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与通讯技术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与通讯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是现代信息社会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

们的发展和应用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将介绍计算机

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领域的

概念和原理。

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指由相互连接的计算机系统和设备组成的集合体,通

过物理媒介和协议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共享。它可以实现不同计算机

之间的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使得远程地点的用户能够方便地访问和

利用网络上的资源。

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根据规模和覆盖范围的不同,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和因特网(Internet)等。局域网通常覆盖较小的范围,用于组织内部的数据通信;城域网连接不同的局

域网,覆盖一个城市范围;广域网覆盖更大的地理范围,用于不同城市、国家之间的数据传输;而因特网则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连

接了数以亿计的设备和用户。

二、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2.1 OSI参考模型

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是计算机网络的一种通用架构。它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划分为七个层次,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这种分层的设计使得不同层次之间的功能和数据传输能够相互独立,易于实现和管理。

2.2 TCP/IP协议族

TCP/IP协议族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因特网的一组协议。它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网际协议(IP)和其他一些辅助协议。TCP负责可靠的数据传输,IP负责对数据包进行分组和路由,而其他协议则提供了更多的功能,例如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和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等。

三、网络通信技术

3.1 数据传输

数据在计算机网络中的传输是通过分组(Packet)来实现的。数据被分成较小的块,并通过网络传输到目的地,然后再重新组装成完整的数据。分组传输的好处是提高了网络的效率和可靠性,即使在网络中某些部分出现故障,数据仍然可以被正确传输。

3.2 网络拓扑

网络拓扑是指计算机网络中不同设备和节点之间的物理连接关系。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总线型、环形和网状等。每种拓扑结

构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选择适合的拓扑结构可以提高网络的可靠

性和性能。

四、网络协议和安全

4.1 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不同设备之间进行通信和交换信息的规则

和约定。常见的网络协议包括传输层的TCP和UDP协议,网络层的

IP协议,应用层的HTTP和FTP协议等。协议的制定和应用是网络通

信的基础,它们确保了多样化的设备和系统能够互相兼容和交流。

4.2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破坏和干扰的措施和技术。网络安全包括密码学、防火墙、入侵检测

系统和安全策略等。在当今信息化的环境中,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保护网络的安全对于保护个人和社会利益至关重要。

五、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互联网、移动通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医疗健康等。它们使得信息的获取和交流

更加便捷和高效,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结语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基础知识是现代信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简要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网络通信技

术以及网络协议和安全等内容,并探讨了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将继续在各个行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便利和效益。

网络通信基础知识大全

一、名词解释: 1.SP,CP,ITSP分别指什么? SP:Service Provider,服务提供商。 CP:Content Provider,内容提供商。 ITSP:IP电话服务商 2.FXS,FXO名词解释 FXS:外围交换用户话机接口是将模拟线路传输到话机的埠。换句话说,就是传送拨号音,电池电流以及响铃电压。 FXO:外围交换局接口是接受模拟线路的埠。它是电话或传真机,或模拟电话系统上的插口,用来传输挂机/摘机指示(回线闭合)。由于FXO端口附着于装置上,如传真机或电话机,所以这种装置通常被称为“FXO装置”。 3.SIP名词解释 SIP是一个应用层的信令控制协议。用于创建、修改和释放一个或多个参与者的会话。这些会话可以好似Internet多媒体会议、IP电话或多媒体分发。会话的参与者可以通过组播(multicast)、网状单播(unicast)或两者的混合体进行通信。 4.NAT名词解释 网络地址转换(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属接入广域网(WAN)技术,是一种将私有地址转化为合法IP地址的转换技术,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Internet接入方式和各种类型的网络中。NAT 的实现方式有三种,即静态转换Static Nat、动态转换Dynamic Nat 和端口多路复用OverLoad。 5.QoS的用途 QoS的英文全称为"Quality of Service",中文名为"服务质量"。QoS是网络的一种安全机制, 是用来解决网络延迟和阻塞等问题的一种技术。在正常情况下,如果网络只用于特定的无时间限制的应用系统,并不需要QoS,比如Web应用,或E-mail设置等。但是对关键应用和多媒体应用就十分必要。当网络过载或拥塞时,QoS 能确保重要业务量不受延迟或丢弃,同时保证网络的高效运行。QoS 具有如下功能: 1)分类分类指具有QoS的网络能够识别哪种应用产生哪种数据包。没有分类,网络就不能确定对特殊数据包要进行的处理。 2)标注在识别数据包之后,要对它进行标注,这样其他网络设备才能方便地识别这种数据。 6.什么是全业务运营?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语音、数据、视频。 7.ITU “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的英文缩写。 8.FMC FMC(Fixed Mobile Convergence),指固定网络与移动网络融合,基于固定和无线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提供通信业务。 9.APRU APRU 即average monthly revenue per unit ,指平均每个用户每月贡献的通信业务收入,单位为元。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个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200个知识点 1. 用一台计算机作为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与多台终端相连,构成简单的计算机连机系统。 2. 系统中所有数据处理都由主机完成,终端没有任何处理能力,仅起着字符输入、结果显示等作用。 3. 在大型主机-终端系统中,主机与每一台远程终端都用一条专用通信线路连接,线路的利用率较低。 4.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5. OSI/RM的全称是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 6. OSI/RM共有七层,因此也称为OSI七层模型。 7.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把地理上分散的多台自主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在相应软件(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网络通信、管理和应用软件等)的支持下,以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为目标的系统。 8. 现代计算机网络能够实现资源共享。 9. 现代计算机网络中被连接的自主计算机自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能单独进行信息加工处理。 10. 计算机网络自主性是指连网的计算机之间不存在制约控制关系。 11. 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互连通过通信设备及通信线路来实现。 12. 计算机网络要有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支持。 13. 计算机网络中各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必须遵循统一的通信协议。 14. 一个计算机网络是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构成。 15. 计算机网络的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 16. 通信子网由用作信息交换的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和其他通信设备组成的独立的数据信息系统组成,它承担全网的数据传递、转接等通信处理工作。 17. 网络操作系统建立在各主机操作系统之上的一个操作系统,用于实现在不同主机系统之间的用户通信以及全网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共享,并向用户提供统一的、方便的网络接口,以方便用户使用网络。 18. 网络数据库系统可以集中地驻留在一台主机上,也可以分布在多台主机上。向网络用户提供存、取、修改网络数据库中数据的服务,以实现网络数据库的共享。 19. 计算机网络具有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均衡使用网络资源、分布处理、数据信息的综合处理、提高计算机的安全可靠性的功能 20. 信息交换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主要完成计算机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系统通信。用户可以在网上收发电子邮件,发布新闻消息,进行电子购物、电子贸易、远程教育等。 21. 资源共享是指网络用户可以在权限范围内共享网中各计算机所提供的共享资源,包括软件、硬件和数据等。这种共享不受实际地理位置的限制。资源共享使得网络中分散的资源能够互通有无,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它是组建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目的之一。22. 在计算机网络中,如果某台计算机的处理任务过重,可通过网络将部分工作转交给较“空闲”的计算机来完成,均衡使用网络资源。 23. 对于较大型综合性问题的处理,可按一定的算法将任务分配给网络,由不同计算机进行分布处理,提高处理速度,有效利用设备。采用分布处理技术往往能够将多台性能不一定很高的计算机连成具有高性能的计算机网络,使解决大型复杂问题的费用大大降低。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连接了世界各地的人们,使得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迅速和便捷。本文将从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 计算机网络是由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相互连接而成的,并通过通信协议来完成数据传输的过程。计算机网络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等多个层次。局域网通常用于小范围内的数据传输,而广域网则用于跨区域的数据传输,而互联网则是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础是网络协议,它规定了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时的规则和格式。常用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它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TCP/IP协议将数据分割成小块,并通过IP地址来传递到目标计算机。除了TCP/IP协议,还有HTTP协议、FTP协议等用于不同目的的网络协议。 二、通信技术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从最早的串行通信、并行通信,到现在的无线通信和光纤通信,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数据传输速度不断提升,传输距离不断延长。无线通信技术

