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N种叙事结构

电影中的N种叙事结构
电影中的N种叙事结构

电影中的N种叙事结构

下文的关键词的个人解释,完全个人单纯想法。

【1】时间流程,固定的时间线索,抽象的概念,属于因果关系。

【2】空间流程,固定的场景,人物等,物质概念,属于联系关系。

【3】桥段,一段固定的时间流程和空间流程组成的长镜头,一个时空。

1.顺叙:电影线索按照时间流程,空间流程发展的结构。

①单线顺叙:电影线索按照单一的时间流程且空间流程发展的结构。

②多线顺叙:电影线索按照单一的时间流程,多元的空间流程发展的结构。

注:顺序中,不可以打破时间流程。平行蒙太奇不打破时间流程也即可。

2.插叙:电影在“顺叙”的过程中,插入不同时间流程

①过去式插叙:只电影插入的桥段在被插入桥段时间流程之前。

②想象(未来)式插叙:只电影插入的桥段不属于被插入桥段时间流程。

注1:插叙中,插入的空间流程与在被插入桥段的空间流程关联性可忽略,因为时间流程打乱之后,即使空间流程保留连贯性,两组桥段也失去直接关联性。

注2:想象式(未来)插叙,也还是一种有待商榷的概念,这是个自己对“未来”看法,若已经发生的未来,不就是现在么,“想象”不也是现在进行么,当然这里主要提的是“打乱时间顺序”。

3.倒叙:电影在“顺叙”的过程中,插入不同时间流程

①单线倒叙:电影线索按照单一的时间流程,空间流程反向发展的结构。

②多线顺叙:电影线索按照单一的时间流程,多元的空间反向流程发展的结构。

注:倒叙属于心理错觉,严格说,没有倒叙这样的手段,是一种插叙和顺序交替产生错觉。

解释:

写到这里不知道各位童鞋看明白了吗?我在详细的解释一下,其实我觉得电影真的就只有一种叙事手法就是,“顺叙”。那么“倒叙”是什么?

我从电影的原理说明,电影是由帧为方式,以每秒24帧为

单位组成的视听感受,所以严格的来说“倒叙”就是把电影从

最后一帧倒着来放映,那你还能看懂电影么?

当然按照这个逻辑在往下推理,就算真把电影从最后一帧倒着来放映其实也是“顺序”,原因很简单,想象一下把1/24秒无限的分割下去会怎样?不理解不要紧,理解上一段就好,反正“倒叙”就是一种“顺叙”。

那么“插叙”作为一种小段的“顺叙"好理解了吧,分离的“顺叙"。

倒叙和插叙其实也是一回事,区别在于心理过程,严格说《记忆碎片》之类的电影是属于“插叙”,先别拍砖,我下文证明

给你看。

最后解释一下,“空间流程”和“时间流程”;首先我先举一个例子,最简单的电影结构是什么?以一组长镜头,你把一组长镜头想象成一部电影就好,在这部电影里“空间流程”和“时间流程”得到绝对的统一,就是一个相对“空间”。这也是我不用“空间”而分离了成了“空间流程”和“时间流程”的原因。

其实电影的叙事结构就那么3种,或者说一种,导演们把它玩的很漂亮,用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我们来分析一下,翻页分析电影。细节上的分析绝对有误,观看不可能仔细,也

欢迎高级影迷来批评,不要用带语气助词的过激言语即可。

一、单线顺叙

定义:电影线索按照单一的时间流程,空间流程发展的结构。说实话这样叙事方式的纯粹电影现在很少,用我举得例子,此种模式最完美就是一部长镜头的电影,我到听说过一部电影,没看过不能完全肯定。

《俄罗斯方舟》

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异想天开,指挥4500多位演员,以两个“隐形人”对话历史为主线,带领观众借华美宫殿艺术,游历俄罗斯的昨天和今天,只有一个90分钟的长镜头。还有一部属于这种模式的,就是让我看的抓狂的

格斯·范·桑特实验电影。

《杰瑞》

两个年轻人在一次旅途中迷失了方向,巧的是他俩的名字都名叫“杰瑞”。于是在沙漠里两人开始了寻找归途之旅,就是长镜头堆积。二、多线顺叙

定义:电影线索按照单一的时间流程,多元的空间流程发展的结构。

1.从这东西就开始就比较复杂了,因为它可以和“插叙”“倒叙”

组合,那么慢慢来,先从简单的开始。

《这个杀手不太冷》

剧情不解释了,没看过真的就不可思议了。分析:电影有一个清晰的主线,就是电影的主干,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属于时间的顺序,就是说电影里没有,“回忆”“想象”“YY”等镜头出现,时间是相对稳定的。但是有空间有独立,比如电影开头有杀手单独执行任务的桥段,也有小女孩在家庭生活的桥段。小结,这是最简单的“多线顺叙”故事枝干相对于主干两说成辅助作用的,下面提一提,复杂的“多线顺叙”。2.复杂的“多线顺序”,相对于简单,主要在于故事的主干,主线不明显,而支线独立得很显眼;当然“复杂”“简单”“主线”都不是概念,是个人的印象问题,比如说多条主线,其实大多数电影都是有很多的主线构成,只是抢不抢眼的问题。说到这里,你想一想我前面写的“时空”在这里大概可以理解成“主线”就好,抽象点说,就是电影讲个了什么。

《两杆大烟枪》

熟悉黑色幽默,多线叙事的朋友一定都看过,也肯定看过很多遍的。分析:电影没有一个清晰的主线,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也按照时间的顺序,时间是相对稳定的,虽然有平行

蒙太奇镜头,但是不影响时间线的发展。空间几乎独立,相互交错。如片中主要的两条平行线索:一、一个牌局陷阱

二、偷两把古董枪

在来一例,

《葬礼上的死亡》分析:电影和上面的也差不多,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也按照时间的顺序,时间是相对稳定的。空间几乎独立,相互交错。不同的是在支线发达之余,主线很明显,就是葬礼。小结,大概也看懂了多线顺叙,很多电影都是这样基本模式的,说回来这个杀手不太冷,两杆大烟枪,葬礼上的死亡就是一样结构的电影,区别在细节。三、多线顺叙+过去式插叙也先从简单的说起,就以不久前看过的这部电影来说吧。

《和萨莫的500天》剧情很简单,就是我两对恋人从爱情结束位起点,讲述回忆的故事。分析:先从多线说起,这是多

线电影,应该理解了吧,细分,想一想莎莫有没有单独的镜头?慢慢想,我接着说,其次是顺序,着你肯定说“NO”了,都是一些回忆的片段,怎么“顺”?

