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武:金融是什么(效用决定价值)

陈志武:金融是什么(效用决定价值)
陈志武:金融是什么(效用决定价值)

陈志武:金融是什么

https://www.360docs.net/doc/e02899343.html, 2009年08月06日 11:36 南方周末

重点:效用决定价值,而不是劳动成本决定价值

虽然到今天我对金融的定义和理解是这样,但刚开始,我接触金融的视角却是另一回事。1987年秋季,也就是在耶鲁大学读博士的第二年,我兴奋地等到了上《金融经济学》课程的时候。那些年的学习中也不乏观念上的冲击。最大的冲击莫过于价值论,一件东西、一种经济活动的价值由什么决定?交易行为本身是否创造价值?按照我们从中学、大学政治经济学中学到的劳动价值论来理解,一件物品有它的固有价值,即,其生产所要花的时间乘以社会单位劳动时间的成本。也就是说,只有劳动创造价值,交易不创造价值。

但是,在1987年的《金融经济学》课上,我学到,任何东西或证券不存在什么“固有价值”,只存在相对价值。也就是,只有相对于人的效用而言,才有价值这回事。东西或证券的价值取决于它能否让个人的效用提高,包括消费效用、财富效用、主观幸福或满足感。这等于说,即使要花百亿元投资、十万劳动力一年的时间才能建好的漂亮形象大楼,如果没有任何人或机构要用它,那么,那栋楼也会一文不值;花费再多的机器设备,如果没有人要,也一文不值;再怎么费苦力做成的衣服,如果没有人愿意出价钱买,那只是一堆废布。——这个观念对我帮助很大,特别是让我终于理解,原来计划经济时期只顾生产、不顾所产东西有没有人要或者有没有市场,那不是在创造价值,而是在摧毁价值。原来,没有派上任何实际用场的一代代银河计算机,也是一堆废铁,是在摧毁价值。等等,等等。

反而看之,即使一样东西没有花多少投资或者多少劳动时间,它的价值照样可以很高。最具体的例子是像百度、腾讯、无锡尚德这样的公司,这些公司都只有不到十年的历史,而且都是由几十人创办起来,也没有自己的高楼大厦(至少到几年前没有),但市值都是几十亿美元,不仅远高于其实际投入的资金和时间成本,而且比那些投资花费巨大、拥有众多厂房设备与高楼大厦、经营运作了几十年的武钢、一汽、二汽等,更值钱。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价值取决于这些公司能带来的效用,或者说收益,而不取决于其建设成本,跟建设所需的劳动时间关系不大;换言之,价值由未来的收益而定,不是由过去的成本决定。

效用决定价值,而不是劳动成本决定价值,这对于理解金融的逻辑极为重要。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投资银行中介服务,假如张三要创办一个造船厂,就像江苏熔盛重工集团三年前创业时候一样,他手头已经有20亿美元的造船订单,只是需要2亿美元投资。如果造船厂做成了,公司的价值能涨到20亿美元以上。问题是,张三自己无法找到投资者。在另一方,温州、香港等地很多个人和机构有很多空闲资本存在银行,赚3%的年利息,他们找不到风险相对能接受但回报很好的投资机会。

这种情况下,挑战在于需要资金的创业者找不到投资方,而愿意投资的又找不到合适的项目,经济发展就这样受阻。投资银行家李四的作用恰恰是把他们两方牵到一起,利用他平时在张三和投资方中间建立的信任,让他们两方做成投资交易。这对张三和投资方来说,是双赢,张三的造船业务能扩张、个人财富能大大增加,而投资者的未来回报预期也远优于银行存款利息。为促成这种金融投资交易,虽然李四可能只花了5天时间,劳动付出有限,但是,由于张三和投资方都信任他,他信用增强服务为张三、为投资方分别创造了数亿美元价值(他至少是使这种价值前景成为可能),那么,李四得到1000万美元(相当于所筹两亿美元资金的5%)的佣金是应该的。——当然,5%的佣金或许有些高,但是,正因为李四给交易双方带来这么大的未来财富前景,他的贡献的价值显然应该跟这种未来财富前景相连,而不该由他花的劳动时间决定。

全文:

2007 年7月,美国出现次贷危机。2008年秋,次贷危机进一步演变成全方位的金融危机。在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公司倒闭之后,美国的金融危机不仅裂变成全球金融危机,而且转变成十足的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形成严重冲击,给多国带来社会失业、政治动荡的严峻挑战。

在这种时候,我们自然想知道:金融到底是怎么回事?危机之后,金融市场是否会终结?人类社会为什么要金融市场?金融交易除了让华尔街、金融界赚钱之外,对社会到底有没有贡献、有没有创造价值?如果有的话,是如何贡献的?如何创造价值的?金融的逻辑是什么?

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

到今天,按照我的定义,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到价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金融学就是研究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为什么会出现、如何发生、怎样发展,等等。

比如,“货币”就是如此。它的出现首先是为了把今天的价值储存起来,等明天、后天或者未来任何时候,再把储存其中的价值用来购买别的东西。但,货

币同时也是跨地理位置的价值交换,今天你在张村把东西卖了,带上钱,走到李村,你又可以用这钱去买想要的东西。因此,货币解决了价值跨时间的储存、跨空间的移置问题,货币的出现对贸易、对商业化的发展是革命性的创新。

像明清时期发展起来的山西“票号”,则主要以异地价值交换为目的,让本来需要跨地区运物、运银子才能完成的贸易,只要送过去山西票号出具的“一张纸”即汇票就可以了!其好处是大大降低异地货物贸易的交易成本,让物资生产公司、商品企业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的特长商品上,把异地支付的挑战留给票号经营商,体现各自的专业分工!在交易成本如此降低之后,跨地区贸易市场不快速发展也难!

相比之下,借贷交易是最纯粹的跨时间价值交换,你今天从银行或者从张三手里借到一万元,先用上,即所谓的“透支未来”,明年或者5年后,你再把本钱加利息还给银行、还给张三。对银行和张三来说,则正好相反,他们把今天的钱借出去,转移到明年或者5年后再花。

到了现代社会,金融交易已经超出了上面这几种简单的人际交换安排,要更为复杂。比如,股票所实现的金融交易,表面看也是跨时间的价值配置,今天你买下三一重工(32.61,-0.19,-0.58%)股票,把今天的价值委托给了三一重工(和市场),今后再得到投资回报;三一重工则先用上你投资的钱,今后再给你回报。你跟三一重工之间就这样进行价值的跨时间互换。但是,这种跨时间的价值互换又跟未来的事件连在一起,也就是说,如果三一重工未来赚钱了,它可能给你分红,但是,如果未来不赚钱,三一重工就不必给你分红,你就有可能血本无归。所以,股票这种金融交易也是涉及到既跨时间、又跨空间的价值交换,这里所讲的“空间”指的是未来不同赢利/亏损状态,未来不同的境况。

当然,对金融的这种一般性定义可能过于抽象,这些例子又好像过于简单。实际上,在这些一般性定义和具体金融品种之上,人类社会已经推演、发展出了规模庞大的各类金融市场,包括建立在一般金融证券之上的各类衍生金融市场,所有这些已有的以及现在还没有但未来要创新发展的金融交易品种,不外乎是为类似于上述简单金融交易服务的。金融交易范围从起初的以血缘关系体系为主,扩大到村镇、到地区、到全省、到全国,再进一步扩大到全球。

效用决定价值,而不是劳动成本决定价值

虽然到今天我对金融的定义和理解是这样,但刚开始,我接触金融的视角却是另一回事。1987年秋季,也就是在耶鲁大学读博士的第二年,我兴奋地等到了上《金融经济学》课程的时候。那些年的学习中也不乏观念上的冲击。最大的冲击莫过于价值论,一件东西、一种经济活动的价值由什么决定?交易行为本身是否创造价值?按照我们从中学、大学政治经济学中学到的劳动价值论来理解,一件物品有它的固有价值,即,其生产所要花的时间乘以社会单位劳动时间的成本。也就是说,只有劳动创造价值,交易不创造价值。

但是,在1987年的《金融经济学》课上,我学到,任何东西或证券不存在什么“固有价值”,只存在相对价值。也就是,只有相对于人的效用而言,才

有价值这回事。东西或证券的价值取决于它能否让个人的效用提高,包括消费效用、财富效用、主观幸福或满足感。这等于说,即使要花百亿元投资、十万劳动力一年的时间才能建好的漂亮形象大楼,如果没有任何人或机构要用它,那么,那栋楼也会一文不值;花费再多的机器设备,如果没有人要,也一文不值;再怎么费苦力做成的衣服,如果没有人愿意出价钱买,那只是一堆废布。——这个观念对我帮助很大,特别是让我终于理解,原来计划经济时期只顾生产、不顾所产东西有没有人要或者有没有市场,那不是在创造价值,而是在摧毁价值。原来,没有派上任何实际用场的一代代银河计算机,也是一堆废铁,是在摧毁价值。等等,等等。

