录的数据可以通过专门的软件进行 分析处理回放。 泰克公司和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了复杂电磁环境长时间 采集存贮、分析回放系统,该系统充分发挥了泰克实 时信号分析仪的对信号的捕获分析能力,并配合固态 存贮设备仪器信号离线回放分析软件,实现了对复杂 电磁环境的监测、记录和分析的功能。 2. 系统构成和框图 泰克宽带信号长时间采集、存贮、回放系统包括信号 采集单元 ( 泰克实时信号分析仪 )、信号海量存贮单元 (TIQS 固态存贮 ),硬件回放单元 ( 泰克任意波形发生 器 ),系统分析软件组成。另外示波器也可以作为宽带 信号分析仪器。系统框图如下: 复杂电磁环境采集存贮、分析回放系统 TIQS I Q 输出 数据分析软件 TIQS 固态存贮离线信号 固 态 存 分析软件 固态存贮 长 时 间 存 贮 的 信 号 回 放 超带宽信号验证 RSA6120B 采集的信号进行回放 AWG70001A RSA6120B (复杂电磁环境仿真、回放) (复杂电磁环境采集) 图 1. 复杂电磁环境采集、存贮、回放、分析系统

_800kV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限值研究

陆家榆等:±800kV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限值研究第10期 (特高压输电技术专栏)±800kV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限值研究 陆家榆,鞠 勇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5) 摘要:±800kV直流线路的电磁环境限值是确定导线型式和线路结构的重要依据,确定合理的电磁环境 限值对保护环境和控制工程造价至关重要。对国际上交直流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电磁环境控制指标、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电磁环境标准进行了分析,结合国情,提出了±800kV直流线路电场、离子流密度、磁场、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的限值建议;根据电磁环境预测结果和限值,给出了±800kV直流线路的导线结构、极导线最小对地高度和不同极导线高度下的走廊宽度。结果表明:采用建议的限值来控制±800kV直流线路的电磁环境,其电场和离子流密度水平与我国超高压直流线路的相当;无线电干扰在国际上处于中等水平;可听噪声满足国家环境噪声标准。关键词:特高压;电磁环境;限制值中图分类号:TM723;TM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649(2006)10-0037-06 收稿日期:2006-08-19 基金项目: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资助项目(SGSC[2005]78) 作者简介:陆家榆(1957-),男,湖北钟祥人,博士,高级工程师(教授级),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高 压所(电磁环境所)总工程师,从事电磁场理论和计算及电磁兼容技术研究。E-mail:lujy@epri.ac.cn 0引言 直流输电具有线路输电能力强、损耗小、两侧 交流系统不需同步、发生故障时对电网造成的损失小等优点,特别适合长距离点对点大功率输电。采用±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对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用电需求,促进电力产业技术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实现跨大区、跨流域的水电火电互济,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实现全国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输电走廊利用率和保护环境的战略性举措。±800kV直流线路具有电压高、 导线大、单条线路走廊宽等特点,其电磁环境(电场、 离子流、磁场、可听噪声和无线电干扰)与±500kV线路的有一定差别,由此带来的环境影响将受到各方关注,须采取措施加以限制,使其满足环境保护要求。 1 电场强度和离子流密度 1.1 人在直流线路电场下的直接感受和暂态电击 直流线路的电场由导线上电荷产生的场(标称 电场)和电晕引起的空间电荷(离子)产生的场合成。空间电荷运动形成离子流。离子遇到对地绝缘体,将附着在该物体上使其带电,可能引起暂态电击。 人在直流线下会截获离子流,被截获的离子流通过人体入地。研究表明:要得到同样的感受,流过 人体的直流电流要比交流电流大5倍以上;而人在直流线下截获的电流又比能感觉的临界值小2个数量级。因此,人在直流线下截获离子流一般不会有感觉。 与交流线路不同,在正常运行的直流线路下,基本没有电场变化产生位移电流的现象。人在电场中的直接感受和暂态电击是制定直流线路电场限值需考虑的主要问题。 美国在直流线下进行的直接感受试验表明,对穿普通鞋的人,当电场为30kV/m时,毛发和皮肤才开始出现刺激感。ICNIRP(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指出,对大多数人,因表面电荷引起烦恼的感觉不会发生在25kV/m场强以下。前苏联研究直流电场效应后认为, 直流线路下的允许电场可达 50kV/m。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在直流线路下进行 的人体直接感受试验表明:毛发和皮肤对直流电场最敏感。在地面电场强度E<30kV/m的地方,皮肤感觉不明显;在E为30、35、38、44kV/m的地方,外露皮肤的感觉分别为有微弱刺激感、较明显的刺激感、很明显的刺激感和刺激感很强烈。离开高场强区后,皮肤刺激感立即消失,无任何不适反应。 暂态电击按其严重程度分为0类、第1类和第 2类。0类一般界定为可感觉的电击;第1类能使人 不舒服和引起疼痛并使肌肉出现不自觉反应,但不 中国电力ELECTRICPOWER 第39卷第10期2006年10月Vol.39,No.10 Oct.200637

