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答案

第4章答案
第4章答案

第4章心理实验对预期效用理论的挑战

一名词解释

完备性:在不同消费品之间总是存在着某种可比较的关系。

自反性:消费可行集至少可如本身一样好。

传递性:个人在对于一系列的两维选择比较中不会出现矛盾的循环它保持了偏好的一致性。

确定性效应:与某种概率性的收益相比,人们赋予确定性的收益更多的权重。

同比率效应:如果对收益概率进行相同比率的变换,也会产生不一致的选择。

孤立效应:为简化在不同选项中的选择,人们通常忽略各选项共有的部分而集中于它们之间相互有区别的部分,这一选择问题的方式可能引起不一致的偏好,使人们通常忽略选择中所共有的部分。

隔离效应:即使某一信息对决策并不重要,或即使他们不考虑所披露信息也能做出同样的决策,但人们依然愿意等待直到信息披露再做出决策的倾向。

偏好反转:决策者在两个相同评价条件但不同的引导模式下,对方案的偏好有所差异,甚至出现逆转的现象。

优势性:如果期望A至少在一个方面优于期望B并且在其它方面都不亚于B,那么A优于B。

恒定性(独立性):各个期望的优先顺序不依赖于它们的描述方式,或者说同一个决策问题即使在不同的表述方式下也将产生同样的选择。

风险寻求:偏好不确定性财富不喜欢确定性所得的风险态度

风险中立:只关注选择方案的预期效用而不关心是确定性所得还是不确定性所得。

二问答题

1简述预期效用理论(EU)。

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所建立的EU理论是经济学教科书中的经典理论,它描述了风险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行为,即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效用函数的某些特殊单调变换具有一个非常方便的性质——预期效用性质。该性质表明,在风险条件下,一项抽彩的效用是获奖效用的期望值。通过取得各种结果产生的效用,把效用和结果发生的概率相乘并将所得加总,可以计算出任何抽彩的效用。所以,就结果而言效用是加性可分的,就概率而言效用是线性的。EU 理论要求消费者的行为是理性的,即其偏好满足完备性、连续性、传递性和独立性公理,在这些公理假设下,可找到一个效用函数满足预期效用性质,而消费者的决策原则是预期效用最大化;尽管这样的效用函数可能不是惟一的,但并不影响依据预期效用最大化准则所做的决策

2什么是偏好反转,它系统性的违背了预期效用理论的那些假设前提?

偏好反转”(preference reversals)是指决策者在两个相同评价条件但不同的引导模式下,对方案的选择偏好出现差异、甚至逆转的现象。偏好反转的现象说明,人们并不拥有事先定义好的、连续稳定的偏好,偏好是在判断和选择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并受判断和选择的背景、程序的影响,因此它违背了预期效用理论的优势性和恒定性假设。

3 在不确定环境下的决策中,理性经济人依照什么原则作出选择?

(1)预期效用:总预期效用是它的各个可能性结果的预期效用的综合,而各个结果的预期效用被加权处理,其权重为各个结果发生的概率。

(2)资产整合:作出决策后的预期效用要大于原赋资产给他带来的收益。(3)厌恶风险:当在确定性的期望和不确定的但预期效用是一样的期望之间进行选择时,人们偏好前者。

4 从“阿莱悖论”的实验你能得出什么?

在预期效用理论中总的效用是直接用概率作为权重,对各个可能性收益的效用进行加权。然而实验中,与某种概率性的收益相比,人们赋予确定性的收益更多的权重。即与两个都是风险收益的情况相比,当其中一个是确定性的收益时,预期价值和风险之间的权衡关系会不同。

5 请举出违背预期效用理论的一个例子。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购买35选7的彩票,购买价格是2元,假如全对了就能中500万,但是通过计算可知,35选7的概率1/6724520,则500*1/6724520< 2。因此是不符合预期效用理论的。

三案例分析

(1)老张对股票的股值有客观标准,但是由于参考点的变化使得他也能欣然接受。

(2)这是由于这次买入的股票还有少许的亏损,产生的损失厌恶造成的。这是由于老张认为该股票的成本就是最近买入该股票的成本,参考点发生了变化造成的。

(3)这种对股票买价和卖价自相矛盾的估值是由于参考点变化导致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