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八年级上册音乐课时安排表

第1课时大海啊故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分析作品的音乐要素,能运用恰当的艺术处理手段(力度演唱情绪速度)自信有感情的用亲切柔和、充满激情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体会并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

2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歌曲感受海的音乐形象,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激发他们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二、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16册《大海啊,故乡》。三、教学重点:

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四、教学难点:

运用音乐要素分析表现音乐作品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1:老师做一个海鸥式的舞蹈动作,让学生联想其动物形象然后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提示,我们会联想到海鸥,那海鸥一般生活在那里呢?(大海)

提问2:提起大海,大家都非常兴奋,刚才大家交流的都很好,现在,你能不能用学过的成语来形容大海?

表现大海宽阔的:一望无边、无边无垠;

表现大海宁静的:风平浪静、鸥水相依;

表现大海气势的:海纳百川、汹涌澎湃;

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交流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唱一首与大海有关的歌曲《大海啊,故乡》。在歌曲的时候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变化的、力度又是怎么变化的?

(二)歌曲欣赏:

作品介绍

在学唱歌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首歌曲的作者。

1、作者王立平,著名作曲家,吉林长春人,代表作品有《红楼梦》、《牧羊曲》、《太阳岛上》等,他的音乐作品题材广泛,格调清新,表现手法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个人特色。

2、创造背景:

交流讨论刚才的问题

1、音乐情绪是怎样变化的?

2、力度又是如何变化的?

交流讨论后师小结:

这首歌的情绪:由深情到激动

这首歌的力度:由弱到强

师:优美的画面、动听的旋律,同学们想不想唱这首歌?

(三)教学活动

学唱歌曲分析音乐要素

1、听教师范唱,学生跟着老师小声哼唱。

2、片段分析一:前半部分(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力度弱表达情绪深情舒缓

片段分析二:后半部分(大海啊大海是我生活的地方……)力度强表达情绪激动有力

利用教具让学生集体参与

1让学聆听音乐力度变化的感受做出相应的(……)动作!

提示:提示随音乐的快慢、强弱,感受音乐速度和力度的变化。2得出结论:力度变化在音乐中的作用?

表达音乐情感

塑造音乐形象

六.课外拓展

1希望同学们能在课后能自己搜集一些关于大海的诗歌乐曲与同学们分享。

第2课时欣赏歌曲《我的中国心》

在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张明敏为几亿中国电视观众演唱了《我的中国心》,歌声一下子打动了无数炎黄子孙的心,引起了祖国同胞的强烈共鸣。写爱国歌曲很容易流于概念化和喊口号,但曲作者很聪明地运用了“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这样具有象征性的中华名胜来传达爱国之情,整首歌是以海外游子直抒胸臆的语气切入,把一个壮阔的题材写得自然而然,从而征服了所有人。

第3课时歌曲《七子之歌--澳门》

教学目标:

1、知道澳门的地理位置及相关历史,能够用歌声表现期盼祖国统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对《七子之歌--澳门》旋律等进行整体分析。

3、理解歌曲的深厚感情,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及情感内涵。

教学难点:

演唱跳动较大的旋律时,音准和声音的控制。

对作品旋律、节奏的把握以及感情上的处理。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材分析:

《七子之歌--澳门》是CCTV专题片《澳门岁月》主题歌,它反映了人民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和迫切盼望回归的爱国之心。歌词选自爱国诗人闻一多在1925年创作的《七子之歌》组诗之一,《澳门》是组诗中为首的一章。全曲分为三部分:

1、童声独唱,倾诉“不忘生母”的无限深情。

2、中间的合唱声部重复演唱“三百年来........”达到全曲

高潮。

3,最后反复吟唱“我要回来”反映澳门同胞对祖国母亲的迫切思念和眷恋之情。

教学过程

导入:

引:自我介绍,立规矩。

一、通过地理、历史知识的协同教学,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1、师:有没有同学去过澳门,能简单的告诉大家澳门的地理位置,

并介绍一下澳门的基本情况么?

生:澳门位于珠江口西岸,毗邻广东省珠海市,东隔珠江口,同香港相望,它由澳门半岛和附近的两个小岛组成,面积约为十六万平方米。澳门原来是渔港,在明代,海上运输时期,是南方对外贸易的港口之一。现代,成为了赌场收入维持其经济的旅游城市。

2、师:澳门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地,但是由于旧中国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它曾经有过一段屈辱的被殖民的历史,你们知道吗?谁能说说?

生:因为清朝在鸦片战争中失败,1887年签订了中葡北京条约,清政府承认“葡萄永驻管理澳门”,澳门从祖国怀抱中被分离出去。但这一切都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们国家的国际地位的提高而宣告结束,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到祖国怀抱。

第4课时欣赏歌曲《七子之歌—澳门》

师: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听后的感受(可以就速度、风格特点、思想感情等各方面讲)。歌曲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生:这首歌速度不快,适合用中速来演唱,演唱时要富有感情,后段的音调比前段高。抒发澳门人民对祖国母亲的赤子之心,回归之情。这便是词曲作者共同表达的一种心声,我们演唱时要把握好这种感情基调。下面我们来学唱这首曲子。请同学们把书打开。

一、学唱歌曲:

要求:轻声,但有积极的状态,有气息支持,声音集中。

注意:音准,休止符,速度、力度的变化。

二、介绍词曲作家及作品相关知识

师:为了我们更好的了解《七子之歌—澳门》这首作品,我请一位同学读下第四页右下角的一段文字。

生:歌词选自我国爱国诗人闻一多在1925年创作的《七子之歌》组诗。“七子”是指历史上曾被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而丧失领土主权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大连旅顺。原诗共7首《每首诗最后都有“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一句,以抒作者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师:这首诗是闻一多先生于1925年从美国归来后创作的,当时,他看到祖国满目疮痍,无比悲痛,写下组诗《七子之歌》,这是其中的一首。在1999年举国上下欢庆澳门回归的时候,李海鹰先生把它谱写成《澳门岁月》的主题曲,这便是我们刚才学唱的--《七子之歌—澳门》,下面我们就来分析这首作品。