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砥砺精兵劲旅

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砥砺精兵劲旅 1864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研究电磁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波理论,为人类揭开了电磁频谱空间的“神秘面纱”。150年来,人类在电磁频谱空间内不断进行探索,各种科技成果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便利人类日常生活的同时,也不断改变着战争的形态。现代作战特别是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如何提高驾驭复杂电磁环境的能力一直是强国军队必须谨慎面对和高度重视的现实课题。深入学习研究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训练,不仅能够认识复杂电磁环境的特性和规律,而且能够寻求有效应对复杂电磁环境的对策,让作战训练更加贴近实战、瞄准实战、融入实战。 克服认识误区,端正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训练指导 认识不到位,误区不克服,观念不转变,就很难适应复杂电磁环境对部队作战训练提出的新要求。要扎实推进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训练,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正视复杂电磁环境影响,克服无所谓思想,树立“将来必用”意识。复杂电磁环境是我军未来作战必然面对的客观现实,必将深刻影响参战部队的作战行动。必须正视复杂电磁环境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和诸多不利因素,加强对策研究与适应性训练,决不能感觉复杂电磁环境离我们很遥远而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仍然一味地靠老经验,走老套路;决不能觉得复杂电磁环境仅是一个新名词而等闲视之,我行我素。在作战、训练中,不能只考虑兵力、装备的多少,应同步考虑电磁威胁的

强弱;不能只考虑部队的机动速度、火力强度,应考虑部队的反侦察、抗干扰能力。指挥员要在复杂电磁环境中训,部队要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练,真正使复杂电磁环境下用兵成为各级指挥员的一种自觉行为,体现到作战的各个阶段,渗透到训练的各个环节。 认清复杂电磁环境特性,克服畏难思想,树立“真正敢用”意识。眼下,有种误区,就是觉得复杂电磁环境看不见、摸不着,神秘莫测,把握不住,怕出问题而回避复杂电磁环境,为考虑安全而不敢用电子干扰。在以往部队演习训练中,电磁蓝军常常因为可能影响预计的演习效果而被要求有限干扰甚至是暂停干扰,无形中降低战场电磁环境复杂程度。其实,复杂电磁环境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神秘和可怕,它具有动态性、对抗性、可控性、相对性等特性。一旦我们跨越了这个误区,充分认清了这些特性,不但可以很好地适应和驾驭,而且还能为我所用,从而从根本上避免重表面、搞摆练、套名词等形式主义,就能勇于迎难而上,敢于在复杂、逼真的电磁环境中真正拉开架势搞对抗,实现在“真抗实扰”中检验装备、摔打部队的目的。 挖掘复杂电磁环境利弊,克服惰性思想,树立“主动作为”意识。面对复杂电磁环境的影响,不应该束手无策,坐以待毙,而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挖掘复杂电磁环境的利弊因素,积极主动作为。唯有这样,才能做到趋利避害,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比如,复杂电磁环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各种信号密集拥挤、相互重叠,不可避免地会对侦察设备分选信号和电磁协同带来困难,但同时可以使我方有用信号隐匿在背景信号中,避免被敌方发现、连续跟踪或锁定,也可通过