这样形容吧,你拿一张纸条,按照数字顺序写下;1,2,3,4,5,6,7,8。然后按照顺序剪成8段小纸片,在平地上拼成1,2,3,6,4,5,7,8;其实着就是一种“顺叙+插叙”,这很像《低俗小说》的一种技法,后面会说。这部电影是这样的一种结构,只不过是15263748,也是一种“顺叙+插叙”。说明显一点,这部电影的结构是“多线顺叙+过去式插叙”在举另一部,不是很明显的“多线顺叙+过去式插叙”电影。

《疯狂的赛车》

分析:不废话了,就不过是加了几段闪回的镜头,吹毛求疵。小结,说明一下,并不是“穿越”题材不一定是“插叙”,插叙是看时间线是否打乱,比如回到未来中,主角的时间流程是连接的,打乱只是的是空间流程。四、多线顺叙+想象式(未来)插叙现在说说,多线顺叙+想象式(未来)插叙,看懂前面就不费话了。

这样的典型的电影比较少,前文我也讨论过“想象式(未来)插叙”待商榷性,我举个伪例子吧,《猜火车》记不记得,有一个镜头,就是主角钻马桶的戏,那是一个想象在水里游泳的场景,对吧,但是这个蒙太奇镜头没有打乱时间流程,所以不算。经典的是这个。

《罗拉快跑》

不说了,如果连这也没有看过的话,也不会看着个帖子。分析:“多线”不用说,关键在于是不是“插叙”,如果你认同了我上一页的内容,那么我告诉你其实也是一个道理,只是那个纸片的故事不好举例了。回顾下首先内容,“想象式(未来)插叙”,电影是一个独立的整体,从罗拉的三次快跑,是三段未来式,平行的时间,平不平性不影响叙事,重要的是三段插叙。小结,最后说一点,还是这个“想象式(未来)插叙”,待商榷性,你想一句话“未来不存在东西,而过去是曾经的存在。”五、多线顺叙+过去式插叙+想象式(未来)插叙

这个要提提昆丁的神作

《低俗小说》

金棕榈大奖,花哨的电影,几乎影响了整个电影界。分析:这是一部十分难以分析的电影,昨天好好的看了一遍,才敢在这里的分析一下,这个是最有难度的分析,也是验证我着

一套说法的关键,我敢肯定的是,绝对脱离不了我说的那三个元素。多线顺叙:这个我想是可以肯定的了,不要被那个环状的首尾桥段蒙骗,这绝对不是倒叙;想像一下,一个钟只会沿着一个方向移动,也是在循环移动,绝对不是逆向的,可以想象吧?这是插叙,下面详细解释。过去式插叙+想象

式(未来)插叙:这是昆丁最牛的一点,通过一个环状得结构,把“过去”和“未来”合并了起来,先回忆一下什么是插叙,简单的说,就是打乱时间,看过电影的都知道,电影里面的时间全部被割裂了,分别插到电影的主体,这个主体是相对模糊(如果看懂了我对多线顺叙的说明就可以理解了),这

个插叙最不同的在于,环状结构。也是造成了“过去”即“未来”的奇妙感觉。这在电影逻辑上说不通,但是叙事上没问题。

下一个,也是一部环状结构的电影,相对简单多了

《暴雨将至》多线顺叙:我前文讨论过了这个杀手不太冷和两杆大烟枪的问题了,复杂与否都是主干模糊的问题,就像要你在把100颗豆二等分,和2颗豆二等分一样,原则是相同的;这电影和低俗小说一样,也是多线顺叙。过去式插叙+想象式(未来)插叙:由于线索简单,看起来也容易了,

电影也是一个首尾相连的结构,在插叙的时候,“过去”和“未来”也合并了起来,同时也造成了,剧情逻辑有问题。小结,不知道你看明白了吗?最后我总结一下插叙,比如我把两部

电影刻在一张碟上,我给你看,说这是一部电影,你可以分析一下吗?是可以的,这是一种简单的插叙。看看第一页的定义,插叙即是打乱时间流程,两部不同电影的时间流程肯定是没有联系,空间流程不管,这就是插叙,而《低俗小说》的拼接和我说的两部电影合集的拼接最大的不同时空间流

程有关系。单线倒叙:

忘了的翻第一页。

倒叙属于心理错觉,严格说,没有倒叙这样的手段,是一种插叙和顺序交替产生错觉。下面的文字属于不严格的说。单线倒叙的电影,我没有看过,如果谁愿意的话,把自己倒着走路用一个长镜头拍90分钟就是一部,“单线倒叙”电影了。

六、多线倒叙提一部电影

《不可撤销》

分析:这是一部典型的倒叙电影,电影的故事从结尾出发,用一段段的桥段,分别按相反的的时间顺序组合而成,电影的结尾就是“情节的开头”

小结,电影的开头才看影片开头,从观众的角度是这样说的,情节不要管。严格的说,这电影是一部不断加入“过去式插叙”方式电影。当然这种心理体验是特殊的。七、多线倒叙+多线顺序+过去式插叙这个标题有点长,知道我要谈哪一部