五、讨论、处理作品(结合本单元的实践与创造)

1、思考:歌曲按旋律走向分几个部分,讨论如何更好地表现作品。(1)要将表现歌曲的感情置于核心的地位。

(2)歌曲的第一乐段(1-9小节)以真诚的倾诉为基调,在中音区迂回盘旋,对祖国母亲倾诉着缠绵的思念之情。

(3)歌曲的第二段(11小节以后)以急切的呼唤为基调,向高音区发展,强烈而坚定地表达了迫切回归的心情。

结构音区情感

中音区缠绵的思念之情

二段体

高音区迫切的回归之意

2、针对《七子之歌——澳门》内涵的思想感情,请学生思考用哪些演唱处理方法(力度、速度、音色变化),能更好体现游子渴望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迫切心情。(实践与创造)

根据学生设想,进行演唱处理方案的交流与最佳演唱处理方案的

选择、应用。

第5课时:音乐欣赏《东方之珠》

设计理念:

《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 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音乐教学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这一点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东方之珠》一课的教学设计,以围绕“ 祖国统一” 为主题教育思想,以“ 回归” 、“ 盼归” 为情感主线,以“ 离愁” 、“ 思乡” 、“ 同根” 等情感激发学生内在的爱国激情。本单元的教育主题为:用音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期盼祖国早日实现统一。本课时包含“回归” 和“ 盼归” 这两部分内容。因而本课时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听、唱歌曲《东方之珠》,深刻体验歌曲中“ 依恋祖国、渴盼回归” 的思想内涵;在师生平等互动的学习氛围里,通过实践创作、对歌曲的再表现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自查资料使学生主动获取与香港、台湾相关的各种知识,。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东方之珠》,体验歌曲的内在情感,感受音乐所

表现的意境,并在听辨、学唱、思考、交流、探讨的过程中,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

2 、主动了解香港的相关历史知识,能够用歌声体验期盼祖国统

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 、通过实践初步学会分析歌曲结构,主动去参与学习,进而获得知识。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 祖国统一” 为主题,以“ 回归” 和“ 盼归” 为主线。《东方之珠》这首歌,以含蓄而富于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香港的地理位置、历史沧桑和迷人的夜色;并拟人化地表现了人们对香港的无限眷恋。歌曲的第一部分为复乐段结构。两个乐段的旋律基本相同。两个乐段中的第一乐句,相对地说,都比较平稳。然而,其第二乐句,开始时是连续的同音重复,紧接着便以八度大跳转入低音区。它似乎从亲切、温柔的呼唤开始,以耐人寻味的深情加以延续。歌曲的第二部分有转向下属调的明显倾向,使歌曲的色彩产生鲜明的变化。在这个乐段中,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01|4.6i” 几个音连续上行至全曲的最高音,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包含三连音在内的紧密节奏,从而掀起这首歌曲的高潮。特别是“ 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 的真挚话语,表达了炎皇子孙对东方之珠 ---- 香港的无比爱恋之情。补充部分是歌曲第二部分的完全重复。它将全曲的高潮进一步延展。其画龙点睛之句 ---- 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则得以多次强调,从而将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奉献给亲爱的祖国。

《鼓浪屿之波》这首歌曲在本单元所要表达的思想是“ 盼归” ,歌曲为单二部曲式,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来描棕“ 我” 生在台湾,却远离故土。站在与台湾基隆港遥遥相对的鼓浪屿,面对大海,思念故乡与亲人,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盼望亲人早日团聚的一片真情,不可遏制地迸发出来。

第6课时音乐欣赏《东方之珠》

教学过程:

伴随《七子之歌》优美的旋律,学生走进教室,做好上课准备。导入新课:

1、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前面我们所学习的《七子之歌》,同学

们还知道“ 七子” 除了澳门以外,还有哪些吗?(学生

纷纷举手回答)

师:闻一多先生在这部组诗的每一首末尾都有“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一句话,以抒发作者对祖国的眷恋之情。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大家也深深体会到了词曲作者心向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那么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欣赏一首同类主题的歌曲 ---- 《东方之珠》。

3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香港有特点的景点、建筑图片。师:我们先来欣赏一下香港美丽的景色、风光。

(师生互动,共同欣赏香港的典型建筑、景点等图片,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初听歌曲《东方之珠》)

4 、展示学生自己搜寻的相关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及相关的历史知识。

师归纳小结:香港地区位于珠江口东侧,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以及周围岛屿。因盛产沉香而得名香港,又名香江、香海。是我们祖国美丽的“ 东方之珠” 。

5 、欣赏录音《东方之珠》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这首东方之珠,注意边欣赏边体会,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和意境?

(欣赏过后,学生讨论回答问题,表述自己欣赏后的感受。)6 、演唱“ 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

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

脸。”

7 、教师小结:作者以含蓄而富于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香港的地理

位置、历史沧桑和迷人的夜色,并拟人化地表现了人们对香港的无限眷恋之情。

第7课时:《雪绒花》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通过欣赏《音乐之声》插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教学活动。

2、知识目标:了解电影音乐及电影音乐的特点、作用。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有感情演唱歌曲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和掌握歌曲《雪绒花》的演唱情绪的变化及合唱的优美和谐的旋律。再了解电影音乐艺术中的作用并能声情并茂地演唱电影音乐。

教学难点

歌曲的演唱情绪的变化及合唱的和谐。

教学用具

手风琴、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课件、简单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导课:(5分钟)

师生:欣赏歌曲

教师:播放歌曲《多来咪》。提出问题:谁听过这首歌曲?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出自哪部电影?