电能质量限值计算汇总

第3章供配电网电能质量限值计算 3.1供配电网电能质量限值的定义 对供配电电网特定供电点的供电指标限值和用电质量指标限值称之为该供电点的电能质量限值。 供配电网电能质量限值不包括设备定型试验时对无条件接入公用低压供电系统的设备的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和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 供配电网供电质量指标限值包括供电电压偏差限值、电力系统频率偏差限值、三相电压不平衡度限值、电压波动和闪变限值、谐波电压限值、间谐波电压限值、电压暂降限值等。 供配电网用电质量指标限值包括负序电流限值、波动负荷产生的电压闪变限值、谐波电流限值、单个用户引起的间谐波电压限值、功率因数限值、有功冲击限值等、。 用电质量恶化是使供电质量变差的主要因素,因此用户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干扰水平常用用电质量指标衡量。 3.2供配电网电能质量限值计算的必要性 严格地控制用户或电力设备对电网的干扰水平和提高电网供电的电压质量需要较高的电网控制和管理成本,但是可以降低电网损耗,净化电网和电力设备的运行环境,使电网和电力设备更加安全高效运行,降低电力设备的设计制造费用。反之,如果放宽用户或电力设备对电网的干扰和降低电网供电的电压质量则会降低电网控制和管理成本,但是将使电网损耗增大,电网和电力设备运行环境恶化,增加电网和电力设备的运行故障,增大电力设备的设计制造难度和费用。 为了协调维护电力公司、用户和电力设备制造商三者之间的利益,以在整体社会成本最小的条件下,把电能质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需要一套统一而且完整的电能质量标准。电能质量限值计算实际上就是在相关各方的权利和利益平衡的基础上,按照标准为相关各方提供一个共同的遵守规范,进而在整个社会成本最小的条件下,通过相关各方的合作,在电力公司、电力用户和电力设备三者之间实现最大的兼容。 3.3供配电网电能质量考核 3.3.1公用电网公共连接点的电能质量考核(电网公司内部管理考核) (1)考核点

军工复杂电磁环境及防护

军工复杂电磁环境及防护 1.复杂电磁环境提出的背景 复杂电磁环境可以综合定义为: 在某一空间内由时域、频域、空域和能量域分布复杂的多种电磁信号叠加,它对电子装备、火工品、燃油和人员等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复杂电磁环境是综合性名词,主要用于顶层策划和宏观分析。实质上电磁环境都是复杂的、动态的,在技术设计层面都应进行分解和分类,成为可描述的技术参数。 1.1按电磁能量的来源划分有: (1)自然电磁现象和人为电磁现象 (2)我方电子装备辐射和敌方电子装备辐射 (3)无意电磁辐射(电磁兼容范畴)和有意电磁辐射(电子对抗范畴) 1.2按电磁场信号特性划分有: (1)随机或无规则波形 (2)无调制波形(脉冲,连续正弦波) (3)调制波形(脉冲调制,模拟量调制) (1)电磁环境集成的不确定性在电子装备使用过程中,使用方常常应用“复杂”这个词来形容装备附近的电磁环境,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电子装备在不同空间电磁信号的叠加是不确定的,电磁信号的组合受多种因素限制。 (2)电磁环境测量的不确定性

电磁环境测量数据受时间,方向及频谱等因素影响。测试结果具有统计特性,另外,在特定条件下,电磁干扰信号电平是很低的,例如雷达接收机极限灵敏度-110dBm,天线增益40dB。 其干扰信号用一般干扰测量仪或频谱仪是测不到的。 (3)未来战场上广泛使用电子对抗技术和强电磁脉冲技术,这些技术参数是不可预知的,并且攻防双方都应用可变参数。 为了进行电磁防护,提高电子装备的电磁生存能力,电子装备设计时需要对可能造成电磁干扰的电磁环境进行分类分析。 2.复杂电磁环境的分析 2.1电子对抗(电子战)和电磁环境效应内容的区别 电磁环境效应是在能量域研究电磁能量对电子装备、军械等的影响。主要涉及电子装备(含接收器通道外)对电磁能量敏感程度,并且要求对接收器通道内器件不损坏、不烧毁。 电子对抗是在信息域研究接收器通道内的电子对抗。主要通过信号处理剔除干扰,当然也应用了信道捷变频,天线旁瓣对消等措施。 电磁环境效应包含了一些电子对抗的内容,但电子对抗有其独特的技术内容,两者有较大区别。 2.2有关外部射频电磁环境 GJB1389A《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所提供的外部射频电磁环境包含人为和无意的电磁辐射,主要是由雷达和通信系统通过发射天线向特定空间或在近区所形成的电磁场,这些电磁场的统计特征值用峰值和平均值表示,平均值是模拟量调制的通信设备所产生的,而峰值主要是雷达设备产生的脉冲调制波,从标准中多个表格所提供的数值明显看出300 MHz以下频段电磁场的平均值与峰值相等,这是通信使用电磁波的特征,而在300 MHz以上频段电磁波平均值与峰值不相等。它们的比值就是占空比(占空比小于1)。标准中外部射频电磁场典型平均值为200V/m,峰值为2~3kv/m。

