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推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化学期末复习练习题

【重点推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化学期末复习练习题
【重点推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化学期末复习练习题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精心收集**整理制作)

2016年山东省滕州市善国中学高一化学期末复习练习题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L 1mol/L 盐酸中含有HCl分子数为 1N A

B.常温常压下,22.4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2N A

C.实验室分别用KClO3和H2 O2制取3.2g O2时,转移的电子数均为0.4N A

D.常温常压下,16 g 由O2和O3组成的混合气体所含电子数为8N A

2.浓度为0.01mol/L的HCl溶液VmL,加水稀释到2VmL,取出10mL,这10mL溶液中含有c(H+)()

A.0.05mol/L B.0.001mol/L C.0.002mol/L D.0.005mol/L

3.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和氦气一定具有相同的()

A.原子数B.体积 C.分子数D.质量

4.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以下五项操作:①过滤;

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稀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可行的顺序是()

A.①④②⑤③B.④①②⑤③C.②⑤④①③D.②④⑤①③

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可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所用NaOH已吸潮

B.向容量瓶滴加水时液面低于刻度线即摇匀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内

D.向容量瓶加水时眼睛一直仰视液面

6.已知2.16gX2O5中含有0.1mol氧原子,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28 B.28g/mol C.14 D.14g/mol

7.根据阿伏加德罗理论: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的A2气体和3体积的B2气体合成2体积的C气体,则C气体的化学

式为()

A.AB B.AB3C.A3B D.A2B3

8.容量瓶上没有标记的是()

A.标线 B.温度 C.物质的量浓度 D.容量

9.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A.O2B.CH4C.CO2D.SO2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D.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分子的大小决定

B.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

C.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为22.4L

D.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等

12.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

B.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时,可用湿抹布或沙子盖灭扑灭,不能用水泼灭

C.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入浓硫酸D.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可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20%~30%的NaOH溶液

13.如图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所含原子数相等B.气体密度相等

C.气体质量相等 D.摩尔质量相等

14.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mol/L

B.1molZn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产生2g氢气

C.配制200mL4.6mol/L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50 mL

D.该硫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9.2mol/L

15.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相比较,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

②它们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之比为1:2

③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

④它们所含的碳原子数目之比为1:1.

A.①和④B.②和③C.③和④D.①②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计算题

16.将25℃101KPa条件下的氯化氢(HCl)气体49.6L,通入492mL水中,(已知水的密度为:1.00g/mL),得到密度为1.13g/mL的盐酸(即氯化氢的水溶液).注:25℃101KPa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4.8L/mo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求此盐酸的质量分数?

(2)求此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3)取出20.0 mL该溶液,配成浓度为1.00 mol/L的稀溶液,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17.含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200mL,其中CuSO4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若用此溶液配成0.2mol?L﹣1 CuSO4和2mol?L﹣1 H2SO4的混合溶液,试求:(1)所得溶液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2)需加入密度为1.84g?cm﹣3、98%的浓硫酸多少毫升?

18.常温下,在27.9g水中溶解12.1g Cu(NO3)2·3H2O,恰好达到饱和,设该溶液密度为1.20g/cm3,求:

(1)该溶液中Cu(NO3)2的物质的量浓度.

(2)取出20.0ml该溶液,配成浓度为1.00mol/L的稀溶液,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是多少毫升?若要使稀释后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为单质铜,需要加入铁粉多少克?

三:实验题

19.实验室用密度为1.25g/mL,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配制250mL0.1mol/L的盐酸溶液,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250mL0.1mol/L的盐酸溶液,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mL)应量取浓盐酸体积(mL)

(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浓盐酸的体积,沿玻璃棒倒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恢复到室温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A.称量时NaOH固体已经潮解

B.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C.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再摇匀

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E.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

F.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刻度线.

20.如图所示,a、b均为活塞,可控制气体的通过和液体的加入,实验前活塞均已关闭(仪器的固定装置已省略).请选择最适宜的试剂,利用下图,把一定量的CO2和CO混合气体中的CO2

和CO分离.

可供选择的试剂有:浓硫酸、稀硫酸、浓盐酸、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紫色

石蕊试液.

(1)甲装置的烧瓶中盛放的试剂是,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试剂是;

(2)乙装置的瓶中盛放的试剂是.

(3)打开活塞a时,分离出来的气体是;要得到另一种气体时,正确的操作

是.

21.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集氧化、吸附、絮凝于一体的新型多功能水处理剂.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请同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向KOH溶液中通入足量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在溶液I中加入KOH固体的目的是(填编号).

A.为下一步反应提供碱性的环境

B.使KClO3转化为KClO

C.与溶液I中过量的Cl2继续反应,生成更多的KClO

D.KOH固体溶解时会放出较多的热量,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

(3)从溶液Ⅱ中分离出K2FeO4后,还会有副产品KNO3,KCl,则反应③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每制得59.4克K2FeO4,理论上消耗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为 mol.(4)高铁酸钾(K2FeO4)作为水处理剂的一个优点是能与水反应生成胶体吸附杂质,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O42﹣+ H2O= Fe(OH)3(胶体)+ O2↑+OH﹣.

22.实验室需要0.1mol?L﹣1NaOH溶液450mL和0.5mol?L﹣1硫酸溶液500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填仪器名称).

( 2)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填序号).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贮存溶液

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

D.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3)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0.1mol?L﹣1(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若NaOH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未经冷却,则所得溶液浓度0.1mol?L﹣1.(4)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mL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时操作方法

是.