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在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内随时随地进行通信, 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光纤通信技术是目前最快的通信方式之一。通过光纤的传输,可以 实现极高的传输速度和大带宽的需求。与传统的铜线传输相比,光纤 传输具有更低的损耗和更高的抗干扰能力,因此在长距离高速传输方 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三、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影响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它 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访问丰富的信息资源,获取新闻、学习知识、交流经验等。其次,计算机网络使得远程办公 成为可能,人们不再受限于地点,可以通过网络在家中或者任何地方 进行工作。这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交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也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兴起。通过网络购物、在线支付等,人们可以享受便捷的购物体验,并且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商业交流。计算机网络还促进了在线教育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 总结起来,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方式和工作方式,它将人们连接在一起,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机会。 随着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在未来将继续发展,给人们 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惊喜与便利。

网络通信的基础知识

网络通信的基础知识 网络通信的基础知识 网络通信是指通过网络连接不同的计算机、服务器、设备和资源之间进行数据和信息交换的过程。在今天的数字世界,网络通信已经成为人们沟通和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本文将介绍网络通信的基础知识,包括网络协议、网络拓扑、TCP/IP协议、网络安全和WiFi等内容。 一、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是网络通信的基础,在网络中,计算机和设备之间通信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这些规则和标准被称为协议。网络协议可以分为两类:传输层协议和应用层协议。 1. 传输层协议 传输层协议是指用来保证数据正确传输的协议,例如TCP (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TCP是一种可靠的协议,它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但传输速度相对较慢。UDP速度快,但不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 应用层协议 应用层协议是指用于处理特定应用场景的协议,例如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和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这些协议属于不同的应用,但都是基于TCP/IP协议栈的。

二、网络拓扑 网络拓扑是指网络中各计算机、设备和资源之间连接关系的布局方式。常见的网络拓扑包括星型拓扑、环型拓扑和总线型拓扑。 1. 星型拓扑 星型拓扑是指以中心节点为中心,其它计算机和设备直接连接到该中心节点的拓扑。优点是易于管理和维护,而缺点是如果中心节点宕机,则整个网络会受到影响。 2. 环型拓扑 环型拓扑是将各计算机和设备依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环形结构的拓扑。优点是数据传输速度较快,而缺点是当环中某个节点宕机时,网络将会受到影响。 3. 总线型拓扑 总线型拓扑是指所有计算机和设备都连接在同一条线上,数据传输通过总线进行。优点是成本较低,而缺点是每个节点同时只能进行一次数据传输,因此速度比较慢,而且不够灵活。 三、TCP/IP协议 TCP/IP协议是网络通信的基础,它包括传输层协议TCP和UDP,以及网络层协议IP。TCP/IP协议是因特网通信的基础,它将数据分成小段进行传输,而且可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计算机与通信网络的知识点