反而看之,即使一样东西没有花多少投资或者多少劳动时间,它的价值照样可以很高。最具体的例子是像百度、腾讯、无锡尚德这样的公司,这些公司都只有不到十年的历史,而且都是由几十人创办起来,也没有自己的高楼大厦(至少到几年前没有),但市值都是几十亿美元,不仅远高于其实际投入的资金和时间成本,而且比那些投资花费巨大、拥有众多厂房设备与高楼大厦、经营运作了几十年的武钢、一汽、二汽等,更值钱。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价值取决于这些公司能带来的效用,或者说收益,而不取决于其建设成本,跟建设所需的劳动时间关系不大;换言之,价值由未来的收益而定,不是由过去的成本决定。

效用决定价值,而不是劳动成本决定价值,这对于理解金融的逻辑极为重要。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投资银行中介服务,假如张三要创办一个造船厂,就像江苏熔盛重工集团三年前创业时候一样,他手头已经有20亿美元的造船订单,只是需要2亿美元投资。如果造船厂做成了,公司的价值能涨到20亿美元以上。问题是,张三自己无法找到投资者。在另一方,温州、香港等地很多个人和机构有很多空闲资本存在银行,赚3%的年利息,他们找不到风险相对能接受但回报很好的投资机会。

这种情况下,挑战在于需要资金的创业者找不到投资方,而愿意投资的又找不到合适的项目,经济发展就这样受阻。投资银行家李四的作用恰恰是把他们两方牵到一起,利用他平时在张三和投资方中间建立的信任,让他们两方做成投资交易。这对张三和投资方来说,是双赢,张三的造船业务能扩张、个人财富能大大增加,而投资者的未来回报预期也远优于银行存款利息。为促成这种金融投资交易,虽然李四可能只花了5天时间,劳动付出有限,但是,由于张三和投资方都信任他,他信用增强服务为张三、为投资方分别创造了数亿美元价值(他至少是使这种价值前景成为可能),那么,李四得到1000万美元(相当于所筹两亿美元资金的5%)的佣金是应该的。——当然,5%的佣金或许有些高,但是,正因为李四给交易双方带来这么大的未来财富前景,他的贡献的价值显然应该跟这种未来财富前景相连,而不该由他花的劳动时间决定。

金融市场与个人自由

从金融作为“大社会”中一分子的角度研究金融,那还是2001年之后的事。开始从社会的角度理解金融、从金融的角度理解社会变迁之后,我的思想世界顿时热闹了许多,原来文化就是这样随着人类生存的需要而演变、调整的,当生产能力低下、金融交易工具不发达的时候,人们会为了生存而愿意牺牲一些个人

自由,比如,以前人们愿意接受部落公有制、儒家“三纲五常”刚性社会秩序。但是,一旦物质生产能力足够高、金融市场足够发达,继续牺牲个人自由、个人权利就没必要,社会文化必然会做相应调整,这也是中国今天的经历。

这是什么意思呢?刘教授是广州一所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他研究中国历代契约的变迁史,其学问之深令在下佩服。2005年,刘教授来耶鲁大学访问一年。其间,他讲到自己的亲身故事。2004年,在上海的内弟结婚,要花120万元买150平米的房子。他的内弟小王和未婚妻都在金融公司工作,年收入加在一起 18万,他们手头的积蓄有30万,还缺90万元怎么找到呢?

一种可能当然是小王从银行做按揭贷款,如果做30年到期、年息5%的按揭,小王今后的月供大约4832元,年供不到6万,他们当然能支付,但占小王夫妻未来年收入的三分之一。

不过,小王和未婚妻不愿意做按揭贷款,他们跟父母说,如果做按揭贷款,让他们不是一结婚成家就背上月供的包袱吗?小王的父母想想也是,于是拿出手头60万的养老积蓄,刘教授夫妇把手头仅有的20万积蓄贡献出,另一位亲戚出10万,给小王买上150平方米的房子。

当然,刘教授的故事对中国人很普通,没有什么稀奇。只是这种安排改变了小王大家庭的关系和性质。第一,刘教授现在一想起这事就恼火,作为历史学教授,自己的收入不高,20万的积蓄是他当时所有的钱。他说自己在广州的房子还不到70平方米,凭什么他要把自己所有的积蓄供他内弟买那么大的房子?所以,从那以后,提起他内弟,首先想到的是他过去的积蓄,而不是他跟内弟的感情有多么好,况且也因为那笔钱使刘教授跟夫人的关系紧张!

第二,本来,小王父母可以把自己的60万养老钱理财投资好,等年老之后,自己能有钱养活自己,也能有自己的尊严。但是,现在钱都给了儿子,今后的养老就只能靠儿子、女儿了,也就是说,不管今后跟媳妇、女婿是否处得好,也没有别的选择,只好跟他们一起住,不能有自己的自主生活空间,不能想怎么花钱就怎么花了。

同样糟糕的是,正因为小王这么容易就得到90万元的帮助,让他无法感受到靠自己劳动养活自己的责任,那看似“免费午餐”的90万,只会培养懒惰。

而如果小王是通过90万按揭贷款,表面看会给小王夫妇带来月供压力,但是,这种压力不是坏事,会迫使小王奋发向上,培养“自食其力”的个人责任。同时,这也让其父母留住养老钱、年老后有自尊的财产基础,可以理直气壮,不需要看子女的脸面。另外,对刘教授夫妇来说,他们的关系就不会出现紧张,也当然不让刘教授一想起内弟就想到自己失去的积蓄。

实际上,这两种安排,给每个人带来的自由度也截然不同。试想,小王拿了亲戚的90万买了大房子,他们夫妻俩今后消费什么东西,亲戚自然有权过问、有权管,就像刘教授抱怨小王的房子比他自己的大很多一样!等小王父母更老、

靠子女的钱养老时,他父母花钱也会受到儿子、媳妇、女儿、女婿的监督,花别人的钱能那么自由吗?

总之,儒家主张的靠血缘网络内部来互通有无,来实现人际金融交易,最终不能激励每个人奋发向上,培养的是等待“免费午餐”、搭便车精神。比较而言,外部金融市场更能逼着每个人去“自食其力”,也为个人空间、个人自由的最大化提供基础。

金融市场与国家强弱

在国家层面,过去我们总认为,国库真金白银越多的国家,就越强大;要借钱花的国家,是弱国。冲击我这种观念的是下面这段历史。如果我们把公元 1600年左右的国家分成两组,一组是国库深藏万宝的国家,像明朝中国在那时国库藏银1250万两(尽管明朝当时快要灭亡)、印度国库藏金6200万块、土耳其帝国藏金1600万块、日本朝廷存金1030万块;另一组是负债累累的国家,像西班牙、英国、法国、荷兰、各意大利城邦国家。那么,从400年前到 19世纪、20世纪,哪组国家发展得更好呢?当年国库藏金万贯的国家,除日本于19世纪后期通过明治维新而改变其命运外,其他的到今天还都是发展中国家,而当时负债累累的却是今天的发达国家!(今天,中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又是外汇储备数万亿美元,而西方发达国家则在金融危机的打击下负债累累。)

美国就是近代最好的例子,美国立国之初就是靠负债幸存下来,而中国历朝之初国库满满,但之后每况愈下,到最后财政危机终结朝代;而美国立国之初就负债累累,之后不断利用债券市场透支未来,透支越来越多,可国力却越来越强。

我们一般熟悉美国于1776年7月4日宣布从英国独立,1787年的宪法大会通过美国宪法,等等这些政治史实,但未必了解金融借贷对美国历史的支柱作用。

美国独立的起因当然是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征税权失控,殖民地人必须向英国交税,但却没权选举代表进入英国议会,去参政、议政、立法。这一背景很重要,因为这决定了美国独立战争以及之后政府的开支不能靠大规模加税来弥补:如果新成立的政府也要加税,为什么还要独立呢?所以,各届大陆会议(Continental Congress,独立运动、独立战争期间的决策机构)只能靠多印纸币、借债,来找到财务支持。但是,那时期既没有联邦政府、更没有收税机构,“大陆币”、战争债难以有市场,在1776至1787年间不断出现的债务困难,几次都差点让独立运动破产,差点迫使北美重回英国的怀抱!