了吧。

记忆碎片分析:电影以彩色,黑白画面交替,同时使用3种电影叙事手法。1,倒叙,很简单和上一页的电影一样,以故事的结尾出发,用一段段的桥段,分别按相反的的时间顺序组合而成,是以彩色画面为主。2,顺序,影片中以黑白画面为主,影片结尾以少量的彩色画面为辅,按照时间顺序完成叙事。3,插叙,以倒叙,顺序交叉进行,组合方式详见《和莎莫的500天》。小结,这部电影的心理错觉和上一部是一样的,不同的事,在完成了倒叙的错觉之后,有加上一层插叙的外壳,让人有点迷糊。

有个问题把《记忆碎片》和《低俗小说》拼接在一起怎么样?其实还有很多的组合方式我没发现呢。

最后看懂着文章也就读懂我写了些什么了。八、实例分析之《罗生门》

《罗生门》

别以为,《罗生门》简单,分析难度不亚于《低俗小说》

先从结构入手,倒叙想都不要想,排除;肯定是顺叙了,那么是单线顺叙和还是多线顺叙,这两个问题的因素在于空间流程的完整性,现在把时间流程不完整的地方排除,看看空间流程是否完整。电影开头,事情也是故事的一个中间点,

从中间点向后发展,空间线索没有断裂。

所以是单线顺叙。其中回忆占电影内容的主要部分,属于插叙,很像《罗拉快跑》,但是不同的是,《罗生门》的插叙是过去式插叙,其他的《罗拉快跑》一样了,以武士,女人,强盗,三条插叙展开,时间平行。其中樵夫的说谎属于顺叙。也就是说电影的有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主体,单线叙事,就是从樵夫,杂工,和尚三人的讨论开始到三人散去结束,其中这里的空间性和时间线实统一的。第二部分由案件的为开始,从共同的一个基点出发,最后回到一个共同的终点,其中空间性统一,而时间线打乱,分支出强盗,武士,女人各自的时间线索,最后完成叙事的拼接,也就是统一的结局,以插叙的模式完成组合。最后得出结论,《罗生门》结构为多线顺叙+过去式插叙,其中最出彩的地方式,插叙是时间的平行性。

写完了,其实电影叙事就是那么简单,靠三种方式组合出不同的结构,基本元素是一样的,觉得有趣,试着分析一下其他电影吧。当然好看才是硬道理。

电影 记忆碎片叙事结构分析

记忆碎片叙事结构分析 碎片化与空间化的叙事结构 何峻峰 2012210722 《记忆碎片》(Memento)是克里斯托弗·诺兰在2000年时导演的一部非常经典的悬疑片。他采用彩色和黑白画面交替,顺序和倒叙的还有插叙各种叙事手法使影片获得了非常精致的效果。相对于很多悬疑电影的情节跌宕,该片剧情平铺起来甚至可谓简单,甚至片头可以说是毫无亮点,但几分钟之后,主人公莱尼的自白的出现开始紧紧的抓住观众的心。诺兰就是用自己的才华和大胆造就了这样一部举世无双的电影。从叙述角度和叙述手法等影片的叙述特点方面来考察,可以发现,这部片子充满了空间化的叙述倾向。电影以主人公莱尼作为叙述视角,莱尼是整部影片的主要焦点,他目前唯一的记忆就是自己家里惨遭强盗闯入,妻子被杀死,自己也因为头部受到严重撞击而失去了短期记忆的能力,他生存下来的唯一记忆就是要替自己的妻子报仇。而现在,既然他已经失去了短期记忆能力,也就是说,在他的生活中已经没有了时间的概念,一切发生在眼前的都是陌生的,时间在他的生活当中已经不存在,他只能以惯性或者趁自己在仅有的几分钟记忆内把发生的事件用笔记录在物件上来代替头脑的记忆。那也就是说,如果要用顺叙的手法将这个故事讲下去,这个故事将毫无新意,而诺兰就是利用了主人公这个特殊的病例,采用了新颖的片段式叙事和倒叙的并在其中加入插叙的叙事方法,也就是碎片化的叙事方式,将这个故事讲述得精彩无比。 片段一(正常画面):画面采用回放的方式,地上的血迹开始回流,子弹开始回到手枪内部,手枪回到莱尼手内,然后倒放着莱尼对着泰迪的脸开了一枪,泰迪大叫一声。 片段一(黑白画面):黑白画面莱尼从旅馆中醒来,开始讲诉电影的另一条线。 片段二:(正常画面):莱尼在旅馆门口拿着泰迪的照片向旅馆老板询问此人,这时候泰迪从宾馆外面走进来叫莱尼的名字,莱尼说我叫莱纳,然后跟随泰迪来到停车场准备开车,并拿出照片指出泰迪准备开门的车不是自己的,旁边的车才是莱尼自己的。然后泰迪说自己开玩笑,然后和莱尼一起上了旁边的车。车子行驶过程中泰迪指出这辆车的窗户坏了,自己可以帮他把车修好,然后又对莱尼要去的目的地表示不赞同与不乐意。他说:“你去那鬼地方干什么?”,但是他们还是来到了莱尼照片上那间破房子。短暂的交谈过后,他们走进屋子,莱尼摸出泰迪的照片,泰迪的照片后面写着“这人不可信,是这个人,杀了他”。然后莱尼一拳将泰迪击倒在地,并无视泰迪叫他下地下室的解释开了枪。 片段二(黑白画面):莱尼继续在旅馆里面,他提到了自己靠字条生活,并摆放安排地井井有条,这一部分也提到了杰克斯·萨米这一人物,似乎萨米也是一个失去了短时间记忆的病人。 片段三(正常画面):旅馆内的莱尼在泰迪的照片上写上“杀了他”然后来到旅馆门口询问老板有没有看见过这个人,并说明自己患有疾病,失去了短期记忆。这时候,泰迪