第一章计算机通信的发展与分类: 1、按拓扑结构分类:总线网、环形网、星型网。 2、按网络的规模大小分: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互联网、 (INTENET) 计算机发展过程和特征: 一代计算机网络的特征(面向终端的网络)点对点式。二代(面向通信的网络)以通信子网为中心。三代(面向应用网络)计算机网络体系的标准化。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的特征:(面向终端的网络) 在计算机上设置一个通信装置使其增加通信共能,将远地用户的输入输出装置通过通信网络(模拟或者是数字的)直接与计算机的通信控制装置相连。最初的连接方法是采用点与点的式专线。每个终端都单独占用一条线路形成一种辐射式星型结构。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特征(面向通信网络) 在面向通信的网路的外围,具有大量资源的主机系统,这些主机系统本身可以带来大量用户的终端,可直接连接到网络的节点上,这就形成了一分组交换网为通信枢纽,用户系统为资源集散场所的网络格局。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的特征(面向应用的网络) 用户使用另一系统中的计算机资源,利用另一系统来完成或与之共同完成某一项应用。从而形成分布的应用环境个应用系统。 第二章OSI的七层体系结构是什么?功能? 物理层:为一条链路上的数据终端设备与信道上的线路设备之间建立拆除电气连接线。 通过物理层接口规程实现彼此之间的内部状态控制和数据比特的变换与传输。 数据链路层: 1)完成对网络层数据包的装帧\卸帧 2)实现按帧为传送单元的同步与传输 3)在多址公用信道的情况下,为端系统提供接入信道控制功能 4)在数据链路层上的传输过程施行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 网络层: 1)接收从传输层递交的进网报文,为它选择合适和适当数目的逻辑信道号 2)对进网报文进行划分打包成分组。对出网的分组进行卸包并重装成报文,递交给传输层3)对于子网络内部的业务流量进行统计,作为计费的基础 4)在上述功能上,完成子网络之间互联的有关功能 输入层: 1)接收来自会话层的报文,为他们赋给唯一的传传输的唯一地址 2)给传送的报文编号、格式化、加报文标头数据 3)为传送报文建立个拆除跨越网络的连接通络 4)执行传输的流量控制 会话层 1)为应用实体建立、维持、终结会话关系 2)对话中的“对话”进行管理和控制 表示层 为应用层提供对数据的表示、处理、格式等方面的语法转换服务。主要功能是对应用体所递交的结构数据进行必要的、在语法上和形式上的解释、加工、变换等。 应用层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理解网络传输与通信原理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理解网络传输与通信原 理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理解网络传输与通信原理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而理解网络传输与通 信原理是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本文将介绍一些计算机网络的基本 概念和原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网络传输与通信。 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共享信息和资源的系统。计算机网络中有许多重要的概念,如服务器、客户端、路由器、交换机等。 1. 服务器(Server):服务器是一台提供服务的计算机,用于存储 和处理数据,并在网络上提供服务。常见的服务器有Web服务器、邮 件服务器等。 2. 客户端(Client):客户端是指使用服务的计算机,它可以从服 务器上获取信息、发送请求等。常见的客户端包括个人电脑、智能手 机等。 3. 路由器(Router):路由器是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用于在不同 网络之间传输数据。它能根据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选择最佳路径将数 据包传输到目的地。

4. 交换机(Switch):交换机是一种用于建立局域网的设备,它能 根据MAC地址将数据包从一个端口转发到另一个端口,实现内部局域网的通信。 二、网络传输的基本原理 网络传输是指将数据从一个计算机发送到另一个计算机的过程。网 络传输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分组交换和路由选择实现的。 1. 分组交换:在网络传输中,将数据划分为多个较小的数据包,称 为数据分组。这些数据分组通过网络独立传输,并在目的地重新组装 成完整的数据。 2. 路由选择:路由选择是指选择最佳路径将数据分组从源计算机传 输到目的计算机。路由器会使用路由选择算法,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和 路由表,选择最短路径或最快路径将数据分组转发给下一个路由器。 三、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 网络通信是指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它包括数据的发送、接收和处理。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分为三个阶段:建立连接、传输数 据和断开连接。 1. 建立连接:在进行网络通信之前,发送方和接收方需要建立连接。这个过程包括协商通信协议、建立逻辑通路和验证身份等操作。 2. 传输数据:建立连接后,发送方将数据按照一定的格式打包,并 通过网络传输给接收方。接收方接收到数据后,进行解包和处理,然 后进行响应或者再次传输。

第二章 网络与通信基础知识

第二章网络与通信基础知识 一.数据通信系统简介 数据通信系统是传递信息所需的一切技术设备的总合。图2-1为单向数据通信系统的结构图。从图可以看出,数据通信系统一般由信息员、信息接收者、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和传输介质几个部分组成。 1.信息源和信息接收者 信息源和信息接收者是信息的产生者和使用者。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传输的信息是数据,是数字化了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是原始数据,也可能是经计算处理过的结果,还可能是某些指令和标志。 信息源可根据输出信号的性质不同而分为模拟信息源和数字信息源(或称离散信息源)。模拟信息源输出的是幅度连续变化的信号,如电话机;数字信息源输出的是离散的符号序列或文字。模拟信息源和数字信息源可以互相转换。现场总线所传输的信号为数字信号,模拟信息源可以通过臭氧和量化变化为数字信息源。随着计算机和数字通信系统的发展,数字信息员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 2.发送设备 发送设备的基本功能是将信息源和传输介质匹配起来,即将信息源产生的信息信号结果编码,变换为便于传送的信号形式,送往传输介质。 对于数字通信系统来说,发送设备的编码常常又可分为信道编码和信源编码两部分。信源编码是把连续消息变换为数字信号;而信道编码则是使数字信号和传输介质匹配,提高传输的可靠性或有效性。信号的变换方式很多,最常见的变换方式是调制。 发送设备还要包括未达到某些特殊要求进行各种处理,如多路复用、保密处理、救出编码处理等。 3.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指发送设备到接收设备之间信号传递所经过的媒介,它可以是无线的,如电磁波、红外线等,也可以是有线的,如电缆、双绞线、光缆等。 4.接受设备 接收设备的基本功能是完成发送设备的翻变换,即进行解调、译码、解密等。信息在传输介质传输过程中会引入某些干扰,如热噪声、脉冲干扰、信号衰减等。因此接收设备的任务是从带有干扰的信号中正确恢复出原始信息来。对于多路信号,还包括解除多路复用,实现正确分路。 通常,信息源也是信息接收者,通信的双方需要随时交流信息,因此要求系统进行双向通信。这是,通信的双方都要有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如果两个方向有各自的传输介质,则双方都可以独立的进行发送和接收;但如果共用一个传输介质,则必须用频率或时间的办法来共享它。 5.信道