学生:《多来咪》选自《音乐之声》电影。

播放课件背景音乐《雪绒花》衬托下课题名称。

二、简介电影

1、简介电影《音乐之声》的获奖情况

教师:音乐剧《音乐之声》是作曲家理查德罗杰斯与剧作家奥斯卡哈默斯坦于1959年合作完成的。1965年改变成同名影片,同年该影片获奥斯卡金像奖。

2、简介电影《音乐之声》的故事情节

通过播放电影片段讲述电影故事,让学生了解这部影片及音乐。

教师:教师讲述《音乐之声》的故事。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奥地利萨尔茨堡,在萨尔茨堡一座古老的修道院中有一名叫玛利亚的年轻女子,她生性活泼、热爱生活、善弹吉他、喜欢唱歌。后来,玛利亚到特拉普上校家担任家庭教师,玛利亚用爱心与音乐和几个失去母爱的孩子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上校离家期间玛利亚和孩子排练了合唱。孩子们用甜美、和谐的歌声迎接上校回家,歌声深深打动了上校,激发了他歌唱的兴致。上校轻拂六弦琴,唱了《雪绒花》,歌曲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三、新课

教师:播放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的插曲《雪绒花》

展示课件

教师:这样的画面你们感受如何?此时的音乐让你们有何感想?

学生:学生说音乐甜美、人物美丽、家庭幸福、声音和谐。

设计意图:创设音乐情境,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教师:演唱《雪绒花》(中文版、英文版)

4、学生学唱第二声部,教师唱第一声部,合作练习。

5、师生共同演唱,同时把两种不同风格演唱《雪绒花》的感

情表现出来,唱出对祖国的爱意。

三、结束部分

教师提问与学生之间讨论互相学习

1、音乐对电影电影艺术本身有什么作用,音乐的魅力在哪?用你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什么是电影音乐?(引导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

电影音乐是20世纪新出现的一种音乐体裁,是指为电影创作、编配的音乐,它是综合艺术——电影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影音乐的功能主要有:突出主题,抒发感情、背景气氛,推动剧情发展结构统一的作用。

第8课时欣赏《天路》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天路》的歌词内容,进一步了解藏族民歌的音乐风格;

2、学生能运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有表情地演唱;

3、在理解和掌握歌曲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其它艺术形式对歌曲进行诠释和表现,提高创造力。

教学重点:能运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自信的有表情地演唱。教学难点:学唱《天路》,并了解歌曲所要表现的内容和音乐风格。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一)播放歌曲《走进西藏》;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八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授课教师: 学校: 授课教师: 学校: 八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册备课)教材分析人音版音乐教材每册由若干单元构成: 中学每单元由歌唱一首,欣赏二至三首及实践与创造构成,每册各有 56 单元。 此外,每册教材除单元内容外,还设有《音乐宫》、《万花筒》、《音乐瞬间》、《音乐小网站》、《我们心爱的歌》、《我们喜欢的器乐曲》等相关音乐知识项目,供学生拓展、选择、自学、自评自测用,以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现就第 13 册音乐教材进行举例: 本册有六个单元,其中歌曲六首,欣赏20 首,演奏2 首,每单元都有实践与创造另外还设有《音乐是我的好朋友》、《音乐小网站》、《我们心爱的歌》(四首)、《我们喜欢的器乐曲》(2 首)以及《音乐瞬间》等栏目。 如果说要把教材内的所有内容都让学生学完,就课程设置每周一节课而言,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完成的,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梳理整合,根据每单元的主题,选择相关的内容进行教学,在教学设计中要 1 / 3

做到轻、重合理,要抓住主要的内容作为重点教学,有些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学或作简单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即可,不必面面俱到都是重点教学。 教学目标 1、表现要素: a 对自然界和生活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 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b 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 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c 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d 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2、情绪与情感: a 听辨不同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b 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3、体裁与形式: a 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b 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 c 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

【K12学习】新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设计《阿玛勒火》教案

新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设计《阿 玛勒火》教案 《阿玛勒火》 教学目标 1、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藏族音乐,对藏族音乐感兴趣,喜欢聆听演唱藏族民歌。 2、在感受、理解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把握西藏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对民歌的兴趣,树立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欣赏藏族民歌《阿玛勒火》感受藏族民歌风格特点,了解藏族歌舞形式——“囊玛”。 教学难点 了解“囊玛”这一藏族传统歌舞形式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藏族的歌曲,藏族的传统歌舞、民间歌舞都是非常有特点的,大家知道他们叫什么吗?(囊玛、堆谢) 2、分析囊玛。 ①“囊玛”在藏语中有“宫内”的意思,受宫廷文化的影响,常被人们误以为是宫廷音乐,其实,它来自民间是一

种传统歌舞形式,以歌为主,以舞为辅,演出人数不限,常在室内演出,通常由引子、慢快歌舞和快歌舞三个部分组成。 ②囊玛伴奏的乐器有竹笛、扬琴、札木聂、串铃等。(看图片认识藏族几种乐器) 二、欣赏《阿玛勒火》 刚才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囊玛,今天我们就业欣赏一首囊玛中的古典歌曲——《阿玛勒火》。 1、请听《阿玛勒火》,回答下列问题。 ①歌曲是由几个乐段构成? ②各个乐段开头、间奏、结尾有什么特点? 2、老师总结归纳。 ①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 ②每个乐段用衬词“阿玛勒火,呀拉哩”开头;每个乐段的结尾都用固定的旋律及衬词。另外,除了歌曲的引子外,乐段与乐段之间都使用间奏予以过渡。 3、再次聆听《阿玛勒火》。 ①重听歌曲,能说说大家听后的感受吗?(优美、典雅,节奏舒展) ②此外,你还感受到了哪些音乐要素的特点? 4、读歌词,理解歌词含义,并回答歌词采用什么传统手法写成? 5、总结。