试卷答案

1.D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析:A、HCl溶于水后完全电离;

B、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

C、KClO3中氧元素为﹣2价;H2 O2中氧元素为﹣1价;

D、氧气和臭氧均由氧原子构成.

解答:解:A、HCl溶于水后完全电离,故盐酸溶液中无HCl分子,故A错误;

B、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故22.4L氧气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则氧原子的个数小于2N A个,故B错误;

C、KClO3中氧元素为﹣2价,故生成0.1mol氧气转移0.4mol电子即0.4N A个,H2 O2中氧元素为﹣1价,故生成0.1mol氧气转移0.2mol电子即0.2N A个,故C错误;

D、氧气和臭氧均由氧原子构成,故16g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n==1mol,而氧原子中含8个电子,故1mol氧原子中含8mol电子即8N A个,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掌握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和物质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2.D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

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

分析: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对于稀释后的溶液取出10mL,浓度与稀释后溶液的浓度相同.

解答:解:设稀释到2VmL时溶液的浓度为x,

根据溶液在稀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则0.01mol?L﹣1×VmL×10﹣3L=x×2VmL×10﹣3L,

解得x=0.005mol/L,

取出10mL溶液的浓度与稀释后溶液的浓度相同,

则c(H+)=c(HCl)=0.005mol/L,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明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时解答本题的关键,并能利用物质的构成来分析离子的浓度.

3.C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分析:A.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氢气为双原子分子;

B.物质的量一定条件下,温度、压强会影响气体的体积;

C.由N=nN A可知,二者物质的量相等则含有分子数目相等;

D.氢气与氦气的摩尔质量不相等.

解答:解:A.氢气是双原子分子,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二者含有的原子数目之比为2:1,故A错误;

B.气体摩尔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关,温度和压强未知,导致无法判断其体积大小,故B错误;C.由N=nN A可知,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和氦气含有分子数目相等,故C正确;

D.氢气的摩尔质量是2g/mol,氦气的摩尔质量是4g/mol,根据m=nM知,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和氦气,其质量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等,比较基础,注意温度、压强对气体摩尔体积的影响,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4.C

考点:粗盐提纯.

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以加过量的氯化钡除去硫酸根离子,然后用碳酸钠去除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盐酸要放在最后,来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加氢氧化钠和氯化钡无先后顺序要求.

解答:解: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⑤加过量的BaCl2

溶液,④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①过滤,③加适量的盐酸;或者,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④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①过滤,③加适量的盐酸,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⑤④②①③或②⑤④①③,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除杂质的原则,以及除杂质的顺序,注意为了将杂质除净,每次所加试剂要过量,这类题时常出现,要加以掌握.

5.B

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

分析:由公式c=可以看出,若溶质量偏大,将导致溶质物质的量浓度偏大;若溶剂质量偏小也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高,针对每项操作分析,将导致溶质或溶剂的质量如何改变,最后作出正确判断.

解答:解:A、所用NaOH已经潮解,说明该溶液的溶质NaOH质量偏小,则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故A错误;

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说明本溶液中的溶剂是体积偏小,则所配置的溶液的浓度偏高,故B正确;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说明该溶液的溶质NaOH质量偏小,则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故C错误;

D、向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时眼睛一直仰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故D错误.故选B.

点评:本题以溶液配制为载体,考查了错误或不规范操作引起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问题,解答时要认真分析错误操作导致的溶质或溶剂质量的改变,再结合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最后作出正确判断.

6.C

考点:相对原子质量及其计算;物质分子中的原子个数计算.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根据物质的构成可知物质的物质的量,再利用M=计算摩尔质量,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相等,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2.16gX2O5中含有0.1mol氧原子,

则n(X2O5)==0.02mol,

所以M(X2O5)==108g/mol,

又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设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

2x+16×5=108,

解得x=14,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及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熟悉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之间的关系即可解答,较简单.

7.C

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据此判断反应方程式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根据方程式原子守恒计算C的化学式.

解答:解: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

由于1体积气体A2跟3体积气体B2化合生成2体积某气体C,所以A2、B2、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3:2,

所以方程式为A2+3B2=2C,根据原子守恒可知C的化学式为AB3.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难度不大,关键清楚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确定化学计量数,再根据原子守恒计算

8.C

考点:过滤、分离与注入溶液的仪器.

专题: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分析: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量仪器,只能在常温下使用,实验室有不同规格的容量瓶,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量仪器,但对于溶液的浓度没有限制,只能在常温下使用,容量瓶上标有使用温度,

实验室有不同规格的容量瓶,容量瓶上标有容量和刻度,

故只有C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容量瓶的使用注意事项.

9.B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根据n=可知,质量相等的气体,其摩尔质量越小,则其物质的量越大,气体占有的体积越大.

解答:解: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氧气、甲烷、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2g/mol、16g/mol、44g/mol、64g/mol,根据n=可知,质量相等的气体,甲烷的物质的量最大,故甲烷占有的体积最大,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注意对公式的理解与灵活应用.

10.C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A.1mol水的质量为18g;

B.甲烷的摩尔质量为16g/mol;

C.根据n=计算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nM计算二氧化硫的质量;

D.气体摩尔体积使用对象是气体.