实际上,宣布独立不久的美国,更大的挑战不在跟英军的战场上,而是在经费的来源上。起初,第一届大陆会议考虑过在各州征税,但因上面讲到的原因被很快否决。独立战争开支主要靠以下几方面来源,第一是由政府发行“大陆币”,在1775至1780年间共印了37次“大陆币”;第二,由大陆会议政府发行债券,1775年发行首批公债用于买军火;第三,是十三州(殖民地)的份子贡献,由各州自己发行战争债提供;第四,从法国借来的贷款;再就是给士兵、给供货商写欠条。

到1780年末,政府债已经没人买了;各州也弹尽粮绝,不愿再发债奉献了;大多数士兵的服役期到年底就结束,不愿再收欠条作军饷;眼看大陆军就要失败,几乎没有人再愿意接受大陆币。

就在独立运动要告终之际,华盛顿派助理前往法国,成功说服法国国王再借美国250万法国金币。法国贷款没到之前,这一消息让后来成为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先将其做抵押,立即通过再贷款得到救命钱,让独立军维系到次年9月。最终,在法国海军的支持下,大陆军于1781年9月在南方港口城市约克镇打赢关键一战,从此扭转独立战争的局面,迫使英国于1783年9月签署《巴黎条约》,承认美国独立。一个年轻国家就这样靠举债幸存下来。

1783年独立战争正式结束了,但是,建国的挑战却刚开始。如果说今天的全球金融危机是因美国联邦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家庭写“借条”太多,因债务泛滥而产生的,那么,1783年时的美国货币、“借条”、债券种类并没少多少,仅各类战争债、州政府债、社区债所用到的支付货币就五花八门,有以“ 老大陆币”、以“新大陆(8.50,0.25,3.03%)币”、以墨西哥银元、以西班牙银元、英镑,有的债券干脆就没注明以什么货币支付。整个金融市场一片混乱,许多债券的价格不到其面值的 10%,基本没人问津,商品市场也没有秩序。这种乱局严重影响人们对美国前景的信心,挑战新共和国的命运。

1790年1月,年纪才33岁的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向国会递交一份债务重组计划,宣布在1788年宪法通过之前美国发行的所有债务,包括联邦与地方政府发的各种战争债、独立战争军队签的各类借条,全部按原条款一分一文由联邦政府全额付清。为了兑现承诺,联邦政府发行三只新债券,头两只债券年息6%(一只于1791年1月开始付息,另一只到1801年才付息),第三只债券只付年息3%。换言之,由这三只可以自由交易的债券取代原来五花八门的战争债,大大简化新国家的债务局面。

今天看,汉密尔顿的债务重组举措,好像只是一种简单的债务证券化运作,但是,他的天才创新在于,这三只债券埋下了纽约证券交易所,也就是“华尔街” 的种子,因为这些债券从1790年10月上市交易后,加上次年由汉密尔顿推出的“美国银行”(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股票,立即将市场的力量聚焦在这四只证券,强化价格发现机制,提升流动性,集中展现市场活力。从此,美国资本市场一发不可收,为之后的工业革命、科技创新效劳。

美国金融之父汉密尔顿的创举的意义也在于,他让这三只债券成为反映美国未来前景的晴雨表,债券价格就是市场对美国未来的定价。——汉密尔顿之兑现过去所有战争债的承诺,振奋了市场对美国未来的信心,使这些债券价格随即猛涨,为更多的政府融资广开财路!

债券市场先于其他证券市场发展,而债券市场又起源于战争融资需要,早期英国以及其他西欧国家是这样,后来的美国还是这样。

那么,从美国的经历中为什么我们能理解到,230年前负债累累的美国以及400年前债负压身的西欧国家,反而在那之后胜过当时国库满满的中国、印度呢?

第一,国库钱越多、朝廷银库越满,国王、皇帝就越不需要靠老百姓的钱养着;相反,越是朝廷欠债累累的国家,其国王、政府就必然要依赖老百姓交税、有求于百姓,这最终能制约国王的权力、促进民主与规则的发展。如哈佛大学教授Richard Pipes在《Property and Freedom》中所说,之所以民主法治能在英国兴起,就是因为在英国皇家把土地权逐步卖掉之后,国王不得不每年与掌握征税权的议会交涉。美国也一样,一旦国家负债累累,而老百姓又不得不交税的时候,连那些本来不关心政治的公民也不得不关心政府的权力、自己的权利,交税是提醒公民权利、感受政府权力的最具体方式。不需要征税也能自己富有的君主或者政府,其制度必会走向专制。

第二,就如当年美国三只国债所表现的,这些国债的存在与交易给市场提供了评估其政府政策与制度优劣的具体工具,通过国债价格的上涨下跌,立即反映市场对国家未来的定价。只要国家的负债足够高、只要继续发债的需要还在,国债价格的下跌必然逼着政府对其政策或法律做出修正。公民投票是民主制度的重要形式,但投票无法天天进行,而证券市场对国家的监督、评估、定价却是每时每刻的!美国和英国的兴起如此,其他西欧国家的经历要么也如此。负债、债券市场、征税、纳税人,这都是民主宪政的砖瓦。

(本文摘编自陈志武教授新书《金融的逻辑》的序言,作者授权本报独家发表)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最近有幸拜读了陈志武教授的《金融的逻辑》一书。让我这么一个对金融方面实属外行的人了解了金融,在此,我就这本书谈谈我的感想。 首先,这本书介绍了金融的概念:金融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任何东西或者证券不存在“固有价值”,之存在相对价值;效用决定价值,而不是劳动成本决定价值。我明白了借贷交易就是这样,把未来的收入流移到现在来用,把未来的价值放到今天,即是解决价值时间空间分配的不合理性,同时用价值来创造价值以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我的理解,简言之,花未来的钱解决当前想要解决的事。 其次,此书谈到了为何“中国钱多而百姓不幸福”的原因。 中国的钱多的原因是因为市场化改革,它大大缩短了财富与资本和钱之间的距离。来源有以下:1)活跃的买卖对钱的需求大大提高,同时也促进了钱的提供;2)土地,资源的资本化带来了大量的“钱”;3)未来现金流(包括未来劳动收入)的资本化。其中,本书认为“国有资产应该被民有化、以平等分配的形式分回给全国公民,而不是利用金融危机强化国家对各种财产和资源的所有权。”“资本化是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为了使中国更有“钱”,土地和国有企业都应该私有,为进一步资本化开路”对于这些观点我有些疑议。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如果过分的资本化,岂不是要走资本主义道路?过度的资本化,把国有企业私有,会不会打破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呢?我国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健全,金融市场证券市场发展不够,因此是经济制度问题造成文中也有提到我国未形成完善的产权保护与契约执行架构,没有合理的产权制度保护。所以当务之急是解决制度问题。也并不是说国有企业一定要进一步资本化才能推动市场发展、经济发展。国有企业的确存在腐败、融资能力不强的问题,国有经济民营化也无可厚非,不失为一种降低腐败同时扩充资本的道路。但我觉得也许还有更多的途径。公有和私有各有利弊,关键要看在具体操作上如何互相取长补短,同时保证不变其“质”。我们可以资本化,但不能过度资本化。 然后这本书讲到了为何中国人钱多而不幸福的原因。 中国传统社会是隐形金融交易,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的显性金融保险、信贷、养老和投资产品等出现。问题在于这些显性金融产品的发展不完全,使得人们对未来的担忧加剧,造成了不幸福。然而我认为人们的不幸福感不仅仅在于此,同时当今社会的不公平大大减低了人们的不幸福感。另外,房地产的泡沫等等因素更是客观上大大减少了老百姓的财富。 我很赞同陈教授提倡的“中国应该向借贷消费转型”这一观点。中国传统历来不倡导“借钱花”,当然,儒家的传统文化是一方面的原因,同时,出于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规避,人们无法预料未来的这种不确定性,加之目前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中国没有大规模的“借贷消费”。人们倾向于保守的“存钱”,毕竟能让人心里有安全感。文中并未提及如何能让人们去进行借贷消费而规避风险,只是极力倡导中国国民借贷消费。我认为如果假设未来收入基本上能够确定时,这种借贷消费是可行的。 我也很赞同“富藏于民”的观点。财政赤字大了,加税会激起人民不满,印制钞票会导致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得不融资。然而向民间融资就会有求于民,因而不利于政府集权。就像清政府囤积白银财大气大,而美国政府建国之初就忙于还战争债,构建民主政治和金融市场。美国政府虽然负债累累,但赤字只是表面上的事情,如果通过发行债券融到了资本,用于各种投资和开销,同时投资的那部分的回报率高于政府债务总额,政府的正确融资行为将使债券资产增值,社会的资产总额随之增长。社会资产总额在正面增长的同时,整体社会财富增加的同时,人民要求生活水平同比增长,面对舆论压力,政府选择只能是减税,人民富裕生活水平上涨。

