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频率的计算题及解析

基因频率的计算题及解析

关于基因频率的计算题及解析

1. 对某校学生进行色盲遗传病调查研究后发现:780名女生中有患者23人,携带着52人,820明男生中有患者65人,那么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概率是: C

A.4.4%

B.5.1%

C.6.8%

D.10.2%

解:(23×2+52+65)/780×2+820=163/2380

2. 囊性纤维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在欧洲人群中每2500个人就有一人患此病。如果一对健康的夫妇有一个患病的儿子,

此后该女又与另一健康男子再婚,则再婚后他们生一个患此病孩

子的概率是:A

A.0.98%

B.0.04%

C.3.9%

D.2%

3.如果在以各种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基因型Aa的比例为50%,基因型aa比例占25%,已知基因型aa的个体失去求偶和繁殖的能力,则随机交配一代后,基因型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B

A.1/16

B.1/9

C.1/8

D.1/4

(先求a的基因频率,仅考虑a在AA与Aa中的频率,因为aa的个体不能产生后代,a=1/3)

4.在人类的MN血型系统中,基因型LMLM的个体表现为M血型;基因型LMLN的个体表现为MN血型,基因型NN的个体表现为N血型。1977年上海中心血防站调查了1788人,发现有397 人为M 血型,861人为MN血型,530人为N血型。则LM基因的频率为

_________,LN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_.

答案:0.4628 0.5372 (LM基因=(2×397+861)/1788×

2=0.4628 LN基因=(2×530+861)/2×1788=05372

5.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8%,aa的个体占4%,基因型A和a的频率分别是:C

A.18%,82%

B.36%,64%

C.57%,43%

D.92%,8%

(A:18%+1/2×78%=57% a:4%+1/2×78%=43%

6.人的ABO血型决定于3个等位基因IA、IB、i。通过抽样调查发现血型频率(基因型频率):A型(IAIA,Iai)=0.45;B型(IBIB,Ibi)=0.13;AB型(IAIB)=0.06;O型(ii)=0.36.试计算IA、IB、i这3各等位基因的频率。

答案:IA=0.3,IB=0.1,i=0.6

(解析:见图)

1

2015高考归纳总结20有关基因频率的计算题

归纳总结有关基因频率的计算题 基因频率的计算题对高二学生来说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为此我把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如下: 一、由基因型频率来计算基因频率 (一)常染色体 若已经确定了基因型频率,用下面公式很快就可以计算出基因频率。 A的基因频率=(AA的频率+1/2Aa的频率)=(AA的个数×2+Aa的个数)/2 a的基因频率=(aa的频率+1/2Aa的频率)=(aa的个数×2+Aa的个数)/2 例1 、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2%,aa的个体占4%,那么,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 解:这是最常见的常染色体基因频率题:A=(AA的频率+1/2Aa的频率)=24%+72%÷2=60%,a=1-60%=40% (二)性染色体 XA=(XAXA个数×2 + XAXa个数+ XAY个数)/(雌性个数×2 + 雄性个数) Xa=(XaXa个数×2 + XAXa个数+ XaY个数)/(雌性个数×2 + 雄性个数) 注意:基因总数=女性人数×2 + 男性人数×1 例1.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解:这是最常见的性染色体基因频率题:由XAXa:15,XaXa:5,XaY:11,得Xa=(XaXa个数×2 + XAXa个数+ XaY个数)/(雌性个数×2 + 雄性个数)=(5×2+15+11)/(200×2+200)=6% 例2.对欧洲某学校的学生进行遗传调查时发现,血友病患者占0.7%(男:女=2:1);血友病携带者占5%,那么,这个种群的Xh的频率是() A 2.97% B 0.7% C 3.96% D 3.2% 解析:该题稍有难度,解本题的关键在于确定各基因型的频率,而且还要注意男性的Y染色体上是没有相关基因 1:1) 由表格数据,Xh基因的总数是1.4%/3+5%+1.4%/3,Xh的基因频率=(1.4%/3+5%+1.4%/3)/150%=3.96%。 二、根据基因频率求基因型频率 做这种题时一般要用到遗传平衡定律,如果一个种群符合下列条件: 1. 种群是极大的; 2. 种群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那么其后代可用遗传平衡来计算。 3. 没有突变发生;种群之间不存在个体的迁移或基因交流;没有自然选择。 那么,这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包括基因型频率)就可以一代代稳定不变,保持平衡。就可以用遗传平衡定律,也称哈迪——温伯格平衡。公式是:AA=A2. aa=a2. Aa=2×A×a (一)一个大的群体可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 (1)、常染色体 例1、在欧洲人中有一种罕见的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25万分之一,患者无生育能力,现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和正常的儿子。后因丈夫车祸死亡,该妇女又与一个没任何血缘关系的男子婚配,则这位妇女再婚后再生一患病孩子的概率是: A.1/4 B. 1/250000 C.1/1000 D.1/50000 解析:由aa=1/250000,得a=1/500。由题干可知该妇女的基因型为Aa,她提供a配子的概率为1/2,没有任何亲缘关系的男子提供a配子的概率为1/500,所以他们生出一个有病孩子aa的概率是:1/2×1/500=1/1000。 例2.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携带者。那么他们所生小孩患病的概率是 A.1/88 B.1/22 C.7/2200 D.3/800