解答:解:A.水的摩尔质量是18g/mol,1mol水的质量为18g,故A错误;

B.甲烷的摩尔质量为16g/mol,1mol甲烷的质量是16g,故B错误;

C.3.01×1023个SO2分子的物质的量=0.5mol,二氧化硫的质量=0.5mol×64g/mol=32g,故C正确;D.气体摩尔体积使用对象是气体,标准状况下任何物质,不一定都是气体,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常用化学计量的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注意对公式的理解与灵活运用,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与对象

11.B

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A、对于气体来说,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本身的大小,一定温度、压强下,决定其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分子数的多少;

B、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一定,气体体积由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

C、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

D、一定物质的量的气体的体积大小取决于温度和压强,外界条件不同,体积不同.

解答:解:A、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一定,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本身的大小,决定其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分子数的多少,故A错误;

B、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一定,气体体积由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物质的量越多,体积越大,故B正确;

C、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不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不同,标准状况下约为22.4L/mol,故C错误;

D、一定物质的量的气体的体积大小取决于温度和压强,外界条件不同,体积不同,不同条件下体积不等的气体所含分子数可能相等,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定律及其推论,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影响气体体积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12.B

考点: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

分析:A.给固体或液体加热温度较高;

B.从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分析,灭火的方法有:(1)与空气(或氧气)隔绝,(2)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撤走可燃物;

C.量筒不能用来稀释溶液;

D.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热.

解答:解:A.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易灼伤引起危险,故A错误;

B.油或酒精的密度比水小,如果油或酒精着火时用水扑灭,油或酒精会浮上来,使燃烧更旺,所以如果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时,可用湿抹布或沙子盖灭水扑灭,不能用水泼灭,故B正确;C.量筒只能用来量取浓硫酸不能在量筒中稀释浓硫酸,故C错误;

D.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如果浓硫酸溅到手上,要先立即用抹布擦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实验是化学的基础,要了解常见的实验操作,能对错误操作的后果做出判断,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13.A

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两瓶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都是双原子分子,物质的量相等含有的原子数目相等;左瓶中氮气与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相当于NO,与右瓶内NO的密度、质量、摩尔质量相等,据此解答.

解答:解: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两瓶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

A、都是双原子分子,物质的量相等的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相等,故A正确;

B、左瓶中氮气与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相当于NO,与右瓶内NO的密度相等,但左瓶中氮气与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不一定为1:1,故密度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

C、左瓶中氮气与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不一定为1:1,故质量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

D、左瓶中氮气与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不一定为1:1,故摩尔质量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难度不大,注意左瓶中氮气与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相当于NO.

14.C

考点:浓硫酸的性质;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分析:A.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B.浓硫酸和锌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不是氢气;

C.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浓硫酸体积;

D.浓硫酸密度大于水,所以等质量混合时硫酸浓度小于原来一半.

解答:解:A.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8.4mol/L,故A

错误;

B.浓硫酸和锌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不是氢气,故B错误;

C.浓硫酸体积==50mL,故C正确;

D.浓硫酸密度大于水,所以等质量的浓硫酸和水混合体积大于浓硫酸的2倍,所以混合时硫酸浓度小于原来一半,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以浓硫酸为载体考查物质的量浓度有关计算、浓硫酸性质,为高频考点,难点是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易错选项是D,注意二者密度不同导致相同质量时其体积不同

15.D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分析:根据N=nN A可知,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含有相同分子数目,它们含有氧原子数目、原子总数、碳原子数目之比等于CO和CO2分子中含有氧原子数目、原子总数、碳原子数目之比.解答:解:①根据N=nN A可知,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含有分子数目之比为1:1,故①正确;

②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含有氧原子数目之比为1:2,故②正确;

③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含有原子总数之比为2:3,故③正确;

④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含有碳原子数目之比为1:1,故④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微粒数目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注意对化学式意义的理解

16.

解:(1)25℃101KPa条件下的氯化氢(HCl)气体49.6L的物质的量是=0.2mol,通入492mL水中,积水的质量是492g,此盐酸的质量分数

=×100%≈12.9%,答:此盐酸的质量分数是12.9%;

(2)此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mol/L≈4.0mol/L,答:此盐

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4.0mol/L;

(3)设稀释后溶液的体积是V毫升,则4.0mol/L×20.0 mL=VmL×1.00 mol/L,解得V=80mL,答:稀释后溶液的体积是80毫升

考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1)盐酸的质量分数=×100%来计算;

(2)根据公式c=来计算;

(3)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解答:解:(1)25℃101KPa条件下的氯化氢(HCl)气体49.6L的物质的量是=0.2mol,通入492mL水中,积水的质量是492g,此盐酸的质量分数

=×100%≈12.9%,答:此盐酸的质量分数是12.9%;

(2)此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mol/L≈4.0mol/L,答:此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4.0mol/L;

(3)设稀释后溶液的体积是V毫升,则4.0mol/L×20.0 mL=VmL×1.00 mol/L,解得V=80mL,答:稀释后溶液的体积是80毫升.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以及物质的量浓度等相关计算问题,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17.

1. 稀释前后,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所得溶液的体积==1000mL,

2. 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18.4mol/L,

增加的硫酸的物质的量=2mol/L×1L﹣0.5mol/L×0.2L=1.9mol,则需要浓硫酸的体积

==103.3ml,

答:需要加入密度为1.84g.cm﹣3、98%的浓硫酸103.3ml.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

分析:(1)根据稀释前后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所得溶液的体积;

(2)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根据n=CV计算加入的浓硫酸的体积.