电磁屏蔽室的标准

电磁屏蔽室的标准

作者: 日期:

《讣算机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 HI?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汁规范》(GB50174-93) 《电子计算机机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SJ/r30003-9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065004-95) ?建筑内部装修设汁防火规范》(GB5O222-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J5005£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32-82) 《高性能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GB12190-90) 《电磁屏蔽室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J31470-2002) ?涉及国家机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要求》(BMZ1-2000) 项目设计要求、图纸及相关产品的企业标准及设讣规范。 二、屏蔽室设il原理: 计算机、通信机及电子设备在正常工作时会产生一定强度的电磁波,该电磁波可能会对其它设备产生丁扰或被专用设备所接收,以窃取其工作内容。同时,这些电子设备也需要在小于一泄强度的电磁环境下保证其正常工作。 屏蔽就是用金属板体(金属网)制成六而体,将电磁波限制在一世的空间范帀内使苴场的能量从一而传到另一而受到很大的衰减。屏蔽室就是利用其屏蔽的原理,用金属材料制成一个六面体房间,由于金属板(网)对入射电碱波的吸收损耗、界面反射损耗和板内反射损耗, 使其电磁波的能量大大的减弱,而使屏蔽室产生屏蔽作用。 由于屏蔽室内通常有人员和设备在里而工作,因此屏蔽室六而密闭的同时,必需留有人员及设备进出的屏蔽门,良好的通凤,室内所需的电源,信号的进出,必备的室内装修,以确保屏蔽室能正常工作。 因此影响屏蔽室屏蔽效能主要有以下因素:屏蔽室所用材料、屏蔽材料的接缝处理、屏蔽门、通风窗、屏蔽窗、电源线的滤波处理、信号线的屏蔽处理等。 屏蔽材料:1、厚度为l?5?3mm的冷轧或镀锌钢板。 三、技术方案: 1、性能指标: 执行标准:BMB3?1999《处理涉密信息的电磁屏蔽室的技术要求 和测试方法》C级磁场 lOKHz >7OdB 15OKHZ >95dB 一、设计依据:

复杂电磁环境基础知识

复杂电磁环境基础知识 一、概念 复杂电磁环境,是在有限的时空里,一定的频段上,多种电磁信号密集、交叠,妨碍信息系统和电子设备正常工作,对武器装备运用和作战行动产生显著影响的战场电磁环境。 二、复杂电磁环境的形成 (一)电磁应用活动是电磁环境形成的基础 电磁应用活动是以电磁波辐射、传播、接收为基础的各类使用电磁波的军用、民用活动,以及科学实验与研究行为。在电磁应用领域,将电磁波按频率或波长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构成了电磁频谱。无线电波和光波,包括X射线等都是电磁波,只是频率或波长有很大不同。 无线电波主要用于通信,是人类电磁应用活动最早涉足的领域。1904年日俄战争双方都使用了无线电。 雷达广泛应用于军事、国民经济和科学研究等领域的电子技术设备。1935年英国设计了世界上第一部实用雷达。 70年代以来,光波通信和激光制导、测距等广泛应用于战场,拓展了战场电磁环境的范畴,尤其是大功率激光的运用,使战场电磁环境向更深层次发展。 (二)电子对抗活动促使战场电磁环境向复杂演变 通信对抗、雷达对抗、光电对抗是电子对抗最基本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三个专业。通信对抗是采用干扰信号或干扰噪音减弱敌方的通信能力,或施放假信号欺骗迷惑敌人的通信联络。它的原理如同日常生活中当一个人在不太嘈杂的场合和你说话时,你就能听得见;但是当若个人同时和你说话或者环境噪声很大时,你就很难听清。雷达对抗主要有以下方式:有源干扰、无源干扰、目标隐身、反辐射摧毁。光电对抗主要方法有激光干扰、激光毁坏,施放烟幕、水幕,进行光电隐身和施放红外诱饵等等。 战争时期,由于电子对抗手段的大量应用,电磁环境呈复杂多变的状态,各种电子对抗行动,都要通过电磁环境为媒介来实施和达成,必然促使电磁环境更加复杂。 (三)信息化进程进一步加剧战场电磁环境的复杂化 由于信息化在根本上是建立在电磁活动之上的,电磁空间是信息活动的主体空间,电磁活动是信息活动的主体表现形式,当今社会和军队的信息化进程不可避免地加剧了战场电磁环境复杂化。 一方面,电子信息设备大量嵌入武器平台及弹药中,使战场电磁信号出现“爆炸性”的增长。在无线电用于战场的初期阶段,电台就是电台,雷达就是雷达,都属于单一的作战保障装备。