高中生物 基因的本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

第3章基因的本质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下列关于此实验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说明了R型活细菌是无毒性的 B.说明了R型活细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S型细菌 C.说明了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D.说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是无毒的 答案:C 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发生转化的细菌和含转化因子的细胞分别是( ) A.R型细菌和R型细菌B.R型细菌和S型细菌 C.S型细菌和S型细菌D.S型细菌和R型细菌 答案:B 3.将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分别注入甲细菌和乙细菌细胞中,能繁殖出新的噬菌体的是( ) A.甲细菌B.乙细菌 C.甲或乙细菌D.甲和乙细菌 答案:A 4.下图表示科研人员探究“烟草花叶病毒(TMV)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由此可以判断( ) A.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分离病毒的蛋白质和RNA B.TMV的蛋白质不能进入烟草细胞中 C.侵入烟草细胞的RNA进行了逆转录过程 D.RNA是TMV的主要遗传物质 答案:A 5.下列有关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等技术 C.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了DNA是生物界中主要的遗传物质 D.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证明了蛋白质和RNA是遗传物质 答案:B 6.肺炎双球菌能引起人的肺炎和小鼠的败血症。已知有许多不同菌株,但只有光滑型(S)菌株能引起疾病。这些有毒菌株在每一细胞外面有多糖类的胶状荚膜保护它们,使它们不被宿主的正常防御机构破坏。以下是1928年格里菲思所做的实验,据图回答: (1)从D组实验中的小鼠体内可分离出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解释上述实验现象,1944年艾弗里等科学家从S型细菌中提取DNA、蛋白质和多糖等成分,分别与R型细菌一起培养。结果发现: ①S型细菌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将混合物注入小鼠体内,可使小鼠致死,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S型细菌的蛋白质或多糖与R型活菌混合并注入小鼠体内,小鼠________,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________。 (3)如果将DNA酶注入活的S型细菌中,再将这样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混合物不使小鼠致死,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D组实验小鼠患病死亡,体内一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而另一部分R 型细菌没有被转化,仍然繁殖。(2)①S型细菌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会使后者转化为S 型细菌;②蛋白质等其他成分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3)DNA酶会将S型细菌的DNA分解,所以不会引发R型细菌的转化。(4)因为只有DNA会引发细菌的转化,所以可以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 答案:(1)活的S型细菌和R型细菌 (2)①S型细菌的DNA可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②不致死R型细菌 (3)DNA被酶分解 (4)DNA是遗传物质

伴性遗传基因频率计算

伴性遗传基因频率计算 特别提示:请同学们先做完再看解析 1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调查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 A. 4.5% B. 6% C. 9% D. 7.8% 2、从某个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X B X B、X B X b、X b X b和X B Y、X b Y的个体分别是44、5、1和4 3、7,则X B和X b的基因频率为() A、43%、7% B、21.5%、3.5% C、90.7%、9.3% D、45.35%、4.65% 3、.在某个岛上,每1万人中有500名男子患红绿色盲。则该岛上的人群中,女性携带者的数量为每万人中有()人(设男女比例1:1) A、1000 B、 900 C、 800 D、700 4、在对欧洲某学校的学生进行遗传调查时发现,血友病患者占0.7%(男:女=2:1),血友病携带者占5%,那么,这个种群中X h的频率是() A、3.96% B、7.92% C、0.7% D、12.1% 5、若在果蝇种群中,X B的基因频率为90%,X b的基因频率为10%,雌雄果蝇数相等,理论上X b X b、X b Y的基因型比例依次为( ) A.1%、2% B.0.5%、5% C.10%、10% D.5%、0.5% 6、(2010四川卷)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NN,X n X n,X n Y等均视为纯合子)。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 ①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种。 ②若F1代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_______,F1代雌蝇基因型为_________。 ③若F1代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__________。让F1代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2代成活个体构成的种群中基因N的频率为__________。 方法总结 1、随机抽取的小样本中: ①该种群可能未达遗传平衡(如第1、2题),或不具备种群特点(第4题),因此 不能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只能根据概念直接计算。 ②由于男女性(雌雄性)中X染色体数量不等,因此,来自男女性(雌雄性) 中的基因总数就不等,计算时要注意区别对待。 【解析】:第1题:X b的基因频率:(15+5×2+11)/(200×2+200)=0.06 第2题;随机抽取的100个个体中,男女比例应该相等,各有50个。则X B的基因频率:(44×2+5+43)/(50×2+50)≈0.907,X b的基因频率:1-0.907=0.093 第4题:假定有学生100人,男女生各50人,血友病患者共有0.7个;由于患病男女比为2:1,则X h X h的个数为0.7×1/3, X h Y的个数为0.7×2/3。X H X h的个数为5个。则X h的基因频率为:(0.7×1/3×2+0.7×2/3+5)/(50×2+50)=0.0396 2、随机交配的大样本中 ①一个随机交配的或较大的自然种群可视作遗传平衡种群(第3题、第5题)。在这类 种群中,算基因频率一般用遗传平衡定律法(或配子随机结合法)