解答:解:(1)稀释前后,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所得溶液的体积==1000mL,答:所得溶液的体积是1000ml;

(2)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18.4mol/L,

增加的硫酸的物质的量=2mol/L×1L﹣0.5mol/L×0.2L=1.9mol,则需要浓硫酸的体积

==103.3ml,

答:需要加入密度为1.84g.cm﹣3、98%的浓硫酸103.3ml.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注意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进行计算,难点是计算浓硫酸浓度的公式,难度较大.

18.(1)硫酸铜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50mol/L.

(2)稀释后溶液的体积是30.2mL,若要使稀释后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为单质铜,需要加入铁粉1.68g.

解:(1)12.1g Cu(NO3)2·3H2O的物质的量为=0.05mol,

则溶液中硝酸铜的物质的量为0.05mol,

溶液的体积为≈33.3mL,

故硝酸铜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51mol/L,

答:硫酸铜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50mol/L.

(2)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20.0ml该溶液,配成浓度为1.00mol/L 的稀溶液,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为≈30.2mL,

若加入金属铁,使稀释后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为单质铜,即发生反应:Fe+Cu2+=Cu+Fe2+,取20mL 该溶液中铜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2L×1.51mol/L≈0.03mol,消耗金属铁0.03mol,质量是:56g/mol×0.03mol=1.68g,

答:稀释后溶液的体积是30.2mL,若要使稀释后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为单质铜,需要加入铁粉1.68g.

19.

1. 250,

2.0 2. BCAFED

3. ACEF

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分析:(1)容量瓶只有一条刻度线,故只能配制和其规格相对应的体积的溶液,据此选择;先计算出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然后根据溶液稀释定律C浓V浓=C稀V稀来计算;

(2)根据配制步骤是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来分析操作顺序;

(3)根据c=并结合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来进行误差分析;

解答:解:(1)容量瓶只有一条刻度线,故只能配制和其规格相对应的体积的溶液,故配制250mL 溶液应选用250mL容量瓶;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12.5mol/L,设需要的浓盐酸的体积为VmL,根据溶液稀释定律C浓V浓=C稀V稀可知:12.5mol/L×VmL=0.1mol/L×250mL

解得V=2.0mL,故答案为,:250,2.0;

(2)根据配制步骤是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可知操作顺序为BCAFED,故答案为:BCAFED;

(3)A.称量时NaOH固体已经潮解,则氢氧化钠的真实质量偏小,故配制出的浓度偏低,故A 正确;

B.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无影响,故B错误;C.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是正常的,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再摇匀,则溶液的浓度会偏低,故C正确;

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则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故D错误;

E.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会导致溶质的损失,则浓度偏低,故E 正确;

F.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刻度线,则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小,故F正确.

故选ACEF.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中的计算和误差分析,属于基础型题目,难度不大.

20.

1.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

2. 浓硫酸

3. CO;关闭a,打开b,换气体收集装置接收CO2

考点: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分析:由实验装置可知,甲、乙分别为除杂、干燥装置,则甲中NaOH溶液吸收CO2,乙中浓硫酸干燥CO,从而分离,然后利用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CO2,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由实验装置可知,甲、乙分别为除杂、干燥装置,则甲中NaOH溶液吸收CO2,乙中浓硫酸干燥CO,从而分离,然后利用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CO2,

(1)由上述分析可知,甲装置的烧瓶中盛放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试剂是稀硫酸,故答案为: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

(2)乙装置的瓶中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可干燥气体,故答案为:浓硫酸;

(3)打开活塞a时,分离出来的气体是CO;要得到另一种气体时,正确的操作是关闭a,打开b,换气体收集装置接收CO2,故答案为:CO;关闭a,打开b,换气体收集装置接收CO2.

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性质差异及装置和试剂的作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21.

1. Cl2+2OH﹣=Cl﹣+ClO﹣+H2O

2. AC

3. 2Fe3++3ClO﹣+10OH﹣=2FeO42﹣+3Cl﹣+5H2O 0.45

4.4 10 4 3 8

考点: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

专题:实验设计题.

分析:足量Cl2通入和KOH溶液中,温度低时发生反应Cl2+2OH﹣=Cl﹣+ClO﹣+H2O,向溶液I中加入KOH,使氯气完全反应,且将溶液转化为碱性溶液,只有碱性条件下次氯酸根离子才能和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铁酸根离子,除去KCl得到碱性的KClO浓溶液,向碱性的KClO浓溶液中加入90%的Fe(NO3)3溶液,发生反应2Fe3++3ClO﹣+10OH﹣=2FeO42﹣+3Cl﹣+5H2O,得到溶液II,纯化得到湿产品,将湿产品洗涤、干燥得到晶体K2FeO4,

(1)KOH溶液和足量Cl2发生反应生成KCl、KClO和H2O;

KOH和氯气反应生成KClO,除去未反应的氯气,且只有碱性条件下,铁离子才能和次氯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铁酸根离子;

(3)反应③中铁离子和次氯酸根粒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铁酸根离子;根据转移电子相等计算氧化剂的物质的量;

(4)该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由+6价变为+3价、O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根据转移电子相等配平方程式.