樊登读方案会历年图方案清单大全本

精心整理樊登读书会图书清单 2013-2014年(15本,总计15本) 1 《高效演讲》 2 《幸福的方法》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 2015年(35本,总计50本) 1 《吸金广告》 2 《活出生命的意义》 3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

5 《从0到1》 6 《透过佛法看世界》 7 《联盟》 8 《搞定》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基因革命》 23 《幸福的婚姻》 24 《终结拖延症》 25 《重新定义公司》 26 《关键对话》

28 《养育男孩》 29 《疯传》 30 《大汗之国》 31 《孔子如来》 32 33 34 35 2016 1 2 3 4 5 6 7 8 9 《颠覆性医疗革命》 10 《爱有8种习惯》 11 《共享经济》 12 《干法》 13 《轻疗愈》

14 《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 15 《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16 《谷物大脑》 17 《少即是多:北欧自由生活意见》 18 《养育女孩》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跑步圣经》 33 《我战胜了抑郁症》 34 《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谈判课》 35 《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 36 《你能写出好故事》

37 《宽恕》 38 《互联时代的教育革命》 39 《放弃的艺术》 40 《我想飞进天空》 41 《销售就是要玩转情商》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2017 1 2 权力:为什么只为某些人所拥有 3 王阳明哲学 4 未来简史 5 危机领导力 6 丝绸之路

《陈志武金融通识课》读后感2500字

《陈志武金融通识课》读后感2500字 昨天有两个朋友,都提到了阅读基础性学科书籍的重要性。 谷粒多说: 关于本质的变化原因,我想到了“第一性原理”、“想象共同体”、“知识格栅”这三个概念。 芒格所说的知识格栅,恰好就是学习基础概念的一种方式,即通过学习诸如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数学等基础学科的经典著作,来理解社会发展的底层逻辑。这些可以作为“不变的”、“本质的”规则。 而第一性原理,就是说做事的时候,思考事物的本质规律,哪些是起到关键影响作用的因素,然后从这些因素出发去思考、决策和行动。苏子也跟我说,用主题阅读的方式,进行系统学习,学的效率就会比较高。就在昨天,我正好听完了这本书,我觉得非常棒,这应该可以作为金融学的基础学科,回头可以买来,好好的阅读一下。这本书还可以结合《财务自由之路》一起看。 下边我就讲一下,关于这本书,我学到了什么。 首先,什么是金融? 金融就是财富或者价值,跟时间之间的一种交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今天我向你借100块钱,半年之后我还你本金加上10%的利息,也就是一共给你110块钱,这就算金融的交易了。

你是把现在的100块钱,变成未来的110块钱。而我是把未来的110块钱,拿到现在来提前使用,这就是金融:价值和时间的一种交换。其实养儿防老也是一种金融,也就是父母在年轻的时候,在孩子身上进行投资,希望晚年的时候,可以由孩子对自己进行回报。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父母对孩子管束的比较严格:找工作也要管,结婚也要管,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是他们投资的对象,他们自然要考虑收益了。他们之所以选择孩子应该找稳定的工作,看起来比较靠谱的对象,早点儿结婚等等,其实就是希望,可以获得稳定的收益。 为什么那些一线城市,家庭比较富裕的环境,父母和孩子之间就相对比较平等,没有那么多的约束。是因为这些父母,除了孩子,还有其他的投资。他们不需要靠孩子,也可以把晚年过得比较幸福。他们有自己的交际圈,有自己的兴趣爱好,除了和孩子之间,还有其他的感情交流。 其次,投资和消费有什么区别。

金融观后感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陈志武教授写的《金融的逻辑》一书言简意赅、深入浅出,用生活中贴切的案例阐述了金融、金融如何创造价值,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下金融市场的发展与西方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同之处,等等诸多问题,不胜枚举,令我受益匪浅。对于金融的初学者而言,这本书实在是不可多得入门工具。 第一,中国人对金钱的看法。中国人很喜欢钱,喜欢把钱捏手里或存银行。钱或者说货币,陈教授在《金融的逻辑》中指出,只是一种物物交换的媒介,而这种跨时间跨空间的物物交换或直接对货币的调用,便称为金融。这是我对“金融”一词的概念理解,来源于这本书。陈教授举例说,在以前,直接用金银购买物品,很是烦琐,后来有了银票,一种一定区域内所共认的金银在数值上的替代品得以购买物品,这便是货币的空间属性,这和《国富论》中货币的发展在思路上相差无几。如果一个人看到好的商机,手头又没钱,另一方面银行有钱,却没商机,这时候这个人向银行借钱,在未来的某一时间还给银行,这种货币在时间上的跨越就是金融运作的一表现形式。中华两千年的儒家文化植根在我们心里,“水则资车,旱则资舟”,这种未雨绸缪的理财观念使我们认为钱存银行叫“有备无患”,而不是投资,用一定的风险去换取更多的财富。这一点在这本书里多次提到,关于国人的消费理念。 第二,金融创造财富。金融有什么用?中国人很讲究实用主义,在学术上也是如此,从清净无为的道家演变成求仙练丹可见一斑。陈教授举了个例子:甲某有二十二亿资金的项目,可是手头只有二十个亿,这时候只要再有两个亿他的项目便能上市成为二十二个亿的运营企业,而港澳一些人(乙方)手头上有钱却没好的项目,这时候出现了一个中介丙,甲通过丙,丙说服乙授受了此次风险的可接受性,这样甲丙达成了协议。在此过程中,乙没有付出直接产出劳动的行为,但甲丙最后都要给予乙一定的报酬。在中学马克思告诉我们,劳动创造价值,而现在《金融的逻辑》告诉我,只有需求才能创造价值!这一点对我的触动很大,陈教授指出,这种认识是学习金融所必须的,即价值在未来,而不是在劳动中,不是在生产中。于是,我认识到,金融的运作创造财富的可能性是毫无疑问的,如西方国家一直债台高筑却仍能引领世界经济而中国国库从不缺钱得到的却是无忧患意识的高官。 第三,关于贷款买房。08年雷曼兄弟破产,接着很快由美国金融危机升级成为全球的经济危机。陈教授的书写于09年,在书中也指出了那次金融危机的各种影响因素,同时分析金融在经济危机中的地位和作用。当时我对这些有些不知所以然,因为并不了解金融,同时也认为,买房应该存够了钱再买。现在回过头来想,等我赚够了钱再买房,或一个普通年轻人一次性付款买房,我嫁出去的可能性太低了。而我父母曾说的,到时资助我十万,然后找亲戚借点就够了,如果这样我不能不想另一个问题,以后我有钱了,就必须先考虑还他们而不是自己开销,因为我怕他们过问。但是现在,如果我使用贷款买,一个月还款两千到三千,还有四千以上的个人开销,生活还是会比较惬意的,如果是夫妻两个人一起工作就更轻松了。 今天,市场形势很复杂,对我来说还有无数要认识的东西。房地产行业已几近饱和,有的地区开始缩水了,很多人持观望的态度。前些天我和在煤炭行业的叔叔打电话,他抱怨了些事。由于房市不再有先前那样的势头了,受此影响,钢

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我学的是经济学流通系统的专业,对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等都学过一些皮毛,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读后感。因此,读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这本书,并不是觉得困难。 这本书也是2010年销售榜上100位以内的畅销书,看过之后,推荐大家看看,是本能改变世界观的好书。 读完这本书是在2010年年中左右,近日又把这本书借给了别人——好书要大家分享,呵呵。 简单的总结一下陈志武《金融的逻辑》的读后感: 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空间的价值交换。在古代社会,因为交通、生产的不发达,金融的发展没有社会土壤,但这并不意味着金融的不存在。 世界各地的人都会把家作为基本单位来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发展。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基础是契约架构与个人权力的保障,因为价值的跨空间、时间交换是以信用为基础的,因此需要相应的制度去确保交换的公平性。 家族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其实就是一种规避未来风险的隐形投资,而血缘关系就是人格化了的契约架构。典型例子就是“养子防老”,父母担心老无所养,在年轻时会把大量时间、金钱投在孩子身上,以期待老有所养,这其实就是一种人格化了的金融投资。“孝”文化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从金融学方面也可以得到解释。 如上所说,以血缘关系为依托的家隐性来说是为了规避未来风险,是经济交易的初期形式。父母养孩子的目的是防老无所养,因此,小时候孩子必须对父母服从,要不长大还了得。 这种情况就削弱了家的另一种功能---情感交流,孩子的个性受到严重压制,整个社会缺失创新气氛。儒家的长幼有序,三纲五常从道德上给与限制,是孝文化的制度保障,如果子女不孝,那么不仅家庭内部,社会方面也会给与不孝子女以巨大压力。 这样,家文化带有很重的责任与义务感,极大地剥夺了孩子的权利,压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所以就要找另一种方式去规避家庭风险,那就是现代金融。 经济独立是个人自由的基础。 如果老年人也能经济独立,那么他们将不会对孩子的行为过分干预,退休基金、养老保险等为规避未来风险提供了充分的选择,老人参与这些金融活动就会在年老时享受金融投资带来的回报。