高中生物论文:用《哈代-温伯格定律》计算基因频率

用遗传平衡理论计算基因频率 哈代-温伯格定律 Hardy-Weinberg Law 1908年提出,数学家哈迪(G.H. Hardy)和德国医生温伯格(W. Weinberg)分别提出关于基因频率稳定性的见解。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在符合以下5个条件的情况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一代一代的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1,种群大;2,种群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3,没有突变发生;4,没有新基因加入;5,没有自然选择。用数学方程式表达就是(p+q)2=p2+2pq+q2其中p、q分别是等位基因P、Q的频率,p平方是指纯合子PP 的频率,2pq是指杂合子PQ的频率,q平方是指纯合子QQ的频率。注,2表示平方 事实上,这5个条件是永远不能满足的,因为基因频率总要变化。 在去年的高考生物试题中和今年的模拟体中,有一些试题要用到该知识,现举几例,供大家参考。 1.(09广东卷)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A.10/19 B.9/19 C.1/19 D.1/2 解析:假设该病的基因A,则正常的基因为a,正常人的基因型则为aa,患病者基因型为AA和Aa,由题干中知道:正常人占81%,由遗传平衡理论可知,a2=81%,则a的基因频率为90%,进一步知道A的基因频率为10%,AA的频率为1%,Aa的基因频率为18%,所以在19%的患病者中,AA占1∕19,Aa占18∕19。因此可得如

下遗传图: AA 1∕19 ⅹ aa Aa 18∕19 ⅹ aa ♀患者↓♂正常♀患者↓♂正常Aa 1∕19 Aa 9∕19aa 9∕19 所以患病者的概率为10∕19. 2.(10成都七中)小鼠的黑身和灰身分别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E.e)控制,某小鼠种群中黑身占51%,取一只黑身小鼠与灰身小鼠交配,则其后代为黑身的概率是(30 ∕51 )。 解析:该题与上题考查的是同一知识点,由题干知:黑身为显性,EE和Ee共占51%,则ee占49%。E的基因频率=70%,e的基因频率=30%。EE的频率=9%,Ee的频率=42%。则黑身群体中,EE占9∕51,Ee占42∕51,故可得如下遗传图: EE 9∕51 ⅹ ee Ee 42∕51 ⅹ ee ↓↓ Ee 9∕51 Ee 21∕51 ee 21∕51 所以黑身在后代中占:9∕51+ 21∕51 = 30∕51 3.(09四川卷)大豆是两性花植物。下面是大豆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 (1)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人教版试题试卷基因的本质 单元测试 6