电磁兼容国家标准一览表要点

发表于 2006-11-20 21:19:08 电磁兼容国家标准一览表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类别对应国际标准 1 GB/T 4365 1995 电磁兼容术语基础IEC 50 (161) 1990 2 GB/T 6113.1 1995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基础CISPR16 1 1993 3 GB/T 6113.2 1998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基础CISPR16 2 1993 4 GB 3907 83* 工业无线电干扰基本测量方法基础CISPR16 1977 5 GB 4859 84* 电气设备的抗干扰特性基本测量方法基础 6 GB/T 15658 1995 城市无线电噪声测量方法基础 7 GB/T 17624.1 1998 电磁兼容基本术语和定义的应用与解释基础IEC 61000 1 1 8 GB 17625.1 1998 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基础IEC 6100 0 3 2 9 GB 17625.2 1999 对额定电流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基础IEC 61 000 3 3 10 GB/T 17626.1 1998 抗扰性测试综述基础IEC 61000 4 1 11 GB/T 17626.2 1998 静电放电抗扰性试验基础IEC 61000 4 2 12 GB/T 17626.3 1998 辐射(射频)电磁场抗扰性试验基础IEC 61000 4 3 13 GB/T 17626.4 1998 快速瞬变电脉冲群抗扰性试验基础IEC 61000 4 4 14 GB/T 17626.5 1998 浪涌(冲击)抗扰性试验基础IEC 61000 4 5 15 GB/T 17626.6 1998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性试验基础IEC 61000 4 6 16 GB/T 17626.7 1998 供电系统及所联设备的谐波和中间谐波的测量仪器通用导则基础IEC 61000 4 7 17 GB/T 17626.8 1998 工频磁场抗扰性试验基础IEC 61000 4 8 18 GB/T 17626.9 1998 脉冲磁场抗扰性试验基础IEC 61000 4 9 19 GB/T 17626.10 1998 衰减振荡磁场抗扰性试验基础IEC 61000 4 10 20 GB/T 17626.11 1999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性试验基础IEC 61000 4 11 21 GB/T 17626.12 1998 振荡波抗扰性试验基础IEC 61000 4 12 22 GB 8702 1988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通用 23 GB/T 13926.1 199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总论通用IEC 801 1 24 GB/T 13926.2 1992 〃静电放电要求通用IEC 801 2 25 GB/T 13926.3 1992 〃辐射电磁场要求通用IEC 801 3 26 GB/T 13926.4 1992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要求通用IEC 801 4 27 GB/T 14431 1993 无线电业务要求的信号/干扰保护比和最小可用场强通用 28 GB 4343 1995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电热器具、电动工具以及类似电器无线电干扰特性测量方法和允许值产品类CISPR 14 1993 GB 4343.2 1999 CISPR 14 –2 1993 29 GB 4824 1996 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电磁骚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和限值产品类CISPR 11 199 0 30 GB 6833 19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产品类 31 GB 7343 1987* 10kHz~30MHz无源无线电干扰滤波器和抑制元件抑制特性的测量方法产品类CISPR 17 1

复杂电磁环境的认识

一.复杂电磁环境的概念 1、几种典型的电磁环境的概念 1)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对电磁环境定义为:一个设备、分系统或者 系统在完成其规定任务时可能遇到的辐射或者传到电磁发射电平在不同频段内功率与时间的分布,即存在于给定场所的所有电磁现象的总和。 2)美国国防部认为,电磁环境(EME)是存在于防护区内的一个或若干个射频场 战场,在2009年指出战场电磁环境是军队、系统或平台在指定的作战环境中执行作战任务时,可能遇到的在不同频段辐射或传导的电磁发射体的功率与时间分布的作用结果。 3)前苏联军事百科全书中指出,电磁环境是影响无线电装置或其部件工作的电 磁辐射环境。 4)电磁环境的定义为:在特定行为环境里军队、系统或者平台执行其规定的任 务时可能遇到的,在各种频率范围内由辐射发射或者传导的电磁发射(水平)功率和时间分布的结果。它是电磁骚扰,电磁脉冲,电磁辐射对人员、军械和挥发性材料危害,以及雷电和沉积静电等自然现象的总和。[文献:刘尚和,孙国至。复杂电磁环境内涵及效应分析,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8.] 5)我国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战场电磁环境,就是指在一定的战场空间内, 由空域、时域、频域、能量上分布的数量繁多、样式复杂、密集重叠、动态交迭的电磁信号构成的战场电磁环境。 6)复杂电磁环境是指在一定的战场空间内,由空域、时域、频域和能量上分布 密集、数量繁多、样式复杂、动态交替的多种电磁信号交迭而成、严重妨碍信息系统和电子设备正常工作、显著影响武器装备的作战运用和效能发挥的战场电磁环境 7)简而言之复杂电磁环境,是指在有限的时空里,一定的频段上,多种电磁信 号密集、交叠,妨碍信息系统和电子设备正常工作,对武器装备运用和作战行动产生显著影响的战场电磁环境。电磁环境几乎涵盖了所有电磁现象。比如电磁兼容、电磁干扰、电磁脉冲、电磁防护等。 2.电磁环境的认知 电磁波最开始发现并首先应用于通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磁场在越来