新课标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图画展览会》精品教案

新课标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图画展览会》精品教案教师: 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音诗音画》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牛车》《两个犹太人》《基辅大门》初步了解音乐体裁——交响音画,从中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方面的作用。 2、能够背唱、听辨《漫步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两个犹太人》画面,结合人物形象听辨音乐。(把画面中两个人物分开,为后面欣赏《两个犹太人》埋下伏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力度、速度、音色等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形象方面的作用。) (二)欣赏《牛车》 1、创设情境,学生在漫步的主题音乐中进入《图画展览会》的介绍。 (设计意图:情境下的无意识欣赏,为漫步主旋律的记忆做好铺垫。) 2、简要介绍作者及作品《图画展览会》的十个标题。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为理解作品创作风格作铺垫。) 3、播放《牛车》,学生为音乐选配标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要素感知音乐作品内容并初步理解音乐创作来源于图画内容) 4、出示《牛车》画面,再次聆听作品《牛车》,用动作表现其力度的变化。(设计意图:把对音乐作品的体验和视觉的感知结合起来。在音乐活动中体验音乐要素对音乐形象及情绪的影响。) (三)欣赏《两个犹太人》 1、在情境下,以踏步形式感受漫步主题,进入《两个犹太人》的欣赏。 (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为学生理解、感知《图画展览会》作品的结构做进一步的铺垫)

2、出示画面《两个犹太人》,回想胖子和瘦子的主题,欣赏两个主题交织在一起的音乐片段并揭示标题。(将分开的人物画面合并) (设计意图:视听结合,让学生理解音乐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3、完整聆听《两个犹太人》。 (设计意图:重点感受音色在表现人物形象上的作用,借助音乐手法进一步体会人物特点和所表现的情景。) (四)欣赏“漫步”主题 1、学生学唱漫步主题,在老师的指挥下以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唱。 (设计意图:进一步体会音乐要素与音乐形象的关系。) 2、完整欣赏漫步主题,体会参观者的形象和心情。 四、揭示交响音画 1、学生理解中的交响音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欣赏、体验、感悟中自主归纳对交响音画的理解。) 2、教师总结并呈现交响音画的概念。 (设计意图:在学生感性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提升) 五、尾声 1、巩固、听辨三段音乐。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各段音乐的记忆,进一步加深对交响音画的理解。) 2、为画面设计音乐,在《基辅大门》中结束。 (设计意图:创设音乐氛围,提升对作品创作背景的理解与体验。)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最初的设计和上课过程中,我遇到了的最大困难是漫步主题的讲解和演唱。所以如何引入“漫步”主题;如何介绍“漫步”主题;如何演唱“漫步”主题就成了本节课难于攻克的一个点。通过不断的反思、实践、交流、修改、完善,终于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思考一:在最初聆听《图画展览会》时我就有一个感觉,“漫步”主题一定要用前期的铺垫留到课的最后揭示它在作品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所以最初设计时我把“漫步”主题放在最后,用语言导入:“作品中描述了十幅图画,但每副画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如果你是作曲家

人音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全册

第一课芬芳茉莉 教学目标: 1、聆听三首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能用一两句话说出它们在风格上的不同。 2、能学唱三首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中的一两句,并选择其中一首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演。 3、欣赏并哼唱歌剧《图兰朵》中的《东边升起月亮》,能说出它与哪首《茉莉花》的旋律相似。 4、能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二声部合唱《茉莉花》,能背唱一段歌词,尝试用江苏方言演唱,体会歌曲的地方风格。 5、通过聆听和演唱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乐于搜集与《茉莉花》相关的资料,与同伴分享。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茉莉花》,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的表现能力和音乐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让学生用欣赏茉莉花清新、小巧的心情演唱歌曲。 3.聆听不同地区的《茉莉花》,享受不同风格带来不同的感受。 教学准备: 光碟、多媒体设备、电子琴、音乐课本 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感受不同的风格 教学目标: 1、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2、通过欣赏,让学生乐于进一步搜集并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教学重点:感受不同地区的歌曲《茉莉花》。 教学难点: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表述出它们在情感上、风格上的差异。教学课时:本部分拟用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茉莉花》、欣赏《东边升起月亮》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茉莉花》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的表现能力和音乐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通过为旋律画小节线和为歌词配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兴趣. 3、从外国人唱《茉莉花》引发学生自豪感,从而更加认真得去感受歌曲的优美。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茉莉花》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的表现能力和音乐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导语: 刘老师教音乐,也会讲故事。不信,我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国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公主,名叫图兰多,但也很残酷。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个问题,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就得被砍头。因此很多人包括国外的王子死在了她的刀下。你看,刽子手们又在磨刀了 2、播放话剧片断 原来有个鞑靼国王子也被图兰多的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要娶到图兰多,对图兰多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多仍不甘心。这时,王子倒慷慨地来帮她,请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象没有猜中图兰多的谜语那样,被处死刑。 3、播放到百姓的场面 此夜,全城无人入睡,百姓和僧侣们都在向月神祈祷,希望图兰多诚服,从此结束杀戮。月亮出来了,僧侣的祈祷乐响起 4、茉莉花的旋律响起 或许就是这动人的音乐感化了美丽残酷的公主。终于她良心发现,从此改邪归正。音乐的魅力在这一时刻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这首曲子大家在哪里听过?有谁能哼唱两句给大家听听?

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音版音乐初二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让世界充满爱》教案 教材内容:一单元歌曲 教学目标: 1、让同学们在各种爱心故事、演唱、表演等活动中体验、感受:爱------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 2、在学习中,探索学唱新歌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注意保护啜子。 教学内容:《让世界充满爱》 教学重点: 1、探索学唱新歌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 2、能全身心投入各种表演活动中体验和感受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并积极参与活动 教具:多媒体、手式卡纸、小品道具、钢琴 教学过程: (一)爱心故事导入 创设情景 1、展示四幅有关爱心的多媒体画面,教师在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的旋律中动情解说(A 非典事迹 B抗洪抢险 C美国9.11救灾现场 D 希望工程) 2、师:这四幅画面共同说明了一个怎样的情感主题?