高二遗传的物质基础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下列哪种物质是转化因子( ) A.蛋白质B.DNA C.多糖D.其他物质 2.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染成( ) A.砖红色B.橘黄色C.紫色没D.蓝色 3.如果用3H、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和35S 、3H B.可在DNA中找到3H、15N 、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和35S D.可在DNA找到15N 、32P、35S 4.人和猴体细胞具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但性状差异很大,原因是( ) A.生活环境不同B.DNA分子中碱基对顺序不同 C.DNA分子中碱基配对方式不同D.着丝点数目不同 5.从某生物组织中提取DNA进行分析,其四种碱基数的比例是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该DNA的一条链(H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问与H链相对应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碱基数的( ) A.26% B.24% C.14% D.11% 6.某生物体内的嘌呤碱基占总数的44%,嘧啶碱基占总数的56%,该生物不可能是( ) A.烟草花叶病毒B.噬菌体C.大肠杆菌D.酵母菌和人 7.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不可能是( ) A.含有15N 的DNA分子占1/8 B.含有14N 的DNA分子占7/8 C.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D.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 8.将用32P标记的一个双链DNA分子放入31P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三代,其后代中含有31P和32P的DNA分子之比为( ) A.7:1 B.8:1 C.4:1 D.8:0 9.由n个碱基组成的基因,控制合成由1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最大为( ) A.na/6 B.na/3一18(n/3一1) C.na一18(n一1) D.na/6一18(n/6一1) 10.用甲种病毒的RNA与乙种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一种转基因病毒丙,以病毒丙侵染宿主细胞,在宿主细胞中产生大量子代病毒,子代病毒具有的特征是( ) A.甲种病毒的特征 B.乙种病毒的特征 C.丙种病毒的特征 D.子代独具的特征 11.一条双链DNA分子,G和C占全部碱基的44%,其中一条链的碱基中,26%是A,20%是 C,那么其互补链中的A和C分别占该链全部碱基的百分比是( ) A.28%和22% B.30%和24% C.26%和20%D.24%和30% 12.在含有四种碱基的DNA区段中,有腺嘌呤a个,占该区段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则( ) A.b≤O.5 B.b≥O.5 C.胞嘧啶为a(1/2b—1)个D.胞嘧啶为b(1/2a一1)个 13.从分析某DNA分子的成份得知,含有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20%,其数目为400个。那么该DNA分子中有C—G碱基对是( ) A.600 B.1200 C.1000 D.2000

基因频率和基因频率计算

基因频率和基因频率计 算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计算 1.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点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 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2.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 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代中 V的基因频率约为() A.43%%%% 3.在调查某小麦种群时发现T(抗锈病)对t(易感染锈病)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 种群可以自由传粉,据统计TT为20%,Tt为60%,tt为20%。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 感染锈病,,致使全部的易感染锈病的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则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 A.50%和50%%和%和50%%和100% 4.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 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 A.10/19B.9/19C.1/19D.1/2 5.当地人群中约2500人中有一个白化病患者,现在有一个表现型正常,其双亲也正常,但 其弟弟是白化病患者的女性,与当地一个无亲缘关系的正常男性婚配,他们所生男孩患白化病的概率为_______。 6.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 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7.对欧洲某学校的学生进行遗传调查时发现,血友病患者占%(男∶女=2∶1);血友病携 带者占5%,那么,这个种群的Xh的频率是() %%% 8.在欧洲人中有一种罕见的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25万分之一,患者无生育能 力,现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和正常的儿子。后因丈夫车祸

基因频率计算类型及其公式推导

基因频率计算类型及其公式推导 摘要: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在环境选择作用下的定向改变。运用数学方法计算种群基因频率有利于理解种群进化情况,本文结合实例探讨种群在不同情况下种群基因频率计算类型和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关键词:遗传平衡基因频率 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例。种群中某一基因位点上各种不同的基因频率之和以及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都等于1。对于一个种群来说,理想状态下种群基因频率在世代相传中保持稳定,然而在自然条件下却受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迁移和遗传漂变的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使生物不断向前发展进化。因此,通过计算某种群的基因频率有利于理解该种群的进化情况。为了进一步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现将基因频率计算类型和计算公式推导归纳如下:1.理想状态下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 理想状态下的种群就是处于遗传平衡状况下的种群,遵循“哈迪──温伯格平衡定律”。遗传平衡指在一个极大的随机自由交配的种群中,在没有突变发生,没有自然选择和迁移的条件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代代相传中稳定不变,保持平衡。 一个具有Aa基因型的大群体(处于遗传平衡状态的零世代或某一世代),A基因的频率P(A)=p,a基因的频率P(a)=q,显性基因A的基因频率与隐性基因a的基因频率之和p+q=1,其雌雄个体向后代传递基因A型配子的频率为p,与其相对应的传递隐性基因a型配子的频率为q,则可用下表1来表示各类配子的组合类型、子代基因型及其出现的概率:表1 由上表可知该种群后代中出现三种基因型AA、Aa、aa,并且三种基因型出现的频率分别为P(AA)= p×p= p2=D;P(Aa)=2p×q=2pq=H; P(aa)= q×q = q 2=R。且它们的频率之和为p2+2pq+q2=(p+q)2=1。其基因频率为A基因的频率P(A)=D+1/2H= p2+ pq=p(p+q)=p;a基因的频率P(a)= R+1/2H=q2+ pq=q(p+q)=q。可见子代基因频率与亲代基因频率一样。所以,在以后所有世代中,如果没有突变、迁移和选择等因素干扰,这个群体的遗传成分将永远处于p2+ 2pq+q2平衡状态。伴性基因和多等位基因遗传平衡的计算仍遵循上述规律。运用此规律,已知基因型频率可求基因频率;反之,已知基因频率可求基因型频率。 例题:已知苯丙酮尿症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据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大约为1/10000,请问在人群中该苯丙酮尿症隐性致病基因(a)的基因频率以及携带此隐性基因的携带者(Aa)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A.1% 和0.99% B.1% 和1.98% C.1% 和3.96% D.1% 和0.198%解析: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该病则发病基因型为aa,即 a2=0.0001,a=0.01,A= 1-a=1-0.01=0.99,携带者基因型为Aa的频率 = 2×0.01×0.99=0.0198。 答案:D