复杂电磁环境下航空通信效能试飞评估

doi :10.3969/j.issn.1001-893x.2015.02.019 引用格式:刘满堂,张家新,刘悦.复杂电磁环境下航空通信效能试飞评估[J].电讯技术,2015,55(2):222-225.[LIU Mantang,ZHANG Jiaxin,LIU Yue.Evaluation of Aeronautical 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 through Flight-test in Complex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J].Telecom﹣ munication Engineering,2015,55(2):222-225.]复杂电磁环境下航空通信效能试飞评估 * 刘满堂1,**,张家新1,刘 悦2(1.中国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成都610036;2.成都天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都611731) 摘 要:根据复杂电磁环境下航空通信试飞要求,研究了航空通信效能试飞评估方法三在分析复杂电磁环境和通信效能评估的特点基础上,提出了复杂电磁环境的量化分级二通信效能试飞评估方法,实现了仿真二试验二试飞为一体的综合通信效能试飞评估,对航空通信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通信效能量化评估具有参考价值三 关键词:航空通信;通信效能评估;复杂电磁环境;量化评估;电磁干扰;电磁兼容 中图分类号:TN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93X (2015)02-0222-04 Evaluation of Aeronautical 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 through Flight -test in Complex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LIU Mantang 1,ZHANG Jiaxin 1,LIU Yue 2(1.Southwest China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Chengdu 610036,China;2.Chengdu Spaceon Technology Co.,Ltd.,Chengdu 611731,China)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aeronautical communication flight-test in complex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this paper studies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aeronautical 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The characteristic of complex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and 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is analyzed,and the quantitative classification of complex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and the evaluation method are proposed to realize synthetic evaluation of aeronautical 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including simulation,experiment and flight-test.This method has reference value for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aero﹣nautical 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 in complex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Key words :aeronautical 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complex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quantitative evaluation;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1 引 言 复杂电磁环境下航空通信能力不仅与系统固有 性能有关,也与飞机平台电磁环境密切相关,而且, 恶劣电磁环境条件对航空通信质量的影响是巨大 的三所以,研究复杂电磁环境条件下航空通信系统 效能评估是提高航空通信系统使用效能的重要措施 之一三 随着航空通信系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系统组成也成倍增长,采用拆分隔离等单一方式进行通信效能评估[1]已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如何确保系统效能的准确评估是通信系统能力验证的关键三鉴于技术发展和用户剧增所导致的航空平台电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状,开展复杂电磁环境通信能力[2]试飞评估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三本文主要进行复杂电磁环境和通信系统的特点探讨,分析典型应用环境三 四222四第55卷第2期2015年2月电讯技术T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Vol.55,No.2February,2015***收稿日期:2014-07-10;修回日期:2014-12-26 Received date :2014-07-10;Revised date :2014-12-26通讯作者:lmt19602004@https://www.360docs.net/doc/e01818228.html, Corresponding author :lmt19602004@https://www.360docs.net/doc/e01818228.html,