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的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中至关重要的领域。它们使得人们能够迅速传输和共享数据、信息和资源。了解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的基础知识对于我们在这个高度互联的世界中生活和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将从网络结构、通信协议和数据传输等方面来介绍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的基础知识。 一、网络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包括局域网、广域网和因特网等。局域网(LAN)是指在有限的范围内连接起来的计算机和设备的集合,通常用于办公室、学校和家庭等地方。广域网(WAN)是指覆盖范围广泛的网络,可以通过电信运营商提供的专线或者互联网来连接不同地区的计算机和设备。而因特网是由全球各种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庞大网络,它基于TCP/IP协议族,并通过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连接到全球。 二、通信协议 通信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进行信息交换的规则和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是TCP/IP协议,它是因特网的基础协议。TCP/IP协议支持数据的可靠传输和分组交换,并提供了IP地址用于设备的标识

和寻址。另外,还有HTTP协议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数据,SMTP协议用于电子邮件的传输,FTP协议用于文件的上传和下载等。 三、数据传输 数据在计算机网络中的传输是通过数据包进行的。数据包是网络传输的最小单位,它由头部和数据部分组成。头部包含了目标地址、源地址以及其他控制信息,用于路由和处理数据包。数据部分则是实际要传输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数据包根据目标地址经过路由器和交换机等设备进行转发,直到到达目标设备。 四、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是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中的重要议题。网络安全的目标是保护数据和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和干扰。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包括网络攻击、恶意软件和数据泄露等。为了保护网络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包括使用防火墙、加密通信、定期更新软件补丁等。 五、无线网络和移动通信

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 知识网络是知识参与者之间的社会网络。能够实现个人、组织与组织外部的知识创造与传递,人们透过知识网络进行信息合作与交流。目标是把技术与人连接起来,实现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顾客资本的有效结合。可分为内部知识网络和外部知识网络,前者强调组织内部员工间与组织间的知识交流,后者强调组织外部的知识来源,包括社区、国家社会关系,以及竞争者。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一) 1.计算机科学基础 1.1数制及其转换 ·二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等常用数制及其相互转换 1.2数据的表示 ·数的表示(原码、反码、补码表示,整数和实数的机内表示) ·非数值表示(字符和汉字表示、声音表示、图像表示) ·校验方法和校验码(奇偶校验) 1.3算术运算 ·计算机中的二进制数运算方法 2.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2.1硬件基础知识 ·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CPU的结构、特征、分类及发展 ·存储器的结构、特征分类及发展 ·I/O接口、I/O设备和通信设备 2.2软件基础知识 ·操作系统的类型、配置 ·操作系统的功能 ·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 ·应用软件的安装与配置

·网络管理软件的功能 3.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3.1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数据信号、信道的基本概念 ·数据通信模型的构成 ·数据传输基础知识 ·数据编码的分类和基本原理 ·多路复用技术的分类、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数据交换技术的分类、基本原理和性能特点 3.2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分类和构成 ·协议的概念,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的结构及各层的功能 ·TCP/IP协议的概念及IP数据报的格式、IP地址、子网掩码和域名·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传输媒介的性能特点 ·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集线器、交换机等网络互连设备的主要功能和特点·PSTN、N(B)-ISDN、X.25、DDN、FRN、ATM、xDSL、VSAT等计算机网络接入技术的性能特点 3.3局域网技术基础·IEEE802参考模型·局域网拓扑结构 ·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技术CSMA/CD ·以太网的发展历程 ·以太网的分类及各种以太网的性能特点 ·以太网技术基础、IEEE802.3帧结构、以太网跨距·交换型以太网、全双工以太网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4.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知识 4.1因特网应用基础知识 ·因特网的概念、起源和提供的基本服务,以及我国的因特网现状 ·通过PSTN、ISDN、ADSL和局域网接入因特网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WWW、主页、超级链接、HTML的概念及应用 ·电子邮件、FTP、T elnet、BBS、ICQ、网络新闻组、网络传真、

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的基础知识和技术

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的基础知识和技术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为信息传输和数据交流提供了基础框架和技术支持。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包括网络拓扑结构、传输介质、网络协议和数据传输等方面。 一、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和布局。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总线型、环型和网状型等。其中,星型拓扑结构是最常见的,它以一个中心节点为核心,其他节点与该中心节点直接相连。总线型拓扑结构是一根主干线连接多个节点,环型拓扑结构中节点以环形形式相连,网状型拓扑结构则是多个节点之间互相连接。不同的拓扑结构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如星型拓扑结构适用于小型网络,网状型拓扑结构适用于大规模网络。 二、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是指计算机网络中用于数据传输的物理媒介。常见的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介质等。双绞线是一种常见的传输介质,其通过将两根绝缘的导线以一定的方式绞