人教版试题试卷新课标人教版2012—2013学年度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单元《基因的本质 》单元测试卷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单元测试卷三 第3章基因的本质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如图所示的核苷酸中,在DNA结构中不可能具有的是() 解析:①观察四个选项,确定脱氧核苷酸的三个组成部分都存在; ②比较四个选项中的碱基,发现选项B中有U,U是RNA特有的碱基,而不是构成DNA的碱基,由此确定答案。 答案:B 2.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物体内的DNA分子数与基因数相同 B.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是平行的 C.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大致相同 D.每个基因的长度相同 解析:本题考查了有关基因的说法。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如大肠杆菌拟核中环状DNA分子上就有大约4400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与染色体行为一致;构成人的基因的碱基对不超过2%,其比例很小,每个基因的遗传效应不同,其长度有所

差别,平均长度约为1000个碱基对。 答案:B 3.如下图所示,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A、B、C、D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从S型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发现有R型细菌转化的是() 解析: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蛋白质和多糖都不是遗传物质。将R型无毒细菌转化成S型有毒细菌的转化因子是DNA。用DNA酶处理DNA,就会使DNA分解,失去转化功能。 答案:A 4.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两条子链() A.是DNA母链的片段 B.与DNA母链之一完全相同 C.与DNA母链相比,一定有所变化 D.与DNA的两条母链分别相同 解析:根据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及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新合成的每条DNA子链与其模板母链互补,与它的非模板链相同。 答案:D 5.用一个以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若该细菌解体后释放出32个大小、形状一样的噬菌体,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有()

基因频率的计算

若在果蝇种群中,X B的基因频率为80%,X b的基因频率为20%,雌雄果蝇数相等,理论上X b X b、X b Y的基因型比例依次为--------------------------------------- 可见,理论上X B Y基因型比例为40%,X b Y的为10%,X B X b的为16%,X b X b的为2%,X B X B 32%。 与基因频率有关的计算例析 基因频率是指某群体中,某一等位基因在该位点上可能出现的基因总数中所占的比率。对基因频率的计算有很多种类型,不同的类型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一、哈代--温伯格公式(遗传平衡定律)的应用 当种群较大,种群内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没有突变发生、新基因加入和自然选择时,存在以下公式:(p+q)2=p2+2pq+q2=1 ,其中p代表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q代表另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p2 代表一个等位基因纯合子(如AA)的频率,2pq代表杂合子(如Aa)的频率,q2代表另一个纯合子(aa)的频率。 例1:已知苯丙酮尿症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据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大约为1/10000。请问,在人群中苯丙酮尿症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以及携带此隐性基因的杂合基因型频率各是多少? 解析:由于本题不知道具体基因型的个体数以及各种基因型频率,所以问题变得复杂化,此时可以考虑用哈代----温伯格公式。由题意可知aa的频率为1/10000,计算得a的频率为1/100。又A+a=1,所以A的频率为99/100,Aa的频率为2×(99/100)×(1/100)=99/5000。 答案:1/100,99/5000 例2:在阿拉伯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体红色牵牛花和纯合体白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将F1自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如果取F2中的粉红色的牵牛花与红色的牵牛花均匀混合种植,进行自由传粉,则后代表现性及比例应该为( )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本质测试题及答案