读书笔记《金融的逻辑》陈志武

陈志武:《金融的逻辑》 一、金融的逻辑是什么? 1.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到价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时间、不 同空间之间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金融学就是研究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为什么会出现、如何发生、怎样发展,等等。 2.任何东西或证券不存在什么"固有价值",只存在相对价值。只有相对于人的效用而言, 才有价值这回事。 3.效用决定价值,而不是劳动成本决定价值 4.人际间的金融交易是任何社会都必须进行的,只是实现人际金融交易的形式、方式很 不一样,"钱"主要是一个货币的概念,流动性最好,可直接用于交换,并同时又是市场交换的结果,是具有最普遍接收性的价值载体。 二、为什么中国的钱这么多? 5.财富既包括流动性的,也包括不流动的价值,即死的有价物,一般的财富并不一定能 产生财富。 6.从契约理论的角度讲,财富往往是物、是"东西",货币是把"东西"卖掉之后的价值载 体,而资本更多是"东西" 的"产权证",它是广义的货币,是与具体的"东西"相对应的产权。 7.货币是将"财富"卖掉的所得,资本是以产权契约、金融票据、证券契约等形式将"财富 "资本化的所得,是资产和未来收入流的"产权证"。 8.在"东西"产出相同的情况下,市场化程度越高,货币相对于GDP的比例必然会升高 9.货币化发展对人口流动、异地贸易是一种根本性的催化剂。

10.资本化是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三、为什么中国人钱多了反不安? 11.靠亲情实现的隐性交易逐渐由市场取代人类自古就难以以个体生存,人际经济交易、 感情交换历来是人类得以存活的主要保障形式,必须通过彼此间的利益交换,特别是在不同时间、空间之间的人际利益交换,来最大化我们的生存概率,来让我们对未来的生活保障(包括养老)有安全感谁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把更多的未来收入作证券化变成今天的钱,谁就能在未来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12.一个国家有没有"钱"取决于它能不能将各种未来收入流和"死"财富作证券化、票据化, 不取决于它有多少金银。而能否进行广泛的证券化和票据化交易又受制于它的制度。 所以,制度的优劣决定一个国家"钱"的多寡。 四、问什么政府有钱不如民间富有? 13.国富民穷必然威胁民间权利 14.公债市场对政府权力的制衡既连续、又具体。 15.民富是自由、民主与法治的基本条件 五、为什么国有银行上市不能培植创新文化? 16.美国经济增长由生产驱动到由消费驱动的模式转型,发生在1880至1920年代间 17.最终制约人类经济增长的不是生产能力不足,也不是投资不足,而是消费需求跟不上 18.金融市场发展的目的之一是通过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教育贷款等,来缓解人们 因为在不同年龄时收入不均匀而导致的消费力不平衡问题。 六、治国金融之道:藏富于民 19.治国的金融之道:藏富于民 20.朝代财政先富后贫的周期性规律

读《金融通识课》心得

读《金融通识课》心得 近日读完了《金融通识课》,那么金融是什么呢?金融的本质是什么? 这本书首先从金融的角度用一个又一个好玩的历史小故事,有传统经典儒学养儿防老、礼法之争等案例深入解析金融对普通人的意义。他用最通俗易懂的言语告诉我们,今日我去市场买菜,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那不是金融,金融不是现货交易。金融的本质是跨期价值交换,就是双方之间进行的跨越时间的交易。就如甲向乙借100元钱,年底还110元,甲是在投资,年初的投资年底的收益,每年达到10%的收益率。拿今日的钱在未来使用。乙方也是在投资自己,拿未来的钱在今日用,希望达到超越10%的收益率。所有跨期价值互换的活动都是金融,借贷是交易双方的跨期价值互换,股票和保险等其他金融产品也如此。 陈志武教授说年轻的时候,是人一生当中最没钱的时候,但是也是一生当中最想花钱,花钱感觉最好的时候,一顿美食,一件衣服,一场旅行,满满的知足。而人到了中年,是人一生中钱最多的时候,孩子都工作了,结婚了,没负担了,钱也多了,但吃喝玩乐的感觉也己经差太多了。在家看看电视,下楼晒晒太阳就知足了。青年时收入最少、花钱最多,到年长时收入达到最高而花钱的需要又偏偏最低,这种收入和开支之间的年龄错配,不仅降低一个人一辈子的总体幸福

感,而且抑制每个人的事业发展潜力。成熟的借贷市场可以帮助青年人解决收入和年龄的错配矛盾,从而更高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 传统社会下金融市场不发达、金融产品不丰富,人们只好一方面尽可能存钱以备不时之需,另一方面减少消费,贬低甚至打击借钱花的行为。现在金融业很发达,陈志武教授认为,如果花未来的钱可以改变今天的生活,花未来的钱投资自己,使自己更加值钱,那么借钱花就不是坏事,当然借钱过程中不可过分,不可失控。 再则由于通货膨胀,货币作为跨期价值载体的收益为负,也就是说,纯粹的省钱非但不能致富还会让我们越来越穷。当然,收益与风险相伴而生,懂点金融,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之余,知道如何规避风险保住钱袋子也是很重要的,换一句话说,合理的运用金融这个工具,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发掘自己的潜力,更好的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 活在21世纪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金融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掌握现代理财和致富模式,不说躺着可以赚钱,最好能跑赢通货膨胀,让自己有财产性收入。创业是超越小康的路径,但不是唯一路径,金融投资也可以实现财富梦。

:《24堂财富课——陈志武与女儿谈商业模式》1

:《24堂财富课——陈志武与女儿谈商业模式》1 :《24堂财富课——陈志武与女儿谈商业模式》1 很普及型的商业读物,但很值得一读。总得感觉,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前面写得比后面更好;但后面关于中美对待子女差异的问题,也很触动我。 *P002 我们常抱怨中国缺乏品牌,其中的原因,当然与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有关,但同样重要的原因,在于崇尚被动个性、压抑个人表现的儒家文化。(因此,)如果你爱子女,就不要用《论语》、《中庸》束缚住他们的手脚。“三纲五常”主张的不是人格平等,而是根据地位、辈分、性别不同确定的等级服从关系。……宁愿让女儿感到我是她们可以谈心、平等交流的朋友,也不要让她们感到我是威严不可近的父亲。(开篇的这几句话,就很是触动我的内心。) 《盖茨的商业模式》 *公司上市后,股票市场对公司未来的收入更加看好,就愿意给公司的股票很高的价格。也就是说,盖茨今天的财富更多是反映微软未来能赚多少钱,是股市帮助盖茨把未来的收入提前变现,他今天的财富不是靠过去已赚的收入累计起来,而是未来收入的提前累计。(通过上市进入股票市场,能使公司财富一下子从现有财富跃升到未来财富的折现) *微软的商业模式特点:一旦开发出一种软件,那么,每多卖一份软件,收入为X美元,但成本却接近于0;因此,只要有市场,有人肯买,而每卖一件的边际成本又接近于0,这种商业模式当然赚钱。 类似的商业模式,例如陈天桥的盛大网游、马化腾的腾讯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等,他们的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可能创造的收入却有着无限大的想象空间。 《老掉牙的行业里,星巴克为什么会成功,》