合在一起,减少了电磁干扰。同轴电缆是一种以同心圆为结构的 传输介质,其内部包含一个中心导体、一个绝缘层、一个屏蔽层 和一个外部绝缘层。光纤是一种利用光信号传输数据的传输介质,具有高带宽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无线介质则通过无线信号传 输数据,如无线局域网(WLAN)和蓝牙等。 三、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数据传输和通信的规范和标准。 常见的网络协议包括TCP/IP协议、HTTP协议和SMTP协议等。TCP/IP协议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协议,它定义了计算机在网络上 互相通信时所遵循的规则。HTTP协议是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文档。SMTP协议是简 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中传输电子邮件。 四、数据传输 数据传输是计算机网络中最核心的功能之一。数据传输可以通 过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两种方式实现。分组交换是指将待传输的 数据拆分为多个数据包进行传输,每个数据包以独立的方式传输,并在目的地重新组合。常见的分组交换技术包括IP协议和以太网。电路交换是指在数据传输前,建立一条专用的物理连接,数据按

计算机网络入门知识3篇

计算机网络入门知识 第一篇: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是由若干个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所组成,通过通信链路互相连接并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的一种计算机系统。它的出现使得人们能够在不同地点进行高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资源,为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以下是计算机网络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术语。 1.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指的是在物理和逻辑上,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之间连接的方式和规律。常见的拓扑结构有星型、总线型、环型和网状型等。 2.局域网 局域网是指在较小的范围内连接起来的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的网络,如同一栋楼的几台计算机、一家公司内的网络等。局域网的数据传输速度很快,多用于内部资源共享。 3.广域网 广域网是指覆盖较大范围的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的网络,如一个城市或多个城市之间的网络。广域网的传输速度相对较慢,但能够实现远程信息交换和通信。 4.协议 协议是指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之间交流所使用的规范和标准,例如TCP/IP协议。采用协议可以使得不同设备之间能够互相理解和交流。 5.数据包

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包是指在发送过程中被分割成多 个较小单元的数据,用于在网络各个节点之间传输数据。每个数据包都包含了发送和接收的地址、序列号和数据等信息。 以上是计算机网络的一些基础知识和术语,了解这些基 础知识可以为了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和学习提供帮助。 第二篇: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 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是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涉及到网络数据传输和通信的方方面面。以下是一些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内容。 1.数据传输和通信方式 网络通信方式有点对点、广播和多播等方式。点对点方 式是指网络上双方之间进行直接数据传输的方式,广播方式是指发送方将数据传输给所有的设备,而多播方式则是发送方把数据传送给只关心该数据的设备。 2.网络传输协议 网络传输协议是指数据在计算机网络上传输的规范和协议,如TCP/IP。在计算机网络通信中,采用传输层协议来实 现数据传输和控制。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 协议,适用于数据从一个计算机到另一个计算机的可靠传输。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则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适用于数 据传输速度较快,但可靠性较低的情况。 3.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和数据信息安全的措施。 网络安全包含了加密技术、防火墙等多个方面。加密技术可以保障信息的安全,防火墙则可以防止网络攻击和恶意软件入侵。 4.网络管理 网络管理是对网络设备及其组件的管理和维护,以保证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网络简介 计算机网络是由若干台计算机互联而成的一种新型的通 信技术,用于实现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传递更加方便、快捷、安全和可靠。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硬件设备: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调制 解调器等。 2.软件系统:操作系统、网络协议、应用程序等。 3.网络通信协议:TCP/IP、HTTP、FTP、SMTP等。 三、网络拓扑结构 1.星型拓扑:以中心设备为核心,周围设备连接在中心 设备的一个接口上。 2.总线拓扑:所有设备都连接在一条总线上,形成一条 线性结构。 3.环形拓扑:所有设备连接成一个环,数据在环上依次 传递。 4.网状拓扑:多个设备之间通过多个链路相互连接,构 成复杂的网状结构。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局域网(LAN):覆盖范围较小,一般在同一建筑物或 同一区域内,如企业内部网络、校园网络等。 2.城域网(MAN):覆盖范围较大,一般在城市内或跨越

多个行政区域,如城市银行网点之间的联网。 3.广域网(WAN):覆盖范围最大,一般涉及跨越省份或国界,如互联网。 五、网络通信协议 1.TCP/IP协议:是指传输控制协议与互联网协议的简称,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 2.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传输超文本内容。 3.FT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用于在网络上进行文件传输。 4.SMTP协议: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在网络上进行E-mail的传输。 六、网络安全 1.防火墙:通过对数据包的过滤和修改,防止网络攻击。 2.加密技术: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防止数据被窃听或者篡改。 3.访问控制:限制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权限,保证网络安全。 七、计算机网络的优缺点 优点: 1.数据交换快捷、方便,节省时间和成本。 2.资源共享,提高利用率。 3.拓展性强,可根据需要灵活扩充。 缺点: 1.网络安全性弱,容易被黑客攻击。 2.网络故障容易导致数据丢失或泄漏。 3.网络费用高昂,维护成本大。 八、总结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