第3章基因的本质 一、选择题 1.肺炎双球菌最初的转化实验结果说明() A.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DNA B.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转化的因子 C.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蛋白质 D.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在DNA分子中,两条链之间的两个脱氧核苷酸相互连接的部位是()A.碱基B.磷酸C.脱氧核酸D.任一部位3.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子链() A.是DNA母链的片段B.和DNA母链之一完全相同 C.和DNA母链相同,但T被U所代替D.和DNA母链稍有不同 4.下列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连接正确的是() 5.DNA分子在细胞什么时期能够自我复制() A.有丝分裂前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 B.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 C.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D.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6.下图表示核苷酸的结构组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a代表磷酸,b为五碳糖,c为含氮碱基 B.DNA的b有一种 C.DNA的c有一种 D.DNA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构成的双链结构 7.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的依据是() A.染色体能被碱性染料着色

B.染色体能变细变长 C.它能复制,并在前后代间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D.DNA主要分布于染色体上 8.噬菌体侵染细菌繁殖形成的子代噬菌体() A.含有细菌的氨基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 B.含有细菌的核苷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 C.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不含有细菌的氨基酸 D.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不含有细菌的核苷酸 9.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 + G)︰(T + C)= 2.5,则DNA 双链中(A + G)︰(T + C)的比值是() A.0.25 B.0.4 C.1 D.2.5 10.下述关于双链DNA分子的一些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一条链中A和T的数量相等,则互补链中A和T的数量也相等 B.一条链中G为C的2倍,则互补链中G为C的0.5倍 C.一条链中A︰T︰G︰C = 1︰2︰3︰4,则互补链中相应的碱基比为2︰1︰4︰3 D.一条链的G︰T = 1︰2,则互补链的C︰A = 2︰1 11.一个双链DNA分子中含有胸腺嘧啶的数量是胞嘧啶的1.5倍,现测得腺嘌呤数量为1 800个,则组成该DNA的脱氧核苷酸有() A.6 000个B.4 500个C.6 400个D.7 200个 12.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然后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则新形成的第一代噬菌体中() A.含32P和35S B.不含32P和35S C.含32P,不含35S D.含35S,不含32P 13.有两条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DNA分子为第一代,经过两次复制得到的第三代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链中与原来第一代DNA分子一条链的碱基序列相同的有()A.1条B.2条C.3条D.4条 14.如果用同位素32P标记某一噬菌体内的双链DNA分子,然后让其侵入大肠杆菌内繁殖,最后释放出400个后代,则其后代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应占总数的()A.1 % B.2 % C.0.5 % D.50 % 15.在双链DNA分子中,有关四种碱基的关系,下列等式中错误的是()

关于基因频率的计算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关于基因频率的计算题 1.对某校学生进行色盲遗传病调查研究后发现:780 名女生中有患者23 人,携带着52 人,820 明男生 中有患者65 人,那么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概率是( ) A.4.4% B.5.1% C.6.8% D.10.2% 2.囊性纤维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在欧洲人群中每2500 个人就有一人患此病。如果一对健康的 夫妇有一个患病的儿子,此后该女又与另一健康男子再婚,则再婚后他们生一个患此病孩子的概率是( ) A.0.98% B.0.04% C.3.9% D.2% 3.如果在以各种群中,基因型 AA 的比例占 25%,基因型 Aa 的比例为 50%,基因型 aa 比例占 25%,已知 基因型aa 的个体失去求偶和繁殖的能力,则随机交配一代后,基因型aa 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A.1/16 B.1/9 C.1/8 D.1/4 4.在人类的 MN 血型系统中,基因型 LMLM 的个体表现为 M 血型;基因型 LMLN 的个体表现为 MN 血型,基 因型NN 的个体表现为N 血型。1977 年上海中心血防站调查了1788 人,发现有397 人为M 血型,861 人 为MN 血型,530 人为N 血型。则LM 基因的频率为,LN 基因的频率为. 5 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占 18%,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占 78%,aa 的个体占4%,基因型A 和a 的频率分别是( ) A.18%,82% B.36%,64% C.57%,43% D.92%,8% 6.人的 ABO 血型决定于 3 个等位基因 IA、IB、i。通过抽样调查发现血型频率(基因型频率):A 型(IAIA,Iai)=0.45;B 型(IBIB,Ibi)=0.13;AB 型(IAIB)=0.06;O 型(ii)=0.36.试计算 IA、IB、i 这 3 各等位基因的频率? 7.据调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为 X B X B的比例为42.32%,X B X b为7.36%,X b X b为0.32%,X B Y 为 46%,X b Y 为4%,则在该地区X B和X 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A.6%,8% B.8%,92% C.78%,92% D.92%,8% 8.已知苯丙酮尿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据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大约为1/10000。请问在人群 中该苯丙酮尿隐性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以及携带此隐性基因和杂合基因型频率各是 9.人的色盲是X 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在人类群体中,男性中患色盲的概率大约为8%,那么,在人类 中色盲基因的概率以及在女性中色盲的患病率各是 10.在非洲人群中,每10000 人中有1 个人患囊性纤维原瘤,该病属常染色体遗传。一对健康夫妇生有 一个一患病的孩子,此后,该妇女与另一个健康男性再婚,他们若生孩子,患此病的几率是( ) A.1/25 B.1/50 C.1/100 D.1/200 11.在一个杂合子为Aa 为50%的人类群体中,基因A 的频率是(该群体是遗传平衡群体)( ) A.10% B.25% C.35% D.50% 12.在豚鼠中,黑猫对白毛是显性,如果基因库中,90%是显性基因B,10%是隐性基因b,则种群中,基因 型BB、Bb、bb 的概率分别是( ) A.45%、40%、15% B.18%、81%、1% C.45%、45%、10% D.81%、18%、1% 13.色盲基因出现的频率为7%。一个正常男性与一个无亲缘关系的女性结婚,子代患色盲的可能性是( ) A.7/400 B.8/400 C.13/400 或 1/400 D.14/400 14.已知苯丙酮尿症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据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大约为 1/10000。请问,在 人群中苯丙酮尿症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以及携带此隐性基因的杂合基因型频率各是 15.在阿拉伯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体红色牵牛花和纯合体白色牵牛花杂交,F1 全是粉红色牵牛 花。将 F1 自交后,F2 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 1:2:1,如果取 F2 中的粉

