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教学过程: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定义: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的浓度增加来表示。

若浓度用物质的量(C )来表示,单位为:mol/L ,时间用t 来表示,单位为:秒(s )或分(min )或小时(h )来表示,则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为:

V == △C/ t 单位是:mol/(L ·s ) 或 mol/(L ·min ) 或 mol/(L ·h )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变化来表示,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其数学表达式可表示为t

c

V ∆∆=

【例题】在2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和3mol 的H 2和N 2,发生 N 2 + 3H 2 3 ,在2s 末时,测得容器中含有0.4mol 的NH 3,求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解: N 2 + 3H 2 3 起始量(mol ): 1 3 0 2s 末量(mol ): 1-0.2 3-0.6 0.4 变化量(mol ): 0.2 0.6 0.4

则 VN 2==0.2/2×2==0.05 mol/(L ·s ) VH 2==0.6/2×2==0.15 mol/(L ·s ) VNH 3==0.4/2×2==0.1 mol/(L ·s )

【明确】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上述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2.无论浓度的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一般都取正值,所以化学反应速率一般为正值。

3.对于同一个反应来说,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不同,但每种物质都可以用来表示该反应的快慢。

4.在同一个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的系数比。即: VN 2 :VH 2 : VNH 3 ==== 1 :3 :2

5.对于在一个容器中的一般反应 aA + bB == cC + dD 来说有:

V A :V B :V C :V D === △C A :△C B :△C C :△C D === △n A :△n B :△n C :△n D ==== a :b :c :d

6.用化学反应速率来比较不同反应进行得快慢或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快慢时,应选择同一物质来比较。例如:

可逆反应A (g )+ B (g ) C (g )+ D (g ) ,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B )

A. V A ==0.15mol/L ·min

B. V B ==0.6 mol/L ·min

C. V C ==0.4 mol/L ·min

D.V D ==0.01 mol/L ·s

对化学反应速率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物质浓度是物质的量浓度以mol/L 为单位,时间单位通常可用s 、min 、h 表示,因此反应速率的与常见单位一般为mol/(l ·s)、mol/(l ·mon)或mol/(l ·h)。

2、化学反应速率可用反应体系中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一般是以最容易测定的一种物质表示之,且应标明是什么物质的反应速率。

3、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同一时间的反应速率时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达的意义是相同的,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数值有相互关系,彼此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各化学计量数进行换算:

对于反应)()()()(g qD g pc g nB g mA +=+来说,则有

q

V p V n V m V D

C B A =

==。 4、一般说在反应过程中都不是等速进行的,因此某一时间内的反应速率实际上是这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

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一)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表征性抽象】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反应的速率。 【原理性抽象】为什么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会影响反应速率呢?

(明确)当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时,活化分子的数量增加,有效碰撞的频率增大,导致反应速率增大。

【对结论的再理解】1.

2.对于可逆反应aA + dD 来说,正反应的速率只取决于A 、B 两种物质的浓度,与C 、D 两种物质的浓度关系不大。而逆反应的速率只取决于C 、D 两种物质的浓度,与A 、B 两种物质的浓度关系不大。增加A 或B 的浓度只可以使正反应的速率增大,不会影响逆反应的速率。

3.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一个常数,所以增加这些物质的量,不会影响反应的速率。

【应用】1.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制乙炔,以减缓太快的反应速率。

2. 制Fe (OH )2时,通过降低NaOH 溶液的含氧量(给溶液加热)来降低Fe (OH )2被氧化的速率。

(二)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提出问题】压强是怎样对化学反应速率进行影响的?

【收集事实】途径:已有的实验知识

(提出以下几个实验)对比

1. 10ml、0.1mol/L的Na2S2O3溶液与0.1摩/升的硫酸10毫升反应的实验。

2. CaO固体与SiO2固体在高温下反应生成CaSiO3。

3. SO2 与O2在一密闭容器内反应生成SO3。

(讨论)给上述三个反应的容器加压,三个反应的反应物的浓度是怎样变化的?

【事实的处理】列表比较

【表征性抽象】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来说,当温度一定时,增大体系的压力,反应速率会加大。

【原理性抽象】为什么增大压强会影响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的速率?

(明确)1.一定量气体的体积与其所受的压强成正比。这就是说,如果气体的压强增大到原来的2倍,气体的体积就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就增多到原来的2倍,即体系中各个物质的浓度都增加,所以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相反,减小压强,气体的体积就扩大,浓度减小,因而反应速率减小。

2.如果参加反应的物质是固体、液体或溶液时,由于改变压强对它们的体积改变很小,因而它们的浓度改变也很小,可以认为压强与它们的反应速率无关。

【结论的再理解】1.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浓度而影响反应速率的。我们在分析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应最终落实到浓度上,将压强问题转化为浓度问题。

2. 对于那些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来说,增大体系的压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增加,所以,正反应的速率和逆反应的速率都增大。

(三)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提出问题】温度是怎样对化学反应速率进行影响的?