• 1. 网络层次划分 • 2. OSI七层网络模型 • 3. IP地址 • 4. 子网掩码及网络划分 • 5. ARP/RARP协议 • 6. 路由选择协议 •7. TCP/IP协议 •8. UDP协议 •9. DNS协议 •10. NAT协议 •11. DHCP协议 •12. HTTP协议 •13. 一个举例 计算机网络学习的核心容就是网络协议的学习。网络协议是为计算机网络中进展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者说是约定的集合。因为不同用户的数据终端可能采取的字符集是不同的,两者需要进展通信,必须要在一定的标准上进展。一个很形象地比喻就是我们的语言,我们大天朝地广人多,地方性语言也非常丰富,而且方言之间差距巨大。A地区的方言可能B地区的人根本无法承受,所以我们要为全国人名进展沟通建立一个语言标准,这就是我们的普通话的作用。同样,放眼全球,我们与外国友人沟通的标准语言是英语,所以我们才要苦逼的学习英语。

计算机网络协议同我们的语言一样,多种多样。而ARPA公司与1977年到1979年推出了一种名为ARPANET的网络协议受到了广泛的热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推出了人尽皆知的TCP/IP标准网络协议。目前TCP/IP协议已经成为Internet中的"通用语言〞,下列图为不同计算机群之间利用TCP/IP 进展通信的示意图。 回到顶部为了使不同计算机厂家生产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以便在更大的围建立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8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即著名的OSI/RM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它将计算机网络体系构造的通信协议划分为七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物理层〔Physics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其中第四层完成数据传送效劳,上面三层面向用户。 除了标准的OSI七层模型以外,常见的网络层次划分还有TCP/IP四层协议以及TCP/IP五层协议,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列图所示: TCP/IP协议毫无疑问是互联网的根底协议,没有它就根本不可能上网,任何和互联网有关的操作都离不开TCP/IP协议。不管是OSI七层模型还是TCP/IP 的四层、五层模型,每一层中都要自己的专属协议,完成自己相应的工作以及与上下层级之间进展沟通。由于OSI七层模型为网络的标准层次划分,所以我们以OSI七层模型为例从下向上进展一一介绍。 1〕物理层〔Physical Layer〕

网络通信基础知识

网络通信基础知识 网络通信基础知识 如今是互联网时代,了解网络知识是很有必要的。下面店铺整理了网络通信基础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计算机与计算机或其他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称为数据通信,即二进制的数据交换。 数据通信系统组成: 1、报文:需要传送的数据 2、发送设备 3、接收设备 4、传输介质:网线、通讯电缆等 5、通讯协议:收发双方的约定,按照同一套约定收发双方才能正确识别传送的二进制数据的意义 数据通信的过程: 1、数据打包—— 2、数据转换与编码—— 3、数据传输—— 4、数据转换与译码—— 5、数据解包 数据通信方式: 1、串行通信:数据位的每一位按顺序依次传送,最低2根线便可以传送数据,节约布线成本 2、并行通信:数据位的每一位同时传送,每一位占用一根通讯线,速度快,成本高 波特率:串行通信的重要指标,每秒钟传送二进制的位数 数据通信制式: 单工通信:固定方向传送 半双工通信:双向异步,交替传送 全双工通信:双向同步,同时收发 数据传输编码: 一、数字信息的数字信号编码 1、单极性编码:高电平为1 ,0V为0,有直流分量

2、双极型编码:正负两种电平,正1,负0 ————以上两种编码均不含同步信息 3、归零编码:有正负零三种电平,信号在数据位中间变化,正——零(1),负——零(0),每一位数据跳变两次,占用更多带宽 4、曼彻斯特编码:数据位中间产生跳变,跳变方向表示数值。负——正(1),正——负(0),以太网使用了改种编码 5、差动曼彻斯特编码:数据位中间跳变,携带同步信息,起始位是否跳变传递数值,有跳变为0,无跳变为1 ,令牌网使用该种编码。 二、数字信息的模拟信号编码(调制解调技术) 数字信号传送时要求传送线的'频带很宽,在用电话线传送时带宽不够会产生信号畸变,且通信速度越高畸变越严重,所以需要将数字信号编码成模拟信号。 调制解调过程 数字信号调制成模拟信号的技术有: 1、调幅(ASK),易受干扰信号影响 2、调频(FSK),占用较宽频带 3、调相(PSK),介于以上两者之间 4、正交调制(QAM)ASK与PSK结合 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 基带传输:直接用电脉冲信号代表数字信号0或者1进行传输 频带传输:用基带信号对载波信号调制后进行传输 多路复用技术: 即多路独立信号在一条信带上进行传输 1、频分多路复用(FDM):分割信道频谱 2、时分多路复用(TDM):分割信道传输时间 通信同步技术: 数据按时间顺序传输,为保证正确传输接收双方时间需要同步,并行通信中通过控制线实现收发双发同步,串行通信靠同步信号来实现同步。串行通信分为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 异步通信:起始位(0)+5~8位数据位(低位在前,高位在后)+奇偶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计算机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 要是研究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技术,以及如何实现不同计算机间的数据传输和共享等功能。计算机网络由多个计算机系统相互连接而成,可以通过传输介质进行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是现代科技的支撑之一。计算机网络不仅满足了人们日常的网络通信需求,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科技信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 计算机网络的类型 计算机网络可以根据覆盖区域的大小或使用范围进行分类。根据覆盖区域的大小,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本地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三种类型。 局域网是在一个相对狭小的范围内建立起来的计算机网络,覆盖面积一般在几十米至几千米之间,最大数量在数百台之内。局域网通过高质量、低成本、高速率的传输媒介(例如光纤、双绞线)和专用的通信设备(例如交换机)来连接计算机。由于其传输速率快、通信稳定等优势,局域网被广泛应用于大中型企业和组织网络中。 城域网覆盖的地域范围通常是一个城市或跨越多个相邻 的城镇,其覆盖面积一般较大,最大数量在数万台之内。城域网的技术和设备与局域网类似,但其传输媒介和传输速率更加多样化。城域网广泛运用于城市的政府部门、高校等多个领域。 广域网是指跨越数百或数千公里,连接大量地理位置分 散的计算机系统、终端设备、网络资源等,在大范围内进行信

