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电梯计算

建筑设计电梯计算
建筑设计电梯计算

电梯

一、电梯的分类

根据国家标准《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GB/T 7025,电梯分为六类,见下表1。

表1 电梯的分类

注:1 本表摘自国家标准《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1部分:Ⅰ、Ⅱ、Ⅲ、 VI类电梯》 GB/T 7025.1-2008;《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2部分:Ⅳ类电梯》 GB/T 7025.2-2008;《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3部分:Ⅴ类电梯》 GB/T 7025.3-1997。该标准等效利用国际标准《电梯的安装》ISO/DIS 4190。

2乘客电梯:有完善的安全设计,只用于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

3客货电梯(Ⅱ类电梯):轿厢内的装饰有别于客梯,可分别用来乘客和载物。

4住宅电梯:轿厢装潢较简单,住宅用电梯宜采用Ⅱ类电梯。

5病床电梯:轿厢长且窄,主要用于搭载病床和病人。

6观光电梯:井道和轿厢壁至少有同一侧透明,乘客可观看轿厢外景物的电梯。

7载货电梯(Ⅳ类电梯):有必备的安全装置,主要用于载货。其中,为运送车辆而设计的电梯也称为汽车电梯。

8杂物电梯:额定载重量不大于500kg,额定速度不大于1 m/s,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

二、电梯参数

电梯的基本参数主要有额定载重量、可乘人数、额定速度、轿厢外廓尺寸和井道型式等。主参数指额定载荷和额定速度。

1.额定载重量。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内最大载荷。乘客电梯、客货电梯、病床电梯通常采用320kg、400kg、600/630kg、750/800kg、1 000/1050kg、1150kg、1275kg、1350kg、1600kg、1800kg、2000kg、2500kg等系列,载货电梯通常采用630kg、1000kg、1600kg、2000kg、2500kg、3000kg、3500kg、4000kg、5000kg等系列,杂物电梯通常采用40kg、100kg、250kg等系列。

2)额定速度。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厢速度。标准推荐乘客电梯、客货电梯、为适应大交通流量和频繁使用而特别设计的电梯额定速度为0.4、0.5/0.63/0.75、1.0、1.5/1.6、1.75、2.0、2.5、3.0、3.5、4.0、5.0、6.0。医用电梯采用0.63m/s、1.00m/s、1.60m/s、2.00m/s、2.50 m/s等系列,载货电梯采用0.25m/s、0.40m/s、0.50m/s、0.63m/s、1.00 m/s、1.60m/s、1.75m/s、2.50m/s等系列,杂物电梯采用0.25m/s、0.40m/s等系列。电梯的选型配置时主要参数的确定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具体的电梯配置方案应由业主、建筑师、电梯工程师协商确定。

三、电梯的土建布置方法

(一)电梯的位置布置原则

(l)电梯一般要设置在进入大楼的人容易看到且离出入口近的地方。电梯应尽可能的集中在一个区域设置,以便乘客在同一个地方候梯,从而达到乘客对电梯的均匀化分布;电梯的位置布置应与大楼的结构布置相协调。

(2)以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的每幢建筑物或每个服务区,乘客电梯不应少于两台(七至十一层住宅可设一台),以备高峰客流或轮流检修的需要。两台宜并排布置,以利群控及故障时互救。

(3)电梯在并列布置时不应超过4台,这是因为电梯的停层时间一般不超过8秒,乘客可能来不及进入电梯。

(4)当建筑物的出人口为两层或以上时(如地下有停车场、地铁口、商店等),可用自动扶梯连接出入口层之间的交通,使始发站集中在一层,从而提高运输效率;

(5)对服务站和运行速度一致的电梯,应采用并联和群控管理;

(6)对于主要需要局部运行的电梯的建筑物,为提高电梯运输能力,宜选择局部实效高的电梯而非一味考虑高额定速度;

(7)对于公司专用的办公楼,相邻的楼层之间的交通可考虑不用电梯,电梯的停站数可考虑隔层停,既缩短了电梯往返运行的时间,也提高了输运能力,同时又节省了设备费用。(8)对于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电梯一般集中布置在大楼中央,采用分层区或分层段的方法。候梯厅要避开大楼主通路,设在凹进部位以免影响主通路的人员流动。若电梯分区设置,可按15层一个区域,且在不停层的井道每隔11m设置不小于350×1800的井道安全门。建筑面积巨大,且工作、生活人数很多的超高层建筑,为提高运输效率,可配置双层轿厢电梯。

(9)医院的乘客电梯和病床电梯应分开布置,有助于保持医疗通道畅通,提高输送效率。(10)电梯的井道和机房应远离需要安静的房间,如居室、病房、客房、阅览室等,避免噪声干扰,必要时考虑采用采取消声、隔声及减振措施。

(二)电梯数量的确定

电梯台数,需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内部人员流量来计算,用最少的投资来满足合理的垂直运输要求。有的按每100人需要的电梯台数来计算,有的按建筑物的人均面积来计算,科学的方法是进行交通计算。

电梯是建筑物的垂直交通工具,其选型配置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合理利用,特别

是对高层现代化建筑。优良的选型配置意味着乘客和货物在大楼内快捷、便利、安全地流通,意味着增加建筑面积的利用率、节省设备和能源而降低成本。因此在建筑设计阶段,建筑师、电梯工程师和业主就应紧密配合选配合理的电梯。电梯数量的确定,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高度、客货流量等作电梯交通分析,方案设计阶段可参照表2。

表2 几种建筑类型电梯数量选用估计值

注:1表中客梯规格按载重1000~1350kg计算,额定15~20人。

2办公楼或宾馆电梯运行速度一般为:6~15层为1.5~2.5 m/s;15~25层为1.5~2.5 m/s。

3表列电梯数量仅供方案设计时快速参考,技术设计中还需进一步研究。

4 在各类建筑中,至少应配置1~2台能使轮椅使用者进出的无障碍电梯。

大规模、超高层建筑复杂的电梯系统,要准确、合理、经济地确定电梯的数量、载重容量与速度。首先要算出全部电梯梯所要服务的楼内总人数,选定电梯的三项服务质量标准:乘梯高峰期某一限定时间内电梯所需服务的最大运客量,乘客候梯时间或电梯的平均间隔时间。乘客从唤梯起至到达其目的地的全行程时间。当然,这些标准,都因国家、地区和不同的建筑性质有差异。需要在设计建筑方案时,将大厦的用途、层数、各层面积等详细资料,预先提供给电梯厂商,请电梯工程师作交通运输分析,求出所需电梯系统各种参数,从经济与服务质量方面合理选择电梯系统,周密筹划建筑布局。

电梯交通流量分析步骤为:

了解建筑性质、情况,估算电梯使用人数---确定电梯数量---确定电梯服务方式---确定电梯载重量---确定电梯速度----计算平均运行间隔----计算5分钟输送能力----是否符合标准---完成建筑物的电梯配置方案