3、师小结,展示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二)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1、展示多媒体画面介绍音乐人----郭峰并简单的介绍《让》作品。 2、播放MTV《让》学生欣赏 3、师提供三种学习新歌的方法让学生按自己学习习惯选择学习(A 跟钢琴演唱歌词 B跟钢琴演唱歌谱 C跟钢琴哼唱旋律) 4、跟钢琴练习,要求找到自己感觉演唱比较困难的地方 5、请学生提出问题,全班同学帮助解决并提出OX节奏与X- - -在演唱时应如何把握。 6、再次跟钢琴练习,要求声音柔和、抒情,有感情地演唱 7、尝试用领唱、合唱的方法练唱。 要求:(1)声音统一气息通畅(2)节奏准确充满感情 (四)爱心感悟 1、分析讨论:四人一组合作分析表格曲名速度演唱形式表情 风格内容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2、得出答案:曲名速度演唱形式表情风格内容主题《让世界充满爱》慢板领唱、合唱柔和、抒情现代流行 2、提问:通过分析你知道音乐情感与人的情感有什么联系?为什么? 3、出示多媒体,爱心感悟: A 音乐的情感来源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B 音乐形式千姿百态,爱------人类永恒的主题永不改变。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教案标题:探索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八年级音乐上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 2. 提供针对每个教学单元的教案建议和指导。 3. 帮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培养音乐欣赏、表演和创作的能力。 教案建议和指导: 单元一:音乐的元素和表现形式 1. 学习目标: - 了解音乐的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 掌握音乐的不同表现形式,如声乐、器乐、合奏等。 2. 教学活动: - 听取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和理解,引导他们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类型和表演形式。 - 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不同类型的音乐表演,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多样性。-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合唱或合奏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音乐的表现形式。单元二:音乐的历史与文化 1. 学习目标: - 了解音乐的历史发展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特点。 - 掌握一些重要的音乐作曲家和作品。 2. 教学活动: - 利用多媒体资源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发展和代表性作品。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让他们选择一个音乐作曲家或作品进行深入了解, 并进行展示。 - 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特点,鼓励他们思考音乐与文化的关系。单元三:音乐的欣赏与批评 1. 学习目标: - 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音乐的欣赏能力。 -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批评和评价能力。 2. 教学活动: -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活动,引导他们观察、聆听和感受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 - 引导学生学习使用音乐术语描述音乐特点,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对一首音乐作品进行批评和评价,并展示他 们的分析结果。 单元四:音乐的表演与创作 1. 学习目标: -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和创作能力。 - 提供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2. 教学活动: -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可以是个人表演或小组合作。 - 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可以是编写简单的旋律、创作歌词等。 - 为学生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表演和创作的能力。

2293.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1第一单元七子之歌教案

第一单元七子之歌 ——《大海啊故乡》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感受歌曲的思想情感、能够自 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2 、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欣赏演唱歌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他们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学习重点: 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学习难点: 结合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创编活动 教具准备: 有关大海的视频资料,音乐光盘,钢琴、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诗人说,大海是一首诗;画家说,大海是一幅画;音乐家说,大海是世界上最美最美的交响乐。你听是什么声音? (播放自然声响:海浪声) 学生: (是海浪冲击岩石的声音) (播放多媒体课件:大海潮起潮落海滩风光) 随着优美的音乐作背景,教师有感情的:“漫步在海边,迎面 吹来阵阵凉爽的海风,脚下踩着松软的沙地,那是怎样的一种惬意啊,你想到什么?看到什么?” 学生: (我仿佛看到湛蓝的大海波涛起伏的样子”“我想到各种各样的海鸟上下翻飞,海边人们有

的在悠闲地散步,有的在大海的怀抱中尽情地畅游,简直就是一幅人与大自然和谐的画面……”) 教师:“的确,大海有时平静得象个可爱的孩子,任你抚摩畅游;但有时却奔腾怒吼,掀起狂澜,让你胆战心惊,不可一视。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首关于大海的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歌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二)聆听感悟: 1 初听音乐: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初步感受歌曲 教师:歌曲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歌中所展现的大海带给你怎样的印象? 学生1: (歌词质朴深情,借助对大海的思念与赞颂,抒发人们对哺育我们成长的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生2: (歌中的大海总体上给人以微起波澜的印象,显得较为平和,这是由三拍子的节拍特点以及优美起伏的旋律,舒展的节奏所决定的) 2 复听音乐:进一步感受歌曲 教师用钢琴伴奏,学生随琴声哼唱并划拍,体验三拍子节拍特点,加深对歌曲的印象(以听唱法代替视唱歌谱,降低学习难度) 3 学唱歌曲 :随伴奏演唱歌曲 以不同演唱形式(齐唱,领唱)使学生更加熟悉歌曲(整体把握歌曲的风格,节拍特点及歌曲的主题思想) 4 深入体验歌曲 1)旋律线 (教师指导学生一边唱一边划旋律线) 教师:划出的旋律线象什么? 学生: (象大海的波浪) 2)节奏 教师;这首歌曲节奏有何特点?运用到的典型节奏型是什么? 学生: (歌曲节奏较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教学内容:1、学习歌曲《大海啊故乡》 2、欣赏《夜莺》 教学目标:1、继续熟练《大海啊故乡》的演唱,进一步体验歌曲表现的情感。2、学生能用连贯、流畅的声音演唱《大海啊故乡》的英文歌词。 3、了解电子音乐及电子乐器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大海啊!故乡》英文歌词 教学难点:做到连贯流畅地演唱歌曲中的英文歌词 教具准备:钢琴、音响、教材配套光盘及小乐器若干 安全提示: 教学后记: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作品的风格特征,了解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 2、能用深情的歌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 3、通过多种体验,深化学生对祖国——母亲其内涵的理解,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4、通过相关学科的知识渗透,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教学重点] 1、通过多种体验,加深对不同作品情感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理解。 2、认识弱起拍在乐曲情感表达中的作用。 3、通过歌曲的演唱处理,表达歌曲的内涵。 [教学方法] 视听结合法、类比法、分析、讨论及实践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钢琴、多媒体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音画同步法”引导欣赏 1、欣赏交响乐《1997?天地人》序曲。 2、思考:乐曲表现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乐曲用什么方法来表达情感描绘的意境? 3、议论:曲作者用那庄严的钟声、美妙的歌声和乐声谱写一曲中华儿女的爱国心声。作品形象再现“1997香港回归”交接仪式那神圣、令人难忘的时刻。乐曲不但唤起我们对往日的记忆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乐曲还唤起每一位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及深深的爱国情。 4、师:《1997?天地人》序曲让我们再次认识:音乐作为声音的艺术,它具有再现生活、表达情感的功能,它还能通过自身特有的艺术魅力感染人、影响人,所以,作者常利用乐曲表现生活感受,抒发情感。从人的审美能力发展看,认识音乐所具有的表现功能是不够的,我们还应通过作品,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对生活的感受,体验他们对情感的表达。那么,请大爱及我一起再欣赏两首同风格、同题材的作品。 二、比较欣赏 1、拖放歌曲《东方之珠》、《七子之歌》。 2、引导讨论:听过这两首歌曲吗?歌曲的曲名分别代表我国哪两个地方的地名?你能在地图上找到它们所处的位置?你了解这两个地方的历史吗?能简要地谈谈吗? 3、歌曲比较: 会唱这两首歌曲吗/