息交互和文件传输的计算机网络。广域网通过电信运营商或卫星传输的方式连接起来,传输速率一般较低,但具有传输范围广、可扩展性强等优点。广域网广泛应用于国家、企业间等领域的信息交互和文件共享等方面。 另外,还有互联网、因特网、局域网间互联、入侵检测 网络等类型的网络,这些网络常被用于不同行业和应用领域中,它们之间有着协同配合作用。 计算机网络的架构 计算机网络架构通常包括分层、服务、面向连接和无连 接等四个基本特征。 1. 分层特征 计算机网络采用分层结构架构,是指不同的网络功能被 分配在不同层次,各层次之间通过接口协议交互,形成层与层之间沟通和交互的标准化协议。每个层次提供了对网络的独立抽象,方便功能的月度实现和维护。 2. 服务特征 计算机网络的服务特征是指网络对服务请求及完成服务 的响应能力。计算机网络应该按照用户的特殊需求来提供不同的服务,包括实时服务、可靠性服务、安全性服务、多媒体数据服务等。 3. 面向连接特征 计算机网络的面向连接特征是指通信协议建立了连接后,才能进行数据传输,传输功能必须在收、发数据之间建立可靠的连接,发送数据的应用进程和接受数据的应用进程必须先进行连接,数据传输时才得以顺利进行。 例如,TCP/IP协议就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其中TCP (传输控制协议)保证了数据的安全传输,IP(互联网协议)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200个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根底"200个知识点 1. 用一台计算机作为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与多台终端相连,构成简单的计算机连机系统。 2. 系统中所有数据处理都由主机完成,终端没有任何处理能力,仅起着字符输入、结果显示等作用。 3. 在大型主机-终端系统中,主机与每一台远程终端都用一条专用通信线路连接,线路的利用率较低。 4.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5. OSI/RM的全称是开放系统互连根本参考模型。 6. OSI/RM共有七层,因此也称为OSI七层模型。 7.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把地理上分散的多台自主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在相应软件〔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网络通信、管理和应用软件等〕的支持下,以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为目标的系统。 8. 现代计算机网络能够实现资源共享。 9. 现代计算机网络中被连接的自主计算机自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能单独进展信息加工处理。 10. 计算机网络自主性是指连网的计算机之间不存在制约控制关系。 11. 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互连通过通信设备及通信线路来实现。 12. 计算机网络要有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支持。 13. 计算机网络中各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必须遵循统一的通信协议。 14. 一个计算机网络是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构成。 15. 计算机网络的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 16. 通信子网由用作信息交换的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和其他通信设备组成的独立的数据信息系统组成,它承当全网的数据传递、转接等通信处理工作。 17. 网络操作系统建立在各主机操作系统之上的一个操作系统,用于实现在不同主机系统之间的用户通信以及全网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共享,并向用户提供统一的、方便的网络接口,以方便用户使用网络。 18. 网络数据库系统可以集中地驻留在一台主机上,也可以分布在多台主机上。向网络用户提供存、取、修改网络数据库中数据的效劳,以实现网络数据库的共享。 19. 计算机网络具有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均衡使用网络资源、分布处理、数据信息的综合处理、提高计算机的平安可靠性的功能 20. 信息交换是计算机网络最根本的功能,主要完成计算机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系统通信。用户可以在网上收发电子,发布新闻消息,进展电子购物、电子贸易、远程教育等。 21. 资源共享是指网络用户可以在权限围共享网中各计算机所提供的共享资源,包括软件、硬件和数据等。这种共享不受实际地理位置的限制。资源共享使得网络中分散的资源能够互通有无,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它是组建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目的之一。 22. 在计算机网络中,如果*台计算机的处理任务过重,可通过网络将局部工作转交给较"空闲〞的计算机来完成,均衡使用网络资源。 23. 对于较大型综合性问题的处理,可按一定的算法将任务分配给网络,由不