*各个行业都可以有赚钱机会,关键还得看有没有办法降低成本,或者巧妙地创新商业模式。 *一般的人在看到一种品牌两三次后才会信任它,才会愿意掏钱买它,所以,广告费的投入极为关键。但是,到目前为止,星巴克没有花过一分钱做广告,可它的品牌却是全球咖啡行业最响的,因为:第一,从一开始,星巴克就只选择在最繁华的市区交叉路口开咖啡店,虽然这些地段租金高,但非常醒目的为止给星巴克带来最自然的广告效果;第二,全球化和全球范围内的人口流动,为星巴克这样的品牌连锁店带来空前的机会(前提是人们在各地、各国之间的流动要具规模、要频繁,空运、高速公路等交通网络必须很发达,跨国旅行很方便,否则,这种跨国、跨地区的品牌协同效应就很差)。第三,星巴克在纳斯达克上市,上市除了融资外,另一个同样重要的效果是巩固公司的品牌,增加公司的知名度。 (因此,如果归纳一下的话,星巴克的成功重要因素在于它的连锁品牌和连锁经营特有的盈利模式可复制性麦当劳、肯德基、如家酒店等等,都是利用的这一点。但连锁经营要成功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产品必须标准化) 《老沃尔顿的商业机会》 *沃尔玛只是开平价超市连锁店,它凭什么成功呢,沃尔玛的口号是“天天平价”,由于商业模式与微软不同,它卖出的产品成本不可能接近于零,此外,还要雇佣员工、支付运货成本、商场租金等等,因此,要做到“天天平价”还要盈利,它必须在成本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地压低成本。沃尔玛的最大特点是大批量采购货物,而且直接从厂商采购,避开批发商,几千家超市的货物都由总公司统一采购,因此拥有充分的砍价能力。沃尔玛有自己的物流库存中心,更加提高了它的砍价能力。 *市场不是慈善机构,不应该去养着那些低效的零售商。沃尔玛带来的几乎是一场零售业歌

陈志武:儒家“孝道”文化的终结与中国金融业的兴起

陈志武:儒家“孝道”文化的终结与中国金融业的兴起 摘要:不管是今天的农村,还是城市,在社会结构和人口流动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之后,“家”的经济交易功能已越来越难以支撑,“孝道”文化所依赖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基础已瓦解,原来由家庭、家族承担的经济互助互保功能必须由金融证券与保险市场来取代。对于创业者来说,这当然隐含着巨大的商机。实际上,在今天的物质需求已不成问题之后,人们的剩余收入与财富越来越多,接下来的挑战便是如何安排好未来的物质与精神需要。在收入能力达到如今的高度后,人们没必要靠传统的家庭结构来规避未来风险和养老需要,当然更希望用各种证券市场安排未来的生活需要。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艰难,这一点基本是共识。实际上,在政府管制多得让人寸步难行又没有可靠的法治的情况下,人们对金融交易当然会缺乏信心,金融市场难以深化就不奇怪了。虽然从眼下的状况看如此,但从长远发展趋势看,我们不得不认识到中国金融业的潜力巨大。 为什么金融业的潜力极大并隐含着巨大的商机呢?这不仅可以从企业融资、把未来收入流作金融证券化的角度来理解,融资与证券化当然为金融业创造许多商机,但更重要的发展潜力来自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文化变迁以及不断深化的城市化,这些社会转型正在逼迫人们减少甚至放弃对儒

家“孝道”文化的依赖,转而依靠正式的保险与其它金融证券市场,由市场逐渐取代家庭为个人提供经济保障。人们正在发现各类保险与金融品种是更可靠的养老和保障未来生 活需要的手段,而且也能给个人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间,增加长者的个人尊严。 再换个角度看,我们意识到,过去28年的发展重点是制造业、养殖业和种植业,是解决当下的生活需要问题,到今天,当下的物质生活已基本解决,收入也有剩余。解决今天的消费问题之后,经济发展的重点当然是要解决好未来的生活问题,要规避各类未来风险,而这恰恰是金融证券与保险市场的所在。因此,下一步的经济发展重点必然是金融业。相关的制度必将被改革,否则无法适应这种发展的需要。 儒家“孝道”文化在历史的中国为什么中国人的未来生活保障不能再靠儒家“孝道”文化,而是靠金融市场取而代之呢?以“孝道”为中心的文化体系将逐渐终结,这一趋势不会因我们个人的偏好而改变,而是由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所决定。为理解这一点,我们看到,人自出生开始即面对两种基本需要,一种是吃穿住行这些物质消费,即所谓的物质生活;另一种是心理或说精神需求,即所谓精神生活。就生存需要而言,物质生活的重要性应该第一,精神生活其次。 除了今天的物质消费和精神需求外,一个人面对的同样重要的挑战是如何满足未来的生活需要,而未来又可能充满

陈志武学术论文

学术论著: 我们的政府有多大? 于建嵘对话陈志武:把土地还给农民 中国未来的希望在于民营企业 中国到了非民主不可的时候 金融失衡急需政策调整 市场经济是个人解放的必由之路 什么使“三农”问题恶化? 国有制为何抑制民间消费和投资? 再谈西方崛起靠的不是掠夺 商业化发展将继续转型中国社会 房产市场调控的是与非 从依赖亲情和友情转变到依赖市场后,中国的钱当然更多 回归十周年看香港的过去与未来 中国金融危机的制度根源 中国为什么需要民主? 现在钱的确多 “数”说“改革开放”165年 资本全球化的奇迹 大国崛起:面向全球的中国 农村土地私有化后结果不会比现在糟 国有制和政府管制真的能促进平衡发展吗? 印度比中国强在哪里? 什么是美国资本主义的核心精神? 反思高利贷与民间金融 解读经济学在中国的现状——经济学与媒体是如何互动发展的? 不能以房产调控名义摄取私人产权 中国经济前景为何离不开新闻自由? 全球化下的中国选择:“单极”还是“多极”秩序? 从诉讼案例看媒体言论的法律困境 进一步私有化才能实现“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跨国产权秩序历史变迁及对中国的启示 私人产权是“以人为本”的核心基础 中国跨国公司如何“跨国” 中国人为何勤劳却不富有? 以杨小凯的思路理解产权保护 如何改变民企股在香港的遭遇? 农业发展的极限

从世界变迁谈中国的崛起 立法,立法,再立法 “武打”、法治与经济秩序 单极秩序对中国经济发展最有利 让证券市场孕育中产阶级 证券市场需要更多制度资本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 中国历史上金融危机的制度根源 儒家“孝道”文化的终结与中国金融业的兴起 对儒家文化的金融学反思 治国的金融之道 代议制与市场:划分四类国家——收入机会的政治经济学 财富是怎样产生的? 过时的“地大物博”财富观 中国十几年的股市奇迹 谁来监督“监管委员会” 中国会计师的困境 金融技术、经济增长与文化 金融创新的社会环境 陈志武做客搜狐经济学人论坛: 产权保护是一种极微妙的社会状态

陈志武:我们为什么需要金融

陈志武:我们为什么需要金融 文/陈志武(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许多朋友对金融有兴趣,是因为这行当赚钱多,是一门具体的手艺、技能,也是一个不错的职业、饭碗,而且如果你做的好,还真的能够改变社会、改进许多人的生活。当然,话是这么说,许多金融从业者虽然赚钱多,但还是觉得不踏实甚至感到内疚,因为自己好像并没有给社会带来具体的价值,没有创造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东西。特别是一碰到金融危机、看到金融动荡冲击社会和个人,内疚感就更不用说了。那么,金融到底创不创造社会价值?或者更进一步说,金融到底是为啥、为谁、为何? 从1986年到耶鲁大学攻读金融学博士至今,我接触金融已近30年。接触、研究、思考金融的时间越长,就越觉得金融不只是一组经济工具,它带来的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分析框架,它其中和背后的逻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看待人类和历史的全新视角。 这些年,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强调中国特色,强调我们是如何与别的民族、别的种族不同,甚至否定普世价值的存在。但是,如果以金融的逻辑作为一副眼镜,去看待社会和个人、历史和现状,你会发现其实各个社会、种族、民族都是相通的,相同为主,相异为次。贯穿各社会

的普世价值不仅存在,而且是活生生地渗透于我们日常的生活中。 张维迎教授就纳闷了:“这两个地方相隔万里,一个在英格兰的海岸,一个在中国西北的黄河边,之间肯定不曾有过交流,但他们的游戏规则完全一样。”为什么呢?如果有“普世”的东西存在,背后促成因素又是什么?金融在这里面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金融的普惠性与人的解放在2004年左右,我和彭凯翔、袁为鹏开始合作,收集明清以来的民间借贷交易信息,包括借贷双方的身份、财产与家庭背景,当然还有借贷金额和利率等等。目的是通过搜遍各地县志、民间文书、商业账本、刑课题本等历史资料,建立最为全面的中国近代借贷历史数据库,以供我们自己和其他学者共同研究中国社会的过去和今生。 在收集、整理这些历史资料的过程中,2005年的一次偶然机会,让我看到了清代女婢的交易价格。当时,彭凯翔和我在一页页地在翻看徽州一个家族18、19世纪的商业账簿,其中一项是那年花了七两银子买了个女婢,这笔开支一方面被放在当年的入出账上,另一方面也被记录在家族企业的资产表里,就像对待其它商品和资产物品一样的对待女婢。账簿的这项内容给我的冲击很大,因为虽然以前听说过、小说里也看过历史上人不被当人看的故事,但没有见到过这么具体地把“人”作为物品买卖、处理,而且还把人作为买过来的