影视叙事学

导论:当代叙事学与电影叙事理论 宋家玲《影视叙事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中国电影出版社 李稚田《电影语言:理论与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形式与风格》,北京大学出版社 (加)安德烈·戈德罗,(法)弗朗索瓦·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商务印书馆 (美)悉徳·菲尔德,《电影剧作问题攻略》,世界图书出版社 “故事讲述是对真理的创造性论证”,“一般而言,伟大的作家都不是折衷主义者。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使自己的作品严格地聚焦于一个观念,一个能够点燃其激情的主题,一个他毕生探求不断有精彩创新的主题。” (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20世纪的叙事学诞生于法国。1969年茨维坦·托多洛夫第一次提出“叙事学”(Narratology)这个术语。叙事学是由拉丁文词根[narrato(叙述、叙事)],加上希腊文词尾[logie(科学)]构成的顾名思义,叙事学是研究叙事作品的科学。 什么是叙事? 叙:说、讲述、陈述。事:事件,实际存在过的或虚构的事件。叙事就是对一个或一个以上真实或虚构事件的叙述. 一个叙事有一个开头和一个结尾;叙事是一个双重的时间段落;任何叙述都是一种话语;叙事的感知使被讲述的事件“非现实化”;一个叙事是一系列事件的整体。 什么是叙事学? 叙事学是研究叙事的本质、形式、功能的学科,它研究的对象包括故事、叙事话语、叙述行为等它的基本范围是叙事文学作品。简而言之,叙事学是研究“叙”和“事”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学说。 故事的存在形态: 口传时代:故事以行吟和说唱的形式存在,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播。 印刷时代:以文字为媒介讲述的故事,记录和保存在话本和小说中。 电子时代:以影像为媒介讲述的故事,保存在胶片、磁带或光盘中。 电影与叙事: 电影是时空高度自由的直观的视听形象系统,凡是优秀的电影作品总是能调动一切的视听符码,来表现一个精彩的故事。可以说,电影是讲故事最好的载体。 电影叙事学,是以叙事电影为研究文本,探讨叙事电影中的叙述者与接受者, 时间与空间,故事与情节,视点与结构等叙事问题。 它立足于这样的一对假定矛盾,即叙述者和接受者的矛盾.叙事就是叙述者与接受者作斗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叙述者总是利用各种可能性来控制和影响接受者。而接受者又总是对叙述者所叙述的一切将信将疑,接受者总是想找出文本背后的叙述者,而叙述者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把接受者缝合在故事当中。 影像叙事元素:

多重视角的多元化电影叙事结构——《霸王别姬》《英雄》叙事结构之分析

多重视角的多元化电影叙事结构——《霸王别姬》《英雄》叙事结构之分析 [摘要] 电影通过造型手段进行叙事,在如何结构故事和使用怎样的视听手段来实施导演设想上,电影叙事结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内电影艺术工作者在世界电影艺术不断变化的潮流冲击下,积极寻找能表现生活和自已电影观念的多种叙事结构。文章以两部具代表性的影片《霸王别姬》、《英雄》为例来具体分析电影叙事结构,两部影片均采用了多重视角的叙事结构,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叙事模式,从而构成更为完整、客观的真实,多角度、多层次的展现出人物复杂而丰富的性格,从而实现了电影叙事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 电影叙事结构多重视角多元化 一、引言 电影是叙事艺术,是通过造型手段来进行叙事,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影片的叙事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在叙事上也就有了浩繁的、很难确定归纳的模式。依据电影叙事学的理论,叙事一般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讲故事,这偏重于故事的种类;二是如何讲故事,这涉及到一个导演的风格问题,即如何结构故事和使用怎样的视听手段来实施设想。如果要对一个导演的艺术水准及其风格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其在系列作品中体现出的一个比较固定的手法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首先应注意影片所采用的“叙事结构”,以对故事的构成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而才能基本把握一部影片可能的主题追求。 传统电影的叙事结构多是与顺序性叙事时间相对应的戏剧式结构,这种结构主要表现为:把戏剧冲突作为电影结构的基础,按照戏剧冲突展开的规律,遵循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布局方式,依次展开冲突的动作历程。以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和法国新浪潮为开端的现代电影推翻了这种戏剧式叙事时空,使现代电影冲破了戏剧式结构的单一模式,实现了叙事结构的多视角多元化。国内电影艺术工作者在世界电影艺术不断变化的潮流冲击下,开始把戏剧式电影作为艺术革新的对象,冲破戏剧式电影结构的束缚,抛弃戏剧冲突的核心,积极寻找能够表现生活和表达自已电影观念的多种叙事结构,从叙事结构上实现了我国电影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在这里,以两部具代表性的影片《霸王别姬》、《英雄》来具体分析电影叙事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二 陈凯歌执导的电影《霸王别姬》在香港被评为港人百年电影的最爱,这部影片的艺术魅力在于它的叙事结构的复杂性,我们通过《霸王别姬》的宏大寓言式结构对历史和民族文化进行反思,又可以讨论它所涉及到的目前为人所关注的“第六代”主题,即与宏大叙事所表达的主题相对立的“后现代性”问题。 《霸王别姬》在影片叙事结构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它所采用的四种叙事结构:挪用宏大叙事、舞台叙事、台下叙事和影戏结合,从而形成了片中有戏、戏中有观众的复杂叙事结构,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电影作为第七艺术被引进之前,我国的戏曲是最为贴近老百姓的艺术了,但是,流于形式的伦理说教又使它们变得极为简单。戏曲《霸》实质上只不过通过一个历史事件来演绎封建社会的纲常礼教及人生观罢了,即做男人就要像霸王,男人的一生就是要追求境界,轰轰烈烈;做女人就要像虞姬,温柔美丽夫唱妇随。电影《霸》没有重复同样的主题,戏剧《霸》的英雄主义只不过是电影《霸》叙事的切入点而已,两种叙事表现的根本不是同一主题。电影《霸》叙事结构可谓匠心独运,陈凯歌借用京戏《霸》的原名,不用一个镜头就给观众讲述了一个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在心理上拉近了观众与影片的距离,可以说影片的第一层叙事始于中国戏曲。幕内幕外叙事彼此映衬、相互依托,在观众的对比联想中产生新的意义。舞台上的《霸》突出的是“英雄”,银幕上的《霸》似乎在竭力消解这个概念,电影《霸》之所以把镜头对准黎民百姓而不是社会的精英,是因为导演等反对宏