解答:解:足量Cl2通入和KOH溶液中,温度低时发生反应Cl2+2OH﹣=Cl﹣+ClO﹣+H2O,向溶液I

中加入KOH,使氯气完全反应,且将溶液转化为碱性溶液,只有碱性条件下次氯酸根离子才能和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铁酸根离子,除去KCl得到碱性的KClO浓溶液,向碱性的KClO 浓溶液中加入90%的Fe(NO3)3溶液,发生反应2Fe3++3ClO﹣+10OH﹣=2FeO42﹣+3Cl﹣+5H2O,得到溶液II,纯化得到湿产品,将湿产品洗涤、干燥得到晶体K2FeO4,

(1)KOH溶液和足量Cl2发生反应生成KCl、KClO和H2O,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故答案为:Cl2+2OH﹣=Cl﹣+ClO﹣+H2O;

KOH和氯气反应生成KClO,除去未反应的氯气,且只有碱性条件下,铁离子才能和次氯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铁酸根离子,所以加入KOH的目的是除去氯气且使溶液为碱性,故选AC;

(3)反应③中铁离子和次氯酸根粒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铁酸根离子,离子方程式为

2Fe3++3ClO﹣+10OH﹣=2FeO42﹣+3Cl﹣+5H2O;

n(K2FeO4)==0.3mol,根据2Fe3++3ClO﹣+10OH﹣=2FeO42﹣+3Cl﹣+5H2O知,氧化剂的物质的量==0.45mol,

故答案为:2Fe3++3ClO﹣+10OH﹣=2FeO42﹣+3Cl﹣+5H2O;0.45;

(4)该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由+6价变为+3价、O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其转移电子数为6,根据转移电子相等、电荷守恒配平方程式为4FeO42﹣+10H2O=2Fe(OH)3(胶体)+3O2↑+8OH ﹣,

故答案为:4;10;4;3;8.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和思维的缜密性,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会从整体上分析物质分离流程,知道每一步发生的反应及基本操作,题目难度不大

22.

1. A、C 烧杯、玻璃棒

2. B、C、D

3. 2.0 小于大于

4.13.6 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分析:(1)依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选择合适的仪器;

容量瓶不能稀释浓溶液、不能用于溶解固体、储存溶液等;

(3)依据m=CVM计算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析不当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的影响,依据C=进行误差分析;

(4)依据c=计算浓硫酸的体积,依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依据浓硫酸稀释正确的方法解答.

解答:解:(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有:计算、称量或者量取、溶解或者稀释、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筒量、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不需要的仪器有烧杯和分液漏斗,要配置450ml溶液应选择500ml容量瓶;

不需要的是:圆底烧瓶和分液漏斗;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烧杯、玻璃棒;

故答案为:A、C;烧杯、玻璃棒;

容量瓶只能用来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溶液,不能配制或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不能稀释或溶解药品,不能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故选:BCD;

(3)配制0.1mol?L﹣1NaOH溶液500mL,需要氢氧化钠质量=0.1mol?L﹣1×0.5L×40g/mol=2.0g;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溶液的浓度偏小;

若NaOH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未经冷却,冷却后,溶液的体积偏小,则所得溶液浓度偏大;

故答案为:2.0;小于;大于;

(4)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18.4mol/L,设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V,依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得:V×18.4mol/L=500mL×0.5mol?L﹣1,

解得:V=13.6mL;

浓硫酸稀释的正确操作为: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故答案为:13.6;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与稀释,熟悉配制过程是解题关键,注意容量瓶、量筒规格的选取方法为易错点,难度不大

高一化学必修一课本

学生实验 实验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当我们通过认真训练,逐步掌握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后,就能更快、更好地学习化学。 实验目的 1.复习初中学过的部分仪器的使用方法。 2.进一步练习初中学过的部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3.通过实验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实验用品 试管、试管夹、烧杯、漏斗、蒸发皿、玻璃棒、量筒、酒精灯、集气瓶、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水槽、铁架台、玻璃片、药匙、滤纸、托盘天平、研钵。 KClO3、CuSO4·5H2O、NaOH饱和溶液。 火柴、木条、剪刀。 实验步骤 一.制取氧化铜 1.称取 5g CuSO4· 5H2O,在研钵中研细后倒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30 mL 蒸馏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观察溶液的颜色。 2.向盛有CuSO4溶液的烧杯中滴加NaOH饱和溶液并搅拌,直到不再产生沉淀。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用滤纸和漏斗做一个过滤器,过滤并分离烧杯内的液体及沉淀(图1)。用少量蒸馏水洗涤沉淀2次~3次。观察滤液及沉淀的颜色。 4.把滤纸上的沉淀转移到蒸发皿内。加热(图2),搅拌,直到全部变为黑色固体,停止加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把蒸发皿中的固体转移到研钵中,研细,留下备用。 二.制取氧气 1.如图3所示装配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称取 l.2 g KClO3,与前面制取的CuO粉末(这里作为通常使用的催化剂 Mno2的代用品)混合均匀后装入大试管中,用带有导管的单孔橡胶塞塞紧管口。 3.加热,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氧气。 4.先撤出导气管,再停止加热(为什么?)。 5.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检验收集的氧气。

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2)特征:元素化合价发生升降(不一定有氧的得失) (3)各概念之间的关系: 升失氧:还原剂---还原性---失电子---(升价)---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降得还:氧化剂---氧化性---得电子---(降价)---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 谈变价,也不难;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 铜汞二价最常见;正负变价要分清。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的关系: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属氧化还原反应;(注意: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4.重要规律: (1)强弱规律: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电子守恒规律