初中音乐人音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雪域天音热巴舞曲教案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热巴舞曲》教案2 都江堰市胥家学校小芳一、教学目标 1、感受管弦乐《热巴舞曲》音乐情绪及藏族民间音乐的元素,体验其丰富的音乐文化内涵。 2、了解“热巴舞”的由来及艺术特点,对藏族音乐感兴趣。 二、教学重点感受管弦乐《热巴舞曲》音乐主题情绪变化,体验其丰富的音乐文化内涵。 三、教学难点感受管弦乐《热巴舞曲》中的藏族音乐元素,了解“热巴舞”的艺术特点。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具、热巴鼓、铜铃、课件五、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猜猜老师今天穿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服饰? 生:藏族师:我今天不仅穿来了藏族服装,还给同学们带来一段藏族舞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我跳的这个舞蹈有什么特点? 生:边跳舞变敲鼓、节奏鲜明、舞蹈动作与鼓的节奏融合在一起。 师:谁来说说,这手握的鼓和我们常见的堂鼓有什么区别? 生: 师:有谁知道这个鼓叫什么名字吗?这个鼓叫热巴鼓(课件1),是藏族热巴舞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打击乐器。“热巴”(课件2—1),原是藏族民间艺人的称呼,后来把他们表演的节目称之为热巴舞,而艺人们在表演节目时女子握鼓,男执铜铃。热巴舞不是单纯的歌舞(课件2—2),它是以铃鼓舞为主,包括说、唱、舞、戏曲、杂技等于一体的形式自由活泼的综合性表演艺术。 (二)新课教学 一、踢踏舞师:作曲家方可杰,在原“热巴舞”的基础上将其进行丰富的扩展,创作了管弦乐曲《热巴舞曲》,用现代管弦乐器模仿热巴鼓的节奏,把藏族音乐元素表现出来,接下来,就让我们聆听其中一段音乐(课件3—1),找一找这段音乐中乐队模仿热巴鼓的典型节奏型是怎样的?注意其力度是怎样的,这段音乐的情绪又是怎样的?

生:XXX xxxx XXX力度强 师:出现次数最多的是这个前十六的节奏型,我们一起来打一打这个节奏除了这个出 现次数最多的前十六节奏型以外,还有两种节奏型出现(课件4-3),你们瞧瞧这两种节奏型和刚 才说的前十六节奏型有什么相似之处, 生:前十六,后十六,全十六,都含有十六分音符。 师:这三种典型节奏都有十六分音符,我们也来打一打这两个节奏型 这段欢快热情的音乐中加入了那么多含有十六分音符的典型节奏,你们觉得热巴艺人们在表演什么节目呢? 生:舞蹈师:这段音乐吸收了藏族舞蹈中(课件3-3)“堆谢”的典型音调,“堆谢”翻译过来就叫(课件3-4)踢踏舞,听到这个名字同学们可能就明白了,这个舞蹈特点是在鲜明的节奏下快速步伐变 化, 刚才说过的出现次数最多的这种这种节奏性在传统藏族踢踏舞中也对应一个步伐动作,这个动作叫退踏步,退踏步顾名思义,右脚先退左脚后踏,右脚再回来还原一次,来,跟着老师 的双手一起来练习一下这两种节奏型也有相对应的舞步,这后十六接下来让我们随音乐看图形谱, 踏出热烈紧凑的接下来让我们随音乐看图 形谱,踏出热烈紧凑典型节奏,提示一下,当音乐进行到这里时,你们可以怎么跳?这里呢?现 在,就让我们随音乐一起舞动踢踏吧! 二、圆圈舞师:同学们,你们第一次和着音乐就能表演成这样,我要给你们一个大大的赞。当传统的踢踏舞音乐遇上强有力的十六分音符典型节奏,就让我们有了新的体验。接下来让我们继续聆听《热巴舞曲》中的下一段音乐(课件67),请同学们边听边找找:音乐中出现的“热巴鼓”典型节奏是什么?其力度是怎样的?和刚才的踢踏舞相比,这段音乐的情绪有了什么样的变化? 生:xxx xx 力度mf师:获一不组合节奏型,我们先来读读节奏这个节奏型和踢踏舞中的典型节奏相比,有什 么相似之处? 生:都有前十六节奏型师:这段音乐中加入了力度中强的十六分音符节奏型,再配合抒情的旋律,这样的音乐,你们觉得热巴艺人们在表演什么节目? 生:唱歌师:这段音乐既有稍慢歌唱性的旋律,又有典型的节奏型穿插其中,既像歌又似舞,这是吸取了(课件9)藏族“圆圈舞”的音乐要素,“圆圈舞”是围成圆圈边跳边唱的一种歌舞形式,其特点就是旋律易唱,动作步伐简单,只要音乐不停便可一直跳下去。 刚才我们在音乐中听到的两个典型节奏都可以用圆圈舞里的一个最简单的步伐动作来踏出,同学们请看生:...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学学怎么跳圆圈舞,感受圆圈舞的典雅,起立,围成圆圆3、纵情高歌 师: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传统的藏族踢踏舞和圆圈舞音乐中加入紧凑的含十六分音符典型节奏, 就像赋予了其新的生命,再加上热巴舞艺人表演时都是男摇铃女敲鼓,所以新的歌舞形式诞生了,它就是——铃鼓舞,而热巴舞就是以铃鼓舞主体,再加入其他表演形式。 师:接下来让我们继续聆听《热巴舞曲》的下一段音乐(课件107),请同学们思考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有没有典型节奏型出现? 生:激动(课件10-2)师:这段音乐旋律优美舒展,情绪激动,再加上没有固定的典型节奏出现,你们觉得这可能是在表演什么形式的节目? 生:唱歌师:确实像是在辽阔的高原上纵情高歌(课件10-3),让我们对照(课件117)简谱来跟着音乐哼唱一下。 生: 师:热巴艺人在解放前社会地位低下,生活贫困,而现在社会人人平等,那么好的幸福生活怎能不让他们激动的赞颂呢4、集体欢腾