最新 解析电影《聚焦》的叙述风格-精品

解析电影《聚焦》的叙述风格 导演托马斯·麦卡锡执导的影片《聚焦》,以美国神职人员性侵儿童的丑闻为背景,讲述了几位记者为了找出事实真相而历经艰难的过程。该片上映后在美国本土大受好评,并获得了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原创剧本奖。该片获奖的原因,除了故事本身的真实性和案件的触目惊心,其叙述风格也极为巧妙。该片以朴素的叙事结构详细描写媒体记者的工作,同时精彩的群像描写突出了人物和主题,而隐忍的戏剧矛盾使故事看起来平凡而真实。在这样的叙述风格下,观众跟随角色的步伐窥探事件真相,与角色一起产生情感共鸣,同时观众也能充分感受到影片所体现的人性批判。 一、影片《聚焦》的叙述风格分析 《聚焦》的故事来源于真实事件。2000年前后,《波士顿环球报》旗下的聚焦报道小组启动了针对天主教教会纵容包庇波士顿教区神职人员性侵儿童现象的调查,从2002年1月6日的第一篇报道开始到当年12月14日的最后一篇,聚焦小组撰写了600多篇相关稿件。报道引起了巨大轰动,天主教波士顿教区200多名神职人员遭到公开指控,随后红衣主教辞职,相关神职人员入狱。之后,世界各地也相继曝出天主教神职人员性侵儿童的案例。2003年,《波士顿环球报》因这组报道获得普利策新闻奖“公共服务贡献”奖。[1] 现实主义电影历来用分解法和纪实法创造形象。与反映生活中异常性现象的分解法不同,纪实法侧重于反映生活中的平常性现象,重视自然美,崇尚质朴自然的风格。[2]《聚焦》通过朴素的叙事结构、真实的环境刻画、精彩的人物群像以及隐忍的戏剧冲突,以纪实性的叙述风格最大程度上还原了聚焦小组的工作状态和案件的调查情况,使影片与观众完成精神上的交流和沟通。 (一)朴素的叙事结构 《聚焦》的故事原型中,犯下罪孽的神职人员和受害者是当仁不让的中心人物,但影片在讲述故事时并未花大量笔墨重演神职人员的罪行或将受害者的伤痕撕开给观众看,也并未使用过多技巧将两者结合起来,而是选择另辟蹊径,以一种朴素的叙事结构重塑这个故事。 影片以老员工离职为开场,以新上任的主编马蒂提出延续调查一则专栏的报道为引子,聚焦小组开始着手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小组成员们发现有证据表明曾亵渎过儿童的神父数量并不仅仅是当初调查的13人,最后发现仅在波士顿涉案神父数量竟高达87名。在调查的过程中,聚焦小组不仅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阻力,同时发现当年参与调解工作的律师、甚至是整个教会体系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最后,在收集了充分证据的情况下,聚焦小组顶着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撰写了专题文章,揭露神父的罪行。文章刊登后,随即引起了巨大反响,同时聚焦小组也接到了来自观众的反馈。在一片繁忙的电话接听声中,影片戛然而止。 由上观之,《聚焦》的叙事结构并不复杂,但这并不意味着该片的结构就是平面而单调的。该片将镜头下的主角锁定为媒体人,因此整部电影的剧情发展也围绕这群媒体人展开。观众借助镜头跟随媒体人的脚步搜集简报资料,探访与案件相关的人员,同时也面对周遭社会环境的种种压力。平铺直叙的剧情安排使观众与媒体人一同渐渐接近事件的真相和罪恶的核心,而一次次令人触目惊心的调查真相使媒体人不断继续深入挖掘。可以说《聚焦》采取的是因果式的线性叙事结构,而在该结构的作用下,媒体人发现的真相成为其继续调查、影片继续发展的首要因素;同时观众也能获得一种直接而真实的观影体验,更能产生情感共鸣。 (二)精彩的人物群像 群像式电影的特点是,在一部电影当中,每一位演员扮演的角色都具有自己的特色,而且被给予了充分的戏份,最终是由诸多各具特色的表演者共同组成一个多线程、全景式的风情画。[3] 影片《聚焦》中描写了媒体人、律师、牧师、法官等不同职业的社会人物,而其中最为亮眼的要数电影对媒体人的群戏描写。聚焦小组组长罗比是统领聚焦小组其他三人的小头目,负责引领和分配任务;迈克是调查员,对新闻和热点极为敏锐,同时对事情线索穷

《活着》电影与小说叙事结构之比较

《活着》电影与小说叙事结构之比较文学和影视之所以作为艺术形态而独立存在,就是根据其语言的特性和构成特点而决定的。文学和影视语言的不同特点,也就具有了自身的语言规律和表现手法,作家常常在文学作品中运用大量修辞手法来提升文学作品的感染力,而在影视语言中也能找到自身的修辞手法,通过影视语言的表现技巧来强化观众审美感受的影响。它们两者虽然在表现手法上不同,但在观念形态和血脉上是一致的。 古华曾经说过:“我觉得叙述是小说写作,特别是中长篇小说写作的主要手段,叙述最能体现一个作家的语言风格和文字功力。我读小说就特别喜欢巴尔扎克作品中的浮雕式叙述,自己写小说时也常常津津乐道于叙述。” 也的确是那样,我们知道小说的基本特征主要是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人物,情节,环境也即小说的叙事结构。作者将一个个故事情节以叙述的方式向读者娓娓道来,不仅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还让读者真切的感受到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因而就会有一种强大的力量让读者读下去,而电影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以一种叙事的方式向观众展现其精彩之处。只不过电影时将人物搬上银幕,用一组组镜头排列开来罢了,这样就将观众放置在一个真实的场景之中,从而观众的想象空间就被挤压了。美国电影理论家乔治·普鲁斯指出:“小说与电影像两条相交叉的直线,在某一点上重合,然后向不同的方向延伸。在交叉的那一点上,小说和电影几乎没什么区别,可是当两条线分开后,他们就不仅