【收集事实】途径:1.观察演示实验。 2. 回顾过去已有的化学知识和所掌握的实验事实。『演示实验』10ml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分别在不同温度下与0.1摩/升的硫酸10毫升反应的对比实验

『复习回顾』1. Cu与浓硫酸在常温条件下和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情况的对比。

2. Mg条分别与冷水和沸水的反应情况的对比。

【实验事实的处理】1.化学用语化(写方程式)

(1) Na2S2O3 + H2SO4 == Na2SO4 + SO2 + S↓+ H2O

或 S2O32- + 2H+ == SO2 + S↓+ H2O

(2)Cu + 2H2SO4(浓)=== CuSO4 +2 SO2↑+2 H2O

(3 )Mg +2H2O === Mg(OH)2 + 2H2↑

2. 表格化

(1)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与0.1摩/升的硫酸10毫升反应的对比表

(2)Cu与浓硫酸在常温条件下和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情况对比表

(3)Mg条分别与冷水和沸水的反应情况对比表

【表征性抽象】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化学反应要加快。经过实验测定,温

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通常要增大到原来的2~4倍。

【原理性抽象】为什么升高温度会使反应速率加快?

(明确)当反应物浓度一定时,分子总数一定,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高,是活化分子的百分比增大,因而活化分子数量增多,有效碰撞频率增大,所以,反应速率加大。【对结论的再理解】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升高体系的温度,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活化分子数都增加,所以,正反应的速率和逆反应的速率都增大。

【应用】1.在实验室进行化学反应时,常常通过给反应物加热来增大反应的速率。

2. 合成氨工业中,是在50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加快反应进行的速度。

3. 为防止食品变质,我们将食品放入冰箱中保存,以降低食品变质的速率。(四)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提出问题】催化剂是怎样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收集事实】途径:1.观察演示实验。2.回顾已有知识

(演示实验)过氧化氢分解的对比实验

(复习回顾)用KClO3制氧气的实验

【实验事实的处理】1.写化学方程式

(1) 2H2O2 == 2H2O + O2↑

(2) 2KClO3 == 2KCl +3O2↑

2. 列表对比

(1)过氧化氢分解实验的对比表

(2)用KClO3制氧气实验的对比表

【表征性抽象】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原理性抽象】为什么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明确)当温度和反应物浓度一定时,使用催化剂可使反应途径发生改变,从而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使得活化分子的百分比增大,因此活化分子的数目增多,有效碰撞频率增大,故化学反应速率加大。

【对结论的再认识】1.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仅仅是改变始态到终态的途径,不改变反应的结果。例:

(1)在加热条件下: 2Cu + O2 == 2CuO

2CuO +2 CH3CH2OH == 2Cu +2 CH3CHO + 2H2O

(2)氮的氧化物破坏臭氧: NO + O3 == NO2 + O2

NO2 + O ==NO + O2

2. 能加快反应速率的催化剂叫正催化剂;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催化剂叫负催化剂。

3. 对可逆反应而言,正催化剂使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且加快的程度相同。相反,负催化剂使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且减小的程度相同。

【应用】催化剂在现代化学和化工生产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大约85%的反应需要催化剂。尤其是现代大型化工业、石油工业中,很多反应还必须使用性能良好的催化剂。例;接触法制硫酸工业。

【课堂练习】1.要使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2A(气)+B(固)==2C(气)+Q(Q>0)的正反应速率显著加快,可采用的措施是(不考虑固、气态间的接触面积)()A.降温 B.加入B C.增大体积使压强减小 D.加入A

2.把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放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的试管中,发现H2的生成速度V随时间t变化如图。其中t1——t2速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t2——t3速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V

t 1 t 2 t 3

【实验事实的处理】1.写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1.) Na2S2O3 + H2SO4 == Na2SO4 + SO2 + S↓+ H2O

或 S2O32- + 2H+ == SO2 + S↓+ H2O

(2.) 2Mg + O2 ===2MgO

(3.) CaC2 + H2O === C2H2↑+ Ca(OH)2

2. 列表对比

(1)不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与0.1摩/升的硫酸反应的对比实验表

(2).镁条分别在空气中和纯氧中燃烧的情况对比表

(3)电石分别在水中和饱和食盐水中反应的情况对比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速率-说课稿