网络技术基础知识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一、计算机网络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用通信设备和通信链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协议及网络管理软件的管理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递的系统。 二、发展 第一代: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采用电路交换方式,实质上是以主机为中心的星型网。 第二代:分组交换网,以通信子网为中心,多台主机和终端构成外围的资源子网,数据交换方式采用分组交换。 第三代:以“开放系统互连为参考模型(OSI/RM)”为标准框架,80年代中期,Intenet的出现(TCP/IP)。 第四代: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93年美国政府提出“信息高速公路”。 三、系统组成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也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从网络拓扑结构来看,计算机网络是由一些网络节点和连接这些网络节点的通信链路构成。 从逻辑功能上讲,计算机网络是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 通信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的部分,主要完成计算机之间数据的传输、交换以及通信控制,它由网络节点、通信链路组成。 资源子网提供访问网络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是由主机系统、终端控制器和终端组成,主机系统负责本地或全网的数据处理,运行各种应用程序或大型数据库,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软硬件资源和网络服务,终端控制器把一组终端连入通信子网,并负责对终端的控制及终端信息的接收和发送,所以用户的资源子网主要完成数据处理和提供共享资源的任务。 从系统组成来看,计算机网络是由网络硬件系统和网络软件系统构成。 1.网络硬件系统 网络硬件系统一般指构成计算机网络的硬件设备,包括各种计算机系统、终端及通信设备。 主机系统:是计算机网络的主体,根据在网络中的功能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服务器和工作站。服务器是通过网络操作系统为网上工作站提供服务及共享资源的计算机设备。网络工作站是连接到网络上的计算机,又称客户机,它是网络数据主要的发生场所和使用场所,除保持原有功能为用户服务之外,同时又可以按照被授予的权限去访问服务器,用户主要是通过使用工作站为利用网络资源并完成自己的工作。工作站又可分为无盘工作站和带盘(磁盘)工作站两种,带盘工作站是带有硬盘的微机,本身具有独立的功能,具有本地处理能力。而无盘工作站是不带硬盘的微机,其引导程序存放在网络适配器的EPROM中,加电后自动执行,与网络中的服务器进行相连。这种工作站不仅能防止计算机病毒通过工作站感染服务器,还可以防止非法用户拷贝网络中的数据。 终端:本身不具备本地处理能力,不能直接连接到网络上,只能通过网络上的主机与网络相连而发挥作用,常见的有显示终端、打印终端、图形终端等。 传输介质:在网络设备之间构成物理通路,以便实现信息的交换。最常见的有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 网络互联设备:用于实现网络之间的互连,主要有中继器、集线器、路由器、交换机等。 网络接入设备:用于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进行连接的设备,常见的有网卡(又称网络适配器或网络接口卡)、调制解调器等。 2.网络软件系统 网络软件主要包括网络操作系统、网络通信协议和各种网络应用系统。 操作系统:包括服务器操作系统与工作站操作系统。 服务器操作系统一般为多任务、多用户的,它装在服务器上,主要承担网络范围内的资源管理与分配,对网络设备进行存取访问,支持网络用户间的通信。常见的有Windows NT 、Windows Server 2000、 NetWare 、Unix 、Linux等。 工作站操作系统:是本机处理能力的有力支撑,负责对本机资源的正常管理。常见的有Windwos 98 、Windows 2000、 DOS等。 通信协议: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网络设备与计算机之间、网络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时,双方所要遵循的通信规则的约定。常见的有包交换协议IPX、传输控制协议/网际互联协议TCP/IP、以太网协议等。 网络管理软件:用来对网络运行状况进行信息统计、报告、警告、监控的软件系统。TCP/IP协议族中提供管理功能的协议为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四、分类 1.按网络覆盖的范围分: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城域网(Metrpolitan Area Network)。 3.按传输介质分:同轴电缆网、双绞线网、光纤网、卫星网、无线网。 4.按带宽和传输能力分:基带网(窄带网)和宽带网(多媒体)。 5.按网络的使用性质分:公用网、专用网。 6.按网络的交换功能分: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ATM网。 注:Intranet又称内联网,服务于企业网,集LAN、WAN和数据服务为一体,采用Internet的相关技术。 五、功能 建立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目的是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其主要功能有: 1.数据通信传真、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公告牌(BBS)、视频点播(VOD)、远程登录和信息浏览等。 2.资源共享共享的资源主要指计算机系统的软件、硬件和数据;共享是指网内用户均能享受网络中各个计算机系统的全部或部分资源,且用户不需要知道资源所处的物理位置。 3.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可通过网络相互成为后备机,一但某台计算机出现故障,它的任务就可由其他计算机代完成;而当网络中某台计算机负担过重时,网络又可以将新的任务交给网中较空闲的计算机完成,均衡负荷,从而提高每台计算机的可用性。 4.支持分布式的信息处理 通过算法将大型的综合性问题,交给不同的计算机分别同时进行处理,用户可根据需要合理选择网络资源,就近快速地进行处理;另一方面利用网络技术将多台计算机连成具有高性能的计算机系统来解决大型问题,也比用同样性能的大中型计算机节省费用。 第二节数据通信基础 一、基本概念 1.数据通信:指通过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来实现信息的传输、交换、存储和处理。 2.数据:在网络中可用的有两类数据即取连续值的模拟数据和取离散值的数字数据。 3.信号:数据的电磁波或电编码,是数据的具体表示形式。根据电信号的形式分为取值为连续值的模拟信号和取值为离散值的数字信号两类。 4.信道:是信号传输的通道,通常是一种抽象的描述,与传输介质相比,它更侧重逻辑上的含义。5.数据传输速率:通常用比特率来衡量,即指单位时间内传送的二进制数据位数,通常用b/s(位/秒)或Kb/s(千位/秒)、Mb/s(兆位/秒)。数字信号经调制后的传输速率,即单位时间内传送的电信号的个数,又称波特率,它也可作为衡量信道性能的好坏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为波特。 6.信道容量:信道允许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7.吞吐量:是单位时间内整个网络能够处理的信息总量,单位是字节/秒或位/秒。 8.信道带宽:是指信道所能传送的信号频率宽度,它的值为信道上可传送信号的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带宽越大,所能达到的传输速度就越大。 9.误码率:指数据传输出中出错数据占被传输数据总数的比例。 信道的性能指标主要有信道容量、信道带宽、吞吐量、误码率等。 二、物理信道的分类 1.按传输介质分有线信道(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无线信道(微波、红外线、激光) 2.按传输信号的形式分:模拟信道、数字信道 3.按使用方式分:专用信道、公用信道 三、传输技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