不能彼此转换,而且失去了一切相似之点。”《活着》电影与小说叙事结构的不同之处也在某种程度上为我们阐明了这一点。 首先,从情节上来看,情节是与人物密切相关的,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一般来说,叙事性文学比较注重情节,而小说的情节更为完整和复杂,叙事诗和叙事散文的情节比较单纯,有的只摄取了一鳞半爪的生活片断,戏剧情节的完整性与小说的相似,但在复杂性,丰富性上则远不如小说,它受舞台时空的限制,不能容纳大量的详细情节而过于复杂的人际关系,而小说则可以突破相对的时空限制,容纳更复杂,更丰富的情节,反应更广阔的生活内容。 电影《活着》在情节上不仅有增加和删减甚至还有较大的改动。 一:情节的增加 首先,电影增加了皮影戏,并以皮影戏贯穿整个电影,并且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展现给观众。我们可知影片中皮影有两个寓意:一,人是玩偶的操纵者。二人却如玩偶被一种不可知的强大力量所操纵。在我看来,皮影是与影片情节相融合的,在不同的时代上演着不同的内容。这也向我们诠释着,人活着,特别是在那样动荡的年代,人生就像是一场黑色幽默的皮影戏。 其次是凤霞被别人欺负,有庆为姐姐报仇在大食堂将加辣椒的面倒在那个欺负姐姐的孩子的头上,以及福贵兴致致的喝下酸辣茶后佯怒追着儿子打,引发大家会心的发笑,这些看似滑稽的场面实际上也暗含着难以名状的悲,凤霞因为不会说话再被别人欺负后也无法言其委屈,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凉。因为,有庆姐姐报仇也就在情理之中

好莱坞浪漫喜剧电影叙事特征分析报告

好莱坞浪漫喜剧电影叙事特征分析 即使好莱坞电影已经有着百年的历史,但其电影事业并没有走向衰败,而是越来越繁荣以至影响力强大。这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就是好莱坞经典的故事叙事形式。由于好莱坞电影的叙事不断的体现在具体的实践中,使得电影的叙事思路逐渐清晰,内容逐渐完善。目前好莱坞电影叙事俨然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选材上不仅使用了观众容易接纳的方法叙述影片故事,而且选取了对观众有极大吸引力的素材内容,甚至影片所采取的故事结构模式和镜像语言都是观众可以领悟的,也就是说,好莱坞影片能够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平易近人”“有吸引力”的叙事特点。当然,部分影片也存在着叙事方式过于极端,叙事过程太注重影片的视觉感受,最终导致“外强内干”的现象,也显得影片故事平淡无奇、枯燥乏味。基于此,当前最急迫的问题就是怎样掌握好影片叙事的力度,这就要求影片制作者和导演不断努力钻研和分析。 一、好莱坞浪漫喜剧电影运用类型 (一)性别错位型 性别错位型电影的喜剧特征不同于以往的喜剧电影特征,其有异于两性之间不停休的争斗,主要是借助性别的错

位来达到一种独特的喜剧色彩。通常性别错位的表现形式为易装。为了达到喜剧特定的效果,易装往往是一种计策和方式,其位于特定的环境中会表达出一种超越性别界限的快感。对于易装演员来说,演员形体会具备一种介于两性之间的美――形体和服饰会构成性别差距,即这种人不仅有着装扮之后的异性面貌妆容,也有着原来性别的形体标志。喜剧能够释放观众抑郁的情绪,能够营造一种类似于狂欢节的氛围,能够满足狂欢节似的快乐需求。对于喜剧电影,易装类型的策略不仅能避免因为社会角色跨越性别界限而带来的道德 惩罚,也能享受冲破原有约束带来的快乐。两性喜剧易装电影的策略就是性别错位,这种跨越性别的错位电影可直接客观的为观众带来喜剧效果。易装电影的最大魄力就是其不会完全实现异性化,只是简单的在服饰上的跨性别,也就是在视觉上给观众带来喜剧色彩。 (二)欢喜冤家型 两性关系从相恋到结婚,这个过程中一直都存在着无休止的争斗和吵闹。事实上,两性关系的演变史相当于人类的演进史,从母系氏族社会到男权社会,再到现在的男女平等社会,可见两性之间的斗争经久不息。然而两性之间的斗争并不仅仅是敌对的战争,两性之间的斗争,需要互相扶持、互相帮助,是一种无法缺失的关系,借助喜剧呈现出来的两性关系,主要表述了两性关系的深层含义。两性之间的斗争

电影《一 一》的叙事结构分析

电影《一一》的叙事结构分析 分析影片《一一》的叙事结构,指出其叙事结构上的独特性并将之命名为多线式聚合结构。分析这种叙事结构背后的美学指向和形成原因,特别是叙事结构与影片主旨阐述的关系。 关键词叙事结构美学指向影片主旨 《一一》是台湾导演杨德昌的最后的一部作品。杨德昌凭借此片荣膺2000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影片以家庭为单位,讲述了爸爸、妈妈、青少年、小朋友及奶奶这些不同族群的生命经验。探讨了诸多社会问题:中产阶级家庭、两性关系、中年危机、宗教问题、青春期迷惘和儿童困惑。对这些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的探讨使影片在全球范围获得喝彩。关于这部电影在电影史中的位置最恰当的表述莫过于——“这部电影几乎在告诫着,无人能够绕开这部作品,去讨论华人在现代化和都市化下的境遇。”对现代化与人的关系的探讨几乎是贯穿杨德昌电影的始终的,从《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到《麻将》莫不如此,而且这种探讨越来越走向深入,在《一一》这里达到了极致。而杨德昌认为该片的最大突破是“叙事架构”。的确,这部影片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其独特的多条线索平行、独立的叙事方式和精巧的叙事结构,不仅建置了故事、安排了情节和内容,还对影片主旨的阐释做出贡献,并使影片形成特定的风格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对影片叙事结构的细致分析,读解影片内容和主旨,更重要的是对这种独特的结构进行特征的概括和功能、美学上的分析。 在正式对影片的叙事结构分析之前,有必要先理清电影的叙事结构的概念。同文学中的叙事结构理论一样,电影的叙事结构理论概念众多、研究方法也呈现出多样性。本文采取李显杰在《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中对电影叙事结构的定义,即“具体到电影叙事结构讲,所谓叙事结构同样是一个拥有多级层面的复杂概念。其首要的和最基本的一个层面,是指一部具体影片的结构(组织)关系和表达方式。这个层级上的叙事结构又可以称之为本文结构或‘影片总体结构’。在影