《电磁环境控制限值》解读

标准更权威监测有依据 ——解读《电磁环境控制限值》(—修订版) 编者按 随着信息发射设施、电磁能利用设备、高压输变电设施地建设和应用越来越广泛,曝露地电场及电磁场是否存在潜在地健康影响,已成为公众关注地热点.近日召开地环境保护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上通过了《电磁环境控制限值》.作为—地修订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对原标准进行了增删修改. 本版特邀标准编制单位——环境保护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电磁室副主任邵海江就这一标准修订地相关内容为读者进行详细解读. 限值严于推荐标准 《电磁环境控制限值》为什么增加了~频段电场和磁场地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邵海江:主要是由于~频段包括了重要地电磁源——高压交流输变电设施产生地工频()电磁场,也就是我们常看到地高压线和变电站. 我国此前只有一个行业推荐标准———,但没有规定国家环境标准.由于行业推荐标准通常都是建议性地,而随着国家和公众对这些设施越来越重视,增加这一频段电场和磁场地公众曝露控制限值很有必要. 此外,从国际上来看,相关国际组织和主要工业国家地电磁场标准基本上包括~频段,我们可以作为参照. 其实,~频段又可以细分为更窄地频段,由于不同频段对人体地影响机理和生物效应不同,因此限值也不一样.其中最主要地工频()频率,也就是前面所说地高压线和变电站,因为数量比较多,跟我们地生活紧密相关.所以这次地修订我们把这一块作为重点关注地内容. 从这次地修订来看,最主要地工频()频率地电场强度限值是(千伏米),磁感应强度限值为(毫特斯拉).这个限值略严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地标准,推荐标准为电场强度限值,磁感应强度限值. 据悉,此次《电磁环境控制限值》修订“进一步规范了管理内容,合理调整了监测要求.”请您具体谈谈. 邵海江:原标准管理内容涉及豁免管理、申报登记、安全设计、职业防护设备、职业训练等个方面地内容.其中豁免管理内容此次予以保留并进一步细化,其余删除. 豁免管理是电磁环境管理地重要原则之一,实际工作中已执行多年,从保持管理地延续性,加强科学管理,降低管理成本角度出发,本次修订考虑予以保留.申报登记、安全设计内容已在年颁布实施地《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号)中予以规定,本标准无需赘述;职业防护设备和职业训练属于职业卫生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卫生标准应由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因此,职业防护设备和职业训练与电磁辐射地职业照射一样,也不宜纳入本标准. 同时,修订之前地《电磁环境控制限值》有监测要求内容,目前我们已经制定了单独地监测方法标准,本次修订就无需复述监测要求了. 职业曝露限值是从事辐射相关工作人员地限值,《电磁环境控制限值》为什

复杂电磁环境中雷达目标识别

复杂电磁环境中雷达目标识别 1.1复杂电磁环境的定义以及与信息化条件的关系信息化作战背景主要是指复杂电磁干扰环境下的作战环境,即所谓的复杂电磁环境。对复杂电磁环境的严格定义目前还没有统一,但各种非学术性的刊物上出现了不少对复杂电磁环境的定义。所谓复杂电磁环境,概括的说,就是在一定的作战时期内人为电磁发射和多种电磁现象的总和。构成复杂电磁环境的主要因素主要有敌、我双方的电子对抗,各种武器装备所释放的高密度、高强度、多频谱的电磁波,民用电磁设备的辐射和自然界产生的电磁波等。具体地说,所谓的复杂电磁环境是指信息化战场上在交战双方激烈对抗条件下所产生的多类型、全频谱、高密度的电磁辐射信号,以及己方大量使用电子设备引起的相互影响和干扰,从而造成在时域上突发多变、空域上纵横交错、频域上拥挤重叠,严重影响武器装备效能、作战指挥和部队作战行动的无形战场环境。复杂电磁环境主要包括军用装备电磁辐射及侦搜环境、民用电子设备电磁辐射环境、自然电磁辐射环境。 1.2复杂电磁环境的特点 电磁环境的复杂化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电子技术在武器装备的不断运用而随之产生的。复杂化主要体现在军用、民用的电磁使用活动增多;交战双方对电磁频谱的依赖使得双方为争夺制电磁权而使用的干扰和反干扰的装备和技术手段增多;电磁频谱波段增多,几乎涵盖了整个电磁频谱波段等等。除了这些人为的电磁活动以外,还存在自然电磁活动,主要有太阳系和星际电磁辐射,地球和大气层电磁场,雷电及其电磁脉冲等。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复杂的电磁环境,其中人为的有意干扰造成的电磁环境是主要部分,也是对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影响最大的部分。其主要特征是: (1)广泛性 交战双方为削弱对方电子战能力、降低或破坏对方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同时保障己方设备效能的正常发挥,将会采取各种措施,在陆地、海上、空中乃至太空等多维空间展开争夺电磁频谱主导权的斗争,对象涉及无线电通信、雷达、制导、导航、声纳和电信、广播、电视等各种电子设备,范围遍及整个电磁频谱空间。