优化练 人教版(2019)高一必修2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单元测试卷(word无答案)

优化练人教版(2019)高一必修2 第3章基因的本质单元测试 卷 一、单选题 (★) 1 . 下列有关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肺炎链球菌缺乏必要的酶系统,不能独立生存 B.R型肺炎链球菌的DNA与S型肺炎链球菌的不同 C.格里菲思证明了S型细菌的DNA能够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D.肺炎链球菌进行了有丝分裂 (★★) 2 . 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及其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给小鼠注射S型菌的DNA,小鼠将患败血症而死亡 B.S型菌的致病性与其细胞表面的一层多糖类物质有关 C.实验中少量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现象属于基因突变 D.S型菌的DNA引起细菌的转化效率高低与其纯度无关 (★★) 3 . 某科学家模拟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活菌1是有荚膜的R型细菌,活菌2是无荚膜的S型细菌 B.由实验结果可知,活菌2或死菌2都能使小鼠死亡 C.从鼠Y血液中分离出的活菌2是由活菌1转化而来的 D.在鼠W的血液中能分离出活菌1和活菌2 (★★) 4 . 在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有三组实验:在含有R型菌的培养基中分别加 入S型菌的DNA(甲)、S型菌的蛋白质(乙)、S型菌的DNA和DNA酶(丙),培养一定时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和乙组的培养基中均含有少量的S型菌 B.甲、乙两组实验对比可说明DNA能促使S型菌转化为R型菌 C.甲组培养基中含有的S型菌的数量只与培养基的培养条件有关 D.甲、丙两组实验对比可说明DNA被分解后就不能促使R型菌发生转化 (★) 5 . 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HIV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B.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C.病毒的遗传物质一定含有氮元素D.T2噬菌体可在大肠杆菌或烟草叶细胞中增殖 (★★) 6 . 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研究DNA是否为遗传物质的主要过程为: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也需要用放射性元素进行标记 B.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分开 C.32P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的时间越长,含32P的子代噬菌体比例就越高 D.用35S标记噬菌体,若搅拌不充分,则会导致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增高 (★★) 7 . 如图,病毒甲、乙为两种不同的植物病毒,经重建后形成“杂种病毒丙”,用病毒丙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增殖后产生的新一代病毒是() A.B.C.D. (★) 8 . 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如图为两个脱氧核苷酸的模型。其中圆代表磷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计算方法总结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一).根据基因型或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 例1.从某个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求a的基因频率。 解析:可以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的频率:基因频率(A)=对应纯合子(AA)基因型频率+杂合子(Aa)基因型频率的1/2。 100个个体中AA为30个,Aa为60个,aa为10个,则AA这种基因型的频率为30÷100=30%;同理,Aa为60%,aa为10%,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30%+60%×1/2=60%,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0%+60%×1/2=40%。 答案: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60%,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40%。 变式训练1.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属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遗传。在一个30000人的人群中,蓝眼的有3600人,褐眼的有26400人,其中纯合子有12000人,那么,这一人群中A和a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A.64%和36% B.36%和64% C.50%和50% D.82%和18% (二).在伴性遗传 ....中有关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 ﹡例2.若在果蝇种群中,X B的基因频率为90%,X b的基因频率为10%,雌雄果蝇数相等,理论上X b X b、X b Y的基因型比例依次为--------------------------------------------() A.1%、2% B.0.5%、5% C.10%、10% D.5%、 0.5% 解析:由于在该果蝇种群中,雌雄果蝇数相等, 所以雌果蝇产生的配子中,X B的基因频率应为90%,X b的基因频率为10%。雄果蝇产生的配子中,有约1/2的含Y染色体的配子,另有约1/2的含X染色体的配子,在含X染色体的雄配子中, X B与X b的基因频率也分别为90%和10%。它们配 可见,理论上X Y基因型比例为45%,X Y的为5%,X X的为9%,X X的为0.5%。 答案:B。 变式训练2.对某校学生进行红绿色盲遗传病调查研究后发现:780名女生中有患者23人,携带者52人,820名男生中有患者65人,那么该群体中红绿色盲基因的频率是------( ) A.4.4% B.5.1% C.6.8% D.10.2% (三).利用遗传平衡定律求解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1.对遗传平衡的理解: 遗传平衡指在一个极大的随机交配的种群中,在没有突变发生,没有自然选择和迁移的条件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一代一代的遗传中可以世代保持不变。 在遗传平衡的种群中,某一基因位点上各种不同的基因频率之和以及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都等于是1。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必修二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单元测试卷_Hooker