(3)价态规律 (4)先后规律 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非金属 一、硅元素 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是一 种亲氧元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 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以上。位于第3周期,第ⅣA族碳的下方。 Si对比C最外层有4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二、二氧化硅(SiO2) 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 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 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 应 SiO2+4HF==SiF4↑+2H2O SiO2+CaO===(高温)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 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三、硅酸(H2SiO3) 酸性很弱(弱于碳酸)溶解度很小,由于SiO2不溶于水,硅酸应 用可溶性硅酸盐和其他酸性比硅酸强的酸反应制得。 Na2SiO3+2HCl==H2SiO3↓+2NaCl 硅胶多孔疏松,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四、硅酸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汇总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汇总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e3O4 +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重点推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化学总复习试卷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精心收集**整理制作) 2007级化学总复习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8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S32 K39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以前媒体报道北京发生过一个大学生用浓硫酸伤害动物园黑熊的事件,这一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受到了人们的普遍谴责,从化学的角度看,浓硫酸伤害黑熊最主要表现了它的 ()A.强酸性B.吸水性C.脱水性D.催化性 2.在火车上使用的一种玻璃杯震落到地上一般不会被打碎,公交车的窗玻璃一旦打破即变成无尖锐棱角的小碎片,不会伤人,这种玻璃是()A.普通钠玻璃B.石英玻璃C.光学玻璃D.钢化玻璃 3.下列所述情况可能引起水污染的是() ①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②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③海上油轮石油泄漏。 ④工业生产中废液、废渣、废气的排放 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④C.只有②④D.①②③④ 4.为了保护臭氧层,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B.减少含铅废气的排放量 C.减少氟氯代烃的排放量D.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5.大理石可以用作墙面、地面和厨房桌面,其主要成份是碳酸钙、食醋不慎滴在大理石桌面上,会使其失去光泽,变得粗糙,下列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A.食醋中的水使碳酸钙溶解 B.食醋中的醋酸将碳酸钙氧化 C.食醋中的醋酸与碳酸钙反应并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D.食醋中的醋酸与碳酸钙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6.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A.H2O和Na2O B.NaOH和NaCl C.H2O2和Na2O2D.CCl4和HCl 7.具有下列特征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的是()A.原子序数为86 B.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 C.次外层排满18个电子D.最外层有4个电子

高一化学必修一新人教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化学(必修)1》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 1.C 2.C 3.CD 4.略 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 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 1.D 2.B 3.B 4.B 5.65 mg/dL ~110mg/dL (1mmol=10-3mol) 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 7.14mL 8.n(Ca):n(Mg):n(Cu):n(Fe)=224:140:35:2 9.1)0.2mol 2)Cu2+:0.2mol Cl-:0.4mol 10.40 (M=40 g/mol,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第一章复习题 1.C 2.B 3.A 4.BC 5.C 6.(1) 不正确。(标况下) (2)不正确。(溶液体积不为1L) (3)不正确。(水标况下不是气体) (4)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7.(1)5% (2)0.28mol/L 8. 9.1.42 g,操作步骤略。 第二章第一节 1.②⑧①④⑤⑥⑦⑩⑨2.树状分类法略 6.BD 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范围。 胶体的应用,例如明矾净水、豆浆加石膏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海口易形成沙洲、血液透析、饱和氯化铁溶液用于应急性止血等。 第二章第二节 1.水溶液熔融状态电离阴阳离子阳离子H+阴离子OH-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H+ + OH-=H2O 2.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质、弱电解质 3.C 4.C 5.C 6.B 7.D 8.(1) NaOH=Na++OH-(2) CuCl2=Cu2++2Cl- (3) Fe2(SO4)3=2Fe3++3SO42-(4) Ba(NO3)2=Ba2++2NO3- 铁粉 过滤 Fe、Cu FeSO4溶液 稀硫酸 过滤FeSO 4 溶液 蒸发 结晶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答案 第四章非金属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第一节(P80课后习题) 1.(1)⑧⑩(2)④⑤⑥⑦⑨(3)①②③④ 2. 材料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玻璃透明、坚硬、熔点高、不溶于水稳定。其实能与HF、NaOH溶液反应。陶瓷不透明、坚硬、熔点高、不溶于水稳定。跟玻璃一样,与HF、NaOH溶液反应。 3.Na2SiO3 + H2SO4 + H2O = H4SiO4↓+Na2SO4H4SiO4 = H2SiO3 + H2O (注:从水溶液里析出的硅酸其实都是原硅酸H4SiO4,书上为了简便,就把它写成了硅酸) 4.B(注:SiO2+4HF = SiF4↑+2H2O;NaOH与SiO2的反应太慢,故并不选D。)5.玻璃、石英、陶瓷里都含有大量的SiO2,熔融烧碱时有: SiO2+2NaOH=Na2SiO3+H2O反应发生,对坩埚造成腐蚀。 6.河沙主要成分是石英,其化学成分为SiO2晶体,属于原子晶体,非常坚硬,可以做磨料。 7.SiO2+2NaOH=Na2SiO3+H2O、Na2CO3+SiO2高温Na2SiO3+CO2↑(注:其实水玻璃是指Na2SiO3的水溶液,并非Na2SiO3本身,Na2SiO3叫“泡花碱”。)8.半导体。用于二极管、三极管及集成电路(IC)生产。 9.(1)还原剂(2)化合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剂 (3)SiO2(沙滩物质)—— Si(粗)—— Si(纯)——集成电路产品如电脑(用户) 10.(1)同: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异:电子层数不同。二者为同主族元素。(2)晶体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的结构非常相似,二者的硬度都很大,熔点都很高。但碳元素的另一单质石墨由于结构的关系,却很软。 (3)CO2、SiO2由于结构关系,物理性质差异非常大。CO2常温下为气体,而SiO2为非常坚硬的固体。但二者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如都是酸性氧化物,可与碱反应,都具有一定的氧化性,能被C还原等。 11.(1)n(Na2O):n(CaO):n(SiO2)= ::=1:1:6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Na:23 S:32 Cu:64 N:14 Cl:35.5 Fe:56 Ba:137 第I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60分) 1、当钠、钾等金属不慎着火时,可以用来灭火的是:() A、水 B、煤油 C、沙子 D、泡沫灭火剂 2、在自然界中,既有以化合态存在,又有以游离态存在的元素是() A、碳 B、硅 C、镁 D、铝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N2的质量是14g B、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 g C、H2O的摩尔质量是18 g /mol D、1mol HCl的质量是36.5 g /mol 4、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是( ) A.CO32-、H+、Na+、NO3-B.H+、Ag+、Cl-、SO42- C.K+、Na+、OH-、NO3-D.Ba2+、Ca2+、SO42-、OH- 5、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铁与稀硫酸反应Fe+2H+====Fe3++H2↑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H2O====2H++CO32- C.碳酸钡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Ba2+ D.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OH—+Cu2+====Cu(OH)2↓ 6、下列物质中既能导电,又属于强电解质的一组物质是() A.石墨、醋酸溶液、食盐晶体B熔融状态的KOH、熔融状态的NaCl C.稀H2SO4、NaOH溶液、纯HNO3D.液氨、石灰水、水银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超全总结