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反应速率”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第2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在高中化学必修2中已经初步学习过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从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两个方面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认识化学反应,使学生在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工生产问题时,体会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本节内容将进一步理解巩固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方法。是对必修二中化学反应速率的延伸和总结,同时进一步介绍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本质。本节内容也为后面学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打下了基础,对后续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本节教材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在回顾完物理现象速率的表示方法后,进而引出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最后通过化学实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定量表示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思路的理解。教材内容由表及里,由浅深入,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识规律。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排意图及高一学生的特点,本课时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

2、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及其简单计算 3、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方法,知道化学反应速率是 通过实验测量的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实验、观察等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描述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3、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重视实验的规范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思维品质,体验化学实验的喜悦,培养对化学研究的兴趣。 3、通过学习化学反应速率,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化学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 2、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难点:1、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2、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 二、学情分析 (1)学生起点能力分析:学生在高中化学必修二中已经初步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理解掌握本节知识难度不大。

化学反应速率(高中选修4)

教案3 高中化学选修4 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目标 理解并掌握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重点难点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来说,压强对其的影响原理 引入 化学反应速率与分子间的有效碰撞频率有关,因此所有能够改变内能、运动速率,以及碰撞几率的方法,都可以用来改变、控制反应的速率。加热、搅拌、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使用催化剂等,是我们已经用过的方法。日常生活中,汽车加大油门,向炉膛鼓风,用煤粉代替煤块,把食物放进冰箱里,在糕点包装内放置小包除氧剂,等等,就是为了改变反应速率而采取的措施。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场合可供选择的方案往往不止一种,要根据目的、条件、成本等具体情况来确定。 一、主要讲解内容 (一)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表征性抽象】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反应的速率。【原理性抽象】为什么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会影响反应速率呢? 当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时,活化分子的数量增加,有效碰撞的频率增大,导致反应速率增大。 【对结论的再理解】 1. 一个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反应物的浓度,与产物的浓度关系不大 2. 对于可逆反应aA +bB cC + dD来说,正反应的速率只取决于A、B两种物质的浓度,与C、D两种物质的浓度关系不大。而逆反应的速率只取决于C、D两种物质的浓度,与A、B两种物质的浓度关系不大。增加A或B的浓度只可以使正反应的速率增大,不会影响逆反应的速率。 3. 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一个常数,所以增加这些物质的量,不会影响反应的速率。 【应用】

1. 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制乙炔,以减缓太快的反应速率。 2. 制Fe(OH)2时,通过降低NaOH溶液的含氧量(给溶液加热)来降低 Fe(OH)2被氧化的速率。 (二)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提出问题】压强是怎样对化学反应速率进行影响的? 【表征性抽象】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来说,当温度一定时,增大体系的压力,反应速率会加大。 【原理性抽象】为什么增大压强会影响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的速率? 1. 一定量气体的体积与其所受的压强成正比。这就是说,如果气体的压强增大到原来的2倍,气体的体积就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就增多到原来的2倍,即体系中各个物质的浓度都增加,所以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相反,减小压强,气体的体积就扩大,浓度减小,因而反应速率减小。 2.如果参加反应的物质是固体、液体或溶液时,由于改变压强对它们的体积改变很小,因而它们的浓度改变也很小,可以认为压强与它们的反应速率无关。【结论的再理解】 1. 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浓度而影响反应速率的。我们在分析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应最终落实到浓度上,将压强问题转化为浓度问题。 2.对于那些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来说,增大体系的压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增加,所以,正反应的速率和逆反应的速率都增大。(三)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提出问题】温度是怎样对化学反应速率进行影响的? 【收集事实】 途径:1.观察演示实验。2. 回顾过去已有的化学知识和所掌握的实验事实。『演示实验』10ml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分别在不同温度下与0.1摩/升的硫酸10毫升反应的对比实验 『复习回顾』1. Cu与浓硫酸在常温条件下和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情况的对比。 2. Mg条分别与冷水和沸水的反应情况的对比。 【实验事实的处理】 1.化学用语化(写方程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设计:2.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选自于人教版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教材的第二章第二节,本堂课的课标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必修2中学生已经学过诸如温度、压强、催化剂、浓度、接触面积等大量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对这些影响因素有了感性认识。这节课的任务是,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也为后面学习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做好知识储备。所以本节课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二理科学生,经过初三一年和高一一年的化学学习,他们已经储备了一定的相关知识:诸如温度、压强、催化剂、浓度、接触面积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积累了一些化学方程式,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基本上都养成了良好的思考、讨论、探究的习惯。 3.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实验现象推测与判断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熟练控制变量法和对照思想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感受化学的神奇,加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化学学习兴趣。 4.重难点: 重点: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难点:掌握实验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会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照思想来探究物质的性质。 5.教学方法:

理论指导——启发互动——实验观察——总结升华6.实验用品 试剂:0.01 mol·L-1酸性KMnO4溶液,0.1 、0.4 mol·L-1 H 2C 2 O 4 溶液, MnSO 4 固体,冷水,热水。 仪器:试管,滴管,烧杯,药匙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速率》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速率》教案及教学反 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理解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以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2.掌握单反应物的反应速率计算,掌握简单反应的反应速率表达式及其应用;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反应因素和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掌握反应速率定量变化规律的应用;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计算单反应物的反应速率; 3.掌握反应速率和反应因素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1.理解复杂反应速率表达式; 2.运用速率表达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 1.多媒体演示法。通过PPT、实验视频等多媒体方式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相关知识点。

2.实验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 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定量规律。 五、教学过程 1.热身:化学反应速率的认知 通过多媒体演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并引导学生讨论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2.实验探究: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1.实验目的:观察不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实验原理:利用酸碱反应测定反应速率。 3.实验步骤: •实验一:影响反应速率的浓度因素 实验装置: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一图示 实验一图示 实验步骤: •向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1毫升的苯酚溶液,快速加入2毫升的氢氧化钠溶液并马上开始计时,将 温度计放在装置中央处,记录每10秒钟的体积变化。 •实验二:影响反应速率的温度因素 实验装置: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二图示 实验二图示

实验步骤: •加入2毫升的稀硫酸、1毫升的苯酚组成实验液体,但不加NaOH溶液。利用打火机在试管下方焚烧约20秒钟,然后立即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液体中并马上开始计时,记 录每10秒钟的体积变化。 4.实验数据处理: 学生将实验数据记录在实验报告中,绘制数据图表,比较 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帮助学生认识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总结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其变化规律。 3.课堂讲解:反应速率的计算 1.单反应物的反应速率计算公式:反应速率(V)=反应物 摩尔浓度/反应物摩尔质量 x 反应系数。 2.简单反应的反应速率表达式及应用。 4.课堂小结: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实验探究法和多媒体演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化学现象,掌握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理解反应速率与反应因素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教学目标。但是,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存在操作不规范、数据记录不准确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训练,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和实验思维能力。

选修4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选修4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篇一: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北京市房山区房山中学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 应速率》教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 ②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及其简单计算 ③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方法,培养设计实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学习,感悟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 作用,提高对化学科学的认识。 教学重点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及其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及其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 1.定义: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的浓度增加来表示。 若浓度用物质的量(c)来表示,单位为:mol/l,时间用t来表示,单位为:秒(s)或分(min)或小时(h)来表示,则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为: v == △c/ t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变化来表示,通 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其 数学表达式可表示为v??c t 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和3mol的h2和n2,发生 n2 + 3h22nh3 ,在2s末时,测得容器中含有0.4mol的nh3,求该反应 的化学反应速率。 解:n2 +3h2 起始量(mol): 1 3 0 2s末量(mol): 1-0.2 3-0.60.4

变化量(mol): 0.2 0.6 0.4 【明确】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上述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2.无论浓度的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一般都取正值,所以化学反应 速率一般为正值。 3.对于同一个反应来说,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时,其 数值不同,但每种物质都可以用来表示该反应的快慢。 4.在同一个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的系数比。即: vn2 :vh2 : vnh3 ==== 1 :3 :2 5.对于在一个容器中的一般反应 aa + bb == cc + dd来说有: va :vb :vc :vd === △ca :△cb :△cc :△cd === △na : △nb :△nc :△nd==== a :b :c :d 6.用化学反应速率来比较不同反应进行得快慢或同一反应在不同条 件下反应的快慢时,应选择同一物质来比较。例如: 可逆反应a(g)+ b(g) )+ 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进行得 最快的是( b ) 对化学反应速率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化学反应速率可用反应体系中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一般是以最容易测定的一种物质表示之,且应标明是什么物 质的反应速率。 3、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同一时间的反应速率时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达的意义是相同的,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数值有相互关系,彼 此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各化学计量数进行换算:对于反应 ma(g)?nb(g)?pc(g)?qd(g)来说,则有vavbvcvd。 mnpq 4、一般说在反应过程中都不是等速进行的,因此某一时间内的反应速率实际上是这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 教学反思: 【篇二: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化学反应速率千差万别,有的进行的极其缓慢,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完成;有的则一触即发,瞬间完成;更多的则 介于二者之间。那么,为什么化学反应会有快有慢?化学反应是怎