电影的叙事结构和基本故事类型

电影的叙事结构和基本故事类型 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观众的心理愿望,好莱坞电影的主创人员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的叙事谋略: 一是讲述一个结构完整、一波三折、通俗易懂、老少皆宜的动人故事。 好莱坞的主流电影所叙述的大多是有头有尾、有悬念、有高潮的戏剧化的故事。三个S的叙事原则是好莱坞电影人的发明,也是赢得票房的法宝。所谓三个S的原则,即:影片的开头,要给观众一个Surprise(惊讶、惊喜),以便吸引观众;影片的展开部,要能设置Suspense(悬疑、延宕),以便留住观众;影片的结尾,要给观众一个Satisfaction(满足、称心),以此来慰藉、回报那些掏了钱买票的观众。 二是编造一个似梦非梦、似真似幻的世俗神话。 “黄金时代”的好莱坞电影不太关注现实生活,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方世界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经济危机、工人失业、法西斯主义的肆虐等等,鲜有正面的反映。有些影片,即便涉及到上述事件,也是作为背景处理。好莱坞主流电影所承载的大多是些虚幻的白日梦般的世俗神话。这与美国人把电影长期点位于商业娱乐行业有关,也与发生在好莱坞的迫害进步人士的“黑名单”事件有所关联。 三是套用一个个经过市场验证、深受观众喜爱的叙事模式。 经典好莱坞电影,常常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从艺术的角度来说,重复和模仿之作很难入流。但事实也已证明,某种相对固定的电影样式确实能够争取到相对稳定的观众。结合观众观看的习惯,把某种电影样式和影像特征予以强化并实施局部翻新,是好莱坞电影在叙事方面的又一个谋略。如果说好莱坞电影人也还是有一些个性和创造精神的,那也只能在类型化电影的总体框架内追求丰富多彩了。 四是展示几个光彩照人、容易引起观众认同感的理想化人物。 能否让观众对银幕上的人物形象产生认同感,是决定一部饮片成败的关键。在这方面,“黄金时代”的好莱坞深谙个中三味。好莱坞电影中常见的主要人物,既不是富得流油的金融寡头,也不是一贫如洗、一无所有的劳工或农民,而是不太穷也不太富,知书达理、有点幽默感也有开拓精神的中产阶级。对于大资产阶级,主人公会给点讽刺与调侃;对于平民阶层,主人公会给点同情与怜悯;对于法律与准则,则采取总体尊重、局部戏弄的态度。显然,这样的人物是最容易在广泛的人群中获得认同的。有人说,好莱坞多年来推销的是中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但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更多的是出于商业动机,出于为了获得普遍的认同感。 叙事指的是讲故事的方法,通常是如何在时间和空间中把时间组织起来——也就是编剧和导演如何把一个股市的原始内核用最吸引人、最有趣的方法讲出来。好莱坞关于电影的叙述有一套不成文的规定,并且诞生了一种非常精致的故事框架。叙述者看故事的角度不同,也会影响到叙述,产生相对而言的“限制型”和“非限制性”的叙述;此外,好的叙述方式必须扣人心弦、生动有力,让观众对即将发生的事件充满兴趣,我们把这称为推动力。 叙述、故事和情节 在分析电影的叙述结构时,叙述、故事和情节是我们使用的关键词语。虽然这些词有时可以互换,但是它们各自其实都有准确的定义,我们需要掌握其中的区别。大卫?博德威尔和克里斯廷?托马斯在《电影艺术入门》中这样定义:

电影欣赏之电影结构和叙事

媒体技术与艺术系文化素质教育讲座报告题目: 专业:广播电视编导 班号:0830102 学号:1083010212 姓名:冯剑 时间:2011-10-31 地点:正心楼109 2011年10 月31 日

电影欣赏:电影的结构与叙事 今天听了张爱华老师关于电影结构与叙事的讲座,作为广电学生,获益良多。 电影是最有影响力的媒体,自1895年诞生以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随着科学技术,社会与文化的发展,电影的阐释机制和制作系统都发生了明显的转型,此次讲座让我掌握了电影的基本结构和研究的方法,让我形成专业的电影美学理论意识,让我对电影艺术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提高电影欣赏和评析水平,为我将来独立完成电影作品的分析、评论工作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 下面是我从讲座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概括。 电影是一种叙事为主的艺术,其叙事方法虽千奇百怪、变化多端,但其结构模式可归纳为几种类型。结构指作品内容的组织、安排、构造,如词组结构、句型结构、段落结构。我们不但要静态地研究结构形态;还要动态地研究结构生成;微观研究结构成分;宏观研究结构网络。结构主义领袖皮亚杰认为:“一个结构包括了三个特性: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身调整性。”整体性指若干 成分建构体系的组成规律;转换性指结构是动态的转换体系(而非静态的形式);自身调整性指结构转换不会越出结构边界之外,具有守恒性和某种封闭性。亚里士多德最早指出文学的叙事结构即情节安排,他认为悲剧情节应有头有尾(完整)并有长度(时间延续过程)。 传统叙事作品中情节结构占主体地位,最典型的是戏剧冲突的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结构主义建立了“中心化结构”,而解构主义坚决反对中心化,认为中心“不是一个固定的点,而是一种功能,一种使无数符号替换物的活动成为可能的无定点”,他们从“作品”走向“本文”。巴特认为“本文无所谓构造,本文中的一切都一次次得到意指和多次运用,本文没有一个极尽的整体,也没有终极结构。”他还认为,“根本不在文学独创性这种东西……所有的文学都是互为文本的”。 电影的叙事结构也有多极(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指组织关系和表达方式,可称为本文结构或总体结构,它与蒙太奇结构含义相当,是影片的总体架构方式,包括“潜结构、策划、设计、烘托以及作为结果的对形式与内容的总体感觉”(萨·托马斯语),叙事结构是影片生命的骨骼和躯干,是其面貌和风格特征的最重要的方面;第二个层面指电影整体系统的组织关系,如类型片结构模式,它在总体结构之上;第三个层面在总体结构之下,即影片内部各元素的组合关系,如情节、画面、剪辑组合关系。总之,电影叙事结构参与元素更多,因而更复杂,需有精细的情节设计和精巧的结构布局才能讲好故事。新浪潮所创的“无结构”其实是一种更隐蔽、自由而松散的结构。结构并非直观可见的对象,一般观众难以分析,这正是对电影作叙事结构模式分析的意义所在。通过结构模式分析,便于把握电影叙事构成的一般规律和创新途径,使创作者和观赏者在结构本文和解读本文时有章可循、提纲挈领。结构只是形式,与它同样重要的密不可分的是内容,因此分析结构模式离不开对内容的理解。