初中八年级音乐教案-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简谱) 七子之歌——澳门(区一等奖)

《七子之歌——澳门》教学设计 一、课题《七子之歌—澳门》课型:综合 二、教材分析 1.根据新课标中对于学生的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的要求,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兴趣爱好为动力等的要求,课堂做到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以音乐活动方式划分教学领域等。 2.地位与作用 (1)这首歌曲是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歌曲。歌曲为五声宫调式,4/4拍,二段体结构(单二部)。歌曲是在收复澳门的历史背景中创作的,其中饱含着深厚的、渴望回归祖国的、强烈真挚的感情。 (2)“Macau”是由闽南方言“妈祖阁”转化而来。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从澳门的妈祖庙侵入我国领土。侵略者误将妈祖庙的闽南方言当作当地地名。 三、学情分析 目前来说,我们的学生来自周边居民,家庭成分比较复杂,学习环境参差不齐,小学基础相对一般。从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看,根据教育学、心理学依据的分析,此时的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重,并处理生理发育期,变声期,对唱歌不感兴趣,这时要灵活运用教具,竖笛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课堂教学内容的完成。同时还要提醒学生注意保护嗓子。 四、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终身喜爱音乐的感情以及理解体会歌曲的感情。针对本节课,要求学生聆听音乐,分析歌曲,并会简单演唱歌曲。

同时,体会歌曲所表达的爱国的含义,能够体会并保持一颗爱国之心! 2.过程与方法:灵活运用直观教学法,引导启发法,聆听模唱法,合作讨论法等方法使学生运用聆听法,模唱法,合作法等方法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3.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歌曲的速度、力度、节奏、情绪等音乐要素的分析,加深对歌曲的情感体验,并通过以上方法,调整学生的演唱状态,更好的表达歌曲的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结合课程标准,制定以下重难点。 1.重点:欣赏歌曲,并运用音乐要素对歌曲进行分析,学习。体会六度大跳等音乐知识。 2.难点:通过歌曲的演唱,结合音乐要素的表达,以及作者,背景的分析,体会热爱祖国的情感。 六、教法教法: 1.教法为:直观教学法、引导法、启发法、聆听法等。 学法为:合作法、互动法(师生、生生)、识记法、模唱法、讨论法、展示法等。 2.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具:钢琴、多媒体等。 八、板书设计 七子之歌—澳门 1=C 4/4 A + B A+B 二段体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最新版本)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七子之歌 第一课时:大海啊,故乡 第二课时:《我的中国心》《七子之歌—澳门》 第三课时:东方之珠 第二单元多彩音乐剧 第一课时:雪绒花 第二课时:回忆 第三课时:欣赏《云中的城堡》《总有一天》 第三单元雪域天音 第一课时:献上最洁白的哈达 第二课时:天路 第三课时:欣赏《阿玛勒火》《正月十五那一天》 第四课时:欣赏《热巴舞曲》 第四单元音诗音画 第一课时:我的祖国 第二课时:沃尔塔瓦河 第三课时:欣赏图画展览会 第四课时:黄鹤的故事 第五单元国乐飘香 第一课时:彩云追月 第二课时:雨打芭蕉 第三课时:小放驴 第四课时:欢乐歌

第一单元七子之歌 第一课时:大海啊,故乡 一、单元目标分析: 本单元《七子之歌》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音乐作品。本单元着重陈述中国这个东方大国,有对数千年文明荣耀的赞颂;也对百年受帝国主义凌辱的苦难屈辱的回顾;更有对三十年来改革开放,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赞颂及对祖国统一和复兴的祝愿。音乐借对历史、对民族、对山河、对亲人、对恋人的深情讴歌,其抒情性更强,音乐表情手段丰富,表演形式更多彩。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和乐曲内涵,体会歌曲和乐曲情感,在学生演唱歌曲、分析演唱风格、聆听、体验、感悟音乐内涵的过程中,激发情感。 二、课时教学内容 一课时:学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三、课时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能用圆润、流畅、舒展的歌声深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2 、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他们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3、过程与方法:以分析,比较,体验,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欣赏,了解掌握旋律,节拍,节奏等音乐要素对表达歌曲思想情感的重要性,联系学生生活经验通过创编环节的练习,培养音乐创新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圆润、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用坚定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体会附点、切分节奏在歌曲中的作用;结合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创编活动。 五、课型:唱歌课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语:诗人说,大海是一首诗;画家说,大海是一幅画;音乐家说,大海是世界上最美最美的交响乐。你听!这是什么声音? (播放自然声响:海浪声)