(1)了解建筑性质、情况,估算电梯使用人数。

电梯使用人数=建筑物总使用人数×运行高峰时段比例系数。其中建筑物总使用人数参见表3,运行高峰时段比例系数参见表4。

表3 各种建筑物总使用人数估算

注:用以估算人数的面积为实际使用净面积(建筑面积×实际使用率)。办公楼有效使用面积可按0.55×办公楼总建筑面积估算。

运行高峰时段比例系数

表4

(2)确定电梯的数量

住宅楼:50户/台;出租办公楼:2800~3400平方米/台;公司专用办公楼:2000~2600平方米/台;宾馆:100个房间/台。

(3)确定电梯的服务方式

电梯的操纵控制方式有集选控制,并联控制,群控。目前,单梯一般采用微机集选控制,2-3台电梯采用并联,更多电梯时采用群控。

在电梯的操纵控制方面,一些标准的或可选的功能配置在特定的场合下有利用于提高电梯的输效率。可咨询电梯专业厂家。

(4)确定电梯载重量

在乘客电梯的设计时,往往是通过额定载重量来确定轿厢容量和轿厢有效面积。最大的乘客人数应按额定载重量(kg)除以75(kg/人)计算结果向下圆整到最近的整数,详见表5。最大的乘客人数也可以按轿厢最小有效面积确定,详见表6。

在设计时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设定电梯的载重量。一般来说,速度越高的电梯,要求选择的载重量越大。原则上速度设计在2~2.5米/秒之间的电梯,载重量宜≥1000kg;速度设计≥3米/秒的电梯,载重量宜≥1350kg。一般情况下,星级酒店和甲级办公楼的设计大多选用载重量≥1350kg的电梯,以便提高电梯的运载能力,提升建筑物的档次。

表5 不同电梯载重量对应的最大乘客数量

表6 最大乘客数量对应的轿厢最小有效面积

注:乘客人数超过20人时,每增加1人,增加0.115m2

5)确定电梯的速度

一般情况下,设定15层以上的大楼电梯从基站直驶到最高服务层站所需的时间,最理想的应控制在30秒内,根据目前我国的情况,建议该时间宜控制在45秒内。

电梯速度选择的基准尺度。10层以下1.5m/s;10-20层1.75-2 m/s;20-30层2.5-3m/s;30-40层4m/s;40-50层5m/s;50-60层6m/s。

6)确定乘客候梯时间

在实际计算时,由于各电梯制造商提供的电梯在基本参数设计时都略有差异,当然该差异都是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例如开关门时间国家标准是在某个范围内,所以,由不同制造商提供的载重量和速度等参数想同的电梯,计算的平均运行间隔略有不同。

经过测试,乘客心理能够承受的候梯时间随着建筑物性质也有不同,表7列出各种建筑物可行的平均运行间隔指标,可供参考。

表7 各种建筑物电梯平均运行间隔指标

7)计算5分钟输送能力

有关电梯输送能力的计算是以建筑物内人流高峰期的情况进行计算的。在人流高峰期,如果电梯完全能够满足实际使用,即在大楼运输最恶劣的情况下能够满足实际使用的

需要,那么大楼的电梯配置符合要求。针对不同大楼的不同性质,产生高峰期的原因不同,时间也各不相同,应分别制定不同的标准。表8中列出各种建筑物的5分钟输送能力指标,可供参考。

表8 各种建筑物电梯5分钟输送能力指标

8)如果不符合标准,可调整电梯的数量、服务方式、载重量、速度等参数,直到符合标准,即完成建筑物的电梯配置方案。

(三)电梯的土建结构要求

1、电梯井道与机房详图重点表达的部位

电梯与建筑物的联系主要涉及机房、井道、底坑、层门入口、导轨固定等的设置方式和连接方法,电梯大样图应表示导轨埋件、厅门牛腿、厅门门套、机房工字钢(或钢筋混凝土梁)和顶部检修吊钩等。层数指示灯及上下按钮留洞位置及大小,应准确符合电梯生产厂家要求,留在门顶或井道壁上。由于电梯不同规格型号、不同生产厂家的尺寸要求各不相同,因此,电梯井道与机房的土建图应按专业电梯生产厂家提供的同类型的标准图纸,并结合建筑物电梯井道的不同结构(如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混合结构或钢结构)等绘制。最好能先确定采用的电梯厂家,避免土建条件不能满足电梯安装的要求。电梯井道与

机房详图重点表达的部位见表9

表9电梯井道与机房详图重点表达的部位

电梯井道与机房的设计应能满足《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7588-2003提出电梯土建技术要求。

电梯参数及配置

一、电梯基本参数 1、总体要求:设备、安装调试及经政府有关部门验收合格 二、电梯应符合的技术标准: 1、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2、 GB/T—10058—1997《电梯技术条件》 3、 GB/T—10059—1997《电梯试验方法》 4、 GB—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 5、 GB/T—7025.1~7025.3—1997《电梯主要参数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尺寸》 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梯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182-93;电梯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202; 8、其它国家、部、省市现行规范及规定。 三、技术性能指标要求: 1、开门方式:双扇中分自动门 2、微机控制:32位CPU 3、控制系统:投标人应说明系统型号、产地、制造商、CPU数位。 4、拖动系统:全数字矢量变频变压(VVVF)拖动方式。投标人应说明变频器产地、制造厂商、CPU数位。 5、门机系统:VVVF变频无连杆门机系统,投标人应说明门机驱动系统、变频器的产地、制造厂商、CPU位数。 6、曳引机:投标人应说明曳引机形式、产地、制造厂商。 7、电梯机房及曳引机位置:有机房,曳引机安装在井道上方机房内。 8、轿厢装潢及设施:发纹不锈钢轿厢、嵌入式照明、通风装置、应急照明装置。 9、轿厢操纵盘:不锈钢、微动按钮、数字点阵式楼层指示、对讲系统、指示灯和到站钟及其它必备设施。 10、控制按钮及信号装置要求: (1)控制按钮为触摸式;

(2)轿厢信号装置:采用数字点阵式楼层指示器和动态运行方向指示器,隐蔽型对讲。 (3)层门信号装置:设有数字点阵式楼层指示器与动态运行方向指示器。其面板为发纹不锈钢。 11、门套、层门:发纹不锈钢小门套,发纹不锈钢层门; 12、主要元器件:投标人应列出主要元器件的配置、规格及生产厂家。 13、电梯应有维修安全措施。确保维修人员安全,防止乘客因误入维修电梯而发生的各种危险和伤害。 四、功能要求: 1. 电梯的功能配置 除满足各厂家的标准配置外,必须具备以下功能 1.1 安全功能 (1)停电时应急灯设置、自动靠站功能。 (2)故障时自动靠站,满员时自动通过。 (3)消防运行及火灾管制功能,万一发生火灾,拨动消防开关,轿厢选层指令消除,电梯直驶基站楼层。 (4)首层设有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钮。 1.2 服务功能 (1)集选全自动方式,大画面文字显示,高清晰操纵盘面 (2)对讲机通话 (3)换气扇及照明自动关断功能 (4)超载显示、报警 (5)故障自诊断和记忆功能 (6)轿厢内紧急呼叫按纽 (7)异常时梯门自动反复开关功能 (8)反向运转时取消轿内呼梯功能 (9)开门时间自动设定功能 (10)错误呼叫取消功能 (11)五方通话功能 (12)摄像监控功能 (13)ITV电缆