复杂电磁环境

复杂电磁环境 电磁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及生产,电磁能的广泛应用,使工业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电磁能在为人类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危害。无线通讯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高速发展及运用,导致电磁环境日趋复杂,复杂电磁环境泛指由密集、重叠、无序的电磁波构成的电磁环境。 一、概述 1、狭义的复杂电磁环境 复杂电磁环境一词,在军事领域用于特指作战时空内,人为电磁发射和多种电磁现象的总合,是信息化战争的舞台,是信息化战场的基本特征。 海湾战争的“沙漠风暴”行动实施后,多国部队的多种电子战飞机首先升空,与其他电子对抗设备一起对伊军的电台、雷达和通信设备进行压制性干扰,使伊军的通信联络中断、电子设备失去作用,雷达显示器上一片杂波,从而为之后的获胜奠定了基础。 未来的信息化战场上,传统的夺取制空权,取决于夺取制信息权;夺取制信息权,基础是夺取制电磁权。复杂电磁环境,是信息化战争的舞台,是信息化战场的基本特征。推进机械化条件下的作战向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转变,必须深入研究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作战问题。信息化战争多是从电磁场拉开序幕,随着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推进,战争形态由机械化向信息化演变的速度越来越快,复杂的战场电磁环境,正是战争形态演变的产物,并将随着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而发展。 2、广义的复杂电磁环境 电磁波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物质,广泛存在于整个宇宙中。电磁环境是指存在于给定场所的所有电磁现象的总和,是由各种电磁波构成的环境,具有空间、时间和频谱三个要素。它由人为电磁环境和自然电磁环境组成。 电磁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及生产,电磁能的广泛应用,使工业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电磁能在为人类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危害。无线通讯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高速发展及运用,导致电磁环境日趋复杂,复杂电磁环境泛指由密集、重叠、无序的电磁波构成的电磁环境。 二、电磁兼容 与复杂电磁环境密切相关的,频繁使用的一个词就是“电磁兼容”。

国内外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标准研究综述

19环境技术/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nvironmental Technology E 环境技术增刊 Abstract:The adaptability of complex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is one of the key indicators to characterize the reliability of 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systems and the persistence of weapons and equipment in the complex high-strength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concep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daptability of complex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are introduced. On the basis of comparing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standards, the scope of study and assessment of the adaptability of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and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of foreign complex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adaptability standards are analyzed. The research work in this paper can provide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the demonst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complex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adaptability of 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s, subsystems, systems and weapon platforms. Key words: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EME); Adaptability of the complex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standard 摘要: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是表征复杂高强电磁环境下的电子、电气系统可靠性和武器装备顽存性的关键指标之一。本文介绍了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在对比国内外电磁兼容性相关标准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电磁环境适应性的研究范围和考核项目,重点分析了国外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标准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文的研究工作可为电子、电气设备、分系统和系统以及武器平台的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指标论证和评估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电磁兼容性;电磁环境;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标准 中图分类号:TM9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204(2019)S2-0019-08 国内外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标准研究综述 Review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tandards on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Complex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沈国庆,郑东,王彦碧 (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武汉 430205) SHEN Guo-qing, ZHENG Dong, WANG Yan-bi (Wuhan Maritim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Wuhan 430205) 引言 武器装备是未来战争的重要保障。未来战争正向自 主集群协同化、智能化、陆海空天多系统多平台编队一 体化方向多元纵深发展,随着各种武器系统和大型作战 平台上电磁传感器(如导航、通信、雷达、制导、电子 对抗等)的大量使用和高密度集成,电子、电气设备和 系统的电磁发射功率的日益增大,电磁频谱日益扩宽, 干扰与反干扰等电子战措施的不断升级,未来战场电磁透明度呈现出敌我交织的复杂态势。武器装备和系统作战时,必然存在于自身正常工作产生的电磁频谱信号、敌方人为有意释放的威胁级强电磁信号以及雷电、静电、电磁脉冲等瞬态自然电磁信号交织产生的复杂强电磁环境中,这种复杂电磁环境具有实时动态、高强度、超宽带的显著特点。这种动态化的超宽带高强电磁能量一旦通过天线或孔径等前门耦合或线缆、地网等后门耦合进入到武器装备和系统的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