化学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①常见气体的检验

②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的火焰呈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能使用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4)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 (5)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6)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7)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

高中化学必修一书后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1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 1.C 2.C 3.CD 4.略 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 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 1.D 2.B 3.B 4.B 5.65 mg/dL ~110mg/dL (1mmol=10-3 mol ) 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 7.14mL 8.n(Ca):n(Mg):n(Cu):n(Fe)=224:140:35:2 9.1)0.2mol 2)Cu2+:0.2mol Cl-:0.4mol 10.40 (M=40 g/mol ,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第一章复习题 1.C 2.B 3.A 4.BC 5.C 6.(1) 不正确。(标况下) (2)不正确。(溶液体积不为1L ) (3)不正确。(水标况下不是气体) (4)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 7.(1)5% (2)0.28mol/L 8. 9.1.42 g ,操作步骤略。 第二章第一节 1.②⑧ ①④ ⑤ ⑥ ⑦⑩ ⑨ 2.树状分类法 略 铁 粉 过 滤 Fe 、Cu FeSO 4溶液 稀硫酸 过 滤 FeSO 4溶液 蒸发 结晶

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范围。 胶体的应用,例如明矾净水、豆浆加石膏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海口易形成沙洲、血液透析、饱和氯化铁溶液用于应急性止血等。 第二章第二节 1.水溶液熔融状态电离阴阳离子阳离子H+阴离子OH- 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H+ + OH-=H2O 2.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质、弱电解质 3.C 4.C 5.C 6.B 7.D 8.(1) NaOH=Na++OH-(2) CuCl2=Cu2++2Cl- (3) Fe2(SO4)3=2Fe3++3SO42-(4) Ba(NO3)2=Ba2++2NO3- 9.(1) SO42-+Ba2+=BaSO4(2) 2Al+3Hg2+=3Hg+2Al3+ (3) CO32-+2H+=H2O+CO2(4) 不反应。 10.(1)可溶铜盐+强碱=可溶盐+Cu(OH)2(2)强酸+强碱=可溶盐+H2O (3) 强酸+CaCO3=可溶钙盐+H2O+CO2(4) 强酸+可溶盐=可溶盐+H2O+CO2 (5) 可溶铜盐+Fe=可溶铁盐+Cu 11.金属导电的原因是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于水后发生电离,电离出来的阴阳离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形成电流。 金属是单质,不属于化合物,因此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第二章第三节 1.电子氧化还原失去氧化还原得到还原氧化 2.O2 KClO3 KMnO4 HNO3 H2O2 Fe3+等H2 C CO 金属单质等 3.氧化S+O2=点燃=SO2还原 4.C 5.D 6.C 7.C B 8.B C 9.(1)还原剂H2氧化剂O2转移电子4e- (2)还原剂P 氧化剂O2 转移电子20e- (3)KClO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转移电子12e- (4)还原剂H2氧化剂WO3转移电子6e-10.略 第二章复习题

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全面总结

必修1全册基本容梳理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 2CO 3 (或NaHCO 3 )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 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 3 溶液淋洗,然后请 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 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 3 混合物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 AgNO 3、稀HNO 3 产生白色沉淀 Cl-+Ag+=AgCl↓ SO 42-稀HCl、BaCl 2 白色沉淀 SO 4 2-+Ba2+=BaSO 4 ↓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 n =N/NA