如何配置电梯数量

登录天涯 | 注册天涯 | 帮助 由于浏览器不支持或者禁用JavaScript ,您可能不能使用到本网站的所有功能。 参见如何启用JavaScript 脚本. 首页提问列表 如何配置电梯数量 [工程 技术] 悬赏点数 10 1个回答 443次浏览 0 湖北过客 2009-3-12 9:25:01 58.49.8.* 举 报 如何配置电梯数量 回答 登录并发表 取在谷歌搜索如何配置电

回答消梯数量 系统推荐答案 yanlei1212009-3-12 9:33:20 218.83.222.* 举报 可以依据<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 及防火规范的要求设置 4.1.4 电梯数量应满足使用要求,按办公建筑面积每5000m2至少设置1台。超高层办公建筑的乘客电梯应分层分区停靠。 条文说明(这里说的很详细):4.1.4 调查中,发现各地很多办公建筑的电梯数量严重不足,造成上、下班时间拥挤不堪,并影响办公工作效率。故对电梯的数量作了规定,根据2003年版《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中对电梯数量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文见表1: 表1 电梯数量、主要技术参数表 标准数量额 定额定 载重量速度 建筑类别经济级常用级舒适级豪华 级(kg) (m/s) 按建筑面积6000 5000 4000 <400 0 m2/台 m2/台 m2/台 m2/ 台 630 0.63 办按办公有效3000 2500 2000 <20 00 800 1.00 使用面积m2/台 m2/台 m2/台 m2 /台 1000 1.60 按人数 350 300 250 <250

电梯设计计算

目录 1.前言 2.电梯的主要参数 3.传动系统的计算 3.1曳引机的选用 3.2曳引机电动机功率计算 3.3曳引机负载转矩计算 3.4曳引包角计算 3.5放绳角计算 3.6轮径比计算 3.7曳引机主轴载荷计算 3.8额定速度验算 3.9曳引力、比压计算 3.10悬挂绳安全系数计算 3.11钢丝绳端接装置结合处承受负荷计算 4.主要结构部件机械强度计算 4.1轿厢架计算 4.2轿底应力计算 4.3轿厢壁、轿门壁、层门壁强度、挠度计算4.4轿顶强度计算 4.5绳轮轴强度计算 4.6绳头板强度计算

4.7机房承重梁计算 4.8补偿链计算 5.导轨计算 5.1轿厢导轨计算 5.2对重导轨计算 6.安全部件计算 6.1缓冲器的计算、选用 6.2限速器的计算、选用 6.3安全钳的计算、选用 7.轿厢有效面积校核 8.轿厢通风面积校核 9.层门、轿门门扇撞击能量计算 10.井道结构受力计算 10.1底坑预埋件受力计算 10.2层门侧井道壁受力计算10.3机房承重处土建承受力计算 10.4机房吊钩受力计算 11.井道顶层空间和底坑计算11.1顶层空间计算 11.2底坑计算 12.引用标准和参考资料

1.前言 本计算书依据GB7588、GB/T10058、GB/T10059、GB10060等有关标准及有关设计手册,对TKJ1600/2.5—JXW(VVVF)乘客电梯的传动系统、主要部件及安全部件的设计、选用进行了计算、校核。 2.电梯的主要参数 2.1额定载重量:Q=1600kg 2.2空载轿厢重量:P1=2500kg 2.3补偿链及随行电缆重量:P2=700 kg 适用于提升高度110m,随行电缆以60m计。 2.4额定速度:v=2.5m/s 2.5平衡系数:?=0.5 2.6曳引包角:α=310.17? 2.7绕绳倍率:i=2 2.8双向限速器型号:XS18A (河北东方机械厂) 2.9安全钳型号:AQ1 (河北东方机械厂) 2.10轿厢、对重油压缓冲器型号:YH2/420 (河北东方机械厂) 2.11钢丝绳规格:8?19S+NF—12—1500(单)右交 2.12钢丝绳重量:P3=700kg 2.13对重重量:G=3300 kg 2.14曳引机型号:GTN2-162P5 (常熟市电梯曳引机厂有限公司)

电梯常用计算

电梯常用计算简介 1曳引电动机客容量校核: )(102 v K)(1 Q kW N η -= 式中: N —电动机功率(kW ); K —电梯平衡系数; Q —额定载重量(kg ); V —额定速度(m/s );. η—机械传动总效率; (教材(3-6)的V 应该为曳引轮节经线速度,或把公式中的 i 去掉,否则计算会出错) 根据功率的定义和换算关系, 102k g f .m /s =1k W 102?101.972?1000kgf/g n (重力加速度) 102 v K)(1 Q - 电梯满载上升工作时理论功率 电机的功率应折算电梯机械传动总效率η,对蜗轮蜗杆曳引机电梯η=0.5-0.65, 对无齿轮曳引机电梯η=0.8-0.85, η 102 v K)(1 Q - 电机的功率 例 设电梯额定载重量Q=2000kg ,额定速度v=0.5m/s,钢丝绳曳引比i=2,平衡系数k=0.5,曳引轮直径D=640mm ,盘车手轮直径d=400mm ,减速器减速比为I=32,机械传动总效率η=0.68。请校核曳引电动机功率N ; 解: kW Qv K N 2.768 .01025 .02000)5.01(102)1(=???-=-= η 电动机的校核还应包括曳引机过载能力校核、起制动时间验算;电动机热容量验算。 2 曳引机输出扭矩M 1 ()Nm n 9500Ni η Μ1 1= , 式中,N 1—电动机功率;( kW) 1n —电梯额定转速,r/min ; η一曳引机总效率,由曳引机厂提供;或根据蜗杆头数Z 1及减速箱速比i 来估算, Z 1=1,η=0.75~0.70; Z 1=2,η=0.82~0.75; Z 1=3,η=0.87~0.82; Z 1=41,η=0.92~0.87。 (i 数值大效率低)

施工电梯技术参数

GJJ牌SC型施工升降机常用型号及技术性能参数表 SC200/200TD SCD200/200GZ SCD2002/200TD SCD200/200SCD200/200GZ 型号 最大提升高度(m)250250250250250 提升速度(m/min)400~6340400~60 额定载重量(kg)2×20002×20002×20002×20002×2000额定安装载重量2×20002×20002×20002×20002×2000吊杆额定载重量(kg)180180180180180 电机功率(kw)2×3×112×3×112×3×112×3×112×3×18.5电机数量(set)2×32×22×32×22×3 防护等级IP55IP55IP55IP55IP55 额定电流(A)2×3×23.52×3×23.52×3×23.52×3×23.52×3×23.5供电电压(V)380/440380/440380/440380/440380/440限速器(Yype)SAJ40-1.2SAJ30-1.2SAJ30-1.2SAJ30-1.2SAJ40-1.2外笼重量(kg)14801480148014801480 吊笼重量(kg)2×12002×12002×12002×12002×1200标准节重量(kg)150165170170165