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篇一 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与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 教材分析 遵照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作为侧重理科类学生学习的教材,本节侧重介绍化学反应速率和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造成这些影响的原因,使这部分知识达到大纲中所规定的B层次或C层次的要求。本知识点,按最新教材来讲。 教材从一些古代建筑在近些年受到腐蚀的速率大大加快等事实引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并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不同的反应具有不同的反应速率,以及浓度、温度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教材注意联系化学键的有关知识,从化学反应的过程实质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的断裂、生成物分子中化学键的形成过程,以及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都需要通过分子(或离子)的相互碰撞才能实现等,引出有效碰撞和活化分子等名称。并以运动员的投篮作比喻,说明只有具有足够能量和合适取向的分子间的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教材配以分子的几种可能的碰撞模式图,进一步说明发生分解反应生成和的情况,从中归纳出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与单位体积反应物分子的总数成正比,也就是和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造成这种影响的原因。接着,教材围绕着以下思路:增加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又进一步介绍了压强(有气体存在的反应)、温度、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造成这些影响的原因,使学生对上述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教材最后采用讨论的方式,要求学生通过对铁与盐酸反应的讨论,综合运用本节所学习的内容,进一步分析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造成这些影响的原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教材的教学内容。 本节教材的理论性较强,并且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利用好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图画来说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以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本节教材的教学关键。教师不可轻视实验和图画在本节教学中的特殊作用。 本节教学重点: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本节教学难点: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原因。 教学建议 化学反应速率知识是学习化学平衡的基础,学生掌握了化学反应速率知识后,能更好的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和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及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其原因是本节教学难点。这部分教学建议由教师引导分析。而压强、温度、催化剂的影响可在教师点拨下由学生阅读、讨论完成。 关于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化学反应速率教案优秀5篇

化学反应速率教案优秀5篇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篇一 一、教材分析: 化学反应速率属于化学动力学的范畴。为了让学生在研究化学应进行的快慢及如何定量表述上有感性知识,教科书安排了简单易行的实验2—1.在实验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要想准确表达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就必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确定起点,确定时间单位,找出易于测量的某种量或性质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涵义 2、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及其简单计算 2、能力目标: 1、通过有关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的计算,掌握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提高有关化学概念的计算能力 2、提高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判断、比较和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能力,掌握比较化学反应快慢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过程、实例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计算。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测定某些化学反应速率 四、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分析: 在学生已有的物体运动速度的基础上,引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不会给学生带来太大的困难,但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却将是一个难点。用实验2—1来引导学生,使他们得出只根据看到的气泡产生的快、慢来表示反应的速率是模糊的、不准确的判断。通过教科书图2—1的提示,学生很容易想到可以从测量H2的体积来比较反应的快慢。这种测量可以是在相同的时间内看H2体积的多少,也可以看产生相同体积的H2所耗时间的多少。如果相同时间内测量溶液中H+浓度的变化,测量锌粒质量的变化,也都可以定量比较这个反应进行的快慢。学生通过交流,可以发现表示反应速率的方法有多种,因此,可以通过多种实验测定某些反应的速率。在交流中得出:反应速率表示方法的共同之处,都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前后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的变化来表示。显然该反应以测量H2的体积最为简便易行。然后,引导学生得出: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总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前后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五、教学方法 1、采用实验探究式教学手段及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案导学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实验探究、引导归纳→学生讨论、反思总结。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课前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准备实验用品及仪器

高中化学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归纳与整理》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复习教案 知识要点: 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达方法; 2、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能描述化学平衡的建立,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标志; 4、理解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勒夏特列原理及应用; 5、化学平衡中的图像问题; 6、化学平衡的计算; 7、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并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 8、能利用焓变和熵变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知识重现: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 (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的物理量。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2)表示方法: v=△c/△t 固体或纯净液体v=△n/△t (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各物质的化学计量系数比。)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主要因素)是指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 (2)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浓度: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减小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减小。 有关解释: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对某一反应,活化分子在反应物中所占的百分数是一定的。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的总数