人音版初三音乐教案

人音版初三音乐教案 为您收集整理的人音版初三音乐教案,提供全面的人音版初三音乐教案信息,盼望对您有用! 人音版初三音乐教案篇一:人音版初中音乐《我和你》教案初中八年级音乐课《我和你》教案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八年级学生。 2、学科:初中音乐。 3、课题:奥运情怀。 4、课时:1课时。 5、课前预备: 1、学生课前预备:①查询百度XX站搜集的有关奥运会的图片和有关学问资料。②查询百度XX站搜集的有关唱歌家刘欢及莎拉·布莱曼的音乐作品和有关学问资料。 2、教师课前预备:①查询百度XX站搜集的有关奥运会的图片、视频以及有关学问资料。②查询百度XX站搜集的有关唱歌家刘欢及莎拉·布莱曼的音乐作品、视频以及有关学问资料。教材分析 《我和你》是第29届奥运会主题曲,也是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一课《奥运情怀》中的一首歌曲,歌曲共四句歌词,言简意赅却触动了人们心灵深处渴望温馨、友善和友谊的情感,表达了21世纪人类共同的“和谐〞与“和平〞的奥运理念。本课主要

是让学生学会演唱歌曲《我和你》,让学生体会奥运精神,虽然这首歌简洁而秀丽但是张嘴不难,唱好不易,具有挑战性,所以本节课的重难点就是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精确表现出歌曲安静而又蕴含激情的心情与意境。整堂课通过学唱和音乐观赏活动,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树立锻炼身体、强健体质、报效祖国的意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音乐中回忆奥运会的精彩瞬间,感受奥运的人文精神。 2.引导学生理解《我和你》的内在情感和深层意义。 3.能够用温柔的声音,连贯的气息,有表情地演唱《我和你》。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我和你》。 教学难点: 理解《我和你》的内在情感和深层意义,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奥运会是几年举办一次?上一届的奥运会是哪一年在哪个城市举 办的呢? 2.观赏历届奥运主题曲。

新版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新版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大海啊故乡 教学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了解大海,感受大海的音乐形象,丰富音乐表现力,体验人们热爱大海、热爱故乡、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2.能用优美、连贯、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分析作品中的音乐要素,了解歌曲中出现的典型节奏,体会并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 教学重点: 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运用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课前交流。 你去过大海吗?看到了什么?玩了些什么? 二、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通过课前的交流,我们感受到大海的无穷魅力,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大海。 三、创设情境,感受大海。 (一)咆哮的大海 仔细听:(神秘)图片、声音。

——你听到了什么?大海在咆哮 1.它是用怎样的力度表现的? 这样的声音我们可用音乐的语言来描述! ——师示范(师肢体语言表现,出示强弱弱的规律) X. ︱X. ︱ 哗哗哗哗哗哗 2.起立,我们来模仿一下。 (二)浪花的歌唱 交流:大海有美丽、宁静的时候,这时海面上的朵朵浪花依偎在大海妈妈怀里会唱响欢乐的歌。 ——师唱;(强调附点音符的唱法) 出示: 5 6 5. 3︱5 6 5 —︱ 啦啦啦啦啦啦啦 1、试唱旋律 2、纠正附点音符的节奏 有附点音符的地方要唱得长些。表现出朵朵浪花荡漾开来,延伸进了大海妈妈怀抱的感觉。 3、再唱 四、新歌学习,唱响大海。 揭题:《大海啊故乡》 导:壮阔、美丽的大海是生命的摇篮,让我们无限依恋,无比热爱。所以人们赞美它,歌唱它。今天老师就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歌跟大家分享,听! (一)欣赏范唱。 1.第一遍欣赏,了解歌曲。 要求:边听边看歌词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集

初中音乐教案本()学年度第()学期 学校 科目 年级 教师

认识简谱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章第节(课)(本节共课时)总 课时 两课时 一、识谱是音乐双基(基础音乐知识,基本音乐技能)里的一个范畴,它涉及很多音乐理论和技能,如:音名,记谱法,调式,音程,和弦、节拍、速度、力度、旋律、视唱及歌唱技能等的同时,识谱也是音乐审美的一种手段、工具,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因而在普通中学开展识谱课,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也是必要的。 至于学习识谱的方法及如何学习识谱,是我下面要重点讲述的内容. 首先,在认识上,要有一个正确的观念。要让学生知道学习识谱并不是神秘高深莫测的事情,一般五音正常的人都能学会;但也不是一学就会的,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练习练习再练习。 其次,就是讲究一个方法的问题。以前的音乐课可能也有接触过识谱的知识,但内容零散不系统,学习时间分布不集中,很容易受遗忘曲线的影响,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可以说基本上处于自然状态。 怎样教授这样一批纯属自然姿态的学生呢?方法我用八个字概括:科学系统,循序渐进。下面我将以一个课时为例,讲述我的教学设计过程。

针对学生学习目标的不明确性,我将通过对比的例子来说明识谱的重要性:文学有它的语言那就是文字,同样,音乐也有它的文字,那就是乐谱,如果不识字,再好的文章也是废纸,如果不识谱,再美妙的音乐也没有旋律。 二、我不讲述一些纯理论的东西,而是让学生通过实例,实践来感受学习,这也避免了单纯理论说教的枯燥,以下我把《识谱歌》作了些改变。 谱例1 《识谱歌》 1=C 1 2 3 4∣5 6 7∣ⅰ7 65 4∣3 2 1∣1 11 3∣5 5 5∣6 6ⅰ6∣5 5 5∣ ∨∨∨∨∨∨∨∨∨∨∨∨∨∨∨∨ 4 44 5∣6 5 43 1∣2 43 2∣1 1 1‖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