标准节长度(mm)15081508150815081508 对重重量(kg)无对重2×20002×10002×1000无对重 SC200/200TD型施工升降机额定载重量为2×2000kg,额定提升速度40/min,传动装置在吊笼顶部,三传动,无对重。 SCD200/200TD型施工升降机额定载重量为2×2000kg,额定提升速度40/min,传动装置在吊笼顶部,两传动,对重重量为2×1000kg。SCD200/200型施工升降机额定载重量为2×2000kg,额定提升速度40/min,传动装置在吊笼内部,两传动,对重重量为2×1000kg。 SCD200/200GZ型施工升降机额定载重量为2×2000kg额定提升速度0-63m/min,传动装置在吊笼顶部,两传动,对重重量为2×2000kg调速变频升降机。 SC200/200GZ型施工升降机额定载重量为2×2000kg额定提升速度0-60min,传动装置在吊笼顶部,三传动,无对重调速度频升降机 带对重 型号额定载重量提升速度电机功率对重重量防坠安全器型号SCD200/2002×200036 2×2×112×1000SAJ30-1.2 SCD200/200TD2×2000362×2×112×1000SAJ30-1.2 SCD270/270TD2×2700362×3×112×1000SAJ40-1.2 SCD320/320TD2×3200362×3×112×1200SAJ40-1.2 不带对重 型号额定载重量提升速度电机功率对重重量防坠安全器型号 SC100/1002×1000362×2×110SAJ30-1.2 SC100/100TD2×1000362×2×110SAJ30-1.2 SC150/1502×1500362×2×150SAJ40-1.2 SC150/150TD2×1500362×3×150SAJ40-1.2

建筑设计电梯计算

电梯 一、电梯的分类 根据国家标准《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GB/T 7025,电梯分为六类,见下表1。 表1 电梯的分类 VI类电梯》 GB/T 7025.1-2008;《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2部分:Ⅳ类电梯》 GB/T 7025.2-2008;《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3部分:Ⅴ类电梯》GB/T 7025.3-1997。该标准等效利用国际标准《电梯的安装》ISO/DIS 4190。 2乘客电梯:有完善的安全设计,只用于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 3客货电梯(Ⅱ类电梯):轿厢内的装饰有别于客梯,可分别用来乘客和载物。 4住宅电梯:轿厢装潢较简单,住宅用电梯宜采用Ⅱ类电梯。 5病床电梯:轿厢长且窄,主要用于搭载病床和病人。 6观光电梯:井道和轿厢壁至少有同一侧透明,乘客可观看轿厢外景物的电梯。 7载货电梯(Ⅳ类电梯):有必备的安全装置,主要用于载货。其中,为运送车辆而设计的电梯也称为汽车电梯。 8杂物电梯:额定载重量不大于500kg,额定速度不大于1 m/s,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

二、电梯参数 电梯的基本参数主要有额定载重量、可乘人数、额定速度、轿厢外廓尺寸和井道型式等。主参数指额定载荷和额定速度。 1.额定载重量。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内最大载荷。乘客电梯、客货电梯、病床电梯通常采用320kg、400kg、600/630kg、750/800kg、1 000/1050kg、1150kg、1275kg、1350kg、1600kg、1800kg、2000kg、2500kg等系列,载货电梯通常采用630kg、1000kg、1600kg、2000kg、2500kg、3000kg、3500kg、4000kg、5000kg等系列,杂物电梯通常采用40kg、100kg、250kg等系列。 2)额定速度。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厢速度。标准推荐乘客电梯、客货电梯、为适应大交通流量和频繁使用而特别设计的电梯额定速度为0.4、0.5/0.63/0.75、1.0、1.5/1.6、 1.75、 2.0、2.5、 3.0、3.5、 4.0、 5.0、 6.0。医用电梯采用0.63m/s、1.00m/s、1.60m/s、 2.00m/s、2.50 m/s等系列,载货电梯采用0.25m/s、0.40m/s、0.50m/s、0.63m/s、1.00 m/s、1.60m/s、1.75m/s、2.50m/s等系列,杂物电梯采用0.25m/s、0.40m/s等系列。电梯的选型配置时主要参数的确定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具体的电梯配置方案应由业主、建筑师、电梯工程师协商确定。 三、电梯的土建布置方法 (一)电梯的位置布置原则 (l)电梯一般要设置在进入大楼的人容易看到且离出入口近的地方。电梯应尽可能的集中在一个区域设置,以便乘客在同一个地方候梯,从而达到乘客对电梯的均匀化分布;电梯的位置布置应与大楼的结构布置相协调。 (2)以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的每幢建筑物或每个服务区,乘客电梯不应少于两台(七至十一层住宅可设一台),以备高峰客流或轮流检修的需要。两台宜并排布置,以利群控及故障时互救。

电梯轿厢架设计

┊┊┊┊┊┊┊┊┊┊┊┊┊装┊┊┊┊┊订┊┊┊┊┊线┊┊┊┊┊┊┊┊┊┊┊┊┊ 正文 1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梯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楼宇交通工具,而电梯轿厢正是乘客了解电梯性能、感受电梯品质、品评电梯档次的最直接环节。而电梯轿厢的设计也必须走向一个崭新的时代,必须着眼于未来,致力于让我们的日常生活不断发生惊喜的变化,致力于创造更理想的生活方式、创造更完善的生活空间,彰显丰富多彩的电梯文化,倡导电梯轿厢设计的最新理念,探讨电梯轿厢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这就是本次课题所研究的作用和意义所在。 本次课题的研究就主要是针对电梯轿厢的结构进行设计,力求能在设计过程中突出设计的创造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有以下几个结构要素进行设计:电梯的工况和受力分析以及主要技术参数,曳引能力、钢丝绳、轿架、厢体、导轨的结构设计计算以及一些辅助部分设计。 如上就是本课题主要的设计内容,除了基本的计算设计和图纸外,也将会用到如AutoCAD、SOLIDWORKS平面三维设计软件,以求达到更好的设计效果和更直观的作品感受。 由于本人能力及学识有限,在设计中尚存在一些缺陷,望老师们能给予批评以及指导。

┊┊┊┊┊┊┊┊┊┊┊┊┊装┊┊┊┊┊订┊┊┊┊┊线┊┊┊┊┊┊┊┊┊┊┊┊┊ 2 设计计算说明 2.1 电梯的工况和受力分析 电梯在正常运行时,以不大于额定载荷的载重量在额定运行速度的条件下工作,曳引电动机的转速为一衡等值,此时曳引钢丝绳两端受的力相等。设曳引机左转电梯上行,则曳引机右转电梯下行。由于曳引机在电梯平层时起、制动的需要,曳引电动机出现了加、减速运转,此时曳引钢丝绳两端出现了不平衡的力。 电梯加、减速运行时的工况如下:(见图2-1): 1)当轿厢载有额定载荷起动上行或以额定速度下行制动时: ①重边力在轿厢侧: ) g a + 1 Q G = S S 1 x )( ( =+ ②轻边力在对重侧: ) g a - 1 W = S S d 2 d )( ( = 2)当轿厢载有额定载荷起动下行或以额定速度 上行制动时: ①重边力在对重侧: ) g a 1 = S S 1 d + (G)( = ②轻边力在轿厢侧: ) g a 1 W = S S d 2 x - )( ( = 3)当轿厢空载起动上行或以额定速度下行制动时, ①重边力在轿厢侧: ) g a 1 G = S S 1 x + )( ( = ②轻边力在对重侧:

电梯数量确定方法

电梯数量确定方法 一、一般指标 一般,决定电梯输送能力的主要参数为电梯数量、承载能力与额定速度。 1、输送能力能满足5分钟高峰期的乘梯要求,就可以认为电梯的选用是合理的。 2、电梯到达门厅的时间间隔不应太长,一般要求不应超过2-3分钟。简单的估算办法:电梯从底层直达顶层应不超过45—60s——同时符合了消防电梯要求。 3、候梯时间与乘梯时间应尽量缩短。这是为了满足乘客的心理要求。比较能接受的限度是:候梯时间不超过30s,乘梯时间不超过90s。 二、规范指标 《住宅设计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电梯的规定 4、《住宅设计规范》4.1.7 条规定,“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4.1.9 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电梯中最大轿箱的深度,且不得小于1.50m。” 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的规定,其根据: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6.3.1条规定,塔式住宅、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中应设消防电梯。第6.3.2条规定,消防电梯可与客梯兼用; 高层住宅电梯宜每层设站是为了使用方便,但为了节约投资允许设站间层不超过两层。减少电梯设站有利于节约电梯造价,简化电梯管理及减少损坏率。 在《住宅设计规范》条文说明中解释:电梯设置台数的多少关系到住宅建筑的电梯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目前基本有两种方法确定:一种按公式计算,另一种按经验确定。 关于电梯计算公式,国外的一般很复杂,有很多未知数需测定,即使按公式计算,也只是一个近似值。为简化设计、方便选用,北京、上海等地设计院大都根据各自的经验确定基本数据。最近,首规委住宅专家组讨论,认为一台电梯服务60~90户是适宜的。 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关规定 6.3.2 高层建筑消防电梯的设置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6.3.2.1 当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m2时,应设1台。 6.3.2.4 消防电梯可与客梯或工作电梯兼用,但应符合消防电梯的要求。 6.3.3.5 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 6.3.3.7 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应按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60s计算确定。

电梯1350kg梯速175设计计算(DOC)

设计计算书TKJ(1350/1.75-JXW)

目录 1设计的目的 2 主要技术参数 3电机功率的计算 4电梯运行速度的计算 5电梯曳引能力的计算 6悬挂绳或链安全系数计算 7绳头组合的验算 8轿厢及对重导轨强度和变形计算 9轿厢架的受力强度和刚度的计算 10搁机梁受力强度和刚度的计算 11安全钳的选型计算 12限速器的选型计算与限速器绳的计算 13缓冲器的选型计算 14轿厢和门系统计算说明 15井道顶层和底坑空间的计算 16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选型计算 17盘车力的计算 18操作维修区域的空间计算 19电气选型计算 20机械防护的设计和说明 21主要参考文献

1设计的目的 TKJ(1350/1.75-JXW-VVVF)型客梯,是一种集选控制的、交流调频调压调速的乘客电梯,额定载重1350Kg,额定运行速度1.75m/s。本客梯采用先进的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进行驱动,曳引比为2:1,绕绳方式为单绕,采用2导轨结构,用一个主轿架承受轿厢,在曳引绳的牵动下沿着2根主导轨上下运行,以达到垂直运输乘客和医疗设备的目的。 本客梯的轿厢内净尺寸为宽2100mm*深1600mm,内净面积为 3.36M2,完全符合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要求。 本计算书按照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要求进行计算,以验证设计是否满足GB7588-2003标准和型式试验细则的要求。 本计算书验算的电梯为本公司标准的1350kg乘客电梯,主要参数如下: 额定速度1.75m/s额定载重量1350kg 提升高度43.5m 层站数15层15站 轿厢内净尺寸2100mm*1600mm 开门尺寸1100mm*2100mm 开门方式为中分式 本电梯对以下主要部件进行计算: (一)曳引机、承重部分和运载部分 曳引机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GETM6.0H型,15 Kw,绕绳比2:1,单绕,曳引轮节径450 mm,速度1.75m/s 搁机大梁主梁25#工字钢 轿厢2100mm*1600mm,2导轨 钢丝绳7-φ10,2∶1曳引方式 导轨轿厢主导轨T89/B (二)安全部件计算及声明 安全钳渐进式AQ11B型,总容许质量3500kg,额定速度1.75m/s 限速器LOG03型,额定速度1.75m/s 缓冲器YH68-210型油压缓冲器,额定速度1.0~1.75m/s,总容许质量800-3500 kg,行程210 mm,总高675mm 2主要技术参数

电梯常用计算

电梯常用计算

电梯常用计算简介 1曳引电动机客容量校核: )(102 v K)(1 Q kW N η -= 式中: N —电动机功率(kW ); K —电梯平衡系数; Q —额定载重量(kg ); V —额定速度(m/s );. η—机械传动总效率; (教材(3-6)的V 应该为曳引轮节经线速度,或把公式中的 i 去掉,否则计算会出错) 根据功率的定义和换算关系, 102k g f .m /s =1k W 102?101.972?1000kgf/g n (重力加速度) 102 v K)(1 Q - 电梯满载上升工作时理论功率 电机的功率应折算电梯机械传动总效率η,对蜗轮蜗杆曳引机电梯η=0.5-0.65, 对无齿轮曳引机电梯η=0.8-0.85,

η102 v K)(1 Q - 电机的功率 例 设电梯额定载重量Q=2000kg ,额定速度 v=0.5m/s,钢丝绳曳引比i=2,平衡系数k=0.5,曳引轮直径D=640mm ,盘车手轮直径d=400mm ,减速器减速比为I=32,机械传动总效率η=0.68。请校核曳引电动机功率N ; 解: kW Qv K N 2.768 .01025.02000)5.01(102)1(=???-=- =η 电动机的校核还应包括曳引机过载能力校核、起制动时间验算;电动机热容量验算。 2 曳引机输出扭矩M 1 ()Nm n 9500Ni ηΜ11=, 式中,N 1—电动机功率;( kW) 1n —电梯额定转速,r/min ; η一曳引机总效率,由曳引机厂提供;或根据蜗杆头数Z 1及减速箱速比i 来估算, Z 1=1,η=0.75~0.70; Z 1=2,