成正比。当反应物浓度增大时,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增多,活化分子数也相应增大,单位体积内的有效碰撞次数也相应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2)压强: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 有关解释:当温度一定时,一定物质的量的气体的体积与其所受的压强成反比。若气体的压强增大到原来的2倍,体积就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就增大到原来的2倍。故增大压强,就是增加单位体积里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即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相应增大;相反,减小压强,气体的体积就扩大,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随之减小。 说明:①若参加反应的物质为固体、液体或溶液,由于压强的变化对它们的浓度几乎无影响,可以认为反应速率不变。 ②与化学反应无关的气体对化学反应速率是否有影响,要分情况而定。在一定温度下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化学反应N2(g)+3H2(g) 2 NH3 (g): a、充入He并保持容器的容积不变时,虽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增大,但由于气体的容积不变,反应物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 b、充入He并保持容器内的总压不变时,必然是容器的容积增大。而气体容积的增大,引起反应物浓度的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左移。 3)温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 经验规律:一般来说,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2~4倍。 有关解释:在浓度一定时,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使一部分原来能量较低的分子变成活化分子,从而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增大。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快,单位时间里反应物分子间碰撞次数增加,反应也相应地加快,前者是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 说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对吸热、放热反应都适用,且不受反应物状态的限制。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教案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化学反应不同,化学反应的速率也不同。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就是化学反应速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需要对化学反应的速率加以控制。如在一些合成反应中希望反应能快一些,而在食物的保鲜过程中则希望氧化过程越慢越好。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及各种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可以促进学生利用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指导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本单元共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介绍了如何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如何通过实验的方法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第二部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则介绍了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进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教学设计时,按"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假设猜想→实验探究验证→寻求理论依据→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的思路进行。 二、教材分析 选修在编排这部分内容时除了对必修内容的适当深入外,还体现了如下特点: 1.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应用性〔介绍常见的测定速率的方法 2.关注化学科技发展,体现时代性〔飞秒化学 3.注重学科知识的完整性〔补充速率单位ml·s-1 4.适应学生志趣,注重学生发展〔介绍过渡态理论 本单元教材结构体系的编排,从必修教材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到本单元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从实际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到理论解释,体现了学科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相结合的螺旋式的编排方式。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对本单元提出如下要求与建议: 1.能定量表示化学反应速率,通过实验测定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2.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3.通过对活化能的研究,运用相关理论〔有效碰撞和过渡态理论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各因素进行理论解释。 4.通过催化剂的实际应用事例,认识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章末复习 教案2

课题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章节复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 技能 通过对本章知识点的复习,加深对反应速率、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及影响化学平衡因素等了解,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 方法 分析、讨论、自主探究 情感、 态度与 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总结,培养不断探索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理论运用 教学设计 环节师生活动 课前热身【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并点评】 1、已知4NH3+5O2=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H2O)、v(NO)(mol•L-1•min-1)来表示,则正确关系是(C) A.v(NH3)=v(O2)B.v(O2)=v(H2O) C.v(NH3)=v(H2O)D.v(O2)=v(NO) 2、已知:CO(g) + NO2(g) CO2(g) + NO(g)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后,降低温度,混合物的颜色变浅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ACD F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降温后CO 的浓度增大 C.降温后NO2的转化率增加 D.降温后NO 的体积分数增大 E.增大压强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 F.恒容时,通入He 气体,混合气体颜色不变

G.恒压时,通入He 气体,混合气体颜色不变 组内讨论 展示归纳 【过渡】回顾并整理本章节所学知识? 【板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小结】知识结构: 一、化学反应速率 1、概念: 2、与计量系数关系及速率大小的比较 二、有效碰撞 1、几个概念: 2、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的影响 三、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1、了解全局。 (1)内因: (2)外因: (3)其它因素: 2、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固体看表面积与扩散。 3、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一般加快2~4倍。

高中化学 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新人教版高二选修4化学教案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及分析 一、教学背景分析 1.课标分析: 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知道活化能的涵义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通过催化剂实际应用的事例,认识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2.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在《化学反应原理》教材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是对必修部分与此相关内容学习的延伸与深化,也是后续学习化学平衡及移动知识的基础。在学习该单元之前,学生通过《化学2》(必修)的学习,已经定性的认识化学反应有快有慢,知道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有影响。在选修教材《化学反应原理》中,这部分内容的设置则是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学生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现象产生的原因,逐步认识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而从微观角度加以解释,从而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另外本节内容的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非常强的实用价值。 3.学生分析: (1)已有的知识:

①必修2中,学生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存在一定的感性认识; ②在本册绪言中学习了碰撞理论相关知识。 (2)已具备的能力: ①学生初步具备简单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能够合作完成实验探究; ②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质疑和表达能力。 (3)可能遇到困难: ①抽象思维还不成熟,困惑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尤其是压强对速率的影响; ②对实验方案的选择和评价,缺乏多角度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②能用有效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等相关理论简单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思考、讨论归纳等学习活动体验科学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基本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认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形成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提高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爆炸、溶洞的形成、铁生锈、牛奶变质的过程。 【提出问题】大家了解它们(爆炸、溶洞的形成、铁生锈、牛奶变质)化学变化过程进行的快慢吗?它们反应的快慢与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回答】爆炸的反应非常快,溶洞的形成、铁生锈、牛奶变质的