陈志武:美国建国时就是靠欠债活下来

两年半前,我在《治国的金融之道》一文中谈到这样一个事实: “如果把公元1600年时的国家分成两组,一组是国库深藏万宝的国家,像明朝中国藏银1250万两、印度国库藏金6200万块、土耳其帝国藏金1600万块、日本朝廷存金1030万块,另一组负债累累,如当时的西班牙、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城邦,那么,从四百年前到十九、二十世纪,哪组国家发展得更好呢?当年国库藏金万贯的,除日本于十九世纪后期通过…明治维新?改变其命运外,到今天还都是发展中国家,而当时负债累累的国家,今天基本是既民主法治,又经济发达。” 在当前金融危机之下,重新回味那篇文章以及其中的故事和逻辑,意义具体又特殊。为什么当年负债累累的国家后来得到了良性发展,并根植出民主、法治与繁荣,而那些政府富有的国家后来却停滞不前,甚至走向衰败?为什么不管是过去还是今天,一国的民主法治似乎与其政府负债水平高度相关——借钱花的国家反而比最大化存钱的国家,更能催生出某种制度? 人间之事,有时就是这么不可思议,表面看,国家借钱花好像不好,但是从更深层思考,或许不需要借钱花的政府反倒容易腐败专制,毫无顾忌地侵犯民间权利,抑制个人创造力,就像富家子弟更容易横行霸道、不思奋发一样。只有当独裁王权或者极权政府的开支总是不够或者勉强够,以至于需要经常借债、与民间讨价还价征税的时候,权力才愿意接受约束,权力制衡制度才有机会成为现实,民间的创造空间才能被解放。 民间富有是自由、民主、法治的基础。相反,政府太富有,则会挑战民间的空间,挑战民主与法治。 我们再看美国的故事。美国不只在今天全球负债第一,在其立国之初就是靠负债幸存下来。 独立战争的背景决定了美国一开始就必须靠借债 对于美国历史,我们一般只熟悉其政治史,知道北美十三个英属殖民地于1776年7月4日宣布独立、1787年的宪法大会通过了《美国宪法》等等,却未必了解美国政府历来是多么穷,未必知道金融借贷对美国历史的支柱性作用。 从1607年开始,英国人陆续到北美冒险,先后由独立的股份公司建立了十三个殖民地,包括今天的弗吉尼亚、宾夕法尼亚、马萨诸塞等州。直到十八世纪中期

中国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难以为继(陈志武)

各位来宾,领导和各位员工,首先下午好,非常感谢给我这么好的一个机会,首先也提一下我前天晚上才到国内来,所以时差正好是比较艰难的时候,我想进行今天我们讲的话题非有意思,所以我相信我们有一个多小时,差不多两个小时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性的思维性的内容,关于我们这个单元主要的话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话题。 我先开始讲20多分钟到30分钟,我希望起一个抛砖引玉效果,为下面几位学者专家提供一个基本背景,为什么要对增长方式进行转型,我这个话题是过去十几年特别是最近两三年谈得非常多,其中一个要进行转型一个非常重要,跟这个图有关系,根据投资带动增长可持续性越来越值得怀疑,按照这个路走下去,到最后为什么要建设,我们应该有一些时间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从一些基本速度看,我给大家看的是1980年到2009年的投资,1980年固定资产投资在全国之内相当于GDP的20%,09年上升到65%,大家可以想一想这个数字不断靠建设,说到这个问题其实我也一直提的一个想法就是我们把经济发展和建设划等号传统理解要做一个调整,因为经济发展不仅是为了建设。 在物质生产能力温饱没有解决好的时候,在传统农业社会确确实实经济发展是跟建设,提高生产关系非常大,但是现在我这里为了给大家看一下这种增长方式,目前增长方式可持续性越来越成问题。我这里有一个计算方法看一下这种增长方式,靠投资增长为什么越来越难以持续,把每年固定资产投资除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是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分母,然后测量一下每年固定资产投资大概是相当于多少城镇居民一年的收入。80年的时候,根据我这里的数字,80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相当于两亿居民一年可支配收入。09年这个数字非常大,相当于13亿城镇居民一年收入,我们会说中国整个城镇人口没有13亿,为什么说09年一年固定投资相当于一年的收入,现在靠固定资产投资带动增长方式已经是,没有到顶非常接近顶峰,已经没有办法增长太多。 我总结目前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挑战,这些话题大家听得比较多,我说一下一个是目前增长方式过度依赖投资,出口,这些数字也看到第二就是对于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也依赖度太高。为什么关于增长方式转型,说了那么多年,特别是说我们要减少对投资,出口依赖度,说了十几年,没有向我们希望看到的增长方式转型、靠近。实际上情况是正好相反,越来越偏离跟理想增长方式更远,具体讲可以从下面图看出来,我要给大家说分享的我自己的关于增长方式在中国之所以是这样的,在我看来也不太奇怪。 因为跟基础性制度安排非常有关系,我这里把从52年一直到最近两个指标变化的情况给大家以图示方式看一下,上面是民间消费占GDP比重52年非常高,78年改革开放民间消费相当于GDP45%,最近继续下降30%,这个是民间消费占GDP比重,不管是计划经济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里面,总体上一直在下降,跟民间消费趋势相对应的是政府开支,在过去60年越来越高,解放初期政府开支相当于GDP的16%,78年上升到25%,现在继续上升到30%这样一个情况。 刚才我说这个意思就是要说明,我们为什么找原因了解经济增长方式要转型这么艰难,不管是学者还是决策者都在呼吁,但是在实际效果上很差,跟这个图关系很大,为什么这个图反映趋势跟我们愿望越来越背离,政府达到收入从做出开支占GDP比重越来越高,从下面三个角度进行一个很快一个解释,一个工业经济比重太高,最近三年上午张维迎(博客)教授说国进民退趋势越来越强化以后,必然使得国有经济的权重越来越高,第二个原因政治改革,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读《金融的逻辑》有感 这几周我阅读了管理学老师推荐的书目中的《金融的逻辑》这本书,说实话曾经我并不喜欢阅读财经类的书目,枯燥乏味而专业名词繁多的语言使得这一类的文章都索然无味,然而陈志武教授的这本《金融的逻辑》却是开始改变了我的看法。首先它所讲述的有关问题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譬如他所解释的为什么中国的钱这么多,为什么中国人的钱多了反而不安之类的,甚至提出了“养儿防老”是不道德的说法,颠覆了中国人千百年来的传统观念。其次,书中所提出的一些观点与思想是我们金融类专业学的学生应该形成的思维方式,更是必须具备的一些职业素养。最后,书中的观点很容易引起我们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使得我们对金融危机拐点乍现的背景下所出现的热点问题能够有更深刻的了解。 书中共讲述了一下一些核心的理念: 首先,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价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的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金融学研究的就是为什么会出现、如何发生、怎么发展等等。其次则是价值问题,中国社会传统的价值观念看重物质价值,认为人劳动所产出的现实的物质产品才具有价值,如此说来虚拟的金融产品并不具有价值,但是它相对人的效用而言是存在价值的,因此陈志武认为,是效用决定价值,而非劳动成本决定价值。再次,书中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各个时期金融的发展和对社会的影响,不仅从历史的角度来解读了金融交易的发展,同时针对“养儿防老”“礼尚往来”等现象阐述不同于传统观念的见解。最后,作者提出发展金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金融是使一个国家在政治制度上、权力制度上、经济制度上、文化环境上不断蜕变的主要推动力。 针对书中所述的“养儿防老”的问题有这样的描述:“养子防老就是一个投资的概念,而且不仅仅是一个投资的概念,还是一个保险、信贷的概念”,“我们从小吸收的中国文化实际上是为了确保隐形金融合约的执行而来的。”陈志武教授认为孝敬应该是一种自愿的选择,是一种美德,但不应该是老年人的唯一养老途径。我觉得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在如今开放的时代环境下,我们没有必要将孝敬作为一种强制性的规定,更没有必要将违背长辈的意见作为一种内疚。但是在我看来,首先“百善孝为先”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对于其中所蕴含的意义我们应当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取之精华去其糟粕,而非摒弃。另外,“养儿防老”这