电梯土建技术要求

电梯土建技术要求 机房 1.机房的温度应保持在5oC-40oC之间;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85%(25oC时);介质中无爆炸危险,无足以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及导电尘埃; 2.供电电压波动应在±7%范围内。 3.机房地板能承受6865Pa的压力;机房地板应采用防滑材料; 4.机房地面应平整,门窗应防风雨,机房入口楼梯或爬梯应设扶手,通向机房的通道应畅通,机房门应加锁。门的外侧应设有"机房重地,闲人免进"的标志; 5.机房通往井道的钢丝绳孔单边间隙应为20~40mm,孔洞四周应砌筑高50mm,宽度 50mm的防水台; 6.当机房地面包括几个不同高度,并且差大于0.5m时,应设置楼梯或台阶和护栏; 7.当机房地面有任何深度大于0.5m,宽度小于0.5m的凹坑或任何槽坑时,均应盖住; 8.当建筑物的功能有要求时,机房的墙壁、地板和房顶应能大量吸收电梯运行时产生的噪音; 9.机房必须装设通风装置,从建筑物其它部分抽出的陈腐空气不得排入机房; 10.承重梁和吊钩上必须标出最大允许载荷; 11.每台电梯应设置独立的主电源控制开关,其容量可切断电梯正常使用情况下的最大电流, 但该开关不应切断下列供电电路:a、轿厢照明和通风;b、轿顶电源插座;c、机房和隔音层照明;d、机房内电源插座;e、电梯井道照明f、报警装置; 12.动力电源和照明电源应分开并送至机房距地面1.3~1.5m的墙上,如几台电梯共用同一机房,各台电梯的主电源开关的操纵机构应易于识别;

13.机房应设有固定式电气照明,地板表面上的照度应不小于200Lx,机房内靠近入口的适当高度应设有一个控制机房照明的开关; 14.机房应设有一个或几个电源插座,其电源应取自动力电源分离出来的线路,这些插座是2P+PE型250V; 15.动力电源和照明电源应分开,并都送至机房门旁的墙上, 16.零线和接地线必须始终分开; 17.通往机房的通道和楼梯应有充分的照明,需使用楼梯运送主机时,应能承 受主机的重量,并能方便的通过.此时,楼梯的宽度不应小于1200mm,坡度不应大于45o。 18.用户需设立救援值班室,并每台铺设通往机房的一根6芯电缆(推荐使用屏蔽/两两双绞线),每芯至少0.75平方毫米。 井道 1.每一台电梯的井道均应由无孔的墙、底板和顶板完全封闭起来. 只允许有下述开口: a、层门开口; b、通往井道的检修门,井道安全门以及检修活板门的开口; c、火灾情况下,排除气体和烟雾的排气孔; d、通风孔; e、井道与机房之间的永久性开口。 2.井道的墙、底面和顶板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应用坚固、非易燃的材料制造,而这种材料本身不助长灰尘产生; 3.当相邻两地坎之间的距离超过11米时,其间应设置安全门,以确保相邻两地坎之间的距离小于11米;

电梯交通流量分析的计算

电梯交通流量分析的计算步骤 第一步,估算建筑物的总人数 办公楼:8-12平方米/人;住宅楼:3.5人/户;医院住院大楼:3人/床;宾馆:1人/床(高档宾馆0.8人/床);学校:0.8-1.2平方米/人。 第二步,确定电梯的数量 住宅楼:50户/台;出租办公楼:2800-3400平方米/台;公司专用楼:2000-2600平方米/台;宾馆:100个房间/台。 第三步,确定电梯的服务方式 电梯的操纵控制方式有集选控制,并联控制,群控。目前,单梯一般采用微机集选控制,2-3台电梯采用并联,更多电梯时采用群控。 在电梯的操纵控制方面,一些标准的或可选的功能配置在特定的场合下有利用于提高电梯的输效率。电梯在线有专文介绍电梯的功能配置。 第四步,确定电梯载重量 对于一般民用建筑来说,国家标准针对电梯载重量的设定也有相关的要求。首先在设计时要考虑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 一般来说,速度越高的电梯,要求选择的载重量越大。原则上速度设计在2-2.5米/秒之间的电梯,载重量宜≥1000kg;速度设计≥3米/秒的电梯,载重量宜≥1350kg。一般情况下,星级酒店和甲级办公楼的设计大多选用载重量 ≥1350kg的电梯,以便提高电梯的运载能力,突现建筑物的档次。 第五步,确定电梯的速度 一般情况下,设定15层以上的大楼电梯从基站直驶到最高服务层站所需的时间,最理想的应控制在30秒内,根据目前我国的情况,建议该时间宜控制在45秒内。 电梯速度选择的基准尺度。10层以下1.5m/s;10-20层1.75-2 m/s;20-30层2.5-3 m/s;30-40层4 m/s;40-50层5 m/s;50-60层6 m/s。 第六步,确定乘客候梯时间

计算电梯台数

计算电梯台数 12层及以上的住宅至少两部电梯。 目前一些房地产商认识到设施好坏关系到销售难易,多层住宅也增设电梯。 电梯数量估算法 一,高层办公楼按每3000-5000平米一部客梯进行估算,而服务梯(货梯,消防梯)按客梯数的1/3-1/4进行估算。 二,高层旅馆电梯数量估算一般取决于客房的数量,常按每100间标准间一部客梯进行估算,服务梯数按客梯总数的30%-40%进行估算。 三,高层住宅:18层以下的高层住宅或每层不超过6户的19层以上的住宅设2部电梯,其中一部兼做消防电梯,18层以上(高度100米以内)每层8户和8户以上的住宅设3部电梯,其中一部兼做消防电梯。 电梯交通数量计算 1)12~12层以上的高层住宅,电梯不能小于2台.每层住40人,层数为24层以上时,应设置3台.每层住40人层数为35层以上时,应设置3台.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置一捕电梯时,采用联系通廊. 2)旅馆的工作/服务电梯台数等于0.3~0.4北客梯数.消防电梯要满足"高规"要求.住宅的消防电梯可与客梯合用.消防电梯的速度V>=H/60>=1.5M/S,容量R.=11人(800KG) 3)医院住院捕宜增设1~2台供医护人员专用的客梯,与病床电梯分开设置.>3层的门诊楼应社长1~2台电梯. a)计算所需要电梯的台数N=KPT/240R b)确定客梯集中率(每5分钟输送乘客率)K 办公楼(同时上班K=25%~16%)(不同时上班K=16%~12.5%) 旅馆(K=12.5%~5%) 住宅(K=5%)医院(K=22%) c)计算使用电梯的总人数P 办公楼(P=办公楼有效使用面积/10=0.55*总面积) 旅馆(P=床位+宴厅人数) 住宅 (P=3.5*总户数) 医院(P=1.1床位数) d)计算往返一周总的运行时间T 办公楼T=2H/V+1.25(F+1)(V+3.5)+2R 旅馆住宅医院T=2H/V+1.25F(V+3.5)+3R e)确定电梯的速度V 办公楼旅馆V>=H/30或V=(0.1~0.125)n n:电梯行程总层数住宅医院V=1~2.5 f)计算每班电梯预计停站数F 公式比较复杂,我一般就采用n~0.9n g)确定电梯额定人数R

默纳克别墅用电梯参数(完整版)