《归来》离合型叙事结构的特点分析

《归来》离合型叙事结构的特点分析 摘要: 《归来》是著名导演张艺谋的作品,改编自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的电影,里面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尤其是知识分子陆焉识的妻子冯婉瑜的形象诠释了影片的标题“归来”,影片采用了独特的离合型叙事结构来展现这样的等待。本文就是来阐述《归来》离合型叙事结构的特点。 关键词:归来;张艺谋;叙事结构 《归来》是张艺谋根据著名旅美女作家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改编而来的一部影片,影片截取小说中一部分的故事,给予细致的描写,对于主人公陆焉识以及冯婉喻给予细腻的刻画,在叙事的结构上采用一种离合型的叙事结构,将中国的宏观历史融入到故事之中,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模式。 1. 电影《归来》主要内容 《归来》是由张艺谋执导,陈道明、巩俐领衔主演的一部发生在文革时期的温情电影,可以算得上是一部温情的文艺片。陈道明饰演陆焉识,巩俐饰演冯婉瑜。这个故事是由著名华人女作家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改编而来。故事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出国留学回来的知识分子陆焉识被迫沦为劳改犯,他在劳改第十七年时逃跑了,目的时为了去

见妻子,两人近在咫尺就能够相见,却因为女儿的阻挠而不得相见。这就使得他们夫妻很多年不能相见。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陆焉识回来的时候发现冯婉瑜已经失去了记忆,不认识自己了,但是她却每天都会去火车站等待那个“自己“出现。张艺谋找到了一种中庸的普世价值观来包容这个家庭伦理剧。张艺谋用温情与人性的回归来拍成一部中规中矩的文艺大片。在这个层面上,《归来》从画面到叙事,从音乐到剪辑,都十分的精致。 张艺谋对其中的夫妻感情的描绘是及其细致的。女主角冯婉瑜一个传统的温婉善良的女性,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在大的冷漠的政治环境下却已然坚守着自己的内心。陆焉识,在片中作为一个四处逃难的落魄知识分子,形象也是深入人心。我们可以看到张艺谋重新把他的电影艺术放置于人文气息浓重的“意境”之中,由朗朗担任钢琴配乐独奏以及著名的化妆特技班子,夕阳西下,陆焉识想通过钢琴演奏唤起冯婉瑜对自己的回忆,女儿丹丹终于穿上了吴清华(《红色娘子军》主演)那火红的舞衣在狭窄的客厅了,翩翩起舞,许多年以后,陆焉识依然住在与冯婉瑜半街之隔的小杂屋里,在下着鹅毛大雪的清晨,他骑着三轮车载着冯婉瑜到火车站,和冯婉瑜一起等永远不会来的“陆焉识”。这样的故事让人颇为感动,即使是在那样文革那样一个历史大背景下,世上恒久的情感还是不会被毁灭的。

电影中的N种叙事结构

电影中的N种叙事结构 下文的关键词的个人解释,完全个人单纯想法。 【1】时间流程,固定的时间线索,抽象的概念,属于因果关系。 【2】空间流程,固定的场景,人物等,物质概念,属于联系关系。 【3】桥段,一段固定的时间流程和空间流程组成的长镜头,一个时空。 1.顺叙:电影线索按照时间流程,空间流程发展的结构。

①单线顺叙:电影线索按照单一的时间流程且空间流程发展的结构。 ②多线顺叙:电影线索按照单一的时间流程,多元的空间流程发展的结构。 注:顺序中,不可以打破时间流程。平行蒙太奇不打破时间流程也即可。 2.插叙:电影在“顺叙”的过程中,插入不同时间流程 ①过去式插叙:只电影插入的桥段在被插入桥段时间流程之前。 ②想象(未来)式插叙:只电影插入的桥段不属于被插入桥段时间流程。 注1:插叙中,插入的空间流程与在被插入桥段的空间流程关联性可忽略,因为时间流程打乱之后,即使空间流程保留连贯性,两组桥段也失去直接关联性。

注2:想象式(未来)插叙,也还是一种有待商榷的概念,这是个自己对“未来”看法,若已经发生的未来,不就是现在么,“想象”不也是现在进行么,当然这里主要提的是“打乱时间顺序”。 3.倒叙:电影在“顺叙”的过程中,插入不同时间流程 ①单线倒叙:电影线索按照单一的时间流程,空间流程反向发展的结构。 ②多线顺叙:电影线索按照单一的时间流程,多元的空间反向流程发展的结构。 注:倒叙属于心理错觉,严格说,没有倒叙这样的手段,是一种插叙和顺序交替产生错觉。 解释: 写到这里不知道各位童鞋看明白了吗?我在详细的解释一下,其实我觉得电影真的就只有一种叙事手法就是,“顺叙”。那么“倒叙”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