金融兴 则国家强——读《金融的逻辑》有感

金融兴则国家强 ——读《金融的逻辑》有感 书如其名,在《金融的逻辑》一书中,陈志武先生以一种深入浅出的语言,站在理性思维的角度,从财富的文化和制度基因谈起,一步步剥丝抽茧,逐步还原了金融的逻辑:从经济发展史的角度解读金融制度的设计、从社会制度设计层面解读金融发展路径、从文化的角度解读财富后面的逻辑;系统地向读者介绍了:金融到底是怎么回事?危机之后,金融市场是否会终结?人类社会为什么要金融市场?金融交易除了让华尔街、金融界赚钱之外,对社会到底有没有贡献、有没有创造价值?如果有的话,是如何贡献的?如何创造价值的?金融的逻辑是什么?并以自问的方式比较中国与欧美国家的社会差距,来证实金融是促进社会民众法治发展的必要力量,谏言领导层不可因金融危机而放缓金融资本市场化的发展,自我束缚金融创新,退缩回国有企业独霸天下的时代,“发展金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一、回答了“金融是什么” “金融是什么,跟个人、家庭、社会、国家有何相干”这是贯穿全书的一个核心问题,尤其在金融危机阴影尚未全部退去的背景下,探究这一问题、寻求解决之道对早日走出危机影响、巩固经济持续向好势头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国经济当前及下一阶段的又好又快发展,中国社会的继续转型,都难以离开金融的有力支撑。“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到价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金融学就是研究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为什么会出现、如何发生、怎样发展,等等。”陈志武先生以浅显的笔墨、通俗的语言,深入地解读

了金融的深刻内涵,以一种高瞻远瞩的超脱、纵古论今的大气,破陈见、砭时弊、清迷局。为后危机时代,国家金融改革发展剖析了时势、指明了方向、探寻了路径。为个人了解金融知识、参与金融活动、利用金融手段,实现财富增值、提升生活品质,敞开了心扉、提供了参考、找准了抓手。 二、金融的重要性 陈志武认为,现代社会中,金融对国家和个人都有着不同寻常的重要性。“金融证券品种的发展不发展,最终不仅仅影响到GDP的增长快不快,而且会影响到我们到底娶什么样的媳妇。嫁什么样的丈夫,有多少自己的自主权和个人尊严。” 从宏观的国家层面来看,金融不只是能帮助一个国家平摊一时的支付压力,还能促进制度的良性发展。结合美英等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强弱变化的历史,尤其是美国自建国以来金融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作者认为,“负债累累的政府是一个权利难以扩张的政府,一方面要面对债券市场,另一方面就得征税,就得面对纳税人。或许,负债、债券市场、征税、纳税人,这些都是民主宪政的砖瓦。”关于加税和国债“哪种更好?关键在政府融资成本和民间投资回报率,只要纳税人的投资回报高于政府公债利息,最优的国策是:少征税,把钱留给老百姓去投资创业,藏富于民;政府投资回报率低于民间投资回报,也应该减税和退税。”“民间富有是自由、民主、法治的基础。但政府太富有,会挑战民间的空间,挑战民主与法治。”现代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等等,是伴随着现代法治制度发展起来的。没有支持陌生人之间交易的现代商法、合同法、证券法等方面的发展,就不会有今天我们熟悉的那些外部化了的金融证券市场;反之,金融证券交易在陌生人之间的深化进程,也带来了更多、更深层次的法治要

新闻通畅 市场兴旺-访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博士

新闻通畅市场兴旺:访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博士新闻通畅市场兴旺:访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博士 新闻通畅市场兴旺:访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博士 2007-07-29 新闻传媒学论文 新闻通畅市场兴旺:访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博士 近期以来,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清华大学特聘教授陈志武博士,十分关注新闻媒体对上市公司的报道情况。中国上市公司中造假现象严重,但媒体进行报道后,上市公司对媒体进行起诉,媒体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常以败诉告终。新闻报道与证券市场甚至整个经济的发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这是陈志武教授正在研究的课题。就这个问题,本刊记者对陈教授进行了专访。《周刊》:中国上市公司中造假现象比较严重,光靠中国证监会一个部门对这么多上市公司进行监督,似乎是玩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老鼠太多,猫太少,中国证监会负担太重。但在中国除了行政监管之外,好像没有更有力的渠道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督。根据你对监管的看法,新闻媒体也应该起一定的作用,但是今年以来,上市公司与媒体之间的官司有好几起了,世纪新源讼《财经》杂志,《财经》败诉;蓝田股份与刘姝威的官司因为别的原因撤诉了,但刘姝威承受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媒体要起作用并不是那么容易。陈志武:我想从冠生园月饼事件谈起。冠生园用旧馅做月饼的事件报道出来以后,冠生园月饼没有销路,一个好的品牌就这么垮掉了。许多人认为媒体报道的负面影响太大了,一点旧馅的事情,不至于让冠生园倒闭吧。所以要限制媒体报道。我觉得这种思考有许多问题。第一,导致冠生园倒闭的是冠生园自己,是他们自己的造假行为损毁了其名誉,而不是报道出真情的媒体。第二,在这件事上媒体为社会做了件好事,让很多人避免了花钱买假劣货、买对人体有害的东西。第三,正是由于媒体的报道和市场的

陈志武:金融是什么(效用决定价值)

陈志武:金融是什么 https://www.360docs.net/doc/e02899343.html, 2009年08月06日 11:36 南方周末 重点:效用决定价值,而不是劳动成本决定价值 虽然到今天我对金融的定义和理解是这样,但刚开始,我接触金融的视角却是另一回事。1987年秋季,也就是在耶鲁大学读博士的第二年,我兴奋地等到了上《金融经济学》课程的时候。那些年的学习中也不乏观念上的冲击。最大的冲击莫过于价值论,一件东西、一种经济活动的价值由什么决定?交易行为本身是否创造价值?按照我们从中学、大学政治经济学中学到的劳动价值论来理解,一件物品有它的固有价值,即,其生产所要花的时间乘以社会单位劳动时间的成本。也就是说,只有劳动创造价值,交易不创造价值。 但是,在1987年的《金融经济学》课上,我学到,任何东西或证券不存在什么“固有价值”,只存在相对价值。也就是,只有相对于人的效用而言,才有价值这回事。东西或证券的价值取决于它能否让个人的效用提高,包括消费效用、财富效用、主观幸福或满足感。这等于说,即使要花百亿元投资、十万劳动力一年的时间才能建好的漂亮形象大楼,如果没有任何人或机构要用它,那么,那栋楼也会一文不值;花费再多的机器设备,如果没有人要,也一文不值;再怎么费苦力做成的衣服,如果没有人愿意出价钱买,那只是一堆废布。——这个观念对我帮助很大,特别是让我终于理解,原来计划经济时期只顾生产、不顾所产东西有没有人要或者有没有市场,那不是在创造价值,而是在摧毁价值。原来,没有派上任何实际用场的一代代银河计算机,也是一堆废铁,是在摧毁价值。等等,等等。 反而看之,即使一样东西没有花多少投资或者多少劳动时间,它的价值照样可以很高。最具体的例子是像百度、腾讯、无锡尚德这样的公司,这些公司都只有不到十年的历史,而且都是由几十人创办起来,也没有自己的高楼大厦(至少到几年前没有),但市值都是几十亿美元,不仅远高于其实际投入的资金和时间成本,而且比那些投资花费巨大、拥有众多厂房设备与高楼大厦、经营运作了几十年的武钢、一汽、二汽等,更值钱。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价值取决于这些公司能带来的效用,或者说收益,而不取决于其建设成本,跟建设所需的劳动时间关系不大;换言之,价值由未来的收益而定,不是由过去的成本决定。 效用决定价值,而不是劳动成本决定价值,这对于理解金融的逻辑极为重要。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投资银行中介服务,假如张三要创办一个造船厂,就像江苏熔盛重工集团三年前创业时候一样,他手头已经有20亿美元的造船订单,只是需要2亿美元投资。如果造船厂做成了,公司的价值能涨到20亿美元以上。问题是,张三自己无法找到投资者。在另一方,温州、香港等地很多个人和机构有很多空闲资本存在银行,赚3%的年利息,他们找不到风险相对能接受但回报很好的投资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