基本参数 土建参数 电梯构件 私人、公用电梯参数对照 序号类别别墅电梯(家用电梯)公共乘客电梯 1使用范围私人公共 2载重250-400kg450-1600kg 3速度0.4m/s 1.0-3.0m/s 4开门方式手拉门/自动门自动门 5驱动方式无机房曳引式或液压式有机房、无机房、液压式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家用电梯与公共的乘客电梯的技术规格有很大不同:比如载重不可以超过400kg,速度不可以超过0.4m/s,提升高度不超过12m,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要求生产商提供更大面积的轿厢或更高的速度,如1.0m/s、1.75m/s等等,已远远超出家用

电梯的制造规范要求,这种过于注重外观、装饰,而不注重家用电梯的安全本质是选用家用电梯的误区。因此,正确认识到家用电梯或别墅电梯本质和技术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私人住房电梯选择 私人房屋的结构决定了在选择家用电梯或别墅电梯应采用无机房家用电梯结构,从而最大限度的节约了建筑费用和建筑空间,同时照顾到了房屋的外观和美观度。 液压驱动、曳引驱动 液压别墅电梯属于传统的家用电梯设计,在北美和欧洲有大量的使用。但因为漏油污染环境、运行噪音太大和浪费大量的电力等因素,不符合现代电梯工业的环保节能的发展理念,如乘客液压电梯一样,而被人们正逐步淘汰,近十多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其销量在飞快的锐减,所占比例不超过3%,并且绝大部分用于货梯或者是大吨位的特种电梯,而无机房别墅电梯则因为环保节能并节省建筑物空间,正被人们大量使用,如乘客电梯一样,据《世界电梯》杂志报道预测,在2010年无机房电梯将占全球销量的60%。 电梯开门方式 手拉门的结构类似于我们家里常用的门,只是多了门锁联动装置和比较重,同时手拉门无轿门保护设计,客观上存在安全隐患; 自动门则与公共乘客电梯一样,有轿门和厅门双层保护,所不同的是,95%以上的别墅电梯选择旁开式自动门。是因为旁开式的自动门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建筑面积和尽可能的利用井道的宽度,同时可以方便残疾人和老年人使用,充分体现其使利性。 PLC控制或微电脑控制 PLC控制是英文“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的简写,即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主要用于早期的工业领域,也是电梯主要的控制方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当微电脑控制系统出现后,PLC控制在电梯领域只有简易货梯还大批量采用,但是在乘客电梯领域基本被微电脑控制系统完全淘汰,因此,选用精淮的微电脑控制系统是正确的选择变频变压调速VF驱动 选择变频变压调整驱动的家用电梯使其运行更加舒适平稳和节能,在曳引家用电梯的选择上是采用VVVF曳引机和变频器驱动的配置。 LED照明 LED照明与传统射灯或白炽灯的最大区别是更亮、更环保节能、使用寿命更长。 尽量选择有自动救援装置(断电平层)和自动拨号装置的家用电梯 私人电梯不同于公共电梯,其为单一家庭使用。因此,家用电梯在安全保护上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针对家庭中的老年人或小孩,如果在使用电梯中突然发生停电或故障,则选择带有自动救援装置和自动拨号配置的家用电梯,对家人起到最大限度的安全保障。当然厂家也会要求支付额外增加的费用

建筑设计电梯计算

建筑设计电梯计算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电梯 一、电梯的分类 根据国家标准《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 GB/T 7025,电梯分为六类,见下表1。 表1 电梯的分类 注:1 本表摘自国家标准《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1部分:Ⅰ、Ⅱ、Ⅲ、 VI类电梯》 GB/T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2部分:Ⅳ类电梯》 GB/T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3部分:Ⅴ类电梯》 GB/T 。该标准等效利用国际标准《电梯的安装》ISO/DIS 4190。 2乘客电梯:有完善的安全设计,只用于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 3客货电梯(Ⅱ类电梯):轿厢内的装饰有别于客梯,可分别用来乘客和载物。 4住宅电梯:轿厢装潢较简单,住宅用电梯宜采用Ⅱ类电梯。 5病床电梯:轿厢长且窄,主要用于搭载病床和病人。 6观光电梯:井道和轿厢壁至少有同一侧透明,乘客可观看轿厢外景物的电梯。 7载货电梯(Ⅳ类电梯):有必备的安全装置,主要用于载货。其中,为运送车辆而设计的电梯也称为汽车电梯。 8杂物电梯:额定载重量不大于500kg,额定速度不大于1 m/s,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

二、电梯参数 电梯的基本参数主要有额定载重量、可乘人数、额定速度、轿厢外廓尺寸和井道型式等。主参数指额定载荷和额定速度。 1.额定载重量。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内最大载荷。乘客电梯、客货电梯、病床电梯通常采用320kg、400kg、600/630kg、750/800kg、1 000/1050kg、1150kg、1275kg、1350kg、1600kg、1800kg、2000kg、2500kg等系列,载货电梯通常采用630kg、1000kg、1600kg、2000kg、2500kg、3000kg、3500kg、4000kg、5000kg等系列,杂物电梯通常采用40kg、100kg、250kg等系列。 2)额定速度。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厢速度。标准推荐乘客电梯、客货电梯、为适应大交通流量和频繁使用而特别设计的电梯额定速度为、、、、、、、、、、、。医用电梯采用0.63m/s、1.00m/s、1.60m/s、2.00m/s、2.50 m/s等系列,载货电梯采用 0.25m/s、0.40m/s、0.50m/s、0.63m/s、1.00 m/s、1.60m/s、1.75m/s、2.50m/s等系列,杂物电梯采用0.25m/s、0.40m/s等系列。电梯的选型配置时主要参数的确定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具体的电梯配置方案应由业主、建筑师、电梯工程师协商确定。 三、电梯的土建布置方法 (一)电梯的位置布置原则 (l)电梯一般要设置在进入大楼的人容易看到且离出入口近的地方。电梯应尽可能的集中在一个区域设置,以便乘客在同一个地方候梯,从而达到乘客对电梯的均匀化分布;电梯的位置布置应与大楼的结构布置相协调。 (2)以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的每幢建筑物或每个服务区,乘客电梯不应少于两台(七至十一层住宅可设一台),以备高峰客流或轮流检修的需要。两台宜并排布置,以利群控及故障时互救。 (3)电梯在并列布置时不应超过4台,这是因为电梯的停层时间一般不超过8秒,乘客可能来不及进入电梯。

5吨电梯计算书_一

XXXX5000/0.5—J交流调频调压调速载货电梯 计算书

XXXXXXX 目录 1.前言 2.电梯的主要参数

3.传动系统的计算 3.1曳引机的选用 3.2平衡系数的计算 3.3曳引机电动机功率计算 3.4曳引机负载转矩计算 3.5曳引包角计算 3.6放绳角计算 3.7轮径比计算 3.8曳引机主轴载荷计算 3.9额定速度验算 3.10曳引力、比压计算 3.11悬挂绳安全系数计算 3.12钢丝绳端接装置结合处承受负荷计算 4.主要结构部件机械强度计算 4.1轿厢架计算 4.2轿底应力计算