高中化学必修一重要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计量 ①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约为 微粒与物质的量 N 公式:n= NA 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质量与物质的量 m 公式:n= M 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 微粒的数目一定固体液体主要决定②微粒的大小 气体主要决定③微粒间的距离 体积与物质的量 V 公式:n= Vm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 ④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⑤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CB 单位:mol/l 公式:C B=n B/V n B=C B×V V=n B/C B 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 ⑥溶液的配置 (l)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计算:算出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把水的质量换算成体积。如溶质是液体时,要算出液体的体积。 称量: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水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计算: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 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溶质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1/6),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冷却到室温后,将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 洗涤(转移):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 定容: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m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 5、过滤过滤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的方法。 过滤时应注意:①一贴: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②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③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夹嘴应与玻璃棒接触;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有三层滤纸处轻轻接触;漏斗颈的末端应与接受器的内壁相接触,例如用过滤法除去粗食盐中少量的泥沙。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金属:Na、Mg、Al 单质 非金属:S、O、N 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 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 氧化物:Al2O3等 纯盐氧化物:CO、NO等 净含氧酸:HNO3、H2SO4等 物按酸根分 无氧酸:HCl 强酸:HNO3、H2SO4、HCl 酸按强弱分 弱酸:H2CO3、HClO、CH3COOH 化一元酸:HCl、HNO3 合按电离出的H+数分二元酸:H2SO4、H2SO3 物多元酸:H3PO4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超全总结--新版

高一化学必修-知识全点 第一章从科学实验中学习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 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②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的火焰呈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能使用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5)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6)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7)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 (8)Fe3+能与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Fe(SCN)3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9)Cu2+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CuO沉淀。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③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OH-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2)Cl-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3)Br-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I-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AgI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应,生成I2,使淀粉溶液变蓝。(5)SO42-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 (6)SO32-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 (7)S2-能与Pb(NO3)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PbS沉淀。 (8)CO32-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二、常见事故的处理 三、化学计量 ①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约为6.02x1023 N 公式:n= NA 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m 公式:n= M 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 V 公式:n= Vm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史上最全】---人教版

高一化学必修1知识点综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 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iv、升华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离I2和SiO2的混合物。 2、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 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 ①最好不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③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加入过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1)生成沉淀法(2)生成气体法(3)氧化还原法(4)正盐和与酸式盐相互转化法(5)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6)离子交换法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期末模拟试题(五)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P —31 S —32 Cl —35.5 Mn —55 Fe —56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实验操作:①取液体试剂,②取固体试剂,③溶解,④过滤,⑤蒸发。一定要用到玻璃棒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磷酸 (H 3P O 4)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B.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 C.32 g 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 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的体积是11.2 L 4.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在同温同压下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A.H 2 B.O 2 C.Cl 2 D.SO 2 5.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铁与FeCl 3溶液反应:Fe +Fe 3+==2 Fe 2+ B.小苏打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 3-+OH -== CO 2↑+H 2O C. 金属铝加入到NaOH 溶液中:Al+2OH -+H 2O====Al+2H 2↑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 A KCl 溶液 I 2 加热,升华 B KNO 3 K 2S O 4 BaCl 2溶液,过滤 C Cu CuO 稀硫酸,过滤 D CaCO 3 CaO 盐酸,过滤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教材说明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复习初中相关实验、预习本节内容,让学生获取实验安全方面的知识,加强实验操作能力。 【能力目标】加强实验操作能力。 【道德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对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和注意实验安全对做好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 【难点】安全知识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粗盐的提纯这一涉及基本操作比较多的典型实验,复习实验原理和步骤,使学生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能力目标】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道德情感目标】通过组织学生完成药品回收、仪器清洗和实验室整理等工作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过滤和蒸发的操作 【难点】过滤和蒸发的操作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粗盐的提纯这一涉及基本操作比较多的典型实验,复习实验原理和步骤,使学生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能力目标】掌握蒸馏、萃取操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道德情感目标】通过组织学生完成药品回收、仪器清洗和实验室整理等工作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蒸馏和萃取的操作 【难点】蒸馏和萃取的操作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集体的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 2、知道摩尔质量的概念和不同粒子的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 1、学会有关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理解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物

高中化学必修一内容梳理(极全)

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及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 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 Cl-+Ag+=AgCl↓ 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淀 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必记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安全都包括哪些内容? 1.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沾在皮肤上,用水冲净然后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3.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有哪些?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有哪些? 1.过滤——适用于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 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装置如右图。 注意事项: (1)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二低, 滤纸要低于漏斗边沿,液面要低于滤纸边沿。三靠,玻璃棒紧 靠三层滤纸处,滤纸紧靠漏斗内壁,漏斗尖嘴处紧靠烧杯内壁。 (2)玻璃棒起到引流的作用。 2.蒸发——适用于可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 实验仪器: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装置如右图。 注意事项: (1)在加热蒸发过程中,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由于液体温度 局部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加热到蒸发皿中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3)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取下,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或遇水引起蒸发皿破裂。如果确要立即放在实验台上,则要垫上石棉网上。 3.蒸馏——利用互溶的液态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的不同,加热使其某一组分变成蒸汽,经过冷凝后再变成液体,从而跟其他组分分开,目的是将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除去。 实验仪器:温度计,蒸馏烧瓶,石棉网,铁架台, 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注意事项: ①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完整版)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超全总结

化学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 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①常见气体的检验 ②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的火焰呈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5)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6)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7)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 (8)Fe3+能与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Fe(SCN)3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9)Cu2+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CuO沉淀。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③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OH-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2)Cl-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3)Br-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I-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AgI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应,生成I2,使淀粉溶液变蓝。(5)SO42-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 (6)SO32-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 (7)S2-能与Pb(NO3)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PbS沉淀。 (8)CO32-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二、常见事故的处理 三、化学计量 ①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约为6.02x1023 N 公式:n= NA 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m 公式:n= M 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 V 公式:n= Vm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④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⑤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CB 单位:mol/l 公式:C B=n B/V n B=C B×V V=n B/C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