反应非常慢。 【教师总结】其实选择的参照物不一样,反应快慢描述也不一样。如铁生锈相对煤的形成是快的反应,但相对氢气的爆炸是慢的反应。所以我们需要定量来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化学反应速率。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速率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我们总希望对我们有利的反应越快越好,而对我们不利的反应则越慢越好!哪些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大家猜想下,在相同条件下,钠和镁同时与水反应,谁反应的更快?为什么? 【学生回答】因为钠比镁的化学性质活泼,所以钠的反应会更快。【教师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部因素是物质本身的性质,而且这个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教师引导】结合初中所学知识,思考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部因素有哪些? 【学生回答】温度、表面积、浓度、催化剂。 【实验演示1】在两支放有少量大理石的试管里,分别加入10mL1mol/L 盐酸和10mL0.1mol/L盐酸,观察现象;然后给加10mL0.1mol/L盐酸的试管加热,观察现象。 【学生回答】大理石和1mol/L盐酸迅速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而加0.1mol/L盐酸的试管里反应则比较缓慢;当给0.1mol/L盐酸的试管加热

人教版 高中化学 选修四 化学反应速率 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速率说课稿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速率说课稿 课堂讲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反应速率”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 第2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在高中化学必修2中已经初步学习过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从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两个方面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认识化学反应,使学生在解决一些简 单的化工生产问题时,体会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本节内容将进一步理解巩固 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方法。 是对必修二中化学反应速率的延伸和总结,同时进一步介绍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本质。本节 内容也为后面学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打下了基础,对后续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二)教学内容 本教材介绍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达方法。在回顾了物理现象速率的表示方法后, 引出了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最后,通过化学实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 定量表达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思想的理解。教材内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 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3)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排意图及高一学生的特点,本课时确定如下教学 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 2、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及其简单计算 3.通过实验探索,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方法,知道化学反应速率是通过实验来测 量的【过程与方法】 1、运用实验、观察等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描述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探索通过实验测量化学反应速率,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 3.掌握化学反应速率 的定量表达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重视实验的规范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2.通过实验探索,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思维品质,体验化学实验的乐趣,培养学生对 化学研究的兴趣。

化学反应速率的教案

化学反应速率的教案 化学反应速率的教案1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情感目标: 通过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与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外界条件对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 目标引读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章化学平衡。 【板书】第二章化学平衡 【指导阅读】阅读P.30引言,了解这一章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此章的意义。 【阅读教材、思考并回答问题】 两个问题:反应进行的快慢——化学反应速率问题。 反应进行的程度——化学平衡问题。 意义:是学习化学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并能指导化工生产。 【引言】我们这节课进一步从微观角度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 【板书】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复习提问】1.什么是化学反应速率?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什么?如何影响? 【投影】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外因: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 浓度、压强越大、温度越高、使用正催化剂,则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板书】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提出问题】投影 1.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什么? 2.化学反应的实现靠什么?碰撞有几种可能? 3.什么是有效碰撞?什么是活化分子? 4.为什么增大浓度会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展示】媒体演示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投影】小结 【倾听、记录】 【回忆、讨论】 【回答、补充完善】 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总数增多(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增多→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的分子。 【阅读教材】P.31~34,讨论(四人一组) 【回答、补充完善】 【记录】 【板书】二、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提问】压强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投影】小结 有气体存在的反应: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 第一篇: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 化学必修四 2.1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2)通过实验测定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思维学习化学反应速率。(2)通过课堂实例,开拓学生从定量角度分析问题的思路。 (3)通过讨论测量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提高设计实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化学实验的喜悦,培养对化学反应研究的兴趣,增强学生合作、求实精神。(2)初步学会从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教学方法】自学法、实验法、启发式、讨论法、观察法、练习法、归纳法、合作法、拓展法◆【教学媒体】实验操作、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教学流程】 Part 1 感知化学反应的快慢 环节一:导课 引课:同学们回答的真快,今天我们就是要来研究与快慢有关的化学反应速率。 到目前为止,化学反应原理依然是化学领域中最具有魅力和挑战性的。据不完全统计,诺贝尔化学奖有三次获得是与反应方向有关,三次是与反应快慢有关,两次是与反应限度有关。 以上三位科学家研究化学反应速率而获得诺贝尔奖。今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进一步学习化学反应速率。PPT展示三个科学家学习目标:

(1)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2)通过实验测定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环节二:感知化学反应的快慢视频感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化学,你了解下列化学变化过程进行的快慢吗?请看视频: 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的反应我们希望其反应速率越快越好,有的反应我们希望其反应速率越慢越好。所以使化学反应速率尽可能的随我们的意向而改变,这就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意义之所在。过渡:接下来,同学们愿不愿意通过实验再一次感知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快慢了?实验感知: 师:接下来我们以锌与不同浓度硫酸反应为例。1.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锌粒 2.分别同时加入3mL 1mol/L、2mol/L 硫酸溶液 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药品使用时,除硫酸浓度不同外,其余用量均相同。观察现象时,可以从溶液、固体、气体也就是俗称的“海”“陆”“空”三方面去观察。开始实验。师: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你的实验成果? 问1:哪种浓度的酸与镁条反应快?你的依据是什么? 生:2mol/L硫酸反应较快,因为放出气泡多,温度更高,锌溶解更快.....师:同学们同意吗?非常好,请坐。然而仅从定性的角度去比较和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是模糊的、不够准确的,那如何进行定量测定了?问2:此反应可测定哪些具体的量来判断化学反应的快慢?接下来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出本小组的方案,进行分享。 请以Z n+H2SO4=ZnSO4+H2↑反应为原理,此反应可以通过测定哪些具体的量来比较反应的快慢?(若有更多方法,请自行补充在后面)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 师:哪位小组代表分享你们组的观点? 生:相同时间内收集H2体积的多少;产生相同体积的H2所耗时间的多少;相同时间内测量溶液中H+浓度的变化,测量锌粒质量变化,相同时间内溶液温度变化等。 师:其他同学同意吗?很好,请坐,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其实科

化学反应速率的教案

化学反应速率的教案 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 学习如何计算化学反应速率。 4.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2. 动力学常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1. 讲述、演示、实验。 2. 讨论交流、问题解答。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1)引言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化学反应速率。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别人说某种事物的速率很快(或很慢),例如:一个人的跑步速度,一个车子的行驶速度等。同样,在化学反应中也有速率这个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物质反应时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反应物的消失量(或生成量)。 (2)知识目标

通过引言,铺陈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意义。引出本课的主要目标: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掌握动力学常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2. 正文环节 (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意义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的量,或反应物和生成物产生的量。 化学反应速率的意义: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对于控制化学反应过程的重要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合理地控制化学反应速率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能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反应物浓度: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成正比,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2. 温度:温度与反应速率成正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3. 催化剂:催化剂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速率加快。 4. 表面积:表面积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5. 光照:光照能够加速化学反应,这种反应叫做光化学反应。 3. 如何计算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以反应物消失量为例(以物质消失为正向反应)。 速率R = ΔC/Δt 其中:ΔC 为反应物消失量,单位为摩尔; Δt 为时间间隔,单位为秒。 4. 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取决于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催化剂、表面积、光照等一系列因素。化学反应速率对于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反应速率定律和反应机理。反应速率定律是描述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关系的定律。而反应机理研究则是寻找反应活化能、反应路径、反应中间体等方面的信息,以揭示化学反应的本质。 五、实验环节

化学反应速率优秀教案

化学反应速率优秀教案 化学反应速率优秀教案 一、教材分析: 化学反应速率属于化学动力学的范畴。为了让学生在研究化学应进行的快慢及如何定量表述上有感性知识,教科书安排了简单易行的实验2—1.在实验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要想准确表达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就必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确定起点,确定时间单位,找出易于测量的某种量或性质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涵义2、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及其简单计算 2能力目标:1、通过有关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的计算,掌握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提高 有关化学概念的计算能力 2、提高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判断、比较和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能力,掌握 比较化学反应快慢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过程、实例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 和社会中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计算。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测定某些化学反应速率 四、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分析: 在学生已有的物体运动速度的基础上,引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不会给学生带来太大的困难,但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却将是一个难点。用实验2—1来引导学生,使他们得出只根据看到的气泡产生的快、慢来表示反应的速率是模糊的、不准确的判断。通过教科书图2—1的提示,学生很容易想到可以从测量H2的体积来比较反应的快慢。这种测量可以是在相同的时间内看H2体积的多少,也可以看产生

相同体积的H2所耗时间的多少。如果相同时间内测量溶液中H+浓度的变化,测量锌粒质量的变化,也都可以定量比较这个反应进行的快慢。学生通过交流,可以发现表示反应速率的方法有多种,因此,可以通过多种实验测定某些反应的速率。在交流中得出:反应速率表示方法的共同之处,都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前后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的变化来表示。显然该反应以测量H2的体积最为简便易行。然后,引导学生得出: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总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前后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五、教学方法 1. 采用实验探究式教学手段及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 1 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案导学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实验探究、引导归纳→学生讨论、反 思总结。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课前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准备实验用品 及仪器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宏观的物体有快有慢,物体的快慢用速度来进行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有没有快慢呢?学生思考身边的实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