4.3轿厢壁、轿门壁、层门壁强度、挠度计算4.4轿顶强度计算 4.5绳轮轴强度计算 4.6绳头板强度计算 4.7机房承重梁计算 5.导轨计算 5.1轿厢导轨计算 5.2对重导轨计算 6.安全部件计算 6.1缓冲器的计算、选用 6.2限速器的计算、选用 6.3安全钳的计算、选用 7.轿厢有效面积校核 8.轿厢通风面积校核 9.层门、轿门门扇撞击能量计算 10.井道结构受力计算 10.1底坑预埋件受力计算 10.2层门侧井道壁受力计算 10.3机房承重处土建承受力计算 10.4机房吊钩受力计算 11.井道顶层空间和底坑计算 11.1顶层空间计算 11.2底坑计算

12.电气选型计算(变频器的容量,应急电源容量、接触器、主开关、电缆计 算) 13. 机械防护的设计和说明 14. 轿厢地坎和轿门至井道表面的距离计算 15. 轿顶护栏设计 16.轿厢护脚板的安装和尺寸图 17.开锁区域的尺寸说明图示 18.操作维修区域的空间计算(主机、控制柜、限速器、盘车操作) 19.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选型计算(类型、质量围) 20.引用标准和参考资料 1.前言 本计算书依据GB7588、GB/T10058、GB/T10059、GB10060等有关标准及有关设计手册,对KJDF5000/0.25—J(VVVF)载货电梯的传动系统、主要部件及安全部件的

电梯系统计算一览

系统计算校核参数 以下 YY代表FULL CAR DOWN LOAD XX代表马达下切角 1. ROPE SAFETY FACTOR:(安全系数) GB7588规定: 1.曳引钢丝绳》=3的,安全系数最小12; 2.曳引钢丝绳=2,安全系数最小16; 3.卷筒驱动电梯安全系数最小12; 安全系数指装有额定载重的电梯停靠在最低层站时,一根钢丝绳最小破断力和这根钢丝绳所受力的比值; ●FULL CAR DOWN(YY)=9.81*【KQT+曳引绳重+补偿绳张紧装置/2】/曳引比 ●由绳子安全系数计算出来:MAX KQT=【YY*(安全系数/12-1)* 曳引比】/ 9.81+KQT 2. CAR DISPLACEMENT:(轿厢下沉): ●公式=【(载重*行程)/(曳引钢丝绳数量*曳引比)】*延展率 ●延展率=1000/(模量*钢丝绳截面积) ●模量取值:普通为5500、钢芯为9000、DYFROM为6000; ●公司标准:=MIN(60,3*TRUNC(载重/75)) 3. SHEAVE D/ ROPE d: 校核绳径和轮径 4. SPECIFIC PRESSURE:(绳压) ●计算公式:【(FULL CAR DOWN(YY))/(曳引绳数量*曳引绳直径*曳引轮直径)】*系数 ●压力系数计算:V型槽:4.5/SIN(PI/180*XX/2) 半圆槽:8/PI 下切槽:8*COS(PI/180*XX/2)/(PI-PI/180*XX-SIN(PI/180*XX)) ●公司标准:=(12.5+4*曳引比*速度)/(1+曳引比*速度) ●由绳压计算出来:MAX KQT=【YY*(公司标准/实际绳压-1)* 曳引比】/ 9.81+KQT 5. ADHERENCE:(曳引力) 125% LOAD FULL DOWN ●T1=9.8*【K+1.25*Q+T+曳引绳重+补偿绳张紧装置/2】/ 曳引比 ●T2= CWT UP: 【K+T+0.5*Q+COMPENSATION】/曳引比 COMPENSATION=补偿链数*米重or 补偿绳数*米重+补偿装置重量/2 曳引DOWN=T1/T2 EMPTY CAR UP: ●T1(对重侧)= CWT DOWN:【K+T+0.5*Q+ROPE重+COMPENSATION】/曳引比 COMPENSATION=0 or 补偿装置重量/2 ●T2=9.8*【K+T+补偿绳重(或补偿链重)+补偿绳张紧装置/2】/ 曳引比 曳引UP=T1/T2

载货电梯参数

载货电梯参数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载货电梯采用全电脑控制系统、多种可选的驱动方式、性能卓越的门传动结构、高强度的轿厢设计,使之在各种工况下均举重若轻、胜任有余。规格齐全,可靠耐用,性价比高;可满足各类载货用途,并适应不同建筑结构。广泛用于工厂、生产线、仓库、商场、购物中心、展览馆等货运物流场所。 电梯产品特点: 1.具备全自动集选功能,可实现有/无司机操作,另外,轿内操纵箱上特设“关门延时”按钮,使关门时间可按实际需要在现场灵活调整,其人性化的设置,让您装卸货物时从容自如。 2. 高密集免触式光幕系统在轿门开启时形成的二维光幕,充分保证了乘客和货物出入安全。 3. 开门距大。有旁开双折门、中分双折门等,达到最大开门宽度,便于大货物的进出。 4. 特殊优化的运行曲线使货梯在加、减速时更加平稳,同时减少层间运行时间,平层精确,使货物能方便、平稳地进出轿厢。 5. 可选用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使电梯结构更加简单、更节能、并节省建筑空间。采用轿内新型LED灯照明,大大延长使用寿命,维护更方便。 资深销售顾问杨阳一八一贰一零叁六九六五 电梯土建技术要求: 1.供电电压波动应在±7%范围内。 2.井道及机房温度应在5~40℃之间,相对湿度在25℃时不超过85%。

3.在机房内每台电梯应设一切断该梯的主电源开关,主电源开关应装在机房内入口处距地面1.3~1.5m的墙上。如几台电梯共用同一机房,各台电梯的主电源开关操纵机构应易于识别(供方提供)。 4.机房应设有固定式电气照明,地板表面上的照度应不小于200lx. 5.动力电源(三相五线)和照明电源应由用户提供,并应分开,电缆分别通过线槽或线管铺设至机房门旁墙上1.4m高的位置。 6.规定的电梯井道水平尺寸,是用铅锤测定的最小净空尺寸。 允许偏差值为: 电梯井道高度不大于30m时,允许偏差值为0~+25mm; 电梯井道高度不大于50m时,允许偏差值为0~+35mm; 电梯井道高度不大于80m时,允许偏差值为0~+50mm。 7.井道应为电梯专用,井道内不得装设与电梯无关的设备、电缆等。 8.电梯井道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如果是砖墙结构,应布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布置要求如下:每个电梯停靠站的层门门洞上方均需布置一道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高度尺寸至少为300mm;除门洞侧其余三侧均需布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间距为2000mm,且需在距离井道顶部及底部500mm处各布置一道圈梁,各圈梁高度尺寸至少为250mm。 资深销售顾问杨阳一八一贰一零叁六九六五 9.当相邻两层门地坎间的距离超过11m时,其间应设置安全门,由用户自理;以确保相邻地坎间的距离不超过11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