必修二第三章《基因的本质》单元测试卷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B、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C、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35S D、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2、下列哪项是艾弗里及其同事研究肺炎双球菌的方法或实验设计思路 A、杂交实验法 B、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C、病毒侵染法 D、单独直接观察不同成分作用 3、真核生物遗传是细胞核和细胞质共同作用的结果,控制细胞核和细胞质遗传的物质是 A、DNA B、RNA C、DNA和RNA D、DNA或RNA 4、格里菲思(F. Griffith)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此实验结果 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 C、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D、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5、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 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C、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D、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6、下面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的任一条链中A=T,G=C B、每个碱基分子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脱氧核糖 C、每个磷酸分子都直接和两个脱氧核糖相连 D、DNA分子两条链上的A与T通过氢键连接 7、甲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为:嘌呤占46%、嘧啶占54%,乙生物遗传物质的碱基比例为:嘌呤占34%、嘧啶占66%,则甲、乙生物可能是 A、蓝藻、变形虫 B、T2噬菌体、豌豆 C、硝化细菌、绵羊 D、肺炎双球菌、烟草花叶病毒 8、在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目的54%,其中一条链中鸟嘌呤与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2%和28%,则由该链转录的信使RNA中鸟嘌呤与胞嘧啶分别占碱基总数的 A、24%,22% B、22%,28% C、26%,24% D、23%,27% 9、下列各细胞结构中,可能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现象的有 ①染色体;②中心体;③纺锤体;④核糖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高考生物基因的本质测试题及答案

单元测试九基因的本质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下图是艾滋病病毒(HIV)和大肠杆菌噬菌体(T4)的结构模式图。比较二者的结构和化学组成,相同或不同的特征是 A.二者不具备细胞结构,核心物质的化学结构相同 B.HIV的外壳成分含有磷脂,T4外壳含有核酸 C.二者核心物质都是核酸,外壳的化学结构不同 D.HIV有细胞膜的结构,T4有细胞核的结构 2.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保温时间过长,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3. 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因为发现RNA(核糖核酸)干扰机制而获得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关于RNA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者是RNA B.RNA和DNA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核苷酸 C.RNA只分布在细胞质中,DNA只分布在细胞核内 D.尿嘧啶是RNA特有碱基,胸腺嘧啶是DNA特有碱基 4. 关于生物学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孟德尔和摩尔根的杂交实验研究中都应用了假说演绎法 B.艾弗里在做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使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C.沃森和克里克在研究DNA分子结构时,应用了模型构建的方法 D.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5. 一个双链DNA分子的鸟嘌呤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27%,其中一条链上的腺嘌呤占这条链碱基的28%,那么,另一条链上的腺嘌呤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是 A.9% B.18% C.23% D.24% 6. 有三个核酸分子,共有五种碱基,八种核苷酸,四条多核苷酸链,这三个核酸分子可能是 A.一个DNA分子、两个RNA B.两个DNA、一个RNA分子 C.三个DNA D.三个RNA 7. 某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则有关该DNA 分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DNA分子的一个碱基改变,不一定会引起所指导合成的蛋白质的改变 B. 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 C.该DNA分子中4种含氮碱基A∶T∶G∶C=3∶3∶7∶7 D. 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